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后答疑范文

时间:2023-04-03 14:25: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判后答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涉诉;判后答疑;判前说理;心证公开;判决的可接受性

中图分类号:DF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8-0046-04

2005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立案审判工作座谈会上正式提出要在全国法院系统大力推行判后答疑制度。[1]自此之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法院系统开始积极地实施判后答疑制度。判后答疑制度作为一种旨在案后定纷止争的“软性私法手段”,它在确保公司法公正实施的语境下,以纠纷解决的“护民、便民、利民”为原则,将诸多非程序性的、强制性的措施运用到诉讼程序当中。

一、判后答疑制度产生的现实基础

司法的进步和发展来源于司法实践, “判后答疑”这一项司法改革措施正是应司法实践工作中的需求而产生的,其产生必然有其现实的依据和作用范围。从判后答疑制度的应有之义上我们不难发现,正是在当前我国这一政治色彩较浓的制度泛滥的背景下才衍生了回归司法正途的手段。[2]

(一)与涉诉

作为一项带有浓厚中国特彩的政治制度,早在1951年就已经确立起来了。但是,“涉诉”的提出与“”之间却横亘了巨大的时间差,直到在2004年召开的全国涉诉工作会议上才被首次提出。在中国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适用的方面远不仅只限于行政机关的范围内,老百姓对行政机关的理解也是超越其内涵的,其要求往往也嗽搅诵姓机关的主管权限。由于行政机关占有的资源是有局限性的,所以经常行政机关没有更多的时间、也不愿意去处理一些敏感问题,反而将越来越多的案件直接抛给司法机关处理,由此使涉及司法问题的案例不再经行政部门之手,径直地朝着法院汹涌而来。

(二)从制度到判后答疑制度

1制度的弊病

自制度设立以来,人们纷纷迅速地将目光及注意力转向,将矛盾诉诸,以求通过解决纠纷或问题,这就造就了政策的内在矛盾。近年来社会上多发的诸如纠缠、团体以及越级等问题层出不穷,究其根本在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公信力的流失导致社会公众更多地仰赖这种看似有利可寻的新生机制――这不仅使有关机关的工作负担剧增,使纠纷解决复杂化,也使相应单位常规的工作职能遭受冲击。更甚者,还有例如因集体所滋生的这类有碍稳定的不安因素,严重影响了社会应有秩序的运作,也对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造成了威胁。

2涉诉现状下的判后答疑制度

诉讼作为插足纠纷的主要力量,因而涉诉也成为案件的主流。国家局原局长周占顺在接受《半月谈》杂志采访时总结了类问题,其中涉诉位居第三。涉诉这类问题积案较多,重复来信来访量大,长期滞留上访的人多,已成为长期困扰各级部门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在,涉诉的高位运行的态势具体表现如下:

(1)涉诉总量较大。据统计,涉诉排在群众问题的前三位,并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2)重复率高和越级现象突出。我国法院法官判案分工模式可以用一句话来调侃“一心管判案,不闻窗外事”:审判的法官一心管判案,不知案情和庭审情况的接访法官负责处理申诉,申请再审。这种没有可操作性的分工必然使处理结果不尽如人意,也不难推测为何上访、缠诉不断复发。而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复发率达到了受访人数的40%到60%。

(3)多人团体性的趋势攀升,非常态量大增。为求目的达成,人往往为了扩大“影响力”,采取多人、群体性的方式,严重扰乱了正常秩序,成为困扰法院组织甚至影响社会安定的棘手问题;一些涉诉者不服判,也不按照法定程序依法上诉或申诉,而是借这一“令箭”反复地向党政机构缠访、闹访。

因此,当下探寻一种更为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才是当务之急。现在,我们需要一种既能够受理当事人的正当请求,保护其法益,又可以不偏离正规法律路径,依法办事的制度。基于上述分析的和涉诉所存在的种种缺陷和问题,为判后答疑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二、判后答疑制度的内容和价值

(一)判后答疑制度的内容

判后答疑制度主要是围绕答疑的范围、答疑的时间、答疑的主体和答疑的形式进行的,有人提出既然判后答疑作为一种司法制度,那么还应当对判后答疑的程序就行界定,提出答疑分为法官主动答疑和当事人申请答疑两种。笔者认为如果主动答疑广泛适用,必然会消耗大量的司法资源,法官在当事人对裁判并没有疑虑的情况下还对当事人答疑,似乎有一点画蛇添足的意味,是对司法资源的浪费;而申请答疑则是比较科学的,法官在当事人存有疑问的情况下对其疑问有针对性的答疑,这才符合现代诉讼的效率目标。

1判后答疑制度的适用范围

判后答疑作为一种“护民、便民、利民”的软性司法措施,一项新创的司法制度,原则上应该对所有判决都要进行答疑,所以其适用面应当覆盖到民事、刑事和行政案件三方。法律毕竟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科学,有其专业的术语,很多当事人可能因无法理解其含义而不信服判决,因此对所有的判决进行答疑是必要的。

2判后答疑的主体

判后答疑的主体包括启动答疑的主体与答疑的主体。有权启动答疑的主体是对案件裁判不服的当事人。答疑的主体是承办法官,其最了解案情及审判的全过程,同时也是立足于证据的基础上做出裁判的主体,由其为当事人答疑解惑最为适合。

3判后答疑的时间

答疑的根本目的是让当事人息诉罢访,信服判决的公信力。其作用就在于解开当事人因为不了解法律而疑虑的心结,能通过法官事后对判决的解释使当事人明白判决的根据及理由。具体而言,判后答疑的时间有两种:一是案件宣判后判决生效前答疑,二是判决生效后答疑。[3]

4判后答疑的形式

答疑的形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答疑是为了解决当事人的疑惑,达到服判息诉、案结事了的效果,如果问题是当事人在宣判时当场以口头方式提起的,那么就可以以口头方式答疑;如果在宣判后的法定期间内,以书面的形式请求答疑的,那么就可以以书面的形式为其解惑。所谓“话越说越清,理越讲越明”,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让当事人的怨气得以化解,败诉也败得服帖;实施判后答疑,每个判决下发的时候,法官都应当考虑如何向当事人解释,而不是简单的一判了之。向当事人释明法律依据及判决理由,能有效平复当事人由于误会而产生的不满、不理解情绪,减少。

(二)判后答疑的价值

1裁判的可接受性和司法公信力的增强

现代司法的基本特质是可接受性。程序本身的合理、完整和公正可以直接增强判决的可接受性――这是司法相比政府强制公权介入纠纷的优点。但裁判文书的书面性、形式性,以及对逻辑完整性的追求、法言法语的运用可能对非专业的普通老百姓来说,稍显晦涩且难以理解,加之败诉方当事人基于常情的不悦情绪,更是会对判决内容加以抵触和误解。但是,在判后答疑中法官将直接面对当事人,用异于庭审冷峻的亲和方式将为当事人解读案件的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相对一纸判决来讲就更加具有说服力。通过法官对案件的程序和实体问题的阐释,当事人的疑惑得到了解答,增加了当事人的认可度,裁判的可接受性和司法公信力得到了增强。

