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3-23 14:12: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育

品格是孩子一生成功的基础,幼儿阶段应该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一个细节来培养孩子的品行,“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的归属感”(选自《指南》),为孩子一生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德育教育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我们“将德育渗透于一日活动之中”,从常规教育入手,使道德教育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针对幼儿接触过的各种事情,随时随地的进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导,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从而引导幼儿养成辨别是非的好习惯,潜移默化的净化孩子的心灵。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使幼儿获得好的发展。比如:引导幼儿自己用小匙吃饭、穿衣、叠被子;提醒幼儿离开座位时把小椅子放到桌下;提醒幼儿随手把垃圾放到果皮箱里……看似一件小事,一个生活中的细节,但有时却可能影响到孩子一生的成败!当然,对孩子品德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方法,我们要运用奖励和表扬的方法要求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坚持,孩子不仅手变巧了,小脑瓜变灵了,劳动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也就慢慢养成了。因此,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是所有教育途径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教育,它的重要性和效果都是显而易见的。

二、优化教育环境,注重德育教育的隐性渗透

环境在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一个富于美感的环境,让幼儿感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清新美丽的世界中,这对于幼儿形成乐观、自信、勇敢的个性品质,形成对集体的热爱和依恋感,促进其社会性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我的家乡乐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其中也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文化价值。在“开发本土资源,培养幼儿亲近家乡文化情感”的精神指导下,我们利用教学楼梯的墙壁装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家乡的人文资源、本土文化,以期让这些资源唤醒孩子对家乡的良好认知,从而培养幼儿亲近家乡文化的美好情感,自然的激发起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真情实感,从而潜移默化的受到了爱国主义的启蒙教育。

三、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幼儿是在活动中成长的,幼儿的发展是通过活动实现的。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利用教学活动,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把道德教育的内容纳入各教学领域中进行,这样不仅有助于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更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兴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如:小班教师组织了“能干宝宝”的主题活动,帮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中班则开展“争当环保小卫士”,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在大班,组织“我最棒”的主题活动,以培养幼儿勇敢精神和协作能力。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永恒的命运!总之“,树木只有根深才能叶茂以至开花结果”,幼儿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幼儿德育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要能够充分认识到幼儿时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修养,为孩子一生健康快乐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品德的形成是知与行统一的一个过程,是将幼儿对道德行为的认识变成自己自觉行为的过程。它是一个长期、复杂、持续发展的过程,是一项连续性的系统性工程。它需要教师在平常琐碎而细小的工作中,不断地引导、培养、强化、练习而得以形成。需要我们在设计教育活动时,深挖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有机渗透。需要我们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建立合理、必要的生活常规,促使幼儿从实际出发,坚持一惯性,形成独立、自制、自律的品质。习惯是逐渐形成的,只有坚持一贯的要求,在神经系统中逐渐形成深刻的印记,才能成为定型。幼儿的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长期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幼儿园、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都要以德育目标为依据,在教育要求和教育方法上保持步调一致,使学校内外的教育影响保持连续一贯性,互相配合以便形成强大、统一的教育合力,共同协力教育好我们的幼儿,确保幼儿的品德按照社会的要求健康成长。孩子的德育工作,离不开家庭的配合,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只有家校合作,社会参与,才会取得相应的德育效果。

总之,教无定法,法无定性,但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实际。德育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只要我们能够充分认识到幼儿德育的重要性,都来关心我们的德育教育,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有希望。德育教育要从幼儿抓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能把我们的幼儿培养成为健康活泼、好奇探究、勇敢自信、有初步责任感的二十一世纪儿童。

篇2

1.1幼儿时期是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

我国有句古话说的好: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前途,前途决定命运。这句话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揭示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重大的影响。有礼走遍天下,一个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他驰骋与这个社会的基础。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青,幼儿阶段是一个良好的塑造期,这是一个培养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一个重要的时期,对他们这一时期各种习惯的培养,将会是他们成功走向社会的基础,也是他们立足社会的最根本的前提。行为习惯是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习惯养成自然,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的情景下自然而然的“自动化”地表现出来。而也只有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使孩子们的前程似锦。

