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我爱这土地范文
时间:2023-03-31 21:3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艾青我爱这土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文体 语言 功能 文化
西方观念中,将文体限定在语言学的范畴内,认为文体指文学文体,包括文学语言的艺术性特征、作品的语言特色或表现风格、作者的语言习惯,以及特定创作流派或文学发展阶段的语言风格等。童庆炳先生认为:“文体是指一定的话语秩序所形成的文本体式,它折射出作家、批评家独特的精神结构、体验方式、思维方式和其他社会历史、文化精神。”[1]这个概念下,文体这一概念除了包含以语言学为核心的文本样式,还包含着通过文体体现出来的作家的体验方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并且这一概念还与作家所处的时代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相联系。因而文体应当是思想与语言共同的反映。本文正是致力于从语词到思想对艾青的这首诗歌进行文本解读。
一、语言与功能
关于诗的文体根本在于它是最能表达形象的语言问题,艾青认为“最能表达形象的语言,就是诗的语言。称为`诗'的那种文学样式,韵脚不能作为决定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它是否有丰富的形象――任何好诗都是由于它所含有的形象而永垂不朽,却绝不会由于它有好的音韵”[2]。诗人在诗的第一句就用了一个“假如”来自比鸟儿,鸟儿这个意向的选择非常独特,作者没有选择老虎,没有选择老鹰,也没有选择树木,而用了“鸟”这个意向。鸟带给人的感觉是自由的,是柔弱的,鸟儿属于深林,属于天空。鸟儿歌唱带给人的是美好的感觉,而如果选择老虎咆哮则是给人害怕的感觉,老鹰是不会歌唱的,树木扎根于土壤,与大地连为一体,树给人的感觉是安稳的,粗壮的,牢固的。所以只有x择鸟这种柔弱的生物用“嘶哑”的喉咙,用生命来歌唱才更有一种“杜鹃啼血”的悲壮感,而且鸟相对于树来说是更加独立的个体,它可以飞在高空俯视大地,看到中华大地正在经受的一切。第二句作者说他“应该”用嘶哑的喉咙去歌唱,为什么这里作者用了“应该”而不是“必须”呢?“应该”词典上解释为“表示情理上必然或必须如此”。那么两者似乎区别不大,或许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应该在英语中对应的是maybe,而必须对应的是“must”,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应该有一种自我认同的意味在里面,而“必须”则有一种被迫的意味。这里诗人化身为鸟,用嘶哑的声音歌唱显然是出于自愿,出于对祖国,对大地深沉的爱。
接着,诗人开始歌唱,歌唱的对象分别是“土地”“河流”“风”和“黎明”。这四个对象作者分别用了四种不同的词去修饰。土地是“被暴风雨击打着的”,大地是艾青常常用来歌颂的对象,暴风雨则显然是一种批判的意味,它给土地带来了灾难。而河流和风作者却选用了“悲愤的”和“被激怒的”去修饰,这里作者显然是有了一个转向,前面是对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的侵略者的批判,后面则是对反抗侵略者的歌颂,而且“永远汹涌着”和“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更加强化了这种感情。“黎明”作者用了“无比温柔”去修饰,意向又由一种刚性的、粗暴的意象转为宁静和温柔。这里构成了一种“意象的反差”,这里作者的感情是丰富而复杂的。还需注意的是前面三个意象作者都用了“这”去指代,但到了这个意向,作者却用了“那”去指代,这种指示代词的转换其实也是作者情感的一种转换。为什么作者在如此暴虐的意象之后又变为无比宁静温和的意象呢?这里的“黎明”和前面的意象形成巨大的反差,加剧了诗歌的张力,黎明象征着一种希望,一种对正在经受磨难的土地的坚定的信念和美好的寄托。这里作家的感情就有了层次感,力量感,包含了三个层次的感情:一是对中国大地身处水深火热的忧思,二是对造成土地灾难的侵略者的无止息的悲愤,三是对于这片土地仍然心怀希望。情感层层递进,由外部环境的描述,走向内部的原因,进而转向内心,情感喷薄而出。
然后,作者用了一个破折号转折,说“然后我死了”。如果说破折号是一种对前文意义的转折,那么这个“然后”作者显然又不想割裂与前文的一种关系,因为“然后”这个关联词代表着一种承接。作者说“我死了”,但是为什么而死,作者却没有告诉我们。是被肆虐的暴风雨打击至死还是一直歌唱致死我们无法确定,但是我们能够确认的是作者对这片土地无怨无悔的爱,以至于死后也要让羽毛腐烂在土地里。属于天空的鸟儿最终选择了回归大地。这就让鸟儿的死更加悲壮了。
最后作者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这是整首诗里最为出名的一句。如果只是单独看这个句子,是很普通的一句话,但是因为有了前诗种种感情的积淀,情感的一波三折,由澎湃的情感转向宁静然后又起波澜。诗人最后是直接道出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这就让整首诗气脉连通,也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冲击。
二、视角与声音
篇2
《艾青诗选》是艾青的诗歌选集,从诗歌的风格上,可以看出艾青先生在解放前激昂、奔放、进取,反对黑暗歌颂光明;建国后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那么关于艾青诗选的读后感作文都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1最新艾青诗选读后感优秀作文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1这几天闲来无事,翻书柜时瞥见蒙上一层灰的《艾青诗选》,轻轻拂去灰尘,翻了几页。艾青中国式蓝色的忧郁深深的吸引了我。
艾青的诗是古体诗的内涵与此刻诗的外衣最完美的结合。它往往能将“大我”的豁达、“小我”的卑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在他的诗中无处不是静静地流淌着一种“蓝色的忧郁”。我爱艾青的诗,因为诗中的这种“蓝色的忧郁”。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苦修,锻造出诗人博大的“大我”情怀;于是痛苦不因一己之私,于是哀伤不因一己之利。“假如我是一只鸟,我应当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诗人的情怀从一己之悲中走出,又将走向何方呢?中国的文化土壤孕育出这样一种答案——祖国、人民和光明。人民栖息的“土地”作为一种意象从诗人的心中油然而生。屈原的“香草美人”,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不因为时事的艰辛而选择精神的逃避,不因为食不果腹而整日担忧“食无鱼”。或许处处碰壁,或许一生终不得志,但我仍会“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诗人走出自我的内心体验,以千年古国的过往与未来而忧思。你难以想象诗人的肩膀上负荷的力量,和他期望得到更多的职责——“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中国知识分子创作的源泉和思想根基。
我爱艾青的诗,又因为它的诗充满了语言的张力。艾青的诗往往前半部分或平铺直叙,或澎湃激昂,但往往要到诗文的最终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到达整首诗的,然后是在中谢幕。这往往产生一种言已尽而意未绝之感,使余音袅袅,三日不绝于耳。美!
