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范文

时间:2023-03-23 10:5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导入

介绍闻一多的生平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二、把握清晰的结构

1.从题目看,本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初读文章,课文写了闻一多先生哪两个身份的说和做的?

①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特点是什么?②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特点是什么?③你能从文中的一些过渡句、总结性的语句中看出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吗?

3.活动总结。文章结构上的特点:分总结构,结构严谨;承上启下,过渡自然;结尾总结,深化中心。

三、体会精当的选材

1.学生齐读文章结尾对闻一多先生评论性的句子(19、20段),教师提问:①作为学者,其“卓越”体现在哪里?②作为革命家,其“大勇”体现在哪里?

2.思考:这样的选材有何特点,有何好处?

3.活动总结。文章选材上的特点:选材典型、突出重点、详略得当、凸显中心。

四、品味精彩的语言

1.在第3段中,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并说说为什么。

2.在第15-18段中,找出最让你感动的语句,并说说为什么。

3.在如此精彩的语言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闻一多?

4.带着感情反复朗读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或段落。

五、拓展延伸

1.说说我们应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哪些方面?

【反思】这节课,教学过程流畅而清晰,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但不足之处却很明显:

1.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文本自身的特点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这篇课文出自于著名诗人臧克家之手,语言风格非常突出,可以说,是一种诗化的语言,简洁凝练、典雅含蓄。但是反观这节课的设计,从背景介绍到段落划分,再到内容概括,最后语言赏析,似乎每篇课文都可以按照这个模式去上,而缺少了对文本特征的把握与体现。

2.教学方法单一、学习活动的思维深度不够。这堂课,基本上只采取了问答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只是引导学生在文本中找出答案,“思维值”较低。课堂表面上很“流畅”,在没有异议、没有争论中完成了老师预设的一个个环节,然而这只是一元思维的体现,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训练。

3.拓展延伸环节冲淡了语文味。学生在激情昂扬,纷纷表态学习闻一多先生的种种品质、精神之际,与在历史课、政治课上的表现没有本质的区别。

在这节课上,教材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体现,课堂的实效不高。

第二稿设计

一、积累文雅的词汇(略)

二、体味壮美的人生

1.介绍闻一多的生平与写作背景。

2.把刚才所学的词语划分成两类,并说说划分的依据。

3.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其壮美体现在哪里?(请运用所学雅词进行概括)

4.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其壮美又体现在哪里?(请运用所学雅词进行概括)

三、品味诗化的语言

诗人臧克家的语言――诗一样的语言。

1.用词典雅,多四字短语,形象鲜明,极有韵味。提问:请找出这样有韵味的四字短语,并在书上也用四字短语做点旁批。

2.抓住特点,善用比喻,极具形象感和动态感。提问:文中哪些地方用了比喻的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3.多用短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有音乐的美感。

①这个环节,我们通过“变形”的方式来体会短句对人物表达的作用。如第16小节“变形”为:他说了/说的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②教师提问:你还能用这种方式为其他段落“变形”吗?

③反复朗读,比较体会诗化的语言和对闻一多崇高精神的高度赞美。

四、试写铿锵的诗歌

要求:选取课文中的句子重新组装,改写成一首现代诗。

1.选取课文部分内容,选材、立意。

2.有相对明确集中的主题。

3.尽量使用课本中的句子,新添词语或句子不得超过所写诗歌总量的五分之一。

【反思】比起第一稿来,本节课在以下几个方面有了进步:

1.在“教什么”上,抓住了文本的主要特征――诗化的语言。本节课,从对文中雅词的学习与积累,到通过给雅词分类来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再到对文章诗化语言的赏析与品味,最后整合、改编文中的语句来进行诗歌再创作:无一不体现对文本的最突出特征――“语言”的重视与学习。

2.力求“不仅是‘教教材’,更是‘用教材教’”。如“体会壮美的人生”环节,要求学生运用学到的雅词,来概括闻一多的人生壮举;再如“试写铿锵的诗歌”环节,则是对文中精彩的语言进行整合和改编,从而进行二次创作。这样,教学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文本的解读上,而是进一步地运用文本,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但是,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仍然是明显的:

1.一些教学设计没有从学情出发,导致操作性不强。如,在“体味壮美的人生”中的教学设计:“把刚才所学的词语划分成两类,并说说划分的依据。”本来的打算是,学生能从闻一多“学者”和“革命家”这两个身份的角度出发,完成对词语的分类,同时也完成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而实际情况却是,由于问题自身的指向不明和缺乏铺垫,学生对这16个词语或是感到一片茫然、无从下手,或是尝试着从感彩、词性等角度乱分一气,课堂一时陷入僵局,只能由老师公布答案草草了事。

