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27 13:53: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塞下曲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塞下曲古诗

篇1

sāi xià qǔ yuè hēi yàn fēi gāo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lú lún

卢纶

yuè hēi yàn fēi gāo ,chán yú yè dùn táo 。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yù jiāng qīng qí zhú ,dà xuě mǎn gōng dāo 。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古诗解释

安静的夜晚没有月光,雁群飞得很高,匈奴的首领趁黑夜悄悄地窜逃。正要带领轻装快速的骑兵去追赶,大雪纷飞沾满身上弓刀。

篇2

关键词:自主;学习;古诗

中国是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更是源远流长,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总目标中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可见古诗学习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呢?笔者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课前激趣,领悟文本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把课上得有趣。”这就要求教师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使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1.创设情境。小学课文中的古诗,有很多是借景抒情的。如,贺知章的《咏柳》、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等,在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中所描绘的情景,播放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设计往往能紧扣学生的心弦,使学生走进作者,走进作品,学习的愿望也就在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

2.编讲故事。小学课文中的古诗,有一部分是以事说理,有鲜明的人物和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曹植的《七步诗》、卢纶的《塞下曲》等,在教学设计中可安排讲故事的环节,教学效果非常好。

3.设置悬念。有一类古诗,说理性很强,则可从主要观点入手,提出问题,让学生产生悬念,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于谦的《石灰吟》、郑燮的《竹石》等。

二、课内探究,授之以渔

诗歌是文学之母,是语文精华。对于古诗学习,必须教给学生一些“翻译”理解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享“渔”而得鱼。通常古诗释意时可采用“留、删、补、换、调、变”等方法。

1.“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解释时可保留不变。

2.“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词,如,语尾助词等不译。

3.“补”,就是增补。补出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句子省略是古今汉语所共有的现象,因为诗人既要考虑用极为有限的字词,表现尽可能丰富的情感,又要考虑到服从格律中关于节奏整齐定型的限制。省略句中主要的有句子成分的省略和介词的省略。(1)省略主语:如,叶绍翁《游园不值》中“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省略了主语“我”;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中“飞入菜花无处寻”,承前省略了主语“蝴蝶”。(2)省略宾语:如,苏轼《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这句把“横看”的宾语“庐山”和“侧”的中心词“看”(谓语)以及“看”的宾语“庐山”都省掉了。(3)省略介词:如,孟浩然《宿建德江》中“野旷天低树”,句中介词省略了,即“野旷天低(于)树”等。

4.“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等。如,王冕《墨梅》中“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把“吾”换成“我”。又如,郑燮《竹石》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把“尔”换成“你”。

5.“调”就是调整。诗作者为了强调某种语气,或者突出某个内容,或者调和音节,特地调换句子词语的习惯次序。在翻译时就要把古诗的倒装句语序调整过来,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这种倒装的句式在古诗中常常见到,了解它的一般规律,对读通古诗,理解诗意,都很有帮助。(1)为押韵而倒装。如,卢纶《塞下曲》的首句“林暗草惊风”,按正常的词序是“林暗风惊草”,倒装后把“风”字放在句末是为了同二、四两句的尾字“弓”“中”押韵。又如,孟浩然《春晓》中“处处闻啼鸟”的“啼鸟”是“鸟啼”的倒装,使全诗韵律和谐,朗朗上口。(2)为对偶而倒装。如,王之焕《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是“目欲穷千里”的倒装,为的是同下句“更上一层楼”组成对偶,使诗句一气呵成,严整充实。(3)为协调平仄而倒装。如,朱熹《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其下句本应是“春总是万紫千红”。倒装后,该句的格律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与上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正好对应,这样,诗句节奏鲜明,音调悦耳。(4)为突出内容而倒装。如,韩愈《早春》中“草色遥看近却无”,“草色遥看”是“遥看草色”的倒装,诗人为了突出“草色”,把它放在“遥看”之前。又如,孟浩然《宿建德江》中“日暮客愁新”,“客愁新”是“客新愁”的倒装,诗人为了突出“愁”的“新”,把“新”置于“愁”的后面,这样一倒装,不但强调了“愁”的“新”,而且调和了诗句的音节。再如,杜牧《出行》中“霜叶红于二月花”,是“霜叶于二月花红”的倒装,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倒装句既突出了“二月花”,又调和了音节,使诗句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无别扭之感。(5)诗歌句序的倒装。如,张俞的《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先写入城的感受,后写入城的见闻,有意颠倒了句子顺序,使诗意曲折多姿,对比强烈,增强了诗的艺术感染力。

6.“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纵观课文中的古诗词,大多注释详尽,学生完全可利用掌握的“翻译”方法,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去读、去悟。学生以所知和疑惑为媒介,相互启发,交互竞答,继而以疑激疑,以已知释未知,交汇融合,让学生形成“由已知到生疑,然后解惑,再生疑,再解惑”的思维风暴。

