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饮食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30 21:53: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的饮食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国的饮食文化

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教育;中国饮食文化

课题项目:本文为“2011年度餐旅管理与服务类专业教职委教改课题”阶段成果(课题编号:CLJZW20111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5日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密不可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汇。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体现在民族风俗习惯、饮食建筑、生产生活内容甚至各种经典、文献、制度当中,它还涵盖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礼仪制度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承受者与创造者,无疑应该具有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这既是历史赋予当代大学生的重要责任,也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与创新的迫切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精神核心的当属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主要为学生讲授中国饮食文化的基础理论、中国茶文化、酒文化、饮食民俗、饮食思想等内容。凡涉及人类饮食方面的思想、意识、观念、哲学、宗教、艺术等都在饮食文化的范围之类。中国的饮食文化是由中国民族文化的积淀而形成的,潜在地含蕴着大量的哲学因素。“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中和为美”的哲学思想、“烹饪喻治国”的哲学思想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充分营造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自身修养与文化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饮食礼仪文化”、“饮食风俗文化”等章节的内容,我们每节饮食文化课上,指导学生诵读10分钟《论语》经典著作,借此使其懂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中国传统礼仪道德。“半部论语治天下”,通过《论语》经典诵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儒家文化的精华。要求学生诵读经典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诵读经典的过程就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自身修养的过程。

(一)礼德传承。清华大学彭林教授认为:如今的大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是: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比较忽视人的素养、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教育。上大学的目的普遍是为了个人将来的飞黄腾达,所以一旦毕了业,就拼命挣钱,过好日子。至于民族的发展、社会存在的问题,都与自己没有关系。目前,大学生普遍没有文化自尊,也没有文化自觉。这是非常可悲、甚至是可怕的现象。

中国传统之礼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经国家,定社稷,立人民”的“疗疾”良方。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把礼仪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认为“礼者何,即事之治也”,他还把礼作为做人的道德规范和个人及社会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在讲授“酒文化”时有座次之礼、迎送之礼、宴饮之礼、谦让之礼;在讲授“茶文化”时要学会茶艺表演的注目礼、端坐礼、应答礼、制茶礼、奉茶礼、谢茶礼;在讲授“食文化”的节日礼仪时,介绍我国的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礼仪,通过这些礼学的学习,就会让学生自觉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继承和完善中华民族的节日传统。

(二)人格素养的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为主要内涵。

1、培养推己及人的博怀。“仁”是先秦儒家的最基本的道德思想。孔子“仁”的核心是“爱人”。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强调所谓“仁”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亲相爱,相互友好。就是说,一方面对别人要尽心尽力,奉献自己的全部爱心;另一方面自己要将心比心,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而不能苛求他人。这一点对当今的大学生正确处理好自己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也是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2、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易经》里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要求后人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孔子提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激励后人发愤图强,好学不倦。用这种精神来教育当代大学生,使他们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好学不倦的精神,唯有如此,我们的大学生才能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3、诚信教育。《论语》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要求弟子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要诚实可信,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民以食为天”,饮食与民众的生活与生命息息相关,对于以后要从事餐饮业的“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诚信教育尤为重要。因为在今天,我们搞市场经济,强调效率、重视利益,而重利轻义、见利忘义,道德沦丧的事情时有发生,从“毒奶粉”、“苏丹红”到 “红心鸭蛋”、“毒馒头”、“地沟油”……不法商贩在“吃”上造假的技能发挥到了极致,如此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敬业、求实、讲“诚”、“信”、“义”等思想,可以引导大学生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社会观念,有利于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体系,促使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又使社会更加和谐,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中国饮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学、建筑、绘画、音乐等各种文化体系、观念形态,具有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特点。学生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扩展知识面,而且可以在学习中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美学教育。

在《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上,结合“古代饮食器具文化”、“筵宴文化”等章节内容,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对古文化的好奇,以及展示自己才华的热情,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让学生把相关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搜集资料制作成PPT,从中选择一部分选题和制作都具有示范意义的作业,让学生上讲台介绍,内容有:中国古代精美食器、酒器、茶器;中国古典名画欣赏;古代精美瓷器欣赏;宋代五大名窑;青花瓷等。

幻灯片制作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还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习幻灯片制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上台展示,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胆量。

观赏中国古典名画、精美瓷器,体味中华文化之美,从而使学生理解中华文化、热爱中华传统文化,以期使学生进而身体力行自觉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一)视觉是文化教育的具象载体。通过历朝历代流传下来的各种设计物,比如远古的人面含鱼的彩陶盆、先秦古色斑斓的青铜器、汉代琳琅满目的工艺品、北朝的雕塑、唐宋以来的瓷器、家具、建筑等等,这构成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具象感知和印象。

1、彩陶。彩陶的造型和色彩简洁凝重,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风格,这些纹饰给人以生动、活泼、自由、舒畅、开放、流动的审美享受。

2、青铜器。具有威严、神秘、凝重之美。

3、佛教艺术中的图案。佛教艺术的建筑、雕塑、壁画是实用性、艺术性、宗教性和审美性的结合。

4、我国各个时期的传统图案。春秋时期的图形以云兽纹飘逸流动的线条为特点,秦汉时期瓦当的装饰丰富、概括、简练,汉代画像石(砖)的《播种图》、《戈射收割图》、《五陵母》等构图疏密得当,人物动态生动、唐代的图案华丽,饱满富有生命力,宋代陶瓷图案丰富多彩,明代家具造型简洁优美。

(二)德音之谓乐。乐音出于人心,但又能成为一种新的外物,给人心以反作用。今日的古典音乐与摇滚音乐,尽管都属于乐音的范围,但给听众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儒家尤其注重乐音对人心的影响,主张乐音应该有益于人的教化,而不是为了刺激感官。认为以君子之道作为主导的乐音,有益于人类的进步;以满足感官刺激作为主导的乐音,会将社会引向混乱。

我们要求学生在制作“饮食文化”幻灯片作业时,要插播背景音乐,音乐要选择中国古典名曲,这样学生在展示精美图片的同时,也使学生受到了古典美的乐曲的熏陶。中国的古典音乐是中国人审美精神的又一文化,它注重对“心性”的抒发和表达,能与中国文学与绘画建立良好的“通感”关系,倾听中国传统音乐的优美旋律,是提高学生领悟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的有效途径。

这些至真、至情、至善、至美的健康文化的耳濡目染,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心理期待和审美价值追求,启蒙和引导学生浸透在传统文化之中,积极地建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具有独特个性的价值观。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融入学生的文化学习当中,有利于用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来陶冶大学生的心境。

四、“中国饮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阴阳五行”

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第二章饮食原料文化”、“第三章主食面点文化”、“第四章 菜肴文化”、“第五章烹调文化”等章节的内容,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做“五味调和”、“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宜”、“五果为助”等专题宣讲。把内容相关章节设一个专题,每个专题都从提出问题开始,启发学生思考。这样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自主地学习。

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包含了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其他文化形态,涵盖了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历史人文、饮食医药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自然哲学,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起点。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各个领域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指出饮食文化的调和,要遵循阴阳五行的基本规律,并根据运用其规律总结出来的经验,指导饮食文化。

五行是古时人们对构成合规律的整体宇宙的五种基本要素的认识。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把阴阳五行看成天地万物的根本,人是“天、地、人三才”之一,人如果阴阳五行不调,就会生病。所以饮食必然也要遵循“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中国饮食文化中不仅把味道分为五,并产生了“酸、甘、苦、辛、咸”——“五味”之说,而且还把为数众多的谷物、畜类、蔬菜、水果分别纳入“五谷”、“五畜”、“五菜”、“五果”的固定模式。而药、食同源于五气,各具五味,日常摄入饮食五味,既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也是为了调和阴阳之平衡,遵循着“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去协调人体五脏的阴阳平衡。

五、《黄帝内经》与“中国饮食文化”

根据“第十章:饮食保健文化”等章节内容,把古代经典养生名著《黄帝内经》中的理念充分地与授课内容相结合,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写成演讲稿,上台宣讲,可以深入理解“以食疗病”、“四季养生”等古代养生文化的内涵。

《黄帝内经·素问·四时调神》大论中认为,天人是合一的,人与天地、时空、万物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把人放在四时中来认识。四时不同气候也不同——春风、夏火、秋燥、冬寒,不同的气候会形成不同疾病的病因。《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伤于风,病为洞泄;夏伤于暑,病为疟疾;秋伤于湿,病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四时与五脏有对应关系,《黄帝内经·素问》指出春应肝,夏应心,秋应肺,冬应肾,长夏应脾。把人放在时间中来认识,就可以认识四时养生的哲理——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长夏养脾。养生养在五味上,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四时调之以甘。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经典能启迪学生的心智,提高修养。其倡导的谦让、孝敬、勤勉、礼貌、诚实、善良、互爱等品德对今天的大学生有着很强的针对性,它能促进形成尊师自爱、诚信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饮食文化》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就没有枝叶繁茂的饮食文化,饮食文化的每个细胞无不吸吮中华传统文化的营养,无不受其巨大的影响。它集中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系统,展示着一个民族的古老文明。

主要参考文献:

[1]邓天杰,陈煦娟.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4.

