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赤壁赋范文
时间:2023-03-31 20:14: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苏轼赤壁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4、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篇2
苏轼的《赤壁赋》,远在直接阅读原作之前,我们其实早就通过明朝魏学的《核舟记》而接触并掌握了其中的名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从对联创作角度言,苏轼《赤壁赋》名言在此之出场,用专业名称来讲就是“集句联”。所谓“集句联”,就是摘取前人作品中的词句组合而成的对联。
作为文学名篇,人们对苏轼《赤壁赋》阅读、理解和接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它为源而生发出了许多的集句联,而台湾东吴大学文学系刘宗烈教授个人成联就达三十副,其中八言十八副,十言一副,十一言三副,十二言一副,十四言两副,十六言三副,二十九言、四十九言各一副。
本文拟对源自《赤壁赋》的集句联进行分类介绍,这样既能显示《赤壁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大影响,也可使读者一窥“集句联”和创作特点,在写作上获得相应的启发。
一、“全一原”式。就是集句联,无论上联或下联,全都直接引用《赤壁赋》语句。
如《核舟记》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以及刘宗烈教授如下两副对联:
1 玄裳缟衣,遗世独立;桂棹兰桨,顺流而东。
2 挟飞仙以邀游,吾生须臾。知不可乎骤得;泣孤舟之嫠妇,今者薄暮,予亦悄然而悲。
二、“全一化”式,就是集句联,无论上联或下联,虽然全都引用《赤壁赋》语句,但有直接引用的,也有间接引用的f包括语序都作了调整)。如“扣弦而歌,风起云涌;举酒属客,月明星稀”。
又如题写在东坡赤壁二赋堂上的对联:
月色如故,江流有声。
上联概括《前赤壁赋》所写之“月”,八百多年前曹操“月明星稀”之“月”和八百年后东坡所见之“月出于东山之上”之“月”,是同一个月亮――江山依旧。但隐含其间的却是。曾为“一世之雄”的曹操“而今安在哉?”的人事已非之感。下联直接用《后赤壁赋》句子写“水”,由此也可隐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感慨。全联仅用八个字写景,但因为与苏轼・的著名词赋构成了“互文关系”,所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一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情景理融为一体的画卷,耐人寻味。
梁羽生《名联谈趣》曾经抄录清末民初文学家樊增祥题黄冈赤壁联云: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霜露既降。木叶尽脱,适有孤鹤掠予舟而西。
下联“适有孤鹤掠予舟而西”,乃是《后赤壁赋》中“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之浓缩。此集文联对仗工整,大气超然,尤其难得。
其它,如刘宗烈教授下述六副对联:
1 游赤壁下,风起水涌;过黄泥坂,月明星稀。
2 纵所如,凌茫然,一苇万顷;取无禁,用不竭,明月清风。
3 望美人兮天一方,予怀渺渺:谋诸妇日我斗酒,其声呜呜。
4 步雪堂,归临皋,日月几何,行歌相答;破荆州,下江陵,舳舻千里,顺流而东。
5 抱月长终,渔樵江渚上,侣鱼虾,友麋鹿,踞虎豹,登虬龙,悄然而悲,肃然而恐;遗世独立,徘徊斗牛间,梦道士,挟飞仙,寄蜉蝣,渺沧海,虚者如彼,逝者如斯。
6 舟游赤壁下,水波不兴,纵一苇,凌万顷,击空明,溯流光,逝者如斯,是无尽藏,浩乎冯虚,扣舷歌之,舞幽壑之潜蛟,来横江之孤鹤;月出东山上,霜露既降,从二容,望美人,梦道士,挟飞仙,吾生须臾,而又何羡,划然长啸,饮酒乐甚,寄蜉蝣于天地,托遗响于悲风。
三、“半-原”式部分,就是集句联,仅只上联或下联,是直接引用《赤壁赋》语句,另一联则来自他人的作品。如‘清末民初学者王均卿(名文濡,别署学界闲民,又号新旧废物)曾撰了许多楹联悬于室中,其中之一系集《徐文长传》、《后赤壁赋》句而成:
乌衣葛巾,纵谈天下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黄冈赤壁题有这样一副对联: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上联化用俞文豹《吹剑录》:“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下联虽是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但已被苏轼以直接引用的方式纳入《赤壁赋》,故也算是《赤壁赋》语句。
而广东珠江亭则有这样一副对联:
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上句出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珠江亭,在海珠桥上。海珠桥,横跨于广州市区的珠江上。因桥跨珠江,临江面海,行人如流,熙来攘往,上联正反映了桥上的热闹情景,集句可谓恰到好处。下联描绘了清风水波之景,寥寥两笔,点出好一派悠游氛围。联语上下句相对,虽为集句而自然天成,不露痕迹,即使读者不知道其中在用典,也不影响理解这副对联中含义,知道它在用典,更觉得意味无穷。
四、“半一化”式,就是集句联,一联来自他人的作品,另一联虽然来自《赤壁赋》,但却是间接引用的(包括语序都作了调整)。如刘振威先生所作一联:
携酒与鱼游赤壁:随蜂伴蝶赏东篱。
上联明嵌一“酒”字,下联化用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蜂”、“蝶”、“东篱”隐示一“花”字,一明一晦,令人回味。
而福建省连江县青芝寺则有这样一副对联:
翁所乐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
上联化用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句意,因为下联已有“水”,所以上联的“山水”改用“山林”。集句成联,虚词相对,天然巧合,天衣无缝,可称佳作。
五、“点一化”式,就是集句联,并非上联或下联,而只是上联或下联中的部分,是化用《赤壁赋》语句的,其它部分则全都来自他人的作品。
如晚清诗人、书法家何绍基题安徽省桐城徐勇烈故居诸雪堂联:
雪壁写东坡,大好江山,天与此堂占却;芳樽开北海,无边风月,我如孤鹤横飞。
徐勇烈,名丰玉,字子逢,号石民,清安徽桐城人。官至湖北粮储道。后于田家镇与太平军作战,兵败自刎而死。“雪壁”句:徐丰玉驻节黄冈县时,作者曾到其地,徐礼遇之,“馆诸(之于)雪堂”,作者遍游黄州东坡赤壁诸胜迹,醉书此联。徐氏死后,其后人将此联原件带回,悬之于厅堂。
东坡,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此堂:指黄州赤壁的“雪堂”,系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而来。北海:汉末孔融曾为北海相,世称“孔北海”。他曾自谓“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孤鹤”系化用苏轼《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江东来”。联语即事写意。借景抒怀,对仗工整,意境高远,极有气势,堪壮厅堂之气象。
