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范文

时间:2023-03-16 22:1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篇1

第二作者:杨小燕,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思想政治教育101班

摘 要:《梦的解析》是德国心理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一本著作,该书开创了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理论,被作者本人描述为“理解潜意识心理过程的捷径。”该书引入了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用于解释梦。《通观全书,弗洛伊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陈述了自己的理论,对儿童的梦的研究;探讨梦的检查作用;分析梦的转移等,本文试图对书中几个问题提出几点看法和思考。

关键词:梦 释梦 潜意识 思考 评价

前言

人类用语方言分享情感,又在脑海勾勒图画,一幕幕玄妙的梦境,为心中所愿。孩童之梦直白,成人梦得朦胧隐晦。猪梦橡子,鹅梦什么?

梦,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每个人都会做梦,我们也总想知道我们为什么会做梦,梦是对过去的回忆,还是随现在的忏悔,或是对未来的预示。

一、梦与意识

弗洛伊德指出梦是―种精神活动,“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①。梦是因愿望而起,它的内容是“愿望的达成”。这也是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地方。梦不仅使思想有表现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正如快乐的、愉悦的梦境是愿望的达成,那些让我们感到焦虑甚至恐惧的所谓噩梦则是愿望满足的一种“变相的改装”。

“一个愿望的未能满足,其实象征着另一愿望的满足。”②因为做梦的人对此愿望有所顾忌,从而使这一愿望只得以另一种改装的形式来表达。这种新鲜的解释方法虽然未必能够得到所有人的赞同,但是不容置疑的是这样一来他就有了一个“公式”来解释所有的梦,进而奠定了他在这一领域的领军地位。

二、对梦的几点浅析

关于梦,笔者的最初理解是由于人的精神状态较弱时另一种精神意念的入侵导致梦的形成的,即是人在入睡时,精神等同其他身体器官一样都需要休息,但由于精神状态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它的深浅状态在于我们自身器官的休息状态,也就是说我们梦境的形成是由于我们自身某些精神思想还未完全消灭,甚至可以说就是在我们睡眠的时候精神状态都是时刻存在的,但是这种精神状态不像我们清醒的时候那么强烈,它可以抗拒其他一些精神意念的入侵,而在我们进入睡眠状态的时候这种精神状态开始消弱,这个时刻其他隐藏我们心中的精神意念开始入侵我们的精神状态,这些精神状态可能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的某些强烈意愿,他们在这个时刻占据了我们精神的主导。

(一)梦的还原问题

书中佛洛依德曾经举了几个例子来试图解析梦的含义,他的方法是将整个梦境回忆还原,然后通过对每个细节,每个人物逐一的分析来试图揭开梦的真实含义,但是在我看来我认为这样的方法依旧是有欠妥的地方。

笔者认为,梦的回忆还原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

梦的深刻程度不一而同,它们的还原根本不能像佛洛依德所说的那么详细,甚至到每个人说了什么话,每一个微妙的细节。我们所记得的最多只能是梦境的大致,而很难出现一个完整体。

为什么会出现梦境无法完全还原的现象,笔者认为是我们个人入眠的深浅程度所影响的。人在入眠时,我们已经是处于休息状态了,包括大脑在内,这个时候我们的记忆能力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而在入眠和做梦这两种精神状态的控制下,我们就更无法集中注意到梦的内容了。

(二)梦境的根源问题

在我们梦境里出现的大多是什么东西?一些毫无关联的,莫名其妙的自我的片段?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做的梦大部分都是以自己为主体的,因而我们可以发现梦境其实是自己内心某种意愿的体现,佛洛依德在书中十分详细的分析了自己的梦,梦里的任何片段都与自己生活多少有些关联,而这些材料涉及到以下内容,例如自己的家人,朋友,嫉妒,争吵,虚荣心,人的自我,怨恨,爱慕,占有欲以及性,当然材料肯定不止以上这些。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几种有代表性的东西来证明梦境是否是生活强烈意愿的缩影。例如你这次考试失败了,家人都不是很开心,而这天晚上你却梦到了你考试考得很好,家人对你刮目相看的梦,就算不按照佛洛依德的解析法,这个梦也很明显是你生活中强烈意愿的缩影,而这种强烈的生活意愿有时候是长期间的有时候是短期间的。长期间例子,譬如你会梦到你一夜暴富的美梦。

(三)在梦中我们如何清醒

在梦境中我们会如何清醒?排除梦魇的可能,如果是单纯的梦境,我们极度害怕或者极度兴奋的时候,我们在自身遭到威胁或者我们的肢体必须做出一些近距离的反应的时候我们在这些情况下特别容易在梦中清醒,极度害怕和兴奋比较容易解释,譬如我们觉得自身的精神状态超过了某些负荷一样,我们的精神状态在梦境中也超过了某种负荷,这个时候过度的恐惧或者兴奋刺激了大脑皮层,导致我们的清醒,而且这种清醒会导致你对梦境的重要时刻记忆十分清晰,我们或许一时无法从中脱离出来,所以我们可能很难再次入睡。

但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自身受到威胁是自身在梦境中自己肉体的真切感受,而极度害怕的情况可能只是你害怕失去某个亲人,或者你梦到你在墓地巡游出现的某些你无法承受的画.最后一个是我们自身肢体做出一些近距离的反应。譬如你在睡梦中,你梦到了你在餐桌上吃饭,这个时候你不小心打翻了瓶子,瓶子在落地的瞬间你飞快的伸手想去抓住它,而在这个时候你却清醒了,而且你的肢体也确实做出了抓的动作,男生可能会梦到自己在做运动的时候,譬如踢足球或者打篮球,你为了救某个球而必须做出很快的反应动作,这个时候你却惊醒了,而且也确实做了救球的动作,这个就是我所说的肢体近距离反应。

四、评价与理论意义

《梦的解析》初出时并不被人们接受,其主要原因在于其中理论多为弗洛伊德自己在治疗一些精神病人时通过感性经验进行的总结③,没有理论数据的支持。其次,当时的心理学家对于弗洛伊德将个别精神病人的案例所得的结论普遍套用在正常人身上的做法表示不能接受。虽然存在一些缺憾,但瑕不掩瑜,作为有史以来第一次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梦”的著作,从一个其他人从没探索过的领域对人们的心理、梦境进行了分析,并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备的心里分析系统,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该书不仅全面地展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还对文学、神话、教育等领域提出了一些有启示性的观点,积极地引导了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 《梦的解析》 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1月 65~70;319~324;145

[2] 马莹《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过程中的认知特征》 载《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10期

[3] 何志文 弗洛伊德著作《梦的解析》中的隐喻研究 载《黑龙江硕士学位论文集》2008年09期

篇2

雅克·拉康(1901-1983)是法国精神分析学派最受争议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有独立见解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他对弗洛伊德的批判和肯定在哲学界和心理学界曾掀起轩然大波。现如今雅克拉康的理论不仅在文化研究及艺术批判中被广泛应用,同时在心理学,政治学,传播学,教育学等领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最初选择《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拉康》这本书是因为拉康与弗洛伊德的“渊源”甚深,可以说拉康哲学是对弗洛伊德重建,而《拉康》这本书也让我对拉康哲学以及拉康对弗洛伊德的解读有大致的了解。

但是拉康这位超现实主义的理论家具有挑战性的写作风格或者说语言风格使得格尔达·帕格尔等各种领域的作家对其的阐述是不一的,或许就像拉康自己强调的一样他的“作品”并不是为了传播信息,而是为了“启发”,如果你想充分了解他的思想只能坐着时光机去听他的“研讨班”,在那里你所获得的是任何阅读都无法给予的。

拉康在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时运用现代结构主义的概念,这一方法对20世纪后半叶精神分析的影响是不可替代的,而且对当代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拉康将精神分析运动分为三个时期。首先是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的最初发现,其次是拉康所描述的“自我心理学”派对弗洛伊德的遗忘(或压抑),第三则是拉康自己的“回到弗洛伊德”。为了更进一步深入弗洛伊德的思想拉康将自己的目光转向哲学领域,同时这也将众多精神分析领域的思想家引入了哲学领域。