[2]张林.论传统文化对饮食文化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丁翔.论在大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J].包装世界,2011.2.

[4]陈驰.在大学生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与意义研究[J].才智,2011.8.

篇2

关键词: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性

世界具有多样性特点,这就遭际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使得人们对于不同文化产生了兴趣和探究欲望。由于历史原因、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渊源等的极大差异性,中西方国家在饮食上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这就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西方文化。本文就从以下四个不同方面的中西饮食的差异来浅谈一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对中西方饮食未来前景进行了展望。

一、饮食观念上的差异性

中西方国家对于饮食观念、味道和营养等都具有各自的特点。中国饮食文化强调的是“色、香、味、形”的饮食观念;而西方饮食文化强调的是“理性”饮食观念,更多注重的是营养,要保证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的摄入。中国地大物博,这就使得其具有多种饮食习惯和特色,具有很丰富法地域性和多样性特点,因而,在中国饮食中,“酸甜苦辣”口味一应俱全,即便是同一的食材也可以被制作出不同的味道;而西方国家文化起源于大洋文化,人们深受形而上学哲学观的影响,他们对于饮食法要求过多的注重在了形式上,但是,在口味上基本上都差不多,这就是为何无论是从旧金山到华盛顿,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的原因。相比较而言,西方国家饮食对于“营养”的关注度要大大超过中国饮食,虽然我们讲究食疗、食补、食养,但是,这些并不能抵过我“色、香、味、形”的首要要求,这就是使得很多在中国饮食中很多营养成分损失于加工过程中。可以说,中西方国家在追求营养方面都各有其侧重和喜好,这直接反映出了中西方国家的不同人文特色、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追求。

二、烹饪技法在随意与规范上的差异性

西方国家文化注重标准性和规范性,而他们在饮食上也不例外,这就使得他们在进行食物的烹制时会制定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以调料的添加量为例,他们也会精确到可、毫克等,再以烹调时间为例,他们可以精确到秒。西方的快餐通常都会按方配料,就连烹制的油温和炸制的时间都要严格依规范行事因而,所以,西方饮食中同样的一道菜在味道上并没有太多的差异性,只有几种配菜的简单变化,或者是摆盘上的些许差别。然而,中国文化注重的是多样性和特色化,即便是同一种食材,在不同的地方或是不同人制作都会具有不同、甚至是巨大的差异性,这就使得中国饮食呈现出相对较大的随意性,因为可以根据地区、厨师的习惯来调整或是改变食材或是调料的种类或是数量,即便是同一厨师做同一个菜,也会根据季节、场合、用餐人身份等作出不同的调整,只要最后的“色、香、味、形”达到“好”就行,这就为何在中国会有那么多的“私房菜”的原因。可见,中西方饮食在烹饪技法在随意与规范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

三、用餐方式和餐具使用上的差异性

中国人注重“聚”和“合”的大家庭式用餐方式,因此,无论是何种宴席,大家都喜歡团团围坐,其乐融融,而美味佳肴都被放在桌子中间,大家共同享用并边吃边聊,感情在吃中得以交流。吃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承担着情感交流的媒介作用,而大家在一起吃饭时也少不了要互相敬酒和相关夹菜,表达出对对方的热情和睦之情。然而,西方国家由于其文化特点所决定,人们并不习惯或是并不喜欢“过度亲密或是热情”,他们使用的是分餐制原则,首先是各点各的菜,想吃什么点什么,这是其个性原则的体现;即便是他们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通常都是各吃各的,并不进行劝酒或是夹菜,大家比较客气,并且吃饭就是吃饭,不会边吃边聊。在餐具使用上,中国和西方国家也是大有不同的,中国人使用的主要餐具是筷子;而西方人的主要餐具是刀叉,喝汤则有专门的汤匙。可以说,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代表了中西文化的不同,也象征了不同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四、用餐礼仪上的差异性

中西饮食上的差异性也体现在用餐礼仪上的不同。在中国,大家共同就餐时,不能自顾自吃饭,如果邀请他人来吃饭,主人一定要尽到职责——热情款待客人,尽地主之谊。在吃饭的时候切不可将多余的饭菜再放回锅里,要时不时给客人夹菜,不能让客人碗里空了;吃完饭后,客人应该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的盘碟,交给主人,而主人则需要跟着起身,不要客人动手劳动,请客人坐下休息。而在西方国家,主人在宴席上一般只给客人夹一次菜,其余由客人自主食用,切不可一味夹菜敬酒,吃饭的时候也不能发出声响,即便是想要交谈,也只能是与邻座交谈,不能进行远距离交谈。可见,用餐礼仪上的差异性也极大显示出了中西文化的不同性。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的发展,中西方国家在很多方面进行交流的机会也愈来愈多,而饮食作为中西方国家中都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势必会在相互发展中得到更多交流和融合。在中国,很多西方饮食风格的快餐店比比皆是,汉堡、薯条和可乐也日益成为了我们的饮食组成。在西方国家,很多中国餐馆也大量出现并日益兴旺,那些热爱中国文化的西方人穿梭在唐人街、中国特色餐馆,对中国的美食具有了浓厚的感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中西餐之间的融合会越来愈多,很多中餐或是西餐在对方国家都进行了本土化的调整和改变,既体现了其原有的风格,也融合了所到国家的饮食习惯,成为大家可以共享的美食,这就是世界化的力量。总的来说,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特色,饮食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势必会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征,我们应当尊重并理解文化的差异性,这样的世界才会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参考文献: 

[1] 来骥.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当代融合[J].开封大学学报,2014(2). 

[2] 万苗苗.浅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5).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餐饮空间、现代设计、融合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生活质量,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对就餐的环境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餐厅的功能也在无限的扩展,使用功能要全面,能为人们提供就餐、休闲和交际的的优良场所。在精神层面上的要求也有很大的提升。现在人需要的是,环境幽雅舒适,有文化品位,有个性特色,情调惬意,使人从中获得精神享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同样我们也有着很有悠久的饮食文化历史。可以说我们中国的烹调技艺和饮食美学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世界各地很多人都喜欢到中国的餐馆来用餐,他们到中式餐厅用餐,要品尝的不仅仅是中式菜肴的色、香、味,更重要的是想去感受中国古典文化氛围,体味到华夏饮食文化的精髓,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也是我们中国室内设计师的骄傲。但是如何能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好的融入到现在的餐饮空间的设计中也是我们当代室内设计师所要肩负的重大责任。要想让传统和现代完美的结合,那我们首先就要对中国的餐饮文化有一定的研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并且要对中国的传统装饰元素有很好的掌握。从空间设计的角度出发,必须要很好的把握餐饮空间设计的基本特征,和设计原则,并且能将中国传统装饰元素的内涵很好的消化和理解,再加以现代的造型观念和新派的表现形式,对原有的传统形式元素进行重新的编排和组织。取其神韵,形成全新的中式主题的餐饮空间。

