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调查范文

时间:2023-03-20 09:1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调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调查

篇1

关键词:网络调查;网络广告调查

对网络调查的研究是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总体来看,关于网络调查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多数研究是以统计学理论为基础,认为“网络调查,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在统计调查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种市场调查方式”,通过比较传统的面访、邮件访问、电话访问等调查方式与网络调查之间的异同,提出对进一步发展网络调查的建议。网络调查目前采用的方法常有诸如电子邮件调查、焦点团体座谈以及主动浏览访问等。

如今,随着网络广告的逐渐兴起,网络广告调查将成为网络调查中的重要分支。但是,目前对网络广告调查的研究比较匮乏,对诸如站点的收入、广告的收入、广告主的类型等一些广告行业人士关心的问题,CNNIC的统计报告还不足以提供详尽的数据。本文试图从网络调查的类型、优点和网络调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方面来阐述运用网络调查的方法去开展网络广告调查的可行性,并对网络广告调查的发展前景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一、网络广告调查的类型

企业在推广一种产品或进行一项广告运动之前都会进行市场调查。市场调查能够为企业搜集到关于市场、产品、消费者以及竞争对手的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企业降低销售的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投资和浪费。特别是在以消费者为本位的今天,研究消费者的立场和要求变得更加重要,传统的定性调查也开始转变为需要用统计调查理论进行研究的定量研究方法。而时兴的网络调查,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统计调查模式,并以其跨越时空的特性极大地节省了企业所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企业在进行广告运动前最宜采用的一种兼具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

(一)网络广告调查的基础

网络调查的发展是开展网络广告调查活动的基础。虽然网络调查在我国的起步较晚,但是在欧美等互联网发达国家,网络调查却是欧美社会主流的调查方式。特别是在美国这样的西方发达国家,网络调查已成为各市场调查公司和新闻媒介进行商业调查和民意测验的一种流行手段。关于市场及民意的调查在国外数千个站点、几十万个英文web上含有调查栏目,国外以开发出了针对网络调查的调查软件,并已经有国外组织探讨用互联网实施常规的统计调查。

而在我国,根据2009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以22.6%的比例首次超过21.9%的全球平均水平。同时,我国网民数达到2.98亿,宽带网民数达到2.7亿,国家CN域名数达1357.2万,三项指标稳居世界排名第一。我国正走向网络时代,下一个世纪将是一个网络的世纪,随着网络调查的快速发展,比电话调查具有更大发展空间的网络调查有可能成为一个主流的调查方式。

(二)网络广告调查的含义

目前,网络调查的含义包含两类,一类指以互联网络为手段进行的调查,这类含义与一般的市场调查并无太大区别,主要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为传播手段,代替传统的面对面访问、电话访问或邮寄调查的手段,来研究人类的一般行为或研究特定群体的行为。另一类指以互联网络为手段进行调查,例如,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每年进行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的网络调查。而传统的广告调查属于营销调查的一个分支,指的是广告主通过对产品、消费者、竞争对手和市场等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分析,来帮助广告公司制定或评估广告战略、单独的广告或整个广告战役。本文采用的是第一类网络调查的解释,并且,结合网络调查和传统广告调查的含义,可以将网络广告调查定义为:“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传播手段取代面对面访问、电话访问或邮寄调查的方式,来研究产品、消费者、竞争对手和市场的相关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来帮助广告公司制定或评估网络广告战略、单独的网络广告或整个网络广告战役”。其中,网络广告调查是为企业整个的广告运动服务的,是针对企业一系列的广告活动而言的,而不是网页上一则单独的横幅或旗帜广告。作为网络调查的重要分支,网络广告调查主要是以互联网为技术手段去收集和统计分析与广告活动相关的一些信息和资料,与传统的广告调查相比,网络广告调查所采用的“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传播手段”来进行调查的方式更符合现今“全球化”、“地球村”时代的要求。

二、网络调查的优点

广告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广告主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对竞争对手的看法以及对品牌形象和企业形象的信任度。既然广告调查的侧重点在消费者身上,那么,获取真实的与消费者有关的信息在广告调查活动中则占有关键的地位。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爆炸”使得人们利用传统的调查方式再难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信息的真假优劣也成为信息使用者面临的难题。网络作为新型的一种信息收集的渠道,能有效地解决传统调查方式所面临的信息获取的问题。此外,传统调查包括了对人的访问和对事物、现场的实地考察两个方面,但网络调查却更侧重于人的方面,因此也更切合广告调查中针对消费者的调查目的的初衷。网络调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即时接触目标消费群体、费用低廉

在进行广告的创意之前,企业都要针对产品的有关概念去调查消费者的态度。传统的调查方式主要是采用面对面的访问(FTF)、电话访问和邮寄调查的手段,来研究人类的一般行为或研究特定群体的行为。其中,产品的目标消费者作为特定的群体,随着社区管理的加强以及电信部门提供的筛选拨入电话的来电显示和阻止不明电话拨入等服务的完善,使得企业很难搜集到有关消费群体的信息,加大了对目标消费群进行调查的难度。并且,在可以接触到目标消费群体的情况下,企业在印刷、纸张、培训调查员和支付调查员费用等方面,都面临一笔不小的开支。但是,网络调查却仅需要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通过发送E-mail邮件、在web站点上在线调查表以及通过弹出式调查、网上固定样本调查等方式,可以吸引网民的注意力,即时地接触到目标消费群体,从而搜集到所需要的信息。另外,通过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自动地处理和分析,不需要额外的调查人员对获取的信息再进行处理,既节省了经费也节约了时间成本。网络调查的经济成本一般可以降低到传统调查方式的60%。

(二)网络调查的方式丰富多样、可塑性强

传统的市场调研可以分为获取第二手资料的方法和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方法两大类。而互联网络早已经是获取第二手资料的最便捷渠道,称之为网上搜索法。互联网已成为可用于营销目的的二级数据的源泉,不少著名市场调查公司在万维网(www)上一些简略市场数据,与此同时,其他互联网服务――如电子图书馆,则发挥着贸易、工商新出版的数据库的作用。对第一手资料的获取,传统的广告调查从定性调查入手,来获得对市场、消费者及产品的总体印象,然后再通过定量调查方法或实地调查来得到对具体营销形势的准确数据。网络调查兼具定性调查和定量调查的特点,常见的网络定性调查有:一对一的网上深度访谈、网上小组座谈和观察法。同传统的访谈和观察法相比,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被访问者是匿名存在的,这就保证了对某些敏感性和私人性问题的回答率,接受深度访谈或小组座谈的目标消费者的回答会更加真实、客观,不受调查者主观暗示的影响,并且网络跨越了时空限制,因此可以随时随地地开展定性调查。在网络空间里,同样可以采用实验法。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网上交易变得频繁起来,为实验调研法的网上推广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条件。此外,在网络广告投放后,网络调查还可以进行对网络广告的监测,类似于传统的广告监测,并随时根据新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可塑性强。

因此,采用网络调查的方式进行广告调查是可行的,但是,在我国互联网发展的现状下,网络调查仍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

三、网络调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调查的对象问题

我国网民的总数在总体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不足以构成规模,并且网民属于高学历、高收入的特殊群体,覆盖面小,在我国的很多领域不具有样本的代表性,这样将导致数据的不真实,影响调研的科学性。首先,加强网络的基础设施和网站建设,进一步普及网络的覆盖面积,是解决样本代表性问题的当务之急。其次,根据统计学的理论要求,对不同内容的统计调查应对受访者的身份进行甄别。但是网络调查对象的身份是不受限制的,因此难以识别网民的真实身份,不少网民不会认真回答问卷,有些网站为了商业效益甚至用软件自动答卷,使得网上数据的真实性得到了很大的质疑。对此,现在主要采用网络识别辅之以特征识别的方式来甄别调查对象,避免重复答题的现象。网络识别一般通过被调查者的IP地址或E-mail地址,特征识别主要是对被调查者总体的特征描述来甄别对象。