《大哲学家的生活与思想——拉康》这本书一共包括了五个章节,其中让我深有感触的是第一章节,拉康提出的“我是他人”。这个矛盾的论题如同一条绳索贯穿拉康的作品和思想。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已习惯我是“我”,那么为什么在拉康看来我是“他人”呢?拉康在研究此类问题时用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开辟了新道路。“此我非彼我”,“我”通过在潜意识的梦以及主体迷惑的情绪和情感中发现了另一个主体,对拉康来说精神分析的基础便是存在于这一事实之中。

篇3

[关键词] 《盗梦空间》;弗洛伊德;人格分析;梦的解析;性本能

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论

《盗梦空间》与弗洛伊德究竟有何联系?探究此问题之前,需简要回顾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一)心理动力本能论

弗洛伊德将本能视为人类基本心理动力。本能来自身体的内部刺激,它驱使人通过活动来满足由于内部刺激所产生的心理和生理要求,宣泄和消除刺激所引起的紧张、痛苦和焦虑,如自我保存与种族繁衍的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等。他认为性本能是诸本能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并认为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艺术和社会成就作出了最大贡献。

此外,弗洛伊德认为死亡本能使个人走向死亡,因为那里才有真正的平静,个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紧张和挣扎。这种自毁的冲动受生命本能的压制而减弱,但当生命本能失去这种力量,死亡本能可能借“自杀”方式表现出来。

(二)人格心理学

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部分:“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是被称为“力比多”(libido)的原始生命本能,它无条件按照“快乐原则”行动,没有无理刺激的彻底实现。而“自我”则使本能现实化、理性化,代表了人格中理智和意识的部分,其行为准则是“现实原则”; “超我”则是道德化的“自我”,代表了儿童时期所认同的双亲或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用自我理想来确立行为目标,用良心来监督行为过程,使“自我”摆脱“本我”的纠缠,按照社会规范和要求活动。这三部分在人格构成中,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心理需要和遵循不同的运作原则,因而往往相互矛盾、冲突,而“自我”作为中介不得不处在“本我”的驱使、“超我”的谴责、“现实”的限制三者夹缝之中陷入“一仆三主”的人格困境。下面将就人格的三位构成做出更详细的解释。

“本我”,人类先天具有的心理过程,处于人精神结构最底层,其惟一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机体的紧张以获得满足和快乐。 “本我”以本能位居首要,人一出生就具备先天的本能,也可以理解为是接近动物性的。

“超我”,社会化的产物,是社会价值和道德理想,通过父母的说教和惩罚,内化到心里就形成了“超我”。“超我”竭力约束“本我”的盲目冲动。“超我”为至善至美而奋斗,不为现实和快乐操心。

“自我”,居于二者之间,负责调节“本我”“超我”、外界环境(即社会)三者的关系。当“自我”能很好地平衡三者关系时,人格便处于正常状态,心理处于健康状态,行为表现出较高效率;而当“自我”失去对“本我”和“超我”的控制时,人就会产生各种焦虑,为了防止焦虑,“自我”便发展出一系列的防御机制,比如压抑、投射、合理化、升华、反向形成、退行等。

“本我”和“超我”,尽管本质上不同,两者仍有一共通之处,即都代表“过去”的影响力——“本我”代表遗传的影响,“超我”基本上代表历史形成的传统和规范的影响。

(三)梦心理学

弗洛伊德用无意识来解释梦,认为“梦是本能欲望的满足”。同时他还提出梦的工作机制,探讨了“自由联想”等释梦的方法和技术,将梦的分析视作理解和接近人的无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梦是一种精神活动,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梦因愿望而起,其内容是“愿望的达成”。梦使思想有表现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表示愿望的满足。

其次,梦是潜意识的自我表现,潜意识被压在人心灵最深处,但它很活跃,千方百计要突破潜意识的领域冒出来。当“自我”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而放松了戒备的时候,潜意识使开始活动,于是出现了梦。由于做梦的人有不少愿望是违反道德的,于是潜意识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在梦中具体化。梦之所以奇特甚至不可理解来自梦的自我伪装。梦一般经过了多次“变装”,所以必须通过精神分析法才能解释。

再次,弗洛伊德认为梦和精神病有相似之处,他认为“梦包含着简要的神经质病的心理学”,因此他在阐释梦和神经病时均以潜意识理论为依据。他认为梦和精神病都符合潜意识的活动规律,并得出结论:“潜意识比较喜欢和潜意识中那些不被注意、被漠视或被打入冷宫(受排挤)的概念攀上关系”。狡猾的潜意识通过这种方式偷偷潜入意识领域中。

二、弗洛伊德与《盗梦空间》

(一)弗洛伊德人格分析论和《盗梦空间》人物之间的关系

弗洛伊德人格分析论的核心概念为“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为方便切入电影,姑且将其分别简释为人的原始性、现实性和道德性。《盗梦空间》中主要角色即被打上这几种身份标签。

首先来看亚瑟,冷峻坚毅的目光、一丝不乱的头发和逻辑理智的思维,这些表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现实相适应的理性一面,即“自我”;剧本中亚瑟被安排来提醒“首领”考伯计划中的漏洞和危险,并发出脱离梦境的信号(kick)。当然,理智也有疏漏,亚瑟也不例外,比如,他忽略了费雷曾受过防盗梦训练的背景,使得团队在第一层梦境就陷入被动。梦是潜意识的表现,而潜意识则为“本我”隐藏之地,因此梦境受现实阻碍体现了弗洛伊德主张的“自我”与 “本我”相互牵制的原则,一旦“自我”失去对“本我”的控制,“自我”就会产生焦虑并产生自我防御机制,这就解释了团队在梦境中困难重重的原因。

团队中惟一的女性艾伦是位充满好奇、接触“盗梦”(inception)不久的新人,她的正直、善良和坚韧代表了人类始终不弃的伦理道德,无疑象征了人格中超脱现实的部分即“超我”。她在团队中负责建构梦境的物理环境;不管出于对考伯的关心或为成员安全考虑又或单纯出于好奇,她不断挖掘并提醒考伯去面对“梦魇”(即“过去”),这一点实际上印证了“超我”对“本我”盲目冲动的约束作用。“本我”和“超我”都代表了“过去”的影响,“本我”体现个体的“过去”,“超我”则由群体世代沿袭的传统和伦理铸就,影片中艾伦每每在关键时刻帮助考伯回归理智,用群体伦理挽救个体崩溃。

那么,探索“本我”的焦点自然落在主角“考伯”身上。如何看待电影中隐藏的“本我”?这一人类行为动机的本能因素又是从哪些方面体现的呢?

(二)弗洛伊德本能论与《盗梦空间》情节之间的关系

若追溯 “盗梦计划”的源头,会发现弗洛伊德所说的“本能”在电影中的情节推动影响。影片盗梦行动的关键在于两人:考伯和斋藤,他们分别映射了人本能即人类基本心理动力的两个部分:和永生。斋藤决心击败商业劲敌(另一商业家族),使家族产业立于不败之地,一旦达成心愿,既满足了他本人对成功的无止境追求,又实现了家族事业的世代繁荣——某种意义上满足了弗洛伊德提出的人类“自我保存与种族繁衍”的本能。

另一方面,影片以考伯说服斋藤实施盗梦计划为开端,表面上看考伯是想利用斋藤的权势重回美国,见到他日夜思念的一双儿女,或者可以说是对爱的渴望。然而,透过“爱”的外衣我们可以深入到更深层的本质,即“欲”。弗洛伊德最受争议的理论,即人的行为皆因(性本能)而生,并且这种潜意识里的精神活动会反射在梦境里(projection),并在梦中得以满足;反映在影片中即为考伯的亡妻沫儿。沫儿在片中出场不多,但每次出现都给剧情带来意想不到的转折,推动情节一步步达到,最终迫使考伯在妻子和儿女之间抉择。她美丽妖娆的女性形象,一次又一次的死而复生,极具说服力地证明了性本能是诸本能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激发了考伯的创造力和思考力,另一方面也是造成考伯精神和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

