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孤诣的意思范文
时间:2023-04-02 07:07: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苦心孤诣的意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费尽心机: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多含贬义)
2、苦心经营:苦心经营是一个词语,意思是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或进行艺术构思。
皓首穷经的近义词:
1、白首穷经:白首穷经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直至年纪老了还在钻研经籍,犹言活到老,学到老。
篇2
李格非,字文叔,济南人。其幼时,俊警异甚。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调冀州司户参军,试学官,为郓州教授,郡守以其贫,欲使兼他官,谢不可。入补太学录,再转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常著《洛阳名园记》,谓“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其后洛阳陷于金,人以为知言。绍圣立局编元v章奏,以为检讨,不就,戾执政意,通判广信军。有道士说人祸福或中,出必乘车,氓俗信惑,格非遇之途,叱左右取车中道士来,穷治其奸,杖而出诸境。召为校书郎,迁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刑狱,以党籍罢,卒,年六十一。
格非苦心工于词章,陵轹直前,无难易可否,笔力不少滞。尝言:“文不可以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且晋人能文者多矣,至刘伯伦《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辞》,字字如肺肝出,遂高步晋人之上,其诚著也。”
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女清照,诗文尤有称于时,嫁赵挺之之子明诚,自号易安居士。(《宋史・李格非传》)
4.下列对于文中画波浪线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
B.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
C.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
D.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
5.对下列加点字词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句子当中,“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
B.绍圣立局编元v章奏,以为检讨,不就,戾执政意,通判广信军。检讨,是指检查反思自己过错的行为。
C.召为校书郎,迁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刑狱,以党籍罢,卒,年六十一。句子中的迁是古代称调动官职。
D.妻王氏,拱辰孙女,亦善文。句中的“氏”是可以加在远古传说人物后面、世袭官职后面的称谓。
6.下列对原文有关能力的概括和分析,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3分)
A.在当时官府正以诗赋取士,李格因为用心于经学,写有几十万字的《礼记说》而登上了进士第。
B.李格非在自己所写的《洛阳名园记》中认为“洛阳的盛衰,是国家治乱的征候。”
C.李格非被召回朝廷任校书郎,又迁著作佐郎、礼部员外郎,提点京东的刑狱,不久,因为打了道士而受到牵连罢官。
D.李格非认为,做文章贵在诚心,古人的文章仿佛从肺腑中流出来的,原因是他们的诚心具备。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格非苦心工于词章,陵轹直前,无难易可否,笔力不少滞。
(2)文不可以苟作,诚不著焉,则不能工。
一、作品简介
《宋史・李格非传》这段人物传记的文字较为典范,文字浅易,难度适可,故选择此文作为古文阅读题目的材料,无可厚非。
二、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
4.B。原句“有司方以诗赋取士,格非独用意经学,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遂登进士第。”其中,“有司”指的是一种官职机构,所以断句的时候要把其意思弄明白,其取士不光取格非一人,因此C和D选项直接错误。其次,“格非著《礼记说》至数十万言”意思是格非写有《礼记说》数十万言,因此不能断开,故A选项错误。(3分)
5.B。B选项目中的“检讨”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掌修国史。今义是指检查反思自己过错的行为。(3分)
6.C。C选项中主要总结的是李格非的罢官原因是党籍之祸,而不是打了道士。(3分)
7.(1)李格非苦心孤诣精通词章,勇往直前,不管难易可否什么情况,他的笔力从不稍停。(译出大意给2分;“工于”“陵轹”“少滞”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文章不可以随便写,诚心不具备,就不可能把文章写得很好。(译出大意给2分;“苟作”“著”“工”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三、知识内容及能力要求
4.考查考生理解分析能力。四个题目侧重于学生古诗文朗读教学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把握句子的标点符号,做好句子的断句。
5.考查考生理解分析能力。文言文基础知识考查,涉及了诸多的方面,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能够多积累。
6.综合考查对文意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本题目是近几年高考当中常考的题目,要求学生能够综合上下文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能力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7.考查考生对文言文的翻译能力和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翻译是直达文章思想核心的最基本的途径,学生要联系全文,做到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四、试题价值
本道文言文阅读在命题内容上,对学生积极进行价值引导,既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体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继往年不考文言虚词之后,又取消了文言实词的解释题,而将文言断句题文意把握题传承下来,考查了与2016年课标题一样的古代文化常识题,令中学生“三怕”的文言文的考查翻出新的
篇章。
参考文献:
篇3
“嗡——嗡——”调成振动的手机在抽屉里动个不停。萨金特皱了皱眉头,拿出来一看,又是那个陌生的号码,今天已经打来两次了。
68岁的萨金特是纽约大学的一名经济学教授,从事了大半辈子教学工作的他,有一个古怪的习惯:在给学生授课或准备讲义时,绝对不允许外界的干扰。妻子卡洛琳最清楚他这个习惯,为了给他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每当萨金特在书房里准备讲义时,她都会知趣地把电视机音量调到最小,手机也一律调成振动状态。
陌生的号码萨金特从来不接,除非这个号码连续呼叫三次以上。在他看来,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大事,他可不想被人情世故给羁绊住了。
“嗡——嗡——”手机又动了起来,已经是第三次了。这次萨金特有点不耐烦了,他一把抓起电话,不客气地冲着听筒喊了一句:“你一次次打来烦不烦?”
“不好意思,请问您是托马斯·萨金特先生吗?”电话那头是一个温柔的女声,似乎并没有被萨金特的火气烧到。“我们是瑞典皇家科学院,感谢您为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所做的努力,您的研究成果对于找到解决全球经济危机的方法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决定把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您。”
“好的,谢谢。我还要准备讲义呢。”萨金特轻轻地说,然后挂了电话。
半小时后,萨金特准备好了讲义。他拉开书房门,坐到餐桌旁,享用妻子为他准备的热气腾腾的早餐。他看了看手表,早上9点整,时间还早,他可以从容赶到纽约大学为他的学生们上课。
出门前,他平静地告诉妻子:“亲爱的,我好像得了诺贝尔奖了。”
“好啊,这下你可以给我买条好看的围巾了。”卡洛琳轻轻地给了丈夫一个吻。
像往常一样,卡洛琳一脸平静地目送丈夫出了门,然后她飞快地跑到书房里,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泪水夺眶而出。诺贝尔奖是对一个研究者最高的奖赏,她从来都不敢想这样的奖赏会落到她亲爱的丈夫身上。
萨金特走出地铁,来到纽约大学,走进他熟悉的教室。奇怪的是,他平时上课时“人满为患”的景象不复存在,教室里竟然空无一人!
正当萨金特大惑不解的时候,身后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他的学生们整齐地站成两排,两个高个子男生扯着一条红色的横幅,上面清楚地写着:“恭喜你,亲爱的托马斯!”