三、课外延伸,拓宽天地

语文课程是开放而又富有活力的。要给古诗教学引入活水,形成开放性的教学系统,就要从课堂延伸到课外,给学生创造更广阔的天地。

1.古诗教学与音乐、美术、书法等学科结合起来。把古诗中的故事情节、描写的景物画出来,给古诗配画,给古诗配乐,故事课本剧、写诗歌书法等,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听、说、绘画、想象等能力,促进其多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

2.进行小制作,把古诗经典名句做成书签及座右铭。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另一方面也把古诗教学和积累背诵融入了生活中,形成了一个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习材料生活化,易于积累和运用。

3.利用网络完成古诗,拓展学习。现在网络早已进入城市家庭,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一媒体工具,查找一些课本外的有关信息和资料。如,作者、作品介绍、朗读录音、有关典故、翻译注释等。通过拓展学习,做到正确流畅地朗读诗文,理解领悟诗中的蕴意。

篇3

中国古诗从来就有叙写现实,反映人民疾苦的优秀传统,其中也不乏表达厌恶战争,向往和平主题的优秀作品。

“武皇开边意未已,边亭流血成海水”(杜甫《兵车行》)一语道出了连年战争的终极原因——满足少数统治者的无尽欲望,于是穷兵黩武,在所不惜。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欲壑难填,岂有终止?于是一己私欲,断送的是千万大好头颅,无数断肠唏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曲》),士兵们的“醉”是明知有去无回又无可奈何的借酒浇愁,而非征战凯旋,论功相庆的不醉不归。边塞诗人王昌龄在《塞下曲》中也心酸地写到“黄尘足古今,白骨乱蓬蒿”。“野战格斗死,败马号鸣向天悲。鸟鸠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乐府诗《战城南》)更是将这种血腥恐怖的画面刻画的淋漓尽致,大好男儿,最终成为荒野亡魂,鸟鸠腹食。

有战争就有死亡,有死亡就有补充,要补充就需征丁,抓壮丁是古代中国一种特殊现象,政府名曰“兵役”。对此,杜甫在“三吏”、“三别”中有详尽的描述。“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垂老别》)儿子儿孙血洒疆场,本该坐享清福,颐养天年的老人又被征兵入伍,白发苍苍的妻子知道他这一去就是永别,“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最终只落得“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汉乐府《十五从军征》叙述了一个战士的一生,“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回到家后才发现,“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 井上生旅葵”,家已破,人早亡,“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其惨,叫人不忍卒睹。

新丁来到军营,面对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愁云惨淡万里凝”、“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极端天气,面对“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的恶劣的环境,即使八月飞雪,朔风凛冽,即使天寒地冻,寸草不生,但行军依旧不会停歇。“窟冻长城雪,蹄穿大漠尘”(《边马》),从塞内到塞外,从雪岭到荒漠,他们的足迹遍布各地,有的人挺了过来,有的人倒了下去,有的人继续苦难生命,有的人终究深埋黄土,其中的艰、难、苦、恨,无人能知,谁人能懂?如果陡遇敌人,立即投入拼杀,“狭巷短兵相接处,杀人如草不闻声”。杀,或者被杀,这就是战场的规律,也是士兵的宿命。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鲍照《拟行路难之十四》), 每当夜深人静,胡笳声起,引起一缕乡思,但关河重重,故乡音讯断绝。胡笳这一少数民族的乐器,承载起了多少征人的思念。军中另一种民族乐器也常引人乡思,这便是笛子。“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儿双泪下,汉塞一龙鸣”(《边笛》),战士们望月怀乡,闻笛陨泪。打扫完战场,清点好人数,这一仗,有的失去了朋友,有的失去了儿子,有的失去了手足。战士们疲惫地回到军营,横七竖八地躺在营地,计算着明天。突然,不知哪个士兵轻轻吹响了随身携带的竹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月色昏黄,笛声凄切,想到家中父母妻儿,不仅悲从中来。当初新婚第二天就被迫充军,离开娇妻,离开家人,“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杜甫《新婚别》)。而作为新婚第二天就失去丈夫的妻子而言,她的哀思有多无少,“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李白《子夜吴歌》)。家里的男人充军打仗去了,农业生产的重任就扛在了她们嫩弱的肩膀上,“纵有健妇把锄犁”,但是她们毕竟不是主要劳动力,达不到种植的最佳效果,最终收成不好,“禾生陇亩无东西”,一家老小,无以糊口。但即使是这样,公家催租却变本加厉,“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纤纤细手早已磨起水泡,长出硬茧,辛苦劳累了一整天,女人终于可以安歇了,每天她唯一的安慰就是期待这一刻的到来,因为,梦里又可以跟自己的夫婿团聚,向他细细诉说这些天的相思以及她一个人维持家庭的无数苦楚,但她们哪里知道,就在上一个月,她的丈夫已经在一次交战中丧生,“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这个梦,还能维持多久?“春闺梦”,“河边骨”,这是多么大的反差!我们难以想象女人接到战亡通知书时的状况,她该如何面对,如何承担?苟活的人只能“城南欲断肠”,但已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燕歌行》)的征人相回应。她往后当如何生活,我们不得而知。

