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中窥人范文
时间:2023-04-03 02:0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杯中窥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南宋《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说明人刚出生好比这团干布,可以严谨地律己;接触社会这水,哪怕是清水,也会不由自主如害羞草叶,本来的严谨也会慢慢被舒展开,渐渐被浸润透。思想便向列子靠近。
中国人向来品性如钢,所以也偶有洁身自好者,硬是撑到出生后好几十年还清纯得不得了,这些清纯得不得了的人未浸水,不为社会所容纳,“君子固穷”了。写杂文的就是如此。《杂文报》《文汇报》上诸多揭恶的杂文,读之甚爽,以为作者真是嫉恶如仇。其实不然,要细读,细读以后可以品出作者自身的郁愤――老子怎么就不是个官。倘若这些骂官的人忽得官位,弄不好就和李白一样了,要引官为荣。可惜现在的官位抢手,轮不到这些骂官又想当官的人,所以,他们只好越来越骂官。
写到这里,那布已经仿佛是个累极的人躺在床上伸懒腰了,撑足了杯子。接触久了,不免展露无遗。我又想到中国人向来奉守的儒家中庸和谦虚之道。作为一个中国人,很不幸得先学会谦虚。一个人起先再狂傲,也要慢慢变谦虚。钱钟书起初够傲,可怜了他的导师吴宓、叶公超,被贬成“太笨”和“太懒”,惜后来不见有惟我独尊的傲语,也算是被水浸透了。李敖尚好,暂时磨不平他,他对他看不顺眼的一一戮杀,对也照戮不误。说要想找个崇敬的人,他就照照镜子,但中国又能出几个这类为文为人都在二十四品之外的叛才?
然而在中国做个直言自己水平的人实在不易。一些不谦虚的人的轶事都被收在《舌华录》里,《舌华录》是什么书?――笑话书啊!以后就有人这么教育儿子了:“吾儿乖,待汝者时,纵有一身才华,切记断不可傲也,汝视《舌华录》之傲人,莫不作笑话也!”中国人便乖了,广与社会交融了,谦虚为人。
中国看不起说大话的人。而在我看来大话并无甚,好比古代妇女缠惯了小脚,碰上正常的脚就称“大脚”;中国人说惯了“小话”,碰上正常的话,理所当然就叫“大话”了。
敢说大话的人得不到好下场,吓得后人从不说大话变成不说话。幸亏病死了,否则看到这情景也会气死。结果不说大话的人被社会接受了。
写到这里,布已经吸水吸得欲坠了。于是涉及到了过分浸在社会里的结果――犯罪。美国的犯罪率雄踞世界首位,我也读过大量批评、赞扬美国的书,对美国印象不佳;但有一点值得肯定,一个美国孩子再有钱,他也不能被允许进播放黄带的影院。中国不行,在大力提倡性教育同时,这方面连禁也鲜闻禁。中国教育者是否知道,这和青少年犯罪是连在一起的,一个不到年龄的人太多沾染社会,便会――中国教育者把性和犯罪分得太清了,由文字可以看出,中国人造字就没古罗马人的先知,拉丁文里有个词叫“Corpusdelieti”,解释为“身体、肉体”与“犯罪条件”,可见罗马人早认识到肉体即为犯罪条件。中国就没这个词,在性教育时,又不禁学生看黄,让学生充分地投入这个社会,此举实属不明智也。由此一斑,可见矣。
写到这里,猛发现布已经沉到杯底了。
名篇品读:
篇2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篇3
相信自己,肯定自己,不放弃自己,是成功的关键。在为梦想不懈努力的同时,必定会遭遇许多困难、失败。没有充分的自信,就会轻易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颓废、自卑,放弃梦想,与成功背道而驰。
自卑的人轻视自己,往往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即使可以做到,也不敢尝试。当自己的意见与他人产生分歧时,无法坚持自我,最终与成功擦肩而过。自负的人则看轻别人,自以为了不起,无法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就不能进步,更不能成功。
韩寒从最初的《杯中窥人》,到现在的《他的国》。倘若没有足够的自信,如何坚持叛逆的性格,又如何一针见血地撕开黑暗现象戴的面具呢?
