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智体美范文

时间:2023-04-09 05:0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智体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Educating is not only initial responsibility that comes from education, but also is permanent mission for higher education. We can clearly see that the mission and value of the university is educating people from every point of view. However, the education is not only impart knowledge, and only impart knowledge's education is not perfect. As National Medium and Long-term 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roject Summary: Make students to develop in an all-around are the education activity's ultimate goal. Persist in student-oriented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to better serve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ocial progress and people's needs.

关键词: 大学使命;育人为本;全面发展

Key words: 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education;develop in an all-around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8-0221-02

1育人,大学存在的价值和使命

先生在出任北大校长时发表过这样一段演说:“外人每指责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若图在做官发财,遵旨既乖,趋向自异。平时则放荡治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为争分数之多寡。实验即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和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迟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1]90多年过去了,先生之言仍能切中时弊!何以如此?育人之目标迷失也。由此可见,如果大学失去育人功能,它就会成为“四不像”而失去存在的价值。无论从大学的定义、功能,还是我国的《高等教育法》角度看,大学的使命都应该是育人。

1.1 从词源的角度看大学的使命在中国古代,类似于大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有国学(太学、国子监)以及后来的高等书院等,是指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在近代和西方交流以来,西方的“University”早期被翻译成“书院”等,后又称为“大学堂”、“大学校”,民国以后“大学”成为正式的称呼。新华字典对其的解释是:“大学是国家高等教育学府,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关。”[2]牛津词典对“University”解释为,Institution that teaches and examines students in many branches of advanced learning,awarding degrees and providing facilities for academic research.[3]即:大学是教授不同领域的知识,学位授予和为学术研究提供方便的地方。可见,不同的国家对大学的定义是小异大同,其核心都是以育人为宗旨。

1.2 从大学的功能角度看大学的使命大学诞生于11世纪的欧洲,随着时代的变化,大学的功能逐渐多元化。首先出现的是传统的承担育人功能的剑桥、牛津模式的文化型大学。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校长克拉克・科尔明确指出大学应当增加服务社会,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虽然此提法在当时社会激起了轩然大波,但最终明确了现代大学应当承担教学育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无可辩驳,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大学的功能会更加多元化,但是“不能把过程中所有矛盾平均看待,必须把它们区别为主要的和次要的两类,着重于捉住主要的矛盾。”[4]大学的主要矛盾就是其育人功能,这一基本功能是大学区别于其他任何组织的基本特征。

1.3 从我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看大学的使命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从此规定可以看出,大学的中心任务是人才培养,其余的活动都应该是围绕着人才培养展开的。如果我们认同大学的核心价值在于人才培养,那么,大学里的科研活动应当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让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藉此获得科研精神,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大学的社会服务活动也是服务于人才培养这个中心任务的,让学生通过参加社会服务去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实际上,对一所大学来说,能够培养大批的优秀人才,是一所大学对社会最好的服务。

2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2.1 德育德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崇高的人生目标,使学生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成为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中国教育历来重视德育,司马光直接论述了德才的关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5]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德育需要与时俱进。当下的德育教育需要从以下三方面做起,第一,继承、弘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以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精神为基础,融合实践精神和科学民主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崇高的人生目标;第二,通过德育课程,提高学生识辨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认清和抵御各种非主流文化的同化和异化,削弱各种不健康因素对学生心灵的侵蚀,使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第三,感恩教育是大学德育教育必不可少的课题。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的心理趋势普遍表现为:唯我独尊,自私冷漠。帮助学生学会用感恩的心态对待父母、老师、朋友,做一个有责任心、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人。

2.2 智育智育不是简单的获取知识,而是要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把受教育者心智的火焰点燃,激发其潜质,促使其积极主动的追求新知。现在已经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的显著特点是“创新”和“创造性”。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第一,使学生首先必须明确“为谁而学”的问题。只有明确这一问题,他们才能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第二,古语有云:“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在大学之中,方法才是生终身受用的东西,要善于及时帮助学生总结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第三,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意识会唤醒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自身的疑惑的主动钻研积极探索,进而解决问题,会更好挖掘学习者的创造潜能,培养其创造能力。

2.3 体育体育不仅可以强健体魄,而且可以培养人坚毅勇敢,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从而使人达到身与心的健康发展。作者认为,体育应当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健康的体魄,一是健全的心灵。而后者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可能更为重要。可以说,开阔的胸怀、乐观的心态、持久的毅力、勇往直前的精神是学子们在大学期间为自己习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2.4 美育美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更高的境界。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激发人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从本质上讲,美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及成果对人的自由的肯定,它是通过人的美感表现出来的。审美层次是真正的人的精神发展的归宿,是人精神存在的核心。爱因斯坦曾经在名篇《培育独立思考的教育》中谆谆告诫:“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6]如果一个人真正达到了这种境界,其为他人谋幸福的行为就是在其崇高境界和精神信念驱使下的一种自由的给予行为而不是道德上的“应该”。

3小结

踏进大学校门,新鲜过后你可能满腹牢骚,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教育领域里的种种异化现象,更使你彷徨、困惑。但是,发展之中的事物总会有它不尽人意之处,人们不能求全责备。在大学学到的,与其说是面向特定职业的知识与技能,不如说是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成长的能力,是如何去适应大变革、大分化的时代,如何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大学以研究高深学问为遵旨[EB/OL]..cn/c/2008-05-04/105715473098.shtml,2010-6-28/2011-2-10.

[2]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37.

[3]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663.

[4]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2.

篇2

关键词:高职学校; 体育; 德育; 智育; 美育; 多维度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140-002

1.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实验和探索一直在深入的进行之中,学校体育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整个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向指明了方位,体育课程教学所要达成的五个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与传统的三基目标(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归宿和依据,又是达成教学目标反思的参照对象。课程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化为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细化过程。

维度(Dimension)通俗的讲就是人们分析的目标对象所采用的分析角度。维度的视角理论,维度是指一种视角,而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是一个判断、说明、评价和确定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条件和概念。

高等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职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对象并不为了面临高考升学的学生,培养目标也有别于普通高中,即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偏重于应用型人才和实用性人才教育方向。如何把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之间区别和联系,多维度体育课程教学设计理念,可以使德智体美疏密适度、分合有度,避免课程教学设计思路出现混乱。

教育家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中说过:“所谓健全的人格,内分四育,即体育、智育、德育、美育。”今天,德、智、体、美四育的维度中,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旧是智育与德育,体育与美育相辅佐也是不争的事实。新课程标准的目标确立,为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毕竟不能脱离体育教学的实际,一些本不完全属于体育课程教学实施的重点目标,过于强加或挤占在体育课程教学之中,显然,这是不合适或是不科学的。能否准确把握体育课程设计的总体方向,使体育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丰满活泼而不是臃肿死板,在设计中兼顾德育、智育、美育的精华极为关键。要紧密衔接德、智、体、美四个维度综合要素,注重健康,培养能力,提升素质,服务专业的课程设计理念,通过体育教学达到体育课程的目标。

2.体育的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育共性维度的认识

体育、德育、智育、美育是学校教育的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是相互支持、具有紧密逻辑关系。体育以育人为本,则强调育体育心。体育教育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还要把道德品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美育教育贯穿始终。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共存,在维度的理论上各自体现不同重点和难点,德育教育强调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教化过程,而具体的行为表现上毕竟控制的空间和时间有限,如能将德育教育扩展在体育教育之中,将会更有效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智育教育是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活动,智育教育系统庞大涉足课程领域广,体育与智育融合并不矛盾,体育对智育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也能够解决一些非智力因素对智育的影响。美育教育是培养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实践证明,音乐、美术等课程,是实现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体育与美育的一些课程过去常常不被重视,而今素质教育已经将体育与美育的地位大大提升,体育与美育本身就有许多的融合点,也是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如果将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四个维度作为一体化来认识,不难看出中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中,德育不好出危险品、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美育不好出赝品。因此,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3.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中德育、智育、美育多维度互补

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在教育过程中有着多维度的互补关系,四育的作用不能替代和抵消,体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受教育者的体能体质;德育解决的是受教育者健康心理所要求具有的心理素质,提高品格、品味和品质;智育解决的是如何提高受教育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美育解决的是使受教育者得到审美能力的提高和感受美的水平提高。

3.1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德育因素

寓德育教育与体育之中,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前提。体育课程设计中,德育不仅仅是专职德育工作者的事,体育教师也应承担共同使命和责任。体育课程承载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不亚于其它学科课程,利用体育教育的教学手段对中职学生身心实施全面影响,必须建立思想认识或是学习态度之上,体育课程设计缺少德育因素渗透于体育教学之中,体育课就极有可能变为玩耍课、打闹课,尽管课中的形式热热闹闹,但课程实质有可能是空洞无味的。

