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范文

时间:2023-03-17 09:1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就业现状

篇1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政策

本文为石家庄经济学院第七届学生科技基金科研项目,项目名称为《河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与企业需求的调查》(项目编号:XY201035)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如今的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也开始备受大众的关注。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矛盾,鼓励和支持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开展自主创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就业政策。那么,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石家庄经济学校数理学院课题组做了相关调查,并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意见。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与企业需求调查

(一)就业方向:“先就业后择业”并未成为首选。部分学生对于“务实”有新的认识,就业期望趋向现实,主要表现在工作单位、工作区域等方面。在我们对近2,000名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中,如图1所示。我们发现,仅1/3的人在毕业时会考虑“先就业,后择业”。这也同时显示,还有很大一部分的毕业生并未对当今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有一定的认识,就业期望没能趋于现实、“天之骄子”的优越感依旧有“根深蒂固”之意。(图1)

(二)自我剖析:自身定位不明确。如今,大学生在择业问题上考虑的问题过于复杂,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使原本就对就业问题很模糊的大学毕业生更加动摇,对自身定位更加不明确,遇到问题左顾右盼,瞻前顾后,处于各种矛盾之中。在这多元化的社会,要想谋好职,加强自身定位必不可少。(图2、图3、图4)

(三)大学毕业生数量增长快,就业压力加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转型期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一年比一年低。而我们在这次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大学生在毕业3~6个月内找到工作,而且上岗后也需要不短的时间来适应并且胜任工作。(图5)

(四)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数量在成倍增长。而新增就业岗位远远少于毕业生的数量。因此,就业市场供需矛盾日渐突出。然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在择业地点和工作待遇上的期望值明显偏高。大学生就业的高期望值与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形成鲜明的对比,结果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和就业难度不断加大。

(五)很大一部分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不对口。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2%的大学毕业生现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完全对口,大都为跨专业、跨领域的就业。甚至有16%的大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完全与自己在校期间所修专业毫无关联。这不但说明了,大学生的潜能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同时也是对现在校学生的一点警示:只要真正有能力,专业是否对口并不会成为就业时的决定因素。(图6)

二、原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正确分析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是应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办法。

1、政策方面的原因。就业程序复杂、就业渠道不畅,阻碍了大学毕业生的顺利就业。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相对滞后,整个社会缺乏顺利就业的软环境,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供需主体的体制性、机制性的障碍仍存在。很多地方对于录用大学生有户口、用人指标的限制,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营、外资企业不能根据需要招聘大学生,企业的用人自没有到位;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出系统等要交费的障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不成熟,供需见面会还很不完善,处于“粗放”的运作和初级的中介形式。缺少统一平台的互联网信息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

2、高校方面的原因。第一,高校大规模扩招,造成就业市场“供大于求”。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并非是因为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太多了。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大企业、大公司,人才济济,人满为患,是过剩了。而在一些中小企业,事业单位,偏远地区,经济不发达地区则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第二,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层次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水平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从源头讲,这已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3、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首先,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的机构改革大大冲击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许多企业由于经营不善也在面临着破产倒闭,面临着自身的生存危机,接纳大学毕业生的容量相当有限,很难给大学生就业提供畅通的就业之路;其次,多数用人单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轻“一般”、“惟学历是瞻”的怪圈。从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现状分析,高等学校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办学质量差异较大,导致了用人单位对重“名牌”轻“一般”的怪现象找到理由和借口。

(二)主观原因

1、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不切实际的就业期望值,是导致就业难的主观原因,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始终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大院所、大企业不去,希望能去的单位名声好、工作条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国机会,等等。而目前实际最需要毕业生的恰恰是那些边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和基层一线的中小单位。毕业生想去的单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单位毕业生又不予选择。于是出现了“有人无业、有业无人”的现象。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也发现虽然身居城镇以及二线城市工作的大学生最初也对京津沪等大城市有强烈的向往。

2、自身综合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也存在较大差距,加大了毕业生就业难度。用人单位重视人品和能力,对专业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持“宁缺毋滥”的态度。因此,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以及综合素质好、动手能力强、敬业精神好以及“一专多能”的毕业生越来越受欢迎,用人单位看重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3、大学生诚信缺失造成就业危机。在就业情况日趋严峻的形势下,毕业生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够在社会中寻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学生不从提高自身的实力出发,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装自己。这样,就业诚信缺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使得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实际能力产生怀疑,结果只能是大学生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三、对策建议

(一)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必须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扩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用人自;加强户籍制度的改革,为边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开方便之门,使人才能合理流动;要建立起完善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未就业的大学生提供服务。

(二)调整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在当前飞速变化的时代,大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把握时代的脉搏,不断调整课程结构和内容。这就决定现代大学必须是面对未来开放式的,其课程也应从过去那种封闭状态走出来。在课程布局上,应适当减少某些必修课,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因为现代社会知识急剧增加和迅速老化,选修课的开设有助于弥补必修课无法及时反映这一动态的缺陷。

(三)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就业指导课都是针对毕业生开设的,通过几次的座谈会、报告会、讲座等等就算完成就业指导工作了。对于一年级的新生,应该着重进行心理指导,重点帮助大学生尽快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结合入学的专业思想教育,逐步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的特点初步设计职业发展的方向。在这个阶段,要向他们介绍本专业就业的大致情况,让他们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及适应职业的特点和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导他们尽早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养成独立思考、自觉学习、努力奋斗的良好习惯。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应着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要通过对社会各种职业的全面了解,帮助他们分析自我的能力、优势和存在的缺陷,引导大学生要根据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完善自己,要对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激发成才意识和行为。对于三年级的同学,要给予一定的实习和锻炼的机会,让其直接地去体会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帮助他们认清专业所适应的工作领域,并与自己的特点和能力相对照,继续培养和发展与其职业目标相适应的素质优势,对其原定的职业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对毕业生的指导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点,这一阶段,指导的重点在于传达就业方针政策、分析预测就业形势、指导大学生做好如何获取就业信息、如何进行面试、如何克服心理障碍等就业准备,处理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时性问题。

四、结束语

很多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往往因期望值过高而找不到工作。相比找工作的毕业生,提供岗位的企业更多地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地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范围。

身为在校大学生,通过这次的实地调研,我们愈加感到就业的严峻性,同时,也树立了努力前进的方向。希望我们这次的成果能为正在迷惑于找工作的同学们一些启示,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更为在校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我们相信,只要找到“脱节”之处,并将其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大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都将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伯庆.决战大学生就业.2009.1.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提升对策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指获得工作及保持工作的能力,以及进一步发展的能力[1]。根据就业能力的性质可分为基础性能力、适应性能力和改造性能力三类。基础性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与工作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适应性能力是指大学生在工作实践中的表达、沟通、协调、逻辑、人际交往等能力;改造性能力是指大学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自身的分析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升工作技能和改善工作方法的综合能力。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