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论中提到古希腊神话中杀父娶母的俄狄浦斯(Oedipus)。这一经典神话中的“父亲”和“母亲”形象不难从影片中找到。沫儿也许算不上称职的母亲,但她对于考伯的诱惑性(永远陪她留在梦境即她所谓的“现实”)却足以代表神话中奥狄帕斯所迷恋的“母亲”的危险特征,因此可见,沫儿是“母亲”形象的化身。那么“父亲”形象呢?难道是考伯的父亲?答案是:“父亲”就是考伯自己,观众仿佛可以听到他内心的声音:和沫儿永生永世在一起,不顾甚至舍弃他的孩子,尽管他深知这是罪恶的、违背理性的,是不被现实和道德所允许的,这时,“本我”显然与“自我”和“超我”都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因此,考伯一度选择留在最深层的梦境中——一种近似自杀的方式——来解救同伴,这就牵引出弗洛伊德本能论中另一要素即人类的死亡本能,考伯希望借由这种“自杀”的方式达到最终的平静和解脱,在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的角逐中,死亡本能占了上风,验证并说明了很多人认为死亡在某些情况下具有诱惑力的心理。这里考伯杀死的不仅是“父亲”(性本能获得释放的阻碍),也是“本我”(动物性的、无方向的能量)。

三、结 语

《盗梦空间》不仅是2011年全球票房的一剂强心剂,而且是好莱坞编导独具匠心的突破之作,可以说实现了票房和评论界的双赢。影片无论从人物设置、情节设计和氛围营造上都体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论,包括人格分析论、梦的解析和性本能论等方面的深刻影响,将复杂、晦涩的理论概念用新鲜有趣的方式展示在观众面前,可以说做到了“引人深思、启人心智”。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释梦[M].孙名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262.

[2] 罗凤礼.历史与心灵:西方心理史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4-23.

[3] William N Stephens.The Oedipus Complex.Cross-Cultural Evidence[M].New York: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Inc.,1962:1-273.

[4] S H Posinsky.The Oedipus Complex.Cross-Cultural Evidence[J].Psychoanal.Q.,1963(32).

篇4

关键词:弗洛伊德;崇拜论;《离婚律师》;女性主义

一、弗洛伊德思想中的女性意识

(一)“狄浦斯情结”

弗洛伊德在描述儿童性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了“前俄狄浦斯阶段”和“俄狄浦斯阶段”的划分。在最初的前俄狄浦斯阶段,男女婴儿都依恋母亲,母亲是男孩儿和女孩儿共同的欲望所指。对于男孩儿来说,这一阶段以“俄狄浦斯情结”的出现而告终。但是,为了逃避父亲的,在经过这一过程之后,他最终放弃了最初的爱恋对象――母亲,进而服从于自我与超我的指令,与“男性气质”的性别身份融为一体。自此,“俄狄浦斯情结”让位给了“情结”;男孩儿通过抑止他对母亲的原始依恋而被迫内化了文明社会的道德禁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男子汉。

(二)弗洛伊德的“情结”论

弗洛伊德的“情结”是指:女孩子在出生后不久,就发现她的身体构造与男孩子显然不同。这种察觉刺激她产生强烈的潜意识反应。她觉得受了骗,她感到身上有某个重要部分被偷去了,而错不在她;因而她也许会抱怨母亲不该这样生下她。于是她们之间可能产生一段生活上的摩擦。而这种损失感也许多多少少会影响她的一生。

总之,基于对“无意识”的发现,弗洛伊德揭示了人类心灵深处多态性异常的自由本质。这一思想对女性主义的启示便,,在父权制话语系统的女性主体不仅不是“自在”的,而且也不是“自为”的。基于“俄狄浦斯情结”和“情结论”可以看出,在父权制社会制度下,以及男女生理构造差异上,弗洛伊德认为女性从从孩童时期就对男性充满了敬畏之情。

二、《离婚律师》中的女性主义

(一)电视剧《离婚律师》简介

《离婚律师》是由上海耀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陈彤编剧,杨文军执导,吴秀波、姚晨、张萌、方中信领衔主演,讲述专门打离婚官司的律师罗鹂,情感线曲折。

同时,《离婚律师》也是一部描绘女性主义上扬时代的婚姻状态的都市喜剧。该剧所追踪的是80年代中期的自由主义思潮之后的婚姻观,尤其是女性在获得经济独立,甚至取得比男性更优越的社会地位之后,现存婚姻与家庭关系所遭受的挑战。

(二)《离婚律师》中的女性主义体现

在感情不可挽回的前提下,尽量争取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离婚律师》这一群体的社会职能。剧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在各自的文化与成长背景的影响下,一边努力挽救自己的婚姻与感情危机,一边努力保护与争取自身的经济权利。

剧中的田香梅是一个成功的商界女性翘楚,她与洪老师的婚姻本来是池海东与焦艳艳的婚姻的翻版。她的离婚与其说是她女性意识的崛起,还不如说是她在婚姻关系中已经依靠经济成功,转变成为了一个可以消费男性的女强人。在这些婚姻故事中,情感的落脚点都是利益权衡,女性的对自由婚姻与爱情的向往也建立在这种利益权衡的前提下。

这让本剧的女性主义诉求在全剧对现存的经济理性的妥协下显得黯淡无光。在缺乏缺乏现实批判的前提下,女性主义的诉求与理念在此剧中一再被强化,并不断渲染主人公罗鹂为代表的女性独立意识。

无一例外,这些女性获得独立的方式就是成为“成功人士”,她们的经济地位决定了她们可以开始独立的选择自己的两性生活而几乎不必受到婚姻的羁绊。

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透析《离婚律师》中的女性主义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开启了女性主义思想者对父权制成因以及性别主体性文化生成的关注与探索。弗洛伊德对《离婚律师》中女性主义的透析有如下几点

(一)对男性的盲目崇拜

《离婚律师》中的知名律师的池海东,他的两次婚姻正是恩格斯所批判的典型的有产者社会的婚姻。池的前妻焦艳艳是校花,毕业后就结婚当上了全职太太。焦艳艳是一个毫无谋生技能与社会经验,却又爱慕虚荣的花瓶。对于如池海东这样的精于算计的情场老手,焦艳艳其实是一个最理想的阔太太,她是人生赢家池海东的成功标志,是一个被物化的、被消费的家庭用具。由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而又养尊处优,离开了池海东的焦艳艳事实上连谋生都成问题。但是只有焦艳艳才是这样一个贵太太的最好人选。池海东如此决绝的同焦艳艳离婚,焦艳艳的出轨固然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原因其实是池对焦艳艳这个全职太太的表现不满:他已经无法支撑焦艳艳奢侈的生活,焦艳艳也幼稚到以为没有孩子的婚姻可以保鲜。因为从剧中池海东的生活态度来看,他的拈花惹草比他前妻的偶尔出轨严重太多。

焦艳艳和池海东这段婚姻关系中,表面上看来是焦艳艳出轨导致婚姻破裂,实质上并不是如此,男性仍然在这段关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即弗洛伊德的“情结”“妒羡”论。焦艳艳作为家庭主妇,极度缺乏安全感,并且内心空虚寂寞,只好借助外遇填补内心的不安。弗洛伊德的“情结”指出:当一个女人具有这种感觉时,她会认为女人在社会上只占着次要的地位,她厌恶自己不幸被生为女儿身,于是她对男人,对生命,以及对自己的态度,都可能被强烈的感涂上许多色彩,从而产生对男性盲目的崇拜心理。离婚之后,焦艳艳无法独立生活,无论从情感还是从生活上都依赖男人,他对男人,对生命,对自己的态度,都反映了她对男性充满着盲目崇拜心理。

(二)父权制度下的婚姻

在揭示父权制起源的过程中不难看出,事实上并非如“社会性别”论者所言,是“社会性别制度”这一文化建制引发了劳动的性别分工,并进而导致了父权制。

剧中的各种离婚案件,池海东本人因为妻子焦艳艳出轨的离婚案,芳草和郑天涯十年分居就差离婚的官司,富豪董大海想“假戏真做”的离婚官司,各种类型的官司让观众感叹“婚姻像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而城里的人想出来”。

《离婚律师》中各种离婚案件都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仍然处于父权制度之下,剧中,女性出轨,男性特别干脆的离婚,但是男性出轨,换来的最终结局是女性的原谅。女性并没有摆脱男性,成为独立的人格。

