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的功效与作用范文
时间:2023-04-07 10:07: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艾叶的功效与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祛湿消毒:艾叶自身所含有的特殊物质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艾叶虽然具有祛湿消毒的功效,但治疗湿疹效果一般,不太明显,用艾叶对治疗湿疹只是一个表面了。
2、止血驱寒:艾叶是一种温补性食物,食用艾叶能够起到驱寒的功效。别外,艾叶对女孩子的温经止血的效果也有很大的益处。
3、镇静安神:我们大家常用艾叶来泡脚能够起到活血的效果,还可以起到安神的作用,并能够提高睡眠质量哦。
4、驱赶蚊虫:艾叶本身附带着一种特殊的香味,能够使蚊虫非常害怕,夏天在皮肤抹点艾叶水能够起到驱赶蚊虫的效果。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俗语说“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这里说的艾,就是我们常说的艾叶、艾草,为菊科植物,生于路旁荒野、草地、林缘。艾叶是一味疗效不俗的中药。艾叶性温,味苦、辛,归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虚寒性的月经不调、经血过多、崩漏、妊娠下血及腹部疼痛等症。端午时节正值初夏,天气开始炎热,又多雨潮湿,细菌繁殖快,人们容易患多种疾病。而艾叶气味芳香,可驱蚊逐蝇,清洁空气,消除病毒,保持居室卫生,起到辟邪、防病、保安康的作用。
艾叶辟邪相传千年
关于“艾叶辟邪”的传说,也流传了上千年。
在古代,人们发现了艾绒是一种很好的易燃物,那时保管火种或传递火种用的就是艾叶,所以,保管火种的人要经常上山采集艾叶凉晒干制成燃火材料艾绒。某一天,一场瘟疫袭来,村子的人大部分都死亡了。但人们惊奇地发现,负责掌管火种的这家人,甚至在这家人附近住的人却没事,他们仔细检查了这家人与其他人家的不同之处,发现这家人土屋的墙上挂满了艾叶。原来,悬挂艾叶是可以免受邪气侵害的,慢慢地人们就有了“艾叶辟邪”的认识。
艾叶避邪并非迷信
“艾叶辟邪”在过去曾被视作迷信,在今天看来是很有科学道理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叶的功效有以下几点:
艾叶中的挥发油(香味成分)对多种致病细菌及病毒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上海等地对用艾叶为主制成的消毒香,进行抑菌抗病毒试验,结果发现艾香(主要为挥发性成分)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等多种细菌有杀灭作用;对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及疱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用其对空气消毒,可明显降低流行性感冒的发生率。
艾叶的香味成分挥发出来后,不仅能抑制或杀灭房屋周围环境中的细菌和病毒,还可分布于人口鼻呼吸道中,能杀灭进入口鼻呼吸道中的细菌病毒,并且能在口鼻中形成一道微膜屏障,阻止细菌病毒的侵害。若通过燃烧艾叶烟熏或煎煮艾叶洗浴,则由于高温的作用其香味成分挥发更彻底,效果会更好。
艾叶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艾灸能增强小白鼠单核巨噬细咆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此点已被众多的药理实验所证实。以艾叶为主制成的消毒香,能显著提高健康人鼻分泌液异性免疫球蛋白A的含量,长期应用艾叶洗浴也能增强人体的免疫机能,增强抗病能力,可明显减少流感的发生率,说明艾叶浴也有一定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艾叶入肴也美味
端午前后正是艾叶上市的时候,此时的艾叶,清嫩味鲜,具有开胃健脾、增进食欲的功效,大家不妨买些回去,加工成各种菜式和药膳来保健。下面就介绍几款艾叶的做法。
母鸡艾叶汤
做法:老母鸡1只,艾叶15克。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一起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
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女子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仲、失眠多梦、少腹冷痛等。
艾叶甜汤
做法:艾叶15克,白糖20克,共煮汤饮用。
作用:清热利湿,活血化淤,适用于妇女经来烦燥、尿赤灼痛、口干口苦、喜冷水、便秘难下、舌红苔黄、脉数无力等。
艾叶饼
做法:将艾叶打成浆,与糯米粉一起做成艾叶饼,吃起来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令人齿颊留香。
作用:有美容功能,是妇女坐月子理想的点心,对感冒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艾叶阿胶粥
做法:阿胶20克,干艾叶10克,红糖1大匙。干艾叶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钟,倒出药汁。将阿胶捣碎,加入药汁中,煮至完全融化(边煮边搅),加红糖拌匀。月经期服用。每日2次。
作用: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适用于妇女痛经、小腹冷痛的调理。
艾叶煎鸡蛋
做法:艾叶洗净后剁碎,加入鸡蛋搅匀,加入盐、胡椒粉,锅热加油,煎熟即可。
作用:健脾开胃。
艾叶肉圆
做法:把猪肉和艾叶分别剁碎后加入适量盐、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鸡蛋拌匀,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圆或肉饼。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安神。
艾叶蒜汤
做法:大蒜50克,生荷叶、生艾叶、生侧柏叶、鲜生地各20克。将各种材料混合一起捣成泥,以水煎服。
作用:平逆气、止血。
艾叶红糖水
做法:生姜5片,大枣5枚,艾叶15克,红糖适量,水煎服。
作用:用于妇女痛经。
姜艾鸡蛋
做法:生姜15克,艾叶10克,鸡蛋2个,加水适量煮熟后,蛋去壳放入再煮,饮汁吃蛋。
作用:用于女子月经过多。
面粉蒸艾叶
