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方向范文
时间:2023-04-02 01:36: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教学环节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各个行业和领域与世界接轨的进程的不断加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高等学校作为我国的高级人才的培养机构,肩负着为祖国培育新世纪专业人才的使命。所以,如何加强和改进我国的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关系着信息技术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
结合目前国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需求状况,我校确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具有“强能力、宽适应、重创新”的创新型人才。第二,根据信息社会的发展及行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从“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四个方面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同就业需求错位
高校培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理应同时掌握基本知识和技术,学生在实际计算机管理工作中也应该能够胜任。但是目前高校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还过分的重视其理论知识的学习,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远远不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就无法在工作中发挥作用,出现择业就业难的现象。例如,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中,对于电路原理、模拟数字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汇编语言等一些主要的课程中,学生在掌握的往往是这些课程的基本理论。也就是说学生要掌握电路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什么叫模拟数字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有哪些。在课程上,学生学习的这些基本的概念知识,而课程上学生并没有实际操作,因此在实践工作中也就得不到运用。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通过对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观念的了解,我们发现,该学科是一种基于算法理论的学科,要求良好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算法知识和研究能力。也就导致了传统的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培养方面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学术造诣和研究潜力,这种教学观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的研究能力的进步和创新能力的缺失。这种能力的失衡恰恰是和当下社会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的要求相违背的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更多的以操作和动手能力见长的毕业生。所以,我国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关键性问题就是高校毕业生的能力结构和企业要求的失衡。
(三)师资建设不够完善
实践中我们发现,目前我国从事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师主要是专门的知识传授型教师,他们长期的从事重复的理论教学工作,并不参与相关的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相关研究,也不从事其他的实践操作和技术应用活动,单纯的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知识。这种专职理论教师的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模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在实践环节的能力不足。另外,据统计我国现阶段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活动的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并不高,且在从事教学工作之后并没有一个合理的发展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的有效途径,导致了教师的理论知识的落后。
(四)计算机专业特色没有突出
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采用的教学计划基本是一样的,并没有从学校的发展出发,很多学校照搬一些名校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使得学校自身的特色无法凸显出现来。学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和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并没有突出的特色。无论是专业学生还是非专业的学生他们所接受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也基本一样。因而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没有突出的特色。例如,计算机课程使用的基本教材同其它专业使用的教材一致,而计算机中实践教学诸如电子工艺实习、硬件部件设计和调试以及工程实践等学习,教师还没有花太多的时间进行教授。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的措施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要进行专业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也即关键问题就是首先要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也就是要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虽然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却面临尴尬局面。一方面企业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一个普遍问题。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学校不了解企业对学生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需求,也即专业设定的培养目标没有同市场需求有效接轨。按照目前各工科高校的情况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主要集中为研究型和应用型两类。为了明确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目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高等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以及我校的具体办学条件、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办学条件及本专业所招收高考学生的层次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规格上。但这里定位的“应用型”人才并非单纯指《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所指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除此之外,还包括软件工程和计算机工程两个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综合这三个专业方向来进行人才培养的。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的制定
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的制定一方面参考《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中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建议;另一方面借鉴NIIT和QUT经验,专业课参考严谨的产业调查结果,旨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强的工程技术人才,具有职业指向性强的特点。NIIT课程根据工业界和商业界实际项目开发的需要进行设置,它与IT行业的最新资讯紧密结合。这些课程以一个软件工厂为模型,依据实际的工作环境进行设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能在与企业实际环境相类似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这样能帮助学生熟悉典型的企业中各组织机构的功能,便于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有能力为这些组织机构提供IT问题的解决方案。NIIT课程的特点在于它采用模块化教学法(NES),重视以软件订单项目为基础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开发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实习和实践教学环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原安排的实习时间一般只有5~6周,本改革方案的另一个特色是把实习时间调整为一学期(第四学年下学期),让学生充分了解社会需要,为毕业后的发展确定基本的方向。同时,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强学生毕业设计的组织,提高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水平。举办各类培训班、科技竞赛、科研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等级考试、认证考试和技能考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开放实验室,增加自主设计和创新实验的比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
基于以上对我院该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及课程设置原则的分析,该专业知识划分应主要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基础知识,服务于社会实践的具体应用领域,从计算机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到应用技术实践的知识,都应存在于该专业的知识当中。因此该专业的知识结构应具备以下三个层次的知识:一是专业公共基础理论,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科学技术平台;二是专业基础理论,该层次以第一层为基础,按专业技术特征的不同侧重点,分成不同的专业分支;三是专业应用领域的理论与技术,体现不同专业分支中的关键应用技术。
(五)拓展课模块
拓展课模块又分为专业拓展课和素质拓展课两个层面且都属于选修课,旨在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新知识的获取、消化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的专业拓展课为学生提供了该专业较为深层次和专业外延的相关课程;素质拓展课则为学生在人文艺术领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专业拓展课主要有:计算机算法、Windows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数据库应用开发、多元统计及应用、物流信息技术、Java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Linux操作系统、信息安全技术、Web应用开发等课程;素质拓展课主要有: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中外文化、艺术体育等方面的课程。
结束语
计算机科学是一个技术发展快、更新快的学科,这也就决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具有相对的动态特性。因此,在制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时要以与时俱进的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环境,有利于加强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拓宽学生就业领域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段利华,顾应龙,左国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02:82-84.
