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大赛范文

时间:2023-04-12 04:1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成语大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成语大赛

篇1

在规定的时间我的积分没有达到马村区前十名,所以只好在学校里羡慕这些前十名的同学去参加成语大赛了。这时我心里想为什么每天我不多做一点题,如果要是我能做为代表,马上去参加成语大赛该多好呀,多光荣啊,下次如果再有这样的机会我一定要抓住,每次的机会,我都不让不它白白流失。

下午第四节课时,那些参加成语大赛的同学们回来了,看着他们,各个捧着奖状和手里拿的奖品。我的心里十分的羡慕。下课我去询问了,离我最近同学的感受,她说比赛的时候有些紧张,比平时做的题难了,再加上心理素质不太好,要做好,更需要有扎实的功底才行。

听这位同学说每一局都要淘汰掉许多同学,看来到了那儿也不是很容易呀,原来强者跟强者中的对决,强者中的弱者就要被淘汰掉。

篇2

刘润安(北京)、商哲(山东)、王若辰(山东)、路倩颐(黑龙江)、甘琪佳(山东)、何明(甘肃)、王文良(山东)、白锦辉(福建)、林艳堂(福建)、高文竹(山东)、白杨(福建)、白如婷(福建)、王巧(山东)、陈丽萍(福建)、王小康(浙江)、靳庆天(山东)、林景尧(福建)、龙思�(贵阳)、温博钧(黑龙江)、程智蕊(山东)、白联隆(福建)、刘易诚(福建)、陆单祺(浙江)、白美蓉(福建)、刘夏(广西)。

恭喜这些小朋友获得一本《西游记・学成语》,请同学们继续参赛,本期答完题后,把答题卡(复制有效)剪下来,贴在信封背面,寄至北京朝内南小街51号《语文世界》小学版“成语城擂台赛”收,邮编:100010,即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快快行动吧!

(小博士)

小朋友,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相信你能行的,快快行动吧!

例:甜言蜜(语) (文)质彬彬 (无)恶不作(文)过饰非

[挑战自我]

1.生花妙() 2.()蛇添足

3.死里逃() 4.()斟句酌

5.不择手() 6.()气风发

7.物极必() 8.()不容辞

成语城擂台赛答题卡

姓名:学校: 班级:

邮政编码:通讯地址:

123 4

篇3

关键词:石油工程设计大赛 科学意识 创新能力 知识结构

2012年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接近尾声,纵观整场赛事,我们领略到一种全新的大赛氛围。一是层次高、范围广。中石油、中石化勘探开发研究院、北大及全国石油、地质类高校广泛参与,众多学子踊跃参加;二是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大赛设计方案相关的基础资料、数据来自石油企业生产一线,实战色彩浓厚。从开展大学生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及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的角度来讲,第二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具有较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 开展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的意义

(一) 有利于高校科技创新事业的发展和对大学生科学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学技术竞争,最根本的在于人才的竞争,要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世界竞争中具有相应的地位与实力,关键在于尽快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各项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将来并不专门从事科研工作,但是他们在校期间是否初步养成了一定的科学研究的素质和能力,却会对未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产生重大的作用与影响。知识经济的深入开展,不仅对高新科技领域的创新人才提出了需求,同时要求社会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都应当具备一大批与知识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建设人才。这些高素质人才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应当具备很强的科学意识,具有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科技创新的能力。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的开展,对贯彻实施教育部“学、赛、研”三位一体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对为我国石油战线培养和输送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显示出重要的首创和引领作用,进而促进我国各类高校乃至国家科技创新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 有利于调动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积极性

本次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是一项充分体现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探索性的活动,它与参赛选手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相适应,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利于增强和培养选手的自主意识和创造精神。我国传统教育的一个很大弊病,就是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所应当具备的自主意识严重缺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和状态之中。即使是在高等教育中,这一弊端依然表现得十分明显。本次大赛结合生产施工现场实际,设计出了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改善他们的情绪和态度,从而置整个过程于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逻辑之中,使学生在高积极性和高自主性学习中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提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使学生深刻、牢固地掌握现成的理论和原理,而且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提出问题、归纳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发展学生良好的兴趣和思辨习惯,从而使学生逐渐接近于科学研究的状态。开展类似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的活动,能够激发对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的主动追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自觉性得到充分的调动,进而使得这种学习的方式与创造性人才培养的要求相适应。与此同时,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启发和促进作用。