清代诗人顾复初题杜甫草堂联: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异代”二句,化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
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同时,又借用了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的诗意。“月白风清”来自苏轼《后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这副对联意境开阔,词采风流,文气伟岸,感慨深沉:时代不同了,江山依旧,历代龙蟠虎卧的诗人又有几个呢?怀才不遇的杜甫,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却写下了“长留天地”的不朽诗作,留下了“月白风清”的不朽草堂。
除此之外,顾复初还曾在成都市望江楼公园浣笺亭题联:
引袖指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
停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
上联写山。“引”、“拂”,衬出楼阁高耸人云,给人以无限遐想。第二句即时景生情。苍茫,形容意境旷远迷茫的状况。以下两句写四周云山连绵,一派春意,剑外。指剑门关以西、以南地方,不是指剑门关外。下联写水。首句摘自谢胱《移病还园示亲属》:“停琴伫凉月,灭烛听归鸿’。”意即停下抚琴,等待新月上升。“予怀浩渺”,化用苏轼《前赤壁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襟怀浩荡,乡思种种,意想随着锦江水,乘舟回到故乡东南。“绿到江南”,化用王安石《泊舟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联语绘景抒怀,意境深远,格调闲雅,融情人景。“看”、“送”两字,给人以舒展之感,“青来”、“绿到”写活了自然界景色,有生意盎然之趣。
晚清诗人李振钧题安庆大观亭联:
秋色满东南,自赤壁以来,与客泛舟无此乐:大江流日夜,问青莲而后,举杯邀月更何人。
上联化用苏轼《赤壁赋》“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指作者乘船由湖北东下至安庆。下联化用南朝诗人谢《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和唐朝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联语借苏轼泛舟赤壁和李白独酌的韵事,怀古寄意。虽有“无此乐”之寂寞感,但表露出乐在其中之心情。
郑烨题杭州西湖湖心亭联:
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度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此联极富想象。自坡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以来,从此就有了“西子湖”的美称。而此联又把湖心亭比作西子泛舟湖上的扁舟,可谓佳喻巧思。“雨奇晴好”化用坡《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月白风清”化用东坡《后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此联富于想象,灵活清新。
篇3
关键词:赤壁怀古 前赤壁赋 思想情感
一、感情基调都是抑郁哀怨而悲壮的
首先,《赤壁怀古》词的上阙,对赤壁江山进行了一番脍炙人口的描绘,刻画了一幅雄伟壮丽的长江胜景图。这段自然景物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赤壁江山的瑰丽图景,而作者浓厚的主观色彩的融入更深深地打动了人们。“但如果(简单)认为这些描写表现作者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并进而认定体现了他乐观的心情,这就失之于肤浅了。”[1]作者在赤壁形象的刻画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是十分丰富而复杂的。词一开篇就写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立刻使我们感到一种强烈而深沉的悲慨。词的开端其实已经定下了全篇的基调。
而《前赤壁赋》的开头则与《赤壁怀古》相类似,都是在“乐景”下寄予深沉的哀思。从开头到“望美人兮天一方”,是先写其“乐”。这种“乐”既是“苦中作乐”,也表现了作为士大夫文人所怀的怡情山水之雅趣。一曲“望美人兮天一方”未终,便又由感怀“美人不见”的失望心情而进一步引出对整个人生的哀思来。下文即进入“乐极生悲”由乐变悲的第二层心境。接下来从“客有吹洞箫者”到“而今安在哉”这一大段真正的重心却在于末一句“而今安在哉”。虽然“倾吐了自己对曾经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的崇敬、颂扬的感情,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大志”,[2]然而更多的则是英雄豪杰同归于“虚”的忧思情绪。所以下文紧接着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之类感叹人生无常,人生渺小的话头。这才是作者的真实用心和真实心态。前文的“乐”,至此便已烟消云散。这说明,最初那种恬淡闲适的“乐”,其实还只是一种比较浅弱的思想感情,它经不起忧患意识的袭击。“在‘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思古幽情触发之下,隐伏在心灵深处的那种忧患意识和忧患情绪油然,顿时就掩盖了‘乐’绪。政治上的失意、仕途上的坎坷、命运的乖舛、生活的困苦,这种种牢骚愤懑,便统统借着这位‘客人’之口用‘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反话一起吐出”。[3]
《赤壁怀古》通过衬托夸张的手法浓墨重彩地刻画了周瑜这个血肉丰满的英雄形象,突出了他少年英俊,奋发有为,指挥若定,消灭强敌的英雄气概和风度。“苏轼对周瑜形象的塑造,寄寓着作者渴望驰骋疆场、抗击西夏侵扰的抱负,同时也是对那些庸碌无谋、遗祸国家的边将的批判。”[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里的“多情”实际“包括了壮志难酬、青春难再、报国无门的哀叹,也包括了对祖国、对人民的忧虑”。[5]“词尽情咏叹历史人物,正是在曲折地宣泄他难以言传的内心痛苦,字里行间流露的是他的满腔怨愤。这实际上是对吞噬了他壮志理想的黑暗现实的愤怒控诉”。这种联想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所产生的身世悲慨,在《前赤壁赋》中表现得就更为明白。文章通过客人之口,尽情地倾泻了他由于历史陈迹而触发的怀古伤今之情。赋中写曹操的不可一世,词里换成了周瑜的雄姿英发;赋中说曹操“而今安在哉?”词里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赋中与曹操相比,感到自己不过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词里则含蓄地道出“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读赤壁怀古词对周瑜的尽情咏叹,我们仿佛在倾听赋中客人怀念曹操时的人生悲慨和那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月夜洞箫;一种幽愁暗恨就不知不觉的从心底潜生滋长。”[6]而“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又表现作者面对悲哀的人生和自己仕途的坎坷无可奈何的心情。“人生如梦”反映了苏轼极端苦闷时对人生的消极认识和理解;“一樽还酹江月”将万般情思、无限感慨,寄于无限的沉默之中,用一杯酒祭奠江月。从那以酒洒向大江明月的动作,我们透视出的恰是一颗无比沉痛哀伤而又无可奈何之心。