篇2
关键词:地方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专业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支撑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技术是信息网络技术。作为培养信息技术领域高科技人才的主要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我国的信息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全国最大的工科专业,在771所高等院校开设。这些高校除了几十所属于国家教育部直管以外,绝大部分是地方高等院校。上世纪末,随着社会需求的强势拉动,地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进行了的大量扩招和新专业设立,地方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依然强盛,另一方面,大量的毕业生无法就业。IT行业就业难,原因在于求职者的知识结构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不接轨,很多人求职无门,众多企业无法招聘到合格人才。分析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专业知识陈旧,专业范围太宽,培养方案雷同。目前,我国高校在计算机领域仅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专业方向,培养方案的高度概括、培养范围的过度宽泛以及专业定位不明、课程面面俱到却无法保证深度等不足逐渐凸显出来。地方高等院校在开设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时,培养方案绝大部分参照教育部直属院校的培养方案,形成了千校一面、毫无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另外,大学计算机专业教材的更新速度以“年”计,而IT产业的更新速度以“月”甚至以“天”计,因此,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的毕业生进入IT行业时,需求与供应的无法接轨必然导致就业受阻。
其二,工程实践缺乏,实践能力差,实验环境落后。信息技术企业衡量求职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计算机工程实践能力。但是,目前众多地方高校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特别是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缺乏,这对于刚毕业离校的大学生,无疑是一个大的障碍。
其三,综合素质的知识结构不完善。软件人才不只是编码员,而应是具有职业发展潜力的高素质软件人才;企业所需要的不只是掌握业界最新流行技术的人员,更重要的是来自文化层面的竞争力。而求职者综合素质的不完善与知识结构的不合理,已成为其进入软件行业的阻碍。
地方高校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现在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深度掌握,专业培养表现为面面俱到而没有针对性、专业方向涵盖太广而没有进行分类细化。所以,早在2005年,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就开始进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此项工作得到了三项山西省教学研究项目的支持。2006年,按照教育部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及专业规范》以及我校作为山西省首届品牌专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特色优势,制定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工程方向)2006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在2006年山西省计算机教育工作会议上得到推广。下面就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办学指导思想与服务定位、培养目标与要求、课程体系设置等问题进行介绍。
2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特点
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在建设和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计算机专业办学思路紧跟时代要求,注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尤其是2000年以来,学院确立了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自身定位目标相吻合、富有质量意识和时代特征的专业办学思路。构建“行业特色明显、专业方向细化、实践技能突出、素质教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山西,服务行业,面向全国,努力把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办成在机械制造信息化行业有明显特色,与山西地方经济紧密结合,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优秀学科专业。2006年培养计划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目标体现了专业细化和社会需求决定人才培养的特点
根据21世纪工程教育和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专业办学理念以及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对信息技术人才需求的特点,计算机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充分体现“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理论教学与科研实践为一体”的办学理念。2005年5月在南京以及9月在武汉召开的计算机专业改革和院系主任论坛上,针对当前我国计算机教育的严峻形势,与会代表达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改革的共识,那就是计算机专业办学指导思想必须体现专业细化的特点以及以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目标的特点,专业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具有个性化和行业特色。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细化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和信息技术四个方向,我们根据目前学院的师资、科研以及教学水平,构建了“计算机工程”方向的培养方案。
(2) 培养目标结合了学院已有的办学特色和科研优势
计算机学院经过近10年的发展,在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机控制工程以及在智能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具有了较强的师资优势,所以我们在培养方案的专业选修课设置方面突破了传统的单课选修的方式,构建了三个专业选修模块。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和将来的就业方向进行模块选择。每一个模块都设置了该方向的核心课程,以培养学生的领域知识。
(3) 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突出了知识深度的特点
在进行专业方向细化的前提下,本计划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强化知识的深度的特点。在培养学生掌握本学科核心知识单元的基础上,要在专业知识的教育上充分体现深度优先的原则。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加大了“高级程序设计基础”的教学和实验时数,由原来的48学时改变为80学时,以强化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将原来96学时“电路与电子技术”拆分为“电路与系统”、“模拟电子与数字电子技术”,学时数扩展为160学时,突出电子学基础对于计算机发展的重要性和基础性;增设了“数字信号处理”和“嵌入式系统”两门核心课程,以适应当前IT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
(4) 加大了实践教学时数,突出了实践技能的培养
突出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2006培养方案中,学生四年的总课堂教学时数为2230学时,其中实验和实践教学就占到1024学时,实践教学的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31%。本计划较大幅度地增加了核心课程的实验时数,增加了程序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数字系统综合实验周、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周、嵌入式系统综合实验周,将原来的计算机组成综合实验周提升为计算机组成课程设计。
3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
篇3
关键词:专业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就业竞争力
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突出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青岛农业大学从2008年起对本科实施按大类招生。其做法是:学校将全部本科专业按其“血缘”关系的远近聚集成若干专业大类,每一专业大类对应一个或多个专业,按大类招生,新生在一年级按所在大类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培养,第一学年末按学生志愿和成绩进行专业分流,每位学生对应一个具体专业,从二年级起各专业按其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培养。按大类招生是学分制的延伸,这对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更广的空间和更有利的环境。要实施按大类招生,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是首当其冲。我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这4个专业一起形成一个大类。如何构建教学计划,培养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形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是摆在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我校在2008―200年中2个学期所开展的大类招生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研讨和修订工作,对此进行探讨。
1人才培养定位和指导思想
