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范文
时间:2023-03-24 00:4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长歌行》是一首汉族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全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借助朝露易晞、花叶秋落、流水东去不归来,发生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浩叹,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其主旨体现在结尾两句,但诗人的思想又不是简单的表述出来,而是从现实世界中撷取出富有美感的具体形象,寓教于审美之中。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2、我疯狂由于我在乎你,我发火由于我体贴你。
3、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4、重要的不是你得到了什么,而是你给予了什么。重要的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在你离开后,多少人会认为是个永远的损失。在岁月中跋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看淡心境才会秀丽,看开心情才会明媚。
篇3
现在有不少和我同龄的小孩对于读书是异常的烦恼和痛苦。他们的这些家长肯定也为他们读书的问题苦恼万分。有的家长甚至用暴力行为来惩罚孩子。其实这样的方法不但不起作用,反倒使孩子越来越厌学。要用鼓励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同时自己也要做榜样。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知道自己在为谁读书,为什么要读书。
我们读书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长大后能在社会上立足。俗话说的好“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啊!如果现在不努力,等长大了就会后悔一辈子的。
有时我有点儿不自觉,爱偷着玩,可每次都被爸爸、妈妈抓住了,他们总是教育我: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我,你自己不学是你的事,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以后后悔该你自己倒霉……你自己好好想想,好好反思反思。
我也想过多少遍,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可是还是控制不住爱玩的野性,我不知怎么办才好。现在好了,我找到了一个窍门:每当自己在偷着玩的时候或打野,学习不专心的时候,自己就提醒自己,反省自己。我是在为谁读书?当我在玩的时候,别人都在学习,我在原地打转而别人却在进步,会拉很长一段距离的。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用别人喝咖啡的时间读书。”
篇4
大家好!
新学期开始了,经过寒假的歇息、调整,贾老师非常高兴看到大家重返校园!相信你们面对开学也是开心的,面对新的学习是用心的,如果你原来就很优秀,那么就请你继续发扬优点,保持自己各方面的优秀,如果你觉得自己上期的表现不是你最好的,你还有提升空间,那么就请你鼓足干劲儿,不断努力。
还记得我们的学风吗?(请回忆起来的学生发言)
这几个同学说得非常正确,我们的学风是:乐学、会学、爱学、博学。
贾老师希望大家从乐学到会学再逐步达到爱学、博学。
同学们,立春已过,春天来了,万物欣欣向荣。我们学过这样的名言诗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这最美的时光里,希望你们朝着自己目标努力,同时,贾老师希望大家能在学习之余,更加热爱阅读,能够坚持读好书,选择经典的书目进行有品味的阅读。在阅读时候,用心思考,让心灵春*满园,让童年生机勃勃。
亲爱的老师们,看看我们身旁的孩子多么可爱,他们需要你用辛勤的付出为打上灿烂的人生底色。我们唯有用心钻研教材、兢兢业业踏实工作,谨记教风:爱生、乐业、勤学、善教。只有爱生、勤学、善教才能不负孩子的珍贵童年,同时也才能拥有快乐的教育生活,享受教学的快乐。
篇5
已经不记得多久没有听过这么感人的讲说了,以致于以后一直都认为演讲讲的就是矫情,听与不听,说说而已。今天的演讲也是刚好听同学说,这个她以前看过,据说这个演讲把在场的家长、老师和学生都讲哭了。我就有兴趣了,什么样的演讲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人不是普通人。于是从大堆的作业中抬起头来,想要认认真真地听一听,看她说的是真的假的。于是我成了班里第一个流泪的人。
第二个部分的‘爱老师’给我印象最深。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的眼泪大颗大颗地落下来。我不记得是从哪句话开始感动的,只是觉得风趣幽默的语言很吸引人。邹越老师激动地讲,不断地发起互动,直至每个人都潸然泪下。不论是老师是我们。动情的演讲感染了每一个人,更多的同学们开始放开手中的笔,专注于倾听与观看。什么才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什么才叫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的生命要有四分之一由老师陪我们度过,他们无时不刻不再付出着,他们爱学生甚至超过爱自己的孩子!当代农村教师活生生的例子对于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平时总是喊着‘农村里的孩子都比我们的条件好’的这些城市里的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苦,我们才相信我们的一件衣服一件用具对于山区的孩子们是多么得奢侈,而我们是多么得幸福!无地自容。很多很多年轻教师的例子令我感动,而我们身边也有不断付出的老师们不仅是班主任老师,每天,都有很多很多的老师为了我们在校的每一分钟而操劳,而我们还常常恬不知耻地埋怨,比起老师的无私奉献,我们是多么得渺小。
手捂着嘴和鼻子,眼泪顺着指缝往下流,满手的泪。更多的人开始流泪,不再顾及是在学校这样的公众场合。
爱父母。演讲者以饱满的热情与真挚的感情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再一次的无地自容。很多很多的同学一边哭一边给爸爸妈妈发短信:爸爸,我爱你。妈妈,我爱你。
一个人应该有目标,有规划,创造人生更大的价值,那就叫爱自己;要你周围的人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自豪,以你为荣,那就叫爱自己;如果你没有规划,每天虚度年华,那叫糟蹋自己。所以,一个真正爱自己的人,是爱周围的所有的人的。
这段精彩的话令在场的人无不动容。不得不佩服演讲者的巧妙,已经到了演讲的部分,而此时最后一个‘爱自己’的主题将其升华,同学们自发地鼓起了掌。
演讲结束,教室里鸦雀无声。
女生们趴在课桌上,男生们装作不经意地望向哪个地方。
此处无声胜有声。
我们感动了,我们流泪了,平时叫嚣着一切不公平的我们。为什么?