据了解,参加本次比赛的许多选手,都感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现状与科学实践活动对知识需求之间的矛盾,从而有效地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学习和追求知识的愿望。那些传统的、被动的、缺乏动力激励的学习方式和状态,常常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满足感或厌倦情绪。而参加类似于本次大赛的活动蕴含着科学研究中的探索性的劳动,会使刚刚涉及于这一活动的青年学生深刻地体验到知识的力量与价值,从而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于知识追求的自觉性和紧迫性。而且,教育心理学家们的实验也反复证明,一种带着明确的目的、能动的、自觉的学习活动,比那种被动的、消极的接受知识效果要好很多。显然,由于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所激发的对于相关学科知识的如饥似渴的追求,是一种目的性、能动性很强的学习活动,这种在明确的目的指导下对知识的主动学习、追求的状态,最容易产生对于知识的良好的记忆和感悟。

(三) 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创建优良学风

纵观世界上卓有成就和影响的大学,无不以思想活跃和具有激发科学创造性的学术环境为特征。任何人才的成长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作为一个人的外在因素,对人才的成长和作用的发挥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具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穿透力;它会凝聚成一种氛围弥漫在校园之中,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术人的生活;它是一所大学的宝贵财富,也是一种巨大潜能。

篇4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作为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推动着我国高等学校大信息类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改革,促进了我国高等学校大信息类专业实施素质教育。参加竞赛,要求大学生具有实践创新意识与基本能力、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具有工程实践素质、针对实际问题进行电子设计制作的能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采用全国统一命题、分赛区组织的方式,赛题一般是围绕新的理论与技术,内容一般是系统的、综合的和跨学科的,竞赛采用“半封闭、相对集中”的组织方式进行。

竞赛期间学生可以查阅有关纸质文档或网络技术资料,队内学生可以集体讨论设计思想,分工负责、团结协作,以队为基本单位独立完成竞赛任务,确定设计方案,并且通过具体的软件、硬件电路实现题目要求,制作成一个实现设定功能的电子作品,最后要提交相应的设计报告。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实施过程可以清晰的看出,大赛是对大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考察的有效的手段,是对大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成效特别是实践教学中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成效的检验,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考察,它也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

大信息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及其途径

通过参与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我校选手现场还是表现出来许多问题,集中体现在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欠佳,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具体要求,笔者对我校大信息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着改革尝试,重点做到: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课外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精讲理论课,增加实践课,加强课外实践;培养目标与市场企业需要对接、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对接、课程设置与培养方案对接、实践技能与课程设置对接;课外实践课程要科学安排、设计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正常教学和开放式教学相结合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高等教育包括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从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取理论知识,在这里知识的模写较多,学生的主动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研究考虑不够,而实验教学正是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而设置的。实验教学对于大学生,特别是工科大学生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至关重要。但是,现行的实验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方法较单一,实验安排过多过细,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太多,而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却偏少。这样的实验教学模式,会误导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削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而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举办,则为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更新提供了契机。九江学院每次参加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后,都会认真总结参加竞赛的经验,对课程体系进行一定的调整,比如在教学计划中将电路类、单片机等专业基础课程提前安排;将单一验证性实验逐步转向科学验证、分析设计、系统综合相结合;对传统的实验课进行整合,开设了《电子线路综合实训》《中级职业技能训练》《高级职业技能训练》等课程。

由于竞赛的需要,也促使实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我院已经将一些新的硬件平台和新技术引入实验教学中,从而丰富了实验内容和手段,保持了实验课程知识内容的先进性。同时我院还投入巨资建立专门的电子综合设计开放实验室,为热爱电子科学的学生提供训练、实践的场地,同时也面向全校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开放平台,提供发挥创新思维、展示聪明才智的舞台。此外,电子设计竞赛课题所涉及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不仅能对参赛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检验,同时也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课程体系下的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更新知识,是难以从容面对指导任务的。因此,竞赛对教师教学水平的促进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九江学院在以上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尝试和努力,其中最突出的是以下两个方面:

1创立开放实验室

开放实验室定位为是面向于全校师生开放的实践学习平台,对广大电子设计爱好者开放。学生在完成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过程中,首先填写申请表,获同意后,在教师指导下,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后,提出实验方案-开放实验室创新项目申请书,制作实物,撰写项目报告,直至完成课题。获优良的学生授予“创新学分”,计算同等的课外学分并且可记入其档案,并将“创新学分”作为评定奖学金和评优评先的条件之一。

这些实验的开设使学生尽早进入了电子专业科研领域,尽早在专业导师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接触学科前沿,明晰本学科发展动态,学习科研的思维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合作精神。九江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开放实验室即电子线路综合设计开放实验室,位于实训楼二楼电子实训中心。最初应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需求,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建于2003年。成立至今,一直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并安排专门老师进行指导。开放实验室实行全天候式开放,只要是对电子感兴趣的同学都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包括晚上、双休日、法定假期等)到开放实验室进行学习。每年承担了全校学生课余时间电子设计制作、毕业设计、课外学分、大学生资助项目及各类电子设计大赛等的工作。