2.各个教学环节看似层次分明,实则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在教学的过程中,这里积累一下生字词,那里介绍点写作背景;这里把语言品析一下,那里再动笔练一练;各个教学活动之间没有用一根线串联起来,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就如同一颗颗美丽的珍珠,却缺少一根串联的丝线。

第三稿设计

一、导入

作者臧克家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因此,他文章里使用的语言,是一种诗化的语言,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且很有节奏感。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同学们在预习中应该已经发现了――作者在文章里运用了大量的四字短语。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预习的反馈练习。

二、预习反馈

1.易错字音:锲而不舍(qiè) 目不窥园(kuī) 潜心贯注(qián) 气冲斗牛(dǒu) 慷慨淋漓(lín) 热情澎湃(pài)

2.易错字形:lì(沥)尽心血 群蚁排yá(衙) 警报dié(迭)起 声zhèn(震)天地 ang(昂)首挺胸 长xū(须)飘飘

三、课文感知

1.阅读文章,课文写了闻一多先生哪两个身份的说和做?其特点分别是什么?

2.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说”和“做”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3.结合文中出现的四字短语来进行阐述。

4.学生朗读,比较体会四字短语的表达效果。

(形象鲜明,琅琅上口、富有音律的美感)

四、品味语言

1.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四字短语,说说好在哪里?

2.在改编中体会“诗一般的语言”。

①变形:选用文章里含有四字短语的句子,通过停顿,变形成一首小诗。

②创编:利用原文里的四字短语,加以改编,融入自己的创造,成为一首新的小诗.

例:足不下楼/目不窥园/发无暇理/饭忘了食/研究―――锲而不舍地钻探。/目光―――炯炯远射到史前。/相伴―――四壁下深宵灯火。/硕果――无言中赫然而出

3.学生任选一种形式进行改编创作。

4.学生朗读作品,进行交流。

五、课堂总结(略)

【反思】这节课上完后,笔者感到欣慰,因为教材在这节课中得到了巧妙利用,实现了课堂的高效。

首先,从教学内容的确定来看,本课没有被动地演绎教材,而是巧妙地利用教材本身的特征,充分地反复地利用课文中的四字短语,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进行思维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动脑,既加深了对课文的钻研、理解又得到了语文能力的锻炼与提升。

其次,从教学的“选点切入”来看,本课巧妙地以“四字短语”为切入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认知积累,到理解赏析,再到创造性地运用,体现了各个环节之间的内在逻辑性。

再次,从课堂教学的程序看,本课体现出从易到难、层层推进的教学思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淡化提问设计,不再将提问作为阅读、讲析课文的唯一抓手,而是注重“活动”的设置,将“活动”作为学生开启课文大门的钥匙。因此,课堂教学中用于讲析的时间大大减少,用于实际训练的时间大大增加。

篇2

然而,其中一处材料的引用情况,笔者却以为值得商榷。

文章第三段,在表现闻一多先生废寝忘食的治学精神时,文中这样写道:“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其中“漂白了的四壁”语出闻一多《静夜》诗句“这灯光漂白了的四壁”。显然,作者在此引用的目的,无非是要让读者了解到闻一多先生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进行学术研究,探讨如何才能给衰微的民族开出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而环境愈简陋,则先生身上表现出的品质愈高尚,精神愈感人。这样安排材料,似乎也无可厚非。然而,当笔者再次仔细阅读时,却总觉得所引材料所在的整个句子读起来有别扭之感。请看原句:“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笔者拟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对其中引用诗句的情况略作探讨,以陈愚见。

《新课标考纲》中对语言表达的要求是“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其中“连贯”指的是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要求句子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文气流畅,音调和谐,紧凑严密,逻辑性强。“漂白了的四壁”这一句由偏正短语所构成的诗句,单独来看,意思清楚;而“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作为由两个单句所构成的单重复句中的因果复句,也并不难理解。一般情况下,当句子进行组合时,必须要考虑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这一问题,而以上所提到的两组句子的组合情况,也正是在语言的连贯性方面无法让笔者满意。

在“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这个句子中,“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如果看成是一个单重复句的话,显然,从内容上,却看不出“它大开光明之路”和“漂白了的四壁”之间具有什么样的逻辑联系。所以,对两者的组合情况,也就只能作为一个中间出现停顿的单句来看待。