2节约司法资源和降低社会成本

判后答疑制度的推行无疑会使办案法官的工作量有所增加,甚至在某些案件中可能使诉讼迟延,但社会总成本则是下降的。判后答疑制度所带来的裁判的可接受性的增强能促使纠纷及时彻底解决,防止可能的上诉、申诉或。上诉或再审程序的启动需要相当的成本,给当事人带来的经济负担、其他损失及给社会造成的资源耗费也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这些成本的消耗是由判决错误引起的,那是值得的;如果判决本身正确,仅仅是诉讼程序或者裁判文书没有使当事人理解而只需法官加以解释说明就可以避免的,那么判后答疑的存在则是非常必要的。

3树立司法权威

判后答疑要求法官去对自己所裁判的案件向当事人进行法律方面的宣传和裁判理由的讲解。有人认为这样会有损司法权威,法官对自己的裁判都表现得如此不自信,那司法权威从何而来?其实谬矣,司法权威只能来自于公正的司法,法官与法律程序外的口若悬河、道德说教都无法超越生效裁判文书自身内含的法律力量。引入判后答疑不是对司法权威的不尊重,相反,这是对司法权威的自觉维护。因为只有最大限度地消除疑问,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司法权威。真正公正的判决,经得起任何追问。

三、判后答疑制度的局限与完善

涉诉高温现状,各级法院为此一筹莫展,最先在地方法院作为司法改革创新的判后答疑制度,被认作是治理涉诉的良药。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决议推出这一制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判后答疑这项司法政策是以自下而上的模式产生的,避免了由自上而下模式做出的司法政策的抽象性和不适应性。

按照常理,一项走群众路线、由自下而上模式产生的司法手段或者称为一项司法制度应该是具有较大的生机和活力的,应该是具有很强的适用性的;诚然,在判后答疑制度产生之初,确实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用,但是由于最高人民法院设立此项制度的初衷在于非常功利且急切的减少涉诉的案件数量,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可能地消除障碍及潜伏着障碍的因子,从而使得判后答疑制度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司法实践中创造性地产出判后答疑制度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是作为司法改革的试点制度,其对中国法治的适用性及自身的持续性仍有待于实践检验。

(一)判后答疑制度的局限

(1)虽然判后答疑制度相比涉诉来讲带有一些司法手段的味道,但毕竟是非正式性制度,其操作性也不见得有效。事实上,时至今日,最高人民法院仍未颁布一个统一适用的判后答疑规范。对于判后答疑的性质、主体及详尽的步骤等均没有做出明确的规范。

(2)全国缺乏统一适用的判后答疑规范,关于判后答疑的地方性规定不断涌现,破坏了法制的统一性。判后答疑制度在缺乏一个统一适用规范的情形下运行,必然导致各地方法院在适用时见仁见智地做出地方性规范。

(3)导致法官工作负担过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法院系统人少案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并严重。现在很多法院都实行立案排期开庭,法官面临这样的诉讼爆炸忙碌不堪,尤其是基层法官,连续的开庭、阅卷、撰写裁判文书、填写各种格式文本,再加上各种审判事务性工作,法官的工作压力巨大无比。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法官答疑的成效也必然大打折扣。

(4)答疑并不必然能够使当事人服判息诉、增强判决的可接受性,有可能还会引发新的争议。判后答疑看中法官个人的内涵修养,不仅仅是法律修养,还有个人魅力,生活经验,谈吐技巧等等。毋庸讳言,当前有些法官专业性不强,实际学历层次偏低,能否保质、保量、高效、完美地完成答疑任务仍是一个未知数。

(二)判后答疑制度的完善

一项制度设立的目的有两种利益考量:一是制度制定者的利益,一是制度利用者的利益。事实上,在我国这样一个以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里,“一切都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这并不应当成为一条空洞的标语,而应当不只是从物质基础层面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还应当在上层建筑方面根本地考虑人民的利益,所以笔者认为判后答疑制度应当从制度的利用者的利益出发,即从对判决存有疑虑的诉讼参加人的利益出发,尽可能地为诉讼参加人解答疑问。

为了达到答疑的预期效果,首先应当对判后答疑从主体、范围、形式、运行程序及性质定位进行明确统一的规范,增强其可操作性,同时也对法制的统一性进行有效保障;其次应该通过定期考核等诸多方式督促法官提高个人素质和学历,使其做出的裁判有理有据,在面对当事人的质疑时信心满满,令其充分地了解审理的过程和判决的依据,从而理性地决定是否再次将纠纷置于诉讼,从而达到“案结事了”。

1判后答疑与判前说理

根据心证公开的内涵,我们很容易看出,判前说理是心证公开的一种方式。换句话说,判前说理的实质是法官的心证公开。法官说理结合当事人的举证活动,使当事人成为程序的真正参与者,有利于实现判决的公正性、正确性和可接受性;判后答疑,则是进一步阐释案件的审理和案件判决结果,使当事人的相关疑惑得到解答,真正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判后答疑不同于判前说理,其不涉及法官的任何心证活动,其只是对案件审理的详细再现。判后答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答当事人的疑惑,但是此并非法院行使审判权、当事人行使诉权作用于案件的行为,其并不影响案件的裁判结果。因此,让对案件存有疑惑的当事人参与判后答疑以达到“案结事了”的目的是很难实现的,从而看出,判后答疑的实效性较低。

2判后答疑与心证公开

心证公开的目的在于对当事人诉讼权利的保障,对法官自由裁量形成过程的动态制约。[4]当事人为了获取诉讼信息这一重要资源而主动积极地与法官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形成了良性的司法互动,使判决在一个透明的环境中形成,避免了突袭性裁判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判前说理和心证公开制度有着判后答疑所无法企及的司法效果。判后答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司法政策,充分的判前说理和心证公开是对当事人程序主体地位的切实尊重,能在根本上让当事人接受裁判结果,认同法官意见,从而避免了涉诉的不断发生。

结 语

判后答疑是基于实践需求而生发的一项改革探索,是社会转型期的实际情况对司法需求的反映,对于纠纷的实际解决和判决的有效执行以及司法资源的合理调配,司法制度的良性运作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在现实中某种现象或者制度只要存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相应的益处,是不能被轻易否定其存在的必要性的。

然而深刻考量司法制度的规范化问题,判后答疑制度这一权宜策略目前虽具有一定价值性,但却不能在当前不断完善的司法环境里长久生存。通过诉讼过程中的良性互动,保障当事人的举证和辩论权利,建立和完善法官的心证公开制度,并且能够制作裁判文书使其逻辑和道理都尽善尽美,则判后答疑所预期实现的功能都能通过正规的诉讼程序得以实现,相应的这类拆东墙补西墙的制度也就不再有必要设立下去。所以,尽管判后答疑在当代中国司法摸索改革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但随着法学教研水准的提高,法律人素质的提高以及相应制度的完善规范,判后答疑也终将完成其使命,“寿终正寝”而退出司法制度的视野。

[参考文献]

[1]王胜全,等.法官判后答疑制将在全国推广以治理涉诉[N].法制日报,2005-11-3.