四、总结

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和“情结论”虽然遭到了女性主义者们的强烈批评,但不得不说在父权社会制度之下,女性仍然处于弱势,尤其是在婚姻关系中,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伤害。在现代社会中,女性主义的发展也越演越烈,女性主义的诉求与理念在一再被强化,并不断渲染女性独立意识。《离婚律师》中强调女性在婚姻中独立,也仅仅强调的是经济上的独立,这也正是弗洛伊德生物构造论的体现,同样是对自身缺乏安全感。虽然经济或者生活上对男性依赖度不高了,但是在情感上这种自我保护正是对男性依赖的另一种体现。(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性学三论》,武汉出版社,[M],2013年

[2]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M],2013年

[3] 吕佳,《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透析林道静的女性意识》,牡丹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篇5

与卢西安・弗洛伊德同眠

TIPS 1卧室之亲密伴侣

卧室是休养生息的私密场所,你生命中的三分之一时间都在此度过。当你从沉沉的睡眠中苏醒,意识逐渐清晰,举目四望,墙上的画作便开始与你做精神交流。这个过程周而复始,将极大地影响你每日的心情,因而为卧室选择艺术作品必须尤为慎重。艺术品之于卧室,犹如亲密伴侣,要富有内涵、耐人寻味且发人深省,才能日日相对不厌。

TIPS 2原木色调VS油画

静谧的空间,简约的床具,精良的床品,这些元素与具有强烈绘画性的作品之间,无疑能够产生明显的对比,而原木色调与油画的相互呼应,又为卧室增添了一份人文魅力。在床头挂画总是能够很好地平衡空间,但要注意的是安全问题,必须确保挂画的牢固和稳定,不要选择太重或者有玻璃镜框的作品,以避免不慎坠落时的伤害。

弗洛伊德与他的创作

卢西安・弗洛伊德的模特经常在画画过程中睡着。这些模特都是普通人,比如家人、亲戚、朋友或者画家,他们很少有好看的身体和容貌,通常身躯肥胖臃肿,并且地躺在画室的床上或沙发上。模特们几乎完全信任眼前这个从来不苟言笑的画家,有时甚至感觉他将他们催眠了。在画里,模特们卸下了所有的防备,完全坦诚地流露出他们的自我。

说起自我,便不可不提这位画家大名鼎鼎的祖父,即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梦的解析》的作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人们总是亲切地称呼祖父为老弗洛伊德,孙子则是小弗洛伊德。老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是现代艺术史上重要流派超现实主义的精神之源,该流派的创作基础便是尽最大可能地挖掘和展现潜意识,将非理性和诗意引入作品之中。

当超现实主义在欧洲和北美如火如荼,小弗洛伊德却倔强地逆潮流而行,选择写实主义。他将自己封闭在画室之中,年复一年地重复画着,从未改变这个题材。表面上看,他与祖父已毫不相关,然而两者之间的精神联系从未断绝,老弗洛伊德通过文字来剖析人们的精神状态,小弗洛伊德则改为画笔。同情、怜悯、唯美、感伤这类东西,在他眼里统统成为一种地地道道的媚俗。他笔下的女子,即使原本是美女,也一律画得丑陋,但她们的模样却总是能直抵人心,让人们的目光久久停留。

尽管弗洛伊德从不美化女人,但却有许多女人爱他。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她想请他为其作画,画家却经过6年谈判,才勉强答应。他坚持要女王到自己画室做模特,并要求至少72次。女王一一照办,但最后公开的作品,依然令人大为吃惊。画家对女王的“批判”与其他模特并无二致,甚至更为严厉。女王的肖像毫无王者之气,只是令人感到悲哀、无奈、绝望。英国某艺术杂志编辑评价称,女王看起来就像个中风了的病人。然而这样的合作,却成为双赢,令人对英国王室肃然起敬。

古怪、狷介、孤僻,但却魅力非凡,弗洛伊德拥有传说中所有天才艺术家的性格特征。他一生风流不羁,诞下许多私生子,奇怪的是,却鲜有听闻这方面的负面消息。连时尚界都对他另眼相看。他曾经为英国超模凯特・摩丝(Kate Moss)画下怀孕时的模样,超模在他面前直呈性器。在一张由助手拍摄的照片中,两人相互拥抱着躺在床上,十分友好亲密。 87岁时,他还被某时尚杂志评为英国最佳着装男士。

用伊夫・克莱因激发阁楼的神秘和灵气

TIPS 1阁楼,心灵对话之所

阁楼建在一栋房子的最高处,成为一个狭小、隐秘、特殊的所在,许多文艺作品中的怪诞之事一再发生在阁楼之中。在建筑语言中,阁楼担当着一个象征性的符号――精神堡垒。阁楼是家居生活中最特殊的空间,与众不同的建筑结构,比如低矮的层高和不规则的形态,在室内设计时,与其藏拙不如凸显。

阁楼是最适合近距离欣赏艺术作品的场所,少量的家具,大面积留白,不妨营造出阁楼的非现实感吧!在选择艺术作品时,建议考虑那些尺幅不大却意涵隽永,甚至充满神秘主义的艺术作品,让灵魂对话,让心灵共鸣。

TIPS 2墙面色彩VS单色画

小空间里的单色绘画往往有着极大的视觉冲击感,因强烈要求“被关注”以致令空间变得失去平衡。让单色画融入空间,不妨以画面中的色彩为基调,为整个空间上色,将“点”和“块”变成“面”,形成统一和谐之感。

伊夫・克莱因与他的创作

1960年3月9日,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在巴黎国际当代艺术画廊里,现代艺术史上一件脍炙人口的往事正在这里上演。衣冠楚楚的男女观众来到现场,发现画廊里什么作品都没有,只有一支20人的乐队,墙面与地面上铺设着的巨幅白色画布。此时,艺术家伊夫・克莱因领着三位美丽的女模特儿来到人们面前,将一种名为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ue)的颜料涂抹在女模特儿身上,然后指挥她们在画布上翻滚、拖拉、贴靠、按压,将身体的轮廓和姿势留在其上。与此同时,乐队开始演奏克莱因创作的《单调交响曲》,该曲由单个音符持续演奏10分钟,然后沉默10分钟的,再继续演奏,如此交替下去。

今日来看,这类事情不算什么,不过在1960年,却是一个重要事件,表明艺术可以用任何方式来创作和呈现,面对艺术家的匪夷所思,主流艺术圈已经做好准备去接受。

伊夫・克莱因所作所为,并非纯粹异想天开,而是一种历史延续。一次大战之后,一群对世界深感幻灭的艺术家聚集在一起,掀起名叫“达达主义”的运动,以毫无建设性的方式摧毁现有的艺术,嘲笑受崇敬的艺术形象。一个名叫杜尚的人,最为激进,他曾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脸庞上添两道黑色胡子,还将一只白色小便池送到展厅充当作品。“达达主义”艺术家的胡闹,就此打开了一只潘多拉盒子,让艺术的边界模糊不清。

篇6

关键词: 野草 梦结构 批判 现实

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共二十四篇,大多篇章都构思奇特,别开生面,其中有九篇(《好的故事》《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影的告别》)都是采用梦幻手法,通篇描述的是一个梦境,行文方式奇特怪诞,意蕴深邃幽远。

鲁迅先生采用与现实世界相分离的“梦境”或“死后”情景这种非现实化的创作意境,然而,在作品中,梦和死后的境界并非与现实世界对立,也不是作者想逃避现实的痛苦而希望隐匿的所在,它恰恰是对现实中痛苦的一种超越,抑或是对现存世界某种丑恶的讽刺。

著名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内容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鲁迅先生曾说:“我自己,是什么也不怕的,生命是我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不妨大步走去,向着我自以为可以走去的路;即使前面是深渊、荆棘、峡谷、火坑,都由我自己负责。”因为生命是自己的,全由自己负责,所以他不惜以自己为实验,解剖自己,连同肉体和灵魂,一并展示给人看——无论是高尚的还是已经被扭曲了的。这解剖的刀就是他自己手中那支犀利、冷峻的笔。他用这支笔描绘出了那些在残酷的压榨下变了形的肉体和灵魂,并且想借助它为彷徨中的灵魂指出一条生的道路,他将自己的这种愿望渗透在《野草》中。

