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球范文

时间:2023-03-24 12:0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羊角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落实《规范》是知与行的统一体。日常《规范》表面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是包含人类传统和人类优良品质的复杂的道德体系,是将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成果简化为具有明显行为标志的伦理纲要。“听腻了”,正说明我们长期停留在口头说教阶段而忽视了行为的养成,应当把“讲”的过程深化为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的过程。《规范》是知与行的统一。“知”是简单的(这里指口述或背诵而言,彻底的“知”应指真正理解其复杂的道德内涵)。“行”则困难得多,所谓“困难”主要是难在持续不断,难在养成习惯。实践告诉我们:时断时续的教育结果往往是功败垂成。

(2)落实《规范》需要全体教育者形成“合力”。学校的教育工作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只是分工不同,培养学生的大目标都是完全一致的,班主任抓了行为规范,为任课教师上课创造了条件;任课教师以自己的良好习惯影响学生,并时时配合班主任抓好行为规范,又给班主任工作带来了方便。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只有形成“合力”,才能使行为规范较快地影响到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认真品味“养成”二字,可以认识到,它就是连续的、一贯的,而决不是时续时断的。

(3)落实行为规范与提高教学质量是相辅相成的。落实《规范》中关于“学习方面”的准则,实际上是“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它对于大多数学生提高学习成绩,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应当在抓学习成绩的过程中落实《规范》,应从落实《规范》的实际行动中要学习成绩,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讲究养成教育的方法。养成教育的方法论,首先要求我们必须端正指导思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按教育规律办事,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行为表现,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要讲求养成教育的方法,努力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

(1)定时专一法。行为规范的内容广泛,涉及方方面面,不可能一步到位,一次训练达到要求。可定时重点抓“一”条(专一),要求学生对照《规范》,努力改正“一”个缺点。只有目标专一,才便于强化训练,也易于见到成效。第8条规定:“不挑吃穿,不乱花钱,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要节约水电。”在进行教育时要求学生对照这一条,进行检查。可以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爱护学习用品”这一具体的“点”上。如,有一学生有十几支圆珠笔,经常乱丢。集中了一条后,他主动把多余的圆珠笔放回家中,只带一支到课堂上;这时,教师给予表扬,使其他学生也受到教育,纷纷仿效。

(2)分类突破法。在落实《规范》的过程中,学生既有菜性的问题,也有个性的问题,有落实起来感到困难的答款,也有落实起来相对容易的条款。对共性的、难以落实的条款,可组织学生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行为目标”,或由教师把《规范》分解成具体细致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按照这些“行为目标”或“规章制度”进行学习、实践。教师利用班会时间单独立项检查,经常给以鼓励表扬。通过检查、鼓励,提醒学生时时注意自己的“行为目标”是否落到实处。

(3)自我教育法。要求每个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在周记本中,每周开辟几行字的专栏,以“教师”的口气评判己一周的表现,由教师阅读这些评判,看看是否与事实吻合。应该看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过程,是教育者、被教育者在信息传递与行为反馈活动中的协调过程,只有充分发挥被教育者的主体作用,使之与教育者形成“合力”,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如果被教育乾缺乏主动性,就不可能把《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日常行为。进行养成教育必须借助一些具体的,便于观察和操作的手段,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小学生依赖性和冲动性的心理特点。

(4)说理引导的主要措施有:联系学校实际表现举办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开展日常行为问题讨论;找不同类型学生谈话;到校外进行调查、参观、访问等等。

篇2

秋季可以分初秋、中秋、晚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气候各有特点,所以防病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对策。

初秋――湿热重,防暑降温要继续 俗语说“热在三伏”,而第三伏一般都在立秋之后。故在初秋时期,盛夏的余热未消,天气仍然十分炎热,故有”秋老虎“之说。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这个时期称为“长夏”,而长夏“六”之邪的主气就是“湿”。所以,这个时期的养生仍需重视防暑降温,及时补充水分,还应特别注意防止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机体。

中秋――养阴要防燥,润肺益肠胃 “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这个时期的气候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所以养生重点是养阴防煤,润肺益胃。这个时期人的汗液蒸发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煤,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室内要保持一定湿度,同时注意补充水分,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晚秋――防燥又防垛,情绪要乐观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中秋节过后,秋风萧瑟,天气渐凉,甚至会气温突降,寒潮来临,最容易引发慢性气管炎、肺气肿、风寒湿痹关节疼痛等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也容易在这个时期诱发与加重。故养生重点除仍需要预防燥邪损伤外,还必须预防寒邪伤人,并重视耐寒锻炼。但老年人和患有各种慢性宿疾者,更应该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冻”出病来。要特别注意调整情志,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宁静。

老年人生理特点与秋气的对应表现

老年人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表现在感觉和知觉及反应能力的下降、记忆力和智力减退、情绪不稳定或反应过激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年人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尤其是在秋季,本身气候就偏于干燥,由于煤邪伤人,容易耗人津液,必现一派“燥象”,常见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症。因肺喜清肃濡润,主呼吸与大气相通,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故燥邪最易伤肺,引起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皮肤干燥、便秘等症。再加上本身老年人的呼吸肌、膈肌以及韧带萎缩,肋软骨钙化,使肺脏及气管弹性减弱,呼吸功能减弱,肺活量下降。由于换气困难,老年人常常感到说话多时也会气促。

所以,在秋季老年人一旦出现咳嗽,无论是在症状表现的剧烈程度上,还是对生活的影响都要比年轻人重,而且万一老人因为咳嗽诱发肺气肿或者导致原有疾病加重都会对家属造成一定的精神和经济压力。所以在即将进^秋季的时候就积极做好预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秋季咳嗽的用药及调护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咳嗽的产生,是由于当异物,刺激性气体、呼吸道内分泌物等刺激呼吸道黏膜里的感受器时,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传到延髓咳嗽中枢,引起咳嗽。

按中医理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由此可看出咳嗽的原因很多,所以在治疗时一定要找准病因再下药。临床上把咳嗽分为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和内伤咳嗽,选用中药止咳糖浆时,因药性不同,也有寒、热、温、凉之分,须对症服用。

蛇胆川贝液具有祛风镇咳、除痰散结之功效,主治风热咳嗽、咳嗽多痰等症。对于风寒引起的咳嗽、咯白稀痰、夜重日轻者切勿使用。

复方枇杷膏,具有清肺、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咳嗽不爽等证。

鲜竹沥药性偏寒,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作用,适用于燥咳及痰黄带血者。风寒咳嗽则不宜服用。

