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书法范文

时间:2023-03-31 07:5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兰亭集序书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兰亭集序书法

篇1

王羲之和《兰亭集序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时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大书法家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等41位文人雅士欢聚,他们列坐于兰渚上环曲的小溪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逐流漂浮。大家约定一旦酒觞滞留在谁的面前,就得即兴赋诗一首;诗如不成,则罚酒三觞。在这次雅集中,总共成诗37首,汇集成《兰亭集》。众人共推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趁着酒兴,一气呵成《兰亭集序》,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世事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序文共28行,324字,字有重复者,书写皆变化不一,精美绝伦。《兰亭集序》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王羲之因此被后世尊为“书圣”,兰亭也因王羲之独享书坛盛名。

传说王羲之此后曾几次重书《兰亭集序》,但均逊色于原作。所以,集序原稿一直被王羲之视为传家之宝,历经270多年,传至第七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家无后,去世前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将此视为珍宝,藏在寺内屋顶的横梁上,从不示人。唐太宗李世民酷好王羲之书法,并广集其墨迹。为得到《兰亭集序》,他依房玄龄计,派监察御史萧翼假扮书生,到云门寺从辨才手中骗得。辨才失去真迹,非常难过,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李世民得《兰亭集序》墨迹,奉为至宝,对着原本,早晚观摩,爱不释手。还命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诸葛贞等人照本钩摹临写,分赐予皇太子、诸王及近臣。民间也广为临摹,当时以“唐人五大摹本”最出名。其中的“定武本”是欧阳询的临本,于北宋宣和年间勾勒上石,因于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是兰亭刻本中最珍贵的版本。唐人五本曾被收入清乾隆内府,后流散四方。虞本、褚本、冯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定武本和黄绢本现藏博物院。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的无双之作,自李世民之后,其真迹一直下落不明。

在兰亭寻访书圣胜迹

1600多年来,兰亭地址几经变迁。现兰亭是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从宋兰亭遗址天章寺迁移到此。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康熙御笔《兰亭集序》勒石,上覆以亭;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嘉庆三年(公元1718年)两次重修,此后虽几经兴废,但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

进入兰亭景区,穿过一条石砌小径,迎面是一泓碧水,即为鹅池。池水清碧,白鹅戏水,诉说着当年王羲之爱鹅、养鹅、书鹅的故事。池畔的“鹅池碑亭”,为清同治年间所建。碑上有“鹅池”二字,“鹅”字铁划银钩,传为王羲之亲书;“池”字则是其子王献之补写。一碑二字,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人称“父子碑”。

过鹅池越三曲桥前行,是兰亭的标志性建筑小兰亭。“兰亭碑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碑上“兰亭”二字为康熙皇帝御笔。虽为一四角形小亭,但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兰亭碑在“”时期被砸成4块,上世纪80年代初修复。现碑上“兰”字缺尾,“亭”字缺头。这块残碑,如今已被人摸得光滑发亮。

小兰亭东侧的“流觞亭”,是兰亭的中心。据传说,这里就是当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聚会之处。流觞亭内陈列着“兰亭修禊图”、“曲水流觞图”及1600多年前的流觞用具复制品。流觞亭前柳树成荫,修竹茂密,平地上一条不起眼的“之”字形弯弯曲曲小水沟,有水从沟里缓缓流过,显现出王羲之所描绘的“曲水流觞”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篇2

2、解题,介绍作者:

(1)《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兰亭宴集序》。序,文体的一种,写在著作或诗文前的文字。书序一般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这里用以记事。兰亭,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县西南兰渚,此地有亭,故称兰亭。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1人在兰亭举行盛大的文人宴会,临流赋诗,抒怀后将这些诗汇集成册,由王羲之作序,写成本文。