鲁迅先生喜欢做“梦”,爱写关于梦的文章。笔者认为,他之所以选择梦作为构思方式结构篇章是得因于梦的特征。

首先,梦有自我性。弗洛伊德说过,“梦是绝对自我的”。一位希腊哲学家也说过,“我们醒来时拥有着共同的世界,而当我们睡去时,却各自走入自己的世界”。鲁迅先生生活的时代,人们没有言论自由的权利,社会是一个严实的“铁屋子”,根本不可能直抒胸臆。然而,借助梦境,在梦的世界里可以无所顾忌地表达心曲,而不受现实的制约。在《狗的驳诘》中又通过梦的形式批判了旧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人的势利与卑劣,从而对整个社会进行了批判和否定。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在梦的世界里可以梦想成真,这是梦的优点,也是鲁迅先生采用梦结构的重要原因。

其次,梦有变幻性。梦象如水中幻影一样,只要稍一碰动,影像就会立即歪曲变形。这种变幻性表现在四个方面,即超越时空、重组变形、颠三倒四、具有象征性。如《死火》中,“我”刚刚还在“冰山间奔驰”,很快又“忽然坠在冰谷中”。弗洛伊德认为,梦意有“显”“隐”之分,对梦的解释必须善于从显意中揭示出隐意。《失掉的好地狱》中,梦中的“好地狱”象征“暂时做稳了奴隶”的封建旧时代,地狱中鬼魂的处境象征中国封建社会时期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最后,梦有集约性。指梦境的概括和浓缩特点,在很短时间内能反映大量丰富的内容。鲁迅的散文具有战斗性,他总是把自己的生活感受寄寓于独创的艺术形象中,它所抒发的感情是有着鲜明的个性色彩的,但是,这种感情又是植根于时代土壤中的,蕴含时代内容,是时代情绪的一种高度概括。梦的集约性特点有助于作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自己的写作目的。《狗的驳诘》中,作者通过梦的形式,在短短一百六十七字的篇幅中揭示了中国文化中的悖论和变态。《立论》只不过二百五十八个字,却形象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表达了作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思考。其篇幅之短小,内涵之丰富,正是成功运用了梦的集约性这一典型特征。

总之,梦,以它在个人潜意识中的自我行为,以荒诞离奇的内容,以及别具一格的象征性、集约性而达到神奇的效果。鲁迅先生正是意识到了梦的这些特征和优点,巧妙地采用梦幻手法,借助一个个梦境结构篇章,使读者似在阅读小说或童话故事,又像在欣赏一部电影,更像是品味寓言故事,给读者以精神愉悦的同时,又给予深刻的启迪,引发读者无穷的思考与探索。

弗洛伊德认为,“梦里永远不会是荒诞无稽的”,“梦的运作之所以会产生荒诞的梦,以及梦内容会含有个别的荒诞因素,是因为它必须表现梦思所含有的一些批评、荒诞与嘲笑”。影的自白,火与人对话,狗对人驳诘,死人会耳闻目视,等等,这些都看似荒谬,然而,“梦愈荒谬,其意义就愈深远”。

《野草》中的“梦”并不是鲁迅先生在咀嚼身边的小小悲苦,而是他“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被爱者之前作证”,真实地再现了深层意识中的亮色与阴影,思索着自己在历史进程中的位置和走向,展示出关于个体生命发展和社会群体解放的观念和态度,即以其全部人生哲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为现代中国社会在寻求契机走出黑暗的道路上的种种悲剧形态,从个人体验出发,作了极为深刻的解说,寄寓着自己对旧制度旧文化的批判、对生死辩证的探究、对自由人格的思考。这是鲁迅先生《野草》中“梦”的意义和精神的价值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梦的解析.作家出版社,1986.

[2]王雨海.生命的呐喊与个性的张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篇7

关键词:穆赫兰道;线性叙事;现实依据;识别标志

导演大卫•林奇对影片《穆赫兰道》极具颠覆性的处理手法似乎让观众无所适从,但是无论如何神秘、如何凌乱,影片依然在一定范围内遵循着传统叙事的规则,一定程度的线性叙事、梦境与现实的对应及精心设置的识别标志都为观众理解影片提供了可能性。

任何叙事都建立两种时间性:被讲述事件的时间性和讲述行为本身的时间性。如果我们把一个文本中讲述行为的顺序编码为1、2、3、4……定义为叙事位,把事件本身自然发展的先后顺序编码为叙事序一、二、三、四……假设有一种理想的完全的顺序叙事,故事的叙事序一、二、三、四就会与叙事位1、2、3、4完全吻合[1],那么我们就会得到一(1)、二(2)、三(3)、四(4)这样一种对应关系。

影片《穆赫兰道》的梦境段落中,导演将主要线索、插曲式段落和荒诞的小细节交叉、杂糅在一起,表面看上去很混乱,但仔细分析会发现每条主要线索、每个情节独立的小段落其实都是中规中矩的线性叙事。现在截取从贝蒂和丽塔相见到贝蒂消失这个段落,来观察一下其叙事序与叙事位的对应关系: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贝蒂和丽塔这条主线索被分割成11部分,分布在影片第8到第30场,这些场景完全按照叙事序发展,完全遵循故事的自然顺序。所以导演只不过是将两条主要线索分别切割成若干部分,然后将它们交叉起来,或在中间插入一些情节独立的小段落,总之主要线索被分割的若干部分的前后顺序并没有被颠倒,叙事位与叙事序一一对应。从这一点来看,影片没有跳出传统叙事的窠臼。

影片《穆赫兰道》中导演大卫•林奇在对传统线性叙事一定程度的延续基础上,又严格遵循着弗洛伊德对梦的解析。弗洛伊德认为,梦不是空穴来风,不是预卜未来的神谕,不是毫无意义的、荒谬的,它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许多意愿和欲望,在人清醒时因为它们与道德和习俗不兼容而被囚禁在人的无意识区域,夜晚,当人们进入睡眠状态,这些强烈的愿望就趁前意识检查松懈时,以各种伪装的形象偷偷潜入意识层面,因而成梦。因此,梦的本质就是在现实中被压抑而未实现的愿望的迂回性满足。[2]影片中戴安娜梦中出现的人物或事物正是她现实中所见和所想,只不过有些被转换成了另一种形态,即被“化妆”过了。

梦境中神情紧张的年轻男子丹向一个中年男子讲述他的一个可怕的梦,现实中在同一家餐馆戴安娜和杀手做交易时,戴安娜无意中看到丹正在望着他们。杀手告诉戴安娜事成之后,她会看到一把蓝色的钥匙,而这把蓝色钥匙是用来开一个蓝色匣子的,蓝色匣子在一个乞丐的手上,即这个乞丐将是戴安娜罪行的见证者。戴安娜内心深处很害怕见到这个乞丐,“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改装)的达成”,[3]因此梦境中戴安娜化身为那个年轻男子丹,不停地向中年男子宣泄对乞丐的恐惧,并且说到“希望永远不会在现实中看到那张脸”。当那个乞丐真的出现时,丹当场被吓晕过去。戴安娜雇杀手害死卡米拉之后内心饱受煎熬,这种强烈的恐惧就导致了梦中那个笨手笨脚的杀手,因为失误一连杀了三个人,才得以脱身。现实中邻居来拿留下的东西时告诉戴安娜那两个探员又来找过她,因此梦境中出现了幕后黑手打电话给戴安娜,事故现场两名警探做调查的场景。现实中戴安娜应邀参加卡米拉的酒会,卡米拉和亚当的过于亲密的举动引起了戴安娜的极度反感,这时她正在喝咖啡,并于无意中看到了梦中的威胁亚当的卡氏兄弟,因此在梦境中有了卡氏兄弟吐咖啡的情节,咖啡在这里代表着厌恶、抗拒的情绪……戴安娜不幸的童年、无望的事业、失败的爱情等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在她的梦境中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宣泄和补偿。