这时候,学生们纷纷朝两边分开,闪出一条通道,通道后面是纽约大学的校长和萨金特的同事。萨金特的眼睛顿时湿润了,他摘下眼镜,抹了一下潮湿的双眼,上前和这些亲爱的人们一一拥抱。
“我只不过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安心做了些研究,怎么值得大家这么热情地关爱?”不善言辞的萨金特动情地说。
“感谢你所做的一切,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校长搂着他的肩膀激动地说,“你所有的努力全世界都看在眼里,你理应得到这样的奖赏。”
篇4
略读本书后首感,在这物欲横流,浮躁不堪的社会,有一位如此教育大贤甚为难得,从朴实无华的字里行间能感觉到作者的苦心孤诣. 本书开篇即言道:教育无捷径。与中国千百载来的教书育人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俗语云:书读三代,必出雅人。就是说古时出一个文人雅士也得经过三代的熏陶。教书育人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培养人才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这点无论古今中外均是殊途同归。
作者在书中记录的各种教育方法、教学思路,总结起来,他就教了学生两种东西。
一、书里的
作者在书中对各门学科教育均有阐述,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特点,也就有不同的方法。如阅读写作,我们把它叫语文,语即言,文即写。作者描述教学过程中有一些很有意思的片段,就是学生在读和写的过程中纯粹是为了取悦老师与家长,或应付考试。而不觉得学这些东西是为自己在学,不是想从读或写中学到什么,也不知书上写的是什么意思,读这些书能作什么用,至于一些书中作者想要表达些什么,你能从中收获些什么,那就更无从谈起,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无法得到提升,良好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也就无从建立。而老师一方面想取得很好的教学成绩,学生填鸭式吸收又不尽人意,如此极易导致恶性循环,机械性的应试教育不可取,由此可见一斑。
书中作者从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譬如雕手遇美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慢工细火,渐渐让学生体味到学习的愉悦,学习的兴趣。
如数学,数学是一门严谨的课目,对即对,错即错,不同的只是证明它的过程。数学的思维是严密的、灵活的、有条理的,但对于那些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这是相当枯燥的。而作者就是让学生从加减乘除的框框中跳了出来,摸拟各种数字游戏,用各种有趣的方式把学生们带入这个眼花缭乱的数字世界,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使其自发的思考各种数学问题,让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变得更为合理、灵活、严谨。
“人一旦产生兴趣,便产生了一个学者。”作者的这句话,便是对书本里的教育很好的一个总结。
二、书外的
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作者在书中透出一种观点,就是应在教室就培养好学生良好公民应具备的道德观,有自己行为准则的性格。
这就要求老师要言传身教,因为道德观虽然有其准绳,但各有各的做法。做法不同,学生体会自会千差万别。譬如,信用、诚实、谦逊、礼貌、信任。而在教室,老师你就是唯一的榜样。老师在处理学生事务时的公正与否,诚实与否,信任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行为。处事偏颇,使学生易感沮丧偏激,不讲信用,学生就会对老师失去信赖,以后老师所言所语学生均会漠然以对。
而道德感悟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准则,继而对学生性格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
“人性品格才是教育本质”这是作者心声的呐喊,也是对所有一线教育工作者的鞭策。用我国儒家的说法,人的品格健全必须具备五种品质,即仁、义、礼、智、信。放在今天,仍然是适用的。
仁即仁爱,义即尊贤,尊老爱幼,助人为乐之意,而礼则是对仁和义的一种具体规范,智即知,世事洞明,人情练达说的就是智,信即诚也。
篇5
关键词: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复习导入
初中语文课堂的导入,在新授课中往往丰富多彩。相比之下,复习课的导入则显得相形见绌,而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更是琐碎、繁杂。但“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入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语文课堂教学,基础知识的复习更应设计出适宜的导入环节,使得学生很快融入知识体系。
一、宕开要领,推陈出新
复习字形一类知识,与其生硬地强调某某字易出错的地方,不如课堂一开始,就让学生拿出纸和笔,美曰:中央电视台推出汉字书写大会,我们也来个汉字书写比赛。接着报出如“刹那”“越俎代庖”“啜泣”“苦心孤诣”等词语进行听写。学生平时的字形练习多是在作业本上,写上三到五遍。这种开门见山,像小学生听写词语的形式,虽然陈旧,但对于初中生,也不乏新意。一下子注意力就集中起来了。即使很多人不能将所报字词全部写正确,但他们将会在接下来的时间,很快地翻书,或是询问其他学生,找正确的写法。巩固字形的积极性高涨起来,不会觉得这类知识的复习枯燥无味,课堂气氛自然兴趣盎然。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借名言,联系学过的词语,说说意思,因势利导引入词语的运用。入课,示几个词语,思考写话展示。或是出一个即兴的写话小题目、开头,要求必须运用到中学学过的一些词语,课堂说片段,师生对于使用的词语进行品析。这其中,必然是学生在头脑中对词语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进而理解,最后运用。
二、设置悬念,寻本探根
初中语文要求学生阅读很多名著,很多是学生喜爱的,如《格列佛游记》等。这类名著的巩固,可巧设悬念,避而不讲。课堂导入:格列佛是谁?他在哪些国家游玩?学生可能会七嘴八舌,说出一些。教师不补充讲述,偏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格列佛游玩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些事情有趣吗?引得学生自己弄个水落石出。这样设疑,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把名著复习当作故事会,探讨巩固内容自然不在话下。
像鲁迅的《朝花夕拾》这样,和现实生活较远的名著,可在课前借助多媒体,出示一些图片和部分片段文字,师生共同看图和朗读,没兴趣的学生自然约束自己,跟着一同进行。即使主人公故事和现实生活大相径庭,但文学终究是源于生活的。虽时代久远,也能从中寻找些影像。探究名著主人公、故事内容,逐步引入,究其根本。
三、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对于经典诗文默写,可以做一些游戏引入,如,教师可事先准备好一些纸条,上面写上经典诗文其中的一句,让生抽取,对下句或上句。或者是在课前给生布置任务,准备一些小纸条,写上经典诗文的某一句,空出上一和下一句。上课分别传给同座左右、前后,后做自己收到的纸条。学生把收到的纸条默写,就像做游戏般,有情节、有竞争,巩固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
语段修改和修辞运用也适宜创设情境。常让学生写日记的教师,可在课前将学生的日记随机发下去,课堂引入:我们都来当小老师,批阅一次日记,看看日记中有没有毛病,把有毛病的句子用横线画出,在旁边用铅笔修改正确;把日记中使用的修辞用曲线画出,可以进行适当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初中生有一定的修改句子的能力,当然是欣欣然地进行。这样,教师再让学生说发现,由此归纳语段修辞的方法和原则、修辞用法等就能因势利导,继而迎刃而解了。
篇6
一、树立朗读理念。让学生想读
要让学生从根本上树立以“读”为本的理念,知道文章需要从读中理解,从读中感悟。要有好的朗读效果,就必须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让学生真正地用心去体验,才能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二、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爱读
1 营造朗读氛围,引起学生朗读的乐趣
教学中要适当的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比如在教《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时,就精心设计了一个环节:小法布尔十分的迷恋昆虫,每次帮妈妈赶鸭子,到田野里观察昆虫都忘记了回家,于是着急的妈妈来到田野上,高声喊道:“法布尔,你在哪?”法布尔会怎么说?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纷纷举手,大声朗读课文内容,并且读得起劲,读出了情。因此,营造朗读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朗读,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涨,这样才能人情入境,读出味来。
2 发挥范读作用,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
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因为范读能以声传情,唤起共鸣,使学生深深被课文吸引,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比如像《二泉映月》《大江保卫战》这类感彩很浓的课文,更应该通过朗读来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教师必须声情并茂地朗读,把他们带入课文的意境之中。
3 善于运用评价,激发学生朗读的信心
学生朗读不好,多半都是缺乏自信,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他们每一次每一处朗读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比如:“你这次进步很大,声音比以前洪亮了。”“你很善于抓住文章的关键词,进行重读,读出了文章的感情。”――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自然而然信心倍增,朗读兴趣就会越来越高,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三、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会读
在整个朗读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指导,善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课堂中多读少讲,给学生适当的点拨。比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中,哪个地方需要停顿,哪个地方需要重读,都要给学生以适时的指点。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把握了,也培养了语感,陶冶了情操。