青岛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物类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多科性省属大学。这决定了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办学定位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这是制定其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为使培养的学生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要求培养方案的设计能为学生提供宽厚的专业基础理论,以及在某一专业方向上的精通见长[1];教学内容要紧密结合经济社会需求,要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等素质的养成,要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空间;培养方案要具有开放性,便于吸收学科发展的新成果。
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上述考虑,我们确立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外语、数学、物理、电子电路等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宽厚,并在某一专业方向上见长,能够在计算机软件、硬件或网络方面从事设计、开发或应用研究等专业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3培养方案的内容
为保证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能有效支撑起上述培养目标和贯彻前述先进理念,我们先后研读了《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简称CCC2002)和IEEE Computer Society/ACM制定的《Computing Curricula 2005: The Overview Report》[2],调研了北京邮电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办学情况,并结合本校实际进行分析,确定了具有如下门类组成的课程体系:
1) 人文社科类课程。包括“两课”和其他人文课程,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其思想品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等方面的教育任务。
2) 体育运动类课程。传授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形成体育锻炼的良好素质。
3) 工学学科门类基础课程。这也是大类内公有的课程,包括高等数学(上、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电路、普通物理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
4)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与核心课程。包括离散数学,硬件类课程(如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微机原理与应用等),软件类课程(如计算机程序设计层次化系列课程、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系统概论、软件工程等)和计算机网络课程。
上述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理论知识、软件、硬件、网络诸方面的基础,其知识体系相对完整又有侧重,体现了专业基础宽厚的理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为学生在专业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例如这里没有单独开设“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而是将其融合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成为“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内容以后者为主、兼顾前者,教材采用王爱英主编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5) 专业方向课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广,方向多,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是一对矛盾,面面俱到地学肯定都学不精。为能使该专业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创业市场上具有优势,我们分以下两步走:首先,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了计算机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和嵌入式系统3个专业应用方向;其次,选课时要求学生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己的主攻专业方向,努力打造自己在该方向上的专业特长,形成优势、提高竞争力,同时还可选修其他方向上的个别课程,但一定要突出重点,不能主次不分。
经济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的需求也是在变化和发展的,这应在专业培养方案中考虑到。为此,专业方向设置的主要课程应该是与社会需求密切结合的较先进的应用技术课程和学科前沿课程,它们涵盖了目前社会上热门的IT职业培训的主要方向:.NET架构软件开发、C++、Java、嵌入式系统、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等方面。
6) 素质教育课程。这类课程以全校公共选修课形式开设,内容涵盖人文、经济、管理及其他跨学科课程,培养方案中只规定学生需要修读的最低学分,选什么课全由学生自主决定。目的是促进其学科间知识的协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个性化地全面发展。
7) 实验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毕业实习(论文)等层层递进、综合性不断提高的教学环节,这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为强化这一教学,培养方案中提高了课程学时。
本专业的教学实习采取课程设计的形式进行,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基础知识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其具有参加和承担计算机应用领域小型或以上规模应用项目的能力为目标,共设置了4类课程设计:硬件应用系统课程设计、软件系统课程设计、网络工程实践和动态网站课程设计。在软件系统课程设计中,设置不同层次的项目,满足学生的层次多样性要求,如有操作系统设计或编译系统设计的系统软件类设计项目,还有应用软件设计项目。
为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设立奖励性创新学分。学生参加各种创新设计比赛或参加教师科研课题等可取得这方面的学分。这类学分可替补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学分。
8) 各类课程的学时构成。在上述课程体系中,课内总学时2400学时,实践教学33周,公共课、学科及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的学时数之比为21.7U39U11.3U20U8,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学时数之比为50U28,课程的理论学时数与实验学时数之比为76U24。
4培养方案的教学实施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要着力培养学生下列学科专业能力:计算思维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即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构建模型、设计系统并通过软件、硬件加以实现、系统实施、测试和维护的能力;与人沟通、合作共事的能力;自学能力。为此,我们采取的做法有:
1) 专业基础、核心课程采用国内和国外权威的较新版的优秀教材。
2) 根据学院实验中心的实验仪器设备情况,组织教师按照教学要求自编与之配套的实验和工程实践指导书。
3) 开展校企合作,推行开门办学,实行学分互认,培养学生的项目实战能力。学院与青岛软件园、凯瑞国际职业培训机构等多家单位建立互惠紧密合作关系、双方共建项目实战教学案例库,共建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将对方成熟的IT实训课程作为选修课嵌入到培养方案中,若学生参加了对方的课程实训并通过考试,学校承认其学分。学院每年组织200人次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直接参加其实训项目,由校内和对方教师共同指导。
4) 编写教学大纲时,在课程内的实验项目、实践环节的层次、创新教育等环节上,为学生在课程内的知识单元层面上开辟自主选择的空间,更好地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5) 学校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度,每班都有一名导师对各位同学的选课、学习、规划专业发展方向、成才和就业进行指导。
6) 某些实验课作为一门课单独开设,如计算机基础实验和电路电子实验,以进一步加强实验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
7) 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项目规模大,一般将学生每2~3人分为一组,同一小组的同学既分工明确、相对独立,又相互协作、缺一不可地共同完成本项目的开发。为避免在小组课程设计中,有的同学不积极参与,教师采用随机抽查个人和以抽签方式随机确定一位同学代表本组上台答辩的方式来考核小组的成绩,促使小组内部相互督促、相互帮助。这种课程设计组织方式,既可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能力[3]。
8) 为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期末考试中允许有10%的内容为老师未讲但是指定了参考书让学生课下自学的内容。这就将学生的课内学习延伸到了课外。
5结语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期,学生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呈现多样性和更强的功利性。如何改革传统高教理念,吸收先进理念,并具体落实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以更好地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一个紧迫的课题。本文对我校推行大类招生改革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进行了总结,希冀对本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所裨益,并期待与同仁们对此继续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 徐志伟. 国内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质量下降了吗?[J]. 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9,5(4):71.
[2] 杜献峰,郑秋生,杜俊俐,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浅析[J]. 计算机教育,2009(1):56.
[3] 陈龙猛. 数据库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方法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08(18):88.
