滕王阁诗范文

时间:2023-04-09 11:36: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滕王阁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诗词翻译;许渊冲;“三美”论;文学鉴赏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境界。既不能因语言习惯的差异显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其韵味。这就决定了诗歌翻译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郭沫若也说过,“诗是有一定格调,一定韵律,一定诗的成分的。如果把以上这些一律取消,那么译出来的就毫无味道,简直就不像诗了。”

本文通过分析许渊冲先生翻译的两首题滕王阁古诗,分析许先生的译作遵循音美、意美、形美的“三美”原则所达到的再创造的艺术效果。

1.许渊冲与“三美论”

许渊冲,1921年生于江西省南昌市,上世纪50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文学研究文凭。1999年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先后在国内外出版社中、英、法译著50余部,是中国诗歌英法翻译的知名专家。

三美论是许先生从美学的角度提出的文学理论翻译观。这里的“三美”指的是:意美、音美、形美。意美是指意诗要像原诗那样感动读者的心,在译诗过程中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意境美;音美是指用各种押韵法来再现原诗的格韵美;形美主要表现为诗歌的形式简练,对仗工整,在翻译时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 [2]

2.古诗原文译文欣赏

One

题滕王阁

PRINCE TENG’s PAVILION

王安石

Written by Wang Anshi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滕王平昔好追游, Pretty Teng was fond of visiting each pretty scene;

高阁依然枕必流。 His lofty tower still overlooks the river green.

胜地几经兴废事, The ups and downs of dynasties have come in view;

夕阳偏照古今愁。 The setting sun slants, laden with grief old and new.

城中树密千家市, The town is thick with trees that shade a thousand shops;

天际人归一叶舟。 The horizon is dotted with a sail that flops.

极目沧波吟不尽, Endlessly I sing of waves stretching out of sight ,

西山重叠乱云浮。 And watch over Western Hills cloud upon cloud in flight. [3]

Two

滕王阁诗Prince Teng’s Pavilion

王勃Written by Wang Bo

Translated by Xu Yuanchong

滕王高阁临江渚, By riverside towers Prince Teng’s Pavilion proud,

佩玉鸣鸾罢歌舞。But gone are cabs with ringing bells and stirring strains.

画栋朝飞南浦云,At down its painted beams bar the south-flying cloud;

珠帘暮卷西山雨。 At dusk its curtains furled face western mountains’rains.

闲云潭影日悠悠,Free clouds cast shadows in the pool from day to day;

物换星移几度秋。The world and seasons change beneath the changing sky.

阁中帝子今何在?Where is the prince who in this pavilion did stay?

槛外长江空自流。Beyond the balustrade the silent river rolls by . [3]

3.从“三美论”分析译文的艺术效果

3.1 意美: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使读者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受效果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诗无达意,意境为上”,一首诗意境再现往往是翻译是否成功的关键。这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理解原诗,给出合理的诠释,使原诗的意境美以译诗中得以充分再现。

第一首王安石的题滕王阁是一首借景写意的诗,后四句:

城中树密千家市,

天际人归一叶舟。

极目沧波吟不尽,

西山重叠乱云浮。

许先生的翻译是:The town is thick with trees that shade a thousand shops; 读这句我们仿佛看到无数的店铺在绿树掩映下忙碌地做着买卖。The horizon is dotted with a sail that flops. 与上句的繁华景象相对照的是天边一叶小舟在孤独地飘浮。天际,许先生用的是The horizon,is dotted with a sail that flops,让人生动地感觉到远处空旷的水面上只有一叶小舟,别无它物。许先生准确地用另一种语言传达了诗人王安石所要表达的意境。Endlessly I sing of waves stretching out of sight。stretching out of sight用来翻译极目,亦即目光所及之处,生动准确。Endlessly表达无穷无尽的,无数的,译者传达了原作者借景抒情的意图。从译文中我们能体会到原作者心中有无数话要倾诉,又不知从何所起的苦衷。最后一句:And watch over Western Hills cloud upon cloud in flight。cloud upon cloud 描述云重叠的景象,in flight进一步让我们联想到云的动像,由此感受到原作者内心的波澜。可见许先生的“创译”达到了意美。

