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英语范文
时间:2023-04-08 18:19: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筷子英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以已有认知基础做跳板,增强学习英语信心
学生通过看电视、碟片等已经认识了CCTV、VCD、DVD、CD、TCL中的5个字母;在生活中常跟父母去购物,了解了服装尺码标注的L(大号)、M(中号)、S(小号)、XL(特大号)等4个字母;数学教学中学会了用字母表示单位,如M(米),KM(千米),T(时间),L(长度)等。若再问他们还知道哪些字母,学生会说出好多,如WC(厕所)、TX(出租车)、扑克牌中的J、Q、K以及QQ(QQ游戏)、X光片(胸透)、KT(卡通)等等。此时,教师借机鼓励学生:英语字母只有26个,大家就已经知道了这么多个,快来读读你认识的这些字母吧!这样学生会热情高涨,争前恐后地去认读,很快就熟识了这15个字母,学习英语的信心倍增,渴望学到更多知识。
二、以拼音字母做跳板,让学生体验成功
汉字原来是没有拼音的,最早的拼音雏形是清朝时期法国一名传教士为了学习中文,用拉丁文给汉字注音。20世纪50年代为普及汉字,借鉴国际音标用拉丁字母编订成了汉语拼音字母。英文的26个字母也是拉丁字母,低年级学生一见到它就会不由自主地按照汉语拼音的读音去读,这时我们就应因势利导,以学生熟悉的拼音字母作跳板。如,b、p、m、f、d、t、g、h、n、z、s,这些字母,我们在汉语拼音中加入了元音音素,汉语拼音中的b读[bi:],z读[zed]等。教师便可借机强调英语字母的舌位和口型,引导学生辨别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发音的细微差别。认识了这几个字母,学生感觉自己已经认识了大多数字母,成功感得到了很大的满足,我们就可乘势而下,教完剩余的字母。
三、以元音字母做跳板,让学生在拓展中积累
元音字母是学习英语的灵魂,没有元音字母基本就不能构成单词,辅音字母也要依附元音字母而存在。26个字母中最为重要的就是6个元音字母a、e 、i、(y)、o、u,严格说来是5.5个元音字母,因为Y在单词前或元音字母前就是辅音字母,Y在辅音字母后或和元音字母连在一起的时候是元音字母。a、e、i、y、o、u字母的教学,只管放手让学生读,然后让他们找出教师教的读音和自己已有的认知读音上的差距,进一步体会发音特点。这时老师告诉学生,在26个字母的学习中,你早就有积累,早就认识多数字母,只有个别几个字母是老师教你认识的,我们只有不断积累,才能收获更多的知识。
四、以卡片游戏做跳板,掌握英语字母顺序
字母表的学习是学习英语必不可少的环节。英语字母的教学应该划分为:a b c d e f g // h i j k l m n // o p q r s t // u v w x y z 四个单元,这样划分有利于英语字母的教唱,也符合大众识别和记诵的习惯。活动时,老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人拿制作好的26张字母卡片。游戏开始,每小组成员同时打出一张字母卡片,比较几张卡片上字母的先后顺序,字母排列顺序在最前的同学赢,将本轮全部卡片收为己有;之后小组内学生打出第二张卡片,如此反复打出第三张卡片、第四张卡片,无卡片的同学逐渐被淘汰,最后拥有全小组卡片的同学获胜。这种卡片比顺序的游戏,可以帮助学生熟悉字母的左邻右舍,熟记26个字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比让学生背诵字母顺序更能增添学习乐趣。
五、以诵读chant做跳板,将字母归类得以内化
把字母按读音进行分类是字母读音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有学习难度的一项内容。为了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我采用“字母分家”的儿歌形式,将26个字母编成六句儿歌,最终编成一首音素家族chant帮助学生记忆:
A-HJK是第一家;BCDE,GPT-V,是第二家;FLMN,SX-Z是第三家;U-QW第四家;I-Y,是第五家;R和O很孤独,它们各自是一家。
当然,这时不需要刻意给学生认音标。等学生年龄增大,积累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的拼读意识,其接受语音的能力增强到足以认识音标时,再让学生认识音标就水到渠成了。
六、以书写儿歌做跳板,写好英语字母
字母的书写是初学英语的小学生学习的一个薄弱环节。要做到书写规范,首先须观察字母的性状、笔顺、占格情况;然后书空,使用活动手册进行描写;最后达到仿写。教学时,教师应多进行书写方法的指导,可运用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字母书写的方法:书写格式很重要,四线三格要看好。大写均占上两格,小写格式要记牢:头朝上占上两格,尾朝下占下两格,有头有尾占三格,无头无尾占中格。
篇2
我非常高兴,大家知道为什么吗?那我就告诉你吧,我们新世纪学校要举行英语节了!
这次活动中我们组的二位同学也参加了比赛,她们分别是—张景轩同学和樊星同学。而且我们班还有其他同学参加这次活动。他们准备的英语歌曲都是一样的,而且他们唱的非常好,我希望他们能得第一名,为我们五二班争光。
我发现参加英语节的同学课下练习得特别辛苦,他们不仅要背歌词,还要唱得好听,而我们班的同学不仅全力支持,还不断地为他们加油,让他们充满信心为取得一个好成绩做充分的准备。
篇3
快乐学英语
今天,我和妈妈走在上学路上。我们一会儿唱英语歌,一会儿说英语歌谣,一会儿又猜英语谜语,特别好玩,我还能和妈妈用英语简单地对话。上次,我和好朋友一起上台表演英语小话剧,我一点也不害怕。办公室的老师们都夸我们做得好。
有一次,我在电视上看见一个小孩子每天对着镜子练习说几句英语。我也要向他学习。
只要大家努力,英语学习其实也不难。
(指导老师:全月秋)
篇4
【关键词】 自愿性会计变更; 盈余质量; 盈余管理水平; 盈余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 F23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7)04-0042-06
一、引言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为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并进行投资决策提供服务。魏明海[1]指出,会计信息是公司利益相关者签订契约的基础,盈余质量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典型代表。有效资本市场条件下,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对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2]。理论认为,两权分离下管理层与股东之间存在问题,高管如果存在债务契约动机、薪酬契约动机等,往往会产生机会主义倾向,进而操纵盈余,导致会计利润偏离真实的经营成果[3-4]。大股东为实现掏空等行为往往进行盈余管理,结果降低公司盈余质量[5]。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随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会计准则也越发完善且更加契合企业财务行为特征,但现行会计准则依旧给企业相当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变更会计政策成为企业会计选择的重要方式。企业采用不同的确认、计量、核算及披露模式变更会计政策,其结果导致不同的信息产出,通常情况下,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载体。相关性较强且如实反映的会计信息对于企业利益相关者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反映管理层解除受托责任的情况还是基于有助于投资者决策的角度,高质量盈余特征的会计信息有助于实现投资者保护。源于准则的企业会计政策自由选择权,意在促进企业如实反映企业状况,但同时为管理当局盈余操纵提供了机会。文献表明,自愿性会计变更往往伴随着企业管理层的自利行为[6-8],那么,企业发生自愿性会计变更是否会影响会计信息盈余特征?从可靠性和盈余持续性的角度来看,会计变更存在怎样的影响?本文以2008―2013年发生自愿性会计变更的上市公司及配对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会计变更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特征的影响。一定层面上,企业的盈余特征主要包含盈余管理水平、盈余持续性等,盈余质量是衡量企业盈余状况的重要指标,本文实证检验了与未发生变更企业相比,发生会计变更的企业盈余质量及盈余持续性是否存在差异。
以2008―2013年发生会计变更的上市公司及配对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会计变更的经济后果,研究结果为会计准则的使用效果提供一定的经验证据,对监管者规范上市公司会计变更行为并完善相应的会计准则制度提供支持。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盈余质量是各方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话题,高质量的盈余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更好地了解企I情况,提高决策有用性。盈余管理是当前会计研究的核心问题。一般而言,在相当长的时间范围内,盈余管理增加或减少企业实际收益并不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盈余在各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即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体现在对企业会计信息尤其会计数据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报告盈余的影响,而不能影响到企业的真实收益。既有研究认为,有关盈余管理的动机主要包括利润平滑、洗大澡、避税、避免亏损等,通过会计选择的方式实现盈余管理也主要体现于此。Healy and Wahlen[9]提出盈余管理发生在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编制财务报告或变更财务报告陈述的过程中,影响以报告会计数字为基础的契约,其容易影响股东判断并获取公司的真实业绩及经济产出。一定意义上,盈余管理可理解为公司在会计准则范围内,在确认、计量、报告等会计过程中,为获取某种私利而从变动方向、变动幅度和时间分布等方面对盈余的调整,而过度的盈余操纵必然带来大量的应计盈余操纵,导致企业盈余质量下降。基于上述讨论,提出假设1a。