电影最后的30分钟,导演运用重构型蒙太奇把故事分割和拆卸,然后通过浓缩简化、颠倒时序及交错呈现等对影片进行重新组装,将现实、回忆和幻觉交织在一起,似乎将观众引向了一个猜不透的世界。但是细心的观众会发现,导演在影片中隐藏了大量的识别标志。虽然影片的表意动机不再是建立在情节的线性发展上,但是通过那些前后呼应的小细节仍然能够获得破译的途径。

邻居走后,戴安娜煮咖啡,这时她用的是棕色的杯子。戴安娜端着杯子走向沙发,镜头横移为躺在沙发上的卡米拉,而下一个镜头中戴安娜手中的杯子已经变成透明的,衣服也不再是之前穿的灰色的睡衣,显然这里时空已经变换了。接着镜头摇向茶几,烟灰缸还在,但是那把蓝色钥匙没有了,可见这是邻居来拿东西之前的事。接下来的几个段落都有卡米拉出现,所以直到戴安娜和杀手在维奇斯餐馆做交易,这部分都是闪回。在之后的组合段落中,首先是那把蓝色钥匙的特写,然后镜头横移为棕色杯子的特写,镜头接着上摇为戴安娜恐惧的脸部的特写,然后全景,戴安娜紧紧地盯着茶几上的那把蓝钥匙,此时戴安娜穿的是那件灰色的睡衣。蓝钥匙、棕色杯子、灰色睡衣这些小细节暗示我们又回到了现实,回到戴安娜煮咖啡的那个时空。然后戴安娜眼睛的大特写,伴随着一阵剧烈的敲门声,戴安娜的眼睛慢慢闭上又慢慢睁开,周围响起人的尖叫的嘈杂声,显然戴安娜已经产生幻觉,面目狰狞的姨妈夫妇在后面紧紧地跟着她,极度恐惧之中的戴安娜陷入癫狂状态,吞枪自尽。

这些小的细节依赖于观众的生活经验或者说观影经验发生作用。我们生活在线性的时空当中,任何事物都是有因果联系的,无论影片中的时空如何错乱,生活经验都会使观众借助一切手段将影片内容重新梳理为线性的故事。因为卡米拉使戴安娜受尽冷落,戴安娜无法忍受所以才雇杀手干掉卡米拉,因为杀手成功杀死卡米拉,所以蓝色钥匙出现在戴安娜的茶几上,因为戴安娜极度恐惧产生幻觉,所以才吞弹自尽。但是,导演的创作不能超越观众的理解底线,否则影片只能成为一堆晦涩难懂的信息碎片。

注释:

[1]黎煜.《撕裂时间――论的后现代叙事策略》[J].世界电影,2007,(2):98.

篇8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绘画;隐喻;言说方式

一、隐喻有助于实现对于无意识精神内涵的揭示

超现实主义的隐喻看似貌似超越古典美学的原则,实则是以超越为追求而旨在建立自己美学原则下的言说符号体系。这种符号是具象的,有种固守的执著感。但这种言说符号,给人的是一种解放束缚的开阔视野,和无拘的“寓无形于有形之象”表现,而非“寓有形于无形之象”的澄明。这使它远离诗歌的表现功能的同时,正好借助绘画的再现功能而实现其表达。同时也是超现实主义在诗歌中没有获得显著成绩,却在绘画领域独树一帜的所在。正是这种“能指”与“所指”、“能喻”与“所喻”之间既相似而又并不相同的紧张关系扩展了人类心灵的经验范围,隐喻就这样在超现实主义艺术的文本中产生了。

超现实主义美学认为艺术要能够反映出具有梦魇般的神秘气氛和人类原始自然的本能夸饰,也是人的头脑活动要从逻辑与理性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本能再现。超现实主义艺术往往通过梦的隐喻、潜意识的隐喻、性的隐喻以及偏执狂乃至困境的隐喻等来揭示人类无意识精神内涵的真实。

第一,关于梦的隐喻。我们知道,弗洛伊德关于梦的研究发现:“梦有两层含意:显梦和隐意。显梦就是梦的表面情景,它可以是合理的,也可以是荒谬的;可以是明了的,也可以是含混的。隐意即梦境所包涵的无意识内容。”而梦的工作方式有“凝缩、置换、将思想变为思想和表饰”等四种作用。不仅如此,弗洛伊德为了使显梦和隐意之间的关系更加规律化,建立了一套梦的象征。但某些形象之所以成为某物的象征,全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对无意识内容的规定,并没有特定的规律可言。以至于这种象征随着规定的变化渐渐消失,并确实在其后继者荣格、阿德勒、弗洛姆那里消失了。因此,弗洛伊德带着科学精神想要寻找一套梦境的固定模式,一套象征体系,以使人们能够顺利地领悟梦的隐意,但精神分析的发展却表明,他寻找到的不是象征,而是隐喻。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象征和隐喻的矛盾是源于无意识功能与内容的矛盾。如果我们能够确定无意识的内容是什么,就能提出一套象征体系;如果只能肯定无意识的存在,而不能确定其内容是什么,我们得到的只能是隐喻。

第二,关于潜意识的隐喻。与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通过语言的聚合关系(隐喻)和组合关系(换喻)表现的不同,拉康以索绪尔、雅各布森结构语言学为基础,借用他们所指、能指、隐喻、换喻等相关理论,重新书写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重要概念“无意识”。认为无意识具有像语言一样的结构,是在隐喻和换喻的替代和置换中进行工作的;它一面逃避、伪装,试图遮盖主体的欲望,一面又不可避免地以梦、玩笑和艺术的形式表现自己。在此意义上,隐喻是指用一能指代替有着近似或类似“意”的被遮蔽的另一能指(如“戒指”隐喻男女之间的占有和被占有关系),着重于“比喻”;而换喻则是使一能指代表另一不在的近似或类似“质”的能指(如部分“帆”代表整体“船”),着重于“置换”。二者的实质都是一种“替换”。相比较而言,换喻不能通过推理或科学的方法被完全掌握,而隐喻或者神话(如俄狄浦斯神话)则可以成为一种更好的媒介,因为,隐喻更有助于进入现实的和人类经验的维度。

第三,关于性的隐喻。在超现实主义运动中,达利首先发现了弗洛伊德关于对于潜意识意象的重要影响。无论是抽屉的具有公开的隐秘性的暗示,还是火对于性冲动的激发,以及蠕动的蚂蚁对于的暗示等,都是“任何尚未产生的东西会使其本身在艺术作品中得到升华”的结果,也正是通过隐喻这一言说方式,实现了对人类非理性精神世界的理性认识。

第四,关于偏执狂的隐喻。达利发明了偏执狂的批判方法等理论。他说:“偏执狂的吹毛求疵活动是一种非理性知识的本能方法,它建立在批判的、系统化的客观现实基础上,是对精神错乱现象的联想和解释的现实。”从此,为从潜意识心灵中生发意象,达利开始用一种自称为“偏执狂临界状态”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意境。达利认为人类不能依赖真实、无梦的世界,不能只是表现完全的真实。这一点在《马鞍与时间》中是显而易见的。马是达利世界的著名形象,以时间为胄,背负重任的马,是压抑的、慢慢行走的世界的代表。这一形象细致地展现了在社会压力束缚下的个体试图隐藏自我,释放本我的无意识的真正心态。整体来看,达利的绘画中,蚂蚁、面包、软表、拐杖、抽屉等形象,会频繁、特别而又引人注意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而达利则更多地是通过这些意象来隐喻他童年记忆的潜意识符号借以诠释他的梦境。作品中几乎每一种东西都不是它的本体,都被他赋予了特殊的涵义。

第五,关于困境的隐喻。达利的《哥伦布之梦》取材于15世纪末哥伦布亲率3艘中世纪后期的木帆船,顶着惊涛骇浪,经过70天旅程,终于到达美洲巴哈马群岛的一段史实。画面中,木帆船显得太小了,旗幡和无尽无休的十字架出现在一个虚幻的环境里;茫茫大海上,一些与半的人浸泡在水中;远处的船正在源源不断地跟随而来,但,一切似乎都是处在风雨交加、雾气蒙蒙的混沌之中。其实,这正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信仰困境的隐喻,希望哥伦布再一次发现人类精神的新大陆。实质是对西方人看似虔诚的中无意识流露出的危机的深刻揭示。