篇4

一、古诗中笛音多与《折杨柳》《关山月》《梅花落》一类的乐曲有关。

《乐府诗集》之民歌“折杨柳歌辞”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这是写离别的诗。诗中“长笛”吹“折杨柳”曲,叹惜别情,可谓古诗第一笛。笛与《杨柳》曲、与“折杨柳”文化掌故的结合,决定它从诞生起就具备了其他乐器所无法替代的底蕴。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塞下曲》“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等,在诗中笛与“折杨柳”合为一体作感情的呼应,是用以烘托感情的媒介,用笛声表现故园之思、亲人之念。

《乐府解题》里载“《关山月》伤离别也”。王昌龄《从军行》“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说亲人之念。陆游《关山月》“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意谓在《关山月》曲调中,寓有壮士报国无路的悲哀。这心情谁能理解!

《乐府诗集》卷二十四《横吹曲辞》曰“《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李清照《永遇乐》词“染柳烟浓,吹笛梅怨,春意知几许”,其中“染柳烟浓,吹笛梅怨”是“烟染柳浓,笛吹笛梅怨”的倒文,“梅”指《梅花落》曲调。高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那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将“梅花落”拆用,构成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写声成象,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感而不伤。

二、笛韵不断演变,开掘创新,蔚观。

唐陈羽“横笛闻声”意象除却陈陈相因,赋予全新内容。《从军行》“海畔风吹冻泥裂,梧桐叶落枝梢折。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在恶劣的自然环境的背景上,突然传来嘹亮的笛声。笛声来自何人?诗人以“不见人”宕开去,却展现一幅威武雄壮的行军图:一支军队在红旗指引下向山顶进发。未言吹笛人,吹笛人自在。此刻“红旗直上”是“横笛闻声”的壮举,此刻的笛声成了激励将士冲锋陷阵的号角。《风俗通》说:“笛,涤也,所以涤邪秽纳之雅正。”或许正是“笛”中应有之义吧。

赵嘏《长安秋望》“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借深秋景色抒思乡之情。大雁还乡触发诗人乡愁,他在虽高亢却不欢快的长笛旋律里,默然无语独倚楼上顾影自怜。“长笛一声”说景含情,笛声高亢响远,似要牵动倚楼人的乡思远去,笛声一鸣即止,旋律不知失落何处,倚楼人怅然若失。《唐诗纪事》载杜牧读了这首诗,对于“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吟味不已,“因目嘏为‘赵倚楼’”。

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一个秋风瑟瑟、秋雨潇潇的夜晚,客游湘江的诗人面对沉沉暮雨、滔滔江水……不禁浮想联翩,报国的雄心、怀才不遇的忧闷、飘零他乡的凄苦、知音难觅的惆怅,一时汇集心底,于是写下这首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名篇。诗的最后两句“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鸟门”,运用《楚辞・渔父》的典故,屈原放逐尚有渔父对话,而此时的诗人虽不及屈原境遇恶劣,但却孤独得连一个对话的人都没有。伴随诗人度过这寂寞夜晚的,唯有一腔难酬的壮志、一天秋风秋雨,一江滔滔流水。至此,我们在慷慨悲凉的笛声中又听到一声怅惆的叹息。

宋释仲殊《润州》“北固楼前一笛风,断云飞出建康宫”,诗人伫立在北固楼前远眺大江,不知哪里随风送来阵阵笛声,看晴空里片片白云悠悠,不禁令人怀念起已逝的南京建康宫故址来。“一笛风”脱胎于杜牧“深秋帘幕千家里,落日楼台一笛风”诗句,由笛声断云而想起六朝遗址,寄寓了国家兴亡的感慨。

朱淑真《秋日晚望》尾联“倚楼堪听处,玉笛在渔舟”,诉诸听觉,抒情主人公不忍听秋声,忽闻渔舟笛声渐渐又奏,激起新的感情涟漪:如水月色洒满西楼,孤独少女凭栏凝眸,寥廓江天澄江横流,波光粼粼渔火跳荡,悠扬玉笛夜空缭绕……好一幅晚秋雨霁图,动人遐思之境如在眼前。一笛尽显功力才情,难怪文学史上说朱淑真与李清照齐名。

篇5

我国古代记时法原先主要根据天色把一昼夜分为若干个时段,或叫“时辰”、“时分”。约在汉武帝太初改历之后,历法渐趋精密,人们则以十二地支为名,把时辰按其顺序排列为:子时(23点至凌晨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卯时(5点至7点)、辰时(7点至9点)、巳时(9点至11点)、午时(11点至13点)、未时(13点至15点)、申时(15点至17点)、酉时(17点至19点)、戌时(19点至21点)、亥时(21点至23点)。每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小时。这种记时方法称为“十二时辰”记时法。