那么,在不考虑关联词“因”的情况下,“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的句子结构如何划分呢?按照划分句子结构的一般规则,那么这句话的主语是“它”,谓语是“开”,宾语是“路”和“四壁”,定语是“光明”和“漂白”,状语是“大”,没有补语。图示如下:

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乍一看去,作为一个双宾语的主谓句,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当仔细考查它的主干时,就会发现“它开路,四壁”这样的情况。“它开路”尚能理解,可是“它开四壁”则未免有些吓人了。说到底,仍然是逻辑上出了问题。

既然“开”不能作为“漂白了的四壁”的谓语动词,也就意味着“因它大开光明之路”和“漂白了的四壁”只能作为各自独立的句子来看待。而前面就提到,从复句的角度考查,看不出它们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那么只有退而求其次,从句子形式上来考查它们能否组合在一起。而显然,“它大开光明之路”作为主谓短语,“漂白了的四壁”作为偏正短语,一旦在同一个句子中紧挨在一起,则结构上前后显得并不一致。此种情况,仍旧与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要求相去甚远。

篇3

关键词:初中学生;语文教学;基础;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78-01

基础是能力的提升、思维的创新的必要前提。如果基础不牢固,一切都无从谈起。在语文教学中活用教法,让学生的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讲究课堂艺术激发兴趣,让学生重视基础

“读”是语文的基本功,但不少同学认为无所谓。上课时读书时不是丢字就是添字,还有同学读音不准。教师指都说出不足,但学生却说不必大惊小怪。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上课时讲究教学艺术,激发兴趣,让学生重视基础。如教学朱自清的《春》,首先让学生通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查清楚,落实字音和词义,初步了解课文,为朗读课文作准备;接着多媒体播放名家的朗读课文并播放春天的画面,春草图/春花图/春雨图等画面,让学生边听边看图画,进一步体会文章的内容;然后不看画面只听名家的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再让学生自己画重音/节奏进行练读;最后和名家比较读。特别是和名家对比读,名家声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学生练读的积极性提高了。此后只要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学生都要和名家比一比,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采用“导读法”让学生加强基础

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教师不是全能的“独角演员”,而是一个匠心独具的“导演”。在课堂中我才用“导读法来”这积累基础,在学习课文之前,我根据课文中的诸多知识点,先列出一个导读提纲,让学生据此潜心阅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答案。然后结合学生做导学案的设计情况设计课堂教学。如教学七年给下册爸爸的花儿落了设计的导学案时,第一模块基础知识梳理:朗读课文积累词语,读准字音,理解词语。第二模块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的内容,梳理课文的情节。第三模块感知课文的人物形象:1、文中的爸爸有怎样的性格特点,2、“我”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第四模块语言赏析:从文中找出有哲理或含义深刻的语句如英子,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不少于五句)第五质疑问难:自己提出疑问。(不少于两个)以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导学案的要求,对课文认真阅读,加强双基。

三、开展竞赛比拼,让学生提高基础

人人都有表现欲,青少年更是如此。在教学中我采用竞赛比拼法,鼓励学生参与竞争,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体做法是:1.每学完一课或一个单元,以小组为单位,把文中的基础知识如字音、字形、解词、名句名段默写、词句扩展等以小试卷的形式,进行测试,累计积分。每两周总结一次,哪一组得分高,给与奖励。2、在学习文本时,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抢答。在教学七年级下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设计这几个问题让学生抢答:(1)《七子之歌》的作者是谁?(2)闻一多先生说了什么?闻一多先生做什么?(3)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否矛盾?(4)你觉得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5)课文的两部分说和做是如何衔接的?(6)“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这处细节好处?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教师“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适时应变,看谁举得快,看谁答得好,谁的答最全面,以此给以积分加分。

此外,在课后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背诵比赛,演讲比赛等,学生不但不马虎还“斤斤计较”,乐此不疲,这样学生的基础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四、自读自讲,让学生打好基础

