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范文

时间:2023-03-14 14:2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失街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诸葛亮平定南中之后,经过两年准备,公元227年冬天,诸葛亮到了祁山,决定派出一支人马去占领街亭,作为据点。当时他身边还有几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可是他都没有用,单单看中参军马谡。

马谡没有打仗的经验,自以为熟读兵书,坚持要在山上扎营。王平一再劝马谡没有用,只好央求马谡拨给他一千人马,让他在山下临近的地方驻扎。张郃率领魏军赶到街亭,看到马谡放弃现成的城池不守,却把人马驻扎在山上,马上吩咐手下将士,在山下筑好营垒,把马谡扎营的那座山围困起来。马谡几次命令兵士冲下山去,但是由于张郃坚守住营垒,蜀军没法攻破,反而被魏军乱箭射死了不少人。蜀军在山上断了水,王平带领一千人马,稳守营盘。他得知马谡失败,就叫兵士拼命打鼓,装出进攻的样子。张郃怀疑蜀军有埋伏,不敢逼近他们。王平整理好队伍,向后撤退,不但一千人马一个也没损失,还收容了不少马谡手下的散兵。这就是马谡失街亭的故事。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三;马谡;失街亭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222-01

首先是马谡的三“笑”,一“笑”孔明多心,当马谡,王平二人兵到街亭,看了地势,马谡笑曰:“丞相何故多心也?量此山僻之处,魏兵如何敢来!”在马谡看来,孔明对街亭的战略地位的估计是过多的思虑和操心,不如自己的判断正确,二“笑”王平无能。马谡屯兵于山上,王平劝谏,马谡大笑日:“汝真女子之见!”兵法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若魏兵到来,吾教他片甲不回!”’,马谡笑王平见识短浅,不如自己熟读兵法,部署得宜,轻蔑之意无以复加。他因此日空一切,一意孤行,执意不从王平谏议最后公然违令。三“笑”司马懿胆怯。司马懿巡哨时,马谡在山上见之,大笑日:“彼若有命,不来围山!”马谡自陷绝境,还口出狂言,大祸临头,还自呜得意,骄横自大已达可悲的地步,作者既通过马谡的三“笑”塑造了人物的狂妄自大,日空一切,麻痹轻敌的性格和不可一世的骄态,只有这样狂妄自大之人,才会有如此的语言情态,街亭的能否守住,可以知之矣。也以次衬住从反面衬托诸葛亮的料敌如神,小心谨慎,深谋远虑。

其次,诸葛亮的三“哭”,三“嘱”,与马谡的“三笑”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诸葛亮的三“哭”,一“哭”是在马谡自缚跪与帐前,言讫大哭,孔明挥泪日“吾与汝义同兄弟出出”作为一军统帅,又与马谡如同兄弟,今见马谡已悔罪,念及过去的情谊,再想想军令如山,岂能徇私情,“哭”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二“哭”是蒋琬为马谡求情后,孔明流涕而答日。三“哭”是武士献马谡首级于阶下,孔明大哭不已。

结合课文我们知道孔明的心情和思想活动是极其复杂的,当初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就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大可不用”,现在街亭失守诸葛亮焉有不悔恨之意,内疚之情,既有痛惜也有哀思。三“哭”揭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表现了诸葛亮忠于蜀汉,体恤下属而又深明大义,军纪严明,赏罚分明,勇于自责的性格,“一生睢谨慎”的智者也犯错误,使得人物形象更真实更丰满。

课外除三“笑”与三“哭”外,还与到孔明的“三嘱”,一是“嘱”马谡“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二“嘱王平”吾素知汝平生谨慎,故特以此重任相托出出。三“嘱”高翔、魏延、赵云等。从三“嘱”中我们不难看出孔明一生做事谨慎,料事如神,深谋远虑的特点,以至于使“空城计”司马懿不敢贸然进军。

篇3

现行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中的《失街亭》一文选自《三国演义》。本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课文从“失街亭”和“斩马谡”这两个情节中,通过对蜀、魏两国争夺街亭战役的描述,赞扬了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严肃执法、勇于自责、赏罚分明的优良作风,批判了马谡狂妄轻敌、脱离实际、刚愎自用、违反军令的严重错误。

为了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诸葛亮和马谡的性格特点,在学生熟练掌握故事内容、理清情节线索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刻画人物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什么?