(一)缺乏明确的职业认知

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是指其对自身的职业个性、职业偏好及职业环境的认知,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对自身与环境的客观评价。很多大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对学校与专业不甚了解,导致入学后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职业认知不清晰,不能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面对就业压力时不知所措,直接影响就业。

(二)获取知识的能力不足

获取知识的能力指大学生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一种基础性的能力。现代企业不仅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大学生的学习力。而目前很多大学生只注重考试分数,临考前突击复习,忽略了获取知识的过程性,缺乏对自身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其获取知识的能力不足。

(三)专业实践能力薄弱

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其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体现了其动手操作、分析解决问题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但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没有为学生创造足够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得毕业生实践能力欠缺,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岗位要求。

(四)大学生基础能力欠缺

基础能力主要包含与人交往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操作能力与外语应用能力等[2]。基础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拥有诚信、善于表达和沟通、团队协作和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等素养的求职者更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但目前,很多大学生羞于表达,学习被动,以自我为中心,自卑与自大共存,缺乏行动力,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这些基础能力的欠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就业。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对策

(一)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完善大学生的职业认知

成功的就业指导有助于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定位,正确认识职业环境和自身的社会价值,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形势,高校应在不同的阶段开展系统的就业指导,完善大学生的职业认知。如在入学初,主要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指导大学生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其职业认知;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应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做好求职心理指导等;在面临择业时,应更加注重学生思维就业信息搜集、面试等能力的培养。

(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大学课堂不能只单纯地教授专业知识,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同时,大学生自身应摒弃被动的学习状态,明确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为提前适应职场做好准备。

(三)强化专业实践训练,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大学生要顺利就业,就要练好专业基本功,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具备学习认真、专业知识储备充足、专业基础和技能扎实等素质,这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本。专业能力强的学生,其就业成功率就大[3]。因此,高校教学不仅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融入实践教学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与平台,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

(四)重视基础能力培养,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在基础和发展前提,没有综合素质,就谈不上就业能力。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的关系是形式与质料的关系[4]。综合素质包含较高的道德素养、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正直的人格品质、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等。大学生应紧密结合职业需求,将自身兴趣与专业特长结合,通过自我教育、自我培养和自我锻炼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加强基础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三、结语

本文就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的不足,并提出加强大学生职业认知、培养学习主动性、强化专业实践训练、培养基础能力四方面的对策。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努力适应社会发展。

作者:别如娥 单位: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

[2]徐焕才.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思考[J].求知导刊,2016(1):53.

篇3

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思想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起国内外学术界对供应链管理已形成成熟的理论定义,在包括制造业、教育产业等组织的管理与实践中得到大力推广和应用。我国教育界学者也将相关概念引入教育领域,逐步形成了职业教育及高等教育供应链及其管理的理念,马永红、刘恋[1]提出将供应链理念应用于高等教育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并对其形成的多链结构和特殊性进行了阐述和研究;纪旭、刘一宁[2]对如何构建教育供应链提出了较为详实的步骤;郭跃、陶晶[3]创新性地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的“无缝对接”培养模式;吴会江[4]分析了以高校为核心的人才供应链结构图,提出高校人才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概念。高等教育的供需关系和生产制造企业相似,因此高等教育供应链是天然存在的。与一般企业供应链的相关节点和流程相比,高等教育供应链在宏观形式上与之也有相似之处,但具体包含的内容各有不同(见图4)。

2高等教育供应链管理视角下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类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1药学类高等教育供应链前端和终端的运行机制不同

与高等教育供应链相似,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类专业教育供应链也主要是由招生、培养、就业3大节点构成,这3大节点在当前体制下有截然不同的运行机制。招生节点是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主体,从国家政策、经济发展趋势、医药行业发展以及医药用人单位的整体需求出发,提前向教育主管部门申报招生人数,即确定采购指标及数量。培养节点主要是由学校统领,药学院结合药学类专业特点,拟定培养方案,承担各专业的主要教学培养任务。培养方案在新生入校前提前制定,是决定产品生产质量的环节。就业节点作为高等教育供应链终端,是将培养的药学类大学生推荐给用人单位,以满足人才需求,即将产品销售给客户,此环节主要是以医药行业发展以及医药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药学类专业大学生和就业市场需求进行双向选择。对比以上3个节点的运行机制可以看出:供应链前端的招生环节以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形式为主导,而终端的双向选择模式则明显以灵活的市场经济为主导。当前端出现偏差时,后果却由终端的大学毕业生和就业市场共同承担。显而易见,前后两端不同的运行机制使其无法协调,也难以兼顾,从而使得供应链管理的难度明显加大。

2.2药学类专业高等教育供应链主要是“推动式供应链”

推动式供应链指的是供应链的运行方式主要是由产品供给方推动进行,而不是需求方拉动的。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产品供不应求时生产制造企业自然选择以产品为中心进行管理运营。而当产品供大于求时,由于推动式供应链无法把握市场需求而导致产销脱节,进而导致库存增加,部分产品滞销。在高等教育供应链中,药学类大学生的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即产量和产品结构)是由江苏省教育厅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在学生进入生产环节前提前预估的,由于学生培养教育周期过长(4年),招生规模和专业设置调整频率客观存在滞后于医药市场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变化速度的情况。最终,医药行业用人单位被动接受顺应供应链教育培养的药学类专业大学生。尽管毕业生源数量众多,但和医药行业用人单位的需求不能完全契合,出现供求矛盾。这种单纯前端指向后端的推动式的供应链会给用人单位带来些许无奈,招聘的人员不能完全符合单位需要“拿来就用”,还需增加额外人力、财力进行再培训(二次加工),无疑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部分单位甚至抱着宁缺毋滥的心态对待供应量较大的毕业生源,从而造成因“人才与岗位的不匹配”而出现“人才的相对过剩”。

2.3传统中医药高等教育供应链各节点之间缺乏合作协调机制

高等教育供应链主要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及高等院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等主体。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高等院校在对供应链的整体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且作用巨大。然而分析现状,目前还没有完全建立以高等中医药院校为核心、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供应链各节点完美合作的协调机制。在招生节点上,学校虽然也会参考近几年药学类专业就业率做毕业生就业分析,但是缺少对未来医药行业的发展及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需求的预判,未能沿着供应链向上游较为精确地推断出合理的招生规模和专业培养模式,以尽量减少人才库存,缩小人才需求结构性偏差。例如,2003年、2004年恰逢高校扩招迅猛增长期,曾经出现每年药学类招生超过1000人的情况,而当这些大学生面临毕业时本就压力巨大,又恰逢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医药行业也受到巨大影响和冲击,药学类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双重压力。在培养节点上,各专业培养方案必须在学生入学前制定完成,学生入学后即实施,客观地存在相对滞后于市场需求的情况,医药人才“生产”周期明显长于其他普通产品,一届学生培养质量的好坏往往以最终的就业率定高低。产品质量信息反馈不够及时迅速,沟通渠道较少,不够畅通连贯。另外,学生家庭及个人往往因为缺乏与高校、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沟通,从而在选择接受何种教育、获得何种教育经历方面盲目片面,无法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特长以契合市场需求,适应培养模式。例如,药学专业对学生理科基础要求较高,尤其是化学相关学科,而有些理科生擅长物理,化学成绩一般,在专业学习上就会由于对专业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甚至对学好本专业失去信心,最终导致学业成绩一般甚至较差,在就业环节被市场淘汰。目前,高校逐步开展针对高中生进行的招生咨询、针对入学后的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针对临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及面试技巧培训等,但如果不加强供应链各主体之间灵活机动的统筹协作,仅立足于学生这一节点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