爱迪生发明电灯,如果不是坚持不懈的精神驱使他,自信的性格让他相信自己会成功,又何来面对千余次的失败,只求最后那一次的光亮的勇气呢?
成功未必是震惊世界的壮举,未必有鲜花与掌声。成功可以小到细微之处,仅仅是达到了定下的目标,也算一种成功。
人人妄想成功,因而通往成功的路很拥挤。无论别人怎样的优秀,客观条件有多么艰苦,心里那团火一定不可以熄灭:我可以,我能行。只有先自信,后才能成功。让自信燃尽所有空气,散发温暖与力量,陪你走向成功的黎明。
——————
篇4
我父亲让我叫韩冷,我没多大意见,可人前人后地叫我韩小金,我太有意见了,简直要当一回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明摆着的,干吧你叫“大金”,我只配叫“小金”。
噢,他的《杯中窥人》得了首届新概念一等奖,我的《马上观天》得了第20届新概念一等奖。他得一等奖时17岁,读高一;我得一等奖时13岁,读初一。
还有些话我就不便说了。他读高一时数理化成绩徘徊在30分上下,留了两次级都不行,最后征得爷爷的同意退学了。我进入高一后的数理化成绩如发酵的面团看着往上长,比初中时更好,幸亏我没中他的毒。他曾说过:对于以后不去搞理科方面研究的人,数学只要到初二水平就绝对足够了,理化也只需学一年。
还有个发现我不敢跟父亲说。《三重门》的林雨翔也许正是父亲青春的影子,由此我揣测父亲早恋,他在中学生活中真的恋过沈溪儿、Susan等。报载,2000年10月14日,韩寒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签名售书,有个小记者采访他——
问:对早恋怎么看?
答:这应该举双手赞成。(笑)……谁也管不了,人权问题。韩寒着黑外套,长发遮住一只眼,理直气壮地说。
据说当时会场响起了一次最热烈的掌声。
早恋难么?朦胧浪漫的岁月中,追我的女孩子大有人在,有温顺如沈溪儿的,有聪颖如Susan的,可我不想跟她们“拍拖”。上个世纪末,北大中文系硕士究生余杰在《薄酒与丑妻》中说:“美丽的女子远远地走过,行走的风景夺人的魂魄。多情是一把对准自己心窝的刀,伤的只能是自己。”这段文字,不知韩冷的父亲--韩寒读过没有。受余杰的影响,我的最低理想是北大中文系硕士研究生。要考北大研究生先要考上与北大齐名的大学,要考上与北大齐名的大学先要攒足足够的高考分,要攒足足够的高考分先要学好数理化,于是我哪有闲功夫去“君子好逑”。面对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纠结体,我选择了从批判走向建设之路。进攻,进攻,进攻,我竟尝到了应试的几丝甘甜。再者,就凭中国稍有点脸蛋的女孩儿一个个流向国外,我也要为祖国争口气,我要引进一个美国的或西欧的女孩,这样亦便于进行东西方文化交流。
篇5
离鞘的剑光寒彻骨,天际的风云动惊心,多少年岁月匆匆,过往的记忆中,谁人跳着破阵舞,谁人又秋点兵,,那两轮日月悬空,数十年江湖风,干将.莫邪.尽皆蒙灰尘。叹苍穹,流逝多少英雄,悲我汉魂,全都埋葬在诗酒图文中......
到如今,红尘几多功名客,忙如酿蜜蜂,急似雨中燕,把斯文弃如尘,任光阴似,任霜雪染得两白鬓,都道是非本心,可有谁,又相忘于江湖,得见于林泉中。
待云暮江水东,日沉西山昏,至今,谁人犹念闻楚声,夫子魂,兰芝灵,泪满汨罗无人问,寂寞,只剩两袖风。博带高冠古风,艾草为香祭骚魂,米粽龙舟寻诗情,待风月三更中,呜呼哀哉,不闻问天声。
大夫,大夫,如今芝草已不生,黄鹤入云深,芙蓉裳又穿上谁的身,剩下《九辩》谁来问,余下《九歌》谁来听,楚悲楚恨,又全都坠入江南烟雨中,化成寂寥,飘过青石小巷,皆做了一场风,吹过眉梢,穿过庭院深深,又为君故,沉吟至今......