我爱艾青的诗,源于艾青博大的胸怀;我爱艾青的诗,因其自然天成,而有着最伟大的手法,这是深厚文化积淀与彻底消化的产物;我爱艾青的诗,因为我同样和诗人一样,爱着这片土地和阳光。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2《艾青诗选》的封面十分的简朴,深蓝色的封面上仅有着一个艾青的头像和一些对《艾青诗选》的赞美。艾青拥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在他的诗中你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他对光明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黑暗势力的不妥协和极度痛恨。
他以革命的现实主义手法,深沉忧郁地唱出了祖国的土地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和不幸,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同时它的诗篇又激励着千千万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为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国土去英勇斗争。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艾青的诗歌中不仅仅蕴含着赤子的真诚,还蕴含着感情的真挚,是艾青心中情感的最真实的写照,是艾青的诗歌之所以动人的最根本的要素。每次看《艾青诗选》时,我总会被艾青那平凡却带着强烈爱国情怀的文字给打动。好像艾青就站在我的面前,深情地朗诵着这一首首诗,表达着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
我从艾青的诗中领悟到了善良、坚忍、勤劳的真正含义。“善的源泉潜藏在内心,如果你轻轻推开那扇心中的门,甘甜的泉水就会汩汩涌出。”从这句话中我看出艾青是相信“人之初,性本善”的,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善良的,我们必须要坚守善良的本心,不被邪恶所腐蚀。对生活多一分善意,少一丝冷漠吧,你会发现生活是如此的完美,充满着生机和欢笑。
一个人要想真正地成长和成熟,挫折是必不可少的。仅有经历了足够多的挫折,才能一点点地挖掘出自我身上的不足,从而去改变自我。仅有怀着真挚的热情去应对生活,生活才会给予你温暖的怀抱。仅有真正坚忍的人才能经历足够多的挫折且不被挫折所打倒,一旦被打倒那就很难再爬起来了。
勤劳能使我们的明天愈发充满活力和勇气,没有人是能够不劳而获的,仅有付出了才会有收获。仅有勤劳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和完美。艾青便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勤劳、坚忍、善良的人。
我决心向艾青学习,成为一个勤劳、坚忍、善良的人,尽我所能去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3“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艾青早年学画,对后期印象派情有独钟。而他的诗也好像一幅画,朴素、自然,不事雕琢,又充满深情,意境宏阔,深邃而忧悒,有一种崇高的美。他用斑驳的色彩与光影呈现民族苦难与爱国怀乡之情。
他的诗中,有热烈的红色。“油灯像野火一样,映出我们火一般的肌肉,以及那里面的痛苦,愤怒和仇恨的力”,红色意味着勃发的生命和血性,是中国农民面对压迫怒气腾腾的写照。“龙华的桃花开了,在那些夜间开了,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那些夜是没有星光,那些是刮着风的,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满树艳粉娇红,却让人想到死亡和血泪,既使江南处处是春了,风景繁华似梦,仍是触目惊心,让作者感到凄凄惨惨;大好春光、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家国之痛,得之心而寓之花也。火把已排成发光的队伍了,火把又流成红光的河流了……千万把高高擎起,火焰吞噬着铁黑的夜,散发着亘古的热与希望,如同沉寂中爆发出千人一口的呐喊。乌暗底色上的炽红,给人以按捺不住的力量和热情——如果太阳不出来,我们就自己创造黎明!
他的诗中,有一望无际的黄。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和荒漠……苍莽荒寒的北国大地上,烽火不断,只有饶阔的黄土地知道,有多少交织的逃难车辙,多少流离失所的北国人民!
这一幕黯淡的灰黄,包含了多少人的悲声和叹息!黄色的泥沙,使我们看不见远方,黄河的水,激起险恶的浪,古旧的渡船,载着我们的命运。凤陵渡口,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浑黄的浪头卷着狂暴的野性,扑向古旧的渡船,撼天动地,目之所及皆是灰扑扑的黄,未来何在?希望何在?这万顷浑黄,怎能不让人想到风雨如磐,山河破碎的祖国?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
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千风呼唤,天光暗淡,沙雾弥漫,塞外凝结着千古的阴郁凄苦,死气沉沉,无数中华儿女横戈跃马,奔赴中华民族生息歌哭于斯的北方,在秋风吹散马蹄声的边关,为保卫土地,不曾屈辱过一次。
艾青的诗色彩斑斓,用浓墨重彩发泄胸中郁气。血红、朱红、金黄、土黄、枯黄、青灰、雪白、铁黑、紫色、堇色、灰色、绯色,银色、古铜色、赭黄、暗绿、蓝色、草黄……正如陆游所说: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够熟视。兼之光与影的交错变幻,艾青的诗如同一卷卷慷慨淋漓又韵味悠长的水彩画。还有那些令人过目不忘的意象,比如朝霞霓彩、银浪白羽,太阳与黎明,血液与火把,故乡的树木池沼,黄土地与黄河、原野鸟雀、号角、桥、白雪……都承载着他对人类、对自然刻骨铭心的心的爱,对民族命运的深挚关怀。从这些流动的画面中还透露出袅袅的哲思,屹立不动的礁石和离开运动死气沉沉的鱼化石,连同那面直率的镜子,都给人无垠启迪。
艾青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同样是“诗中有画”,王维的诗偏于冷色调,情幽空灵,而艾青的诗偏向暖色调,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炫目色彩下汹涌着遏止不住情感洪流,神州沉陆的忧思,穿过数千年风尘扑面而来。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4“艾青是一个有自由感的诗人。他不像一些现代诗人标榜的那样唯在纸上自由地栖居,作为一个歌手,他要和大堰河的儿女们一道摆脱枷锁,争取地面的自由和幸福,即使在大众中间,他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他的个体性,保持属于个人的尊严与自由。”这是林贤治对于作者艾青的诗的评价。有幸暑假读了《艾青诗选》,让我在艾青诗风沉重,情调忧郁的笔下,体现出他在抗战期间的爱国主义的思想和感情。
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艾青将自己比喻为一只鸟。鸟儿,我们对它的理解是:自由的飞翔。可它们的寿命限制了这种自由的飞翔,作者的笔下:“打击”“悲愤”“激怒”,这是一只倍受折磨的鸟啊!但它还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是为祖国而歌唱,它无时不刻的牵挂着祖国,祖国已命悬一线,在空中飞翔的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面对这样的情景,自己无能为力,只能为祖国而歌唱着。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鸟儿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身体被埋在了土地里,就连羽毛也在土地里腐烂了,可见,它一生为祖国服务,为祖国牺牲,对祖国的爱。“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省略号的带动,使着我们的情感不断“深沉”,不断地从我们心底涌出一股一股对祖国的深沉的爱!
礁石两节,八句,构成了一个篇章。“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的扑过来,”处在大海中的礁石,怎会不面对海浪的袭击,海浪“扑”在了它的身上,而且是“无休止”的“扑”。它象征了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己,也象征了我们民族不可或缺的不畏艰苦、不屈不挠的顽强的斗争精神。“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这样的挫折,是谁都会想过退缩,想过向挫折低头,可它呢,却是“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微笑”在艰难困苦面前是一种自信,在敌人面前是一种坚定,在欢乐与胜利面前是一种坦荡。就这样一块普通无比的礁石,让我懂得了无论身处怎样的处境,都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坚定乐观的精神,勇于面对一切艰难困苦,并且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永不服输的精神!
“黎明的通知”“太阳”“他起来了”“春”“雪里钻”“盼望”“生命”……每个篇章都在我们眼前描绘了一幅中国从苦难与灾难的抗日斗争,从身陷绝境到路途荆棘,直到最后我们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的生活这样不太完美的画像。至于不太完美,正是那些在誓死捍卫祖国而壮烈牺牲的烈士英雄,他们吹响了激励这个民族奋勇前进的号声,但无法实际的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只能用自身所保留的精神,带着我们前进,带着我们冲向未来!
艾青诗选读后感范文5“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艾青早年学画,对后期印象派情有独钟。而他的诗也好像一幅画,朴素、自然,不事雕琢,又充满深情,意境宏阔,深邃而忧悒,有一种崇高的美。他用斑驳的色彩与光影呈现民族苦难与爱国怀乡之情。
他的诗中,有热烈的红色。“油灯像野火一样,映出我们火一般的肌肉,以及那里面的痛苦,愤怒和仇恨的力”,红色意味着勃发的生命和血性,是中国农民面对压迫怒气腾腾的写照。“龙华的桃花开了,在那些夜间开了,在那些血斑点点的夜间,那些夜是没有星光,那些是刮着风的,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满树艳粉娇红,却让人想到死亡和血泪,既使江南处处是春了,风景繁华似梦,仍是触目惊心,让作者感到凄凄惨惨;大好春光、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家国之痛,得之心而寓之花也。火把已排成发光的队伍了,火把又流成红光的河流了……千万把高高擎起,火焰吞噬着铁黑的夜,散发着亘古的热与希望,如同沉寂中爆发出千人一口的呐喊。乌暗底色上的炽红,给人以按捺不住的力量和热情——如果太阳不出来,我们就自己创造黎明!
他的诗中,有一望无际的黄。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和荒漠……苍莽荒寒的北国大地上,烽火不断,只有饶阔的黄土地知道,有多少交织的逃难车辙,多少流离失所的北国人民!