做法:将新鲜艾叶去掉硬梗、枯叶,用清水淘洗干净,然后按1克艾叶拌250克面粉的比例,掺匀拌散,使艾叶全部沾有面粉。然后铺入笼屉蒸约30~40分钟后出锅。蒸熟的艾叶呈灰白色,无浓烈的芳香药味。再盛在碗里,以香油、辣椒面、葱、蒜泥等调味即成。
作用:开胃暖胃。
艾叶饺子
做法:艾叶300克;葱、豆芽、豆腐各适量。分别切碎后拌匀,用盐、味精调味成馅,再用面皮包馅成饺子形状,入锅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作用:增进食欲。
艾叶菜团
篇3
据专家考证,艾叶用于治病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我国现在的第一部方书,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有艾叶的疗效与用法,以后在历代本草中均有记载。在我国盛产优质艾叶的湖北蕲州,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更有不少地方栽培种植,家家收藏艾叶。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见
艾叶的药用价值。
艾叶最早的用途是灸,并与“针”齐名,医籍《五十二病方》就有艾条灸或艾熏的记录。而且还有“医家用灸百病”之说。艾叶很早就被用于灸法中,除了艾叶的辛散芳香气味与医疗作用有关系外,还因艾叶可燃性好,燃烧彻底,是理想的引燃物。此外,有研究表明艾叶燃烧产生的烟对人体的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古代民间认为艾叶燃烧产生的烟有防病、避邪(瘟疫)的作用,因为艾烟对引起不同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多种致病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其实艾叶是味很有疗效的中药,性温,味苦辛,归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虚寒性的月经不调、经血过多、崩漏、妊娠下血及腹部疼痛等症。
经研究发现艾叶主要含有桉油精、侧柏酮、侧柏醇、腺嘌呤、胆碱、鞣质、黄酮、甾醇、多糖、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机成分等,有止咳、平喘、祛痰、抗菌抗过敏、镇痛、止血、抗凝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降压等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对医学领域的不断拓宽,又发现艾叶还有很多的新用途,如:治疗各种炎症,慢性支气管炎、菌痢、黄水疮、鼻炎,艾条可治面瘫、减肥,还有用于艾叶浴、室内消毒等等。
端午前后正是艾叶上市的时候,你不妨买些回去加工成各种菜式和药膳来保健,下面就向你介绍几款艾叶食疗的做法。
母鸡艾叶汤
做法:老母鸡1只,艾叶15 g。将老母鸡洗净,切块,同艾叶齐煮汤,分2~3次食用。月经期连服2~3剂。
作用:补气摄血,健脾宁心;适用于体虚不能摄血而致月经过多、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少腹冷痛等。
艾叶甜汤
做法:艾叶15 g,白糖20 g,共煮汤饮用。
作用:经来烦燥,尿赤灼痛,口干口苦,喜冷水,便秘难下,舌红苔黄,脉数无力;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艾叶饼
做法:将艾叶打成浆,再用糯米粉做成一个个艾叶饼,口感上有很香浓的艾叶香,并有少许的艾叶苦味,吃后齿颊留香。
作用:有美容功能,是妇女坐月子理想的点心,还可用于治疗感冒。
艾叶阿胶粥
做法:阿胶20 g,干艾叶10 g,红糖1大匙。干艾叶先以3碗清水煎煮20分钟,倒出药汁;将阿胶捣碎,加入药汁中煮至完全溶解(边煮边搅),加红糖拌匀。月经期间经量过多时服用,每日2次。
作用:艾叶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适用于痛经、小腹冷痛的调理。
艾叶煎鸡蛋
做法:艾叶洗净后剁碎,加入鸡蛋搅匀,加入盐、胡椒粉,锅热加油,煎熟即可。
作用:健脾开胃。
艾叶肉圆
做法:把猪肉和艾叶分别剁碎后加入适量盐、姜、味精、花生油、生粉、鸡蛋拌匀,然后用常法加工成肉圆或肉饼,或煮、或煎、或蒸均可。
作用:暖胃安神。
艾叶红糖水
做法:生姜5片,大枣5枚,艾叶15 g,红糖适量,水煎服。
作用:用于痛经。
姜艾鸡蛋
做法:生姜15 g,艾叶10 g,鸡蛋2个,加水适量煮熟后,蛋去壳放入煮,饮汁吃蛋。
作用:用于月经过多。
面粉蒸艾叶
做法:将新鲜艾叶去掉硬梗、枯叶,用清水将泥沙淘净,然后按1 kg艾叶拌250 g面粉的比例,掺匀拌散,使艾叶全部沾有面粉,然后铺入笼屉蒸约30~40分钟后出锅。蒸熟的艾叶呈灰白色,无浓烈的芳香药味。再盛在碗里,调入以香油、辣面、葱、蒜泥等调制的味料即成。
作用:开胃暖胃。
艾叶饺子
做法:①艾叶300 g,切碎;葱、豆芽、豆腐适量切碎。②将以上材料拌匀,用盐、味精调味成馅。③用面皮包馅成饺子形状,入锅中蒸熟或水煮均可。
作用:增进食欲。
艾叶菜团
篇4
梅全喜,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主任中药师、硕士生导师,中国药学会药学史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学术思想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对中药艾叶有较深入的研究,编写出版《艾叶》专著一部,主编出版中药学专著18部,发表中医药学术论文200多篇。
中华民族传统的端午节是因为“五”与“午”同音所以端午又称端五,重午或重五。且不说端午节是纪念我国伟大的诗人屈原,或纪念伍子胥的;也不说端午节最有气氛的划龙舟和“立鸡蛋”比赛。现就谈谈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挂艾草、熏艾叶、洗艾浴的习俗,即古代把艾草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其悬于空中;剪成虎形,妇人小儿争相佩戴;或将艾叶扎成把点燃后用其烟熏房屋;还有用艾叶煎水进行全身洗浴,以僻邪驱瘴。因此古时也有人称端午是中国古代的卫生节。