鸿雁,悲回风,酒酣诗兴浓,黄花开,朱颜改,谁饮杯中酒,谁言少年愁,花开人未至,花落春不存,浊酒入愁肠,一点梅心,对谁人醉,又对谁人醒。一江春水匆匆,万点杨花随风,五月,一场风烟一场空,再回首已是百年身,风情万里,尽飘渺如天际之流云,悲未去,愁又生,叹只叹,词中意,诗中情,人生易逝,世间如侬又几人?
有意送君行,无缘错时空,君生之时我未生,我生之后君做尘,何道休归去,何言再相逢。可叹,这世间种种,万般不由人,枝上桃花点点红,愁目望断楚天云,路遥山远,不见归程,查查鱼雁,是否已食了大夫的心,心若还存心更苦,千古流年,韶光暗里渡,夕阳重山外。野渡孤舟横,唯见,老鱼吹浪莲叶东。
几世的贤名,几生的悲情,酒圣诗禅,时时处处,谁悟得了语中红莲意,谁解开了道中深言玄,醉仙江湖,流连,烟霞深处,吟风弄月数十年。
九万里鹏程不归,烟花三月扬州不远,腰缠十万贯,温柔乡里醉死了英雄汉,骑鹤御风景阑珊,金与银,贫与富,一片炎凉天地间,冷,彻骨生寒;暖,真假难辨。
暮四又朝三,昨已非今今又逝,痴心痴念,不解枯荣参半,风过枝头繁花散,雨淋眉梢岁又半,罗扇隔日歌亦晚,絮窥愁人眼,风凉醉人颜,明月照,诗魂乱,惊破今宵梦无眠。
篇6
初见这个句子正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龄,但和丰子恺一样,我几乎是一见倾心,立刻就被这短短14个字里的悠远意境深深打动,在我想来这种感动超越了阅历的深浅、年龄的障碍。张潮有言:少时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我也很欣赏和信服他的这段话,可谓至理。但我总是固执地认为那时的我也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品出其中许多况味,虽无法用文字表达,但也曾故作清高地戏曰“不可言,不可言”。
后来有一次翻父亲的书橱,无意中见到一本名为《古今楹联拾趣》的旧书,封面有些发黄的白底色上有一幅小图,细看竟是丰子恺的一幅画,极其简练的线条勾出一盏油灯下举杯对饮的两个长衫男子,虽未及其他,但也看出陋室,墙龛中有一只猫伏在那里打瞌睡,左下角还有一个孩子在小火炉前吹火烹茶。小小一图,情趣盎然,更欣喜的是题款居然就是王安石的那句“草草杯盘供语笑,昏昏灯火话平生”。
图画看似具象之物,或可诠释出文字的表象,但文字以外的境界却和画中的意境一样需要你用心去体味。中国画尤其如此,往往寥寥几笔,却蕴意无限,即使是诗意图,最好也要含蓄淡远,若过分诠释便失于流俗。就像读诗一样,鉴赏者应看到画图以外。有时就像乐曲的名称,题款只是给你一种诗意的引导,相得益彰的点缀,二者皆含蓄地自得着,如释尊拈花不语,而自有会心人报以微笑。
或许就因为这一幅小图,我对这个句子更加萦怀。曾叙与友人,却被认为过于沧桑而不喜,但这并未影响到我的喜好,事实上打动我的正是这带点苍凉的意绪,岁月涤汰了年少的狷狂,豪情沉淀于边额上。昏黄的灯火倒映在杯中的浊酒,久别的故人,欣然的重逢,笑谈旧时风月,慰语别后河山。
与此同时,脑中总是出现另一首同有些许寥落的诗句:“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远书珍重何由达,旧事凄凉不可听。”再往下就有些凄伤了,但也更加动人:“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如果说上文的草草杯盘间尚有喧喧语笑,那么此诗中的失意之人就要善感许多。其实旧事未必凄凉,只是经过了岁月的绵渺,徒增了一缕失落的心境,回首之时感伤也就在所难免了。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这本是最自然不过的,但总有念念痴人时时沉湎,这固与身世遭遇有关,但这样的善感怕还是羁留于天性之中的吧。
篇7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吕温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对茶宴的优雅气氛和品茶的美妙韵味,作了非常生动的描述。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理解,操作方式等饮茶议程已很讲究。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位能够使人平和宁静:“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之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道出了饮茶的至高之境。后被日本僧人传入日本并发扬光大,总结出“和,敬,清,寂”的茶道精髓,至此,茶道已经作为一种典型的东方文化特质被世人所称道。
