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安全卫生规程范文
时间:2023-03-30 23:5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厂安全卫生规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申诉人:范某等17名工人。
被诉人:某渔具制造厂。
申诉人的申诉书称:申诉人等17名职工已在该渔具制造厂小灯泡车间工作一年,曾多次要求厂方采取降温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并向职工提供防暑饮料而得不到解决,请求仲裁机关处理。仲裁机关受案后,经调查,被诉方某渔具制造厂是一家私营企业,申诉人范某等人工作的小灯泡车间共90平方米,职工操作台40张,全封闭作业,室内温度为摄氏39度。该厂从未向职工提供过防暑降温饮料。而该厂在答辩书中则称,采用全封闭式作业是焊接需要,原计划给车间装空调但因资金不足而未能落实。仲裁机关认为,该厂违反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应当立即纠正。经调解,该厂同意在一周内为车间安装两台空调机,并每天为职工提供冷饮一次。申诉方表示接受。
专家评析:
这是一起因劳动安全卫生问题而引起的劳动争议案件,经仲裁机关调解得到了圆满解决。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篇2
根据《工厂安全卫生规程》第七章的规定,气体、粉尘和危险物品的工作场所应符合以下要求:
散发易燃、易爆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该严禁烟火。发生强烈噪音的生产,应该尽可能在设有消音设备的单独工作房中进行。发生大量蒸汽的生产,要在设有排气设备的单独工作房中进行。
散发有害健康的蒸汽、气体和粉尘的设备要严加密闭,必要的时候应该安装通风、吸尘和净化装置。散放粉尘的生产,在生产技术条件许可下,应该采用温式作业。
有毒物品和危险物品应该分别储藏在专设处所,并且应该严格管理。对于有害或者有传染疫病危险的废料,应该在当地卫生机关的指导下进行处理。对于有传染疫病危险的原料进行加工的时候,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
在接触酸碱等腐蚀性物质并且有烧伤危险的工作地点,应该设有冲洗设备。废料和废水应该妥善处理,不要使它危害工人和附近居民。
篇3
建立农场式出口蔬菜示范区和蔬菜原料追溯体系,完善原料种植过程中用药信息收集功能和对追溯体系的验证功能,从而提高监管并检验针对性和有效性,是解决蔬菜农残问题的根本办法。建立和有效运行原料基地和种植追溯体系程序,实现与监管、检验的有机整合,达到检企、基地在原料种植、收购过程的互动控制,实现最终产品、原料、基地、种植田块、具体田块原料管理信息、原料收购信息的可追溯,实现信息的可验证,提高企业、基地自检自控能力,保障出口产品的质量安全。发挥示范区的示范作用,推动区域内蔬菜种植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1 出口蔬菜源头管理安全隐患及污染途径
1.1 出口蔬菜源头管理安全隐患
①在农业化学投入品生产流通方面 农业化学投入品生产企业良莠不齐,质量难以保证。部分市场销售的农药名称不一、标签不清、成分不明,甚至有的混合药剂里含有违禁农药成分。
②在农业化学投入品治理方面 非法生产、违禁销售、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现。
③在农业化学投入品使用方面 农业生产者整体知识技术水平不高,违规用药、不按安全间隔期用药、超标用药现象时有发生。
④在原料种植管理方面 乱混、滥用农药,破坏农作物原有的免疫能力,造成病虫害抗性逐年增高;病虫害测报及信息传递工作落后,防治工作不及时,造成防治效果较低;种植距离贴近,防治时间不统一,病虫害交叉感染和交叉为害现象严重;重茬地较多,病虫源基数高;过量使用化肥而不重视有机肥和微量元素的使用,造成作物长势较弱,抗病虫害能力较低。
⑤在原料溯源体系建设方面 原料溯源体系不完善,追溯信息数据采集不全面;有些原料生产经营者自律意识不强。
⑥在原料质量安全自检自控方面 企业原料质量安全自检自控体系不健全,部分企业缺少建立与生产的产品相配套的实验室检测技术能力;原料验收标准和安全检测项目制定不合理。
1.2 蔬菜原料污染途径
影响蔬菜质量安全的污染可分为本底性污染和种植过程污染。
①本底性污染 是指蔬菜产地环境中的污染物对蔬菜质量安全产生的为害,主要包括产地环境中水、土、气的污染,本底性污染治理需要通过净化产地环境或调整种植品种等措施加以解决。
②种植过程污染 主要有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物理性污染是指物理性因素对蔬菜质量安全产生的为害,主要是在农产品收获、运输或储运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慎将有毒有害杂质混入蔬菜中,该污染可以通过规范操作加以预防。化学性污染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农业化学投入品不合理而对蔬菜质量安全产生的为害,如使用禁用农药,过量、过频使用农药等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污染,该污染可以通过标准化生产进行控制。生物性污染是指自然界中各类生物因子对蔬菜质量安全产生的为害,如致病性细菌、病毒以及毒素污染等,生物性为害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控制难度大,大多采取综合措施治理。
2 农场式出口蔬菜种植示范区建设
相对于一般蔬菜种植基地而言,国有农场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①在农田规模、机械化程度、农业基础设施、科技人才队伍、组织化程度等方面。②在土地统筹规划、种植布局规模化、生产管理组织化、技术推广规范化、生产水平集约化等方面。③在农场内推动建立“政府主导、行业发动、企业自律、监管部门齐抓共管”的种植管理机制方面。④在对出口蔬菜生产各环节、全过程进行质量安全监管方面。⑤在实施出口蔬菜安全区域化管理基础上,推行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标准为核心、品牌为引领、市场为导向的“五位一体”的出口蔬菜安全示范区方面。
2.1 示范区“工厂化”种植模式
示范区以国有大型农场为载体推行区域化种植,由企业租赁土地、提供种子,通过农场实施统一育苗、种植管理、产品采收,企业接收原料的方式,按照GAP体系要求开展种植。在种植过程中,从种植环境入手,通过开展种植适宜性的研究,确定种植品种和发展规划;通过制定蔬菜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实现标准化种植管理、农用化学投入品统一管理、农事活动统一管理、同一产品溯源标志、残留监控统一管理;通过物理防控、生物防控等措施实施减农药栽培;通过对种植品种常发病虫草害的研究、信息收集和验证,参考进出口国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确定可用农药名录;通过农残检测中心做好蔬菜生产过程中农残自检自控工作,确保蔬菜原料的安全卫生。
工厂化种植模式:订单评审种植计划制定标准化种植原料安全质量检验检测产品交付。
订单评审:订单包括外部订单和农场自主订单。订单评审包括种植适宜性评审和价格评审以及订单满足生产的能力评审。
标准化种植:出口蔬菜生产的标准化种植,就是遵循统一、简化、协调、优化的原则,对蔬菜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销售等活动进行全程控制。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促进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蔬菜的安全卫生质量。
种植适宜性评审:包括通过分析气候资源、土壤资源、环境条件、地形条件对蔬菜种植的影响作出最终判断: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
2.2 示范区管理模式
示范区由农场统一管理,相关部门和企业联合监管。发挥农场统一管理的组织优势、农业部门植保技术优势和监管部门的监管作用,通过视频监控、采收原料数据、原料溯源信息电子化的管理,构建示范区管理系统信息平台,实现农场、企业、监管部门网络互动。
农场统一种植管理+有关监管部门监管+订单企业监管三结合。
统一种植管理:包括种植计划制定、田块流转、种植过程管理、农业投入品管理、产品采收储运管理、溯源标识管理。
有关监管部门监管和订单企业监管:包括农业投入品管理,种植过程规范性管理,病虫害发生防治及防治效果评价,溯源标识管理,产品抽样检验检测。
2.3 示范区管理体系建设
示范区建立和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针对蔬菜生长特点,对种植基地环境、种子评估、土壤肥力保持、水源卫生防护、田间操作、植物保护,人员安全卫生操作等建立良好农业规范,从源头开始奠定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基础条件,提升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为生产出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提供了安全保障。良好农业规范的实施正在成为增强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国际互信、消除技术壁垒的一项重要措施。
2.4 示范区种植布局
①试验种植区 试验种植区通过吸纳国内外蔬菜领域的高科技成果,使其成为蔬菜科技交流和推广的平台。通过对新品种引进及其栽培技术研究,发展适合本地生态条件的优良蔬菜品种;通过开展广泛的技术咨询与培训,引导生产者增强科技生产意识,促进蔬菜科研与生产水平的全面提升;引进、使用适合本地的新型园艺机械和设备,不断提高蔬菜种植机械化程度和管理水平。
②推广种植区 建立示范区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体系,在试验种植的基础上进行推广种植。开展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科普培训,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以效益引导农民发展蔬菜产业,推广新品种,应用新技术,不断调优品种布局,促进产业升级,稳步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蔬菜产量和产品质量。
③育苗中心(区) 随着出口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花色品种增多、复种指数提高,蔬菜业的产量、效益达到了阶段性的顶峰,为实现蔬菜业持续增收和种植安全,建设蔬菜育苗中心(区),推广机械化育苗。育苗中心(区)的建立,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壮苗率,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和自然灾害的威胁,节约了种子、能源、用工等,减轻了种植户在生产秧苗中的技术压力,促进了蔬菜早熟、高产、高质。
2.5 示范区农用投入品管理