为什么。
因为生命彼此重叠。
老师们,我爱你们。
篇6
而后,我把自己上上下下地审视了一番,思来想去,得出结论:要做精致女人得先从头整治。这头呆板的黑色长直发已跟随我多年,长了自己剪剪,刘海也自个修修,从未踏进美发店半步,以前很是为自己的环保又省钱得意,现在想想,实在不够精致不够有女人味呀,起码,也得烫个长卷发嘛。咨询了一名经常在头发上做出大手笔的女友,她背口诀似地报出几个店名后,又推荐了多款这个水那个剂,念念有词地向我传授长卷发的护理、打理诀窍,我听得发晕之际怯声道:“做个长卷发是不是很贵?”她轻抬了下眼皮:“你也可以试试价格低的,如果不怕变成大妈的话。”
出于吃货的本能,那一笔烫发的巨款在我脑海晃荡了几下后便幻化成好多堆小山样的零食,顷刻,我觉得烫发是桩很不划算的买卖,而且,依照我一贯的懒惰,肯定会为打理长卷发的那些琐碎抓狂,不如,算了吧……要不,咱从脸面人手?据说,化个完美的妆更能体现女人的精致呢!涂点隔离液抹上唇彩,这种技术含量低的活做起来还蛮得心应手,但马上,我遇到了画眼线这个坎儿――手抖如筛糠,可想而知,画出来的“作品”是多么“曲折”!我在心里安慰自己,就当这是印象派画法吧,只是,手抖成那样会不会一不小心戳到了眼睛?我突然紧张起来。很快,我又发现那些刷睫毛膏、上眼影之类的高难度技术活对我而言简直不啻玩杂技!几经挣扎后,我把这一切归咎于自己差到家的绘画功底,想起初中那会儿的美术作业都是让后桌某同学帮我完成的,这就是典型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还有个很纠结的问题――化了妆晚上还得卸妆,牺牲早上时间倒也罢了,还要耽误晚上睡眠时间,这未免有些因小失大了吧?于是,罢战息兵。
那么,着装上能不能往精致那边靠一靠呢?我平时穿衣以自己感觉舒服为准,宽宽大大的棉麻类是首选,虽然有的大长裙看起来很像睡裙,更被老公戏称为被单裙,意思是像拿了被单直接披上身,但本人自我感觉良好,动如风静如树,吃胖了也不容易被看出来,不错不错。可要说精致嘛,的确欠缺了些。于是,有段日子便殷勤地开启了对淘宝和实体服装店的双向关注模式,那些做工考究、修身优雅的衣裙的确精致美好,能令人无端生出败家的冲动,但经过反复思量,终究觉得不适合自己,就算买回来肯定也只能挂在衣橱仅供观瞻。
篇7
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原则
一是实践性原则。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在有意识的学习实践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离开实践的能力是不存在的,因此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同对知识的掌握同步进行;要同课内外学习实践相结合。要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逐步让方法自动化为习惯,让习惯上升为能力。二是主体性原则。学习能力的形成,学生本身的努力是内因,教师的指导是外因。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已有学习能力与现实学习需要的矛盾,以强化学生努力提高学习能力的内因。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适时而科学地进行学法指导和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能力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三是理论指导原则。知为行之始。要避免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盲目性和简单经验总结的狭隘性,就要对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进行理论指导,如对学生进行有关学习能力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的指导。四是渗透性原则。由于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掌握,离不开实践经验的丰富,所以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方法上要注意渗透性,要在各科的教学中,在班级、团队的活动中,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中,从学科、活动的特点和学习实际出发,进行学习能力的渗透教育。
二、课堂教学观念的转变
目前的教学,一直是围绕升学考、期末考、单元考为主线进行的。学校为了争取升学率,只注重分数。教师为了眼前的高分和体现自己的教学水平,搞大量的题海战术,执行的是统一的答案和讲解。如果,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差,就被教师裁定为学习时间不够,做练习太少,于是不断陷入满堂灌、题海之中。付出之后却换不回相应的成绩回报,于是互相抱怨,领导怪教师不努力,教师之间彼此指责占用学生时间太多,家长怪教师不会教,教师抱怨学生脑子笨等等。长此以往,教学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导致学生的学习洞察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的降低,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创新学习的能力无从谈起,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者的作用的确是巨大的,但许多不当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损害了学生的学习潜力。
新课改改革已经实施多年,为什么我们的课堂教学仍然在或多或少地在沿用应试教育的老路?很多教师也反映,自己尽力了,但是既要改革又不能放松教学,很难取得平衡。矛盾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但是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这只能表明教师对教育改革理念的认识不彻底,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只有吃透了,从中找到窍门,自然能游刃有余地落实在实践中,实现素质教育的三维教育目标,即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建立,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在教学中,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建构者,围绕学生的发展来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提倡学生建构主义学习活动。