一杯茶,初饮清涩,再饮醇和,最后已经失却了茶的韵味,平淡如水了,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从激情澎湃的青年到洒脱宁重的中年,一直到淡泊平和的老年,人生的茶也就饮出了韵味,饮出了哲理。玲珑剔透的茶叶被水包容着,由干燥单薄变得润泽醇厚,它学会了适应,适应让它丰满美丽恬静从容,适应让它淡化了它的苦,也化解了水的涩,茶和水的联姻让我们想到的个人与社会,我们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融合的过程,融合让我们得以生存和进步。
品茗而读的惬意,沐雨而诗的恬淡,让我们从纷繁的事物中,脱身而出,静静地品读人生的香茗,净化俗化已久的身心,一种久远的文化气息暮霭一样笼罩心头,如临仙境。想着久远的心事一如杯中的茶,淡淡的清香和着微微的苦涩,茶水浸润着我们的喉咙,也清醒着我们的思维,如同天上若隐若现的星星,朦胧而诗意。
茶的味道取决于茶和水的质地,和盛茶的器具无关,没有优质的茶和纯净的水,再华丽的茶具也泡不出幽雅的茶。这很像人,仅靠华丽的服饰和精美的化妆品雕琢不出高贵典雅的气质,惟有学识的铺垫,才能丰富一个人的内心,用知识的茶泡阅历的水,才是人生之茶的极品。
清张潮说过这样一句话: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品茶也是,青年只感其苦,不得其馨,中年既觉其苦,又悟其香,老年只味其香,不觉其苦,窃以为这才是茶道精华之所在吧。
问日月,人生几何?
“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出生、入学、工作、退休、死亡,人生就是这么简单而短暂。
在众多的哲人中,庄子是研究生命哲学的先驱,庄子哲学是真正的生命哲学。他以人的完整生命为起点来思考人应当度过一个怎样的生活旅程。他超越了任何知识体系和意识形态的限制,站在天道的环中和人生边上来反思人生。因此,他的思考具有终极意义。
事实上,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只不过一粒微小的沙尘,无论伟大还是卑微,富有还是贫寒,在人生的单行道上,我们匆匆走过,无论阳光还是风雨,坦途还是泥泞,终极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在时光的夹缝中,我们只是一缕风儿,坐拥山峰,环抱小溪,可怎敢与山河同在,那堪与日月争辉?不是看破红尘的焦灼,人生的路实在短暂。“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人生种种,“犹如空花二月”。所以,人应该看破虚象,不为表面的现象所困惑。能做到如此,也算是大彻大悟了。
今天是父亲的忌日,十三年前的今天,父亲离开了我们,这一去,阴阳两重天,无论内心的思念多么浓烈,父亲已在我们的生命中永远消逝,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和善平易都只能在梦中显现。初冬的风里,暖阳轻泻,碧绿的柳条儿多少有点泛黄,尚无凋零的迹象,而十三年前的今天,凛冽的寒风夹杂着零星的雪花匕首一样刺痛我们的心扉,幸福的姐弟三人一瞬间变成了没有父亲的孩子,心灵被禁锢于那个漫长的冬季,在寒风中颤栗。
对于生命,有了一种超然和敬畏。
为生命的存在而感动,为拥有的一切而感恩。我始终无法理解那些以种种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生命的人,他们有社会底层,被贫穷和疾病逼得无路可走的穷人,也有社会上层,权高位重呼风唤雨的权贵;有不懂法律,未受教化的凡夫俗子,也有深悟人生,受过高等教育的才子佳人。为什么就不愿意承载短暂的生命呢?
人生的旅程中,匆匆而过的风景清晰着记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小桥流水,多少诗意梦幻着心灵,又有多少伤感灼痛心扉?多少心情在顷刻间化为如同隔世的沧桑,人世间又有多少岁月可以重新走过?