古代人们又根据日夜的轮换,把一天分为若干时段。比如按照太阳的出没,分为日出、日中、日入。日出也称为旦、早、朝、晨;日入称为夕、暮、晚、昏,也称为日夕。古时候人们每日两餐,早饭在日出以后,称为“食时”;晚饭在日入以前,称为“哺时”。日入以后先是“黄昏”,然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即半夜)。接着是“鸡鸣”,也称为“昧旦”或“昧爽”,就是天将明的时候。鸡鸣以后是“平旦”,也称为“平明”,是指清晨天刚亮的时候。到西汉时期,人们开始把一昼夜的名称固定下来,不同的时段冠以不同的名称:夜半(子时)、鸡鸣(丑时)、平旦(寅时)、日出(卯时)、食时(辰时)、隅日(又称隅中,巳时)、日中(午时)、日(未时)、哺时(申时)、日入(酉时)、黄昏(戌时)、人定(亥时)。每个时辰也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夜半就是子时,是现在的23点到1点,所以古书上把这个时辰称为“子夜”。午时是从中午11点到13点,也叫“日中”。古书上常有“点卯”的记载,点卯就是在卯时上班报到。这种记时方法称为“十二时段”记时法。

我国古代的计时单位有更、鼓(和更一样,可以互用)、漏、时、点、刻几种。一夜分为五更,一更为戌时,二更为亥时,三更为子时,四更为丑时,五更为寅时,对应现在时间是晚上19点到第二天的5点;点比更小,一更有5点,每点24分钟;刻从古到今有变化,清之前,一天有100刻,清后改为一天96刻,一刻15分钟。因打更用鼓,故又称几更为几鼓。

篇6

一、 故事激趣法

故事是学生百听不厌的。在很多诗词的背后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或有趣的传说,把这些故事或传说讲给学生听,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内容。比如,诵读《所见》这首诗前,就可以先讲述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的诗人袁枚,在林间小路上,偶然看见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自由自在地唱着山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袁枚被牧童清脆的歌陶醉了,他静静地欣赏着,暗暗称赞牧童真是“金嗓子”。正听得出神的时候,不知怎么的,歌声突然中断了,这是怎么回事?袁枚往前走了几步,仔细观察动静,只听到知了在鸣叫,他看见牧童从黄牛背上慢慢地下来,屏住呼吸,侧着耳朵听着、寻找着。袁枚一下子明白了,这个牧童是想捉那树上鸣叫的蝉呢!袁枚觉得这情景非常有趣,诗兴大发,立刻回到书房,提起笔来,一挥而就,写成了我们今天要读的这首诗《所见》。

听完了这个童趣盎然的小故事,机灵可爱的牧童形象深深印入了学生的脑海,再诵读《所见》这首诗,理解诗意就水到渠成了。

同样,读《塞下曲》之前,给学生讲“飞将军”李广夜巡射“虎”,箭入巨石的传说;学《赠汪伦》时,告诉学生,聪明的汪伦巧借“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说辞,邀请诗仙李白来家乡欢聚的趣闻……有这样趣味盎然的故事或传说铺垫,学生对古诗词内容无不心领神会,印象深刻,诵读起来自然游刃有余。

二、 猜谜导入法

谜语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时谜语初具雏形,到了唐代诗歌大兴,很多人用诗的形式和表现手法,创作了不少谜语诗。这类谜语诗集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读来琅琅上口,有着浓浓的诗味和谜语的情趣。学《画》这首诗时,可以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

小朋友们,远远地望去,有一座大山,山上树木茂盛,绿油油的一片,走近了细细观看,能看见山上的泉水在往下流淌。可是奇怪,怎么一点儿也听不到水流的声音?明明春天早已经过去了,可是树的枝头依然鲜花盛开,红艳夺目。最奇特的是,当人们走近时,树上停着的一群鸟儿还是一动也不动,一点儿也不害怕。你们猜,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学生七嘴八舌地议论回答后,再出示“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首诗,无需老师再讲解,学生也会了然于胸,读得兴致勃勃。类似的谜语诗还有:

“什么吹落了秋天的树叶?什么能吹开春天的百花?什么拂过江面,掀起滔天巨浪?什么飞进竹林,刮倒竹枝一片?”(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头上顶着大红冠,身上穿着白皮袄,平时不愿多说话,嗓门一亮天下白。打一动物”(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唐寅《画鸡》)

这类“谜语诗”让学生在诵读中分析思索,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为古诗诵读增添了趣味。

三、 画面记忆法

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意境是一首好诗的标志。诵读此类“诗中有画”的古诗名篇时,教师可用图片展示诗中描绘的景象,也可指导学生用简笔画勾勒出诗中的景物,帮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增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敕勒歌》描绘了一幅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画面。“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一幅绝美的水草丰盛、牛羊肥壮的草原全景图。诵读时,教师用投影映示一幅幅草原风光图:湛蓝的天空下,大草原一碧千里,成群的牛羊安闲地吃草。壮美苍茫的景象一下子就会让学生身临其境,理解起来轻松许多。