3.2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中的智育因素

智育的难点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转化为智能的提升上,体育课程虽没有赋予开发智力的重大责任,可是智力因素仍然是学好、练好、掌握好体育教学中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关键。体育课程设计中智育因素的介入,能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练习效率。例如,计算机辅助体育教学,教学模板的使用,都能够全面实施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接触到更新、更多的学习知识的方式方法。

3.3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中的美育因素

美育独具形象直观、生动活泼、诱导启发、潜移默化等鲜明的特点和作用,培养中职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与审美理想,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体育课程设计中,美育因素的体现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美感集中表现为教学中形态美、动作美、韵律美、动感美、静姿美,表现于外在与内在美的统一,审美能力提高体现在感受、欣赏、表达、创造,进而形成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4.体育课教学程设计中多维度层面的可操作性

4,1学情分析与说明

把握职业教育的根本,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德育及教育因素细化于体育课程之中,职业教育的文件与举措都围绕着最终培养目标上,即中职学校学生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学情分析与说明到位与否不可忽视,遗漏课程设计这一环节,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模块的实施只会是一句空话。

4.2教学目标与任务

教学目标与任务是体育课程设计中指南针或方向舵,没有教学目标作为支撑,教学任务难以高质量的完成。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应该把教学活动的组织建立在教学任务之上一一展开,学生通过体能的练习和运动技能的学习,不但可以增进身体健康,而且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开发智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得到全面发展。

4.3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手段与方法一直被视为体育课程设计中的难点与重点,也是考验教师基本功的重要环节。当今社会,科学与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巨大影响,同时知识更新的周期也大为缩短,传统的体育教学形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引入、吸收和应用其它学科课程新教学方法已迫在眉睫,不断尝试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对比其中教学效果,也是业务水平提高的集中表现。

4.4教学评价与反思

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德、智、体、美全面兼顾,单凭一两次课就能收到惊人的效果,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也违背教育科学。没有人能够保证每次课程教学设计中做到面面俱到尽善尽美,也没有人能够像药剂师那样课程教学设计中精确按德智体美维度处方进行配比量化。因此,留有余地是较为合理的设计思路,通过评价——反思——再评价——再反思的过程,找准德智体美四个维度的协调分量浮动区间。

5.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既保持体育本质又联系德、智、美

首先,体育、德育、智育、美育与各自课程目标重点不同,同样是育人为本,但目标有所侧重。体育课程教学设计只有在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关键点,才能将德育、智育、美育的精华融会贯通。

其次,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仍离不开特定的场地设备,实施教学易受客观条件所限,动态的组织教学难度较大,没有文化底蕴的教学,甚至忽视德育、智育、美育存在,也是会事半功倍。

再次,体育课程教学设计中,巧妙地以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运动方式,将规则与裁判、道德与品行、言谈与举止方面等等予以评价,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鼓励什么、避免什么等社会适应能力所必须的要素,体现在真善美的尺度把握上。

最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是口号,不是修饰词,有什么样的指导思想,就有什么样的产品。体育课程设计除了与德、智、美三育有一定比例的交叉重叠关系外,体育教育中还包含了卫生安全教育、文化娱乐教育等,由此可见,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本身也属于比较复杂的工作,是上好体育课的前期必要工作。

6.结语

高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设计,是为了使体育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健康、促进生产和生活技能的掌握,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储备必要的运动技能、保健知识以及良好心理素质。

有了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多维度课程教学设计理念,不等于就一下子解决了实际操作问题,从“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战略高度出发,除了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外,体育课程教学设计还应将德育、智育、美育巧妙地融合为一体,真正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育人的方针。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07

篇3

关键词:美术教育;观念;审美

一、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对于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要求越来越重视,而美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能够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美,以审美的眼光来对待生活,同时美术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和启迪学生智慧有着重要的作用。

1.美术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大量的美术教育都说明经常指导学生美术欣赏会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由于学生阅历少、缺乏经验,学生对美的标准和概念比较模糊,美术教育引导学生对美的欣赏,不断让学生积累美学的观念,扩大学生的欣赏面,比如通过教师引导吸引学生去学会欣赏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分析作品美的地方,坚持下去也就增强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美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

美源自于生活,而生活也离不开美,学生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美产生了兴趣,这种兴趣进而会产生创造情感,这种对美的创造情感,也都是源自于生活。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在这种没有压力和负担的精神下,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人格。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美术的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如印刷制品、服装设计、饮食。学生对美术的学习间接提升了他们对各个行业的了解。

3.美术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

德国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励,美术便有这个功能。学生在欣赏美术作品和创作美术作品时他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几方面在个人发展的表现作用尤其明显,通过这几方面的锻炼可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美术课堂中对美的直观观察,形象记忆,联想和想象直接契合智力发展的要素。美术教师应研究美术教学中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策略,使学生不但学好了美术,还能形成良性的共性迁移。学生智力水平提高了,就会为学习好其他学科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如何提高中职美术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和促进学生在智力、道德和人格上获得发展,在修养、评论、创作上得到提高。然而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过于强调以学科为中心,让学生处于支配地位,扼杀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束缚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旧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1.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我国的美术教育家丰子恺说过:“我教艺术课,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待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美术欣赏通过对学生的审美心理培养,使他们对美有一定的观念。开设美术课程的最终目的不是作画,而是使学生掌握审美基础知识,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观念,使其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学校和教师要树立正确开设美术课程的理念,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通过对美术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校与教师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并且要改变教育模式,摒弃陈旧的教育观念,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1)运用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一般在中职校就读的学生都会认为自己是学困生,缺乏自信心,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相信学生都拥有一定的潜能,因此,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学生重拾信心,从学习中找到乐趣。(2)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生活,教育与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教师对学生的美术教育不仅仅是对外在的知识导入,并且可以贴近学生生活。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怎么发现生活中的美,怎么利用美术为自己创设优质的生活,这都是现在教师以此教学内容为主的教学方式。如,制作一种绘画或手工,可以从身边寻找丰富的可利用的废旧物进行制作,制作的作品可以是以礼物方式赠予家人或朋友,增进感情,又或可以将当地的民俗风情美术搬进课堂等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并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很有意义。

2.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不断开拓教学资源

新课改指出,美术教育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美术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陈旧的教学方式再也经不起社会的考验,部分中职美术教师因为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意识,教师信息滞后,跟不上科技教学的步伐,给学生讲的内容很空洞,没有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多样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得到充分锻炼,更好地学会让美术为生活服务,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再者,现在是信息社会,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懂得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可以收集大量的图片和视频展示给学生,而不是停留在课本基础上,引导学生如何欣赏美,同时可以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如在欣赏某绘画大师作品的时候,可以播放这位大师生前创作的故事,让学生融入大画家的生活当中,更好地体会名作是如何产生的历史背景。除了丰富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师还可以引进外界的教学资源,如带学生去参观画展,深入大自然体会生活中的美,将身边的事物素材引用到美术创作中,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也实现了新课改下美术课的教学意义。

3.教材内容与相关专业相结合

中职学生无论美术学得多好,最终都要回归到专业技能课上,因为在他们走出学校后,将用这一技能和自己的劳动力创造生活条件。美术教育对学生的意义重大,同时专业课不容放弃,那么在美术教育上教师可以将美术知识与专业课内容相结合进行教学。这就需要教师做很大的工作。首先,教师在备课上要花大把的时间去了解各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包括与专业课老师的交流,专业课教材的阅读,抽取一些与美术相关的内容与美术知识相结合。其次,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师生互动,学生从美术角度出发将专业课的知识巩固复习并创作新的具有美术特色的作品,如烹饪专业的雕工可以与美术的剪纸相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网络设计与美术课的构图色彩等内容相结合,这样的结合使得我们的美术课程更加丰富,既复习巩固了专业课的知识又可对美术课的知识学以致用。

针对现在中职的美术教育,我们看到的是教育观念的落后,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师的涵养偏低,学生的自信心匮乏,如果我们不再摒弃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那么,美术教育最终会沦为学科中可有可无的产物,学校和教师如果不重视对美术的教育,更不用说学生会重视。美术教育对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都很重要,它也属于我们的终身教育,影响我们的一生,所以我们不应该让它成为教育的附属品,对于美术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应当从现在做起。

参考文献:

[1]李银丽.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美术教育探析[J].广西教育,2011(17).

[2]宋其俊.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精神的塑造[J].科技致富向导,2011(26).

[3]胥方.浅谈美术教学的体制反思与对策[J].科学咨询,2011(29).