(二)调查的误差问题

调查的技术问题主要表现在抽样框和无回答误差上。抽样框误差是由于我国的网民群体不具样本的代表性,因此抽样框不能涵盖目标总体的全部元素或者包括非目标总体的元素而产生的误差。无回答误差则包括有意无回答和无意无回答两种。前者是由于调查的内容涉及个人隐私或敏感性问题而引起被访问者的反感而产生的;后者包括多种情况,主要是被访问者主体不能参加调查活动或由于网络技术的问题丢失了问卷等原因导致了无回答现象。此外,网络传输速度慢,网络不稳定或问卷过长等,都会导致无回答误差。减少抽样框误差的方式可以通过正确界定目标总体和抽样框达到。可将网民设定为目标总体,再通过抽样的方法推断网民总体的特征值,最后通过网民与全国民众的差异,由“此特征值”推断出全国总体的特征值。而通过合理的设计问卷、充分利用多媒体对网民的感染力、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和对某些敏感性问题提出保密的保障等措施,可以解决无回答误差的问题。

(三)调查的安全问题

对目前的网络调查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规进行监管。各个网站的网络调查的方式和标准都不一致,并且某些网站为了利益作假导致的数据不真实。此外,一些调查公司会突袭聊天网民,黑客技术窃取网民个人资料、发送爆炸式邮件等,给网络环境造成了安全隐患,加上网络技术的不成熟,在网络上病毒泛滥、数据被毁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都导致了被访问者的极大反感,致使网络调查工作无法顺利进行。建立权威的网站平台和网站监管机制,提高网络统计系统的安全防范能力。

四、结束语

企业在开展广告活动之前采取网络调查的方式是切实可行的,以互联网为技术手段去搜集与广告活动相关的资料,比传统的广告调查方式更具有省时、省力和省经费的优势。尽管目前的网络调查还存在着在调查对象、误差和安全上的许多问题,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调查技术的逐步成熟,网络调查终将取代传统的调查方式成为社会的主流调查方法,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在完善网络调查技术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网络调查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教育。网络调查不光是一种调查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提高调查人员的素质和修养,自觉遵守网络虚拟世界的规则和次序,是推动网络调查行业向前发展的最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刘友林等.网络广告实务[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2、黄鸣刚.从媒体角度看网络调查方法[J].中国传媒科技,2004(11).

3、姜婷婷,丁宁.方兴未艾的网上调查[J].情报科学,2003(4).

4、郭杨,许闹.试论网上调查的《匿名性》问题[J].统计教育,2005.

5、侯振明.浅议网络调查及应注意的问题[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11).

6、蒲国华,孙玉超.对未来网络调查的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3(5).

7、庞东,王革.对网络调查热的冷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4(2).

篇2

(一)与快递连系查处难。近年来,因为人民群众物质生涯程度的进步,互联网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活着界局限内开展和普及,各行各业以互联网为平台进行买卖的景象习以为常,其违法案例不时被曝光,而在收集买卖药品的违法案例里面,因为五花八门的快递公司为收集买卖供应了一个价钱廉价和便捷的寄运通道,且其买卖方式较荫蔽,一旦构成违法现实,触及监管部分多,加之,有关司法律例不健全,监管部分法律查处特殊难。

(二)跨地区买卖袭击难。收集具有全球性和公开性,其自身具有本钱低、荫蔽、快捷、便当、高智能、影响局限大等“六大”特点,例如以收集IP注册地为买卖地,承受告发往往在消费者地点地,如许,现实上构成告发在乙地,事发地在甲地,而收集违法发卖药品从订单填制到消费者经过电子银行转帐到最终收到药品,不超越一周工夫里就悉数完成,假如消费者运用后呈现问题再进行投诉、告发,错过了最佳处置机遇,加之,告发和买卖不在统一地,形成监管部分袭击难。

(三)专业常识差监管难。监管和袭击收集发卖药品违法行为相对药品监管法律人员来讲是一个新的课题:一是现行一线药品法律人员因为遭到前提限制,绝大大都人对收集常识调查、把握较少,在必然水平上制约了网上药事监督工作的有用展开;二是当前固然全国大局部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地市级以上食物药品监管部分均装备了对电视等新闻媒体违法告白的监测设备,但食物药品监管部分至今还未确定专人担任对收集运营、发卖药品进行监测、治理,收集监管根本上照样一片空白。

(四)工夫短证据搜集难。当前,在全国整治违法告白药品呼声高涨的状况下,很多告白药品署理商由电视等新闻媒体逐步转向收集买卖药品,形成不合法售药网站猖狂,不只严峻危及大众的用药平安,还损害了正当网站的好处:一长短法网站擅长假装,大大都均是打着收集长途义诊、所谓的安康征询德律风、延聘“专家”进行讲座等方法发卖药品,让消费者轻易受骗;二是转变速度快。主管部分今日封闭了这个网站,说不定明日又呈现了另一个分歧域名的相似网站;三是因为收集具有虚拟的世界,其荫蔽性特殊强,取证难度大。一有动态立时消逝,很难对其进行具体追踪查询,即使搜集了必然的证据信息,往往纷歧定能构成有用的证据链。

(五)共同不力展开难。收集违法发卖药品触及到药监、卫生、工商、信息、公安、金融等多个部分,因为触及部分多,责任不明白,至今未构成监视合力。比方某网站在甲地经过收集公开对国度制止在群众媒体进行告白的处方药品进行、发卖、宣传医治成效等违法告白,全国的消费者都有时机阅读到该网页,可以说地、发现地等相关部分都有责任去查处,但因为缺乏一套成熟的部分互相应急措置机制,形成各类违法收集发卖药品众多成灾。

(六)对象不明追非难。《药品治理法》第二条固然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药品的研制、出产、运营、运用和监视治理的单元或许小我必需恪守本法”的规则,但因为收集发卖药品具有特殊强的活动性,一有风吹草动便不知踪迹,因而,在违法行为发作后,而实践仅有消费者操纵有问题药品作为证据,没有购药单子等正当的根本证实资料,但消费者自身也是受益者,因为缺乏有力证据支撑和明白的违法行为主体,基本无法处置,形成药监部分追查责任难。

二、缘由解析

(一)从法制角度看,极不敷健全。固然国度食物药品监视治理局早在2005年9月就出台了《互联网药品买卖效劳审批暂行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该《规则》仅仅从审批、验收、规范等方面进行规则,固然第十六条规则对供应虚伪资料请求互联网药品买卖效劳和供应虚伪资料请求从事互联网药品买卖效劳获得互联网药品买卖效劳机构资历证书的,(食物)药品监视治理部分不予受理,并赐与正告和从一年至三年不等的行业制止准入门槛外,而无其他本质性的罚则规则。何况现行律例和规章对收集发卖药操行为也没有制定一个明白的治理机制,所以往往在袭击、遏制网上涉药违法行为时,无法顺畅、敏捷启动收集药监举动。

(二)从违法行为看,受好处驱动。一是局部供应域名注册效劳的域名注册治理机构和域名注册署理机构、互联网接入效劳的ISP效劳商、商品配送效劳的物流企业等,在药品发卖商高额好处的引诱下,不吝以牺牲人民群众的安康为本人获取昧心的利润,为违法买卖药品供应操作和调运平台。

(三)从消费进程看,看法不到位。一是现行违法分子抓住消费者病急乱投医心态,对自身就有问题的药品再进行违法行为宣传,而心急的消费者自身对虚拟的收集世界就不敷调查,怀着只需能治病就好的心态而受骗上当,后果是钱用了,但没治好病;二是因为体系体例的缘由,广阔群众对各类药品电视违法告白有了一个深入的看法和领会,但对收集发卖却看法还不敷到位,总以为收集发卖的药质量量没有问题。

三、处理办法

(一)健全律例系统建立。国度应实时制定出台一部关于互联网买卖治理方面的司法,各部分应以此法为母法制定出台响应的治理条例,要明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方面临收集主管部分明白提出但凡进行互联网营业必需对峙实名制注销的要求,并明白违法行为发作后主体处置机关(笔者倾向于以IP地址为首要管辖规范,由于IP地址具有独一性和确定性,其当地药监部分可实时向IP地址药监机关移送进行立案查处),另一方面明白各部分之间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在收集高度兴旺的今日,收集发卖药品违法行为猖狂的一个首要缘由就是现行律例无明白的罚则,因而,必需明白其违法行为和处分规范;三是从立法上明白药监部分可以接纳邮件反省、收集监控、电子跟踪等伎俩,从司法层面进一步完美证据类型的规则;四是标准电子证据,如将电子邮件、IP地址、网页、电子银行转款等记载归入法律证据,从司法层面上处理搜集证据缺乏的问题。