消咳喘药性偏热,不能用于老人的发热咳嗽、痰黄带血者。

另外,百日咳糖浆药性偏温,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比较适宜,如果是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则不可服用。

虚证咳嗽多为慢性咳嗽,且咳嗽无力,并伴虚弱多汗,四肢发凉,此时宜用桂龙咳喘丸、固肾咳喘丸等。还有一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止咳药――伤风止咳糖浆,也叫非那根糖浆,以止咳为主,兼顾化痰,并有镇静作用,适用于夜间咳嗽多痰、影响睡眠及由于过敏引起的支气管炎等病。

还要告诫您一句:不要长期服用抗生素,要找出病因,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恰当的止咳祛痰药。

要知道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在入秋之后老年人一定要更加小心自己的身体,不可将衣服骤增骤减,保持心情舒畅,才有利于保持健康。

是药三分毒,防咳最好是饮食

俗话说“防病一毛钱,看病两块钱”。可见预防的重要意义。而直接用药品来预防秋咳是不适宜的,所以这里给大家介绍几款美味又有效的防咳食疗方,让大家品尝美味,吃出健康。

一、百合款冬花饮

用料:百合30~60克,款冬花10~15克,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上料同置沙锅中煮成糖水。饮水食百合,宜晚饭后睡前食用。

功效主治:百合润肺止咳。款冬花辛温,有润肺下气,止咳化痰作用。本品提取液可使支气管略扩张,对组织胺引起的痉挛,有解痉作用,因此具有止咳,祛痰平喘功效。两药合用可润肺止咳、下气化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咳嗽、咽喉干痛。久咳不愈。

注意事项:本饮以秋冬咳嗽、略见有痰者适宜。对支气管哮喘或痉挛性支气管炎,则药力不及,但可作辅助治疗用。

二、荸荠百合羹(专治:咳嗽)

用料:荸荠(马蹄)30克,百合10克,雪梨1个,冰糖适量。

制法服法:将荸荠洗净去皮捣烂,雪梨洗净连皮切碎去核,百合洗净后,三者混合加水煎煮,后加适量冰糖煮至熟烂汤稠。温热食用。

功效主治:荸荠味甘,性微寒,能清热生津,凉血解毒,化痰消积,含淀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C和荸荠素等成分,荸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梨能清热生津,润燥化痰;百合润肺止咳。三者合用起滋阴润燥,化痰止咳的作用。治疗痰热咳嗽,痰黄稠,咽喉不利。用于婴儿慢性气管炎见痰热症者。

注意事玩脾虚便溏、咳痰清稀者不宜选用。血虚体弱的婴儿忌用。

三、川贝母蒸梨(专治:咳嗽)

用料:雪梨或鸭梨一个,川贝母6克,冰糖20克。

制法服法:将梨于柄部切开,挖空去核,将川贝母研成粉末后,装入雪梨内,用牙签将柄部复原固定。放大碗中加入冰糖,加少量水,隔水蒸半小时。将蒸透的梨和其中的川贝母一起食用。

篇3

秋冬养生的方法

以心为主。

清代兰陵堂《格言》有云:“慎风寒、节饮食,是从吾身却病法;寡嗜欲、戒烦恼,是从吾心却病法。”这里强调养心是养生的根本。现代养生理论也认为:心宽则体胖,心静则身健,心平则气顺,心正则行端。善于调整情绪,使自己总是持有乐观愉快的心态,是养心保健的最好方法。人们应该学会在快节奏中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纷乱的事件中保持平衡的心态,科学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或目标,并适时留有余地。无论每天工作多么繁忙,都应留出一定的休息时间,让绷紧的神经尽量松弛下来。

以和为贵。

心和方能做到万物萧条心宁静。入秋之后,万物萧条,易引起悲秋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显得尤为重要;天和方能做到强身健体又防病。秋冬转换季节,昼夜温差逐渐增大,此时,循序渐进地经受“秋冻”,加强御寒锻炼,可增强心肺功能;食和方能做到秋燥气干津亦盛。秋燥是秋冬转换季节的重要气候特征,易引发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症。因此,宜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食物,方可使脏腑阴阳气血和谐,达到滋补身体之功效。

知“足”常乐。

“养树护根,养人护脚”,养好脚,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睡前洗脚,胜吃补药。热水洗脚对脚掌是一种良性刺激,能够活跃末梢神经,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保持双脚的柔软。另外,人的五脏六腑功能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洗完脚后经常进行脚部按摩,使涌泉、太冲、隐白、昆仑等诸多穴位受到热力刺激,就会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达到强身健体、祛病延年的养生功效。

食之有 “理”。

秋冬季节天气干燥、寒冷,饮食宜遵循“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可多食些梨、西红柿、柑桔、葡萄、大枣、萝卜、芝麻、莲子、银耳、蜂蜜、红豆等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蔬菜、水果。另外,要注意补充水分,每日不少于2000-3000毫升。进入冬天,为增加御寒能力,日常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含糖和脂肪的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但要注意秋冬时节食欲增加、饮食过量、运动减少、热能消耗量少而容易导致肥胖,需要多食低热量食品。同时注意不要过量进补,以免加害身体。

动之有“度”。

秋冬交替之际,天高气爽,温度适宜,此时进行适当锻炼有利于舒展筋骨,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和机体免疫力。如果盲目锻炼,不仅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相反会使身体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早上起床后,别立即到户外去活动,要给身体适应温度变化的时间。运动后要多喝开水,多吃水果、新鲜蔬菜等柔润食物。运动强度要适中,运动量应循序渐进。锻炼时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这就是效果好的标准。饱饭后不宜运动。

秋冬换季养生注意事项

收精

精如果不收,就可能表现为遗精、遗尿。为什么会这样?那时因为我们肾的收藏功能正在下降。如果患者没有出现舌苔厚腻、口苦、小便黄赤等湿热下注的症状,那就应该要考虑怎么去补肾固精了。遗精者可取桑螵蛸10克煮水服,遗尿者可取益智仁10克煮水服,二者分别有固精缩尿之功。除此之外,还可艾灸关元穴(肚脐直下三寸),每次10分钟,每日1次,也可以起到固肾敛精的作用。

收汗

很多人有汗出的异常,有人白天出汗,有人夜间出汗,还有人头部出汗。一般来说,白天出汗的属于阳虚不固,可以将黄芪、生牡蛎、山茱萸三味药煎水服;夜间出汗多属阴虚不敛,可以服用六味地黄丸来缓解;头部出汗多是体内有郁滞,建议找医生具体辨证分析。

