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纹样范文

时间:2023-04-09 09:5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适合纹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明清;金属饰件;合页;装饰纹样

中国传统家具的五金装饰相比家具本身的表面造型更加简洁明了,明清家具的金属部件多做得十分灵巧精致,每个部件都有着独到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它们多用白铜和黄铜加工而成,不仅每个部件自成一体,而且各部件之间搭配协调,往往能与深色的木质和纹理形成高雅醒目的图案布局,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1]。本文将以金属饰件中合页的植物纹样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合页的荷花纹样、梅花纹样、卷草纹样等各种植物纹样,总结得出植物纹样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弘扬明清家具这一民族文化发挥有力力量。

植物纹样是明清箱柜类家具合页的最主要的装饰纹样之一,它主要有荷花纹样、梅花纹样、西番莲纹样、宝相花纹样、卷草纹样以及其它几种花卉纹样。

荷花纹样如图1所示,合页都采用浮钉法安装,其上花朵图案均为侧视造型。前一例以錾凿的凹点做背景装饰,花朵为全开式,其巧用泡钉做花心,增强了视觉效果;荷叶折复,有层次感,其整体图案组织形式为均衡式单独纹样。后一例的花朵有全开式、半开式和花蕾式,它以卷曲缠绕的枝丫作陪衬,其整体图案组织形式为均衡式适合纹样

图1 图2

西番莲纹样如图2所示,花朵分为全开式和半开式两种造型,其中全开式有平面俯视造型和侧视造型,花蕾式为侧试造型;花朵周围有枝叶陪衬,形态舒展流畅,整体图案的组织形式为对称式适合纹样。

宝相花纹样如图3所示,花朵为侧视造型,其花形是以莲花为主体,同时又吸取了牡丹花花形丰满、花瓣层叠的特征;花朵居合页中间部分,上下有枝叶相配衬,整体图案的组织形式为均衡式单独纹样。

卷草纹样如图4所示,其形态温婉流畅,叶片刻成云曲形,给人以飘逸之感;边缘凿有双线勾云纹,整体图案的组织形式为对称式适合纹样。

图4 图5 图6

其它几种花卉纹样如图5所示,两种纹样都采用了景泰蓝工艺做装饰,以蓝色为基底,其上绘制不同的图案。其中前一例图案分为三部分,左右两部分为花卉图案,花朵为全开式的平面俯视形态,有红、青两色,其花心部分为白色,上下错位排列,花朵周围有绿叶点缀,布局井然有序;中间部分为金色“”字图案,“”字呈一定角度上下连续排列,整体图案的组织形式为二方连续纹样。后一例的花朵为全开式的平面俯视造型,花瓣为红色,近花心部分为白色,周围有卷勾纹相衬,其形态基本相同,有黄色、青色和红色三种,图案组织形式为均衡式单独纹样。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

第一,从纹样的视觉角度上看,有俯视和侧视两种角度,其中俯视造型多用于全开式花卉纹样,侧视造型则用于全开式和花蕾式两种花卉纹样。

第二,从纹样的装饰题材上看,首先,题材多取具有吉祥象征寓意的花卉纹样,如荷花、梅花和宝相花;其次,题材取西番莲纹样,清代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时期,一些西方的装饰纹样传入中国,西番莲纹样就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之一。

第三,从纹样的装饰工艺上看,植物装饰纹样主要采用了錾刻和景泰蓝两种工艺。錾凿的花纹非常细致,整体形态生动流畅,如梅花纹样、卷草纹样等等;景泰蓝工艺因其色彩丰富多变,使其具有了很强的装饰性,在此其色彩主要采用了蓝色、红色、青色、绿色和黄色。

第四,从纹样的组织形式上看,植物装饰纹样主要采用了单独纹样、适合纹样和连续纹样三种,其中单独纹样和适合纹样是主要的组织形式。单独纹样只采用了均衡式,如梅花纹样、宝相花纹样等;适合纹样采用了均衡式和对称式两种方式,如荷花纹样、西番莲纹样等;连续纹样在这应用的较少,主要采用了二方连续式。

参考文献:

[1]李宗山. 中国家具史图说. 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1,6

作者简介:

篇2

关健词:河滩地;杨树;扦插育苗

水保育苗基地大多数设在河滩地等地下水位较高、盐碱含量较大的土地上。我县水保育苗基地,自1993年建成以来,经过十几年的生产实践,积累了如下经验。

一、种条选择和插穗截取

1.1种条选择

种条品质的好坏,是育苗成功与否的关健,河滩地扦插育苗尤其如此。因此,在选择种条时必须遵循“良种壮苗”的原则。以往我们忽视了种条的选择,很随便地从附近的“四旁”树上采集2-4a生枝条做种条,结果造成扦插苗发芽率低,一般只有50%~60%,苗木高,生长分化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苗木的产量和质量,从1993年互助县陶家寨苗圃的青杨扦插育苗开始,我们选用了阶段发育年轻,生长适宜,木质化程度好的粗壮紧实、无病虫害、侧芽饱满的1-2a生枝条作种条,使水保基地苗圃的新育苗发芽成活率在80%以上。