这一幕黯淡的灰黄,包含了多少人的悲声和叹息!黄色的泥沙,使我们看不见远方,黄河的水,激起险恶的浪,古旧的渡船,载着我们的命运。凤陵渡口,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浑黄的浪头卷着狂暴的野性,扑向古旧的渡船,撼天动地,目之所及皆是灰扑扑的黄,未来何在?希望何在?这万顷浑黄,怎能不让人想到风雨如磐,山河破碎的祖国?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生命的绿色,与时日的光辉。
一片暗淡的灰黄,蒙上一层揭不开的沙雾,千风呼唤,天光暗淡,沙雾弥漫,塞外凝结着千古的阴郁凄苦,死气沉沉,无数中华儿女横戈跃马,奔赴中华民族生息歌哭于斯的北方,在秋风吹散马蹄声的边关,为保卫土地,不曾屈辱过一次。
艾青的诗色彩斑斓,用浓墨重彩发泄胸中郁气。血红、朱红、金黄、土黄、枯黄、青灰、雪白、铁黑、紫色、堇色、灰色、绯色,银色、古铜色、赭黄、暗绿、蓝色、草黄……正如陆游所说: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够熟视。兼之光与影的交错变幻,艾青的诗如同一卷卷慷慨淋漓又韵味悠长的水彩画。还有那些令人过目不忘的意象,比如朝霞霓彩、银浪白羽,太阳与黎明,血液与火把,故乡的树木池沼,黄土地与黄河、原野鸟雀、号角、桥、白雪……都承载着他对人类、对自然刻骨铭心的心的爱,对民族命运的深挚关怀。从这些流动的画面中还透露出袅袅的哲思,屹立不动的礁石和离开运动死气沉沉的鱼化石,连同那面直率的镜子,都给人无垠启迪。
篇3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ī yǎ) 嘶哑 (hóu lóng) 喉咙 (xiōng yóng) 汹涌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3)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我爱这土地》第一节。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默写《乡愁》第四节。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篇4
作者用一只鸟的形象开头。在个体生命的渺小、短暂与大地生命的博大、永恒之间,诗人为了表达自己对土地最真挚深沉的爱,把自己想像成是“一只鸟”,永远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祖国大地飞翔,永远不停歇地为祖国大地而歌唱。一只小鸟是多么的脆弱,但在这国家兴亡的时刻,它也要奋力抗争,用自己的歌喉发出不屈的声音。“嘶哑的喉咙”,让我们看到了一只饱受磨难的鸟,它已经唱不出优美动听的歌了,但它仍然歌唱,这是它用整个生命发出的声音来抒发对土地的义无反顾的真诚和执著。
诗歌就在这样的基调下,进一步展开了对鸟儿歌唱对象的描述,它们是:土地、河流、风、黎明。从四个歌唱对象前面的修饰词语看来,它们都是长期遭受风雨打击、悲愤满怀、奋力抗争的形象,与下文鸟儿献身于土地的精神正相吻合。这只鸟歌唱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生命耗尽后便投身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这表达出诗人对土地的眷恋,隐含了自己愿为祖国献出生命的情感。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从句式上看,用的是排比句,“暴风雨”、“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这些意象告诉我们,艾青魂牵梦绕地爱着的土地,是伤痕累累、满目疮痍的土地。当时日寇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等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草菅人命。“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悲愤”“激怒”都表现出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而下一句中的“黎明”象征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充满了对那里的向往。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诗人的情思已由悲愤、称颂进入憧憬,表现出坚定的必胜信念,感情一步步深入。
篇5
摘 要:艾青是中国新诗史上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把现代主义艺术的表现性与现实主义艺术的写实性融合为一,把热切的拥抱现实与超现实的象征、隐喻和寓言结合起来,从而把现实的外在生活化为内在的自觉表现,创造了一个基于社会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表象的充满寓言、象征和想象的多维审美空间。
艾青是中国新诗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并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诗人,是继郭沫若、闻一多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也是20世纪中国诗歌中最有力的、以现代目光重新感受和想象了中国大地的苦难与希望的诗人。无论从创作实践,还是从诗歌理论上看,艾青无疑都是20世纪现实主义诗歌大潮中堪称标志性的诗人。
从在丁玲主编的《北斗》(1933年第2卷3、4合刊)上发表第一首新诗《会合》至1941年3月从重庆奔赴延安,是艾青诗歌创作的早期阶段。就像许多伟大的诗人一样,艾青初涉诗坛就显示出了与众不同的气度和风范:他早期的诗歌既包含了现实主义的悲愤与深沉、浪漫主义的抒情与追求,也体现了现代主义的技巧与变异,达到了现实性、理想性和现代性的有机统一。尤其是他早期作品的深沉而忧郁的现实主义抒情风格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
现实主义是中国新诗中最早形成的一股诗潮。、刘半农等先行者在试验新诗时,就已显示出关注社会民生、忠于现实的特色。20年代的文学研究会更是高擎“为人生而艺术”的旗帜,大力提倡写实主义,并以《小说月报》《文学周报》《文学旬刊》《诗》等刊物为阵地,推出了徐玉诺、朱自清、叶绍钧、郑振铎、王统照等诗人,形成了早期“实诗派”。面向生活,反映现实;讴歌进步力量,反抗黑暗统治;语言朴素、通俗、口语化等成为他们共同的美学追求和诗歌理念。到了20世纪30年代,新诗在继承“现实的、战斗的传统”的同时,进一步密切了新诗与时代和人民的关系,但对诗艺的忽视,又往往使其流于“幼稚的叫喊”。现实与艺术的矛盾使这个时期的新诗陷入了短暂的困顿。
艾青的适时出现为新诗走出困境带来了希望。1932年,艾青从法国马赛回到他深深眷恋着的祖国,面对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他没有躲在自己内心的港湾中顾影自怜、自吟自唱,而是把自己的艺术追求与社会现实融合在一起,以一颗真诚而敏感的心,用朴素而富有感染力的诗歌的语言塑造典型性格和典型形象。发表于1934年5月《大堰河——我的保姆》,以伤感和怨愤的调子歌颂了用乳汁养育自己的贫穷农妇,向不公道的世界发出了强烈的咒语。这首诗震动了诗坛,成为诗人的成名作,从此“艾青”的名字进入了我国现代诗歌史。翌年,艾青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诗集《大堰河》,收入《大堰河——我的保姆》《巴黎》《芦笛》等诗作九首,这些诗歌深深地根植于现实主义的土壤,又走出了平铺直叙的狭小圈子,自觉地吸收浪漫主义的营养,并与现代主义中的某些合理因素相结合,以沉郁的抒情和丰富的意象另辟蹊径,不仅提升了现实主义诗歌的艺术品质,使现实主义诗潮得以深化,又为新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现实主义作品是以形象的现实性和具体性来感染人,通过典型化的方法,对现实的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概括,从而深刻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艾青认为,“最伟大的诗人,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最忠实的代言人;最高的艺术品,永远是产生它的时代的情感、风尚、趣味等等之最真实的记录。”①基于这样的认识和思考,他的诗都来源于他对现实语境的直接经验,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诚挚关心,显示出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艾青的诗歌作品始终是那“伟大而独特时代”的产物。感受时代的脉搏,倾听时代的呼声,紧跟时代的步伐,把个人的悲欢与时代的悲欢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鲜明有力地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声音,表现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真切认识,是艾青的早期现实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他说:“我们写诗,是作为一个悲苦的种族争取解放、摆脱枷锁的歌手来写诗。”②出于这样的创作动机,艾青诗歌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特征,具有强烈的历史真实性。1937年至1940年,是中华民族遭受苦难最深重最残酷,又是反抗战斗最激烈最悲壮的年代,这个时期的艾青几经辗转,“满怀热情从中国东部到中部,从中部到北部,从北部到南部,从南部到西北部——延安”③,这一段流浪,使他一方面接触到了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的现实,更使他深刻地体察到了中华民族所蕴涵着的伟大的精神和力量。他在此期间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以北方生活为主,表现了灾难深重的民族命运的,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乞丐》《手推车》《补衣妇》《我爱这土地》《旷野》等;另一组是以诗人激昂的情绪为中心,以太阳和火为主要象征物,表现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的,如《他死在第二次》《给太阳》《吹号者》等。那绝望的《死地》也“依然睁着枯干的眼/巴望天顶/落下一颗雨滴”;那滚过黄河故道的《手推车》所发出的尖音也“响彻着/北国人民的悲哀”;那“万里的黄河/汹涌着浊浪的波涛/给广大的北方/倾泻着灾难与不幸;/而年代的风霜/刻画着/广大的北方的/贫穷与饥饿啊。”贫穷与饥饿、愚昧与闭塞、战争与死亡像阴影一样缠绕着这个古老的种族……现实主义的真实、深刻,在他的这些诗歌中得到了饱满、强烈的和木刻般深挚的表现。