中国文化经历上下五千年的积淀和淬炼,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国画、工艺美术、民间木偶、皮影戏、剪纸、中国刺绣、中国结、乐器等。都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人们从中不断的提炼出了很多成熟的能代表中国的传统设计的元素。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使得我们无上的荣光。也正是这样的情感激发了设计师一定要很好的将传统设计元素融入现代的空间设计中,用独特的方式去保留和延续着最珍贵的财富的决心。传统的设计元素题材广,形式灵活多样。而且每一样传统元素都有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故事。是世界上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艺术气息很浓的时代。即便是这样,我们中国的传统设计元素仍然以它独特的魅力始终在设计领域中光彩夺目。作为当代的设计师,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我们新颖的想法和高科技的设计手段,巧妙的与传统元素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保留传统的精髓不丢失,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比如在现代的设计中,我们会经常使用到花格、折扇、屏风、灯笼和国画等一系列的传统元素。这些古老的文明,经过我们设计师的再次创造和变化后,就形成了更具特色和时代感的元素,做到了传统和现代很好的融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博大精深的中国餐饮文化。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差异,中国拥有较多民族的国家,在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心理特征、价值观念等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同,进而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在不同的环境和民俗文化中,也就派生出了不同的餐饮习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伟大民族,中国的美食被世界所公认。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特色的菜品。按地方特色分可以分出很多地方菜系,如川菜、粤菜、闽菜、湘菜、徽菜等,都是别具一格。正因为有这么如此种类繁多的菜系,所以对饮食环境空间的设计也应该是各种不同菜系相呼应,融合的,其中应该考虑因素有很多,内容包括整体色彩、设计风格、文化内涵、用餐氛围等。中国传统元素在饮食空间的设计中经常被用到,也是体现中国餐饮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中国传统元素的含义

“中国传统元素”有很广泛的含义,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是能很具象的体现出民族利益和国家尊严的符号、形象或者是风俗习惯等等的统称。中国传统元素之所能展示出我过的特质文化成果,是因为这些元素,都是在中华民族不断创造、融合、发展、演化和传承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它所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的民俗心理及人文精神。包含了不仅仅是单纯的有形物质符号,还有大量的无形精神内容。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

二.现代餐饮空间的设计概念

餐饮业是现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餐饮产品为社会生活服务为只要目的的生产经营行业的统称。必然是服务行业,那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以人为本。因此,现在的餐饮空间必须给食客提供一个良好的舒适的高品位的就餐环境。因为餐饮空间不再是单一的满足消费者的用餐需求。而是需要具备多元化的功能。能将就餐,娱乐,休闲,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多功能空间。

三.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餐饮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我们经常会赞叹紫荆城的雄伟与瑰丽。我们所叹服它绚丽的色彩和别致的建筑造型。我们在餐饮空间的设计中也可以运用类似的手法,恰到好处设计,可以使餐饮空间既能具有中国特有的金碧辉煌的气派,同时也具有时代的气息,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与传统的融合的探索中,我们创立的新的设计形式—“新中式”,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的是“天人合一”物我两相宜。所以我们必须尊重传统,尊重自然,我们要做的设计无论是什么风格,都要合理的去与自然相互协调,然后再将我们的设计思想运用到现代的设计中去。使得我们营造出来的室内环境,能很好的与室外空间,自然环境相融合,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所谓的创新并不是一味的去否定过去,所谓的传统也不是一味的闭关守国,我们要吸取传统中的精华,比如,可以把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引入到餐饮空间的设计中来,利用借景的方式,使得室内空间室外话,而且还可以让阳光温暖整个空间,以此让身处在整个空间中的人都有愉悦的心情。

我们在应用和选取传统元素的时候一定要有正确的应用原则和方法,我们在做餐饮空间室内环境规划设计的时候,首先,我们要充分了解我们做的设计项目的背景因素,比如所处地理位置,历史环境,人文特色等。要熟悉餐饮空间的地域需求性,要能很好的利用本土的文化来诠释设计理念,这样就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就使我们能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审美观的餐饮空间室内设计格调。其次,我们要使得我们设计出的主题,营造出的情感氛围及意境,和我们所使用的设计语言和表达手法,能被本土的顾客欣然的接受。要更多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在选材、设计、表达等多个方面充分的掌握顾客的接受程度和生活洗好。贵并一定就好,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合适的。

我们所设计的空间是一个多元化多功能的空间,所以我们在应用传统元素的时候不能只是单一的选择,要注意多种元素的相互融合,其实餐饮空间室内设计师一个文化的综合表现过程,能运用到的每一个元素都有他自己的作用。文化元素是一个空间设计的灵魂所在,意境设计原色是我们设计的气息所在,我们选取的符号元素是我们设计的神韵的体现,三者缺一不可,要互相衬托,辅助。才能真正的形成独特的餐饮空间的设计风格。所以我们在设计中要重视元素之间的协调统一,精而不杂,艳而不俗。从而形成协调统一的餐饮空间的室内设计作品。

当然在现代与传统的融合中,必不可少的还有对人文关怀的体现。我们不能在强调设计的同时,反而忽略了一些本质的东西。我们会要强调的是不同人群的情感共鸣,我们所设计出的餐饮空间能使得消费者在消费的时候,既能很好享受美食,同时也能领悟对生活的感受和找到对情感的寄托。

四.结语

篇4

值得注意的是,“荒野猎人”这个中文通译名似乎大失本意―影片片名本为“The Revenant”,其含义为“幽灵”或是“回返者”、“还魂者”,清晰地传达出影片的主题,即“复仇”。它讲述了一位受到队友抛弃与背叛的猎人在濒死边界挣扎生还、并向杀子仇人复仇的故事。然而,“印第安人”的嵌入令影片的这一主题发生变奏,不难发现,故事在双重对抗的线索中展开,格拉斯与菲兹杰拉德的对抗无疑是情节的重心与主要线索,但在其中,又交叉剪辑入另一条线索,即阿利卡拉族突袭白人猎手(或称“山人”)、寻找族长女儿的复仇线索。在两条线索的交叠中,美国猎手、法国商人、阿利卡拉族、波尼族之间的微妙关联随之展现,显影出表层“复仇”叙事之下的历史地貌。

如果对美国史略有了解,那么一定不会对美国的西进运动感到陌生。在这场被认为是“19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发展之一”的西部扩张中,美国与印第安部落、美国与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冲突是极为清晰同时又线索复杂的,但不管怎么说,大量的(几乎全部的)印第安人或因生计被破坏(为了让他们出让土地,美国曾尝试以灭绝野牛的方式来迫使他们“定居”)而无法生存繁衍、或直接地惨遭放逐与屠杀,这个事实在长久以来成为扎在美国文化当中的、难以清晰言说和再现的某种“原罪”。曾获得第6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奖项的西部片《与狼共舞》无疑是印第安题材影片的经典之作,它讲述了一位美国中尉在戍守边疆时如何尝试学习与苏族人相处并逐渐被其同化的故事。然而《与狼共舞》中,印第安人与白人之间的冲突几乎完全消失,仅仅表现为波尼族印第安人杀害白人马车夫和“挥拳而立”的父母,同时伴随着凸显波尼族的野蛮与苏族的温和之间的对立;而驯化“狼”与“与狼共舞”之名,也清晰的表露出白人的主体身份与将印第安人物化的倾向。 《荒野猎人》剧照 荒野求生与“山人”的坚韧

相较而言,《荒野猎人》选取的历史节点更为清晰:19世纪20年代,美国刚刚经历了针对英国的、被称之为“第二次独立战争”的“1812年战争”,其中,面对美国的苛刻政策,印第安部落以英国的同盟军立场介入,与美军多次交锋,矛盾不断激化。在这一时期,随着市场经济日益扩大,美国也出现了大量的白人捕猎者,他们依托皮货公司,不再从印第安人手里购买兽皮,而是自己捕捉海狸,被称为“山人”。这些“山人”多为年轻的单身男性,有一多半会娶印第安妇女为妻,生育子女,维持10多年的婚姻,同时也雇佣这些女性从事艰苦的制皮制毛的工作。他们往往被看作美国西进运动的“先驱”。《荒野猎人》中亨利、菲兹杰拉德和格拉斯一行正是以“山人”为原型―格拉斯娶了一位波尼族女性并生育了儿子霍克,来自德克萨斯的菲兹杰拉德显然是无地的穷白人,以替皮货公司冒险寻得皮毛来赚钱,期望有一天能够回家乡买地生活,这也是他在影片中将皮毛看得比生命重要的原因。换句话说,《荒野猎人》以这样的方式成为历史的缩影:法国人为印第安人提供枪支和马匹,并偷拐了族长的女儿,以此引他们向美国猎人复仇、抢夺毛皮;印第安各部族之间的关系与矛盾,成为帝国之间利益权衡和争夺中的工具与牺牲品(影片中“波尼族是朋友”,而阿利卡拉族是“野蛮人”);美国商人的逐利之途伴随着印第安人遭受的暴力与血腥;反面角色菲兹杰拉德的形象一方面影射着南方无土地穷人的西部谋生困境,另一方面又是白人与土著矛盾的集中体现―他对阿利卡拉族的狂热仇恨与他被印第安人剥掉的头皮之间彼此呼应。

