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儿童范文
时间:2023-03-22 00:48: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贫困儿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阳光明媚,莺飞草长,同一片蓝天下,我们共同享受着和风、细雨、花香,大自然给了我们同样的厚爱,然而生活却给了人们不同的境遇。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聆听知识时,当我们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撒娇时,当我们在肯德基、必胜客里享受美味时,当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时你是否感受到幸福,是否想到珍惜和感恩?你是否知道,在你我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或是生在农村家境贫寒,或是父母外出寂寞孤单,或是至亲不在,或是病魔缠身这群孩子,他们不敢奢望一件新衣,一个新书包,一把零食,不敢对爸妈说出我也想要甚至不知对谁说出这样的话,他们总是努力让自己做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一样的天真烂漫,一样的豆蔻年华,本该拥有一样的阳光,一样的快乐,一样温馨的家,可是他们却不得不用稚嫩的双肩过早地扛起生活的重担,过早地感受活着的艰辛,过早地体味别离的滋味,不得不咬紧牙关,过早地把酸辛吞咽,只在没人的地方偷偷掉几回眼泪。他们有太多的害怕,太多很平凡的渴望,一个发卡都成了一种奢望,在爸妈怀里打一回滚也成了一种奢求一种等待,等待明天,或许后天,或许哪一天,就能像其他小伙伴一样脸上绽放着快乐满足的笑靥。
这样的一群孩子,因为贫困,他们的衣衫可能单薄,甚至三餐得不到保证,因为不幸,命运可能折断了他们的船桨,但他们勤奋努力从不失望,对生活的热爱与渴望是他们最坚强的翅膀。
当我们知道了这些,我们为他们感动。让我们为他们驻足一回,凝望一次,扶他们一把,陪他们一会儿--每一份温暖都是一束灿烂的阳光,每一次回眸都会让他们不再彷徨,每一份爱心都能点燃一个希望,每一滴甘泉都能汇聚成一片海洋,每一个善举都可能改变一生的航向!
心梦缘舞蹈学校与桐城关爱女孩网和你一起关注身边贫困孩子,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前行!我们的行动不是施舍,是爱的传递,不是恩赐,是心的呼唤。我们期盼着更多的感动一起分享,更多的爱心一起凝聚,更多的温暖一起延伸到远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你的一份关爱,必将改变一个孩子一生的命运;你的一次善举,更将换回更多心灵的快慰。今天,我们以心梦缘舞蹈学校的名义,向大家发起倡议,希望大家能够捐出自己的一点零花钱,涓涓细流便能汇成爱心的大潮。让我们发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用我们的爱心支撑他们求学的脊梁,让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孩子共同分享成长的快乐!
关爱贫困儿童倡议书二
各界爱心人士:总有一些苦难让我们心绪难平,总有一些无奈让我们扼腕叹息,总有一些错过让我们感同身受。
也总有一些抗争让我们热血沸腾,也总有一些奋斗让我们终身难忘,也总有一些成长让我们为之动容。
在我们的身边就有不少的儿童,由于家庭或疾病的原因,使他们七彩的童年失去了光泽,使他们人生的成长之路更为艰辛。这些孩子的背后都有一段与他们年龄极不相符的苦难,成为他们成长奋斗中的羁绊。
请为他们与同龄孩子一样的成长伸出援手,请为他们与不公的命运不息抗争的努力提供支持,请为他们改变命运实现人生梦想的奋斗添翼。
为给这些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建立了一个贫困儿童资助台账系统,遴选出一批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孩子,期望大家的帮助。为了保证您的爱心不打折扣,我们不负责财务的管理,让整个资助全过程变得公开透明,保证您的每一分资助都会用于受资助儿童。
不要让这些儿童因为自身不能决定的因素影响一生,期待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爱心!
篇2
作者:丁芮 单位: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北洋政府时期的北京,“贫困是仅次于愚昧的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在1917年,据警察方面的登记和分类,有96850人,也就是总人口的11.95%,被列为“贫困”和“赤贫”。其中有31416人被划分到贫困阶层,另外的65434人被划分为赤贫阶层。对于贫民来说,没有生存技能和生活来源,很多人不得不沦为乞丐和游民,这对于政府来说,是令人担忧的治安隐患。为维护北京城市的社会秩序,保障普通民众的正常生活,怎样解决贫困人口问题显然成为当时政府迫切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贫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慈善救助是最直接、效果最明显的方法。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北京的慈善救济事业很差,它几乎全部是由个人或者民间组织主持进行的”。但以后,“政府已经开始意识到他与公民的新型关系,而致力于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实施救济,建立救济组织机构”。
在这种情况下,“北京的慈善事业几乎全部由政府接管,大部分由警察主持”,因为从1914年开始,京师警察厅负责人口调查,在调查时警察能比较准确地掌握每个家庭的贫富状况,并将每个家庭按照收入的多寡注明了贫富等级。因此可以认为,“警察机构与百姓的关系最密切,因而也最能了解哪些人需要救济或值得救济”。对于有完全劳动能力和部分劳动能力者,“养而不教,终非良策”,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教以工艺,便他学成一技”,使其能自谋生计,这样“既可免无业游民流为盗贼,复可使懒惰恶习化为勤勉,且于地方清洁亦不无裨益”。所以,对于政府来说以教为主的救助才是根本之计,正因如此,相比较纯粹收容式的救助,政府已经逐渐重视这种以教为主的救助方式。作为维持京师治安的官方机构,京师警察厅的职责已不仅仅局限于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基本职能,其还负责了一些最重要的常设性救助机构,其中贫儿半日学校就是警察厅立足于贫困民众的长远生活,自己筹办的纯粹以教育为目的的贫民救助机构。因为贫困家庭众多,在北京的学龄儿童中,有三四成男孩没有机会上学,为救济失学儿童,“教育本区住户之失学青年以补国家教育之不足”,增强贫困儿童的就业能力,京师警察厅在1915年通报北京20个警区,为贫困男孩建立了贫儿半日学校(1919年1月,京师警察厅奉内务部指令把贫儿半日学校销去‘贫儿’两字,改为半日学校)。贫儿半日学校只招收男孩,不招收女童。贫儿半日学校由京师警察厅自行创办,没有政府拨款,其经费主要来源于警察厅所收浮摊的捐款,其余不敷之数采取各种方式多方筹集8。京师警察厅在最初通报各警区建立贫儿半日学校时,各区警察署基本上都是约集绅商共同创建,其最主要目的就是向绅商募集半日学校经费。事实上,各区半日学校的设立和运作经费也确实多系绅商捐助9。京师警察厅对慷慨捐助的绅商往往会登报表扬10,如1919年7月,大昌公司总经理黄楚九捐助贫民半日学校现洋五百元,外右五区警察署在《晨报》上刊文表扬黄楚九热心教育的义举。