本文刻画人物形象最主要的手段是人物语言、 动作、 神态描写的传神逼真。学生们在细读品味中,在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研读体会下,总结出用语言、动作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是中国小说尤其是中国古典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传统手法。

2.马谡立军令状并失街亭,按法当斩,诸葛亮为什么“挥泪”斩马谡?关羽在赤壁大战中,也在诸葛亮面前立下军令状,却在华容道上放走了曹操,为何一个被赦,一个被杀?

对诸葛亮斩马谡时复杂的内心世界,要有一个合乎“人性”和“人情”的全面认识。有的从“情”的角度去分析;有的从“义”的方面去探讨;也有的从“天命”的角度去阐释,因诸葛亮夜观天象,曹魏气数未尽,故有意让关羽成就这件千古美事。但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诸葛亮都是一个感情丰富、有七情六欲的人,而不是那种既能呼风唤雨又能料知身前身后事、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他何尝不赏识马谡的忠贞骁勇呢?但军令如山,不可儿戏。这就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性格更加多元,让同学们真正走进智者诸葛亮的精神世界里,受到情和理的熏陶、感染。

对以上问题的把握,还只是停留在文章的浅层。为了突破本文的难点,还需挖掘出文章深层次的含义,可针对街亭失守的原因,思考以下问题:

1.刘备临终时叮嘱诸葛亮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可诸葛亮却为什么把守街亭的重任交给马谡,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呢?

结合《三国演义》的有关情节,通过分析讨论,可以得出这样的看法:①马谡乃蜀中良将马良之子,自幼熟读兵书,懂得行军布阵之法,诸葛亮赏识他的军事才能。②诸葛亮七擒孟获,威震西南,采用的是马谡“心战为上”的好建议;诸葛亮曾采用马谡的“离间计”,使曹魏君臣不和,诸葛亮趁此出祁山夺得陇西三郡。③“司马懿倍道而来”,强敌压境,形势危机。马谡主动请缨,替主分忧,并立军令状,英勇刚毅;街亭失守,毫没推卸,自缚受罚,不乏铮骨之气。可见,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诸葛亮的这一决策也有其合理的部分。

2.街亭失守,马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诸葛亮也有用人不当之责,但对手司马懿骁勇善战、精通韬略,非等闲之辈,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除此,你认为还有其他原因吗?

结合三国时的社会现实,根据当时政治、经济、地理条件,可多方面、多角度地将各种知识整合,分析挖掘出文章的另一层面:①西蜀偏居西南一隅,无力和具有先进文化底蕴的中原强国抗衡。②西蜀伐魏,不仅路途遥远,且有秦岭大山的天然屏障,交通不便,粮草不济,无异于以卵击石。③诸葛亮用马谡的“离间计”,虽夺得陇西三郡,但客观上激化了蜀、魏矛盾,司马懿再次出山,亲率强兵猛将一路杀来,蜀军败在必然。④诸葛亮作为蜀国的实际执政者,重攻伐,轻农织,六出祁山,不功而回。

3.诸葛亮毕竟是一代贤相,旷世英才,是人们心中智慧的化身,那他为什么“知不可为而为之”?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文章的新意,就要大胆质疑,不迷信古人,尤其是对已成定论的历史人物。诸葛亮的六出祁山、北伐中原,除了决心“兴复汉室”,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外,在魏国崛起、吴国虎视、偏居西南的蜀国处于风雨飘摇之时,为使先主创下的基业在后主手中延续下去,诸葛亮不得不采取“以攻为守”的积极防御的战略战术,其良苦用心,天地可鉴,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历史上的智者诸葛亮。

可见,街亭失守,直接责任在马谡,他没有按诸葛亮的谋略去布阵;而间接责任在诸葛亮,他草率从事,用人不当。但事实上,西蜀无力北伐中原,街亭失守是不可避免的。可以推断,其他蜀将如魏延、赵子龙者,最终同样守不住街亭,只不过坚守时间的长短不同罢了。因为历史前进的车轮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某些英雄人物在历史长河中是一滴能够折射太阳光辉的水珠,但那耀眼的光芒毕竟是一时的。

篇4

研究性阅读教学的优势在于提高阅读鉴赏力、阅读迁移力和阅读创造力这些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它能使教学中固有的师生”传承”教学模式得以根本性的改造,让学生从令人几近窒息的接受性学习中解放出来,时刻保持较好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融入自我、张扬个性、读活作品、品出境界。

一、大量收集、缜慎“编码”――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从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的角度看,学生开展学习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信息收集、加工、处理的过程。研究性阅读把阅读材料看成一个信息集,通过识码、解码、编码达到对它的有效理解与把握。因此,要求学生围绕阅读目的和提出的问题,独立自主地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衍生出新的信息。