3结论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专业能力;差异性能力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厘定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是从就业过程中逐步提炼出来的,它是一种综合能力。大学生就业能力通常是指大学毕业生通过学习各种知识,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而实现自身的就业理想,同时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顺利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对于大学生来说,这种就业能力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在校学习或从部分社会实践中得到,它主要包括学习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等。一个大学生要想实现顺利就业,首先他的就业动机必须正确,其次,他应具备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差异性能力这三方面的能力,其中基础能力包含人际交往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专业能力主要指满足岗位所应具有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差异能力主要包括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就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来看,具备基础能力是顺利实现就业的前提,只有基础能力足够,才可能顺利就业。专业能力是实现就业的关键,差异性能力是核心。只有具有了差异性能力才能从顺利就业最终走向自我创业,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分析

当前中国正处在变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多工厂都面临着倒闭破产,“隐量”“存量”待就业人口巨大,加之大学生毕业数量的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另外,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脱节现象十分明显,导致大学生人生目标、价值取向、专业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不足、就业难。据有关部门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就业能力上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专业能力不足。目前,由于很多大学在考量大学生时,采用的是学分制,导致很多大学生只注重学分积累,而忽略深入学习本专业知识,自身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握不够,而通常学校也不会及时正确引导学生,最终造成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能力不足。另外,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工作岗位对工作者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而很多高校都不能根据社会的实际需要及时调整自身专业,这也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具有的专业知识严重滞后,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2.学习能力不强。学习能力其实是一种接受能力,它是其他能力形成的基础。大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去学,而不是仅停留在让学生学到了什么上面。若一个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强,走上工作岗位后就很难快速熟知新岗位所需的知识与业务,造成上手慢的局面,而单位看重的则是员工每天能给企业带来多少效益,由此可见,学习能力不强将严重阻碍学生就业。

3.实践能力低。实践能力不仅包括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还包括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大学只注重让在校大学生学习理论知识,而不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导致大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实践相结合,当这些大学生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后,很难满足岗位需求,还得从新学习,而很多企业又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去培养这些大学生,这造成应届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此外,部分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眼高手低”,这也会影响其实际就业。当然,创业意识淡薄,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等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后期就业。

三、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1.切实完善高等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学校,要想把大学生就业所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必须从学校这个源头上着手。对高等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要逐步改革、不断完善。要调整专业设置,拓宽专业口径,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原则来设置专业,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当前调整高等教育结构也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举措。

2.努力完善以职业规划和就业咨询为核心的就业指导机制。要引导学生逐步转变思想观念,让学生明白自己是最终就业的主体,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引导学生就业的内容要全面,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就业观念、就业心理等多个方面,并且引导时要分层辅导,根据学生年级和学习层次的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在分析引导时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特点以及发展意向等,为学生提供的职业生涯指导服务不仅要内容充实,而且要有个性。要经常对就业指导人员进行培训,以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

四、结语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要想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仅要切实完善高等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完善以职业规划和就业咨询为核心的就业指导机制,而且还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力发展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把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促使更多大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石铮.人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 现状与趋势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当代大学生就业的特点与倾向

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和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大学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就业倾向也出现了新的趋势。

(1)就业求职信息化成主流。通过网络获取各类招聘信息、投求职简历、获取就业指导,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最便利的途径。1999 年以来,全国各个高校都在不断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就业服务信息化体系。信息化手段增加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并大大降低了就业成本,目前绝大多数大学生更倾向于利用网络方式进行求职,甚至通过网络进行面试、职业测评。

(2)就业地区偏好差异性大。不同地区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差异较大,绝大多数大学生仍然以经济发达地区为首选就业目标。近年相关数据显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指数高于中西部,选择在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接近七成,是中西部地区的两倍。“孔雀依旧东南飞”,大学生对就业地区的偏好仍然是经济发达地区。

(3)自主创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亮点。以创业带动就业,当前不论政府、高校、家庭等各方面,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并投入了相当的资源,大学生本身也给予了极大的热情。针对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也在最近几年不断出台,很多高等院校都在建设服务于大学生创业的实践平台,通过吸引大学生参与科研、校企合作、创业论坛等形式,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创业也是就业”观念已得到广泛的认同,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正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4)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随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深入, “职业生涯发展”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就业倾向的重要因素。一些大学生入校不久便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有目标地开展学习活动,培养个人职业素养和技能,为将来求职做好准备。在大学毕业时,多数大学生都会对自己的兴趣、能力、特长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人才需求市场特点和时代的要求,慎重而客观地选择就业行业,针对性地捕捉就业机会。

(5)就业受家庭背景因素影响较大。大学生就业受家庭背景因素影响较大,这些因素包括:父母教育背景、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所在地区等,相关研究表明家庭背景因素与大学生就业状况呈负相关关系。家庭条件好的大学生对工作有更高的期望,更有可能不就业或选择继续学习深造;而家庭条件差的毕业生更希望立即就业,以减轻家庭的负担。

2 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心理脆弱和适应能力不足。大学生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有着较强优越感和较高的心理势位,对工作待遇、工作环境有较高的期望值。然而,“天之娇子”心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显得非常的脆弱,一旦受挫或未找到理想工作,很多大学生容易失去信心,甚至产生就业“恐惧”感。再者,由于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甚至还赶不上未上过大学的同龄人的工资,一些毕业生会从“投入与产出效应”角度进行短视理解,质疑大学生涯的价值,很容易对未来充满迷茫,对就业变得消极,失去就业的信心和动力。

(2) 对社会现实关注不足,缺乏就业主动性。“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依然是很多大学生的习惯学习模式,整天在书本里“埋头苦干”,缺少对社会的关注和对市场的了解。这种模式必然导致大学生缺少对就业形势的认识,使他们接受就业教育的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关注、接受就业教育,以致于缺乏对就业的积极主动性,最终导致错过了最佳的求职时机。