假设1a:限定其他条件,发生自愿性会计变更的公司当年的盈余管理程度高。
两权分离带来了问题,在委托观下,财务会计的目标在于反映受托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因此,作为资产的受托方,经营者通常尽可能提供关于受托资产的保全、增值和有效使用的情况,以及相关资产等在其经营的时间范围内的运行情况,经营者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合理反映其受托责任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反映企业高管解除受托责任的结果,基于此,企业管理层根据外部的经济环境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通过相应的会计政策选择和调整,实现对企业更真实盈余状况的体现。基于上述讨论,提出假设1b。
假设1b:限定其他条件,发生自愿性会计变更的公司当年的盈余管理程度低。
盈余持续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衡量企业的盈余质量。根据会计的决策有用目标,会计信息需能帮助股东、债权人、政府机构等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进行相应的投资决策,盈余持续性越强,相关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越高,越有利于使用者评判企业过去的业绩,分析当前的财务状况进而实现对未来经营业绩的预测。Sloan[10]认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源于对会计应计的判断,由于会计应计存在较强的主观性且在不同时期存在较大差异,容易造成市场对应计部分的错误估价。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盈余的持续性反映出会计的可靠性。
上市公司的会计变更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决策有用”的会计目标,而此前提便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宏观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经营状况的不断改变,企业需要根据当前的情况进行会计调整,即通过会计变更实现“如实反映企业各要素的现象或状况”,从而能够更深刻全面地反映当前的实际情况,实现可靠计量,提出假设2a。
假设2a:限定其他条件,会计变更提高了企业的盈余持续性,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会计变更通常是管理层当局的主观判断,即使准则或相关条例强制要求变更,管理层也会通过择时变更来达到自利目的,因此不排除在强制变更中,企业有选择性地实现会计变更行为,而自愿性的会计变更则更有可能基于管理层的个人动机实现。同时,会计变更需要管理层结合企业资产等各要素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市场环境中相关要素的对比分析而进行,因此,不同的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变更时可能会基于特定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最终获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提出假设2b。
假设2b:限定其他条件,会计变更降低了企业的盈余持续性,减弱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
基于上述讨论,某些特定准则颁布后,企业管理层择机选择采用,因此,本文将发生会计估计变更的企业以及相关准则颁布后,同一行业中的不同企业择机选择采用的情况均作为发生会计变更的样本,样本区间限定为2008―2013年度,并依照以下原则进行Y选:(1)由于特殊会计制度规定,剔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样本;(2)剔除数据缺失的样本;(3)结合变更项目的内容和分析,剔除会计变更内容描述模糊的公司,例如“采用新准则”的样本。按照“同年度、同行业、近规模、当年未发生会计变更”的原则进行配对,最终获得样本2 299个。
(二)变量定义
1.盈余质量(DA):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利用截面数据来估计可操控性应计利润。
2.盈余持续性(EP):公司当年盈余能够持续到未来的程度取决于当期盈余中关键盈余的比重,而所谓的关键盈余主要是指那些相对稳定的能够持续到下一期的盈余。通常情况下,营业毛利(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占利润总额的比重作为关键盈余的变量,如果关键盈余较高,说明企业盈余中主要的盈余占比较高,盈余持续性较强。
本文同时分析了会计变更对年度间盈余相关性的影响,从另一角度分析会计变更影响企业盈余持续性的特点。
3.自愿性会计变更:具体而言,会计变更包括了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本文将自愿性会计变更定义为企业发生的会计估计变更和部分会计政策变更,这里的会计政策变更主要是指企业择机选择进行会计政策变更的样本,不包括新准则或新制度颁布实施后相关企业同时变更会计政策的情形。
4.其他变量:文中的其他控制变量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Lev)、企业规模(Size)、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First)、总资产收益率(Roa)、企业是否交叉上市(Cross)、董事会规模(Bsize)、是否四大审计(Audit)、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合二为一(Dual)、企业所有权性质(State)、独立董事占比(Indep)等。
四、实证检验
(一)会计变更与盈余管理水平关系检验
为检验假设1,以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企业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检验企业发生会计变更的影响。首先对样本中各相关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并检验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主要结果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可操控应计利润DA在样本中分布较为广泛,向上的DA最大值为0.580,向下DA绝对值最大值为0.684,而衡量盈余管理程度的DA绝对值的平均值为0.078。控制变量方面,包括公司特征变量,资产负债率的最大值为2.529,最小值为0.084;企业规模的最大值为26.163,最小值为18.367;公司治理特征变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最大值为77.02%,最小值仅有8.57%;董事会规模存在一定的差异,而独立董事比例则差别不大,均值为33.3%,与证监会的相关规定契合。其他变量方面,包括企业所在地的市场化进程、企业的所有权性质以及审计该企业的会计师事务所等,其分布均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将样本按照是否发生会计变更(Change)、是否交叉上市(Cross)、是否国有企业(State)以及是否四大审计(Audit)进行分组,并对各分类组间的DA绝对值进行T检验,结果发现,发生会计变更的公司当年的DA显著高于未发生会计变更的公司,交叉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低于只在国内A股主板上市的公司,国有企业的可操控性应计利润DA低于非国有企业,由“四大”审计的公司的DA低于非“四大”审计的公司。
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回归检验是否发生会计变更与当年可操控应计利润DA之间的关系,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会计变更与企业可操控应计利润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变更当年企业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盈余质量高或低的特点,于是将操控性应计利润取绝对值,并根据其取值分布在(0,1)之间,进行Tobit回归,回归结果见表3。