收液

液指的是肠液,肠液不收则表现为腹泻,腹泻又可以导致体液的丢失。秋季是腹泻的高发期,经常腹泻者,建议用赤石脂30克、苍术10克用水煎服;还可用手围绕肚脐做逆时针揉腹,有健脾涩肠的功效。

收气

气指的是呼吸之气,如果有气喘或咳嗽,则是肺气不收不降的表现。肺气不收有两种原因:一是受了外邪,肺气受到寒气逼迫就要上逆来抵抗,这时不能单纯收肺气,需要先发散外寒,常用药有麻黄汤、桂枝汤等;第二个原因是肺气本身不降,这时一般没有感冒发烧等症状,身体也没有酸、懒等不适,可以将枇杷叶、杏仁、浙贝各10克用水煎服,有降肺平喘之效。

篇4

中药泡脚的应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泡脚可以减轻疲劳,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去除污垢,使身心舒畅、精神爽快。

加入中药的泡脚不光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还可通过皮肤在温水作用下的强渗透能力,充分吸收中药成分,疏通筋骨关节,改善体内的水分分布和血液循环,温肾补肾,起到祛病、护肤、美容的作用。

中药泡脚四误区

1.中药泡脚效果差。

很多人用中药泡脚一两次,发现作用不明显,就觉得中药泡脚效果差,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大家都知道,中医中药疗法在疗程方面都是比较长的,所以中药泡脚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2.中药可以翻煲几次。

不少人觉得中药比较贵,煲一两次就丢垃圾桶太浪费,所以他们会把中药翻煲多次,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浪费时间而已。中药药效一般煲两次就已经全部释放,如果再煲第三次,那么这些中药水几乎没有什么药效了;而中药泡脚片更是一次性使用的产品。

3.泡脚时间越长越好。

这个想法同样是错误的,中药泡脚一般泡40分钟即可,40分钟可以让足部毛细血管吸收够有效中药成分了,而且泡脚时间太长容易冒大汗,汗液流失过多对心脏是有损害的。

4.泡脚水越烫越好。

很多人在泡脚的时候都是选用高温度的水,他们认为温度高,对促进中药成分的吸收和血液循环方面有帮助。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40度左右为人们比较适应的温度,过高的温度,会烫伤皮肤,而且血液循环一下子太快的话,导致血液上冲,反而引起不适,甚至出现虚脱。

中药泡脚流程

泡脚前

需要选择泡脚桶,中药泡脚一般使用木质材料的泡脚桶,这样吸收药物的效果更好;中药泡脚水温度控制在40度左右,深度要没过脚踝。

泡脚时

在泡脚的过程中,最好用手按摩脚部,按摩方法如下:

推法:脚底板上半部“人字形”下约1厘米处,为肾反射区。双手大拇指并拢,用力摁住该位置,往上推36次,至脚底发热为止。此法对肾虚、中气不足者,有一定的益处。

压揉法:脚底后跟内圆上方中间的位置,为失眠反射区。双手大拇指按住该位置,用力压36次,压到有酸痛感为宜;再揉3到5分钟,至发热为宜。此方法对头晕眼花、严重失眠者有帮助。

刮法:用双手食指关节用力刮脚踝骨以下内外两侧36次,至有酸痛感为宜。对前列腺等疾病有一定帮助。

泡脚后

一般泡脚30到40分钟即可,泡脚后,如果觉得中药水脏的话可以用热水洗脚,完成后要注意脚部保温。

篇5

关键词: 比较文学 全球化时代 教师专业素养

比较文学是一门跨域民族、跨越语言、跨域学科和文化的世界性文学研究。在全球化时代,社会转型,文化多元,高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比较文学的教育与研究作为能够促进民族文学发展,推动国际间文化交流的重要学科,具有更加广阔的视域。知识、能力和职业道德是高校教师素质的“三要素”。比较文学教师肩负传播中西文学学术思想的重任,学科性质决定其面临巨大挑战。

1.政治素质

文学的内容涉及所在国别与文化的意识形态。在传播中西先进文明与文化的同时,教师要把握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尺度,在洋文学引入比较文学课堂的同时,引导学生合理、正确地借鉴和吸收其精华思想。盲目自大不可取,全盘西化亦不可取,要避免进入意识形态的误区而不能自拔。

2.知识结构与教学方法

在一些高校,比较文学课程被看做是边缘学科,不能得到校方的重视,仅能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现有的比较文学课程设置多锁定为“比较文学概论”,对文学功底尚未深厚的本科生来说,抽象的概念、方法论、研究对象和学科联系脱离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范围,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积极性不高。教师自身学习层次和知识结构单一,教学理念跟不上,教学方式方法落后,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满意度差,教学效果和质量受到很大影响,这也造成现有比较文学教师的身份焦虑。

3.科研水平

教学和科研是衡量教师水平的重要内容。高校部分教师对此存有错误认识,认为只要讲好课程,完成教学任务就是一名合格教师。殊不知,脱离了科研的教学完全是无水之花。比较文学教师往往受限于惯有的文科科研经费紧缺的现实,逃避科研任务,造成科研与教学的脱节。

4.语言功底

比较文学作为跨语言的学科存在,要求教师具备多语种的学习能力和功底。在英语日益成为通用语种的全球化的今天,不具备流利的英语水平,难以写出一流的国际学术文章,教学上也难以令学生信服。另外一种情况是:教师的英文水平是过关的,而中文功底恰恰不足。在分析中西方文论时,对中文古文的理解往往不到位。

全面提高比较文学教师的综合专业素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学科定位与理论体系的建构

比较文学以世界文学的差异性和统一性为研究对象。我们在进行学科定位和理论体系构建时要正确处理其同中西方文论、学说等理论体系和世界文学史、比较文学原理、比较诗学、跨文化研究等架构板块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学科观。包括:学科范围、性质、特点、理论、方法、体系等主体观念;人文关怀、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对文学和文化的促进的价值观念;对全球人类友好合作、平等对话、共享、共建全球多元文明的学科宗旨,等等。

2.跨文学、跨文化、跨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

文史哲不分家是人文社会学科的共同特点。从事比较文学的教师在练好文学基本功的同时,要有跨学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比较文学自身就借鉴了渊源学、媒介学、主题学、符号学、阐释学、接受美学等的研究方法,同时与宗教学、哲学、戏剧学、古典学、人类学、社会学等的关系也极密切。深谙多学科领域,对扩大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视野、激发学术创造力必然是有益的。