[2]郭小东.判后答疑制度评析[J].法商研究,2007,(1).

[3]王莉莎.论法官判后答疑[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2.

[4]包冰锋.大陆法系的当事人询问制度及其启示[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篇2

收受他人红包放在家中尚未打开,就被检察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的湖北省襄樊市某国有公司原总会计师李某,12月24日被随州市法院以受贿罪一审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据查,作为公司领导成员的李某兼管其公司燃料供应,今年中秋前夕,李某和同事到河南等地联系燃料事宜。到达河南郑州后,做煤炭生意的个体老板刘某接待了他们,为了能和李某所在公司多做生意,刘某当晚把李某送到其所住的宾馆房间后,将一个包有2000美元的红包放在李某的公文包中。李某回到襄樊后,才发现该红包,知道里面是钱,但捏了一下“感觉不很厚”,所以没打开就放在家中(据李某事后交代)。 

李某回襄樊后不久,湖北省检察院发现了李某受贿的犯罪线索,随即指定随州市检察院立案侦查。8月27日,办案人员在对李某依法传唤的同时,对其住宅进行了搜查,发现这个尚未打开的红包。可笑的是,红包上还写有“中秋快乐,愚弟刘某”的字样。此外,法院还认定了李某的其他受贿犯罪事实。

篇3

你院关于未经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有无继承其遗产权利的案情报告收悉。经研究认为,在本案中,不能承认刘美珍与栾庆吉为事实婚姻。

至于栾庆杰死亡后遗留的财产,可按财产纠纷处理。

附: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未经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有无继承其遗产权利的案情报告原告人:刘美珍,女,28岁,辽宁省盖县九寨村农民。

被告人:栾焕章,男,58岁,住址同上,系工人。

栾焕章之子栾庆吉与刘美珍于1983年12月,未履行结婚登记,即举行结婚仪式后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15天后,栾庆吉、刘美珍与其父母分居另过。1985年7月7日栾庆吉在帮助沙宪洲家打井时,不慎触电死亡。沙家付给栾家补偿费3500元,经镇司法助理调解,栾庆吉之父栾焕章得2600元、刘美珍得900元。栾秋吉共同生活期间的财有:

一、刘美珍的个人财物29件,价值232元;

二、栾庆吉的遗产9件,价值395元;

三、刘、栾同居期间的共同财产35件价值一千零四十四元四角。

另外,刘、栾“婚后”居住的房屋两间半是栾庆吉父母给他们的。

栾庆吉死后,刘美珍诉讼到法院,要求分割共同财产和继承栾的遗产,栾的父母栾焕章、沙素梅不同意刘的请求。

盖县人民法院按继承纠纷立案,于1986年11月17日审理认为刘、栾虽未登记结婚,已共同生活近2年,属于事实婚姻,在法律上享有夫妻间的一切权利。刘不但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享有分割权,而且对其夫栾庆吉的遗产有继承权。栾焕章、沙素梅不准刘美珍继承是无理的。故依法判决:

(一)刘美珍的个人财产归其个人所有;

(二)共同财产7件,归刘美珍所有;

(三)共同财产28件和栾庆吉的个人遗产归栾焕章所有。

宣判后,栾焕章、沙素梅不服,以刘美珍与栾庆吉未办结婚登记手续,不是合法婚姻关系,不能以配偶的身份取得遗产继承权为由,提起上诉。

营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并经审判委员会讨论,有两种意见:

一、认为刘美珍与栾庆吉系自由恋爱,虽未办结婚登记手续,但事实上举行了结婚仪式,共同生活近二年,俩人感情较好,为群众所公认,除未登记外,其它都符合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属事实婚姻,国家对事实婚姻是采取有条件的承认的,所以刘美珍应以配偶的身份取得继承权。

二、认为刘美珍与栾庆吉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即同居是违法的。婚姻登记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和婚姻法的其它规定一样都是社会主义法制的组成部分,不登记就是违背国家法律,因此,不能确立其合法的夫妻关系,不能以配偶的身份取得合法继承权。

省法院合议庭经过评议亦有两种意见:

篇4

关键词:刑事审判;民意;对接

近年来,公众对司法裁判的关注度日益加强,作为社会最基本因素的“民意”在法治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刑事审判的“民意”是指当某一刑事个案受到社会各界格外关注,社会公众根据法律正义的外在价值形成的具有普遍倾向和较多道德成分的观点或主张。由于刑事犯罪侵害公民的生命、健康、财产等基本权利,涉及公民的根本利益,民意与法律产生的“撞击”在刑事审判领域表现得尤为强烈,成为影响刑事审判公信力的双刃剑。首先,民意对刑事审判的消极影响客观存在,因为民意容易造成道德与法律的混淆,使法律显得疲软乏力;民意容易借助发达的信息传递技术形成舆论暴力,给法官和法院带来巨大压力,损害审判独立性;民意容易被部分别有用心人士利用,使裁判失去正确性。其次,民意之于刑事审判的积极意义也是不能被掩盖的,因为民意可以反映民情,使法律的制定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时代性,使司法判决尽可能与社会公共价值标准契合,并对犯罪行为起到抑制作用。如何使民意对刑事审判的影响“转弊为利”,笔者认为,理想的模式是在民意和刑事审判之间架构一个有效的对接沟通机制,使审判独立于民意,但不能远离民意,两者成为良性互动关系。

一、确立非正式的法源,理性对待民意对于惩治犯罪的道德诉求

非正式法源则是那些具有法律意义的资料和值得考虑的材料,如正义标准、推理和思考事物本质的原则、衡平法、公共政策、道德信念、社会倾向和习惯法。最高法院一再强调,各级法院在裁判时要坚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这就要求法官根据案件背景,在适用法律时,尽可能地考虑非正式法源在审判中的作用,使司法尽可能地与社会公众的期待相一致。但吸纳民意并不是对民意的简单妥协和接纳,当民意与法律原则明显相左或民意明显是根据道德标准做出诉求时,法官都必须冷静理性,严格接受法律规则约束。例如我国历来有 “杀人偿命”的报应心理,但在我国刑法中,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被害人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的故意杀人罪的被告人,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对此,法官就应在处理具体案件时做细致扎实的工作,不可简单地迁就被害人亲属要求或者民意的道德诉求。 

二、建立刑事案例指导制度,引导民意回归理性轨道

我国案例指导制度通过权威,相对于抽象而稳定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及时地将抽象法条具体化,以案释法,有助于司法人员正确理解并适用法律,同时,它通过个案提炼形成裁判规则,统一裁判的尺度。在民意对刑事审判的影响层面上,应当对典型案件进行集中收集,并对判决说理方面详细阐述、论证。在有典型刑事案例指导的基础上,刑事法官自觉比照,从而做出“同案同判”的裁判结果,并以此说服民意,引导民意回归理性轨道。当然,随着法律的不断变更以及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指导性案例也要相应地修改、补充、废止。