实行农业化学投入品准入、专营、专供、专用综合管理。实行示范区农业投入品市场准入制度,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和输入国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进入示范区。
成立示范区农业投入品销售专营店,执行定点、定牌购买和成分分析确认。建立农业投入品进货和销售登记建账存档备案制度,对每次所进的农业投入品名称、来源、数量、时间、批次和主要去向及时登记建档。定期公布并明示示范区内允许使用、禁用或限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
实施示范区农业投入品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对示范区生产中使用的农业投入品进行监督检查和抽查,依法对农业投入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查,杜绝使用禁用农药的行为。形成农业化学投入品“供、销、用”全程链式管理机制。
3 农场式蔬菜种植示范区溯源体系
总体思路:对不同品种按照其种植田块和采收日期进行标识和追溯。
3.1 标识
实施二维码标识,对原料采收信息进行二维码翻译,建立与管理系统的链接,对收购的原料进行标识,要具体到每个田块、收购日期,并对由原料加工后的产品进行数字标识,连接了原料从收购到田间到产品的所有信息,实现了产品信息与原料信息的互认,起到了田间管理系统中信息追溯与田间管理有效性验证。
原料标识通过对采收原料装载容器进行标识,既满足了溯源要求,又降低了标识成本。
3.2 体系及验证
利用二维码技术建立信息系统与原料、田块、田间管理、农药使用、种植技术信息及加工过程、成品信息的拓扑结构,最大程度地收集基地以及基地周边用药情况,对所用药品进行成分分析和确认,开展收购信息收集,实现对追溯体系内信息的验证。通过信息系统达到预防非指定可用农药的非预期使用,以及防止种植田外原料的非预期收购,实现原料种植、收购控制与监管的有机互动,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
篇4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用人单位是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劳动合同中约定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应属当然。用人单位的名称是指用人单位经过特定机关审查批准登记备案的法定名称。住所是指用人单位依法登记备案的地址或者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证件号码
劳动者是劳动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劳动合同中载明劳动者的基本情况,亦属当然。所谓住所,根据《民法通则》第15条的规定,公民的住所地为其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经常居住地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所谓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1年以上的地方。如果公民由户籍所在地迁出后,至迁入另一定居地之前,如无经常居住地,仍以原户籍所在地为住所。
所谓有效证件,是指在有效期内的身份证明。在我国公民最主要的有效证件就是居民身份证。除了居民身份证,其他有效证件还包括护照,户口簿,离退休证,港、澳地区居民和台湾同胞旅行证件,外籍人士的护照等。
3.劳动合同期限
所谓劳动合同期限,是指劳动合同效力所及的时间长度,也就是劳动合同的有效期限。一项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劳动期限是必不可少的,劳动合同均以确立一定劳动关系为目的,而确立的劳动关系只有在相对稳定的一段时间内才具有意义,因此劳动合同必须具有一定的有效期。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可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工作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所指向的对象,即劳动者具体从事什么种类或者内容的劳动。劳动合同中的工作内容条款,是劳动合同的核心条款之一,它是用人单位使用劳动者的目的,也是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劳动报酬的缘由,是必不可少的。劳动合同中的工作内容条款一般要求规定得明确、具体,便于遵照执行。劳动合同中关于工作内容的规定,既可以是规定劳动者从事某一项或者某几项具体工作,如印刷出版公司的打字、校对、排版等工作,也可以是某一类或某几类工作,如某公司的文秘工作、技术开发工作、推广销售工作等等。无论是某种工作还是某类工作,都要求合同中的规定明确而具体。当然,有的劳动合同中的工作内容条款不仅规定了工作种类,还从完成工作的质和量的方面作了规定,当事人双方对此作出承诺后,就必须严格执行,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工作地点,是指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者工作的具体场所。在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所在地点就是劳动者工作的地点。但是,有两种例外情况,一是用人单位属于集团性公司,有多个子公司分布在不同的地点,二是用人单位属于劳务派遣单位,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后,其具体的工作单位不是订立劳动合同的派遣单位,而是接受单位,工作地点不是劳务派遣单位所在的地点,而是接受单位确定的地点。特别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差异、地理环境、气候、子女上学、就医等原因,工作地点对于每个劳动者来说都是应当考虑的因素。这就要求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要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工作地点,以便适合自己工作、生活的需要。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是劳动合同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劳动者的薪酬待遇。因此,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必须要在劳动合同中予以明确,而不能模糊、不明确,给准确执行劳动合同造成困难,也给用人单位评价和劳动者自我评价其劳动造成困难。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个周期内的劳动时间,即劳动者每天或每周、每月应工作的时间。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需要明确:
(1)劳动者所执行的工作时间制是标准工作时间制,还是综合计算工作时间制,或是不定时工作时间制。
标准工时制是指国家统一规定的,在一般情况下劳动者普遍适用的固定工作时间的制度。具体说就是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不超过40小时。
综合计算工时制是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工作的特殊性不能实行标准工时制,而分别以周、月、季、年等为周期,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特殊工作时间制度。综合计算工时制的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适用综合计算工时的范围:交通、铁路、邮电、水运、航空、渔业等行业中因工作性质特殊,需连续作业的职工;地质及资源勘探、建筑、制盐、制糖、旅游等受季节和自然条件限制的行业的部分职工;其他适合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职工。
不定时工作制是指没有固定工作实践性限制的工作时间制度。主要适用于: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和其他因工作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或企业中的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和铁路、港口、仓库的部分装卸人员以及因工作性质特殊,需机动作业的职工,以及其他因生产特点、工作特殊需要或职责范围的关系,适合实行不定时工作制的职工。
需要注意的是除标准工时制外,综合计算工时制和不定时工时制都必须经过审核批准,方能实施。
(2)劳动合同中还要约定延长或缩短工作时间的情况、条件和处理。
休息方面,按照国家规定,劳动者每周工作5天,休息2天。用人单位要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利,如果因用人单位的原因造成劳动者不能在休息日休息的,用人单位要安排补休;不能安排补休的,应依《劳动法》的规定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
休假方面,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以及新公布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劳动者每年享有11天法定节假日,以及部分公民享有的节日和假日,以及探亲假、带薪年休假、婚假、产假等休假。
这些休息休假问题也必须要在劳动合同中予以明确约定。
6.劳动报酬
所谓劳动报酬,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后,因提供了劳动而取得的报酬。劳动报酬是满足劳动者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主要来源,也是劳动者付出劳动后应该得到的回报。合理的劳动报酬,不但使职工能够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而且对于更好地为社会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报酬一项是必不可少的。
7.社会保险
我国《劳动法》规定,通过建立发展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失业、工伤、患病等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和补偿。社会保险具有社会性、强制性、互济性和补偿性四个特点。我国有关法律文件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缴纳社会保险费。
