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及其特征范文

时间:2023-03-19 06:0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息及其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信息及其特征

篇1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信息及其特征”是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形象地阐述了信息的基本特征。(2)刚进入高中学习的新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因而,学生只有充分感知生活中的实例,才能形成理性思考。

二、课堂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掌握信息的一般特征。(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认识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

结合案例,认识信息的基本特征。

四、主要教学过程

(1)感受丰富多彩的信息,利用Intemet,通过视频播放2010年世界杯、上海世博会精彩片段。

师:在信息时代。我们还可以利用网络做些什么呢?

生:网页浏览,QQ,E-mail,写微博……

师:网上的信息资源非常丰富,它已成为我们生活、学习不可缺少的部分。本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信息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2)探讨信息的含义及其特征

①回放2010年世界杯的有关片段。视频传递了哪些信息?②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载体可以传递信息?

师:信息载体除了网络,还有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其实,某些自然现象也在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着相应的信息。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生:草长莺飞,鸟语花香,传递着春的信息;秋风萧瑟,大雁南飞,传递着秋的信息……

师:2010年7月18日的《新华日报》是信息吗?

生:《新华日报》是信息的载体,所刊登的内容才是信息。

师:信息和信息载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它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这就是信息的载体依附性。(板书:载体依附性)

师:“载体依附性”有什么特点?

生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生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生3:载体形式多种多样,如印刷品、网络等。生4:信息具有可存储、可转换的特点。

师:正是因为信息具有可存储、可转换的特点,所以,可让更多的人分享。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特征。(板书:共享性)

师:信息的共享性有什么优越性?

生1:信息可以被多次或同时利用。生2:不会出现丢失、改变的现象。生3: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体现了信息共享的优势。

师:唐代杜甫《春望》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由此,我们发现信息还具有什么特点?(学生议论,认为信息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价值性。教师板书:价值性)

师:信息的价值性特征有何实际意义?

(学生讨论)

师:“有消息称。2010年籽棉可望达到每公斤14元”,这条信息对于学生而言,无所谓价值,但对于出售籽棉和收购籽棉的农民来说,这是一条重要信息。可见,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师:九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和当今的流行歌曲,你们喜欢哪一种?这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时效性)

师:信息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特征外,还有其他特点。根据提示,学生概括:(1)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普遍性)(2)交通路口的信号灯对正常人是至关重要的,而对色盲患者是无用的。(相对性)(3)《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使对方迷惑不定。(可伪性)(4)“盲人摸象”中每人摸的只是象的一部分。(不完全性)(5)2010年世界杯赛事通过网络和电视传遍世界各地。(传递性)

(3)师生共同小结本课要点(略)

(4)课堂练习(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上交到教师机上的作业文件夹)

①信息的定义。假如给“信息”下一定义,你将怎样归纳?(可用Intemet搜索功能完成)

篇2

一、事项会计目标

( 一) 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目前对会计目标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财务会计而言的。国内外对财务会计目标的认识主要存在“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两种观点。一般认为,“受托责任观”强调财务会计应反映经营者的履约责任, 反映受托者对受托责任的履约情况, 并不考虑受托者如何理解并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而“ 决策有用观”则强调财务会计应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应考虑会计信息与决策者的相关性。随着会计的发展, 人们普遍接受“决策有用观”。

( 二) 传统财务会计目标存在的矛盾客观地说, 提供信息与利用信息一般是两个不同主体的行为, 只有当提供信息的行为主体能够满足利用信息的行为主体所需时, 才能真正体现决策有用。传统财务会计是一个闭环系统,它存在边界。提供会计信息是财务会计的终点, 会计循环是其边界, 至于如何利用信息则早已超越了财务会计信息系统( 胡玉明,2002) 。传统财务会计构筑于价值法基础上,而价值法则假定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是确切已知的。这个假定并不现实,甚至完全有悖于现实。实际上,当会计信息成为公共产品之后, 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 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对一切信息使用者“一视同仁”地提供同样的会计信息,这本身有悖于“决策有用观”。

( 三) 事项会计的会计目标事项法认为, 使用者的不同决策模型决定了会计目标在于提供不经过汇总和加工的原始事项信息。它还认为,不应只按某一种标准汇总数据,满足某一信息使用群体的需求而排斥其它信息使用群体的选择权, 应该尊重并采纳各种信息用户的偏好, 尽可能提供详尽的数据和多样的方法, 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多样化。可见, 以事项会计理论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更能满足使用者的决策需要, 真正实现决策有用观。此外,事项会计尽管以事项为核心,但依然包括可用货币计量的属性特征,这部分特征构成以价值法为基础的财务会计,服务于企业的受托责任观。因此,事项会计充分体现了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的统一。

同时,信息客户需求的多样性, 导致出现多个专业领域, 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等。通常各个专业领域都自成体系,有自己独立的数据采集和加工系统,也有各自的目标及知识结构,从而产生信息孤岛,是一种分流不同源的关系。事项会计的出现正好融各种会计于一体,实行统一的数据采集模式,即以事项为核心, 事件驱动为指令, 将所有数据存储于数据仓库, 然后根据不同的需求取不同的数据,真正体现了一种“同源分流”的内在关系。

与传统会计不同,事项会计必须基于网络环境,否则其事项思想将无法实现。既然是在网络环境下,事项会计为信息需求的时效性提供了可能, 它可利用先进的IT 技术( B/S 结构、WEB 技术、OLAP 等) 提供及时、实时的各种报告。

因此, 事项会计的会计目标是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多样化, 真正实现决策有用观;为了实现会计一体化, 真正实现同源分流;为了提供及时信息,真正实现实时报告。

二、事项会计特征

( 一) 基于网络环境事项会计是针对传统的价值会计而提出的,它不仅收集财务信息,而且收集非财务信息。所以事项会计的信息量相对于价值会计来说成倍地增长,显然它已不可能仍然依赖手工处理数据,并且信息使用者处理信息的方法也逐渐复杂,各组织的机构也不可能在同一地点办公,信息传递的时效性和有用性日渐决定各组织的命运。这些都说明事项会计必须基于网络环境。

( 二) 数据与系统的集成性传统会计只是采集会计数据, 与其他系统相互独立,造成数据不一致和冗余度高。事项会计建立在数据仓库基础之上, 数据仓库则面向主题, 高度集成数据, 从而减少数据不一致和冗余度。同时,事项会计不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信息系统。它将是基于Internet/Intranet 技术, 以事项为中心采集数据, 以财务管理为核心, 业务管理、财务管理一体化, 支持电子商务,能够实现各种远程操作和事中动态会计核算与在线财务管理, 处理电子单据和进行电子货币结算的一种新型会计模式, 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 事项会计的各个子系统必须相互协同,集成应用。

( 三) 实时性传统会计主要是事后核算,会计信息明显滞后。而事项会计是基于网络环境,发生交易的数据通过网络传递,直接进入会计应用程序中, 使得从原始凭证到生成最终会计信息的过程瞬时完成, 所需要的会计信息随时可得, 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与信息提供实现了实时化。

( 四) 满足所有视图传统会计只能满足主要视图, 即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信息。在网络环境下, 事项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既有财务信息, 也有非财务信息;既有历史信息, 也有现在信息与未来信息;既有货币信息,也有非货币信息;既有组织内部信息, 也有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和社会部门的信息; 既有反映实物资产的信息,也更注重反映非实物资产( 如人力资源、商誉等) 的信息; 既有数字化信息,也有图像化信息、语音化信息;既有定量信息,也有定性信息。因此可适应使用者的多样需求,满足所有视图。

( 五) 功能组件化( COM) 如果企业ERP 系统的某个环节不畅,便去更换整个ERP 系统,其间要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将非常巨大,为此,有必要提供组件化的设计。组件化的技术提供给企业的是在建立的一个大型系统内, 很多部件都可以更换, 从而使得企业部署ERP 更为方便和简单。事项会计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的信息过程, 而是面向整个组织的全部过程, 包括业务过程、信息过程与管理过程。在这种复杂多变的过程中, 事项会计只有实现功能的组件化,才能适应未来变化莫测的内外部环境。

( 六) 开放性传统会计主要由财务部门进行, 其技术水平和本单位的局限性决定了它不能满足网络时代广大用户的普遍要

求,也不能满足大型企业管理的需要,它是一个封闭式系统。在网络环境下, 事项会计信息将具有更大程度的开放和公开, 大量数据通过网络从企业内外有关系统直接采集, 而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可根据授权,通过网络直接获取信息。

( 七) 信息定制传统会计通过财务报告来提供信息, 并对所有使用者提供相同的信息。而在网络环境下, 事项会计提供充分的数据和模型方法, 并且信息处理权在使用者手中, 使用者可利用模块化了的程序, 在自己的决策模型中灵活地选择数据和处理方法, 形成最终会计信息与使用者之间一对一的关系, 实现信息的定制。

( 八) 会计人员“专家化”在网络环境下, 中层组织原有意义上的上传下达功能逐渐丧失, 会计组织呈现网络化、扁平化趋势。同时会计处理的自动性使得原有基于传统会计事务的会计人员大量减少, 会计将由主要从事会计核算转向主要从事财务分析、控制与决策。这要求会计人员必须更新知识, 不仅要懂会计, 还要懂计算机、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中小企业来说,可能需要专门机构来会计业务。