一定意义上,DA的绝对值代表了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首先进行大样本回归检验,结果表明发生自愿性会计变更公司当年DA的绝对值高于未发生会计变更的公司,且在5%水平上显著;从系数来看,发生会计变更公司的DA绝对值比未发生变更的公司高0.00882,这占DA绝对值均值0.0777的比例为11.3%,表明发生会计变更与未发生会计变更公司样本组间的盈余管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控制变量方面,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的债务融资越激进,当年的盈余质量越低;规模越大的企业,盈余管理的程度越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当年的盈余质量越低,非国有企业的盈余质量低于国有企业,说明国有企业因受到政府监管、舆论监督而有较高盈余质量。将样本按照DA正负取值划分为两组,通过亚样本分组检验上述回归,结果表明,当DA为负,即存在向下盈余管理时,会计变更与DA之间为负相关关系,即发生会计变更的公司DA向下调整的程度高于未发生会计变更的公司;而当DA为正时,会计变更Change与DA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发生会计变更的公司其向上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高于未发生会计变更的公司,不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二)会计变更与盈余持续性关系检验
1.以营业毛利/利润总额衡量企业盈余持续性检验会计变更的影响
为检验会计变更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文章以营业毛利/利润总额作为盈余持续性的替代变量,在此基础上分析发生会计变更的公司当年及未来盈余持续性的特征。首先对相关回归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见表4),结果显示盈余持续性的替代变量(营业毛利/利润总额)均值为52.54%,表明在样本公司利润总额中有一半左右来自于营业毛利,从中位数和均值的差异以及标准差值可见样本公司的盈余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并未将EP值为负的样本予以剔除,原因在于,当企业的营业毛利与利润总额之间存在负向关系时,恰好表明企业的盈余持续性较低,且二者比值的绝对值越大,说明盈余持续能力越差。其他变量方面,代表企业成本结构的Dep均值为0.060,而最小值(0.002)和最大值(0.347)相差较大,说明样本公司的成本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
表5是对会计变更与盈余持续性相关关系的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发生会计变更公司的盈余持续性比未发生会计变更的公司明显较弱,无论是否控制年度和行业变量的影响,二者的负相关关系均在10%水平上显著。因此,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会计变更降低了企业的盈余持续性,支持假设2b。控制变量方面,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盈余持续性越强;企业规模越大,盈余持续性越强;成长性越高的企业,盈余持续性越强;国有企业的盈余持续性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文章同时以预先一年(下一年度)和预先两年的盈余持续性为被解释变量,z验会计变更是否会影响以后年度的盈余持续性,结果如表5中的(3)(4)(5)(6)列所示(注:回归时将连续发生会计变更的样本予以剔除)。从(3)(4)列可以看出,Change与EP的系数显著为负,表明发生会计变更的公司下一年的盈余持续性显著低于未发生会计变更的公司,对预先两年盈余持续性影响的回归结果表明,与未发生会计变更的公司相比,发生变更公司两年后的盈余持续性相对较低,不过未获得统计上显著的结果。控制变量方面,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的企业盈余持续性越强,规模大、成长性较高的企业盈余持续性较高,国有企业相较非国有企业盈余持续性较低;同时,经营业绩(Roa)与下一期及预先两期的盈余持续性显著正相关,说明企业当年的盈利能力越强,以后年度的盈余持续性越高。
上述检验了样本公司在发生会计变更前后各年度企业盈余持续性指标的差异,下面检验发生会计变更公司在变更前后企业自身盈余持续性的变化,以获得更稳健的经验证据。以Post和Pre为虚拟变量,定义变更前一年Post为0,变更当年Post为1,变更当年Pre为0,变更下一年Pre为1,具体回归结果见表6(回归时将连续发生会计变更的样本予以剔除)。由该表可见,会计变更当年与变更前一年相比,盈余持续性有所降低,且在5%水平上显著,这说明会计变更降低了企业的盈余持续性;同时检验了会计变更对下一年企业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结果发现变更下一年的盈余持续性要高于变更当年,但未在统计上得到显著结果。
2.以年度间盈利相关关系检验会计变更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
年度间盈余的相关性检验会计变更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影响见表7和表8。其中,表7为本期盈余与下一期盈余的相关关系检验,表8为本期盈余与预先两期(下两期)盈余关系的检验。从表7可以看出,企业年度盈余间确实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加入相关控制变量后依然成立。笔者加入Change和Earnings的交互项,检验会计变更对年度间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交互项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会计变更显著降低了企业年度间盈余的正相关关系。从表8中关于本期盈余与前置两期盈余关系的检验结果可见,与上述回归结果相近,会计变更显著降低了企业年度间盈余的相关性,再次支持了假设2b。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从盈余管理和盈余持续性的角度研究了自愿性会计变更对盈余质量的影响,以可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变量,实证检验会计变更当年发生变更的企业与配对样本盈余管理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发生会计变更的公司当年盈余管理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会计变更的公司;检验了会计变更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影响,包括变更对企业当年盈余持续性以及年度间盈余持续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以营业毛利/利润总额代表企业盈余持续性的检验中,发生会计变更的公司盈余持续性显著低于未发生变更的公司;会计变更公司后续的盈余持续性低于未发生变更的公司;对会计变更前后企业盈余持续性的变化进行检验,发现会计变更当年的盈余持续性显著低于变更前一年,而变更后一期的盈余持续性与变更当年不存在显著差异;分析了跨年度间企业盈余的相关关系,并检验了会计变更的影响,发现企业年度间的盈余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会计变更降低各年度间会计盈余的相关性。
本文的研究结论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会计变更的经济后果。从变更影响企业盈余质量的角度研究发现,会计变更降低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笔者认为,企业会计变更过程存在较多的自由选择和判断的空间,且会计变更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企业为更加全面地反映经营活动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管理层操纵盈余的工具,降低了企业的盈余质量,不利于投资者保护。
【参考文献】
[1] 魏明海.盈余的预期管理与盈余管理[J].审计研究,2005(3):18-22.
[2] KOTHARI S P,RAMANNA K,SKINNER D J. Implications for GAAP from an analysis of positive research in accounting[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0,50(2):246-286.
[3] WATTS R L,ZIMMERMAN J L. Positive accounting theory: a ten year perspective[J]. The Accounting Review,1990,65(2):131-156.
[4] 倪敏,黄世忠.非机会主义动机盈余管理:内涵分析与实证研究述评[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4 (1): 58-67.
[5] FAN J P, WONG T J. 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the informativeness of accounting earnings in East Asia[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2,33(3):401-425.
[6] BEATTY A, WEBER J. The effects of debt contracting on voluntary accounting method changes[J]. 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3,78(1):119-142.
[7] 王玉涛,薛健,陈晓.企业会计选择与盈余管理――基于新旧会计准则变动的研究[J]. 中国会计评论, 2009 (3):255-270.
[8] 丁庭选. 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与非正常自愿性会计政策变更――来自中国上市公司 2009―2011年数据分析[J].会计之友,2013 (17):8-15.