总之,朗读教学多少年以来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是通往语文教学的成功之路。所以,对于我们语文教师来说,重视朗读训练,才能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台东六路小学)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并加强诵读训练/曾冬槲
诵读是学生理解古文的首要条件,是提高文言阅读能力的一把金钥匙,是文言课文教学的一种手段,一扇窗口,通过诵读,才能体味到作者的神思匠心及文章的要旨,才能获得各种语文知识技能。我国传统教学是十分重视诵读的,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格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等脍炙人口的古训,可见诵读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诵读教学是我国语文传统教学经久不衰的教学方法。
一、诵读是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
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掌握和积累,都不能单靠背解释、记术语,只有置之于一定的语言环境,通过诵读文章并熟悉相关例句,才能实现。如《屈原列传》“‘离骚’者,犹离忧也”的“离”通“罹”,《张衡传》“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的“禽”通“擒”,《马说》“才美不外见”的“见”通“现”。如果对这些字词单凭死记硬背,绝对是“苦差”;如果相关文章熟读成诵了,感性例句积累多了,“苦差”也就变成“乐趣”,生疏也就变为熟悉了。
二、诵读能加深学生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文言文语言的内涵极为丰富,表达思想感情的区别也极为微妙,每篇文章的语言从表层含义到深层含义,仅靠老师的讲解是不行的,须借助诵读,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想象、分析、推理,挖掘其思想内容。如讲《祭妹文》一文时,教师先对作者简单介绍,对课文内容不作任何分析讲解,然后用沉静的语调动情的朗读,学生们被深深地感染,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寂无人声的教室响起了一片唏嘘,有的还“动声哭泣”。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具有巨大的言语感染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不用等待老师讲解,就理解了课文的意思,甚至连文章的主题都能明确地表达出来。
三、诵读能增强学生的文言文语感
语感是“言语交流中对词语表达的理解、使用习惯等的反映”。“语文教学要抓语言,语言教学要抓语感,语感教学要抓诵读”这话十分有道理。学生诵读,老师的指导是关键。如诵读《醉瓮亭记》时抓住该文章的语言特点,全文二十一个“也”,读出了“也”字的语气、语调,也就读懂了文章,着力训练学生口诵心悟的能力。交流读“也”的感悟;试读“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提出各自的理解和朗读处理。以“读”为起点,以“悟”为归宿。熟读成诵,能背出不少古文,只有这样才能由懂字词的“点线的懂”过渡到更广阔的“立体的懂”。
四、诵读能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古人称作诗为“吟诗”,因为只有放声“吟诵”,才能体现诗歌的节奏、音律、神韵来。学生在放声诵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同时也在涵泳体味古人苦心孤诣创造的声乐美。例如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教学中,教师先让学生在配乐诗朗读中感受作者巧妙的用词,再结合诗人被贬的经历,深入体会作者借山水抒别样怀抱的情感,再谈谈自己的感触;通过复读课文,在脑中尝试再现历史,与诗人同呼吸共命运,体会作者的喜与悲、爱与憎。通过诵读让学生个性张扬,特长展示,立体体验,并随着教师的引导逐步延伸,情感逐渐变得细腻,思维逐渐变得敏锐,视觉渐渐变得深邃。
五、诵读具有独特的道德修养、思想情操的浸润功能
如果说阅读古诗文可使我们超越时空与古圣贤进行心灵对话的话,那么诵读古诗文就是我们“替”古圣贤抒发思想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的过程。他们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的同时,也会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如《劝学》体现了读书人顽强刻苦、勤奋好学的精神;《师说》劝导世人应尊师重教,谦虚好学,不耻下问;《荆轲刺秦王》中,不畏、勇于献身的荆轲与《苏武传》中的苏武,同样高尚;《离骚》与《归去来兮辞》所表现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愿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节操,一脉相传。当学生神情肃穆地朗声诵读《苏武传》“渴饮雪,饥吞毡”的时候,升腾在他们心灵中的是那股超越古今的浩然正气;当学生慷慨激昂地高声诵读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时候,充溢在他们心中的正是那种荡气回肠的爱国情操;吟诵岳武穆的《满江红》,学生壮怀激烈;朗读关汉卿的《窦娥冤》,学生悲愤满腔……
篇7
然而,我们也看到拓展教学存在的一些误区,只是为了拓展而拓展,拓展已经成为了一种形式,不管拓展的效果如何,似乎只要有了拓展的环节,就算成功。实际上,毫无实效。具体表现在:拓展脱离文本,拓展形式单一,拓展主体不明。
拓展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进行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下面笔者就自己个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来谈谈对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肤浅认识。
一、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原则
为了真正发挥阅读教学拓展的有效性,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立足“文本”进行拓展
阅读教学需要拓展,但拓展一定要立足文本。我们决不能为了拓展而拓展,不能让拓展成为形式。拓展的内容、拓展的时机、拓展的角度、拓展的宽度和深度……都要围绕文本来展开。文本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离开文本的拓展那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立足文本的拓展,是文本解读的延伸和补充。
2.立足“学生发展”进行拓展
阅读教学的拓展要以学生主体的发展为依据。拓展要充分考虑到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接受能力的高低、基础的好坏、思维的活跃与迟钝等诸多因素,具体说就是立足于学生情感上喜欢、感兴趣、可接受、乐于主动参与的拓展点来进行拓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立足“适度”进行拓展
有效的拓展,内容不在多,在于适度,在于恰到好处。教师不能将拓展环节当作一个“卖点”来展示自己的才学,卖弄才思,显示课堂教学的新意,拓展内容和形式接连抛出,容量庞大,导致学生难以掌握,甚至无所适从,课后无印象,这样的拓展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实践
基于以上的原则,我认为要使阅读教学的拓展真正走向有效,必须找准拓展切入点,笔者选取了以下几个切入点进行有效的拓展。
1.从新课启动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在学生学习新内容之前利用拓展阅读作铺垫,会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新知识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以便尽快进入新知识的学习。这种阅读内容或是对作者的介绍,或是和课文背景、主要人物、主要事物相关的内容,使学生获得知识基础。更主要的是,这些或生动、或真实的材料能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和欲望,为学习新课增加了动力。
比如,在教学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时,笔者在文本解读之前,也进行了拓展。让学生诵读王之涣《出塞》、王维《使至塞上》、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边塞诗歌,深切感受边塞诗歌意境开阔、风光奇丽、气势雄伟、征战悲壮等特点。接着进入《渔家傲 秋思》的学习,学生就容易深切体会诗人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自己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思乡忧国、壮志难酬的感慨情怀。
2.从精美语言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之作,内含很多妙词佳句,精彩语段,因此围绕文本的精彩语言作一些拓展训练,既可以培养学生感受、积淀、习得语言的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比如,笔者在执教公开课《老王》时,在品读老王临死前送香油和鸡蛋这一情节时,围绕语言作了拓展:“镶嵌”“可笑”等词妙在何处,能否改换成“站直”“可怕”等,有的学生说,“镶嵌”比“站直”好,镶嵌写出了老王已经接近死亡了,身体极度的虚弱;有的学生说,“镶嵌”一词形象写出了身体僵直、步履维艰的形态,“站直”却没有这种效果;有的学生说,“镶嵌”一词使人容易想到遗照,暗示老王即将离开人世,增添了一种悲凉的意味;有的学生说,“可笑”比“可怕”好,更显出老王的不幸,以及作者对老王的深切同情……在学生品位语言的基础上,自然地引出李健吾的话:“一切在情在理,一切平易自然,而韵味尽在个中矣”来印证,学生对语言以及老王的善良就理解得更深刻了。
3.从文本空白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作者为了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或为了文章本身写法的需要,在文章中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处往往蕴涵着丰富的内涵,它能够触发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作品的空白进行富有个性色彩的拓展,不失为开启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
鲁迅的《风筝》一课,文中的“我”把小兄弟苦心孤诣制作的、将要完工的风筝毁坏后,“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这段文字将“我”的粗暴、自私、专制、漠视孩子的天性写得非常细腻,但有关弟弟的心理活动只字未提。在教学时,笔者抓住了这一空白点,进行了有效的拓展:
师:小弟弟当时会怎样想呢?请大家发挥想象,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进弟弟的心灵深处。
生①:做风筝的事被兄长知道了,我该怎么办呢?我好害怕啊。
生②:我知道瞒着你做风筝不对,但我太喜欢风筝了。
生③:哥哥,我错了,我不应该躲在小屋里做风筝惹你生气。
师: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回答,老师想,弟弟的心理为什么只有害怕、无奈、后悔,却没有怨恨、生气呢?你们是根据什么来作心理揣测的?