自从我院成立开放实验室以来,有不少对电子感兴趣的学生纷纷投入到实验室进行学习。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最基本的电路板焊接开始练习,然后学习PCB板设计制作、基本电路设计、单片机编程、EDA、DSP开发等,通过系统学习和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电子产品设计开发能力。有些同学为了更多的锻炼自己,他们在晚上,双休日甚至包括暑假都呆在实验室,用他们的话来说,在实验室多学习一点,自己的专业就更精一点,出去就业胜算就更大一点,为社会做贡献的可能就多一点。正因为有了开放实验室这样一个好的环境,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每学期电子学院举行的电子设计或电子制作大赛中,这些同学往往能够脱颖而出,并在每年一届的全省、每两年一届的全国的电子设计大赛中屡获佳绩。

2实施课外学分

课外学分,顾名思义,计划之外或者是传统的理论实践课堂之外的学生研修的学分。学校历年来多次进行教学改革,其中很突出的一点是压缩课时量,即减少正常教学计划的课时和学分,以便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来适应当前社会转型时期对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课外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不再是一句口号,真正落到实处。正常教学课时的压缩,必然会使得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那么,这个课余时间怎么用,做什么等问题就需要学校来引导学生,因此学校鼓励和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文化、学科竞赛及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把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我院是九江学院实行课外学分最早也是实行课外学分效果最好的院系之一。为了保证学生很好的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院倡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参与以科技、学科竞赛及社会服务等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并把这些指导意见写进了教学培养方案,并且针对各种活动制定了量化的学分标准。

自06级学生开始试点,试推行课外学分的尝试下,直至08级学生,学院正式把课外学分写入学生培养方案,其主要形式就是规定需要达到的课外学分总量和课外学分学习的大体方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发展方向,以自主实验、电子设计、参加各类电子竞赛和各种电子类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展开课外学分实践活动。在总结了我院实行课外学分运行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前期准备和多次外出调研,结合开放式实验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编写了各专业《课外学分》大纲、学生《课外学分》管理办法和《课外学分电子元器件耗材管理办法》等实践教学文件及配套的保障制度,以规范《课外学分》的实施。学生每学期通过完成各种形式的《课外学分》项目,获得相应的学分,累计达到一定数量的课外学分,方能达到毕业的标准。

结论

篇5

关键词:大型体育赛事;上海城市品牌;营销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4-0103-02

近年来,体育赛事尤其是名牌体育赛事所折射的魅力已成为一种超越国界的语言,而其背后所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并催生 了一个新的经济领域,即“赛事经济”。

目前上海拥有的体育赛事包括中国足球超级联赛上海赛区,F1方程式赛车,网球大师杯,汇丰杯高尔夫球赛和其他的世界级体育赛事。但相比较于欧美国家成熟的体育赛事与赛事地体系,上海在利用体育赛事来营销城市形象还处于探索阶段. 本文将从体育赛事和城市品牌形象的角度分析上海目前的状况,结合国外的成功实例,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1 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1 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现代大型体育赛事的成功举办能显著地促进举办城市的经济发展。1964年东京奥运会,使日本GDP由举办前的每年增长10.01%猛增到了26.1%,经济学家将其称为“东京奥林匹克景象”。悉尼因为2000年奥运会吸引的海外投资高达87亿美元。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体育产业(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体育彩票业,体育用品业,体育保险业,体育信息,人才培训等)产生深远影响。体育消费产生的乘数效应与体育产业关联性带动城市经济社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结构优化.

1.2 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往往伴随着较大规模的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兴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不仅要有专业的体育比赛场馆,同时对其它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也有高度要求,包括交通,住宿,通讯,生态环境等相关行业。广州为举办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投资120亿元人民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修了珠江大桥,全封闭的环城高速公路,新国际机场等,在环境保护上投资50亿元,使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飞跃的提高。

1.3 增加城市旅游业的旅游收入

2004年F1方程式车赛落户上海后,国际著名的AC尼尔森公司就F1对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调查限定在与F1赛事紧密相关的七个行业,即酒店业、旅游业、餐饮/零售业、运输业(汽车租赁、出租车与航空)、展览/会议业、广告业和房地产业。调查结果显示:F1中国站对上海的经济增长和社会效益起了巨大的积极推动作用,除房地产外六个行业在F1期间业务量增额的当期效益为15.3-17.3亿元。