1.2插穗截取

插穗的截取也是苗木发芽齐,成活率高,提高单位面积产苗量的基础和保证。根据实践,截取插穗一般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2.1在截取插穗时,在插穗上切口以下切下1cm处,必须保证有一颗饱满、无病虫害、无损的侧芽,以保证插穗的发芽率。

1.2.2插穗的长短必须适中,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育苗效果,河滩地土层一般都比较薄,插穗过长会给插穗带来麻烦,同时也浪费种条。但是如果插穗过短,在我省气候干旱,蒸发量大的情况下,将会大大降低其发芽成活率,一般18~20cm的插穗比较适合于河滩地扦插育苗。

1.2.3要选用适宜的粗度,就同一年龄的插穗而言,过粗不易插入地下,且上端切口面大,愈合慢,易发生腐朽感染病害。过细则扦插时易折断,且发芽后生长细弱,易造成苗木分化,一般采用0.70~1.50cm直径的插穗。从苗木的生长情况和对种条的充分利用方面来看都比较适合。

1.2.4截取插穗时,一定要使切口光滑,下端最好切成马耳形,便于插入和愈伤组织的形成,上端对齐,减小切口面,便于较快地愈合。

二、插穗处理

截好插穗后,为了使苗木生长整齐,不分化,先要按照插穗的粗细分级,然后以100根为准打捆,以便掌握插穗数量和催根处理。催根处理常用水浸法,即在扦插前将捆好的插穗生理上端朝上,一捆一捆靠在一起,浸泡在流动的水中,注意上切口不要让水淹没,浸泡时间一般1星期左右,不仅可以促使扎根快,发芽早,提高扦插的成活率,而且可以增大苗木的生长量。

三、整地作床

河滩地整地要在头一年秋季深翻,入冬后进行冬灌,深翻可以破坏土壤的毛细管,减少土壤盐渍化程度,冬灌后土壤发生冻融现象,可以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地的抗盐碱性,第2年开春以后,地下水位上升以前,抓紧时间进行春耕,并结合春耕施足基肥,拣掉杂草、石块、碎石后耙细,每5m宽筑地埂作成步道,床长根据地块长短确定,床的方向一般以南北为宜。

四、扦插方法

扦插的方法一般有斜插和直插两种,一般采用直插较好,因为直插有利于切面愈合,根系分布均匀,侧根多,苗木茎部端直;斜插偏根现象严重,侧根少,苗木与插穗形成手仗形曲节,不利于起苗,但是在土层过薄的地块也可采用斜插。扦插时插穗露出地面1~2cm最好,因为露出过长,上端易干枯,切口愈合不良,容易感染病害,外露过少,幼芽受土壤压盖,出土困难,影响发芽率。扦插密度以4500~5000株/667m2,除去步道外,株行距一般为30cm×50cm或30cm×40cm。

五、苗木的抚育管理

5.1肥水管理

扦插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后根据降雨情况进行灌溉,在年初适当增加灌溉次数,可以起到淋溶盐碱作用。结合整地,施入一定量的有机肥料(一般10m3/667m2左右)和化肥(一般尿素5~7.50kg/667m2,二氨7.50~10kg/667m2,磷钾肥15~20kg/667m2)作为基肥,插穗发芽生长后,结合浇水在6-7月份苗木快速生长期用3~4kg/667m2尿素进行1~3次追肥。

5.2病虫害防治

篇3

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过硬的专业知识体系是语文教师教学的坚强后盾和稳固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才可能建起高楼大厦。从字词到修辞,从阅读到写作,任何一块语文知识都不能缺失,从而要建立起完整的有机的知识体系。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给学生建起完整厚实的语文知识基础,进而去培养能力。故具备坚实的语文知识基础是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必须的和急需的。专业能力素养主要是指语文教师对语文现象、阅读和写作的处理能力水平。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对语文现象分析研究并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应该具有良好的阅读与写作能力。尽管现代社会信息丰富快捷,为语文教师准备了大量的可以解决问题的东西,但信息的真伪和科学性并不十分可靠,甚至是以讹传讹,更何况语文教学还需要言传身教,教师的作为能力影响很大,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文能力。

专业知识和能力素养应该是语文教师的第一素养。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没有专业知识与能力,无以“授业解惑”。如果说教学是耕种的话,那么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就是雨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有收无收在于水。语文教师的知识与能力决定着教学有无收获。