端午,天气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细菌病毒繁殖,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到了端午节,阳光最为炽热,百毒齐出。而古人用艾叶等代表招百福,它是一种可以治百病的药草,插在门上、或用其烟熏、或用其煎水洗浴用来祛除各种毒害,可以使人身体健康。从端午节的许多种传说中可以看出人们都是拿艾叶来防病、治病、保健康的。这些故事世世代代在民间广泛流传,使端午节带上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尽管在所有草药中,艾草出现的频率并不是最高的,也并非什么珍稀药材,但正因其不甚珍奇却可治众病,故而成为寻常百姓之家所必备的常用药。根据中医药文献,艾的用法主要有四:一是煮汤剂或作药丸内服;二是广泛用于艾灸,与针灸、石砭并列,为中医重要外科治疗方法之一;三是烧艾烟熏毒虫和驱除瘟邪之气;四是用于煎汤洗浴,驱寒祛毒。加之艾草气味芳香,形色可玩,成为端午节物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而洗艾水澡也成为古代端午节的一个重要的活动。史载每逢瘟疫之年,都是艾叶丰产之季,这是大自然赐予人类抵御病邪的武器,可谓天赐良药。中医传统强调“治未病”,薰洗艾叶便是其中一种有效方法。我国自古民间就有五月初五,挂艾叶、悬菖蒲、洒雄黄、洗艾浴的习俗,特别是在许多地区新生儿及产妇也要用艾叶水洗澡,这些习俗一直流传至近代。艾叶杀菌消毒、洁净空气,对预防疾病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曾在欧洲导致超过百万甚至千万人死亡的流感大流行,为什么在中国没有出现过呢?这里面的因素很多,但可以肯定,我国民间广泛流行的端午节挂艾叶、熏艾烟、洗艾澡的习俗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
洗艾澡实际上是药浴疗法的一种,药浴疗法的应用,最早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那时在宫廷中已出现了药浴,战国时期,士大夫们已盛行用兰草、艾叶等香料香药煎煮沐浴,以达到芳香爽身保健作用。作为医药著作最早记载药浴疗法的是《黄帝内经》和《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运用百合洗方和苦参汤局部洗浴治疗百合病和狐惑病,是较早运用于临床的药浴疗法成功范例。《刘涓子鬼遗方》用当归、川芎、甘草、乌药等煎水洗溻治阴中生疮。《千金方》、《本草纲目》、《外科正宗》等书更加推广了药浴疗法的应用。?清代药浴法较为成熟和完善,著名的外治专著《理渝骈文》记载的药浴疗法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其药浴种类极为丰富,艾叶也已广泛地用于药浴疗法中。药浴疗法治病的机理是:中草药经过煎煮,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在水中或散发在水蒸汽中,药液洗浴皮肤时,药物成分或者直接作用于人体表面,发挥药物的直接治疗作用;或者经皮肤吸收,渗透进人体内发挥治疗作用;或者药物挥发性成分及含中药成分的水蒸气直接进入鼻粘膜被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的。药浴疗法中常用的中草药多有杀菌、杀虫、消炎、消肿、止痛、止痒、活血化瘀、美容等作用,有些病变部位正是与药浴治疗接触的部位,如皮肤病、肛肠病、外阴疾病、眼病、跌打损伤、痈疽疮疡等的病变部位在体表肌肤或粘膜,选择对症的中草药浸泡、熏洗、沐浴,药物直接接触病灶,发挥治疗作用。由于这些病外部症状明显,局部症状突出,外治较内服药更加直接便捷。同样道理,对于保养皮肤、头发,一些美容美发美肤的中药配方,在与皮肤、毛发接触过程中也发挥了相应的作用。这种给药途径直接、疗效好、毒副作用少又不痛苦的疗法,颇受欢迎。而艾叶就是这种疗法中最为常用的药材原料。洗艾叶浴特别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其独到之处。
艾叶浴特别适合于妇女
艾叶的渗透性和滋润性极好,具有神奇的滋养、修复效果,能快速促进血液循环,激活表皮细胞再生,可促进衰老细胞代谢,是敏感性及受损肌肤的修护极品。女性的肌体随着年龄的变化和防御功能的改变需要不断的保养和持久的呵护。艾叶的调经,暖宫,安神等功效不仅能够缓解种种不适,还对其内环境有着很好的调节作用,并能形成持久的天然的保护屏障。对于寒气重,月经过多,经腹冷痛,宫冷的人,洗艾叶浴尤其有效。艾叶的精油自然杀菌,浴后令您的皮肤光滑柔顺并散发出绿色蒿草的淡雅清香。让您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同时给您带来健康时尚的沐浴享受。此外,艾叶还有安胎作用,所以孕妇用艾叶浴不仅可以预防妊娠期感染,还可起到安胎作用。
艾叶浴特别适合于儿童
医学研究证实,初生婴儿皮肤缺乏天然保护功能,呼吸道也很容易受环境污染及病菌侵害,天然艾草植物精华,具有抑菌成分,能深层清洁肌肤污垢,杀灭细菌。同时沐浴中,艾叶的精油成分随水蒸汽挥发出来,分布于儿童口鼻呼吸道中,既能杀灭其中的细菌病毒,又可形成一道微膜屏障阻止细菌病毒的侵害。艾草精油成份还蕴含大量宝宝肌肤所需要素,沐浴后在皮肤上也能形成天然保护膜,有效呵护宝宝每寸肌肤。独特天然清香高贵典雅,自然消去体味,使浴后儿童领略全新沐浴感受,清新淡雅,祛痱爽肤,蚊虫不易亲近,更觉神清气爽。
艾叶浴特别适合于脚部
艾叶泡脚不仅可以防治感冒、失眠,消除疲劳,还可消除脚底真菌,去除脚臭、脚气,令脚部皮肤细腻光滑。经常用艾叶泡脚可以有效缓解上述不适,还可以调节内分泌,安神益气,增强免疫力,美颜健体。对于很多女性朋友的寒气过重,宫冷,月经过多,月经不调,经腹冷痛用艾叶煎水泡脚都有很好的缓解和保健作用。
艾叶浴在民间应用也是十分普遍,大部分地区流行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在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乡湖北蕲春县即有很多用艾叶浴的习惯,如在婴儿出生后第三天要洗一次艾水澡,并将艾绒少许敷囟门和肚脐上,可以预防感冒鼻塞或感染其他疾病。产妇在产后三天和满月,都要进行一次艾汤沐浴,用以消毒辟秽,温运气血,可以预防产后体弱多受病。成年人一旦感受风寒咳嗽,用艾一把煎汤洗脚,同时用艾叶七至九片,葱三至五根,煎汤温服取汗,即可告愈。皮肤瘙痒、湿疹、疥癣之类皮肤病,用干艾叶煎水洗患处,每天早晚各洗一次,洗后用艾叶药渣敷于患处20~30分钟,效果很好。
笔者对艾叶情有独钟,研究应用几十年,并编写出版《艾叶》专著,也是得益于艾叶浴的奇特功效的。在我的《艾叶》一书的前言中有这样一段记述:艾叶,可以说是笔者认识最早的中药,因为在笔者的家乡有“户户种植,家家收藏”艾叶的习惯。但令我记忆最深的有二件事:一是我6岁时,一位表嫂生小孩,我被叫过去帮忙搓艾叶,将艾叶抽去筋(叶脉),用手搓成团,再用此艾叶团冲开水待温后为新出生的小孩洗浴,说是可以防病驱邪;再就是小时候每遇风寒感冒时,家人便用艾叶煮水泡脚治疗,效果颇佳,从不用吃药打针。而我小时候最怕的就是吃药打针,这使得我对艾叶特别有感情,这也是后来我选中艾叶作为长期研究目标的缘故。这二件事都是艾叶浴的应用,这种应用不仅仅只是在我的故乡应用很普遍,在全国各地民间也有广泛地应用。