暴力的主题在影片中处理得颇为节制。稍加留意可以发现,相比起《与狼共舞》等影片,《荒野猎人》中为数不多的枪声具有强烈的象征性,也在很大程度上结构着叙事。三组枪声尤为清晰地推动着影片:首先是格拉斯猎鹿的枪声,它正如菲兹杰拉德所恐惧的那样引来了印第安人,而剥鹿皮的格拉斯所听到的营地枪声可以说是其回应。此外,亦有格拉斯在与熊搏斗中为求生存而开枪;其次,是在闪回片段中格拉斯妻子所遭受的枪击,其回应是格拉斯射杀白人军官(枪声未在影片中显示出来);第三,在最后的追捕段落中,菲兹杰拉德与队长亨利同时举枪,极近的两声枪响后,前者侥幸逃脱、后者被射杀。三组枪声分别对应着人与自然、白人与土著、白人内部善恶之间的冲突,而每一声枪声必然会有另一声枪声作为回应―暴力必然引向另一种暴力。有趣的是,正是菲兹杰拉德警示着枪声的意味,一再以既是泄愤又是谨慎的焦躁指责格拉斯,认为不管什么原因都不应开枪,以免引动土著。他的两次开枪,一次指向懊悔的同行小猎人吉姆(但因吉姆未填装火药而未成功),另一次指向最具责任感和英雄义气的队长亨利,则彻底宣判了自己的死刑―事实上,亨利的死颇具意味,似乎仅是混血的霍克之死并不“值得”令一名白人抵命(不管他有多么卑劣),只有再加上队长亨利的血,才令菲斯杰拉德令人感到死有余辜―这也是影片的意识形态暧昧之处。 被诗化的印第安

这种暧昧提示着我们,作为一部好莱坞大片,《荒野猎人》在再现荒野求生的艰难与美国早期“山人”的坚韧的同时,也小心翼翼地滑行在政治正确和意识形态抚慰的边线上。格拉斯作为“中间人”式的叙事人,令这种极富意识形态“雷区”的题材获得了较大的讲述空间。它对于《与狼共舞》而言恰好携带出了某种变奏:《与狼共舞》展现的是约翰・邓巴的认同之旅和救赎之旅,在与苏族人一起杀死了白人军官时,他便褪去了白人身份,同时也褪去了最初的迷惘,找寻到了生命意义。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又是变形的“拯救白人女性”的故事,邓巴必然只能爱上一位白人女性―尽管“挥拳而立”可以说与苏族女人无异,然而她仍然生为白种人并因波尼族人的屠杀而变成孤儿。

篇5

>> 浅谈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成因分析 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探析 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调查与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及对策研究 对旅游英语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调查及分析 从文化生态视角反思大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大学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成因分析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再思考 浅析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 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 关于大学英语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研究 关于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思考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查 从词汇角度看中国文化失语与中国英语的发展 关于“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剖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探究 从后殖民批评理论看中国文化失语现象 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的现状及对策探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陈俊森,樊葳葳,钟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3]从丛.中国文化失语症:中国外语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

[4]崔刚.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的渗透[J].中国大学教育,2009(3).

[5]华瑛.从中国文化失语症反思外语文化教学[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5).

[6]宋伊雯,肖龙福.大学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状调查[J].中国外语,2009(11).

[7]王和平.论母语教育及其文化的价值与建设[J].教育学报,2007(3).

篇6

摘要: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来源于企业文化对商品的定位和在市场中成功营销。随着竞争区域的不断扩大,消费者的文化品位不断提高,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文化差异,市场营销中文化因素的氛围显得尤为重要。文化因素中的行为、语言、价值观等在现代企业产品中的作用和对市场营销的影响,不容忽视;文化因素在市场营销中的地位和对企业的影响,对于企业商业价值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市场营销文化因素商业价值

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商业产品的文化品位是关键的一环。用不同文化氛围来增强企业对市场营销的竞争力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为现代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空间。这就告诉我们,面对不同的消费者,我们可以利用其有利的文化因素,打破传统的市场营销模式;让企业产品的品位性、欣赏性等核心竞争力得以提高。这样就能让市场营销中企业产品,很自然地能让企业产品打动不同群体的消费者,从而封锁了更多客户群。

在面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时,营销的文化层面也不尽相同。封锁消费群体的同时,其实就是封锁了这个群体的文化素养和文化需求。在使消费者消费的同时,能感受到文化带来的享受。文化因素本身的独特性,对传统市场中的产品营销策略、价值定位、服务群体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和地位;实践证明,市场营销中的文化因素的优化组合,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能开拓更大的市场和创造出最优的社会价值。

一、文化因素在市场营销中的着力点分析

1、丰富的文化内涵

受不同的背景、区域、群体、时间段等环境的影响,文化在人们的头脑中也有着不同的内涵。从小的层面分析,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经济等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受其不同的思维模式、行为模式等不同的影响,也让人们有了不同的道德观、价值观等等。广义的说,当前社会所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都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反映了人们在不同的社会阶段的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同状态。文化具有广泛性、抽象性等特点。因此,一定的文化下由一定的经济决定;同时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社会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2、市场营销的核心

市场营销面向的就是消费者。市场营销旨在通过企业的一切活动等手段,帮组企业实现商业目的。在企业目标的要求下,市场营销主要能解决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满足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的需要。其次,市场营销实现商品营销及服务的价值,同时还能避免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的浪费。再者,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因此要从不同的消费层面服务于不同的顾客,同时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这就是市场营销的核心。市场营销能从空间、时间等不同的层面对企业进行调整,这在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文化因素在市场营销中的着力点

文化是社会的文明的产物。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受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习俗和等影响,不同的消费群体对各种商业产品的的认知度和理解能力有着不同的思想;这对商业产品如何定位,如何实现商品营销或者服务的价值观和有效增值,以及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怎么实现消费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的提高等各方面,有着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商业价值实现的预期目标,给企业的良性发展形成阻碍。文化的差异对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这对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和思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也会影响到企业商业的正常运作,给商品的策划方案、销售渠道等方面产生不利的因素,对企业商业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产生负面的影响。金融危机的爆发,让全球经济放缓了前进的脚步;生产力的不断进步,思想文化素养的提高,消费者向企业商品的营销提出精神层面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把诸多的文化因素柔和到市场营销的活动中,有效提升市场营销的文化品位,才能让企业的商业目标和消费者消费需求达到双赢。

二、文化因素对市场营销的影响

在整个企业商品的市场营销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靠的是企业的文化;不同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行为都受着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在企业实现商业价值的同时,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和商业利益是相互矛盾的。消费者的价值理念、、区域地理等诸多因素导致不同的生活观念和习惯,这种差异让消费者的消费文化有了很强的群体性;企业文化面向消费者通过科学的营销手段,把企业文化有效的融入到企业商品,同时结合消费者群体消费文化的特点,将企业商品的设计、包装、宣传、服务等做到企业文化和消费文化的统一,就能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企业方向固定化,锁定并扩大消费群体,也能将企业市场营销的价值目标最大化。由于文化的创新性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不同的文化渗透,及时调整企业商品的特点,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变成真正的购买力,快乐的实现双赢。综上所诉,能有效影响市场营销的文化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素养影响着消费的趋向

文化素养是国家教育成果的体现,在国家的发展和文明的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素养决定着消费者的审美观点和价值观,这也决定了消费者的消费导向和消费方式也不尽相同。文化素养较高的消费群体,由于其受教育的程度较高的缘故,就对企业产品的具体制作材料、感官享受、功能、售后服务等有着很明确要求。文化素养较低的消费群体,由于受教育的程度不高,只讲究产品的实用性,而对其他的质量、售后等没有明确的消费目的。因此,在市场营销中文化素养的高低决定了不同消费群体对企业产品的不同需求,文化素养高消费群体接受新事物的东西能力更快,在有效的享受消费带来乐趣的同时也能推进企业对产品的创新。文化素养的不同,就是不同的消费群体,市场营销应对不同的文化素养消费群体,进行不同层次的营销模式,让市场营销在企业商品的销售中畅通无阻。