高中语文教师的人文思想和情感素养。一个人的思想是否科学、情感是否健康,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性质和结果,反映出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和形象优劣,关系到他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而语文教师的思想和情感直接影响和改变着学生,所以,语文教师必须具有人文思想和情感。更何况,语文考试的阅读与写作直接与思想和情感相关,学生没有与之相配的思想与情感是很难应对考试的。尽管学生可以从文本中吸取科学的思想和健康的情感,但语文教师的影响更大,学生没有正确的思想和情感,就没有优秀的语文成绩,语文教学也就归于失败。可见,语文教师的思想与情感举足轻重,它比任何学科教师的思想和情感更重要更迫切。

篇4

关键词:培养 学生 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6-206-01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在这种心理状态的驱使下,学生通过积极总结,有意识地去发现问题,明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好问是学生的天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要创设平等的课堂氛围,要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要加强课堂讨论,给学生积极的思考空间。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头脑中没有问题,你怎么讲他就怎么听,很被动。有的学生不会提问题。而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往往能敏感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因此,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融洽师生关系,学生“敢”问。

“亲其师而信其道”,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问题意识的重要因素,它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上的交流,是教师有价值的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对话过程。比如我在教学北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图案欣赏》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书上的六个图案,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看到这些图案有什么感受?你发现了什么?启发学生提问,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如:老师这些图案很漂亮,我喜欢这些图案;有的孩子会说这些图案是很多的相似的图案;可有的孩子却说,老师这些图案的颜色不一样。第三个孩子的问题肯定对我们这节课的教学来说,是没有研究价值的,但我们老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能冷言冷语地给予否定。应恰当地进行引导评价,比如“你能积极发言老师很喜欢,但老师建议你再观察一下,这些图案的形状和组成,看看你有没有新的发现。”诸如这样的情况,学生在提出问题时,有时候会出现提出的问题很肤浅,不具备研究和探究的价值;有的时候提出的问题与我们所要研究的主题背道而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既要明确这个问题不是我们要研究的,又不能挫伤孩子提问的积极性。这样长此以往,才能让学生在求学路上勇敢地问下去。

二、营造问题情境,让学生“爱”问。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时,才会有蓬勃的学习积极性和高度的参与热情。在为学生营造问题情境时,一般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帮助故事里的主人公解决问题。如在学习北师版二年级下《除法》时,在课堂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唐僧给徒弟们分苹果的故事情境,唐僧有20个苹果,想分给徒弟们。动画片到此戛然而止,让学生提问质疑。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索积极性。依据上课开始的故事铺垫,学生动手之后,会有不同的分法。而一种方法是随意分,每个人可多可少,有的孩子会每份一样多。

2、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经过观察、操作,让学生通过反思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比如我在教授数学综合实践课《测量》一课时,让学生回家测量一下自己家里家具的高度或宽度,也可以测量家里门的高度和客厅的大小。建议孩子保留测量时的照片或录像资料。在了解学生的情况后,我告诉能够保留录像资料的学生,在测量数据时操作两次并进行录像。在课堂上,让学生按照实验报告汇报之后,我会让学生观看录像资料,并且让他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说出自己的发现。

3、设计小组竞赛,让学生间开展积极竞争,学生都具有极强的好胜心。凡事都愿意积极争先。在需要集思广益的问题上,我们还可以采取各个小组竞赛的形式,比如北师版四年级下册练第六题的教学时,我就采取此方法。请各小组通过看情境图并根据已有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并且能够巧妙地解决,从而把这道题进行了适当的扩展。

三、传授发问方法,学生“学”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意味着一堂课的问题越多越好,问题要有主次与轻重,难易适度。问题必须紧扣教材,紧扣学生特点。一是要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即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迁移中发现和提出什么问题。二是在知识的“结合点”上找问题。即新旧知识内在联系上提出问题。三是从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问题。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会提问题,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一般提出问题有下面几种情况:1、课前预习提问,根据教师给学生布置的预习内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不懂得问题可以在课堂上提问。2、依据课题提问,这样的课型一般比较适用于小学高年级。3、看情境图提问,现在北师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不仅新授课部分有情境图,而且课后练习里也有丰富多彩的情境图,课后练习中也不乏新知识点,看情境图提问是我课堂教学中运用效果最好的提问方式。4、课堂上发现问题时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备课预设以外的情况。这时候如果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可以提出来,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寻求答案。5、讨论时促使学生互相提问,课堂上,遇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时,我们经常会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让他们经历提问、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恰当进行点拨,学生“会”问。

篇5

一、“诵读佳作”触语感

现在,农村家庭的生活状况比以前已有较大的改善,很多家长对学生在教育上的消费也表现出了支持。家长们会不时给自己的孩子买些精美的课外书,再加上很多学校也建立了图书馆,因此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途径也多了。因此,让学生“诵读佳作”悟语感也就成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

要落实好这个方法,可采取的方式比较多。例如,在教室的黑板上开辟一块“读书角”,让学生摘抄一些诗词、格言等内容,不断诵读,并对自己喜欢、有感触的内容做好记录。对“读书角”内容的更新也要及时,一般情况下可根据大部分学生的掌握情况,一至三天更换一次。对于表现积极、做得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鼓励,并予以表彰。久而久之,在不断的诵读积累中,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语感也丰富了。