(二)标准收集药事行为。收集药事行为触及很多环节,如药品收购、网站开设、信息、储藏调运等环节:一是要对为网上经销药品者供应域名注册效劳的域名注册治理机构和域名注册署理机构、互联网接入效劳的ISP效劳商、商品配送效劳的物流企业、与网站运营者树立链接营业联络的其他网站等单元执行严厉立案注销治理,一旦违法行为发作,然后可以追根溯源;二是严厉限成品种数,明白不得将国度明令制止的药品、处方药品、非凡药品等公开在网长进行发卖,不得私自扩展宣传局限;三是要求一切参加收集涉药单元严厉进行自律,不得为没有天资的网上运营药品的单元或小我供应各项效劳,不然应承当响应责任,并要求各触及收集发卖药品单元务必保存一切效劳信息,以便为药监、公安、卫生等部分监管供应信息、线索甚至证据支撑。

(三)完美行政法律顺序。收集药监法律分歧于惯例药监法律任务,需求运用现代高科技的收集东西进行查询取证,因而,完美收集法律顺序就显得尤为主要:一是对底层药监机构装备关于收集药监法律进程中必备的技能法律东西,如:装备电子邮件反省、收集监控、电子跟踪、电子银行材料调取等东西;二是完美电子证据搜集整顿,由于很多收集违法药事行为都是以电子信息的方式作出的,它们在确定违法行为结果方面十分主要,甚至具有要害意义;三是对收集买卖全进程树立有用的监视监控机制,一方面做好药监系统内部监控,鼎力推行药品长途及时监控系统,设立专门处、科、股室布置专人紧密监控网上药店购销药品全进程,另一方面增强外部监控,实时向社会监管信息,不及格网站,发起社会各界参加网上药店的监视,并准时按期对网上药店所运营的药品进行抽检,添加抽检频次。

(四)树立有用监管机制。在现行司法律例框架下,一是树立严厉的准入立案搜检机制,相关企业要提交详实的资料,依照律例要求审核网上药店运营天资,并树立互联网药品买卖效劳网站宣传审核、仓库设置要求等现场验收规范,包管收集买卖药品的各项前提、规范均契合要求;二是树立收集买卖药品标准治理流程。各物流企业严厉对峙寄运药品必需有药监部分的《准寄证实》方可处理寄运手续,然后根绝收集发卖药品商趁火打劫,将不契合规则的药品寄运出境;三是要对收集上各药品发卖网站、医疗机构网站进行监控,实时查处违法行为,还,要有方案、有组织地强化对监管人员的收集常识培训。

篇3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调查;网络调查质量

[中图分类号]F7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0-0041-02

1网络调查概述

1.1什么是网络调查

网络调查有两种含义。第一种含义指借助互联网、计算机通信和数字交互式媒体进行的调查,以实现研究目的。这一类调查与其他调查不同处在于调查手段的差异,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代替传统的问卷调查、面对面的访谈、电话调查或邮寄调查等。第二种含义指对互联网使用情况的调查。测量互联网使用情况或测量互联网受众,是互联网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这一类调查的目的主要是测量网站的流量以及网站使用者的数量、结构和行为。本文是对第一种含义的网络调查进行研究。

1.2网络调查的一般方法

网络调查的方法一般可分为直接调查法和间接调查法,还可分为定性调查法和定量调查法等。常见的网络调查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1)网页调查法。该调查法包括以下的主要方式:随意拦截法、志愿者调查法、志愿者小组法、滚雪球网络调查法。

(2)电子邮件调查法。该调查法要求调查单位拥有大量被调查者的E-mail地址,然后将事先制作好的电子邮件调查问卷以E-mail的方式发送给被调查者。被调查者在填完问卷后,再以E-mail的形式反馈给调查单位。

(3)一对一的网上深层访谈。这种形式是采用电子邮件进行访问,或是利用即时软件通过网上“聊天”的方式进行访问。

(4)网络小组座谈。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在网上举行小组座谈会有了技术上的保证。

(5)观察。在对网上聊天内容、讨论小组或虚拟社区的信息进行研究分析时,可以以公开的身份进行观察甚至是参与式的观察。

(6)全程跟踪方式。这种方法可以跟踪来访问者浏览过的其他企业的站点,或来访者阅读过的有关杂志的产品广告等。

2网络调查的优势与不足

2.1网络调查相对传统调查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互联网的调查也展现出巨大的优势。主要有以下方面。

(1)便捷性和低费用。在网络上进行调查,调查者只需要一台能上网的计算机即可,数据的收集汇总都是由程序自动完成,大大节省了传统调查中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

(2)无时空和地域的限制。网络调查可以24小时全天候进行,而且不受地理区域限制。

(3)结果较客观。网上的问卷调查大多为网民自主选择参与,回答的结果较具客观和准确性。

下表对网络调查与传统调查进行了简要的比较。

网络调查与传统调查比较

比较项目[]网络调查[]传统调查

调查费用[]所要支付的费用少,主要是设计费和数据处理费[]昂贵,包括:问卷设计、印刷、发放、回收、聘请和培训访问员、录入调查结果、由专业公司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等多方面的费用

调查地域范围[]全国乃至全世界,样本数量庞大[]受成本限制,调查地区和样本的数量均有限

调查样本[]网民[]所有普通公民

调查的时间选择[]全天候进行[]不同的被访问者对其可进行访问的时间不同

调查所耗时间[]短,只需搭建平台,数据库几天就可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长,一般要1个月以上

调查结果的可信度[]被访问者主动参与,相对真实可信[]一般有督导对问卷进行审核,措施严格,可信度高

调查方法[]多种方法,方法还在发展,还可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方法较固定

调查主题[]受限制,很多主题不适合网上调查[]主题广泛

资料来源:改编自石磊,网络调查及其局限性分析[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9)。

2.2网络调查的不足

鉴于中国目前的网络设施建设情况及网民特点及分布等,网络调查也存在一些不足。

(1)调查对象缺乏代表性。从年龄结构来看,目前中国的网民仍以青壮年为主。至2011年6月,全部网民中,10~19岁占26%,20~29岁占308%,30~39岁占23.2%,而50岁以上的网民仅仅占了72%。从城乡结构来看,我国农村网民占整体网民的27%,城镇网民占整体网民的73%。而城镇地区的居民与农村的居民,无论在知识层次、思想意识还是消费态度与行为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网民的收入结构来看,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占92.9%。这说明网络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一些中低收入者。从学历结构来看,初中和高中网民占据网民总体的79%。大部分网民的知识水平明显偏低。

(2)调查过程中的重载问题。所谓重载,就是被调查者点击“刷新”按钮重新载入页面的行为。这是影响调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很难解决而又普遍存在的的问题。目前为解决问题一般采取IP地址过滤的方法,但效果不是很好。

(3)网络调查过程中的拒答问题。拒答是指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够从所有样本单位及问卷的所有问题中获得有用的数据。拒答问题可分为单位拒答(整个问卷未回答)和项目拒答(个别项目问题拒答);还可以分为有意拒答和无意拒答。对一些敏感性问题进行调查时有意拒答就可能会发生。

(4)调查中的计量误差。计量误差是指网络调查中所获得的数据与所欲调查项目的真实值之间不一致而产生的误差。它通常可以分为由调查者引起的计量误差和由被调查者引起的误差。由调查者引起的误差是指由于设计者对问卷的设计让被调查者回答感到模糊而产生的误差。

(5)某些调查问题无法通过网络实现。例如某些试用类(如食品类、化妆品类)调查,需要调查员亲自指导被调查者如何使用这些商品,然后调查才能进行。

(6)受访者个人信息不易收集。由于人们担心个人信息被滥用,通常不愿在调查问卷中暴露准确的个人信息,往往会因为涉及过多的个人信息而退出调查。而个人信息又是进行市场研究的必备资料,因此,这也成为一个制约开展网上调查的因素。

3影响网络调查质量的主要因素分析

研究影响网络调查质量的因素主要可以从调查的类型、调查方法的选取、调查目的,问卷设计、样本选择、过程的控制等方面入手。

对于不同的调查,各因素对调查质量的影响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样本的代表性、拒答率、计量误差、问卷设计的科学性、回答奖励设计的合理性、网站选择恰当性等对调查质量影响较大。