3.2 音美:指译诗押韵,并且音要有轻重。诗歌还要有节奏,顺口好听。英诗在押韵上比较自由,可押可不押,押运方式也多种多样。译者采用了大量的押运方法。第一首,王安石的诗,许先生用了每两句词尾音素重复的押韵法以及两行转韵(AABB)法:scene,green; view,new; shop, flop; sight flight.第二首采用的是隔行尾韵(ABAB)法,proud, strain.cloud; rains. day; sky. Stay,by每隔一行音韵相同。再现了原诗低沉、幽思的气氛,以音义结合非常紧密的音乐性突出了原诗哀婉的主题。也使得译文既顺口又好听,达到了翻译的音美效果。

3.3 形美:形美是指译诗诗行整齐如原诗。 这两首都是七律诗,古诗词中,对伏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倏手段,要求对仗的两句(1)字数相等;(2)词性相同;(3)语法结构相当。

比照原诗及其译文,译者成功地保留了形式上的相似性。行数相当,句子长短相似,句形相同。如王安石的题滕王阁第五、六句:The town is thick with trees that shade a thousand shops; The horizon is dotted with a sail that flops. The+名词+ with +名词+ that +宾语两句句式完全相同,看上去非常美观。

王勃的滕王阁诗第三、四句:At down its painted beams bar the south-flying cloud;At dusk its curtains furled face western mountains’rains.At down对At dusk,its painted beams 对its curtains furled。两首译诗行数相当,句子长短相似,对仗的句形相同。

4.结语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美无处不在。中国古典诗歌高度精炼、言简意赅,需要译者跨跃时间和空间去沟通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化和受众。

“三美论”是许先生诗歌翻译理论中的精髓。欣赏许先生的翻译作品,我们确实能深切地感受到,“三美论”在翻译作品中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参考文献]

廖四平自我表现说与自然流露说――郭末若的现代诗 四川师范大学社会科学版 2001(2)101页.

[2]许渊冲 诗词译文研究[J]外国语 1979(1)39 .

[3]网站:翻译中国() (分享)中国古诗词英译(许渊冲)栏目.

篇2

原文:

《登滕王阁》朝代:宋    作者:曾丰

落霞未厌我来频,一度来观一度新。

出没无时鸥弄暖,飞鸣不禁鹊思春。

篇3

刘胜义表示,随着全球互联网社交化变革大势,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基于社交化网络产品的发展,使得中国的社会文化正发生改变,从而也改变人与人之间社交与连接的方式。“当今的互联网正在让中国网民的关系链庞大化和复杂化,中国网民对关系的重视从线下走到了线上,这就意味着中国网民受到这种新型社交链的影响正日益深刻。”

刘胜义认为,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五个层面。

关系开放化。“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中,在熟人‘圈子’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友善的,大家能够慷慨地帮助亲友和自己认识的人;但对‘圈子’以外的、自己不认识、不熟悉的人却表现得相对比较生疏。互联网,尤其是社交网络正在让这种封闭的‘关系’走向开放的‘关系链’。”

强关系到弱关系。比如非常了解的熟人关系,转变为能够快速建立的、弱连接的“关系链”,这意味着品牌首先需要快速搭建海量用户弱联系,通过大量互动提升品牌亲密度,再逐步形成品牌认同和忠诚度。

虚拟形象维系弱关系。“中国人渴望得到社会、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乐于向他人展示自己,无论在真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我看起来怎么样’都很重要,所以个人形象的维护,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频繁维护线上关系。在互联网上,这种独特的文化也使用户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线上活跃度,这个时候,品牌应当做的不是创造新的对话,而是加入用户之间的对话。