三、规范疏导民意表达渠道,缓解民意渗透于刑事审判的冲突

首先,开通民意沟通的电子商务途径。如最高法院开通了民意沟通电子信箱,部分法院通过网络直播庭审实况,进行民意调查等。建议通过建立法院网站,让网民对所关注的刑事案件畅所欲言,并建立网络信息阅评员和网络阅评工作制度,专门处理网络民意的收集与回应。其次,参照美国“法庭之友”制度,构建民意机构。民意机构可吸收法律专业人士,并建立备选人员数据库。审理刑事案件时,提前三天随机从地方的电话簿或者选民登记簿里抽选9名满18周岁,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与案件当事人不存在利害关系的公民,并从备选人员数据库中抽选2名法律专业人士,以此两者构成临时民意机构。允许民意机构成员在庭审过程中作笔录和对当事人或证人进行询问,但应有时间限制。庭审后,允许民意机构成员对案件定罪量刑发表意见。

四、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搭建民意作用于刑事审判的桥梁

一是严格筛选制度,选任陪审员时,适度强调陪审员资格的专业性。二是对陪审员进行思想教育,消除对职业法官的权威趋从心态,鼓励陪审员在符合案件事实的情况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三是明确陪审员和法官的各自职责。如英美法系国家的陪审团负责事实的裁定,而法官则负责法律的适用,两者各自独立地行使职权。此外,我们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创新一些吸纳民意的形式。如河南省高院在死刑二审中,就开始尝试邀请案发当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参加庭审,并请他们对一审的定罪量刑是否适当发表意见。这从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死刑量刑的民主性、透明度和公正性。

五、增强刑事审判的透明与公开,寻找法律与民意的最佳结合点

首先,建立司法新闻信息制度。对于民众有疑惑或有社会影响的案件要通过举行新闻会,以法院新闻发言人的名义答复记者的电话、传真和电子邮件问询等形式主动释明;对于新闻媒体的负面批评报道要认真对待:正确、善意的报道要虚心接受,积极整改,并通过媒体予以后续报道;不正确、失实的报道,要积极回应,要求媒体予以更正。其次,增强文书的裁判说理。法官在文书中不仅要对案件的法律和事实问题进行回应,还要对当事人各方的请求作出支持或驳回的答复。若是民意关注甚或有所影响的案件,还可包括对民意的采纳与否的意见与理由。再次,做好判后答疑和判后回访。可以分别由案件承办法官、刑事审判庭庭长、分管院长对当事人或民众的判后疑问依次进行口头或者书面答疑。针对冲突比较激烈的案件,要做好走访回访,做好当事人及其亲属的思想沟通工作,对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给予适当的救助。

参考文献:

[1]王淑静:《论民意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影响与协调》,载《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年版,第21页。

篇5

所谓个性化教学,就是指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即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需求施教。它采用“一对一”、“多对一”的教学模式,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提供给学生可供自主选择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个性化教学的核心。

1.个性化教学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的,教是影响学生的学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改变。教师的教不单单意味着简单的传道授业,而是给予学习者创造性思维的传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未来社会要求人们要敢于创新、善于创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乐学的学习素质、自主的学习方式、创新的学习能力。正如富尔曾提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实现创造性的学习,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独立的外部环境。其次要启发和强化学生的主体观念和自主意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内在“动力”素质。

2.个性化教学实施的主要途径是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不同于师生之间一对一的个别教学,个别化教学是要寻求各种不同的变体和途径,按照不同的个体需求去达成一般的教学目标。它可以运用班级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网络远程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并不局限某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现代学校教育应该在个性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个别化教学模式,争取从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设计等方面着手进行多方面的改革。

3.个性化教学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健康

个性化教学不仅是教师的创造性教学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而且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体身心健康的培养。在我国,“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虽然提倡已久,但目前依然没有全方位得以实现。“填鸭式”教学和“应试教育”很大程度地限制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不利于学生个体身心健康的培养。学生只有在乐学的心境下,在互动的环境中,学习才会充满激情与活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才会得到广泛施展的空间。

二、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系统构建

在网络环境平台下,教师的网络教学设计,更多的是架构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框架,这个框架是多维的、多层次的,适合每个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时间和方式。

1.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系统建设的指导原则

(1)目标明确,针对性强。要做好学习者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学习习惯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调研,有针对性地设计网络学习平台的教学管理过程和机制,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做到因材施教。

(2)界面设计科学合理。要设计个性化的学习界面,使学生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和习惯重新组织学习资源,选择不同的学习支持服务;平台界面要提供多种师师、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手段,营造出交互性学习的环境,使处于异地之间的教师和学生仿佛置身于同一个虚拟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自由的学习。

(3)具有科学合理完善的评价机制。评价机制的设计要仔细研究、科学设计,至少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二是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三是对教学资源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四是对网络学习平台本身的评价机制。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避免“一言堂”,要追求公平公正,真正做到奖优罚劣。

(4)将网络学习平台与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平台的设计分开。网络学习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学习资源的管理,两者的功能相互独立。设计数字化学习资源管理平台时要提供一组标准的接口,这样基于该平台可以开发设计不同的网络学习平台,适应不同的网络教育的需要。

2.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系统的功能

作为教育所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是以课程为中心,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以计算机为节点,以网络为桥梁,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而成的交互式教与学的网络环境支撑平台。其基本特征为开放性、交互性、共享性、自主性与协作性。网络教学平台使得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按时在教室学习的方式。

个性化网络教学系统平台的搭建,一般主要功能模块有:课程列表、课程介绍、课程大纲、课程讲义、课程资源、答疑模块(论坛)、网上论坛、课程作业、师生交互、在线测试、教学笔记、师生博客、选课申请、学生管理等。这些模块有机整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个性化网络教学系统的三大核心功能:网上教学功能、教学资源管理功能、学生系统管理功能。

(1)网上教学功能。网上教学功能使学生能够进入平台,在网络平台中进行选择课程、选择教师、网上学习、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师生互动交流、答疑讨论等活动。教师可以进入网络教学平台将讲义上传、运用多媒体授课、布置和批判学生的作业、网上答疑、网上考试、学生学习情况跟踪等。

(2)教学资源管理功能。教学资源管理功能使教师可以方便地、管理和组织教学资源,教师在上传资源的时候,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大大降低了传统教学方式所带来的不便。学生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源。

(3)学生系统管理功能。学生系统管理功能,主要实现学生的课程管理、注册或注销学生信息、学生在线统计、权限设置等功能。

3.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系统构成模块分析

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系统主要由个性化网络教学模块、在线测试模块、在线交流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等构成。

个性化网络教学模块中,主要由“课程选择”、“课件预览”、“视频点播”、“作业连接”、“在线测试”等部分提供相关课程的在线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按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个性化网络教学模块的教学课件是网络平台的重要内容,是“主导——主体”教学结构的实践探索,其设置应该既可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实现对传统教学的优化,又可让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其中的在线测试模块提供了与课程同步的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期中与期末测试,学生在提交答案的时候,系统将会自动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批阅,以及对每个答案进行详细讲解,使得学生能够及时更正与巩固所学知识。