1.2幼儿教育是启发幼儿创新意识的关键期

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快速时期,通常会对外界新奇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他们常常会将“为什么”、“是什么”等问题挂在嘴边。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首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所谓“产生疑问是创造的开始”,作为教师,应认真对待幼儿提出的问题,并积极、热情地进行回应,用心引导幼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切忌置之不理,否则不但会打击他们思考的积极性,也会阻碍幼儿思维的发展。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创造的兴趣。比如在园外开发一块绿地,在里面种上各种花草或蔬菜,让幼儿一起帮忙锄草、浇水、翻土,他们在对植物的种植和护理中,不但学会了区分多种蔬菜,见证了植物的生长过程,而且开阔了眼界,培养了他们对植物的关爱情感。当果实成熟时,还能使幼儿在亲手收获中感受到成就感,使他们明白劳动的意义;最后,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大胆想象。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但想象却是无限的,它不仅能概括和创造出一切,同时也是知识得以进化的源泉。因此,我们要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猜想、分析、实验,促使他们在大胆想象中找出更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自然界中存在太多的知识和智慧,只有引导幼儿学会主动探索,拓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才能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越走越宽。

1.3幼儿教育是开发幼儿智力的最佳期

美国的一名著名的心理学家杰明斯的研究指出,5岁以前是一个人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于一个成年人达到正常智力水平来说,其中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30%是4—8岁获得的,20%是8—18岁前获得的;另外也有研究表明,幼儿时期确实是一个人大脑生理发展的最快时期,假如一个成年人脑重1400g,那么其4岁时的脑重约为1000g。由此可见,幼儿大脑发展速度之快。所以,幼儿教育阶段,就是要通过适合幼儿的科学的活动,适当的刺激其神经突触发育与增长,为其大脑的快速发展打好生理基础。

2、结论

篇3

一、美术教育的启迪诱创教育性

美术教育的启迪诱创教育特性,是由美术本体追求大审美价值的视觉实现特质所决定的。美术作为艺术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它的特殊本质之一,就是在极度想象活动中追求美的视觉实现。罗宾・乔治・科林伍德曾在其《艺术哲学新论》中讲:“艺术是想象,但想象是活动。想象不应简单地让连续的意象闲散地漂过心灵,它应努力去想象和从事想象。像一个人可以想象其他任何东西一样,他也可以随意想象;因此,虽然一个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地想象,但他为了努力更好地想象就要从整体和从长远的观点上来更好地想象。”在美术教育中,怎样在激发起了学生丰富的为美术所需的想象之后,再“更好地想”呢?重要的一点,就是美术教育者应及时有效地启迪引导学生去努力探索出将其丰富想象予以外化表达的教育方法。换句话说,美术教育者应着力去启迪、诱发学生将个体独有的美术灵感、特有体悟的内在心灵和美术情感予以有效地宣泄、展示,并激励学生在不断的美术创造实践中,把最具魅力的美表现出来。关于此,连极力贬低艺术的柏拉图也认为:“艺术是对情感和我们本质中不受约束部分的表现。”虽然有艺术家说,艺术是不可教的。实践证明,真正的艺术不是教出来的。但,这并不是意味着美术教育者在美术学习者面前毫无办法或无能为力。只表明,其要求美术教育者要能探索寻求出独特的、易于启示、引发学生创造力的科学、艺术、实效的教育方法。要成为一位真正永远拥有良好美术教育方法的美术教育者,是艰辛不易的。

二、怎样引起学生的重视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意象艺术的资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开阔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学生在思考与讨论的学习过程中运用课程资源,主动参与交流。

2.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学习方法探究不同美术类型的艺术特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美术知识,领悟研究的方法。高中学生自学能力较强,课堂上设置一些问题,他们能独立探究解决。例如:在比较与研究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不同流派作品的比较,分辨出艺术家的主观表达意图以及影响形成个人风格的主要因素。这种学习方式直观、感受快、启发效果好。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不断进行探究的愿望。

3.诱导学生分析、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情感教育,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了对艺术多元性的理解、包容与接受,培养人文素养,从而达到以艺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比如:讲述凡・高选择向日葵作为自己研究目标获成功的事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借鉴和启示作用,而达利创作《内战的预感》也说明了艺术家心里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挖掘出学生潜在的感知意识,引起共鸣。

4.倡导学生学以致用,联系现实生活,发现身边的意象艺术形象,并动手创作,学生亲身体验创作的心灵轨迹,尝试创作的滋味,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而朗诵散文,创设艺术情境,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来丰富美术教学,实践综合教学是本课教学设计的一个亮点。