以《失街亭》为例,马谡自以为是、纸上谈兵,导致街亭失守,可谓是”街亭失,大势去。”那么造成这个结局的原因何在呢?学生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就可找到以下信息:马谡据守街亭、王平相助,高翔屯兵街亭东北,魏延屯兵街亭之右,赵云、邓芝布疑兵,诸葛亮自出斜谷。马谡违令,山上扎寨,受围;马谡夺荒而逃,王平增援受阻;魏延及时增援,遭魏方重兵埋伏;王平引兵援延,王平魏延与高翔夜袭魏营,又遭埋伏;列柳城失陷,退守阳平关。在理出这些信息后,学生对这些信息加以分析后,就可以得到”战前部署可谓步步步为营,而战争过程却处处被动”这个结论,继而在此基础上再分析失街亭究竟是谁之过。这样学生对”失街亭,孰之过”这个话题的分析就会有理有据,而不至于泛泛而谈。网络交互性为阅读者提供了更为开放的互动对话,并尊重每一个独立个体的发言权。这样,整个学习过程突破了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局限,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二、沿波讨源、披文入情――培养鉴赏能力

鉴赏能力实际上也就是审美能力。美的事物需要人去感知,学生审美的关键在于培养他们鉴赏美的能力。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因此,鉴赏文学作品,必须要从作品本身出发,通过与作家、作品”对话”,碰撞出激越的思维火花。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去解读课文或阅读材料,不断培养个性才华,用自己的经验、情感、生活理念去寻求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一切都产生于自己对文学作品的感悟。

中篇小说《边城》自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人认为这是”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田园诗的杰作”。学生初读沈从文的《边城》后,可能对小说的”田园诗”的特点只能有一个朦胧的感觉,但是通过研究性阅读,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通过对沈从文小说的拓展性延伸性阅读,就可以对小说中刻画的独特而美丽的景色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和美感享受,能体会到小说中所流露出的一种顺乎自然的人生,感悟到闪烁着的正直朴素的人性美,体会到一种深藏在湘西边远山乡底层人们之中的良知和明慧。研究性学习正是打开传统阅读教学的桎梏、开展个性化学习的最好的途径。

三、求同求异、以点带面――培养迁移能力

”比较”阅读是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方法之一。在新教材的教法研讨中,比较阅读是经常被提及的一种教法。文本解读中要学会用比较的方法来分析作品、作家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确定了事物间的异同,还要深入地解释这种异与同。只有抓住这一点才能使比较不流于肤浅、达到对作品深入理解的目的。

当代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与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是同样以生命为主题的两篇散文。史铁生对生死的豁达是基于”生和死是不可抗逆的自然规律”的观念,显然是受到了道家生死观的影响,托尔斯泰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他渴望过的是苦行僧般朴素的生活,死能和土地结合,在自然中寻求灵魂的安宁。通过对这两篇文章围绕生命主题的比较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发现生之可贵、生之美丽,加深对生命的感悟,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中西生命文化的不同,了解汉民族和俄罗斯民族的精华。

四、大胆质疑、挑战权威――培养创新能力

质疑,就是提出问题。宋濂就强调自己除了”遍观群书”,就是向名师”援疑质理”。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善于质疑,进而释疑,达到领悟问题的目的。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让学生提问这一程序,这只是教法,而鼓励学生质疑,指导学生如何质疑,大胆地支持学生提出问题,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则是突出了学法的指导。

篇5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学业犹如剑与梅,

苦功一番甘到来。

大意失荆州,

骄傲失街亭。

篇6

诸葛亮在罗贯中的笔下是一个能人,水镜先生向刘备推荐:卧龙、凤雏二人得其一者可安天下。卧龙便是诸葛亮。于是,刘备放下“皇叔”的架子,在第三十八回中亲自“三顾茅庐”,请出了这条“卧龙”。这条“卧龙”也没有辜负“明主”的知遇之恩,施展其经天纬地之才,使刘备由弱到强,三分天下有其一,圆了他的皇帝梦。

诸葛亮确有经天纬地之才,但也留下了许多的遗憾,有的遗憾他用了一辈子也没有弥补过来。刘备没有得到天下,诸葛亮自己是“出师未捷身先死”,最终的结局是“三国归晋”。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把诸葛亮的遗憾罪责推到那个扶不起的阿斗,却很少有人去问诸葛亮的不是。