篇5
【关键词】资产减值,盈余管理,信息披露
一、引言
2012年,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全年资产减值损失高达157.68亿元,是2011年该公司资产减值损失的近十倍,一举成为A股“计提王”,并导致中国中冶在2012年净亏损103.48亿元。2013年,*ST长油大额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6亿元,导致净利润巨亏59亿元,从而连续四年亏损,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第一家退市的央企。这些企业的“洗大澡”行为都与资产减值密不可分。尽管我国颁布了专门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但由于其存在大量的会计估计,使资产减值成为了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时使用的主要工具。本文通过回顾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问题,指出现行会计准则和制度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并深入分析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从规范会计准则、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加强监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核心问题
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并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正式实施。资产减值问题首次以专门准则的形式出现,其计提范围和确认、计量方法等均发生重大变化。但从近年来的实施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核心问题。第一,关于计提减值的依据。准则规定企业在会计期末是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取决于资产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只有在存在减值迹象的情况下,才要求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这样的界定使得企业计提资产减值的依据多种多样且需要大量的人为判断,比如对企业经营环境的判断、对市场投资报酬率的判断、对资产经济绩效的判断等,这为企业进行有意的盈余安排创造了条件。第二,关于可收回金额的确定。准则规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但是,现实情况是更加复杂多样的,而准则只对资产减值计提金额的确定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原则性指导,这也为企业留下了大量的选择和操纵空间。
由此可见,现行会计准则和制度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依据、时点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只要求在资产出现明显减值迹象时计提减值准备,而计提减值的时点、依据和计提金额都需引入职业判断,有时甚至需要利用专家的工作,这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创造了条件。
三、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大量的案例表明,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过程中伴随着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这会损害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一)资产减值的计提动机。资产减值的计提动机包括扭亏动机、“洗大澡”动机、管理层变更动机、利润平滑动机、稳健性原则、经济因素和契约成本等。在我国资本市场,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主要集中于扭亏和洗大澡。
(二)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常见方法
1、资产减值计提不足。已有迹象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但企业不足额计提减值准备或推迟计提,以保证当年盈利或微利。
2、转回减值准备调节利润。一般情况下,企业会在业绩较好年度计提一定减值准备,而在以后某一业绩不好的年度转回,以达到预期财务目标。若企业估计当年必定亏损,就会一次性大量计提资产减值,即“一次亏足”,使得当年巨亏“洗大澡”,从而减轻以后年度的业绩压力或通过转回减值准备实现盈利。
3、在当期计提减值准备使以后期间少确认成本费用以增加利润。在保证当期利润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在当期计提资产减值使以后期间能够减少成本费用从而确保利润的稳健。例如,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使当期利润偏低,期末存货成本减少,但以后期间的销售成本也将相应偏低,这能使以后期间的利润反弹。
4、混用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以及会计差错更正来调节资产减值进行利润调整。例如,对于存货,应按单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却按照资产类别或总体计提,从而减少跌价准备以增加利润。反之,应按资产类别或总体计提减值准备的却按照单项资产计提,从而虚增跌价准备以减少当期利润。
四、总结与建议
资产减值会计处理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盈余管理行为。为了避免管理层操纵报表,使财务信息客观、公允、及时地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保护外部投资者利益,必须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加强企业信息披露力度与外部监管。
(一)增强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明晰性和可操作性。准则制定者必须改变过去仅仅以防止企业隐瞒利润、偷税漏税为准则制定出发点的思想,应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并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以压缩会计准则留下的自由空间、减少管理者的会计估计和职业判断为指导思想,制定操作性较强、模糊性语言较少的具体标准,提高对会计实践的预测性和前瞻性,及时规范会计实务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完善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同时,应重点引导管理层在会计准则所允许的弹性空间内,运用职业判断寻找会计选择的平衡点,以提高资产减值信息的价值。
(二)提高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信息披露的质量。首先,必须规范资产减值会计信息附注披露的格式。监管部门应出台相关技术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资产减值会计信息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强制要求企业采用文字描述与数据列示的形式,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对导致资产发生减值的事实及环境、减值准备确认的具体方法及理由进行详细披露,提高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和会计信息质量。其次,应加强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对于资产减值会计信息披露不足或故意隐瞒的公司,除责令其充分、详细地补充披露相关会计信息外,还应追究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与民事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 应用
一、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现状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时代,人才无疑是企业最核心的资本。人力资源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具有创造利润、用之不竭的优势,是企业制胜的法宝,也是我国第三产业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会计学是人力资源管理在会计核算上衍生出的新学科,人力资源管理在对人才投资成本的核算与人力资源投资运营方面都需要会计学的辅助,以帮助企业对人力资源投资的成本与收益进行预测,从而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但是,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与应用还不完善,在制度层面和开发维护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在理论体系方面,人力资源会计缺乏充分的理论基础。我国现有的一些研究著作里,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方面一直都是主要的研究对象,注重以货币计量的方法对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进行测量,其重大意义是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有用帮助。但是,由于人力资源会计起步较晚,与传统会计相比,它的整个会计理论体系还不健全,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所以,现阶段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重中之重就是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从而综合、全面地评价人力资源的投资收益。
第二,在会计确认方面,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存在着一些不足。对于人力资源的会计确认,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人力资源是否符合资产确认的标准;二是若符合资产确认的标准,那么也应该确认相应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而目前我国对人力资源一般都会定义为企业对人才的资本投入,是一项投资行为。那么,把人力资源确认为资产后,相应的负债和权益的增减变动会呈现什么样的趋势,我国一些研究著作中并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解答。相关专家还认为:由于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将其单纯确认为资产也是有误区的。
第三,在制度层面,人力资源会计制度的建设才刚刚起步。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提出已经有很多年了,但至今仍未形成完善的会计理论体系,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无法付诸实践。而要使人力资源会计真正成为企业会计核算的中坚力量而不是管理会计的组成部分,就必须设计一套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会计制度,对人力资源会计的概念、特点、分类以及应用做出明确规定,将会计理论的推广上升到制度层面,这样,当我们在明确了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中所占有的地位之后,才能更好地明确人力资源投资的成本与价值之间的关系,才能在会计报表上反映出企业在人才资源上是否后劲充足。
二、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内容
(一)人力资源会计制度设计
与传统会计相比,人力资源会计的核算对象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一是以人为生产资料,核算其投资运营中产生的成本与收益;二是对人才的支出资本化而不是费用化,因为对人才的投资是一项长期的支出,其收益不是当期就能获得的,故不应作为当期费用入账;三是人力资源的所有者也应参与企业权益的分配。那么,结合人力资源会计的这些特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参与人力资源会计制度的设计。
1.明确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意义
结合我国的国情,人口众多、物质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已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但这也是我们最大的资本,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走人才强国的道路。同时,信息化进程的加快让我们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这些都是需要人力资源来支撑的。要想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进行确认和计量,从而得出人力资本的价值,我们就需要一门新的学科----人力资源会计。这就是人力资源会计存在的意义。
2.明确由谁来参与设计
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的战略资源,必须由公司领导层组织专门的高水平的财务会计团队和相关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成员组成人力资源会计团队,参与会计制度的制定,包括设计相关记账凭证、会计科目、会计分录等一系列账务处理的制度。这样的人力资源会计制度才能够满足人才这一特殊资产的会计核算,也能够统筹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往来。
3.明确什么时候设立人力资源会计
一个企业发展程度的高低与其所拥有的人才息息相关,为强化人力资源的管理,实现效益最大化,率先建立人力资源会计制度的企业必然最先受益。因此,一个企业的领导层要能够把握建立人力资源会计的时机,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状况和人才资源管理能力以及人力资本的成本与价值等设计人力资源会计制度。人力资源密集的企业应该最先设立人力资源会计,例如培养人才的高校以及咨询公司、金融业、高科技产业,还有以人为投资对象的文艺团体、足球俱乐部、篮球俱乐部等,都涉及到很多人力资源会计学问题,所以这些行业把握设立人力资源会计的时机很重要。
4.明确人力资源会计的培养机构
我国人力资源会计在会计实务方面是一片空白,因此,要真正推行人力资源会计制度建设,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力资源会计,找到专业的人才培养机构很重要。例如,在开设人力资源管理和会计学的高校设立人力资源会计,使大学生一入学就能够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毕业后到企业就可以组建自己的人力资源会计团队,这是教育投资,也是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企业也可以组织公司内部的财务主管或注册会计师进行培训,这也是一种对人力资源的投资。
5.明确人力资源成本
人力资源成本包括为获得企业所需的人力资源而发生招聘、培训以及员工的福利、医疗保险等而发生的支出或费用。人力资源成本是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的基础,是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的主要核算对象。当然,人力资源成本的确定也按照历史成本计量,按人力资源获得时和使用过程中实际产生的成本或费用进行记录和核算。