这种舆论的宣传既扩大贫儿半日学校的影响又提高了各绅商的名望,同时还可以向社会募集更多的办学经费。由于京师警察厅的号召和舆论宣传,社会各界对贫儿半日学校的发展比较关注。当时最为著名的新世界游艺场就曾多次向贫儿半日学校捐票价款,仅1918年7月,就把阴历六月初一至初三日的所有票价尽作半日学校经费11。贫儿半日学校是由各区警察署具体办理,所以各警察署也要积极想办法为其筹款,通用的方式就是演义务戏,把票款捐作学校经费,有时一场义务戏就可得上千元12,这能很大程度上补助贫儿半日学校的经费。当时,各警察署为筹办本区贫儿半日学校经费,常请社会知名演员演义务戏以扩大影响,增加票款收入。不少社会知名人士也热心慈善,积极配合警察署的捐款活动。如1919年10月29日,著名演员梅兰芳就应内左一区警察署长邓宇安的邀请为区内贫儿半日学校筹款演义务戏《嫦娥奔月》,这次义务演出不仅戏票悉数卖出还引得外交次长及中国银行总裁等不少社会知名人士到场观看,取得了很好的实绩和宣传效果。在京师警察厅的努力和各绅商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捐助下,半日学校学生成绩“颇有可观”,为了回报社会各界的慈善行为,各学校在周年纪念日的时候会邀请捐助人员到校参观,举办成绩展览,并由巡官率领学生在场演习各种技艺14。通过成绩展览这种社会互动方式展示了贫儿半日学校的成就,扩大了半日学校的影响,同时也为继续劝募捐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京师警察厅及各警察署积极筹款,但随着入学贫困儿童的增加,贫儿半日学校经费还是常常入不敷出,鉴于这种情况,一些官方机构如京都市政公所也对其进行经费补助,从1918年开始,市政公所每年补助贫儿半日学校京钞3000元15。在依靠捐款和外力补助的同时,各区警察署也联合辖区内半日学校自筹经费,如外右五区贫儿半日学校在1918年春组织了学生乐队,遇有社会机关及其他团体,以及绅商私宅等集会与婚丧等事,前去奏乐,并酌量收取费用,既补助了学校经费,也顾及到了贫困儿童的生计。贫儿半日学校最初设立时,因捐助经费有限,无力聘请教职各员,所有各课教员,多在巡官、巡长中挑选有一定学术者充任,虽然这些巡官、巡长很优秀,但不是专业的教师,不能达到教学的要求。后经警察厅改革,对学校全体教师进行考核,重新组织师资力量,聘用那些经由竞争考核的教员。
因贫儿半日学校招收学生程度不一,入校后经过统一考试,按照程度高低,使聘请教员分班授课,“以免程度参差不一,而有过与不过之弊”。贫儿半日学校的课程设计类似于初等小学,学科包括国文、修身、习字、作文、尺牍、珠算、体操等,而尤趋重国文、习字、珠算等科,“以期毕业后,而得实用,免致所学非所用”。在注重教学的同时,京师警察厅也注重发展儿童的天性,组织一些参观游玩活动,如1918年6月,内城右四区贫儿半日学校带领全校学生前往西直门外中央农事试验场游览,并往西郊旅行,“以便活泼贫儿心性”。虽然经费拮据,但学生学习所用书籍纸笔等项,各警察署和贫儿半日学校也“免力撙节筹办”,不让贫困入学儿童有“自行花费之事,以符本旨”19。京师警察厅创设贫儿半日学校,原本为救助无力上学的贫困儿童,但这些学童毕业后,年龄尚幼小,自己还没有谋生的能力,为此,京师警察厅总监又四处募捐,在内外城筹设工厂4处,专门收半日学校毕业的学童,传授其相当技艺,使其可以自谋生计。贫儿半日学校学生家庭都很贫苦,对于那些毕业后想要继续学习者,“自谋升学本属无力”,但就此中止非常可惜,外右五区警察署为毕业学生深造考虑,约集绅商捐款筹设高等小学,使半日学校毕业学生升入,继续学业。由此可见,京师警察厅不仅重视贫困儿童的初等教育,还关注这些贫困儿童毕业后的长远生计问题。警察厅创办贫儿半日学校本旨不为不善,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此,在办理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些弊端,如一些警区半日学校因经费短缺,时常会出现为节省教员薪饷,把程度不同的学生统归一班集中授课的情况19,有时还有令学生自备书籍纸笔及令学生在冬天售卖烟卷货物等情况,甚至还有不称职教员责打学生,致使贫儿纷纷退学的情况23。虽有上述不良情况,但贫儿半日学校自从创办以后,各区警察署长对贫儿教育,极为注重,半日学校得到很快的发展,各区根据贫儿增多的情况陆续进行了增设。到1918年贫儿半日学校设立三载之时,北京的20个警察署贫儿半日学校总数已达到53所15,在校就读的男童达4000余名,以致有报刊评论其“一切成绩,颇为优美”。贫儿半日学校成绩显著,得到了贫民家庭的欢迎,发展迅速,入学人数显著增加,到1919年年初,贫儿半日学校已增至56所,入学人数共计达到了5860名26。贫儿半日学校为大量的贫困儿童提供了基础教育,增强了其生存的能力,一些知名的人士幼时也曾参加过贫儿半日学校的学习,如北京市戏曲学校奠基人沈玉斌在6岁时就进入陶然亭贫儿半日学校学习。京师警察厅设立的贫儿半日学校在北洋时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1928年北京改为北平特别市后,京师警察厅相应改为北平市公安局,贫儿半日学校遂被改组为民众学校,以政治训练主任兼任校长,各区署所设各校均改称为分校,至1932年共有分校40处,计有学生4522人27。相比较北洋政府时期贫儿半日学校的鼎盛时期,改组后的学校和在校贫儿学生数量均无明显发展。1936年,民众学校又移交社会局管理。京师贫民众多,如若对其救助,需设立多个救助机构。对于失去劳动能力的贫民来说,只养不教是可以根本解决其生活问题,但对于大部分有完全或部分劳动能力的贫民来说,有养无教却不是根本救助之计。北洋时期,北京官立、公立各厂院收养贫民大都为济贫而设,“固有养无教者盖居其半”。那些有养无教的救助机构在救济贫民时,没有努力去培养他们自谋生计的本领,仅仅是提供给衣食住用,这对于很多有劳动能力的人来说,也许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他们的惰性。对于那些呆在救助机构能够自强自立的贫民来说,只要给他们进行基础的技能训练和培训,他们便能离开救助机构自力更生。从长远来看,这有助于减少需要救助的贫民数量,同时也可以把救助机构里的位置留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贫民。实际上,因为经费的限制,政府不可能对所有需要救助的贫民施以救助,这就需要把救助方式从有养无教转变为以教为主、教养结合。京师警察厅自办的贫儿半日学校对贫困儿童进行教育救助,立足长远,不同于传统的社会救助机构,也有别于同时期的其他救助机构,是救助方式转变过程中教育救助的典型代表。
篇3
亲爱的贫困儿童:
你们好!
当我在电脑上看了你们的照片,我惊呆了!一张张蜡黄的脸,身上穿着兄弟姐妹穿过的旧衣服。我不由地鼻子一酸,十分伤心。同样都是妈妈生的小孩,为何命运如此不同。
你们没见过城市中的高楼大厦;没看过好玩的玩具;没吃过美味的零食;没穿过漂亮的衣服;没玩过神奇的电脑……你们缺衣少食、贫困不堪,从小在田里、山上干着苦活。你们中的有些人还迫不得已去街头卖艺、乞讨。你们渴望上学、渴望看书。
跟你们相比,我们简直天壤之别。但是我们还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愿上学,吃东西挑三拣四。你们一定希望也像我们这样衣食无忧、幸福快乐吧!只要你们好好读书,以后你们的生活会越来越美好的。你们不再读不起书,不再吃不饱饭,不再顾不上冷暖徒步几十里去上学,不再……
不知名的贫困儿童们,继续努力吧!如果你们不断地进步,离美好的生活就不远了!