后人只知诸葛亮有雄才大略,却没有发现他一生中不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发现。一部《三国演义》里,每当大敌来临,只有他个人在那里“三步一计”,就没有让其他的年轻将才有表现、锻炼的机会。在其执政的27年中,关、张、赵、马、黄,所谓的“五虎上将”是老的老、死的死,年轻的将才没有得到补充,人才出现青黄不接,危急之时,还将年迈的老黄忠“激”上了战场,最终送了一条老命。到老年他发现这个致命弱点时,急忙去培养姜维,可姜维还没有培养出来,自己却饮恨五丈原了。

书中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中,马谡一无实战经验,二无政绩,但他是诸葛亮身边的人,便被破格委任为镇守关系到蜀军生死存亡的关隘――街亭的“主将”;王平,一个身经百战,累建奇功的将才,由于不会拉关系,只授了一个“副将”的虚职。于是便留下了马谡痛失街亭的千古遗恨。廖化,一个养尊处优,没有真才实学的公子哥,可他是刘备的小舅子,诸葛亮却把他安排做先锋。结果,这个先锋遇到了魏军的先锋张合,战不到三合,便大败而归。留下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笑话。这就是诸葛亮用人的遗憾。

魏延,一位能征善战的勇将,除掉了贪婪暴戾的原主,“弃暗投明”到刘备的军营。诸葛亮却说此人后脑有块反骨,硬要砍了人家的头。后来又对人家进行毫无原由地猜疑,不仅魏延多次向诸葛亮建议和计策一概不听不采纳,还派人进行监视。结果,魏延忍无可忍,真的给他逼反了。这样,谁还来投降?谁还来投奔?而曹操却不然。第二十二回中袁绍讨伐曹操,令陈琳起草檄文,陈琳以洋洋两千字,字字千钧,气势磅礴,历数曹操罪状。檄文传到许都,正患头风病的曹操看后,“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第三十二回中袁绍兵败陈琳被俘,曹操却喜爱陈琳的才学,不但不杀,还委以重任。因此,曹操的阵营里是“谋士如云,战将如林”。应该说,三国归晋,应归功于曹操打下了人才基础。

篇7

徐华,任教于广东省广州市第二中学,该校系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首批省一级学校。徐老师是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广州市教研室教学研究中心组成员,广州市特约教研员,多次指导学生在省级以上作文大赛中获奖。2013年,辅导学生获得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特等奖。

大凡表情达意的文字,不外乎三端:一种是纯粹源自胸中的情思,一种是借鉴他人的奇思妙想、隽永精华对经典的沉淀和化用,一种是呈现结构和逻辑的卯榫焊接性的语言。

诚然,凭内心修养与生活阅历,成一己之思,胸中丘壑可致华章。然而,对中学生而言,阅读对于作文的影响可能更为实际,灵活而有创意的求异思维可以使积累的素材熠熠生辉。因此,作文时,注意素材的区分取舍、重组转述、想象还原等,定能更充分、更巧妙地表情达意。

一、借点引入,求异延伸

在浅阅读、碎片化阅读泛滥的今天,我们在报刊或网络,甚至在试卷中,经常会读到一些自己特别有感触或领悟的短文,尤其是名家之作。写作时,可以巧借这些文质兼美的短文,以所阅读的对象为起点,去借力行文,阐释自己的思想认识。具体做法就是简笔勾勒所读,然后围绕中心进行思想情感的延伸,使自己的感悟站到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让思想的表达更有意蕴。如,下面这段文字:

小时候看过季羡林的《不完满才是人生》,把里面引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一句记到了现在。然而,我更愿意说“人生不需要完美”。从这样的角度去想,人便是主动的,不必把自己交给命运,用所谓的“人生必经之路”去安慰自己。人生不需要完美。少了完美,便多了一份憧憬,多了一份神秘,多了一份保持一定距离的美好。正如橱窗里的衣服、暗恋着的异性,这时的任何事与物都是美丽的。所以考试不是每次都要拿第一,比赛不必“奔着冠军”去,生活中的一点小挫折也不会带来一整天的失落。人生如戏,完满的总无法成为经典。

季羡林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一文,其内涵其实比较简单,但文中“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能给人更多关联的思考;同时,作者又从“不完满才是人生”的客观述评角度,转到“人生不需要完美”的主观追求角度去看待问题,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和感悟。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素材不仅是对读者的唤醒,更在于唤醒读者后其能在生命中去回溯与寻找,寻找自己的过往中“那些具体时空里不息的生命激荡,终归有其相似的涟漪”,并将其写成文字,以待再次共鸣。