这些一再激荡着读者心灵的作品,挟着对现实社会的深切关注、对光明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殉道精神滚滚而来,不仅令生活在苦难的中国大地上的读者产生了强烈共鸣,而且还以陌生的文本魅力,为读者提供了新的的审美经验,体现出20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诗派深化的实绩。
二
艾青早期的诗歌创作,一方面继承了从新文学之始开始的对中国现实及其命运的追问,另一方面将这一追问延伸到了纵深处。阅读艾青的诗作,常常相伴而来的是感动、伤痛、沉重等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绪,他哀叹中国现实的凄惨、黑暗:“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忧虑危亡中民族的命运:“旷野啊——/你将永远忧虑而容忍/不平而又缄默么?”(《旷野》);他赞美赞美中国民众的宽厚、坚韧:“在时代安排给我们的/——也是自己预定给自己的/生命之终极的日子里,/我们没有一个不是以圣洁的意志/准备着获取在战斗中死去的光荣啊!”(《吹号者》)……个人的痛苦与不幸被他融入民族的悲哀与时代的痛苦中,忧郁悲苦的调子倾吐的是整个民族灵魂的哀痛,这使他的诗作获得了丰厚的历史内涵。
丰厚的历史感和深厚的民族忧患感已经足以支撑起这位杰出的民族诗人了。但是,艾青现实主义诗歌的审美价值远不限于此,其艺术触角继续延伸,已经深探到人类灵魂的最遥远处:宇宙和生命本体。如果说他早期诗歌中的民族忧患感表现为生命的现实存在,那么由对于宇宙和人生的体悟而获得的生命悲凉感则表现为生命的意识存在。这种生命的悲凉感在艾青早期的诗作中体现为挥之不去的忧郁的基调。
“忧郁”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个性的基本要素之一。艾青的诗中一再回荡着忧郁的调子,不仅《我爱这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诗郁积着深深的忧伤,甚至在歌颂光明的诗如《向太阳》等作品中,也同样交织着忧郁悲怆之情。在艾青的忧郁里,生命的悲凉感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抹去的情感底色。这种抒情基调是诗人敏感的心灵对民族苦难现实和人民悲苦命运的回应。当诗人在20世纪30年代刚刚登上中国诗坛时,心境中就已渗透着一股前途莫测的茫然,他心中萦绕着这样的诗句:“走过了路灯的/又是黑暗的路”(《路》)。在《生命》一诗中,他甚至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我知道/这是生命/让爱情的苦痛与生命的忧郁/让它去担载罢/让它喘息在/世纪的辛酷的犁轭下/让它去欢腾,去烦恼,去笑,去哭罢/它将鼓舞自己/直到颓然地倒下/这是应该的/依然,我的愿望/在期待着的日子/也将要用自己的悲惨的灰白/去衬映出新生的跃动的鲜红”。诗人在这里告诉我们,生命的理想境界是存在的,但必须用自己的悲惨的灰白去衬映,表现出一种与生俱来的生命凄凉感。抗战爆发后,全民族的抗战热情曾使诗人为之振奋,想要拂去往日的忧郁,但心境的深处仍潜伏着生命的悲凉感。1939年创作的《他死在第二次》,虽然注入了战士为国捐躯在所不惜的爱国情思,但仍然没有忘记对宇宙生命的哲学拷问。在诗的第十节《一念》里,诗人写下了对于生命的哲理性感受:“活着,死去/虫子花草/也在生命的蜕变中蜕化着……/这里面,你所想起的是什么呢?”诗人接着回答说:“多少年代了/人类用自己的生命肥沃了土地/又用土地养育了/自己的生命/谁能逃避这自然的规律。”诗人的用意非常清楚:生命本身无法求得至善至美的崇高理想境界,只能是生的苦役与死的永寂的轮回。即使诗人怀着巨大的热情投进太阳的怀抱时,这种生的哀戚感也未能被拂去。
这一特点表明:从一开始,艾青的诗歌创作便具有了世界的眼光,他的诗作汇入了世界诗歌的潮流,成为20世纪世界诗歌的一部分。
艾青早期诗歌所表现出来的世界潮流、民族传统与个人气质的交汇,显示出了中国新诗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
艾青一贯追求和坚持现实主义,但并不拘泥于现实主义的单一模式,而是有所突破,有所开拓。他的诸多诗篇把现代主义艺术的表现性与现实主义艺术的写实性融合为一,把热切的拥抱现实与超现实的象征、隐喻和寓言结合起来,把对美好理想的憧憬与社会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而把现实的外在生活化为内在的自觉表现,创造了一个基于社会现实生活又超越现实表象的充满寓言、象征和想象的多维审美空间。正如法国诗人贝尔娜所说:“艾青从一开始就是写实派,但他不是僵硬的,教条的,这是一种自由的现实主义,开明的现实主义,进取的现实主义。”④也就是说,他在恪守现实主义本质规定的基础上吸收了多种文学流派的营养,使现实主义在艺术上具有多种色调和开阔的格局。
艾青是在西方象征主义、印象派的熏陶下走上诗坛的,他读过声称要“从恶中发掘美”的《恶之花》的作者波德莱尔的诗,喜爱希望成为“通灵者”的写过色彩绚烂的《元音》的兰波的诗,这使艾青在创作伊始已对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有了一定认识;但同时他又始终不忘自己是“大堰河”的“儿子”,一直在为脚下这块多难的土地和贫苦的人民唱着深情的歌。20世纪30年代,面对新诗创作已经形成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传统而现代主义方兴未艾的局面,艾青自觉地担负起了创造性综合这一新诗发展的历史使命,使自己成为现代中国第一个将现代主义的手法、浪漫主义的激情和现实主义的蕴涵成功地结合在一起的诗人。
艾青的这种融合集中体现在他对诗歌意象的捕捉上。艾青早期诗歌中所采用的意象,其外延相当丰富,就是说,他的诗歌是以现实主义手法对生活作真实的艺术再现。1937年初的作品《太阳》中有这样诗句:“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不仅描绘了一种光明来临的具体化感觉,还强烈地暗示着光明时代到来时那种不可阻挡的雄伟气势。再如《死地》里有句“大地已死了……/它死在绝望里;/临终时依然睁着枯干的眼,/巴望天顶落下一颗雨滴……”以大地作象征的形象,刻画出人民在大旱之年痛苦绝望的情绪。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更是运用意象的典范,集中描述了她一生悲苦的经历:“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坟墓,/你的关闭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瓦菲,/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园地,/你的门前的长了青苔的石椅……”几个意象分别以坟墓、瓦菲、荒园、石椅这些物象的直观表现烘托出诗人对保姆大堰河悲惨身世的感念。这些意象注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融入了诗人的情与感,使读者强烈地感受到诗中的意象描写已经不是单纯的写实了。
艾青诗歌意象外延的丰富多彩是与其内涵的深刻相一致的。例如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这首诗一开头就创造了一种富有象征意义的阴冷、凄怆的气氛和意象:“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接下来用拟人的手法写道:“风,/像一个太悲哀了的老妇,/紧紧地跟随着/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着行人的衣襟,/用着你土地一样古老的/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这里的“风”和“雪”既是对大自然景象的如实描写,又是当时惨遭战乱的社会现实的艺术写照,不仅仅表现了自然界寒冷,更是对政治气候和民族命运的暗示,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为诗篇后面倾诉心曲,抒发忧国忧民的深情做了铺垫。再如《乞丐》,为了表现中国劳动人民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蹂躏下流离失所至于沦为乞丐的惨状,对乞丐的神态和一些特征性的动作做了细致的刻画:“在北方乞丐用固执的眼/凝视着你/看你在吃任何食物/和你用指甲剔牙齿的样子。”从这些意象中既可以感受到乞丐那种饥饿的痛苦和渴求食物的欲望,同时又使读者对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后的旧中国黑暗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
“如果说郭沫若是中国新诗中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戴望舒是中国新诗中杰出的现代主义诗人,那么艾青则是中国新诗中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在艾青的创作中,现实主义诗歌得到了最高体现。”⑤艾青的诗一面是对现实世界的诅咒,一面是对理想世界的徜徉和依恋,诗中所展示的视野的开阔与辽远、蕴涵的丰富与凝重及意象的圆融与透彻,无不显示出对此前现实主义诗学探索的深化和超越。他的现实主义诗歌创作上对于中国的汉诗写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借鉴价值和规范意义。
艾青同时又是现代新诗发展的一个集大成者。他的诗歌始终关注着本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同时又把眼光延伸到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突出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显示了诗人的博襟和宏大的艺术视野。
别林斯基说:没有一个诗人能够由于自身和信赖自身而伟大,他既不依赖自己的痛苦,也不依赖自己的幸福;任何诗人的伟大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中。艾青的伟大正在于此。
① 艾青:《诗与时代》,《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60页。
② 艾青:《诗与宣传》,《艾青全集》第3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77页。
③ 《艾青选集·自序》,《艾青全集》第3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27页。