三、引导学生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
意志是个人在实际环境中确立目的,有主动采取行动来改变环境以满足自己的需要,集中体现出人的自觉能动性,所以,意志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是培养意志品质最根本、最可靠的途径。意志是在不断展示困境的心理体验中逐渐发展、成熟的。作为教师,我们要使学生在点滴小事上、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首先,要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认识,能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样就会在学习失意时,遇到困难难时不妄自菲薄,相信自己的能力,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进行自勉。其次,学生要锻炼自己的自我掌控能力,学习上要更加积极,不能有依赖心理。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好像学习是为了老师而学的。要有经常自我反省,自我制定学习计划,自我监督等,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再次,学生是班集体中一员,与教师和同学都存在着人际交往,在学习的同时还要能融入这种特定的社交环境,与教师和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比如,对教师尊重,言行举止有礼貌,不在背后说教师的坏话、起外号等;与同学之间交往,友爱互助,多向他人学习,心胸宽广,彼此尊重理解,互相不攀比等等。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搜集一些名人名言、格言来激励自己,比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失败是成功之母”等。最后,树立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榜样让小学生能够找到成长的参照物,进行模仿,这也符合学生们的性格。比如,有一位学生各方面素质都很优秀,学习刻苦,乐于帮助人,我经常让学生向他看齐,以他为榜样。
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在预习时,学生要通读一遍,明白教材讲了什么内容,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也可以尝试自己解决。通过预习,在课前对知识有整体了解,学生做到了心中有数,这就避免了课堂上听讲的盲目性,能根据自己在预习中的难点进行针对性地听,提高了听课的效率。
篇8
关键词:时间;物质;运动
孔子在流水旁发出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中一段:“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时间无处不在,它究竟是一个精神上的概念而存在着,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的存在呢?很多物质我们现在还没发现,比如最近二三十年来才发现的暗物质无法通过电磁波的观测进行研究,肉眼和一般仪器发现不了。时间首先已被证明与物质和物质的运动有密切的联系,那时间是不是一种存在的物质呢?只不过我们只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不能亲眼见到而已。对于世界上存在了的许多事和物反而没有身边时间那么直接地感知,我们不一定就在事发现场也是间接地通过现代媒体由人的视觉听觉感知到,但我们确信这些事和物的存在,依据圣经的文本,预设为时间也是被造,在我们通常限定的“人的主观”之外,也不能忽略“上帝的主观”的概念。圣经中上帝对时间有绝对的权柄。[1]所以时间是的确存在的,它以什么方式存在,是以物质方式存在吗?时间是物质吗?
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中,时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2]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是客观的,他将时间定义成“运动的计数”。柏拉图认为,上帝除了给宇宙以有形的扩展或空间的三维延伸外,还给其造物以时间的维度,使其中的永恒成为一种按数运行的永恒形象。牛顿认为时间是运动的参数,康德认为时间是认识的感性直观形式,奥古斯丁则从心理角度去探讨时间。[3]至此,时间有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即物理时间之分,主观时间是心灵对时间的感受由感受个体而决定。我们主要讨论物理时间。
一、时间要用物质运动来计量
最先通过天体运动感觉到时间,东升西落的太阳使地球昼夜循环和月亮的周期性的运动,这些周期性的天象使人类开始明确地感觉到时间的流逝。古代中国人亦有以水来计时的工具―铜壶滴漏,亦会用烧香计时。1283年在英格兰的修道院出现史上首座以砝码带动的机械钟。[4]摆钟、机械表都是利用在重力下机械摆周期摆动的原理。现代的电子手表主要利用石英晶体振荡器产生非常稳定的高频振荡,再经过数字分频后进行计数显示。目前世界上最准确的计时工具原子钟。原子钟是利用原子吸收或释放能量时发出的稳定电磁波来计时的。再加上利用一系列精密的仪器进行控制,原子钟就可以非常准确计时了。时间和物质关系不可分离,马克思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条件。物体运动需要耗费时间,假如这种运动发生错误那得到的时间也是不准确的了。其实不管是哪种计时它们的共同点是以一个有规律的物质的运动来衡量其他物质没有特定规律的运动的快慢。物体某些有规律运动为计量时间提供了方便,可以说现在的计时离不开物质的参与。
二、所有物体静止时间是否停止,没有物质会有时间吗?