生命被纷繁的事务透支着,掠夺着,在超负荷的运转中,无奈与疲惫的交织中,我似乎体验到了创造与奉献带来的甘甜,多做一些事,特别是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生命的长度不就在无形之中延长了么?
篇8
东晋时期的陶渊明具有非常敏感的生存意识,对生活的体验也极为丰富。生逢乱世、家道中落、五仕五隐的人生经历,让他对自然、社会、人生乃至万事万物的体验都比其他人更为真切、深刻而强烈。
陶渊明的自然观深受其人生观的影响,而他的人生观一方面深受魏晋思潮的影响,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另一方面,又受自身生平遭际及思想渊源的影响,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魏晋时代的特色,对于陶渊明有很大的影响,陶渊明对时空变幻、人生短促是非常敏感的,他的诗有很大一部分是感叹时光的流逝,流露出对于大化无情的深深的无奈。如《岁暮和张常侍》:“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已繁。”《还旧居》:“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饮酒》(其三):“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连雨独饮》:“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同时,魏晋崇情思潮及其对于人格美的重视与强调也使得陶渊明在对自然和人事上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情感先行的倾向。
从出仕到归隐的反复经历中,从他归隐后所作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的归隐之路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他表面上过着貌似飘逸潇洒的隐士生活,事实上,现实中忍受着躬耕生活的饥寒交迫。“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倾壶绝余沥,窥灶不见烟”;内心深处的苦闷无法排遣“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杂诗十二首》其二);“眷眷往昔时,忆此断肠人”(《杂诗十二首》其三);“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岁暮和张常侍》)决定了他貌似飘逸而内心又极其苦闷的独特个性。这种苦闷既来自于个人的理想的未能实现,又来自于整个时代、社会的局限。他常常慨叹生不逢时,因而也常借酒消愁、“寄酒为迹”(萧统《陶渊明集序》):“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九日闲居》);“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责子》);“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杂诗十二首》其八)。晚年的陶渊明越来越趋向理想化,他以极大的热情为人间社会设计了一个“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桃花源诗》)的理想乐园。然而,现实中的他又是无奈的,他也深知这种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贯穿了陶渊明的一生。
陶渊明因为强烈的个性色彩而使得其笔下的自然物亦带有强烈的感彩,打上了主人公个人情志的烙印,即王国维所谓“物皆著我之色彩”。例如:《饮酒》(其四)、《归鸟》、《咏贫士七首(其一)》等诗采取比兴的手法,以“孤云”、“归鸟”比喻自己,表达自己归隐之情以及追求自由的心志;《饮酒(其七)(其八)》、《拟古九首(其三)》等诗则以“秋菊”“青松”自喻,表达自己坚贞的品质和不为流俗所染的高洁情操。《饮酒(其十七)》诗中,以“幽兰”自喻,以“萧艾”喻世俗,表现自己清高芳洁的品性。袁行霈在《陶渊明研究》中说:“陶渊明常常写到青松、秋菊、孤云、归鸟。它们象征着诗人自己的性格,通过它们表现了诗人坚贞孤高的情操和爱好自由的情志。特别是,由于陶渊明的爱好与赞美,有了固定的象征意义,在后人心目中几乎成了陶渊明的化身。