(2)介绍作者及写作目的。

王羲之,东晋琅邪临沂人,出身于士族名门。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杰出的书法家。青年时有美誉,朝廷招他为侍中、吏部尚书,都辞谢不就,后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称为王右军。他写作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记叙兰亭景致和宴会盛况;二是借这篇序言表达自己的观感。全文既写出了作者与名士的宴饮之乐,又写出了欢乐有尽,人生短暂的感慨,是一莴流传千古的名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一次体会本文句法骈散并行,以散为主的特征。

4、提问、讨论:本文和一般的书序有什么不同,指出本文中能体现“序”的特点的内容。

5、[点拨]:一般的书序介绍成书的经过、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等,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篇3

1、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主要作品《黄庭经》《乐毅论》《十七帖》《兰亭集序》《初月帖》。

2、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

3、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这两天正琢磨所讲的《兰亭集序》,想起王羲之,也想起了那些魏晋名士。

首先得感谢王羲之,他对生死苦乐的审美,以的独特的书法形式给我们提供借鉴。

地坛里枯坐的史铁生,终于领略到地坛父爱般沉重的道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他用写作完成了自我救赎、自我突围。而好些颇为丰满的艺人,都没能从个人的黑暗中突围出来。这个名单可以开列的很长:海子,三毛,梵高,海明威……

王羲之应该算是突围出来了的人。

对权贵,我想起他“袒腹东床”,气度连他后来的老丈人都为之惊叹!对艺术,我想起他见到老妇人第二次来索墨宝时,先前慷慨的他突然变得吝啬起他的宝贝来。他就是这样老是不在我们俗人的逻辑里,让我们敬佩。

就说这次参加名人雅聚,他由乐而悲,由悲而痛。他和古人晤言一室,和今人一觞一咏,和未来人大谈生死。他显示出远超同侪的清醒与执著:从容地活,坦荡地活。

甚至连他的宠物都与众不同。记得丰子恺先生在其散文《白鹅》里提到过:动物的头最能表明动物的性格,例如狮子、老虎,头都是大的,表示其力强;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是高傲的性格的表示。这样看来,王羲之喜欢鹅,最有可能是看出鹅最能体现出来一种高傲与自由的魅力。

再想想那些魏晋名士,有多少是突围出来的人呢?阮籍穷途而哭:世界那么大,而我竟无路可走!这是怎样的一种绝望?刘伶抬棺痛饮,而居。他竟把这个世界看得如此之空,却又如此之真!或许,活得越真,便痛得越深?

王羲之身出名门,却能不沾物欲;能登政治高台,却能迅速全身而退。我们坚信,王羲之光亮的额头一定充溢了饱满的智慧。于是,他成功突围了。不是偏执而是平和,不求另类而终至圆通。他饮酒后姿态一定是飘逸潇洒的,但是他的内心一定是稳健的。他知道一代代的览者,必将有感于他对生死苦乐的诠释。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一千多年来,20家题跋、观款,钤鉴藏印180余方无不努力挤占在《兰亭集序》的边角,卖力的表达着对王羲之的首肯。

当我看到作品上那么多处错漏和几乎随性的涂改,我真的担心,这个意外的结局可能让我们会错了王羲之的本意。他没想到的是,为文学而写作的《兰亭集序》,却被后人稀里糊涂的奉为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想起了《太平御览》的王羲之:“诸公每朝,朝堂犹暗。惟会稽王来,轩轩如朝霞举。”读罢,王公似乎正翩翩而来。

篇5

关键词:书法; 音乐; 联系

中图分类号:J6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5-146-001

引言: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通过不同的作品形式来传达艺术家不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感悟。从一门艺术领域去审视其他艺术形式,不难发现大多的艺术形式或多或少在创作角度和表现形式上都有联系。书法的表现形式是用线条和墨迹来完成的,音乐的表现形式是用旋律和乐器来完成的。那么如何将书法创作和音乐创作联系起来呢?或者说两者有什么样的共鸣呢?接下来从三个角度来阐释书法和音乐的创作联系。