我们学习的语文教材是人教版,它的编排体系为每个单元都是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相结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夯实基础,我采用讲读课文由教师重点精讲,以点带面做好示范指导作用,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自讲。具体做法是:1、根据本单元自读课文片数,把全班同学分成相应的自学大组;2、在自学大组中选出小组长,小组长根据导学案的内容指导本组同学自学,3.小组长和组员结合自己对课文内容独特、深刻的见解,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并推选“小教师”来讲课。4、教师根据各组推荐的“小教师”给与教学方法上指导。5、“小教师”用准确生动语言把本组对文本看法讲出来。不足之处其他同学补充。如自读课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小教师”首先让同学先看文中的插图,让同学读课文找出对应的人物;然后在说说对四位作家描写在文中画出,并说说他们各自描写的侧重点是什么?最后让同学们观察老师或其他同学写一处细节描写。学生抓住了文本重点讲的有声有色,夯实了基础。在自读中小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让同学们记住基础知识,还编了顺口溜,演课本剧等方法激发兴趣,强化记忆。

总之,教无定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我们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讲究课堂艺术激发兴趣让学生重视基础、采用“导读法”让学生加强基础、开展竞赛比拼让学生提高基础、自读自讲让学生打好基础等方面夯实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4

【关键词】捕捉语言 关注结构 变换角度 思维活跃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145-02

听说过这么一个有名的故事:挪威的渔民出海去捕沙丁鱼,如果抵达码头时,沙丁鱼还活着的话,那他们就能卖个好价钱。但沙丁鱼很容易死去。可是,有一个船长却做到了。但他一直不公开他的秘密,直到他死去,人们去参观他的鱼槽,秘密才被解开。鱼槽里不过多了一条鲶鱼而已。

这就是“鲶鱼效应”,它告诉我们:静则死,动则活。语文课同样如此。

语文课上的思维应该是很活跃的,可谓是思接千载,驰骋万里,而这恰恰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有人说:“思维力是语文课的灵魂。”确实,没有了思考的语文课是一潭死水,也便失去了语文课的意义与价值。而真正能使语文a课活跃的是学生思维的活跃,这样不仅能展现语文的活力,更能展现语文的魅力。

一、捕捉语言,提供思考的方向

有时学生不是不愿意思考,而是无从下手,缺乏思考的方向。这时,我们只需要给他们一些思考的台阶,帮助他们到达思维的顶端。如在阅读《月光下的探访》一文时,遇到一个较大的问题,“作者在月夜探访之后想变成一只小鸟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要么不知如何想,要么想不全。我便为学生设置了从问题本身的语言入手,抓住文章中相关语句,然后再分析归纳的思考方法。从问题本身入手,抓住两处:1、“想变成一只小鸟”,说明小鸟身上存在着吸引作者的东西,是什么? 2、“在月夜探访之后”才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它探访了哪些东西?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便找到了这样的句子:“我惊叹这小小生灵的伟大自律精神”,“我想它的灵魂里一定深藏着我们不能知晓的智慧”,“我用大量时间飞翔和歌唱,我的内脏与灵魂都朴素干净”。针对第二个问题找到这些句子:“在人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爱着、挣扎着、劳作着、歌唱着,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撰写着种族的史记”,“我真想向它们问候,看看它们的衣食住行,既然有了这相遇的缘分,我应该对它们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它们那么小,那么脆弱,在这庞大不可测的宇宙里生存是怎样的冒险,是多么不容易啊”。可以归纳为:1、小鸟有伟大的自律精神,深藏着我们没有的智慧;2、想像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不受束缚。但是解决第二个问题又碰到了麻烦,“在人之外,还有多少生命在爱着、挣扎着、劳作着、歌唱着,在用它们自己的方式撰写着种族的史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同样我帮助学生抓住关键词和短语,“撰写着种族的史记”是指什么?他们为了什么而“挣扎着,劳作着”?他们为了什么而“爱着,歌唱着”?可以归纳为:他们为了生命的延续和生活而挣扎着,劳作着,努力着;他们为了生命和生活而歌唱着。在此基础上可以回答第二个问题了:作者想像自然界的这些弱小生命那样简单而又充实的生活,融入大自然,使得心灵得以净化。在这样的引导下,思维不仅是有方向的,而且是全面和有深度的。

二、关注结构,训练思维的有序和整合

有些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楚,我们可以以此为点,单刀直入,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如教《谈骨气》一文时,让学生考虑文天祥拒绝投降,古人不受嗟来之食和闻一多怒对手枪这三个事实论据的顺序能否调换?学生很快发现了答案,这三个事例是按照文章开头孟子的三句话来安排的,所以不能调换。不仅可以让思维有序,而且让学生明白,应顾全整篇文章考虑,思考问题不是孤立的,应该整体考虑,从而使思维得以整合。又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让学生寻找可以把文章分成两部分的过渡段,并且理清过渡段与上下文的关系。这样文章的层次便一目了然了,把闻一多先生的两个时期――即作为学者和革命家分开了,而文章也正体现了闻一多先生在这两个不同时期“说和做”方面的不同特点,结构和内容又能统一起来,而且学生也有了明确的思路,从而大大提高了对问题理解的正确性,刺激了学生回答的欲望与思维的积极性。最终还有意外收获,学生就文章大胆质疑――文章最后评价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学生认为,若按照顺序,应改为:“是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因为这样才符合闻一多先生的三个有成就时期的先后顺序。