1.4 提升城市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大型体育赛事前高度的国际媒体关注度和报道,会大幅度地提升举办地的知名度,改善其城市品牌形象。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举办使悉尼的城市品牌形象效益提前了10年,极大地提高了世界各地对悉尼甚至澳大利亚的热情和期望,而悉尼也有效地利用了这个契机,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宣传和传播悉尼城市形象,把悉尼成功塑造成为一个引人入胜的旅游城市。澳大利亚更是先后邀请了3000多家国外媒体来到澳洲,由当地官员协助区各地采访,重点是采访都市乡村的一些时尚的变化.这些媒体先后制作了价值约为23亿美元的宣传素材,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很多改变了国际上人们本来印象中对澳大利亚”广阔荒野”的形象,在国际游客中塑造了强烈的现代的带有都市文化的形象。

赛事的成功举办会给城市带来有利的舆论.人们会在赛事于举办地之间产生认知思考,让人看到听到赛事名称就会想到相应的举办地,提高城市的曝光度,提高国内外声誉。

1.5 提高举办地旅游业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城市旅游业的良好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服务和管理水平。大型的体育赛事,尤其是国际性的名牌赛事,往往对一个城市甚至是国家来说,是巨大的挑战和考验。赛事主办方一般会通过专业公司对赛事进行整体营销策划,对赛事接待的服务内容和质量等都会进行详细的规定。这些要求和规定会帮助相关行业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逐渐与国际标准接轨。主办城市政府的配合与协调是大赛成功,高质举办的关键环节。

2 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形象

城市形象就是一个城市的内外公众对这个城市的总体的,抽象的,理性概括和评价,也是城市与公众,城市与城市之间传递信息和思想的外在形式。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地方品牌,是无可估量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城市品牌形象能够推动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吸引八方来客来旅游,观光,购物,置业和投资发展。良好的城市形象还将显著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城市管理者为了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始有目的的规划,营销和建设城市。而事件是近年来城市营销者营销城市的一个有力工具,借助事件塑造城市特色,打造品牌形象,从而达到营销城市的效果。体育赛事作为城市的一类特殊事件,它具有资源的稀缺性,影响的广泛性,价值的多元性,容易引起媒体社会的关注,可以作为城市营销的一个有力工具。

中国的城市品牌营销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7年之前的宣传时期,2007年之前的营销推广时期,现在正在全面进入国际化品牌战略升级时期。1997年前,中国几乎没有城市品牌意识,一个城市的知名度主要依靠党政机关的宣传来实现。从1997年后,举办了“香港北京周”、“香港天津周”等大型活动和通过权威媒体对香港城市的整体推介,首次让内地城市认识到城市是可以当作品牌来推广的。2000年,CCTV4的栏目开始出现城市旅游推广广告,城市品牌营销逐渐被大部分城市认可和接纳。随着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城市整体形象的国际化品牌战略时代悄然到来。

《上海市体育事业发展十五(2000-2005)计划》明确提出“积极申办具有世界一流水平体育赛事的”大赛承办方针,这一方针在“十一五”期间仍然得到贯彻,“十一五”期间将在上海举办的重大国际体育赛事也已经基本确定。

过去十多年中,上海从简单接受国家下达的指令性竞赛任务或者偶尔举办一次大型体育赛事的阶段,进入按城市需求申办和运作赛事,紧密结合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战略性地举办国际体育大赛之路。1995年以前,上海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主要是限于亚洲的洲际比赛。1995年以后,上海举办的世界级体育比赛数量逐渐增加。 而2002年在上海举办的网球大师杯可以被视为上海举办国际体育大赛进入更高层次的标志。“大师杯”赛前在北京,香港,温布尔顿,纽约,东京等地进行了多次路演,新闻会等推广活动;在赛事期间,世界各国媒体都较大篇幅报道了该赛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近150个国家和地区的426个电视台对比赛进行了近900个小时的转播,累计观众7000万人次.这些推广活动和宣传报道极好地对外展示了上海作为一个新兴国际大都市的良好形象,为上海市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的发展空间,2003年上海市入境游客的大幅增加与这次赛事的成功举办更是密切相关。

对上海而言,韩国的首尔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对象。首尔成功地举办了1986年的第十届亚运会,1988年的奥运会和2002年的世界杯足球赛,通过这些大型的体育赛事不断提升城市的国际形象,积累城市的品牌资产,使城市营销开始快速发展。尤其是2002年日韩世界杯期间,时任韩国总统的金大中亲自给首尔做城市品牌形象代言人,向世界发出”欢迎你到汉城(首尔)来,欢迎你到韩国来。”邀约。