篇4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一、洒脱不羁之情韵美

王勃的《滕王阁序》之所以千年传颂而不朽,主要是其为读者构筑了一个美的情韵世界。罗宗强、郝世峰主编的《隋唐五代文学史》(上册)认为:“王勃骈文杰作,主要是序。这些序中,写宴游赠别之作,往往情思真挚,心胸开阔。”他们还着重分析了王勃骈文的代表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说“这序在唐人中是以绚丽典重著称的。绚丽而完全摆脱了六朝骈文的细巧,气势奔放;修辞考究而流畅自然。全文结构谨严而又时而流动,展开诗一般的境界”。

因私自藏匿、擅杀官奴曹达而获罪,在狱中候斩的王勃,年纪轻轻却经历了如此痛苦的人生煎熬,这对于他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所以,他遇赦后官复旧职,却弃官而去,至洪州,作《滕王阁序》。由此可知,当时他的情绪是有些低落的,但我们从文中却看不出他低沉徘徊、舔舐伤口的情绪。面对如此美丽的胜景,作者依然生出豪情,尽管豪情是短暂的,欢乐也是暂时的。才情满腹的王勃是不可能长久地消沉的,“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才会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豪情满怀!

二、色彩斑斓之景致美

王勃欲借景抒情,因为他年轻的心承载过多,在这“高朋满座”的筵席上,不正可以抒怀么?

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飞阁流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舳”中的“青雀”“黄龙”无不色彩斑斓,使得文章摇曳生姿。尤其“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不囿于静止画面色彩,着力表现山光水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被后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之句。

作者写景还注意了时空的变化。“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视角自上而下。“山原旷”“川泽纡”“钟鸣鼎食”“青雀黄龙”,视线由远而近;同时,作者还写出了色彩的变化之美,描绘出了一个色彩斑斓、摇曳生姿的梦幻般的动人世界。

同时,作者调动自己的听觉进行联想,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描绘出了一个有声的世界。实写虚写相互协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使人读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

篇6

佳话主人公自是王勃。王勃26岁,省父,途经南昌故郡,恰逢诗人盛会,洪都新府设诗歌擂台,举征文大赛,参赛人当场试笔,组办方当场亮分,王勃脱颖而出,撰就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夺得魁首。

糗事主人公呢,是洪都新府都督,叫阎伯屿。

都督阎公待滕王阁落成,起风雅之议,举诗坛之赛,这诗赛程序设置算是合理的,不分童叟,不论新老,诗坛宿将与文学新人,都在一个起点上,有才是举,无才退出。都督阎公就是这么将参赛规矩往外公布的。

条件公开,就等于赛事公平?肯定不能划等号。萝卜招聘与内部早定,也多着呢。比如这次诗赛,都督阎公早就内定了的,“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为之,已宿构矣。”题目已经泄露给自家女婿,女婿文章早已写好,只待开赛那天,剪红绸,勒碑铭,戴红花,领奖金。

程序正义不能必然保证实质正义,然实质正义必须有程序正义为保证。王勃参加这次大赛,最终获得实质正义,起自程序正义,若没有公开征文,公开评比,当场亮分,当场评定,王勃连参赛资格都没有,哪会有雄文面世?

才气不是数学题,不是先得题目就能得先机的。王勃看到征文大赛,参赛来了。

其他人老成世故,以为这是陪太子考,假意谦虚,而王勃却是初生牛犊,自认有金刚钻,就敢揽瓷器活――“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

老实说,都督阎公私心是不轻的,他将这次出头机会内定给了其女婿,有人来抢抓机遇,他心里甚恼恨,“公大怒,拂衣而起”。但规则是他定的,他还是得按规则办。怒归怒,笔还得给王勃,这就是程序正义之正义所在。借助这一程序正义,王勃也就不顾权力之爱与怒,当仁不让,做起《滕王阁序》来。

都督阎公“专令人伺其下笔”,安排专人,看王勃笑话。

王勃笔力,并非先声夺人,而是起笔平常,渐入佳境。

“第一报云:‘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公听了,只是冷笑,“亦是老生常谈”;第二批报信的来了,“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不做声了;第三批报信来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听到此处,阎公“矍然而起”,不得不大夸王勃:“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最后是将桂冠给王勃戴,将奖金给王勃兜。