篇6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才进教室,就听到了教室里面传出了深情纯厚的男中音的朗读声:“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这是朱江老师在播放《有的人》的视频朗读。深情、专注、纯厚的朗读声飘荡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原本略有点吵杂的教室迅速安静了下来,学生都被这磁一般的声音、抑扬顿挫的腔调深深吸引了。听完后,朱老师趁势引导:“大家认为刚才的朗读好吗?好在哪里?”学生举手回答:“好,非常好,因为读得很有感情。”简单的导入,轻触心弦,轻松地进入了课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大珠小珠落玉盘
俗话说:对于诗歌教学,没有朗读声的课堂是不成功的课堂,朱老师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朗读能力的提升上,通过朗读感知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艺术形象,要求读的正确、读出理解、读出感情。由开始的视频朗读导入以后,朱江老师开始了他的大珠小珠错落之行。自由朗读,读通全诗,读出自己的理解,“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此起彼落的读书声,溢满教室。“有不理解的字词吗?”“没有。”“好,下面我们请一位女同学朗读一下,大家欢迎。”热烈的掌声显示了学生学习《有的人》饱满的热情。
三、万水千山总是情
诗歌讲究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用自己的心灵和作者对话,几轮朗读,几番理解,同学们对诗人在诗中赋予的强烈的感情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喷薄欲出。此时朱江老师又给出了一个平台,“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这样的句式来理解课文。当我读到第 小节的时候,诗人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同时朱老师还打出了示例:“当我读到第1小节的时候,诗人突出了‘死’和‘活’两个字,因为第一个‘活’和‘死’表达了作者的鄙夷,第二个‘死’和‘活’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有了前面的朗读指导,有了示例的方向指引,学生们对课文的理解已不是难事,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朱江老师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后面听课的老师也都微微点头,到此显然是一节优质课了。情满课堂,智满全场。
四、余音绕梁不绝耳
篇7
【关键词】形象思维 诗歌鉴赏 抒情言志
形象,是诗歌情感的载体,是作者言志的语汇,是诗人与读者心灵相通的桥梁。从形象入手鉴赏诗歌,具体可抓,简便易行。本文试图给你一把钥匙,打开诗歌神秘的大门。
一、形象的感受
诗人要用形象思维对生活进行体验和感受,即看世界有爱有恨,看万物有情有意,把浓烈的情感寄托、融注于生活的一草一木、一枝一叶上。
如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运用拟人,移情于物,这里的“花”、“鸟”本是无情之物,在诗人的形象感受之下,都成了有情之物,传达出诗人对国家危难、家人离散的伤感。“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等经典名句,无不是诗人对生活形象感受的产物,一“闹”字、一“弄”字境界全出。
再如艾青的《旷野》:“不驯服的山峦,/像绿色的波涛一样/横蛮地起伏着;/黑色的岩石,/不可排解地纠缠在一起;/……那些村舍/卑微的,可怜的村舍,/各自孤立地星散着;/……远远近近的野林啊,/也像非洲土人的浓密的卷发,/茸乱的卷发,/在可怕的沉默里/在莫测的阴暗的深处,/蕴藏着千年的忧郁。”山峦、村舍、野林,本是无情之物,诗人以有情之眼观无情之物,使它们承载了旧中国的苦难,表现了劳苦大众痛苦的生活和悲苦的命运。
又如2000年高考题,鉴赏郑敏的《金黄的稻束》。“稻束”本是无情之物,诗人却说:“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了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这里的“稻束”,像哺育了无数孩子的母亲那样善良、疲惫、欣慰,这是一种博大深厚的爱情,一种忍受苦难无私奉献的精神。
歌词也是诗,同样体现了形象的感受这一特点。如《再见吧,大别山》:“清风牵衣袖,一步一回头。山山岭岭唤我回,一石一草把我留。……缤纷的山花啊,不要摇落你惜别的泪;挺秀的翠竹啊,不要举酸你送行的手。”一山一石、一枝一叶无不负载了作者浓浓的真情。
二、形象的提炼
诗人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将生活中的许多形象捕捉过来、积累起来,并选择取舍、加工提炼,以便抒情言志。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者精心捕捉并选取了一系列形象,来点染凄凉萧索的秋景,表现天涯旅人的愁思。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作者以画家的眼、诗人的笔,捕捉到并提炼出一幅幅清新优美的画面,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安于隐居的心境。
再如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几乎全部是一组组典型形象的铺陈排列。第四节如果没有厚大的手掌、搭好的灶火、围裙上的炭灰、乌黑的酱碗、被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就不能表现大堰河的贫穷和劳苦,不能表现她对乳儿无私的爱。第五节如果没有红漆雕花的家具、天伦叙乐的匾、丝的和贝壳的钮扣、安了火钵的炕凳、白米饭,就不能与大堰河的贫穷形成对比,就不能诅咒“不公道的世界”。下面节节如此,愈写愈动人肺腑,直到最后把赞美诗呈给大堰河,仍是通过一系列典型形象来实现的。如果不是作者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形象的体验、辛勤的积累、精心的提炼,就不会有这首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绝唱。
又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诗人精选了簇新的理想、胚芽、笑涡、起跑线、黎明等一系列典型形象,准确地展现了刚刚从压抑中解放出来的祖国的希望,表达了对祖国真挚的爱和坚定的信念。
三、形象的言志
《尚书》云:“诗言志。”“言志”就是表达思想,抒感。诗言志要用形象言志。
如宋代诗人李纲的《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看似句句写牛,实则字字写人,以牛自况,托物言志,表现自己甘心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情怀。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是写石灰吗?这是在写一种不屈不挠的力量、至大至刚的魂魄、舍生取义的抱负、披肝沥胆的德行。
再如臧克家的《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它把头沉重地垂下!/此刻不知道下刻的命,/它有泪直往肚里咽。/眼里飘来一道鞭影,/它抬起头来望前面。”诗人借忍辱负重的老马形象,来言“九・一八”后,苦难深重的北方农民之志。
又如1999年高考题,鉴赏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该诗写于1938年,中国正处于伟大的民族时期。诗人借“鸟”这个主要形象来表达自己热爱祖国、誓为祖国母亲歌唱到死亡的挚情。围绕中心形象派生的一系列形象,也都言有内涵:“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暗示我们民族正在遭受苦难,“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暗示人民的悲愤和激怒,“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暗示光明和希望。所有这些形象,都渗透着诗人的赤子之情。
篇8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都是祖国母亲的儿女我们都是在祖国母亲的哺育下健康成长的正因为有了祖国母亲的繁荣、昌盛和富强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才会有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才会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读书、学习也才会和自己的亲人、朋友、兄弟、姐妹一起享受和平的阳光与亲情、友情的甘露!可是如果没有了祖国母亲这棵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我们的生命又将会是怎样的灰暗而苍凉!正因如此着名诗人艾青先生才会在《我爱这土地》这首诗里深情地说:“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刮着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也正因如此着名学者、诗人闻一多先生悲呼:“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我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在飞速变化、日新月异同时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交织地存在着这让我们不免在满眼的纷乱中迷茫。如果说一颗颗蓬勃跳动的心灵在黑暗中摸索着方向那么一个正确的荣辱观便是闪耀的光芒指引着我们年轻而涉世未深的心灵。即便整个世界的黑暗也不足以黯淡这一支蜡烛的光亮。对于我们在校的学生“八荣八耻”决非一纸空文。“热爱祖国”不一定要气壮山河但我们可以怀着敬爱高昂地唱出国歌;“服务人民”不一定要惊天动地我们可以力所能及从小事做起;可以专注于科学热心于劳动让无知与懒惰远去;以真诚的心满怀着美好的爱去对待每一个人让身边洋溢着其乐融融的真情;我们在考场上在善与恶、对与错的一念之间跨出正确的一步;在学习生活中不知疲倦地去奋斗。
去理解“八荣八耻”我们的生活便洒满阳光!因此我们不但要这样做更要以之为荣以拥有正确的人生抉择、积极的生活态度为无尚荣耀让好逸恶劳损人利已、愚昧无知等等在阳光下无所遁形!