需要指出的是结构不仅指整篇文章的,也可以是句子的结构,可以借助句子结构考虑问题。如王安石的《题西太一宫壁》中“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一句中“酣”字的理解,“酣”本意是喝酒喝得很尽兴,显然在这里不能这么理解。先理解“绿暗”的意思,学生很容易说出是颜色深,然后根据句子的对称性来解决,“红酣”指红的浓。可以说,真正有活力的课堂,不仅是气氛活跃,更重要的是思维的活跃。

三、变换角度,促进思维的灵活度

篇5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般情况下,标题是文章内容、作品风格、写作意图的直接或间接表现,不少文章的题目与文章中心意思、作者思想感情有密切的联系。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是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一把钥匙。综观近几年的中高考阅读试题,关于文题的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故此,很有必要来探究此类题目的设题类型和答题技巧。

一、明确文章标题的主要作用

一般情况下,文章标题的作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1.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个标题交代了闻一多先生品质的两个方面:一是说,二是做。别人是说了再做,而闻一多先生是做了也不一定说。《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标题中的“花儿落了”暗示“爸爸”病逝了。

2.点明行文线索。线索可以是物品、人物、时间、事件、地点的转换、人物的感情变化等等。如《背影》这个标题点明行文的线索是父亲的“背影”。《我的老师》的线索是 人物魏巍的老师蔡芸芝先生。《最后一课》是以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的。

3.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交代了作者鲁迅先生小时候在百“草园中”的快乐生活和“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

4.确定文章描写的对象,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如写的《回忆我的母亲》,标题确定了文章的描写对象“母亲”,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对母亲的怀念和深爱。又如《丑小鸭》一文的线索是丑小鸭的经历和心理历程。

5.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如《喂――出来》这篇文章的中心是:以环境污染为题材,记叙了被扔进洞的东西又飞出来的经过,警醒世人:不去积极治理环境污染,人类终将遭到灭顶之灾。 以“洞”为线索梳理情节:洞现议洞填洞 洞满 。

6.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如杨振宁写的人物传纪《邓稼先》一文,作者以人物邓稼先为中心,把邓稼先这一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抓住他忠厚平实,诚真坦白的性格特点,回忆了他为中国的“两弹”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赞颂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并挖掘出这种性格和精神产生的根源: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

二、分析标题含义的方法

1.字词分析法

字词分析法,就是从理解文章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的一种方法。如《伤仲永》这一标题,运用析词法分析,标题中只有两个词,“仲永”是本文的描写对象,而重点要分析“伤”,标题中的"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伤"?“伤”是哀伤、叹息的意思。因为仲永原本天才,但由于没有得到后天良好的教育,而变的平庸,太可惜了!如果现在的学生是神童,他们也会努力学习,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不学习将会落后,他们勇于进取,敢为人先,将来更好地回报社会。

2.修辞分析法

修辞分析法,就是从理解标题的修辞入手,来理解标题含义的一种方法。如《白杨礼赞》这个标题,运用比喻、象征手法,白杨树象征北方农民的正直无私、坚强不屈的品格。再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个标题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一方面是指现实中爸爸养的花凋谢了,另一方面暗示爸爸的生命像他养的花一样结束了,包含作者失去父亲的痛楚、无奈的心情,同时也引起读者深深的同情, “花”在文中起着贯穿全文的线索。还有像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拟题,把儿童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了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象征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实在是新奇而美妙!他的这个标题又是多么的深刻而醒目!