3 如何利用大型体育赛事中进行上海城市品牌营销

3.1 提炼体育赛事,创造城市营销口号

体育赛事的主题和口号通常在赛事申办过程中提出,而这个口号也可以发展成为城市营销口号。广州举办第16届亚运会时,“合作,竞赛与发展”的承办理念向世人传达了广州市政府对于城市未来发展的清晰定位。北京奥运会时的口号是“新北京,新奥运”表述了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发展的期望。而30届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是“one city, one world”表达了伦敦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丰富,多元的文化种族背景和海纳百川的心理。

上海目前虽然拥有众多名牌大型体育赛事,但并没有一项能够让人们一听或一看就与上海联系起来,上海应该深度挖掘一到两项赛事,把其内涵与上海的城市形象结合,加深人们的感知印象。

3.2 体育赛事的场馆设施成为城市景观

北京奥运会的“鸟巢”,“水立方”体育馆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成为新的城市景观。而上海虽然拥有众多的体育赛事场馆,但是并没有成为城市的视觉识别符号,由于缺乏独特性,除了建筑本身的功能以外,没有办法作为城市景观来进行营销。

3.3 结合体育赛事,重塑城市人文特色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为塑造和传播城市的人文特色搭建了平台。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潍坊风筝节,和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等体育赛事主体鲜明,更是体现了当地的城市人文特色。上海的文化一直强调海纳百川,善于吸收外来的文化,如何在引进体育赛事时把这个特点凸现出来,使得赛事既能有国际化的视野,又能有上海的文化特色。

3.4 体育赛事显示出地域特征,塑造城市地缘特色

地缘特色就是本地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与其它区域相比具有的差异性与独特性。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主题歌《手拉手》歌尾采用了朝鲜民歌《阿里郎》里的一句咏唱“阿里郎”,成为了最有名的奥运主题曲。而悉尼奥运会的会徽更是显示出澳大利亚特有的地形地貌和原住居民,反应了当地浓郁的地方特色。上海自上世纪初以来,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地域特色,而逐渐为世界各地所知。所以在上海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不能忽略上海作为赛事地的地域特色。

4 结论

大型体育赛事是一种特殊的,重要的旅游资源,它能为城市举办地带来大量的游客,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提高举办地的知名度等。在上海向国际大都市迈进的今天,对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的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对上海如何利用大型体育赛事的机会加速发展,塑造良好城市品牌形象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里奥•艾瑞克•亚历山大.体育与城市营销[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2]安海涛,林育祯,曾亚清.大型体育赛事: 现代城市营销的有效途径[J]. 体育营销,2008,(11): 69-70.

[3]李爱君,李燕,李伟.体育赛事文化产业对提升城市经济竞争力的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7,(509): 78-79.

[4]周良君,陈小英,周西宽.上海市体育竞赛表演业竞争力的核心[J].体育科研,2007,28(2):43-46.

[5]姚颂平,吴贻刚,沈佳.欧洲发达城市举办国际体育赛事的实践对上海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 1-6.

[6]姚颂平.关于上海举办国际体育大赛的战略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5): 1-5.

[7]肖锋,沈建华,刘静.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769-771.

[8]肖锋,沈建华.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形象的塑造[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745-747.

[9]吴元文,王志成.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旅游业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22(1):40-41.

[10]刘彦.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3):49-52.

[11]尹珉浩.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作用[J].教育杂谈,2008,4(111):181-182.

[12]刘东锋.城市营销中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联合战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5):39-42.

[13]张雷,陶于.从欧洲杯看多国多城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模式的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2009,31(1): 4-6.

[14]制定城市营销战略:首尔两件重大体育赛事的比较[J].北京规划建设,24-27.

[15]纪宁.体育赛事与城市品牌营销新时代[J].体育学刊,2008,15(1):22-26.

篇6

关键词:工程训练;竞赛;综合能力

作者简介:强华(1976-),女,陕西宝鸡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理工学院,讲师。(重庆 401524)

中图分类号:G64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65-01

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文举办的全国性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竞赛活动,是基于国内各高校综合性工程训练教学平台,为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工程创新意识,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而开展的一项公益性科技创新实践活动。[1]科技竞赛对大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工程制造技术和工程实践教学的高度重视及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关切,[2]这对大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参加的2013年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重庆赛区)为例,这是一次面向在校大学生的综合性工程能力竞赛,内容上与高校工程训练教学相衔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作为项目主要承担者将全程亲历整个项目的运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生产组织能力、设计制造能力、检测装配能力、成本控制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

一、加强工程综合能力训练是适应当前就业形式的必然要求

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表现为具有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工程类学生是未来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机械类本科学生毕业后多数主要从事产品的设计与制造,首先要具有工程素质和创新精神。只有通过在长期的实践中学习、锻炼,才能培养和提高其工程素质与创新精神。