就如同《前赤壁赋》中的核心部分“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一样,这一部分也郁结着苏轼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和哀伤,有人认为它是美好的,积极的,开朗的,旷达的。其实“这不仅不是积极的生活态度,而且也不是苏轼独创的新鲜见解,它不过是苏轼在苦闷中常常用来自我麻醉的老庄哲学而已”。[7]
《前赤壁赋》中的吟风弄月和他同时期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样,都是倾吐了胸中的抑郁哀怨的不平之鸣。“尽管在形式上有背人饮泣与引吭高歌之情,但其基调还是一样的”。[8]
二、道家老庄思想的突出体现
“苏轼与当时一些著名的僧侣如辩才、参寥子、佛印、南华辩老、宝觉等过从甚密,深受佛学影响。这在许多诗文中有明显反映”。[9]但他又反对佛学,并对我国历史上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对儒家的韩愈推崇倍至。他说:“自汉以来,道术不出于孔氏而乱天下者多矣!晋以老庄亡,梁以佛亡,莫或正之,五百余年而后得韩愈。学者以愈配孟子,盖庶几焉”。(《居士集叙》)
苏轼年轻时的确是喜读《庄子》,因而后来他受老庄哲学的影响也最大。《赤壁怀古》中的“一樽还酹江月”与《赤壁赋》中所透露出来的老庄思想是一致的。《赤壁赋》具体的记叙了苏轼与他的客人的谈话。客人认为连不可一世的曹孟德都无可寻觅了,何况渔樵江渚之上,寄蜉蝣于天地之间的凡夫俗子?因此他幻想成为道家所理解的神人,“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但又“知不可骤得”,所以只有吹起洞箫,“托遗响于悲风”。而苏轼却不那么悲观,认为世事也像水与月一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在苏轼看来一切事物都象水与月的现象一样,只有量的变化,没有质的飞跃,是循环往复。这渊源于《庄子》“道”是永恒的,“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大宗师》)
“苏轼的世界观的组成因而也是比较复杂的,儒、道、释三家思想在他身上都有作用,但通过不断的斗争,儒家的进取图强精神,老庄哲学和佛家哲学中一些通达明理的方面,成为了当时苏轼的主要精神支柱”。[10]
注释:
[1][6]石云涛:《谈词的感情基调》,许昌师专学报,1987年,第4期。
[2]叶百丰:《东坡散论》,华东师大学报,1982年,第1期。
[3]杨海明:《“文学”与“哲学”完美结合的绝妙之作》,文史知识,1987年,第3期。
[4]杨有山:《谁识天风海涛曲,中多幽咽怨断声》,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
[5]王又村:《未能报国惭书剑》,黄石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
[7][8]祁子青:《赤壁之游乐乎?》,沈阳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
[9]黄进德:《从看苏轼与佛学》,扬州师院学报,1987年,第1期。
篇4
《后赤壁赋》
作者: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1),将归于临皋(2)。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3)。霜露既降,木叶(4)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5)。
已而(6)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7)?”客曰:“今者薄暮(8),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9)。顾安所得酒乎(10)?”归而谋诸妇(11)。妇曰:“我有斗(12)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13)。”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14)。江流有声,断岸千尺(15),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16)!予乃摄衣(17)而上,履巉岩(18),披蒙茸(19),踞(20)虎豹,登虬龙(21),攀栖鹘(22)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23)。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24),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25)悄然(26)而悲,肃然(27)而恐,凛乎其不可留(28)也。反(29)而登舟,放(30)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31)。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32)。适有孤鹤,横江东来(33)。翅如车轮,玄裳缟衣(34),戛然(35)长鸣,掠(36)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37)。梦一道士,羽衣蹁跹(38),过临皋之下,揖予(39)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40)而不答。“呜呼!噫嘻(41)!我知之矣。畴昔之夜(42),飞鸣而过我(43)者,非子也邪(44)?”道士顾(45)笑,予亦惊寤(46)。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注释】
1.步自雪堂:从雪堂步行出发。雪堂,苏轼在黄州所建的新居,离他在临皋的住处不远,在黄冈东面。堂在大雪时建成,画雪景于四壁,故名“雪堂”。
2.临皋(gāo):亭名,在黄冈南长江边上。苏轼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不久就迁至临皋亭。
3.黄泥之坂(bǎn):黄冈东面东坡附近的山坡叫“黄泥坂”。坂,斜坡,山坡。文言文为调整音节,有时在一个名词中增“之”字,如欧阳修的《昼锦堂记》:“乃作昼锦之堂于后圃。”
4.木叶:树叶。木,本来是木本植物的总名,“乔木”“灌木”的“木”都是用的这个意思。后来多用“木”称“木材”,而用本义是“树立”的“树”作木本植物的总名。
5.行歌相答:边行边吟诗,互相唱和;且走且唱,互相酬答。
6.已而:过了一会儿。
7.如此良夜何:怎样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呢?如……何,怎样对待……“如何”跟“奈何”差不多,都有“对待”“对付”的意思。
8.今者薄暮:方才傍晚的时候。薄暮,太阳将落天快黑的时候。薄,迫,逼近。
9.淞江之鲈(lú):鲈鱼是松江(现在属上海)的名产,体扁,嘴大,鳞细,味鲜美,松小所产的鲈鱼。这是有名的美味。
10.顾安所得酒乎:但是从哪儿能弄到酒呢?顾,但是,可是。安所,何所,哪里。
11.谋诸妇:谋之于妻,找妻子想办法。诸,相当于“之于”。
12.斗:古代盛酒的器具。
13.不时之须:随时的需要。“须”与“需”通。