一、发乎于情,传达于意

书法作品需要作者真情、真意与创作法度的结合才能称之为经典。纵观书法史上杰出的书法作品都伴随着抒发书法家的真情、真意。以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例,《兰亭集序》是东晋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于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记叙兰亭修葺事毕,群贤举杯畅饮,形容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王羲之手持鼠须笔,酒意正浓,挥毫于蚕茧纸上。作者的气度、襟怀、情愫,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后人称之为“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兰亭集序》可以分为三个段落,第一个段落就是起初十二行,作者渲染平和的心态,书写工整,字距、行距皆显得平淡,同时为后十几行的创作埋下的跌宕的伏笔,如同音乐创作上起初的铺垫,与后来的部分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二段落是中间十行,作者的情绪开始激动,时而不时的有些起伏,好像在第一段落后,小酌几杯继续而作,开始有涂改的现象,行间距开始变得紧凑,字间距的拉近伴随着连带关系的应用,让人感受到此时心情开始激动,愉悦中夹杂着无奈,音乐创作中往往出现两端,第一次较为平缓,不至于使作品一下子升温;第三段是后六行,作者的感情释放到极致,涂抹现象较多,甚至两字全涂,重墨修改,随意性强,是前两段的升华,随有涂抹,但更有趣味,传达王羲之内心世界的压抑心情,而音乐创作上同样在部门的处理上往往重复一两遍,甚至节奏变得更加强烈,作者的目的重点是表达部分,也是突出个性创作的环节。

虽然书法和音乐在创作上有段落的相通性,段落的区分是为了更好地传达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进而抒发作者的情感和意趣。音乐可以通过节奏、旋律、节拍等等来改变创作的快慢和声音的高低起伏,表达作者内心的平静、激烈、欢快、愤怒、压抑等多种情感抒发。书法同样可以通过线条的浓淡、急促、平稳、布白等等来展示书法家内心世界的情感。同样的感情宣泄,不同的是书法是无声而有痕,音乐是有声而无痕。

二、书法的线,音乐的律

音乐是用旋律来表达作者的欢快、喜悦、忧愁、愤怒、彷徨、沧桑等心理情绪。书法是无声的音乐,通过线条的韵律,从简单的线条符号中给人活力和感染力,隶书稳中有动,篆书圆润自然,楷书法度严谨,行书流畅动人,草书狂动飞扬。隶、篆、楷、行、草通过线条符号的术语传达书法家的创作节奏,与音乐作品本质相通。

音乐语言是乐音的组织,书法语言是线条的组织,书法通过线条传达美,欣赏书法作品就能感受到线条具有音乐旋律般优美的节奏。欣赏者称书法为“线条音乐”,因为书法的线条富含抑扬顿挫、轻重徐疾,如同音乐的节奏、旋律。行草书用笔特点的节奏感要比其他书体强烈,如宋黄庭坚草书《李白忆旧游诗卷》,其笔意奔放,笔势超迈,其线条“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山回路转,不可端倪,其用笔节奏变化,令人得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艺术趣味。

音乐创作与书法创作的相通性就在书法可以通过笔墨抒发作者的内心情感,音乐创作上旋律犹如作品的骨架,乐曲《高山流水》通过旋律的变换描绘出层峦叠嶂的山峰和时而温婉、时而汹涌的河水。引子部分连续运用两个八度的大撮描绘了山峰在云雾缭绕中时隐时现。乐曲第二部分用轻快的节奏、清澈的泛音把一幅泉从山中来,流经松柏边的画面呈现于听众脑海。第三部分接着还运用移高八度的重复与前一乐段形成对比并以此结束乐曲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连续运用右手上下行刮奏和左手的上滑音,把急邃的浪涛重重碰击岩石的声响送于耳边。虽没有角号的昂扬、鼓的粗犷浑厚,也没有恢宏的交响乐器,全凭那副优美,那反复地迭起,代替了一切多余的话语。

三、书法和音乐的时空性

时空性,是指表象与抽象的物质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的规律,任何物质都具有时空性,书法和音乐也不例外,只是从欣赏的角度上讲,在某一环节上具有时间性或者空间性,它反映的是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