篇9
关键词:艾青;诗歌美学;真情;意象;形式;审美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12-0100-03
艾青在《诗的形式主义问题》中写到:“所谓诗的艺术,包括诗的语言、诗的表现手法、诗的韵律。当诗人被某种事物唤起感情,产生一种为联想寻找形象的冲动,通过富有韵律的语言把这种感情表现出来时,才能产生诗。”[1]这是他对诗的含义的独特见解,它主要涉及了诗的情感、意象、形式(包括语言、体式、韵律)这三方面的内容。而这三者的有机统一则构成了艾青诗歌美学的主体观念。
一、诗的情感内容
艾青本人在许多场合曾表达过这样的诗学观点:要说由衷的话,就必须自己内心里的确对自己所歌颂和赞美的东西发生了强烈的感情,它绝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吐自肺腑的心曲;诗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摇撼人民的心。所以艾青所谓的诗情,首先是说要忠实于诗人自己的真实感受,每首诗都应通过自己的心去写,每个字都应该是诗人脉搏的一次跳动。艾青对诗歌真情的关注体现了他对个体生命的重视。情感在诗人那里,既是创作的驱力、抒写的对象,又是沟通读者的桥梁。尽管诗人们也都像艾青一样在强调真情实感之于诗歌的不可或缺的本质性特质,但是像艾青这样在整个诗歌创作实践过程中,彻头彻尾践行这一诗论主张的诗人并不多见。艾青从不写自己未曾感受的悲欢,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爱这土地》等几乎都是将自己的情感倾诉在读者的面前,将自己的心胸袒露在读者面前。“”时期,为说真话,甚至成了“鱼化石”,成了“出土文物”,一旦“出土”,便又唱出时代的悲欢与民族的忧乐,又创作出堪称这一时代最优美、最动听的优秀作品,而这都是因为他有一颗赤子之心,这也是艾青之所以能够感染广大读者并影响一代诗风的一个重要原因。
艾青从本源意义上肯定了生活与诗情的关系:“诗,永远是生活的牧歌。”[1]“生活是艺术所由生长的最肥沃的土壤,思想与感情必须在它的底层蔓延自己的根须”。[1]这里,艾青特别强调生活的“底层”。他认为,诗人必须把自己身心溶浸在生活的“底层”,“而不是在生活里做一次‘盲目飞行’”,[1]“在脆薄的现象的冰层溜滑”。[1]基于此,他极为重视生活实践,反对把自己关在象牙塔里苦思冥想。他认为:“生活实践是诗人在经验世界里的扩展,诗人必须在生活实践里汲取创作的源泉;把每个日子都活动在人世间的悲、喜、苦、乐、憎、爱、忧愁与愤懑里,将全部的情感都在生活里发酵、酝酿,才能从心的最深处,流出无比芬芳与浓烈的美酒。”[1]总之,愈把心理活动溶浸在生活里面,愈丰富地体味了人生,对世界的认识愈清楚、愈深刻,愈能获得创作的源泉和灵感,产生真实感人的诗篇,这就是艾青对诗与生活现实关系的认识。正是由于对生活之于诗情本源意义的重视与追求,也由于诗人随着时代经历了人生的大苦大难、大起大落,拥有大爱大憎,大歌大哭,他的诗不是在自己实践理性的生活中零零星星地迸发出来的诗的火花,不是面对自然美景、爱情或其它超常事物产生的暂时的情感冲动,而是面对现实、面对社会人生所采取的基本的人生态度。可以说,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没有一个诗人能像艾青这样,把他的几乎全部的生活观察都纳入到诗的形式中来表现,并且在这种表现中都贯注着诗人真实的而非臆造的诗的激情。他写巴黎,他写马赛,他写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写旷野,他写太阳,他写黎明的通知,他写死难者的画像……在艾青笔下,几乎没有不可能用诗表达的对象。所有这一切,都证明艾青是作为一个真正的诗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他的诗作之情深深植根于生活土壤的底层,因而其作品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养料,枝繁叶茂,蓬蓬勃勃,结出了鲜美而丰硕的花果。
艾青认为,“存在于诗里的美,是通过诗人的情感所表达出来的,人类向上精神的一种闪烁。这种闪烁犹如飞溅在黑暗里的一些火花,也犹如用凿与斧打击在岩石上所迸射的火花,能激发人们的精神向上发展。”[1]也即,对艾青来说,诗的感情还必须是健康向上的,那种与人们“向上发展”毫无关联的感情,是非诗的,也是不需要表达的。基于此,他指出,艺术真实不应该是自然主义、摄影主义、“感伤主义”,也不应是“抒情主义”的同义语。艾青也完全确立了这样的观点:文艺绝不是俗众的玩弄物,“文艺就是朝着真善美的理想,追赶向上的一路的生命的进行曲,也是进军的喇叭。”[1]“人民会从一切作品中鉴别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人民所喜爱和尊重的是能使他们在思想上有所提高的产品——使他们的精神进入到更美好的境界。”[1]
时代性是艾青赋予诗情又一层的规定性。艾青反复强调“诗人的‘我’,很少场合是指他自己的。大多数的场合,诗人应该借‘我’来传达一个时代的感情与愿望。”[1]他说:“最伟大的诗人,永远是他所生活的时代的最忠实的代言人,最高的艺术品,永远是产生它的时代的情感、风尚、趣味等等的最真实的记录。”[1]艾青的诗常常借“我”的感受、“我”的情思、“我”的精神和梦幻,来表达千百万人的真诚的感情和愿望。艾青认为,诗情还应该通向人民,因为用自己的诗篇传达出人民的心声,是诗人能否感触时代脉搏,表现时代精神的标志。因此,艾青呼吁诗人们:“让我们摸一摸人民的脉搏吧!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人民在渴望些什么?人民在要求些什么?让我们从人民的身上感受一点体温吧!”[1]艾青的诗歌创作在选择了大堰河般的劳苦大众的时候,他也就选择了人民,这种选择是情感的选择,是诗的选择。正是从这一点出发,他支持诗的大众化运动,他要求:把诗写得容易使人家看懂,是诗人的义务。他期望青年诗人写好诗——让人看得懂,排斥“看不懂的就是好诗”的倾向。因为他知道,看得懂的诗是通向人民内心的桥梁。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文学与个体及时代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九叶派的女诗人陈敬容在四十年代谈到这一现象时曾说:“中国新诗虽还只有短短一二十年的历史,无形中却已经有了两个传统:一个尽唱的是‘爱呀,玫瑰呀,眼泪呀’,一个尽吼的是‘愤怒呀。热血呀,光明呀’,结果是前者走出了人生,后者走出了艺术,把它应有的人生和艺术综合交错起来的神圣任务,反倒搁置一旁。”[2]不同于同时代很多诗人对一己私情的低吟浅唱,作为诗坛泰斗的艾青在个人与时代的互动中,既没有高蹈于时代之上,也没有失去自我空洞地呐喊时代,而是寻找到了二者间最佳的契合点,将个人之情完美地融入时代大潮,使他的诗歌既具有了理性的深度内涵,又具有了审美感性的生动品格。艾青的诗留住了一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精神上的一隅永恒。