另外,教师们也可根据各学校的特色,适时采取一些锻炼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方式。如我校学生大部分都是通校生,一放学就离开学校了,且离城较近,经常会到城里闲逛。因此,根据这个特点,我专门设立了一节“新闻报道课”。在这节课上,学生可把自己一周中最具有特色的新闻报道给同学们听,并评出最佳播音员。一学期下来,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有的学生从最初的羞涩转变得落落大方,真的会让你刮目相看。可见,学生在不断的留心观察中,在积极的准备中,其言语组织能力正在不断地提高,语感也就自然得到了加强、积淀。

二、“潜心涵泳”悟语感

潜心涵泳,就是要求学生在面对语言文字时,能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地加以揣摩、推敲、咀嚼,让学生的脑子活动。有时可能不怎么说得出来,或说得不够恰当,但是学生能感觉到、体会到,也是潜心涵泳。

例如,浙教版第九册《赤壁之战》中有这样一句话——曹操笑着说:“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了。”如果不潜心涵泳,学生是很难对曹操的“笑”有所感悟的。事实上,正是曹操的这一“笑”,才是刻画其性格最传神的地方。在教学这一“笑”时,我让学生潜心涵泳,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上下文去体会曹操的这一“笑”。结果,有的学生说曹操的这一“笑”,笑出了他的轻信和鲁莽,那请你读出他的鲁莽;有的说,这一“笑”,笑败了这场战争,那就请学生读出他的自信;有的说,这一笑,笑掉了他雄霸天下的野心,那就请学生读出他的野心。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一“笑”,在学生的专心涵泳下,不知不觉挖出了他们内在的语言素养,培养了语感。可见,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品味斟酌,潜心涵泳,不失为一种培养语感的好方法。

三、“迁移运用”习语感

正所谓:“看花容易绣花难,事非亲历不知难。”现在,很多人教版课文都是美轮美奂的,令很多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但是,如果我们只关注让学生体味内容,却不注重迁移运用,那么,这对于学生语感的提高将是一个很大的缺失。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根据文本的需要,适时设计一些说话、写话练习。

如教学人教版第二册14课《荷叶圆圆》,在引导学生品读感悟荷叶有四个好朋友之后,可设计这样一个说话练习:荷叶还会得到谁的喜爱,它会怎么说?怎么做?有的说,蝴蝶落在荷叶上,它说:“荷叶是我旋转的舞台。”有的说,小乌龟在荷叶下面游来游去,它说:“荷叶是我的小帐篷。”还有的说,小虫在荷叶上爬来爬去,它说:“荷叶是我的运动场。”

尽管学生的言语细细推敲起来,有些地方还不尽如人意,然而,在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下,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了,言语表达能力提高了,自然,语感的运用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四、营造氛围,激发创新欲望

健康、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实现教与学的一个理想的教学保证。学生只有在无忧无虑、活泼、愉快的学习情景中畅所欲言,融洽地讨论并传递学习方面的种种信息,拥有较多的训练机会,才能学得活、学得深、学得透,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才能得到有效体现,而不至于受到拘谨、枯燥、死板、生硬、紧张的局面的影响,妨碍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譬如“回答得真好”“你真棒”这些话语,看似无足轻重,但在学生看来,它犹如一首诗或一首美妙动听的歌曲,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心灵得到一种愉悦的享受。教师的情感、表情,尤其是微笑的表情,更能带给学生一种亲切的感受。学生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思想及灵魂都得到潜移默化,其创新精神也将在这美好的教学氛围中放射光芒。

五、启迪点拨,培养创新精神

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需要教师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悉心指导和培养方能奏效。

篇6

一、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是教师整个素质修养结构中的统帅,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教师职业活动的目的、方向和动力,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不应是一般意义上的敬业爱岗、安贫乐道,更不应是以教书为谋生手段的有教书癖的人。他应有为师为范的正直的人格力量,不怨天尤人,不孤高自赏。他应热心而且真诚地关心和帮助新教师的成长,乐于接受新知识、新观念、新事物,有足够的才智不被社会淘汰,有丰富的生活常识和文化常识,有作家的那种心灵探索的直觉和洞察力,能准确评估自己的能力,有竞争意识和忧患意识,豁达大度、胸襟开阔,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既不远离时代社会,成为迂腐不谙世事的教书匠,又不做政治教师的助手。

语文有自身的特点,从事语文教育活动,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为社会服务的具体形式,其教育对象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客观存在。谁能否认,在这个世界上,教书育人是真正艰难的工作?真正做好教书育人更是难上加难。从语文教育角度把人的发展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要付出大量的劳动,而且语文教育的工作劳动成果一般在较长时期内表现为潜在形态,最终要借助他人的成果,以语言、文字等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具有经济、名誉、行政规定不能替代的高尚道德。同时,从事语文教育也是发挥个人才能、参与社会文明进步、达到自我完善、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形式。创造社会文明正是教师崇高的道德准则,正所谓“千红万紫随风去,唯有玉台照冰心”。