篇6

关键词:兰亭序;禊事风俗;三月三日

翻开丰富的诗词文赋,有关“上巳”三月三日的歌咏记叙,俯抬皆是。为什么“上巳”或“三月三日”有如此魔力,敲击着骚客文人的心弦?这一天为什么成为文坛丰收的季节?探本索源,我们便可从中看到一幅古代风俗画。

远在公元前的周朝,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注重三月时食,每逢此时,要去水边祭祀,并且用浸泡了香草的水沐浴,认为这样可以祓除疾病和不祥。史书称这种礼仪为“楔”或“祓禊”。《论语・先进》篇;“暮春者,春服既成,寇者五六人,童于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三月上巳,官民皆絮于东流水上,日冼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絮o"可见,在春秋战国、秦汉之际,三月出游,沐浴祓楔的活动就比较普及了。古人这样重视暮春三月,是因为在选个时节里,万物复生,意味着农事的开始,官吏们也要“劝农”了口而“阳气布畅,万物讫出”,风和日丽,天朗气清,大自然的焕发生机,蓬蓬勃勃,也能引起人们愉快和振奋的情绪,带来吉祥的祝福。古人的有关诗文也反映出这种风貌,.例如晋朝人张华的诗句:“暮春元日,阳气清明。”《周礼-春官》:“女巫掌岁时拔除衅浴,”郑玄注:“岁时拔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美,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徐广的‘史记》注:“三月上巳,临水祓除,谓之楔。”《南齐书・礼志》:“三月三日曲水会,古楔祭也。”《酉京杂记》:“三月上巳,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禊登高。”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导生。禽鸟翔逸,卉木滋荣。”《太康六年三月三日后园会》)南朝梁沈约的诗,“丽日属元巳,华芳县在斯。开花已匝树,流嘤覆满枝。”《三月三日率尔成章》这类的诗句是不胜牧举的。

确定“上巳"为祓禊日,不知起于何时,只知道自三国魏以后,楔日就不再用“上巳卯而是固定在每年农历的三月三日。

祓禊,这种来自上古的礼仪,在汉代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来到水边已不仅仅是举行沐浴拔除的仪式,而是把它当成宴饮游玩光,更免不了要赋诗行令。达官贵人或文人骚客还在弯曲环绕的小水渠,让装饰着羽毛的酒杯随波泛流,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喝掉杯中的酒,称之为“曲水流觞竹o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叙的就是他和朋友三月三日水边宴饮的盛况。直到唐宋,朝廷还一直重视日的活动,皇帝经常在这一天赐宴、一赐钱给文武百官,并且官修游船画舫,以助游兴。但截止《隋书》,唐宋以后,禊祭不再载于史书礼志,大概是由于随着历史的延续,禊日的活动越来越大众化,成为一种民风习俗,统治者觉着不再适于作为他们专用的祭礼了。

祓楔之风,在我国古代流传极广,从各地的方志上可以看到,三月三日的活动在江南流传的更广,也更热闹,这显然与南方春天来得早有很大的关系。‘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古代鲋史籍和文学作品里,古人都自称他们在三月三日的活动为”楔或“祓楔”。如张衡的《南都赋》。“暮春之禊,元巳之辰,方轨齐轸,被于阳滨。,隋朝江总《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上巳娱春禊,芳辰喜月高。竹唐代王维《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诗》:“章迎从上苑,被禊向中流。”

然而,我们错误地解释了古人这项活动的名称,误称为“修楔”,所举之沈约《宋书・札志》;“……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已也。”倒皆为王羲之《兰亭集序》的一段文字:“暮春之初,一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楔事也。”未见他例。因而,怎样理解《兰亭集序》的这段文字,就成了辩“修禊”与“禊”的重要问题。

遍览现代各家注本,同样也都把“修楔”一词作为古人三月三日活动的名称来注释。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修禊事也)(为了作)修楔这件事。”还有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历代文选》、陈中凡选注的《汉魏六朝散文选》、刘盼遂、郭预衡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等等,皆有此误。