“属于这个伟大和独特的时代的诗人,必须以最大的宽度献身给时代,领受像那些教士领受迫害一样的自然,以自己诚挚的心沉浸在万人的悲欢、憎爱与愿望当中。他们(这时代的诗人们)的创作意欲是伸展在人类的向着明日发出的愿望面前。惟有最不拂逆这人类的共同意志的诗人,才会被今日的人类所崇敬,被明日的人类所追怀。”[1]基于这样的全人类胸怀与视角,艾青的诗不仅留住了他的那个时代,不仅通向了那个时代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炎黄子孙,他抒发的情感还有超越时空的迷人魅力。他写了很多国际题材的诗歌,有一种深深的忧患意识,常常站在中国的立场上,观察世界,寄望人类,因而他的忧患意识的着眼点超越了个人的俯视悯怀之感,超越了中国的领土,突破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落在了整个世界、整个人类上,是一种世界主义、人类主义对现实的普遍关怀。这种精神不仅使他站在了历史语境的前沿,也站在了当今时代的前沿,对培养我们当代人的国际意识、人道主义情怀大有裨益。也正是由于这种世界性精神,他的诗句漂洋过海、四处传播,各国人民都从中获得了温暖和鼓励。他也像其他一些具有国际声誉的大诗人一样,受到了不同国籍的广大人民的爱戴。
二、诗的意象的营构
在艾青看来,抒情并不意味着情感的直接宣泄,他对浪漫主义者泛滥的直抒胸臆很不满,反对那些把感情完全表露在文字上的直白的抒情,主张给感情穿上意象的衣裳。而要做到这一点,他认为,形象思维是诗歌创作的必由之路,是核心问题。他说:“称为‘诗’的那种文学样式,……最主要的是它是否有丰富的形象——任何好诗都是由于它所含的形象而永垂不朽”,因为诗人是“以形象思维思考着世界,理解着世界,并且说明着世界的。”[1]
对于形象思维,艾青提出了营构诗歌意象的问题。关于这一点,他在《和诗歌爱好者的谈话》一文中有相当明确的阐释:“形象思维是从感觉发生的联想、想象、幻想,在主观和客观之间取得联系,从而在它们的某一特征上产生比拟的一种手段。形象思维是为了把你所看见的,或是所想到的,使之成为可感触的东西的基本活动,目的在于把生活的感受能以具象化的形式介绍给你的读者。”[1]这就是说,诗歌意象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使“主观和客观之间取得联系”,使“所看见的,或所想到的,使之成为可感触的东西”,“把生活的感受能以具象化的形式介绍给你的读者”。可见,艾青认为的形象思维的过程是诗人为了“生活情感寻找形象”的过程,是诗的形象思维作为情感内容寻求对象化的过程。而达到这一目的地的必经站点就是感觉、联想、想象等。首先艾青很重视“感觉”。他说:“诗人应该具有和镜子一样迅速而确定的感觉能力”,[1]与此同时,他又强调感觉只是打开形象思维之门的钥匙,诗人不能只停留在感觉上。感觉应该激起想象与联想,使情绪不断推移,完全渗入诗人所采取的材料中,最终使朦朦胧胧不可捉摸的感觉具体化,造成一种凝聚着感情的意象,是“用可感触的意象去消泯朦胧暗晦的隐喻,诗的生命的真实性成了美的凝结,有重量与硬度的体质。无论是梦是幻想,必须是固体。”[1]因此艾青更重视意象、象征、联想、想象等艺术手法审美功能在创造形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意象是纯感官的,是具体化了的感觉”,它“是诗人从感觉走向他所采取的材料的拥抱,是诗人使人唤醒感官向题材的逼近。”[1]“诗人把互不相关的事物,通过想象,象一条线串连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 “有了联想与想象,诗才不至窒息在狭窄的空间与局促的时间里。”[1]基于这样的意象营构观念的指导,艾青诗作中的意象,既贴近现实,又不沾滞呆板,让意象获得灵性;既表现现实,又能让情感穿越现实,超越“形”的局限,使诗所呈现的客体具有了丰厚的意蕴,达到“形而上”的精神境界。写实与思想情感的象征,通过客体形象实现了交融,使诗境得到扩展与提升。艾青诗作中的这种主客体的交融意象,是艾青诗歌最为引人注目的审美特征之一。
从绘画界转到诗歌界的艾青所强调的诗的意象应具有的规定性,是图画美,也即视觉美。艾青从小喜欢美术,常画一些大红大绿的关云长。在中小学里,“绘画、手工都不错”。在步入诗坛前,又先后在杭州国立西湖艺术院绘画系学习、在法国巴黎接受现代西方绘画教育。留法回国后从事美术教学,还一度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参与组织过“春地画会”。林风眠等一代美术大家给过他的指点,“艺术之都”的巴黎给予他的西方印象派绘画的影响,以及他自身的绘画创作实践已深深地开拓和丰富了他的艺术审美疆域,影响着他日后的审美心理建构。艾青的诗歌理论,已不是简单地就诗论诗,而是把绘画艺术实践经验也应用到诗歌理论中去。他常常以造型艺术作类比:“很多作品是有显然的颜色的”;“一首诗必须具有一种造型美;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动雕塑”;[1]诗人“应该有如画家一样地渗合自己情感的构图”;“一首诗里面,没有新鲜,没有色调,没有光彩,没有形象———艺术的生命在哪里呢?”[1]美国学者罗伯特·弗兰德称艾青为“语言的画师”,艾青的诗本身也就是“文字的绘画。”艾青的诗歌意象所带有的鲜明的视觉美感特征及其在形成诗人艺术风格中的重要作用,已为众人所注目。
三、诗的形式
对于艾青来说,诗的语言形式就是具有“散文美”的口语。艾青自己一再说明,“口语是美的,它存在于人的日常生活里。它富有人间味。它使我们感到无比的亲切”。[1]特别是在他的晚年就直接点明:“我说的诗的散文美,说的就是口语美”。[1]诗歌语言的口语美,作为艾青诗学观中十分突出的一项主张,它的提出有现实的原因,也与艾青的诗歌审美取向密不可分。“五四”时代的中国正发生着巨大的社会变革,社会动荡复杂,西方社会的科学与民主思潮纷纷涌入,影响着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新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新的思想情感,这就需要用新的语言形式——有较大容量的口语,来表现当时社会复杂多样的新情感。艾青在“口语美”方面所做的努力,实际上是包括艾青在内的很多中国现代主流诗人当时努力的一个方向,与“五四”新文学提倡的“言文一致”的。只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新时代的新诗情,艾青从当时诗歌的发展现状出发,顺应新诗语言发展的口语化方向,有针对性地将诗歌语言的口语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理论高度,在诗歌美学理论方面掘了一口井——“口语美”,带来了全新的诗歌语言美学观。对于具有口语美的诗歌语言,艾青有独特的见解:“纯朴、自然、和谐、简约和明确。”关于这点,他曾有这样的论述:“我确信人类语言中真正美的,只有单纯的美”;[1]他还用了极大的热情称道“……简洁、单纯、明白……荷马艺术的要素。”[1]不仅如此,艾青还认为,诗的语言“必须在精炼的、简约的、明确的文字里面,包含着丰富的生活面貌、生活智慧、生活气息、生活真理”;[1]是初看一目了然,平平常常,细加回味却大有哲理的诗意语言。“简洁、单纯、明白”的富于诗意的口语美是艾青诗歌语言一以贯之的美学追求。在艾青的辛勤耕耘和引领下,焕发着“散文美”的新诗口语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艾青也很讲究诗的形体美,但却从来都与形式主义水火不相容。他主张:“不向任何一种形式跪拜”,因为形式“是依照变动的生活内容而变动的”。[1]“诗人应该为了内容而变换形式,像我们为了气候而变换服装一样”。他也坚信“只有和所有的形式周旋过来的,才能支配所有的形式”。[1]对于新诗,艾青在和几乎所有的形式,如自由体、半自由体、格律体、民歌体乃至十四行体等打过交道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优美的形式并不就是整齐的形式。优美的形式产生于对生活的强烈的感情,对艺术创造的诚实的态度,优美的形式就是那种和内容完全合致的形式。”