《咏华山》也蕴含着一幅绝妙的构图。诵读时,学生读“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一句,教师在黑板上勾勒出一座高高耸立的华山和几座低矮的小山;读“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时,教师在天空画上太阳,在华山的山腰处画上几朵白云。简单的线条,留给学生直观的记忆,诵读起来印象深刻。

像这样的古诗还有《咏柳》《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宿新市徐公店》等。诵读时,教师向学生展示图片或在黑板勾勒简笔画,丰富的画面能帮助学生将作品的内容深刻地贮存在脑中,对学生准确理解古诗非常有帮助。学生记住了诗中的画面,也就深刻地记住了这首诗。

四、 表演展示法

有些诗歌叙事性较强,简洁地描写了几个人物出场的场面。诵读这类古诗时,可启发学生发挥想象,扮演诗中的人物角色,补充诗中的情节,既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李白在《夜宿山寺》中,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述了山寺之高。(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教学时,可设计如下对话,让学生在表演中感悟诗人神奇的想象力,理解古诗的意境。

小孩:伯伯,伯伯,这座寺庙真高啊!您站在阁楼上,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啦!请您给我摘一颗吧!

李白:嘘!我来摘,我来摘!小朋友,说话声小点儿!天上的神仙正从咱们寺庙顶上路过呢!不能被他们听到哦!

《清明》《回乡偶书》《寻隐者不遇》等古诗叙事性较强,诵读时也可以让学生依据古诗蕴含的情节来表演。这种读读古诗,再演一演的教学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诗句内涵的体会,令学生过目不忘。

五、 快乐吟唱法

篇7

中国古代诗歌多以意境取胜。意境是意象的有机结合,意境因意象而动人。杜甫《登高》中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里的“风急”“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飞”组成了一幅肃秋图,意境惨淡而悲凉。这是包括诗人在内的饱受战乱之痛者流离生活的写照,饱含诗人伤时感世的复杂而深沉的凄凉之情。贺铸《青玉案》里“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中就是借用三个意象巧妙渲染出了感人的意境,从如烟青草的无边天涯、满城飞絮的狂飞乱舞、黄梅时节的雨凄清迷离中,我们分明能感受出作者闲愁之多、之乱、这绵绵不尽。总之,意象是诗的基本要素,诗人借助意象或咏怀,或言志,诗便有了意蕴;或抒情,或表意,诗便有了意境。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鉴赏研讨古诗时应借助意象,品味诗的意韵,探其怀,明其志;领略诗的意境,寻其意,知其情。我国古代诗歌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无数典型的意象,因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的审美习惯使许多意象被赋予了一些固定的意蕴。如:

杨柳。古代文人抒离别之情时会写到杨柳。如《诗经·采薇》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歌词是:“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人”;李白《塞下曲》(第一首)中有“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王之涣《凉州词》(又作《出塞》)中也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有“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柳永《雨霖铃》词中有“令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古代诗歌中,“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则表示留恋之情。

梅。梅不惧严寒、傲雪开放,因此其在古诗中便成了意志坚强、品质崇高的象征。鲍照的“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张谓的《早梅》中有“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王冕的“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在古代诗歌中,梅花是冠绝群芳的形象,象征着坚贞、正直,表现了诗人与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菊。古人常以入诗,表达隐逸之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的诗句。陶渊明看破红尘,归隐田园,在园中遍栽。从此,便与隐逸结缘,成了卓尔不群的文学意象。郑谷的《菊》中有“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元稹的“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南宋爱国诗人郑思尚的“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的清幽、高洁被赋予不求高位、不羡荣利的思想品质,成为诗人抒发耿介孤傲情怀的载体。

松。在中国古诗中,松常是刚毅坚强、不畏艰难的象征。如三国时刘桢的“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东晋陶渊明的“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唐朝白居易的“爱君抱晚节,怜君含直文”、“知君死则已,不死会凌云”;明朝贝琼的《孤松》中有“轻松类贫士,落落惟霜皮。已羞三春艳,幸存千岁姿。蝼蚁穴其根,乌鹊巢其枝。时蒙过客赏,但感愚夫嗤。回飙振空至,百卉落无遗。苍然上参天,乃见青松奇。苟非厄冰雪,贞脆安可知”。这些诗中的青松都清寒而郁郁寡合,但在磨砺和考验中显示了大多生命所难以企及的价值,向整个企慕荣华的世界表明高洁“贫士”的兀傲和自信。