篇4

一.养德-----素质教育之灵魂

"养德"不同于"传道",而是远远超出了"传道"的范畴。从素质教育的构成来看,完美人格的塑造,优良品德的陶冶,健康个性的发展,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思想的培育,心灵的教化,生活的导引,做人的训导等皆在"养德"的内涵之列。"养德"的实施,寓于知识学习之中,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融教学过程与教学氛围之中,是使学生不间断的积淀,产生顿悟的过程。需要经常性的熏陶、喻示和诱发;是春风细雨式,贵在存心有意,相机诱导;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活动。

以知养德、以史养德、以题养德、以人养德构成物理教育中实施养德的重要途径。以知养德即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理解知识本身,而且要通过知识的教学引导学生用系统的、联系的、发展的辩证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研究问题。物理知识之间以及知识的产生过程中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培养学生的物质观、辩证法和认识论观点是知识教学中养德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史养德即教学中不失时机的介绍与学习相关知识直接联系的物理学史,既可激发学习兴趣,调节学习节奏,而且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探索、求实、进取、奉献精神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的极好素材。如火箭专家钱学森放弃美国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使我国跨入一箭多星的世界前列;邓稼先搞原子弹、氢弹,在科技界"销声匿迹"直止逝世等等。他们的爱国与献身精神,是一曲曲人类美好的赞歌。以题养德即要挖掘习题训练中的养德功能,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议、多题一解"的变式训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自觉探索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不断扩大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人养德即教师要以自身良好的师德教育人,文明的行为引导人,严谨的作风熏陶人,和蔼的态度吸引人,优美的心灵感染人。言传身教,乐为人师。教师也要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对善思、勤钻、品德优良的学生注重培养,树立典型,让他们成为更直接的教育者,影响和带动一片,形成健康的人格影响力。

二.开智-----素质教育之核心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开发智力,激发潜能,培养能力,促

进发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

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我们认为教学中应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三主一心"教学思想。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主体性是它的根本特点。教师为主导就是通过诱导、启发、检测、评价等手段,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和启发学生爱学、会学。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发展性是教学的基本特征。训练是掌握知识方法获取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要更加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既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开智不同于"授业"、"解惑"。开智的核心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掌握物理学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不断发展的学习能力。物理学方法是物理学发展的灵魂,是以知识学习到能力发展的桥梁。物理学方法是指物理学的具体科学方法。科学方法包括四个方面:其一是普遍的哲学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在物理学中起指导作用。其二是普遍使用的普通逻辑方法,即比较、概括、抽象、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这些方法对学习物理必不可少。其三是解决个别类型问题的方法,这在物理学中纷繁复杂,如隔离分析法、等效变换法、叠加法、对称法、极端分析法、近似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对解决实际问题十分有用,但没有反映出物理学方法的主要特点,也不宜将它们归为物理学方法的范畴。其四是具体的科学方法,物理学方法就属于这一类。通常认为有:观察法、实验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假设方法和数学方法六种。

物理思维方法的学习应抓住思维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是:

创设情景激发生疑启发思路鼓励组合提出设想解决问题

(设疑)(诱导)(释疑)(辩论)(解疑)

教师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接近实际的情景,激发学生提出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引发不同的思路,甚至采用多种对立的思路去解决同一个问题,鼓励学生学习。根据一定的需要、依据必然规律,灵活多变的组合相关因素,鼓励提出新的设想;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的,甚至是开放式的。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学生学会设定虚拟条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提出新方法,设想虚拟大前提,并且学会联想和利用看起来并非相关因素的时候,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插上腾飞的翅膀。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基础上,提出适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引导其发散思维。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以开发智力、激发潜能、培养能力、促进发展为主线。

设疑引趣、夯实四基、过程教学、思想方法、启发创新是物理教学中开智的重要途径。①设疑引趣促智。诱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是开发智力、发展能力的前提.爱学才能会学,会学才能学好。②夯实四基益智。抓好"四基"--即基本事实、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是开智的关键。从基本事实出发,诱导学生明辩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变化条件,然后进行思维加工;在加工过程中,则要突出科学思想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引导,从而形成概念,总结发现规律,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③过程教学开智。把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放在教学首位,使学生获得程序性知识和最佳知识结构是开智的重要途径.每一个知识点教学中都要引导学生弄清其来龙去脉,充分挖掘其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因素,突出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教学,揭示和挖掘知识本身的方法教育功能。④思想方法育智。善于渗透物理思想,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是形成能力的桥梁。掌握了方法就能举一反三,不仅能轻松学好功课,还能自学新知,开阔视野,受益终生。⑤启发创新养智。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自学、创新意识,学会学习,是开智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开智的中心任务.

三.健体-----素质教育之源泉

健康是一种身体、心理和适应社会的完善状态,是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和谐统一.物理学科教学中健体的教育目标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物理课堂教学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健康心理教育的责任,健康的体质、坚强的意志、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是全面发展的源泉.创设一种愉快而有秩序的课堂氛围、民主的、宽容的、公正的、热烈的气氛对心理健

康以及智力与能力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人的身体健康和高效的吸收社会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把心理素质教育融合到教学活动之中,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正确地看待社会与生活,向往美好,憧憬未来,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要重视培养耐挫能力,能在顺境与逆境中自我调节,形成自我激励机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境和旺盛的精力,充满朝气。

四.审美-----素质教育之神韵

审美是一种个性鲜明、创造性品质较高的活动,审美能力本身就是一种高品位的创新能力。人的各种素质中,审美文化素质是最主要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基本的是审美的关系,人的最高意识是审美意识。教育,就要使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世界、审视他人、审视自己,就要注意培养学生个人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课堂教育过程的本质就是一种激发美感效应的过程,会使学生的心灵产生启迪、感染、震惊和净化效应。物理科学美不同于大自然或艺术作品中直接的自然感受,而更多的是一种深层次理性的审美.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内涵,通过物理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激发审美创造力,丰富学生的理性沉淀,是物理教育的重要任务。

培养审美感受力.物理学是一个充满生机和魅力的学科,教师启发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引导发掘物理美的丰富素材,并通过美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示出物理科学美的特征,创设美的意境,使学生明确地或潜移默化的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激起学生对物理强烈的学习兴趣,点通学生领悟的那一点"灵犀",依靠学生的心智去体验、感受,从而逐渐产生审美情趣和爱美意识.

提高审美鉴赏力.物理学家在探索自然界奥妙的过程中,始终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努力形成的物理理论,不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放射着美的光辉.简洁、对称、和谐是物理科学美的主要特征.各种物理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变复杂为简单,简洁而合理地概括了物质与运动的某种特性,体现出物理理论整体简洁美、方法简洁之美。时空对称、数学对称、抽象对称均能给人以对称美的体验。自冾和谐、对应和谐、互利和谐、多样统一美无不体现在物理学科之中。

激发审美创造力.物理科学美不仅体现在物理知识的形式上、内容上、结构上、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上,而且体现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体现在物理学家的精神上.要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物理学家的人性之美、至善之美,以美感人,以美育人,使学生产生"需要"的感觉,并进而引发"体验";引导学生自己去追求和创造物理美,并将美的认识转化为追求美的自觉行动,产生创造欲望,进而爆发创造力.

提高教师自身的审美修养,并展示教学过程的形式、结构、内容、表达美.教师作为物理学科美育的组织和施行者,在物理美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审美修养对物理美育的成效起着很大作用.所以教师要从修养、气质、人格、行为、习惯、语言、服饰等方面确立一个具有良好的影响素质的施教者形象.使学生在自觉地学习中发展对美与丑、善与恶、真与假的识别能力,促进智能全面发展。总之,美育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促进智力的开发,培养创新能力。

"养德、开智、健体、审美"四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养德是魂,开智为心,健体是本,审美为韵。共同构成中学物理素质教育的体系、也成为物理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它既符合物理学科的自身特点,也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只有以此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或教育过程的目标,才能真正培养出会做人,会求知、会生活、会健体、会审美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书目:1。查有梁《物理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篇5

关键词:俄语; 纸质媒体; 全媒体

前不久,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了正式的国事访问,期间,中俄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以及关于中俄两国能源、工业、金融、旅游及创新领域合作等15份文件,中俄两国关系到达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质量。在此大背景下,向俄罗斯公众介绍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状况,宣传中国国家形象的我国俄语纸质媒体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移动终端等的不断发展,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并加速前进。俄语纸质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重要一员,需要在新形势下应对并参与这场正在重新洗牌的传媒变革,以实现对外传播和自身发展的双重目标。