在线交流模块主要是通过论坛形式来实现。可以通过论坛来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在论坛里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方法、学习结果、学习方式等,教师可以进行网让答疑。网上答疑方式可分为自动答疑和人工答疑两种。系统自动答疑是指通过网络远程提交对问题的描述,系统将根据学生的问题描述对领域知识库和问题库进行智能搜索,然后将答案呈现给学生。如果未检索到对该问题的解答,系统会自动将问题发送到学科教师的留言信箱,教师对该问题进行回答后,通过系统发送留言通知该学生。人工答疑则是学生将问题直接发送给某个教师,该教师一但上线便可解答即时反馈给学生。

系统管理模块是管理员对学生在线学习的统计以及对学生权限的更改。系统管理模块是进行增或删学生信息,管理学生学习的权限,统计学生在线人数的模块。

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系统各模块之间不是简单的关联,而是有机的、双线的、交互式的融合。

4.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系统的设计

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系统以教师、学生、管理员为主体,具有网上教学功能、教学资源管理功能、学生系统管理功能。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系统的实现如图1。

图1 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数学系统

该系统具有三个客户端,教师、学生、管理员;具有三个主体部分,网上教学、资源环境和系统环境。

在教师的客户端中,教师将自己的长时记忆、短时记忆整理成为课堂讲义、教师视频、教师课件,以及将来源于第三方的资源上传到资源环境模块中,该部分应具有庞大的存储空间,并且具有能够长期稳定、实时更新的特点。在此模块中进行资源的存储、整理、传递、下载。

教师不仅可以通过上传资源来进行教学,而且可以通过网上教学模块进行在线传授、讲解教学内容。该部分应具有视讯功能,这样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多对一”的师生同步教学,达到更完美的异域同步学习的效果。该部分应该具备更快捷的网络传输速度,学生的自主学部分在该部分中进行;还应具有在线测试、在线批改作业的作用,教师将对学生、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在此部分中进行师生信息交流。

系统环境是学生基于网络个性化学习的平台,它由管理员进行管理、更改。这个部分包括教师与学生注册、登录认证、师生在线统计、师生权限的设置、模块的更改。这部分为网络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更稳定的多态环境,并且通过这部分学生更加明确目标任务。

学生在学生客户端对已经明确的目标通过网络资源环境、网上教学来完善自己的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并且通过平台将自己的疑问反应给教师并得到教师的讲解,学生也在平台中进行在线测试、在线练习、模拟考试等。

5.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系统中各种因素的作用

基于网络的个性化教学系统的因素包括网络的平台作用、教学资源、教师、学生。

基于Web的互动式网络教学平台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灵活性等特点,是一条很好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和沟通的途径。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的孤独感,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交互、沟通、协商、分享成果、形成共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网络教学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平台,可以协助计算机基础教学步入更高的阶层。

教师可以从教学资源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加强自身信息文化素养,获取新知识,探求新的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的使用意识和教学方法整合到自身的教育理论中,在教学设计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开发适合自己教学的软件。

学生可以利用网上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信息加工,培养自我发现和小组协商活动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成功的网络教学平台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图文音像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界面,让学习者乐于学习;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自我发现、自主选择的智能型个性化学习环境,同时创设一个多人在线、互相帮助、协作式的学习环境。基于个性化网络的教学系统旨在构建一个性能优良、适合网络发展的智能型教学平台。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学活动,是校园网络最有价值的应用之一。实践证明,借助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前文所述的途径与方法,创建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教学结构,优化了教学过程,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冯建军.当代主体教育论.南京:江苏出版社,2001.

[2] 邓志伟.个性化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 徐蓓春.试论个性化教学的时代意义.教育探索,2003(10).

[4] 胡军苟,乌美娜,朱京羲.基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中国电化教育,2003(3).

[5] 余胜泉,马宁.论教学结构——答邱崇光先生.电化教育研究,2003(6).

[6] 杨青,骆斌.网络课程开发中教学设计人文化的实践与探讨.中国电化教育,2009(11).

[7] 李如密,刘玉静.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9).

篇6

一、工作实绩

在履行分管业务庭审判管理、队伍管理、政务管理和党组、审委会等职责外,拓展性地开展了以下工作:

1、积极探索和实践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取得全国空前的成效,进而带动全院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年,昌邑法院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指定为“欧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司法成本与效率试点法院”和“司法公开试点法院”。

年月18日——19日,我和立案庭马庭长在最高院参加了最高院申报的社科基金项目《司法效率改革的有效途径探索》和欧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提高司法效率工作指南》论证会和写作分工会,并被确定为八名作者之一。

以上这些,都是最高人民法院对昌邑经验给予的充分肯定。

经过对其他地区多元调解先进法院的考察、比较和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我们的多元化调解工作在理论和实效方面,仍然远远领先于国内其他法院。

2、持续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

首先,通过多元调解和繁简分流,使审判业务庭的案件难度增大,促使民商事法官的自然优化。今年年初以来,8名民商事法官陆续被其他机关和上级机关“遴选”,占一线审判法官的25%。但是,由于法院的结构优化和诉讼案件对职业化的要求,我院的法院专业水准没有降低,依然坚持“少数精英法官审判少数疑难案件”的法官职业化道路。在艰难困苦的司法环境背景下,民商事法官依然圆满完成了审判工作任务。

我分管的民一庭,在和去年同期相比:收案件上升28.2%,人员减少(最少时仅有两名法官办案)的情况下,实现了结案数上升9.8%,发改案件减少29.2%的喜人的工作成绩。

其次,继续坚持由主管院长、庭长列席的正规合议制度,案件庭前研讨制度、当庭宣判制度、判后答疑制度,并加强裁判论理的公开审判制度。在制度基础上,营造职业法官平台。

特别是我院开展司法公开大讨论活动,为推进法官落实司法公开制度营造了良好氛围。

第三,继续发挥审判学会作用,《昌邑审判》会刊(双月刊)的发刊工作、法官论坛和不定期召开审判学会等学术活动。不仅解决了部分疑难案件和一些法律前沿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气氛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及良好的风气。

第四,加强管理。首先是审判管理。今年深化了合议制度创新、实行庭前会议、审判学会研讨、当庭宣判、判后答疑和加强裁判论理等“阳光审判”制度。

第二是队伍管理。一年来,干警无一人违法违纪。

第三是政务管理。在协调相关庭室业务配合及后勤保障的同时,严格要求分管庭室的政务管理工作。明令禁止分管庭室拉赞助、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纪行为。

3、自主优化创新审判环境取得良好效果

首先,通过我院法院工作网站,进行宣传、建立沟通和工作的平台。

其次,以审判学会为主体,和北华大学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包括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互派专业人员作专题讲座、共同申请科研项目等,实现法律资源优势互补。

第三,打造法律人共同体。首先,和北华大学联手,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互邀讲座、共同研发科研课题和以审判学会为平台的学术交流活动。其次,邀请上级法院法官、律师、法律工作者、企业法律顾问等,到院里参观交流,彼此加强沟通理解,特别是对多元调解改革中,司法资源重新配置和故意利益平衡的打破带来的各种新问题,获得了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第四,组织法院部分法官在审判工作之余进企业、军营、社区、乡镇村等,通过巡回审判等方式进行法律和改革的宣传活动。