篇7

今天的天气可真不错,我们即将前往下一个目的地——兰亭。

要说天下第一行书是谁,想必这名字已经是家喻户晓了。那就是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王羲之有着一部代表作,那就是《兰亭集序》。今日,我们就要去探秘关于王羲之的点点滴滴。

都说王羲之爱鹅,我想这是有道理的。刚进入大门,就是一个鹅池,几只白鹅在雄赳赳气昂昂地仰头大叫。原来,王羲之爱的是它们的骨气。几只白鹅走起路来端庄极了,原来王羲之爱它们的气质啊。鹅池旁边有一座亭子,亭子中有一块碑,上面刻有“兰亭”二字。导游老师说这块墓碑是后人一块一块拼凑而成的,因为在时期遭到了巨大的变化。继续往前走,变到了“曲水流觞”了。相传每到一个固定的日子,王羲之就会邀请好友前来喝酒,一起作诗。所以说,在这里,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接着,我们参观了八个大缸,哦,原来是墨池。据说,王羲之每天要练八池墨水的字。真是令人佩服啊。

接着便是王羲之纪念馆了,纪念馆里陈列了许多王羲之的作品。有书画,也有书法。虽在我这个年纪还无法理解他的作品意义,但我却能明显地感觉到王羲之字中透露的英气。可能呢,这就是他的字吸引着人们的原因吧。

走吧走吧,下一站,迎接我们的又将是什么呢?

篇8

【关键词】宋代;文人雅趣;砚台;形制;纹饰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砚业最兴旺蓬勃的发展时期,宋代的统治者鉴于前朝藩镇军阀割据的教训,以文治国,重文轻武的风尚,使得宋朝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朝代。崇文使文人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升,文人阶层的壮大,对当时社会思想、文化艺术都产生了很大影响,文房用具中的砚台便是其中之一。

宋代,砚台已由唐代的陶砚演变为石砚。社会风气的变化使得人们对砚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宋代造纸业的发展、印刷术的发明也促使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砚台使用的普及使文人墨客对砚台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人们对其要求不仅停留在实用上,随着名坑名砚不断发掘和生产,人们对其开发、制作、工艺提出更高的要求。“四大名砚”虽在唐代就初见端倪,但正式确立是在宋代。“四大名砚”因其丰富多姿的石品花纹,不断创新的形制花式,典雅考究的雕刻工艺,为文人阶层所认同,对其盛赞不已,影响所及,上达帝王公卿,下至庶民学子。

一、文人参与砚台设计与制作

宋代的文人墨客除了用砚研墨,还将其纳入收藏、品鉴与研究的范围之中。明代陈继儒指出:“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亲傍。”一代文豪苏轼嗜砚成癖,被传为佳话,“东坡玩砚”也成为绘画创作的传统题材。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喜爱鉴藏砚石,有得砚石砚山“抱眠三日”之说。以外,如欧阳修、王安石、蔡襄等文人墨客,他们或参与设计与制作砚台,或为砚作铭,留下了丰富的砚文、砚诗,为后人所传诵。不少文人墨客还会为砚著书立说,记下品砚的心得,或对砚台的品类、设计、制作、使用等进行归纳总结,如米芾的《砚史》、高似孙的《砚笺》等。为了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自己收藏的砚台,一些文人还将自己砚台制成图谱,结集出版。宋代文人参与的一系列砚文化活动,合力将宋代砚文化推上一个。

文房器物时有文人墨客参与设计和制作,作品完成后再请好友品评,对于喜爱的砚台,亦是如此。出自他们手中的砚台因具有了文人品位而身价不菲,“与古铜玉、宋瓷诸器并重”“上者与金玉等价”。文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会将文人理念、绘画书法、诗词歌赋等艺术表现形式融入砚台的制作中,由此产生文人砚。文人砚追求简朴内敛与平淡天真,追求外在形式之下的精神意蕴,风格质朴典雅。