Application Talents Training for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Major
CHEN Long-meng
(College of Science & Information Scienc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 266109, China)
篇4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改革;对策;计算机人才
一、前言
随着新世纪社会发展对计算机人才的大量需求,促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承担的人才培养任务更为艰巨。着眼实际,当今计算机学科的整体特征是知识更新速度快、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其中知识更新速度快要求学生高效地、持续地学习新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则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地、及时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然而,当前我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方式,要想满足新时代计算机学科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则相当困难,这也是造成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就业率偏低的最根本原因。所以,积极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时展所需的教学模式,对促进我国计算机领域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极为关键。
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基础知识良莠不齐
对我国大多数院校而言,其中来自农村与小城镇地区的学生依然占据着重要比例。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诸多农村学生很少甚至完全没有机会接触计算机,这就使得农村大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相当薄弱。但另外一部分来自大城市或者家庭背景较好的大学生则完全不同,其通常接触电脑的时间更早也更为频繁,因而这些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较高,甚至个别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已超过了专业教师。基础知识的良莠不齐不但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进度,而且也增加了实际教学的难度。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都以教学型为主,即普遍存在科研水平较低、实践能力较差的情况。同时,由于多数企事业单位对高层次计算机人才的待遇更为优厚,这就导致了一大批高质量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流入了企业或公司等,从而直接影响到了高校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的力量[1]。另外,因多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缺乏程序设计、项目制作等实践经历,致使其很难把自己所要教授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学习与掌握,造成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对策
(一)确立分层教学体系
根据我国目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现状,设置分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更为科学。具体而言,即在第一学年与第二学年以专业基础课、公共课的教学为主,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思想,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在第三学年则要对学生的学习方向进行划分,一种是为系统、软件的开发与研究培养的研究型人才,另一种则是为软件、硬件的开发、经营、维护等培养的应用型人才。[2]这种分层次的教学体系,可以强化“因材施教”的针对性与科学性,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教学实效。
(二)科学设置计算机课程
受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长期影响,相当一部分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依然以“重理论、轻实践”的设置模式为主。这种缺乏趣味性的教学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3]。所以,科学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增强应用计算机课程的比例,组织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应用大赛等,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的趣味性、丰富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三)增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与能力,对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至关重要。具体来讲,一是要将引进运作与培养原则紧密结合在一起,努力提升教师的学历与职称结构;二是重点培育青年骨干教师,为青年教师设立专门的培养计划,帮助青年教师又好又快成长;三是建立专业带头人制度,充分发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带头人的创造等[4]。总之,各大院校应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更为切合实际的方案提升本校的师资队伍力量,进而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改革保驾护航。
总而言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信息化时代需要更优质更多样的计算机人才。因此,我国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必须高度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即提高认识、总结教学经验、推进教学改革,真正把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促使计算机人才培养进入到科学的发展轨道,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水平、高能力、高素养计算机人才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赵致琢,刘椿年,徐满武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育与教学改革研究进展通报批评[J].计算机科学,2000(11).
[2]魏志渊,孙健,毛一平.实验教学环节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
篇5
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
一、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与方案。结合目前国家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需求状况,我院确立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与改革目标:第一,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培养具有“强能力、宽适应、重创新”的创新型人才。第二,根据信息社会的发展及行业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从“强化基础、突出实践、重在素质、面向创新”四个方面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实现改革目标,确定了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总体建设思路:第一,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建设实施计划,在课程改革与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与管理等方面落实相关人员责任,落实专业建设经费,保证按期达到专业建设的目标。第二,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借鉴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成功的经验;了解信息社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需求状况,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办学方向,准确定位,制订与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发展规划。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进行专业建设,面临的首要问题也即关键问题就是首先要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了明确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结合目前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高等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背景以及我校的具体办学条件、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办学条件及本专业所招收高考学生的层次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规格上。但这里定位的“应用型”人才并非单纯指《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所指的信息技术专业方向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建设。确定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一目标后,接着就是要解决“如何培养”的问题,即如何围绕该目标制订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我院在培养方案的制订及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坚持以下主要原则:(1)在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所颁发的相关规范的指导下,合理安排培养方案的各个环节内容。(2)课程体系设置体现方向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时,基于“软硬并举、平衡发展”的思路设置课程体系,涵盖了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相关课程内容。硬件课程体系以嵌入式方向为核心,软件课程体系以Java课程群为核心。(3)课程体系设置体现系统性。(4)坚持“五个结合”的原则。坚持“加强基础与拓宽口径相结合”,坚持“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坚持“教学手段、方法的改革与课程体系的改革相结合”,坚持“统一规格要求与促进个性发展相结合”,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育相结合”。(5)坚持校企共建原则。(6)坚持“名师、名课、名教材”课程建设思路。名师,就是通过课程建设造就国家级、省级及校级教学名师与教学团队;名课,就是通过课程建设将相应课程建成国家级、省级及校级精品课程、双语课程或网络课程,并进一步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名教材,就是建设国家级规划教材或行业规划教材。同时,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切入点,加强多媒体教学课件建设,积极开展电子立体化教材建设,进行网络教学、多媒体及视频技术等现代化教学平台建设,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篇6