(3)就业诚信不足,社会责任意识薄弱。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先就业后择业”观念被普遍接受,然而伴随而来的却是毕业生违约率的攀升。用人单位对这种“骑驴找马”的态度极其反感,这些违约行为不仅反映出学生本人的诚信缺失,而且会影响到其他同学的签约率。社会责任意识薄弱也是就业过程中暴露出主要问题,部分大学生不能理解时代赋予的使命,缺乏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需求的思考,在就业过程中目光短浅,缺少奉献精神,只看重个人利益和个体发展的短期需要,不能将自己的职业生涯与时展同步。

(4)网络环境下就业信息真伪识别困难。网络提供了大量的就业信息,带来了很大便利,降低了大学生求职成本。然而,网络人才市场是以虚拟形式存在的,网上信息是由招聘者或求职者自己填写,缺乏有效的手段来核实信息真伪,各类虚假就业信息鱼目混珠,使得“网络人才市场”难有诚信。有的毕业生为了获得竞争“优势”,随意更改电子简历,填写了很多不真实的履历;有的招聘单位为提高吸引力,过分夸大单位实力和待遇情况;甚至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引诱和欺骗刚毕业的大学生。种种不良行径直接造成人才供需双方难以形成网络互信,用人单位对网上求职信息不屑一顾,毕业生也不敢相信网络招聘信息。

(5)自主创业成功率低,大学生对创业信心不足。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极低,全国平均水平在2%左右,成功率最高的浙江地区也只有4%左右,远远低于欧美国家成功率水平20%。尤其是2008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企业竞争压力的进一步加大,中小型企业出现倒闭潮,大学生所创企业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大学生的“雄心壮志”受到严重打击,对创业丧失了信心。在校大学生在看到多数师兄师姐创业失败后,开始反思自己的前途,对创业丧失信心,甚至对未来变得茫然。

3 应对的建议与策略

3.1 政府层面建议与措施

(1)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政府应从社会协调发展和公平的角度出发,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建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利益驱动机制和引导就业方向的政策,改善大学就业的宏观环境。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只有当产业结构转型为技术密集型时,人才结构才会合理,才能从根本上破解大学毕业生就业困境。

(2)加强对人才市场的调控, 营造良好就业气氛。政府应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干预,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招聘单位进行真实性审核,严惩各类违法行为,规范就业市场。并且,要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加强政策引导的效用,促进大学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此外,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加强对平凡岗位、平凡群体的报道,帮助大学生理性看待就业,引导它们关注国家发展的需求、关注社会需要,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积极向上的就业氛围。

(3)发挥政府行为主导作用,构建社会诚信机制。就业诚信问题是由社会、高校、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自身等方面共同造成的,诚信是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也是构建良好就业环境的核心要素。因此,需要政府发挥其行为主导作用,加强社会诚信制度和法律的建设,提高公民的诚信意识。在此基础上,构建诚信评估机制,使行为主体的“诚信价值”能够得到全社会的认知和认可,加大违约行为或违法行为的“不诚信”成本,使诚信行为在“现实利益”上具备一定的首选性。

(4)加强网络信息监管,打击网络欺诈行为。在政府主导下建立全国性就业信息的公开机制,构建一套全面权威的用人单位或企业档案查询系统,同时高等院校也要将大学毕业生信息上传至网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人才供需双方“虚拟主体”认证机制,对网络不实信息行为进行公示和“诚信降级”。并且,通过立法加大对虚假和欺骗性信息的打击力度,同时要及时警示信息以防其他大学生步入类似陷阱。

(5)加强政策引导,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扶持力度。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和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更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提供创业贷款和免征税收等优惠条件,制订和完善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好就业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3.2 高校层面建议与措施

(1)加强毕业生的就业培训和教育。作为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就业经验很欠缺,就业目标不明确,对未来比较迷茫,因此,在刚步入社会这段过渡期,给予适当的从业教育和心理指导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要强化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使毕业生树立自主择业、理性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时代使命感和理性就业观念。其次,要引导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他们合理规划职业生涯,选择可行的就业目标,制定符合实际的就业方案。此外,还要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个人诚信意识,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违约行为对学校声誉和自身长远利益的影响,在从业过程中自觉建立个人的社会诚信,减少违约行为的发生。

(2)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就业能力。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缺乏社会实践和从业经验是大学生的就业弱项,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为此,高等院校要广泛建立各种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到企业参观、参加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提高个人技能和了解市场经济现状。

(3)不断推进就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挖掘就业信息。继续完善就业信息系统,积极探索和使用新的信息手段,拓展网络信息服务。更重要的是,要对杂乱无章的网络招聘信息进行合理的归类、筛选和甄别,避免毕业生受到不良招聘信息的影响和伤害,并建立有效的网络就业信息反馈机制,有效节制毕业生的求职信息不实行为。

(4)加强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创业基本技能。高校应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工作,完善其创业课程体系,借助信息化手段构建创业模拟平台,通过虚拟环境模拟实际的创业经营过程,让学生通过网络模拟逐步掌握创业知识。其次,要注重创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大学生提供较好的创业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加老师的科研工作,提升创业基本技能。

(5)提高就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加快就业工作队伍向专业化、专家型方向迈进的步伐。加强就业工作研讨,积极开展有前瞻性的就业研究,提高就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和科学性。在此基础上,认真做好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和对用人单位的回访工作,进一步强化就业状况对教学环节的反馈和导向作用,并且加强市场需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根据市场需求改革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更多用人单位适用的应用型人才。

3.3 对毕业生的建议和策略

(1)顺应新时代要求,转变择业观念。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必须顺应新时期的社会要求,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打破把“高等教育”与“高尚职业”必然联系的思维习惯,树立“人才市场化”观念和积极竞争的意识,“就业后再择业”模式对多数毕业生而言是理性的选择。并且,大学毕业生在接受“先就业再择业”理念的同时,还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的敬业精神,为自己建立良好的品德口碑,进而为未来职业生涯建立坚固“诚信基石”。

(2)把握就业机会,重视择业时间规律。从历年的大学生就业工作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大型的企事业单位,都会提前在每学年的上半学年就到学校招贤纳才,争取招聘一些优质的毕业生。然而,毕业生一方面担心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另一方面又不愿过早走向社会,等到正式毕业时才开始找工作,导致部分企业单位招不到理想的人和优秀毕业生找不到理想工作的矛盾现象。因此,大学毕业生要建立就业的时间观念,不能“刻舟求剑”地等待就业机会,必须主动出击,及早就业和抢先就业。

(3)注重培养自身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综合技能。良好的综合素质是产生就业竞争优势的核心因素,大学生除学习书本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十分注重各项能力的提高,包括组织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等。并且,大学生应该特别注重提高自己心理素质,通过参加各类社会交流活动,锻炼心态调节和情绪调控技能,培养自己积极自信的心理素质,这样在求职过程中敢于自我面对,善于自我调适,正确对待心理压力。

4 结束语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已成为政府和高校的工作重点之一。促进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政府、高校和毕业生自身等多层面采取措施,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发挥高校对促进就业工作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综合技能以及转变其落后的就业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政府、高校和毕业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破解必将为时不远。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团队.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百度文库.