都督阎公偷鸡不成蚀把米,那份名利给女婿的私心落了空,徒增笑耳,阎公从此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脸上涂白粉,做了丑角。

阎公真那么让人觉得可笑吗?也是未必。

在这事上,阎公先是可笑,可恼;后呢,是可爱,也可敬。

与高大全的圣人比,阎公还真是没法比,他不曾“狠斗私字一闪念”,他那份私心之念闪闪亮亮,自提议赛事始,到赛事开始,到赛事进行到中途,阎公私心都是在闪啊闪,闪了很久的。但后来呢,他私心之火熄灭了,公心压服私心,看到王勃诗文真的杰出,比女婿高明,他并不将王勃分数死低死低地打,而是亮出了最高分,运用自己的最后决定权,拍板王勃胜出,夸王勃为天才,将不朽之名颁发给王勃,“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这与那些丝毫没有公心底线者比,阎公不也算得上高义了?很多私心一路黑到底者,不但敢当众将别人分数压低,而且敢分数已定,也用自己最后决定权篡改名单,使他人之能者下,让自家之庸者上,这类角色不在少数。

给落成的滕王阁做碑铭,本来也可以暗箱操作的,要公开征文与公开招考干甚?直接拿自家女婿的文章刻石以铭,别人也没甚么说,但阎公要人才公试,这是值得首赞的。自然,其公心里掺杂了私意,只是公心掺杂私意,也不是太大罪过,这是基本人性,绝大多数人,都是带私心的,谁不想让自己过得好?谁不想让自己子女事业成功?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领导也是人”,确实没甚可笑,那也是得容许存在的。我们承认私心,我们不认可私心,我们容许私字一闪念,我们不许私念闪到底。

若说阎公私心略重,那也是。阎公搞公试,让其女婿参赛,这一点不值得非议,但阎公事先叫其女婿写好文章,这就该挨板子。好在阎公徇私不曾枉法,摆在桌面上之后,他还是守着起码的贤愚标准,未曾将基本准则践踏,踩入地下九层。

篇7

2、原文如下:

《滕王阁序》【作者】王勃 【朝代】唐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4、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5、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6、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兹捧袂,喜托龙门。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呜乎!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登高作赋,是所望于群公。敢竭鄙怀,恭疏短引;一言均赋,四韵俱成。

7、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篇8

王勃自16岁“对策高第,授朝散郎”,到27岁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12年间,一遭贬斥,逐出沛王府;一杀官奴曹达,死罪当诛,遇赦除名,几乎未过几年消停日子。

王勃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王勃家学深厚,六岁善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世所瞻目,誉为神童。任朝散郎时,曾作《东岳颂》《乾元殿颂》,以献阙下,深受朝野赞誉。

高宗之子沛王李贤闻其名,征为修撰,侍读左右。其时,王勃年仅17岁,可谓少年得志,风光无限。

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相处甚洽,不时宴饮聚会,走马斗鸡。其时,天下大定,朝野上下,斗鸡取乐,几成风气。李贤有一只长腿利喙,羽毛金黄的雄鸡,闪展腾挪,扑挠啄叨,勇猛无比,与诸王所养之鸡交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被李贤誉为“无敌大将军”。

英王李哲颇不服,用重金从民间购得一只能征惯战的芦花大公鸡,再巧加调教,相约与“无敌大将军”决战。

阵势摆开,双方随从便驱鸡上阵。孰料那芦花公鸡与“无敌大将军”只一照面,便搭拉着翅膀逃开,一副甘拜下风之态。“无敌大将军”雄纠纠地追了数圈,刚露骄矜之色,没料芦花公鸡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来,在“无敌大将军”头上狠啄一口。“无敌大将军”尖叫一声,立刻头破血流。

