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折纸范文
时间:2023-04-04 19:50: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蛙折纸,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选择一角对折。折过去的上边缘与下面纸张边缘对齐。左侧形成一个矩形。并将矩形部分对齐向后翻折。
3、将矩形部分裁掉。保留部分为一个正方形。并沿着虚线部分对折。
4、对折后沿中间裁掉。只保留一个大小合适的矩形。为什么该矩形大小合适呢?因为可以沿着原有的折痕,将两个角从外向里折,正好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篇2
小班做手工折纸花
活动目标:
1、掌握双三角的折法。
2、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能较均匀地将左右两个角向同一方向折叠。
活动准备:
活动前带幼儿观察青蛙外形,大范例一个,正方形纸若干,布置成池溏的展板一块,青蛙跳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1、启发引导幼儿总结青蛙外形特点。
师:青蛙的头和身体象一个什么形状?
幼:三角形。
师:青蛙有几条腿。
幼:青蛙有四条腿。
师:青蛙的四条腿都是在身体两侧的,两条在前,两条在后。
师:它们分别是前腿和后腿,小朋友看看青蛙的前腿和后腿的方向有什么不同?
幼:前腿向前伸,后腿向后伸展。
2、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前后腿的折法。
师:老师观察青蛙后,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了一个纸青蛙,你们看看老师的纸青蛙和你们观察的一样吗?它们的前、后腿是怎么折的?
幼:用上面一层向前折前腿,后腿是用第二层向下折出来的。
3、教师分步示范折叠方法,重点讲解双三角的折法。
A:引导幼儿先进行两次对边折。
B:将大正方形纸变为小正方形,然后用左手将上面一层的正方形撑开,右手扶住上面半开口边折痕向底层的中线压折。
C:背面同样。
D:将上层两个小角向两个斜边的上方拉折,形成前腿。
E、掀开上层将下层的两个小角向三角形底边拉折,形成后腿。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重点,体验成功感。
4、游戏《青蛙赛跑》
A、 将青蛙头向前,用嘴在尾部吹气,使青蛙向前移动。
B、 引导幼儿找身边的同伴进行比赛。
5、引导幼儿将“青蛙”放在“池塘里”
小青蛙玩累了,它该到池塘里喝水,休息了。咱们把它们放到池塘里,让它们休息。小朋友也要向青蛙一样,该喝水,休息了。
6、喝水环节中,教师口头帮助幼儿复习青蛙的折法,盥洗后再引导幼儿进行讲评。
7、活动自然结束。
篇3
我的课余生活像万花筒一样多姿多彩,其中就有我最喜欢的折纸。
我喜欢去爸爸的店铺,那里有我最喜欢的东西-广告纸。广告纸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我用它折出许多好玩的东西,青蛙、飞机、西装……等大家有时间了,我们来一场折纸大比拼,看谁折的好玩,有趣!