具有固定意蕴的典型意象还有很多:斜阳常含衰落之凄凉,残月常表孤独之忧愁,寒蝉常示萧疏之冷寂,落叶常寓飘零之悲苦,幽兰常显淡泊之高洁等。意象的意义还多与季节有关:与春有关的意象,多有喜庆、希望、美好之意;与夏有关的意象,多具青春、热烈、畅舒之感;与秋有关的意象,多现凄清、悲凉、乡思之情;与冬有关的意象,多寄艰难、凌寒、孤傲之怀。在古典诗歌中,表达某种意蕴可借用多种不同的意象,如写送别和离愁可以借用的意象有杨柳、长亭、南浦、寒蝉、阳关、古道、夕阳、西风;写羁旅与乡思可以借用的意象有月亮、鸿雁、蟋蟀、杜鹃、猿啸、芭蕉、梧桐;写君子高风亮节可以借用的意象有冬梅、秋菊、青松、修竹、荷花、幽兰等。

篇8

第一招,读诗题,明确描写内容。

诗题是诗歌内容的高度浓缩,除少数词曲外,大多数诗词的标题都或明或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表明诗词的描写内容。有“送”“送别”“饯别”字眼的为送别诗,一般抒发惜别之情,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读题目就可以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朋友是杜少府,送别的事由是杜少府到蜀州上任,联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表达了作者宽广博大的情怀和对友人的劝勉之意,这样全诗的主旨就一目了然了。有“望”“游”“登”“过”“行”字眼的为山水田园诗,一般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壮志豪情,如《望岳》《游山西村》《登飞来峰》《钱塘湖春行》等。以《钱塘湖春行》为例,题目就直接告诉我们作者是在春天游览钱塘湖的,交代了游览的总地点和季节,联系诗歌的具体内容,本诗主旨就豁然开朗了。有“塞上”“塞下”字眼的为边塞诗,一般描写塞外风光,表达思乡爱国之情,如《塞下曲》《使至塞上》等;有的标题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环境,甚至还点出人物的心情,如《春夜喜雨》,一个“喜”字透露出诗人惊喜激动之情。词曲中的题目往往就是所写对象或中心事件,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沁园春・雪》等。

第二招,察作者,了解写作背景。

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与诗人所处的时代及诗人的生活遭遇等息息相关。通过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有助于从整体上了解诗歌的主旨和表现形式。学会知人论世,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基调和主旨,是鉴赏古诗词的根本。如南唐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要准确鉴赏该词,必须结合词人的身世来理解。本词的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煜,由于江山易主,昔日威风凛凛、享受荣华富贵的帝王,突然变成了失去人身自由的阶下囚,其生活的强烈反差,激起了词人深沉的忧愁,所以李煜的词作充满了强烈的痛苦和无边的忧愁。该词是李煜自述其囚居生活的名篇。词的上片主要写独处的情景,一个“锁”字,透出了囚禁生活的痛苦与不自由。下片写离愁,词人赋予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愁以具体生动的形象,点明全词主旨,真切感人。又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我们必须联系当时的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妇感情笃厚,但是“结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刘逸生《宋词小札》),抓住一问一答进行分析,我们就不难领悟到这首词的感伤情怀,既有爱花惜春的遗憾,又有红颜易老的伤感,更有惜别怀人的烦闷,几股愁思扭结,于“短幅中藏有无数曲折”。

第三招,抓诗眼,把握主旨。

诗眼者,诗歌之灵光汇聚的核心词语也。打开这个词语,便可以触摸到诗人的心跳,窥见诗人的心境,进而测量到诗人的心温。“诗眼”既可以是具有点题作用的关键词,也可以是具有独特的辅助诠释功能的“第三只眼”。擦亮“诗眼”,就是找到了诗歌的主旨,找到了解读诗歌的曲径、幽径、妙径。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极富表现力。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如用“肥”字写叶,不仅有多、大之意,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融注,如用“瘦”字写花,不仅有少、小之状,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配合全词情调,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又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目中“幽”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静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尾联透露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那么怎样才能抓住诗眼呢?

一、注意位置。词曲中,诗眼一般在下阕、下片中,如《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山坡羊(潼关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二、注意表达方式。绝句律诗中,诗眼一般为议论句、抒情句,如《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秋词》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论诗》中“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等。

篇9

关键词:徐祯卿;乐府诗;后期

徐祯卿(1479-1511),字昌毂,又字昌国,常熟人,后迁居吴县(今苏州),明代中期著名的诗论家、诗人,与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合称为“江南四大才子”。徐祯卿天性聪颖,少长文理,16岁即因《新倩籍》而知名于吴中。27岁时中进士第,却因相貌不佳只被授为大理左寺副,后又贬为国子监博士。在京期间他与李梦阳、何景明、边贡合称为“弘正四杰”,他们又因与王廷相、王九思、康海在文学思想方面相近,被后人称为“前七子”。王阳明云:“(昌谷)早攻巧词,中乃谢弃,脱淖垢浊,修形炼气,守静致虚,恍若有际,道几朝闻,遐夕先逝。”然而他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卒时年仅33岁。

徐祯卿虽然生命短暂,却著作颇丰。其诗文集有如《迪功集》《徐迪功外集》等,唱和集主要有《太湖新录》《朝正归途唱和》《江南春词》,子史杂著主要有《新倩籍》《异梦》《翦胜野闻》,诗论主要是著名的《谈艺录》。