2、价值观念决定消费思想

文化的抽象性包含有价值观念,生活在某一社会环境下的群体对事物的普遍态度和看法就是价值观念的体现。由于时间和空间的不同,企业和企业之间,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分析,可分为消费者的价值观和生产供应企业的价值观。充分了解和挖掘消费者的价值观念,能根据不同消费者的不同价值观念,在消费者消费的过程中进行指导性的消费,同时对其消费态度和消费意识作出一些有价值的评判;便于企业更好的进行改进和创新。还要根据生产供应企业的价值观念,能根据企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让在企业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中凸显出引领消费潮流气势;从而产生出更新的思维模式和市场营销新理念。只有让生产供应企业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和消费者的价值理念有效的进行融合,才能把存在不同价值观的消费者潜在的消费能力进行充分地开发。

3、消费行为引领市场营销潮流

作为文化因素的一种客观行为,消费行为就是在价值观的指引下,消费者和供求企业者之间的一种活动。企业文化是在研究消费群体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把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动机、行为方法等融进企业的文化中;并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进行宣传性的指导,让企业产品成为消费者的一种消费行为,从而能在锁定消费群体的同时,扩大消费者的购买欲。让消费行为互相触发,让买卖双方在互惠的基础上实现双方的价值目标。

4、市场营销中的语言因素

在日常的沟通和交流中,语言是不可替代的一种沟通和交流工具。市场营销人员良好语言理解能力对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调研,市场信息的采集,有着重要的商业价值,更有助于和消费者的有效沟通,使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交流得到进一步改善。抽象性和群体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语言能将抽象化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规范,把不同群体性的文化进行柔和,使之大众化、通俗化,从而使文化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市场营销中语言主要表现在企业宣传的广告和产品名称定位方面,品牌名称和广告语言大众化、通俗化等能让消费者在自己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能力内第一时间认可和接受企业宣传的产品,触发消费者购买的动机,企业产品就很自然的进入到商业预订的市场营销行为轨道,对实现企业的经济利益的预期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5、市场营销中和风俗习惯的影响

宗教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不同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消费价值观和消费行为。尊重消费者的,从不同的宗教传统中挖掘出富有宗教文化气息的消费商机,能有效的扩大这个特殊群体的需求动机和消费行为,给市场营销的成功铺垫了基础。不同的消费群体会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在市场营销中和不同风俗习惯消费群体进行商业往来时,首先要了解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风俗习惯涵盖了这个消费群体的各个角落,只有了解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在尊重他们习俗的基础上学会入乡随俗,才能在对不同的风俗习惯的消费群体的营销中显得游刃有余,实现消费目的和商业目的的最大化。

6、企业产品的文化内涵与市场营销

商业产品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实体物品,产品存在的价值就是消费者的购买产品的欲望和动机。把文化因素融入企业实体物品,实现文化因素与企业实体物品的交融和一体化,就能有效提升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购买力;这对企业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市场营销中文化因素的战略意义

首先,市场营销中的文化因素是现代企业营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因素和企业营销能否成功对接对企业的布局和发展规划,对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市场营销中文化营销策略的方向是关系到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和创新性的根本方向;是企业能否持久、稳定发展的关键。能让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多样性、创新性在市场中得到快速的应用,对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一定的封锁效果,同时形成独特的商业文化,能促使企业商品迅速的占领市场并在市场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

其次,传统意义上的市场营销中揉进企业特色的文化因素,在现代的市场中具有很强的持续性、长久性。文化因素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能让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在消费群体中得到有效的认可;由于消费群体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渲染力度给消费者的行为习惯造成了一定的感染力,其文化因素所付出的经济代价远远低于商业产品的创新及服务所需要的商业成本,因此能有效减少企业的营销成本。从文化的特质上来说,文化的传播速度和辐射层面是其他手段无可替代的,也能有效的减少企业的市场营销中的区域经营成本。文化因素具有很强的延伸拓展性,这就让市场营销的综合成本在未来的市场营销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均分,让各期的市场营销成本进一步降低,有效的减少了市场营销中大额资金反复支出的困惑。

总之,市场营销旨在通过不同的营销手段,文化因素与市场营销过程的充分融合,让消费者享受消费的同时,也能让企业从市场营销中获得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对提高企业在同行业的地位和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市场营销中文化因素的融合适应了经济快速发展,提升了消费者对消费产品有了更高精神层面上的需求。由于其文化营销手段的独特性质,能让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有助于扩大消费群体和企业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王方.市场营销策划.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07

[2]赵阳.论文化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J].商场现代化,2008;25

篇7

【关键词】烹饪饮食保健;自然火;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生食;熟食;烹饪方法;烹饪原料

烹饪饮食保健学是在烹饪理论、烹饪营养、医学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人类如何通过摄取食物,滋养身体、祛除疾病的一门学科。烹饪饮食保健通过对食物的烹饪,改变食物的性能,维护人体健康、促进人类发展。烹饪饮食保健文化涉及的内容有烹饪器具、饮食环境、烹饪方法、烹饪原料、食物生态、食物营养、饮食卫生、有机化学、环境与疾病、病理病因、人体解剖、人体疾病、烹饪美学等内容。

烹饪饮食保健文化,跟人类的历史和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人类生活经验的科学总结。它的产生有着极其漫长的过程,它是人类不断认识自身、不断适应自然、不断认识自然、不断改造自然的结果。烹饪饮食保健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人类的生存与繁衍、文明与进步有重大意义。

一、烹饪饮食保健文化的萌芽期

烹饪饮食保健文化萌芽期年代相当于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初级阶段、古人类学早期猿人时期。距今300万年至距今200万年或150万年前。

1.原始人类采集生食时期。

是指原始人类采集食物的蒙昧时期,该时期没有任何形式的烹饪活动,没有烹饪饮食保健文化可言。与传说中的“有巢氏”时期相当。《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树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 “有巢氏”是原始人类早期生活的真实反映,在树枝上筑巢居住、采食果子、嫩叶、嫩芽、花卉等维持生计。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原始人类无法抵御地面猛兽的袭击,择树而栖比在地面上安全。原始人类消化器官的生理机能,完全能对成熟的植物果实、植物嫩叶或嫩尖进行消化利用。问题在于:植物果实、嫩叶、嫩尖受季节影响较大,气候温暖炎热的时候,生长快而多,在树上采集食物;气候寒冷时,生长慢而少,甚至没有,这种情况下,原始人类不得不到地面上来采集块根、抓捕小动物充饥,或者不得不往食物丰富的地方迁移。跟现在原始森林里的大猩猩生活境况差不多。石块、木棒等天然工具的使用是该时期最显著的特点,从人类历史发展的300万年时间来看,生食期在中国,是山西西侯度遗址以及云南元谋遗址之前的一百多万年时间。

2.原始人类烹饪饮食保健文化的萌芽。

自然力的作用,让人类在茫茫的黑夜里找到了烹饪饮食保健文化的一丝闪光。远古人类利用食物不过是一种本能,饱腹充饥是唯一的趁动力。不能利用“火”烹饪食物,但并不能说他们就没有经过熟食的洗礼。比如雷击,引起森林大火,将植物坚果、动物尸体烧焦或烧熟,这些烧焦或烧熟的坚果或动物尸体肌肉中,存在着许许多多蛋白质、脂肪等高分子经热力作用而被分解成具有强烈芳香滋味的小分子醛、酮、酚等物质,原始人类食用了这些经火加热过具有强烈芳香滋味的食物,必然引起味觉和嗅觉神经系统的兴奋,在生理上一定能感觉到:这些经森林大火加热过的食物在味道上更香、在口感上更酥、在质感上更细嫩、在色泽的层次上更分明、在咀嚼上更容易、在腹中更舒适等等。总之,比起未经火烧过的天然食物要鲜美得多,这些生理上的信息,一旦潜藏于原始人类的大脑中,并反复多次刺激,一定会上升到心理美感。生理也好,心理美感也罢,无疑都有益于人体健康,并促使原始人类有意识去获得更多的熟食,从而刺激原始人类对自然火的保存利用,如此,烹饪饮食保健文化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便开始萌芽了。

二、烹饪饮食保健文化的发展期

烹饪饮食保健文化发展期年代,相当于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阶段,距今200万年或150万年至20万年前后。古人类学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时期。我国云南元谋人、山西西侯度人、陕西蓝田人以及大荔人、金牛山人、马坝人等便属于此时期。

中国原始人类自然火的利用是中国烹饪饮食保健文化发展的标志。

从火的利用开始,人类便跨进了烹饪饮食保健文化的殿堂。火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火是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解放出来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它使人类从此有了一种支配并改造自然的能力,对早期人类体质的进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追求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烹饪饮食保健文化是人类熟食的原动力。