现代对艾叶的研究表明,艾叶有较好的预防疾病及康复保健作用。艾叶中的挥发油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能避疫驱“病邪”。上海等地对用艾叶为主制成的消毒香,进行抑菌抗病毒试验,结果发现艾香(主要为挥发性成分)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杀灭作用,对枯草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伤寒及副伤寒杆菌、结核杆菌及多种皮肤致病真菌等也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腮腺炎病毒及疱疹病毒均有抑制作用,用其对空气消毒,可明显降低流行性感冒的发生率。同时对化脓性炎症、外伤及烧烫伤感染、皮肤化脓性感染、皮癣、带状疱疹、上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有促进愈合及痊愈的作用,表明艾叶确有预防疾病及保健康复作用。可见,古代民间认为艾叶洗浴有防病、避邪(瘟疫)的作用是有科学根据的,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禽流感流行之际都有医药学专家提出运用艾叶(包括艾叶烟熏和艾叶洗浴)进行消毒预防,也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篇5
1、药用与功效:因其辛苦味香,能化湿和胃,可用于治疗夏季湿热所致的,胃胀、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疾病,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2、驱虫。因菖蒲草具有奇特芳香,不但不招蚊虫,反而有可驱蚊杀虫之功效。是极好的“绿色农药”。将菖蒲根茎500克捣烂后,加水1-1.5千克熬煮两小时,经过滤所得的原液,兑水3-6千克,可有效防治稻飞虱、稻叶蝉、稻螟蛉、蚜虫、红蜘蛛等虫害。
3、辟邪去病。民间认为菖蒲有辟邪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菖蒲于门上,相沿成习,遂成端午风俗。江南人家每逢端午时节,悬菖蒲、艾叶于门窗。菖蒲酒,以祛避邪疫;夏、秋之夜,燃菖蒲、艾叶,驱蚊灭虫的习俗保持至今。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今年4月,我的邻居刘女士来找我咨询治疗咳嗽的方法。她从去年冬天开始出现咳嗽、咽痛的症状。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认为她患的是支气管炎和慢性咽炎。但刘女士按照医生的处方连续吃药、打针近半年,病情未见好转。
以前,我曾碰到过两位和刘女士病情相似的慢性咳嗽患者。这两个患者都曾使用抗菌药、消炎药和止咳化痰药进行治疗,但均无明显的效果。我推荐他们使用艾叶足浴方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此,我也建议刘女士使用这个方子进行治疗。她按照我介绍的方法治疗了一个星期后,买了礼物来谢我,并说她的病情已经痊愈了。她还说,只花了几元钱就治好了病,真是没有想到。
艾叶足浴方的使用方法是:取艾叶30~50克,放入约1500毫升的沸水中煎煮约15分钟,去渣取汁。将此药汁倒入小水盆中,趁热将双脚踩在盆沿上进行熏蒸(为了减慢药气溢出的速度,可在双脚和水盆上蒙盖一块稍大于脚盆的棉布)。待水温稍低后,可将双脚直接放入盆内浸泡,应在每晚临睡前熏泡双足1次,每次熏泡15~20分钟,一般连续用药3~5次即可见效。
篇7
据史料记载,汉代时,春节、元宵节、上巳、寒食等节日都已经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骑射、蹴鞠等节日习俗就已经出现。
中华文明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众多具有特色的节日及习俗。传统的节日习俗代代相传,民俗专家们称中国节俗表现出了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节俗是传承和变异的统一,节俗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然而在众多的节俗中,有的具有科学内涵,有的却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今天,就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去体味一些节日习俗吧。
五月五:吃粽子、插艾叶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由于地域和民族的区别,节日名称也有所不同,其表现形式有:吃粽子、插艾叶、赛龙舟、荡秋千等。而有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传说也是多种多样,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等等,但无论纪念谁,都与粽子撇不开关系。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这种食物被称为‘角黍’。而用竹筒装米后,密封烤熟,被称为‘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了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必备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了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到了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杂粽,即掺在米中的附料品种增多,出现了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有锥形、菱形。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就是将果品与米一起包煮。诗人坡曾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也出现了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
粽子“最终形态”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实践过程,而如今,每年农历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在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必备的粽子外,部分地区的人们还要在自家门上或屋内插上艾叶或者菖蒲,这些习俗有哪些科学依据呢?