除了折纸,我还有一个活动-摇呼拉圈。摇呼拉圈需要人全神贯注,手眼协调,必须浑身左右摇动。我能摇数百下。有一天,我对妈妈说:“我摇是为了减肥穿旗袍。”哈哈!她听了差点把牙笑掉。
篇4
关键词:陶行知教育理论;幼儿;折纸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221-03
折纸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孩子们喜欢的手工游戏。它通过折、叠、剪、翻、拉、绘画等多种手段,巧妙地把纸制成各种生动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动物,服装,建筑,花卉等。它造型简洁夸张,富有情趣,是启迪幼儿智慧的一项有益活动。幼儿期是培养创造力的最佳时期,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指出:“让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而折纸活动正是培养幼儿手眼协调、手指灵活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发幼儿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那么,如何引领幼儿自主地融入到奇妙的折纸世界中,从而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意识,形成积极的审美情趣呢?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并保持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乐于学习、积极创造的动力。培养孩子对折纸的兴趣,并让孩子对折纸始终保持兴趣是折纸活动能否有效开展的关键。
1.创造美的环境,激发创作兴趣。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因此,创设一个富有美感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对美的事物的兴趣,使他们的审美感知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对幼儿进行艺术教育,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审美情操,注重室内外环境的装饰与布置,为幼儿营造一个艺术氛围浓郁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让幼儿去欣赏、去理解、去感受、去发现。如,为了给幼儿身临其境的感觉,我在活动室悬挂一串串彩色的千纸鹤,在“娃娃家”的花瓶中插入一朵朵鲜花,在种植区用一个个心形剪纸装点花盆,我还把活动室的墙面布置成树林场景,上面黏贴折纸作品小鸟、小兔、松鼠、蘑菇、花朵等。我还专门开辟了纸艺展示区,其中包括范例欣赏、折纸示意图展示、幼儿作品展览等,让幼儿能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加强了幼儿对美的视觉感受,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幼儿对折纸活动的兴趣。
2.营造自由、愉快的创作空间,增强创作兴趣。陶行知指出:“手和脑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基础。”让孩子有动手的机会,他们的好奇心才能得到满足,孩子只有在动手中才能获得成功,成功后会进一步激发其动手的热情,使其创造力得以更大的发挥。因此,教师应创造条件,为儿童提供动手操作的环境与物质材料。在我班的活动室中,设置了专门的折纸区域,其中投放了各种形状的彩纸,以及学过的、没学过的折纸示意图等。在餐前饭后,幼儿可以聚集在折纸区专心的折纸,使孩子有机会进行自我管理,得到自我锻炼。在折纸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困难,《纲要》中指出:“鼓励幼儿通过多方面努力解决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活动和结果。”因此我积极鼓励幼儿与同伴或老师共同探讨问题,正如陶行知所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如,在折蝴蝶时,幼儿在翻转这一步遇到了困难,于是我和孩子们一起研究示意图,并引导幼儿自己试着折折看。当有孩子折成功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我让已经学会折纸的幼儿做小老师,增强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以此来激发其他幼儿的学习兴趣。这样不但培养了幼儿的探究精神,而且也使幼儿增强了自信。当孩子们看见自己的一件件作品诞生、展示时,都会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允许孩子经常性地折纸,让孩子自由发挥、自主创作,营造宽松的氛围是有效开展折纸活动的重要手段。
二、选择幼儿喜闻乐见的题材,生成适合的操作内容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因而在教学中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以及日常生活有联系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可以让孩子产生表现的欲望,使他们能在创作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1.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材,激发创作欲望。陶行知曾经说过:“要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折纸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个有趣的手工游戏,一张轻轻薄薄的小纸片,通过折、叠、剪、翻、拉、绘画等多种手段,可以变幻出各种生动可爱、富有情趣的物体造型。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折纸作品作为教学内容能激发其好奇心、主动尝试的愿望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开展“折裤子”这一教学活动时,幼儿学会了裤子的折叠方法。在自由摆弄裤子时,我发现有一位孩子把两个裤脚撑开,手指伸在裤腰处,把裤子变成了一只尖尖的大嘴巴,他兴奋地向同伴展示:“你看,我把裤子变成嘴巴了。”听了他的话,其他孩子也跟着他学。我用惊奇的口吻说:“哇,原来我们折的裤子还可以变成其他的东西啊?”听了我的话,孩子们纷纷开动脑筋,一件件富有创意的折纸作品呈现在我的眼前,有小丑帽、小船、飞机、房子等等。孩子们在纸的世界里寻找着自己的快乐。