1.自然火

自然火是一种自然现象,远在人类诞生之前在地球上就存在了。在许多情形下,都有可能导致自然火的产生,比如:天空雷击闪电、地球火山熔岩、太空陨石坠地等等。

2.中国原始人类保存利用自然火的社会背景

茹毛饮血及其解决之道。

“有巢氏”时期原始人类通常都在树枝上采集植物果实、嫩叶、嫩芽作为食物,在地面的活动比较少,在地面上捕获动物的机会更少,基本上不可能出现菇毛饮血的情况。随着原始人类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能够制造一些简单的石器,不仅能够抵御地面猛兽的袭击,还可以捕获一些中小型或老弱病残的大型动物作为食物,猎物捕获后却没有火能利用,不得不茹毛饮血。《礼记.礼运》曰:“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衣,衣其羽皮。”这是对处于食物转型期原始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茹毛饮血,说明原始人类生活方式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除了采集植物作为食物外,还有因狩猎而捕获的动物原料,人体各个器官处于由素食向杂食转化的适应时期。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人体各个脏器生理机能受到非常严峻的挑战。《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民食果蚌哈,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动物原料没有经过热处理,腥味臊味异味不能排除,香味物质不能产生,食物中的细菌病毒不能杀死祛除,大分子的蛋白质、淀粉、脂肪不能在热力量作用下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葡萄糖和脂肪酸,人类吃了未经热力作用过的食物,难以消化吸收,引起消化系统的诸多病变,进而影响到人体的心、肝、脾、肺、肾等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造成人体新陈代谢出现障碍,导致人体万病滋生。如何改变这种不利局面呢?自然火的保存与利用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茹毛饮血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原始人类对保存利用自然火的知识、经验、自然火的保存技术有一个艰辛漫长积累的过程。旧石器时代早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过低,原始人类对火的理化属性认识不足、对火种保存技术不完善,原始人类即使有保存火的意识,也难免会出现断火的情况,一旦自然火保存失败,生食就不可避免,茹毛饮血会一直伴随原始人类直到人工取火发明后才基本上告一个段落。

3.从中国文化遗址看中国原始人类保存利用自然火。

在我国旧石器时代早期,发现用火比较早的遗址有山西西侯度遗址和云南元谋人遗址。云南元谋遗址有炭屑,这些炭屑“多分布在粘土、粉砂质粘土中,少量夹在砾石透镜体内。炭屑分布的上、下界约3米左右,大致分三层,每层间距30-50厘米不等。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很集中,呈鸡窝状;有的地方则很分散,呈星点状。最集中的有两处,且它们常与哺乳动物化石并生。土层中炭屑很显著,平面上多呈方形、斜方形和三角形,与周围粘土的界限清楚。炭屑的直径一般在4至8毫米之间,最大的长径可达15毫米,小者也有1毫米左右,肉眼明显可见。1975年底,在探沟底部找到两件颜色发黑的动物化石,经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鉴定可能为烧骨。这些炭屑和烧骨的出现,可能是元谋人用火的遗迹”[1]。云南元谋遗址,古地磁方法测定,元谋人生存年代距今170万年,误差在10万年。据古地磁断代,西侯度遗址距今180万年。在西侯度文化层中,发现了烧骨,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更往远古的时代推移了[2]。云南元媒人遗址、山西西侯度遗址表明,中国人的祖先早在一百七八十万年前就已经有用火的迹象了。中国原始人类保存利用自然火的年代相当于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早期之中、后期阶段,古人类学晚期猿人时期,距今200万年或150万年至20万年前后。中国随后的古文化遗址往往都有用火的遗迹,这些遗址表明:中国原始人类用火技术在不断地发、不断地完善过程中,为最终实现人工取火聚焦能量。

4.与自然火利用相适应的烹饪方法、烹饪原料。

从云南元谋人文化遗址所发现的烧骨可以断定,此时期的烹饪方法多为烤、烧、焐等与火或炭火直接接触传热的烹饪方法,是最原始的一些烹饪方法。这些烹饪方法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下有关、与原始人类贫乏的知识有关。由于火的利用,熟食成为可能,对推动人体健康有和积极意义。这个时期的烹饪原料以采摘为主,但已有少量狩猎活动,小形体动物及老弱动物成为人们狩猎对象,这些食物当中一部分通过自然火的利用而成为熟食,促进原始人类的进化。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大学英语 中国文化失语症 成因 对策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交流,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沟通交流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国人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大热情,但是中华民族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尚未形成成熟的英语表达方式,从而造成中国文化在国际语言表达中的缺失,进而产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积极应对这一问题已经成为高校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成因

(一)过分强调英语的学习,教学方法不科学。

在当前高校英语教学大纲中,教学要求与课程设置较为笼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形成制约作用。虽然英语教学已经与学生社会能力、文化感知能力的培养相结合,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仍缺少不同文化的形象对比,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与表达中有所缺失。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侧重于对词汇量、语法、句型等方面的要求,对于母语与英语的融合、中西文化的融合则有所忽视,进而成为“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根源。

(二)母语及母语文化的正、负迁移的不均衡性。

奥苏伯尔在其“认知结构理论”中提出:任何有价值的学习都会产生一定的学习迁移作用,这种迁移包含了正负两种作用。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其正迁移作用体现在英汉文化的融合、利用英语对本土文化进行表达等。例如中国成语“一箭双雕”则对应“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这些寓意丰富的词汇翻译,往往被教师忽略,进而使负迁移作用更加明显,也就是学生的学习行为对后续学习造成的消极影响较多。教师过于强调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同点,虽然这样的强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英汉文化的更多差异性,但是容易造成教学当中语境缺失、不连贯等问题,难以产生融合与共鸣作用。对于英语教学正迁移作用的忽视,使学生忽略了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共通之处,加重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

(三)大学英语教材中本土文化内客所占比例较低。

在当前大学英语教材中,对于本土文化的引入、介绍等资源较少,虽然英语教材不断改革完善,其中的内容更加丰富,教材设计也更加新颖,但是教材内涉及的内容多数以西方文化为主,对其宗教、民俗、生活、文化等介绍较多,而系统的对中西文化进行对比介绍的知识相对较少,尤其是以中国文化为主的英语教学更是少之又少。在当前英语教学中,仍以传播西方文化为主,无形中造成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忽视,形成中国文化与英语表述间的鸿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出现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应对措施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完善英语教学方法。

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制定中,需要明确教学任务、知识范围、教学深度、课程结构、教育模式等。为了应对“中国文化失语症”,在教学当中需要明确中国文化教育对于促进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和意义。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沟通能力,而中国文化的表达也是跨国交流内容的一部分,这就需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融合中国文化元素,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理念,对中西文化平等、客观、理性地对待,在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同时,能够对不同民族的文化保持尊重。同时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文化基础,引导学生掌握更生动、更形象的文化表达方式,能够在英语交流当中熟练地介绍中国文化,以此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的困扰。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中西方文化价值。

培养正确的中西方文化价值有利于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文化认同感,具有独立而完善的文化人格,认识到文化的平等性。中国文化走向国际需要英语这座语言的桥梁为基础,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需要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跨文化心理,提升学生的跨文化素养,以此实现中西方语言的平等交流,在鼓励学生掌握中国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本土文化修养。大学生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建立必须有教师作引导,坚持理解、平等、尊重原则,在语言交流中需要体现出文化包容特色,在语言沟通上要善于换位思考、客观评价。如果仅以务实为原则进行中外语言沟通,则会造成表述生硬,甚至产生歧义。这就需要双方能够相互理解,深入了解语言沟通内涵,在充分了解并尊重的基础上实现更顺利、更深入的交流,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需要在教学当中突出语言的中立性,而不是过于强调英语的优越性。

此外,在英语教学当中,教师还需要将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培养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只有将语言教学与文化教育有机融合,才能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语言学习当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更利于实现本土文化与英语文化的融合,学生在日常英语表达中才能主动探究中国文化的表达方式和表达途径,从而主动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

(三)优化教材,提升教师英语教学水平。

英语教材是英语教学的重要载体,其中涵盖了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的内容。以教材的优化应对“中国文化失语症”是最为有效的切入点,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需要有中国文化的渗透与融合。例如在听力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听力素材,在英Z阅读教材中可以选择一些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原文或者译文。英语教材的优化不仅仅是英语教师的责任,更是英语教育领域共同的职责所在。英语教材的优化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同时需要在学生的复习预习当中起到应用作用。例如在学生预习任务的布置中,可以重点安排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知识,激发学生主动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积极性。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做一些文化分享、调查报告等活动,从而建立起本土文化融合与英语沟通的桥梁。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其首先需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文化立场,在英语教学当中尽可能多地模拟中西方文化冲突场景,培养学生的文化宽容能力和应对文化冲突的能力,能够在文化冲突发生时进行解释,以文化立场的不同解释冲突现象,以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协调表达能力。教师需要强化自身跨文化语言表达能力,主动参与学术研讨,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侧重于案例分析,并对自身教学能力进行自我评估,从而实现从教材到教学能力的协调优化,为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不断探索实践。

三、结语

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使国际文化活动更加频繁。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需要以英语进行表达,从而实现优秀文化的有效传播。面对当前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英语教师需要积极应对,认识到解决这一问题的紧迫性与必要性,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进,在教学当中引入中国文化教学元素,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文化价值观,着力培养具有良好文化素养和语言沟通能力的英语人才,以此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

参考文献:

[1]华瑛.从中国文化失语症反思外语文化教学[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

[2]朱丽华.应对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策略[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S1).