(二)人力资源会计模式研究
现在学术界将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分为三类: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模式和劳动者权益会计模式。每一类人力资源会计模式的出现都有其核算优势和劣势,它也是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研究不断探索的结果。
1.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就是以人力资源成本为核算对象的计量模式。而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方法通常采用成本法,即以人力资产的投资价值为核算对象计量其成本,核算方法是历史成本法,设置“人力资产成本”会计科目,用于核算诸期累积的人力资产的成本。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单独核算企业在人才招聘、安置和培训开发方面的支出,在支出初期将这项成本进行资本化,然后按照分摊期诸期费用化,这样就符合了传统会计在成本核算和摊销方面的处理方法,是符合规范的会计处理。同时,它还给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人力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展现的价值,使公司重视对于人才的保护和培养。但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只是对人力资源取得和培养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进行计量,而对人才本身的价值和创造的价值不关注,这就使得具有不同水平的人才所发生的成本在会计账目上无法和其创造的价值对等,不利于企业选拔更优秀的人才。二是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所核算的人力资源成本并不能预测企业的未来收益,从而无法进行税收筹划,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2.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模式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模式研究的是人力资源价值在会计核算上的作用。所谓人力资源价值,就是指人力资产能为服务对象所带来的价值。这种会计模式适用于衡量人力资源投资的长期效益,它能够对人力资源所创造价值的增减变动进行预测,对人才的开发利用进行规划,从而核算企业一段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例如,一些大型生产车间的人员管理会在不间断的时期内鼓励员工进行轮岗换岗,这也是对人员素质的一种考核,以发现员工真正适合的岗位,这就是人力资源价值会计需要核算的内容。
3.劳动者权益会计模式
这是一种新型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它是在对其他两种会计模式继承和改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目的是确认劳动者在企业中的地位,从而保障劳动者个人权益的实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对员工福利的保障,但在其核算上没有独立的部门,而是从属于企业人事部门的工资核算部分,这不利于劳动者培养维护自身权益的自信心,也不利于公司长远发展。因此,设立劳动者权益会计,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法定权益、社会保障权益及其衍生的价值增值部分的奖励设置专门会计账目进行核算,对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进行定价,使劳动者明确自身的价值,从而提高人力资产的质量。
三、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一】2015年10月,A公司招聘一名技术工程师,期间发生的招聘费用为300元,企业为这名工程师支付其原来从职公司的违约金10000元。
会计处理:企业为招聘员工所发生的支出应该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设置“待摊人力资源取得成本”进行核算。因此,相应的会计分录为:
借:待摊人力资源取得成本 10000
管理费用 300
贷:银行存款 10300
然后这一笔违约金的成本在其签订的合约期内进行摊销,假设企业和这名工程师签订了5年期的合约,按直线法摊销,每年的摊销额就是10000÷5=2000(元),则每月的摊销额就是2000÷12=166.67(元)。摊销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166.67
贷:待摊人力资源取得成本 166.67
【案例二】2015年12月,A公司派这名工程师去培训,为期一年,支付培训费用10000元。
会计处理:企业为培训员工所发生的支出也应该确认为长期待摊费用,设置“待摊人力资源开发成本”进行核算。因此,相应的会计分录为:
借:待摊人力资源开发成本 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每个月的摊销额为10000÷12=833.33(元),摊销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833.33
贷:待摊人力资源取得成本 833.33
四、结语
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与应用应该逐渐进入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这样才能完善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体系,对其制度的完善和会计模式的确定也有很大的帮助,从而为人力资源招聘、培训和开发维护方面的会计处理提供明确的处理思路。这也是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我国国情的人力资源核算方法,必将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胜利.关于我国人力资源会计核算及应用分析研究[D].四川大学,2007.
[2]张艳丽.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商业,2008(27).
[3]吴泷.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创新[J].会计研究,2008(10).
[4]陈丹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体系设计――以华为公司运用为例[D].西南财经大学,2013.
篇7
关键词:激发兴趣;英语语境;多媒体教学辅助
在我每年参加完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新大纲新教材的培训后,都会满怀信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但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我就感到压力重重,深切地感受到新大纲、新教材对提高教师自身各方面素质的挑战。新大纲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如何让学生自主快乐地学习,感受到学英语的快乐,这是身为教师们首要思考的事。
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在于课堂教学,向课堂要效率,在课堂上激起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还学生自主,让他们开心快乐地学习。
一、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研究教师如何教,还要研究学生如何学,掌握学生的个性性格和心理特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品质。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小学、初中生正处在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这阶段的孩子们活泼好动,对新奇事物的接受能力强且快。然而此阶段的英语学习却单调枯燥,不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此时教师需根据学生特点准备一些气氛活泼的教学活动,比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多媒体具有直观、生动、多彩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例如:用英语歌曲作为课堂导入,同时播放此阶段学生感兴趣且能与所学内容相结合的图片、场景或文字,这种课堂导入可很快消除学生的倦怠心理,激起孩子们的兴奋点,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及质量。
二、合理设置语言环境,让学生轻松高效地理解、掌握、运用知识点
教材的教学难点与重点是老师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标尺。但在教学过程会经常遇到教师只靠言传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情况,遇到类似的教学难点,可辅助网络软件或设计贴近生活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帮助其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比如在教“What sport do you like best?”时,我设计了一段动画情境,让学生选择不同的运动动漫,之后交给学生操作,老师在一旁指导。操作一遍后学生便可理解并能模仿运用。这样,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领悟并掌握了所学知识,作为教师则轻松地完成了教学难点和重点的教学任务。
三、趣味教学单词,帮助学生突破难关
单词的认知与拼写是英语初学者的重点也是难点,看似简单的单词,记忆起来却十分枯燥且易忘。而我们现在用的牛津版教材单词量大,单词的跨度大,不容易掌握。很多学生会因记不住单词而不愿学习英语,进而英语成绩下降,恶性循环下来,产生对英语的厌学、弃学情绪。因此,帮助学生有效掌握英语单词,是英语教师教学的基础与重点。为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在英语单词教授过程中,可配以网络课件显示,多彩的画面及生动、活泼的动画可有效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理。学生一旦感兴趣就会对画面有印象,与此同时对单词也就有了印象,之后辅以练习、拼写便事半功倍了。遗忘是英语单词学习的大忌,为避免这些,英语教师可在加强拼写及运用单词练习的同时设计单词记忆游戏,比如:播放动物叫声,让学生比赛说出动物名称,这样可降低学生的厌烦心理,巩固对单词的记忆,活跃课堂气氛。
四、创设仿真语境,锻炼学生口语
英语是现阶段学生必学的重要课程之一,语言学习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语言环境。在中文环境中学习英语有难度,因此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多创造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开口说,锻炼孩子们的口语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我会根据所学课时内容,让学生各自分组根据对课文的理解营造相关场景,运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锻炼了学生们的口语能力。现在多媒体更多地被运用到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还可通过播放英语动画,提高学生的语感,让其产生一种需要运用英语交流的欲望。这样的教学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了展示平台。
同时,我们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发展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要。如:在教学字母的过程中即可教给学生音标,在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拼读规则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单词的读音,这样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锻炼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新课程的带动及多媒体等网络软件的运用下,情境教学已成功运用到英语教学过程中,情境、语境教学得到了有效实现,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科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故事教学 英语 快乐
孩子天生喜欢富有神奇色彩的童话故事,喜欢在故事中寻找快乐、理想和正义。英语故事能帮助孩子们建立起一种外语的语感,使他们熟悉语言内容和句子结构。在故事表演中,时而当观众,时而拥有观众,无疑也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乐趣。通过这种形式,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丰富教师的课堂教学。
一、英语故事的选择
故事教学不纯粹是为了讲述故事,而是借故事的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及提供的语言和语段信息来呈现各类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了让故事适合于课堂教学,一定要选择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又能让重点词和句子自然地穿插或反复出现的故事,并帮助学生养成自然习得,同时还要使故事的难度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和营造运用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其中。
二、英语故事的呈现
选择好了故事,仅仅是选择好一堂课的载体。同样一堂课,有的教师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却教得很费劲,课堂死气沉沉,学生难以融入故事氛围中。因此,教师还应注意故事呈现的方式与技巧,运用肢体语言、动作、面部表情和声音变化等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节。
(一)呈现时充满激情
教师利用丰富的面部表情和抑扬顿挫的语音语调能够很快引导学生融入故事的情景和氛围中,也有助于学生体验故事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例如在四年级上册Wolf is coming这课中,教师可以解读一下这个小男孩为什么会这么做?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为四人小组讨论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并从中获得更多、更新的语言信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表演时肢体语言丰富多彩
教师的肢体语言是帮助学生理解语言和感染学习情感的有效方式。例如,在讲到Three little pigs时,教师可以夸张地耸耸肩,模仿小猪的动作;讲到He shouted,“wolf, wolf!”时,可以伸展双臂,模仿非常害怕的动作等等,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地吸到来故事情节中来。
三、英语故事的教学
英语故事中角色和语言环境的多样化,有利于学生模仿语音语调,提高英语语感。在我们现行的新标准英语教材中,每个模块的两个单元内容大多由单词、句子和会话组成。应该如何适当地运用故事开展教学呢?