当今的大学生几乎都是直接从中学毕业就进入大学,从来没有接触过生产实际,再加上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所特有的娇生惯养,他们对实践既排斥又害怕,[3]其实践基础几乎没有。与此同时,某些民办院校为了节省成本,不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综合训练竞赛,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

当然,要接触工程实际需要有一个比较适宜的社会环境,企业要乐于接受大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学习和锻炼。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企业几乎都不愿意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实践机会。因此,可以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种工程训练竞赛,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触工程实际的机会,使学生可以通过项目完成设计、加工制作、装配及调试等一整套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技术项目的诱惑、体验技术的巨大作用、享受实现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快乐,[3]从而激发学生对工程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激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增强就业竞争力。

二、通过参加竞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主题为“无碳小车越障竞赛”。参赛者需要根据竞赛主题完成从小车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加工试制、安装调试到最终的比赛等一整套任务。这可使学生从产品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都有一个较完整认识,对工艺设计及优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是一个设计与制造并重的综合训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与能动性。

1.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设计能力

参赛学生根据竞赛主题及要求,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充分发挥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可设计出无碳小车的基本结构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参赛者需要先对与主题有关的信息、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并吸收其成功经验,再结合所学知识构想出无碳小车的基本结构,包括驱动轮的结构设计、转向轮的结构设计、整车的动力矩和阻力矩的平衡计算以及小车精确定位问题等等,并初步形成设计图纸。它涉及到“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力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多门课程系统的理论知识。

另外,根据使用要求科学合理地选择所需要的材料,既要考虑节约成本又要考虑环保节能。学生需要从市场、信息、质量、成本、效益、环保等工程系统综合考虑,以建立起完整的工程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作为一个真正的设计者,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工程意识。

2.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设计出小车的基本结构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加工、制作。根据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参赛时设计的两款不同结构的小车,学生在小车制作过程中,要使用到普通车床、数据车床、普通铣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和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等多种机床和钳工的基本技能与操作。在加工过程中学生需要熟悉所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操作技能和设备维护保养方法,还要正确使用工具,正确加工合格零件,以及正确应对加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整个小车的设计制作涉及到工艺、设计、加工、后处理等诸多工作,这都是在生产实践的环境下进行的,对学生来说是一次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检验自身学习效果,同时接受社会化生产的熏陶和组织性、纪律性的教育。学生将亲身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体验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加强对工程素养的认识。这都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3.培养和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照预先设计的图纸,将加工出来的零部件进行安装并调试,根据调试结果不断地对小车进行修正直到达到最优效果。在该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耐心并不断克服自我、超越自我,这也是一个不断自我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对小车的装配,最终达到了从知识积累向能力的转化。

4.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此次竞赛,以三名学生组建一个参赛队进行比赛,并配备两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主体工作的布置、整体进度的把握等。两名指导教师和三名学生构成一个团队,三名学生是此次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分工是团队劳动的基础,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劳动,其高效率是个体劳动所无法比拟的。在设计时三名学生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总体设计、部分机构设计、三维仿真模拟和优化等方面进行分工协作,在加工时又要根据各自的优势,分别主管车床加工、铣床加工装配工作,这些都需要以相互合作的形式完成全部任务。

最后的现场比赛是一个决定性的过程,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及所做工作的全面检验。竞赛者在没有任何指导的前提下合作完成所有比赛项目。在该过程中,可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在竞赛现场可能发生各种预想不到的情况,参赛者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判断能力并具备较好的应变能力,从而才有可能圆满地完成比赛任务。

三、竞赛为参赛队伍提供了很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通过参赛可以与其他高校工程训练中心进行交流,从而更新观念、拓展意识、开拓思路,了解工程训练的发展方向与趋势,共同探讨工程训练的改革方向和措施。

针对同一个竞赛主题而呈现了多种多样的参赛作品,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体现了工艺方案的共性和个性。[1]该竞赛也成为学生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对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综合工程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四、通过参加竞赛对组建稳定、合理的指导教师队伍起到了推动作用

指导教师团队的组建直接关系到参赛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成绩的取得。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对学生的培训和指导工作,其应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设计、加工经验和综合实践能力,指导学生有方。[4,5]为了在工程训练综合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需要组建一支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师们以此为机会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从而增强了指导教师的综合实力。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在以竞赛为人才培养服务,以竞赛为教育质量助力,以竞赛为创业就业引路的理念下,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组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教师队伍,精心组织并选拔参赛学生,准确解读命题并让参赛者进行充分准备和训练。在所有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在本次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五、结束语

具备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为培养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推动学生了解工程环境、建立工程意识,逐步掌握现代工业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韩同样,张若达,邢书明,等.以大赛为导向,提升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

[2]耿德旭,张志义,唐海龙,等.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的宗旨和组织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3).