篇9

[关键词]CSSCI引文分析科学计量学可视化图谱

[分类号]G306

1、导言

科学知识可视化图谱是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发展出来的一个新领域,当前已经成为科学计量学的一个新热点。陈悦和刘则渊认为科学知识图谱是显示科学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它是揭示科学知识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计量学从数学表达转向图形表达的产物,是显示科学知识地理分布的知识地图转向以图像展现知识结构关系与演进规律的结果。Katy Borner等综述了知视可视化历程,对引文分析领域进行了可视化研究。安伟峰、熊润芝、周云平等、徐佳宁等、刘艳苏等以及叶协杰众多学者也利用不同的中文数据库、不同的方法以及不同时期对我国的引文分析研究状况进行了研究。虽然中外学者都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引文分析领域,但是中文引文分析领域的可视化研究几乎还没有开展。本文拟对中文引文分析这个领域运用可视化工具来做一个清晰的描绘。

2、数据及方法

本论文研究所用的数据来源于CSSCI数据库。笔者于2008年4月24日以“引文分析”为检索词在CSSCI中检索到1998-2007年间527篇文献,共得到3 328条引文。

下载这些检索记录,通过对数据进行仔细辨认和合并,利用大连理工大学刘盛博编的中文处理软件对CSSCI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变为Bibexcel、UcinetCitespace等软件可处理格式,然后利用这些软件对记录中的关键词、作者、来源期刊、被引作者、被引期刊等进行分析或绘图。

3、统计结果与分析

3.1关键词分析

527篇论文中,共有2133个关键词,对出现3次以上的97个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利用Ucinet,计算中心性,再利用Netdrw绘制这些关键词共现网络,得到图1。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可得出我国引文分析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

从图1可以看出,节点越大,表示中心性越高。中心性较高的一些词有引文分析、SCI、CSSCI、文献计量学、影响因子,期刊评价等。两个节点之间的连线粗细代表关键词共同出现的次数,连线越粗,就是共同出现的次数越多。与引文分析共同出现次数较多的词有文献计量学、期刊评价、载文分析、作者分析等。

3.2作者分析

在527篇论文中,共有682名作者,表1是发表4篇以上的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从表l可以看出,引文分析领域发文4篇以上的作者有29人,其中24人是与图书情报信息有关的,1人与医学有关。南京大学有9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4人,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有2人,北京大学有2人,浙江大学科技部2人,其余各1人。

3.3来源期刊分析

527篇论文分布在106种杂志中,发表在前20种杂志中的论文数为390,占总论文的74.7%,也就是说20%左右的杂志中包括了大约80%的有关引文分析的论文,基本符合“二八”律,可以认为这些杂志是发表引文分析论文的核心期刊。可以看到前20种期刊大都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核心期刊。表2显示出引文分析领域的文章除了多数发表在图书情报类的杂志上外,还有很多发表在与科学学、科技管理有关的核心期刊上。

3.4被引作者分析  对527篇论文的3 328条引文进行分析,发现有1280位作者被引证,平均每位作者被引频次2.6次。在这庞大的作者群中,被引频次最高的30位作者的总被引频次为731次,占总被引频次的21.97%,平均每位高被引频次作者被引频次24.37次。利用Citespaee软件绘图,得到图2,显示了我国引文分析领域的高频被引作者情况,图3显示了引文分析领域的重要文献。

从图2和图3中可以看出,较大节点的作者是在引文分析领域有突出作用的作者。影响最大的是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邱均平,其主要代表作是1988年出版的《文献计量学》一书。王崇德、罗式胜、丁学东三人也出版了有关文献计量学的专著。庞景安《科学计量研究方法论》一书,详细介绍了引文分析在科学计量学中的应用。梁立明、蒋国华也出版了有关科学计量学的专著。有些集体作者,如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中国社会科学索引课题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课题组、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这些课题组对我国的引文分析研究也有极大的影响和促进。金碧辉、武夷山、孟连生、朱献有、马费成等人也有突出的贡献,他们的单篇论文的被引频次也很高。姜春林、邹志仁、程刚、袁培国、钟旭、党亚茹、崔雷的研究也各有特色。

3.5被引期刊分析  3 328条引文分别来自918种杂志和其他类型文献,包括专著、报告、网页等。但是被引前20种杂志中的引文有1 346条,占总引文的40.4%,表3显示被引前20种期刊大多都是图书馆、情报学的核心期刊。《科学学研究》、《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等杂志的被引用说明科学学也对引文分析有较大的影响。有380条外文引文,占总引文的11.4%;有160条网页引文,占总引文的48%,其中680条引文都只被引一次,以上说明引文分析对别的学科的知识吸收还是相对较少,吸收较多的还是图书情报学、科学学、科学计量学、管理学、编辑学的知识。

4、我国引文分析存在问题及对策

4.1 中国引文分析存在问题

4.1.1 引文分析研究缺乏核心作者 引文分析在我国的研究历史只有30多年,还没有引文分析的核心作者,虽然有许多专家学者,也有很高的被引频次,但是他们都是图书情报领域的先贤,而引文分析则是依附于文献计量学存在的,大部分的著作都与文献计量学和科学计量学研究相关。因此,表现出引文分析理论研究少,应用研究多,方法简单;方法研究上简单统计多,指标模型少;应用研究用于评价的多,管理的少;研究图情、医药领域较多,其他领域少。

4.1.2数据样本的选择缺乏科学性引文分析是力图根据统计特征找出文献生产、传播等规律,从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决策提供量化依据。统计特征的出现要求有足够的样本量,足够明确的研究对象,足够大的时间跨度。而国内正式发表的有关引文分析的论文普遍存在着样本量小、时间跨度短、学科代表性差等问题。

4.1.3 中文引文分析可视化困难我国的引文分析可视化的进展不大,虽然近年来掀起了引文分析可视化的热潮,但是大多是对来自Web of Science数据的可视化,而以中文出现的知识图谱则不是太多。

4.1.4 中文的引文数据局限性 中文引文数据库有一定的局限性,如CSSCI中的数据从格式到录入出现了很多不统一及错误,如有的引文写错著者姓名、发表年份、出版社等等。在本研究中对这些现象作粗略的统计,其中年份写错或不写的占总引文的3.1%,不写出版社或期刊的占6.2%,不计算其他格式不统一,引文的错误总计在数据库中几乎达到10%。这样就给研究的统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4.2 中国引文分析现状成因

4.2.1 理论基础薄弱首先,引文分析起初是当作文献计量学的一种方法被引入的,由于其使用起来简单易行,大多数学者只是把其当作一种工具来使用,究竟其包括什么样的原理,其使用的前提条件、使用原则、形成机制,并没有人去深入地探究;其次,引文分析理论在国外也进展不大,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引文分析还是以传统的文献数理统计和共引理论为基础进行研究,没有更进一步突破;第三,我国的研究者重视应用研究、忽略理论研究。

4.2.2 中文引文数据库不完善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和文献研究工作,我国科研人员不断努力,开发了许多相关的引文数据库,如CSCD,CST―PC,CSSCI等。这些数据库与SCI数据库相比,不论是在数据套录功能还是数据收录年代或期刊收录范围上都有所欠缺。为了进行引文分析,用户不得不把需要的文献记录和它们引用的参考文献题录一一手工摘取,再导入自建的小型引文库中通过编制计算机程序才能获得需要的统计数字。这无疑极大地阻碍了研究人员利用国内引文数据进行分析的积极性。