(一)故事教学内容为单词时
采用故事教学是要让学生掌握单词,不一定要把整个故事讲述出来,但可以在掌握单词的基础上表演这个故事。如在三年级Module 2这一节词汇课时,有long,short,big,small,fat,thin六个词汇。为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单词,教师充分利用丰富的语态和肢体,模仿各种动物不同的声音,为学生创编一个有趣的故事,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故事情节的语言点,既愉悦了学生身心,又使学生学习了相关的语言点。
(二)故事教学内容为句型时
采用故事教学是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句型,并进行对话表演。如教学Can you run fast?这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比赛做动作run,jump…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说“Can you…? Yes,I can./No,I can’t.”配上一定的代表性动作,学生兴趣盎然。同时,教师还利用已学的短语:play football、go swimming等,在呈现故事内容时,教师以开运动会引出,并围绕此目标开展活动,在表演中对学生在体育健康方面做了很好的教育。
(三)故事教学内容为对话时
小学英语故事一般以对话的形式出现,有利于学生模仿、表演和进行对话操练。但在教授过程中,学生很难将对话形式的英语故事转换为陈述形式,即学生在retell这一环节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英语故事学习中加强对关键词的识记,并运用每句话的关键词复述故事。例如,在教学Little Red Riding Hood一文时,可以先为学生呈现语篇,通过故事对话,让学生找关键词Little Red Riding Hood,a wolf,grandma,wants,eat…使他们通过对关键词的理解来复述整篇文章,通过反复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语段的分析能力。
四、活用和拓展英语故事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在课堂上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自己编写故事。如故事Country mouse and City mouse,围绕老鼠、家、城镇和乡村这三个相关话题,可以开展多种活动。先引导学生讲出自己是否喜欢老鼠,并说明理由;再谈谈理想中的住房;然后分组,分别以城里老鼠和乡下老鼠的名义互发e-mail;最后用一些照片、实物进行城乡差别的对比。这些活动构成了从故事引发的又一个层面的内容,使学生得到启迪并从中受益。
总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小小的故事可以包含多种变化,故事教学中的故事内容丰富,融合了各方面、各学科的知识。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多运用故事教学法,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尝试进行故事教学,充分体现“用中学,学中用,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用英语讲故事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一、借助事物,缓慢步入词汇学习的“快车道”
小学生背单词感到枯燥无味,容易失去学习兴趣,但对新鲜事物能产生好感。对于才开始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图片、多媒体、投影等贴近生活的生动的事物是孩子们比较感兴趣的。教师可以借助这一点进行些简单的单词教学。例如:在教小学英语animals时,可以先让孩子们仔细听单词的读音,使孩子们从听觉上正确地感受到单词的读音,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animals图片展示给大家看。如,教师拿出兔子的图片,让孩子们说出是什么动物,再拼写出单词:rabbit――r-a-b-b-i-t。在教小学英语colours时,可以让学生带上美术课经常使用的水彩笔,可以让孩子们在先行准备的画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颜色,使孩子们从视觉上正确地理解,然后教授学生颜色类的单词。让孩子们能够从视觉的基础上进行对单词的理解与认识。
二、借助肢体,平缓进入词汇学习的“快车道”
单词的教法是枯燥无味的,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眼神、动作甚至一举一动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兴趣。
交警的肢体语言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同样在课堂上肢体语言有助于儿童掌握单词,如在教swimming, rowing, climbing, fishing, skating等单词时,教师先示范,边发音边展示肢体语言,然后操练时采用多种形式:全班起立,边发音边做动作;小组展示肢体语言和发音;个别同学到教室前展示;小组合作――一人发音一人展示肢体语言、一人展示肢体语言一人发音。在同学们基本掌握发音的基础上,教师可只显示各种单词的嘴形而不发出声音,让学生快速猜出单词的读音,这样有助于矫正同学们的发音。
三、导入游戏,逐步推进词汇学习的“快车道”
小学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比较喜欢玩。英语游戏可以带着孩子在学习中玩。例如:Bingo的游戏。
1.制作单词卡片,正确示范 如果读的单词和图片是一致的,学生就跟读;如果不一致,学生就大声说Bingo。
2.学唱英语歌曲,提高兴趣 说唱能力是儿童语言技能重要的方面,在《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分级目标中对小学生说小诗、唱歌谣的数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将诗歌引入小学英语课堂,不仅便利教学,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激发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
3.通过游戏竞赛,促进竞争 通过这个游戏更多地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竞争性与合作性。
4.实施“双边”评价,加强巩固 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游戏的过程中,达到了复习巩固单词的目的。教师还可以用别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及求知欲,来加强孩子们的记忆,如:大小声、找朋友、What’s missing?单词接龙(当然可以根据孩子们的水平加深要求)等游戏都能激发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创造活泼、快乐、高效率的课堂。
四、正确发音,加速推动词汇学习的“快车道”
单词是英语的组成部分,它在英语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单词,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正确地发音、理解词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用单词的前后缀来理解词义 让学生说说某个单词是怎么由一个单词加、减后得到的,从而发挥孩子的联想能力。如:“farm”加“er”变成farmer”;“hunter”去“er”变成“hunt”。
2.利用单词的合成来理解词义 英语单词的合成词,就是由两个不同词义的单词合并而成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bookcase”由“book”和“case”组成;“policeman”由“police”和“man”组成;“cupboard”由“cup”和“board”组成;“mango”由“man”和“go”组成。如果教师用这个角度来思考、来讲解,学生基本上能过目不忘。
3.利用拼音合成,记忆单词 利用汉语拼音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帮助英语初学者解决读记单词的困难,实现快速、高效的拼读单词目的;同时利用认知语言学对词汇学习的启示,将词汇进行分类,通过对比、分析、综合的认知方式达到高效记写单词的目的。
五、适当奖罚,快速提高词汇学习的“快车道”
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尤其是在英语课堂上,活动量较大,频率较多,而小学生也是在参与――被评价――再次参与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学习乐趣、获取新知的。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做到如下两点评价:①以鼓励为主的评价 ② 注重形式多样化的评价。这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才能有所提高。
六、付诸实践,加速提升词汇学习的“快车道”
篇10
知识的蓬勃兴起带来了会计开发的巨大突破,由此产生了人力资源会计这一新型的会计分支。人力资源会计自60年代提出至今已有几十年了,中外学者对此作了许多有益的研究与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成果。然而,步入90年代,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却停滞不前,缓慢,至今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还停留于“纸上谈兵”,无法付诸于实践。究其原因,在于会计界至今尚未确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尤其是确认、计量和报告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内涵看,对“人力资源”的归集和分配,只是原有会计核算程序的改革,并未突破传统会计的范围。帐面上人力资产的价值并不代表人所(能)创造出的价值。以现时重置成本计价,有个重置标准和不同的可比性问题,与财务会计的结合问题也没有很好解决。
第二由于人力资源的确认与计量不是以实际成本为基础,其中涉及到许多主观因素和假定条件,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的模型大相径庭且过于繁琐。因此,至今未与传统财务会计融合,只能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组成部分来提供信息。
第三劳动者的权益未能明确界定。企业因取得,开发和使用人力资源付出一些代价特别是将人力资源上的支出资本化为一项单独的资产,从投资者立场看似应属于企业所有者,但人力资产上的那部分支出恐怕并不足以说明所有权的归属。劳动者权益和确定是人力资源会计的核心和本质所在,不解决好这一问题就无法激发劳动者的劳动热情,无法激发企业活力。这是知识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人力资源会计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假设
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人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而对它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和程序。它的目的在于用人力资源创造能力来反映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为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集团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包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两个方面。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指:为取得、开发和重置作为组织的资源所引起的成本的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主要是研究人力资源对企业的经济价值如何计量以及人力资源经济价值的决定因素问题,目的在于用人力资源的创造能力来反映组织现有人力资源的质量状况,为管理当局和外部利害关系集团提供完整的决策信息。