二、串点成线,反复强化

当根据中心选取有表现力的素材后,要注意在思想的阐释中巧妙地将不同的相关素材散布于行文之中,赋予突显中心的材料更丰富的意义,并以灵活的形式不断地再现。如,学生在写《我在》这一题目时,这样写道:

《圣经中》有一句话:“他要像一棵树,立在溪水旁,按时开花结果,叶子也不枯干。”我在,正如这树一般,在这世界中寻得自己存在的一隅,活出自己的格局。

自由,是“我在”的前提。在乔治・奥威尔的《1984》中,人是被关在无知中的困兽,而思想便是异端。“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思想的自由是“我在”的先决条件。然而,现代社会中,人们却懒于思考,静不下心,慢不下脚步,依赖程序有条不紊地生活着,却鲜有人想“为什么会这样”。人们疲于思想的冒险,安于单调的稳定,不甘放逐自己的思维。思想失去了自由,人变成了按规则行动的机器,何谈生命的存在?熊培云曾说:“有一种鸟儿是关不住的,它身上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烁着自由的光辉。”拥有自由的思想,才能感知到生命的价值,尝到“我在”的快乐。

行文中,作者反复紧扣“我在”这一抽象概念,选取了《1984》《圣经》与熊培云的名言进行编织行文,强化“自由”对“我在”所具有的深远意义,情感、思想表达灵活而富有新意。

作文时,我们应该意识到,优秀的作品首先是完成自己、觉悟自身。在具体选点时,除要紧扣写作意图外,还要考虑点的角度变化,这样也可以串点成线,反复强化。

三、择点一端,舍弃其余

一个高质量的素材,无论是事实性的还是理论性的,往往内容丰富,含义深广,从不同角度可以作不同的理解,近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所以,善用素材者应准确选取素材和作文立意的“契合点”,懂得精彩转述出与行文联系紧密的一个侧面,大胆舍弃其余,进行遣词达意。

如《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失街亭”,涉及人、事、物诸多方面,从不同预设的角度就可以得出不同的感悟和认识。若从诸葛亮“理智战胜情感”角度,可以将素材转述为:

街亭之役前,马谡夸下海口,说自己如何胸有成竹,结果关键一役由于他的粗心大意,使街亭这一具有重要战略价值的隘口丢失。面对蜀国将领缺乏的现状和群臣的竭力劝阻,诸葛武侯深知军令如山,不能凭私人感情行事,于是挥泪斩马谡,这是理智战胜情感的义举,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若从马谡“偏信自己”的角度,则可以将素材转述为:

带着几分侥幸的心理,他(马谡)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料敌军却轻易打败了他。是因为他不懂兵法吗?不,是因为他偏信自己,认为自己的才华盖过军中上下,不能让别人牵着鼻子走。

若从“出入意料与情理之中”的辩证角度,又可转述为:

马谡自告奋勇,愿守街亭,并立下军命状,可见其胜券在握,然而面对魏军却不堪一击,痛失要塞,这实在出人意料;可是只要看一看马谡纸上谈兵、骄傲轻敌、一意孤行的所作所为,其失街亭自在情理之中了。

因此,对于信息量丰富的素材,写作时必须善于转述材料,突出与中心思想紧密相关的一个侧面,其余的内容、含义则要大胆舍弃。如果面面俱到,无异于蜻蜓点水,反而削弱了表现力。

四、定点渲染,细节还原

事以文展,情以事显,情深处必见细节。有些素材本身是一个干枯的点,尽管真实,但总缺少一份生趣。正如余秋雨曾说:“在很长的时间中,一种历史和文化常常会变形、扭曲,由具体变为抽象,由活体变为标本,由多面体变为单面体,有时甚至变得面目全非,让人无法想象它本来的模样。”所以,作文时可以根据素材的要点,在合乎情理与史实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想象还原,细节再现。

在余秋雨的历史散文里,大家可以看到许多史书上没有的细节,这些细节是想象而来的。通过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大家可以大致了解人物在特定环境下会有怎样的想法,继而又会有怎样的行为。如余秋雨《遥远的绝响》一文:

刑场在洛阳东市,路途不近。嵇康一路上神情木然而缥缈,他想起了一生中好些奇异的遭遇。

他想起,他也曾像阮籍一样,上山找过孙登大师,并且跟随大师不短的时间。大师平日几乎不讲话,直到嵇康临别,才深深一叹:“你性情刚烈而才貌出众,能避免祸事吗?”