载于《西清砚谱》卷九的《兰亭砚》是米芾亲自参与制作的,被视为文人砚的代表作。这方由端砚石制作而成的砚台,取材于东晋年间,王羲之、谢安、孙卓等四十二位名仕聚于兰亭“曲水流觞”的故事。砚台正面边缘刻有卧蚕纹,右面临摹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侧面是“兰亭修楔图”。《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也是流传千古的文学名篇。砚台所刻画的“兰亭修楔图”,画中崇山峻岭、曲桥流水、白鹅嬉水,人物冥神沉思,一派休闲惬意,把魏晋文人日常生活的精神风貌精确地表现出来,使这方砚台集文学、绘画、书法、雕刻于一身。苏轼也会亲自选石制砚,并创制出一些极具个性的砚台,如宋代流行的抄手砚就传为苏轼设计,构思奇巧的龙珠砚和东井砚,清丽秀雅的石渠砚均为苏轼设计。苏轼还创制了自然形砚,追求天然无雕琢,这对后世制作砚台的审美取向产生了很大影响。黄庭坚也一生酷爱砚石,为了制作砚台,他甚至亲自前往龙尾山作实地调查,并作《砚山行》,将龙尾山砚坑的地理环境、砚石品种、石质以及开采情况进行记录。宋代文人参与设计与制作砚台的风气一直延续至今,后世很多砚雕名家本身也是文人墨客。

二、受文人影响的砚台形制与纹饰

宋代推崇的理学之风提出“言理而不言情”,对工艺美术的审美风格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以简洁质朴取胜。因而宋代工艺品往往具有典雅、平易的风格,很少有繁缛的装饰,予人清淡之美。砚台造型、纹饰也大多古朴雅致,宋人除了重视砚石品质,也开始讲究砚的形制、装饰纹样以及雕工。

宋砚的形制十分丰富,出现了很多体现文人雅士情怀的砚式,诸如莲叶砚、琴形砚、凤字砚、船形砚等,无不被文人雅士赋予极高的文化内涵。莲代表着高雅与圣洁,是历代文人墨客喜爱表现的题材内容,文人借莲抒发自己高雅的志趣和高洁的情怀。因而在砚台创作中出现以莲叶为题材的作品,或以莲叶作砚台的装饰纹样,或将砚台制作成莲叶形,这种砚台造型别致,砚堂呈斜坡形,砚底刻有一足,如荷叶之梗。琴形砚也是文人砚中常见的一种砚式,见于宋代多家砚谱的著录,所刻琴式线条浑厚、简朴古拙,颇受当时文人墨客推崇。明窗净几、布置古琴名砚的书斋,一直为文人所向往,高雅平和的琴声,意境幽远,使人产生无限遐想,以琴为砚,寄予了文人高雅的情环。凤字砚又称“风字砚”,因形似“凤”字外框而得名。在米芾的《砚史》中提及“有如凤字两足者,独此甚多,所谓凤凰池也。盖以上并晋制,见于晋人图画。世俗呼为风字,盖不原勺阒制,谓之凤足。至今端州石工以两眼相对于足傍者,谓之凤足。凤之义取五色英文灿然成章也。”可见宋人对凤字砚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圭砚是仿照古代帝王礼仪时所用的一种礼玉“圭”所制成,但发展到后世,圭多喻为美德,用以赞赏节操之高尚。朱熹以圭比喻美德“圭壁言其质之温润”。文人以古代圭的形状制作砚,实际上是他们追求做人正直高尚,如玉如圭。宋代文人常以物化载体来抒发自己的情怀,砚作为相伴一生的文房器具,船形砚、书卷形砚等砚形设计都承载了文人的精神寄托。宋代还出现一种随形砚,即根据砚石的自然形态进行设计制作,巧用天然石材进行构思,使之符合文人的审美意味和观赏情趣。苏轼就曾倡导天砚,“尝得石,不加斧凿以为砚”,对砚石不多加雕琢、保留其原有纹理,使砚回归到自然的韵味,对于这种随形砚,后人竞相仿效。