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理科专业,通常开设于大学里的数学学院。这个专业通常分为计算数学和计算机软件这两个大的专业学习方向。方向一是以数学方面为主,计算机科学方面为辅;方向二是以计算机科学方面为主,数学方面为辅。大多数的院校在本科阶段虽不作细分,但偏向计算数学方向的居多,包括我的学校也是偏向计算数学。不管分不分专业方向,也不管各个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有多少不同,无数的基础课都会充满这个专业学生的课程表,数学的、计算机的、物探的、测井的都学,可以说上天入地无所不学,但却又不会学得太深入。
从大二开始,我们就会开始接触编程,但也只是接触,如果想深入学习这方面或者是想往编程这方面就业的话,就要做好自学的打算。光是本科阶段教的这些是远不足以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程序员,而且本身同计算机专业出来的学生相比,就落后了一步“专业性”,毕竟我们是数学类专业。
专业学习:基础很重要
大部分的专业往往在大一学的都是一些基础、公共的科目,而大二、大三会学习一些与之前毫无关系的专业课。但我们数学类的专业是不一样的,在大一学习的内容会贯穿整个大学,所以在大一就必须打好基础,否则之后的学习会很难跟得上。高等代数和数学分析是重中之重的科目,之后的学习都是从里面的一个函数方向和矩阵方向延伸出来,特别是其中的一个函数方向尤其重要。大二、大三、大四学习的积分求O限、概率论、运筹学、优化设计、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都与大一打下的基础分不开。
学习虽枯燥,却不易挂科
读过大学的人都会觉得高等数学很难,所以数学类专业的挂科率会非常高,但其实正好相反,我们专业的挂科非常低,就连我们宿舍的学渣一年到头也没见他去补考过。不过挂科率这么低是有这么一个前提的:每次一到期末,我们的宿舍往往都是空荡荡的,所有的人都会去那因为挤满人而只能坐楼梯的图书馆学习。不过有一点大家是没有想错的,我们专业的学习确实很枯燥。它不会像设计类专业那样充满着天马行空的想象,也不会像语言类专业那样充满着妙趣横生的诗文,更不会像化工类专业那样充满着各种神奇的实验现象,陪伴我们的只有那枯燥无比的“0”到“9”这十个阿拉伯数字和那些奇形怪状的数学符号。想要要选择这个专业,就要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当你能够爱上这十个阿拉伯数字,能够发现它们与这些计算符号之间的美,你的数学之路才刚刚开始,毕竟不是谁都能成为华罗庚的。
后劲十足的就业
数学类的专业,在大多数人眼里,毕业后能做的无非只有两个方面:一是当一个数学老师,二是搞科研,继续钻研那十个奥义无穷的阿拉伯数字。这么看来数学类专业的就业似乎太古板而且道路狭窄。然而,这些都是偏见。数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早已是金融界、IT界、科研界、教育界甚至商业的“香饽饽”,数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有着你看不见的“前途似锦”。因为学的是基础学科,所以很多职位都可以在稍微掌握了一些专业性的技能之后就可以胜任了,而且在遇到需要考试的时候,特别是关于数学的考试时,数学类产业的毕业生天生具有优势。虽然我们专业的就业路面广,但是却需要很强的数学能力才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不过说到底,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最好的出路还是读研,特别是读其他方向的研究生,这是非常厉害的一个组合。如果你有很好的数学基础的话,你会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感受到数学给你带来的数不尽的好处。无论是天文学家也好,物理学家也罢,他首先是个数学家,这是必然的,任何一个学科在高层次的较量就是数学的较量。在现在国内外很多科研、工作做得出色的人,他们在本科阶段读的都是数学。
在大学的数学学院里,除了信息与计算科学,大多数还设置了应用数学、基础数学、概率与统计精算、数学与控制科学等专业。这些现代数学的分支超越了传统数学的范畴,延伸到各个社会领域,以数学为工具,探讨和解决非数学问题,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然,这些专业的学生也受到了各个相关领域的欢迎,所以说千万不要觉得学数学类的专业将来就业的道路会很难走,路其实都是自己走出来的,难不难走,取决于自身。
・小贴士・
说到信息与计算科学,肯定就会想到另外一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两个专业的名字看起来很相似,但学习内容却相差很多。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一般是主修数学,辅修计算机。很多学校的这个专业都是从应用数学改变过来的,也算是顺应时代的变化吧。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修的专业课程:程序设计,软件开发,游戏设计,网络技术、电脑维护与组装拆卸等;基础文化课有数学、英语等。
篇7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3+1”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0 引言
在“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于2006年启动了教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在该政策推动下,一批国家级、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相继立项建设。“质量工程”涉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2010年6月邯郸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第六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6月又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教学探索改革。
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1 人才培养“3+1”模式改革
明确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后,根据社会需求、行业背景与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强化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与创新精神,从而达到“学生毕业能就业、就业能上岗、上岗成骨干”的目标,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用人实现无缝连接。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必须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对邯郸学院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制定了“学程分段、专业分流、教学相长、强化实践、重在应用”的“3+1”人才培养方案,即3学年(学时)时间进行学科专业教育,累计1学年(学时)进行工程教育和岗位实训。并于当年启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专业典型实训案例库建设等项目,保障“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实施。
我们对2011版、2012版“3+1”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按4个平台、5个模块以及相应的系列设置,使培养目标得以清晰的反映。课程开设按照学科专业教育、专业技术教育、综合实践、自主教育4大平台设置。学科专业教育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自主教育课程5大模块;每个模块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分成若干系列,每个系列的课程根据重要程度,标定为专业主干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等。专业主干课只限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设置。根据每个模块设定的课程,确定最低学分要求。
1.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①进行市场调查。进企业、入社会、请专家和企业家,了解企业和社会目前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需求和企业用人的标准。
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及行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核心能力的需求,确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③通过地方性、区域性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④由核心课程,引入其前期课程和后续课程,及其相应的课程群,继而确定每门课程和课程群对核心能力的贡献;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得4年后,学生毕业时能够达到企业用人的基本标准。
⑤把相关课程和课程群分层次、分结构、分方向、分平台、分系列进行课程设置。
⑥根据课程的层次和结构,写出相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所讲的内容、实践环节的安排、考核方式、课程设计等。
⑦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加强实训环节,建设案例库,开展案例教学。