三、教会学生质疑

课堂教学中的三分钟质疑,虽然时间不长,但让学生当场质疑却显得非常重要。学生有了问题,教师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通过当场反馈教师才能知道教学预设的目标是否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共存,会让教学变得更实际和有意义。如在本课质疑中有一位学生提出:“是不是所有的意象艺术都采用变形与夸张的表现手法?”这问题就提醒了我,界定意象艺术不能以表现方式作为评价作品类型的唯一标准,而应该让学生懂得“意象”相对于“实像”,它不是客观现实的再现而是艺术家的“意”中之象。因此,意象艺术也可以运用写实的表现手法来表现现实生活见不到的形象(情景)。例如:石涛的中国画《搜尽奇峰打草稿》就是一例。这幅作品看上去像一幅具象艺术的作品,实际上它属于意象艺术。当然,在一节课里就要让每一个学生一下子就把意象艺术弄得一清二楚也是有困难的,需要针对学生的认识,在今后的美术课程学习中,不断深化知识面,提高高中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篇4

1.1有助于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

从古至今,我国都非常注重培养人的美德,且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盛名。在我国古代典故中,“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卧冰求鲤”、“孔融让梨”等故事中,涉及到的每个人物都具有一定的美德,或知恩图报,或孝顺谦让。因此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将这些典故向幼儿们进行讲述,让他们能够从故事中认识到中华民族美德,并逐渐理解礼仪的含义,这样就有助于将中华民族的美德不断的传承下去。

1.2提升幼儿的交际能力

在幼儿时期,作为交往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礼仪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内容。只有当幼儿在懂得礼仪的基础上,其才能与长辈以及同龄人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如果一个人不懂礼仪,其给别人的印象分就会大打折扣,同时这也不利于其与他人之间进行友好的相处。古人孔子有言:“不知礼,无以立。”实际上,这句话的意思为:如果一个人不学习礼貌礼仪,则没有能够立身的地方。因此可以看出对于人来说,礼仪学习意义非凡。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引导幼儿掌握一定的行为举止,并明白正确的礼仪表达是怎样的。只有学会尊重他人,自身才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尊重,因此教师需要在幼儿教育中,积极的促使幼儿与他人之间形成良好的交际关系。

1.3促使幼儿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加强礼仪教育,还能避免现实生活中出现较多的小公主、小皇帝的现象。通过礼仪教育,幼儿就能明白如何感恩,同时促使自己的身心均能获得健康的发展。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一些青少面误入歧途,均与其小时候受到的教育具有很大的联系。并且由于年龄的增长,其自身的恶习没有获得良好的改正,从而对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礼仪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幼儿的身心获得更加健康的发展。

2幼儿教育中礼仪教育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2.1在幼儿日常生活中融入礼仪教育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一般涉及到很多的日常活动,且每天幼儿们都会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其性格的养成也会受到的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在幼儿教育中有效的实施礼仪教育,就必须在日常活动中融入一定的礼仪教育。幼儿园的老师首先需要培养幼儿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卫生习惯。例如饭前便后洗手;吃饭时不能到处张望;睡觉时间不能大声吵闹;玩具用完了需要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个人的物品用完之后需要整齐归放等。早上或者傍晚在幼儿园看到老师,需要向老师问好,如“早上好”、“晚上好”等。日常出行不让父母抱着等。通过这些小习惯的逐渐培养,幼儿就能慢慢的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2.2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组织多样化教学活动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为了促使礼仪教育获得有效的实施,幼儿教师还需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转变,并对礼仪教育加强宣传,同时积极的开展和组织一些内容丰富的特色教学活动,并为幼儿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礼仪的环境,这样就能在整个幼儿教育中始终贯穿礼仪教育。例如,在礼仪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的广播,增设一些专题内容,来达到宣传礼仪教育的目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礼仪教育的专项活动,并利用自己的亲身行为将文明礼仪传授给幼儿们,这样一来,幼儿就能耳濡目染,逐渐形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从而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2.3在幼儿的整个教育中贯穿礼仪教育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在开展礼仪教育时,还应注意在幼儿的整个教育活动中都贯穿礼仪教育,并且要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将礼仪教育的内容加以融入和渗透,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就能对自己的行为自觉的进行约束,同时还能将不良的行为习惯加以改正,从而学会做一个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人。幼儿在参加自己喜欢的教学活动,或者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也需要将其中包含的礼仪教育内容充分挖掘出来,并将礼仪教育的价值充分的体现出来,这样才能帮助幼儿们掌握更多的、更正确的礼仪。

2.4通过实践帮助幼儿巩固礼仪知识

在礼仪教育实施的过程中,礼仪教育除了进行礼仪知识方面的教育之外,还涉及到加强的实践性以及操作性内容。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向幼儿们讲解礼仪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幼儿们加强实践和操作,这样幼儿们才能掌握真正的礼仪知识和行为。

3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文明的程度也逐渐提升。而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礼仪教育的也有了更高重视。因此各个学校都需要加强学生们的礼仪教育。而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也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礼仪教育,这样才能促使幼儿们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从而实现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

作者:林慧 单位:福建省仙游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张琳.礼仪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2]傅媛蕾.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就餐礼仪教育的意义及方法[J].价值工程,2010(35):176-178.