祝: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篇4
儿童社会化发展过程深受其所处环境的影响,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观念的差异必然带来儿童社会性的不同特征。民间儿童游戏在人类产生之初便伴随着人类在默默地传达着人们对大自然的希冀和敬畏,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自发产生,存在于人与自然交往、人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并且没有特定的功利性目的,传承着代际之间的经验,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文化性。从贫困地区儿童玩耍的民间儿童游戏可以看到地域文化、农耕文明、交通便利程度、地方文化的丰富程度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一、研究缘起
儿童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变量,正如维果斯基所说:生活在十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人,其大脑结构与现代人已无形态学上的根本区别,但二者在高级心理机能上却差异巨大,其原因只能诉诸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研究表明,西方学者并不重视给“社会性发展”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而是重视发展并收集一切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有关的实证资料。[1]本文以参与观察和访谈的田野调查资料为主,以儿童玩耍的民间儿童游戏为切入点,试图解析贫困地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社会性基本特征,从而为贫困地区儿童发展研究提供一个视角。
二、贫困地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征
社会化是一个儿童学习怎样生存、怎样工作、怎样生活的过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贫困地区一般地处偏远、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育水平低、科技落后、文化卫生事业不发达、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保障水平低下,体现出人口超载且素质不高,生产方式传统,生产手段落后,产业结构单一,仍以自给自足和第一产业为主。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体现出来的是顺应环境而为的自然状态,从笔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到,这些地区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一)儿童社会性带有深刻的农耕文明特征
贫困地区大多数属于依靠种植业或者畜牧业生产为主的地区,农业是主要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非农产业普遍不发达。人们一定的文化行为,都是在特定的区域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民间游戏的形成也是与特定的区域地理生态条件和人文历史分不开的。许多模拟性游戏和竞技类活动,均来自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大多数游戏都包含着某种程度上对生活环境的模仿,而一些竞技类活动,大多与他们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或是由生产方式逐渐演变而来。孩子们通过游戏可以学习到人类社会的生活原则、规范和知识。
1.玩具来源于农耕生活
贫困地区的儿童游戏从材料来看以自制为主,只能满足简单玩耍需要,比较容易损坏。
比如打弹弓游戏,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弹弓由男童自己制成,用简单的铁丝做手柄,废弃的自行车内胎剪下来做皮筋,地上的石子做“子弹”,弹弓是他们打鸟和招呼牛、羊不要离队的工具。他需要有较大的臂力、能够瞄准并击中目标,而在他们中间,谁更有“准头”,谁就更容易成为“孩子王”。男孩子更加注重力量。
再比如在青海偏远山区的撒拉族小女孩喜欢玩“嘎拉哈”(也就是“羊拐”,过去北方小女孩的玩具),只要在课间休息或者回家有空的时候就会聚在一起玩。基本每人一副嘎拉哈,孩子们需要手、眼协调,动作灵活、敏捷。这些嘎拉哈来源于他们养羊、食羊的生活,世代相传至今,他们随时随地可以开始玩耍。由于这种游戏是牧业文明的典型,因此南方地区基本未见这种玩具,带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2.玩耍的场地来源于农耕生活
南方以种植业为主,每当收获的时候都需要借助太阳将谷物等粮食作物晒干,以便储存,因此,在南方以农耕为主的乡村,家家户户或者一个生产队一定有一片平整的土地,叫“晒场”,用于晾晒粮食。在农闲的时候,这片平整之地就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土”,男孩子可以在上面玩弹弹珠的游戏,女孩子可以划上格子“跳房子”。不仅如此,每家每户有喜事、丧事或者过年吃团圆饭,就可以在晒场上摆开酒席,在这里,祖辈的经验成为年轻人模仿的对象和学习的榜样。从玩具到玩耍的场所可以看到贫困地区儿童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着农耕文明中男性以力量见长、女性以技巧见长的特点。
(二)儿童更倚重自然而乐
贫困地区孩子们玩耍的乐趣更多的时候是来源于自然。他们会在自然中发现玩具,比如一片树叶可以吹出声音,他们会根据季节变化到山里去采不同的水果和林下的山菌,他们会用竹子做成水枪。再比如抓小鱼,与城市里面的孩子随处可见观赏鱼、有专门的工具和场地捞小鱼不同,贫困地区的孩子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几个小伙伴相约到小溪流里撮泥鳅、抓小鱼,通过模仿年长的人的样子,自己努力抓小鱼。他们通过自己的发现找到人与自然之间简单、直接的快乐。
(三)儿童更珍视传统节日
在贫困地区由于资源匮乏、市场规模小,日常购物主要通过隔三差五的“赶场”或者村里的小卖部硎迪郑而到过年的时候就会异常热闹,家家买年货、过新年,物资较平时更加丰富,小孩子手里也会有比平时更宽裕的钱。对于男孩子来说最特别的就是可以肆意地放鞭炮,他们用压岁钱买到“擦炮”等各种各样的鞭炮,边走边放,尝试扔到水里看水花四溅,孩子们乐开了花。因此,孩子们会盼着过年,过年家人团聚、穿新衣、得压岁钱,仍然是他们心中最大的希冀。
节日文化以文化活动、文化氛围为主要表象,传达着特定的价值取向、道德伦理;以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域为空间布局;以特定的主题为活动内容。比如,在中元节的时候,一些贫困地区的老人们相信,这一天家里去世的亲人会回到家里来,要给去世的亲人们烧去纸钱,让他们在阴间能够富足、开心、快乐,因此,老人们会告诉小孩子“不可以到处乱跑,会被鬼魂抓走”。小孩子从小看到家里为迎接去世亲人开展的祭祀活动,也相信老人们的忠告,乖乖呆在家里不到处跑。
(四)儿童的社会行为注重群体性与合作
在贫困地区田野调查中发现,无论是男孩子玩的游戏还是女孩子玩的游戏,基本都以2人以上的形式出现,而跳绳、枪战等游戏更是多人参与,参与者越多越好玩。在以团队出现的游戏中,成员之间的命运息息相关。在“跳房子”中玩失败了就等于“丢命”,同组的成员要完成自己的游戏部分再来“救”同组失败了的同伴的“命”,才能共同延长小组成员的游戏时间。这些游戏及规则的制定让孩子们自觉地维护集体利益。同时,由于贫困地区的聚居特点及传统文化的影响,邻里之间才是相互帮助的主力。在耳濡目染中儿童的社会角色意识逐渐形成。
(五)儿童更早地承担家庭责任
由于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越是贫困的地区,家里越重视男孩子,所以,大多贫困地区生育孩子的数量高于城市地区,而且同一个家庭内两个相近出生的孩子之间年龄差距并不大,而大一点的孩子较早地就会承担起家庭责任。父母忙于生计,照顾弟弟妹妹的任务就落到了大一点的哥哥姐姐身上。而他们带着弟弟妹妹参加游戏也会有某种“特权”,比如跳绳的时候先跳,请其他小朋友先帮自己看着弟弟妹妹,或者自己就只扮演给大家“撑绳”的角色。同时,他们很少玩家庭角色扮演类的游戏,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就被赋予了“临时爸爸”“临时妈妈”的角色。
综上所述,人要成长,“个体必须首先吸收与他相关的文化传统。个体首先必须爬上他处于其中的文化高度”。[2]民间儿童游戏所传承的文化,一方面,是前人生存活动的结晶;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知识、价值、道德,是前人生活的智慧。按照伽达默尔的看法,人作为有限的存在,是处于文化之中的,不管他是否了解这种文化,也不管他是赞成还是反对,他都不可能超越文化的观念意识。贫困地区的儿童由于处在特殊社会文化环境中,他们的社会性便烙上了深深的地域和时代烙印,而面对他们的社会性发展,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尊重,其次是更深层次地思考教育之于他们的作用。
三、思考与建议
从田野调查的资料可以看到,贫困地区的儿童在与外界、外人接触的大多时候是羞涩、不知所措的,他们在群里内部的交往是简单的,知识是单一的、经验性的,表现出较高的生存性;他们体现出更强的群体依赖性、协作性。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对他们来说不是适应复杂的文明社会及提高社会性生存技能的全部,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学习,萌发的生活技能和技巧也是学校教育所不能取代的。因此,如何为贫困地区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架设学校生活与区域生活相结合的桥梁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大教育精准扶贫力度
与城市相比,贫困地区社会发展速度、模式远远落后,造成其文化、文明程度的巨大差异,经济社会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若不能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也将阻碍经济社会的进步。因此,亟须对贫困地区实施教育精准扶贫。首先,应该根据当地的经济、文化、社会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具体需求灵活选择设置课程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加强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其次,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远程教育加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通过提供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为贫困地区教师、儿童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教育资源,为儿童知识经验的获取提供更多的获取渠道。最后,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结合乡村教师行动计划,让教师进得来、留得住,为贫困地区儿童提供有质量的教育。
(二)教师为儿童生活经验与知识学习架设桥梁
贫困地区的教师要重视并尊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这种差异,儿童接触的是他们所在地区的有限的地方性生活经验,生活在其中的儿童从小就感受着这些文化。因此,培养他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跨文化交往的能力,提高他们看中自身文化,并能适应主流文化社会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既是掌握教材知识的专业人员,又是具有丰富成人经验的人,在传递知识、传播文化方面是重要的载体,应看到这些地区儿童社会发展的特点,并根据地方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和规律施教。比如,可结合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男生开展力量型的探索活动;女生发展技巧型的探索活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架设桥梁。
(三)开发适应和保存当地文化的教学资源
儿童成长生活深受他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影响,这些本土文化要素是他们的“根”,学校教育要善于利用这些“根”,从当地的语言、文化、教育实际出发,结合当地儿童的经验性知R和阶段性认知水平,将儿童的生活经验和系统知识结合起来,让儿童所学的知识能够在地区生活中应用,同时所处环境中的文化基因也能够在学校教育中相互呼应。引导儿童关注自己身边的社区文化,让儿童走到历史、文化、自然层面的社会场景中,鼓励儿童自主自信地表达,把有关经验和故事带到学校中来,提高关爱自然、关爱家乡、宣传家乡和建设家乡的意识与能力。
参考文献:
[1]陈会昌.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点、影响因素及其测量――《中国3-9岁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课题总报告[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1-17.