生②:“我”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扼杀了孩子的天性,请求弟弟宽恕时,而弟弟“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生③:后文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弟弟把兄长的行为视为合情合理,做风筝偷着做,正说明自己也认为做风筝是不对的,一旦被兄长发现,自认该罚,所以哪来怨恨呢?
……
通过以上空白点拓展,除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外,也突破了文章的难点“我的心只得沉重着”的原因: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乞讨宽恕,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觉悟者永远无法补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更加深刻,而且也使文本内容更加丰厚。
4.从领悟主题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主题是一部作品的灵魂,对主题的理解是解读文本的重要内容。教师要围绕主题作出形式不一的拓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创造性的对话,一步步地向文章的主题开掘,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感悟、碰撞中,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创造,从而深刻地领会作品的主题,升华思想。
杨聪老师(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在执教《云南的歌会》时,在引导学生从细节和字句中发现、品味云南歌会的“意思”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领会作品的主题,作了如下一步步拓展:
师:请看课文已删除的第一段: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师:沈从文认为写歌会的“意思”在哪里?
生①:生命的美好,生命的颂歌。
师:那么,沈从文歌颂了哪些生命形态,请用这样的话来表述,“这是____生命”,可以是自己概括,也可以是文中的字。
生②:这是无拘无束的生命……
生③:这是兴奋、活跃的生命……
师:如果我要你在“活”字前面加一个修饰语,来表达你对这种生命的看法,你会选择哪一个字?
这【】是______的生命
(却/竟/真/就/才……)
生:……
师:只有这样的生命,生活才有意思;只有这样的生活,生命才会充满活力。在我们今天这个物质社会里,忙忙碌碌的人们,我想加一个“才”字,这才是活的生命,我为什么要加这一个“才”字,请看大屏幕:
不少写平民的散文,玩味的往往是他们生活的卑微,却意识不到这个大海般的世界对于生活的意义,感觉不到它的尊严。沈从文是个例外。他始终以“乡下人”的视角,从乡村的民风民情中发掘人生中优美、自然、鲜活的生命形态,以唤醒那些在尘世风烟中渐次迷失的灵魂。邵燕祥说“从文的作品将以不舍昼夜地流传下去,润泽当代的直到后代的无数焦渴的灵魂。”……
这层层深入的拓展,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催生了学生的深层思考,将文本主题提升到了更高的一个层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选择相同或相似主题的作品进行拓展,指导学生比较分析、讨论思考,从而把握主题。如学习鲁迅的《孔已己》时,引进吴敬梓的《范进中举》进行比较阅读,两篇文章都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迫害,但《孔已己》是通过让人心酸的失败者形象来表现的,《范进中举》则是通过让人心酸的成功者形象来表现的。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引进席慕容的《乡愁》进行比较阅读……采用比较阅读,既帮助学生理解并深化文本的主题思想,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5.从捕捉质疑入手,进行有效拓展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对话的过程,具有极强的突发性和偶然性,再详细的备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的全部细节,教师不仅要在课前精心预设,更要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的质疑,在拓展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比如,在教学《陋室铭》时,课文中有“往来无白丁”这个句子,学生借助课文注释,了解了“白丁”的意思:“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但是,为什么称平民为“白丁”却不懂。笔者就在这里进行了拓展――在等级社会中,服饰是一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贾谊《新书・服疑》里说“贵贱有级,服位有等……天下见其服而知贵贱”。唐朝时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可以穿紫袍,六品以下的官员分别用红、绿两色,小吏用青色,平民用白色,而屠夫与商人只许用黑色,士兵穿黄色衣袍。任何等级都不得使用其他等级的服装颜色。如此拓展,不仅起到了释疑的作用,也同时帮助学生领会了“往来无白丁”的刘禹锡那清高脱俗、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这些拓展切入点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学生特点、课堂情况等灵活地加以运用,提高拓展教学的有效性。
四、阅读教学拓展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在积极探索有效的阅读教学拓展时,我还有以下几点思考:
1.提高教师的文化底蕴
教学时拓展的时机,拓展的方式,拓展的内容,拓展的广度和深度,无一不依赖于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要想拓展的合理有效,教师首先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让自己先“厚实”起来。
2.捕捉动态中拓展生成的机会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在这灵动的过程中,总会有新的生成,如果抓住了新的资源进行拓展,必然会使课堂教学呈现生动的局面。但是,实际教学中,很多拓展生成的机会都被忽视和扼杀。因此,教师精心备课,既备教案,又备学案,多些准备,多些预测。这样,对话中拓展生成的资源才可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篇8
关键词:庄子 中道 孔子 中庸
一、二者的提出
庄子中道观的提出是基于生命的两难境地。《养生主》开篇即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是一种两难的境地,而庄子在《人世间》也通过一些列的寓言故事阐述过“无用”“有用”的两难境地。栎树因为无用,才免遭砍伐之祸而得尽天年;但若一无所用,则虽免于匠人之斧而必不免于薪人之刀,会被人砍了当柴烧。生命的有尽,知识的无尽,人们如何才能薪火相传;在“无用”与“有用”中又如何取舍,才能得以“全生”“尽年”。庄子针对这一人生的两难之境,提出了“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的“中道”之说。“中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与“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都说明孔子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的标准和范式。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孔子生活的春秋末世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子弑其父,臣弑其君,孽杀其宗” ,一切礼乐制度、等级秩序都被颠倒了,陪臣执国命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毋庸置疑,孔子的中庸思想就是孔子为“救世”而苦心孤诣觅得的方法和准则。
二、本意的不同
(一) 庄子“中道”之意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的中道原则要求人们不要一味的为善,也不能只是作恶。因为一味地为善会出名,而出名会给自己带来不利,所谓树大招风、枪打出头鸟正是此意;但一味的作恶也会给自己带来灾祸,受到刑罚。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善与恶之间取一折中原则,奉而行之。把持“中道”,处乎“材与不材”之间,为善不近名,则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为恶不近刑则不会引来杀戮之祸,化解了生命存在的两难困境。如此不善不恶的中间状态最有利于保全自身。
(二)孔子中庸之意
何谓“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道。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是不偏不倚,中正,无过不及。中者天下之正道。庸不易谓之庸,不偏离正常。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
平常也。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所谓中庸,就是中正恰当的意思。做任何事情,都合乎道理,不偏不倚,不过不不及,不走极端,就是中庸。
以上看出孔子的中庸之道是要求人们的思想行为要与道德准则取得恰到好处的统一性、吻合性,既无过分之处亦无不足之点,故后世哲学释之为“发而皆中节”。中庸不等于折中,不是在两点之间取其中点,譬如好与坏,善与恶的中间状态并非儒家的中庸状态,好与善均是有一定客观标准的。而庄子的中道则是在两极之间取一折中点作为行为准则,这与这个折中点究竟取于何处,则要人们自己灵活掌握,怎么折中对自己有利,就怎么折中,其中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三、秉行“中道”和“中庸”的准则
(一) 行庄子“中道”的准则
秉行“中道”的准则既为因顺事物,顺应自然。庄子在《养生主》中以寓言“庖丁解牛”从道法自然的角度来说是要人们因顺事物自然之性,顺应自然的变化与发展,处世、生活都要“因其固然”、“依乎天理”,从而避开是非和矛盾的纠缠,以达到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庄子将老聃之死乃至其妻子的死亡视为自然现象,作为自然现象,便是“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人之逝去,既无须悲,亦不必哀;若以悲哀之心处之、“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便是所谓的“遁天倍情”。人之生是自然现象,人之死同样具有自然性,这都是自然的顺应之法!也因此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不管是为人处事,还是面对自我,甚至是面对生死,我们秉持“中虚之道”都要遵循自然,顺应天地,因顺万物!