3.夯实并不断更新教育学、国学和语言功力

高校教师应当既是自己所教学领域内的专家,又是教育家。因此,大学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要有教育科学理论和技能的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全球化语境下,教育教学亦呈现出多元化和国际化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深刻地理解并不断更新教学活动的规律、教学和教育的原理与方法,只有掌握教育科学理论与方法,并把这些理论与方法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使教学和教育工作富有成效。在语言学习方面,向大师和一流研究院所看齐。纵观国内外的比较文学大师,如林语堂、季羡林、张隆溪等,多语言的功力都极其深厚。当前国内比较文学界泰斗曹顺庆先生在培养博士生时,要求每位学子入学后进行系统的古文功底训练,系统学习《十三经》,背诵中国古代经典文论,奠定坚实的国学基础。这对于当前的比较文学教师来说也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目前哈佛大学的比较文学系也在倡导和鼓励原文阅读,将英文作为备选语种。

4.科研创新思想

科研创新非一日之功。在正确认识科研与教学关系的同时,比较文学必须定期关注并研究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如《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等的前沿成果,参与各种学术训练、集体讨论、会议交流、课题和书籍的申请和编写等,在与国内外同行的切磋和交流中勇敢提出新观点和新见解,积极发表自己在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培养科研创新能力。

比较文学是参与和更新世界文学建构的重要途径,全球化的发展对比较文学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新要求。教师素质决定了学科教育质量,为此,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更要具有一种贯通古今中西的全球文学史观,教学同时辅以丰硕学术成果的推出,在科研与教学的相互促进中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方汉文.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定位于体系建构[J].北方论丛,2004,(6).

[2]胡铁生.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文学教师的素质建设[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12).

[3]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篇6

关键词: 球类游戏 心理发展 自我中心 规则 心理环境

在任何时代,在任何环境中,所有健康的幼儿都曾经玩过或正在进行某项游戏。皮亚杰曾说,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最初总是在游戏中进行的。儿童在游戏中生活、学习和成长,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文化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常用“法宝”。

幼儿游戏的种类有许多,其中球类游戏是比较古老的儿童游戏。从材料上来讲,球类可分为皮球、足球、篮球、气球、乒乓球、保龄球、棒球、曲棍球等。从游戏形式上,球类游戏可分为拍球、抛球、接球、滚球、运球、踢球等。从游戏主体的数量上还可分为单独玩球、合作玩球、集体玩球等。球类游戏的功能也有许多,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

一、游戏帮助幼儿认识自我

自我是自我意识的简称,我们通常将自我意识理解为个体对自我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一个婴儿在出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还不能称之为“人”,除了没有完成社会化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他还不认识自我。

在球类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同伴与老师对于幼儿游戏情况的评价。老师对于幼儿抛接球、拍球、运球等情况的指点与评价,冠亚军的评定,这些可以帮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动作发展水平。在球类球戏中,同伴的加油鼓劲也让幼儿感受到同伴对自己的支持与期待,在获得这种反馈后,情不自禁更卖力地参与到球类游戏中,并对自己的动作发展与游戏情况进行评价。

当幼儿弯曲身体进行拍球、运球时,活动材料与幼儿身体的接触让幼儿的生理和心理上感受到这就是“我”,是我在拍球、运球,是我在玩球,而不是别人。幼儿感知自我、认识自我,这是幼儿的自我检验。

当幼儿玩球时,必须让自己的身体保持某种姿态,如蹲、跑,或者需要重复某项动作,如抛接、拍踢等,这些动作都需要一定的毅力与耐力,这就需要幼儿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力。当球不听话了,离开预定的轨迹,这时幼儿需要调整姿势,直到球按照预定轨迹运动,游戏才能继续正常进行,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求幼儿具备坚持不懈的品格、不怕困难的精神。

二、游戏促进幼儿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处于“自我中心”时期的幼儿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同他人的思想区分开来,他不能了解他人的观点,也不能体验别人的思想感情,完全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待世界,这与现代社会要求的相互合作、相互交流背道而驰。而幼儿在许多的情况下都是通过游戏活动与同伴交往的,许多的球类游戏如抛接球、接力运球、棒球、乒乓球等都需要有同伴共同参与,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的情感,同时还要紧密配合他人进行合作游戏、竞赛游戏,并在相互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与人平等相处、谦让、合作、互助及共享等品质。

在分散活动中,奇奇拿到了羊角球,可是贝贝没有拿到她想要的羊角球,她就想请奇奇玩一会儿后把羊角球借给她玩,可是奇奇怎么也不同意,贝贝伤心地哭了。在第二天的分散活动中,奇奇没有拿到羊角球,他不开心地缠着老师帮忙,可是没有小朋友愿意把自己的羊角球借给他玩。在贝贝伤心难过的时候,奇奇不能体会他人的情感,不愿意和他人分享玩具。而当奇奇也遇到和贝贝同样的情况,他终于体会到了没有玩具的失落,他渴望同伴能和自己分享。下一次再有伙伴向奇奇求助时,奇奇就能够感同身受,愿意和他人分享玩具了。

三、游戏建立幼儿的规则意识

在任何一次球类游戏之前,教师都会提出一些要求,幼儿必须按照要求、遵守规则来游戏,否则将失去游戏的机会或失去此次游戏的意义。球类游戏中对操作球类的动作要求、空间的约束、竞赛的轮次、先后顺序、违规的“惩罚”和“胜利者”的评判这些都是球类游戏中的规则。游戏中的规则体现的是趋向于现实的同化作用,让幼儿带着责任感进行游戏,促进幼儿完成社会化。这种规则意识的传递是隐形的、潜移默化的,使幼儿在快乐的球类游戏活动中渐渐成为一个遵守秩序、严于律己的合格公民。

涵涵是个聪明机灵的小家伙,别人说什么事情,他都会好奇,都会凑上前去看个究竟。只要我一个转身、一不留神,涵涵不是在教室里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就是在和别的小朋友说话。我一直在寻找一种适合的方法,培养他的自控能力,希望他能更加遵守班级里的各种规则。操场上新增加了两个篮球架,小朋友们高兴地取了篮球争先恐后地投篮。我提醒他们排好了队伍一个一个投球,涵涵投的第一个球就进了,小脸上一下子就扬起了灿烂的笑容。接着投了几次球,涵涵的进球率都很高。我灵机一动,就对涵涵说:“涵涵,你真像个篮球运动员呀!”周围的小朋友听了都很崇拜地看着他,涵涵更加高兴和自信了。于是我又对他说:“如果你做别的事情能够遵守规则,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那你就更像个运动员了。”之后,我发现涵涵在平时自律多了,有的时候说话了,只要老师一提醒,就能马上改过来。大家都看到了他的进步,请他当小老师的机会就更多了。