14.复游于赤壁之下:这是泛舟而游。下文“摄衣而上”是舍舟登陆,“反而登舟”是回到船上。
15.断岸千尺: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断,阻断,有“齐”的意思,这里形容山壁峭立的样子。
16.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才过了几天啊,(眼前的江山明知是先前的江山,)而先前的景象再不能辨认了。这话是联系前次赤壁之游说的。前次游赤壁在“七月既望”,距离这次仅仅三个月,时间很短,所以说“曾日月之几何”。前次所见的是“水光接天”,“万顷茫然”,这次所见的是“断岸千尺”“水落石出”,所以说“江山不可复识”。曾,才,刚刚。这样用的“曾”常放在疑问句的句首。“曾日月之几何”,也就是“曾几何时”。
17.摄衣:提起衣襟.摄,牵曳。
18.履巉岩:登上险峻的山崖。履,践,踏。巉岩,险峻的山石。
19.披蒙茸:分开乱草。蒙茸,杂乱的丛草。
20.踞:蹲或坐。虎豹,指形似虎豹的山石。
21.虬龙:指枝柯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虬,龙的一种。登虬龙是说游于树林之间。
22.栖鹘:睡在树上的鹘。栖,鸟宿。鹘(hú),意为隼,鹰的一种。作者多次描写到赤壁上的鹘,如《赤壁记》:“断岸壁立,江水深碧,二鹘巢其上。”
23.俯冯夷之幽宫:低头看水神冯夷的深宫。冯(píng)夷,水神。幽,深。“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只是说,上登山的极高处,下临江的极深处。
24.划然长啸:高声长啸。划有“裂”的意思,这里形容长啸的声音。啸,蹙口作声。
25.亦:这个“亦”字是承接上文“二客不能从”说的。上文说,游到奇险处二客不能从;这里说,及至自己发声长啸,也感到悲恐,再不能停留在山上了。
26.悄然:静默的样子。
27.肃然:因恐惧而收敛的样子。
28.留:停留。
29.反:同“返”。返回。
30.放:纵,遣。这里有任船飘荡的意思。
31.听其所止而休焉:任凭那船停止在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休息。
32.四顾寂寥:向四外望去,寂寞空虚。
33.横江东来: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
34.玄裳缟衣:下服是黑的,上衣是白的。玄,黑。裳,下服。缟,白。衣,上衣。仙鹤身上的羽毛是白的,尾巴是黑的,所以这样说。
35.戛然:形容鹤雕一类的鸟高声叫唤的声音。如白居中易《画雕赞》“轩然将飞,戛然欲鸣。”
36.掠:擦过。
37.须臾客去,予亦就睡:这时的作者与客已经舍舟登岸,客去而作者就寝于室内,看下文的“开户”便明。
38.羽衣翩仙:穿着羽衣(道士穿的用鸟羽制成的衣服),轻快地走着。翩仙,一作“蹁跹”。
39.揖予:向我拱手施礼。
40.俛:同“俯”,低头。
41.呜呼噫嘻:这四个字都是叹词,也可以呜呼,噫,嘻分开用,或者呜呼,噫嘻分开用。
42.畴昔之夜:昨天晚上。此语出于《礼记·檀弓》上篇“予畴昔之夜”。畴,语首助词,没有实在的意思。昔,昨。
43.过我:从我这里经过。
44.非子也耶:不是你吗?“也”在这里不表示意义,只起辅助语气的作用。
45.顾:回头看。
46.寤:觉,醒。
【译文】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几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赏析】
前虽都以秋江夜月为景,以客为陪衬,但后赤壁赋重在游、状景,而前赤壁赋意在借景抒怀,阐发哲理。本文第一段,作者在月明风清之夜,与客行歌相答。先有“有客无酒”、“有酒无肴”之憾,后有“携酒与鱼”而游之乐。行文在平缓舒展中有曲折起伏。第二段,从“江流有声,断岸千尺”的江岸夜景,写到“履巉岩,披蒙茸……”的山崖险情;从“曾日月之几何而江水不可复识”的感叹,到“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的心情变化,极腾挪跌宕之姿。第三段,借孤鹤道士的梦幻之境,表现旷然豁达的胸怀和慕仙出世的思想。
《赤壁赋》分前后两篇,珠联璧合,浑然一体。文章通过同—地点(赤壁),同一方式(月夜泛舟饮酒),同—题材(大江高山清风明月),反映了不同的时令季节,描绘了不同的大自然景色,抒发了不同的情趣,表达了不同的主题。字字如画,句句似诗,诗画合一,情景交融,真是同工异曲,各有千秋。[2]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叙事写景为主;前赋描写的是初秋的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的活动,时间也移至孟冬;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的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后赋则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同季节的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的反映,都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的美的享受。
全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写泛游之前的活动,包括交待泛游时间、行程、同行者以及为泛游所作的准备。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既隐伏着游兴,又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面对着"月白风清"的"如此良夜",又有良朋、佳肴与美酒,再游赤壁已势在必行,不多的几行文字,又写了景,又叙了事,又抒了情,三者融为一体,至此已可转入正文,可东坡却"节外生枝"地又"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仅给文章增添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呈异采。
第二层次乃是全文重心,纯粹写景的文字只有"江流有声"四句,却写出赤壁的崖峭山高而空清月小、水溅流缓而石出有声的初冬独特夜景,从而诱发了主客弃舟登岸攀崖游山的雅兴,这里,作者不吝笔墨地写出了赤壁夜游的意境,安谧清幽、山川寒寂、"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鹊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奇异惊险的景物更令人心胸开阔、境界高远。可是,当苏轼独自一人临绝顶时,那"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场景又不能不使他产生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文章写到这里,又突起神来之笔,写了一只孤鹤的"横江东来"'、"戛然长鸣"后擦舟西去,于是,已经孤寂的作者更添悲悯,文章再起跌宕生姿的波澜,还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最后,在结束全文的第三层,写了游后入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
篇5
关键词:赤壁 景物色调 人物 寄寓 差异