4,以人为本,建立服务设施

在立案大厅和多元调解大厅,我们设立了法律援助窗口(和法律援助中心律师远程义务法律咨询等服务)、诉讼流程咨询窗口、多元调解咨询窗口、设立诉讼导引服务,并设触摸屏、诉前提示栏、报刊阅览、休息席等等服务项目。

5、自身建设

(1)被省高院评委吉林省专家法官。

(2)参与最高院申报的社科基金项目《司法效率改革的有效途径探索》和欧盟-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提高司法效率工作指南》的写作工作

二、问题和未来打算

首先,法官职业化推进过程中的很多措施的落实还有部分仍然没有到位。原因是:一方面,有些措施本来在设计中就是先务虚后务实的;另一方面,新的法官理论素质、法律素质,职业道德素质都很高,但是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经验的积累等方面,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诸如当庭宣判等制度不能马上全面落实到位。

其次,对多元调解的总结性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化。主要是总结经验的亲历性,导致搞总结的人必须了解改革、理解改革的精髓,而目前尚没有组织成立这样的写作团队。

再次,在对外衔接的很多方面,没有落实到位。一方面原因是个人精力有限、法院资源有限。另一方面是我本人对务虚性的工作重视不够。

第四、司法公开具体措施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日常落实。

第五、司法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法律援助窗口的建设问题。

今后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狠抓落实,工作做到虚实结合。

首先对多元调解组织具体指导和调研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在院内民事审判工作走上正轨后,把便民诉讼和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进一步完善,并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同时,审判工作向延伸审判服务提高审判工作质量、提高审判工作效率和扩大审判的社会效果方面有所转移。

其次,对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的总结探讨应当抓紧进行。

再次,探索新的法官管理模式,如法官的集约化管理机制。阳光审判的落实,需要管理设施及机制的创新。集约化管理应当是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提高审判质量的有益尝试。

篇7

年,在区委的领导和上级法院、人大、政协及社会的广泛监督下,在院长的带领下,通过广大法官和其他干警共同努力以及各机关、部门协力配合帮助下,我所分管的立案和民商事审判工作取得了巨大突破:多元调解机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诉讼案件及执行案件、上诉发改案件继续下降,新的上访明显减少,迅速推进了法官职业化,积极营造良好司法环境,使区人民法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质变”,绝大部分审判指标已从地区末位越居前茅,为社会稳定、和谐及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中政委、最高人民法院、省政法委、省高级人民法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区委等,对区多元调解经验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

一、工作实绩

在履行分管业务庭审判管理、队伍管理、政务管理和党组、审委会职责外,拓展性地开展了以下工作:

1、积极探索和实践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取得全国空前的成效,进而带动全院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

年3月初,我带队应邀参加了最高院举办的全国多元调解研讨会,并作为唯一地方法院代表和国内专家同台作了专题讲座,受到最高法院领导和国内专家的高度重视并给予高度评价,在全国法院系统引起轰动。

年7月,受省法院指派,陪同王院长参加了最高院举办的“多元调解与审判资源”研讨会,王院长应邀主持该专题会议,我在会上发表学术演讲并和国内学者展开热烈辩论,“区经验”再次引起最高院重视并受到与会代表的高度肯定。

上述工作,得到了中政委、最高人民法院、省委领导、市委领导和区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多次来院视察、调研。省政法委书记李申学、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文显分别批示:推广区经验。

经过对其他地区多元调解先进法院的考察、比较和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我们的多元化调解工作在理论指导和作实效方面,在国内远远领先于其他法院。

2、推进法官职业化建设取得巨大进展。

首先,通过多元调解和繁简分流,使审判业务庭的案件难度增大,促使民商事法官的自然优胜劣汰。今年年初,民商事法官从仅一人具有司法考试资格,到目前审判员均具有司法考试资格、法律硕士占50%的审判资源优化。

其次,创立由主管院长、庭长列席的正规合议制度,案件庭前研讨制度、当庭宣判制度、判后答疑制度,并加强裁判论理。

第三,成立审判学会,创办《区审判》会刊(已出三期)和法官论坛。每周三下午召开审判学会。不仅解决了部分疑难案件和一些法律前沿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全院范围内形成了浓厚的学术气氛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及良好的风气。

第四,加强管理。首先是审判管理。今年尝试了合议制度创新、实行庭前会议、审判学会研讨、当庭宣判、判后答疑和加强裁判论理等“阳光审判”制度。通过一年的实践,我院民商事审判工作审判效率和质量指标在地区排位已由下游普遍越进前三,部分指标列居地区首位。第二是队伍管理。一年来,干警无一人违法违纪。第三是政务管理。在协调相关庭室业务配合及后勤保障的同时,严格要求分管庭室的政务管理工作。明令禁止分管庭室拉赞助、私设小金库等违法、违纪行为。

3、自主优化创新审判环境取得良好效果

首先,在我的建议下,十月份开通了我院法院工作网站,作为法院宣传、沟通和工作的平台。

其次,以审判学会为主体,和北华大学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包括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互派专业人员作专题讲座、共同申请科研项目等,实现法律资源优势互补。

第三,打造法律人共同体。首先,和北华大学联手,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互邀讲座、共同研发科研课题和以审判学会为平台的学术交流活动。其次,邀请上级法院法官、律师、法律工作者、企业法律顾问等,到院里参观交流,彼此加强沟通理解,特别是对多元调解改革中,司法资源重新配置和故意利益平衡的打破带来的各种新问题,获得了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第四,组织法院进企业、军营、社区、乡镇村等,进行法律和改革的宣传。

4、文化建院硬件工作初见成效

首先,和财务主管院长配合,完成了立案大厅和多元调解大厅的改造。

第二,配合财务主管院长建立国内一流的健身室。

第三,落实院办公楼的文化改造工程。

第四,设立审判学会研讨室。在立案庭马学颜庭长的落实和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设立审判学会研讨室。同时这里也成为接待贵宾的会议室。

5,以人为本,建立服务设施

在立案大厅和多元调解大厅,我们设立了法律援助窗口(和法律援助中心律师远程义务法律咨询等服务)、诉讼流程咨询窗口、多元调解咨询窗口、设立诉讼导引服务,并设触摸屏、诉前提示栏、报刊阅览、休息席等等服务项目。

6、通过多元调解的改革,使我院在很多审判业务领域刷新了历史。例如,年再次改革以来积案连年不足千件,结案效率创历史新高,上访创历史新低,上诉发改创历史新低(下降64%),为解决执行难创造优势,实现专业法官的自然优化等等。

二、问题和未来打算

首先,法官职业化推进过程中的很多措施的落实还有部分没有到位。原因是:一方面,有些措施本来在设计中就是先务虚后务实的;另一方面,新的法官理论素质、法律素质,职业道德素质都很高,但是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经验的积累等方面,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诸如当庭宣判等制度不能马上全面落实到位。

其次,对多元调解的总结性工作还不到位。主要是总结经验的亲历性,导致搞总结的人必须了解改革、理解改革的精髓,而目前尚没有组织成立这样的写作团队。

再次,在对外衔接的很多方面,没有落实到位。一方面原因是个人精力有限、法院资源有限。另一方面是我本人对务虚性的工作重视不够。

今后的工作重点是进一步狠抓落实,工作做到虚实结合。

首先对多元调解组织具体指导和调研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在院内民商事审判工作走上正轨后,把便民诉讼和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进一步完善,并争取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发挥作用。同时,审判工作向延伸审判服务提高审判工作质量、提高审判工作效率和扩大审判的社会效果方面有所转移。

其次,对多元化解决纠纷机制的总结探讨应当抓紧进行。

篇8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周记”为你整理了这篇法院送达工作事迹材料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众里寻他千百度,真情感化终有路

送达工作一直是法院工作的难点,特别是案件当事人经常是在省外、甚至是国外,送达工作难上加难!