[3]高桂梅.农村幼儿教育中“小学化”现象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1.

篇5

关键词:舞蹈教育儿童时期重要性

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倍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它表述了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应体现在各学科教育中。与其它教育相比较,舞蹈教育得天独厚,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具有推动少儿素质全面发展的优势,是孩子们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那么,舞蹈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美育的中流砥柱,究竟在儿童时期起着什么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重要性呢?

一、舞蹈训练在促进幼儿骨骼发育、提高孩子们的生理素质及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

幼儿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较嫩,可塑性强。从幼儿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再有,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反映生活和情感的艺术。一个舞蹈通常需要身体各个部位协调动作,经常性的舞蹈训练就跟有计划的体育运动一样,有助于幼儿的身体健康发育,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速度,耐力和灵敏度,并增强体质。因而,舞蹈教育有利于幼儿生理素质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二、舞蹈教育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综合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1.个性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

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舞蹈教育能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使之成为心灵美的人。舞蹈教育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

2.在鼓励幼儿自我表达、培养自信心方面的作用

首先,笔者认为可以结合“自信心训练法”开展舞蹈欣赏。实践证明,这样训练幼儿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想法,可以有效地培养信心。其次,舞蹈是一种用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活动,笔者在舞蹈教育中着眼于让幼儿学习用动作表现情景。再次,我们应尽可能为幼儿创造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孩子得到的肯定多了,无疑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形成活泼大方开朗的性格。

3.确立目标、培养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的品质。结合舞蹈教育,我们应引导幼儿确立这样一个目标:争取参加演出活动。这样的目标对幼儿来说是直观的,为此,孩子们会迫切地要求进步,努力地学习舞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很重要。第一,我们要根据幼儿舞蹈水平和坚持性差异,为幼儿制定出更具体的目标。第二,密切关注幼儿学习的过程,尤其是注意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最后,对幼儿的学习结果,要及时反馈。

4.发展社会性

舞台舞蹈必须按既定的先后顺序出场、退场,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等待和轮流;换演出服装常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会如何请求等待和轮流。所以,将舞蹈中的潜在因素挖掘出来,对幼儿表现出的社会给予充分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帮助他们学会合作、分享等技能。

三、舞蹈教育在开发幼儿潜能、促进智力发展方面的作用

首先,舞蹈学习实质是右脑在做“体操”,右脑开发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其次,舞蹈艺术为人提供丰富想象力的广阔天地并给予了孩子们的“知觉促动”。遵循这一原理舞蹈教学应克服单纯传授技巧,而应把舞蹈教学过程变为幼儿自己的探索活动。此外,舞蹈教师的评价应突出培养创新性的要求,充分尊重幼儿个性表达和创造自由。

四、舞蹈教育在培养儿童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方面的作用

幼儿有着奇特而丰富的想象力,甚至乍看起来不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我们有机地结合这一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充分协调幼儿的心理最活跃的因素,由被动变主动地探索、创新。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就会对幼儿的想象及创造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舞蹈艺术特有的感染力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集体观念与竞争精神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哓邦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幼儿舞蹈以感情为中心,潜移默化地塑造美的心灵,辨别真、善、美。舞蹈教育中以集体舞为大多数,这就要求每一个学生相互合作从而集体观念自然形成。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胜于苦口婆心的说理,学生会乐于接受,满足自我表现的心理。为此,合理组织各种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有一定的激励作用。

六、舞蹈艺术是美的教育,是使幼儿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

前苏联巴拉诺夫等于1981年编著出版的《教育学》这样写道:“美育是培养完全理解和正确鉴赏艺术美与现实美的才能的一种教育。”

舞蹈作为起源于最早的艺术形式,自然屹立在美育教育前列的科学理念已成共识,与各种艺术元素和谐完整地结合在一起。从提高全民族文化艺术水平,提高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教育着手,利用舞蹈的优先位置,使美育教育成为新力支柱。