他又想起,早年曾在洛水之西游学,有一天夜宿华阳,独个儿在住所弹琴。夜半时分,突然有客人来访,自称是古人,与嵇康共谈音律,谈着谈着来了兴致,向嵇康要过琴去,弹了一曲《广陵散》,声调绝伦,弹完便把这个曲子传授给了嵇康,并且反复叮嘱,千万不要再传给别人了。这个人飘然而去,没有留下姓名。

嵇康想到这里,满耳满脑都是《广陵散》的旋律。他遵照那个神秘来客的叮嘱,没有向任何人传授过。一个叫袁孝尼的人不知从哪儿打听到嵇康会演奏这个曲子,多次请求传授,他也没有答应。刑场已经不远,难道,这个曲子就永远地断绝了?――想到这里,他微微有点慌神。

篇8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自比管仲、乐毅,他饱读诗书、志在邦国。刘备三顾他于茅庐时,他作《隆中对》,纵论天下大势,在详细分析了自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以来天下态势之后,为刘备制定了先据有荆、益二州,联吴抗曹,最后夺取中原的战略和“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以巩固政权的具体策略。

诸葛亮善于把握总体形势,胸有全局,能够掌握宏观决策的主动权,制定切合实际的具体策略,并矢志不渝地一步一步实现它,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家典范。这是“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的荆州牧刘表、“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的益州牧刘璋及“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的孙权都无法相比的。

千百年来诸葛亮被人称道的莫过于举贤任能的用人之道。他把识别、选拔、任用有用之才作为治国、治军的要务。在《出师表》中他劝诫后主刘禅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覆也。”

提拔蒋琬和姜维就是一例。蒋琬本是荆州一个抄写文书的小吏,诸葛亮经过长期观察,认为他是一个可担大任的人,即提拔他到府中任参军。临终前向刘禅建议让蒋琬作了他的接班人,主理朝政;姜维归降时只是一个27岁的青年军官,诸葛亮见他有胆有识,很会用兵,就提拔他为奉义将军。这一文一武在诸葛亮去世后用心报国,使蜀汉政权维持了29年。

至于诸葛亮“失街亭、斩马谡”虽有过失,但依然瑕不掩玉。或者从另一侧面来看马谡事件,我们会更佩服诸葛亮赏罚分明的治军策略。

马谡是刘备、诸葛亮自荆州就器重的重臣名将。第一次北伐时,让他为前锋督军,但他违背军令调度,导致街亭失守,使第一次北伐功败垂成。诸葛亮依法将其斩首示众,同时以自己用人不当,负有领导责任,上疏“自贬三等”。而裨将王平事先劝诫马谡,街亭失守后能收容士卒,抗击曹军,安然撤回部队,立了功劳,诸葛亮上表破格提他为讨寇将军。诸葛亮这一整套赏罚谋略的应用,对巩固蜀国政权,取得南征北战的胜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另一表现就是“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威得其要云⋯⋯”(引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就是说:诸葛亮生动脑子,好产生新奇的想法,他改进了可以连发数箭的连弩,发明了木牛、流马这种轻便的运输工具,推测研讨古人的排兵布阵之法,做成独具特色的八阵图。

“天下三分,益州疲弊”。蜀国是在三国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实力最差的国家,诸葛亮要实现“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抱负,靠真刀真枪硬碰硬,显然不是对手。于是他独辟蹊径,充分发挥自己智力过人的优势,改进发明武器和工具,创造新的阵法,这就保证了他五次北伐虽无大胜却也无大败,成功地运用了“以攻为守”的策略,巩固了蜀汉政权。

“The Sage of Wisdom” Zhuge Liang

篇9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计,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手摇羽扇,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相关:无

故事:

空城计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特别精彩的一个计谋,历来为人们津津乐道。空城计是一仲“虚而虚之”的心理战术,在战争的紧急关头和力量虚弱的情况下运用这种战术,故意以空虚无兵之势示敌,就可能使敌人疑中生疑,怕中埋伏,从而达到排危解难的目的,歇后语《孔明大摆空城计歇后语》。驳诸葛亮空城计,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引用了这个材料,并予以驳斥,说当时在阳平这个地方根本不可能发生这样一件事情。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司马懿官居荆州都督,驻扎在宛城,不在阳平战场,怎么可能有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空城计呢?