篇5
[关键词]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预测价值;现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3-0013-04
留守儿童是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在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儿童群体。至2005年,我国0~14岁留守儿童人数已经达到4000多万,其中0~5岁留守儿童人数占同龄儿童总数的30.46%。近年来,大量研究和媒体报道展示了留守儿童的不利处境,但其中大部分内容是针对学龄儿童的,留守学前儿童,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留守学前儿童的发展现状尚不明晰。
入学准备是指学前儿童能在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当前在国际范围内,处境不利儿童的入学准备已经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其中,作为儿童入学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入学认知准备,研究者能够较好地预测儿童未来学业的发展。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与处境较好的儿童相比,处境不利儿童在入学认知准备方面处于弱势地位。这些儿童入学前掌握知识的状况落后于同伴,即使是最基础的知识也是如此。
那么,在贫困并且长年与父母分离的不利处境下,农村留守儿童在入学认知准备方面有什么特点?与非留守的同伴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留守儿童入学准备发展状况,促进留守儿童的发展。鉴于此。本研究对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入学认知准备状况进行了探讨。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测查数据来自香港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合作的香港RGC项目“中印女童发展与教育比较研究”。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研究者对我国西部GZ省某国家级贫困县YZ镇的181名一年级新生进行了跟踪研究,其中有效被试为172名(留守儿童81名,非留守儿童91名)。
研究使用Bracken基本概念量表(修订版)(BBCS-R)测查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根据测查地的情况,课题组对该量表进行了修改。正式施测的量表包含10大领域,共292个题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测查“入学认知准备的基本概念”,包括颜色、数字/计数、量、比较和形状5个领域,共72个题项。第二部分测查“入学认知准备的综合概念”,包括空间概念、社会认知、物理认知、时序概念、数量概念5个领域,共有220个题项。同时,在本研究中,儿童在10个领域掌握概念的总体情况被称为“入学认知准备的整体概念”。
为获得儿童学业发展方面的数据,考察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的预测作用,研究者后来又收集了被试在小学一年级的两次期末考试的语文和数学成绩,两次测试的考题均由县教育局统一命题。
最后,研究者将所有测查数据录入SPSS13.0,并进行校对核查,在此基础上择取相应方法统计结果。
二、研究结果
1.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
在入学准备基本概念方面,至学前末期,留守儿童在所有72个题项中平均答对47题,掌握率为65.28%。其中,儿童对数字/计数概念的掌握情况最好,已能较好地认读两位数,并能进行图和数的一一对应,正确率达到84.21%;儿童对量的概念的掌握情况也比较好,能较正确地理解“大小”“长短”“粗细”等概念,平均正确率为75%;儿童对比较以及形状两大概念的掌握情况较差,仅能对其中50%或55%的概念作出正确的回答;儿童对颜色这一概念的掌握情况最差,在11种颜色中,正确辨认率仅为45.45%。
在入学准备综合概念方面,至学前末期,留守儿童对综合概念的掌握程度较低,在所有220个题项中平均能答对的题项仅为102项,掌握率仅为46.36%。其中,儿童掌握社会认知概念的情况相对较好,能够正确掌握近60%的题项,但对于人物角色的认识(如妈妈、爸爸),对个体担忧、失望等情绪和疲劳、健康等生理状态的解读以及对事情难易程度等概念的判断还存在困难;虽然农村家长和教师大多强调儿童的数学能力,但在数量概念中,儿童的掌握率仅为46.94%,他们对于均等分配、根据排除条件或限制条件确定数量、两种事物的相对数量、“两半”或者“一打”等词以及“一些”等概念的理解尚存在困难;物理认知方面,儿童的正确率为45.16%,他们对于构成特定物体的材料及由此判定物体的软硬度、光滑度、物体表面的光泽度以及物体存在的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等物理认知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存在很大困难;在空间概念方面,儿童的正确率为44.62%,他们不能很好地把握某一事物相对于自身或者在特定参照点的位置以及运动方向等概念;时序概念对儿童而言是难度最高、掌握最困难的知识,项目通过率仅为37.84%,儿童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四季、时间的早晚、物体排列和事件发生顺序等概念。
从整体上看,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好于综合概念,但根据基本概念量表题项设计由易至难的特点以及项目通过率可知,留守儿童对各项认知准备概念的掌握几乎都处于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水平。
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比较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入学认知准备基本概念方面,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得分非常接近,差距均在1分以下。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这方面的得分并无显著差异。在入学认知准备综合概念方面,两组儿童各项平均分都比较接近,但留守儿童5个分项的测查结果均比非留守儿童略高。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这方面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在入学认知准备整体概念方面,留守儿童得分比非留守儿童高7分,但优势并不明显。
由此可见,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并不因为留守的状态而在入学认知准备方面有更差的表现,相反,留守儿童还表现出微弱的优势。
3.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态对学业成绩的预测价值
回归分析显示,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的整体状况对儿童的两次语文成绩有显著预测作用。入学认知准备整体概念得分对留守儿童第一学期末语文成绩变化的解释率为34%,而对第二学期末语文成绩变化的解释率达到49%。由此可见,入学认知准备状况对留守儿童语文成绩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而且这种预测作用随着学习的深入而增强。与此相同,
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的整体状况对留守儿童数学成绩也有较强的预测作用。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对留守儿童第一学期末数学成绩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解释率为34%,而对第二学期末数学成绩的解释率达到40%,预测作用增强。
由此可见,入学认知准备对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在入学认知准备较差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在一年级的语文和数学成绩都较差。
三、讨论与建议
1.关注入学准备问题,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顺利做好入学准备
大量研究指出,入学准备奠定了儿童未来学业发展的基础,对儿童的学习生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证实了这一观点,即留守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状况较差,而较低的入学起点又预示了儿童较差的学业成绩。由此可知,入学认知准备对儿童尤其是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关注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尽管作为一个社会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留守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国外大量致力于促进处境不利儿童早期发展的教育项目,如开端计划等确实证实了提高入学准备水平对促进儿童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着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过程中,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对留守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加以考虑,如可通过投资开办农村学前教育机构、政策扶持等方式让这些儿童接受比较正规的学前教育,并且帮助他们做好入学准备,以便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次,留守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应该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当前,大量指向留守儿童的研究主要指向学龄儿童,对留守学前儿童的研究甚少,而关于留守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更是处于空白状态。因此,留守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研究的内容可以涉及留守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影响入学准备状况的因素以及有效的干预措施等方面。
最后,作为儿童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家长和教师也要意识到儿童入学认知准备的重要性。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利用本地区现有的幼儿教育管理网络,采用由县示范园向镇幼儿园辐射、由镇幼儿园向各学前班辐射的办法,对幼儿园教师进行有关儿童入学认知准备方面的培训,让教师了解儿童入学准备的理念和内容以及对儿童未来学业的重要意义,树立起为儿童做好入学准备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各幼儿园或学前班可以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指导。尤其是对父母均不在家的留守儿童而言,他们的养育者大部分是祖父母。相对而言,这些老人更缺少科学的养育方法。因此,教师应以这部分家长为重点,尽可能使其了解入学认知准备的具体内容及其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基本概念是一项重要的前学业技能。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有意识地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刺激,时时处处地教给儿童一些基本的概念。例如,为让儿童认识绿色,教师和家长可以让儿童在所处环境中找出各种绿色的物体等;为了让儿童了解物体的大小顺序,教师和家长可以让儿童在周围环境中找出各种大小的石块,按照顺序排列,等等。
2.正确看待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发展,切勿夸大留守儿童问题
目前,我国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容易出现认知、情感、行为、社会性、个性等方面的发展问题,而大量的媒体报道也聚焦于留守儿童的种种问题,致使留守儿童发展落后于非留守儿童几乎成了共识。但这些研究或者报道往往只关注留守儿童,很少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因此,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发展差异是否完全归咎于留守状态还有待研究。本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入学认知准备方面并无显著差异,都同等地有较差的表现。本研究结论为现有的少量质疑留守儿童“问题化”研究的呼声提供了一定的佐证。但同时,对于以上结果我们也不能过于乐观。我们得承认,留守状况对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学前儿童毕竟是一种不利的处境,这种不利处境很可能会引发某些问题。
因此,为形成对留守儿童发展状况的全面认识,帮助儿童做好入学认知准备,研究者提出如下建议。
篇6
【关键词】 营养状况;膳食;评价研究;儿童;贫困区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53.2 R 15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9817(2007)08-0676-03
Evaluation of Dietary Nutrients Status Among Rural Children in Sichuan P rovince/LIN Li*, ZENG Guo, LIU Zu-yang, et al. * Department of Nutr ition and Food Hygiene, Huaxi Public Health Schoo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61 004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dietary en ergy and nutrients intake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among rural children. MethodsBy random sampling, 514 childrenaged 3 to 10 were selected from three countries of Sichuan Province. Dietary su rvey was performed with 24-hour food recall and food frequency methods. The diet ary data were analyzed and evaluated by the Chinese DRIs in 2000.Resul tsDietary pattern for subjects mainly consisted of grains, vegetablesand fruits. The ratio of energy intakes above the 80% RNI f or subjects was 18.7%, and the energy ratio from carbohydrate, fat and protein w ere 67.2%, 20.4% and 12.4% respectively. The ratio of protein intakes above the80% RNI for subjects were 12.3%, and 32.6% of protein intake was from soybean an d animal food. The ratio of persons above the 80% AI of calcium and Fe were 0.9%and 36.6% respectively, and that above EAR of zinc and retinol were 11.8% and 1 4.4% respectively. Iron and retinol were mainly from plant foods. Conclu sionForthe rural children of Sichuan Province, the dietary pattern is unreasonable andintakes of energy and nutrients are not enough.