英王李哲及其随从,便鼓掌跺脚,齐声喝彩。

“无敌大将军”何曾受此重创?四下瞄瞄,立刻怒不可遏,腾地一个飞扑,长长的利喙直叨芦花公鸡眼睛。那芦花公鸡只一闪,便躲过这致命一击,又继续绕场奔跑。然只要“无敌大将军”稍有松懈,便又一个飞扑杀来。直将“无敌大将军”啄挠得咯咯乱叫,羽毛零落。然“无敌大将军”毕竟久经战阵,初战虽显被动,然只要挠上芦花公鸡一爪,那芦花公鸡便也跌跌撞撞,皮开肉绽。几个回合过去,芦花公鸡的防守反击战术再难奏效,于是只得死撑着,与“无敌大将军”对啄对抓,对扑对挠,直斗得你死我活,血流如注,难解难分。

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的随从也激奋起来,挥手攘臂,呐喊助威,互不相让。

王勃兴起,找来一只木桶,用力敲击。“无敌大将军”似被嘭嘭的“鼓声”激励,愈跳愈高,愈扑愈勇,看看芦花公鸡就要败阵,英王李哲急忙上前,将两鸡分开,说:“击鼓助阵,有违规程,何况两鸡尚拼死相搏,胜负难期。今日暂以平局收场,十天半月,再斗如何?”

沛王李贤急忙起身,点头应允,又着实将智勇双全的芦花公鸡夸奖一番。于是双方心平气和,面容欢悦,各归王府。

然王勃兴犹未尽,援笔作《檄英王鸡》,对芦花公鸡大张挞伐。

此文虽属游戏之作,然词情丰茂,巧用典故,雄辩滔滔,煽情斗狠,很有号召力。如:“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养成于栖息之时,发愤在呼号之际。望之若木,时亦趾举而志扬;应之如神,不觉尻高而首下。于村于店,见异己者即攻;为鹳为鹤,与同类者争胜。”“羽书捷至,惊闻鹅鸭之声,血战功成,快睹鹰r之逐。”

二王读罢,均哈哈大笑,认为王勃委实有才,竟将斗鸡小事,写得如此英武超迈,生趣盎然,引人入胜,然唐高宗读了,却触动了心头最敏感的神经。

大唐“玄武门之变”,兄弟争位,骨肉相残,血流成河,愁云惨雾,不堪卒睹。现王储诸子,耽于游乐,王勃身为修撰,不是力谏,反作檄文,以张其事。“两雄不堪并立,一啄何敢自妄?”岂非明目张胆,挑拨离间,激化矛盾,败坏皇室和睦?于是立即下诏,废王勃官职,逐出沛王府。

王勃为自己的年轻、幼稚付出了代价,只能怀着一颗孤苦无助之心,出游巴蜀。当年,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时,正当仕途顺遂,意气风发之时,对朋友那种离乡别土,出任边地属官的愁苦、怅惘,全无体味,因此,诗句便有一种开阔爽朗,奋发昂扬之气。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如今轮到他出走巴蜀偏僻荒寂之地了。告别关中热土,眺望岷江两岸的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关山重重,苦水茫茫,举目无亲,王勃止不住泪落如雨。可谓此一时,彼一时,诗中再无往日那种高蹈超拔之气了。同是写离别,已是凄苦哀婉,情伤意沮。且读《别薛华》一诗。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往,俱是梦中人。

久客巴蜀,王勃想念亲人,图谋振作,时时盼望回归家乡,回归主流社会。当金风送爽、黄叶飘零的秋日,辗转数年,一事无成的王勃,总算回来了,时年23岁,补了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虢州参军。然地方官吏,资质志趣,与上层官僚殊异,习惯于高高在上,恃才傲物的王勃,无论如何也难融入其间,言谈处事,不免常生睥睨之态。久之,便为同僚所嫉,成为众矢之的。

如王勃循规蹈矩,洁身自处,也还罢了。不幸的是,官奴曹达犯事,投奔王勃,王勃竟不知轻重,将其藏匿家中。同僚早已暗中盯着王勃,此事如何隐瞒得了?王勃惧祸,为封同僚之口,竟将曹达杀了。事情闹大,按律,王勃当处极刑,于是打入死牢,直待秋后行刑。不久,朝廷大赦天下,懵懂糊涂的王勃,遇赦除名,总算保住了一条小命。然王勃的父亲却因此连坐,由雍州司户参军,贬交趾(治所在今越南河内西北)县令。