三、事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一) 数据输入完整性数据输入完整性原则要求进入事项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必须是完整的。即企业不得隐瞒、漏报事项数据, 它是防止事项数据流失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在传统会计中也有, 不过传统会计只强调对会计数据的输入,而在事项会计中,其数据输入的完整性,不仅包括会计数据,而且包括业务数据。

( 二) 数据输入实时性数据输入实时性原则要求进入事项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必须是实时的。即企业在采集事项数据时,不得提前或延后。这与传统会计的及时性原则是有区别的。传统会计强调的及时性,一般指在一个会计期间内,即本期的会计数据不能延后到下一会计期间,也不能提前到上一会计期间。事项会计面向事项, 在会计期间的划分上将采用动态会计期间, 可能一天是一个会计期间, 也可能一周是一个会计期间, 因此要求数据与时间的关系要更加紧密,只有坚持实时性原则,才能满足事项会计的这种要求。

( 三) 数据输入真实性数据输入真实性原则要求进入事项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必须真实可靠, 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即企业不得虚构、歪曲经济事项, 它是以存在为标准, 杜绝事项数据的“无中生有”的基本原则。这个原则不论是传统会计还是事项会计都是一样的,是未来信息可靠的保证。

( 四) 多重计量性多重计量性原则要求进入事项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应该是多维度、全方位地记录, 以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多样性和个性需求。要真实完整地计量一个事项, 仅仅依靠货币( 价值) 计量已不足以反映企业财务, 因为从某种程度上讲, 货币信息是一种综合信息, 它已经过滤了一些基础信息, 信息使用者有时无法判断企业状况。如两个企业都有一项同样材料记为10000 元, 从账面上看, 这两个企业没有任何区别( 假定不考虑其他情况), 但事实上同样材料在质量上如果不一样, 可能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果并不相同。这充分说明单一货币计量带来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坚持多重属性的计量有利于信息对称。在事项会计这种特定的会计模式下, 强调进入系统的数据的多重计量, 有力地保证了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加工, 从而能够真正实现事项会计的基本目标。

( 五) 数据处理个性化数据处理个性化原则要求数据进入事项会计后, 其处理并不是由管理当局来进行, 而是坚持个性化原则, 由信息使用者自己决定。事项会计打破了传统会计的封闭模式,成为一种开放的新型模式,会计报表不再是会计的终点。对于记录于事件表中的各个细节数据, 使用者可以产生自己所需的各种视图。

( 六) 数据接口规范化由于事项会计将数据处理权留给使用者,所以使用者为了获取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可能对多个公司或企业的数据进行处理。在数据接口不规范的情况下,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处理程序来加工多个公司或企业的数据是不可能, 除非他编制多个相应的处理程序。显然,数据接口规范有利于事项会计的真正实行。

需要注意的是, 上述信息质量要求大都是针对采集数据而言的。之所以强调数据的采集问题, 一方面是因为数据是信息的基础,只有具备真实、完整、及时的数据,才有可能获取决策有用的信息;另一方面是事项会计基本思维模式所决定,事项会计的数据处理已不在企业( 数据提供者) 本身,它的重心将由数据处理转向数据采集。

参考文献:

[ 1]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篇3

关键词:引进人才 教师管理 心理契约 高校

引进人才是高校师资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如何留住人才,充分发挥引进人才的作用,实现人才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最大化,有效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是高校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与经济契约相比较,心理契约以较低的成本促进了组织管理效率的提高,同时也降低了经济契约的成本。本文借助心理契约管理理论,通过分析引进人才的心理基本特征,探讨高校构建引进人才良性心理契约的途径。

一、心理契约

有关心理契约的研究最早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目前对于心理契约的内涵尚无统一的界定。有学者认为心理契约是员工和组织两方的双边关系,也有学者强调是员工一方的单边关系,因此,当前心理契约的研究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观点。广义的心理契约是指劳动交换关系中的“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双向期望”,雇佣双方基于各种形式的(包括书面的、口头的、组织制度和惯例约定的)承诺对交换关系中彼此的期望和义务的主观理解。狭义的心理契约仅仅“考虑雇员单一主体”,将心理契约视为“员工的一种单向信念”,是员工基于对组织制度、习惯和组织文化的理解以及各级组织人所做出的各种形式的承诺而感知的自己与组织之间互惠的责任,但组织的人未必认可这些责任和义务。心理契约应该包括构成契约主体的双方,双方的交互作用对契约内容的发展、调整与动态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所以笔者倾向于以下定义:心理契约是在员工与组织的相互关系中,与经济契约相对应的一种隐含的、非正式的、未公开说明的相互期望和理解,它包括成就需要、工作安全感、职业培训、补偿和职业发展等。其基本假设是组织与员工之间是一种互惠互利的相互关系。心理契约的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不同的国家、社会、民族、行业、文化背景以及不同主体之间心理契约的内容和结构存在区别,其心理契约维度研究的结论也存在差异。

二、高校引进人才基本心理特征

高校人才引进的对象多为高级职称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作为“三高”(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群体,是知识型人力资源的典型代表,其心理特征呈现出以下共性特点:

1.较强的自主意识。高校引进人才独立性较强,掌握着特殊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具有独立人格特征的群体,重视工作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忽视工作的社会性影响。他们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专业自主性,倾向于有一个自主的工作环境和宽松的组织氛围,希望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在工作场所方面也要求有较大的灵活性。他们强调自我管理与引导,勇于探索,喜欢具有张力和可自由发挥的工作空间,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如果个体的主导需要和预期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强烈的改变现状的愿望。部分引进人才正是在原工作单位受到个性发展的束缚,进而引发另寻他处的想法和行动。

2.较高的成就动机。高校引进的人才经过长期艰苦的习得和不懈的实践努力,才在某一学科领域有所建树,脱颖而出。他们有着深厚的学术基础,并有较大的职业发展潜力,这也是高校重视引进人才的基本出发点。正是对自身价值的认知,他们对自身的定位很高,获得回报的期望值也很高。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社会地位和环境利益的共同驱动,基于对自我发展的预期和自我价值的追求,长期从事专业实践,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科研的能力,促使他们获取事业成就的动机更为强烈。

3.强烈的精神需求。引进的人才知识层次高,知识分子的特点比较突出,高层次的精神需要占主导地位。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其中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较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对引进人才产生激励的主导需求表现在对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他们需要得到新组织和新同事的尊重和认可,对其学术上取得的成绩期望得到承认,作为人才的价值需要得到体现。并有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尽快取得成果的强烈愿望,实现自我价值。这种主导需要能使引进人才产生巨大的进取精神。

4.高职业忠诚度。引进人才选择进入高校工作,就是选定了教师职业。有研究调查结果表明,有79.5%的教师忠诚于教师职业高过忠诚于学校,有53.8%的教师希望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能在不同的学校中教书育人,这说明多数大学教师忠诚于对职业的承诺,而非对组织做出承诺。由此可见,引进人才更为关注的是自己的教育事业和专业发展,他们可以在不同的大学组织间坚守对职业的忠诚。工作本身是导致大学教师离职的重要因素,其重要程度高于薪酬福利、领导管理和工作环境等其他的因素。一旦现有工作没有足够的吸引力,或缺乏充分的个人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他们将会寻求新的职业机会。

5.迫切的归属感。引进的人才对所处生活环境和学校的组织管理环境等都比较陌生,他们刚刚进入新的高校组织工作,需要了解并适应新的组织环境。同时,新的人际关系需要逐步建立,他们在与周边的同事交往过程中,通常会表现得比较谨慎和谦让,往往通过日常观察,以及与周边人和事的广泛接触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并努力学习、适应、模仿新环境中的行为规范,融入到新的组织文化氛围中。

三、构建引进人才良性心理契约的途径

引进人才是高校宝贵的人才资源,要想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处理好“引”与“用”的关系,开发人才的引进价值,高校必须要充分考虑引进人才自身的需求和特点,在高校组织与引进人才之间构建和谐稳定的心理契约关系,维护和发展良性心理契约。

1.明确组织期望,切实兑现承诺。心理契约以组织与成员之间相互的心理期望为基础,高校与引进人才之间应相互了解双方的合理期望,才能达到双方需求的协调统一和默契。在引进人才入校初期的心理契约(感知到的义务承诺)主要是根据人才引进过程中的职务任务描述和引进条件形成的,获得的信息也不够完整全面。高校提供的组织信息,包括高校组织有关人员的许诺,高校领导的公开陈述,以及高校的政策描述等对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在招聘过程中,高校组织应该摒弃没有保障的承诺,给出明确公开的信息,从而帮助引进人才形成对双方责任的合理预期。要让引进人才了解工作本身和实际工作环境,以确保引进人才对组织行为和工作形成合理的预期,从而产生切合高校实际的期望。同时,期望与义务是双向的,高校要想留住人才,组织的管理者首先要信守对引进人才的组织承诺,确保引进待遇及时、按约兑现,才能换取员工对高校事业的忠诚。高校若对引进的人才缺少诚信,合同承诺的待遇不能兑现,这样会使人才丧失信心,缺乏对组织的信任,也面临着引进人才再次流失的风险。