四、游戏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在他的著作《心理学原理》中提到,动物的游戏是剩余精力的表现。动物在解决了生存问题后,不可能将剩余的精力都用来互相厮杀,而是将部分精力以游戏的方式释放出来。提高一个层面,将斯宾塞的“盈余”说运用在幼儿身上,运球、拍球、踢球等活动都是需要持久耐力、消耗大量体力的游戏,这些游戏让幼儿将剩余的精力宣泄出来,那么就可以减少焦虑、消极的情绪,宣泄被压抑的攻击性,从而得到内心的平衡,减少幼儿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增强信心和自尊,建立起积极、稳定的心理环境。

在一次晨间活动时,个子矮小、皮肤白白的嘟嘟在独木桥上瑟瑟发抖,嘴里还在说:“这个好难啊。”而此时,其他的小朋友却斗志昂扬地向终点前进。在美术活动时,当老师讲解怎样涂色时,其他小朋友说这个很容易,而嘟嘟却说:“这个好难啊,我不想画了。”他甚至还想请老师来帮忙涂色。由此判断,这是一个个头不高、缺乏锻炼、动手能力比较的孩子,而他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缺乏自信。

又是一天的晨间活动时间,我选择了纸球的抛接游戏。当小朋友们找到自己的纸球朋友后,就分散开来进行抛接练习。嘟嘟在练习中发现,这确实很有趣,轻轻的,就算接不住也不会砸疼自己和小朋友。虽然尝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但他并不气馁。这时,我走到他的身边,帮助他找到了抛接的窍门:轻轻往上抛,伸出双手去接球。最后,他终于成功了。他抓着他的纸球好朋友,欢快地奔跑着去告诉好朋友这个喜讯。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球类游戏帮助嘟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找回了自信,最重要的是,他发现了自己的潜力,不再惧怕困难,有了挑战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这将为他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五、总结

球类游戏的功能还有许多许多,但在目前五花八门的游戏材料面前,许多幼儿教育工作者抛弃了传统的球类游戏,而选择市场上那些华而不实、功能固着、模式单一的现代玩具,这是不明智的选择。笔者在此提出了几点对球类游戏作用的看法,希望众多教育者关注球类游戏,将球类游戏更好、更多地运用到幼儿园活动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宁.皮亚杰的游戏理论.学前教育研究,1994(1).

篇7

摘 要 众所周知,排球意识是排球运动的灵魂。在短暂的高校学习时间中,我们大多数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技术训练中,却忽略了对排球意识的重点培养。我们能不能在平时的技术训练中培养排球意识呢?文章从普通高校排球技术训练入手,指出如何在排球教学中加强对排球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短暂的时间不仅学到扎实的技术,还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排球意识。

关键词 排球意识 排球教学 技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40-01

在普通高校的业余时间里,打排球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排球运动是一个需要集体参与、隔网对抗的体育活动项目。在平时的排球比赛中,我们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失误,这种不该出现的小失误就跟排球意识有很大关系了。在我们学校组织的校内排球赛可以看出:排球意识差的队伍,在比赛中往往会表现出不该有的失误,没有一定的战术组织,打的节奏比较乱,队员们有心无力。情绪就会急躁不安,这样一来,没有了进攻,很快就会败下阵来。排球意识强的队伍机会把握很好的攻防节奏,减少失误,发挥每个队员优势,很快拿下比赛。所以说,排球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个人技术、集体战术和比赛成败的结果。由此可见,排球意识非常重要。

一、排球意识

(一)排球意识的观点

排球意识是指排球活动员在从事排球实践过程中,包罗进修排球理论知识、操练技战术和加入比赛,促使大脑踊跃思维过程而发生的一种准确反应排球活动规律性的特别性能和本领。 也便是排球运动员在持久排球实践的熟悉过程当中提炼堆集起来的一种准确生理和生理性能的反射性思维的总和。

(二)排球意识的内容

排球意识主要包括:一是技术的目的性,让比赛队员明白完成一项技术是为了实现何种战术目的;二是行动的预见性,比赛队员要能及时的判断同伴及对手的意图并做出相应的对策;三是判断的准确性,要求比赛队员在一瞬间作出精准判断二传手所传的球是什么战术球;四是进攻的主动性;如果进攻点被盯防,就要求队员们提高发球能力和强攻能力。

二、技术训练中对排球意识的培养

发球教学中对排球意识的培养:发球是由队员本身抛球,用一只手将球从网上空两标记杆内击入对方场区的技能行动。发球是一场比赛进攻的起头,是防反的前奏,是得分的一种本领,也是排球技能中独一不受他人制约的技能行动。

尽人皆知,发球非常重要,发好球在一场比赛中加倍重要。但是现在的授课中对发球技能的练习并无太大的正视,现实练习中,其他技能远比发球练习耗时多,只把发球练习当作一种放松来练习显然是难以培养出杰出的发球意识。

三、战术训练中对排球意识的培养

(一)在技术训练中渗透战术意识

培养学生们的战术意识不是说说就可以了,可以说是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需要长期时间不断的练习,因此在学生们平时的技术训练中加上对战术意识是培养是一个重要的举措,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以前,很多高校都是教师讲授一些理论教一些基本动作和技巧,就让同学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熟悉练习这些动作。就算同学们把基本动作学的再好,但是在比赛场上不能灵活运用也是白搭。

在技术训练中,我们不能只是单独练习基本技术,而是要全面系统地在技术训练过程中贯穿排球意识。在平时技术训练中的基本动作要求同学们多加练习,让学生们养成正确的手型和运用方法,让同学们把几项技术放在一起相互练习,要根据实际比赛中该如何去运用模仿练习,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每项技术在比赛中该如何去运用。

(二)在战术训练及比赛中培养排球意识

团队运动最忌讳有一个主次之分,在排球运动中,每一个位置都非常的重要,分工不同是因为你在这方面的能强于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所以在比赛分配中要尽量发挥每个人的优势,相互合作、紧密配合才会不让整个队伍成为一盘散沙。其次,要让同学们了解比赛规则,清楚的知道每一轮的比赛中自己该在什么位置和队友的位置,这样才能更好的组织有效的战术。在训练中,要反复的练习,让同学们明确自己要在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点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四、对培养排球意识的影响因素

虽然我们需要大力加强对排球意识的培养,但是其中对培养排球意识有一些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主观因素:一是同学们对排球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二是同学们的智力水平、技术水平、文化程度、神经类型、身体素质、训练时的态度都会影响战术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客观因素:一是教练员本身的技能水平、科学的组织安排、采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二是训练的场地、器材、时间等客观因素都可能会对运动员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构成影响。

五、结束语

排球运动不仅是一项大众健身的体育项目,也是一项非常具有观赏性的比赛项目。不管是业余比赛还是专业比赛,观众都希望能够看到一场精彩的比赛。当然如果没有一点技战术可言,相信观众也会看的没意思,同时排球运动就失去了观赏价值。所以学习排球,不仅要学到扎实的技战术,同时要在技战术中体会排球意识。

参考文献:

[1] 陈铁成,曲东华.论高水平运动员的“排球运动意识”[J].解放年体育学院学报.2002,(09).