(二)“中庸之道”的秉行准则
而秉行孔子“中庸之道”的原则是礼和义。孔子曾说过“礼之用,和为贵”,并且“和”必须“以礼节之”,否则是行不通的。“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的作用就是要凡事都做到恰到好处,才是难能可贵的。孔子还用礼义制约诸德。“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役。”在这里孔子并没有明确讲明秉行“中庸之道”要以礼义为原则,但是荀子却明确说道:“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曷为中?曰礼义是也。”可见孔子之道的施行是要以礼义为准则的,这也是以他的恢复周礼相对应的。
四、二者的困境与终极目标
(一)庄子“中道”的困境与最终目标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泽雉为食物奔波但身心自由,樊中兽神王但无自由,这既是一个生命的两难之境,也说明了这个社会的复杂,“中虚之道”的秉行是有难度和不好把握的,我们都不是圣人,跟多的时候面临是一种选择,既做到神王又有自由这是很难的,甚至与庄子也很难做到这一“中虚之道”,但是他用他的一生,用“泽雉不善樊中兽”给了我们解答,那就是身心的自由更重要!在“中虚之道”很难实现的时候,庄子的天枰倾向了另一边,我们从“宁其生而曳尾於涂中”可窥一二。从“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和“宁其生而曳尾於涂中乎”的选择中也可以看出庄子提出“中虚之道”的最终目的为重生、贵生、全生、尽年。只有这样才能回复生命的本真,即使指穷于为蕲,然火传也,也会不知其尽也。
(二)“中庸之道”的困境与最终目标
孔子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孔子自己也表示要真正能够实施中庸之道,其难度绝非一般,连他自己也只能连续坚持上个把月。例如“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这也是秉行中庸之道的困境。而孔子提出中庸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他的大一统思想,使人们自觉地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的感召下,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状态。但是另一方面孔子把周代礼乐制度认定为社会稳定发展的中正极至。他认为“文质彬彬”的周礼是经过三代的损益沿革,大体符合中庸精神的完备制度。因此他的中庸之道也是对周礼的恢复和重建上。但不可否认在这复古的基调中,他的中庸变通精神仍是其思想中活的灵魂。
参考文献:
[1]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4]郭庆藩.庄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2.
[5]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6]杨国华.论语人生[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篇9
[关键词]变文;亚身;吹竹如丝;望空便额;收畅曲罗
[作者简介]许松,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讲师,甘肃兰州730020
[中图分类号]H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8-0202-04
变文是敦煌文献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郑振铎先生认为“在敦煌所发现的许多重要的文书里,最重要的要算是变文了。”《秋胡变文》、《前汉刘家太子传》、《庐山远公话》、《叶净能诗》是敦煌变文中的名篇。关于它们的写卷及收藏情况,黄征、张涌泉先生《敦煌变文校注》已有具体的介绍,此不赘述。读此四篇变文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不同于前辈学者的见解,愚者千虑,或当有一二得焉。
一、玉面映红粧,金钩弊采桑。眉黛条间发,罗襦叶里藏。颊夺春桃李,身如白雪霜。——《秋胡变文》
根据项楚先生的注释,“金钩”即“采桑钩”,人低树高,用器以作手之功能延展,此采桑钩便是用来钩下高枝,以便采拾捋取桑叶。《敦煌变文校注》云:“弊,应读作‘蔽’,与上句‘映’皆遮蔽义。”此说似不确。“映”字除了“遮蔽”的涵义,还有“照耀”、“辉映”的意思。如《全唐诗》卷二十五张柬之《东飞伯劳歌》:“艳粉芳脂映宝钿”。卷三十四杨师道《陇头水》:“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在白雪的照映下,山峰仍然显得暗沉)。卷三十八萧德言《咏舞》:“低身锵玉琨,举袖拂罗衣。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的曼妙身姿与飞雪相辉映,犹如花飞在空,一天碎梦)。较有代表的是《全唐诗》卷五十二宋之问《汉江宴别》:
“汉广不分天,舟移杳若仙。秋虹映晚日,江鹤弄晴烟。
积水浮冠盖,遥风逐管弦。嬉游不可极,留恨此山川。”
此诗颔联出句(出句指一联诗句的上半句,对句指一联诗歌的下半句)“秋虹映晚日”,乃以“映”字连系两个美丽的事物:秋虹、晚日,“秋虹映晚日”只能是“秋虹与晚日相辉映”的意思,如果理解为“秋虹遮蔽了夕阳的彤光”或者“夕阳遮挡了秋虹的光彩”,无疑都是大煞风景的。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千秋传诵,播于众口,仔细思量,“孤鹜”群飞应该会有掠过、遮蔽落霞的时候,倘若改为“落霞与孤鹜相蔽”,原句中所有的灵动、壮美将会在刹那间烟消云散。变文原句“玉面映红粧”中,既然已云玉面,并且之前还有秋胡妻子“形容变改,面不曾粧,蓬鬓长垂,忧心采桑”的交代,是以“红桩”当不是指脸上所匀的胭脂之类,而是指普通的红色衣服。尽管秋胡之妻“面不曾桩,蓬鬓长垂”,然而“王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浓妆佳,淡妆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在富贵归乡、锦衣昼行、踌躇满志的秋胡看来,她依然是美如仙子的,“玉面映红粒”即洁白如玉的容颜与红如彩霞的衣服交相辉映,美如惊鸿照水,一瞬倾魂。这样的句式正类似于上文所举宋之问的“秋虹映晚日”。
在“玉面映红粒,金钩弊采桑。眉黛条间发,罗襦叶里藏。颊夺春桃李,身如白雪霜”这六句诗里,五句都在摹状秋胡妻子的美妙婀娜,有一句却不是描摹她的美丽,而是述说她的艰辛生活,那便是“金钩弊采桑”,“弊”不是遮蔽的意思,而是破损、败坏之义。《国语·晋语六》:“今吾司寇之刀锯日弊,而斧鉞不行”;《战国策·秦策一》:“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皆为“破损、败坏”之义。秋胡离家干禄之后,秋胡妻子含辛茹苦侍奉老人、操持家计,变文原文云:
“其妻不知秋胡在已不,孝养勤心,出亦当奴,入亦当婢,冬中忍寒,夏中忍热,桑蚕织络,以事阿婆,昼夜勤辛,无时暂舍。”
“桑蚕织络。以事阿婆”一语正道出了秋胡妻子采桑的辛劳,那么“金钩”因为采桑勤劳而弊坏乃是理所当然。“金钩弊采桑”一语中,“弊”正宜解释为“破损、败坏”方能彰显秋胡妻子于大孤寂、大辛劳里苦心孤诣的伟大。
二、远公贪翫此山,日将西迈,遂入深山,觅一居止之处。便于香炉峰顶北边,权时结一草庵。腰间取其火石,叩其火石,遂焚无价宝香,结跏敷坐,便念涅槃经,约有数卷。是时也。经声朗朗,远近皆闻;法韵珊珊,梵音远振。感得大石摇动,百草亚身,瑞鸟灵禽,皆来赞叹。——《庐山远公话》
《敦煌变文校注》解释“亚身”引《说文解字》“亚,丑也。象人局背之形”,《校注》言外之意便是认为亚身即“佝偻、局缩着身子”。《敦煌变文选注》对“亚身”的解释是“俯身”,这和《校注》的解释基本相同。