3.主旨分析法

主旨分析法,就是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题思想入手,分析标题所揭示的思想内容的一种方法。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标题中的“秋天”点明了时间,“怀念”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秋天引起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再如,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标题采用了反复的手法。“走一步”是起点,“再走一步”是发展和深入,揭示了“只要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小问题,最后的大问题也迎刃而解了”这个主题,标题富有意蕴,引人入胜,引发思考。

4.背景分析法

篇6

一、营造浓厚课内阅读氛围,树立阅读意识

初中生正处于自控力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在日常教学中树立阅读意识。例如在执教七年级上册《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课时,可利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围绕阅读目标,探讨问题:(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说”和“做”的?(2)结合“说”和“做”两方面,你认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的人?学生们各抒己见,从各个不同层面表达自己的看法,有的抓住文中的事例,有的抓住关键的词句。思维的不断碰撞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树立学生初步的阅读意识,在阅读讨论过程中明白作品的描写方式,体会语文的魅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特别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点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的质量。同时,教师可增加师生间的互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品味底蕴深厚的Z文,加深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印象。

二、选择恰当课外阅读素材,丰富阅读积累

阅读素材的选取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兴趣,教师应综合考虑学生个性特征、整体阅读理解水平,阅读教学目标等多种因素,选择恰当的阅读素材,丰富学生阅读积累,为语文知识的运用奠基。那么究竟推荐些什么书呢?中学生必读书目中有经典,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灿烂的人生教科书,是教材推荐给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名著之一,我把它推荐给学生们,每周布置恰当的阅读任务,及时跟进学生阅读情况,反馈交流,分享心得体会。同时,我还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qq家长群等途径,定期“晒”出一些“值得一看”的书目。我的推荐原则是:题材多元,触动人心。每一期书单的“晒”出都使得学生在阅读中品味文本,体验不同,拓宽眼界……全方位地品味语文、感受语文。此外,教师还可在教室中建立“漂流书屋”,收集学生喜爱的,以及教师自己喜欢看的书籍,通过借阅、传阅的方式,为学生阅读服务,提供多向的选择。

三、教授实用阅读文本方式,延伸阅读影响

良好的阅读方式与技巧能够帮助学生节省阅读时间,提升其阅读质量与效率,还有利于学生将阅读知识运用于写作或者日常交际中,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更好条件。如在阅读《蒲柳人家》时,教师可教授学生以下实用的阅读方式:首先,粗略阅读,找出阅读文章的中心人物、事件或者描写对象,学生自读后在文章中寻找描写“何满子”、“一丈青大娘”等人物的语句,品读体会其性格特征;其次,深入研读,带着问题阅读文章,找出文章中的描法,品味独具魅力的小说语言。教师应借助问题式阅读方式,了解学生对“蒲柳人家”的掌握情况:(1)被溺爱的何满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喜欢他么?(2)“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有关系么?通过类似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习阅读课文;最后,布置恰当的写作作业,延伸阅读教学的影响。运用外号概括人物特点是我国古典小说常见的表现手法,教师可让学生运用这种手法,描绘生活中一位个性鲜明的人物,提升知识运用能力。

四、落实良好教学评价机制,培养阅读习惯

落实良好的教学评价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方法,教师应监督学生按时完成阅读任务,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组建“阅读小组”,小组成员确定阅读目标和方向,并定时进行读书汇报,评选读书之星,促使学生在阅读交流过程中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和趣味性,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不同表现,给予对应的教学评价,对于自制力强的学生,教师可适当提高要求,让学生编写阅读小报,对于缺乏阅读兴趣的学生,鼓励为主,逐步培养其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努力,要重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阅读意识,要综合考虑学生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多种因素,更要选择恰当的阅读素材,教授学生实用的阅读方式,落实好教学的评价机制,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语文的茗香,受益终生。

参考文献:

[1]朱卫强;新课改视阈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刍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年06期

[2]张静;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认识[J];学周刊;2012年16期

篇7

根据2011版新课标素质教育的要求,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少讲多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笔者有如下几点想法:

一、导入正题少讲。 以前,我在讲新课时,在导入正题后虽然也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生字词,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理清课文思路,熟悉课文内容,品味语言及写作手法。但在教学时发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够。主要是让学生探究文本的时间不够。因此,揭题后,我大胆延长学生自学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对新课文探索、研究、质疑,发现文本内容、形式、思想上的特色。学生主动学习后,教师再作点拨。如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我导入正题后,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学生们根据课文提示,不但学会了词语,也初步明白了文章的思路,找到了先生作为学者和民主战士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性格的共同点: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但对先生前后两个时期迥然不同的“说”和“做”,有不少同学理解不够。这样,教师就要进行点拨了,提醒学生分析先生前后不同时期的事例,观察文中《红烛颂》插图里先生黑炭似的相片,感受其专注、进取、忘我、无畏、爱国、学者形象,对臧克家笔下的闻一多先生就会无比的敬仰。