[2] 曹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其教育引导.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7).

篇6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大学生就业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也成为整个社会的关注焦点。据统计,2011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700多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那么,社会需求又如何呢?有关数据显示,我国2011年社会用工供需趋势是:总劳动力富余,专业技术人才缺口不小,农业缺口218万,工业缺口1220万,第三产业缺口325万。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才明显大于需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依旧这样的数据,按理说,大学生就业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没有任何压力可言。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引用择业大学毕业生的话就是:“工作岗位不少,但是理想的岗位太少。”就民意调查来看,目前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仍然较大。一方面,社会急需用工;另一方面,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问题出在哪里呢?经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较大

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和精英教育的影响,中国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社会需求尚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大学毕业生普遍不愿意到基层、艰苦岗位工作。经过小学、初中、高中的12年寒窗苦读,终于考上大学的当代大学生,在功利主义教育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秀们,在择业时自我定位不准,对工作期望值居高不下。许多能干的活,他们看不上;而看得上的岗位,他们又争不上。这在无形中,人为地抬高了就业的门槛,于是也就出现了所谓的“知识失业”。

2.用人单位自身的原因

不少用人机构认为,应聘者的学历越高越好。但是,选人学历化,造成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或人才浪费的现象。例如,有些单位招聘了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但实际工作只是负责单位内的简单文字处理,如打字。另外,在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不少本科或大专学生的业务能力,不比研究生的业务能力差。在这一点上,许多外企的做法,值得借鉴。专业是外企在招聘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参考因素,他们的招聘原则是能干够用,可以用大专生就不用本科生,可以用本科生,就不用研究生。但是,在金融、咨询、会计师、信息技术、制药等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行业,外企对研究生的需求量相对偏高。

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出于经营或管理上的需要,急于招聘某一方面的“能人”,并且希望很快能给企业带来变化。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可见,用人单位忽视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经验总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大学生有较高理论水平,只要经过短期实践,即可胜任工作岗位。不少企业老板,只重视企业的规模扩大和再生产,不重视对职工的人本化服务,入厂起薪较低、升幅不大,并伴有苛刻的罚款制度。更有一些私营企业用工制度极不规范,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甚至没有社会保险、公积金等一系列社会福利。

3.供需矛盾突出

这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学校培养的大学毕业生素质与企业的需求脱节,毕业生达不到企业的用人标准,以致出现“毕业生求不到一职、企业高薪聘不到人才”的局面。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态势,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极度缺乏。然而,我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偏重基础理论知识,重视学科的系统性,却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观念和专业技能等的培养,使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另一方面,高校专业设置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导致了学生素质与企业需求脱节问题的出现。

4.社会方面的原因

教育应该是一个让受教育者普遍提高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事情,但目前,从学校教育到社会舆论,都在努力宣扬着一个概念:就是要人们努力拼搏,改变命运。这使得教育成了一个竞争拔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功利性的目标起着主导的作用,使得离目标遥远者厌恶、抵触学习,甚至自暴自弃,从而产生很多的社会问题;而另一些学习的佼佼者,也不是想着将来学有所成,报效于祖国,服务于人民,而是为了考上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有一份好的收入。放飞理想、追逐梦想,已成为社会人的共识。当个人的需求和社会的实际不一致时,就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

二、改善就业现状的对策研究

1.大学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就业难”的实质是找到好工作难。大学生应理性地看待就业现状,转换思路,调整自己的期望值,改变对高收入、大城市的盲目追求,合理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和择业方式。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好在校时间和大学里的优质资源,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这样,才能避免择业时眼高手低的现象。另外,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锻炼并提高现代职场所需的各种能力。具体来说,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包括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

2.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以立法保就业

为了保障就业,我国已相继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在如何保障劳动者切身利益方面,仍有不足。另外,很多学生对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各大学应该加强对学生在就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国家也应进一步完善毕业生就业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学校及有关主管部门之间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形成比较全面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供需双方利益的配套政策,使毕业生就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进一步完善以高校为基础的、多层次的、统一开放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3.改革高考制度,发展精英教育和职业教育

现在的高考制度,按考生分数段划分为本科一、二、三批和专科一、二批。这是一种认识上的错误。本科教育是指进行基础性学术科目的教育,专科教育是针对某一行业进行的系统性教育。但是,现实情况是,本科和专科成为了分数高低的“分水岭”。只有分数最低的专科二批学生,才会去各类职业学院,这无意中形成了一种职业教育低下的概念。所以,也就出现了一方面严重缺乏各类技术人才,而另一方面又是百万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现象。

通过调查和分析,笔者发现,社会需要的是一部分有创造力的高科技人才和一大批有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且职业学校的就业率明显高于普通高校的就业率。如果仍然盲目扩大普通高等教育,就会造成人才积压、外流和高科技犯罪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应像培养奥运选手一样,挑选部分有天分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由有实力的资深学府对这一部分学生进行目标明确的、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教育,用于我国的国防和科技发展;另一方面,取消普通高等教育,打破专科、本科之分,全部实行高等职业教育。实际上,人无论做什么,都是一种职业。改一个名字,可能更有利于人们面对现实。各高校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自主招生,既有利于学生和家长的横向选择,又有利于促进各高校加强内涵建设。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高考模式,更有利于人们的再次学习和终身学习。

另外,各高校应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设置,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以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人才的需求,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重,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和模式,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为大学生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加大学校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市场建设,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导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建立以服务为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信息服务、咨询服务、指导服务等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为大学生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4.宣传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社会舆论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当今社会,普遍是在使人们努力拼搏,改变命运。广电媒体、大小报刊更是争相报道各路成功人士与强者的奋斗发家史。这使得多数人心气浮躁,拼命想着如何发财致富,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在这种大气候下,让大学生们安心就业,踏踏实实服务于本职工作,确实很难。

努力改变命运是没有错的,但改变命运,不应该仅仅理解为社会地位的改变。社会是个金字塔形的结构,需要多数人去构筑坚实的塔基。人人都急不可耐地要出人头地、改变命运,社会结构就会不稳定。改变命运应该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努力改善工作环境,改变生存条件。这样的一种改变命运,才是利国、利民的正确之道。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对策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呈现出不容乐观的现象。由于近些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不断加大,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也不断产生。焦虑、自卑、自负、恐慌等消极心理多少都会在大学毕业生身上有所体现,情况严重的会产生更加可怕的后果。