1 我国俄语纸质媒体的格局和基本状况

伴随着我国对外传播事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以英语为龙头,俄语、日语等多种语种,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中央级和地方级并存的多层次立体对外传播体系。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中俄两国关系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我国俄语媒体的发展也备受重视,俄语对外传播的格局也逐步形成。具体到纸质媒体,目前中央级俄语媒体为俄文《中国》杂志(《人民画报》俄文版),由人民画报社主办、创刊于2005年11月,在俄罗斯莫斯科市印刷出版,发行范围覆盖俄罗斯全境及其它独联体国家俄语地区。我国地方级俄语纸媒主要集中在与俄语地区毗邻的省份,如黑龙江、新疆,具体包括《远东经贸导报(俄文版)》、《伙伴》杂志、《大陆桥》杂志等:《远东经贸导报(俄文版)》是由黑龙江大学主办,1988年创刊,以对俄经贸信息独家报道和我国与远东地区(包括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韩国等)经贸合作状况的报道为主。《伙伴》杂志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创刊于2002年10月,是一本是面向俄罗斯读者介绍中国社会的生活杂志。《大陆桥》杂志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创刊于2001年5月,旨在准确、客观地对外介绍中国,宣传新疆,发展中国与中亚各国及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 我国俄语纸质媒体全媒体转型的必要性

“全媒体”的“全”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路、电信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并在近年来得到很大的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新闻传播、远程教育等领域运用广泛。为什么我国俄语纸质媒体在全媒体背景下需要转型?究其原因,其中既有我国纸质媒体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有俄语类媒体内部的原因。

2.1 全球新媒体发展迅猛,传统纸质媒体增长放缓

得益于日新月异的技术,新媒体对纸质媒体的挤压和替代作用越来越大,纸媒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危机:广告发展乏力,发行下滑明显,读者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也在悄然改变,阅读报刊的热情和时间大大减少。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1月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与此同时,根据著名调查机构盖洛普公司的数据,约有7100万俄罗斯人使用互联网,其中三分之二居住在大城市。俄罗斯网民的年增长速度达27%,是世界最快的国家之一。

2.2 国内其他俄语媒体快速发展,全媒体趋势明显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俄语媒体的发展、其中网络、电视、广播等俄语媒体的发展尤为迅速。如中央电视台开办俄语频道、填补了我国缺乏对外俄语电视频道的空白、俄语电视节目一方面借助卫星实现全球传播,同时利用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实现直播和点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俄语节目,可以通过上网收听直播或进行点播,此外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还尝试出版了《中国风》杂志;新华网俄语频道、中国网俄语版、人民网俄语版更成为我国俄语传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利用网络媒体的天然优势,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综合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素材,全方位推进对俄报道。所以,与电视、广播、特别是网络媒体在技术、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相比,传统媒体起家的俄语纸媒明显存在着不足。

3 我国俄语纸质媒体全媒体运作的现状和范例

虽然面临着国际和国内双重的压力和挑战,我国俄语纸媒的从业人员依然客服资金、技术、设备、人力等方面的困难,积极尝试全媒体运作,利用传统纸媒拥有的品牌、采编和内容优势,争取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综观国内俄语纸质媒体,笔者认为俄文《中国》杂志在全媒体运作方面已先行一步,取得了一定成绩,粗具雏形。俄文《中国》杂志在办好纸质本刊的同时,结合图书、网站、iPad电子杂志、社交网站、读者俱乐部等多种介质和渠道,从编辑出版到营销宣传、发行乃至广告的整个运行过程中,多维度地展开全媒体运作,对外宣传推广“中国”杂志品牌。俄文《中国》杂志于2009年11月在杂志创刊四周年之际,推出全新的《中国》网站。网站上除刊登部分纸质杂志内容,采取专业俄文网站的业态模式,每日更新要闻,制作热点专题、还开通了网上商店,实现了杂志的订阅、邮购等功能2011年3月,俄文《中国》杂志又在“新浪微博”开通账户,通过微博与国内读者进行互动交流,预告杂志、网站报道信息、通告杂志相关活动动态,并适时举办有奖参与活动等,截止目前粉丝数已近8000人,在国内俄语类媒体中仅此于央视俄语频道和新华网俄语版;与此同时,俄文《中国》在俄罗斯最知名社交网站“Vkontakte”上开通俄文《中国》主页,由俄籍雇员负责管理、每日错时更新信息,内容涵盖杂志、网站主要信息,以及关于中国时政、经济、社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讯息,目前订户已超千人;面对苹果iPad为电子阅读器和电子书市场带来的结构性变化,俄文《中国》杂志也积极做出应对,适时地推出俄文《中国》的iPad版,但这不是对杂志内容的简单重复 ,而是再包装和再创新,利用iPad给读者所带来的独特阅读感受,为国内外读者呈现出立体的《中国》杂志;此外,俄文《中国》杂志团队利用在俄罗斯所具有的人脉资源优势,积极联系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学出版社联合出版《长寿的秘诀——中国菜》一书,还与国内相关出版社强强联手,合作出版《茶》一书,这在国内外都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从这些一连串的众多举措中,不难看出俄文《中国》已通过全媒体运行受益匪浅,并为长远发展不断布局,其成为中国最好俄文杂志的发展方向也初见雏形。除了俄文《中国》杂志,《远东经贸导报(俄文版)》、《伙伴》杂志和《大陆桥》杂志也根据各自不同的内容特点和受众对象,借助网络实现了纸质读物的网络化,以及读物的在线订阅和邮购。

4 我国俄语纸质媒体实现全媒体运作的出路

4.1 从业人员的观念要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面临席卷全球的媒体革命,作为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时代变化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积极去学习各种新的技术和媒体知识,勇于尝试和使用新的媒体形式;纸媒工作人员在做好原有工作的同时,要把自己当作全媒体运作模式中的一分子,用长远的决心和全局的眼光来看待全媒体运作的发展。

4.2 纸质刊物是核心,内容是根本

作为俄语纸质媒体,其“万变不离其宗”的根本依然是纸媒的内容,坚持以内容制胜,这样才能为全媒体的不断发展奠定好良好的基础。因为无论媒体的形式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能废弃纸刊的内容质量,读者最终做出的选择落脚点仍在内容上。对于俄语纸媒来讲,内容的选取要充分考虑俄语国家和地区读者的文化和社会背景,让他们不但觉得文章内容有趣,还认为语言质量高,翻译地道。

4.3 建立复合型,全媒体一专多能型的人才队伍

全媒体业态的发展要求纸质媒体的从业人员必须是复合型,全媒体一专多能型的人才。这些人员不仅要具备普通编辑的编校技能,还要熟悉媒体及互联网行业,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与整合提炼资讯的能力,熟练进行相关软件的使用和网页制作等等。此外,他们还能够捕捉用户的心态、针对不同用户和市场进行分众化、精细化、个性化的营销。对于俄语纸质媒体的从业者来说,由于其本身外语和对外传播的职业属性,全媒体发展对其个人的政治素质、新闻敏感性、外语知识以及对外传播技巧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4 充分了解俄语国家和地区的全媒体发展状况,借助当地力量实现媒体影响力的扩大

不论是那种俄语媒体形式,最重要的是让对象国民众通过媒体客观和真实地了解到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最新情况,所以提高媒体的影响力是我国俄语纸质媒体的必修课之一。因此,通过与对象国当地政府部门、主流媒体、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的合作与交流,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媒体自身影响力的扩大。

参考文献

[1] 侯迎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报道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科技经济社会,2009(1).

[2] 张笑阳. 浅议期刊的全媒体运作模式. 编辑之友,2009(12).

[3] 刘恒. 传统媒体如何向新媒体发展转型. 新闻传播,2012(3).

[4] 胡雅娟,柴葳. 我国对俄罗斯宣传现状成因与对策分析. 国际新闻界,2011(12).

[5] 罗兵,李萃. 我国俄语媒体现状扫描. 传媒观察,2010(8).