二、问后“留白”。 不少青年教师在公开教学中,提问后就急着让学生发言,学生缺少思考时间。所以,我以为,每次提问后,应有意识地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读书、思考。 我在教学《伤仲永》一课时,教到结尾时,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颇有天赋的神童竟泯然众人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书上直接说“父利其然不使学”,“ 受于人者不至”。实际上内涵丰富,需要学生认真读书,反复思考,联系自身来回答。我要求他们仔细思考,小组讨论。教室里议论纷纷、七嘴八舌,我知道谜底正在揭开。有同学补充说:仲永很小就受到了那么多的表扬,他迷失了自我 !也有说他是被邻居邑人猎奇捧杀了。

三、听后多悟。 老师可以找来音乐,自己绘声绘色地配乐朗读,效果特别好。但是,有的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喜欢打断了学生的思路。比如教学《土地的誓言》,听完艾青的《我爱着土地》的朗诵录音。就迫不及待地讲解,对作者及背景稍作介绍就听歌曲《我的家在东北》,听过课文范读就品语句,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感染学生的极好机会。这就不可取了。现在不符合教学规律的“满堂灌” 虽已很少见了,但七年级还存在着“满堂问”的问题。课堂看似热闹,实际上课堂上的对答如流、抢答如潮,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思维训练的不“够格”。

篇8

一、创设轻松愉快、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气氛,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中才能进发出想象与创新的火花。故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的、宽容的和有利于其自主发展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减少焦虑,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我在教学中常给每一个学生以展示自己才能和水平的机会。不怕回答错,就怕没想法。并积极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这样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解放,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创造。

二、变“教”为“导”。激发学生自主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变“教”为“导”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我常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难问题,让全体学生一起动脑解决问题。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最后让学生向教师质疑,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答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消极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求知者,学生的应变素质和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得到了培养。

三、创设新情景,导入新视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创新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是,创设新情景,进行视角转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例如:我在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这一课时,在拓展延伸环节我是这样设置的:请为感动中国人物闻一多先生写一段颁奖词。时下的各种颁奖典礼很多,精彩的颁奖词也是妙语连珠。把课文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无疑会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我先利用多媒体视频播放优秀颁奖词让学生亲身体悟,再加以指导写法。结果学生写出了非常精彩的颁奖词。这一新颖的形式把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

四、教师的不断创新,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篇9

余映潮老师曾说,“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有质量的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艺术效果,是可以引动学生整体性、主动性阅读的最重要、最基本、最有效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哪些方面切入来设计“牵之动全身”的主问题呢?我结合着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体会,谈谈阅读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切入途径。

1.从“标题”切入

标题是文章思想内容的集中体现,是文章的纲目,有的标题是文章内容的直接体现,有的标题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标题是文章的一条线索,巧妙地从“标题”入手设置“主问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朱自清的《背影》,题目直接交待了作者的写作内容,是文章的一条线索,作者写了四次背影,进行文本阅读时我们可以扣住“背影”来分析。

(1)文章作者写了几次背影?哪一次背影写得最详细?作者是怎样描写这次背影的?为什么将这次背影写得这么详细。

(2)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描写的?有什么作用?

(3)结尾处写泪光晶莹中的父亲的背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问题紧扣“背影”展开,一以贯之,贯穿全文,对文章的文意的理解与分析层层铺展开来。

2.从“关键句”切入

一些句子,或者能表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或者在写人叙事状物方面富于表现力,或者含意深长,耐人寻味,或者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这样的语句称为关键性语句。

如王鼎钧的《那树》,作者借上帝之口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一句话交代了那树一生的命运,我们可从这句话入手设计阅读教学的“主问题”:

(1)那树在“绿着生”时有什么特点和品质?那树的生存环境和人类对它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2)品读那树在“绿着死”时最触动你的语句,揣摩内涵,体会其中的情感。

(3)那树能“死复绿”吗?人类毁灭了那树的“绿”,毁灭的仅仅是树的颜色吗?