[3]付胜,刘顺周.工程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工程训练的基本方向[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

篇7

【关键词】技能大赛 高职 地形测量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039-03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自2012年举办以来,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测绘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岗位规范设置竞赛项目,及时反映市场和企业对测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为高职院校测绘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指明了方向。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根据该赛项的竞赛项目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折射出的“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对高职“地形测量”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通过明确课程教学目标的职业性、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改革成绩考核方法、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措施,达到“按需培养”高素质测绘技能人才,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结合。

一、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简介

(一)赛项设计原则。根据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对测绘地理信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为目标,以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实际生产项目任务为载体,依托测绘技能竞赛引领我国高职院校测绘地理信息类等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推动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积极探索测绘地理信息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坚持测绘地理信息技能竞赛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引导高职测绘地理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方向,体现竞赛项目的普适性、实用性,以及测绘新技术、新技能的应用。

(二)竞赛目的。检验学生现场分析与处理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及团队协作能力、职业教育适应行业产业发展需求的应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测绘地理信息职业技能水平;检验学生职业道德养成和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技能的具备情况;通过竞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高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竞赛项目及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具体如下:

1.竞赛项目。高职组的测绘赛项自2012年首次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五届,其竞赛项目见表1。

2.高职测绘赛项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由表1可知,“二等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一级导线测量”这三个来自实际生产项目、学生就业上岗的主要技能项目及职业技能鉴定认证考核项目分别举办了5届、5届、4届。而这三个项目即是分别与高职“地形测量”课程中的“三等、四等、等外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图根导线测量”紧密联系的内容。高职“地形测量”课程中的“三等、四等、等外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图根导线测量”分别为高职测绘赛项的“二等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一级导线测量”竞赛项目打下测量学的理论知识基础、实践知识基础、操作技能基础,因此,如果“地形测量”课程中的“三等、四等、等外水准测量”、“1∶500数字测图”、“图根导线测量”未能很好地学习、理解、掌握,是很难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中取得佳绩的(甚至在本省省赛中都难以出线,不能够获得国赛参赛资格),也难以适应社会对高职测绘人才的需求。

二、技能大赛视阈下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地形测量”是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最重要的专业核心基础课,是测绘核心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测量平差、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等主干课程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课程设置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主要培养学生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测量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小区域测量的内外业工作,具有绘制地形图及应用的技能,是学习后续的控制测量、工程测量等专业课程的入门课。我们通过多次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发现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主要存在如下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的职业性不明确,忽略知识与职业能力之间的联系。高职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能够根据学生专业技能及岗位要求设置课程知识内容,从而培养出技能应用型人才。但是,当前高职“地形测量”课程的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忽略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联系,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难以使“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全面对接”。

(二)课程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工作岗位实际需求脱节。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理应更加重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而现行的高职“地形测量”课程内容大部分与市场需求脱节,理论性过强,过于注重原理的推导及结论的得出,忽视实用性和针对性,与工作岗位的实际不一致。因而导致比赛过程中,有的参赛学生面对新仪器操作不熟练,不能严格遵守操作规则,成绩不理想。

(三)课程考核方法不够完善,不利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现阶段高职“地形测量”课程的考核方法还存在较多不完善之处:一是考核内容不全面,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轻视或忽略实践操作技能以及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考核的现象;二是课程考核方法简单:多采用书面考试,很少采用动手操作等其他考核方式。期末成绩评定主要以一次期末书面成绩进行评定,严重影响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

(四)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学生的操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培养出适应现代企业所需要的高技能型测绘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由于一些高职院校投入少,导致购买的测量教学仪器数量不足、质量差、更新慢,造成学生的实验、实训、实习效率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不足,也使学生对测量作业单位普遍使用的新技术、新仪器的掌握只能停留在概念上,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技能大赛视阈下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自2012年高职组测绘赛项首次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针对该赛项折射出的高职“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如下改革。

(一)明确教学目标的职业性,加强课程知识与职业能力之间的联系。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把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测绘人才作为高职工程测量专业的培养目标,而本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工作主要是地形测量、施工放样和变形监测等。因此,根据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其岗位需求,明确“地形测量”课程教学目标的职业性为:加强课程知识与职业能力之间的联系,重视知识与具体工作任务的对接,帮助学生熟悉现代测绘仪器,掌握测量的基本理论、常规方法与操作技能,掌握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及小地区控制测量的外业测量与内业计算方法以及测绘与应用大比例尺数字化地形图的能力,具有合作默契、计划周详、处事沉着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从事土木工程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奠定基础,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测量知识进行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及施工,从而实现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全面对接。