样本代表性问题是网络调查中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网络调查中的样本框不是全部人口,而只是网民或者部分网民。虽然目前网络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考虑到我国网民的特征,对于网络调查的适用性就不得不慎重对待。

4提高网络调查质量的方法

(1)要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网上调查。目前,适合在网上进行市场调查的内容有: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新产品概念测试或广告测试、对社会热点和个人意识类问题的调查。

(2)根据研究目的来选择不同的调查方式、方法。不同的网络调查方式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加以选择。比如,放置在网站上的问卷是直接弹出问卷式、还是广告弹出信息式、必然点击式还是偶然链接式等。

(3)科学设计网络调查问卷,保证网络调查的访问量和回复率。调查问卷的设计应遵循三个原则。目的性原则,即询问的问题与调查主题密切相关,重点突出。可接受性原则,即问卷设计要容易让被调查者所接受。简明性原则,即问题要简明扼要、易读、易懂。

(4)科学地选择开展调查的网站。不同的网站有着不同的客户群,其特征存在着较大的区别。针对不同的网络调查内容及目的,调查实施人应该合理地对不同的网站进行选择。

(5)激发被调查者的兴趣。成功的网络调查的关键之一,在于要激发被调查者的兴趣。因此可以利用有偿参与等方法来调动被调查者的积极性。这样有利于提高信息的反馈率、提高反馈信息的真实性,减少调查结果的偏差。

(6)合理选择样本的类型。网上调查的样本通常分为三类,分别为随机性样本、过虑性样本、选择性样本。后两种样本的选择方法显然更加的科学,可以提高调查的针对性、质量。

(7)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定性与定量法相结合。除在线调查问卷外,常用的网上调查手段还有电子邮件调查、对访问者的随机抽样调查、固定样本调查等。传统市场调查和网络调查相结合。企业市场调查人员也可以在各种媒体如报纸、电视或有关杂志上刊登相关的调查问卷,并公示电子邮箱和网址,让消费者通过网络回答所要调查的问题。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相结合。第二手资料收集的方法包括利用搜索引擎收集资料、利用公告栏收集资料、利用新闻组收集资料、利用E-mail收集资料等。

(8)避免恶意重复回答。网络调查活动中可能出现重复填写等问题,要尽量完善自己的在线调查系统,可以用被访者在回答后锁住其所处站点等技术方法来减少重复填写等现象。

(9)尽量避免样本分配不均。特别是要注意由于样本分配不均(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造成测量误差的出现。

(10)要完善网络隐私认证和隐私权立法。获得认证的网站的隐私权声明往往更加可信,网民也更乐于配合网站所进行的调查。网络隐私权保护最根本的措施是隐私权立法。

(11)选择合适的调查时间。根据不同的调查主题、目的,选择合适的调查时间也是重要的。比如调查电热毯的使用情况,显然是在冬季较好。

(12)给访问者奖励以激发其参与调查的积极性。调查者可根据实际情况,给访问者一定数量的奖品或商品折扣。这样就可能获得比较真实的回答及访问者的姓名、住址和电子邮件地址。

参考文献:

[1]余建华两种不同类型的网络调查:网络调查优缺点的再认识[J].情报杂志,2011(9)

[2]马慧敏网络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来源与控制[J].统计与决策,2011(5)

[3]李晓霞,等发起者与实施者的身份认知度对网络调查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J].管理评论,2011(8)

[4]石磊网络调查及其局限性分析[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9)

[5]柯剑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市场调查应用研究[J].河北学刊,2009(1)

[6]徐浪,向蓉美目前中国网络调查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1)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成瘾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325-02

0引言

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部分用户由于对网络的滥用,造成对其身体、工作、血液、经济、家庭等反面的负面影响,即称为“网络成瘾”。大学生是网络的庞大使用群体,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现象引起许多各领域学者的关注。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社会支持有时甚至是个体间或个体与群体间的依恋,它适合促进情感、提供指导以及提供个人身份和成就的反馈[4]。本研究通过调查某高校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情况和网络成瘾状况,旨在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信息和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资料来源

1.1.1 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为以某高校为例的在校大学生,包括从1-7年级学生。

1.1.2 资料来源①现有资料:系统、广泛的收集与社会支持及网络成瘾相关的资料文献。②问卷调查:对该校某学院的全体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由经培训的调查员统一发放并按照指导与讲解,在班委的协助下在各班课堂上进行,由调查对象填写,当场回收。该学院共725名学生,回收有效问卷617份,回收率为85.10%。

1.2 研究内容

1.2.1 一般人口学资料:包括性别、出生年月、专业、年级、生源地、家庭类型等。

1.2.2 社会支持状况:采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8]测量社会支持状况。该量表共10个题目,包含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维度,得分越高表明其受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为符合大学生实际,本研究将量表中的“同事”改为“同学”,“配偶”改为“恋人”,去掉“儿女”项。

1.2.3 网络成瘾调查:采用陈淑惠教授编制和发展中文网络成瘾量表[1](CIAS)对全院学生进行自填式调查。全量表共计26题,26题的总分代表个人网络成瘾的程度,总分越多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高。此量表包含5个因素:网络成瘾耐受性、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强迫性上网行为、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及健康问题。

1.3 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使用epidata3.1录入问卷结果,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 基本情况调查的617名学生平均年龄为23.91岁;其中228名学生为男性(36.95%),389名学生为女性(63.05%);独生子女有229名,占37.12%,非独生子女388名,占62.88%。来自双亲家庭的学生有463名,占75.04%,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有99名,占16.05%,双亲都不在的学生有55名,占8.91%。248名学生(40.39%)来自城市,有172名学生(28.01%)来源于城镇及194名学生(31.60%)来自农村;328名学生就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53.42%),221名学生就读工商管理专业(35.99%),65名学生就读医管七年制(10.59%);90名一年级学生

(14.68%),二年级学生163名(26.53%),三年级学生114名(18.6%),四年级学生119名(19.41%),五年级学生65名(10.60%),六年级学生33名

(5.38%),七年级学生29名(4.73%)。

2.2 社会支持情况

2.2.1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得分总体情况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满分为62分,本调查对象平均分为37.02分。其中,客观支持维度平均分为11.52分(满分为22分),主观支持维度平均分为18.47分(满分为28分),支持利用度维度平均分为7.03分(满分为12分)。

2.2.2 不同特征下的社会支持情况分析不同性别、年级及家庭类型下的社会支持状况,发现男生和女生在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相近,无差异性;低年级学生的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得分及支持利用度得分高于高年级学生,分别为(40.23,34.73)、主观支持得分为(21.05,16.63)和支持利用度得分分别为(7.80,6.49),经t检验发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2.3 网络成瘾基本情况

2.3.1 基本情况CIAS量表总分的最小值为26分,最大值为90分,平均分为50.16分。其中网络成瘾耐受性、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强迫性上网行为、时间管理问题、人际及健康问题及网络成瘾的平均分,分别为8.25分、10.08分、9.04分、9.73分、13.06分。

2.3.2 不同特征下的网络成瘾阳性率将网络成瘾总分在60分以上者定义为网络成瘾者,则相应的网络成瘾阳性率为网络成瘾总分在60分及以上者在总人数中的比例。总体网络成瘾阳性率为19.67%。

由表1可知男同学的阳性率为23.35%,高于女生17.53%(p

2.4 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相关分析

2.4.1 不同网络成瘾程度下的社会支持得分将网络成瘾分成未成瘾组、中间组及成瘾组,比较三组的社会支持得分,结果发现无论是社会支持总分、主观社会支持,还是社会支持利用得分都随着网络成瘾程度的增加而减少,可见成瘾程度越高,主观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利用越少。

2.4.2 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相关分析对社会支持及网络成瘾进行相关分析,总体上来说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成成负向相关,相关系数为-0.10(p

3结论与讨论

3.1 双亲家庭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优于非双亲家庭学生的社会支持状况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双亲家庭学生的社会支持情况明显优于非双亲家庭,这与客观现实情况是相一致的。因为来自双亲家庭的学生有更完整的社会支持源,家长更有精力关注孩子,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等,而大学生也会更积极地去体验社会支持,也更容易有较高的满意度。