篇6

人们对企业实力的评价,一般侧重于对其有形资本的评估。如厂房、机器、生产资料、金融资本等。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知识型企业知识资本投入回报率将高达30%-40%,甚至更高。因此,对知识型企业――媒体竞争实力的评估,不仅体现在对有形资本的评估上,更应表现在对其知识资本的评估上。

目前,我国媒体还没有完全将知识资本纳入管理范畴,关于媒体的知识资本指数及其作用,还不为人们所了解、所认识、所重视,因此,本文从理论上对媒体的知识资本指数进行探讨。

一、媒体知识资本存量指数分析

教育存量法在知识员工的数量和质量测度方面广为国内学者所运用,它以教育的成就或国民的受教育程度来间接地描述个人知识资本的水平。其基本思路在于:教育形成的知识构成了个人知识资本的核心内容,教育的成就越大,个人知识资本的投人通常也越多,国民的受教育程度越高,个人知识资本的存量也越大。媒体知识员工的数量和质量能够大致反映其知识资本存量。本文引用教育存量法从媒体员工队伍受教育程度对媒体的知识资本存量进行分析。

用模型可以表示为:

其中HCt,为t年第i学历层次从业者人数,Wi为各级受教育程度的指数。考虑到知识的累积效应,将学历指数的序定为几何增长或指数增长序列,对应于博士、硕士、本科、专科、其他等,可以将学历指数Wi设定为23,22,21,20,2-1/2同时考虑到时间和大学扩招等一些因素,学历指数还应根据具体情况作一些修正。下面,以对A、B等媒体抽样调查结果为例:

A媒体目前有正式员1982人,其中专业员1444人(几乎占员工总数1/2)。20年前该媒体员工人才结构如表:

与20年前人才机构比较,如表所示:

如上可见,媒体队伍发展壮大,不在于数量的扩大,而在于质量的提高,在于新媒体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20年中,A媒体仅本科生的增长幅度就是原来的150倍。

A媒体知识员工结构纵向比较结果表明:时代在发展,媒体的知识资本指数在提高。A媒体能够在知识经济时代保持主流,权威媒体的地位和声誉,能够完成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是因为该媒体拥有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知识型员工队伍。

时代因知识的作用而变迁,媒体因知识型员工队伍的增大逐步成长。知识和承载知识资本的人形成了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任何媒体顺应知识快速更新的市场需求,都必须不断吸纳人才,运用人才。

例如集团的员工,80%是近五年毕业的,70%是近三年毕业的,这些知识型员工是该报能够赢得未来竞争的最大知识资本。

以调查数据做横向比较,B媒体的员工知识资本存量高A媒体,如表所示:

横向比较,B媒体知识资本存量在一个时间基点高于A媒体,具有阶段性的优势。然而,对这个问题要动态分析。同时媒体的知识资本指数的提高,不仅仅是人才的质量提高,人数的增加,而在于盘活知识资本的存量,通过知识共享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

如果以2003为时间基点,当时 B媒体35岁以下知识员工有博士6人,硕士103人,本科生295人,专科生44人。按教育存量法模型,B媒体知识存量当时在全国媒体中名列前茅。

上述调查分析显示:媒体的知识型员工越多,受教育程度越高,知识存量越高,知识密集度越大,知识指数越高,核心竞争力越强。

二、 媒体知识资本流量指数分析

聚集人才,能够增强媒体知识资本的存量,以专业技术职称界定人才的专业水平能够测度媒体的知识资本质量,动态考核知识型员工的实际能力和知识贡献,能够调控知识资本的流向,激活知识的存量,使知识在运营中实现增值。

目前,我国媒体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统一标准的技术职称,调查显示,B媒体管理人员的技术职称状况与其职位状况较为吻合,如表所示:

管理层技术职称构架与媒体对专业人员的技术要求一致。然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国原有职称评定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媒体对员工知识贡献程度的测量。

近年来,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沈阳日报报业集团和广州报业集团先后实行内部职称制度,补充原有的社会通用职称。即内部职称与社会通用的职称制度相结合,评聘分开。内部职称根据业务人员的学历、经验和实际能力几个方面进行考核评聘,如长江日报以实际业绩为最终衡量标准,对业务人员的工作进行量化分析。报社规定每年发稿数量和质量在部门名列前3名的,可以进入报社20强并授予总编辑奖;连续2年进入20强前3名的,可以晋升一级工资;连续3年的发稿状元,聘任为内部高级职称。报社对业务人员的工作量有严格的考核,一名具有正高职称的编辑,编辑工作量达不到正高职称工作要求的工作量,被报社低聘为中级职称的编辑。一位记者社会职称是初级,因为连续3年为发稿状元,被内部破格评为高级职称;有一名名牌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报社,但连续3年业务考核都为末位,不仅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硕士研究生1年后自动转为中级职称,而且因为连续5年也极不合要求,被报社内退。发稿质量是量化考核的重要内容,一名年轻编辑每年发表的稿件80%都能获得各类奖项,被报社聘为高级编辑,成为编委会成员。

三、 媒体员工岗位知识贡献分析

从岗位特点看,媒体员工的专业知识贡献是有生命周期的。如,将记者、编辑和主持人职业岗位进行对比,在不同的年龄段,知识贡献的结果就不同。以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为例,作为一个专业人员,主持人的知识积累、知识贡献在各个不同的阶段不尽相同,一个初出道的主持人,其知识积累、经验积累不足,还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广播电视节目,此时其知识贡献率还不够,而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其价值增值数据在15年内上升飞快,随后尽管其知识在不断增强,经验在不断丰富,由于年龄的增大,其在专业领域的价值增值数据急剧下降。在我国,当他45岁时,他在主持专业上的年度奖金可能开始逐渐降低接近于零。大多数成功的专业演艺明星具有和主持人相似的价值曲线。与主持人相反,编辑的专业知识、专业经验和关系网随他年龄的增长和扩大,它本身的价值也随之而增长。最终他的价值曲线也要下降,只是主持人职业生命更短暂。普通记者的曲线在这两种极端之间,如图2―2:

媒体价值增值区间的高度取决于它所处的市场和所拥有的经营思想,并且每个人的价值

曲线也各不相同。

上述是一般的职业岗位规律。在同~媒体,不同岗位的员工产生的价值和效率基本上是相同的。而在不同的媒体,同样的人可能产生不同的价值和效率,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不同的知识资本管理水平,因此通过对每名员工产生的价值进行长期衡量,或与不同的媒体进行比较评估,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媒体的知识资本管理水平和媒体创造利润的能力。

知识型员工的知识贡献暨产生利润的能力决定着媒体的整体价值。

假设一个新闻专业员工可在专业领域工作30年,他/她预期利润为每年5万人民币,这名专业生产员工的当前价值大约为50万以上人民币。他的价值几乎完全是以知识为本钱创造的。比如,他所参入的栏目形成的社会影响所带动的广告收入;他组织或参入的报道产生的重大影响形成的社会生产力等等,都是难以估量的无形价值。

直接创收员工创造了媒体的收入,计算净收入必须考虑他们的所有花费(差旅费、办公费用、文秘和管理员工的费用),和按市场行情支付给他们的工资、养老金和其他福利等成本。

因此,媒体直接创收人员价值可以表示为:

以电视广告业务人员为例:分析知识型员工的价值,通常来说,资产净值是评估企业至关重要的指标。但这并不适用于媒体,因为给媒体创造利润的主要是员工而非有形资本。因此,对专业生产员工进行评价的指标更为重要。

媒体广告销售利润率是描述媒体利润创造能力的主要指标。他能比投资回报率更准确地衡量效率。销售利润率通常在不同领域之间变化很大。当他是以销售额的百分比出现时,我们就应该清楚这个销售额都包括什么,因为它受佣金、费用、产品销量等不同方面的影响。表达销售利润率的更好的方法是利润除以价值增值。关于利润,也同样存在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因为利润报告数据取决于不同的衡量方法。

每名广告业务员产生的价值被称为衡量媒体生产能力“最纯粹的”方法。

一个广告业务员的预期长期利润不会超过一个特定的水平。这个最高值在不同的经营方针的媒体以及不同地区之间虽然各不相同,但的确存在一个特定的很难超越的最高水平。

将每名员工花费的成本考虑在内,可以预测出每名专业员工的价值增值。这样,专业员工的价值就可以简单确定为一定时期内除去花费后的预期利润。如一个电视媒体广告人员一年平均入账的收入是70万元人民币。而每名员工的办公、折旧、秘书及管理的费用是10万元人民币。那么他/她增加的价值就为60万元人民币。

除此以外,每名员工还应该有特定的教育费用等(以保持并提高其知识资本),约为2万元人民币。除此还剩下58万元人民币。在该行业中,通常员工会得到他们增加的价值65%-75%作为工资以及社会保险补助。这样的话,他们可以获得28万元人民币。剩余30万元人民币。金融资本应该得到相应的份额,即投资回报(包括风险汇报),比例为税后12%或者税前18.5%(税率为35%)。如果每名专业员工的平均负债为20万元人民币,金融资本将获得70万元人民币。此外,还有利息成本与收入,也应该扣除或加上。本例中,我们假定净利息为零。

最后,还剩下26.3万元人民币,这就是所谓的知识资本的盈余利润,媒体直接创收人员投入知识资本所创的年度价值为:

上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建模,分析了媒体知识资本的存量指数和知识资本流量指数。证实了知识资本对媒体生存、发展的重要作用和贡献。本文的结论是:媒体的知识型员工越多,受教育程度越高,知识存量越高;专业技术职称界定媒体知识型员工的专业水平,能够测度媒体的知识资本质量;动态考核知识型员工的实际能力和知识贡献,能够调控知识资本的流向,激活知识资本的存量,使知识资本在运营中实现保值、增值。

篇7

体育与德育的关系密切,体育教学中直接渗透着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德育又反作用于体育锻炼和竞技比赛。

体育是一项复杂的有一定强度的动作行为,要达到运动的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以一定的意志力来战胜困难和克服阻力,那些体育成绩好、身体健康的学生,无疑与他们顽强、坚毅的思想品质有关。而勇敢、无畏,不怕苦和累的精神,又是学好体育和增强体质必不可少的条件。

体育中有很多项目是集体项目,要求学生服从集体指挥,相互配合,有助于锻炼学生团结协作、遵守纪律。人都在一定的集体中生活,个人的行为一定要服从集体的需要。集体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接力赛等,无不以每个队员的表现为基础,这些运动项目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外,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自尊感。

当今的体育是世界性的,体育在全球竞技中的竞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奉献精神,培育学生顽强拼搏和锐意进取的品质。体育往往反映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学校体育正是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鼓励青少年走出校门,冲出国门,让五星红旗在国际赛场上升起。那些心灵美的运动员正成为无数青少年心中的楷模。

另外,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无论在学校或是在社会上都能吸引学生,避免社会上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和侵蚀。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阵地,正确的事物不去占领,歪门邪道就会乘虚而入。从这一角度说,体育是帮助学生在成才途中明确方向的指路明灯。

二、体育与智育

体育是智育的基础,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从事智育必不可少的前提,只有在体育的基础上,智育才能健康发展。同时,体育教学还能进一步提高智育的效率,促进智育的发展。

体育锻炼不仅是学生身体发育,形成智育的基础,而且对大脑进行刺激,直接锻炼大脑组织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提高知识的记忆功能。而思维和记忆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能力,是形成智育的先决条件。人的脑细胞要靠刺激才能激活和再生,人的言行既为大脑所支配,又对这些细胞加以利用和刺激。体育活动的丰富多彩,体育锻炼的不断加深,将在大脑形成相应的兴奋灶,促进大脑不断增强功能。俗话说“脑越用越灵活”,就是这个道理。

体育运动是肌体直接进行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活动,而学生在教室上课则是在进行以脑力劳动为主的活动。当任何一种劳动的时间长了,大脑就会主动抑制,产生疲劳,阻碍个体继续利用。因此,学生应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交替进行。体育活动是消除课堂上大脑疲劳的有效方法,如下课后活动一下身体,包括走路、谈笑等,是上好下一节课必不可少的肌体上的准备,只有让大脑不产生抑制,才能学进知识,并装进记忆里。而经常有目的的体育活动,更是调节大脑的有效方法。

同时,体育理论、体育文化的教育,直接是智育的一部分。体育的生理理论、卫生健康知识,从事科学的锻炼方法以及与体育有关的文化,本身就是智育,这就使智育与体育无法区分。

三、体育与美育

体育本身就包含着美育,是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的一个方面。而在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中,对人的要求除心灵美外,还要求形体美,不然就达不到体育的要求。因此,体育与美育是相辅相成的。

体形匀称、姿态端庄、身体健康,是每个人的追求,人人都爱美,特别是健康的美。而要达到健美,就必须锻炼,特别是青少年,正是身体迅速发育时期,不锻炼,不运动,就不可能正常长高。反过来,通过体育锻炼又能使身体健康发育,达到骨骼强健、肌肉丰满、身材匀称。

体育教学要求学生动作准确,准确的动作就是美的动作。老师在教动作和学生在学动作中,无疑都是在进行动作美的传授、感受和接受。同时,老师还会在体育活动中对学生进行行为美的教育。有些集体项目,老师可以通过表扬优良行为和批评不良行为,达到行为美的教育目的。

四、体育与劳动

可以这样说,体育是一种特殊的劳动,也就是说,体育属于劳动的一部分。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活动,体育则通过消耗体力来创造精神财富。

体育基本上是消耗体力的运动。田径、球类无不是大量消耗体力和体能的活动。其特点是时间短促,有节奏,要求个体有强大的拼搏精神。一般劳动是时间持续长、节律平稳或无节律,无需付出瞬间暴力。但从消耗体力和脑力来说,体育和劳动是无本质区别的。

劳动分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当今,人们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基本上是复杂劳动。体育要求受教育者除掌握基本动作要求外,还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动作,付出大量的体力,以求得技术的提高。这与社会上的复杂劳动也是一样的。

说:“体育之道,配德育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之研究》)。马克思也说:“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530页)由此看来,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及劳动教育的关系密不可分,它既是一项单独的教育,又是其他教育的载体。

篇8

关键词:舞蹈教学;儿童;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105-01

一、舞蹈的特点及意义

(一)特点

舞蹈是各类艺术中历史最久远的门类之一,是人们表达情感最古老也是最直接的形式之一。名家们将舞蹈称为“艺术之母”,认为它是一种美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诚然,舞蹈作为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在强身健体、塑造完美的形体的过程中让舞者懂得美、发现美、追求美。

(二)意义

舞蹈都相应的具有其故事性、情节性、历史性、地域文化性、风俗人文性。它的设计理念和灵感往往来源于万千世界。心境万象生,人的思维与感情皆付丽于大千世界、万象自然。于是,舞蹈就像是一个媒介,将人的思维与神奇多变的万千世界连接起来。体态美与纯真烂漫的情感美在舞中碰撞、摩擦,发生巨变后,将各自的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舞蹈教学如何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素质全面发展

(一)道德意识和意志品质

教育家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若无道德,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本领,也无甚用”。由此我们可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正确的政治观念、正确的思想方法是德育的最终目标。

著名舞蹈家吴晓邦曾说过:“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可以看出,把以舞蹈为代表的审美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特殊方式或补充手段在实施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知道,整齐、统一的群舞在儿童舞蹈中占主导位置,为了表现出整齐的队形和统一的动作,必须经过长期统一、协作的训练。而在这种长期的训练中,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会逐渐形成,相互配合、协同合作的观念和道德意识也会慢慢形成。

另外,有时,为了使某个舞蹈动作达到统一、规范的标准,孩子们必须付出艰辛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孩子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在不断地艰苦训练中,孩子们的意志力、毅力必将得到充分的磨练、捶打。久而久之,孩子们的性格将会更加的顽强,渐渐形成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长此下去,孩子们会变得更加的自强、自信。

(二)身体素质和形体气质

线和形的完美结合必然会产生优秀的视觉艺术。舞蹈便是将线和形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科学、协调的舞蹈训练,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提高儿童身体各部分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塑造完美的形体,矫正形体的缺陷。

舞蹈,是一项全身运动。在参与到舞蹈活动中时,孩子们的全身各部位都活动起来。这样一来,他们身体各部位的力量、柔韧性、控制力、稳定性、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等都会得到提高。这样一种高级艺术化的强身健体运动,它对培养儿童身体素质和帮助儿童保持良好的形体气质的作用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三)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罗丹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舞蹈和音乐像是一对双生儿,进入舞蹈的世界,你便是进入了舞蹈美和音乐美的国度。动人的音乐旋律、优美的舞姿形象在耳濡目染中让儿童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去发现美、理解美、认知美、懂得美,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舞蹈作为美育的重要形式,对于培养和提高儿童的审美水平有很大的作用。而事实上,让儿童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学习到健康的知识技能、调整其身体素质、增强其意志力本身就是美的一种表现形式。舞蹈,作为一种最直观、最形象的育美教育,通过将美浸透入每个动作、表情、姿态,然后融合在一起,以华丽的形态美和丰富的情感美变现出来,让孩子们在更加生动、具体地感知到美的同时,为他们提供和构筑一个富于童心的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的空间。

一直以来,舞蹈就因其富有韵律的形体动作,饱满的情感抒发,能够更好的培养孩子的审美感觉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很多舞蹈,我们都可以从中看到特定的生活环境,生产方式,以及生活习俗的影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晓其器,舞蹈对儿童的审美教育是在其多看、多学、多练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的。在对儿童实施舞蹈教育过程中,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动人的舞姿、生动的舞蹈形象,陶冶了孩子们的心灵和情操,使他们受到了美的教育。在这种持之以恒的美育教育影响下,孩子们会逐渐形成形体美、举止美、行为美、人格美和道德情操美的统一,而在这种统一中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也会逐渐得到提高。

篇9

记者:一段时间以来,“纸媒贬值论”、“纸媒边缘论”甚至“纸媒灭亡论”等种种消极言论在业界流传很多。对此您怎么看?