⑧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邀请企业一线工程师来校开展短学期教学活动和讲授实训课程。
⑨请企业和专家对培养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评议,提出意见,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
2 课程结构的重组
2.1 课程重组原则
我们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基础,以“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制订出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3+1”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借助邯郸学院嵌入式系统市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高校光电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省级教育创新高地和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合作企业,重点培养Java软件开发、.NET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移动互联技术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围绕上述人才培养特色,根据“三构建三优化”原则,即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构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具备坚实理论基础底蕴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体系,输送应用型人才。优化课程和课程内容,注重实训;优化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注重实践;优化授课学时,注重精讲多练。制订出符合学生知识基础和认识规律、企业用人标准的螺旋递进式“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达到“学生毕业能就业、就业能上岗、上岗成骨干”目标。
根据重点培养方向和“三构建三优化”原则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进行分层次、分结构、分课程群进行重组,以达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效人才的目的。
2.2 实施方案
课程结构重组的实施方案如下:
(1)课程开设设置为学科专业教育、专业技术教育、综合实践、自主教育4大平台。
(2)学科专业教育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自主教育课程5大模块。
(3)岗位实训分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3大部分。
(4)自主教育分为理论系列和第二课堂。
(5)根据专业重点培养方向,构建出专业能力分解表(如表1所示),以及相应支撑课程。
(6)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大实践课程学分比例。学分分配表见表2,集中性实践教学安排见表3。
(7)构建课程体系结构。针对目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问题,改革课程体系结构,拟分方向、分层次地设置课程。分方向设置是指围绕目前社会需求方向的相关知识点组织相关系列的课程。分方向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按照需求方向更好地理顺相关知识点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删除重复、过时的教学内容,增加新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扩展和教学时数减少之间的矛盾,更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分层次设置是指围绕同一个方向的知识点,分层次设立课程,目的是引导高年级的本科生依据自身的发展目标,选择不同层次的课程进行学习。拟围绕方向知识点设立基础、研究、应用3个层次的课程,其中基础层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课程,内容以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为主;研究层次课程主要是针对研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设置,内容主要是该知识点的研究发展、高级设计技术和研究方法的教学;应用层次课程密切结合该方向的应用需要,重点放在应用开发技术的培养。分层次设立课程有利于高年级本科生根据自身未来的设计和特点进行分流学习。
3 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包括基础与专业课程实验、微课设计、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技能培训、各应用方向的技术培训(Java软件开发、.NET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移动互联技术等方向)、各类实习、毕业设计等。同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成立有企业代表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采用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企业培训前延至学校、企业提供真实项目根据教学规律改造为工程案例、“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四合一”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形成全方位的校外实训网络,使企业和学校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利用已有实训设备和先进的模拟、仿真软件建立起固定和流动的校内实训室。至少建立开展5个校企紧密型合作点,每年能新增紧密型合作企业1~2家。
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专业教学、科技开发以及社会化需求为依据,完善“政府资助,校企合作,社会援助,提升办学条件”模式,遵循政府的规划,按照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建设,依照市场需求,以行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积极争取政府的扶持,吸纳社会的捐赠,利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以发展共赢为基础的融资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3.1 实施方案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验与实训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保证新的教学模式要求下的实践教学条件,尤其保证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教学、专业方向实训和CDIO教学的需求。扩展现有的实验环境,结合特色人才的培养需求,计划3年内建设完成综合学生创新实验平台,满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自主实验的要求。实验室按照完全开放式和组合式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完成后的实验平台面向各级本科生,学生提出实验申请,实验室准备并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备,以更好地为学生自主研究创造条件。同时,企业也可前延至学校,建设相关的实验室和实训室,把企业的一些真实项目经过教学改造后转变为相应的课程设计和实训项目,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感受企业文化,经历一个真实的项目开发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密切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的力度。在与企业签订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邀请其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开展项目课程开发和实践,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使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建立一套与培养方案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如表4所示。
3.2 主要建设内容
(1)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打造以真实项目为主体、以生产实际为案例的实岗实训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专业育人、学生就业三位一体,无缝对接”。
(2)在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3)与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开发基于实训项目的项目化校本教材,包括配套教学资源,如项目指导书、项目任务书、项目考核及评价标准等。
(4)与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建立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规范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过程控制和考核标准,共同推进顶岗的力度和广度,提高顶岗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4 结语
经过两年的教改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各项指标已初步实现,并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2011年、2012年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制订2013年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培养细则,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规范实践教学。显然,落实培养方案的最大难度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没有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很难按照标准完成对方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唐剑梅,钟世芬.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2(8):15-17.