本文主要探讨徐祯卿的乐府诗,以《迪功集》中所录50首为例,即徐祯卿后期的乐府诗。

《谈艺录》是徐祯卿的诗话著作,其中精辟见解颇多,虽然短短三千余字,却以“情”为核心形成了系统的体系,成为整个中国古代诗话理论史中的精品,如清代王士祯云:“余与古人论诗,最喜钟嵘《诗品》、严羽《诗话》、徐祯卿《谈艺录》。”《谈艺录》中多处涉及乐府诗。

汉祚鸿朗,文章作新,楚声,温纯厚雅,孝武乐府,壮丽宏奇。缙绅先生,咸从附作。虽规迹古风,各怀剞劂。美哉歌咏,汉德雍扬,可为《雅》《颂》之嗣也。及夫兴怀触感,民各有情。贤人逸士,于下里,弃妻思妇,叹咏于中闺。鼓吹奏乎军曲,童谣发于闾巷,亦十五《国风》之次也。

这是把乐府诗分为了文人乐府和民间乐府这两个系统。又云:“乐府往往叙事,故与诗殊。”“乐府雄高,可以厉其气。”“温裕纯雅,古诗得之。道深劲绝,不若汉铙歌乐府词。”另外《谈艺录》中多处论述了诗歌之情。所以综合上述可以看出徐祯卿认为乐府应具备的特征是:叙事性、雄高道深、情切。他的乐府诗便体现了这些特征。

体现“叙事性”如《榆台行》“榆台高以临匈奴,匈奴之罪当夷。战不利,师被围。

士无粮,渴无浆。拔剑仰天诀,壮士饿死亡。弃尸不保,蹂藉道傍。”叙述了明王朝与匈奴发生战争并且战败的事情。《鹞雀行》“白鹞捉黄雀,斜盘下九天。岂知南山侧,复有虞人弦。一发中双翼,忽毙青云端。行人皆抚掌,仰视落飞翰。弓矢悬马头,少年坐雕鞍。将归咸阳市,百鸟争聚观。”描述了类似“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事情:白鹋在捉黄雀,谁知一少年已经瞄准了它们,少年一箭双雕,众人都为少年鼓掌。《结客少年场行》“骊马率青丝,闾里争耀驰。朝游吴姬肆,薯入屠沽儿。袖中挟匕首,跨下黄金锤。然诺杯酒间,泰山心不移。东市杀怨吏,西市仆仇尸。裂眦白日变,英风拉如摧。突过铜龙门,电影忽如遗。司隶徒敛手,行人莫敢窥。”描述了少年复仇的决心和经过。

体现“雄高道深”如《王昭君》,虽然写一代美女,却意境阔大含悲情,如“独去白龙道”“紫台留汉月,青落边风。万里琵琶曲,流悲入汉宫。”把昭君人生可悲写了出来,使诗歌显得雄健深沉。《苦寒行》“胡马厉长悲”将北方的环境淋漓尽致表现了出来,使诗歌气格雄峻。

体现“情切”代表有《江南乐八首代内作》《陇头流水歌三叠代内作》两篇均从“对面落笔”用妻子思念归人来表现流离之人的思亲、思乡之深。“定自持侬泣”“肝肠断绝汝”,表面看是家中亲人落泪、肝肠寸断,而诗人亦何不是泪流满面,心痛心伤呢?

复古运动主张学习汉魏,如李梦阳指出“三代以下,汉魏最近古”,何景明也提出“古作必从汉魏求之”,而徐祯卿后期乐府诗主要是学习汉魏乐府精神,不仅用《平陵东行》《猛虎行》《苦寒行》《步出厦门行》这些汉魏乐府旧题,而且学其汉魏风骨来张大古朴质直之气。如《苦寒行》是乐府旧题,曹操也有同名五言古诗。徐祯卿该诗描述了南人在北地生活不适应,期盼早日回乡,风格古直悲凉,诗中“无衣”、“卒岁”用了《诗经》中典故。而曹操《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同样是在写北地之寒之萧瑟,“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写出了行军之艰辛,借《东山》典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可见徐诗对曹诗的仿学。

然而徐祯卿在学习汉魏的同时也从唐诗中汲取营养,“登第之后,与北地李献吉游,悔其少作,改而趋汉魏、盛唐。”如与李白同名的《将进酒》,那种豪放不羁的诗人形象在两诗中如出一辙。徐诗《少年行》“生长在边城,骑射有声名。召募河源去,长屯都护营。登山望敌气,间道出奇兵。十决推雄战,连呼拔虎旌。”与王维《少年行》“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同样刻画了有勇有技艺的英雄少年形象。另外,徐祯卿乐府诗中化用唐人诗句,如《从军行》(其三)“轻车夜渡交河水,斩首先传吐谷浑”化用了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前军夜战洮河北,斩首先传吐谷浑”;徐诗《从军行》(其四)“天子戎衣遥按剑,将军直为斩楼兰”则化用了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徐诗《游侠篇》《结客少年场行》中“片言倾五岳”“然诺杯酒间,泰山心不移。”则化用了李白《侠客行》“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总之,徐祯卿无愧为“吴中诗人之冠”,如蒋仲舒云:“昌谷诗,韵本清华,调复古秀,虽李何亡易也”,他的诗歌和诗论是我们应该珍视和继承的一笔宝贵文学遗产。

参考文献:

[1]黄宗羲.明文海:卷四二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王士祯.带经堂诗话:上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3]李梦阳.与徐氏论文书[M]//空同集:卷六十二,四库全书本.