4.2.3 没有适合的分析软件 由于我国引文分析发展的较晚,一些引文分析的技术都是来自于国外。国外有很多专家学者利用计算机编程,开发了许多文献计量学软件,进行引文分析。例如:Bibexcel就是OllePersson为文献计量学专门编制普遍适用的、统一格式的数据处理软件,可以处理来自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的数据,不但能够进行统计处理,还可以分析数据,形成所需要的关系矩阵。而我国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的学者目前还没有开发出普遍适用中文数据格式的软件,对于一些不懂数学、计算机编程的学者,要靠最原始的手工来进行计数,所以他们花费在数据处理上的功夫可想而知。

4.2.4不规范的引文行为 目前我国的科技论文在引文规范上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用而不引”和“不用而引”;对参考文献的标注不规范;“引文复制”与“引而不注”;著录失误。此外,一些由于情报交流的障碍,如语言障碍、编译代码转换的障碍、检索工具的障碍、理解水平与能力的障碍等等,都是造成引文错误的直接客观的原因。

4.3 中国引文分析的对策建议

4.3.1 加强引文分析的理论建设首先,大力开展引文分析的理论研究,对引文分析的原理、规律、研究对象以及与引文分析相关的概念假设、环境、适用范围进行深入和系统的讨论,力图形成引文分析的研究范式;其次,加强和国外同行的合作交流,力图自主创新,发展适合我国学者的引文分析方法和理论;再次,引文分析有很强的交叉学科的特点,交叉学科的特点就是容易吸取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要想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第四,提倡研究者进行理论研究,改变研究作风;第五,提高研究者和使用者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敏锐地发现引文分析的问题,合理利用引文分析进行科研评价,提高科研活动的效率。

4.3.2完善发展各种引文数据库首先,优化数据库结构,加强数据规范管理工作,改善数据库检索性能;其次,借鉴美国ISI的Web of Knowledge(WoK)的经验,对我国各类引文数据库进行重组、加强和完善;可以把CSCD和CSTPC整合起来,成为中国的“SCI”,把CSSCI建成中国的“SSCI”,把各种引文数据库的资源集成为强大的引文网络平台;再次,及时和数据库用户沟通和交流,获得有益的反馈信息。

篇10

论文摘要:“中国文化失语”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通过分析其原因,探讨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的必要性,并对如何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语言学、语用学与跨文化交际等学科的兴起与发展,外语教学应该既包括语言教学,也包括文化教学,这在学界已得到普遍认可。然而,大学生对于外国文化日益熟悉,对自己的本土文化及其英文表达却很匾乏。当外国朋友与我们的大学生谈起儒家道家等传统文化时,我们的外语学习者往往连孔子,老子这两位著名的思想家的名字怎样用英文表达都不知道,不了解儒家道家思想的精髓,更谈不上恰当的用英文来表达。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国文化失语”。

二、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

(一)我国现阶段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

“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和我国现阶段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有关。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和选拔制度过度强调了英语的重要性。现在考中学,大学,研究生,读博士,找工作,晋职称等英语都是必考科目。只要英语达不到要求,无论专业如何精通,都被拒之门外。至于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文化,则被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同样,教育决策层对于外语教学大纲的制定也有失偏颇。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要尽可能地利用语言载体,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西方社会文化等知识。”而对于中国本土文化只提了一句:“能翻译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介绍性的文章”。在教学目标上,强调目的语文化,忽视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使用外语导出本土文化的意义。

(二)教材内容设置不当

与培养制度相适应,在教材编写方面,目前大学英语中涵盖的材料几乎全部选自英美出版物,其中中国文化含量极少。学生从教材中感受到的是原汁原味的英美文化气息,却学不到怎样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上外2001年版的《大学英语(全新版)》只有综合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课文“Learning, Chinese-style”阐述了中西方教育方式的不同。浙大2002年版的《新编大学英语》也只有第二册第六七单元课后阅读“Cook-ing and Cuisines", "Bridging Cultural Gaps Graceful-1y",第三册第二单元课后阅读“The Monkey King",和第四册第四单元课后阅读“Long March to Creativity"是关于中国文化的内容。而这两套教材都是使用范围很广的教材。由此可见,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在大学英语教材中所占比例过低。这使我们学生不能学到用英语表达中国观念,讲述中国文化内容,输出中国文化精华。

(三)教学理念偏误

在外语教学中,学习者总是被要求在跨文化交际时遵守英美国家所遵循的语用规则。否则,他们就会被指责违背了得体原则和礼貌原则。其实,在文化移情中适度原则是一项重要原则。坚持适度原则就是在文化移情时既不完全固守,也不完全放弃本土文化的立场。文化移情的不及或过度都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由于从教师到学生都过于强调学习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对自己的母语文化输出不够,文化移情过度。造成“中国文化失语”。

三、消除“中国文化失语”的必要性

(一)保持本土文化独特性的需要

保护和弘扬本土文化,是我们在“全球化”这样的国际环境中需要坚持的原则。文化交往可以全球化,但是文化本身不能也不应该“全球化”。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虽然中国从外来文化中有所汲取,但却不能忽略了本土文化的建设与传播,不能模糊我们自己的文化符号、文化载体与文化内涵,要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特性。

(二)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对交际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底蕴有深层了解,是成功习得这种语言并运用该语言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对于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只是成功和平等交际的第一步。因为成功的交际行为从来都是双向的,平等的。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相互带来各自独特的背景和经验,都成为他们交流的基础。如果没有对于自身文化的深层理解、也不可能有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四、消除“本土文化失语”的对策

那么,如何消除“本土文化失语”呢?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培养平等文化意识

培养平等文化意识,引导学生在思想上树立语言平等观和文化平等观。积极适应目的语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少犯用语错误;客观展示中国文化,更能赢得对方的尊敬,使交际富有新意和朝气。学习外语,是为了了解吸收外国文化的精华,洋为中用;也为了弘扬中国优秀灿烂的文化。放弃民族特点和文化身份去学习外语是本末倒置,也是必须摒弃的。英语学习者只有在深人理解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并掌握合适的英文表达后才能成功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寓本土文化于英语语言教学

英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并不是只和一种特定的文化相联系,任何使用者都可以用英语来表达个人的立场和文化观念。所以,要引导学生学会以英语之器,载中华文明之精华。通过本土文化与英语的结合,使语言学习者,能够用英语充分表达本土文化,也能用英语表达西方文化,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跨文化交际中移情适度,既尊重西方文化,也能够得体传承本土文化,达到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文化互相传播,交流的目的。

(三)改革我国人才培养选拔制度

学习外语是必要的。但外语水平不能作为判断用一个人能力的标准。要弱化英语在能力测试中所占的比重。英语教学方面,要修订教学大纲,增加本土文化英语表达的比重,使学生重视自身本土文化英文表达能力的培养。各类考试中要加人考查本土文化英文表达的内容,使英语既要和西方文化相结合,也和中国本土文化结合。

(四)教材建设

在教材编写方面,要改变过去西方文化一言堂的局面,教材中既要有英美国家文化,也要增加富含本土文化的文章。强化具有中国文化色彩词汇的英文表达,使学生能用地道的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可以选取中国通晓英文的作家所写的英文著作、外籍人士中对中国文化非常精通的作家的作品、中国名译家翻译的中国经典作品作为教材资料的来源。使学生能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层次的了解,并学会用英文表达。对于当今社会生活内容,可以选择英文报刊上的优秀文章。央视第九频道以“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为主旨设计的各个英文节目,都是不错的选择。

(五)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英语专业要有相关的中国文化课程的设置,其他专业也应该有中国文化基础知识的设置。同时,不仅在大学,在中学,小学都应该加强中国经典文化内容的输人。现在有的地区已经开始在小学阶段以诵读的方式补充经典文化的输人,这是很好的开端。

(六)更新教学理念

教学中,改变过去过于强调英语学习者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充分发挥正迁移的作用。学习外语,不可能完全脱离母语。语言间的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因此,我们应该有效地排除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充分发挥其正迁移作用。只有在深刻理解并掌握母语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比较出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异同。产生积极的正迁移。只有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明确感知二者的差异,才能在实际交际中积极、有效地适应目的语文化,传播中国本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