2.注重情感管理,培养组织忠诚度。心理契约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契约,是形成组织凝聚力和氛围的一种无形的手段。我国社会强调集体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为提升依赖性和满足相关动机的一致性而影响个体形成更多关系型心理契约,员工与组织之间形成的心理契约带有浓重的关系色彩,情感因素在契约中占重要比重。因此,对学校组织的情感与信任是引进人才心理契约构建的根基。当契约双方彼此信任,变动更易被解释为现存契约框架内的变动,契约双方不期待契约违背,更愿意共同修正契约。双方间积极的关系,能使弹性的意愿最大化,这使契约双方更易做出自身的改变,基于信任的契约关系也更为稳固。高校应充分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管理理念,加强人本管理,突出公平正义,体现人文关怀,注重情感交流,为引进人才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建立和谐、宽松的工作氛围,并让引进人才感受到认可、尊重和关怀,使教师在良好关系型心理契约的驱动下对高校组织产生更强烈的归属感与忠诚感,进一步强化个体对组织的情感依附。

3.突出互惠原则,促成事业发展。互惠性是心理契约的核心原则。一般情况下,在心理契约的双向关系中,组织属于强势方,员工处于弱势方。但是人才的市场化增加了引进人才的流动性,引进人才是学有专长的高级知识型员工,在与大学组织的关系中处于主动方,他们有实力与大学组织通过谈判来满足要求。高校如何以最小成本实现大学组织利益与引进人才自身利益的双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由于高校教师职业群体的心理契约具有职业导向性与职业发展性特征,心理契约的质量与职业发展的程度休戚相关。因此,高校应在促成引进人才成就事业的保障与激励措施上下功夫。构造合理的职业发展平台(如合理的学科布局、专业学术团队的组建、职务晋升的通道等),保障引进人才有较大的职业发展空间,进而增强对学校组织的忠诚感与责任感。构建科研成果共享机制,重视学术创新的价值,对已有的学术科研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真正体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管理理念。要侧重于建立满足引进人才内在高成就需求的激励机制,例如对引进人才给予职业发展提升的机会,设定有挑战的工作目标,给予较大的工作自以满足知识型员工的自我实现的需要等,从内心深处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有效的激励,增强引进人才积极工作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促成个体目标得以实现的同时,促进高校组织目标的达成,使得引进人才与高校的事业发展共同成长。

4.加强动态管理,维护心理契约。心理契约具有动态性的特点,高校引进人才心理契约的构建过程是个体与组织之间的配合,是相互期望的实现,是一个动态平衡发展的过程。个体的心理变化(如工作压力增大)及所处环境变化(组织变革、社会环境变迁等)都可能对员工心理契约产生波动。个体在组织中工作的时间越长,心理契约所涵盖的范围就越广,在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中,相互期望和责任的隐含内容也就越多。高校在引进人才心理契约形成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应给予相应引导和帮助。在心理契约形成初期阶段,双方的心理契约尚处于磨合阶段,心理契约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稳定教师职业心态,并通过工作指导使教师更快掌握教学科研技能,适应组织角色。在高校满足引进人才自身发展必需的物质条件基础上,组织提供的进修与学习的机会、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是能够对引进人才产生激励的主要因素。在心理契约成熟期,引进人才对高校有了全面的认识与了解,高校应注重引导引进人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身发展,双方就相互的权利义务及利益关系进行深入地沟通,帮助高校教师形成对双方责任的合理预期,以促进教师的心理契约从交易型向平衡型转变。在心理契约稳定期,学校组织要遵循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提供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把握引进人才心理动态与趋势,满足引进人才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保证其向良性方向发展,形成相对平稳的心理契约。促进其心理契约从平衡型向更为稳定的关系型转变,实现心理契约的动态良性循环。

5.引导价值认同,促进文化融入。组织文化是心理契约形成的重要因素。高校作为一种组织,其组织文化主要是能够体现学校特色的指导思想、管理哲学和办学宗旨,它是为学校主体所接受和承认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精神风范等意识形态的总和。对于引进人才而言,高校组织文化是既定存在的文化,认同、融入、内化是引进人才必须经历的过程。内化于心的组织文化让员工有一种归属感,自觉遵从组织对员工的要求,达成自我管理的境界。学校在加强自身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引进人才融入组织文化的引导。除了正式而制度化的交流途径之外,还要启用各种非正式的沟通渠道,营造一种自由、开放、分享、平等的人际氛围。运用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推行高校的组织行为规范,并融入引进人才的思想观念之中,帮助他们树立与学校的共同愿景,增强新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员工自觉地融入组织的文化,与组织同呼吸,共命运,自觉地以组织目标为导向,实现个人的事业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旭,朱宝善.高校师资管理中的心理契约[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139-142

[2]王海威,孙林.大学教师心理契约的特征及其管理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53-56

[3]曹威麟,陈文江.心理契约研究述评[J].管理学报,2007,5:682-694

[4]郑丽君.公正视角下的高校绩效工资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10,9:7-11

篇4

关键词 创新系统 类型 特征

创新过程具有复杂性和要素多重性,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利用简单的、线性的分析方法无法透彻地、全面地理解创新。创新过程其实是一个系统过程,其中的要素之间不仅不是线性的关系,而且存在着互动的作用。基于这种考虑,人们开始从系统的、综合的角度来理解创新,从而出现了根据创新的系统方法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创新系统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参与者(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等)构成的系统,它们相互作用的方式影响着经济的整体创新绩效,并受特定的基础设施、需求模式、制度安排、文化背景和政府政策等所影响。对创新系统的研究,最为成熟的是国家创新系统。创新系统理论和实践的丰富也是从国家创新系统的研究所发展而来的。但是国家创新系统并不能包括所有的创新系统。就我国来说,除了国家创新系统外,还存在着国际创新系统、经济圈创新系统、省级(自治区、直辖市、行政特区)创新系统、市级(某些县或区)创新系统、产业群创新系统。

1 国际创新系统

国际创新系统是由国与国或国与地区所组成的创新系统。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过程和知识经济的兴起,经济发达国家为了提高国家全球经济与科技竞争力,与比邻的国家或地区组成经济同盟或经济合作区。经济上的合作,促进了其他方面的合作,随着合作的深度不断增加,便形成了国际创新系统。

在国际创新系统这个层面上,欧盟创新系统的形成,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欧盟跨国创新系统的形成具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欧洲文明具有历史的同源性和同一性,但又是一种伴随着冲突甚至是严重冲突的同一性;欧洲各国有着地理上的比邻、交往上的便宜,尽占近代科学技术兴起和产业革命发生之先机;当代面临着美国的“控制”和日本“经济奇迹”的多重压力等等,促进了欧洲一体化的共识和行动,特别是顺应当代世界全球化的趋势,欧盟跨国创新系统也就应运而生了。

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主权的不一,利益的不同,国际创新系统不可能是很高效的创新系统,创新系统成员间一般只停留在经济贸易往来、技术合作、关税互惠等项目上,真正做到创新系统的高效运行,还有待时日,而且系统的稳定性也不高,如碰到战争或冲突,系统有可能随之瓦解。

2 国家创新系统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和实践是创新系统的来源。1987年,英国经济学家费里曼在研究日本经济发展时发现,日本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以技术创新为主导,以制度、组织创新为辅,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便使得国家的经济突飞猛进,一举成为工业强国。费里曼认为,一国经济的发展、追赶或超越,不仅仅是技术创新的结果,而且还由许多制度、组织等一系列创新所形成的,是一种国家创新系统演变的结果,从而提出了国家创新系统这个概念。之后,纳尔逊、佩特尔、帕维蒂伦德瓦尔和波特等外国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对国家创新系统理论进行探讨。自20世纪中期起,我国的一批学者(如冯之浚、吴志坚、柳卸林等)也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目前,国家创新系统的定义并没有得到一致的确认,学者们都从自己的研究角度来定义国家创新系统,但他们大部分都认识到创新的“网络性”和“系统性”。笔者比较认同OECD与1997年提出的国家创新系统的定义,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一个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并影响国家的创新表现。

国家创新系统存在多样性的特点。每个国家由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科研能力科技优势、教育培训以及参与创新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所存在的差异决定了一国的国家创新系统不可能与他国相同。各国表现出很大的各自的特色,即使各方面的客观条件相似,但由于制度、组织、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创新系统效率的高低也不尽相同。

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国家创新系统已经初具规模,就各个子系统而言,都已经有可观的创新能力,但是从系统整合的角度分析,尚存在很多问题。如政府与市场在创新中的互动关系尚未明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还没确立,科技体制改革还不能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体制问题,创新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外部环境还不理想等。

3 经济圈创新系统

经济圈创新系统是由国内地理位置邻近、经济、技术交流频繁的区域所组成的创新系统。这个层次的创新系统的基础是经济的交流密度。其特点是以经济合作、技术合作等作为联合的纽带,可以是跨市(如传统的珠江三角洲创新系统)、跨省(如长江三角洲)、跨行政区域(如泛珠三角创新系统)。在大珠三角中,香港、澳门虽然是行政特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和广东不同;在长三角中虽然上海是直辖市、江苏、浙江是省级行政单位,但上述的两个都市带由于地理位置的接近,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的相似,经济、科技、学术交流一直很频繁。经济圈里成员通过发挥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特点、科技优势、教育传统,进行资源共享、优劣互补,这样有利于创新系统中各要素的联合和互动,提高该创新系统的绩效。但是,由于此类创新系统属于跨区域创新系统,每个区域都有其各自的利益追求,创新系统的冲突在所难免,这就需要对创新系统内部进行协调。