变文讲述的是远公念涅椠经的异常感应,当时本是“日将西迈”的黄昏以后,石头本坚固不动,而现在竟然摇动。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诗云: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如果说,夕阳渐渐沉入山河之外的时候,飞鸟的反应是陶渊明《饮酒诗》所写的“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话,那么黄昏之后日色已经冥暗,鸟的行为则正是孟浩然笔下的“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但在《庐山远公话》里,鸟儿们听到远公念经声,她们不能安然栖息了,而是“皆来赞叹”。此处“赞叹”盖接近李颀《听安万善吹觜篥歌》的“九雏鸣凤乱啾啾”和李贺《李凭箜篌引》的“昆山玉碎凤凰叫”,本指鸟声啁啾,此写鸟儿听到远公念经而欢快鸣叫。
既然石头与瑞鸟灵禽皆出现了反常的举动,那么百草也一定时出现了反常的现象才会写入变文中。草态温柔旖旎,不若松柏之“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南朝梁吴均《与朱元思书》),它的常态便是绵绵然安静,翼翼然屈身,从风飘摇,婀娜生神。如果把“亚身”理解为“俯身”或“局身”,这仍然是草的常态,“百草亚身”便是一句无谓的赘言。所以,此解当不合原意。笔者疑心此处“亚”字当是“紧密排列”之义。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齐臻臻雁行班排,密匝匝鱼鳞似亚”。“鱼鳞似亚”即鱼鳞一样紧密排列。“百草亚身”意即百草听到念经之声,都一反平时柔曲的体态,精神抖擞地“紧密排列身子”,听远公念经。
在文学的世界里,音乐能感动万物。《全唐诗》卷七四七李中《听郑羽人弹琴》:“仙乡景已清,仙子启琴声。秋月空山寂,淳风一夜生。莎间虫罢响,松顶鹤初惊”,即写虫因听琴而“罢响”,鹤听琴声而心惊。卷一四四常建《张山人弹琴》“玄鹤下澄空,翩翩舞松林”,写到玄鹤听妙音而翩翩起舞。《全唐诗》二七一窦庠《留守府酬皇甫曙侍御弹琴之什》:“洞箫又奏繁,寒磬一声起。鹤警风露中,泉飞雪云里。泠泠分雅郑,析析谐宫徵。座客无俗心,巢禽亦倾耳”。这里是音乐感动了鹤、巢禽、飞泉。“巢禽亦倾耳”一句正可作变文中“百草亚身”的注脚,百草紧密排列身体的目的便是“倾耳”听赏远公梵音,这“经声朗朗”、“法韵珊珊”感得“大石摇动,百草亚身,瑞鸟灵禽,皆来赞叹”,正类似于上文所举音乐能感动万物。
三、在于山间,白庄于东岭之上安居,远公向西坡上止宿。是时也,秋风乍起,落叶鼯飙,山静林疏,霜沾草木。风经林内,吹竹如丝,月照青天,丹霞似锦。——《庐山远公话》
《敦煌变文校注》云:“吹竹,疑当作‘翠柳’,盖‘如丝’者非竹之貌”,《敦煌变文选注》则认为此处无误:“吹竹如丝谓风吹竹林,发出音乐之声。‘丝’指弦乐器”。
“风经林内,吹竹如丝,月照青天,丹霞似锦”很容易被理解为一个隔句对。亦即一三句“风经林内”和“月照青天”构成对偶,二四句“吹竹如丝”和“丹霞似锦”互为偶对。此处“风经林内”与“月照青天”恍惚是个对仗句,其实“林内”是名字+方位词的结构,而“青天”是形容词+名词的结构,并不构成严格的对仗;一三句的对仗并不成立,那么二四句亦无成对偶的必然,无需改动“吹竹如丝”为“翠柳如丝”来匹妃“丹霞似锦”;精工则精工矣,反失其原本朴茂自然之气。月照青天,丹霞才能借月光生出绚烂如锦之姿,正如自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江上芙蕖因了红日彤光的照耀越发绽耀动人的彩光。在笔者看来,“月照青天”是因,“丹霞似锦”是果,“风经林内”与“吹竹如丝”也应是互为因果,即长风入林,抚摩琅玕,翠竹袅袅,迎风作一阙天外仙曲。且看谢灵运后人,唐代著名诗僧皎然的《风入松》的起笔四句:
西岭松声落日秋,千枝万叶风飕飕。
美人援琴弄成曲。写得松间声断续。
“落日秋”表明时间是秋天的黄昏,而《庐山远公话》此处也是描述的秋天的月夜。《风入松》的地点是“西岭”,而变文的地点是与白庄所居“东岭”相对的“西坡”,可以说,皎然诗与变文此处在时间与外部场景上均惊人地相似。更为有趣的是,“美人援琴弄成曲,写得松间声断续”,美人玉指挥弹的琴曲正是为了摹状风飑飕于长松千枝万叶之间的声音。皎然《风入松》诗里“乐如松声”,变文里“风经林内,吹竹如丝”正是“竹如乐声”,这两者正是息息相通吗。所以,项楚先生的解释更符合诗文的旨趣。
四、于是道安闻语,作色动容,啧善庆(案:即远公)曰:“望空便额!……"。——《庐山远公话》
“啧”同“责”,“责问”、“怒责”之义;“望空”是“凭空”之义;“额”是“指斥”、“诋诃”之义。陈治文将“望空便额”移至“啧善庆日”前,即:“于是道安闻语,作色动容,望空便额,啧善庆曰:……”,而《敦煌变文校注》认为陈治文的校读是“未确”的。《敦煌变文校注》和《敦煌变文选注》的点读一致,即:“于是道安闻语,作色动容,啧善庆曰:‘望空便额!’……”。这两种点读的区别在于:陈治文的点读是认为“望空便额”行为的发出者是道安,而《校注》、《选注》的点读是认为道安的话里指斥善庆“望空便额”,而“望空便额”的动作发出者则是善庆了。
仔细比对三位学者的说法,陈治文的观点更胜一筹,兹陈述缘由如次:
(一)远公之前虽然有贸然“指住经题”。打断了道安的讲经,所说的话并无指斥道安的内容。而是充满了客气的恭维:“道安上人,大能说法,阁梨开经讲赞,宣佛真宗,广度愚迷,宣扬圣教。文词灿烂,域内无双。利益众生,莫知其数。……未审所讲是何经文?为诸众生宣扬何法?谁家章疏,演唱真宗?欲委根源,乞垂讲说。……上人若垂大造,立仪将来,不弃刍荛,即当恩幸”。此时,远公的吐辞诚敬诚恭,无一点冲撞的口气,并无“望空便额”的证据,远公责备道安开始于之后的“于是善庆闻语,转更高声,遥指道安,怒声责曰”。与远公相反的,道安从远公指住经题之后便开始责备远公了:“似顽石安在水中,水体性本润,顽石无由入得。汝见今身,且为下贱,……”,对远公极侮辱贬低之事情,这才真正符合“望空便额”的行为。
(二)因为道安的侮辱,于是有远公怒声责问道安的行为,其中说到:“贱奴拟问经文,座主望空便额,只如峻山,却生毒药;淤泥之中,乃生莲华。彼布袋里有明珠,锦袋里盛糠何用?”《敦煌变文校注》认为之前道安有责怪远公“望空便额”的鲁莽之处。所以将“座主望空便额”理解为“座主你却责怪我‘望空便额’”,这样的理解下,“望空便额”的主语仍然是远公。变文的作者往往具有极为高深的文学修养,用典圆熟,左右逢源,遣词灿烂,若春泉潺湲,他们作品的通俗是为了童叟妇孺闻而能懂,但通俗的外衣里面往往暗藏机巧,匠心深运,绝不能等闲视之。变文此处所引远公对道安的责问巧妙地使用了“丫叉句法”。关于丫叉句,简单地说便是诗文中的句子“运用‘甲乙-乙甲’的次序,逆接遥应,而不顺次直下”。较长的丫叉句如《列子·仲尼》篇:“务外游不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取足于身。游之至也”乃在阐述“内观”,“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旨在述说“外游”,《列子·仲尼》篇此处的阐说顺序正是“外游-内观-内观-外游”,亦即“甲乙乙甲”的丫叉句法。再如柳宗元《送元嵩师序》:“其上为通侯,为高士,为儒先;资其儒故不敢忘孝,迹其高故能为释,承其侯故能与达者游”,其实乃是“甲乙丙丙乙甲”的特殊“丫叉句法”。
回到所引变文的原文,“贱奴拟问经文,座主望空便额,只如峻山,却生毒药;淤泥之中,乃生莲华。彼布袋里有明珠,锦袋里盛糠何用?”“贱奴拟问经文”是说远公自己,“只如峻山,却生毒药”乃是讽刺道安位居座主,地位显赫如峻山,本应广度蠢动含灵,却生出诋毁的毒药心肠。“淤泥之中,乃生莲华”是远公自称自己这样的下却有清净佛心。如淤泥之中生出光明莲花。“彼布袋里有明珠”仍是说贱奴之人心性如明珠,而“锦袋里盛糠何用”类似于“只如峻山,却生毒药”,呵责道安道貌岸然心存污秽。如果不考虑“座主望空便额”一句的主语,上所引文可以这么标注:远公-( )-道安-远公-远公-道安,这正是“甲(乙)乙甲甲乙”连续逆接的、丫叉句法。所以,从句法考虑,“座主望空便额”一定是道安“望空便额”远公,而非道安指责远公“望空便额”自己。那么“于是道安闻语,作色动容,啧善庆曰:‘望空便额!……’”一定是有文句错舛的。