12月29日,太谷区法院家事审判庭与送达中心合作,通过微信送达的方式向远在国外的当事人成功送达了诉讼文书,并调解成功。

案件的被告长期居住在国外,通过原告提供的被告电话无法联系到被告,承办法官与太谷区法院送达中心多次去到被告国内的家庭地址,均未能找到被告,手续无法送达。

为进一步核实被告行踪,送达中心干警特地去出入境管理局查询,确认被告在国外后,承办法官再次与原告联系,希望其能提供更多线索,但原告并不能提供被告的精确的国外居住地址。承办法官只能通过最高院外事办司法文书域外送达途径发起委托送达申请,对外送达申请满6个月后,承办法官未收到送达与否的证明文件,也无法认定已经送达,故视为域外送达方式送达不能。原告也无法提供被告其他线索或下落不明的证明,这使案件进入停滞状态。

对于案件出现的问题,承办法官特意请示了省高院外事办,由于被告国籍并未更改,仅是长期居住在国外,经当事人同意,可采取电子送达的方式送达应诉手续。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被告的电话一直处于拨通无人接听状态,但作为仅有的线索,承办法官一有时间便会拨打被告电话积极联系,终于有一天被告接起了承办法官的电话。

电话里,承办法官说明情况后,被告当即明确的表示不愿透露详细住址,也不同意电子送达,被告的不配合让法官了解到原、被告双方矛盾较深。但法官不能放弃,不厌其烦地拨打电话,被告终于同意与承办法官互加微信,承办法官抓住机会,一有时间便通过微信为被告做思想工作,被告的态度渐渐发生了转变,接受了应诉文书并同意调解。

调解过程中,由于双方仍不愿面对彼此,并且存在的争议较大,承办法官只好不断地在“线上”、“线下”做原、被告的思想工作,讲解相关的法律知识,经过半个月的不懈努力,承办法官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终于让双方在各项争议上达成一致。达成调解后双方对法院为民司法的精神高度赞赏,对案件的处理结果非常满意,达到双蠃的效果。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活动

党的十七大指出教育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入21世纪,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进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教育也处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因此,教师要为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要,提高教学质量,了解传统教学活动存在那些不足,掌握信息技术以及它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应用。

一、传统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传统教学模式资源局限

课前预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传统的媒体主要是教科书,学生如果要查找一些资料,身边可能有一些辅导资料,条件许可时,也可到图书馆查找一些书籍、报纸、杂志,将信息记录在笔记本上。因条件所限,这些资料的种类是有限的,所查内容可能是偏颇的,而且比较费时。教师备课同样受传统教学资源局限性的影响。

(二)传统教学活动师生联络局限

教师课后给学生答疑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好问的同学如果课堂中有不懂的问题,刚下课就追问老师,因时间有限,老师就简单回答一下而已。学校一般会安排辅导时间,老师会在这个时间来给学生答疑,学生遇到问题也只有等到这个时间来问老师,老师要质疑也要到这个时间。也有一些学生会在作业本中夹纸条来问老师问题。当然,电话普及后,电话答疑也是一个好途径。这种传统的师生联络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遇到问题需要问老师受空间限制,必须要见到老师,受时间限制,必须要在特定时间。

(三)传统课堂教学媒体单一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黑板加粉笔,这种模式古老而又纯朴,今后还会有一定的生命力,但是,媒体单一,对于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以及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无能为力。为了便于讲解,用挂图、实物模型,用录音机听录音,用电视看录像等传统多媒体方法辅助教学,对教学效果的提高有了一定的作用,但 这种改进后的教学模式仍有不足,许多教具携带不方便,挂图模型等不能放大,学生课后复习也不能再现课堂情景。

(四)传统教学活动师生关系单一

教师给学生答疑,学生之间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是教学过程中常见的情境。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同一个班的同学之间对学习内容进行讨论比较方便,学生有问题一般也只有问自己的任课老师,不同班级学生之间,没有直接教学关系的师生之间的联络,甚至于校外之间的师生联络成为传统模式的局限。

(五)传统教学活动信息闭塞

教学有教学计划,每门课都有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每节课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活动,这些信息只有教师了解和掌握,学生一般不知道,后来有一些教辅书中有这些信息。另外,老师要对课堂内容进行检测,也要抄题目,或者发纸质试题给学生,老师收上来批改。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教学信息闭塞,学生所学内容不能及时进行检测。教师对外界的教学动态也不能及时了解。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教育部[2007]2号文件明确要求把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正在改变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学校要在教学活动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步实现教学及管理的网络化和数字化。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教师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和提高本科生通过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学习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

(一)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学生无论是课前预习还是课后复习、作业,除了通过传统方法查找资料外,现在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互联网查找资料。应用百度(省略)、谷歌(省略)等搜索引擎输入关键词查找信息,从众多搜索结果中找到你所需要的材料,可以存储,可以打印输出,当然也可以用笔记本摘录。这就要求除了有联网的硬件设备、软件工具,开通宽带,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一种能力,即如何从众多的搜索结果中快速、准确地总结出你所需要的信息。学生还可以上一些课程网站,里面有非常丰富的资料。

教师备课除了用传统的模式外,就是要研究如何运用网络资源来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对所教学的内容自己理解应该是没问题,但是如何将课讲得生动,使用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恰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学习的问题。

(二)网络使师生联络突破时空限制

网络在教学中的使用,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络更为方便,学生通过网络可以随时随地问老师问题,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回答学生问题。师生之间简单的联络方式可通过简单、方便的电子邮件,无需专门的网络教学平台或课程网站。各类学校为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要,购买网络教学平台、开发课程网站为师生服务,设立师生讨论区,师生以课程为单位进行讨论,开发得好的论坛可以设定师生集体讨论,也可以设定师生单独讨论。当老师不在线时,学生有问题要问老师,可以先通过论坛问题,再借助于短信方式告诉老师有问题要问,如老师条件许可,就可实现立即答疑。教师也可论坛质疑,让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可以在线回答,教师对回答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传统的黑板、粉笔、教材媒体单一,多媒体课件使用适当可以从图、视、听多角度给学生刺激,调节课堂气氛,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运用电脑投影不但可以随意放大、缩小、标注教学用图,而且内容存在优盘上携带方便。多媒体课件动态地描绘出事物的变化过程,比单纯用语言描述形象、直观、生动,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根据教学需要,恰当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网络形成了信息时代新的师生关系