现行的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社会保险待遇。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劳动保护是指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加以保护。用人单位有义务按照国家劳动安全卫生法规的标准为劳动者的劳动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建立劳动保护设施和相关的劳动保护制度,保证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反之劳动者进行劳动时,有权维护自身的安全和身心健康。这一条款也是劳动合同的重要内容。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的,劳动者有权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在劳动者的各项权利中,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权是最基本的权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与职业危害防护的设置正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权。劳动保护、劳动条件与职业危害防护又具体体现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设置和实施上。我国为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安全与卫生权利,加快了劳动安全卫生立法的步伐,先后颁布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矿山安全法》和《劳动法》,专门规定了劳动安全技术规程和劳动卫生规程等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其实施具有强制性,不允许有任何协商、契约形式,也不允许劳动者本人基于任何动机放弃这项权利。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凡涉及免除用人单位保护责任的条款和劳动者放弃保护权利的条款均属无效。
篇5
关键词: 煤气发生炉;安全;运行
中图分类号:TQ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5-0311-02
1 问题的提出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2013)已于2013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是《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94)的修订版。本次修订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明确规定“压力大于等于0.1MPa的煤气发生炉水夹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150的有关规定”[1]。
2 煤气发生炉简介
煤气发生炉是为化工、机械、冶金、建材、轻工、耐材等行业热加工车间提供混合发生炉煤气的设备,应用广泛。常见的煤气发生炉有一段式发生炉和两段式发生炉。一段煤气发生炉设备简单,由炉体、水夹套、炉顶装置、出渣系统组成,所产煤气为热粗煤气,适应于输送距离不远,对煤气的洁净度要求不高的炉窑。两段煤气发生炉是在一段煤气发生炉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干馏段,使煤在气化之前通过充分干馏,两段煤气发生炉所产煤气比较干净,并且输送距离长,对煤质的要求没有一段炉高,不受场地限制,可进行加压后远距离输送,应用较为广泛。水夹套是煤气发生炉的关键部件之一,水夹套内侧是高温的煤层,煤通过不完全燃烧产生煤气,燃烧产生的热量通过水夹套内的水来冷却。其主要作用是降低火层侧壁温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其次是置换显热,提供生产用蒸汽。根据煤气发生炉型不同,水夹套通常有压力容器型和常压型两种。通常,由于两段式煤气发生炉气化压力较高,探火孔汽封蒸汽压力一般为0.294~0.326MPa,因此,两段式煤气发生炉水夹套为压力容器型。
3 煤气发生炉案例分析
煤气发生炉生产制造单位较多,有正规的、有资质的大型机械制造厂,也有不正规的、无任何资质的小厂,这些小厂不具备压力容器制造资质,生产的产品给煤气发生炉的安全使用埋下了巨大安全隐患,煤气发生炉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
如:案例一、1981年4月24日,河北省某县化肥厂造气工段煤气炉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死亡3人,重伤1人,轻伤4人,经济损失7.8万元。经事故调查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该煤气发生炉的技术资料和图纸都是从其它地方购买的,该设备12mm厚的钢板,只焊透3.6mm,也未进行X光射线检测。案例二、1985年9月2日,秦皇岛市某工厂煤气发生炉发生爆炸,死亡8人,经济损失10万余元。经事故调查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操作工在排除下煤机故障时,煤气发生炉水夹套发生严重缺水,操作工突然发现水夹套缺水,盲目向夹套注水,造成水夹套过热钢板遇冷急剧收缩而龟裂,在水夹套内蒸汽急聚膨胀压力作用下,使龟裂处撕开大的破口造成爆炸。而后夹套剩余的水和汽涌向炉内遇到炽热的燃烧层,产生了高压蒸汽和水煤气与炉内炭火形成二次爆炸。此次事故造成如此严重损失,主要在于第二次爆炸。案例三、2003年9月,某沿海城市一家民营企业煤气发生炉发生爆炸,死亡2人。经事故调查分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2名操作工在上夜班时,因为水夹套产生蒸汽压力高,汽包安全阀时常超压打开,发出刺耳的声音,两人感觉很不适应,其中甲说干脆把安全阀下的阀门关一些,可能声音小些,另一位认为可行,甲就将阀门关了几圈,刺耳的声音没有了。但是危险却降临了,由于安全阀无法泄压,夹套承受压力越来越高,最终发生了爆炸[2]。
4 煤气发生炉安全运行措施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设备存在先天缺陷,无正规设计、制造单位,粗制滥造;操作失误,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等是煤气发生炉水夹套发生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根据笔者多年从事化工设备管理和检修的经验,从以下几方面介绍煤气发生炉水夹套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4.1 设备存在先天缺陷,或检修质量不合格引起水夹套爆炸事故
4.1.1 爆炸原因 ①压力大于等于0.1MPa的水夹套,未按照国家标准《钢制压力容器》GB150进行设计、制造,存在先天不足,使用过程中导致爆炸。②设备检修时,未按照压力容器检修要求对待,随意进行施工,造成水夹套焊接质量低劣,使用过程中导致爆炸。
4.1.2 预防措施 ①压力大于等于0.1MPa的煤气发生炉水夹套严格按照《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09)、《钢制压力容器》(GB150)等进行设计、制造、验收,保证煤气发生炉水夹套质量符合承压设备质量要求[3]。②压力大于等于0.1MPa的煤气发生炉水夹套在设备检修时,承压部位水夹套的检修应严格按照压力容器检修的要求进行:检修单位应取得压力容器相应制造资质;焊工应取得相应特种设备焊接资质;检修焊接后应进行无损检测并合格,需要进行热处理时还应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③此外,压力大于等于0.1MPa的煤气发生炉水夹套的日常使用管理工作中,设备应严格按照压力容器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使用,由专门检验机构定期对承压部位进行检验,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并对缺陷维修、处理,保证煤气发生炉安全运行。
4.2 无操作规程或不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操作工随意对设备进行操作引发爆炸事故
4.2.1 爆炸原因 ①压力大于等于0.1MPa的煤气发生炉水夹套已属于压力容器范围,但有的企业疏于对压力容器的认识,未制定《压力容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随意进行压力容器操作而引发爆炸事故。②企业有压力容器操作规程,但操作规程无针对性、可操作性,使操作人员无可适从,随意操作而引发爆炸事故。
4.2.2 预防措施 制定煤气发生炉水夹套的《压力容器操作规程》,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掌握好本岗位压力容器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并认真填写操作运行记录。
4.3 操作人员无压力容器操作资质证书,违章操作引发爆炸事故
4.3.1 爆炸原因 压力大于等于0.1MPa的煤气发生炉水夹套的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未经质监部门培训,未取得《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质证》,没有压力容器操作技能和工作经验而引发爆炸事故。
4.3.2 预防措施 ①对于压力大于等于0.1MPa的煤气发生炉水夹套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质监部门培训合格并取得《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质证》方可上岗进行操作。②操作人员操作期间应坚守岗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压、超负荷运行。③点火前,认真检查水夹套进出口阀门、蒸汽出口阀门是否完好,并保证进出口水阀门开启;正常运行过程中,应保证蒸汽出口阀门开启、通畅。④水夹套应按规定时间加水,避免断水或水量不足;操作中密切注视水位变化,如确实断水应停炉待降温后再慢慢加水,不可加水过急和直接补充冷水;如因泄漏缺水,可连续加水,暂时维持生产;如发现水夹套进、出口阀未打开,应按规定开启,切不可盲动。⑤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交接班制度,不得在操作时擅自离岗。
4.4 煤气发生炉水夹套无安全附件或安全附件不合格引发爆炸事故
4.4.1 爆炸原因 压力大于等于0.1MPa的煤气发生炉水夹套上未装设压力表和安全阀,或动作不灵敏、失效,在出现超压时,根本不能或不能正确指示其压力和泄压。
4.4.2 预防措施 水夹套应安装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附件,并经质监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安全附件应定期检验,确保灵敏、准确,不合格者及时修复或更换。
参考文献:
[1]GB50195-2013,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3年5月第1版.