篇9

一、对于兴趣的培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帮手,对于书法的学习首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之后,再深入的去学习书法的精髓,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老师教学的热情高涨,师生之间能够很好的互动,甚至可以相互切磋书法技艺,最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书法兴趣的培养,首先,是上课的形式要有所改变。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在技法上教育学生如何学习,笔画的起笔收笔,蚕头燕尾,提按顿挫,等等。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穿插讲解一些书法中的小故事。这些故事可以是历代大家的生活习惯,行为举止。例如东晋时期的王羲之在风景秀美的会稽山下、放浪形骸,与多位名仕畅谈玄学,喝酒助兴写下千古名篇《兰亭集序》。又如一代草圣张旭,观看公孙大娘舞剑,突然茅塞顿开,自创笔法,犹如飞龙在天,最终有所成就,成为一代大家。杜甫也曾看过公孙大娘舞剑并且作诗曰“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观者如山色沮丧, 天地为之久低昂。 ?(líng)如羿射九日落, 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 罢如江海凝清光。”现代的生活环境相比古代来说物质上优越很多,虽然生活富足,但是这样,也带来不好的一面,学生明显有娇生惯养的趋势,在学习中容易懒散,多让学生了解前人是如何学习的,既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又能够鼓励他们学习。尤其是对学习年龄较小的学生,更应该如此,从故事中让他们感受的书法的魅力,以及历代大家学习书法的精神。

其次,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要在课堂上改变教学方式,更要在课后开展活动。由于宣纸,皮纸的柔软性,易折毁性,每次练习之后的作品,学生经常无法很好的保存,时间长了以后,学生不能了解自己的进步和退步,每天的练习就会显得枯燥无味。因此老师要帮助学生保存好其相对完整的作品。在一段时间以后,把这些作品拿出来,举办展览。有些学生会害怕自己的作品被别人看到,怕自己写的不好被人嘲笑,有些学生又怕让别人超过自己,等等这些心理在学生中都常有出现。举办展览可以让学生的水平公开,这样既有助于督促学习不好的同学,努力抓紧,又可以让学习好的同学有危机感,在光环之后加倍付出。同学之间在相互追赶比较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对书法的兴趣。

二、对于书法理论的重视

理论指导实践,这是学习非常重要的方法。书法的学习表面是技法的延续,实际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发展和延续。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法,一门工具,更是一门艺术,一种文化。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更加重视对于理论的学习。孔子曾说过“文质彬彬”书法的技法就是“文”,书法的理论就是“质”,如果仅有“文”而轻“质”就会显得浮华,仅有“质”而轻“文”就会显得晦涩。因此对于“质”和“文”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要重视。

对于书法的理论首先应该是对于书法史的理论。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文字的演变。秦统一六国之后对文字也加以统一,把大篆改为小篆,小篆的特点细劲又对称;小篆之后为了书写方便,改写为隶书,隶书先是由监狱的狱卒发明,因为狱卒每天的公务繁忙,使用小篆影响工作的效率。隶书之后有笔画连带的章草,行书,接着是楷书,其间还有一段过渡时期的魏碑,也是十分富有特色,它是隶书和楷书的中间时期,既有隶书的特点又有楷书的特点。其次,除了了解文字的演变以外,还要让学生了解在几千年的中国书法历史中的大家,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以及特点。例如魏晋时期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圣教序》;唐代颜真卿的《多宝塔碑》《祭侄文稿》;张旭的《古诗四贴》;怀素的《自叙帖》;宋代有苏轼《寒食诗》如此等等。学习要“取法乎上”只有从最好的书法中才能学的更好,更快。让学生多临摹这些古人名帖,直接与古人对话,感受他们书法的韵味。最后,是对书法审美的学习,这种学习是相对枯涩的,他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并且对书法有一定的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对书法审美的理解要先从美学谈起,这样的课程需要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理解每一个时代的美学风尚,是倾向崇尚老庄的玄学思想,还是倾向崇尚孔孟的儒家思想。在整个审美倾向上是倾向初发芙蓉的美,还是倾向所采镂金的美,这些都是书法呈现不同风貌的内在原因,只有抓住这些本质,学生学习书法才能更好的学其精神。并且对于书法的理解不再那么浅显。