2.选择幼儿身边的题材,拓展创作素材。陶行知提倡“生活即教育”,“教育以生活为中心”,这就是说要以幼儿的生活开展幼儿教育。为此,我们着力捕捉传统节庆活动中幼儿感兴趣的素材,将折纸与节日文化完美整合,赋予折纸更多的内涵。农历二月十二,是我国民间所说的花神节,是百花的生日。这一天也叫花朝节,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萌青,百花或含苞或吐绽或盛开。《纲要》中指出:选择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来源。”而插花工艺是劳动人民长期与自然亲近所形成的艺术,于是我设计了《制作花篮》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学习用纸折出迎春花、兰花、荷花,用吸管当花茎,制作出立体的花卉,并尝试把自己制作的花卉花篮,体验到了插花活动带来的乐趣,感受到了插花艺术带来的美感。又如在春节、国庆节、中秋节等孩子们折出各种美丽的花朵、爱心、小鸟等点缀环境,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孩子在折纸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气息,在节日氛围中潜心折纸创作。
三、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陶行知曾经指出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基本方法是“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因此,我为幼儿的折纸活动创设了多种途径,让孩子多动手、多动脑,在操作过程中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1.折纸与故事有效结合,挖掘创作元素。幼儿时期,故事能激发幼儿兴趣,发挥幼儿想象。而且《纲要》中也指出要各领域互相渗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在开展折纸活动时,我们选择经典的童话故事,从中挖掘折纸元素来开展教学活动。如,在《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故事背景下,幼儿用彩纸折出青蛙、金鱼、螃蟹等故事形象,并添画与故事情节相匹配的背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将每一张作品组合装订成一本图画书。在创作过程中,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中角色的理解为折纸作品增添不同的配饰,如,给青蛙妈妈画上花头巾,给鸡妈妈画上围裙,给金鱼画上鳞片,给乌龟的壳上画上花纹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创作出来的作品,情节生动、有趣。由此可见,故事教学在幼儿折纸活动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利用多元创作手法,延续创作热情。①丰富操作材料。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形形的材料,不同材料可以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通过操作不同的材料可以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更多的快乐。如,在开展《向日葵门帘》这一活动时,我给幼儿提供透明塑料杯、钓鱼线、彩纸等操作材料,让幼儿学习折向日葵,并将折好的向日葵粘贴在透明塑料杯上,最后用钓鱼线将杯子串连起来,挂在娃娃家,美化娃娃家环境。在制作过程中,幼儿根据纸张的色彩特点,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不同风格的搭配。此次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又鼓励了幼儿的大胆创造,利于艺术思维的发挥。②丰富表现形式。利用折纸作品进行平面粘贴,画面会呈现半立体状,再添画一些适合的背景就会呈现出一幅漂亮的美术作品。一开始幼儿只是折一些简单的作品,以绘画为主,如,折一条小鱼,添画气泡、水纹和水草等。到后来,幼儿学会的折纸作品渐渐增多,我们就让幼儿尝试将折纸作品进行组合,适当添画背景完成作品。如,在开展《美丽的森林》这一活动时,幼儿将学过的树叶、小花、蘑菇、小鸟、蝴蝶、房子等有选择性地粘贴在自己的作品中,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手工作品,每一个孩子的作品都是那么丰富,那么有趣。
实践证明,运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指导幼儿折纸活动,能让我们的孩子爱上折纸,同时全面提高各方面能力。我们教师要认真研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的内涵,结合当代幼儿的实际灵活运用。我愿在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理论指导下,继续积极探索,积极维护孩子的创作萌芽,使我们的孩子在奇妙的折纸乐园中快乐徜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胡晓峰,等.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3]廖义军.陶行知儿童创造教育思想浅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6,(11).