篇6
食品安全是一项关系到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1996年第29届国际食品卫生法典委员会(CodexCommitteeonFoodHygiene,CCFH),明确了关于食品中微生物的安全控制不应停留在产品的检测上,应该控制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制备、销售全过程,强调运用良好生产规范(GMP)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HACCP)等科学管理体系,以保证出厂产品的安全性。1999年起将食品中病原菌的危害性列为国际食品卫生法典委员会讨论的重要议程。健全的卫生监督体系是确保生产安全卫生产品的首要条件。良好的生产规范(GMP)是指政府制定颁布的强制性食品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的卫生规范。GMP不仅规定了一般的卫生措施,而且也规定了防止食品在不卫生条件下变质的措施[2]。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是企业按照国家有关食品卫生的要求所制定的食品生产卫生的操作程序。SSOP是一个卫生操作控制程序,强调对食品生产的车间、环境、人员及与食品有接触的器具、设备中可能存在的危害进行预防以及清洁(洗)的措施[3],从而保证食品在卫生条件下进行生产,进一步保证食品卫生安全。HACCP是针对食品生产而提出的新理念,该体系以保证食品安全性为目的,确认从原料到最终产品及其食用方法的整个食物链中的潜在危害,并加以控制,由食品的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两部分组成。
1.1危害分析(HazardAnalysis,HA)
要从原料的生产、加工工艺步骤以及销售和消费的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多种危害(包括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的危害)进行确定,并评价其相对的危害性,提出预防的措施。
1.2关键控制点(CriticalControlPoint,CCP)的确定
关键控制点是指那些若控制不力就会影响产品的质量,从而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环节。一般说来,关键控制点要少于6个。一旦被确定为关键控制点,则都要照例进行监测。所以说,关键控制点的选择是HACCP系统的主要部分。该体系针对食品生产特点,强调对危害的预防,而不是主要依赖于对最终产品的检验,强调利用最少的资源做最有效的事,使食品生产从检验是否有不合格产品转化为预防不合格产品。HACCP系统为食品工业和公共卫生机构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工具。一个完整的食品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应该包括HACCP、GMP和SSOP3个方面。GMP所规定的内容是食品生产企业必须达到的基本条件,GMP为HACCP提供了指导作用;SSOP是对食品加工环境加以控制,可以消除加工过程中的不良因素,从而把重点放在与食品或加工有关的危害上,减少了关键控制点的数量,SSOP对HACCP具有促进作用。HACCP是一种预防性策略,能够将不合格的产品消灭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了产品的消耗。三者的关系如图1所示。可见,HACCP体系是一种建立在良好操作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SOP)基础之上的控制危害的预防性体系。它的主要控制目标是食品的安全性,因此它与其他的质量管理体系相比,可以将主要精力放在影响产品安全的关键加工点上,而不是每一个步骤,这样在预防方面显得更为有效,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有权威的食品安全质量保护体系。
2微生物污染
在食品制造环境中,微生物污染乃是产品受到二次污染不可忽视的主要因素。食品工厂内微生物的来源。微生物体积很小,但比表面积大,新陈代谢旺盛,繁殖速度惊人。食品本身就是营养很高的物质,加之食品加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热和水蒸汽,丰富的营养源和高湿的环境为微生物的繁殖和在空气中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分析结果主要在于微生物污染,而在其关键控制点主要在于限制气溶胶的产生[4],排除已发生的气溶胶,以及防止气溶胶在关键的表面沉降。在HACCP的运用过程中,采用微生物指标,是进行关键控制监测的最有效的方法。关键控制点监测也可用物理、化学及感官评估等方法来完成。
3洁净技术控制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性
过去,控制食品生产车间微生物污染的主要方法是采用低温,利用化学喷雾消毒、臭氧消毒和紫外线消毒等。这些消毒方法存在着一些副作用。直接消毒杀菌方法的控制思路存在一定的缺陷,是对已产生的微生物进行消毒,而且消毒效果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减弱。长期的化学消毒会破坏菌种平衡,并可能产生抗药性菌株。长期的化学消毒对人、对环境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严重时会损伤人的免疫系统;紫外线对动态生产的空气消毒效率相对较低[5],不一定能满足生产要求,还会引起微生物变异[5];臭氧本身也会损坏设备,对人有伤害。国外食品规范与导则均不推荐在食品生产环境使用抗菌涂料。我国卫生部印发《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年版)》,第三十条明确指出:消毒产品禁止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激素等物料。随着GMP、SSOP等管理规范在食品行业的实施,对食品生产的环境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一些食品厂将药品生产中应用较成熟的洁净技术引入食品生产中,作为生产过程中安全保障。现代化的食品工厂采用洁净技术控制生产环境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由于洁净技术安全、有效[10],已成为控制整个食品生产过程中消除微生物污染不可替代的技术措施。这是因为生物洁净技术的提出和发展从根本上消除了细菌滋生的条件,抑制或降低细菌发生,切断了所有潜在的污染传播途径[6],有效地控制了有害的生物气溶胶,解决了空气途径的污染。生物洁净技术不单纯依赖化学消毒,而是采用三级过滤保证送入洁净无菌的空气;通过合理的换气次数和特定的气流组织方式来稀释和排挤室内的含菌空气;通过有序的压力梯度来保证气流的定向流动,防止交叉污染。还有,关键控制点理念改进了全过程控制,引入食品生产行业,用局部净化控制措施替代了全室控制,由于隔离技术直接作用在关键控制生产环境,将最大的微生物污染源——人从生产的无菌关键区域完全隔离开来,限制了无菌生产操作人员与无菌产品的干预或直接接触,使得生产受其他因素影响的概率大大减少,减少了无菌加工的污染风险,同时也因控制体积的减少而大大降低了能耗[7]。
4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的必要性
按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食品工业包括3大类,19个种类,49个小类。第一大类为农副食品加工,第二大类为食品制造业,第三大类为饮料制造业。食品行业跨度很大,急需一本完整的标准来规范不同类型食品加工的环境控制,正确应用洁净技术,将一些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推广开来,以提高食品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和污染控制管理水平。目前我国虽有20个强制性国标食品GMP,但只有少数标准对车间洁净度级别提出具体要求,如GB16330《饮用天然矿泉水厂卫生规范》规定,该厂清洗车间的空气洁净度要求10万级厂房,灌装车间应为1000级洁净厂房或局部100级背景万级的生产线。GB17324《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标准》规定,该厂灌装车间要求洁净度级别达1000级。GB17405《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规定生产保健食品片剂、胶囊、丸剂及不能最终灭菌的口服液,生产厂房要求10万级。但是除了洁净级别外,对整个洁净环境缺少综合性的要求和措施。所以制定一部涉及整个生产环境并突出空气洁净措施为保障条件的建筑技术规范实为必要。为此我国已编写了《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并通过评审。该规范共分11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工厂平面布置、洁净用房分级和环境参数、工艺设计、建筑、通风与净化空调、给水排水、电气、洁净用房的污染控制要求、检测验证与验收。适用于需要使用洁净用房从事生、熟食品加工和生产的工厂的设计、施工、工程检测和工程验收。《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英语译文为ConstructionGuidetoGoodHygienePracticeinFoodProcessing,意即建造食品加工过程良好生产环境(GHP)的工程指南,即主要涉及食品加工的洁净用房。当然食品工业洁净用房的建筑应以实用、经济、安全、节能、环保为原则,应按生物洁净室原则建设,以控制有生命微粒的污染为主要目的,以洁净技术为过程控制的重要保障条件,构造良好卫生生产环境《。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主要规定了食品加工企业的原料储存、食品加工以及包装、检验等过程中需要的洁净用房的基本参数和最低要求,配套设施的基本卫生要求及管理准则。