《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赤壁赋》均为苏轼所作,并且所作时间均为1082年,同时所刻画的主题都以赤壁之景为主,但通过对课文内容的仔细分析,在带入情感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赤壁赋》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并不单单体现在词赋形式的差异上,更多是词赋内容方面的差异。正是由于这种差异,使得学生所收获的情感体验更加的丰富与真实,这也是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内容。为此,本文试对其作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虽都在描写赤壁景色 但景物色调差异显著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当中,自“大江东去”开始到“一时多少豪杰”结束,上阕当中将赤壁雄奇壮丽的景色集中的呈现了出来。长江水源源不断的东流,为了刻画长江水东流的悠长,作者在当中运用了“浪淘尽”这样一次,即将滚滚东去的长江水与历史上名垂千古的英雄豪杰联系在了一起,这种表现的手法使得《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所刻画的时间与空间背景方面更具广阔性、以及拓展性。在受众欣赏至此处时,便能够自“大江东去”这一比较直观的概念深想到历史上英雄豪杰的卓越气概,同时也能够更加良好的与作者孑然一身于江流边凭吊各路英雄豪杰的心情充分契合。进而,作者结合历史情况,对赤壁古战中辉煌壮丽的场面进行了集中的刻画,当中包括:“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其中,“乱石穿空”将山体之高、石林之俊深刻的刻画了出来,而“惊涛拍岸”则将声势浩荡如同奔马的浪涛声深刻的刻画了出来,“卷起千堆雪”当中“卷”、“雪”两词的运用则将长江水东流浪花层层而至,扑面袭来的感官特征充分的展现了出来。可以说,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当中对于赤壁恢弘壮丽景色的集中刻画,对于下阕当中有关人物周瑜的描述将更加的有效与真实。
在《赤壁赋》当中,对于赤壁之景的刻画则集中体现在赤壁景色的空明、以及柔美特征当中。同《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中所描绘的宏伟壮丽的赤壁之景不同的是:在《赤壁赋》当中,对于赤壁景色的刻画呈现出了一定的分散性特征。《赤壁赋》开篇提到“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这当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对赤壁秋江的爽朗之感进行了集中的刻画,同时也向受众展示了作者在与客泛舟的过程当中,内心深处的怡然自得。进而,文章当中又出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当中对于月的移动应用了“徘徊”一词进行刻画。通过该词所表现出了不单单是月亮移动的缓慢,更多的能够使人感受到月亮对人的不舍之情。而正是在这种富有情感月光的照射下,赤壁之景逐渐的呈现出来,使作者开始对赤壁之景进行深入的刻画:“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在作者对赤壁之景进行刻画的过程当中,重点描述了赤壁景色中的江水与明月,同时也将作者当下超凡的人生感悟依托赤壁景色淋漓尽致的体现了出来。
二、虽都在描写赤壁人物 但人物寄寓差异显著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文当中,集中刻画的赤壁人物是豪气冲天的英雄周郎,即周瑜。在作者的具体刻画当中,首先是通过侧面衬托的方式,应用“小乔出嫁了”这一句,调动起了受众对于周瑜的印象,并且通过美女与英雄之间的对比,将周瑜年轻时期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的状态侧面烘托出来。紧接着,作者开始对周瑜的肖像特征进行刻画,当中所应用的词语为“雄姿英发”。这一词集中将周瑜姿态上的威武之感、风采上的动人之感成功的彰显了出来。进而,在“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当中,将周瑜在站场上的蓬发英姿表现了出来。结合历史资料我们不难看出:在当年的赤壁之战当中,曹操一方号称带领着80万人的军队,但周瑜所率军队总人数才3万人。在面对如此强劲对手的情况下,周瑜仍然保持着淡定从容的心态,可谓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从作者的角度上来说,在周瑜“谈笑间”,就达到了使敌军“樯橹灰飞烟灭”的效果,这对于周瑜建功立业成功性的刻画是极为突出的。但反过来,正是由于对周瑜少年得志的成功之路进行了极为突出的刻画,也为文章后面作者自身“人生如梦”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础。
在《赤壁赋》一文当中,集中刻画的赤壁人物是最终落败的曾经英雄人物曹操。并且,在刻画方式的选取上,《赤壁赋》一文当中,对于曹操这一人物的引入,以及人物的刻画均是通过“客人”一方完成的。在《赤壁赋》当中,对于曹操人物形象的刻画是比较集中的,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呈现:“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在这一样一段有关曹操人物形象的刻画当中,不难发现:前句当中对于“荆州”之“破”,以及“江陵”之“下”,将曹操荆州之战势如破竹般的成功充分的展现出来,这种成功驱使着曹操深入江陵,并“顺流而东”,短短几词的运用,就将这一时期曹操声势的显赫充分展现出来。进而,在“舳舻千里,旌旗蔽空”当中,又反映出了曹操在成功趋势下所产生的骄纵之态,这一时期的曹操当富得上“一世之雄”的称谓。但紧接着,在曹操“一世之雄”的豪迈下,又通过“而今安在哉”这样一句话,将原本直观且具象的曹操英雄形象进行了虚化,由此也将客人泛舟湖上,产生悲悯之情的原因解释了出来。作者在这样一种环境氛围当中也产生了这样一种思考:诸如曹操一样的绝世枭雄尚且会“困于周郎”,并在赤壁大江东去的流水中销声匿迹,就何况是如我辈一样默默无闻之人呢?因此,可以说,通过在《赤壁赋》当中对曹操一生遭遇情怀的总结,使得客人产生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情感抒发,而在客人的启发与劝慰下,作者对于心志情怀的剖析也就有了色彩鲜明的情感基础与铺垫。
本文对《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赤壁赋》之间的异同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尽管《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赤壁赋》存在大量的相同点(创作作者、创作时间、刻画景物等方面),但真正深入分析会发现:《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及《赤壁赋》存在的不同点更加能够体现两者的文学价值。本文当中所总结的不同点包括:虽都在描写赤壁景色,但景物色调差异显著;虽都在描写赤壁人物,但人物寄寓差异显著。通过上述分析,希望能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逐步引导学生发现两者之间的异同,以达到巩固并深化学习成果的目的。(作者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郁玉英,王兆鹏.宋词第一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经典化探析[J].齐鲁学刊,2009,(6):115-121.