[4]何景明.海叟诗序[M]//大复集:卷三十四,四库全书本.

[5]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上册[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篇10

为了充分达成这两个教学目标,并最大限度地提升本课的教育价值,笔者尝试着进行适当的创新,让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反馈形式都发生一些改动,让课堂具有较大的开放性、多样性、主动性等特征,从而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形式,提升教学的潜在价值。

一、背景知识的收集和整理

从教材的设置来分析,学生要学好本课,就必须对文章的诗和李广将军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充分的了解,带着对背景知识的初步认识,对李广将军这个人物的初步构建,慢慢地将自己溶入于这篇古诗中。而这些知识的达成和提升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查阅,通过小组的合作和交流来得以完成。比如学生通过课前背景知识的收集,知道遥远的古代汉朝时,有一位大将军,他的武艺精湛,尤其是射箭本领很大,他的名字叫李广。也知道《塞下曲》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让学生学着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这个故事,而学生在讲述过程中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肢体语言和表彩的准确性才是学生领悟文章精华的关键所在。而课后要求学生去背诵这首诗,并不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后面的教学环节,我们可以尝试着以下两步的落实。

微型话剧的编辑基础是建立在学生已经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能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和内容。试着用学生自己能够表达的语言和动作来更清晰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和精神,让文章的核心思想表达得更淋漓尽致。比如在本文的微型剧的编排过程中,我们的难点就在于如何用学生动作将李广将军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入石头中的故事。学生为了把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编辑的过程中,都会尽可能全面地去理解文章中每个关键字和词所要表达的意境,比如石棱:石头最坚硬的地方。朦胧:月光不明。疾风:猛烈的风。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再如动词中“拈”“搭”“没”等,这些词都间接反映应了李广将军武艺高超,而在编辑的过程中,学生还附加一些动作来体现李广将军的武艺高超,比如骑马时候的神勇,比如目光的敏锐等。而在排练的时候,更要关注表演时语言和动作的准确性,无论是参加排练的同学还是在边上辅助的同学,都会更深刻地揣摩表演的效果与文章所要传递的思想的差异性,从而提升对文章的理解深度。

三、微型剧的表演和点评

在本课教学的第二课时,我们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表演他们的微型剧。(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的授课时间可以间隔几天,为了提升效果,我们可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就本微型剧来分析,学生表演的时间很短,我们可以帮所有的学生分成两大组,一大组为演员,一大组为点评的评委。在这个环节中,我们可以从表演和点评两个环节提升教学的效果。

在表演环节中,虽然表演的过程是短暂的,但是在短暂的表演过程中,每个参加表演的都会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结合自己组编写的剧本,尽情表演,为了表演的效果更加理想,学生会在表演的过程中添加一些附加细节或动作,甚至会附加一些台词。比如有一组同学编剧的过程中,加上了很多的拟声词,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通过配音来渲染效果,如李广将军巡夜过程中风声的效果渲染,让观众能感受到风大,加上电风扇配置的风力的效果,而李广的箭刚刚射出的一瞬间,同学们还用“唰”的一声来体现箭射出去的速度飞快,再用“砰”的一声巨响,来暗示箭射出去的巨响,从而体现出箭射出去的力量之大。这些细节的添加或改变,都是建立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这种表演的效果远远大于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或背诵达到的高度和深度,从实际应用中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动作的表达能力。

在欣赏和点评的环节中,点评的同学会结合自己的理解,对几个同一题材的剧情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不仅要从表面上察觉微型剧的精彩与生动,还要从语言细节和动作细节中品味出其中的精彩与不足。比如一个学生在点评第二天巡视士兵的动作时就这样评道:“我觉得在表演巡视的士兵在发现李将军的箭深深插入石头中时,我们可以添加士兵试着用力把箭,几个人花了很大的力也没有,或者是时却狠狠地摔了个四脚朝天,这样就能体现出箭射得非常深,再次体现李广将军力大无比。”这样类似的点拨不仅巩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渗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而且学生在点评的过程中,同样也会关注表演同学在语言表达中对关键词的发音等注意点,比如“绰”、“扎”的翘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搜”、“组”的平舌音,“将”、“扎”、“塞”、“没”等多音字的朗读。这样的效果也远远大于往常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