3.2 男生及高年级学生更易网络成瘾根据不同特征下的网络使用情况、不同特征下的网络成瘾阳性率结果,表明男生比女生、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这与国内外许多研究结果相符。陈新[2]等人对382名大学生进行队列研究发现,男生的网络成瘾检出率要高于女生;杨旭霞[3]也得到类似的结论。Kraut,etc[4]提出,在青少年中,男性比女性更多地使用网络,在成年人当中则正好相反。Morahan-Martin&Schumacher[5]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所调查的被试中有8%的人网络成瘾,其中男生多于女生。

3.3 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成负向相关根据统计结果,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的总相关系数为-0.10,p

4建议

4.1 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由于学生自身能力有限,当外周没法给予相应的支持时,他们就可能会寻求网络,甚至依赖网络,因此需要完善社会支持系统[6],包括家庭支持系统、学校支持系统及社会支持系统。

家庭支持系统出了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外,更重要的是要关心在外的大学生,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和尊重支持,关注他们的现实生活;学校支持系统则要关注学生生活和学习,了解他们的家庭支持系统,组建一个能够适应网络时代教育工作的学生辅导员,为他们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尊重支持等;社会支持系统在在家庭支持系统及学校支持系统无法触及的部分,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促进良好社会道德环境的形成等。

4.2 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共同采取措施减少网络成瘾现象减少网络成瘾现象,可以从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四方面同时作用。社会上各级政府应该严格互联网业务的审批程序,加大健康网络环境的监控力度和惩罚强度,鼓励提倡行业自律,如严格互联网业务的审批程序;加强对网吧行业的治理,构筑互联网内容健康发展的屏障。学校应多创造条件,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有大概的了解,并能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使其在以后面对相应问题时能用较好的方法处理。家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加强与子女的交流与沟通。不仅在经济上支助他们,在生活上关心他们,还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交友处事等等。大学生个体要充分认识到网瘾成瘾问题的危害性,正确把握和调控自身上网的度。

参考文献:

[1]陈淑惠.中文网络成瘾量表的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台湾中华心理学刊,2001,45(3):279.

[2]陈新等.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关系的队列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04):240-243.

[3]杨旭霞.济宁某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2009,山东大学.

[4]Kraut, R., Mukhopadhyay, T., Szczypula, J., Kiesler, S., & Scherlis, B.,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lternative uses of the Internet in households.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00(10):287-303.

篇5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6年9月19日-2016年10月10日,《网络传播》杂志面向全国31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发放调查问卷25141份(线上与线下渠道结合),共回收有效问卷23327份,有效回收率92.7%。其中,受访者中男性占47.3%、女性占52.7%,覆盖全国各地区的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脑用户,其中手机用户(不仅限于只使用手机的用户)占71.5%;84.8%的受访者在20-39周岁之间;网龄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在6-10年;73.6%的受访者学历集中在大专或本科。调查形成以下结论:

网络安全基础技能大幅提升

1.密码更换情况

密码是网络安全保护的防护墙,然而加密和破译技术也总在不停地相互追赶。因此,定期更新密码、增加密码的复杂性是网络用户应该养成的重要自我保护习惯之一。2015年调查显示,我国网民尚未养成定期更换密码的习惯,大部分网民在遇到安全问题时才更换;而这种情况在2016年大有改善(如图1),仅有5.1%的受访者表示“从来不更换”,表示“定期更换”的受访者接近一半(47.8%),相较于去年,表示“遇到安全问题时才更换”的受访者几乎下降了20%,公众的密码更换意识不断增强。

2.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情况

2015年,我国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的问题曾十分突出,约75.9%的受访者存在该问题,其中青少年和老年人更为严重。多账户使用同一密码让网络黑客“捡软柿子捏”“一劳多得”,你的“万能钥匙”亦成为它的万能钥匙,其安全隐患不言而喻。近年来,相关安全事件频发,也给国人敲了一记警钟。2016年调查显示,仍然保留这一不良习惯的受访者下降到31.4%,占比大幅降低。

3.弱密码使用情况

弱密码在网络安全防卫中同样不堪一击。简单字母或数字以及重复数字甚至使用个人生日、电话号码或姓名全拼等独立形成的密码最不安全。2016年调查显示,类似密码呈不利的增长趋势,它们分别高出2015年22.2%、28.5%和4.0%(如图2),随着公众对网络空间涉入越来越深,其账户群呈现出快速增长,虽然这里可排除一些不涉及真实个人信息和财物信息的账户密码设置较为随意的情况,但该问题仍有待重视。

4.计算机安全使用情况

公众备份和保护个人重要信息的意识有所提高。2015年调查显示,分别有55.0%和62.1%的受访者不备份个人重要文件、离开时不锁定计算机,2016年调查中这一比例下降为35.5%和40.4%。然而,在“云技术”诞生后存储介质逐渐虚拟化的今天,受访者在使用移动存储介质(U盘、移动硬盘)前不进行病毒扫描的比例却由2015年的21.2%上升至51.6%。新技术改变了使用习惯,也不断在冲击旧有的使用方式,模糊以往的安全顾虑。技术的更迭中总会不断涌现不同的安全风险高峰。

网络应用威胁更趋复杂

在网络的使用过程中,人们或多或少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造成一些安全隐患。调查发现,仅有19.0%的受访者表示,上网时没有发生过以下行为(如图3)。其中,48.1%的受访者随意下载手机应用,46.3%的受访者随意填写个人信息,36.9%的受访者随意连接无线网络,34.0%的受访者随意打开陌生人发送的链接或文件,28.9%的受访者随意扫描二维码。

1.手机应用软件下载情况

今年早些时候,仅苹果公司就宣布其App Store拥有的应用数量已经超过200万款。各类参差不齐的应用本身和应用下载来源也成为用户安全的重大隐患窗口。调查中发现,下载手机应用软件时,68.6%的受访者通过正规网站或手机自带的应用商店,53.1%的受访者利用百度等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41.3%的受访者利用第三方安全软件提供的下载平台,还有19.1%的受访者通过点击他人推荐的链接。其中,网龄越短的受访者越容易通过点击他人推荐的链接下载,网龄在1年以内的受访者中,有42.4%的受访者表示会通过点击他人推荐的链接下载手机应用。这说明不熟悉网络的初级用户更容易被引诱进而产生安全问题,刚接触网络的青少年和中老年人是高危群体。

2.公共免费WiFi使用情况

在互联网流量还未实现全面自由通畅时,公共区域的免费WiFi往往成为大家的香饽饽,其中的安全隐患很容易被忽视。在调查中,仅有10.5%的受访者表示从不连接,而其他受访者则在各种程度上使用公共网络,其中44.2%的受访者表示连接除浏览网页和使用即时通信工具外,还进行过网上购物或网银交易等活动,27.2%的受访者表示连接除浏览网页外,还使用QQ、微信等即时通信工具,还有18.0%的受访者表示连接只进行网页浏览等简单活动(如图4)。同时,通过差异性检验发现,使用公共网络的行为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会更无戒备地使用公共WiFi。表示从不连接的男性占9.7%,而女性占11.2%。

3.网上支付情况

人们使用网上支付越来越方便也越来越频繁,与此同时,其发生安全问题的概率也越来越高。而公共免费Wi-Fi或其他公共计算机(网络)就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不法分子容易设置没有密码的WiFi吸引手机用户使用。一旦连上钓鱼WiFi,加之网站防御不够,手机用户的操作记录就会被复制,被相关软件破解,危险至极。同时,在调查中有67.0%的受访者使用公共计算机进行网络支付后没有消除上网痕迹,51.6%的受访者使用无密码WiFi进行网络支付;另外,甚至有31.5%的受访者表示没有仔细辨认支付页面的网址,28.6%的受访者曾向他人透露支付验证码,还有15.0%的受访者点开过不明第三方发送的支付链接(如图5)。

4.二维码扫描情况

当前,网民对二维码的警惕性最高。这与相关安全问题的高发和媒体的频繁报道密切相关,对于二维码安全风险的宣传产生了较为积极的作用。本次调查中,对于二维码,39.4%的受访者表示从来不扫,认为不安全;54.1%的受访者表示偶尔扫,担心不安全,但不知道怎么确认安全;仅有6.6%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扫,不考虑是否安全(如图6)。