篇6
A老师的导入: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数百年。”我国的文学在不同的时代出现了不同的文体,唐诗、宋词、元曲分别是唐、宋、元时期的代表文体。宋词的代表人物有苏轼、辛弃疾、陆游、李清照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词的题目――赤壁怀古。从中,同学们能感受到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同学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教师归纳:刚才有的同学已经说得很好,就是苏轼来到赤壁这个地方,看到这里的雄奇壮阔的景象,联想到三国时的周瑜在这里建功立业,而自己年纪已大却功业未成。下面,我们一起来赏析这首词。
[至此,用时约8分钟]
B老师的导入:
同学们对流行歌曲都情有独钟,可是老师却喜欢古人的流行歌曲,不知道你们是否也一样喜欢,下面请允许老师为大家演唱。(教师放声高唱《明月几时有》。用时4分钟,唱毕。)教师介绍说: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苏轼。我们曾经学过苏轼的散文《赤壁赋》,词《水调歌头》等作品。苏轼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散文成就很高,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为“唐宋家”,书法、绘画的造诣也很高,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全才。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至此,已用时约12分钟]
C老师的导入: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作者本着“七分虚构,三分写实”的原则,给我们创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就有周瑜。今天,我们就将一起来共同学习一首与周瑜紧密相关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至此,用时约2分钟]
D老师的导入:
老师很喜欢我国的传统文学作品,尤其是大文豪苏轼的作品,他的千古名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至今还在我的耳旁唱响。同学们知道这是出自苏轼的哪篇名作吗?(学生争相回答:《赤壁赋》。)
对!同学们的记忆非常准确,那么,同学们还记得文中还有哪些名句吗?(学生又争先回答:“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等。)
今天,老师将带领各位同学一起赏析同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同是以赤壁为题,写赤壁景色,缅怀和赤壁有关的历史人物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至此,用时约8分钟]
听完这四堂课后,笔者想,在当今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怎样才能改变以往语文课堂的“少慢差费”,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呢?
林斯坦教授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在符合时代和学生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质和量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通过一定时段的教学后,学生能够取得较为明显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课堂的导入是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笔者认为,这一环节应力争做到高效、激趣、精巧。下面将结合上述四堂课的导入,谈谈自己的理解。
A老师的导入从文学史的角度切入,结合怀古诗词的特点进行解题,给学生以理性的认识,从而使学生整堂课都紧紧围绕怀古诗词的特点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赏析,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是一个不错的导入。
B老师的导入以高唱《明月几时有》导入,确实达到了激发兴趣的效果,但所选的歌曲是与《念奴娇・赤壁怀古》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品。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后,教师未能及时转入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学习,而是介绍苏轼的相关常识,这些知识初中早已学过,该教师还用大段的时间来介绍,使学生刚被调动起来的兴趣丧失殆尽。这位老师奉行的仍是前苏联的块状教学模式,课堂的导入仍是“知人论世”式的,似乎不进行作者介绍,这一课就没办法上了。整个导入用时约12分钟,预示着这堂课将无法完成教学内容。
C老师的导入用时仅2分钟,但未能扣住《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特点,因此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D老师以复习《赤壁赋》导入新课,学生不仅复习了《赤壁赋》中的名言警句,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关赤壁、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中的英雄人物等等相关的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被激活起来,为学习鉴赏《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做了很好的铺垫。因此,这是一个相对高效的导入。
A和D两位老师的课堂,都有了一个良好的导入,为师生共同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做好了充分准备,因此,教学竞赛的结果,A和D两位老师胜出,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新课导入时,务必将高效、激趣、精巧作为追求的目标,要让学生感觉到“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为学生深入领会文本做“情感蓄势”。
参考文献:
[1]叶禹卿主编.新课程听课评课与优秀案例评析(中学卷)[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
篇7
[关键词]高丽朝 苏轼 诗歌理论 文学创作 消融
韩国古典文学是韩国古代文化的结晶,与中国古代文化和古典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高丽王朝时期,正是中国北宋时期,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十分密切。高丽国曾多次派人去宋购置书籍,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的作品传播到高丽,并深受高丽文人的喜爱,由此汉文文学成长壮大起来,古代诗歌和古文创作领域都出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名家名作,如金富轼、僧一然、李奎报、李齐贤等。他们都受到了中国古典名家的影响,尤其是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字东坡,宋代著名文学家,在诗词、散文、诗论、书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苏轼的文学作品,不仅对中国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朝鲜古典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高丽初年出使过宋朝的高丽使臣金瑾,敬佩苏轼、苏辙的文才,给自己的两个儿子起名为金富轼、金富辙,而金富轼即为朝鲜第一部史书《三国史记》的作者。高丽文人对苏轼的推崇由此可见一斑。
高丽朝文学对苏轼诗文的消融是多方面的,最为突出的方面表现在,高丽诗歌理论对苏轼诗文的消融与文学作品对苏轼诗文的消融两个方面。
一、高丽朝诗歌理论对苏轼诗文的消融
高丽朝的诗歌理论十分丰富,出现了多位诗歌理论大家,如李仁老、崔滋、李奎报等。诗论家崔滋(1188-1260),其诗论集中体现在《补闲集》中,该书在高丽诗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评价本国诗人时,多与中国诗人诗作相比较。《补闲集》有关苏轼的评论有三则,颇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第一则诗话,崔滋指出高丽朝文坛学习苏轼的整体趋势及之所以学习苏轼的原因:“近世尚东坡,盖爱其气韵豪迈,意深言富,用事恢博,庶几效其体也。”第二则诗话,崔滋指出诗论家李仁老(字眉叟)、大诗人李奎报(谥号文顺)的师承渊源:“林先生椿赠李眉叟书云:‘仆与吾子虽未读东坡,往往句法已略知似矣,岂非得于中者訚与之合?’今观眉叟诗,或有七字五字从东坡集来;观文顺公诗,无四五字夺东坡诗,其豪迈之气,富瞻之体,直与东坡吻合。”第三则诗话,崔滋通过转述李仁老的评论,表达了努力学习苏轼诗文后,诗歌创作会取得的成就:“李学士眉叟曰:‘杜门读黄苏两集,然后语遒然,韵铿然,得作诗三昧。’”