【Key words】 Naturitional status;Diet;Evaluation studies;Child ;Poverty areas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6年5月的《儿童营养进展报告》指出,全球仍有1.46亿儿童营 养不良[1]。据2002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儿童的营养不良发病 率虽有所下降,但缺铁性贫血、钙不足、维生素A缺乏问题仍然不容忽视[2]。四川 省地处西部,经济落后,营养缺乏病尤其是维生素A、锌、铁缺乏仍较普遍,儿童生长发育 未达到理想水平[3]。合理膳食是预防各种营养缺乏病的重要途径,也是儿童健康 成长的首要条件。本研究旨在了解四川省农村儿童膳食营养状况,为进一步实施营养干预 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四川省贫困县中选取蓬溪县作为本次研究的目标地区。随机抽 取3个乡,每个乡选1~2所小学,以所选小学的学前班和一~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514 名,其中男生274名,女生240名;年龄3~10岁。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通过询问家长了解儿童的膳食情况。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 ,调查儿童前1 d所摄入的食物种类和数量;采用半定量的食物频率法调查儿童过去1 a中各 类食物摄入情况,食物分类参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确定,包括粮谷类、畜禽肉、动 物肝脏、鱼虾类、蛋类、奶类、豆类及豆制品、蔬菜和水果类。依据当地常用的餐具容量和 食物加工烹调习惯,对食物摄入量进行估计。
1.2.2 计算与评价 采用Vertion 1.6营养计算器(中国CDC营养与食品安全 所研制)计算每人每日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以2000年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为标准,评价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分布及食物来源。
1.3 统计分析 采用Epi info建立数据库,Excel进行数据整理,SPSS 12.0 进行数据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等)。
2 结果
2.1 食物摄入量 表1显示:研究对象食物种类以粮谷类、蔬菜和水果类为 主,其中粮谷类男生明显高于女生,高年龄组明显高于低年龄组(P<0.05)。
2.2 能量及主要营养素摄入量 表2所示,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尼克 酸、铁和锌、磷和硒的摄入量男生明显高于女生,高年龄组明显高于低年龄组(P<0.0 5)。
以2000年中国DRIs为标准,用膳食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分别小于EAR值、在EAR与RNI值 之间、大于RNI值在人群中的分布对其进行评价,见表3~4。结果显示,能量和各种营养素 摄入量普遍不足,能量和蛋白质摄入量达到80%RNI的比例分别为18.5%和11.7%,钙和铁 摄入量达到80%AI值的比例分别为0.9%和36.2%。
2.3 三大宏量营养素供能比 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标准[4],3~ 6岁儿童三大营养素的供能比为:蛋白质14~15%,脂肪30~35%,碳水化合物50~60%;7~1 0岁儿童为:蛋白质12~14%,脂肪25~30%,碳水化合物55~65%。
调查结果显示: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分别占3~6岁儿童和7~10岁儿童总能量摄入的63.8 %和70.5%,脂肪提供的能量分别占24.1%和16.9%,蛋白质提供的能量分别占12.2%和12 .5%。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偏高,脂肪和蛋白质的供能比偏低。
根据上述标准将被调查儿童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分为不足、适宜和过量3类,结果显示:碳水 化合物的供能比过量者超过50%,脂肪和蛋白质的供能比不足者大于50%。见表5。
2.4 食物来源 结果显示:由动物性食物和大豆类提供的蛋白质平均摄入量 占总蛋白质摄入量的32.7%,优质蛋白比例达1/3者占57.2%;动物性来源铁和视黄醇的平 均摄入量分别占总摄入量的42.8%和20.7%,动物性来源铁和视黄醇达1/3者分别占27.6% 和57.1%。
3 讨论
3.1 膳食结构不合理 膳食中食物种类和数量是决定人体获得合理营养、促 进健康的物质基础。调查显示,四川省农村贫困地区儿童膳食以谷类、蔬菜为主,各类食物 摄入量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5-6]相比,除粮谷类、水果类 和蛋类的摄入量高于全国农村水平,其余各类食物摄入量均低于全国农村水平。膳食中蛋白 质、视黄醇和铁多来源于植物性食物。提示应重点增加动物性食物和大豆制品的供应,以改 善其膳食模式,提高营养质量。
3.2 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产能营养素供能比失调 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 供给是保证儿童正常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的关键,摄入不足将危害儿童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相比[5-6],调查地区儿童的能量和蛋 白质摄入量低于全国农村水平。多数儿童未达到能量和蛋白质推荐摄入量的80%,能量供能 比中碳水化合物偏高,脂肪和蛋白质偏低。
3.3 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 微量营养素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 养物质,如果长期摄入不足,将会导致各种营养缺乏性疾病。调查结果显示:四川农村地区 儿童微量营养素的摄入量普遍不足,特别是钙、铁、锌和维生素A的缺乏较为严重,与全国 微量营养素缺乏状况一致[5-6],其结果可能会导致儿童生长迟缓、缺铁性贫血, 损害儿童免疫系统。
综上所述,四川农村地区儿童的能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钙、铁、锌和维生素A缺乏较 为严重,亟待解决。建议通过增加奶类、豆类、动物肝脏和动物血等食物的供给,同时加强 营养教育等措施,以改善当地儿童的膳食质量和营养状况,促进贫困地区儿童健康成长。
4 参考文献
[1] 安凌.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现状.中华医学信息报,2006,3:42.
[2] 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综合报告,北京:人民卫生出 版社,2005:73-76.
[3] 糜漫天.首届中国西部营养与健康、亚健康学术会议在重庆举办.营养学报,2005,2 7(6):501.
[4] 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 068-1 081.
[5] 葛可佑,翟凤英,杨晓光.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二:2002膳食与营养 摄入状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3-260.
[6] 马冠生.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4-5.
篇7
【摘要】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问卷对西部贫困地区的1 999名儿童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患病率介于11.8%~34.5%;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父母对学历的期望及教育环境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呈显著相关关系。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父母知道孩子放学后去哪、知道有远大理想很重要及与父母一起做感兴趣的事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低。结论:家庭环境影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导致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因此,家长应学会如何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沟通模式,使儿童身心健康快乐。
【关键词】 儿童;家庭环境;心理行为问题;贫困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急剧变化,儿童的心理问题较以前明显增多。家庭常常被认为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最有影响力的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成长。为了解西部贫困地区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笔者进行了调查。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在内蒙西部地区贫困县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抽取2 000个家庭中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有一名儿童资料丢失,故实际研究对象为1 999名。将问卷发放给调查对象自行填写后收回。首先进行预调查,然后由研究者亲自进行现场调查。要求学生将调查问卷按学生班级编号,发放调查表时由班主任协助,按我们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如实填写问卷并当场统一收卷,对不符合要求的问卷返回并重新填写。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使用了一般性描述、相关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2结果
2.1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率的描述被调查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患病率(%)见表1。
表11999名被调查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患病率(略)
2.2 家庭环境与儿童心理问题的相关分析 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父母对学历的期望及教育环境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呈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孩子做错事任其自然(r=0.24,P
2.3 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为因变量(异常=1,正常=0),以父母规定作息时间、孩子父母生气时父母的对待方式、有钱对孩子重要、有远大理想对孩子重要、认识的人有门路对孩子重要、父母知道孩子放学后去哪、父母与孩子一起做家务事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前进法回归分析,a入=0.05,a出=0.10。结果显示,影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变量有三个,即父母知道孩子放学后去哪、有远大理想对孩子重要及与孩子一起做感兴趣的事。根据所得OR值可知,这三个因素均为保护因素,OR值介于0.781~0.822之间,表明父母知道孩子放学后去哪、知道有远大理想很重要及与父母一起做感兴趣的事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低。
表2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略)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西部贫困地区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患病率介于11.8%~34.5%,基本与来自我国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所调查的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32.0%[1]的结果相近。这些儿童显得容易嫉妒、害羞、冲动、怀疑、固执、不愉快、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吵架、说谎、骂人、偷东西、损坏东西、伤害别人、不服从学校规定等。针对儿童成长中的这类心理行为问题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并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家庭是儿童接触社会的第一场所,也是他们认识社会的准则和建立行为规范的第一课堂。因此,家庭是构成影响儿童少年行为外环境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儿童少年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2]。本次调查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父母对学历的期望及教育环境与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有关,与唐慧琴[3]的调查结果一致。
在父母教养方式中,不良的教养方式如孩子做错事任其自然、经常打孩子、违反家规时打孩子及惹父母生气时父母不理孩子,容易导致儿童产生心理行为问题。相反父母采取良好的教养方式如鼓励孩子做事、孩子做事情要问为什么、学习成绩不好进行鼓励时,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要低一些。因此,要想保持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首先父母应懂得正确的教养方式,在面对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时,能够给予真正的理解与帮助,而不是采用惩罚等消极教养方式,使儿童产生不良的负性情绪,进而出现心理疾病。
亲子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整体的家庭关系或家庭氛围状况。据国外文献报道,父母与子女关系和睦的儿童,其行为问题发生明显少于父母与子女间关系不融洽、家庭气氛紧张的儿童[4-6]。本调查亦显示,父母与孩子说话和气、陪孩子读故事、与孩子一起做感兴趣的事,孩子不易发生心理行为问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父母知道孩子放学后去哪、知道有远大理想很重要及与父母一起做感兴趣的事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低。由此可见,父母与子女关系不和睦的家庭,易导致儿童行为问题。父母应为儿童良好的行为模式及其心理发育的成熟营造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
我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父母对子女寄予了较高较美好的期望。一般来说,家长的期望越高,对孩子的激励越大,就越能促进他们积极地和自主地接受教育,有利于形成远大的理想与抱负,并能为实现这些理想与抱负积极努力并付诸行动。但是,这种期望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合儿童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家长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和希望强加给孩子。本次调查表明,父母对孩子高学历的期望,并不易导致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这一结果可能与其地处西部贫困地区有关系,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也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表明,家中有杂志及课外书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要低于家中没有杂志及课外书的儿童。
综上所述,家庭环境影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导致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因此,家长应学会如何创建良好的家庭环境,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沟通模式,降低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对于儿童身心健康快乐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军军.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0521(2).