二、隐喻是形而上追问趋向澄明的言说方式

通过隐喻这一言说方式,超现实主义美学似乎使某种隐蔽于我们日常视野中的“真实”渐渐明晰起来。正如张沛所言,转换生成是隐喻的生存形态,而转换生成的生命隐喻则造就了混沌的瞬间澄明,“隐喻地经验、体会生死,在某种程度上便成为生命的基本在世方式。”因而,也正是运用了隐喻这一言说方式,超现实主义美学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艺术创造规律。

正如杜尚,虽不是超现实主义的开创者,但其最重要的贡献“现成品”艺术,改变了人类对艺术乃至对世界的看法,引领人类思索、质疑传统价值观念和艺术创作模式的必要性。杜尚以后,“现成品”成了创造的一种方式,艺术与生活的界线开始消解,而这正是对于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美所进行的形而上追问。这一追问理清并印证了隐喻作为超现实主义表现媒介符号的功能;“现成品”也因此而成了解构并建构新艺术观的符号,由它所展现的艺术观念带给后世很多历史性的转变。

一如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马克斯・恩斯特、霍安・米罗等对于纯属他们个人的下意识的梦幻世界,奇异怪诞的感觉等的揭示。他们常以木板拼贴与油画的结合体的构图,以及优美的、具有暗示意义的仿生学形式来进行抽象的符号言说。如恩斯特的画作《被夜莺吓着了的两个孩子》便是通过“田野”、“天空”、“远处的建筑”等意象使梦境的无意识得以传达,无论是否构成画家幼年经历的隐喻,也或许这种种意象与无意识内容的关系似乎是一个永远也无法释解的谜,“而我们多半低估了梦所受凝缩的程度,以为由一次解析所得的‘隐意’,即包含了这梦所有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先有个声明: ‘一个人永远无法确定地说出他已将整个梦完完全全地解释出来。’”虽如此,但超现实主义艺术至少已经开始了解释的尝试。

而达利对于时空、生死的形而上追问也往往借助软化的钟表、蚂蚁和鸡蛋等写实性符号的隐喻来完成。卡西尔说,“所有在某种形式上或在其他方面能为知觉所揭示出意义的一切现象都是符号,尤其是当知觉作为对某种事物的描绘或作为意义的体现,并对意义作出揭示之时,更是如此。”他直接揭示出符号的间接性特点,即符号能直接诉诸于知觉,但代表的却是深藏于背后的意义。

因此我们说,如果说诗歌的隐喻天生是诗意的言说的话,那么,绘画的隐喻则是通过有形符号进行的抽象言说,作为一种认知意义上符号的言说形式,它借助具体意象并通过其直接诉诸于人类的直觉,从而诱发人们对于隐藏于符号背后意义的追寻――无论是杜尚等对于艺术本质的探询,恩斯特等对于偶然拼贴以及人类幻觉的揭示,还是达利等对于时空、生死等的追问。从而使超现实主义的形而上追问走上了彻底解放艺术和生活中的潜意识资源的道路,试图把那些具有唤起心理现实感和“另外一个世界”的东西真实地展示出来。当然,也正是这一独特的言说形式――隐喻,囿于超现实主义艺术本质上并不否认艺术的具象表达,反而还执著于对于意象的写实性,而使弗洛伊德本人认为其对于人类无意识精神世界的探索式创作不是无意识而是有意识。

因而可以说,在超现实主义艺术没有实现隐喻由修辞学维度向存在论维度的过渡。因此,在超现实主义的隐喻世界中,隐喻还没有达到对于哲学乃至人的存在来说的“体”的规定,而仅仅是“用”的规定。所以,在这里,隐喻还是一种修辞手段、一种写作技巧,而不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人与世界同质同构的致思路径。这种意义上的隐喻,还没有实现通过作为“此在”之“我”的有限性,来“彰显”一切可能的“在者”之“在”的无限性,没有从“用”的层面进入到“体”(成为人的存在方式本身)的层面。

[参考文献]

[1] 张沛.隐喻的生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达利等.达利谈话录[M].杨志麟,李芒等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4]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M].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篇9

2、《幻想即现实》:《幻想即现实》的作者是国内知名的心理医生,专门研究精神分析的。这本书涵盖了他多年进行治疗的想法,这本书不仅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且文字感染力比较强,读起来风趣幽默,十分有趣。

3、《为何家会伤人》:《为何家会伤人》通过各种心理案例反映了现在很多中国式家庭的相处方式,其中有很多因为家庭的缘故不知不觉给孩子灌输不好的思想,甚至给孩子带来伤害。

4、《心理学与生活》:《心理学与生活》是一本十分专业的书籍,这本书一直都是美国高校斯坦福大学的教材,在我国国内很多学校也都是把它作为教材来使用的

5、《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包含了很多人们对于心理学方面的问题,以及更多的解决方案。看过这本书的应该会被严谨有趣的文字所折服。

6、《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未知的自己》主要就是一个女性和一位老人的对话,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让读者了解更多的知识,甚至遇到未知的自己。

7、《爱的艺术》:《爱的艺术》出版于1956年,是一本经久不衰的作品至今依旧十分畅销,并且已经翻译成了三十多种文字影响了更多的人。

8、《乌合之众》:《乌合之众》主要从集体心态出发,让人们了解更多的集体行为背后的意义,这本书的文字入木三分,影响了很多人。

9、《自卑与超越》:《自卑与超越》的作者本身就是一个比较了不起的人,他在小时候因为佝偻病和肺炎的缘故有着隐隐的自卑,但是他并没有被这些打倒反而更好的超越自己,最后成为世界有名的精神分析师。这本书就是作者的人生感悟,让读者了解更多。

篇10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辩证唯物主义;阴阳;四象

把弗洛伊德和马克思扯在一起并不因为他们同是伟大的思想家又同是犹太人,也并不因为弗洛伊德对马克思学说有着自觉的承继与批判。事实上,弗洛伊德对马克思的学说虽说有一定的了解,并多次谈起他的学说与马克思学说的关系,甚至承认在社会生活中经济动机比起他所强调的无意识的性本能更加重要,但他把理解为一种经济决定论终归是片面的。在他看来,他的理论与马克思的学说明显分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可这并不影响我们从这两种看似不同的理论体系中找出它们的同构性,更何况两种体系本身都有着巨大的阐释空间。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就有人尝试着寻找两者之间潜在的对话关系。托洛斯基在其《文学与革命》中便声称精神分析可以为所接受。此后的贝霍夫斯基、弗里德曼、卡尔·曼海姆、保罗·利科、阿尔都塞等都对两者进行了置换与比较。与此同时,奥地利的赖希、英国的者奥兹本,开始了把与精神分析进行结合的自觉尝试,形成了所谓弗洛伊德主义的。50年代之后,法兰克福学派的弗洛姆、马尔库塞也写了一系列著作,将这种结合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毫无疑问,这都是后来的比较者们必须正视的努力与成果,但也无庸讳言,这种种置换、比较乃至补充都没有从逻辑结构的根本上找出两者内在的一致性与互补性。介乎此,笔者想就此间问题进行大胆而又冒险的尝试。好在我要借助的技术手段或者说结构中介是我们民族的成员所耳熟眼详的阴阳四象观念。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结构框架

为了阐述的方便与简约,我们先看一幅图表。

图1:辩证唯物主义结构简图

(抱歉:图发不出来!)