篇5
关键词:引领;美术教育;活动;生活化
一、探索绘画技巧,引领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
在绘画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幼儿往往忽略了物体的空间布局,所以我们在绘画教学过程中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探索生活中常见的简单勾线的方法,勾画出物体的轮廓,再进行合理的布局,使美术作品鲜活灵动起来,更具生活色彩,使教师的教学策略更为有效。如小班艺术活动“泡泡”,教师让幼儿选择用勾线笔勾画出圆圆的泡泡,再涂上不同的颜色;或让幼儿直接用彩色笔勾画出不同颜色的泡泡;也可以让幼儿直接用油画棒进行勾线,勾画出圆圆的泡泡,再用轻轻涂色的方法给泡泡上色。这样每组幼儿所创造出来的泡泡就很鲜活,也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彩色笔在作画过程中,幼儿大多忽略了它在色彩搭配中的作用及效果。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探讨不同的上色方法,发现哪种方法更贴近自己的水平,更能体现生活中的场面。如让幼儿用从浅到深、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法进行上色,而且在上色的过程中要注意颜色的搭配和渐变色的运用,不要把深色的都放在一起,也不要把浅色的都放在一起,这样做出来的绘画效果更能凸显不同色彩的生活化,整体给人一种身历其境的绘画视觉冲击,凸显出绘画活动回归幼儿本质的特点。
水粉画在孩子们的生活中使用较少,但它往往是绘画活动的“点睛”之笔。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水粉可以作为底色进行作画,不要求幼儿画出很规范的水粉作品,只要他们能创作出不同的绘画作品,体现他们的生活化和自由的绘画思想就可以了。如中班艺术活动“繁华的街头”,教师引导幼儿用彩色笔或油画棒画出“繁华的街头”中的各种景物,最后把水粉颜料作为底色进行自由上色,色彩和色块也不局限,幼儿就更能把我们实际的生活场景表现出来。
二、挖掘生活化的手工活动,引领生活化的美术教育活动
折纸是一种民间艺术,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折纸的基本方法有:对边折、对角折、集中一边折、集中一角折、对中心线折、角对中心折、双正方折、双三角折、菱形折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探索折纸方法:要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小班幼儿的折纸技能要易于掌握和理解,选择折法简单的物体,如小班的角对角折“小狗头”,边对边折“长方形”,两边向中心折“门”,等等。到了中班,我们就要提高要求,如让幼儿学习看图折纸,因为学会看图也是一种技能,教师要教幼儿认识和熟悉折法和符号,如虚线往往表示折线,箭头则表示折纸方向,虚线和加点表示剪开或撕开。大班幼儿折纸的难度就要求有组合折叠的形式,就是把折好的几部分组合起来,拼成一个物体。如大班的折纸“”,在让幼儿根据图示进行折纸后,教师会让幼儿把各个部分插接起来,形成一朵美丽的。
粘贴是生活中常见的美术创作方法,是用各种不同的图像、图形、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粘贴成一个生活中的场景或一个物体,构成一幅画。小班幼儿年龄小,刚接触这些粘贴的手工,教师可以让幼儿只是把原来的图形,沿着轮廓取出来,粘贴成一个简单的物体。粘贴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一个接一个或对齐粘贴的方法,表现生活中物体的特征。中班幼儿的粘贴是自然物和各种彩色纸的粘贴,也就是简单的组合摆放。大班幼儿粘贴的材料更为丰富,而且大部分是以大型的组图表现生活为主,如大班艺术活动“公园”,在布局之后要把背景的细节进行修饰,以增加主题内容的鲜活性和丰富性。
幼儿园的泥塑大多是用生活中常见的橡皮泥和面团等来塑造物体的形象。
小班幼儿刚开始接触泥塑活动,教师可以和他们一起探索生活中常用的泥塑技巧,如搓、团、压的技能,同时也可以引导幼儿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泥工模具让幼儿塑造不同的物体,这样更有利于幼儿掌握泥塑活动的各种技巧,让幼儿在生活活动中感知创作的乐趣。
中班幼儿在学会搓、团、压和使用泥塑模具的基A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一步进行分泥、连接、捏边和整体上捏出下部分的技能,以塑造简单的组合物体。如将搓成的胡萝卜在圆的一头用大拇指用力平压成坑就成了汤匙;将大泥球用大拇指压坑,其余四指放在外面边缘,边捏边转动泥块,就成了一个碗;把泥球压扁用大拇指和食指将边捏得竖起来,就成了盘子。这些技能使美术作品更具生活真实性。
针对大班幼儿,教师可以在原有的技能上引导幼儿学会砌合、伸拉和正确使用辅助材料,塑造出不同的物体形象。如大班艺术活动“小蝌蚪找妈妈”,幼儿可以在用叠高、黏合、挖、捏等技巧做出青蛙的各个部分后,用生活中常见的牙签或树枝把各个部分连接起来,青蛙的眼睛我们可以用生活中常见的辅助材料黑豆代替,荷叶上的叶脉可以用线代替,通过这些增加活动的内容,可以使活动更贴近我们的生活,而活动开展是否有效也是显而易见的了。