[2] 张迪,白春玉,刘番,等.儿童行为问题与家庭环境的相关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671.
[3] 唐慧琴.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分析:22城市协作调查24 013名儿童少年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3(4):1.
[4] Bergeron L,Valla JP, Breton JJ, et al. Correlates of mental disorders in the Quehec general population of 6 to 14-year olds[J ]. Abnorm Child Psychol,2000,28(1):47-62.
篇8
幼儿园的园舍、设备、人员配备等不符合国家标准;幼儿园的教教师数量不足,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偏低、职业认同感不高;教学内容和方式“小学化”倾向严重;专任教师的学历偏低,但年龄合理,流动性不大;教师科研意识淡薄,接受培训机会少。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贫困山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加快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和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加强本土化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多元化的办学形式;开展学前双语教育。
2010年,国家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一次把学前教育专章单列部署,提出了到2020年学前教育发展要达到的目标。政策的出台给我国的学前教育事业,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农村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但同时也对这些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提出了挑战,贫困地区学前教育中蓄积已久的一些问题显得愈发亟待解决。大理州洱源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其位于云南的滇西,距省会昆明398公里,距州府所在地下关69公里。洱源县下辖6个坝区乡镇和3个山区乡镇,有县级机关幼儿园1所,乡镇民办幼儿园53所,在园儿童6976人①。
本文选取洱源县西山乡这个贫困山区乡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对西山乡个案的调查研究,带着设计好的调查问卷走访了有学前儿童的家庭,走访了民办幼儿园和小学附属学前班,走访了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对研究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以及调查过程中的访谈和观察,来了解这个乡镇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分析,并对学前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或策略。
一、西山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办学现状
(一)贫困山区学前儿童教育中家庭教育的现状
在西山乡这个边远的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家长文化程度低,由于自身的“补偿心理”,他们希望下一代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和文化。家长们观念上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都认同“再穷不能穷了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观念重视和实际行动重视是是两回事,很多家长都有繁重的农务活要做,大部分孩子更多是处在一种“放养”的生存状态,没有受到有计划和有目的性的教育和培养。父母大都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教育孩子,一些父母为了生计背井离乡,把孩子托付于父母亲和亲戚照顾。
贫困山区家长对如何教育小孩并没有完整体系的认识,是“碎片化”的认识,他们教育小孩更多的是凭经验、凭直觉。一些家长的教育理念甚至是错误的,如认为小孩就是要严格严厉教育,认为“小时偷针大时会偷金”、“棍棒底下才能出人才”、“棍棒教育出孝子”,他们对小孩的教育以训诫和警告为主。
贫困山区的家长对早期教育的认识不够。家长认为小孩子只要身体好,玩的开心快乐就可以了,不重视启蒙读物的教育。父母认为读书画画是上学后的事情,读书是学校教师的职责。一些家长简单的把幼儿园理解为“托儿所”,幼儿园老师就是保姆。一些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主要是为了学习认字、算术、绘画唱歌跳舞,希望小孩在步入小学的起点上基础好,家长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心理愿望。
贫困山区家长在孩子早期教育上的投资并不算高,主要是物质消费。家长舍得在孩子身上花钱,但农村的消费环境有限,没有形成孩子培训教育市场,家长对孩子的支出更多是食物和玩具的支出,文化的支出较少。大部分家庭没有专门供孩子看的书,也很少给孩子买儿童读物,家长给孩子买的最多的就是玩具。在教育行为方式上,侧重儿童的“玩耍”和感官快乐,而轻视“智力开发”和文化熏陶。
山区农村父母在亲子互动方面内容少、频率低、质量低。亲子之间在共同绘画、讲故事、听音乐、阅读、做游戏等方面的时间都非常少。大多数家长没有主动去打造良好的亲子关系的意识。而由于亲子关系疏忽,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行为缺乏理解,对孩子的需求不敏感,家长对儿童的异常行为和反常心理不知道怎么教育和引导。
山区农村在儿童的饮食卫生、口腔保健、饮食结构合理方面都没有很科学的认识。西山乡的农村在教育、医疗、卫生方面都还是落后地区。农村儿童饮食卫生和儿童医疗保健显得落后。与城市儿童相比,农村儿童生活在不太干净的卫生环境里。但农村儿童的健康状态不差,农村儿童有广阔的活动空间,整天都在嘻哈打闹,身体的运动量明显高于城市儿童。
对于贫困山区农村家庭教育中的不足之处,主要原因是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长忙于生计和挣钱而无暇顾及孩子是家庭教育不到位的主要原因。西山乡是以农作物经济为主要收入,种植包谷、大白芸豆、小麦、苦荞等农作物,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农作物产量低。山区的种植业以人工耕作为主要生产方式,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农民得耗费绝大部分的时间在田地里耕作,常常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他们看来,好好的耕种农作物关系到养家糊口的生计问题,而小孩只要安全不生病,其它都可以灵活。农业劳动的辛苦和繁忙挤压了家长教育和陪伴孩子的时间。
第二,家长知识文化水平低,家长普遍没有系统学习和形成一套完整的育儿知识和育儿理念,教育更多靠直觉和经验,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是碎片化的。对45位家长受教育程度的调查显示,家长受教育程度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水平,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占比例较少。家长给孩子买的最多的是物质消费东西,如衣服、玩具、零食等。家长大都不愿意买书教育孩子,因为买书意味着家长要做老师,要耐心学习并教导。在家长看来,知识文化传授主要是学校老师的职责,自己知识水平有限,无能为力。孩子对看儿童读物不感兴趣以及看书看不懂在农村是普遍现象。久而久之,买本儿童读物都很难买到,因为没有销售市场。(二)贫困山区学前儿童教育中幼儿园办学的现状
幼儿园数量不足,难以覆盖全乡,上学不便是发展学前教育的一大难题。西山乡在云南属于高寒特困山区。西山乡的地理地貌属于山高地险坡陡谷深、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村庄零散的分布在相对平坦的盆地或山半中腰,各个村庄的距离相对较远,人口分布不集中。这些天然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格局,致使儿童上幼儿园非常不方便,很多村庄的学前儿童到附近的幼儿园有3-8公里的山路导致西山乡很多地方没有形成幼儿园开办的条件。
龚正华在调研大理州学前教育的发展中也说到:“山区不仅人口比较分散,而且交通不便,即使能够办园,其规模也很小,办园的利润回报慢且低,甚至可能出现亏本运行。因此,很难吸引民间办学力量的介入。”交通距离问题影响到了儿童的入园率,加之国家对校车的整顿和规范,已经开办的民办幼儿园的学生生源出现了退减。目前,西山乡有民办幼儿园2所,无公立幼儿园。民办幼儿园覆盖的范围主要是人口集中的大型村庄,如胜利村。
幼儿园的园舍、设备、人员配备等不符合国家标准。民办幼儿园的办园条件较差,房屋建筑质量有安全隐患,没有消防系统,没有配备校车,也没有配备有专业资质的的保育员,部分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和相关资格证书,班级课堂超标,师生比例达不到国家要求。幼儿园没有没有疾病预防和报告制度,没有实行食物采购、烹饪、保管和取样留证制度。存在饮食卫生安全隐患。幼儿园的儿童读物较少,教具、学具、玩具严重匮乏。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还是经济原因,有人愿意开办民办幼儿园本身已经值得鼓励,不能要求幼儿园完全达到国家标准,否则成本太高而无法办下去,贫困地区办学只能是低起点,然后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幼儿园的教教师数量不足,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偏低、职业认同感不高。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在2300多元左右,而当地的物价水平并不低。80%的幼儿教师没有养老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福利待遇偏差,教师对工资待遇不满意,民办教师没有职称晋升的平台。大部分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对幼儿教育事业没有强烈的认同感,都想着跳槽到小学,或想着有朝一日能考上公务员,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他们就会辞职走人。大部分幼儿教育老师仅仅把幼儿教学工作当作自己养家糊口的一份职业。对提升职业技能和素养没有强烈的追求意识。
教学内容和方式“小学化”倾向严重。调查地区的幼儿园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比较简单,教学内容侧重认字、算术、音乐,而手工制作、游戏教学非常薄弱。幼儿园和附属学前班的教学效果如何?没有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学校不重视教学的质量,看重的是管理的安全性。小学化”倾向恰恰是家长和学校共同认可的理念,老师和家长认为,大多数农村小孩在家里没有人教授文化知识(如识字、算术、拼音),而上学最大的担忧就是一开始就落后别的同学,一开始就自信心不够,导致输在起跑线上。家长最关心的是小孩子是否学到实用的显现的知识,至于情商、想象力等的培养,认为那些比较虚渺。
专任教师的学历偏低,但年龄合理,流动性不大。教师以专科及以下学历层次为主,本科学历的教师稀少,业务专精尖的幼儿教师更是稀缺。但教师的年龄还是比较合理,教师队伍年轻有活力,适合幼儿教育的大环境要求。教师的稳定性相对城市幼儿园较高,很多教师都是当地人,都已经把家安在家乡,不打算再出去谋生和打拼。稳定性高的原因主要是重新选择职业和选择发展的机会比较少。对于当地学前教师队伍的建设,要能够引进来和留得住,就应该优先和大量招聘本地生源的大学生并加以培养。
教师科研意识淡薄,接受培训机会少。幼儿教师基本不从事科研工作,接受培训的机会较少,培训档次较低。加强农村幼儿教师的师资队伍培训,非常有必要建立分层次(园长、骨干教师、一般教师)、分档次(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定期和常规的教育培训体系。培训应该涵盖民办学校所有幼儿教师。