同传统会计一样,作为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也应建立在一系列会计假设的基础上,这是建立人力资源会计体系所必须依据的先决条件。
目前,人力资源会计假设在我国会计界有着不同的看法,综合各种观点,可以提出五个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假设: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信息是不可缺少数据假设。
这是指人力资源的数据信息对现在的和潜在的信息使用者作出的评价都是有用的,无论是管理当局还是外部投资者都必须依靠人力资源会计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人力资源作出正确的决策。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是会计存在和发展的灵魂。人力资源会计信息是不可缺少的数据信息假设,正是人力资源会计存在和发展的的前提条件。
(二)人力资源是会计资产的假设
这是指人力资源可能为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管理。这一假设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所在。如果人力资源不是会计意义上资产,那么也就无法进行会计核算,无法对使用者提供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人力资源会计资产假设是建立人力资源会计原则,决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的理论基础。由这一假设还可以派生出其他假设:(1)人力资源是会计主体可以控制的。(2)人力资源具有未来服务的能力。(3)人力资源是可以计量的,包括用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
(三)持续经营假设。
企业界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持续经营下去,破产清算毕竟是少数。即使可能发生破产,也是难以预计发生的时间。因此,在人力资源会计上除非有证据表明企业将要破产、关闭,否则都假定企业在可以预见将来持续经营下去,持续经营假设可能派生出人力资源会计分期假设。按人力资源会计分期假设,可以把企业持续不断的人力资源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一定期间,以便分阶段考核企业的账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持续经营假设是人力资源会计的一个重要基础前提,即在确定人力资源支出的会计处理时,如果支出是短期的,则就费用化,否则应资历本化。在进行人力资源投资时,也应合理确定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关系。在确定人力资源价值的时,应考虑到其未来收益。
(四)劳动力资源对象假设。
这是指人力资源的对象可以表述为一个会计实体中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源,既劳动力资源。它说明了人力资源会计价值所指向的对象是具有一定范围和条件的,具体包括:(1)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对象仅限于一个会计实体所能控制、支配运用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投资成本和价值的计量应以一个会计实体为限,不能超过这个范围。(2)人力资源会计所要计量人力资源是作为生产要素的过去资源。劳动力资源对象假设为正确确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划分权责关系奠定了基础。
(五)人力资源的价值是管理方式的函数假设
这是指人力资源价值除了来自本身的技能、性质、健康等状况外,还受到管理方式的。人力资源价值在不同管理方式下会产生不同的效应。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不同管理活动,可以使单项人力资源价值增长、耗竭或保持不变。其二,不同的管理活动,可以使人力资源的协作力或集体力增强、不变或减弱。人力资源的价值是管理方式的函数假设为人力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
我们已经对建立人力资源会计体系的会计假设作了,那么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应包括哪些方面呢?,随着会计学界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日趋深入,普遍认为,完善人力资源会计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一)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较早提出来的,比较成熟的人力资源会计模式。早在70年代美国会计学者弗兰霍尔茨就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定义为:“为取得、开发和重置作为组织的资源的人所引起的成本的计量和报告。”这种开始意义的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模式所做的探索为人力资源会计和财务会计的相融合创造了条件。通过增设一些相应的会计科目,使人力资源成本的会计信息能够在遵循公认会计原则的前提下通过传统会计程序变通取得。对人力资源投资形成人力资源成本,这部分内容已经论证得较为全面,并且理论界基本达成共识。归纳人力资源成本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项:
1, 原始成本。即用人单位为了获得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包括招聘费和调人费。
2, 追加成本。指各种正规的培训费,包括新进员工上岗前的培训和为了使劳动者者获得工作技能和知识更新而进行的培训的费用。
3, 使用成本。指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或间接费用,包括工资、奖金、福利的各种与人力资源使用有关的各种费用。
4, 安置成本。指职工内部凋动(转岗分流)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和退职、退休后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按照收益费用配比原则和权责发生制原则而预提的相关费用。
5, 流动成本。指职工因解聘,辞职而了生的各种费用,包括支付的解聘费用或职工“跳槽”过程中发生劳动争议诉讼费等。
6, 机会成本。指职工在调动期间耽误工作而造成的损失,或者在选择工作岗位时放弃某种机会而造成的损失。
7, 沉没成本。又称旁置成本。指的是已经投入的人力资源成本,因某种原因没有加以有效地使用而闲置起来造成的损失。
8, 重置成本。职工调动后,要重新物色合适的人顶替而发生的各种费用
对于人力资源会计帐户体系的设置,会计界许多学者都进行了研究,初步确立了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帐户,除保留传统会计中的有关帐户外,还应增高以下帐户:
1, “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帐户。核算企业在人力资源取得方面投资总额的增加、减少及其余额。
2, “人力资源开发成本”帐户。核算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投资总额和增加、减少及其余额。
3, “人力资源投资”帐户。核算企业因人力资源的取得和开发所引起的人力资源投资总额的增加和由于人力资源的离职而导致人力资源投资总额的减少。
4, “人力资源投资摊销”帐户。核算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累计摊销额。
5, “人力资源投资损失准备”帐户。理论上讲,人力资源的取得和开发成本符合资产的确认标准,但是并非企业的每一位职工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一方面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取得邢成本应予以资本化;另一方面,为了充分遵守谨慎原则,企业应计提的人力资源损失准备。“人力资源投资损失准备”帐户用来核算企业计提的人力资源损失准备。
6, “人力资源投资损益”帐户。该帐户核算对人力资源投资所产生的的损益。
当然,人力资源成本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首先,开始意义的的人力资源成本,只是管理会计的简单扩展;修正的模式也只是对原有会计核算程序的改良,即依据人力资源会计所反映的人力资源价值,只是将传统会计中列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有关人力资源开发取得费用,按一定的方式归类并予以资本化计量为人力资产价值,未有所突破。其次,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并没有对人的能力和产出价值进行计量,也就是说,帐面上的人力资源资产并不代表人力资源所创造或所能创造的价值。从而也不能体现出人力资源的真实价值。最后,更重要的是,由于人力资源成本没能明确人力资源的所有权的归属,而只是将花费在人力资源上的支出资本化为一项单独的资产,因而也就不能从跟本上调动劳动者的内在积极性。
(二)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人力资源价值是蕴含于人体内的能带来经济利益的潜在劳动能力,人在运用这种劳动能力的过程中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人内在劳动能力的价值只能推测、判断而无法准确计量,但它创造出的外在价值却是可以计量。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可以以过去创造出的价值为计量基础,人力资源会计是对人力资源本身具有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它所能反映的人力资源价值既可以是人力资源过去创造的价值,也可以是人力资源将来能够创造的价
值。人力资源会计主要不是以投入价值而是以产出价值作为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基础。这使得对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不可能绝对正确,而只能采用推算的。,常见的计量方法有经济价值法、商誉评价法、工资报酬折现法、拍卖价格法、随机报偿价值法等。由于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计量不是以实际成本为基础的,它的计量方法有悖于传统会计原则,这使得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在西方至今未与财务会计融和,而只是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会计信息。
因此,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计量和确认,也就成了焦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比较切实可行的办法是,扬弃按笼统总利润分配的传统观念,创立利润分块责任制,平均利润税后全部按资源分配,内涵利润税后小部分按资分红,大部分留成论功性赏,生产者(人力资源)运用生产资料(物力资源)生产的产品价值是由C+V+M组成,C是补偿生产资料消耗的价值; V是生产者的社会平均必要价值,以工资形式支付;M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而创造的剩余价值,分为社会平均利润与内涵利润两块。具体而言:
社会平均利润是按投资额乘以社会平均资本利润率来的,是一个硬指标占用物力资本越多,上缴社会平均利润的任务越大,又能形成自我约束投资机制,杜绝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合理配置资源。社会平均利润是简单再生产与外延扩大再生产所创造的最低利润,可作为总经理受托责任最低的“量”的界限,少罚多奖。还要强调指出,这是全员在社会平均生产力基础上,运用生产资料,所创造的最低利润,全员已按月领取工资(最低收入),所以税后社会平均利润应全部按资分配,以保证物力资本所有者的最低收益。