五月在俗信中被认定为恶月,也称“毒月”,从科学的观点来解释,是指此时气温迅速升高,天气暑热,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毒瘴滋生,人极易生病。为了应付恶月,安度暑日,民间便在端午这天,选吃一些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并采集一些草药悬挂、佩戴或服用,以此防病。
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而最传统的当属红豆糯米粽了。红豆不仅含有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等功效,是夏日清利湿热不可多得的佳品。
古时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把从田野采回的艾蒿、菖蒲悬挂在门户上,有的用艾叶、菖蒲、大蒜烧水洗澡并喷洒房前屋后,或用艾叶或菖蒲浸制药酒饮服。一些地方的人还喜欢将艾叶、菖蒲研成末,包上布,制成香包(又称香袋、香囊)佩饰,以其香气避免虫菌侵扰。
现代研究证明,艾叶中含有多种挥发油,能抑制多种细菌及某些皮肤真菌,有驱虫杀菌的功效,是生产蚊香、消毒香的必需原料。菖蒲也含有挥发油,古医籍中记载它能“杀诸虫,治恶疮疥瘙”,现代研究亦证明其有抑菌作用。可见民间以此来驱邪辟毒是有一定科学依据和医学道理的。
九月九:喝菊酒
重阳节饮酒是我国古代的一个重要节俗。关于酒的由来众说纷纭,其中一个较为神奇的故事在《续齐谐记》中有所记载:“东汉桓景随费长房学道多年。有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你家中会有大灾难,你快速赶回家里,让全家人各做一个装茱萸的绰袋系在手臂上,登高饮酒,可以消灾避难。桓景依其言,全家得以免于疫病。”这个近乎神话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希望远离瘟疫、求得健康的愿望,同时也说明了酒在古人心中的地位。
据《西京杂记》中记载:“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酒。”古人所饮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而酿造的。九月初九这天,采下初开的并将一点青翠的枝叶一同掺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放至第二年的九月初九才能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治疗疾病,延年益寿。
相传,宋代诗人陆游生病卧床不起,饮了几杯酒后,立刻“酒到病除”,于是陆游作诗一首:“菊得霜乃荣,惟与凡草殊。我病得霜健,每却童子服。岂与菊同性,故能老不枯。”
为什么选用作原料呢?这恐怕与其药用价值有莫大关系。
篇8
关键词:中药美容香皂;市场调研;产品研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香皂作为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生活用品,若仍仅具备最基本的清洁功能已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于是对香皂各种功能性的研究探索逐渐兴起[1-2]。近年来,功能性香皂发展迅速,并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和重视[3]。具有提神去疲劳、滋养皮肤、防止皮肤干裂、防有害射线等附加功能的香皂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追捧。采用中草药和天然植物成分,科学配方后将萃取精制的药物和植物精华加入到皂基中,这样所制的中药美容香皂不含任何激素、无副作用。例如,由三黄(大黄、黄连和黄岑)、金银花、连翘制成的中药美容香皂具有清热解毒祛痱的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4]。
1中药美容香皂市场调研
鉴于中药美容香皂广阔的市场潜力,找准市场定位、调研消费者精准需求是我们产品生产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选取了20~50岁不同年龄阶层,学生、公司职员、大学教师、医生、个体从业人员、退休人员等不同职业的消费者,共计69人,开展了关于中药美容香皂的全方位市场调研。本次调研对象总体为69人,其中男士17人(占总人数的25%)、女士52人(占总人数的75%)。在被调研的对象中37人对中药美容香皂有较深入的了解,32人只是听说过中药美容香皂,但对其成分、功效等知识并不了解,并且有进一步了解中药美容香皂的愿望。在被调研的人群中,51人特别注重中药美容香皂的功效,仅有9人热衷于大品牌,还有9人对于产品则选择相信同学朋友的推荐,由此可见,我们开发研制具有自身特色的中药美容香皂还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的。我们还对中药美容香皂的功效、香气、规格等方面做了市场调研。我们设计了关于中药美容香皂功效的调查问卷,考察了消费者对中药美容香皂功效的消费意向,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大多数的消费者希望使用中药美容香皂具有祛痘杀菌、美白和润肤的功效。我们还对中药美容香皂的气味做了调研,结果见图2。由图2可知,相比于花香、椰奶香、水果香,中药材本身的气味更受消费者喜欢。因此,我们在进行产品开发研制时不必在香皂中添加其他气味的香精,只取中药材本身味道即可。除此之外,我们还对中药美容香皂的产品价位和规格做了市场调研,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由图3和图4可知,20~30元的价格区间最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而40~60g的产品规格最为合适。通过市场调研发现,中药美容香皂的市场潜力良好,产品应不需添加化学香精,只取中药材本身味道,香皂规格定为40~60g,价位20~30元,开发美白、祛痘两种系列产品为宜。