(三)远公此处反斥道安的话里还有至关重要的一个细节。即“座主莫谩生人”一句。“谩”乃“谩骂”、“诽谤”之义,正接近“望空便额”之义。“座主莫谩生人”正坐实了作为座主的道安曾有“望空便额”于远公的行为。
从以上三点来推断,陈治文将“望空便额”移至“啧善庆曰”前,使原句变为:“于是道安闻语,作色动容,望空便额,啧善庆曰:……”的校改更符合变文情节与文学创作的修辞手法。
五、皇帝谓翟常曰:“昨正月十五日夜。朕与叶净能及随驾于蜀王殿上憩歇,故令奏乐,收畅曲罗。”——《叶净能诗》
“收畅曲罗”于辞不通。《敦煌变文校注》认为“‘收畅’疑当读作‘搜肠’,‘搜肠曲罗’谓好曲尽陈。前文‘又闻蜀王殿上作乐,直至天明’,即表明奏曲之多。”《校注》此处解释与文意不合。关于在蜀王殿上奏乐开始的时间,《变文》原文云:
“正月十五日夜二更,车马侍从,尽着白衣,得有一百余人,向蜀王殿上作乐,曲终便去。”
奏乐结束的时间,《叶净能诗》原文:
“皇帝谓净能曰:‘天师,夜更深,朕拟却归长安。’……其夜节度使及官寮百姓等,又闻蜀王殿上作乐,直至天明。”
今将古时夜里初更至五更梳理如下:
初更,戌时,晚七时到九时;
二更,亥时,晚九时至十一时;
三更,子时,晚十一时至凌晨一时;
四更,丑时,凌晨一时至三时;
五更,寅时,凌晨三时至五时;
“夜更深”,道出时间盖乃四更之时。因为如果夜至五更,已近黎明,所以有个称谓叫做“夜阑”,即“夜阑珊”,意思是夜残、夜已将尽,如汉蔡琰《胡笳十八拍》:“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杜甫《羌村》诗之一:“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宋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词:“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等皆以“夜阑”表示夜残迫近黎明之时。四更与黎明之初的五更毗邻,所以,“又闻蜀王殿上作乐,直至天明”概为略带夸张的说法,并非真正演奏到天明也,若真演奏到天明,蜀中士民必去蜀王殿详观何许人也了。正因为还是在夜深中,夜色阻隔,才会有“蜀郡人深怪,倍加搜获,疑是异人;捕逐纷纭,恐是精怪”的情况发生。
唐玄宗与叶净能等在蜀王殿上奏乐的时间根据原文,当开始于二更,结束于四更,前后不过两个时辰,而所演奏的乐曲,并不需要搜肠刮肚,因为《叶净能诗》有明了的交代:
“净能又将皇帝于蜀王殿上,随驾同观,遂令奏乐数曲。”
篇10
关键词:儿童心理;厌学;心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51-02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的世纪,知识在二十一世纪成为第一生产力,然而当今社会,处于知识奠基的小学生时代,不少小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产生严重的厌学心理。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地对待学习,行为上主动远离学习。厌学的累积效应不仅会使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更可能使学生对学习形成一种“ 厌恶性反应定势”,一接触学习情境就可能无意识地表现出焦虑、压抑、烦躁甚至恶心等种种不适应的心理、生理反应,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使学生不能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的要求;而且严重的厌学行为往往对学生的人格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更有甚者会形成学生的不良行为,甚至使学生走向辍学与犯罪的道路。
为何小学生的厌学情绪会如此严重呢?本人随机抽取了10篇维普资讯网上以“小学生厌学原因”为主题的论文,10篇中10篇都是从社会、家庭、学校、个人角度进行调查、分析、思考、研究小学生厌学的成因和对策,其中将大部分篇目花在社会、家庭上。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厌学的关键在“学”,如果不从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出发,分析课堂、教材、教法上的种种是否与儿童的心理、认知发展相吻合,那探讨小学生厌学将失去其本真意义。
一、小学生心理、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小学生,根据我国法定入学年龄,大致是指6周岁到12周岁的儿童,在这个阶段的学生,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难以长时间关注同一事物,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
2.儿童注意的范围较狭隘,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实验表明,6-12岁儿童只能同时注意到2~3个客体,而成人能同时注意4~6个客体。孩子集中注意某一事物时,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3.小学生玩性比较重,热爱游戏,游戏性是他们认知事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将事物游戏化是儿童的一大特点。
4.小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转向的时期,但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但仍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和具体形象性。比如在小学初年级的识字阶段,学习简单的词汇,都要辅以形象直观的图片,但到了中高年级,能够不通过图片获得一些较抽象的词语,但往往还是会和具象的东西产生一定联想。
5.小学生模仿性比较强。儿童自一出生起,就开始进行模仿,进入小学阶段,是儿童世界观、学习观、发展观的阶段,这时家长、教师的一举一动,莫不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
二、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内部探索
如果不细致的研究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就难以理解为何有如此之多的儿童产生厌学心理,小学生厌学心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学校的、有社会的,还有因自身认识条件造成学习困难的等等。这么多原因中,一定存在着主导原因。
(一)沉重的学习负担和儿童天性的冲突
在2003年,上海市曾做过一次关于学生学习负担情况的调查,在当时对学生背包进行检查时,6岁孩童的书包里却装着10来本书册,其中学校发下来的有语文、数学、思想品德及牛津英语;有音乐、美术课本;还有综合类活动、科技活动、艺术类资料各一本。此外,学校老师又要求家长购买与课本配套的辅导材料。
由此可见,在儿童正是注意力不甚集中,玩性、游戏性最重的阶段,我们的教育却强制要求学生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繁重的学习负担,引起学生的反感、厌倦,也就自然而然了。尊重儿童的天性,古人早就有认识,清代著名学者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就这样认为:“大概十五以内,每日间宜取四五时读书,馀可听其散步。”而如今的教育,长时间的学习时间、众多的科目、大量的练习题,强制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嬉戏”就远离了儿童,儿童也就失去了其为儿童的天性。更遑论,如上调查显示,6岁的孩童就要学习如此多内容的,他们如何能同时关注并注意到如此多学科?