去国离乡,年迈多疾,王父时有客死他乡之虞。王勃不胜伤情,遂雇舟南下,前往交趾探视。舟行马当((今彭泽县),薄暮暂泊,未及落帆,朦胧间,似有水神立于波涛,朗声说:“滕王阁高会,汝当以雄文传世。此去南昌七百里,且助君一帆。”

刹时,风起云涌,江风怒号,那舟竟风帆陡满,离岸而去,直趋南昌。

待翌日天明,王勃疑惑上岸,只见赣江之滨,楼阁高耸,金碧辉煌,宽阔的阶台上,官员往来不绝,一片祥和喜庆之象。细一打探,原来洪州都督闫伯屿,重修滕王阁,时值重阳,新阁落成,遂宴集各方宾客、文士,重撰序文,以志庆贺。此时,王勃声名狼藉,迫切需要一次正名的机会,以洗刷耻辱,重塑名声。现天假机缘,王勃岂能轻易放过?遂将周遭山川形势细细看了,便整理衣冠,大步登楼。

都督闫伯屿身材高大,眦须浓密,一副志得意满之态,待宾客落座,方说:“新阁落成,不可无文以志,在座宾朋,均属饱学之士,辞章大家,望不吝笔墨,为滕王阁作序,以成千古之美。”

话音刚落,便有侍从举文房四宝以献。然转了大半圈,均是一片谦让之声,没料至王勃前,王勃竟将笔墨纸砚接过,报了名姓,提笔就写。

满堂宾客,便齐齐地望着王勃,一副惊愕、赞赏之态。

王勃诗文“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早已誉满天下,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初唐四杰”。现王勃虽犯死罪遇赦,然大唐宽容、自信,绝不因人废言,因此,王勃为滕王阁作序,无人认为不妥。

都督闫伯屿见状,却五味杂陈,一拂袖子,去了更衣室。本来,他已暗嘱女婿作文,只要众宾客谦辞,其婿便可因文彰名。现王勃挡道,闫伯屿岂能不恼?便对女婿说:“写一句报一句,倒要看这狂悖小子有何本事!若是文章不济,还有呈文机会。”

须臾,首句传来:“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闫伯屿满脸不屑:“陈词滥调!”

又传:“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闫伯屿依旧摇头:“老生常谈。”

三传:“都督闫公之雅望,り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b帷暂驻。”

写都督风雅,人望高瞻,胜友高朋,纷与盛会,甚合闫伯屿心意。闫伯屿便微微点头:“尚有见识!”

于是,一句紧传一句,写滕王阁飞阁流丹,层峦耸翠;写渔舟唱晚,雁阵惊寒;写宇宙无穷,盈虚有数;写君子安贫,达人知命;写白首之心,老当益壮;写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写父慈子孝,万里视亲;写登高作赋,临别赠言……清词丽句,溅珠迸玉,直让闫伯屿目不暇接,赞不绝口。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犹令闫伯屿激赏:“此真天才,当传不朽矣。”

此二句如何如此打动闫伯屿?原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本自梁代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中“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然王勃诗思玄妙,点铁成金,将“虹销雨霁,彩彻区明”的赣江秋景,描摹得溢彩流光,美不胜收:且看长天蔚蓝,秋水静谧,天光渐隐,水天一色。落霞晚照中,有孤鹜掠过,消失在遥远的天际。于是,静中有动,动中生变,各类斑驳的色彩汇集,交融,广袤的天宇,便呈现出一种异样的博大,美艳,神秘。闫伯屿身为都督,无数次身临其境,虽觉绝胜,却无法道出,现石破天惊,王勃将斯情斯景,写得那样清新,流畅,贴切,自然,怎能不令其钦敬有加?

闫伯屿看看女婿。女婿苦笑,似难理解,一贯要打腹稿方能成文的王勃,此次仓促作文,如何就写得那样洋洋洒洒,情词并茂,警句迭出?