2具有美容功效的中药材
2.1祛痘
艾叶(Artemisiaargyi)为菊科蒿属多年生野生草本植物,广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中药美容香皂采用其干燥全草提取物。采用直接水蒸气蒸馏法可制取艾蒿精油;可采用水或酒精的水溶液作溶剂按常规方法制取艾叶提取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CTFA都将艾叶提取物作为化妆品原料,艾蒿挥发油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可引起发热、潮红等,未见其他外用不安全的报道。艾叶提取物有光谱的抗菌性,可以用作化妆品和口腔卫生用品的防腐剂和抗菌剂;艾叶提取物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的抑制,说明可用作化妆品抗炎剂;提取物尚可用作抗氧剂、抗皱剂、抑制过敏剂、生发剂和保湿剂。丁香(Eugeniacaryophyllus)为桃金娘科植物,主产地有马来西亚和印尼。化妆品采用丁香树的花蕾和叶的提取物。可以水蒸气蒸馏法制取丁香花蕾挥发油。提取物可以水、酒精等为溶剂,按常规方法提取,然后浓缩至干为膏状。如丁香干花用95%酒精提取,得率约3%。CTFA将丁香花蕾和叶的提取物作为化妆品原料,中国香化协会2010年版的《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中列入,未见它外用不安全的报道。丁香花蕾精油是常用的香料;提取物对5α-还原酶有抑制作用,说明提取物对因雄性激素偏高而引起的疾患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结合它的抗菌性以及抗炎性,可用于防治粉刺制品;提取物尚可用作抗衰、抗皱剂、抗牙周炎剂和减肥剂。
2.2美白
红景天(Rhodiolarosea)、大花红景天(R.crenulata)和圣地红景天(R.sacra)为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云南、四川、等高寒山区,三者性能相似。化妆品主要采用它们根的提取物。红景天根可以水、酒精等为溶剂,按常规方法提取,然后将提取液浓缩至干。如圣地红景天根用水煮3h提取的得率为23.1%,用甲醇回流提取的得率为24.2%。CTFA将上述红景天作为化妆品原料,中国香化协会2010年版的《国际化妆品原料标准中文名称目录》中列入,未见它们外用不安全的报道。由于红景天根高含量的酚类成分,显示强烈和广谱的抗氧性,可用作化妆品的抗氧剂和抗衰剂;提取物对芳香化酶有抑制以及对脂肪酶的抑制,说明特别对男性有较好的减肥作用;提取物另可用作抗皱抗衰剂、保湿剂、抗炎剂和皮肤美白剂。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和日本川芎(CnidiumOfficinale)系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川芎在我国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等地均有出产,以四川为主;日本川芎主产于13本。化妆品采用其干燥根茎提取物。川芎含挥发油可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取。川芎提取物可以水、酒精等为溶剂,按常规方法加热回流提取,然后将提取液浓缩至干。如以水煮川芎,提取得率在30%以上。中国卫生部和CTFA将川芎提取物作为化妆品原料,CTFA还将日本川芎提取物作为化妆品原料,未见它们外用不安全的报道。提取物可用作活肤抗衰剂、抗氧剂、皮肤美白剂、保湿剂、抗炎剂和减肥剂。
3中药美容香皂的制备
3.1配方
本文浇注法制备中药美容香皂,以生产100kg中药美容香皂为例,其配方见表1。若生产具有祛痘功效的中药美容香皂,则添加具有祛痘功效的中草药艾叶或者丁香的提取液;若生产具有美白功效的中药美容香皂,则添加具有美白功效的中草药红景天或川芎的提取液。其中,艾叶、丁香、红景天和川芎中具有美容功效的有效成分的提取采用水提法,提取中药材3次,合并提取液,并浓缩至适量备用。
3.2制备工艺
将NaOH溶解于去离子水中,配成30%的溶液待用。将脂肪酸和溶剂加热至脂肪酸熔化,然后将30%的NaOH溶液缓缓加人脂肪酸和溶剂的混合液中,保持温度60℃左右2~3h,待反应完全后静置30min。在搅拌条件下加入丙三醇和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并加入蜂蜜。待溶解完全后加入防腐剂和月桂酸己酯,最后加入中药材水提取液并搅拌均匀。将上述混合溶液注入模具,降温成型脱模。切制成每块50g规格的皂块,置于温度为25℃、湿度为40%、通风良好的干燥室内进行干燥,一周后皂块渐趋坚实,即可进行包装。
4结语
中药美容香皂的研究生产满足了目前香皂市场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同时对中药美容香皂的研究,既有利于人体健康,也为增加种植中药材的农民收入开辟一条新的途径,使人们尽可能的利用中药材。为合理利用资源、,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收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其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产业化前景,并且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秦仲云,穆萱.2006年洗涤用品市场分析与2007年预测(下)[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07(2):27-28.
[2]王安邦,张晓冬.透视中国香皂市场[J].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06(3):45-47.
[3]胡福良,朱威,李英华.蜂胶香皂的加工技术[J].养蜂技术,2004(2):39-40.