5规范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设计
对食物的处理、加工、储藏等设施及其使用设备进行良好设计可以创造一个洁净的加工环境以能保持持久地、可信赖地、经济地生产纯净、无污染、高质量的产品。食品工业,尤其是速食产品出现后,为了卫生清洁,工厂各空间需要进一步分离或者说是生产空间“区域化”。面对一系列更高的清洁要求,区域化有助于防止已经热加工或者杀菌的产品与其他物品的微生物交叉污染。以下按《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作一介绍。
5.1合理布局与分区
建有洁净用房的食品工厂厂区内的建筑物的位置应满足食品生产工艺的需要。相互有影响的生产工艺,不宜设在同一建筑物内,当设在同一建筑物内时,各自生产区域之间应有有效的隔断措施。生产发酵产品应具备专用发酵车间。食品工厂厂区应划分生活区和生产区;生产区中应明确区分洁净生产区、一般生产区和非食品处理区。生产车间内应划出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面积和空间作为物料、中间产品、待验品和成品的暂存区,并应严防交叉、混淆和污染。其中:非食品处理区应包括动力、配电、机修等用房和空调冷冻机房等。一般生产区应包括仓储用房、非洁净生产用房、外包装用房等。生产区内有相互联系的不同房间之间应符合品种和工艺的需要,必要时应有缓冲室等防止交叉污染的措施,缓冲室面积不应小于3m2。洁净生产区是核心,洁净生产区应按生产流程及相应洁净用房等级要求合理布局。生产线布置不应造成往返交叉和不连续。有良好卫生生产环境要求的洁净生产区,应包括易腐性食品、即食半成品或成品的最后冷却或包装前的存放、前处理场所,不能最终灭菌的原料前处理、产品灌封、成型场所,产品最终灭菌后的暴露环境,内包装材料准备室和内包装室,以及为食品生产、改进食品特性或保存性的加工处理场所和检验室等。其中有无菌要求但不能够实行最终灭菌的工艺和虽能实行最终灭菌,但灭菌后有无菌操作的工艺,应在洁净生产区内进行。
5.2规范食品工业洁净用房
食品工业洁净用房的分级主要依据食品卫生等级或可以减少产品卫生危害的控制措施与要求的难易程度。过去食品加工一般处于20℃以下,生产环境卫生等级要求不高,如温度保持在一个适宜微生物生长的范围内(20℃~38℃),生产车间就需保持比较高的卫生等级,这由食品生产过程的工艺决定。其次,食品本身的产品属性(包括产品中的水分含量、酸碱性——pH值、营养性以及产品中防腐剂含量)与生产环境要求密切相关。如食品含防腐剂、或碱性特别高(>10)或酸性特别低(<3.5)、或水分含量低的情况下,食品本身抗腐性很强,对生产环境卫生等级要求不高,反之,要求则很高,这会提高产品对微生物敏感度。同样,如对婴儿、儿童、特殊高危人群提供的食品,则对于同样产品,要提高生产环境卫生等级。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宜分为以下4个等级。食品工业洁净用房以控制会对食品造成污染的有生命微粒为主要目的,因此各级洁净用房注重对细菌数量的控制要求。控制参数的确定借鉴了国内外已有相关标准规范。各级洁净用房应符合表2对细菌数量的要求。微生物污染与温湿度密切相关,食品工业洁净用房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成为关键。若生产工艺对温度和湿度有特殊要求,则应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进行合理设计建设;若对温度和湿度无特殊要求时,I级、Ⅱ级洁净用房温度应为20℃~25℃,相对湿度应为30%~65%;Ⅲ级洁净用房温度应为18℃~26℃,相对湿度应为30%~70%。
篇7
(湖北东风汽车公司卫生防病中心 十堰市 4420__)
陈卫红
(同济医科大学劳动卫生职业病教研室 武汉市 430030)
[摘要]:通过定期监测铸造生产环境中的粉尘、毒物浓度及噪声强度,并进行17年动态观察,总结了综合性治理措施。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能散X线分析(SEM-EDS)方法对铸造粉尘表面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清理、造型、配砂、制芯、熔化和落砂等工序游离SiO2含量均超过10,分散度小于5μm的可吸入性粉尘偏高(6915~78),空气中矽尘没有Al的包裹,是新鲜的粉尘,致病性强。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粉尘、毒物浓度明显下降,铸造作业职业危害特点是低浓度粉尘、多种低浓度毒物与高噪声强度共存。
[关键词]:铸造作业 粉尘 毒物 噪声 SEM-EDS
AnalysisofOccupationalHazardinFoundry
ZhangMinetal
(CenterforDiseasesControlDongfengMotorCo.,Shiyan4420__China)[Abstract]:Environmentconcentrationofdust,prehensivecontrolmeasuresaresummarized.Thecontaminantsonparticulatesurfaceareanalyzedbyscanning electronmicroscopy2energydispersiveX2rayanalysis(SEM-EDS).Theresultsshowthatintheprocessesofshake 2outandfinishing,molding,sandpreparation,pouring,meltingandcoremaking,allthedustsaresilica2 containingdust.Therespirabledust(<5μm)occupiesashighas6915~78.Silica2containingdustin foundryairisnotpackedbyAl.Itindicatesthatsilicadustinfoundryairisfreshandhighlypathogenic.With comprehensivecontrolmeasures,dev>文秘站:
foundryarelowconcentrationofdust,awidevarietyoflowconcentrationtoxicantsandahighlevelofnoise.
[Keywords]:Foundry Dust Toxicant Noise SEM-EDS
本文通过定期监测铸造作业生产环境中的粉尘、毒物浓度和噪声强度,并进行17年动态观察,以阐明铸造作业粉尘、毒物以及噪声在时间、空间的分布及其特点,确定其产生的主要环节、工序,目的在于进一步制订铸造作业综合性防治措施,并为后续的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环境资料,为健康监护指明方向。
1 材料和方法
1.1 粉尘浓度、分散度、游离SiO2含量测定 从1979年开始每年两次定期定点监测粉尘浓度(滤膜重量法)、分散度(滤膜溶解法)和游离SiO2含量(焦磷酸法)〔1〕。
1.2 粉尘表面成分分析 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能散X线分析(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y2energy dispersiveX2rayanalysic,SEM-EDS)方法对铸造粉尘表面成分进行分析,以评价铸造粉尘的致病性,即对采集的空气总粉尘样品分别用20keV和5keV产生的加速电子束扫描,通过能量折射的大小,与标准元素谱线比较后,获得粉尘中主要元素的精确含量,比较两种电子千伏下矽(Si)含量与矽含量和铝(Al)含量之和的比值,以判定粉尘表面是否有污染(如铝的包裹)。其理论依据是在5keV下扫描粉尘,由于能量小产生的电子束穿透力弱,只能显示粉尘浅表面成分含量;在20keV下扫描粉尘,能量大产生的电子束穿透力足以穿透粉尘颗粒,可以测定整个粉尘的成分含量,由此计算两种条件下Si/Si Al含量比值,以判断粉尘的致病性,如果5keV条件下Si/(Si Al)比值比20keV小,则说明粉尘有铝的包裹,若二者相近则说明粉尘没有铝的包裹,是新鲜的粉尘,致病性强〔2〕。
1.3 噪声测量 用ND22型精密噪声计测定作业环境噪声源噪声强度。
1.4 毒物测定 1986年开始进行定期定点监测,车间空气中苯酚、甲醛和氨浓度均按《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进行测定〔3〕。
2 结果
2.1 概述 本铸造厂建于60年代中期,1978年全面建成投产后,1979年职业病防治所开始对铸造作业职业有害因素进行调查和监测,并对工人进行了尘肺普查。结果表明矽尘污染严重,个别岗位矽尘浓度高达248.0mg/m3,工人慢支、肺结核等疾病发病率较高。针对此,于1986年,铸造厂与卫生、安全技术、工程技术和工会等部门联合制订了综合性防治措施,确定了治理目标,并于当年相继实施。主要的治理措施简述如下:①明确责任,将通风除尘设施配备率、完好率,粉尘、毒物达标率以及职业病发病率纳入车间目标责任制、工厂“安全性评价”、“创建清洁无害化工厂”以及“初级卫生保健达标”的目标考核中。②增加工业卫生治理项目的资金,有针对性添置通风除尘设备。现有的通风除尘系统包括除尘系统(回转扁袋除尘器、微振扁袋除尘器、泡沫除尘器、方箱除尘器)、送风系统(双回流冷却送风、高压风机送风、保温送风、高压送风、芯炉送风、大炉送风、制芯送风、火炉空气淋浴送风等)和排风系统(轴流排风、制芯排风、毒气过滤排风等)。成立通风除尘大队,专门负责通风除尘排毒设施的