[2] 马金玉.论高校排球技战术教学中对学生排球意识的培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06).

[3] 杨阳.朱建军.论排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04).

篇8

摘要:所谓篮球意识指的是篮球运动者在大量的篮球运动中通过大脑积极思考而形成的一种生理机能反射的能力,以及能够正确反映篮球规律的心理素养。运动者具有良好的篮球意识对参与篮球运动将产生积极作用。笔者在文章中基于自身多年的篮球教学和篮球训练经历,简要地论述了对学生进行篮球意识的培养方法与途径,以供广大同仁们参考,共同推动篮球运动的发展。

关键词:篮球教学与训练;篮球意识;发展与培养

通过对大量比赛现场及视频资料的分析研究,当今世界的篮球发展方向是强对抗、高超技巧、高空优势以及高速度,要求运动员的速度与高度并重、体力与智力并重,技术既要全面又要具有特点,进攻与防守趋向于平衡方向发展。篮球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中取得大比分,除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以及顽强勇猛的战斗作风外,笔者认为还必须具备在高超战术、篮球技巧中反映出来的且又十分重要的篮球意识。这种意识将直接影响其技术水平的发挥程度,以及其所采取的战术行动的实效性、实战性和合理性。因此,笔者认为在篮球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尤其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

一、简要分析篮球意识的涵义

所谓篮球意识指的是篮球运动者在大量的篮球运动中通过大脑积极思考而形成的一种生理机能反射的能力,以及能够正确反映篮球规律的心理素养。形成篮球意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需要篮球老师对学生进行系统地、长期地且潜移默化地训练与熏陶,同时也需要学生自己在大量的训练与实践中进行自我提炼与自我感悟。所以说,良好的篮球意识是在学生形成一定的篮球技能后,进一步发展篮球战术与技术,且经过大量的运动实践后逐渐形成的。篮球比赛的基本特点就是高强的对抗性和频繁的攻防转换,所以要求运动员除了具备全面而精湛的技术外,还能够在观察场上变化情况下,做出准确的判断以及预判,从而采取正确的行动加以应对。判断是否正确、预判是否准确就可以反映出运动者的篮球意识能力如何。因此,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行为。

二、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的具体措施

1、在强化技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积极渗透篮球意识。老师在技术教学与训练过程中,正确的科学的示范与讲解以及讲清楚技术动作的目的性是最基本要求的,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还是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思考,积极探讨其运动规律,使学生充分明白如何在实战中运用相关技术动作。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积极思考、在思考中积极练习,进而学生在大量的练习与思考中日积月累,形成和发展其思维与技战术意识。在学生初步掌握篮球技术后,要及时组织他们进行动作组合练习与对抗练习,有利于学生的技术动作更加具有实用性、稳定性和技巧性,有利于学生形成和发展其篮球意识。学生形成篮球意识必须是有步骤的、有计划的,而且还是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将其渗透在教学与训练过程中,使其在发展技术与战术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发展。

2、强化视野训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应变处置能力。篮球比赛,场上很多变化都在瞬息之间,时时都需要运动员在场上用眼睛的余光对场上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及时捕捉战机,做出及时的应变。如观察对方运动员的攻守特点、配合的路线、球的落点、节奏、角度、方向、移动速度以及面部表情等等。因此要强化对学生的视野加以训练,对学生的余光观察能力进行培养,比如学生在运球时,要求其不看球或是用眼睛余光看球,但观察重点是场上己方和对方状况。又比如,在进行传球训练时,练习方式可采用多人快速传接球方式,要求学生用眼睛余光对接球人以及场上防守状况进行观察,接球后就可以快速地把球传出,在这个过程中要求传球必须准确到位和及时。在涉及到两个及以上的技术组合衔接时,更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样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运用技术应变能力相当有效。此外,对无球队员来说,还可以利用反跑、策应等技术,对场上的位置进行准确观察,及时跑出空挡,随时做好接球进攻的准备,所有这些都必须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视野才可能实现,这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篮球意识的意义所在。

3、对教学与训练进行进一步完善,通过发展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高学生的篮球意识。在篮球运动中,大量的能力与技术基本上都是在教学和训练中形成和发展的。在训练技术动作运用在实战中的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和运用技术中所表现的应变能力。不管哪种技术动作都有其自身特点、适用条件以及适用范围,在实际比赛中都有着独有的战术价值。认识到这些价值所在既是运动员能够在比赛中实施有效的意识活动的基础前提,同时也是通过技术动作训练对学生进行篮球意识培养的重要内容。快节奏是篮球比赛的重要特点之一,场上情况瞬间变化,不管哪种技术动作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地运用,同一动作在不同条件、不同位置、不同时间中的运用都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笔者认为对学生篮球意识的培养要从平时的技术动作训练中进行,充分利用对抗条件和对抗因素对学生的篮球意识进行有效培养,还要充分利用真假技术动作对学生的篮球意识进行培养。为此,笔者认为就必须对训练过程进行必要的完善,既要有基本技战术训练,还要有实效性、应变性和对抗性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处置临场发生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加入实战运用训练内容后,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充分掌握各种基本技术动作的基础上,更加充分理解和掌握各种技术的运用特点、运用范围和运用条件以及其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提升临场运用各种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要可以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攻防环境下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使其能够在实际的篮球比赛中进行准确及时的分析与判断,进行合理地应变,使其技术动作更具实效性。