个人信息保护显被动

1.用户协议关注情况

调查统计显示,在注册不熟悉的网站或下载软件需签署用户信息保护和责任条款时,与2015年相比,已有60.8%的受访者表示会仔细阅读,合理则继续注册或下载,2015年这项数据仅为14.9%。这进一步显现了用户本身网络安全意识提高以及对自身信息保护的愈发重视。

2.个人信息泄露原因

当问及受访者“你认为在网络中,个人隐私泄露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与2015年调查结果相比,认为“本人保护不当,自我保护意识太差”的受访者由67.0%降至54.2%,公众普遍认为自身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另外,认为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或网络管理的疏漏”的受访者比例也由62.1%降至53.0%。然而,更多的人感受到“窃取人手段太高明,防不胜防”(由2015年的48.4%升至2016年的66.7%),凸显出法律法规和技术手段的短板,有待突破(如图7)。

法律意识不断强化

1.网络诈骗处理情况

与2015年相比(如图8),在遇到网络诈骗时,不知道如何处理的受访者比例大幅下降(由2015年的26.0%降至2016年的16.8%),而选择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的受访者大幅上升(由2015年的12.4%升至2016年的39.1%)。能够诉诸于公安机关显示了在互联网治理领域,公众对于法治水平的肯定与信任。

2.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了解情况

随着我国《网络安全法》的颁布和各项网络安全法规的不断完善及普及,公众对此的了解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本次调查中,表示熟悉我国网络安全相关法律的受访者占45.6%,远高于2015年(9.1%),不了解的受访者比例仅为25.6%。

篇6

作为一种战略选择,“商界传媒”决定斥资打造中国商人新门户――“商界在线”,积极探索数字化文明冲击下“刊网互动”的全新模式,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使“商界在线”成为中国商界最有人气、最受商人尊敬和信任的新门户,成为“中国商人的资讯平台、成长高地、社交乐土、精神家园”。

为更好地为您提供最适合的互联网服务,我们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中国商人网络需求有奖调查”。无论您是名震商界的大商人,还是刚开始创业的小商贩,或者是准备涉足商海的观潮者,只要您拿起手中的笔,或者点击几下鼠标,您就会为中国商业文明的进程留下印迹,总奖额1万元的奖励等您来拿!

有奖调查截止时间:4月15日。您既可以填写好这份问卷,寄到:重庆市渝中区上清寺中山三路168号中安国际大厦13层《商界》杂志社办公室,邮编400015,请注明“网络调查”字样,或通过电子文档发送到shangjiebiz@yahoo.省略,也可以点击省略进行投票。本调查为多项选择调查,所有参与者将免费成为新版“商界在线”的首批会员,并享受会员的免费惊喜服务。调查结束后,我们将从参与者中随机抽出百名获奖者,并从百名获奖者中评选出获奖名次。您就可能获得50-1000元的奖励。请参与调查者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发放奖金(或奖品)。

姓 名:_________联系方式:___________

1.您每周的上网时间大约有:

a.7小时以下; b.7-14小时;

c.14-21小时; d.21-28小时; e.28小时以上

2.您上网的时间主要集中在:

a.上午; b.下午; c.晚上; d.周末

3.您最喜欢看的网站主要是:

a.新闻网站; b.商业财经网站; c.娱乐网站; d.综合网站

4.您上网的主要目的是:

a.看新闻; b.获取商业信息; c.工作需要; d.泡论坛;

e.聊天交友; f.休闲娱乐; g.购物; h.写博客

5.您是否经常上"商界在线"?

a.经常; b.不经常; c.上过; d.从来没上过

6.您希望从"商界在线"上看到:

a.最精彩的热读新闻; b.最重大的商业财经动态;

c.最及时的热点评论; d.最诱人的热门话题;

e.最关注的热眼人物; f.最有启示的创富故事;

g.最激烈的商战风云; h.最丰富的招商信息;

i.最真实的中国各行业商情调查报告;

j.最宝贵的商业经营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k.最经典的赚钱法宝;

l.最轻松的娱乐、体育或交友信息; m.其他(另填)

7.您希望"商界在线"给您提供哪些服务?

a.精彩新闻推荐,让人一目了然当天世界发生了什么;

b.商情商机,让人知道哪里可以赚钱发财;

c.证券股市新闻和分析,让人学会分析和操作技巧;

d.彩票新闻和实战案例,让人悟出彩经门道;

e.供求信息,让人可以在这里免费进行信息交流;

f.与成功商人面对面或在线交流,让人当面聆听教诲;

g.商业营销、管理、谈判、法律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培训;

h.好书好碟推荐,让人方便获得这方面的最新资讯;

i.健康保健讲座,让人在激烈的商战后获得身心的按摩与放松;

j.交友空间及情感解惑,让人可结交更多的商务朋友或人生知音;

k.打假维权方略,让人遭遇假冒伪劣时能够及时获得帮助;

l.修身养性,让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可以轻松展示自己的特长爱好;

m.其他(另填)

8.您平时从网络获取商业信息的次数大约是:

a.每天上网看商业信息; b.每周有几次上网看信息;

c.偶尔上网查看商业信息; d.从不上网看商业信息

9.您希望从"商界在线"上了解到:

a.海量的新闻信息; b.海量的商业财经信息;

c.经过精心选择的新闻信息; d.经过精心选择的商业财经信息;

e.其他(另填)

10.您有没有通过网络做成生意的经历?

a.有过; b.没有; c.有机会但没有谈成;

d.一直在网上做生意; e.对网络生意不抱希望

11.您希望"商界在线"提供的内容特点是:

a.以快捷、全面的新闻和商业财经资讯为主;

b.以有深度、有思想的新闻和商业财经报道为主;

c.在确保快捷和信息量的前提下做出财经新闻的思想性与深度;

d.以实用性和服务性的内容为主;

e.增强互动内容,让商业成功人士帮助经商者获得成功;

f.以精神抚慰和娱乐休闲为主,帮助商人很好地放松和陶冶情操

12.您所经营的企业网络广告所占的比例大约是:

a.20%以上; b.20%以下;

c.从来不在网上做广告; d.主要在网上做广告

13.你有自己的企业(个人)网站(网页)吗?

a.有; b.没有

14.你打算建立自己的企业(个人)网站(网页)吗?

a.打算; b.不打算; c.近期没有打算

15.你是否喜欢写博客?

a.偶尔写; b.经常写; c.从来不写; d.打算写

16.您对中国商人印象最深刻的是:

a.浙商; b.闽商; c.徽商; d.晋商; e.粤商;

f.沪商; g.渝商; h.台商; i.港商; j.澳商

17.除了经商,您还有那些业余爱好?

a.音乐; b.文学艺术; c.收藏; d.旅游; e.养宠物;f.养花;

g.钓鱼; h.体育运动; i.品茗; j.下棋; k.其他(另填)

18.您最希望通过"商界在线"得到哪些收获?

a.找到商机; b.提升自己的素质;

c.寻找一个放松休闲的空间; d.随便浏览

19.您处于怎样的年龄段?

a.15-25岁; b.25-35岁; c.35-45岁; d.大于45岁

20.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1.您的文化程度是:

a.初中或以下; b.高中或以下; c.大学或大专; d.硕士; e.博士

22.您的职业类型是:

a.企业老板; b.企业就职; c.个体商人; d.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 e.教师; f.律师; g.自主创业者; h.学生; i.无业

23.您的收入情况是:

a.低于1000元; b.1000-2000元; c.2000-4000元;

篇7

调查分析:

有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了解如今书画润例是如何来定的,有不到四成的人则表示不了解。可以说,对于当代润例制订的理解,基本上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认识:好像知道,又好像不大说得清楚;好像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又好像没有标准;有了的标准,看起来好像也是对的,又好像问题重重……

对于湖南书协按照官阶制订的润例,绝大多数的人认为艺术价值与润例才是最有对应关系的,但同时也有12.5%被调查者认为,按照所谓的“官阶”定价应该也有它的合理性,只不过现在“官阶”本身存在问题。实际上,在这个问题当中还隐含着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书画艺术除了真金白银的市场交易之外,健康的书画协会发展对于弘扬艺术与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润例与书画协会的结合也有着先天的亲近。此外,没有人认为润例是一种私下的交易制度,而是一种公开,明确的规矩。

对于润例由谁来定的问题,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倾向于市场,相信市场的调节能力。另有12.5%的被调查者认为,对于今天的市场来说,润例本身的意义不大,谁来定又有什么关系呢?也有同样比例的被调查者倾向于书画家自己来制订润例,凭什么书画家不能自己定润例呢?