一、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工作意义重大

大学生作为高智商、高文化与高自我价值的代表群体,在“双向选择,自主就业”的就业政策与高校待就业人数众多的形势下,就业就显得尤为困难。很多大学生上大学的目的就业更好的就业,就业前景如何也成为了大学生关心与关注的火热话题。虽然当今大学生毕业后可施展的平台渠道有所扩展,但是终究抵不过毕业生人数太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的产生,各种教育专家以及心理学家都在对大学生就业心理进行观察与研究,希望通过有效调适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找出调试的对策,引导大学生摆脱不良心理问题影响,有效促进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就显得意义重大。如果没有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进行研究,而是任由大学生这种就业过程中消极思想的蔓延,将会导致的是更严重的后果和出现更混乱的影响社会秩序的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现状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上的普遍现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产生就业消极情绪

就业是大学生一生之中的又一重要的转折点,因此多数大学生对于从校园步入社会都感到恐惧。社会的工作是复杂的,“优生劣汰”的残酷法则让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战战兢兢,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擔心自己遇到挫折,担心自己会被炒掉,种种焦虑混到一起,会使得他们产生恐惧心理,这样就是自卑心理,不利于就业。有些大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就没有扎实的学好基础知识,上课懒散,考试挂科,这样在就业中也会表现出自卑的心理问题。

2、大学生的独我个性

与产生恐惧心理相对的就是自负心理。现在有些大学生依然有种想法就是,我是大学生,找工作很容易。殊不知,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化,大学生就业早就不那么容易,大学生也并非高人一等。有些大学毕业生对工作的期许过于高,以致最终不仅找不到心仪的工作,可能连份工作都没有。过于自傲的人,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很容易被淘汰,产生就业的心理问题。

3、父母的过分宠溺致使大学生丧失独立性格

从计划生育实施以来到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从2016年开始才开放二孩政策,因此目前大多数的大学生都是家里的独苗苗,家长长辈们恨不得将孩子宠上天,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正是这份宠溺毁了孩子。宠溺导致孩子过分依赖父母,孩子进入社会后缺少主张与见解,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抓不住就业机会,不懂得展示自己,在用人单位亮出自己的优势,总是想着依靠父母,有的甚至带着父母去招聘现场或者让父母代替招聘,这样的人在就业中必定失败。这样的挫折同样会导致这些大学生产生就业的心理问题。

三、调试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大学生应树立正确就业观,做好就业准备

大学毕业生要想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首先就是有正确的就业心态。作为当今新时代下的大学生,我们应该珍惜我们享受到的高等教育,运用我们学到的专业知识去就业,服务社会。就业时不能只关注工资的高低,工作环境的优劣,而是树立灵活就业的心理,勇于自主创业。并且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应该有竞争和创新的意识,敢于面对挑战,敢于创新,乐于创业。既然就业之路如此艰难,我们就可以另辟一条道路,改变单一一次就业的观念,从而减小就业压力,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大学生还必须树立越挫越勇的就业观。及时调整心态,振奋精神,勇往直前,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大学毕业生还应该人情如今的就业形势,对社会需求和岗位需求有一定的了解,真实合理的对自己评价,对自己的个性有一定了解,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找到合理的自我定位。这样才能更好的展示自我,在工作中自信。即使短暂的失败也不能击败自己,而是愈挫愈勇,真正树立自信心,克服就业产生的不利心理问题,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

大学生要做好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要及早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便在大学的学习期间能有方向、有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准备。先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即自己希望将来做什么工作然后设计自己的职业通道,即确定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目标所需要经历的过程、途径最后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与规划,建立切合实际的学习计划与社会实践计划,帮助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大学生只有制定了明确、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才做好了充足的就业准备,就业过程中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提高,社会应变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2、高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心理辅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校通过有效的工作方法和途径对学生进行择业准备、择业心理调适和择业技能培训,使大学生能够以明确的择业意向和较强的择业能力进行职业选择,从而达到成功择业。就业指导是高校对大学生教育的重要部分,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大学生在就业中产生的心理问题。高校开办就业指导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的了解当今社会就业市场的情况,更好的就业。首先,高校需要做的事给大学生解读国家的就业政策,让大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维护就业秩序。另外,就业心理咨询是就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好就业心理咨询工作,需要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关于专业学习、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开展,这也是高校也要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咨询工作的原因。因此,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和就业心理辅导可以起到调试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作用。

3、父母长辈应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父母长辈应该从小注重孩子独立性与吃苦性的培养。家庭因素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家长的言行举止、家庭的生活氛围以及家庭的教育环境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个性和心理。家长是从小与孩子接触最多最密切的人,孩子的个性养成与家庭教育有着分不开的联系。孩子的就业观与就业心理素质也是密不可分的。若是孩子从小有吃苦的精神,敢于接受挫折,直面失败,那在就业中也是百折不挠,能独立的处理问题,而不是总是依赖父母。家长是对孩子最了解的,可在孩子就业前给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注重孩子的自主选择性,培养孩子的健康就业心理。

总的来说,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已经是确定的了,就业难必定会产生很多大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从个人、学校、家庭和政府几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的现状和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对大学生更加有效的就业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书华,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调适研究—以内蒙古四所大学为例[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6)

[2]顾荣江,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研究[J].教育心理2013(10)

篇8

【关键词】就业 创业 专业知识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70-01

一、大学生就业教育现状分析

对于如今这个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我们应该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应用于我们日常当中。目前调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的基础素质比以前的学生差,学习动机缺失,自我意识较强,但自控能力不足。出现学习专业理论和技术困难的现象,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好。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主要有以下两个特征:

1.对口就业率较低

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的比例大约在15%和25%之间。且有60%的学生认为现在从事的职业与自己所学的专业完全不对口。

2.就业稳定性较差

根据最近几年的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对第一个工作单位的忠诚度相对较低,有超过60%的大学毕业生表明自己在目前的单位最多工作一年。

二、大学生就业教育的基本条件

1.就业信息的条件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知识得到了不断的积累,视野大大开阔,收集到大量的信息,能为今后自主就业提供有力的帮助。首先创新思想是学生自主就业的先决条件之一,所学到的知识以及收集到的信息都能为日后的就业提供帮助,只有发现旧模式的弊端,勇于创新才能打开束缚,开创一番新局面。学生创新意识以及机会判别是其学习知识以及生活经验积累的结果,学生经过长时间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系统,对今后就业能提供很大的帮助。

2.专业技能条件

就业的过程是艰辛的,它要求就业者将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综合应用起来,同时还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结合学生实际,在学校开设的就业课程中,要注意融入创新教育,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让学生去构想新的营销模式,整合自身资源,向着自己的就业目标去组合技术、人才以及资金等。

3.人格品质条件

大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不管是教学的理论环节还是实践部分都要充分考虑到对学生合作精神与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只有学生具备了创新、合作、执着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才能够为学生就业提供不懈的动力,获得无尽的灵感。对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要确保能够对社会事物有正确的判定,注意生活中的细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记住真正的创新不仅仅包括意识、思维以及技能上的创新,还包括情感和人格上的创新。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探究