篇9
2004年,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先生将自己收藏的几十克普洱茶膏捐献给国家博物馆,并拿出一小块(约3克重)在广州拍卖。一个富商花了12000元拍得,并当众;中泡品尝。受邀的专家在品尝后给出了一个结论:此块茶膏为清朝宫廷流传下来的茶膏。自此,“普洱茶膏热”旋即出现。
陆羽在《茶经》中多次提到“膏”字,他认为在饼茶的加工过程中应“畏流其膏”,意思是不能把“膏”挤压出去,不然会使制成的茶饼表面像箩筛,形状枯干。他认为最好的饼茶应是“含膏者皱”,也就是要将茶叶中的茶汁挤压出来附着在茶叶表面,经过空气氧化后,使茶汁形成的膏状物质存留在茶叶之间,这就使饼茶的表面由于“膏”的生成,形成皱纹状。这也成为唐代鉴别好茶的一条标准。
虽然陆羽从制作饼茶中发现了茶汁溢出后出现“膏化”现象,并认为这个“膏”是茶叶中的好东西,但他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而只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与后来真正意义上的“茶膏”还有一定的距离。但陆羽的“真经”一定给了后人极大启示,在他去世的一百多年之后,“茶膏”便悄然出现了。
“宠儿”位高权重
“贡品”意味着什么,中国人都知道。在“举天下奉一人”的年代,“贡品”意味着优质、珍稀、绿色、无毒、精工细作,意味着“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就连制作贡品的工艺工序也是秘不示人的,而享用“贡品”意味着什么就更不言而喻了。
南宋时期福建转运使主管帐司赵汝砺所著的《北苑别录》第一次记录了宋代制作茶膏的方法:“茶既熟谓茶黄,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先是包以布帛,束以竹皮,然后入大榨压之,至中夜取出揉匀,复如前入榨,谓之翻榨。”虽是简述,其工艺之繁复也可见一斑了。据说最高品级的茶膏外观会出现白霜,这种挂霜的茶膏有如雪覆青石,是茶叶中富含的儿茶素与咖啡碱的络合物,有极强的药用价值与保健价值。
不同于其他工艺制造的茶叶,茶膏滤除了杂质,浓缩了精华,衍生了奇变,其品质可以在入口的瞬间绽放全部的魅力,无论是香气还是味道以及口感,都在第一时间达到极致并且保持始终毫无衰变。
清朝的普洱茶膏是宫廷特制的,选料极精,工艺保密。产量极少,外人难窥其奥,更别说尝尝了。当然,皇上也是人啊,一高兴便把些珍玩宝物颁赐亲信奴才以示恩宠,茶膏也在其中。不过,颁赐茶膏还有另一层特殊意思,据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说:“普洱茶膏治百病”,因此,蒙赐普洱茶膏无异于得到了皇帝“祛除百病,长寿健康”的祝福。不仅如此,茶膏还是颁赐外国使节的特殊礼物,这背后依然是天国的自豪与优越。外国使节们得着这些珍宝不舍得享用,一股脑儿贡献给了大英博物馆,这也给今天对普洱茶膏的研究保存了一份珍贵的实物标本。
“宠儿”的性格
“膏”字,古代有很多解释,有以解释石钟乳的神奇者:“膏者,神之液也。”(《春秋・玄命苞》),有意为甘美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礼记・礼运》)有指物之精华者:“膏髓”,总之是神奇而珍贵且甘美。而茶膏之美兼具其优的同时还兼有健康、方便、环保、时尚的特点。
饮茶的健康作用已是尽人皆知毋庸赘叙,茶膏的保健功能较之茶叶更胜一筹,如《本草纲目拾遗》在评价普洱茶膏时,第一句话就说“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普洱茶膏除了养生的功能外,也有对某种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如胀腹所产生的不适,饮用普洱茶膏就可很快解决;口舌出现轻微的溃烂,可口含一小块茶膏,过夜即愈。