以长三角创新系统为例,上海、江苏和浙江对外经济的开放度比较高,并且各自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它们的知识创造、知识流动、技术创新和创新绩效等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在全国范围内都居于前列。但是,由于行政体制和历史发展的局限,这三个省市的区域创新体系都各成体系,相互之间缺少联系和互动,各地的创新活动没有形成合力,从而影响和制约着长江三角洲区域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体表现为:科技资源布局分散,技术创新的跨城市协同创新体系、技术创新的公共平台匮乏、集成创新的基地不足,区域内缺乏联动;产业结构严重雷同,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有待提高。上述现象严重地阻碍了长江三角洲的未来的科技领先地位,必须予以战略性的高度重视。要提高长江三角洲的整体竞争力,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极,就必须有效整合区域内的各种创新资源,协调三地的利益,通过构建一个高效的区域创新系统来提高整个长江三角洲的国际竞争力。

4 省级(直辖市和行政特区)创新系统

省级创新系统是以省级行政区划为单位的创新系统,它是国家创新系统下的第一级子系统,比较完备的创新系统。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等主体要素,学习、合作、开放等功能要素,制度、政策、文化等环境要素都完全处于系统区域内。这一层级的创新系统的特点是以行政区划和行政主权规定了创新系统的范围和区间,优点是在统一的行政主权下,各项科技创新工程的较易开展,各方利益也比较容易协调。

省级创新系统由于各省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能力、制度安排、文化背景等的不相同;创新系统里各要素的互动和协调效果不相同,导致我国各省创新系统的发展存在一个优先次序的现象。根据创新系统的绩效的不同,我国可以分为四个级别的省级创新系统,一级创新系统:北京、上海、香港等;二级创新系统:广东、浙江、江苏等;三级创新系统:湖北、福建、陕西等;四级创新系统:贵州、广西、甘肃等。每一级的具体评价见附表:

5 市级(包括某些有条件的县或区)创新系统

市级创新系统是省级创新系统下的子系统。这一层级创新系统里政府是一定存在于该区域内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可以存在于区域内,也有的不在该区域内。在我国,一般是省会城市或某些地级市区域内都完全具备创新的要素,如广州、杭州、南京等创新系统科研型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中介机构及各种功能要素和环境要素都完全具备。某些地级市,如东莞、温州等区域内就没有研究型大学,但其创新系统的绩效也很高。

不同省份、不同的城市由于资源禀赋、产业特点、文化传统、政府政策、制度安排、创新体制的不同,创新系统呈现出很大的不同,尽管它们的创新系统都很高效。如广东东莞市的电子制造业和浙江温州市的鞋类制造业都表现出很强的创新能力,并成为本市的竞争优势来源。同一省份的不同城市的创新系统也表现各异。同是浙江省内邻近的宁波市和绍兴市,由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科技实力的不同,宁波在皮革制品、服装产业表现出很大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而绍兴却在印染、袜业、厨具、领带行业占有很大的竞争优势。此外,同一省份的不同城市的创新系统的绩效也很不平衡,如浙江丽水市和温州市虽然毗邻,但温州的创新系统的绩效比丽水的创新系统的绩效要高得多。

一些经济发展迅猛,但科技能力较低的城市十分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如深圳市,由于建市时间不长,区域内只有深圳大学一所普通高校、科研机构也不多,但深圳通过建立虚拟大学科技园,有效地提高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

篇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摆脱严重的财政困境,新西兰公共部门一直极度重视提升绩效,由原来只注重投入控制转变为关注产出绩效,由此确立的新公共管理框架也强调更明确的目标及责任划分、更大的管理自由度以及对结果的受托责任,并且需要利益相关者信任的良好的绩效衡量机制(Treasury,2005)。为此在财务报告方面,新西兰的有关法律规定,作为报告主体的所有公共部门应当遵循由独立的准则制定者审批的公认会计准则(GAAP),使用应计制基础编制财务预测和报告,并由独立审计人员对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目前,新西兰已成为应计制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最广泛的国家之一(Piana and Tones,2003)。尽管难以获得充分体现应计制改革成果的确凿证据(Pallot,2001),也无法确定应计制会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Champoux,2006).但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对公共部门会计和财务报告进行应计制基础改革的国家,新西兰的改革模式和经验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对其他西方国家的改革实践也产生了极大的示范效应。

二、新西兰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改革的特征

(一)新公共管理框架下的财务报告改革 研究表明,新西兰应计制基础的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是被作为广泛的公共管理框架的副产品引入的,目的是为实现管理控制和计量政府主体绩效而提供相关的管理决策信息(Lye,Perera and Rahman,2005)。这表明,新西兰采用应计制基础财务报告的改革本身并不是目的(Carlin,2003),因而将其置于以提升绩效为目的的公共部门管理变革的大环境中去理解能够获得更清晰的认识。

在新公共管理框架下,新西兰公共部门以基于购买权和所有权的契约易取代了基于官僚制结构的等级权力关系。首先,作为新西兰政府法人代表的内阁,一般负责确定其政策结果的优先次序以及希望购买何种产出,并原则性地提出部门执行长官的绩效要求,而内阁大臣则具体实施从议会获取拨款以购买各部门或其他供应商生产的产出。从购买产出的角度讲,内阁大臣实际上与部门执行长官签订了供应服务的购买权契约,部门执行长官则按照契约要求提供这些服务以及享有必要的管理决策权力。充当顾客的内阁大臣们需要相关的财务信息,以评价各部门是否按照契约或预期提供了公共服务,并将其做为订立新一轮购买权契约的重要依据。其次,从所有权契约角度看,内阁是各部门的直接所有者和委托人,发挥着治理委员会的作用,而作为受托人的各部门执行长官负有获得预期的投资收益、保全资本、确保财务弹性等方面的责任。

购买权和所有权这两种契约关系对包括政府整体和各部门在内的公共部门财务报告产生了重大影响(Simpkins,1998)。I-FAC(1994)认为,由于区别购买权和所有权契约,明确界定产出及其所耗费资源的完全应计制基础会计和财务报告都是必不可少的:购买权契约直接产生了对应计制成本信息和经审计的服务业绩报表的管理需求;满足所有权契约的目的导致了提供投入资本信息的需要,包括资产负债表类型的信息。引入应计制会计和财务报告是为了支持以明确的目标、良好的绩效信息、激励和管理自由为基础的管理系统(Lye,Perera and Rahman,2005),使利益相关者能够运用财务信息监控公共部门的契约履行情况以及管理绩效。

(二)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改革的渐进性 新西兰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改革是在一系列相关法案的推动下进行的。从立法实践的发展历程来看,新西兰对公共部门财务报告产生重要影响的法案主要包括:(1)《国有企业法案》(1986)。该法案明确了国有企业运作的主要治理原则及受托责任要求,赋予管理者更大自以及相应的责任,其颁布标志着新西兰应计制基础的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改革的开始,并率先在国有企业中引入了应计制基础。(2)《公共财政法案》(1989)。为了衡量部门的产出绩效,该法案规定所有报告主体都应按照GAAP的要求,提供包括财务和非财务绩效信息的应计制基础财务报告。由此形成了中央部门财务报告改革的基石,使核心政府部门转向了应计制基础。(3)《财务报告法案》(1993)。该法案确立了新西兰法定的会计准则制定程序,强化了公共部门对GAAP(主要是应计制会计基础)的应用。(4)《财政责任法案》(1994)。该法案规定,公共部门应当按照GAAP编制财务状况预测报告,定期提供有关政府预算政策、财政战略方面的全面完整的报告,从而实现了事后报告向事前报告的转换以及两者统筹兼顾。

尽管新西兰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改革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但实际上也带有较为明显的分阶段逐步扩展的特征。这种改革首先在国有企业中进行,待取得成效后才应用于核心的政府部门;应计制会计是先在单个政府部门中进行试点后才被引入整个政府中;政府部门只有适应了以应计制为基础的财务报表,才在预算中再采用应计制(Pallot,2002)。

(三)公共部门财务报告制度的独立性 新西兰建立了以公共法案和GAAP为核心的公共部门财务报告制度。尽管《公共财政法案》初步奠定了新西兰公共部门应计制基础财务报告的基本框架,要求政府整体和各部门的财务报告都必须按照GAAP进行编制,但却没有直接确定由某一政府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财务报告准则。事实上新西兰政府并没有掌控着GAAP的制定权,而是交由独立的会计准则咨询理事会(ASRB),行使审批GAAP以及作为核心的财务报告准则的权力,其目的是为了确保使用者高度信任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在新西兰,GAAP是治理公共和私人部门财务报表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独立客观的一系列规则,根据《财务报告法案》的规定,通常包括由ASRB独立审批通过的准则,以及当不存在已审批准则时对报告主体适用且获得会计职业界权威支持的政策。这意味着新西兰公共部门财务报告能够被更广泛的人们较为容易地理解,有利于会计职业界向公共部门的渗透并提高会计水平,也提升了会计师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转换的能力。

(四)公共部门财务报告内容的完整性 新西兰公共部门财务报告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即部门财务报表以及由其合并而来的政府整体报表。政府整体报表是依据《公共财政法案》要求纳入政府法人报告主体中的公共部门的合并财务报表,除了按照GAAP的要求提供财务业绩表、财务状况表、现金流量表、权益变动表以及报表附注外,还可能涉及一些反映政府运营环境性质的附加报表,主要包括借款表、承诺表、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表、分部报表、会计政策表、未拨费用和资本支出表、应急费应和资本支出表、受托资金表以及其他能够公允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业绩的附加信息。部门财务报表也应当按照GAAP编制并提供关键的财务业绩表、财务状况表和现金流量表,并披露所使用的会计政