语文教师对所教的学科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对学生更要满腔热情满腔爱。语文教师要有爱心。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教师的爱心就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的学生,不论家庭好坏,不论智商高低,不论安静调皮,都需要教师的关爱。美好的人生是被爱唤起的,并为知识引导的。所以说学生美好人生的开始掌握在语文教师的手中。教师的爱心能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爱学生就要公平对待所有的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与他们和平相处。热爱学生反映了师生关系本质的必然联系和语文教育事业的需要,决定着语文教师的行为选择和趋向,是语文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准则。语文教师与学生的各种关系中渗透着广泛的道德内容。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以民主、尊重、合作与鼓励、肯定、赞赏的态度关怀语文教育对象的成长,以对学生及人类未来的睿智预见和坚定信念,负责地乃至忘我地投入到语文教育工作中。“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等,都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教师对待学生的良好师德规范。因此,语文教师更要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与道德精神要求自己,努力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的素养,用健康的人格和深厚的修养塑造属于人类未来的一代新人。

二、科学文化素养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作为知识的传播者,语文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直接影响着祖国的未来。语文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读书观,广读群书,博采杂家。只读圣贤书不够,只读专业知识以应付职业的需求也不够。要真正提高文学素养,拓宽文化视野,就必须像蜜蜂采蜜那样博采众长。语文教师除了掌握语文专业知识,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文学理论、写作学等知识,还应该精读细读新的、当代的优秀文学作品。凡是学生应该读,学生适合读,学生喜欢读的优秀作品,教师都必须读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酿出“最甜的蜜”,学生才有兴趣品尝。

韩愈说:“术业有专攻。”语文教师读书求“广”还不够,还必须在“广”这个前提下要求“专”。每个语文教师都要对文本有所选择有所侧重,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特色,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结合教学工作的需要,构建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观念、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不断与时俱进,并有机地无形地渗透于自己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还要关心时事新闻,多读报刊,以便及时把握时代的信息。这些富有个性的知识结构能给学生求知的心灵烙上深深的印记。语文教师首先要对各种语文教育影响的价值做出正确的判断,吃透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教材的精神实质,熟谙各种现代语文教育方法、手段,深知自身的语文教育素养,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有选择地引进各种有价值的语文教育影响。

篇7

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断追求着和谐: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政通人和,敬业乐群,这是社会的和谐;同学友爱,路人相助,这是人际的和谐……和谐犹如一幅画,好似一首歌。和谐产生美,和谐生发力量。个人成长需要和谐,社会发展呼唤和谐。于是和谐便被看作是一种极致,一种完美。

近年来,“和谐”一词在报刊、电台频频亮相,成了点击率较高的词汇,“构建和谐社会”成为社会的热点。因而,学生很容易从“如何构建和谐社会”,“我为和谐社会做贡献”等角度来组织材料,但这样选材,角度大而空,学生离这样的政治生活距离较远,写出来必定空洞无物,我们只有学会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从小角度切入,从具体的事物入手去构思,才能言之有物,具体生动。

一、议论类文的构思指导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力求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拟定一个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结构方式:

1、先揭示和谐的含义,一般采用排比句的形式,列举多个领域和谐的具体表现,如解题中所说,然后揭示和谐的重要性,最后谈如何达到和谐,例如和谐的前提有尊重、平等、法制等。

2、先从反面举例,然后揭示不和谐的危害,指出和谐的重要。

3、正反对比着写,可以在阐释和谐的概念、重要性、原因和后果等方面对照着写。

二、记叙类文的构思指导

首先确定所要表达的范围,如家庭、社会、人与自然等,截取一个片段或几个片段铺叙成文。必须向学生讲明白,记叙类的文章要特别注意结构的精巧设置、细节刻画的运用和语言的形象生动。

根据文题提供的材料,题材可以涉及以下三个大的方面:

(一)写自然界之间的“和谐”

作者可以写自然界的动物之间、植物之间、动植物之间的“和谐”。动物之间的“和谐”,如动物世界中小熊、小猫、小狗之间的友好交往;植物之间的“和谐”,如植物园中树木、小草、花儿之间的相互映衬;动植物之间的“和谐”,如牛羊与草原、小鸟与森林、游鱼与河流等的相互依存。

文章可以运用拟人化的写作手法,采用动化剧本的形式,把动植物虚化成人,通过动植物之间的对话、动作、神态等的描写,表现自然界需要和谐,和谐让万物变得美好。

(二)写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1)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如“妈妈”与“奶奶”之间的和睦相处,“爸爸”的善解人意,妥善处理与外公、外婆之间的关系,“爸爸”、“妈妈”和“我”之间在平淡的家庭生活中体现的融融亲情,通过生活中真实、具体的典型事例,运用生动的描写方法,表现“和谐”的可贵。