三、上课内容的转换

学生学习书法,时间长了以后会有厌倦的时间,倘若让学生长时间临摹字帖,未免会让他们的学习进度陷入一种停滞的状态。老师可以更具他们最近学习的字帖,字体,知道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把自己想写的内容作为作品的一部分,在形式上要有不同的转换,可以是对联的形式,集字的形式,或者是比较现代的拼贴的形式。这样学生对于书法作品的了解不断加深。学习的形式也就丰富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穿插讲解书法的章法,字体的改变转换,夸张等等,将学生在学习字帖时的基本功用在创作上。艺术的继承本身就是要靠创作。临摹永远是在古人的套路里左旋转,创作是将自己的思想,情感的释放,是形式的创新,是文化的传承。

篇10

俗话说:“字如其人。”书写好的学生,其语文一般不错;相反,语文薄弱的学生,其书写很成问题。因此,我们不妨将学生学习书法和学习语文有机结合起来,在语文课中融入书法教学,让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书法水平。不仅能使学生学到书法的基本技能技巧,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身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语文课上展现中国书法的机会较多

1.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板书的方式进行书法教育

板书是一个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尤其在现阶段的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由于缺少多媒体器材,板书的作用显得更为突出。一手好的粉笔字,一幅好的板书结构,就几乎可能判定一个语文教师水平的高低。语文教师的书写直接影响着所教学生的书写,因为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模仿老师写字。板书具有面向性广,过程清晰,能给学生一个实际的感受,可让孩子们先模仿,再创造。板书应是教师向学生传递书写过程最直接的方法。所以,我个人认为能用板书展示的尽量不要用多媒体出示。语文教师虽不能做到像古人一样琴棋书画样样都会,“六艺”之道,无一不精,然而写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笔字,总是应该的。颜筋柳骨,千秋楷法;魏碑汉隶,风神秀绝。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到情浓之时,在黑板上偶尔书写几字:格言、对联、诗词名句……其创设的课堂教学境界,将不言而喻。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感受着中国书法的无穷魅力。

2.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语文学习进行书法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对“文字”这一重要的语言载体切不可忽视。从低层次的角度来说,书法就是写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说谁的字写得好,而不是说谁的书法好。书法教育应从基础知识开始,逐步提高。可向学生讲清楚汉字的基本笔画、书写注意事项、执笔方法、书写姿势等。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或作文时,要求学生做到字迹清楚,笔画不多不少,格式正确,标点鲜明。字迹要力求美观,做到横平竖直、疏密匀称、比例适当、偏旁容让、变幻参错和重心平衡。在进行听写、默写时,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书法的方式进行抄录,或者创作。这样,学生不单记忆了课文中的重点片段,而且学习了书法。除了单纯的练字,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能适时地融入对传统书法名片的解读,渗透一些著名书法家的故事,相信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兴趣都会被激发起来。如王献之的“尽十八缸水”;怀素和尚,为了学习书法,广植芭蕉,以蕉叶代纸,还带着自己的书法作品,不远千里到京城去向大师请教;还有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看到晋古碑,在碑前看了三天才肯离去。这些都可以成为激发孩子书写兴趣的生动教材。语文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养成练贴、读贴、藏贴的习惯,这不仅可使学生写一手好字,而且能极大地提高其审美能力,陶冶其性情,同时还可以从中记住不少诗词、对联、名句等。这对于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3.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书法作品的方式进行书法教育

(1)语文教师带头示范,搞一些创作,展示给学生这可以配合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室、过道、走廊、宣传栏、门柱、会议室、风景点等地悬挂一些自己创作的书法作品,写一些有利于指导学生学习的格言、警句或者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的诗词、文章。让书法作品代替那些机械、刻板的印刷品。另外,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书法展,让学生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书法学习的校园文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