原来,王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而卧,忽起书之,不易一字,时人谓之腹稿”。现王勃无须腹稿,便写得那般酣畅淋漓,看似有违常情,实则王勃是在用生命写作。

打入死牢时,王勃惊惧悔痛,重压如山,几度晕厥。虽经抢救复苏,然胸区隐痛,一呼难接一吸。王勃自知来日无多,故思前想后,文思如潮,迫切想找个突破口,将心中的失意,忧郁,抱负,期望一一写出,以留存世间。现机会来了,王勃自然笔底风云,文采激荡,一泻千里。

当闫婿自惭形秽,将袖中文稿投入纸箧时,又传来王勃四韵八句一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转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际流。

闫伯屿带女婿走出,斟一满怀,敬献王勃。

“雄文千古,楼阁千古。文因楼生,楼因文荣。本都督谢了。”

王勃接过,一饮而尽。闫婿亦满敬王勃一杯。

滕王阁上下,一片欢呼赞美之声。

篇9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少”、“都”等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秀美的景色,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文思敏捷和才华横溢。

二、教学重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壮观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文思敏捷和才华横溢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第一课时之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重点学习第三、四自然段,理解“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拍案叫绝”等词语,体会“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所描绘的壮观、秀美的景色,初步感受王勃的文思敏捷和才华横溢。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六、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资料,了解王勃。

他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样千古传诵的名句,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2)你知道,他是谁吗?(板书:王勃)

(3)从这段话中,你觉得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少年时代的王勃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板书:少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少年王勃》。

3.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课文讲了少年王勃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字可以看看课后的生字表,也可以请教别人或查字典。

(2)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我想了解一下,这些带有生字的长句子,同学们都能读正确,读流利吗?

(3)(出示句子)请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4)谁愿意上讲台来读给大家听?

(5)出示词语,齐读。

我们再把这些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都督、宴会、文章、野鸭 、灿烂、南昌、滕王阁、序文。

4.默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词语、句子都读好了,那再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讲了少年王勃的什么事?

(2)指名回答。

很多同学都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他们已经想好了,谁来说一说?

5.诗文对照,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王勃写下的《滕王阁序》中有一句千古传诵的名句,是哪句呢?请大家快速默读第三、四自然段,划出这句诗。

(2)理解诗句意思。

(3)指名读,齐读。

(4)你知道这句诗的意思吗?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出来。答案都在第三自然段中,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划出相关句子。

6.体会诗句描写的意境

(l)出示句子,体会想象。

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

(2)读着这两句话,你仿佛看到了怎样迷人的景象?请你用课文的语句来描绘这迷人的景象。哪位同学能用自己学过的优美词句来描绘这个迷人的景象?

(3)欣赏画面,指导感情朗读。

7.感受王勃的才华横溢

(1)这么美的画面,王勃只用了短短的14个字就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当时的阎都督读到这句诗时,禁不住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他拍的是什么?叫的是什么?“拍案叫绝”是什么意思?

(2)阎都督为什么如此赞赏王勃,说他是个奇才?

A.理解“文思如泉”“笔走如飞”的含义。

引导:少年王勃才华横溢。第四自然段有两个词语也说了这个意思,请划出这两个词语。

“文思如泉”指写文章的时候,思路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写文章的时候,笔走如飞是怎样的情景?

B.正因为少年王勃写《滕王阁序》的时候文思如泉、笔走如飞,所以阎都督才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8.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1)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写了少年王勃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了赣江边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天,水连着水,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地飘荡……”这段话语言生动,画面优美,请同学们试着把第三、四自然段背下来。

(2)提示:可以边看画面边想象、背诵,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提醒。自由练背,指名背。

9.总结,布置下节课任务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感受王勃敏捷的才思和出类拔萃的才华。

板书设计:

少年王勃

文思如泉 笔走如飞

篇10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著名学者林从龙先生曾来我校讲学,对中华诗词的历史地位、社会功能、鉴赏标准作了精辟的分析阐释,并提出让中华诗词进入校园,在中学和大学开展诗教的主张。听了林先生的讲演,我深受启发,便在语文教学上有意识地尝试诗教,并将诗教渗透在新课导入、分析鉴赏、课后总结这一教学过程的各重要环节中,起到了为语文教学造情激趣的作用,效果良好。