设计、安装、更新、维修、运行和保养。并建立健全通风除尘设施管理、维修和保养制度。成立厂粉尘、毒物监测站,每月监测作业点的粉尘、毒物浓度,并在全厂进行通报,使监测工作成为防治工作的“眼睛”。③加强作业管理,推行文明生产、清洁车间评审工作,推行无害化生产工艺,广泛采用自动控制、机械化操作、密闭或远距离操作以及粉尘作业的湿式作业。④加强个人防护,统一制订劳动防护用品标准并归口管理;根据岗位特点制订劳动保护津贴标准;编写铸造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并督促工人遵守。⑤由职业病防治所、地段职工医院和厂卫生所组成的三级劳动卫生预防保健网络做好职业病早期诊断治疗的二级预防工作。⑥加强铸造工人的疗休养,从1986年开始对尘毒危害较重的岗位作业工人优先安排疗休养。⑦充分发挥工会在职业卫生管理中的监督作用。
2.2 铸造粉尘的游离SiO2含量、分散度测定 结果显示,游离SiO2含量以制芯为最高(70.2),其次是配砂(30.6)和造型(31.4),落砂、清理和熔化浇注分别是23.6,22.8和2115;分散度小于5μm的可吸入性粉尘偏高,占69.5~78。
2.3 铸造粉尘表面成分测定 1996年对采集的一次落砂工位的空气总粉尘样品在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用SEM2EDS方法进行测定,共测定了250个粉尘颗粒。各个颗粒在5keV和20keV下分别测定Si、Al和其他成分,然后经计算机处理三维作图(图1、图2),并将250个颗粒各种成分的平均含量列入表1。结果显示,在5keV条件下Si的含量较高为17.2468,在20keV下为10.4427,Si/(Si Al)比值分别是0.74(15641.51/(15641.51 5372.786)),0.76(5059.131/(5059.131 1531.937)),表示铸造粉尘表面没有Al的包裹,是新鲜的粉尘,致病性强。 2.4 治理前后粉尘浓度变化特点 可以分三个时间段分析,即1979~1986年综合治理前,1987~1989年治理计划实施完成阶段,1990~1996年巩固阶段,从表2明显看出,1986年以前粉尘浓度超标严重,1987~1989年粉尘浓度明显下降,1990年之后保持在较低水平,各工序的粉尘浓度以配砂最高,其次是清理(风铲清理、喷丸清理)、落砂、造型、熔化,再次是制芯、壳芯和射芯,不同车间的同种工序浓度差异不大,如造型工艺在1987~1989年期间,一、四、六车间浓度分别是1.90,1.80,1.51mg/m3,因此在对人群分析时可以忽略不同车间,新建的厂房和工位随主体工程考虑相应防护,如八车间。
2.5 铸造车间毒物变化特点 树脂砂是80年代初期引入的,浓度变化在时间点上也可与粉尘一样分成三个时间节点,甲醛是1986年开始监测,浓度范围为6.42~14.97mg/m3,1987~1989年下降为1.21~3.45mg/m3,1990年后进一步下降为0.55~0.96mg/m3,见表3;苯酚是1989年开始监测的,浓度为7.27mg/m3,1990年后下降为1.10mg/m3;氨的浓度为8.03mg/m3。表2 铸造一厂1979~1996年监测粉尘结果追踪观察(mg/m3) 2.6 铸造车间噪声污染特点 对铸造厂噪声污染源的测定结果表明,铸造厂的噪声污染较为广泛,部分污染源为脉冲噪声(如射芯机),其中以射芯机、振动机、滚筒和风铲清理为明显,噪声声级分别为111,104,97和97dB(A),缸体磨床、锻压机和悬链的噪声声级均超过95dB(A),抛丸机为9415dB(A),浇注平台和落砂机均超过90dB(A),热气流烘砂为89dB(A)。3 讨论
3.1 从治理前后粉尘、毒物浓度的明显降低可见铸造厂综合治理措施已见成效,本文所总结的综合性治理措施实质也是我国总结出的“防尘”的运用。但尘毒治理仅仅依赖卫生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依赖工厂这一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决策者的职业卫生意识,加强管理,主动投入,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对职业人群加强职业卫生教育,并且发挥工会的监督作用,群策群力,才能取得成效。
3.2 对铸造厂职业有害因素分析显示,粉尘、毒物浓度以1986年以前为高,各工序的粉尘浓度以配砂最高,其次是清理(风铲清理、喷丸清理)、落砂、造型、熔化,再次是制芯、壳芯和射芯。治理后浓度都有明显下降,但仍以配砂、清理、熔化为高;毒物1990年后均以低浓度存在;噪声污染较为广泛,以射芯、清理(滚筒、风铲和抛丸清理)、落砂和浇注为明显。本研究显示铸造作业的职业有害因素的特点是多种职业有害因素共存,表现为低粉尘浓度、低毒物浓度和高噪声强度共存。
3.3 80年代初,由于国内对树脂砂的广泛引进,许多学者对树脂砂作粘接剂可能带来的职业危害进行了研究,有学者认为铸造作业由于树脂的原因其职业危害从单一的粉尘危害变为以毒物为主〔4~5〕,这一论断有待商榷,因为铸造作业从来就不是单纯的粉尘危害,国外许多研究报道了铸造作业的多环芳烃、CO、金属烟雾、微量的铅和镍以及放射性物质等多种职业有害因素的暴露〔6~16〕,树脂砂的引入增加了铸造作业某些毒物的暴露,如酚、甲醛、氨以及CO〔17〕。本研究也显示铸造作业的职业危害是多种的,除粉尘、毒物之外,还要重点考虑噪声的危害问题,尤其是考虑高强度噪声和低浓度粉尘、多种低浓度毒物之间是否具有协同作用。
3.4 用SEM2EDS检测粉尘表面成分可以精确衡量粉尘毒作用,是近几年国际上受到关注的一种最新方法〔3〕,目前国内尚无报道,本次的检测做了一次有益的尝试,结果提示铸造粉尘不具Al包裹,是新鲜的粉尘,其致病性强,而且用本方法测得的游离SiO2含量比用焦磷酸法要低(1014427<2316)。
(致谢:本课题得到东风公司卫生防病中心领导范忠群主任和罗启华副主任的支持以及同济医大陈荣安、陈镜琼教授指导并审阅,致以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 王笔移兰,主编.劳动卫生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273.
2 WallaceWE,KeaneMJ.Differentialsurfacecomposition analysisbymultiple2voltageelectronbeamX2ray spectroscopy1U1S1Govt.PrintingOffice,Washington,D.C.20402.(1993).
3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主编.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
4 马德春,崔康,刘振声,等.呋喃树脂锆砂新工艺劳动卫生学评价.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0,8(1):28.
5 冯伟英,王奕,丁小
竹,等.自硬呋喃树脂砂工艺的劳动卫生学调查.职业医学,1992,19(4):245.
6 董智伟,陈学林,蔡震英,等.上海地区铸造使用树脂砂的卫生学评价.劳动医学,1992,9(1):1.
7 BootheGF,Steward2SmithD,WagstaffD,etal.The radiologicalaspectsofzirconsanduse.HealthPhys,1980,38:393.
8 TossavainenA.Metalfumesinfoundries.ScandJWork EnvironHealth,1976,2(Suppl.l):42.
9 MosherGE.Nickelandchromiumexposureinfoundrier melting/pouringalloyscontaininglowortracelevelsof nickelorchrome.AmFoundrymenpsSocTrans.1980,88:515.
10 PompeiiCW.Leadproblemsingrayironfoundries.In:AmericanIndustrialHygieneConfererce,Philadephia,1983,May:22.
11 KalliomakiPL,KorhonenO,MattssonT,etal.Lung contaminationamongfoundryworkers.IntArchOccup EnvironHealth,1979,43:85.
12 TubichGE.Thefoundry.Itsrealpotentialhealthhazards. In:ProceedingsoftheSymposiumonOccupationalHeath HazardControlTechnologyintheFoundryandSecondary Non2FerrousSmeltingIndustries(NIOSHPublicationNo.812114).Cincinnati,OH,NationalInstitutefor OccupationalSafetyandHealth,1981,3:13.
13 VirtamoM.TossavainenA.Carbonmonoxideinfoundry air.ScandJWorkEnvironHealth,1976,2(Suppl.1):37.
14 SchimbergRW,ToivonenE,TossavainenA.Polycyclic aromatichydrocarbonsandotherhazardousagentsin foundrymouldingsandwithvarioushydrocarboncarriers(Ger.).Staub2ReinhaltLuft,1981,41:221.
15 ZdrazilJ,PichaF.Cancerogenicsubstances23,42benzpyrene2in mouldingsandmixturesandfoundrydust(Czech).PracLek,1963,15:207.