策以及对或有负债等项目进行附加注释。而且,各部门还应在其年度财务报告中呈报财务预测表并将预测数和实际数进行比较,报告每项拨款和每类产出的实际耗费,以及报告所有未拨费用和资本支出并逐项予以解释。由于已采用了完全的应计制会计基础,新西兰公共部门财务报告可以提供更全面完整的财务信息,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三、新西兰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改革的启示

(一)从公共管理框架的角度考虑政府财务报告建设 从新西兰的经验看,只有置于公共管理的框架内,报告目标、使用者、报告主体、信息质量等一系列基本理论问题才能被明确,从而为政府财务报告改革指明方向。新西兰现行的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正是在契约型的新公共管理框架下发展而来的,目的是为监控公共部门的契约履行情况及管理绩效提供财务信息,方向明确是影响这方面改革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改进预算会计报表、建立政府财务报告的问题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但在如何建设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方面还存在不少分歧。我国可以借鉴新西兰的做法,围绕改进政府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的要求,对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做出全面的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以建立起适应我国具体国情的新型政府财务报告,绝对不能盲目追随国际上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的潮流。

(二)建立统一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新西兰公共部门按照相关的公共法案和已在私人部门应用的GAAP编制财务报告,为规范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披露行为提供了一种途径,保证利益相关者能够对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产生合理预期。建立一套为所有报告主体所遵循、体现公共管理框架要求和加强公共财务资源管理需要的财务报告制度,是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对预算会计处理实务做出了具体规定,但却忽视了预算会计报告。年度预算报告的编制是依据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下达的有关决策编审规定组织进行的,各报告主体没有统一的政府财务报告制度可循,因而也就无法编制完整地反映政府整体受托责任并有助于决策的财务报告。因此,为了建立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我国可以借鉴新西兰的做法,打破按组织类别分别制定预算会计制度的现状,针对会计交易和事项制定为各单位遵循的统一的财务报告制度,进而为编制合并的政府整体财务报告提供便利条件。

(三)将预算会计报告扩展为政府财务报告 新西兰公共部门财务报告的内容相当全面、详尽,除了提供有关政府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还包含了大量有关政府财务状况、运营业绩和现金流量情况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既有财务信息,也有非财务信息,几乎涵盖了政府所有财务和非财务活动的详细情况,能够让使用者更好地评价报告主体及其管理当局的服务业绩和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并做出相关的决策。新西兰引入完全的应计制基础实际上是为公共部门财务报告能够涵盖更广泛的绩效信息提供技术支持。目前我国提供政府财务信息的对外报告主要是“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报告”,由于强调为预算管理服务,除了反映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其结果外,并没有提供更多的与预算收支无直接关系的重要财务信息,因而无法反映政府部门的财务状况、运营业绩、公共服务成本以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更无法满足我国政府改进管理方式、加强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因此,我国应当将现行的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扩展为政府财务报告,建立包括基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其他附表和必要的补充信息的全面完整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并考虑相应地增加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内容,使其能够涵盖所有相关的政府财务收支活动及其结果,同时用特定的议题、图形、图表和表格等形式,对涉及财务、非财务的事项及相关的公共受托业绩加以描述。要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首先必须分项目、分阶段地实施应计制基础,扩展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和内容,建立健全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所以,我国改革预算会计报表、建设政府财务报告将是一项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对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政府绩效评价与政府会计》,大连出版社2005年版。

[2]陈小悦、陈立齐:《政府预算与会计改革――中国与西方国家模式》,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

[3]楼继伟:《政府预算与会计的未来:权责发生制改革纵览与探索》,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版。

[4]IFAc,Implementing Accrual Aceounting in Government:The NewZealand Expericence,Occasional Paper 1,October 1994

[5]Joanne Lye,Hector Perera and Asheq Rahman,The Evolution ofAccrual-bosed Crown(Guvemment) Financial Statements in New Zealand.Accounting,Auditing & Accountability Journal,2005.

[6]June pallot,A Decade ln Review:New Zealand’s Experience withResource Accounting and Budgeting, Financial Accountability &Manag-ment,17(4),Novermber 2001.

[7]Kevin Simpkins,Budgeting and Accounting Issues-NewZealand Presenration to the Intematia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 Pub-lic Sector Connnlttee Execurive Forum,April 1998.

[8]Mark Champoux,Accrual Accounting in New Zealand and Aus-tralia;Issuse and Solutions,Harvard Law School Federal Budget PolicySeminar Briefing Paper No 27.2006.

[9]piana,V.and Tones,L,Reshaping Public Sector Accounting:AnInternatioal Comparative View.Canadian Joum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ee,2003.

篇6

2011年2月23日,财政部副部长、中注协行业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军在中注协行业信息化委员会上指出,信息化已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和经济是否发达的新标准,是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推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强大动力。

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是财务管理信息化中重要的一类,它不仅可以进行会计核算,还可以用作财务监督、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为形成真实、完整的其他经济信息奠定坚实的基础,使财务管理突破时间、空间的局限,让信息传递更快捷、开放、灵活。

一、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特征

作为社会发展提供主动力的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更是势在必行。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的流程如图1所示。财务部门所从事的工作只是把手工会计转变成由计算机会计,利用相关财务软件对会计凭证、账簿和报表进行简便处理,本质上与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无差别,远不及真正意义上的会计信息化,不能满足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所以企业的会计信息化仍需不断完善。下面将总结出会计信息化在发展进程中需要满足的特征,企业财务部门可将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改变以往会计工作中信息不集中、闲置等问题,加强与各部门间的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1.财务信息多元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非财务信息与决策更加紧密,企业在做财务管理预测时,需要全面掌握企业的情况。会计信息只能反映出部分财务状况,虽然财务信息在决策中占首要地位,但并非是惟一指标。企业不仅仅需要了解其经济实力,也需要诸如软硬件实力、职工素质、科研实力等表现企业竞争力等指标来代表一所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技术和方法,加入效用价值、无形资产评估、时间价值等形式,衡量知识资本、人力资源等非财务信息,将财务信息向多元化信息转变,以全面反映整个企业的状况。

2.财务目标针对性

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是对预算管理、拨款管理、工资管理、科研费用管理等经济业务进行加工、整理形成综合性信息,具有简单、概括的特点。但是其综合性却无法体现个别重要的经济业务或交易,而且企业的管理者、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不同人士对信息的需求不同。因此,企业各部门在保证会计指标的口径一致,处理方法一致的情况下,应对不同信息使用者和特殊核算业务针对性的提供会计信息,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有效性。

3.财务机制创新性

当前会计信息化在企业的建立和发展,虽然达到了取代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但是并未实现会计信息系统的创新和改进,距离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还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创新财务机制,才能避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混乱,出现例如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独立于企业其他管理信息系统之外的情形。

企业财务信息编码规范化是企业已实现的创新机制之一。信息编码规范化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及财务数据一次性地输入网络财务系统,不仅减少了数据的输入量,避免多次输入出错,而且对实现信息的分析和共享都有积极的作用。

4.财务人才复合性

会计信息化建设需要复合型会计人才来实践会计信息的传递与处理。企业会计信息化的管理活动要求会计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应具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避免发生因缺乏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而出现的数据丢失等现象。另外还需大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企业审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分析评价方法,将信息技术灵活运用到审计工作中,从过去的查错型转变为管理服务型,逐步实现会计信息化审计、网络技术审计,为高层管理人员提出有用的建议或评价,使企业审计向更高层次发展。

5.财务措施安全性

财务信息的安全性是财务系统的保障,关系着企业财务系统的发展。财务信息的安全首先要在总体规划上制定完善的制度,建立网络基础设施,完善信息安全认证机制,达到信息规模化,其次必须运用网络技术健全对电脑病毒、黑客等技术的防范,建立多层防御体系,保证财务数据的安全。目前企业已建立起账务处理系统、业务收费系统、工资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系统等财务管理系统,还需要重点加强各管理系统之间的控制,建立网络访问权限,实行分级授权管理机制,建立资料备份机制。

篇7

【关键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生命周期 融资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它具有创业启动资金少、建成周期短、管理成本低和企业经营灵活等特点,特别是在创新机制和创新效率等方面具有大型企业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目前,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技术创新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力量。

虽然目前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总体的发展势头良好,但在现实中还存在着诸多阻碍其发展甚至威胁其生存的不利因素,诸如持续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欠规范、资金短缺等。而其中资金的巨大缺口是阻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企业在进行自主技术研发过程中和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量巨大,所以如何融资就成为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一样,存在着生命周期,其成长过程可以分为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并且四个阶段的融资特征各不相同。研究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特征,可以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融资提供借鉴。

一、种子期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种子期也被称为创业前期,是科技人员提出高新技术创意设想,并通过其创造性的探索研究,形成新的理论、方法、技术、发明或进一步开发的阶段。此阶段具有强烈的知识创新特征,核心的投入要素是科技人员的智力和技能。这一阶段主要的风险是技术风险,而且风险水平相对较高,国外有关资料表明,在创业前期从创意提出到开发成功具有一定商业前景的项目仅占5%左右。