1.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

学校要分析学生学习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学习技能,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增加主动学习的正能量。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就比如说电子专业的学生电子实训先从基本元器件识别开始进行,之后在训练学生电子元件焊接的技术,再到电子产品装配、调试。每完成一个电子产品都让学生作些思考,总结训练得失,进一步加深对专业技术的掌握,学生经过一系列规范的技能训练,实践动手能力必将获得极大的提高,在以后的就业中也能获得巨大的优势。

2.在教学中设计微课

在设计微课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不同选择插入的对象。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还能够改变学生就业的观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就业的自信,提高竞争精神和竞争意识。由于移动平台的限制,所以教学的内容不适合设计的太冗长,应当短小并且浓缩精华,最好是在10-20分钟的教学,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高度集中并且可以使学生有好的学习效率。这样可以使学习者在短时间内就学习到足够多的知识点,可以让学生产生优越感从而更有兴趣学习。教学的内容适当的增加一些阶段性的知识以及实践能力测试,来测试学生在这一阶段下的学习状况如何。

3.引导学生进行移动学习

如今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的提高,手机也成了当代每个大学生必备的工具。移动学习是特点是可以自由的学习,并且还可以很好的让师生之间有益的沟通。其中它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移动学习能够很好的随时随地的学习,不受条件的束缚。打破了传统的空间上的束缚,不仅仅把学习局限于教室、图书馆、电脑等。可以充分利用学习时间,弥补传统学习方式的空间上的局限性。第二,可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在自己兴趣最浓厚的时候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把握自己最想要学习的状态,可以使自己在最高效的时候投入到学习当中。学习是不可能一直保持着高效的状态,所以利用移动学习可以使我们更合理的利用时间,劳逸结合。这样可以合理的分配利用时间,使得学习者的效率可以提高,以便于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王振鲁;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探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5期

[2]张;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技与应用;2014年34期

[3]马荣;浅谈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J];华章;2013年07期

篇9

关键词:化工类;女大学生;就业; 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就业形势的逐渐变化,大学生就业观念、期望也发生极大的变化,化工类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值得关注。

一、化工类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就业意识不明确。

通过对某高校化工类女大学生近年求职取向、就业状况的调查,多数化工类女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就业市场前景不清楚,过半以上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所学化工类专业在就业中不具备优势,在学校接受的就业指导不够,对择业地区和工资待遇观念仍未改变。

2.招聘单位的用人倾向。

由于化工类企业的特殊性,多数化工类企业在招聘中更加倾向于男生,这使得本在就业中不占优势的女大学生就业机会更少,择业范围更窄。外加化工类企业多数条件艰苦,需要员工吃苦耐劳,故化工类企业在招聘中就业更加倾向于生理条件有优势的男毕业生。

二、问题及原因分析

1.信息不对称。

[JP3]能否有效获得人才需求信息对大学生就业至关重要,而往往由于大学生求职信息与人才需求信息不对称,造成就业的困难。高校就业信息系统是否完善,以及就业的服务、就业相关政策的解析是否透彻,这些都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

2.就业观念落后。

部分化工类女大学生都市情节严重,不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到边远地区或工业区发展,以传统观念来看待化工类企业,有些化工类女大学生宁可放弃自己大学所学专业,从事非本专业的工作,降低对薪资的要求,也愿意到条件较好的大都市就业。这种想法造成了就业期望值与现实的脱离。

3.自卑心理。

据调查显示,九成左右的女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受到过来自招聘单位的性别歧视。尽管多数企业在公开招聘信息时,不存在性别歧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加青睐男性大学生,特别是化工类企业,更多的岗位和机会是留给生理条件较好的男性大学毕业生的。这使得化工类女大学生信心受挫,造成情绪低落,自我认识变得模糊。

4.缺乏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目前,尽管很多高校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但基本上都是不区分专业和性别,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教学的形式及内容相对较为单一,课程的理论性强,缺乏实践环节。很少有高校针对女大学生开设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课程,造成化工类女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前景不明确,对自己的发展定位不准确。

三、促进化工类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1.社会层面。

[JP3]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相关部门出台一些有助于保护女大学生就业法律法规,避免企业在实际招聘和工作安排过程中的性别歧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生育保险的覆盖面,充分保护女性职工合法权益。除此之外,政府也可以尝试相应增加招聘女大学生的企业补贴,或相应减少这些企业的税收,让企业有足够的岗位留给女大学毕业生,使企业不再因为招聘女大学生而产生顾虑,促使女大学生就业。

2.学校层面。

首先,高校应当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就业指导的服务体系,结合心理指导、专业类别,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区分性别的专业化指导,充分保障女大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全程化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其次,高校应该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深化学校和企业的合作,积极组织女大学生在校期间,深入条件较好的化工类企业去参加实习,或鼓励她们到科研力量雄厚的企业实验室参与科技企业创新。使她们提前对化工类企业有全面认识,增强自己到化工类企业就业的信心。最后,高校应对女大学毕业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引导,使她们在大学期间尽早了解自己在求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充分认识自我提前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

3.女大学生自身。

新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环境中,转变就业观念显得尤为重要。化工类女大学生应当合理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己的就业认识和就业能力。化工类女大学生要转变以往陈旧的择业观念,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等,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书,提高就业的成功率;从自己所学专业实际出发,重视自己的职业发展前景,在就业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总结经验,改变不足之处,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篇10

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目前每年社会新增就业机会大约700万至800万个,而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则大约在300万左右。就这一数据而言,大学毕业生理应有比较大的就业空间。但我国在疏通渠道和就业服务上有明显不足,也有很大拓展空间。反观高校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认识,根据调查和了解,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对就业形势认识清晰,具有务实的就业观念,但对就业政策把握欠缺,缺乏到基层工作的意愿。许多大学生对自己有客观认识,“认为自己目前最欠缺的素质主要是: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沟通协调能力、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而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恰恰是许多用工单位招聘的重要门槛。

因此,在应届毕业生中“先就业,后择业”成为就业的主流思想。大多数人选择以第一次就业为扎实基础和增长能力经验的跳板。选择一次性永久解决就业问题的毕业生少之又少。其次,他们选择单位更注重实际。可见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畅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的渠道,采取鼓励性政策,引导更多的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祖国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是解决就业滞涩问题的核心,也是最具突破性的导向。

在就业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有些人开始学着自主创业。在此,我重论述大学生创业的途径和现状,并就一些高校中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案例进行分析,由此看到加强当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获得创业支持的途径