篇8
为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职业危害作业场所专项整治的决定,结合我镇职业危害作业场所安全管理的实际,特制定职业危害作业场所专项整治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和本着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开展职业危害专项整治工作,切实改善劳动者作业条件,预防和遏制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职业危害作业场所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职业危害作业场所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单位:工商所、卫生院、文体服务中心
各村(居)应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经济开发服务中心负责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卫生院负责做好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和职业危害的治理;工商部门负责把住市场准入,对无证经营企业和“三无”产品等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和查处。
专项整治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党政领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讲求实效;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督相结合,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整治重点
对石材加工厂、石子厂产生职业病的作业岗位是否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是否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是否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指导其正确使用,是否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人员。白沙居境内三家石板材加工场,广山村境内一家石板材加工场,东泉石仔加工场及各村小水电安全生产工作,由所在村(居)委会、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负责跟踪;南坡电站及龙东二级电站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对粉尘职业危害因素的厂矿企业、家庭小作坊等的整治力度;厂矿企业、工业卫生监测覆盖率达90%以上和接触有害因素作业职工健康体检率达70%以上。
四、整治的方法和步骤
专项整治工作按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一)动员、部署和调查摸底
召开专项整治动员会议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要制定专项整治具体工作方案,对辖区为监督管理的所有企业进行摸底调查;要大力宣传国家职业病防治、劳动保护、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督促有毒有害生产企业及时向卫生部门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落实整治工作的组织措施。
(二)集中整治阶段
要按照专项整治工作要求,认真组织对企业自查自纠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出来的突出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限期整改,及时消除隐患。该停业整顿的一律停业整顿,该关闭的要坚决依法予以关闭。
(三)总结验收阶段
组织专人对辖区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汇总分析,形成书面材料上报专项整治指挥部及有关部门。
五、工作要求
1、进一步提高对专项整治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各村(居)、各企业要充分认识职业危害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职业病危害的严重性,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以对党、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抓好此次专项整治工作。整治工作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卫生、工商等部门要严格按照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要求,各司其责,各负其责,多管齐下,密切配合,形成综合治理的强大合力。
2、要认真组织,狠抓落实,彻底治理。要突出整治工作重点,抓住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监督检查,全面开展整治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要落实业主安全卫生责任制度,增强企业自律和依法经营意识;监督部门要严格执法,落实各项整治措施,严防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
3、标本兼治,整治与提高相结合。要积极探索治本之策,从市场准入和制度、机制、管理体制上依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监管办法。各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各项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监督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要积极发展、扶持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服务产业,提高技术服务能力。要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各类企业和家庭作坊的产业化生产规模和水平。
篇9
一、 考勤事项
l 迟到: 迟于规定上班时间者视为迟到,迟到五分钟(含)以内者扣罚1小时工时,迟到三十分钟以上(4小时以内)扣罚7小时工时,迟到4小时以该天出勤不计。
早退:下班时间提早5分钟(含)以内者为早退,扣罚2小时。超过5分钟(不含)以上者依规定办理请假手续。请假以一小时起计。
当月累计迟到早退达三次者.处以书面警告一次.如再次反复则处以扣罚壹佰元。
旷工:未经请准假或假期届满未经销假而擅自不到工者,均以旷工论。连续旷工二日(含)以上或当月累计旷工满三日以上者,开除。
二、请假事项
上班中若临时有事、病而请假离工厂时,须得现场领班和组长同意,须持按规定签准之请假单并签一张出门单,方可出门。
平时请事假(除非自然因素外),一次不得超过5天。否则,会倒扣本月工时,直至扣完。(注:每超过一天,就倒扣一天工时)
员工请假除婚、丧假、事假之外,一次满五天以上者,在请假期中,如遇休息日、国家法定假日应合并计算。
员工请假应事先填具请假单,按请假规定办理,经核准后于请假前一日送交人事单位登记,除非有不可抗拒之事故,得以电话于上班前报备,且事后补缴证明,不得补办请假手续,其余未依规定预先请准者,概以旷工论处。而所谓不可抗拒的因素,例如:车祸、天灾、急病等。
三、员工就餐事项
员工基本福利:根据上班时间的不同分别提供早餐、中餐和晚餐,若当天该员工没有上班,不得在公司就餐,否则,需交一定就餐费用。
注:每次就餐时间原则上为半小时,此时间不计入工时。
四:员工离职事项
普通员工离职:若试用期内不能胜任的员工离职时,需交接完毕就可离职! 若合同期内,双方须提前三周书面申请,经主管同意后并办理完相关交接手续方可离职!
注:离职员工须至管理部办理离职手续填《离职工作交接表》和《员工离职审批表》(或此二表合一表)经核准离职且办妥移交手续,方可正式离职。
五:奖惩事项
注: 为培养和激励员工的优良品德及敬业精神,奖惩的核定应以事实为依据慎重办理,评定奖惩事件要衡量情节轻重。
(一)奖励范围
说明: 员工具有下列事迹之一者, 车间主管可以为员工申请予以嘉奖
1) 维护公司荣誉,有具体事实者
2) 改善员工安全卫生或其他有益事项者
3) 品行端正、工作勤奋、适时圆满完成主管交办之工作任务者
4) 对增进集体精神,提高员工士气及工作效率有重大贡献者
5) 拾金不昧者
6) 对生产技术或管理制度提出具体方案, 经采用后确有成效者
7) 研究改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或降低成本确有成效者
8) 检举揭发违反制度规定或损害公司利益案件者
9) 遇有灾变,勇于负责,并处理得当者
10) 对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能防患于未然,确保公司人员及财物安全者
11) 策划、承办、执行或督导本部室内事务成绩卓著者
12) 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对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有显著功绩者
附: 车间卫生奖励制度
① 每日评选出本部室卫生综合考评及设备、工器具、环境各项评比最佳负责的员工;(记点)
② 非品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上道工序产品中有异物,避免公司损失;(记点)
③ 连续两个月未取得红色圆点的员工;(记点)
④ 连续一个月未被记惩罚点的员工;(记点)
⑤ 非品控人员发现产品中存在质量、卫生隐患的,向上级报告的员工;(记点)
⑥ 连续三个月个人卫生综合考评及设备、工器具、环境的各项评比都符合公司规定要求的员工;(记点)
⑦ 非品控人员在产品出货前,发现其中有异物或有异常,避免公司损失;(记点)
⑧ 非品控人员发现产品中存在质量、卫生隐患,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对质量、卫生改进起作用;(记点)
⑨ 非品控人员发现员工中有违反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公司规定的行为;(记点)
⑩ 非品控人员对工艺提出合理化改善方案,并被确认是有效的;(记点)
非品控人员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重大过失,避免公司重大损失者;(记点)
连续一年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设备、人员、环境检查没有超标现象,公司给予该团队每人另外核发奖金;(记点)
注: 依附上述条款进行相应的记点,并按下述方法进行奖励,点的基础金额为叁元;
(1) 若一个自然月内累计点数为1~3个,则奖励金额=基础金额累计点数,并予以表扬;
(2) 若一个自然月内累计点数为4~6个,则奖励金额=基础金额累计点数2,并予以表扬;
(3) 若一个自然月内累计点数为7~9个,则奖励金额=基础金额累计点数3,并予以表扬;
当月点数不累计到下个月中,下月1日点数重归为0个。
(二)惩罚范围
说明:员工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车间主管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对此执行相应的处罚。
1) 妨害现场工作秩序或违反安全卫生工作守则者
2) 浪费公物造成公司损失者
3) 在厂区未按规定穿制服、工作鞋或穿拖鞋工作者
4) 经查实在一个月内两次(含)以上未按规定佩戴识别证者、或着装不规范者
5) 言行不检、不守秩序,破坏环境卫生者
6) 不遵守考勤规定,一个月内超过两次(不含)以上且不按规定请假者
7) 违反各项规章制度未产生意外事端,且没有悔改之意者
8) 擅离职守导致变故者
9) 工作期间聊天耽误工作者
10) 故意吐露自身薪资或探问他人薪资,引起事端者
11) 未经许可,携带不必要物品(如危险或违禁物品)进入工作现场者
12) 对主管的指示或有限期性的命令, 无正当理由而未如期完成或处理不当者;对交办事项经督促仍执行不力者;拒绝听从主管的指挥监督,经劝导仍不听从命令者;执行特定交办事项有重大疏忽、产生不良影响者
13) 在工作场所喧哗、吵闹而妨碍他人正常工作者
14) 因管理不善或防范疏忽致使机器设备或物品材料遭受损害或伤及他人者
15) 对同事恶意攻击、威胁、诬告或造伪证制造事端者,同仁之间谩骂吵架者
16) 出入公司不遵守规定或携带物品不接受门卫检查或对其有侮辱威胁行为者
17) 导致较大产品品质事故的责任者;导致严重产品品质客诉事件的责任者;疏忽监督致下属人员有不周或违规情事,经查明属实者
18) 在工作时间内卧睡或伏睡者;在公司内部酗酒滋事者,捏造事实骗取休假者;在禁烟区内吸烟或引火者;在公司内部聚众赌博者
19) 直属干部对下属人员之违规|、舞弊行为明知而隐瞒或不经举报者
20) 张贴、散发具有煽动性文字或图片、聚众闹事、妨害生产秩序者
21) 故意毁坏机器、工具、原料、产品及公司其他物品,给公司造成损失者
22) 严重违反作业规程,导致重大人身或设备事故者;
附: 车间卫生惩罚制度
① 员工进车间前若不按要求戴内帽、穿工作服、戴口罩、粘灰;(记点)
② 员工工作靴不洁净,更衣柜不整洁或员工所负责的区域设备、工器具不洁等(即有红色圆点标识);(记点)
③ 员工在进车间前着装完毕并在镜前自检、粘毛发后,被品控员发现身上仍有毛发者;(记点)
④ 员工在车间非故意的头发露出内帽外者; (记点)