有了网络,学生学习中碰到不懂的问题不一定要问自己的老师或同学,也可以到一些专业论坛上请教“老师”,只要你发贴,就会有很多热心人来回答并讨论,这些人你一般不认识,对于问题的答案,你要开动脑筋,批判吸收,你有疑问,当然你也可参与讨论。任课教师也可参与所感兴趣课程内容的讨论,回答你可能不认识的学生的问题,这就形成了网络时代新的师生关系。任课老师要充分意识到你所教的学生不再认为你是他本门课程唯一的老师,任课老师有义务引导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全新教学模式。

(五)网络教学信息开放

网上教学信息,主要包括课程信息、教学动态辅导信息、公告、论坛等。课程信息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学简案、教学资源链接等信息。教学动态辅导信息是指按照教学进度要求,及时提供给学生的信息,包括各章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讲解,同步的作业与测验题和解析等。

(六)信息技术为学生能力培养提供新途径

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并利用互联网查找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将学生分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在网上进行讨论,得出小组结论,要求学生通过网上合作写出报告,老师通过网络给学生评价,学生也可以与老师交流,进行全班讨论后得出正确结论。这个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收集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领导能力、团队沟通合作能力,撰写报告能力。这一切都可利用网络平台来实现。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是新形势下教育现代化的主要途径,广大教师必须要学习信息技术,充分认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在教学活动中主动运用信息技术。学生也要进行观念转变,在教师的引导逐步适应用网络来进行学习,培养各种能力。通过师生互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批判》一文首先肯定了“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能够指向先学过程中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不必要的讲授和没有针对性的指导,提高了课堂效率”之后,接着阐述了“先学后教”存在的问题:1.难以让学生学到高认知水平的知识;2.超越了师生的实际能力;3.静止、划一的导学案难以适应动态而差异大的学生学习;4.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5.导学案无“导学”之实。笔者按李昌官老师的思路依次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极其重视反馈环节,尽可能地暴露学生自学导学案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以此定教,极大地规避了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尤其规避了那些天马行空、云里雾里、不知所向、废话连篇的教学,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而且,是在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想做而做不了之时进行引导、点拨,符合孔子先生的“愤”“悱”的教学原则;更重要的是,不折不扣地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导演,讲授时间一般不超过十五分钟。这些,笔者和李昌官老师的看法基本是一样的。

而对李昌官老师所说的“存在的问题”却不敢苟同了。

首先,李老师所提存在问题的第一点和第二点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说“难以让学生学到高认知水平的知识”,另一方面又说“超越了师生的实际能力”,既说它高又说它太低,很难自圆其说。而且,在此两点前李老师又都加了限制“在某种程度上”和“有些”,说明所提问题只是“特殊”而非“一般”现象,以“特殊”来否定“一般”至少是片面的。课堂中都存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在教授陈述性知识时,呈现给学生的大部分当然是肤浅的、表层的、静止的知识,学生只要识记即可,对思维要求并不高;而在教授程序性知识时,才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对教材感受、分析、理解、综合、推想的过程中深入地、由表及里地掌握和运用,其思维要求是开放而活跃的,感性和理性同参与、发散与聚敛齐努力的,这样才能更准确更深刻更迅速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此时在课堂上呈现的才是有深度有难度的生成性教学。课堂教学不能用教授陈述性知识的标准来要求教授程序性知识,反过来也不行。如果确实存在过低或过高的教学,那只能说明该教学的导学案有问题,没有按学情来编写;要么,就是生生、师生互动环节教师不作为或少作为。再者,李老师认为“先学后教”“仅仅是通过教材把知识硬塞给学生”。之所以有此看法,可能是李老师对“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核心价值不理解,也可能是李老师所听到的课都是“硬塞”的课。“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最大价值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学为先,以学为主,以学定教,把课堂的时间从教师那里夺回,最大化地还给学生,学生不仅要课前自学导学案,而且课中质疑、讨论、答疑,同学间互动、与老师互动,他们活动时间占将近百分之七十(洋思中学教师授课时间还不到十分钟),充分掌握学习主动权,教师想塞都困难,特别是学习陈述性知识时,更是以学生自学为主,否则就不能算是“先学后教”的教学。

李老师所提第三点恰恰是“先学后教”教学模式要克服的不足。课改前,启发式教学算是先进的了,一个问题抛出,学生甲、乙、丙、丁回答,问题回答差不多了,教师补充完整就换下一个问题。课堂热闹紧凑,目标顺利完成,似乎很有效。但是,第一、有多少学生是没有预习进入课堂的,多少学生的作业是抄参考书的,他们只是陪客;第二、每个学生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五花八门、差异很大,学生无法一一呈现,教师一般无法也无暇了解,而且,教师一个人一张嘴想观照也观照不了;第三、课堂上几个踊跃发言善于发言的同学的回答并不能代表所有学生的情况和水平,不能解决所有个性化的问题,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能解决这些困难呢?笔者以为,是“先学后教”模式!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5―6人,每一小组设一个组长。其教学环节包括:完成导学案――小组检查、教师抽查(督促并了解学情)――目标定向――课堂小检测(反馈)――小组讨论(生生互动、生教生)――汇报、交流讨论结果,解答问题(师生互动,师教生)――课堂训练。具体地说,每学一个内容,学生在课前自学了课文,完成导学案,剩下不理解的,自己一时攻不下的,留到课堂上解决。到了讨论环节,先小组讨论,问题还解决不了的,交由全班讨论。还解决不了的,才由老师点拨、启发,进行师生对话讨论,由生生互动到师生互动,展开多方面多层次的对话,把问题引向深入和解决。讨论时教师绝对放手,让学生对导学中的问题展开全面、细致、深入、充分的探讨,教师不回答问题,也不提示,但对因种种原因目前还不敢不善发言的学生作及时的提醒或鼓励,努力使全员参与;鼓励成绩好的学生发挥小老师的作用,积极发言,示范、引领、指导和帮助那些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达到“生教生”的目的,使弱者不弱,强者更强。在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时,同样也让平时不敢不善发言的学生先说,以达到“一切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效果。而且,教师不给结论,尽量让组与组之间对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使学生的思维强烈碰撞、激烈触发,使学生的思想、观念、思路、方法彼此受到启发和引导,长善救失,使他们的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而教师只伺机点拨引导即可。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拥有学习的自、思考权、话语权和发展权,而且,有七八甚或十几个小老师当助手,既做到全体发展又因材施教――更大范围地观照个体差异,改变教师一个人一张嘴难对几十号学生的困难。

再说李老师所提的第四点。“先学后教”强调自学,强调课前预习,而把课后练习提到课堂中完成,真正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没有课后作业,因此,它不是增负而是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