七、舞蹈教育是提高儿童音乐素养的重要手段

音乐和舞蹈是不可分割的,俄国著名编导家罗扎哈夫说:“音乐——这是舞蹈的灵魂。”没有音乐,编导无从下手,没有音乐,演员无法表演。由此可见音乐决定舞蹈。

综上所述,普及儿童舞蹈教育是培养他们对舞蹈美的感情、形体、动作的重要手段,是舞蹈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舞蹈教育,不仅能使儿童热爱舞蹈,使其形体、行为、举止、言谈等方面得到良好规范,乃至会影响他们一生。我们作为新时代的舞蹈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担起舞蹈教育的担子,充分认识到舞蹈教育在儿童时期的重要性,应该把舞蹈引入课堂,努力达到提高素质教育的目的。相信舞蹈的普及指日可待,这一愿望的实现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在幼儿舞蹈教育中的体现点滴谈.山东教育网.

[2]吕艺生.舞蹈教育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3]浅谈舞蹈的教育手段.中国舞蹈网.

[4]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23-57.

篇6

[关键词] 糖尿病; 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 R58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341-0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迅速增加,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呈现流行势态。糖尿病已成为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已居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的第3位。[1]因此,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开展健康教育,帮助糖尿病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显得尤其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是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41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然后进行数据录入,最后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410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213例,占51.9%;女性197例,占48.1%;年龄分布60岁以下135例,占32.9%;60岁以上275例,占67.1%。

2.2 血糖控制情况:血糖理想控制及一般控制121例,占29.5%;控制不良289例,占70.5%。

2.3 糖尿病服药情况:能坚持服用降糖药有145例,占35.3%;不能坚持服药有225例,占54.9%;仅靠饮食控制血糖,不愿接受药物治疗者40例,占9.8%。

2.4 服药种类情况:口服磺脲类163例;口服双胍类108例;口服α-糖苷酶抑制剂19例:联合服药磺脲类+双胍类43例; 磺脲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12例, 磺脲类+双胍类+胰岛素7例;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4例;口服其他类降糖药为14例。

2.5 糖尿病合并症情况:糖尿病伴心脑血管病变96例;糖尿病伴肾脏病变35例;糖尿病伴眼底视网膜病变24例;糖尿病伴血管神经病变11例。

3 讨论 调查了解到,糖尿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无明显性别差异,血糖控制不良者占大多数, 最常使用的降糖药物多为磺脲类及双胍类降糖药,在不少糖尿病患者中服药还是以单味药为主,不愿接受胰岛素治疗者占一定比例,有部分人对糖尿病认识不足,对糖尿病并发症知识不了解,病程较长、治疗不系统的患者多合并有并发症。

造成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不愿接受胰岛素治疗以及合并有并发症多与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相对缺乏有关。糖尿病教育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近年来引起了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糖尿病联盟和国内外糖尿病专家的高度重视。糖尿病教育是防治糖尿病的核心手段,是落实三级预防的关键。[2]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合理用药、监测血糖的宣传教育是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最有效的措施。系统教育包括医务人员对患者的教育,还包括受过教育的患者对还没受过教育的患者的教育,他们的作用比医务人员的教育面更大,传播得更广泛。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3]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逐步发展和健全,更多疾病特别是常见病、慢性病可以在社区得到诊治。故掌握社区糖尿病的基本情况,帮助社区高危人群正确认识糖尿病,使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方式,显得尤其重要。对高危人群进行管理干预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的关键,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张胜兰.实用糖尿病防治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1,5.

篇7

我想,对于孩子,所有的家长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我们爱他们,我们都希望当一名好家长,好爸妈。以这个为出发点,谈谈几点个人看法:

1、关于帮助

在教育小朋友的问题上,我经常做一些换位思考,比如,当我很多事情还不能自理的时候,我希望我的爸爸妈妈能够给我什么样的帮助,是不是帮我做完了,还要说我一下?或者只是协助我仅仅是做完这个事情,又或者只要提醒我我一下而已,并且不做过多的啰嗦,如你懂了吗?你明白了吗?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因为完成事情的方法有千百种,也许我们的做法是最简单的,但也许是孩子觉得最难理解的事情。探索是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这么小的孩子,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要求他们做的时间与效率呢。当然,有时候我自己也很着急,着急要孩子把事情做完,但是回头我就后悔了,因为我们急着让他做,孩子传递着我们的焦虑他们也很焦虑,有时即使很快做完自己也觉得很不耐烦。所以,作为父母,请放慢我们的脚步,与孩子一起成长。