4、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心理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篮球意识。所谓篮球意识指的是篮球运动者在大量的篮球运动中通过大脑积极思考而形成的一种生理机能反射的能力,以及能够正确反映篮球规律的心理素养,集中反映了学生的心智能力。因此,发展学生篮球意识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篮球意识,老师精心设计的技战术训练,同时,还要对其施以意志训练、心理调整训练和认知训练等一系列的心理辅训练,使学生的心智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与改善,为提高学生的篮球意识打下扎实的基础。利用这些具有较强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心理辅助训练,有利于学生的感知反应速度得到有效提高。而这些专门的知觉能力训练,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篮球意识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老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必须加强学生的临赛感觉和球感训练,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培养和发展,促进学生自我调节能力以及对情绪的控制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使其具备调节心理的具体方法。

综上所述,学生的篮球意识是经过长期训练与培养而形成的,这种意识其实是学生心理活动的具体反应。外界因素能够对篮球意识产生刺激而使之得到提升,但它不能促进篮球意识的形成。篮球意识是运动员在面对瞬间变化的情况时所产生的应变想法,对运动员的要求更高。因此,篮球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和长期实践的过程,需要师生共同为之做出大量的努力才可能形成。(作者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溶胶凝胶;工艺喷雾造粒;微观形貌;物相;抛光性

中图分类号:TG732 文献标识码:A

氧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作为磨削和研磨材料,即通常所谓的刚玉磨料时,其具有高硬度和易于制备等特点.刚玉磨料产品的传统生产方法是用电能加热电弧内的氧化铝粉末使之熔化,并最终全部转变成高温相氧化铝熔块(αAl2O3相),熔块冷却后再经破碎和筛分等工艺,得到不同颗粒直径的刚玉磨料.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磨料晶粒粗大,硬度较高,易产生微裂纹,磨削时,磨粒破碎易从磨具上脱落,因此作为磨削和抛光材料还有些不足之处\[1-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材料和难以加工材料的不断涌现,对磨削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加工能力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Norton公司研发出了主要用于研磨和抛光的,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制备的新型刚玉磨料(sg磨料).sg磨料具有韧性、自锐性、耐磨性好和加工精度高及使用寿命长等特点\[3\],磨削和抛光性能远远优于普通电熔刚玉磨料,价格则远低于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CBN)磨料,因而在诸多高端加工领域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关注.

目前陶瓷刚玉磨料制备工艺大多是:溶胶凝胶、破碎、烧结.本实验是将制得的铝溶胶在凝胶前喷雾造粒,再将喷雾造粒后的粉料煅烧.避免了以往破碎过程中球磨介质的混入,并且制得的粉料形状较为规则.与以往研究者大多采用高纯硝酸铝或铝酸盐制备溶胶不同,本实验采用工业级拟薄水铝石作为原料制备溶胶,成本较低.本文制备的球形氧化铝具有较好的球形度,用于抛光研磨料时,可减少对工件表面的划伤,提高工件表面质量.

1实验

1.1原料

工业级拟薄水铝石;硝酸:分析纯; 去离子水:自制.

1.2实验过程

将拟薄水铝石和去离子水按照质量比20∶80的比例混合,机械搅拌均匀制成悬浮液.加热悬浮液到60 ℃时保温,机械搅拌的同时向其滴加质量浓度为10%的HNO3溶液,使悬浮液形成溶胶,然后通过型号为WPG220的喷雾干燥器,在喷雾气体压力为0.3 MPa,干燥器内温度为220±5 ℃时喷雾造粒;造粒获得的粉料干燥后置于马弗炉中,分别在不同的最高煅烧温度或不同保温时间下煅烧,从而制得所需的试样粉料.

1.3材料表征

用D5000型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试样粉料经不同温度煅烧后的物相组成,用JSM6700F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试样粉料在不同最高煅烧温度及不同保温时间条件下的微观形貌,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mastersize,2000)测定试样粉料经不同温度煅烧后的粒度分布情况.用JB4C型集成表面粗糙度仪测定经不同温度煅烧后粉料的抛光性能.

2结果和讨论

2.1试样的物相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试样的衍射峰变得更尖锐.在850 ℃和900 ℃煅烧时\[4-5\],试样的主晶相是γAl2O3,随着温度的升高,γAl2O3相的衍射峰增强,表明γAl2O3晶形趋于完整;当煅烧温度为1 000 ℃时,γAl2O3相开始向θAl2O3相转变,煅烧温度达到1 100 ℃时,θAl2O3相已全部转化为αAl2O3相;当煅烧温度为1200 ℃时,其衍射峰变得更尖锐,说明较1 100 ℃时,αAl2O3相晶体发展得更完整.由此可知,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粉料物相变化规律为:γAl2O3―θAl2O3―αAl2O3.

2.2试样形貌观察

2.2.1煅烧温度对球形氧化铝微观形貌的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出,经喷雾造粒及煅烧后制得的氧化铝大多为规则的球形.当煅烧温度为1 000 ℃时(图2(a)),试样分散性较好.当煅烧温度为1 100 ℃(图2(b)),粉料之间发生少许粘结,煅烧温度提高到1 200 ℃(图2(c))时,较多球形磨料相互粘结在一起,形成较大的颗粒.这是因为颗粒间的粘结一般是通过其表层原子的扩散来完成物质迁移的过程\[8\].在煅烧温度低时,粉料内质点的扩散仅发生在晶格内部,因此粉料在1 000 ℃煅烧时颗粒间几乎无粘结的现象.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粉料内质点的扩散将不仅限于晶格内,而且可以扩散到晶格表面,甚至扩散到与之相邻的晶格内,最后发展到在颗粒互相接触点或接触面上扩散,甚至在颗粒间形成连接颈.煅烧温度提高,在颗粒接触面上,空位浓度提高,原子与空位交换位置,不断向接触面迁移,使颈长大,颗粒间的接触面增加,粘结力增强,从而颗粒间相互粘结在一起形成较大的二次颗粒.

2.2.2保温时间对球形氧化铝微观形貌的影响

图3为喷雾造粒后的粉料在最高煅烧温度为1 100 ℃,保温时间不同时试样的SEM照片.