但是这个空城计的故事实在是太精彩了,所以文学作品是一说再说,戏剧作品也就一演再演,但是这个事情是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逻辑的。我们简单地说一下这个空城计吧,大体上的意思就是说司马懿率兵来进攻,诸葛亮派马谡去守街亭,马谡这个人是个书呆子,空谈可以,打仗不行,把街亭给丢了,于是司马懿就率领几十万军杀奔而来。()

当时诸葛亮手上已经没有兵了,只好把城门,四个城门全部打开,派了20个老兵在门口扫地,诸葛亮自己搬了一张琴,焚了一炉香,带了两个小孩子,坐在城楼之上唱卡拉OK.司马懿的大军跑来一看,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然后司马懿自己打马上前,大为惊诧,说牛鼻子老道搞什么搞?城门大开他开Party啊。于是撤军。这个事情不合逻辑啊,第一,你不就是怕他城中埋伏了军队吗,派一个侦察连进去看看,探个虚实可不可以?第二,司马懿亲自来到城门楼下看见诸葛亮在城楼上面神色自若,琴声不乱,说明距离很近,看得见听得清,那你派一个神箭手把他射下来行不行?第三,根据这个郭冲的说法和《三国演义》的说法,两军的军力悬殊是很大的,有说司马懿带了二十万大军的,有说司马懿带了十几万大军的,反正至少十万,你把这个城围起来围他三天,围而不打行不行?何至于掉头就走呢?所一是不合逻辑的,诸葛亮的空城计是子虚乌有。

篇10

一、师生之间推心置腹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最看中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敞开心扉,推心置腹、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和鼓励,这正是顺利展开“对话”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有了诚挚的态度,“对话”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心灵的对话”。因为达到这一境界,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是教学机体中的一分子,尽管各个分子的作用不同,但教师的权威地位已经被消解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肯定。有了“心灵的对话”,广大学生就会对语文教学充满信心与希望。否则,语文教学便毫无魅力和活力可言。笔者长期担任高中语文教学,这方面的教训还真不少。记得有一节小说阅读课,上的是《失街亭》,教参中关于失街亭原因归结为:马谡狂妄自大、脱离实际、言过其实、违反军令造成的。这一归纳,笔者在备课时就发现过于武断,但总觉得探究个中的奥妙高一的学生还嫩些,因此,按照教参来个照本宣科,不料学生听了之后个个露出疑惑神情,有的欲言又止。不巧下课铃响了,这节课便不了了之,留下了不小的遗憾。后来在另一个班上《失街亭》的时候,笔者消解了权威地位,不用教参的归纳来“统”学生,而是采用师生对话的形式来研讨失街亭的原因,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几个同学关于诸葛亮作为三军统帅用人不当难逃其咎的道理分析,博得全班同学的阵阵掌声。实践证明,信任是开展良好教学的前提,“离开了对人的信任,‘对话’就无可避免地退化成家长式的闹剧。”在语文课“对话”教学活动中,师生只有在推心置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展开交流与“对话”,才能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二、合理预设“对话”话题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新课程改革提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合理预设“对话”的话题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时间是宝贵的,要做到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的作用,就必须在话题设置上做些功夫,话题设置得合理、巧妙,就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对话”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深层次的思考中发挥潜能,使课堂教学既省时又高效。如何合理预设话题呢?一是要尊重教材,教材是师生教学活动中的共享资源,语文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巧妙设问,教师要善于把文本中隐含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对话话题,设计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以问题为契机,鼓励学生精心质疑,释疑,解惑,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二是要尊重学生,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和认识水平毕竟有限,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差异大。话题的预设既要考虑到不同程度的学生,又要考虑到不同兴趣的学生,让人人都有开口的机会,人人都能积极参与;三是要尊重新课标,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对话话题的预设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努力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2012年11月份,由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牵头、福鼎一中与宁德高级中学联袂开展语文学科同课异构活动,开课的课题是《巩乃斯的马》,有位老师上这节课,采用的是“对话”模式,所预设的话题基本上立足于作者周涛在上世纪70年代“接受再教育”时,从巩乃斯的马身上所释放出的生命活力和落拓不羁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境界。而在“对话”过程中学生旁枝逸出,对文本解读得最精彩的是文章篇末所揭示的“中华民族的龙马精神”。这貌似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因为高一学生对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如何受压抑了解甚少,而对“中华民族的龙马精神”耳熟能详。看来“对话”教学的话题预设要尽量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因素,以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充分彰显个性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实际上就像交响乐团的演奏,交响乐团要演奏好一部乐曲,靠的是乐队中每一种乐器发挥作用,即各种独特的声音,构成和谐的交响乐。同样,语文教学中的“对话”也要求每位同学有独特的思维、独到的见解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老师必须做好思想准备,调整好心态,打消“独霸课堂”的念头,要广开言路,当“对话”步入正轨,成为常态后,学生在“对话”活动中就会不断发出独具特色、令人振奋的“乐音”,有时还会受到黄钟大吕般的震撼。这是令人欣慰的,正如韩愈所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就深有体会。由于师生的文化背景、知识积累、社会阅历、思维方法等的不同,对于文本的体验和解释必然是多元化的。此时教师不能把自己的理解当作强势话语,搞一言堂,而是应该将自己的观点抛到师生之间的“对话”中去碰撞。在阐述观点时,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当学生观点确实出现偏颇时,教师应及时巧妙的加于引导、纠正。这样做可以使师生双方或学生之间超越各种成见,在平等、深入的对话中探求事物的真谛,寻找真理。做到教学双赢,共同发展,既尊重对方思维的独特性,又实现了““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彰显个性的课堂“对话”能使语文课充满活力,让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各抒己见、轻松愉快的“对话”中得到提高。