篇8
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几乎每个学校都在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热门专业变成各校均在开设的普通专业。但传统的课堂体系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对学生进行能力、技巧和操作方法上的训练,教学效果不理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进行一定的优化与整合,笔者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以下几点看法。本文由收集整理
一、传统的中职计算机课程设计
计算机课程既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当中去,更要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上具有很好的作用。然而,在传统的教育教学理论中,教育实践的主要目标是传授知识。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花费大量的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只有很少的时间用来上机实践,致使许多学生面对计算机手足无措。且大部分学校老师只管上课,而学生上机却由实验员负责或教师只备上课,不备上机,使原本很重要的实践活动变成“搭配”。这种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相脱离,或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做法,势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死板,难以面对和解决新的问题。“是给学生一头猎物,还是给学生一杆枪·”每位有远见的教师都会选择后者。猎物总有吃完的时候,而学生一旦有了“一杆枪”,就可以靠自己不断去捕猎,继续生存下去。由此可见,计算机这一现代学科在21世纪巨大的挑战面前,必须有所创新与行动。
二、怎样进行计算机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优化整合
1.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自学能力为目标
计算机能力和自学能力是学生未来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学生的信息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计算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未来生存能力。“从90年代开始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个重要杠杆,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思维、交往乃至生活”。放弃计算机将不能很好地衣、食、住、行,而尽早地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将会极大地提高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活素质、生存能力。这就要求学生们在充分消化计算机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自觉将实践操作动手能力与之结合起来,秉着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眼、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品质的原则,帮助学生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计算机学科具有更新更快的特点,我们现在讲授的是某一种软件的最新版本硬件的最近资讯,可当学生们真正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原来的最新软件已经被更高级的版本所替代,原来的最新资讯已经变成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永远无法停止它发展的脚步,只能在不断学习中更新知识,与时展保持同步。计算机教师在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拥有了自学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实证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于计算机学科同样适用也同样重要。
2.课程设置应向宽基础、活模块方向转变
实践证明,中职学生的知识面不宽,毕业后就业门路就会受到限制,这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随着科技进步的思想及企业生产组织形成的现代化,职业综合化已是大势所趋,故产生了与专业覆盖面扩宽相适应的课程设置,专业基础知识面加宽产生了所谓群集课程设置方案。其次,来源于现代社会意识的强化,认识到作为现代就职人员,除传统的政治、语文、数学、体育等基础知识之外,还应具有各行各业通用的基础知识,如能源、安全、法律、质量、信息、职业道德、外语、微机等。另外,实践显示人的品格与教养相关,缺乏教养,职业道德教育就会流于形式。因而,学校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开设多种潜能性的、提高人的基础素质的课程,如礼仪、书法、美术、文艺、演讲等。总之,要让学生获得较扎实的基础素质,以有利于培养综合能力,而在课程编排上,则划分成若干中心,形成多个知识模块,模块之间能相对和互相组合。
3.课程设置应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现实就业状况紧密联系
统计数据表明,职业教育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80%以上)从事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工作。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软件人才链中处于最低端位置,在局域网维护与管理、多媒体制作、网站管理与维护、软件编程等岗位上工作的职业学
转贴于
校毕业生相对较少,而实际上这些岗本文由收集整理位非常需要职业学校毕业生,在这些岗位上职业学校毕业生具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因此,在进行课程的设置时,应首先抓住大的,然后兼顾小的,课程的设置上尽量多地向就业面大的方面靠拢;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教育学生不要眼高手低,觉得是基本的能力,就不在乎。要切记事情都是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虽然是大众的工作,但如果在能力上更胜一筹,就业机会就会增加一分。要让学生平时多练,做到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4.以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中出现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设置
篇9
关键词:教学模式高职教育 就业导向 计算机职业教育 计算机应用培养 计算机应用类型
前言
高等职业教育这两年发展很快,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针对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求分析,笔者根据高职教育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结构与应用能力的要求,阐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需作的改进,以及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必须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就业为导向,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计算机类专业方向的设置,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如何制订出一套适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大批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教学模式,正是目前亟需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本专业相关背景及现状
近年来整个IT行业有个非常大的人才需求缺口,但同时我们每年又有大量的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本身就是一个很突出的矛盾,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专业设置、学生能力不能符合市场的要求。
作为IT行业,其本身应用领域是非常宽泛的,专业涉及面广,包含的内容有计算机基础和专业技术等,且该行业具有很广泛的渗透性,使得其就业面很广,例如各种计算机的软件、硬件制作行业,如软件编程、硬件流水线制作、游戏制作、电影和电视的动画制作、银行和商场等场所的数据库的操作、工业控制、机器人等众多领域。计算机行业随着应用的广泛渗透,使其分工越来越细,提出了许多新的专业要求和专业方向。职业教育的专业划分首先应根据不同行业标准和岗位流程为依据重新设立其专业和方向。
目前,我们IT领域教育培养的结果是呈纺锤形,中间部分人才过剩,高端和低端人才匮乏。高等教育的结果是过于重理论、研究,轻视了实际操作和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方面造成教育成本的浪费,另一方面又不符合市场需求,造成双重的社会资源浪费。因此作为高职高专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体现高职特色,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突出“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主动迎合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将市场需求体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理论上必须做到够用,突出能力和实践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工学结合,行为、项目、小组教学法,多媒体、网络教学结合,图文并茂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产业架构中去。这样就对教师有了一个新的要求,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双师型教学队伍不是只拿到一个证书就一劳永逸的,还应为教师队伍搭建一个学校、企业之间的桥梁,让教师知道市场的需求,然后才能将市场的需求贯彻到整个教学当中去,这个过程是不容易做到的,但却是至关重要的。
高等职业教育与短期的职业培训、技工培训有个根本区别,高等职业教育要给人以发展空间,因此理论一定要有,只是有个度的问题。以职业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以课程体系要求基础理论适度、突出应用重点、强化实训内容,融入职业资格素质培养。从企业的技术标准出发,制定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方向、实训计划。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创新性、前瞻性、实践性。
需要根据市场要求灵活调整本专业的培养模式和专业方向的教学内容,以培养与企业直接对口、适应行业市场变化、体现职业核心能力为重点,按行业不同制作领域及工作流程来划分专业方向。在有限的三年内学完计算机专业及应用领域的所有内容是不可能的,学生只有明确了定位,一专多能,才能在今天的行业发展中谋得发展。因此将以前笼统的方向定位方式改进为按模块、按行业准确分工定位重新确定独立的专业方向,对学生就业及教学都是非常必要和切实可行的。
二、根据行业设置对应的岗位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不同的方向所对应的职业资格完全不同,由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对应的职业资格和岗位是灵活多变的,同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所以可以用较灵活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用以实训环节为主,带动教学环节和就业环节,打造一个完整的流程化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具体方向的教育产业服务链。IT领域的需求量大,但能直接胜任工作岗位的人才缺口非常严重。确立正确的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人才缺口的重要手段。
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针对不同的岗位技术,要求学生取得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根据这些岗位需求设计相应的课程,训练学生,使其能够达到企业要求的水平。作为企业往往也是通过这些证书的课程开设情况来录用企业员工的。这些证书包括:毕业资格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根据不同的要求有一级、二级、三级等;三维动画:3DMAX或MAYA认证,Combustion后期合成师认证,三维动画师资格认证;国家信息产业部认证的不同专业的证书等等。