此阶段企业的支出主要集中于技术研发费用及市场调研费用,没有什么生产和管理费用,也几乎没有经营收入,而研发开支则有增无减,经营风险很高。据美国统计数据显示,约有60%的企业在此阶段遭遇失败。对银行等以获取利息为盈利的债权人及稳健的投资者来说,由于企业利益回报前景不明朗而缺乏对其投资的兴趣。即使对于风险投资者来说,也同样会因为企业规模过小,管理不完善,经营风险过高而缺乏对其投资的吸引力。

该阶段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结构主要由种子资本和政府融资构成。种子资本一般包括发起人的投资、亲朋好友的投资以及天使投资者的投资。天使投资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初期具有重要的地位,虽然其投资的规模以及在各类投资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是,这部分资金却能够有效推动处于童年时期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迅速成长。天使投资几乎是种子期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获得的最有效率的外部资金来源。另外,政府的股权融资也是该阶段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由于天使投资者的数量不多,而且投资资金总量也常常难以满足资金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有发展潜力但不能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只有依靠政府的资本支持才能生存并发展下去。

二、初创期

初创期也被称为孵化期,是科技创业人员或机构将其经过种子期研究所形成的具有商业价值的项目成果,通过产业创业来实现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变的阶段,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创立形成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仅涉及科技人员将实验室成果向工业生产环节转化的技术行为,更涉及到科技创业者把原来较为松散自由的科研团体转化为具有生产经营职能和严密组织结构的经济实体的企业家行为,是取得、运用、整合技术、人才、资金等各种经济资源并创立企业的过程。这一阶段资金需求数量大、投入密度强。此阶段的风险更多地表现为创业风险,即将科技成果向工业化生产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营风险、技术风险、产品风险、市场风险等。

初创期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开始有固定资产的投入,相对于种子期而言,初创期的高科技企业对外部资金的需求更为强烈。但是,从总体上看,企业在初创期和种子期无论是技术还是风险都有许多相似之处,这就决定了初创期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资本构成与种子期差别不大。在这一阶段风险投资家开始介入,形成了以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企业融资阶段。

三、成长期

成长期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经过艰苦创业,实现科技成果向工业化生产的转化后,作为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开始进入其正常的成长发展时期。此阶段企业营业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在20%以上,生产规模向规模经济发展,市场由企业独占或只有少数同行,竞争不十分激烈。这一阶段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风险有所下降,主要的风险是管理风险和由于规模化生产而形成较大资金需求缺口的风险。

此阶段由于生产的扩大和市场的拓展,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对资金的需求较前两个时期有了大幅提高。而公开上市对于大部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并不现实,因为企业要获得上市资格,必须具有几百万元的净资产并支付大笔上市费用,对于一般中小企业来说,上市的门槛相当高。更何况,如果企业接受风险资本家的上市安排,则企业因此而得到的市值增加好处会因为风险资本40%―60%的风险回报要求而变得并不十分可观。因此,对于成长初期阶段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来说,通过公开上市获取发展资金的方法并不普遍,这种融资渠道所带来的成本与风险都是难以承受的。

灵活的企业管理者一般会选择多样化的融资手段,除了吸纳产权资本外,也积极利用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来筹集发展资金。成长期之前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资本结构中,通过债权融资方式获取的资金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一般来说,在种子期和创业期通过抵押或担保而可以获取的债权融资比例只占所有资本来源不到30%的份额。而进入成长期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销售持续增长,市场空间不断扩大,资产负债比例趋向优化,亏损减少,甚至有了正现金流,此时企业具备了吸引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其他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基本条件。

四、成熟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很少一部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会步入成熟期。此阶段企业营业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5%,企业达到规模经济。对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企业发展的生命不仅仅是成熟而已,更重要的是蜕变。蜕变,也称为转型或第二次创业,不仅仅表现在规模由中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转变,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其品质内涵上的转变,即企业经营的高科技业务水平和档次、企业的组织结构、人才素质、营销服务、信息管理、设备技术等各方面都发生深刻的质变。这种转型蜕变成功与否,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成长壮大或成熟衰亡的转折点。这一阶段的风险主要是转型风险,即转型过程中,因涉及大量资源的重组和转换而带来的企业经营收益上的波动和企业转型失败的可能。

进入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寻求国内外证券市场的股票上市不仅成为可能,而且也是它们普遍愿意采用的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从而使产权资本比例提高。另外,高科技企业进入成熟期不仅表现在产品和技术的成熟,也表现在企业管理和内部机制的成熟,一个透明而健全的信息披露机制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其形象和信誉的体现。银行愿意向信息披露充分的企业放贷,因为信息明朗化减少了银行面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

从上面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资金需求呈现不同特点,在种子期和初创期主要依靠种子资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政府扶持;到了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经营开始日趋成熟,可以采取银行借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等多种形式多渠道进行融资。不管采取哪种途径进行融资,能否有效地利用这些渠道融到所需资金成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生死攸关的问题。因此,对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模式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其所处阶段的融资特征,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胡小平・中小企业融资[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0

[2]吕薇.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与实践[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 会计信息披露 制度特征 传导机制

企业对资源的占有与使用能力是其有效信息释放能力的增函数,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信息的有效性及其披露路径成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直接体现,也是企业进入现代经济运行体系的“通行证”。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缺乏规范的财务报告制度和财务信息披露通道,这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因素。因为财务报告制度以及正常的信息披露通道,是企业与其他相关经济主体建立利益“共同体”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建立可靠信誉体制的基本保障。因此,我们认为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探讨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和完善其制度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特征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首先取决于会计系统本身的有效性,一套完善的会计制度或政策体系不仅在于规范会计信息披露行为,而且,还在于使这一体制具有高效率,充分发挥会计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小企业也同样需要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化。然而,中小企业具有与大企业不同的特征:

(1)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性。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界定中小企业或小企业的重要指标之一。“两权统一”是由中小企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决定的。组织化程度低必然使得非程序化决策占据重要地位,这意味着企业家的作用突出,具有灵活多变的经营特点。

(2)市场机制的充分体现者。市场机制本质上是竞争机制,竞争机制的完善程度与企业的市场份额直接相关。中小企业一般在进入壁垒低、竞争激烈的行业;而按照“马歇尔冲突”的解释,大企业通常因其规模庞大而在市场中占据垄断地位,对竞争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在行业中不占支配地位的市场份额是中小企业不同于大企业的共同特征。

(3)资源短缺。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生产要素短缺是中小企业的又一重要特征。这里所说的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才及信息等生产要素。要素短缺虽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但也决定了中小企业通常只能进入大企业不能或不愿进入的小规模市场,所以一般不与大企业形成正面竞争。同时,形成了中小企业独特的经营扩张方式,即只有广泛利用外部资源才能获得稳定发展,包括与大企业形成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

与此相适应,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设计应该体现以下特征:(1)权威性。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这种信息披露的制度约束可能产生如下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增强了信息的透明度,改变企业未来经营业绩的预期,从而影响公司的价值;二是增强了信息的可靠性,改变其关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评价,从而影响会计信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因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出台与实施,有利于激励企业变革创新、指导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的中小企业会计实务,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实现市场风险的公开化,提高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2)简便有效性。会计信息的生成、披露与验证的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时间和资源投入,大量的、详细的会计信息披露与严格的审计,随之而来的是信息披露成本的增加。然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多数是政府有关部门、贷款金融机构和相关协作组织。简便有效的、披露范围较小和审计要求较低的会计信息,可以大大降低中小企业的信息费用开支。(3)保密性。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产业的中小企业所处的行业市场进入门槛低,市场竞争程度高;同时,他们又处于资源短缺的受限环境之中。因此,在会计信息充分披露的程度上要体现保密性,保护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利益不受到损失。(4)灵活性。中小企业利用“小而专”“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特”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成部分,提供优质的零配件和各种社会服务,由此而形成与其他企业之间密切的分工协作关系,因而需要提供满足不同分工协作方式的特殊会计信息需要。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结构

不同的会计制度会形成不同的会计信息结构,企业特定信息结构又取决于其内部治理结构。信息经济学将企业内部治理机制概括为委托一关系,而其治理结构就是人对决策规则的选择方式。与此相对应,人信号的分配方式即为企业的信息结构,它决定着信息资源配置的模式和效率。依据信息与决策权匹配的原理,企业的信息结构应与其治理结构相对称。

从企业制度的演进过程以及各市场经济国家的现行中小企业制度形式来看,中小企业产权结构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主体合二为一,通过所有权对经营控制权的直接约束,在产权上有效地解决了所有者对经营控制者的激励约束问题。与这种产权结构相对应,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简单化,管理权力统一集中于所有者手中,管理者与一般从业人员之间的距离较短,其相应的信息传递层次也少。这样,出于最经济利用信息的原则,企业所有者倾向于由自己汇总分散信息并进行集中决策,以保证信息利用的灵活度和对经营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但是,由于基层分散信息在传递给最高管理层的过程中,没有经过任何分解或只是经过有限分解,因此它不具有规范化的表达形式,而只是包含多侧面信息的一组数据,具有强烈的人格化特征。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者而言,它可以依据在这种特定生产关系下长期形成的经验,准确理解并快速获得该信息形式下自己所需的最小“信息集”。但对于信息的外部使用者而言,他所面对的只是一组庞杂而混乱的数据,难以理解。因此,中小企业的这种信息结构在减少内部信息利用成本的同时,却增加了信息对外披露的模糊度,增大了外部投资者获取和利用信息的成本。