内涵利润是人力资源所有者 (先进的经营者与员工)运用物力资源,努力技术提高生产力,进行内涵扩大再生产创造的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的利润,是一项价值指标。但是,没有物力资源的条件作用,这一部分价值仍然创造不出来。所以,税后内涵利润小部分(30%)按资分红,以保证物力资本所有者享有越来越多的额外收益;大部分(70%)留成,首先重奖先进经营者,然后按事前事中各责任中心所创造内涵利润的一定比例分配给先进个人,以保证先进经营者与员工的报酬越来越丰,激励全员在同一社会资本利润率起跑线上竞争,形成依靠进步多创造内涵利润的公平竞争机制。
可以看到,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能够避免传统会计因无视企业人力资源价值而低估企业整体价值的弊端。它通过对人力资源价值已创造的或未来能够创造的价值进行计量,将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人力资源潜在或现实价值数量化,从而向企业管理当局和投资者以及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了较为完整的企业资源信息。同时它也能够促进企业管理当局更注重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投资,充分挖掘企业人力资源个人价值以及组织价值对企业价值增值的能力,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然而人力资源价值也有明显的不足。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仍然没有解决人力资源所有权归属的。而且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计量也又待于进一步完善。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不足之一,即由于采用的计量基础有悖与传统会计原则,因而西方人力资源会计模式只是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子系统进行探索。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不足之二,仍然没有解决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问题,即便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反映人力资源真实价值,由于它不能实质上明确劳动者在中的地位,因而也同样不能从根本上调动劳动者的内在积极性。
(三)劳动者权益会计
劳动者权益会计是在继承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并对人力资源价值会计进行改造的基础上提出的。劳动者权益会计通过对传统会计等式的重构,实现了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相融合。它在承认人力资源是有价值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出人以劳动者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人对企业的贡献高于其他任何物质资源,所以他们应该同物质资源的所有者一样享有对企业新出价值的分配权。这种权益包含两项:一是法定的劳动者权益,指国家为保障劳动者个人或集体利益而以法规形式明确从成本,费用中计提的补偿性劳动者权益,按劳动力市场机制和当时的生活资料的价格来确定;二是实现的价值增值部分,按留存的劳动者权益以及劳动者的实际贡献,进行资产性收益分配和劳动者权益的收益分配后,划归劳动者权益的部分。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分配的形式可以是货币形式(如效益工资),也可以是非货币形式。明确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能够从根本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劳动者权益会计为实现对传统会计等式的重构,提出了人力资源投资,人力资产,人力资本和劳动者权益这四个概念。人力资产是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可望向企业流入未来经济利益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与人力资产相对应,它代表劳动力的所有权投入企业形成的资金来源,性质上近似于实受资本。劳动者权益概念的确立则是劳动者权益会计的关键。劳动者权益是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源的所有者而享有的相应权益,它包括:一是人力资本,二是新产出价值中的劳动者部分。在把前述四个概念引如会计等式后,劳动者权益会计就将传统会计等式重构为:
物力资产+人力资产=负债+劳动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这一公式表明,在人力资源会计管理体系内,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组织的一项首要经济资源,并视同一项最重要的特殊资产进行价值核算与控制,劳动者不但获得自身价值的补偿,人力资源产权权益的体现,还将以知识性人力资源产权所有者的身份参与企业最终剩余价值的分配。
(四)重构会计恒等式对会计报表的
1 人力资产
人力资产投资
减:累计人力资产投资摊销
人力资产投资净值
人力资产价值
减:累计人力资产实现价值
人力资产未实现价值
2 流动资产
······
3 长期投资
4 固定资产
5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
······
6 其他资产
······ 1负债
·····
2 人力资源权益
人力资本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职工基金
劳动保险基金
失业保险基金
未付奖金
公益金
人力资源权益分红
人力资源权益分成
人力资源权益公积
3所有者权益
资产合计 负债及权益合计
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应包括两部分:
1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将人力资产列示与资产负债表方之首,是因为人是经济中最重要,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因素。为了反映企业用于职工的成本以利与进行用人决策,应列示“人力资产投资”;为了反映人力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为企业提供服务潜力的预测总价值,应列示“人力资产价值”。
2人力资源权益信息的披露。人力资源权益应包括人力资本,法定人力资源权益和实现的价值增值部分。在资产负债表人力资源项下以“人力资本”反映企业拥有的劳动力投资;以 “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职工教育基金”,“劳动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公益金”,等,反映法定的人力资源权益;以“人力资源权益分红”,“人力资源权益分成”, “人力资源权益公积” 等反映人力资源权益实现的价值增值部分。
四,如何推进人力资源在我国的
面对即将来临的知识,面对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的呼唤,我们应该改用人机制,从制度设计中体现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实质性。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了,和改进人力资源会计,并将其尽快付诸实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完善用人机制,降低因人才流失而造成的损失,保障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收益。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职工经费计提比例过低(仅占工资总额的1.5%),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并且培训费用不能作为人力资源投资成本资本化,直接计入企业的当期损益,势必企业的短期经济利益。这使得企业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才素质受到严重阻力。与国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外资企业的用人策略。外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他们一方面向员工提供有吸引力的工资,福利,医疗,保险,住房,养老等待遇;一方面有为员工提供进修,培训,升职的机会,为员工创造发挥潜力的条件。据统计,外资企业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的技工70%以上来自国有企业。
第二,鼓励企业加大人力资源的投资力度,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人力资源是21世纪的战略资源,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建设基金严重短缺,物质资源相对不足,唯有人力资源数量丰富而其潜力有待开发。有资源显示,我国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46%,技校工人队伍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7%,初中,技校程度的占30。4%,大专以上文化的占2。6%,显然有着巨大的开了潜力。我国经济建设人。财,物三大资源的特定格局收发室了我国的资源开发既不能以物质资源开了为中心,也不能以资源开发为中心,而吸能扬长避短,根据我国人力资源数量丰富,开发潜力大的特点,走大力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子,使巨大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资源优势,变人口压力为人口动力,化包袱为财富,这才是我国资源开了战略中最为明智的的选择。
第三,明确劳动者权益,人力资产与物力资产共同创造价值,亦应共同分享剩余利润。现行会计制度中只有物化资产,没有人力资产,将决定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排除在外,显然是不合理的。况且因为没有体现人力资本,劳动者与所有者的产权结构不能明晰,劳动者失去了分配剩余价值的资格。
总之,我们坚信,人力资源会计尤其是劳动者权益会计模式的推选,将会促使人们从单纯的人事关系组织,转为全方位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从仅重视单个有特殊才能的人才,到重视所有的各个层次的人才;从只考虑教育的经济价值,到把人力作为组织的一项重要经济资源,视同一项了重要的特殊资产进行价值核算与控制。一句话,其理论,是会计的一种创新;其实行,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主要文章:
1, 怎样开创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会计研究/2001。1/易庭源
2, 论劳动者权益的性质/会计研究/2000。10/袁振兴
3, 人力资源会计-----二十一世纪的会计主流/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0。8/周婕
4, 刍谈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帐户体系/财务与会计/2000。4/罗春艳、高昂
5, 建立人力资源权益会计要素的思考/财务与会计/2000。11/赵如兰
6, 试论人力资源会计基本假设/财会通讯/2000。7/叶际刚、宋丽梦
7, 人力资源会计研究评述/财会通讯/1999。11/徐国君、刘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