三、寻找手工和绘画相结合的生活切合点,引领生活化的美术教育活动
绘画活动中,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手工创作方法,使我们的作品更有创意,比如在勾画完整体的绘画作品后,把细小的物品或简单的物体用手工的形式加入作品中,也可以用废旧材料,通过绘画和手工相结合的形式呈现,以增加幼儿的绘画兴趣和作品内容的立体感。如中班艺术活动“繁华的街头”,部分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画出街上的各种楼房和街上的人物,太阳用红色的手工纸剪出后进行粘贴,云朵可以用白色的棉花进行粘贴,体现繁华的街头的层次感和立体感。部分幼儿用废旧的牛奶盒和箱子进行绘画活动,就是在盒子和箱子上粘贴白色的纸张,画上一层一层楼房的图案,再用剪刀把门和窗户剪出来;有的幼儿用绿色的纸剪出树的形状,贴在线轴上就成了一棵立体的树,再用同样的方法做出一个个的人;有的幼儿会把楼房、树和人组合起来,就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繁华的街头”了。这种结合的方法不仅使幼儿的想象力得到提升,同时也使我们的的美术教育活动更为有效,使作品更为鲜活和灵动。
手工活动中我们也可以渗入绘画的不同方法,教师可以引领幼儿在手工作品上进行添画。幼儿在创作完手工作品后,经常会用一些添画或大面积上色的形式增添手工作品的整体效果,凸显作品的美感,使之更具生活色彩,贴近幼儿生活。如中班艺术活动“图形拼贴”,教师先让幼儿用不同的图形拼贴不同的物体,如房子、人、树等,再引导幼儿用彩色笔或油画棒画出背景中的花花草草、人物和动物等细节部分,如眼睛、耳朵等,再用水粉给天空涂上蓝色的背景,给草地涂上绿色的背景,使手工作品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
总之,教师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要和幼儿一起探索生活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活动,让其活动更为有效,使幼儿的美术作品更鲜活、更具生命力,引领生活化的美术教育活动,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6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只有让孩子在操作中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才能使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立体纸模制作正是典型的手脑并用、手眼协调的活动,有利于全面开发孩子大脑,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立体纸模制作帮助孩子达到“智力全能”。这种全能表现为:第一,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学会思考,锻炼手的协调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第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力。立体纸模都是特定物体的造型,孩子在制作时就必须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反复实践,使自己所剪、折、贴的形状符合实际物体的形象。第三,制作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品质。做立体纸模是一项细致的工作,需要一步步有顺序,按规则进行制作。要做出一个令人满意的作品,就必须按先后顺序一步步地来进行,否则就会失败。在各种各样的制作实践中,可以培养孩子们一丝不苟、不慌不忙、坚持到底的优良品质。第四,享受到自己的动手成果,增强自信心。孩子们喜欢做事,更喜欢成功,并且特别喜欢在成人和小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的成果,孩子自己制作纸膜有利于培养自信心。
折纸,最经济、简易可行的全能动手游戏
玩纸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折纸是最经济、简易可行的一种儿童动手游戏。通过折纸活动可使幼儿认识空间方位,建立几何物体的概念,发展手的动作,培养目测能力,所以,折纸活动是一项有利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折纸简单但是作用全方位。第一,折纸可以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能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第二,它能培养我们按步骤有顺序地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第三,它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第四,由于折纸的可塑性极强、千变万化,可以发展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第五,好的折纸作品造型优美生动,折叠过程中孩子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教育,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第六,折纸辅助孩子理解抽象的分数、几何图形等,空间想象能力也在一次次地折叠过程中得到提高。第七,折纸时常常需要交流,交流中发展孩子的表达能力,增进孩子之间和亲子之间的交往,协作中增强感情。