篇9
一个水里生,一个土里长,一个是挺拔如利剑,一个是曲折如花边,本是两种相异的植物,却因端午的到来,在各家的门楣上相逢了。
艾草如女 曲折如花边
羽毛状分裂的叶片,初升的艾草浑身有一层白色反光的绒毛,随着叶片的成熟伸展,叶面的绒毛会消失,而叶背的绒毛则一直保留着,风一吹过,银色的光泽泛起。绒毛温柔而细腻,像少女的脸庞,这野地里随处就能茂盛长起一大片的植物,又有着母性的坚强。
从初春采食嫩芽制成青团,到夏季长成后被用来给婴孩洗澡祛痱,再到老了后晒干用来做“艾灸”,似乎它的一生也伴随着家庭中女性角色的光辉。
艾草,就是这样在民间传统中建立起高于其他野草的影响力。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王风・采葛》中真挚而直接的恋情,仿佛给青青艾草也蒙上了一层浪漫的色彩。
而艾草最高的识别标准还是它的味道,揉碎一片艾草,那强烈的气味,辛辣而又清凉。这独特的味道来自于植物体含有的一系列桉树脑、艾草油、侧柏酮、三萜类化合物和香豆素。这样的“艾香”有抑制细菌的作用,但虫类对此,则是唯恐避之不及的,因此有直接驱虫的作用,且能清热解暑、防湿止痒。也正因为如此,端午节悬在门前的艾被认为有“辟邪”的功效。无论喜欢还是厌恶,你一定会被母亲教育道,这样浓烈的味道是好的。
我们通常所说的艾草,其实包含了菊科蒿属的好几种不同的植物,它们在外形、气味功用上都相似。
古诗曾这样称赞艾草:“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看衣,无意争颜呈媚态,芳名自有庶民知。”艾草芳香且有益健康,这样接地气的野草,百姓无不喜欢。
晋代已经开始把艾蒿挂在门上。到了南北朝时代,挂艾蒿发展为挂艾人。宗懔《荆楚岁时记》说:“五月五日,四民共踏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悬门户上,以祛毒气。”把从野外采来的艾蒿捆成一个人的模样挂在门上,为的是提高艾蒿辟邪的功能。
菖蒲似男 挺拔如利剑
菖蒲的叶子又直又尖,形状类似宝剑,美其名曰“蒲剑”。它的叶子含有挥发芳香油,散发出柠檬味道的清香。传说,它还是制作一款苦艾酒的添加物,还会被用来制造香水。
菖蒲属天南星科菖蒲属的植物,又名菖阳、尧韭或水剑草。叫菖阳是因为其得阳气之先,《吕氏春秋・任地》中说:冬至后五旬七日,菖始生。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
菖蒲清香主要来自菖蒲中含有的细辛醚及少量丁香酚和黄樟油素,其味辛、苦,性温,能开窍化痰,辟秽杀虫。古人会用菖蒲酿酒,这种酒也从唐代就开始盛行,唐殷尧藩诗云:“少年佳话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北宋时代,每逢端午节宫廷匠人就用菖蒲根雕刻张天师像,四周用染成五色的菖蒲叶子加以装饰。明代沿袭这种习俗。高濂《遵生八笺》记录明人习俗云:“端午日以菖蒲根刻作小人,或葫芦形,佩以辟邪。”
水生的植物带着水灵劲儿,菖蒲脆生而挺拔,菖蒲的亲戚还有石菖蒲、花叶菖蒲。花店里还有做鲜切花的“唐菖蒲”,水生的还有“黄菖蒲”,它们其实都是鸢尾科的植物,开出的花就和菖蒲的肉质花序不同。一般在端午时节悬挂的是散发着柠檬香的菖蒲。
宋代欧阳修就有词云: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古人还赋予菖蒲以人格,将四月十四日定为菖蒲的生日:“四月十四,菖蒲生日,修剪根叶,积海水以滋养之,则青翠易生,尤堪清目。”又因为在端午悬挂菖蒲,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菖蒲具有吸附空气中微尘的功能,古人夜读,还会在油灯下放置一盆菖蒲,可免灯烟熏眼之苦,又清雅养眼。还有人取菖蒲叶尖上的露水来洗眼睛,也有很好的明目功效。
小贴士:
端午美食――艾草烘蛋
食材:
艾草一把,菖蒲一把,青壳鸭蛋6枚。
做法:
1.艾草、菖蒲洗净晾干,取下艾草叶备用;
2.青壳鸭蛋洗净后放在阴凉处,切记不能放冰箱,不然影响后道工序;
3.用艾草将青壳鸭蛋一只只包裹起来,用菖蒲条捆绑结实;
4.取干净铁锅,锅中坐上麦麸,加刨花屑,埋入艾草蛋,用报纸引燃刨花屑,以不见明火为佳;
5.中途不时用铁棍翻动艾草蛋,这个过程相当考验人,很多心急的人往往不等鸭蛋成熟慌忙翻动,造成烘蛋次品较多。慢工出细活,从午饭吃好开始,到傍晚时分才会成功。此时,炭火已经微凉,挖开火堆,捞出艾草蛋,剥去外面焦香的艾叶,华丽丽的烘蛋就出炉了。
在端午节用艾草和菖蒲烘蛋,不仅清香可口,而且民间有个说法――小孩子吃了不长痱子。
艾草药食可两用 菖蒲茎叶可入药
艾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 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长期使用艾草叶的副作用:如果挥发油(香味成分)使用过多,对神经会有抑制。
艾草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即: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1∶2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部分地区会加上绿豆蓉),再将之蒸熟即可。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菖蒲辛温而芳香,入心、肝经,与粳米冰糖煮粥,则香甜可口,可醒脑开窍,和中化湿。菖蒲虽属辛温之剂,但以芳香为用,其性走窜,具有散风湿、宣经络、开窍通闭的功效,还可以振清阳之气,聪耳目而醒神健脑,并能和中开胃,因痰湿蒙蔽、清阳不升而引起的神志昏迷、耳聋不聪、头目不清、精神迟钝、记忆模糊、癫狂、痴呆以及湿浊中阻、脘痞不饥等,均可服用。