这三则诗话集中探讨了高丽当世人喜爱苏轼诗文的原因——气韵豪迈,意深言富,用事恢博;李仁老、李奎报的师承渊源——学习苏轼;学习苏轼诗文后的成效——语遒然,韵铿然,得作诗三昧。这三则评论是一脉相承,浑然一体的,喜欢苏轼诗文——把苏轼作为师承加以学习——学习后,收得成效。
林椿(生卒年不详),字耆之,号西河,与李仁老、吴世才、赵通、皇甫沆、咸淳、李湛等被称为“海左七贤”。林椿有《西河先生集》传世,其中诗歌174首,文章54篇。林椿在《与眉叟论东坡文书》中对李仁老说:“仆观近世东坡之文,大行于时,学者谁不服膺。”这几句话指出了高丽朝文坛的整体创作趋势,即学习苏轼,与崔滋的识鉴如出一辙,可见当时苏轼对高丽朝文坛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李奎报(1168-1241),字春卿,号白云居士,谥文顺,高丽后半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有《东国李相国集》41卷流传于世,其《东明王篇》在朝鲜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李奎报在《答全履之论诗文书》说:“且世之学者,初习场屋科学之文,不暇事风月,及得科等,然后方学为诗,则又嗜读东坡诗,故每岁榜出之后,人人以为今年又三十东坡出矣。”从李奎报的话中可以看出,苏轼的诗文成为当时文人应举学习的典范之文,社会风气可见一斑。
后世诗家对高丽文坛对苏轼诗文的接受的论述,更具印证价值。李朝初期诗论家徐居正(1420-1492),号四佳亭,其《东人诗话》是韩国第一部以“诗话”命名的诗学著作,在朝鲜诗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徐居正说:“高丽文士专尚东坡,每及第榜出,则人曰:‘三十三东坡出矣。’高、间,宋使求诗,学士权适赠诗曰:‘苏子文章海外闻,宋朝天子火其文;文章可使为灰烬,千古芳名不可焚。’宋使叹服,其尚东坡可知也。”徐居正的话,和李奎报的评述都充分的说明学习苏轼已经成为高丽文人的社会习气,权适的诗,更证明了苏轼诗文对高丽文人的影响之大。
二、高丽朝文学创作对苏轼诗文的消融
高丽文人对苏轼诗文不仅局限在理论的消融上,在诗歌创作上更是对苏轼诗文进行了大量的吸收和借鉴,主要表现在对苏轼诗文中个别语句的化用、对苏轼诗文表现手法的借鉴、对苏轼诗文意象、意境的接受等几个方面。
第一,高丽文学作品对苏轼诗文个别语句的化用
如李詹《韩柳叹》:“君不见韩退之,文章可起八代之衰。又不见柳子厚,天脱马羁高步骤。元和年间共南流,韩为潮州柳柳州。”诗中的“文章可起八代之衰”语出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弱,忠犯人主之怒……”
再如洪逸童《任子深邀我游汉江招刚中用洪武正韵》“劝君以苏长公赤壁之游。请君以王佑军兰亭之会。期君以李谪仙园中之宴”、李詹《舟行至沐阳潼阳驿》“一粟沧波上,飘然任此身。楚山遥送客,淮月近随人。”这两首诗都从苏轼《赤壁赋》中吸收了词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洪逸童在诗中将苏轼《赤壁赋》的“游于赤壁之下”改成“赤壁之游”;李詹在诗中把“沧海一粟”写成“一粟沧波”,其借鉴显而易见。
第二,高丽文学对苏轼诗文表现手法的借鉴
如辛岁《丛石亭》就是这方面最好的例证。《丛石亭》诗曰:“丛丛壁立四仙峰,晴好雨奇宜淡浓。一面长天白浪接,一边落照青山重。”丛石亭是朝鲜金刚山附近东海边上一处极为优美的自然景观。诗人面对丛石亭由晴转雨时形成的奇特景象所发出由衷的感叹和赞美,不由得令人想起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用比喻的表达方式,赞美了西湖,其景色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有各自的美感。辛岁的诗深受苏轼的影响,亦用比喻手法,抒发对丛石亭的喜爱之情。
第三,高丽文学对苏轼诗文意象、意境的接受
高丽诗人对苏轼作品的意象、意境有所接受,化为己用。如偰逊《赠薛鹤齐》:“鹤山仙人薛上卿,斋居自受鹤为名。远从小保传真骨,已托杜陵题雅情。赤壁秋高江月小,青田雨足石苔生。何缘许借冲霄翻,之结云松巢大清。”李詹《宿灭浦院楼》:“烟笼杜子清淮夜,月小苏仙赤壁夜。岐路向南通臣镇,征骖时到此中留。”
在这两首诗中,前一首诗中的“赤壁秋高江月小”和后一首诗里的“月小苏仙赤壁夜”所运用的意象及展示出来的意境均源自于苏轼的《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月”意象在前后《赤壁赋》中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苏轼诗文中的“月”意象,意在抒怀,当苏轼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触景生情,不禁“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眼中看到的景观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月”意象是情感哲理的依托。偰逊《赠薛鹤齐》、李詹《宿灭浦院楼》这两首诗中的“月”也是诗人情感抒发的载体,与苏轼前后《赤壁赋》中的“月”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结语
高丽朝文学对苏轼诗文的消融,是中朝文学交流的有力见证,在中朝文学交流史上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从高丽朝诗歌理论对苏轼的消融及文学创作对苏轼诗文诗文个别语句的化用、表现手法的借鉴、意象、意境的接受等来看,苏轼的诗文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文学作品供高丽文人欣赏品读,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文学创作的楷模,供人们在创作活动中仿效和学习。对此进行分析探讨,有助于深入了解苏轼诗人在域外文学的接受情况,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邝健行、陈永明、吴淑钿.韩国诗话中论中国诗资料选粹[Z].北京:中华书局.2002
[2]任范松、金东勋.朝鲜古典诗话研究[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
篇8
【关键词】赤壁赋 备课
曹操横槊赋诗,吟出的的是人生豪迈,意气风发,志在必得;吟出了一种霸气,一种舍我其谁。苏轼游于赤壁之下,吟出的是人生的失意和诗意人生。寄情山水,是人生一种无奈,是一种人生的突围。黄州既是他人生的落魄之地又是他人生的辉煌处。
苏轼和黄州是分不开的。黄州四年,是苏轼人生突围的四年。正是这四年,他走向了自己的辉煌。
由此,我想到要解读《赤壁赋》“横槊赋诗”这个画面内容,它对文章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横槊赋诗”已经成为后人缅怀三国文化的一种历史情结。犹如“欲渡黄河冰塞川 ”的无可奈何 ,”举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悲慨。 刀光剑影虽已无迹,鼓角铮鸣声犹在耳。“横槊赋诗”是曹操为后代文人点燃的一把智慧之火。而苏子接过了这把神圣的火炬,在黄州用它照耀着华夏文明,其时、今天乃至未来,每个时代的人都能感受到它那充满灵动的光亮和心旷神怡的广度。
在这种光亮和广度中,我们看到:
在赤壁之地,月出东山之时,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的江山美景,情脉相融,苏子与曹操进行了跨越历史时空的心灵对话――于是有了“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情致;有了“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惆怅;有了“月明星稀,乌鹊南飞……”那种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伤。“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那种对人生和宇宙的悲叹,让人久久不能释于怀。
而所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羡长江之无穷”,“人生之须臾”永恒与短暂几乎是人人共同面对。古往今来,无论帝王将相,文人知识分子,还是平素老百姓都对此讳莫如深。英雄豪杰的一腔慷慨悲歌,文人墨客的满怀伤春悲秋,莫不为此。
面对着人生的巨大失意,苏子当何去何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是苏轼对客做出的回答,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心灵安慰,从容而大气,能够做到这样的,或许只有他了吧。人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已然置之于身外,回到大自然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寻得精神上的超脱。
备到这里,我不禁沉思,这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呢?