[1]他认为:“自由诗体更是世界的产物,它比各种格律诗体更解放,容易为人所掌握,更符合革命的需要,因而也受到更多人的欢迎和运用”;[1]“自由体受格律的制约少,表达思想情感比较方便,容量比较大——更能适应激烈动荡、瞬息万变的时代,自由体的诗,更倾向于根据情感起伏而产生内在的旋律的要求。”[1]在半个多世纪的诗歌创作实践中,艾青在无拘无束的“自由诗”体那里,找到了最能充分表现新生活和新思想感情,最适于容纳有较大感情容量的口语化语言以及繁复的意象结合的诗的形式。也即找到了以散体化结构和自然语气为规范,建立的一种不一定押韵、句子参差不齐、可分章节亦可不分的、可以与现代口语很好融合的自由形式。这种自由体是“在变化里取得统一”、“在参错里取得和谐”、“在运动里取得均衡”、“在繁杂里取得单纯”、“自由而自己成为约束”[1]的自由诗的形式,而非散漫无羁的散文化的形式。纵观艾青的诗歌作品,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事实:其主体是自由体诗,成就最高的也是自由体诗。绿原说“中国的自由诗从‘五四’发源,经历了曲折的探索过程,到三十年代才由诗人艾青等人开拓成为一条壮阔的河流。[3]陆耀东也说:“自由体诗到艾青,是它的发展史上臻于成熟的标志之一。”[4]
艾青深知诗的韵律美作为诗歌艺术不可或缺部分对于诗美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是他不侧重强调与诗情没有很大关系的诗歌音乐的意味功能,他几乎将全部的热情倾注到与诗情相一致的诗歌音乐的表现功能上。他认为,无论旋律也好,节奏也好,韵也好,都无非是想藉声音的变化,唤起读者情绪的共鸣,也就是以起伏变化的声音,引起读者心里的起伏变化。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新诗如何可以达到音乐美的效果这一问题上,艾青不同于同时代诗人闻一多等从外在韵脚上去规范新诗、为新诗“创格”的做法,而是把音乐中的节奏与旋律的概念引进新诗创作中。他认为:“诗的旋律,就是生活的旋律;诗的音节,就是生活的拍节。”[1]他追求的诗的音乐美是在诗歌语言能以充分地表达意象化情感的前提下,合乎情感内在节奏的自然而然地呈现,是不需加上任何人为外力的节奏和旋律的美。这种音乐性和感情结合在一起,各种不同的情绪,由各种不同的声调来表现,是一种内在旋律与节奏之美。也就是说,这种为艾青称道的内在旋律与节奏,是一种与固定化、程式化了的外在的韵律无关的,是既内在又无形的东西,按艾青的说法,是“倾向于根据情感的起伏而产生的”,是“活的韵律”。这实质上是艾青“对传统外在程式化韵律的一种巧妙的取消,从而使诗的听觉美感更倾向于生活散文中的那种无外在规则的、参差错落的,但其中又存有因言说者的呼吸频率、说话速度、情感强弱的内在一致性所形成的,一种整体上的非确定性的节奏感。”
参考文献:
[1]艾青全集(第3卷)[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
[2]陈敬容.真诚的声音[J].诗创造,1948,(6).
[3]绿原.白色花(序)[J].当代,1981,(3).
[4]陆耀东.论艾青诗的审美特征[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
刊,1992,(4).
篇10
我是来自××市公安局的一名普通宣传民警,今天借着这个主题演讲比赛,我要给大家讲述一个发生在我们公安队伍里的关于水的故事。一天,我们收到了一份特别有意义的礼物,就是我手里拿的这个土罐子,当时罐子里装的是山泉水。这可不是一般的山泉水,因为这水里包含了老百姓对我们人民警察的无比信任,对我们的深深的爱。
故事是这么一回事,李大妈和她丈夫张师傅都来自绵阳的一个农村,也就是今年汶川地震的灾区,她们家里的房屋在“512”地震中瞬间全部倒塌,两个人一下子全被埋在了废墟中,当时我们被市局派遣与消防官兵一道在灾区进行救援任务,5月14日清晨当我们赶到李大妈那里时,情况十分危急,老两口生命迹象微弱,我们小分队十几个人,不顾疲惫,全力投入救人,救援工具不足,其他人就用手来挖,谁都不肯歇歇,那时候我们大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救人!时间就是生命,早点儿营救就多一分存活的希望,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难救援,李大妈、张师傅被成功救出,并被迅速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因为抢救及时,老两口终于转危为安。
一天,康复出院的张师傅和李大妈几经辗转找到了我们来表示感谢,令人意外的是他们手里除了拿着一面锦旗以外,还捧着一个罐子,憨厚的老俩口说:“那天被救出来,我们感觉都快不行了,能活过来,真是幸运。后来,我们听医生说是你们救了我们,真是太感激了!我们没啥好东西,我们家乡虽然被毁了,可是山上的泉眼还在,这罐子里装的是今天早上我们从山上背下的泉水,甜着呢,喝一口吧!”看着他们满身的泥泞,还有额角来不及擦去的汗水,此情此景让在场的人眼睛都湿润了,就在那天,大家喝下了今年最解渴的饮料,虽然冰凉,却让我们感受到一颗颗火热的心。其实,咱们中国老百姓心里都装着一碗水,在这里水可以是一面镜子,可以是一种能量,在给予生命的同时,也透测着世间万物的平衡。我们对待老百姓就应该柔情似水,把他们当作自己的情,自己的爱。如果我们一生记牢了关于水的故事,那么人民群众心里也就会装下更多关于水的故事。
对,这就是我想讲给大家听的关于水的故事!公安民警与水之间的故事。作为一名成长在改革开放新时代的青年我一直被感动着,我更被身边的那些前辈、同事,抗震救灾的先进们感动着。他们以一颗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铸就了忠诚,以一腔热血和侠肝义胆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一座座丰碑,以实际行动,演绎了一个个精彩的关于水的故事。从蒋敏的泪水里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坚强!从蒋晓娟的奶水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是爱心!从李林国的鲜血中我们领悟了什么是奉献!
5.12已成为一连串沉痛的数字,它饱含了人们心中的痛与悲怆。来的那么快,那么突然!转瞬间,十万平方公里秀美的山川变成荒凉的废墟!烙印是用烧红的烙铁成就的。疼痛的不仅仅只是受难者,任何看到那个烙印的人也会感同身受。于是,重建家园,让灾区人民早日恢复正常生活成为了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愿!可是面对这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青年人该抱着什么信念,坚守什么精神呢?抗震救灾先进们告诉了我们答案,他们身上的闪光精神也成为了我们重建家园的支柱!
着名诗人艾青曾在他的诗《我爱这土地》中写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们人民警察为什么能在灾难面前恪尽职守,因为为了人民我们甘于流汗吃苦;
我们人民警察为什么能在灾难面前冲锋在前,因为为了人民我们不怕流血牺牲;
坚强与坚韧、爱心与关爱、奉献与付出就是我们应该坚守的精神信念!
青年朋友们,让我们把阴霾驱散
让我们把悲伤深埋
当阳光再次照耀的时候
我们的美好家园将从瓦砾之中站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