一、巧作导语,情趣顿生

利用诗词作导语,有机地导入新课。能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心弦为之一动,兴趣骤然之间即可激发起来。

在教学李白《蜀道难》时,我以王安石的一首谜语诗作导语: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肤。

走入绣帏寻不见,任它风雨满江湖。

根据这首诗可猜出四个唐代著名诗人的名字,每句各猜一个诗人。由于诗歌极富谜趣,学生兴致很高,很快有人猜出第一、二句诗的谜底是贾岛和李白,第三、四句在我的启发下猜出是罗隐和潘阆。由此导入唐诗单元,并引出了李白。学生的情趣顿时被调动了起来。

教学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时,我列举了下面一些诗(词)人咏杜鹃的诗(词)句。

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秦少游《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由这些诗(词)句导入新课,使学生明白了作为鸟类的杜鹃,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更是人们经常吟咏的对象。还使学生明白了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从而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外,教学《荷塘月色》可用咏月的诗词,如林逋的《梅花》、坡的《花影》;教学《黄鹂》可用杜牧《江南春》一诗;教学《过万重山漫想》可用李白《早发白帝城》一诗;教学《咬文嚼字》可用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教学《失街亭》可用《三国演义》卷首词杨慎的《西江月》。这些诗词在一定程度上都能为新课的教学造情激趣。

二、联类引申,情趣盎然

教学过程中,对课文的讨论分析、鉴赏评论,内容若与古今诗词相关相联,我会不失时机地联类引申,使分析讨论向纵深拓展,在内容上力求开掘深广一些,从而将学生的理解认知也引入深广的境界,以期收到情趣盎然的效果。

赏析李白的《将进酒》时,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李白饮酒放歌的狂放性格,我结合杜甫的下列诗句来让学生鉴赏: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饮中八仙歌》)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不见》)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通过杜诗的鉴赏,学生对《将进酒》中的重点诗句及李白狂放之情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

教学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把握文章撷取生活中的细节和场面来表现人物的写法,领悟作者表达的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我把李清照的《武陵春》一词与文章对照分析: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道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词抒写了丈夫赵明诚去世后的伤感忧愁之情。景物依旧,可是人事全已休。这一点与《项脊轩志》有相似之处。通过这一联类引申,增加了学生对课文认知理解情趣。

还有,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可与古今离别诗联系起来赏析,如柳永《雨霖铃》、杜枚《赠别》等;教学龚自珍《病梅馆记》,可与他的《已亥杂诗》参照理解文章;教学普希金《致大海》,可与歌吟自由的诗相联系,如裴多菲的《自由与爱情》,的《囚歌》等。

三、妙为结语,情趣绵长

在教学教程中,总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如果说好的导语能使学生耳目一新,情趣顿生,那么,精妙的结语不仅能提挈全文,而且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意味隽永悠长。为了使总结这一环节达到这种效果,我根据不同课文的内容,尝试用诗词作结,效果不错。

教学完《勾践灭吴》,为了让学生从勾践的卧薪尝胆,发愤图强,转败为胜的史实中汲取精神力量,进一步明确人处逆境中不能沉沦,要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这一道理,我用郑燮的《竹石》来作结语:

绿竹扎根在岩石的缝隙里,经历成千上万次风刀霜剑的打击仍然坚韧不拔,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经受得住。勾践失败后仍能坚韧不拔,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后灭掉吴国,转败为胜,不也象竹石那样坚强吗?这种精神,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讲完王勃《滕王阁序》,我用王勃的《咏滕王阁》作结语,让诗文互见,强化学生的印象。

诗歌凝炼含蓄,概括了序的内容,透露了盛衰无常的意旨,这与序文对滕王阁的壮丽,以及山川秋景的寥廓壮美的具体描绘有明显的不同,但亦各有千秋。我们将诗文结合起来把握,也能感悟到各自内容和写法的妙处,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