1.学校:高校对大学生创业行之有效的支持就是校园创业大赛和创业培训机构。创业大赛百花齐放,既有团中央举办的全国性的‘挑战杯’又有各大高校自己组织的比赛,就像正式起跑前的热身运动一样,高校通过对大学生创业方案的指导和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理论支持。而创业培训机构则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各类创业教育课程,如创业常识、创业心理和技能、市场经济、财务管理、经营管理、法律和税收等课程,系统的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基本的创业知识,为大学生成功创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社会:一般是大学生在做兼职时接触到的创业机会,他们毕业后大都是以人或者合伙人的形式活跃在以后的创业之路上。

3.家庭:其实真正来自家庭的创业支持微乎其微,除非是家族‘铺路式’的企业继承体系让一部分大学生借助外力顺水推舟的踏上创业之路。一切人脉、手续、启动资金、创业路子,都有强有力的后备支持。

4.网络平台:近几年,网络的泛滥与中国的创业市场面临‘瓶颈’的尴尬不期而遇,两者实行‘联姻’策略显示了双赢的智慧。很多创业公司借助搜狐、优酷等网络大亨‘海选’般的挖掘好的创业项目,拿在大学生之间口碑相传的一档创业节目《赢在中国》为例,就是企业用启动资金和创业金点子交换,选手在企业代表的刁难中与之较量,层层角逐后方可拿到创业基金。我们一方面被节目中一路火花闪电的智慧较量所深深折服,另一方面也豁然开朗,企业和社会都在摸索把对大学生的创业支持转变切实可行的路子。而且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创业带动就业’这一模式的实质性进展。

5.政策支持:在资金支持方面,由政府担保贴息贷款。国家专门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实行小额贷款贴息政策,大学生可以获得小额无息贷款。在手续方面,开启‘绿色通道’,降低大学生市场准入条件,减少公司注册资金,减免大学生到工商、税务等部门办证的相关费用。

二、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在不断进行的创业实践中,大学生形成了自己的创业特点,同时也曝露出一些弊端:

1.参与规划的热情高,实际投入操作率低,创业仅限于‘纸上谈兵’。

自从大学生接触并了解创业以来,其创业激情逐渐增长,但实际参与创业的比例还是很低的。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有一个山大创业实践中心,学校最初的想法是利用该中心给创业的大学生免费提供开公司的办公场所,并依靠学校资源提供各方面的支持。然而,该中心已经建成两年多,截至目前却只入驻了两家大学生创业公司,整个创业实践中心大楼显得挺冷清。

“学校很支持学生创业,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大学生创业存在很多尴尬。”山东大学团委副书记、创业研究和指导中心副主任周庆华介绍说,近年来山东大学一直参加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大赛,每次校内海选时,都会有数千人报名,学生们都会提供各种各样的创业项目,其中不乏让人眼前一亮的项目。然而比赛归比赛,最终却罕有学生把创业的设想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创业行动。

2.失力与先进的科技、文化等因素,具有守旧性。

在国内创业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是从事家教、零售、服务业等技术含量低的行业,即使涉及网络的创业者也都集中于一些不必进行产品设计、开发、生产的网站维护。大学生对新创业领域的开发缺乏一定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有的则是因惧于现实的高风险而对最初的创业想法望而却步。

3.学校所能提供的帮助有限且不成系统。

仅有创业大赛和创业协会仅停留在理论优化的层次,远远达不到为有想法有干劲的创业大学生提供贯穿想法―启动―优化发展这个层次的系统支持。科技创业园区、师生创业实践平台、创业实训基地、创业基金协会等机构的建设既是我们期待看见的又是任重道远的。

4.创业的社会文化基础薄弱

从全社会来看,中国的经济市场给大学生提供的创业条件同样不足。在商业信用体系高度发达和商业环境优良的美国,创业成功的仅为1/4,在我国,缺乏充裕资金和广泛社会关系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2%-3%。成功率如此低,创业的风险更是难以承受。从当前情况看,高校毕业生的创业资金,或是贷款或是东挪西借,一旦创业失败,就会血本无归,更不必说由此带来的声誉降低和身份下降。如此高风险,让很多年轻人不敢轻易试水。

三、从案例中看大学生创业的未来格局

(一)山东交通学院的“诚信驿站”。一个简单的铁皮架和一个木柜子,一些琳琅满目的文具,还有许多小饰品、盆景……它就是“诚信驿站”――交院文化的一道风景线。这是一个无人售货、自主选购的小店,付款全凭自觉和个人道德约束。这样的一个商店形式对社会来讲,不得不认为是一种挑战。如今,“诚信驿站”已经成为了交院校园文化的载体,从最初被人们当做新鲜事物津津乐道,到经历了‘洗劫’风波,再到后来慢慢得到舆论的认可和支持,小店已经被学生们所熟知,“诚信小店”成了“明星小店”。未来小店的星途一片坦荡,目前,小诚他们打算效仿北京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策划并实施“诚信驿站高校联盟”活动,努力把“诚信驿站”的形式在济南各大高校推广。更可贵的是,他们还开创性地搞了一个“换客”活动,在这里,你可以拿自己闲置的物品到小店进行交换。

“你尊重我,所以我必须自尊;你信任我,所以我不能失信。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要能经得起‘诚信驿站’的考验,从小见大,从五角钱的本子和几块钱的笔来折射出我们的素质。”周围的同学这样评价。除了早些时间山东电视台的《生活帮》栏目和《都市女报》都对小店进行过报道,2011年11月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以《‘诚信驿站’进更多校园 弘扬诚信》为题作了报道;翌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朝闻天下》以《为诚信开小店 校园增添新风景》为题,对大学生开设“诚信驿站”作了报道;11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无人小店彰显校园诚信》为题对“诚信驿站”作报道并配以短评。在最近发生了一系列影响社会风气的诚信缺失事件的背景下,诚信小店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在社会上引发了民众关于‘诚信’问题的深思。

“别看这是小人物的小事件,反映的却是社会大问题。”济南新闻界一位资深媒体人在看到央视《新闻联播》对小店的报道后由衷地赞叹。把抽象的理想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具化成一个特立独行的实体小店这是一种让人耳目一新且极具潜力的创业方向,他们是拓荒者同时也是这一趋势的受益者,大学生的素养成就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创业项目。

诚然,大学生缺乏创业经验和基本的知识储备,但怎样培养敏锐的市场感知力,利用自身的优势抓住可能的机会,一点一滴的从小做到大,在摸索经验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系统才是‘笑到最后’的王道。毕竟创业成功的方法各有不同,有句老话也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二)草根之星。温廷伟,山东交通学院07级运专学生,从卖电话卡开始白手起家到现在拥有一家移动营业厅、汽车修理店、美容店、摄影器材专卖店的大老板用了整个大学时代。四年里从一张电话卡挣两块钱到进口SM卡制作设备全程制作电话卡,从利用专业知识从一名普通的‘汽车修理工’做起到完全拥有一家自己的店面,然后抓住机遇不断的拓展疆域,其中的艰辛和经验只有他自己懂得。有一件事他说不知是幸运还是缺憾:从创业至今他还从未失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