2、关于独立

在我与朱琳炜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我一直把她当成是一个大孩子,遇到问题会寻求她的意见,再和她分享我心里的感受,再问她要怎么做,有时明明知道她的那个决定是错的,我也会和她说,那我们试试吧?她每次就会屁颠屁颠的说好,做完以后,我再和她说试试妈妈办法如何,这是她就会很乐意接受我们的做法,而不会觉得我们的专制和不讲道理。当我们不把她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看待的时候,她不知觉也就变成了一个小大人。

3、关于选择

现在的小朋友很多都有自己的想法,可是因为小又说不出来,又不愿意让你安排。或者是你让她停下自己手中的事情,让她听你的,她通常又不愿意。这个时候,有可能他就突然很生气,或者恼火,然后不听我们的,我们心情也很不好,还觉得作为家长的我们自己的孩子都不听自己的,很没有面子,这时选择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蹲下来,看着她,告诉他,现在要做什么了,她面临的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做她先前的事情,然后结果是什么,另外一个是和我们去做什么,结果是什么,当然后者的结果肯定是要么看得见或者他们又想要的。其实,他们很容易听我们的。

4、关于学习

说是学习,在这里我不是完全要讲这一点,只是我不懂得要用什么词来形容。这个时候的孩子每天是最幸福的,吃喝玩乐,样样不缺,但是每一样,他们都需要经过学习,那什么是学习?我觉得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对于他们,学习其实也是一种快乐。带朱琳炜小朋友的过程中,她只要自己想学了,想做了,一般我都会放手。弄脏衣服了,有什么关系?吃得乱七八糟了,有什么关系?倒水的时候水洒了一地,有什么关系?摔倒了?那就哭一下,然后自己爬起来就好啦……只要在安全许可的范围内,我都看着她放手去做,当然有时得跟着,有时,还要给他们点爱的鼓励,或者拥抱。有时LG也会说没见过这样的妈,这么纵容她,可是,我真是觉得那些都真的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长了,她不断一点一点的进步,做到她之前做不到的事情,她内心的满足感是我们替她们做再多完美事情也代替不了的呀。而且,我觉得,很多事情过后,孩子会对你非常的信任,而且也会对自己充满信心。这种信任或者信心,在孩子清澈的眼睛中,我们都仿佛能读得出来孩子回馈给我们的爱。

篇8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体育在素质教育中举足轻重。实施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体育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对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关键词 体育教育 素质教育 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全面提升公民的综合素质,培养更强的下一代人,以成为每一个国家发展战略研究的核心。我国教育过程中由重知识转向重能力再到重素质。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新形势对教育在培养和塑造我国21世纪的高素质新型人才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体育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和身体教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切实加强学生体育教育工作,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要使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全面发展,就不应忽视体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体育教育能促进人的心灵,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健康的生活,为他们能够充实地、快乐地拥有自己的人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素质教育的本质内容及其特点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社会发展和个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要求看素质教育势在必行,这是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和紧迫任务。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性质、宗旨与任务。

二、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举措,体育作为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点上的作用尤其明显,学校体育鉴于它自身的特点,在实现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增强学生的健康体质

学校体育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使学生走向社会后,不仅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二)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以个性化教育为基础的。基础教育中的体育,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多样,有深刻的寓意和趣味,富有挑战性的魅力,最适宜生命力旺盛与好动的青少年的兴趣。在体育运动中,对侧重于实力而对抗性十足的跑、跳、投等,总能激励学生竞争的渴望,最大可能发挥出他们的能力。体育实践又有宽阔的容纳空间,对不同动机,不同能力,不同年龄的青少年都具适应性,他们可以参与其中体验、观赏。都能找到适宜自己的角色和地位而受益。通过大量的对体育的参与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身体健康,树立起自信、勇敢的人生态度,从而使他们敢于接受挑战,勇于竞争,使他们贴近生活、体验生活,从而促使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三)学校体育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增长。许多学生心理品质方面都存在一些明显的弱点,如抗挫折的能力,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都相对比较薄弱。体育教育以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学科特点,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促进作用。

体育运动有很多是要以团队形式参与的。如球赛、团体操、拔河赛等,每一个队员都置身于一个集体之中,团队协作、相互帮助。团队荣我荣,团队耻我耻,从而培养他们为集体而奉献的品质,一次次的亲身经历与领悟,他们的心胸越来越开阔,有助于他们融合于社会、适应挑战。

(四)对德、智、美有促进作用

学校体育运动还能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调剂精神,消除疲劳,增强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有助于提高学习。体育竞赛中千变万化的、瞬间即变的特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思维分析,进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三、、结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注重把德、智、体、美等有机地融合在教育活动的每个环节中。通过对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的阐述,使我们懂得,学校教育必须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体育教学工作,使诸多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快乐健康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裴红胜.素质教育视阈下高职院校的艺术教育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

[2]杨晓明.科学发展观与高校素质教育[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01).