四、力图有所创新

语文教学应充满创新与追求。要实现语文教学的创新与追求,大胆开展“对话”教学活动能为我们提供最理想的途径。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知道,班上有的同学平时默默无闻,班级有没有他都无所谓,甚至可以忽略他在班上的作用,但一旦给他一个机会,或担任班干、团干,或担任科代表,他可以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甚至推陈出新,令人刮目相看。“对话”活动实际上为每一位同学提供了展示才华与创新的平台,不管老师还是学生,都要有创新意思,巴赫金认为,“世上还没有过任何终结了的东西;世界的最后结论和关于世界的最后结论,还没有说出来;世界是敞开着的,是自由的;一切都在前头,而且永远只在前头。“对话”具有内在的未完成性与自由开放性,“对话”的话题往往只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对话”过程就是在不断发现、汇聚、融合的过程,从而形成成新的理念和意义。例如笔者执教的《文学作品能否充当议论文的论据》一课,教学设计的初衷只想围绕着“能”与“否”展开交流“对话”,学生只要言之有理,能以理服人就达到目的了。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与表达能力。但一节课下来,总觉得没有什么新意,通过反思发现,虽然学生思辩能力与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锻炼,但对文学作品与议论文写作的关系的认识没有得到提高,文学作品对议论文写作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后来本着不断追求与力图创新的教学理念,力求教学过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重新制定了教学目标。在另一班上这一“对话”课时,力图激发创新思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真诚沟通、相互启发和融合,不断完善和发展了自己的认识,悟出了“文学作品的典型意义可以充当议论文的理论依据”的道理,并形成了共识,也得到了听公开课的老师和有关专家们的赞许。大家的评价是,这节“对话”课为议论文写作教学增添了浓浓的一笔,尤其是为论据的获取开辟了一条重要的渠道。

五、科学合理评估

“对话”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应该有自己的标准,要从独特的视角来看教学目标落实情况。遵循新课程标准,“对话”课堂必须明确语两个指向性目标:一个是让受教育者掌握适应社会生存必须的技能性目标;另一个是让受教育者的心灵得到陶冶、灵魂得到滋润的精神性目标。既要让学生对社会、人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体验有独到之处,又要注重“听”“说”“读”“辩”“写”等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1.针对性。基于新课标的课堂“对话”提倡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但绝非漫无边际的东拉西扯,而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师提出的话题,往往是包含着本节课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教学重点所在,在“对话”过程中必须围绕主要话题、针对有关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不管是阐述自己的观点还是质疑别人的观点,都要针对主要话题中的有关问题做不同层面的剖析表述,表述时要做到要言不烦,一言中的。“对话”过程有时出现“跑偏”现象,主要的原因是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有可能教师备课缺乏预见性,也可能学生预习不够到位,对一些基本概念和背景材料了解不够深透,以致课堂“对话”不能正常发挥。

2.思辩性。思辩性主要表现为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参与“对话”的各方必须要注意:对问题作推断时是主观武断还是客观合理,即是否符合逻辑学三段论的要求,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之间是否有必然联系,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是片面的孤立的看问题,还是全面的发展的看问题。在分析问题过程中有没有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些都是思辩性的考察范围。当然还包括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对话”的语言尽量避免随意性,要克服冗长拖沓、言之无物。课堂时间宝贵,人人都有发言的权利。因此,在发表见解时一定要注意言简意赅、条分缕析,前言后语之间逻辑关系要清楚,是因果关系,还是条件关系,是假设关系,还是选择关系,要严格区分,以体现“对话”语言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