(2)学校师生之间的“和谐”,如“老师”与“我们”之间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融洽气氛,这既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又能表现新型师生关系。还可以写同学与同学之间矛盾的化解、友好交往等,写“我们”两名尖子学生因相互嫉妒产生纠纷,影响了各自的进步,也破坏了班级的荣誉。惨痛的教训,让“我”感到和睦相处,才是唯一的出路,对大家都有利,于是,上演了一段“将相和”。

(3)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如陌生人对“我”的错误或过失行为的谅解、宽容,让“我”恐惧的心变得温暖,或“我”热心帮助陌生人感到快乐,或邻里之间的相互体谅、互相帮助、和睦相处,还可以表现对和平的渴望,渴望台湾早日回归,渴望世界没有战争,渴望伊拉克的同龄人像我们一样,能够平安地坐在教室里学习,可运用书信体或庭审记录体,采用对比衬托、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把内容写充实。当然,也可以写想象文,写太空人与人类和谐相处,相互学习、借鉴、互补,共谋发展。但这类社会类话题,取材的范围大,内容离学生生活远,学生很容易写得空洞,说大话套话,论据不充分,论证不得力。这类题材学生在写作中要慎重选择,尽量不涉及。

(三)写人与自然的“和谐”

这方面的主题,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立意: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370-0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就忽略问题意识这点,而是一堂灌、一问一答、机械式等教学,使课堂没有活跃的学习气氛,使学生没有自学的兴趣,这样一堂课死气沉沉,老师讲的上气不接下气,下面学生听的枯燥无味,有的出现厌学、逃课等现象。下面谈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诱导好奇心,使学生想问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意识的萌芽,是创新的动力。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新出现的情况和事物有着与众不同的见解和反应,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挖掘出不同的问题,并对问题追根寻源、激发思考、引起探索欲望而开展创新活动。因此,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在上课时,引起学生对问题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引出探索的欲望。

二、创造条件,引导学生敢问

在语文课上,老师要融入学生的氛围,既要成为师生关系,在某种程度上让学生又感觉到是同学关系,使学生对老师在某个时间内没有产生威严的感觉,而是一种放松,相互学习、相互提问的课堂,让学生在范围圈内畅所欲言,取消提问错后受老师批评的恐惧、蹑手蹑脚的思想,对提问好的学生就行表扬、夸奖,对后进生或差生也要进行鼓励,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要使学生敢问,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

1、创设积极宽松的教学情境。在现代的语文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老师满堂灌,学生一语不发,看你怎么讲就怎么讲,没有讨论、交流、课堂死气沉沉,使学生进入不了课堂气氛。与学生多进行情感交流,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没有害怕感而敢于从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创设民主和谐的心理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和愉悦,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和差生。给每个学生的提问投以微笑,关注和点头,允许他们在教师讲授的过程中插话,即使提问是错误的、偏离主题的,都不能进行批评受罚,应该通过其它语言进行鼓励,“XX提问虽然不合题意但很接近、努力过、不错,再努力点等等”。引导学生敢于对教师、书本上的观点,提出质疑,要积极提倡学生标新立异、勇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使学生具有在语文课上想法设法动脑筋、提问题的动力。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思考问题。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让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质疑促思。这样学生就慢慢地喜欢上语文课,爱学习语文。

三、教给方法、使学生会问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可见提问并不容易,比回答一个问题要动脑筋的厉害。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有一个培养和提高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示范和引导。

1、以问引文。教师上课时的提问要有针对性、启发性,要抓住关键之处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维向主题靠近,想所要涉及内容靠近。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中问题之处的注意。从而产生相关疑问,然后向老师提出。

2、提供范例。学生的学习从头开始其实一直在模仿,从性格、做人、写字、考虑问题的角度等等都与老师息息相关,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范例,开开眼界,拓展思维,用范例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让学生在培养中学习、在范例中进行模仿。善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敢于想像猜测,在同一个问题上要多角度、多层面、纵向横向去引导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问题本质所在。通过探因求果、正反对比、逆向思维、打破墨守成规,突破定势等方法,提出具有与众不同、鹤立鸡群的问题,长期潜移默化,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由原来的被动提问变为主动提问,由一个死板式的教学变成一个现代式的教学。

3、改变提问方式。适应现代教育方式,由“纵向提问”变为“横向提问”。所谓的纵向提问是传统式的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一问一答式的。所谓横向提问就是在上课过程中由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来回答问题,是一种现代式的教学,学生的课堂让学生来上。由于提问者与回答者在课堂教学中都具有同等的学习者地位,因此这种提问方法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纵向提问相比,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消除在课堂回答过程中的紧张感、约束感,能为推动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发现问题,敢议论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回答问题和分析问题创造了条件,使学生有机会在一种既无拘束又较热烈的教学环境中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四、提高认识、使学生善问