篇9

不论是美术作品的欣赏还是创造,都离不开想象力,没有了想象力,美术作品就好似一朵失去水分的花,丧失了活力和美感。美术作品中都蕴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很多艺术家创作一个作品是为了表达某种感情或者是观点,这些抽象的东西在艺术作品中往往没有得到明确的展示,这就需要我们调动想象力来进行理解。比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虽然是以黑、白、灰三种色调创作出来的,但我们通过画面,结合对战争的了解,通过发挥想象力,就能够感受到作者所要表现的战争的血腥和残酷。艺术形象之所以有强烈的感染力,欣赏者之所以能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正是由于形象描绘的生动鲜明传神引起了欣赏者相应的想象活动,因而对形象产生了深切的感受体验。

1.美术教育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创造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21世纪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人才,但是中国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形成了僵化固定的教育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循规蹈矩,缺乏灵活性,创新能力较低。创造性是美术的本质之一,各种美术作品之所以能够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正是因为它们具有独创性。在鉴赏美术作品时,学生对于同一幅画、同一尊雕塑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形成自己独特的观点,比如欣赏梵高的《向日葵》,有的学生会注意到花朵的形态,感受到花朵在怒放时的动感和活力,感受到生命带来的震撼;有的学生会注意到梵高那简洁而厚重的笔触,体会到作者在创作中饱含的情感;甚至有的学生能从花朵联想到作者,向日葵的花期不长,却能开出那么美丽绚烂的花,不正如梵高那短暂却伟大的一生吗?在这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过程中,学生会养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并乐于另辟蹊径,提出新观点。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过程,创作美术作品,首先要运用观察、感知的感性思维方式对所要表现的对象形成感性认识,之后再在头脑中进行分析和比较,抽象出观察对象的本质,剥离一般的属性,找出其特殊之处,和头脑中已有的经验形成对比和融合,最后是加入自己对观察对象的主观理解和情感体验,将其通过美术作品的方式进行具象化。这一连串的过程表明,任何一种美术创作活动都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创造性思维,这是一种客观事物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哪怕只是简单地画一幅画、折一个折纸,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不是单纯地照搬照抄,这对创造能力都是一种提升。

2.美术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帮助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一个没有审美能力的人是很难去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形成艺术素养的,也难以形成高尚的情操。而美术教育的最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对艺术规律的揭示激发受教育者的审美意识,提高其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这是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培养高尚情操、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步骤。人们在创作美术作品时,运用一定的审美原则对艺术形象进行改造,其中融入了对于真、善、美的理解,优秀的美术作品必然是美的结晶,同时也是符合高尚道德标准的。优秀的美术作品能作用于人的情感,如春雨润物般浸润人的心灵,使欣赏者受到某种思想观念、精神品质、道德意识的熏陶,达到崇高的境界。美术教师是用人类的艺术精品和大自然的美、社会美、艺术美提示出美的规律与法则,来打动学生的感官和心灵,使学生逐步构建起完善的审美心理结构。受教育者在感受美和创造美的时候,会明确什么是高尚的美,什么是低劣的丑,进而在生活中自觉地向美的方向学习和努力,形成一定的审美尺度和科学的价值评价标准。

二、美术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美术教育的作用,提高美术教育的地位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但是在现如今的学校教育中,美术课依然处于从属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在初高中的教学中,美术课常常会被语数外等主科挤占,也有的学生在美术课的课堂上做其它学科的作业,这些现象都十分普遍。另外,很多学校也没有相关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对于美术教师综合素质的考察和培养也不重视。综合上文的分析,美术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是丰富而重要的,这种将美术教育边缘化的做法切实不可取,是违反素质教育初衷的,改变长期的固有观念,提高美术教育的地位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注意美术教育和其它学科的教育的区别与联系美术学科的教育有其独特之处,不能和其它学科的教育混淆,不能单纯地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来套。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美术教育更加注重技能的培养,不是给学生灌输一大堆理论去识记,而是要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当然也不能把美术教育孤立起来,忽视了它和其它学科一样都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这个事实。美术教育的重心在感性思维的培养,能促进受教育者的思维发展,有助于提高智力和情商,但是我们在现实中可以看到,只关注于艺术的人往往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过于突出个性,可见缺少了任何一方面的思维训练都会造成人的大脑发育失衡,只有把美术教育和其它学科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