诗人不一定会写小说,小说家也不一定能写好诗。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也提到,同样的一个班级的孩子出去游玩,有的学生就会被美丽的大自然所迷住,蓝天、白云、花朵会引起他们的欢呼,而有的孩子就会追问天为什么是蓝的,云朵为什么是白的,花儿为什么是这么红的。可见每个人自小都有自己的天赋倾向。现在的教育却要求李白写《红楼梦》,曹雪芹写《蜀道难》。小小年纪,语数外美术、艺术、科技等等全部要学好,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儿童在某一个方面有所长处,在某些方面是有所不足。而现在要求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要求他们全面发展,一旦在某些方面有偏差,都会遭到家长老师的指责,那就导致两方面后果,一有可能儿童可能会顺从家长,将比较多的时间花在成绩比较差的科目,而比较擅长、学生真正感兴趣的科目不能不被限制,导致学生原有天赋发展的科目被压抑;另一方面可能引起学生的反叛心理,强制他们学习,会导致他们对整个学习的厌烦,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在教育中,学习成绩差的、厌学的,大多数为喜欢调皮捣蛋的。这些学生成绩差,并非他们才智不足,而是儿童天性与现实教育相冲突的结果。
(二)儿童的世界和成人的标准的冲突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诗性的世界,儿童的文化是一种诗性的文化,儿童常常在现实世界和幻想世界进行自由的转换,模糊现实和幻想世界的界限。比如看完《西游记》,很多儿童就认为有一个天庭,人学了“法术”就可以上天入地,他们不会怀疑这些不是真实的,手上拿着一根棍子,就认为“它”就是金箍棒。但在教育中,总是以理性的知识,来改造儿童的认知观,使得儿童的真实观和成人的真实观不断发生碰撞,导致他们认为课堂无趣,学习不好玩,没有吸引力,从而诱发学生的厌学情绪。
以现在小学语文的识字教育为例,要认识一个生字,首先必须花较长的时间认识二十六个字母,学会拼音,然后认识这个字,解释它的意思,有时一词多义,还要在黑板上写下它的各种意思,让学生一一去学、去记。如此枯燥复杂的教学,对于刚入学的孩童,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但实际上,如果准确把握学生思维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比如教“从”字,是两个人一前一后,再进行表演,以一个学生跟随另一个学生。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遗憾的是,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儿童,已经充斥了整个社会教育,成为整个教育界的集体无意识,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张康桥就曾提到,有一次他在观摩一次大型教研活动的观摩课时,发现整堂课:“老师苦心孤诣地构建了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帮助学生解读文本;老师、学生的解读深入透彻,其深度让我感觉是以大学中文系的学生的研究相接近,人文的教育已经升华到思考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样宏大的命题……这还是真正的小学语文课吗?……为了课堂的即时精彩,已经越来越脱离小学语文的‘小’,进入了‘大’的境界。”这样脱离了儿童心灵的解读,脱离了儿童认知背景的课堂教学,不仅不能吸引住儿童的好奇心和学习动力,还将导致学生认为学习难、不会学、到学不会,再到不想学。
(三)模仿性的学习和不遵循儿童天性的教法上的冲突
皮亚杰认为处于6-11岁的儿童,尽管他们能形成事物的内在心理特征,还能对这些表象或形象进行心理操作,但是儿童只能对具体事物形成的内在表象或形象进行心理操作。也就是说,尽管他们能推导出一些理论,能明白一点道理,但是这些理论必须是通过具体事物才能得出。因此,他们更习惯于模仿,依据老师家长的所作所为,来获得所需要的知识。
以小学时期的写字教育为例,当今小学语文总常见的写字教育就是抄写,认为字能写好,只要不停的进行强化即可,一个字不会写,写十遍二十遍,自然就会写了、也自然写得好了。但实际上,总所周知,在当今中国,大学生乃至研究生博士生字写得很差的比比皆是,这可以看出小学写字教育的失败。这种写字理论失败在认为只要进行无限量的强化,自然就可以达到效果,皮亚杰就认为,认识的发展要发生同化效应,首先在于呈现给个体的信息要有一个心理图式,心理图式和个体信息相符合的时候,个体信息才能适应外部环境。即学生要写好字,首先得有一个比较好的模本,让学生遵循好的模本,以此为标准来模仿,才能写好字。而现在的写字教育就是让学
生摸着石头过河,只有少数人才能顺利过河,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写字范式,写出一笔漂亮的字来,大多数还是淹死在河里。因为一直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写字范式,一直练不好字,学生就会丧失自信心,认为自己的字也就这样,怎么练都不会练好的。在传统语文教育里,其实很早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学生练字,先“描红”、“临摹”,到了一定水平了,才让学生自由写,而现在从一开始就放任自流。
三、结语
教育观上的失误,诱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恐惧心理,一想到上学,就会联想到无休止的练习、作业和考试,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已经不是内在的精神需要,不是渴望获得精神层面的愉悦和提高,而是认为一种负担、压力、恐惧,如此的教育观,和儿童学习观中的好玩、有趣、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大相径庭,导致学生的厌学,不言而喻!
因此,我认为,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不在外而在内,不是家庭、社会、学校,而在整个教育观上的失误,教育观上的失误导致对“学”上的处置不当,“学”上的处置不当,导致学生成绩的不理想,成绩的不理想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害怕恐惧,学生的学习的害怕恐惧加剧了学生成绩的不理想,如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从而导致严重的厌学心理。
参考文献:
[1]司继伟.青少年心理学[M].中国轻工出版社,2010(1).
[2]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