程颖刚:2005年以来,中国报业第一次出现广告增长的大幅度减缓,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广告下滑,这种现象引起了中国报业主管部门、报业老总们以及业界研究人员的关注。关于纸媒体的消极言论的确不少,但我个人认为,现在说“纸媒体今后下坡路将一直走下去、将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被边缘化、甚至消亡”,这样的结论为时尚早。新兴媒体并不会成为纸媒体的“掘墓人”,相反,纸媒体如果充分利用好支撑在新兴媒体背后的新技术,反而会如虎添翼。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曾经危言耸听的“历史断言”:

电视媒体出现之后,曾一度出现过“报纸消亡论”,但是数十年来电视并没有对报纸产生很大的冲击,电视和报纸仍然是共同繁荣和发展的;美国的亚马逊网上书店出现后,有人预言,“街头书店将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可直到今天,很多人还是去书店买书;当人们开始在网上购物时,又有人断言,“世界上最大的连锁百货商沃尔玛会像恐龙一样被人搬进博物馆”,事实上,倒是那些梦想对沃尔玛取而代之的互联网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而大批死亡,而经历了生死考验的沃尔玛百货店却比以往更强大了

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对纸媒体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我认为,作为中国报人,不是人云亦云“唱衰”平面媒体的价值,而是必须直面这种严峻的现实,采取有效的战略、战术,充分利用新技术为传统媒体服务,从而提升传统媒体的价值。因此,我个人认为,各类新兴媒体的出现是对媒介市场的繁荣,而无法对纸媒体取而代之。相反,支撑在新兴媒体背后的新技术却可以“为我所用”,使纸媒体价值不断提升。

记者:在各种新兴媒体不断兴起的传媒战国时代,纸媒体自身存在哪些劣势?

程颖刚:纸媒体的劣势是与生俱来的,就是信息交流的不对称性。广播电台在没有开通对话互动节目之前,它也是一种不对称性的媒体;电视由于形象性比较强,其吸引确实要比纸媒体好一些;网络媒体可以通过一些网络直接调查,和读者进行互动,即时获得读者的反馈。纸媒体直接获得读者需求的渠道也比广播、电视和网络都要差,有一种迟滞效应,对读者的反馈最快次日才能见报;读者参与纸媒体的一些活动也因这种迟滞效应无法进行现场交流。

记者:纸媒体有哪些不可替代的优势?

程颖刚:纸媒体的优势也很明显,这恰恰是其它媒体无法替代的。

一是纸媒体直观性和方便性。一纸在手,可无须借助其他任何工具、不受场地的限制来获取新闻。而广播、电视、手机报以及网络媒体等都要有个终端。新兴的类纸介质电子书、电子报也需要借助阅读器,成本很高,不符合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没有办法像书籍那样随意翻阅,而且长时间阅读视觉会不舒服,普通老百姓接受它有待时日。我认为这些新兴媒体的生命力无法与报纸相提并论,只是繁荣了传播介质的存在形式,无论从经济性上还是从方便性上不具备取代报纸的能力。将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我认为对报纸产生冲击最大的介质可能是一种小型的发射接收器,它利用激光技术,可以直接呈现出类似空中投影的东西,什么时候想看报纸,取出来按键操作,就会出现象科幻电影里面那样一个虚拟屏幕,是出现在空气中的,用激光或其他手段来实现。但这种接收器很昂贵,要想作为大众化的媒体普及起来要有相当雄厚的经济和技术基础,因此要取代报纸,需要经过相当长的历史阶段。

第二,纸媒体新闻报道的权威性。中国内地绝大多数纸媒体的背景是以党报为核心的报业集团,有着严密的新闻采编和流程,其新闻的原创性、真实性、权威性、社会分析能力、社会导向能力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是其它任何新兴媒体无法比拟的。

第三,纸媒体的研阅性。纸媒体对新闻的阐释、对新闻的解读也是其他媒体无法取代的。比如说一项政策的出台,广播、电视以及一些新兴媒体在读者研阅上不够方便。而报纸可以白纸黑字存留下来,读者可以仔细研究它,这种研阅性是其他媒体不具备的。

记者:请从报业市场微观主体的角度谈谈纸媒体如何扬长避短?

程颖刚:首先,打造内容王牌。在内容上求精、求全、求深、求细。纸媒体一定要在新闻内容上成为中国媒体之王,这是纸媒体生根立命之本。媒体内容之王应该就是纸媒体来做的,谁也无法超越纸媒体的内容――读者欲知的东西做细、做全;应该思辨和思考的东西做深;解读性的和阐释性的东西做透――这就是纸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集团内部各个纸媒体做到差异化市场定位,有效、合理地分配资源。面对广告增长已经趋缓甚至下滑这样一种形势,纸媒体的经营思路必须做出战略调整。国内很多纸媒体的老总已经作出了这样的战略选择:不再盲目追求纸媒体的发行量和日发版量,把版面控制在能够有效地传播信息、传递广告的范围之内,回归到理性办报中来。

第三,报业管理的成本控制意识要提到重要位置上。改变原有的粗放经营的方式,真正把报业当作一个产业来经营,通过合理控制报纸生产成本,来稳住报纸的发展基础。现在国内有的报纸每年有数亿元广告收入,可是到年终利润也就是一两千万,甚至有的年终结算持平的,利润被成本消耗殆尽。这样的纸媒体怎么会步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呢,自身实力积累薄弱又怎么跟其他媒体更好地竞争呢?这方面我们也正在探索新的增长模式。

记者:从哈报集团的经营现状来看,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带来的冲击是否很大?

程颖刚:从全国报业实际经营的状况来分析,目前全国的网络媒体在广告经营上还没有对纸媒体真正形成致命的冲击。2005年网络媒体广告总额20多亿,而且多集中在几大全国性门户网站,这与纸媒体的数百亿的经济总量相比还只能望其项背(但它的潜在威胁是不可忽视的)。从黑龙江省具体来看,这种全国的门户网站对当地的平面媒体广告形成的冲击现在还没有显现出来,当地新闻网站的冲击现在我们还没有体验到。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广告经营上来说,网络媒体还处在发育期而不是生长期。黑龙江省的网络媒体,能靠广告维系生存的基本没有。我认为,门户网站现在主要是靠手机短信、网络游戏以及其他网上服务来维持生存和发展,而广告还不是它生存的主要支撑点。

记者:从您了解到的全国纸媒体的经营状况上来看,您认为纸媒体目前经营结构上存在哪些弊端?

程颖刚:应该说整个中国报业已经结束了高速发展期,我觉得中国报人应理性地认识到这一点。报业收入结构单 一,对广告的过度依赖是目前中国报业共性的特点。如何改善收入结构、开拓多元化经营市场、摆脱对广告的过度依赖成为中国报业迫在眉睫的课题。中国报业之所以在2005年出现“拐点”,就是这一弊端的显现。前十几年,由于报纸业发展过快,且报业收入单一,对广告过度依赖,至使一旦国家出台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纸媒体的广告受到的冲击首当其冲、远远超过其他类媒体。

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哈报集团提早在完善报业经营结构上下功夫。依托报业主体资源的核心优势,借助报业无形资产的公信度和美誉度,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多元化经营的思路,目前已经形成以报业为主体、多元化经营并举的格局,2005年哈报集团所属创办的多元化经营性公司中6家年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十几家企业向集团缴纳的广告费达到了近千万元,已对主业产生了支持作用。

记者:那么,您认为目前中国报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

程颖刚:和许多报业老总都谈论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有些茫然。从广告经营方面,潜力究竟在哪儿?汽车将要进入千千万万的百姓家庭,究竟汽车广告能够发育到什么程度,并不好预测;房地产面对国家宏观调控,有些地区房地产被打压下来了,但是在有些地区比如哈尔滨和一些二线城市,房地产并没有下降,而是上升了,房地产广告的上升趋势我认为还会维持一段时间,因为市场有需求。特别是普通百姓改善居住条件这种需求现在仍然很大,所以房地产广告还将作为纸媒体的主要收入存在相当一段时间。

我个人认为,新技术给传统媒体的广告客户带来的增值服务,可能会成为报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哈报集团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哈报集团所属的5张报纸和一个地方性新闻网站紧密配合起来,通过自家网站,来扩大纸媒体的影响、提升纸媒体的延伸服务功能。现在我们开通了房网、招聘网等等(附属于哈报集团哈尔滨新闻网),将来可能还要开通汽车网等等。广告客户凡是在哈报的纸媒体上相应广告,便可享受同一广告免费上网的优惠。这样,就增加了纸媒体广告的附加值。我们正在考虑对广告客户开通网络视频服务,这样纸媒体广告就立体化了,纸媒体对广告的吸引力也就大大提高了。

记者:作为行走在中国报业第一阵营的报业集团,哈报集团的改革业绩在业界可谓有目共睹。请结合哈报的实践,谈谈哈报是如何挖掘纸媒体优势、葆有纸媒体价值的?