贴纸,动手性认知益智游戏
贴纸是一种以认知为主、培养孩子动手的益智性游戏,适合年龄较小的幼儿,孩子在玩贴纸的过程中能达到对事物认知、看图思考、手脑配合等目的。玩贴纸游戏对孩子的五大好处:一,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二,引起孩子的注意力、锻炼小手的灵活性。三,贴纸融入了日常生活的认知内容,能够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四,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五,激发孩子的创意神经元,提高孩子的创造性。
在家中创造新鲜有趣、构思巧妙的场景,让孩子在玩粘贴纸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很多简单有趣的知识,将快乐游戏和轻松学习完美结合。
涂色,促进孩子的美感发育
3~4岁孩子的眼球已经发育完整,他们对美感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个阶段开始通过玩涂色来训练孩子的审美是最好不过的方法了。“妈妈,青蛙是什么颜色的?”“花朵都有什么颜色?”等一连串的问题,看似幼稚,其实都是孩子观察平常生活所思考的。世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发现美的眼光。
对于初接触涂色的孩子,家长要给孩子选择内容丰富、动手简单的材料,循序渐进让孩子能够很轻松地掌握技巧,很快地完成作品,获得成就感,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走迷宫,培养孩子的逻辑判断能力
3岁及3岁以上的孩子,常常对迷宫游戏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因为此时孩子已经具备了分析、辨别能力,善于发现新事物,且能注意到事物的微妙变化,并能对事物的不同反应做出很好的判断。迷宫游戏能很好地益智健脑、提高多种能力的游戏。父母可以通过孩子们最喜欢的走迷宫游戏,培养、提高孩子运笔、观察、思考等各方面的能力。简单的迷宫探索游戏作用不简单,培养孩子的方向感、逻辑能力、推理能力、记忆能力、判断能力、观察能力、空间能力。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孩子的智力将得到快速提升。
认知卡片,熟能生巧的益智游戏
从学会认知身边常见的灯、花、猫、狗等物名开始,鼓励孩子在听到物名后用眼睛看,用手去指、用嘴说、用笔画,要经过逐件反复温习物品孩子才能记牢学过的东西。
认知卡片要从孩子熟悉的物品开始,从孩子喜欢的东西开始,让孩子听、说、读、写、画多种动作共同应用,达到熟能生巧的记忆。
篇7
(皖马鞍山市师范附小243000)
我给学生上的是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这可是我老本行,我有好多拿手绝活。但为了给学生上好课,我作了许多准备,反复熟悉教材,认真写了教案,该做的手工或实验,我事先做了又做,还把全班学生的名单弄到手……
我走进课堂,学生们见新老师来,表现得很乖--坐得笔直,两手臂平放在桌子上,鸦雀无声,一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我,好像要看透我的一丝一毫。我首先在黑板上给每个组的表现记了一颗“”。
我讲《神奇的树叶》,讲树叶上有许多小孔,像人的鼻孔,能呼吸氧气,吸进二氧化碳,还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能蒸发水分……叶片可以制作标本,也可以制成叶画、书签。我给他们做叶片蒸发水分的实验,我也要他们做叶画和标本,说可以参加比赛,获奖……他们听得很认真,做得也很好。后一些天,就有好多同学交来了叶画和标本,我在班级一一地展示和大大表扬了一番。上到《植物的种子》,我要学生在家种种子,并观察种子的萌发,后来我问他们哪些人种了,小手举了一片。我要学生制作种子标本,第二天就送来许多。
篇8
我姓张,名尚昀。是妈妈给我起的。我的名字这么来的:我爸爸姓张;我妈妈姓尚;昀是我。我在范家湾小学上学。我是一个活泼的女孩。
我的身材比较矮。一头乌黑的头发;弯弯的眉毛像月牙;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会说话;一个红樱桃似的小嘴巴。
我喜欢折纸、要呼拉圈、玩电脑、看书。我会折鱼、青蛙、衣服……样样我都是高手。别看我个子小,我还会摇呼拉圈呢!我能摇数百下。我在电脑玩得游戏最多了。比如现在的“QQ农场”就是我的特长。里面的东西太多了,我想干吗就干吗。我也喜欢看书,我看过“故事作文”“儿童文学”“爱的教育”“三国演义”。这些书
这就是我,一个活泼的我,你们想和我交朋友吗?