这三个问题分别从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分析主旨入手,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由表及里,剥丝抽茧般分析出作者写《那树》的真正意图。

抓住文章的关键句,好似抓住了文章的命脉,以此设计“主问题”,更有一种“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之感。

3.从“感情变化”入手

“文似看山不喜平”,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会吸引着读者走进那引人入胜的情境之中,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人物的心情、感情也随之而变化,“感情变化”对于文本的解读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主要写了和阿长交往的七件事,表达了对阿长的真诚的怀念与感激之情。怎样把这七件事串联起来呢?――抓“感情变化”,一上场的阿长在作者的笔下是一个没知识、没文化、讲迷信、爱嚼舌根的妇女形象,是极其令人厌烦讨厌的,但因买《山海经》一事,作者对阿长的感激、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前后感情变化鲜明,这恰好也是解读本篇文章的金钥匙。作者对阿长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哪些情节能看出来?以“感情变化”为切入点能带动对语句的涵咏品析、对文意的理解。

可见,不管是全篇的宏观理解还是局部的探究分析,“感情变化”都是设计“主问题”的有效的切入点,都是有效地深入文本的突破口。

4.从易忽略的细节切入

《我的叔叔于勒》中于勒的称呼不断地变化着,循着这一变化能拎出文本更深层次的内容。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1)对于勒的称呼有哪些?

(2) 每一次称呼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能看出约瑟夫夫妇是怎样的人?结合具体的语句分析。

(3) 称呼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篇10

一、明确美育目的

在初中语文教育中,除完成日常教学任务外,要结合教材着力加强对于审美的教育,其目的主要在于以下四点。一是借助课本教材中的优秀文章,带领学生体会文字之美,进而从文字描述中体会现实之美,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学元素,提高生活品质。二是让学生在美的体验中获得感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对于美的欣赏水平,完善和发展自身道德观念,塑造优秀人格。三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让学生不仅能够做到欣赏美,更能够主动地、自发地创造美,并且将美的体验带出课堂,走近生活的方方面面。四是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通过美的体验吸引学生兴趣,利用多种手段相结合,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

二、挖掘教材美学元素

1. 发现美的语言

能够被选入教材的文章,必然文笔流畅优美,音韵和谐,富有强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当进行文章教学时,首先要做的是朗读,在朗读中发现语言之美。修辞方法的运用、反复斟酌的用词和音律和谐的节奏,这些都可以让语

言富有魅力。如的《沁园春・雪》一诗中,开篇的首句便将雪后山河壮阔的美景描写得气势不凡。“千里”“万里”两词,把空间分割为上下两个部分,极写范围之深广。“冰封”“雪飘”两词则在动静之间相互映衬,勾画严冬气象。整首诗朗读起来豪情激荡,具有指点江山的豪迈气魄,这便是语言的力量。语言之美是文章最基本的保证,也是文字魅力的直观体现,初中语文的美学教育应当先从此处抓起。

2.体会美的意境

美的意境的塑造,是文学写作中的重点,同时也是美学教育的重点。中国文字简练通达,寥寥数字,便可以塑造出一幅优美的画面,这一点在诗词散文中尤为明显。如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写道,“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使用了白描的手法,语言丝毫不加修饰,然而大量数字词语的使用,让读者顿生天地苍茫,人生寂寥之感,同时一幅颇具水墨特色的中国画也出现在脑海之中。意境有苍茫深远,也有清新自然;有慷慨激昂,也有低吟浅唱,不同的意境会带给人不同的审美体验,这是语文教学中所独有的,值得教育工作者细思和深究。

3. 塑造美的形象

美的形象是文章的灵魂所在,无论词藻华丽还是质朴,笔锋犀利还是温和,都是为了塑造一个美的形象,例如老舍笔下的冬天的济南,沈石溪笔下飞渡的斑羚。这里的美不只是表面上的美,更多的是拟人化的内涵。作者往往将自己的好恶和情感倾注于文章,善恶美丑很容易辨别。初中的语文教学要借助这些美的形象帮助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

美的形象的塑造中,最典型的莫过于周敦颐创作的《爱莲说》,塑造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花中君子形象,借物喻人,在描绘莲花高洁形象的同时,也赞美了像莲花一样的君子。再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中,将闻一多崇高的品格和高度的革命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美的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的有机结合和内在统一,是美育中应该特别注意的要点。

三、多种形式进行美学教育

进行美学教育要跳出形式主义,通过多种方式的配合,在课堂教学中营造感知美的氛围,用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美学教育。正如文字本身就具有美感,横平竖直的方块字首先就值得研究。可以通过小游戏来加强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发现汉字中的美。因此进行美学教育,我们要扩大教学范围,充分利用教材,但是绝不能把眼光局限于教材。除了课本中的内容,还可以带领学生学习对联、骈文、曲、赋等其他形式的文学。要注重视觉、听觉和知觉的配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或者排练情景剧的形式,还原文中内容,在增强学习趣味性的同时给与学生更直接的认知,将美从文字变为现实,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美的理解,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