程颖刚:一是借鉴新兴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可以和读者直接交流的长处,加强和读者之间的直接信息交流和互动。哈报集团所属的《新晚报》所有的专刊、副刊栏目全部实行主持人(版主)制,像电视台、电台的节目主持人那样,读者看了报纸以后可以直接和版主联系。我们要通过这种方式了解读者所感、所思和所需,拉近了报纸与读者间的距离。过去办专版是“我办什么你看什么,我给你什么你就得看什么”,现在采编人员知道了读者想知道什么,于是有针对性地去给读者什么。

第二,我们通过纸媒体开展一些社会活动,和读者进行互动,请读者进来参与。《哈尔滨日报》、《新晚报》、《家报》和哈尔滨新闻网联合推出“手机摄影大赛”,收到了良好的反响。这就是借鉴了国外“公民记者”的做法,让老百姓参与到信息当中,通过筛选,将个人信息变成公共产品。

第三,我们充分借助自家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的优势,与报纸形成良性互动和互补。我们充分利用哈尔滨新闻网来了解社会舆情,为纸媒体获得受众信息,扩大纸媒体的社会影响,使纸媒体和网络媒体实现相互取长补短。哈尔滨日报网站是全国最早开通的新闻网站之一,目前我们已把它打造成了哈尔滨新闻网。就某种报道或话题征求群众意见,我们先通过纸媒体发表,让读者上网站上来发表意见。比如手机摄影大赛,大家上去投票和发表评论,群众参与的热情也比较高,网站直接成了新闻素材的来源,同时网站的点击率也上去了。

篇10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体 合作互补

由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和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渠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已经大大拓宽,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媒体,更多的人开始拥抱新媒体。更有人说我们已经进入了新媒体的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最终会被新媒体所替代。虽然这种说法有些危言耸听,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当今新媒体发展日趋成熟的情况下,传统媒体的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新媒体其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字面上理解,除了传统媒体之外的都叫新媒体。学界业界对其界定亦是莫衷一是,没有定论,笔者更倾向于新媒体即是基于数字技术之上的媒介形态的定义。在笔者看来,新媒体主要分两类:一是互联网媒体,包括门户网站、传统媒体的网络版等;另一类是社会化媒体,包括博客、播客、微博、维基、论坛、社交网络等等。理清了新媒体的定义类别,我们再来看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首先是传播地位的改变。传统媒体“独此一家”的地位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传播渠道的大量产生,改变了以往新闻信息必须依赖新闻机构和专业记者的历史。其次,传受双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媒体的出现,传统媒体失去了“独家报道”的特权,各种博客、微博等社交媒体成为广大网民的信息平台,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信息。第三,新媒体使得更多的普通草根成为信息的者,成为新闻和信息的传播源头。当受众变成“授众”,互动性更佳的新媒体更能够吸引人们的目光。同时,新媒体信息传播形式也日益多样化,与新媒体的丰富视听感受相比,传统媒体单一的表现形式无疑是缺乏吸引力的。

二、传统媒体会消亡吗?

面对新媒体强势的冲击,很多人表示了悲观的看法,忧心忡忡地担心传统媒体会一败涂地,“报纸消亡论”便是一例,认为纸媒将在不久的将来完全消失,为数字媒体所代替。不可否认,从市场表现来看,报纸的发行量的确在减少,纸媒的影响力也在减弱,年轻人不爱看报,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也在改变,但是,报纸是否会消失呢?笔者认为,如果单指报纸这种媒介形式的话,也许是可能的,但是作为新闻的报道方式和内容是不会消失的。很多时候,“报纸消亡论”只是一种情绪的表达,与巅峰时的纸媒相比,现状的确不如以前了。但是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技术的产生本身就是对旧技术的有益补充,不一定是替代。

三、传统媒体何以立足

实际上,新媒体不可能完全代替传统媒体,新媒体的确带来了信息的极大丰富,但也带来了信息的泛滥。很难想象,没有独立的、具有分析性和调查性的关注公共利益的、面向广大受众并拥有资深的专业研究人员和传播者的新闻业,公众生活是否还能繁荣。在一个信息泛滥的年代,许多新闻消费者本身就非常需要那些能够选择、编辑、验证、分清本末、综合并诠释的令人信赖的信息过滤者。相信很多人都会同意,传统媒体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内容,不管新媒体传播方式如何更新换代,传统媒体高质量的、稀缺的内容仍然是不可取代的。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虽然新媒体的崛起减少了报纸的销量,但大量首发新闻仍然来自报纸。该中心选取了去年某一时段中发生的6条重大新闻,收集了53个媒体渠道的报道数据,发现在这些新闻的最新信息或最早报道中,报纸及其网站的报道占61%,地方电视台及其网站的报道占28%,广播电台及其网站的报道占7%,纯网络平台的报道只占4%。显然,这项研究表明:虽然如今新媒体已经快速崛起,但是报纸等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生产能力依然强大。并且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他们仍然会以原创、优质的内容为优势而难以被取代①。曾提出“报纸消亡论”的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也澄清:“报纸消亡”指的是纸质报纸的逐渐减少和最终淡出,而非报纸所有形式的消亡②。不论是今天还是明天,报纸的报道方式和内容依然对读者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虽然新媒体出现分化了传统媒体的受众群,但是只要传统媒体坚持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现专业主义的内容生产能力,就有生存发展的空间。

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补

传统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但是否这样就足够了呢?笔者认为,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只有内容是不够的。如果没有更多的传播途径,传播内容将不会得到最大的发挥,而这正是新媒体所擅长的。

2010年2月26日,在第十届亚布力年会上,《财经》主编何力指出:所谓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其实还是渠道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渠道更多的表现为工具理性问题,内容更多的表现为价值理性问题。从媒体发展的历史看,就是渠道和内容的次序关系,总的来讲,渠道应该是在前面,因为技术革命和其他的引发用户的消费习惯,媒体间的平台以及终端的变革所引起的渠道革命,紧接着内容的地位发生变化。

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化媒体中,微博这样的媒介并没有提供多么高质量的内容,我们却常常从中关注到很多重大的事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可以说新媒体特别是社会化媒体,正是一个个沟通人际关系的载体,正是由于其本身异于传统媒体的高参与度,内容才在媒体和受众之间双向传播,形成对话和交流。这里,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合作互补关系。简单点说,就是一个有高质量、稀缺的内容,一个有不断扩张的传播渠道,两者完全可以是互补的关系。百度副总裁梁冬认为,在数字网络化时代,传统报刊媒体的角色将转变成为“数字内容提供者”,而互联网则是其产品销售与受众认知的中介平台③。事实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探索一直没有停过。安徽电视台广告中心负责人表示:“将来合作的空间大于竞争的空间。新媒体会包容传统媒体,而且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也不存在谁替代谁的问题。优酷在网上热播《海派甜心》,当安徽电视台也开始播这个剧时,优酷的点击率也跟着上升了。”他同时还认为:“将来网络和电视必然会成为主流媒体,因此这两种媒体间的互动将会变得非常重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业界将会见到越来越多的网动、制播联动④。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董事长范以锦也表达了报业在这方面的思考:一方面,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过去几年一直都在尝试着利用新的传播技术,通过与新兴媒体的整合和互动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新兴媒体如果没有上游传统媒体丰富的新闻内容资源的支持,也难以实现飞跃式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动整合、共荣共存,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传媒业内部竞争的基本格局。报业集团将会出现全方位、多角度的变革与创新,实现突破⑤。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媒体的形态会更加多样化。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传统媒体有其存在的理由,新媒体也有完善发展的空间,两者之间的互动合作更会成为新的社会现实,媒体只有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才能实现更大的发展和跨越。

参考文献

①童妮燕,《媒体转型系列之三:新媒体时代的王者之争》[J].《互联网周刊》,2010(7)

②王君超,《如何解读和应对“报纸消亡论”》,[J].《新闻与写作》,2009(1)

③马全智,《传统媒体将变成内容提供者 百度称报纸也将Web2.0》[N/OL].2006-4-26.省略/

staticpages/20060426/newgx444edc28-596035.shtml

④吴昊、冯遐,《网络抢了电视台的饭碗——一种新的收看方式悄然兴起,一种新的盈利模式开始形成》[N].《北京晨报》,2010-8-10(A24)

⑤卓悦,《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对手还是朋友?》[J].《中国报业》,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