宇宙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宇宙中物体是无时不刻不在运动的,绝对静止的物体几乎找不到,时间存在于大家周围是习以为常的了。假设宇宙中所有物体都不运动了,大到星系恒星小到原子和原子核外电子,时间应该定格在停止运动的时刻,时间也不会向前延伸了,此时停止运动了的物体我再给它以时间,物体又会从刚才没有时间而静止回到运动状态,使物体从静止到运动一般需要其他物体的作用力而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恰恰起到物质的作用。运动和变化只有发生在一定的时间里,脱离开一定的时间,运动和变化都不可能发生。
在牛顿时代,认为真空是空无一物的绝对空间。1929年狄拉克提出真空不是经典物理学中一无所有的虚空,而是一个具有最低可能能量的空间区域¨…。没有物质的空间中,一切都没有的空间比真空还“真空”的空间中还会有时间存在吗?时间很难存在在这样的一个一切都没有的空间中,用以描述物质运动过程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时间在没有物质的空间中存在不了,也没有存在的意义。
三、时间的物质性讨论
物质能分为微小粒子,时间也能分,具有瞬态性。物质中的微小组成部分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通过研究又发现了更小的微粒夸克中微子等等微小粒子。时间由现有单位可以把一年的时间分为365天,一天又可以分为24小时,其中每小时可分为60分,1分钟可分为60秒,秒可再分为毫秒、微秒和纳秒。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写道:“请看,现在的时间是什么?这是唯一可称为长的时间,它也不过一天罢了。假使我们再研究那一天,它也不是整个的现在的。一日夜共二十四点钟,对第一钟点言,后的二十三钟点,是当来的钟点;对最后一钟点言,前的二十三钟点,已经过去,中间的钟点介于若干当来和已过钟点的当中。这个独一的钟点,是由许多分秒组成的:试问在来去的分秒以外,现在的时间,还剩多少?假设有一个不可分的分秒,那么只有这个时间的一点可称现在。可是这一点的来去是很迅速,甚至没有经过可言。”[5]
每个人像拥有物质一样像拥有时间,时间也总是伴随着人类世界的存在,从一个时刻变化到另一个时刻。在日常生活中时间有物质化表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由寿命或其他因素决定,在我们的生活中,时间总是恒久地以生命或者变化性地以别的事物为表现形式,我们在消费自己的生命。鲁迅的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是: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使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时间的不对等性,如一个人从家里出发去离家直线距离2公里的地点,去有两种途径:第一种,步行去,用的时间是50分钟。第二种,开车去,道路很通畅只要10分钟,两种途径下人的位置的变化是一样的等效果的,但以钟表的计时开车比步行要少用40分钟,如果以步行运动为标准,步行用去50分钟,显然位置变化一样,因为位置变化的过程所花时间少所以车上的时间过得慢呀。如果以开车人的运动为标准,同样的道理,步行的人所花时间长是不是能认为时间过得快。人对时间的占有和使用会出现短长之分,所以,有的人是常常悔恨时间的,在时间充裕的时期没有好好珍惜地使用自己的时间,到年老时就感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造物主不会大发慈悲多留些时间给他们,最后也将把他们的时间全部收走,令他们相继走向无际的虚无。
最后指出,时间有物质性,时间是有过去和未来的,物质也是有过去和未来的。物质既然是存在物,那么物质就算在原来位置上没移动它也不是只有现在没有过去和未来的。“过去的物质”是存在的,所谓的“未来的物质”也是要存在的。任何一种物质元素都会发生衰变只不过区别在衰变程度大小而已。前苏联有学者就认为时间是一种物质,并试图寻找“时间子”。果真时间是物质的,也是非常特殊的物质需要大家继续去探寻。(作者单位: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参考文献:
[1][3]张缨,时间的非常规表述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7(2):39-42
[2]王萍,刘伟,浅谈中西方时间观念[J].群文天地,2013(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