通过系统的教学,要求学生在基本素质、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达到要求。为企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修养、职业道德和健康的体魄;具有较强的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英语应用能力,能处理本专业英文文件和资料、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网络知识;能熟练运用相关专业软件设计制作、掌握基本的行业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其中某个专业的制作软件,能熟练地完成某个专业创作与制作任务;了解对应行业各门类工作流程,有较好的专业沟通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合格员工。
建设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其中,专业课要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体现出职业岗位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组织教学要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教学手段的实施。
重点支持在工学结合等方面有优势的计算机专业高技能紧缺人才的专业;发挥行业主流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
三、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以高职高专任课教师为主,负责课程教学方案的规划落实与联络;鼓励专职、兼职结合的教学团队共同开展教学方案的规划和设计,并欢迎来自企业、行业一线的优秀兼职教师主讲专业技能课程。定期送教师到相关主干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熟悉企业运作和人才需求。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对教师队伍的再教育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对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可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建立“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制订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厚淳,乔宪霞,戴仕明.新时期下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农业网络信息,2006卷12期(2006/12).
[2]徐红.高职计算机专业如何“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培养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计算机的教学是我们急需面对的一个问题。但是,现在大部分的高校还是注重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学生的实践动手的培养不是很重视。现在社会需要的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高校的教学已经很难满足企业的招聘要求。本文主要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和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两个方面来对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析。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
最近几年,我国高校一直都在积极的探索关于计算机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是,由于受到一些国内外一些计算机教育体制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提高学生们计算机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们的计算机实践能力。这使得一些理论知识深学生不易理解的课程在计算机科学教学中占据了极大的比重,而一些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计算机的教学任务中占据的比例较小。高校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但是在计算机科学方面出现了学生理论基础知识不过关,而对计算机的操作并不熟练的问题,导致计算机的教学顾此失彼的局面。因此,出现了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企业找不到合适的计算机应用人才的局面。高等院校无论是在办学过程中还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该加强他们的理论基础的培训以及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提高。
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在传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是培养专业计算机技术人员在算法方面的知识。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导致出现了学校只重视计算机科学技术理论方面的教学,而忽视了计算机应用技能方面的强化训练,致使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不熟练、计算机的管理和开发缺少经验,失去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专业的计算机科学人才就必须同时强化他们的算法知识和应用实践的能力。在当今计算机技术急速发展的今天,这就要求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还需要有计算机实践的经验。企业在招聘到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之后,通过短期的培训就能够担任自己的岗位工作,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对计算机进行熟练的操作,以及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独立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2造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2.1缺乏计算机的实践环节
大多数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只是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将毕业设计作为实践的环节,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根本性的提高。
1.2.2计算机专业的定位与社会的发展脱节
在高等院校中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不匹配。在高等院校中计算机科学专业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而社会所需要的是理论知识扎实,动手操作能力的强的高素质人才。
1.3传统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目前,大多数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还是沿照传统的教学模式。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将现代化的教学应用到传统计算机教学的模式中。
1.4教师队伍的建设滞后
在一些高校中由于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只是忙于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根本没时间去进行计算机教学的培训和实践动手操作的培训。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与社会上先进的技术脱节,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也不能提供更好的帮助。
2.计算机科学技术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为提高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促进我国信息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先需要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下面是本人根据长期在教学工作岗位的经验对计算机的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2.1转变教学理念
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在于培养理论型与实践型相结合起来的综合型人才,这种教学的理念符合现代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要。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应用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社会急需一批经验丰富,动手操作能力强的计算机应用人才,企业在招聘到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之后,希望通过短期的培训就行适应工作岗位。而现在高校的计算机专业主要还是教授学生的理论知识,缺少了实践实习的环节,导致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在工作之后不能及时的适应岗位。高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紧跟社会的发展趋势,培养理论和实践综合能力强的综合型人才。
2.2改革教学的体系和课程的设置
教学体系的改革的目标在于应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应用能力。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学生们的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和职业道德方面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职业素质和实际的工作能力,让学生的德、智、体、美各方各面全面的发展。
高校应该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来设置不同的计算机应用的教学方向,例如数据库技术、软件的开发、软件工程等。在计算机课程的设置方面,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有所放弃有所保留。将课程分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的设置要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实践课要紧跟社会的发展趋势,与时俱进,让学生通过实践课的学习更好的了解企业和工作环境。
2.3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
2.3.1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教学特点要求寻找行业的支持
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教学侧重点在于注重的是学生在实践动手方面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校内的计算机教学设施已经很难适应时代的步伐。因此,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学生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对学校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3.2企业的持续性发展需要学校计算机专业提供人力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的不断发展,在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难度加大。因此,企业的发展就急需一些高技术的综合型人才,这些都需要学校来提供专业的人才。因此,企业和高校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合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结语
综合上述分析,计算机专业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们共同的努力。学校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在计算机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微微.浅谈工学结合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0(07).
[2]赵立宏.浅谈中职学校计算机人才的培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