然而,按照可持续成长型企业的思路,中小企业由创业期的资本所有者单方面垄断性地独享企业所有权和组织结果(租金)的最优的制度安排,随着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性的变迁,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法人治理结构,这将成为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中小企业的信息披露结构必须规范化并易于传递,具有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和规范的财务报表体系,发挥会计信息在优化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在这一制度背景下,企业组织与相关利益者信息需求是决定中小企业会计信息结构的两大基本因素。建立在这种企业组织与相关利益者①信息需求双向调节基础上的会计信息包括:(1)总结性、预测性和指导性会计信息三位一体的会计信息体系。总结性会计信息是对已有生产过程投入产出关系的反映;预测性会计信息是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机会与风险的估计;指导性会计信息则是在从经济和非经济双层涵义上反映生产的社会效果,为资源的宏观配置提供决策参考并引导消费结构的优化。(2)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是通过引入信息需求方的约束因子,增强信息使用者在信息形成过程中的控制作用,缓和与消解会计信息披露的道德风险,使信息供给更逼近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求,以保障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提高会计信息在市场运作过程中的有用性及其效率。(3)会计信息披露范式的微观基础在于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终端站的财务报告与披露的创新,使信息需求者能从信息披露中获得更为完整的会计信息。这就要求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既要遵守由信息制造者、投资人及公共监督部门(机构)三方的博弈过程所形成的会计规范(陈信元等,2003),满足会计信息利益相关各方对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信度的要求,同时,还要有选择性的披露和报告对信息需求者有重要性的内容,以便他们能够获得足够的信息来分析评价企业的业绩和前景。

因此,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结构,既要体现信息披露规则的被强制执行,又要反应出在实务中的自愿披露。前者一般由法律规范和准则制度两个层次构成,由专业性规范和相关性规范组成(吴联生,2001)。相对而言,专业性规范对会计的规定更详细、具体,富有操作性,这些通常是借助于准则制度来完成的。而具体的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应该强调的是较上市公司和大企业简化的资产负债表、收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以及简要的报表附注说明。后者针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殊影响,披露有关公司发展前景、社会责任、公司治理以及公司管理部门对会计信息的分析等,提高会计信息对公司经营风险的揭示能力。

三、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实现机制

有效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是一种能有效维持市场稳定、安全和可预见性的基础条件,也是降低社会经济产出边际成本,使资源配置逼近帕累托最优的重要保障。因此,会计信息披露的效率,既来自于披露行为的规范化,也来自于披露传导机制的完善。

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内外部经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内部制度创新、治理结构的调整以及生产经营管理方式和技术的升级,是中小企业成长发育的内在动因。而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竞争机制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则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环境。因此,在实践中,完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传导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信息的实现机制是外部使用者要求通过信息披露及公正的审计等第三者监督的方式来提高企业经营状况的透明度和可靠性,而中小企业只能靠信誉机制来实现。第三方监督所形成的高昂费用,中小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决定了它难于承受。因为,一方面,中小企业不仅资产规模有限,更重要的是,其资产结构以及由此决定的资产质量缺乏竞争力。如不仅金融资产结构扭曲、供给不足,而且知识资本等无形资产严重匮乏。另一方面,中小企业面临的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变数的市场环境。价格竞争、新企业进入、组织内部变动、通货紧缩、以及消费者偏好转变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但是,信息制造者的信誉机制建设可以发挥其重要作用。这种信誉机制并不是建立在道德框架下的行为约束规范,而是一种基于理性预期的市场化行为机制。对这种市场化行为机制的解构,可以通过反信息欺诈的两大基本变量来进行,即虚假信息成本与诚信收益。从提高信息欺诈成本的“逆向定价原理”出发,建立以管理惩罚成本、市场惩罚成本以及违约惩罚成本的企业信息披露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罗正英2002)。对于长期处于进入壁垒低、竞争激烈行业的中小企业来说,利用市场竞争和交易制度的完善,培育起“讲信誉者生存,不讲信誉者淘汰”的良好信誉机制和信用环境,是一种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诚信约束方式。

(2)强化政府、投资人及相关公众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督能力,改进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与效率,是健全约束信息披露行为机制的重要条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重要的是政府对会计信息披露的适度监管,即监管的目标是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可比性和可信性,而不是干预企业管理者的经营行为;监管方式的选择在于畅通会计信息供给渠道,确保企业及时、完整的披露准则制度所要求公开的会计信息;监管的内容只能围绕信息披露内容真实性的核实。同时,也需要从法律上强化中小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义务和说明责任,赋予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进行监督和追究责任的权力。这是因为:①从社会发展来看,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分工由部门的专业化延伸到零部件生产的专业化和工艺过程的专业化,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规模小、自主性大这一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呈现多变性、个性化和多样化,不断扩大自己的实力和影响,而不必过多的考虑广大的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要求。②从企业效益来看,中小企业以其很低的创立成本、组织协调成本,对市场变化反映的高灵活性,经营方向调整的高度灵活性,对大企业的强大的市场力量形成制约作用,在市场竞争中也获得了很大的生存空间。因此,在那些情况多变,充满不确定性和创新的环境中,相对而言,政府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适度监管,是保证市场公平和有效的重要条件。

(3)公司治理结构作为一个制度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徐晓东、陈晓悦(2003)的研究发现,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的公司治理效率较低,孙永祥(2001)的研究发现,民营企业的治理要优于国有企业。较高的公司治理效率,意味着基于公司治理对公司行为约束的增强。在以业主制度为主要形式的中小企业中,资本所有者掌握着企业的控制权利,高管人员要真正承担经营决策失误、信息披露操纵的后果,他们所承担的后果与他们决策时拥有的权力是对称的。这种自我约束机制的培育是生成企业诚信机制的重要基础,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效率提供了保障。这是因为,在中小企业的治理过程中,公司文化必须反映“真实、言行一致、透明度和责任感”的追求,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家族式中小企业来说,传统文化的培育还是其自身的一项优势。同时,中小企业又处于完全的产品市场竞争等外部控制条件下,因而,通过内外部控制系统的相互结合,使更为有效的公司治理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4)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高效率的、权威性的中小企业经济信息中心,以最快的速度向外统一标准的全面的信息,给决策者、市场参与者提供科学的判断依据。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机制,畅通市场信息的供给渠道与传递机制,提倡诚实守信,制订从业人员的道德规范,通过信用规范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形成从立法、信用和道德规范等各方面约束的立体的会计信息披露管理结构。

主要参考文献

蔡 宁、陈功道。2001.论中小企业的成长性及其测量。社会科学战线,1

陈信元、陈冬华、王 霞。2003.转型经济中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案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28~150

林毅夫、章 奇、刘明兴。2003.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制造业为例。世界经济,1

罗正英。200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会计研究,8

孙永祥。2001.所有权、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机制。经济研究,1

篇9

关键词:大厂矿田、亢马锡锌矿、地质特征、找矿前景

Abstract: the same horse deposit is big field research in guangxi factories with low levels of medium-sized tin zinc ore bed. Deposit features research shows that: deposits formed in late yanshanian, after the replacement of filling-ore deposit, formation and mineral field in central dragon box on rock mass, in the area of tin polymetallic in the main output pulse shape, apparently by structural control, deep with silicon card YanHua intense, mineralization strength is a strong regularity alternation under weak characteristics, speculated that deep can appear made contact skarn type zinc and copper deposits.

Keywords: big factories, the main field hyperactivity zinc min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rospects

中图分类号:O7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区域地质概况:

大厂矿田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桂北台隆南西侧,印支~燕山运动期受挤压隆起,形成北西走向复杂的丹池褶断带,呈NW向狭长带状展布,构造带以压性为主,形成紧密褶皱、逆冲断裂及横张断裂,控制着后期改造作用,矿田内沉积了泥盆系下统至三迭系上统的碎屑岩、碳酸盐岩、硅质岩,其中,泥盆系地层是最主要的赋矿地层,具有沉积厚度大,炭质含量高,成矿元素Sn、Zn、Pb、Sb、Ag、W等含量高;地层岩性组份复杂,层理和裂隙发育,层内伸展剪切褶皱、层间滑脱带、早期断裂的张性活动等特征(图1)。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出露的地层为中泥盆统纳标组(D2n):灰黑色钙质页岩、泥岩夹泥灰岩,细砂岩层,沿纵向岩性递变韵律明显,横向上夹层相变、尖灭、交错变化大,中泥盆统罗富组和上泥盆统榴江组地层,仅分布在矿区的北及北东部。

纳标组地层在亢马矿区顶底部都未控制,据钻孔资料其总厚大于500m,其岩性变化有向深部泥灰岩增多的趋势。

2.2构造

矿区主体构造骨架走向北西,受丹池褶断带所控制,其褶皱为龙箱盖不对称背斜东翼的一部分,单斜构造中小型揉皱、扭曲发育,规模多在几米~几十米之内,矿区内较大的褶皱构造主要有:罗拐坡倒转背斜,六洞背斜,化工厂不对称背斜,罗家向斜,化工厂向斜。以上褶皱均规模小,消失快。

矿区内断裂构造,以其走向大致分以下几组。

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组:以北西向较为发育,成矿后发生的断裂,规模较小,对矿体破坏甚微,成矿前形成。