除此之外,茶膏还可调配出多种时尚口味的茶饮。如普洱茶、普洱枸杞茶、普洱姜茶等,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口感和特殊营养物的需求。
早上,当你坐在工位上,或是坐进班台里,或是坐在会议桌前,信手在面前的茶杯中放进一颗豌豆大小的茶膏块,热水一冲,香溢四座……
茶,一种伴随着中国文化成长的饮品,从远古到现代始终浸泡着人类的生活,滋润着中国人的心灵。从野山杂树到阆苑仙葩,在中国人的精心选育种植了几千年后,茶已经发展为品种众多口味各异的玉露琼浆,中国人种茶、爱茶、饮茶、斗茶……生活中几乎不可一日无茶。在中国,与其说喝茶是为了解渴,不如说饮茶是在品味历史、品味文化、品味生活。
“膏”人一83地饮荣
由于茶膏是高度提纯的茶品,自然对水的要求会比较高,具备“洁且轻”这两个条件的水为最好。关于茶膏用水,云南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曾经做过试验,先后用自来水、桶装纯净水、桶装矿泉水、屈臣氏蒸馏水进行冲泡比对发现:
自来水由于含氯成分偏高,造成与茶膏内丹宁酸产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较淡的“异味”,不被饮茶人接受。且汤色显现偏暗。
桶装纯净水由于将水中杂质过滤,对茶膏的干扰较少,汤色与口感都不错。
桶装矿泉水由于内含多种矿物成分,与茶膏内多种成分产生化学反应,其口感与香气都增强了,但汤色也呈现偏暗的特点。
屈臣氏蒸馏水应当是水中最纯净的,所以对茶膏影响最小。口感与汤色也是最佳。
上述的实验说明,无论哪一种水,纯净度比例愈高愈好。
原因很简单。茶叶冲泡的水相对茶叶而言是一种溶剂,这种溶剂,主要的任务是将茶叶内含物质提出并溶于水中,使人们品饮到真实的茶叶滋味与香气。因此,我们对冲泡茶叶水的要求,应以这种水不改变或破坏茶叶物质为第一标准。
奶茶
配料:茶膏1克,鲜牛奶400毫升,蜂蜜3克(约一羹匙)。
步骤:将茶膏用50克开水溶解,并用匙子或筷子搅动,达到基本溶解为止。然后将鲜奶加温至50℃左右,将50克茶汤倒入,反复搅动,待水温降低,再将蜂蜜倒入搅动几下即可。如果夏天为了避暑,可加冰块饮用。
口感:香甜、厚滑。
汤色:浅褐色。
滋补茶
配料:茶膏1克,大枣、桂圆、山楂、枸杞各10克。蜂蜜3克。
步骤:将大枣、桂圆、山楂、枸杞放入锅中,加水500克熬煮20分钟(水开后计时)。然后过滤,将果肉及杂质滤出,放入茶膏继续熬煮5分钟。关掉火源。让茶汤凉置到40℃左右,将蜂蜜倒入,搅拌几下即可饮用。
口感:甜、润、滑。
汤色:红色(葡萄酒色)。
玫瑰香
配料:茶膏1克,玫瑰花酱6克(约两羹匙),蜂蜜3克。
步骤:将茶膏加水500克熬煮5分钟(水开后计时)。关掉火源,让茶汤凉置40℃左右,将蜂蜜倒入,搅拌几下,然后再将玫瑰花酱倒入,轻轻搅动几下即可饮用。
口感:温润、香甜。
汤色:玫瑰红。
橙红茶
配料:茶膏1克,鲜榨橙汁100克。
步骤:将茶膏加水400克熬煮5分钟(水开后计时)。关掉火源,让茶汤凉置40℃左右,将鲜榨橙汁倒入,轻轻搅动几下即可饮用。
口感:微酸、滑润。
汤色:浅红。
当然,普洱茶膏调饮的方法还有很多,由于它没有固定的模式,给人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人人都可调制出一杯好“茶膏”。
姜茶
配料:茶膏1克,姜片5克,蜂蜜3克。
步骤:将姜片放入锅中,加水500克熬煮20分钟。将姜片取出,放入茶膏继续熬煮5分钟,关掉火源,让茶汤凉置到40℃左右,将蜂蜜倒入,搅拌几下即可饮用。
篇10
“念书吧!这是
最好的事情”
沙皇时代,出身于工人家庭的高尔基,从小失去了父母,十一岁就被抛掷到“人间”。当他在善良号轮船上做洗碗工的时候,“善心的、孤独而愤世的”厨师斯穆勒,象对待小弟弟一样照护着他。斯穆勒常常从自己的“奇异的书库”里,检出一本又一本的书,塞给高尔基,让高尔基读给他听。他以自已对书的纯朴的见解来启发高尔基,督促高尔基念书:“你念书吧,书里面什么重要的知识都有”。“一个人没有学问,就跟一条牛没有区别,不是带上轭架,便是给人宰了吃肉,它还尽摇着尾巴”。“一个人想聪明,得多念书,正派的书固然好,坏的魔道的书也好,念得越多越好”。“你念吧!念不懂就念七遍,七遍再不懂就念十二遍”。他和高尔基分手的当儿,最后的赠书,还是“念书吧,这是最好的事情”。这些话,象一粒粒的火种,深深地栽植在高尔基幼小的心田里。