(a)60 min(b)120 min (c)180 min

从图可以看出,当保温时间为60 min时(图3(a)),粉料为较规则的球体,并且分散性较好;当保温时间为120 min时(图3(b)),有些尺寸很小球形粉料与尺寸较大的球形粉料粘结在一起;当保温时间为180 min时(图3(c)),磨料变为外形较不规则,且粘结在一起形成团聚体.Zener\[9,13\]曾假定在三维情况下,新相为球体,X为粒子的半径,只考虑尺寸大小,X与时间t的关系如公式所示: X=aλ(Dt)1/2,其中:D为扩散系数,t为时间,单位为min.因为当煅烧温度一定时,质点之间的扩散会存在一个动态平衡,即扩散系数D恒定.此时,颗粒尺寸只与烧结时间t有关,即保温时间越长,粒子的尺寸越大,但煅烧时的保温时间超过一定值时,球形粒子的大小不再遵循Zener公式规则.因为粒子在长大“粗化”阶段,当新相成分与母相成分相同时,新相晶体的长大动力学主要由界面能决定\[10-11\].随着煅烧时间的延长,新相粒子为了降低其界面能,会改变自身的形状及大小,从而加速了粒子在长大初期晶界的消失和晶粒的合并.当粒子的尺寸长大到一定程度时,延长保温时间会促使粒子沿着粉料致密区的方向长大,直至与该区的粉料粘结.

\[5\]徐兵,赵惠忠,贺中央.前驱体喷雾干燥法制备氧化铝超细粉体\[J\].应用化学,2010,27(8):984-986.

XU Bing, ZHAO Huizhong, HE Zhongyang. The preparation of ultrafine alumina powders with spray granulation \[J\].Practical Chemistry, 2010,27(8):984-986.(In Chinese)

\[6\]郑水林.超微粉体加工技术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0-11.

ZHENG Shuilin.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superfine powdder\[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4:10-11.(In Chinese)

\[7\]KAROLY ZOLTAN, SZEPVOLGYI JANOS. Hollow alumina microspheres prepared by RF thermal plasma \[J\]. Powder Technology,2003,2(132): 211-215.

\[8\]张一敏.球团理论与工艺\[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102-105.

ZHANG Yimin.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pellets\[M\]. Beijing: Metallurgical Industry Press, 2003: 102-105.(In Chinese)

\[9\]盖国胜.超微粉体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4-6.

GAI Guosheng. The technology of super powder\[M\].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4: 4-6.(In Chinese)

\[10\]陆佩文.无机材料科学基础\[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283-312.

LU Peiwen. Fundaments of inorganic materials science\[M\]. Wuha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1996: 283-312.(In Chinese)

\[11\]程小苏,曾令可,王慧,等.陶瓷微球的制备工艺及微球性能研究\[J\].过程工程学报,2004,4(5):292-294.

CHENG Xiaosu, ZENG Lingke, WANG Hui,et al. Study on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nd property of ceramic microspheres \[J\]. Journal of Process Engineering, 2004,4(5):292-294.(In Chinese)

\[12\]孟祥才,孙振淋,吕奎龙.烧结工艺对HA粒子尺寸的影响\[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3(1):86-87.

MENG Xiangcai, SUN Zhenlin, LV Kuilong. Effects of sintering process on HA particle size \[J\].Journal of Jiamusi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 2005,23(1):86-87.(In Chinese)

篇10

关键词:篮球运动培养教学与训练

“现代篮球”运动员要想挤身于强列之中,除具备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外,还必须具备十分重要的、在高超的篮球技、战术中表现出来的“篮球意识”。它直接影响运动员技术水平和战术行动的合理性、实战性和实效性,战术意识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篮球运动员技术、战术水平的发挥。所以说,在篮球教学与训练中,对于运动员篮球意识的培养及其训练也就想得尤为重要。

一、篮球意识

篮球意识是指篮球运动员在从事篮球实践活动中,经过大脑积极思维,提炼积累起来的一种正确反映篮球运动规律性的特殊心理素养和生理机能的反射能力。篮球意识的形成有一定的规律。需要经过教练员长期地、系统地、潜移默化地熏陶与训练,以及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自我提炼加工的过程。它随着运动技能的形成而产生,也随着篮球运动技术、战术的发展和在比赛中经受磨练而积累提高升华。篮球比赛的特点是攻守转换频繁,场上对抗争夺激烈。

二、篮球教学与训练中篮球意识培养

(一)强化技术教学与训练

在技术教学与训练中,不仅要有正确的讲解、示范、更应讲明关于动作运用的目的性,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讨规律,使学生明白自己掌握的技术在比赛中应如何运用。这样就使学生在练习中做到“练中想、想中练”想练结合,学生不断获得反馈信息,日积月累,使思维和技战术意识不断提高。

(二)关注视野训练

在正规的篮球比赛中,比赛瞬息万变,绝大多数情况下运动员主要用眼睛的余光来观察场上的变化,捕捉战机,及时应变,如观察运动员的面部表情、移动速度、方向、角度、节奏、球的落点、配合的路线、攻守特点等等。

所以要特别关注学生的视野训练,具体可用有助于扩大视野的技术动作来培养学生的余光观察能力,比如在运球技术时,要求学生用余光照顾球或不看球,观察的重点是场上双方全面的攻守情况;在联系传接球技术训练时,可采用多人快速传接球练习,要求用余光观察接球人及其防守情况,接球后立即将球传出,并要求传球及时、准确到位。在两个技术动作以上的组合性技术衔接中,特别要注意观察能力的培养,这对提高运用技术的应变能力极为重要。另外,无球队员还可以利用策应、反跑等技术,准确观察场上的位置,随时跑出空挡,接球进攻,而这些能力都需要在良好的视野下才能完成,这也是提高篮球意识的重要方面。

(三)完善教学与训练过程,发展学生判断力、协调配合能力等,促进篮球意识的提高

在篮球运动中,诸多技术、能力都是在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而通过技术动作的实战运用训练,可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与运用技术的应变能力。基本技术中的每个动作方法都有其特点、应用范围、条件及规格标准,在比赛中具有相对独特的战术价值。这些既是运动员在比赛中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技术训练中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的重要内容。篮球比赛激烈多变,每个技术动作在运用方式上不可能一成不变,同一动作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不同条件下都可能千差万别。

所以,要重视从技术动作个性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在对抗因素和对抗条件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在运用真假技术的变化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这就要求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完善训练过程,还要有基本技术、战术训练,同时,要使技术动作具有对抗性、应变性和实效性,以简练适时的方式去解决临场的各种具体问题。

通过技术动作的实战运用训练,可使学生在掌握规格标准的技术动作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技术运用的特点、范围、条件及变化规律,为在比赛情况下合理地运用与应变技术、创新发展变异性个性绝招技术打下物质基础。同时,不断培养学生在各种攻守具体情况下的分析判断和应变能力,积累技术运用与应变的实践经验,就能使学生在篮球比赛中分析判断及时、准确,应变合理,运用有实效,达到在技术动作的运用训练中既掌握动作应变方法又培养应变意识的目的。

(四)加强心理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