有人说这是消极的情感,因为他用老庄思想来麻痹自己。
有人说这是积极的,因为从这里读出的是苏子的坦然和人生无悔。
无论对错,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它的结果,而在于它的过程。我们追寻的不是苏子现状,而是要探寻苏子游赤壁时的心路历程。
《水调歌头》里,苏子已经告诉我们:“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要学会面对浮沉不定的人生,少一份哀伤,多一份豁达。即使跌倒了,他依然能独自爬起,再次倔强的坚守着、实践着自己的人生理想。
乌台诗案的累累伤痕,远离繁华,一脸沧桑,阔别亲友,爬山涉水,一路风雨一路歌,苏子悲怆地向黄州走来了。仕途的磨难,命运多舛,无端的横祸,郁愤之情,岂能如挥衣袖,去埃落尘?酌酒临风,而不免当为之愀然。
苏子不幸,命运无情。无人能安慰,然而今夜赤壁,月光柔美,江水浩渺,清风徐来,可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羽化而登仙”,大自然抚慰了苏子那颗伤痛的心,在这里,他得到了心灵的慰藉。他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这就是至情至性的苏子。
在这里,赤壁上空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中,它“徘徊于斗牛之间”,如脉脉含情的女子,凝视着苏子胸中那一轮诗意的月亮。于是,空中之月便牵动着苏子的情思。是明月激活了他的灵感。是明月给予了他对人生与宇宙思考。明月,这个苏子心仪的美人,给予他无限的安慰,寄托了他心中的无限理想。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绵绵无穷尽的长江就在脚下;“山高月小”明月依旧在;箫声呜呜,“托遗响于悲风”。多少英雄豪杰如云烟幻灭于眼前。“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悲叹,“一樽还酹江月”复归于洒脱旷达,犹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般,让人无限慨叹,无限敬仰。
篇9
关键词:学案导学 四环节 课例研究 反思提高
学案导学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实践证明,借助学案导学,可以提高课堂效益,向理想课堂迈进。
1,抓好导学的几个环节。具体指“自学教材――讨论交流――精讲释疑――练习巩固”四个环节。以笔者教学《赤壁赋》为课例,谈谈导学流程。
“自学教材”环节,要求学生按教师预先编写好的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课上首先投影出示学习目标:(1)积累字词,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2)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学生围绕目标自学,完成了以下任务:听读课文,接着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受这篇文赋骈散结合、气势流畅、富有韵味的特点;其次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读懂作品。
“讨论交流”环节,让学生质疑,解决自学中的问题。学生质疑,提出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中“曾”的理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中几处词类活用的理解、“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等句子翻译的问题。让学生查阅工具书及资料解决,无法解决的疑难字词集体讨论解决。接着理解课文,学生提出两个问题:“客人吹洞箫时为何声音如此悲凉?苏轼却为何有相反的人生态度?”先让学生在组内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全班交流后归纳:赤壁的江山触发“客人”思绪,他想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如曹孟德等,当年何等叱咤风云,而今却不见踪迹,由江水无穷想到人生须臾,渺如沧海一粟,顿觉人生的短暂渺小,难免苦闷感伤。该环节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深入交流,力求在思维的碰撞中发现真知灼见。
“精讲释疑”环节,要求教师针对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的疑难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拨开迷雾,精讲解决。如上一环节第二个问题:“苏轼却为何有相反的人生态度?”学生难以把握,所以放在这一环节解决。教师首先提问:苏轼在文中阐述了一种什么道理?表现了他怎样的人生态度?学生结合背景资料,积极思考,展开讨论,教师归纳、补充:“乌台诗案”是新旧两党之争中,苏轼遭遇的一次重大打击,面对迫害,他达观自适,善于利用自然美景解脱自己,虽以物喜,不以己悲,胸怀苦闷却能得到慰藉,身处迫害却开朗旷达,表明了他正直的政治理想和高尚的人格操守;他从江水与明月中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具有辩证思想;结尾劝勉“客人”,转悲为喜,开怀畅饮,客人的心境,其实也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
练习巩固环节,要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通过练习达到消化、巩固知识的目的。本环节安排了如下练习,以夯实文言基础知识:整理通假情况;指出句中的活用情况;翻译“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等极具感染力的句子。对于练习,学生均能当堂完成。
篇10
纵一苇之所如的意思:任凭小船儿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
如:此处的“如”是“到”的意思,作动词,前面加上助词“所”,构成名词性短语。
该句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贬谪黄州时所作的《前赤壁赋》,此赋记叙了作者与朋友们月夜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感,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为线索,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反映了作者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精神解脱的达观。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