多少难堪的屈辱
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高尔基怎么能得到我们今天这样好的学习条件呢?为了读书,他真是受尽了“难堪的屈辱、侮蔑和不安”。他跨不进学校的门槛,要想学习,只得凭借自已的努力——自修。无钱买书,他就向裁缝太太、玛尔歌皇后借;搜罗破旧了的杂志和图片;或者,“象叫化子似地到处去要”。他东奔西走、千方百计地弄来了书,然而,那里有时间读?譬如说,他在绘图师家中,一身兼任男仆、女仆和“跑街的”三重工作,还要贴设计图,抄工程计算书,复核包工头的细账……往往只有在一天的沉重劳动之后彻夜苦读。即使这样,庸俗的小市民们,对于书籍,有一种生理上的厌恶。书中的智慧和他们的愚昧、肮脏的生活是不相适应的。他们顽固地阻挠高尔基学习,高尔基的“顶头上司”——绘画师家的老主妇,就是其中最恶劣的一个,她只要发现高尔基读书,不打就骂;在蜡烛上刻记号,防止高尔基点灯;到搁楼上去搜寻高尔基的藏书,拿来撕碎、烧毁。为了掩护好书,高尔基故意租一些五彩封面的小书,供老婆子糟蹋。不多久,腰无一文的高尔基竟欠下书店老板的一笔大债——四十个戈比克。更令人感动的是,有一次,高尔基读书读得入了神,把茶炊烧溶了,为此,挨了那恶狠的老主妇一顿毒打。当医生从他背脊上钳出四十二枚刺的时候,也感到不平,说这是私刑,要高尔基去控告。而高尔基呢,唯一的要求就只是:许可他借书看。
为自己创造学习条件,
对于一个有强烈上进心的人来说,环境越艰难,他的学习欲望就越炽烈,他越能为自己创造学习的条件,争取学习的权利,而高尔基正是如此。他当时很明白:就是一位“圣人”,在那群俗物中间,也会被他们挑剔、责骂和愚弄的,要读书,就要用“狡猾的方法”对付他们。没有地方看书,他就躲到什物间,爬上屋顶楼去看;没有油点灯,他就刮下烛台上的蜡油,装入罐头盒子内,用棉线作灯芯,自制成一盏烟气腾腾的灯,在昏黄的灯光下看书,他的眼睛熏得通红通红的,几乎熬瞎了。高尔基写道:“我梦想享受大学生读书的幸福,甚至甘愿忍受任何的拷打。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学习吧!不过每到星期天,为了你去学习,我们要在尼古拉也夫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大概也可以接受的”。这种发自内心的要求学习呼声,是多么耐人寻思呵!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尔基和妨碍他学习的人们开始作有力的斗争了。他在面包房里工作,每天要辛苦地劳动十六个小时,但高尔基和书籍结下的不解之缘,是怎样也拆不开的。他利用零碎的木柴搭成一个书架,一面在平台上揉生面团,一面看书。一天,工厂主塞米诺夫突然走进来,瞥见高尔基正在读一本托尔斯泰的著作,他想把它扔进火里去,高尔基一把抓住他的胳膊,愤怒地喊道:“你敢烧掉那本书!”塞米诺夫吓得目瞪口呆,急忙把书归还了高尔基。
博学的少年
不管现实如何折磨高尔基,但他只要一卷在手,便其乐陶陶,象酒徒对于杯中物一样,不可一日无此。他读蒙得宾的小说,一会儿爱,一会儿恨,全神贯注地凝视着人物的命运,想去帮助这个,阻止那个,“在这一页上,被囚在欢喜的感情中,到第二页上,眼睛里又含满了悲愤的眼泪”。他头一次借到普希金诗集,怀着贪婪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它。那时刻,他的感觉,仿佛是“在沼地的林于中满长着藓苔的小径上,踯躅了半天。忽然有一块百花撩乱、煦阳当空的干净的林间空地展开在眼前”,有“一种说不出的欢喜”。就是这样,刚满十五岁的高尔基,就已经读过大仲马、蒙得宾、雨果、巴尔扎克、龚古尔、海涅、斐尔丁、司各特、迭更斯、萧伯纳、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艺术大师的不少名著,少年的高尔基,可算得博览群书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