中医认为,心藏神,心主神明,也就是说神志疾变多与心脏有关,无论热陷心包,还是痰迷心窍,均从心治疗,而菖蒲入心经,《重庆堂随笔》称:“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妙药也。”自古以来,均用治疗神志不清,热病神昏,癫痫,痰厥之症,久经实践,确有效验。因此,用以煮为药粥,实为一种临床辅助治疗的好方法。若遇痰迷心窍,神志昏迷者,可取本粥的粥油部分鼻饲入胃。
但需要注意的是:菖蒲粥性偏燥散,凡阴亏血虚及精滑多汗者,不宜食用。
“蒲剑、艾旗” 相逢去瘴
艾草、菖蒲都被民间视为防疫驱邪的灵草。《本草・菖蒲》载日:“典术云: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方士隐为水剑,因叶形也。”因为菖蒲的叶子形状似剑,古时人们称之为“水剑”。
在民众信仰中,宝剑具有驱魔镇妖的能力。把菖蒲称为“蒲剑”,就是看重它的辟邪作用。随着历史发展,最初只在门上挂艾蒿的习俗,慢慢发展为同时悬挂菖蒲和艾蒿,并合称为“蒲剑、艾旗”。
五月是恶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魑魅魍魉也会猖獗,以艾草和菖蒲为武器,把瘴气挡在门外,以艾草与菖蒲为药,把毒物祛除,是针对五月这个恶月所采取的积极预防的措施。
吴自牧的《梦梁录》卷三记载南宋杭州的端午:“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
端午实际上还是古人的“卫生节”,因为端阳一过,天就炎热了,蚊、蝇等害虫开始繁生、传播。古人在五月五日,将煎草蒲、艾草、凤仙、白玉兰等花草或柏叶、大风根、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可治皮肤病、去邪气。所以,在端午节以蚊虫讨厌的艾草和菖蒲做一次驱毒祛害之举也是很符合科学道理的。
我们今天用菖蒲和艾蒿来熬汤沐浴、结扎成束挂在门廊之上,或许已不再考虑健康或辟邪的意义,更多的,是难以割舍我们与传统、与土地的羁绊。
篇10
你知道艾条到底是什么吗?
据了解,虽然目前艾灸在众多的养生爱好者中,被推崇程度与使用群体与日俱增,但不少人却对自己常使用的艾条一知半解。
其实艾条主要由艾绒组成,即将艾叶慢慢搓揉后,会揉剩一些特别细小的艾绒,这些艾绒就会被用于制作艾条。因为新鲜艾叶的温散作用太强,所以艾条通常会使用陈艾制作,也就是采摘了1~3年的艾叶,这样的艾条药性会更好。艾叶以野生的为佳,一般而言,以生长于山的东南面,接近阳光的为最好。若在农历三月三、五月五采摘艾叶的话,中医理论认为,此时艾叶的阳性会达到鼎盛。
药艾条与清艾条的关系如同复方与单方的区别
“药艾条有什么用?和清艾条有什么分别?哪个更好一点?”在一家药店里,几位中老年人在问询着药艾条和清艾条的区别。对此,售药员也弄不清所以然。
说到药艾条和清艾条的区别,形象的比喻就是:复方和单方的关系。药艾条中会添加一些温热、补阳的配方药,如肉桂等,以增强温热补阳的功效,主要是针对风寒湿的病人,还用以解决一些妇科问题,如月经不调之类。总体来说,清艾条和药艾条的波长没什么区别,只是药艾条更温补。
艾炭的温热功能更强大
笔者在走访多家药房后发现,艾条基本上是由干艾或艾炭制成。艾炭的价格稍贵一些。
那么二者究竟有什么区别?哪个药效更好?
据了解,艾叶根据形态,主要分为鲜艾、干艾和艾炭三种。鲜艾主要是用来外洗及外敷;干艾则可入药,且可制成艾条熏烤;艾炭可制作成艾条,也可入药,能起到止血、活血及暖宫的作用。
艾炭和干艾最大的区别就是:艾炭是将艾叶直接干馏,蒸发掉了其中的艾叶油,热性更高,艾灸的效果更好。干艾的温热功能相对比艾炭差一些。
艾灸原理:并非靠温热,波长最关键
有部分人认为,艾条就是靠燃烧时产生温热的效应来治病。其实不然,艾条在熏烤皮肤时的温度大概是55摄氏度,但用一杯55摄氏度的水靠近皮肤,与拿燃烧着的艾条来熏烤,效果大不一样,这主要是跟两种物品的波长有关。
当热水靠近皮肤时,主要是热能的传递,往往只能停留在皮肤的表层,顶多传递到2厘米的深度。可艾条燃烧时,会释放一种特定频率的波长,可穿透人体的穴位,甚至能穿透一些物理仪器穿透不了的部位,如颅骨等,使得能量能被人体更深的部位吸收。笔者掌握的数据是:艾灸的能量,传递入人体的深度,最深达4厘米,这就是艾灸之所以防病治病有效的缘由。
艾灸禁忌:艾灸若不对症 救火反如浇油
今年31岁的邓小梅自从生了小孩后,身体一直恢复得不太好,常觉口干、口热,时不时体内会隐隐作痛。一心想调理身体的她,恰好遇到某足疗馆力推艾灸服务,技师说根据邓小梅的情况,治几次就会好转。
于是邓小梅接受了艾灸调理,但身体不仅没好转,且还常流鼻血。来到医院检查后,中医科医师表示,邓小梅属热性体质,并不适合做艾灸,一旦做艾灸,对病情而言,就相当于“火上浇油”。
其实艾灸更适合虚寒及瘀症病人使用。热病的病人若要进行艾灸,也不是不可以,前提是要取穴及操作方法得当。可在点燃艾条后,不停对艾条吹气,使其快速燃烧,达到泻火、泄热的功用。值得注意的是,一般市民自行艾灸时,取穴往往不准,因此,若无专业人士操作,不建议热病患者使用艾灸。
此外,孕妇一定要慎用药艾条,尤其是当其中加入了麝香后,很容易导致流产。
艾灸作用:“治百病”太夸张 “防百病”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