如图1所示,我们分别把物质、意识、认识、实践等辩证唯物主义的四大范畴置于少阳、太阴、少阴、太阳等四象的结构框架中,便可以解释唯物辩证法的所有理论。

先看宏观的结构:从本体论而言,马克思学说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便不难得出(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请保留此标记。)其唯物主义的本体论,但阴阳相生相成,意识也可以反作用于物质,是为辩证法,故曰辩证唯物主义。从实用论而言,分实践与认识,马氏以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故为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从体用关系言,马氏注目现实的人及其发展,即以人为本,故为主体性哲学、人本哲学。物质与实践同具物质性,属第一性;意识与认识同具意识性,属第二性。从图象来看,马克思学说之强在实践(太阳),其弱在意识(太阴),而马克思哲学正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以实践为本质特征。总言之,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并以实践为核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主体性)相统一的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

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理解可以分成物质论、意识论、认识论、实践论四大块进行,其间又要遵循普遍联系的规律(对应于图1的点面结合)。举例来说,对物质范畴的理解应遵循这样的思路:

(1)物质

(2)物质——意识

(3)物质——实践

(4)物质——实践——认识

(5)物质——意识——认识

(6)物质——认识

其中第1条是对物质本身的理解,其余5条则是相关联系。就物质范畴本身而言:客观实在是它的唯一特性;运动是它的存在形式(或云根本属性),但运动必须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中进行;物质的具体形态不可穷尽,大到人类世界与自在世界的对立,小到微粒子与未知粒子的区分,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物质的本质形态则是质与量,物质形态的变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物质与其它范畴的关系包括其它范畴之间的关系在图表上是通过箭头体现出来的。这些箭头深蕴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与规律: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其中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的观点与矛盾斗争性的理论尤为值得关注。

此时此刻,我们不打算就此体系进行周严与彻底的阐释和推理(尽管这本身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只是让大家看看马克思学说的逻辑框架,并了解到在这样一个框架中马克思本人关于意识的论述相对于物质而言是极为贫乏的(笔者没有具体阐述,因为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而这恰恰为这一框架接受有关意识方面的理论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二、精神分析法的相似体系

及两种学说的同构与互补

那么弗洛伊德及其后继者们有关意识的精神分析学说是否可以填补这些空间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给它们提供一个更大的空间。

图2:自在世界结构图

如图2所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称为人类世界(佛教称为堪忍世界),按主客二分的观点可分为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当然作为主体的人本身也有物质与意识之分。更为重要的是在我们人类的认识范围之外还有更为广阔的自在世界,由于潜意识的未知性,我们也把它放在自在世界里,并使之与潜物质相对存在。这样,精神分析理论也就可以与唯物辩证法同处一个空间里了。这一空间中内部结构的太极图式的对称性本身就暗示着它们的同构互补性。为了使这种结构更加明了,我们不妨对意识与潜意识理论作类似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解析。

图3:意识理论结构图

(抱歉:图发不出来!)

如图3所示,在精神分析学者看来,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代表着人类最深层、最原始、最根本的心理能量。它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因此潜意识在人的整个心理结构中是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心灵的核心。而意识是能够被自己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还在意识与潜意识之间设置了一个前意识,目的是为了便于对潜意识的理解,并不具有结构功能,所以弗氏把它归入潜意识领域。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沟通是通过一些精神意象来实现的,弗洛伊德将梦当作这些意象的典型,通过对梦的解析来了解潜意识的状况。这种路径颇同于以实践的方式来认识外部世界。看得出来弗氏学说与辩证唯物主义在宏观框架上是具有一致性的,更有意义的是,弗氏的以性本能为核心的潜意识理论与的物质观也具有同构性。

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相对应的是,弗氏认为潜意识是一种精神实在,潜意识的存在形式是本能冲动,冲动是一切本能所共有的特点。本能的运动虽说是无序的,但也可以各种变化的形式在潜意识、前意识乃至意识之间不停进行。而本能作为潜意识活动的能量源泉其总量也是不变的,它的转换也遵守能量守恒定律。上文特意提到物质运动的方向性,说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事物的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无独有偶,在弗氏看来,本能冲动也是具有倾向性的,弗氏将本能分为“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前者是同维持个体生存及绵延种族有关的本能,后者是一种回归无机状态的倾向,常常表现为破坏和毁灭的冲动,而“生的本能”优于“死的本能”。既然有两种对立的本能存在,就免不了要发生斗争,在弗氏看来,正是这两者之间不停的博斗,共同构成人类行为的内驱力。所有这些,都表明了弗氏理论与马克思学说的同构性,而弗氏关于意识、潜意识的深细探讨也正是马克思学说所欠缺的。

与对这种内在同构互补的分析相比,外在因缘与方法的比附并不少见,我们就以陈晓明先生的归结来帮助我们作的理解。陈先生在其《论弗洛姆对弗洛伊德学说和马克思学说的综合》一文中,将弗洛姆关于“两家共有的基本前提”概括为:“两者都将‘怀疑一切’作为理论的起点”;“两者都坚信真理的解放力量”;“两者都是以人道主义为基本思想”;“两者都运用了动力学和辩证的方法来研究现实问题”。[1]也就是说,是科学精神、人本情怀与辩证方法的一致使两家学说具有了同构性。

三、物质世界与意识领域的融通

既然两家学说具有同构互补性,又有共同的构成要素——意识,就必然存在通融的可能。为了让问题的关键更为突出,我们省去那些旁逸斜出的枝节,只将物质、意识、潜意识三者的关系彰显出来。

图4:两家学说的通融

(抱歉:图发不出来!)

如图4所示,意识是物质与潜意识的联系纽带。左边的一头表明的是辩证唯物的观点,右边这一头则表征意识与潜意识的关系。

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本有的观点里,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讲得很多,也讲得很透。与此同时,从物质的角度出发,它也承认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与意识的能动作用。但意识究竟如何独立,又是如何发生反作用,马克思的学说始终是语焉不详,不痛不痒。因为物质是它唯一的立足点,虽说站在物质的角度也能感受到来自意识的力量,但这种感受是单向的,也是不知源头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马家学说的党性原则限制了它对意识的深入了解。现在我们把马克思学说关于意识的触角再往前延伸到精神分析学所提示的潜意识领域里,再转过身来面向意识与物质,我们就能把马克思学说中留下的疑难问题非常便捷地解决了。比如上文提到的意识如何独立存在的问题,在精神分析学说看来,意识是与潜意识相对存在的多层丰富体系,它也有自己的能量运动方式和不同变化形态,并非简单如马克思物质立场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这样侧面迂回的言说。同样道理,关于意识的能动作用,马克思也没有提示其内在的动力,而只是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样简单的物理定律中理所当然地推出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必然产生反应。精神分析的本能理论显然在这一问题上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好在马克思学说留下了许多可以容纳的空间,除上文所言之外,诸如世界统一于物质,意识也是物质的产物和表现,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等,也给精神分析学说以大力的支持。

因为相对于马克思的物质学说而言,精神分析学的意识、潜意识理论更为封闭与自足。它缺少与外部世界的必需联系,它的本能没有来源与根据,它的本能冲动也没有最终的落脚点(物质世界)。本我、自我、超我的三大人格结构的设置有利于我们理解意识与潜意识的活动方式,但本我的动物性本能需要我们了解外部世界,超我的道德规范与“至善原则”更来自于社会存在。而这一切,又都可以在马克思学说的帮助下得以妥善解决。做法很简单,只要将马克思的“物质”范畴连接在“潜意识——意识”结构的“意识”这一端就可以了。这样,本能的冲动有了最终的目标——物质世界,而这正对应于马克思学说中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本能也有了来源,外部世界的能量与信息通过意识或遗传传送到潜意识领域(集体无意识也可以在此得到合理解释)。这种沟通不仅使意识、潜意识本身具有更大的能耐与活动空间,还可以给别的学说以极大的启示。比如环境决定论者,便可将遗传因素辩解为外部环境影响的代际积淀,这样一来,只要你承认物质第一性,就不容你不承认外部世界的终极决定权。这当然不象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具有现实性,但党性却使其与马克思学说一样个性鲜明。事实上,不同的哲学视角可以产生不同的哲学派别,横看成岭侧成峰,如果你不希翼一统,哲学原本是可以丰富多彩的。

当然,一统不是不能,而是需要实在的宽容与谅解。就上述两家学说而言,首先是两家都乐于在一个更大的屋子里坐下来谈判,而不是你非得到我家或我非得到你家;其次是承认彼此的独立——范畴的一致性;再次是资源的共享(或经济一体化)——使用相同的可以互换的能量;最后是遵守双边协定——输出时以我为主,输入时以你为主(或唯心或唯物,或遵守大国一致原则,承认物质的先在性)。

以上粗略的论述不足以阐明全部的观点,但我们相信,这种尝试与思考有利于我们理解辩证唯物主义与精神分析学说的异同,甚而也有利于我们真正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巨大阐释空间,并进而不断补充它,发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