成矿期继续活动的控矿、导矿断裂组:车河纵向逆断裂,走向北西,倾向48°,倾角50°~60°,为丹池断裂组之一,是东矿带的主要控矿和导矿构造;谭家沟横向张断裂,为矿田内三大横向断裂之一,亦为主要的控矿构造,本断裂错开纵向断裂组;牛角湾横向张断裂,性质与谭家沟断裂相似;亢马南横张断裂,与牛角湾断裂近乎平行,但规模小,断层近侧节理及层间滑动很发育。

裂隙带组:裂隙带走向与丹池褶断带走向交角20°,裂隙带上部以细裂隙为主,由大量的微细裂隙组成,延深大,上宽下窄,上部以细裂隙为主,下部汇聚大脉增多,单位含裂隙率为中密边疏。

矿区内地表无岩浆岩分布。

3 矿体特征

亢马细脉带型锡锌矿床赋存于中泥盆统纳标组含钙质页、泥岩层中,矿体西倾,产出明显受断裂构造控制,与沉积岩相关系不大,其矿体主要由密集的穿层含锡硫化物石英脉及顺层带状矿化所组成, 以穿层脉状矿化为主,穿层矿脉呈NW、NNW向延伸, 倾向SW 。 矿床中主要有7个矿体,其各矿体基本情况如下表:

以1号矿体为主的7个矿体都分布在同一矿化带内,各个矿体在1号矿体的上、下盘之间,矿体间距10~20m不等,呈平行式排列,在矿化强的地段,几个矿体时有连成一体。矿化带由密集的细脉组成,延深中下段时,矿化带明显变窄,其细脉带分布范围长而宽,展布近北西向,与龙箱盖主背斜基本一致。主矿化带位其南东部,其北西段有稀疏细脉分布,产状与工业矿体相当。

矿体分布严格受细脉带构造所控制,含脉率高,矿化强而为矿体,细脉带规模与矿体规模成正相关系,细脉带中心部位细脉多且矿化强,故矿体皆赋存其中。亢马细脉带产出特征是上宽下窄,在深部细脉汇聚出现大脉。

各矿体地质特征相似,赋存在细脉强矿化带的中部,各矿体一般都出露地表,多具分支尖灭再现或过渡为矿化体,矿体倾角上段为45~47°,中下段为50°,下段为52°,即倾角呈上缓下陡。除1号矿体规模大、形态较稳定外,其余矿体规模都很小,形态变化也较大,工业矿段多且不连续,内部结构较复杂,其结构形式基本分以下几种:单一大脉,细脉组合,大脉、细脉和层脉组合,层面脉和大脉组合,层面及裂隙细脉组合,大小型裂隙脉组合。

矿石矿物主要有锡石、铁闪锌矿、磁黄铁矿、毒砂、黄铁矿、黄铜矿、硫锑铅矿、方铅矿、白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方解石,少量电气石、萤石、白云石等。

矿石结构、构造:主要构造有脉状构造、块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条带状构造等。主要结构有自形~半自形结构、它形晶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充填交代结构等。

4 围岩蚀变

主要蚀变有碳酸盐化、硅化、矽卡岩化、角岩化、磁黄铁矿化、黄铁矿化,次有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电气石化等。

具有找矿标志的碳酸盐化、硅化是主要矿化围岩蚀变,分布于含矿细脉带的顶部和两侧;其深部具强烈的角岩化、矽卡岩化侧指示有隐伏岩体分布,亦预示锡石--硫化物矿体将过渡为锌铜型矽卡岩矿体。

5 矿床成因分析

5.1矿物质来源

亢马细脉型锡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在总体上与大厂矿田总的物质来是一致的,概括而言,Sn、W、Cu等元素主要来源于岩浆岩,Pb、Zn、Sb、Ag等元素则有岩浆源两个双重来源。龙箱盖黑云母花岗岩属富锡的花岗岩类,稀有元素含量高于一般贫锡花岗岩类岩石。挥发组份F、B和Rb、Be、Li元素含量高,地层中微量元素的高地球丰度值为矿体的形成提供了主要的物质来源。

5.2成矿机理

亢马锡锌矿体主要分布在纳标组的钙质泥岩、页岩夹粉砂岩层中,其倾向与岩层倾向正交,切层产出,矿化强度呈上弱下强的规律性递变特征,、地层层面以及小褶皱转折端的虚脱部位充填、交代。断裂为受阻的含矿热液提供了较好的容矿空间,并在有利区域富集、沉淀成矿。

6 找矿前景

亢马矿床位于龙箱盖黑云母花岗岩体的东侧外带,成矿作用受晚期伸展体制作用下的构造组合所控制,燕山晚期的岩浆侵位对成矿起主导作用,它提供了载矿热流体和主要的成矿物质。矿床分布、产出形态,少量来自地层,经活化、迁移、混合、富集形成矿体。矿区有矿体、矿化和综合物化探异常强烈,深部具角岩化、矽卡岩化增多,锌、铜矿化增高,其矿带向深部延伸,出现品位变富的裂隙大脉,推测深部可出现接触交代的矽卡岩型锌、铜矿床。

综上所述,亢马矿床具中高温热液成因特征,为后生充填-交代锡石硫化物细脉型类矿床,其矿床规模向深部可望找到富矿体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郜兆典,大厂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远景,广西地质。2002, (9)。

2、陈毓川。大厂锡石-硫化物多金属矿带地质特征及成矿系列。地质学报。1985, (3)。

3 雷良奇.广西大厂超大型锡一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机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28~ 32.

4、韩发,赵汝松等,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地质及成因,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2

篇10

国外的大学新生社会适应性研究大多从社会学、心理学的某个维度来探讨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已经形成若干有影响的理论或模式,诸如脱离理论、活动理论等。按照美国学者哈维格斯特的观点,大学新生要适应熟人社会的脱离,与同龄人建立快活而亲密的关系、承担公民的社会义务、提高大学学习能力。米楔尔认为所谓的适应指针是:现在生活很愉快;有健康的身体;与家人、同学和教师的融洽关系、情绪都觉得愉悦;喜欢大学学习或活动;学习积极上进。

对大学新生群体来说,个体社会适应的研究分为 “生存性社会适应”与“发展性社会适应”两大类。生存性社会适应主要指大学新生在现实学习与生活中能够独立生活、积极学习的程度;发展性社会适应主要指大学新生在社会和高校中,能够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程度。陈勃教授研究发现良好的发展性社会适应能提升大学新生的生活态度与学习积极性继而促进生存性社会适应。

同时在大学新生社会适应和突发事件下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研究中将大学新生社会适应界定为个体与特定社会和学校环境相互作用达成协调关系的过程以及这种协调关系呈现的状态。对不同的个体来说,社会适应不是“是”与“非”的问题即适应还是不适应的问题,而是适应程度的差异问题。社会学家刘伟在大学新生社会适应研究中将大学新生社会适应界定大学新生脱离中学教育后,面对新的大学环境中,进行学习和生活各方面的习惯、认同和满意程度。

本文在研究该领域先进理论的基础上,把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定义为大学新生在自身角色转变过程中的社会适应、通过心理调试改变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大学新生与大学新环境的协调关系。把大学新生的社会适应维度分为三个:大学新生的社会角色定位、心理适应度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大学新生社会适应的体现

(一)大学新生社会适应与主观幸福感

社会适应能力强的老年人,其精神生活丰富、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高。欧阳雪莲等学者提出主观幸福感就是个体自己对自己生活的一种评定,社会适应能力强的大学新生也具有较强的主观幸福感,但是大学新环境,尤其是远离家庭居住地的大学新生具体生活中的社会适应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大学新生社会适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在不同的方面其社会适应也具有差异性,不同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学习方式适应、实践活动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和角色转换适应性对大学新生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地影响,而社会整体变化的适应性对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的预测效应。

(二)大学新生社会适应与精神生活

大学新生社会适应与精神生活,学者刘颂指出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即是心理健康又是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关键,良好的社会适应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新生社会适应良好是成长成才的目的,而表现为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则是实现社会适应良好的前提和条件,更是推进健康老龄化的关键。

三、影响大学新生社会适应的维度分析

绝大部分关于大学新生的研究是将其看作一个客体,是一个需要帮助和照料的群体。关于大学新生社会适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学新生社会适应的内容、不同个体具有社会适应差异性的原因及其社会适应对大学新生精神生活和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这二个方面。

大学新生社会适应研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所关注的适应内容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有社会角色的适应、心理适应及大学新生具有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三个方面。

(一)大学新生对社会角色定位的适应

单位个体从中学到大学的社会经历不同的任务分分工,会扮演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以往的工作或认知角色发生转变,必定在社会角色定位上产生诸多的不适应性。学者姜德珍从学习方式转变的视角下分析了大学新生对新的社会角色扮演的适应,大学新生新的社会角色的适应是提高大学新生身心健康和生活水平最重要的因素。陈勃在《大学新生社会适应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指出,大学新生由于社会经验和心理成熟度的特殊性,面对社会角色的变化具有更大的适应困难,在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角色转化等大学新生需要适应的内容中,最主要的是对新角色的适应。

(二)大学新生心理调试的适应

大学新生处于人生的关键转折时期,在这个特殊的阶段个人的身体、心理等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自理能力降低、精神和智力衰退,大学新生应该积极的心理调试,保持良好的心态。心理学专家高之旭在研究大学新生生活质量中发现大学新生社会适应的内容应是心理健康,具体有身体、智力、情绪协调,人际关系良好,有幸福感和有效率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的应对这些变化是大学新生社会适应的最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