善问是已经脱离盲目、胆怯的提问,不是一味为了提问而提问,而是在学生有主动提问意识基础上的更高的提高,具有针对性、特殊性、难度性的一种提问,善问是让有知识的人听后感到有新鲜感、奇特性。是敢问、会问的进一步提高的表现,是一种高质量的提问,善问是要问得当,问得明、问得妙。

1、提问得恰到好处。是指确实需要提问时才问,是值得提问的问题而进行提问,不是任何问题都问,提高不了课堂质量。应当经过认真的思考无法弄明白的、切中课文要害的、对同一个问题具有独立见解的、确实有疑问的再提问。对那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与课文关系不大、太庸俗、提高提问但又没有意义的、通过查工具书、向别人咨询、与同学互相讨论便能得以解决的问题,则不必提问。

篇9

1、阴阳师百闻牌是阴阳师手游的衍生之作,都是二次元手游,通俗来说的话,就是阴阳师是妈妈,百闻牌是女儿,两者一脉相承,但是完全不同的个体,

2、阴阳师主打rpg养成游戏玩法,而百闻牌则是对战卡牌CCG游戏,主打的是策略元素。

3、美术上,虽然同样好看,阴阳师3D和2D全面发展,色彩鲜艳。而百闻牌就是以2D为主,美术风格更加有艺术文艺气质,偏淡雅。

(来源:文章屋网 )

篇10

凭心而论,人们这种批评或诟病有的是高期望值所引起的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失落感,有的是对高学历小学教师教育的一份苛责。但无论如何,教师教育的现状令人难以满意,小学教师教育培养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滑坡的现象,教师教育专业化的任务还十分繁重,这大抵是不争的事实。可以说,现行教师教育培养中“师范性”文化的欠缺或退场,是教师教育培养质量弊而不彰的一个重要原因。“师范性”文化的稀释或弱化,极大地影响了师范生的全面发展与专业成长。

中师教育在百年历史的发展演进中,其“师范性”文化得以孕育、聚集、完善、定型,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达到顶峰,形成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气韵生动的“师范性”文化,也成就了这一时期中师教育的绚丽与辉煌。客观地说,由于中师教育是综合培养不分专业、培养目标单一、属于中等教育性质等特点,其“师范性”文化特色表现得更加突出。具体说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招生面试关注“师范性”的人才潜质

由于师范专业本身的特点,对人才培养规格有着特殊的素质要求,因此招生时对考生进行面试是不可忽缺的一环。如我国最早的中等师范——通州师范学校规定:招生时要挑选“性情敦淑、品行端正、学力通敏、身体健全”者[3],为日后的教化培养奠定一个可能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师招生一直保留面试环节。面试基本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身体测试,二是性向测试。身体测试中对于那些有明显缺陷或残疾者如身材偏矮、色弱、心理性疾病者等一般不予录取;性向测试中存在明显的性格缺陷者一般会考虑不取。后来在深化面试筛选中,“从注重外貌与语言,逐步深入到内在志趣与心理品质层面”[4],期望“让最优秀、最适宜的初中生上中师”,为社会培养他日可塑之才。

“潜质”是特质的历时性的“潜在”状态,潜质鉴定是对考生身心特点是否适合做教师这种人才规格要求的鉴别与认定。显然,这种鉴定是会有一定的风险或争议的,因为这种“潜质”很难有一套成熟的标准体系来进行检测与衡量,容易导致“非科学性”的质疑。但中师教育在招生面试时,实施的是一套宽松的、最小限度的行动原则,即针对那些存在明显的身体缺陷和性格缺陷的考生说“不”,排除“最不适宜者”,从而大体保证了生源的“师范性”人才潜质,为转化与生成“师范性”素质提供前提基础。

二、课程计划体现“师范性”的培养目标

中师教育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般为三年(也有少数重点中师试行过四年学制),相当于中等教育的高中阶段,但与高中的培养目标却有较大区别,在课程结构上也表现较大不同,其中有一条内在的主线就是围绕“师范性”的培养目标来进行课程建构。

中等师范学校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卫生、历史、地理、心理学、教育学、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小学数学教材教法、体育及体育教学法、音乐及音乐教学法、美术及美术教学法等。三年教学总时数为3131,其中教育学课时数为124,占总课时数的比例为3.96%;心理学课时数为68,占总课时数的比例为2.17%;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课时数为62,占总课时数的比例为1.98%;小学数学教材教法课时数为124,占总课时数的比例为3.96%[5]。体育、音乐、美术均开课三年,每周不少于2课时,其教学法不单独开设,涵盖于这几门课程教学之中。此外,安排有专门的教育实习。