当地属于少数民族集中地区,但并没有开展学前双语教学。当地的儿童能够大多使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但也听懂一些当地汉语方言。教师教学中使用的是普通话。家长和教师认为,孩子应该好好学习汉语和普通话,以后不论是学习和工作,能够熟练掌握汉语是一项重要的谋生技能。
(三)政府对贫困山区学前教育发展的作用和局限
政府在积极主导和寻求学前教育的发展,但资金问题是最大的制约瓶颈。学前教育“3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中央和省级的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大多已经到位,但由于州、市县级政府的学前教育配套经费缺乏,致使许多农村学前教育项目工程没有得到落实。
二、对策与建议
西山乡是一个经济贫困、文化落后、交通闭塞、自然环境恶劣、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发展学前教育的难度是巨大的。针对西山乡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和提升。
(一)加快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和对学前教育的投入
学前教育事业关系国家下一代的成长,也是一个公益事业,可以间接带来生产力的发展。目前来看,教育经费主要投入高校和九年义务教育,而学前教育长期没有得到重视(2010年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后得到政策上的重视)。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家庭收入不高、家庭对孩子教育的认识不够、教育经费投入少、没有很多的闲暇时间教育孩子,这些原因都和经济收入密切联系。
如果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帮助贫困地区找到发展致富的道路,帮助贫困地区建立幼儿园,从师资和教学上支援贫困地区幼儿园办学,为贫困地区学前儿童免学费,为贫困地区学前儿童提供免费营养餐,那么西部地区的学前教育就处在一个真正的教育“福利时代”。一旦国家“砸重金”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就容易形成热爱和支持学前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具体措施来如下:中央政府应该设立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专项经费,支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国家也可以制定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农村处境不利地区的学前教育法案来促进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
庞丽娟(2010)指出:“对教育条件、文化背景处境不利的地区和学生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使其与其他学生的教育成就尽量接近,缩小差距”。龚正华(2015)对大理州学前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如下意见:增加政府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实行学前教育经费专项财政计划制度,即不仅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而且在教育经费中单列,实行专款专用和专项督查审计;
第二,实施学前教育专项经费配套制度,即州、县市政府从国家和省政府获得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后,就按照一定的比例(如1:1或1:0.5)拿出配套资金,以支持学前教育项目工程的进行;第三,州、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地各级教育的具体规模重新计算其教育经费的比例,提高学前教育经费在教育总经费中的比重;第四,每年新增教育经费向学前教育倾斜。”
政府建立弱势群体资助体系要把学前教育纳入考虑范围,为穷人的学前教育保障“兜底”,如为低收入家庭子女、福利机构的儿童、五保供养儿童、一些残疾儿童提供免费学前教育,让他们平等的接受学前教育。教育管理部门对办园规范、质量合格、收费合理的非营利民办幼儿园也应该给予公共财政补贴,在土地使用、税收等非方面给予优惠照顾。
(二)加强本土化幼儿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关系到教育发展的质量,是全局限和基础性的工程。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需求,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且具有稳定性的幼儿师资队伍。西山乡学前教育教师本专科学历少,大部分是中专学历,且专业对口率低,大都是“半路出家”从事幼儿教育,在职后很多没有系统学习幼儿基础理论知识,接受培训的机会少。加之教师的工资待遇水平低,教师跨行业流动现象严重。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不高,难以扎根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作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西山乡学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第一,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对长期在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学前教育教师,甚至包括其他教师,实行工资倾斜政策,如给边疆补贴或高原补贴。对幼儿教师在考核、评奖、提升学历、职称评定、培训机会方面都给予倾斜。
第二,优先从当地院校选拔学前教育人才,优先考虑当地户籍的毕业生,并给予优厚的工作安置待遇。幼儿教师的流动线很大,本土大学生很多不愿意回原籍工作,回原籍工作的大学生跨行流动或跳槽现象严重。当地教育部门可以到地方管辖的高校中去选拔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对愿意在本土贫困地区从事幼教事业的毕业生,可以减免助学贷款、提前发放住房补贴和安家费、提供深造和培训机会等。第三,建立完善的学前教育培训体系,多形式开展教师培训。可依托不同层次的师范院校或专业化培训机构,建立常规性的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政府要拿出培训经费,定期对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进行分层次、有计划、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除了“走出去”培训,也可以“引进来”培训。教育部门要推行“送教下乡工程”,如邀请高校教学名师、示范幼儿园骨干教师,深入农村地区,采用参与式培训、案例研讨、现场教研等方式,对农村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
(三)开展多元化的办学形式
西山乡贫困山区位置偏僻、交通落后、地广人稀、居民分散居住,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客观上制约学前教育在地理空间布局,幼儿园不能够惠顾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前儿童,出现了没有幼儿园可以上,上幼儿园交通不便的困境。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主张“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慈善组织参与办学。
王冬兰(2014)认为: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可以通过“游戏辅导点、季节班、周末班、走教、送教下乡、城乡对口支援、专业人员入户指导等多种非正规教育的形式与手段,丰富学前教育的形式、内容与方法,提高普及学前教育的质量。”很多学者提出要利用“大自然”课堂教育学生,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直接去观察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河流山川的变化。但这个通常不具有可行性,家长希望学生接受的是文化课程的启蒙,而不是大自然的启蒙。
农村小孩处在熟人社会,村落就是他们游戏和社交的大本营,他们有很多的小朋友一起玩耍。他们经常也被家长带到田间地头、森林里去玩耍。他们从小接近大自然,对大自然很有灵气。在调查的一户人家里,2岁的一个小男孩,能够模仿狗、大公鸡、猫、水牛的叫声,而且是没有人特意的教他的,是耳濡目染后自发的学会,大自然对农村的小孩是再熟悉不过了。
(四)开展学前双语教育
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的特征,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生活中形成的一套约定俗成的价值体系和风俗习惯,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特征。而语言符号背后承载的就是一套文化体系,不同语言在交流过程中会发生障碍。谢应宽、田兴江、吕晓(2014)三位学者指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前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的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少数民族幼儿在进行本民族语言与汉语转换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语言习惯影响着少数民族幼儿的认知习惯与思维习惯,导致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语言障碍与文化困扰”。西山乡是一个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乡镇,白族占70%左右,日常生活用语大部分以白族话为主,他们有自己的白族语言却没有白族文字。西山乡学前儿童在入学前大部分小孩是以说白语为主,夹杂一些汉语词汇,有部分小孩汉语和白语都会说。
学校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使用的教育局统一规定的教材,这些教材的内容主要又是在城市儿童生活的经验上编写的。另外,教育局也有要求教师授课要说普通话。很多家长希望自己孩子能够走出大山,去其它地方开拓眼界,家长都希望孩子掌握普通话。而现实中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前儿童在幼儿入园阶段听不懂老师说什么。因此,在儿童进行以汉语为主的学前教育阶段,开展双语教学,能够让学龄儿童实现本民族语言和汉语的平缓过渡。使用双语教学,对于传承民族文化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篇9
一、活动主题
“关爱留守儿童.呵护健康成长”
二、体检对象
全区3~16岁的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其中:
(一)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11381名;
(二)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17825名;
(三)农村贫困儿童9000名。
三、体检单位
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
四、检查内容
(一)病史询问
有无内科疾病病史和传染病病史。
(二)常规检查
1.内科常规检查:心、肺、肝、脾;
2.眼科检查:视力、沙眼、结膜炎;
3.口腔检查:牙齿、牙周;
4.外科检查:头部、颈部、胸部、脊柱、四肢、皮肤、淋巴结;
5.形体指标检查:身高、体重;
6.生理功能指标检查:血压、肺活量。
按照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对3~6岁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开展血常规检查。
五、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7月)