篇9
在学校,一下了课后我就折了起来,我会折青蛙,燕子,衣服和裤子等有趣的东西。
有一次,我患了肺炎,住进了医院,每天除了打针就是吃药,但是余下的时间我都在折纸,送给了医院的小朋友。
我生日那天还住在医院,医院的所有人都祝我生日快乐,妈妈把生日蛋糕递在我面前说:“快切蛋糕吧!‘我切了蛋糕后,叫妈妈每人分一小份,看到大家吃我的生日蛋糕,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
没过几天,一个小妹妹也因患了肺炎住进了我的病房。
小妹妹很怕打针,一看见阿姨拿着针和药水的时候,就吓得哇哇大哭起来,连忙折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放在她面前,她一看见这些古怪的东西就哈哈大笑,阿姨趁这个时候忙给小妹妹打了一针,阿姨说:”要不是小姐姐给你这些小玩意,你的病打算什么时候好?’小妹妹笑了,阿姨笑了,我也笑了。
篇10
11日下午,在解放西路百货大楼二楼一临过道的档口,记者找到了小周的布偶饰品店,尽管没在店面,只是一个靠墙的货架,但摆在玻璃架上可爱俏皮的手工布偶,还是让人驻足。就在记者一一端详品味这些充满灵气的作品时,小周抱着一只大布熊出现在了记者面前。
迷恋上手工艺品制作,小周竟是因为童年折纸时找到的乐趣。小周告诉记者,在上小学四年级时,一次上手工制作课时,自己动手折出的青蛙、小船没想竟是全班最好的,因此得到老师的表扬。而这之后,自己的手工作品也屡屡代表班级,在全校获奖。高中时,她用家中零碎布块经一番拼剪缝制出的第一个小布娃娃,尽管看上去有些丑陋,但就是这一次动手让她从此痴迷上布偶手工制作。
上门订做激发“手上”商机
上大学后,随着家里堆放的“杰作”越来越多,小周将自己的手工布偶放在妈妈开的水果铺里卖,没想到顾客见了都爱不释手,临时货竟成为抢手货,有时比妈妈的水果销得还快。
2005年,读大三的小周带着自己设计的布偶“漂亮母鸡”飞到北京参加全国手工艺制作大赛,一举夺得“中华艺术新秀选拔大赛”二等奖。
随着小周的布偶作品小有名气,有人专门到她妈妈店里拿钱要求订做,尤其是青年情侣结婚的日子,她的情侣布偶更是热得烫手,她还应客人要求在布偶上绣上吉祥的话语和心上人的名字,以此来传递爱的祝福。这些客户的主动上门订货,让小周看到了布偶制作的无限商机。
快乐女孩让布偶为生活添彩
去年6月,旅游英语毕业的小周,在海口本可找到不错的工作,但她放弃了这一想法,因为再也没有比设计制作布偶更让她着迷的了。
一向独立的小周没向父母伸手要钱开拓自己的布偶市场,她首先在明珠广场旁的大英天桥上摆卖自己的作品,每次带上的30多个布偶一个晚上就卖出二十多个。靠在街头摆地摊,小周几个月下来积攒了了五六千元。4月9日,小周用这些钱在解放西路的百货大楼,专门开起了自己的布偶饰品店,并请了一个小妹来帮忙。生意好的时候,小周一周曾创收9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