由上可知,整个课程计划中教育类课程教学时数占总课时的19%以上,加上教育实习,折算后比例达到27%以上。从课程计划中反映出来的“师范性”色彩是非常浓厚的,这是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因为中师教育是不分专业、综合培养、全科发展,尽管在学术性、知识的深度方面存在不足,但其教育专业性较强,“师范性”课程开设较充分,如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开设时限都是一年。而且,中师文化基础课、教育专业课的教学在传授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时,都坚持面向小学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教学基本功,为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培养合格的师资作出自己的努力。所以,“师范性”是课程设计与课程教学的核心价值,中师教育在这方面也是体现得较为充分的。

三、活动设计凸显“师范性”的能力素质

中师教育的周课时大约为31节,每天平均为5节~6节,比起繁忙紧张的高中阶段来说,压力相对要轻。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是实现中师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中师生的技能素质与专业能力的有效方法。中师教育的活动设计无不以此为导向。

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三字一话,样样在行,是中师教育基本的培养目标,也成为中师生活动的基本样态。因此,普通话训练、三笔字练习、乐曲弹唱,成为师范生每天的必修课程,一入学就有这方面的明确要求。通过各种考核与竞赛活动,如教学设计大赛、微型课比赛、说课比赛、讲故事比赛等在班级和学校不同层面交错进行,学生的教学基本功得到了有效的训练与提高。

语言素质、艺术素质是对师范生的基本要求,能歌善舞、能说会道、能写会画是师范生素质的综合体现,中师教育从课程教学到课外活动的设计较好地保证了这一素质的达成与实现。可以说,演讲比赛、朗诵比赛是中师学校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催生了诸多的普通话标兵,同时也大大促进中师生普通话水平的整体提升;各类形式的唱歌比赛与舞蹈比赛,宣示了学生激昂的青春,也孕育了中师生的艺术才情,塑造了他们作为小学教师的必备的艺术素养;“三笔字”比赛、简笔画比赛、墙报与黑板报的评优等,这些无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水平,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才能,培育了良好的职业素质。

四、实践教学形塑“师范性”的育人品格

中师教育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注意加强与小学的联系,架设理论与实践之桥梁。其主要措施有三:一是聘请当地有名的小学教育专家、教师来学校讲授有关教学法课程或其他课程,打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阻隔,增进对小学教育实际的认识;二是安排师范生去小学任校外辅导员,以此熟悉小学教育的工作任务与要求,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三是通过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来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促进学生的专业发展[6]。这一切凸显较强的实践价值取向,促进师范生教育实践智慧的形成与发展。

实践教学最主要的环节是教育实习。教育实习包括平时的见习观摩、初步实习和毕业实习[7]。见习观摩由师范学校与实习学校共同商定,时间较为灵活,有不同层次的见习目标要求;三年制中师教育实习共8周,分两次进行,一次安排在第4学期,为期2周,一次安排在第6学期,为期6周。第一次实习是初步实习,目的在于熟悉小学教育教学环境,了解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培养初步的教育教学能力;第二次实习是毕业实习,目的在于深化对小学教育的认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与技巧,培养必要的职业精神等。

一般说来,中师学校都有一所或以上的附属小学,这是它们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也是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的基本纽带,同时还赖此开展教学研究与实验。正是中师教育重视与小学的沟通合作,把中师生更多地推向小学教育的第一场景,感受小学教育的文化氛围,体验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从而极大地促进中师生的专业成长。

五、校园文化弥散“师范性”的人文氤氲

中师教育是不分学科与专业的,皆以“综合培养”为价值取向,以“全科型人才”为基本目标。所以,学校文化表现为丰富的“师范性”校园文化。具体说,“中师校园里到处醒目地挂着‘请写规范字,请说普通话’的横幅标语,宣传橱窗及走廊里则贴满了教育格言、警句以及教育家的各式肖像;教室里书声琅琅,艺术楼歌舞飞扬,排练厅灵动多姿,书画室色泽绚烂”[8]。还有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学生练习普通话的专注、描摹“三笔字”的执着、弹奏乐器的奔放、高歌一曲的洒脱……这一幅幅图画构成了中师校园整体的文化镜像,再抽离、上升为中师校园文化精神,那就是一种“师范性”气质。

中师教育尽管已渐行渐远,但中师教育的“师范性”文化特色是突出而鲜明的,这是中师教育的成功与魅力之处。正确认识中师教育的“师范性”文化,挖掘其传统价值与文化遗产,对于现今教师培养是有启示作用的,这是我们应当采取的历史态度。当然,如何继承中师教育文化传统,创新当代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则需另文进行讨论。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6(6):3-6.

【2】李益众.高师毕业生为什么站不稳三尺讲台[N].中国教育报,2007-05-21(2).

【3】李永贤.我国近代师范教育的产生及其意义[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

【4】白中军.论师范教育改革中的“师范性”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1):3-9.

【5】参见:邱学华.师范生手册[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

【6】王建平,胡重光.中师教育传统的价值追寻与现实反思[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