⑤ 员工进入车间戴首饰、手表、手机、化妆、涂指甲油,男员工蓄胡须;员工手部指甲太长不符合要求,且不听劝告的;(记点)
⑥ 员工在车间未戴口罩、或口罩没有完全遮盖口鼻;(记点)
⑦ 员工在工作期间用手摸耳朵、挖鼻子、搔头发或接触制品以外的物品后不洗手消毒,或直接对着食品打喷嚏;(记点)
⑧ 一个月内个人卫生指标超标(指手部涂抹发现菌落总数超标、或有致病菌),负责的区域设备、工器具卫生指标超标;若个人卫生指标超标,负责的区域设备、工器 具卫生指标严重超标、或发现致病菌,或人员手部涂抹一个月内连续3次发现不合格、或半年内累计5次不合格;(记点)
⑨ 员工在工作时间没有征得在线主管的准许随意离开岗位的行为;员工在工作期间没有征得在线主管的准许随意串岗,甚至到其他区域的行为;(记点)
⑩ 员工在工作时未按照标准文件的要求进行作业或由于个人疏忽等,造成产品规格与标准不符、包装污染、外形不佳、净含量不足等缺陷,但能够及时发现,没有流入下道工序,没有造成大的影响的情况下;(记点)
员工没有按照更衣程序、进车间程序、洗手程序、上卫生间程序规定操作; (记点)
员工对落地产品不按规定处理; (记点)
员工手部受伤(即头部帽沿上贴有绿色圆点标识)没有适当包扎,且未汇报上级主管知晓,仍然接触食物;如果汇报了上级主管,但主管并没有对此员工的工作做适当调整,其上级主管负连带责任同时受到处罚;如果现场品控没有及时查出,品控也一并同时受到处罚;(记点)
员工的个人原因造成产品保存不当、变质或过保质期;(记点)
若成品抽检时发现数量不符、内容物与外标示不符,库房管理没有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在出厂前被及时发现返工;(记点)
由于员工个人问题,造成产品抽检时发现有衣服纤维、手套碎片、塑料、纸屑等异物或由于个人原因造成产品质量严重超标,例如有头发、玻璃、昆虫、金属等异物的发现; (记点)
工作完毕后,没有及时清理现场,清洗设备,或清洗后结果不符合要求,被其他人员发现的行为;设备、场地清洗马虎,屡次发现员工工作时消极怠工,影响恶劣;(记点)
员工在车间内严禁打闹嬉戏,不论上班时间还是非上班时间;员工不得拉邦结派;随意讲脏话粗话者;员工故意挑起事端矛盾,不利于团结的行为和各区域之间配合 极端不利,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的行为;员工有盗窃公私财产,他人财物的行为;工作场所辱骂员工、质保、主管,举止行为不当,造成恶劣影响,打假斗殴,故意假 造、欺骗上层主管,威胁或向他人索取钱物的行为;(记点)
员工在工作场所饮食、嚼口香糖等物;(记点)
在工作场所内随意吐痰、车间内随意取下帽子、脱去工作服的行为;(记点)
注:依附上述条款进行相应的记点,并按下述方法进行罚款,点的基础金额为叁元;
(1) 若一个自然月内累计点数为1~3个,则罚款金额=基础金额累计点数,并予以口头警告;
(2) 若一个自然月内累计点数为4~6个,则罚款金额=基础金额累计点数2,并予以口头警告;
篇10
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国家安监总局、自治区安全监管局有关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执法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切实做好全市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执法检查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安全生产
2.1人文气氛和人际关系的良好安全保障都是建立安全文化之中的,群众人民的态度行为和认知的意识方式,可以控制人民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事故,达到最终目的。在主体汇总生产力和安全生产最活跃的因素还是人,在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企业及时开展安全文化活动。把安全理念通过安全的生产实践,整合,积累,创造,总结,广泛参与广大工人讨论,形成“安全文化手册”积极把“安全文化手册”学习,宣传工作,进入大脑,进入心中,促进文化内心的安全,付出代价。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规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增加安全投入,创新安全管理,落实科技战略,自觉应对“僵化”,“灵活”,“五金”的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第一,与“软件”关系,耻辱安全管理使命,一直是安全文化倡导者,经理人,实践者。加快员工技术培训。通过发送,请进来,专注于帮助,采矿,机电,通风,运输等重点安全技术培训,坚决克服松散疲惫思维的瘫痪,形成“我想要安全,我会安全,意识自治,“标准岗位,干标准生活”,创造本质安全的人,打造“违法违法,不违法,抵制非法气氛”’,实现煤矿,机器,环境协调与和谐,实现基本安全。2.2安全理论是指教育培训,监管体系和工程技术作为安全对策的最佳管理。安全技术是指使用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原材料,工具,使过程安全保护控制至关重要,以确保系统在生命周期中的基本安全保证。为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职业病防治法》,加强柳州市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2015年市安全监管局、卫计委、人社局、总工会联合组织开展了职业卫生先进企业创建活动,经过宣传发动、企业申请、县区初审、联合评审、综合评定、社会公示等程序,有13家企业通过评审,成为第四批柳州市职业卫生先进企业。为表彰先进,激励各企业更加扎实有效地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根据《柳州市关于开展职业卫生先进企业创建活动的通知》(柳安监管〔2012〕49号)的规定,决定授予柳州十一冶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等13家企业“柳州市职业卫生先进企业”称号,有效期五年。受表彰的企业要珍惜荣誉,戒骄戒躁,持续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努力为劳动者创建更加安全健康的作业环境。希望各单位向先进企业学习,锐意进取,认真落实职业病危害防治主体责任,尽早使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达到先进企业的标准,为促进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作出新的贡献。
三、安全生产标准制定指南
3.1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是以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企业发展的特点,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和强制性。此外,从安全管理的角度,对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为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和记录各种原则;教育,领导干部和职工的安全行为和道德价值观大多数的监督,真正建立起企业员工首先想到的安全,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3.2现场标准。现场标准是根据《劳动安全卫生条例》的颁布,结合公司的实际发展特点,主要对环境和实施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通过事故树、事故树、事故树、风险识别等手段对现场生产和环境进行分析,对生产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制定具体的现场管理标准。如对实施物业管理的现场实施,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现场文明生产管理,各种安全设施、设备、信号、报警管理,让人们做他们自己的工作,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物料摆放有序,完整和准确的为操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达到或减少不安全的操作环境。3.3操作标准化。操作标准化是根据国家制定的“三个程序”,结合企业安全规程进行技术规程。据统计,事故造成的人身事故占事故率的80%以上。因此,控制不安全行为尤为重要。操作程序动作标准是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法,逐一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结构化的程序和行动消除不必要的操作,不合理、不安全行为,最大限度地消除人们的错误,为了实现由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人身事故的有效预防和控制,对核心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四、促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发展
企业安全生产科学的管理和安全文化建设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如原有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与原劳动部,全国工会联合会和甘肃省有关部门企业安全领导和专家制定标准化建设进行评审指出:“银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是适应深化企业改革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企业一种新型的现代管理手段和方式,经济形势好,做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综合管理一个系统的项目是进一步落实企业负责加强企业的利益培训机制的开拓。是国有大企业在社会主义运用现代科学管理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安全生产的成功生产标准化生产银,其中规范化管理,现场标准化和运行标准化这三个方面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特别是运行标准化,运用人机行为科学理论,运营人的运行过程中的行动分解,规定的操作程序和每个行动的标准,十年来,公司的工厂和矿山开发了各种操作程序近3000个,科学规范了人类行为的运行,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行为和习惯,避免了滥用和非法经营。以和过去只是强调执行安全操作程序更加严格,更具体。司机过去在车床上工作,强调过去如何执行安全程序,但是操作人员不符合标准要求,经常造成事故,目前的运行标准尽可能快,操作简便更好我们也强调操作的标准化同时也强调了现场的一套管理,工业卫生,文明生产,加上一套规章制度的约束,人机实现了科学的完美搭配,使操作员能够处于最佳的安全状态。还使用系统工程生物节律,安全检查表,安全定性和定量分析“三点”(事故点,事故点,防尘点)控制,电脑控制等现代安全管理手段。使公司的安全管理逐步从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向前发展。
五、倡导安全文化理念
要真正贯彻“安全第一”的理念,减少企业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政府、社会、公民对安全的深刻理解和真正的重视,这就归结为人民群众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灵魂,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质,这是一项战略性基础建设工作。安全文化理念是人们关于安全问题的深入思考。是一种知识的升华,是一种新的安全管理理念和理论。安全文化是一个群体内所有人的安全价值观、安全意识、安全目标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安全文化的本质是人们渴望并积极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健康、少灾难的环境,强调人的价值、企业的生产价值和实现人的价值。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安全文化高度安全生产、自律规范和规范作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今后,必须在企业、社会、大力培育安全文化。有了安全文化,才能使企业时刻关注安全工作,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六、结语
任何事故都是一些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系统的不安全状态、恶劣的环境、缺乏管理的“四要素”导致或构成。要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并对事故机理的理论必须深入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加强管理,标本兼治,常不懈,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作者:莫志清 单位:柳州市安成职业培训学校
参考文献:
[1]奚隽华.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