成立区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明确相关部门、镇街和体检单位的职能职责;印制专项体检表和相关宣传资料;召开动员大会,宣传动员农村贫困、留守儿童积极主动参加健康体检;召开体检单位业务培训会,指导并督促体检单位认真做好农村贫困、留守儿童体检的相关工作。
(二)开展体检阶段(年8-10月)
由区教委牵头,各镇街配合,组织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由区卫生局牵头,各镇街配合,组织学龄前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各体检单位要将各项体检结果规范、整洁的填在体检表上,检验单贴在表上指定位置。体检结束后,各体检单位立即进行数据的收集、统计、整理、分析、总结。
(三)总结评估阶段(年11-12月)
各体检单位负责收集、整理专项体检分析总结材料、《区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登记表》和《区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统计表》,于年11月20日前,将7~16岁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的材料上报区疾控中心;3~6岁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的材料上报区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再整理形成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工作总结及健康状况分析报告后,于11月底上报区卫生局。区卫生局汇总整理后于12月10日前上报区政府。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由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许宁任组长,区政府副区长任副组长,区卫生局、区教委、区财政局、区体育局、区广电传媒集团、区新闻社等部门和各镇街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农村贫困儿童和留守儿童免费体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健康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体育局),具体负责日常事务。
各部门的职责:
区健康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区健康办,设在区体育局):主要负责督促责任部门和镇街认真履行职能职责,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总结上报工作材料。
区卫生局:配合区健康办开展工作,草拟工作方案,加强体检单位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区疾控中心负责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留守儿童体检的技术指导,区妇幼保健院负责学龄前农村贫困、留守儿童体检的技术指导。组织体检单位开展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加强质量管理与监督,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质量考核检查,按时总结上报检查资料。
区教委:负责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留守儿童体检详细名单,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到体检单位进行体检,配合区健康办分析总结体检资料等相关工作。
区财政局:负责按时划拨体检经费,加强专款专项资金监管,查处专项资金违规违纪行为。
区广电传媒集团、区新闻社: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的惠民政策,提高贫困、留守儿童及其家长或监护人的知晓率,为体检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农村贫困、留守儿童体检工作的宣传教育,会同区教委、区卫生局组织本辖区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督促体检单位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二)经费保障
1.资金来源
11381名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体检经费按10元/人的标准,共113810元,由市健康专项资金补助;
17825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体检经费按10元/人的标准,共计178250元,由区教委从所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
9000名农村贫困儿童体检费按10元/人的标准实施体检,共90000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儿童体检经费由区教委从所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学龄前贫困儿童体检经费由区人民政府划拨专项经费补助(贫困儿童同时又是留守儿童的,不重复体检)。
3~6岁农村贫困、留守儿童检查血常规经费按9元/人的标准,其补助经费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中列支。2.资金支付方式
农村贫困、留守儿童体检专项补助资金,由区财政局、区教委于年10月底前划拨到区卫生局。区卫生局会同区教委、区财政、区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对各体检单位体检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按照考核结果,由区卫生局于年12底前按实际体检人数将资金按人头拨付到各体检单位。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实施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是落实“健康”“健康”建设要求,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各镇街、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责任分解落实到人,确保圆满完成我区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工作。
(二)加强协调,各司其职
各镇街、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协调,建立信息通畅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环节紧密衔接,共同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三)强化宣传,广泛动员电视台、日报等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的惠民政策,为体检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各镇街、各体检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的意义,积极引导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带领儿童到体检单位接受免费体检。
篇10
一、黟县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现状
全县残疾儿童少年557人,占残疾人总数的9.3%,其中6至17周岁的适龄入学残疾儿童少年368人,而贫困、特困残疾儿童少年274人,占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的74.5%;未入学残疾儿童少年39人,其中因家庭贫困未入学21人,因重残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未入学13人,因年龄偏大而未入学5人;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9.3%,已达到国家普及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80%的验收指标。适龄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为72%、95%、76%,基本接近或达到当地义务教育水平。
但数字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在农村,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山村和贫困农村,残疾儿童少年的教育有被边缘化的现象。有的学校干脆不收残疾学生,或不计入学校的在校生档案(以免影响其教学成绩和考核);有一部分老师对残疾学生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学习上基本不管不问;也有一部分老师在残疾儿童少年、特别是三类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中,深感力不从心或缺乏更好的教育方法。
二、可怜天下父母心
全县除因贫困、因年龄偏大而未入学的以外,残疾儿童少年的父母或家庭都支持子女上学。因为残疾,他们更希望子女多读书、多识字、多学文化。一位家庭贫困的农村妇女就从山里坐车两个半小时,翻山越岭赶到县残联,为她脑瘫、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儿子申请资助,想进入黄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其言行之恳切,十分令人感动、难忘,而她自己打算就近租房陪读、打工。
三、贫困残疾儿童少年该不该得到资助
一年花1000块钱资助残疾儿童少年值不值,是不是在拿钱打水漂?把这笔钱用在那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身上,意义是否更重大?
这应该不是问题,但一些乡镇领导、学校校长、老师甚至残联理事长都存在这样一个观念和主导思想。发现这一苗头之后,我们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跑,严格标准、严格把关、严查对象。或上门核实情况,或向村、组干部和班主任、老师打听了解,多方调查取证,从而保证了90名贫困残疾儿童少年经得起张榜公布,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在深入调研中,我们体会最深的是,资助90名贫困残疾儿童少年不是可惜了,而是太少了。每走近一名贫困残疾儿童少年,我们的这份体会和感受就会增加一分,我们就深感自己的力量太微弱了。在看到其他孩子都坐在教室里上课了,而一个11岁的智力残疾女孩还在树阴底下独自玩泥沙时,我们的心情难以言状;还有一位聪明伶俐的听力残疾男孩因为没有钱,14岁了还没有上过一天学,他的父母亲忧伤而无奈……因为残疾,所以贫困;因为贫困而又缺乏教育,他们只有更加贫困。
中国残联此次实施的专项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将为他们搭起一座通往坦途的七彩桥梁,他们可以进入黄山市特殊教育学校学习,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他们享有了一个新的选择和新的开始。
四、对黟县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思考
1. 加强对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规划和统筹安排,逐步增加残疾人教育经费。以大量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同时,结合我县实际,因地制宜开设特教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2. 建立和完善贫困残疾儿童少年就学制度,减免杂费和其他费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资助贫困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共同保障残联儿童少年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