3.完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发掘和鼓励教育评价体系是衡量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学目标是否达到的一个环节,通常是采用考试的形式来进行。美术教育的评价体系较之主要学科来说尚不完善,且由于其特殊性,需要我们探索更适用于美术教育的一种测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要注意地是遵循美术教育的规律,挖掘学生的个性,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来进行欣赏和创作,而不能像其它学科那样设定一个标准答案。学生如果产生了和既定观念不同的观点时,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考虑学生提出的观点是否科学合理,若不合适、不科学再进行一定的纠正;对于学生创作出的作品,也不能简单地用好看或不好看来概括,只要是加入了自己的思想,在创作中锻炼了动手能力,体验到了美术创作的乐趣,就应该对学生给予表扬和肯定。

篇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即到2020年,力争形成适应我国现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中高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充分利用高职教育带动中职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高职、中职教育的地位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应定位在高端,发挥引领、示范和骨干作用。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二、中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招生难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在本地区老百姓心中仍然重视普通高中教育,忽视职业教育,初中毕业后没有考上普通高中的才来读中职学校。本地区有三所普通高中,一所职业中专,近几年我市中考考生在3000人左右,而三个高中招生规模达2500人,一部学生去沈阳、大连、锦州等地就读,还有一部分学生辍学或打工,留给我校的生源已经不多了。

 

(二)管理乱

 

现在的中职学生习惯于原来的保姆式教育方式,养成了被动学习、被动接受式的“被看着”的习惯;其自我控制能力及自学能力十分有限,入校后不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由于基础差,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思想散慢,自我约束力不经。经常出现学生不上课、不听课、打架、混日子的现象,时常被叫到政教处接受处罚老师在学生管理存在压力。中职学校要花大量时间来进行学生管理工作。

 

(三)人员缺

 

1.中职教育在专业教师数量上存在明显不足,个别专业师资数量严重缺乏,我校畜牧兽医、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教师明显缺乏,有的教师一人讲几科课程,既影响教学质量又加重工作负担。

 

2.个别专业授课教师为转行专业教师、专业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有些专业已不适应社会人才需要,有的中职学校在专业设置上没有长远规划,导致部分专业招不到生源,处于停办状态。该专业教师只能转行,去教其它课程。这些教师也需要一个重新学习新专业的时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把握新专业特点。

 

3.没有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中等职业学校培养中初级专门人才,掌握一些基本操作技能,这些技能本领的提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需要懂操作、技术过硬的教师去指导,工作中又缺乏与相关企业沟通,不能与现代企业需要的技能本领零对接。

 

(四)素质不强

 

中职教育的教师很多是从普通教育毕业后到中等职业学校任教的,特别是专业课的老师;很难做到中职教育教师队伍双师型的要求。很多新专业课教师严重不足,双师型比例和标准达不到要求,专业理论课教师实践能力低,实践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不高。

 

(五)设备弱

 

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家加大对中职基础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投入力度,以改善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但仍有些学校的教学设备等基础设施、实验室设备、实训基础建设还不十分健全,有些高端精密仪器设备无能力购买,做不到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要解决上述所述的不足,需要政府、财政、教育等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人认为最简单、有效、快速的办法就是利用高职教育来带动中职教育的发展,发挥高职教育的引导、示范、骨干作用。

 

三、高职教育带动中职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

 

(一)能带动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

 

现在,高职招生途径有普通高考和中职升高职考试,中职学生高考考试科目以专业课为主,上高职院校不是很难,这样能让更多的中职生接受良好的高职教育,消除了社会上许多人能说起职业教育的种种好处,却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就读中职学校的难题,解决中职学生出路问题,带动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

 

(二)能带中职教育的师资力量、教学

 

通过高职教师对中职教师的辅导、共培互聘,能解决专业师资数量缺乏、教学水平不足、管理方法落后的缺陷。

 

(三)弥补中职实训设备不足

 

中职学校办学实力差、设备落后、师资力量不足,要提高办学能力是需要大投入的。充分利用高职学校良好的办学条件,雄厚的办学资源是帮助中职发展的有利客观条件,是解决中职办学能力不足的最好办法。让教师到高职院校进修学习,带领中职学生到高职院校实习实训等方法,弥补中职实训设备不足,使学生增加动手操作技能。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中高职之间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层次之分,而是一个共生体,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责无旁贷。中职教育在坚定自己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借鉴高职教育先进的发展理念,借助高职教育的丰富资源,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拓宽自己的办学深度和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