对于润例与规范市场的关系,超过六成的被调查者不相信润例的规范作用。既然更多的人相信市场的力量,而市场的各种力量又非常复杂,人们有足够理由怀疑,润例本身对于市场能有多大的作用力。但是,仍有25%的被调查者相信润例所能发挥的规范作用,这个比例并不算低。

在润例是否会在未来发扬光大的问题上,半数的人选择了“会”。也就是说,无论人们对现在润例境遇感受如何,对于属于自身文化传统的东西还是怀有希望的。有37.5%的被调查者对于润例的未来持迷茫态度。也有12.5%的人态度坚决,他们不相信润例会有光明的未来。

调查结果:

您知道现在书画家的润例是怎么定的吗?

不知道 62.5%

知道 37.5%

您觉得润例应该谁来定?

市场来定 75%

无所谓 12.5%

书画家自己定 12.5%

您觉得通过润例能规范书画市场吗?

不能 62.5%

能 25%

很难说 12.5%

您觉得随着中国文化的复苏,润例会发扬光大吗?

会 50%

很难说 37.5%

不会 12.5%

您认为湖南书协公布按照“官阶”大小制订的润例表为何引发争议?

润例应按艺术价值确定,与“官阶”无关 87.5%

按“官阶”定价没错,但现在“官阶”有问题 12.5%

篇8

【关键词】观影方式 影院 网络 调查 建议

一、引言

世界著名传播学者麦奎尔(2010,p25),荷兰阿姆斯特丹学传播学终身教授认为“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电影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休闲”的出现,并且响应了全家人以经济又文雅的方式来欢度空闲时间的需求”。特别是当今的电影院为观众提供了舒适而又私密的个人空间。但是,随着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特别是网络的快速发展,出现了“电影同影院分离”(麦奎尔,2010,p26)。 本文通过观众对于网络观影和影院观影两种方式的调查,了解和探索并分析了公众对于这两大主要观影方式的特点,并对网路影院及影院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

二、实证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网络观影、影院观影相关研究很多,但大多数都是独立研究,没有进行对比,也缺乏实证研究。本次调查基于这种现状,希望通过此研究,弄清一系列问题:对于网络观影与影院观影,被调查者更青睐哪一种观看方式?被调查者平时的观影方式?电影院希望提高观众观看参与度,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一)研究对象

本次实证研究对象年龄范围制定为四个等次,分别为:7-18,19-23,24-35,36岁及以上。分别发放了90份,114份,135份,91份,共430份。

(二)调查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居住群众进行访问,考察他们的网络观影和影院观影情况。调查时间为2014年3月25日到2014年5月25日。

(三)调查内容及研究发现

1. 被调查者对于观看电影作为休闲方式首选的倾向程度:

数据分析显示有40.23%的群众平时是将观看影视作品作为首先的休闲方式的,23.49%的群众表示如果有时间观看电影就是他们首要选择放松的方式,这表明了观看电影已是人们休闲生活必不可少的选择。

2. 得知最新上映的电影的方式:

网络中涵盖的信息量的广泛,使237位平时通过网络平台获悉最新的电影上映动态,网络已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着绝对的不可替代性。影院的有力宣传也获得了不少人气,但也仅占到了19.53%。

3. 评价影院观看电影的费用情况:

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在影院观看电影费用都不是问题,63.49%的被调查者(273位)认为影院价格一般,82位选择很贵的基本均为学生族,而一些成功人士则认为去影院观看电影何足挂齿。所以,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情况的爱电影人士来说,观影方式的恰当的选择是很有必要的。

4. 对于网络观影与影院观影的青睐性比较:

在科技发展的今日,网络的绝对不可替代性,使得163位选择了网络观影,而选择影院的电影的人数也是当仁不让的,有118位,相比于网络观影少了10.47个百分点。这虽然受各方面因素,但主要还是区别于个人偏好。

三、研究结论

(一)网络观影和影院观影

网络已经成为电影传播的最大渠道。换言之,目前已经进入全面网路电影时代。科技的发展获得计算机互联网的产物无疑是一大突破性进展,其带来的方便性与创造性没有人可以小觑,未来必然是网络的天下。网络观影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自然也更利于现代人的观影方式。网络观影可以节省花费, 也可以随时观看自己想看的电影。网络观影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今天信息化是这个社会发展的主流,人们追求的是更方便更快捷的生活方式,而网络观影也是更符合人们对未来的生活方式的追求一种表现,更符合人们现在及以后的生活的休闲方式。

(二)影院提高观众观影参与度策略

艺术文化市场随着时代经济发展的浪潮日渐成长繁荣。去电影院看电影,一直以来被归于“高精尖”属性的小众文化娱乐休闲方式;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上的各种资源逐渐实现了用户共享性,成就了人们在一台简单的电脑面前任意观看影片的希望。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网络观看电影。

但是让?路易?博德里在《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一文中描述了观众在黑暗的电影院中看电影的特殊处境。由摄影机、灯光、胶片和放映机等设备制造的技术效果,加上影院的黑暗、观众的对号入座、电影光影的催眠效果以及利用各种技巧再现的透明而流畅的虚构故事,赋予了电影一种近乎幻觉的力量,使观众精神退化,分不清主题和客体、自身世界和外部世界的界限。作为富含人类精神需求艺术的电影,电影院自身的特定属性,决定了电影院的不同于其他形式的艺术演出场所的独特功能,电影院具有其他媒体无法替代的优势。影院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完善,努力让更多的观众选择影院观影。

影院在除了设置宽敞的座位间距、无障碍的残疾人通道、中英文的影厅和影讯向导牌,提供便捷的多种订票渠道、方便的电影信息查询这些较为常规的做法外,不妨可以借鉴一下香港一些影院的做法:在香港,许多影院在座位表上都会把影厅内空调机风口的朝向进行标识,这样可以让观众在购票选座位时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距离空调出风口的位置,可谓细致周到,尽现人性化特征。

参考文献:

[1]丹尼斯.麦奎尔(2010).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

[2]张洪忠,周雯,王宜文,于媛.大学生电影接触行为与评价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9.

篇9

关键词: 中小学生 网络词汇 使用状况 影响因素

一、引言

随着上世纪末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兴起,整个世界逐渐被网络联系起来。进入21世纪后,网络作为“第四媒体”迅速崛起,逐渐成为越来越多人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际平台。根据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下简称《报告》)公布的数据,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85亿,互联网普及率已攀升至36.2%。

在互联网络的特殊环境下,一系列极具特色的交际手段相继涌现出来。从最初的论坛,到后来的即时交流工具,再到近来兴起的博客和微博,人们通过网络进行交际的手段逐渐多样化。新的交际手段的诞生也逐渐开始影响我们的语言生活,由网络技术词语、网络文化词语和网络聊天词语形成的一批网络词语逐渐流行开来。

图 1

《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的年龄结构中,有26%是10至19岁的未成年群体(见图1)。位于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基本都是中小学的在校生,他们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比较容易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近几年来,各地相继出现学生使用网络语言“考倒”老师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学者开始关心网络语言对中小学生语文教育的影响。如陈梅(2005)通过对比区分中学生网上网下的语言使用为语言教育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王炎龙、邓倩(2008)通过研究未成年人接触网络媒介的行为以及网络语言的认知分析,对网络语言的传播和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进行了探索;刘鹏建(2009)通过调查的方式研究了网络语言的产生传播机制及可能造成的影响;桑宁(2010)则调查了学生、教师和家长等不同群体对网络语言的态度。有关网络词汇对中小学生语文教学的影响和不同群体对网络词汇的态度的有关研究还有很多,不过目前对网络如何影响学生网络词汇的学习和使用的研究还很少,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之间的对比研究尚未涉及。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赤峰市和湖北省黄冈市共六所中小学的600多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更加客观的数据分析指标和计量方法,考察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网络词汇的使用状况,对其网络词汇的学习、使用的相关影响因素也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二、问卷指标与设计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对象包括小学生与中学生,年龄在12岁至17岁之间。学生来自于中等城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共涉及10个班级(其中小学4个、初中3个、高中3个),发放问卷共计652份,所有问卷均现场发放,现场回收,最后得到有效试卷638份,回收率97.8%。问卷除包含年级、年龄、性别、上网频率、上网用途等问题外,其余主要内容是为113个网络词语打分。打分分为三级:认识且使用过,计2分;认识但未用过,计1分;从未见过或不知其义,计0分。考察指标与设计方法如下:

(一)习得和使用。

“习得”这个词在语言学界有很多定义,我们这里使用的“习得”与“使用”是相对的,习得是学习理解某一类词汇,使用则是在习得的基础上对这一类词汇的实际应用。“习得”和“使用”的概念通常被用在方言研究中,用来考察一类词汇在群体中的影响情况。我们认为,群体在习得一类词汇时,往往有一个从习得到使用的过程,这一点在网络语言中极为合适,因为网络语言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新颖,这种新颖感也可以理解为陌生感,它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的,也不能应用到所有场合中,所以网络词汇中习得和使用的区分比较明显。我们认为,群体使用率较高,说明该类词汇在这个群体中具有活力;如果习得率高但是使用率低,说明该类词汇在这个群体中并未得到广泛使用,缺乏实际应用。在调查中,我们为每个词都设置了三个级别,分别是未习得(0分)、习得(1分)和使用(2分)。

“习得”和“使用”可以用来考察一个人使用网络词汇的情况,也可以考察词被使用的情况,这在我们的数据统计中分别是得分矩阵的行和列。

(二)习得使用状况的期望。

一般调查均采用平均值表示整体状态,我们这里采用期望值作为评价参考。我们从动态的视角考察网络词汇在群体中的习得使用情况,认为群体成员遇到的每个网络词语是随机的,我们把调查问卷中的每个词作为进行最大似然估计的样本,采用期望值作为我们考察群体成员习得使用网络词汇的指标。由于我们采用0、1、2三个值进行打分,因此平均期望会落在0到2之间。我们认为,平均期望越接近0,该群体习得网络词汇的水平越低;平均期望越接近1,该群体习得网络词汇的程度越高;平均期望越接近2,该群体使用网络词汇的程度越高。

E(X)=■=■

(X:被调查词或被调查对象,NA:X的数据总项数,N0:得分为0的项数,N1:得分为1的项数,N2:得分为2的项数)

(三)习得率和使用率。

我们在分析词语在群体中被使用的情况时,加入习得率和使用率两个指标,用来进一步分析。习得率是词语在群体中被习得的比率。我们用下面公式表示:ER■(X)=■=■(X:被调查词或被调查对象,N■:X的数据总项数,N■:得分为1的项数,N■:得分为2的项数)。使用率是词语在群体中被使用的比率,用下面公式表示:R■(X)=■。习得使用率:被习得的词在群体中被使用的比率:Rul(X)=■。习得率和使用率分别表明词语在群体中习得和使用的情况,习得使用率可以反映词语在群体的活力,判断群体使用者是否积极使用网络词汇。

篇10

网络教学能否在日常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应用,除了依赖于教育教学部门的投入以及教师本身的内在网络素养外,还有赖于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为了能够真实地了解目前小学生对网络的认识,组建一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该实践队调查的主题是小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本文将对本次调研的结果进行分析,以期对小学生网络素养的基本状况有一个较为真实的认识。

1 调研情况分析

调研时间 2011年6月。

数据的收集 设计调查问卷,一方面将调查问卷在“问卷星”网站上,收集来自于互联网上的信息。在“问卷星”近500份的问卷中,回收有效问卷31份。另一方面利用暑期走访了4所小学四、五、六三个年级的学生,并在街头进行小学生的随机调查,回收有效问卷近500份。

调查对象的情况分析 本次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12.206岁。其中,四年级的学生占47%,五年级的学生占38%,六年级的学生占15%;男生占51%,女生占49%。

调查问卷的设计 此次调查问卷包括14个问题,涵盖学校、家长、学生对网络的认识的若干个方面问题,具体设计如下:

1)你所在的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吗?( )

A.有 B.没有 C.近期内会开设

2)学校有多媒体教室吗?( )

A.有 B.有,可是没怎么用 C.没有

3)你通过什么方式上网?( )

A.手机 B.电脑 C.没有上过网

4)你一般是在哪里上网?( )

A.家里或学校 B.网吧 C.其他

5)你上网的目的是( )

A.缓解压力,放松心情 B.学习需要,收集资料

C.交友,聊天,玩游戏

6)你每次上网的时间大概多长?( )

A.4小时以上 B.3~4小时

C.1~2小时 D.其他

7)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所获取的信息有多少是来源于网络的?( )

A.大部分是 B.只有少数是 C.基本上没有

8)你的家人对你上网的态度是( )

A.极力反对 B.学习需要可以适量上网

C.课余或假期可以适量上网

9)你认为上网和你的学习有冲突吗?( )

A.没有 B.有,但我会合理安排

C.有,但不给予理会

10)假如你的家长反对你上网,那么他们反对的理由是( )

A.浪费时间,影响学习

B.容易上当受骗,错交不良网友

C.易受网络不良信息的误导,影响身心健康

11)你认为网络对中小学生的影响是( )

A.利大于弊 B.弊大于利

C.利弊相当 D.其他

12)请问上网需要遵守与网络相关的法律吗?( )

A.需要 B.不需要 C.不知道

13)你有没有浏览过一些学习网站?( )

注:如果有,请列出你浏览过的学习站点。

A.有 B.没有 浏览过的站点:

14)你有没有浏览过论坛?( )

注:如果有,请列出你浏览过的论坛?

A.有 B.没有 浏览过的论坛:

2 调研结果分析

对收集到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并使用Excel对其进行处理和分析。从学校方面来看,在学校是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问题上,90%的学生回答学校没有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而2%的学生相信学校近期内会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只有6%左右的学生回答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多达75%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多媒体教室,而11%的学生认为学校有多媒体教室,但他们没有使用过,只有13%的学生回答学校有多媒体教室。从上网的方式上看,有9%的小学生通过手机上过网,利用电脑上网的小学生人数占29%,从未上过网的小学生多达59%。在上网地点上,31%的学生在网吧上网,而在家或学校上网的小学生只有7%左右,选择在其他地方上网的小学生人数多达49%。

从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态度调查上看,学生认为家长持极力反对态度的占较高比例为49%,学习需要可以适量上网的占29%,假期适量上网的有14%,其余占8%。而学生认为家长反对他们上网的理由中,认为上网浪费时间,影响学习的占64%;认为在网络环境中容易受骗,错交不良网友的占14%;认为影响身心健康的占18%。

从小学生自身的角度看,在上网目的上,有26%的小学生认为上网是为了交友、聊天、玩游戏,47%的小学生认为是学习需要和收集资料,用于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有13%,其余占14%。从每次上网时间的长度上看,30%的小学生每次上网的时间保持在1~2个小时,2%左右的小学生每次上网时间超过4个小时,7%左右的小学生每次上网时间维持在3~4个小时,48%的小学生上网时间长度不确定。在学习、生活信息的来源方面,58%的小学生基本上没有从网络上获取任何信息,26%的小学生从网络上获取少量信息,回答从网络获取大部分资源的有9%。认为上网对学习不造成影响的小学生比例占32%,认为上网对学习造成影响的小学生中有38%左右的学生认为虽然会造成影响,但他们会合理安排。在上网是否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高达57%的小学生不知道上网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28%的学生认为上网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11%左右的学生甚至认为上网不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14%的学生认为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是利大于弊,12%的学生认为是弊大于利,16%的学生认为利弊相当,高达53%的学生回答其他选项。在浏览学习网站和论坛方面,93%左右的学生从未浏览过学习网站,91%的学生从未浏览过任何论坛。

3 结论

本次调查是为了配合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小学(学前)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项目课题“小学生虚拟学习社区的研究”(项目号:2010JJG04)所作的一项调查。从调查结果分析上看,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区域性的小学生对电脑表现依然很陌生;

2)小学生缺乏对网络的认识,并不能正确地利用和使用网络;

3)学校在网络教育上的投入不够;

4)家长对小学生上网的态度不够明朗,对网络的认识不到位。

在这种情况下,在小学开展网络教学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薛耀锋,祝智庭,陈汉军,等.上海市中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现状抽样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1):8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