(二)增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满足测量工作岗位实际需求。为实现高职测绘人才培养目标,适应测量工程实际作业一线的需要,我们在参照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竞赛项目要求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研、企业专家参与以及毕业生反馈意见,针对“地形测量”课程的特点及专业的需求,结合测量技术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修订教学大纲,彻底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对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整合和优化,并确定“地形测量”课程内容的选取原则为:面向职业岗位群,以应用为目的,以“高等职业技能应用必需”为教学核心,本着“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对测量学传统知识和最新知识进行融合,紧跟时展,使课程内容结合测量工作实际,注重和实际应用技术水平的对接,满足实际工程中对地形测量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独自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依据以上原则,我们确定了由“四个代表性测量任务和七个知识模块”组成的课程内容。四个代表性测量任务是:图根导线测量、四等水准测量、数字地形图测绘和地形图应用。七个知识模块是:模块一“地形测量基础知识”、模块二“水准测量”、模块三“角度测量”、模块四“距离测量”、模块五“平面控制测量(主要是图根导线测量的内、外业工作内容)”、模块六“高程控制测量(主要是三等、四等水准测量的内、外业工作内容)”、模块七“数字化测图与应用(主要是全站仪数字化测图与地形图应用)”。优化后的课程内容,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适应高职测量应用性专门人才的生产岗位技能的需要,具有鲜明的“产学结合”的特色。

(三)改革课程考核方法,提高师生“教与学”的效果。我们改革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考核方法,采用“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理论知识”考核中,注重课外作业和期末卷面考试:加强对学生课外作业的批改,并按照完成的质量进行等级评分;期末卷面考试采用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试卷,由于教考分离又有标准答案,这项措施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实践操作考核”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训成果和实训考核成绩三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实训成果质量占30%,实训考核占40%。(1)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出勤率、组织纪律、实训态度、团队协作精神、爱护仪器工具、操作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实训成果:主要反映在实训报告的质量上,包括外业记录手簿的格式是否规范、书写是否工整清晰、数据更改方法是否正确、数据计算是否正确,各项限差是否符合要求,数据是否真实可靠以及实训总结的撰写是否认真、深刻等。(3)实训考核:分为外业操作与内业计算两个部分。外业操作考核根据天气等客观因素采取灵活的方式。根据实训期间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各个项目的全面考核或单个项目的抽考,可以采取仪器操作和口头问答相结合的方式等。内业计算是根据实训内容,考核重点计算部分,以卷面形式进行。这样的课程考核方法,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的效果。

(四)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地形测量实践是该课程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大量的课间实训和综合实训,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构造、性能及其使用方法,正确地使用测量仪器进行高差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掌握测量工作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从而进一步掌握地形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要保证地形测量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其先决条件和有效保障就是拥有先进充足的仪器设备以及实效的实训场地。为此,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多年来加大对测量实验室的资金投入,购买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平台软件,如GPS、系列全站仪、数字化测图软件以及数量充足的多种常规仪器设备;同时,签有广州南方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广州市中海达测绘仪器有限公司、广西第一、第二测绘院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并对校内实训场地进行完善,重新制作、埋设控制点。这些仪器设备和实训基地,充分保障了“地形测量”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及效果。另外,还多方面实现多形式多维度的“产学结合”教学模式:将测绘生产任务的实施与管理、国家测绘技术规范及标准引入实践教学过程,将地形测量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及时纳入实训内容中,营造贴近工程实际的实践教学环境;聘请测绘行业的资深专家和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组成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地形测量课程教学建设指导委员会,以各种形式参与实习实训活动,实现教学目标规划上的产学结合;加强与企业密切合作,实现互动式的产学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与生产单位签订长期稳定的产学合作协议,保证校外教学实训的稳定;寻找机会使学生直接参与生产任务,实现产学结合并改变学校实训仪器设备滞后于生产单位的现状。通过以上措施,学生的操作技能得到明显提高。

基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视阈的高职“地形测量”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来,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多次参加全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测绘赛项,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充分表明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的改革与创新是行之有效的,对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将工程测量专业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赵丽蓉,陈帅.以测绘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实践探索――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课程改革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3)

[2]任文静.职业技能竞赛对课程教学改革的意义与实践研究[J].四川水泥,2016(1)

[3]葛雨霞.浅论技能大赛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考试周刊,2012(7)

[4]王金玲,周无极.《地形测量》精品课程体系设计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9(11)

[5]李召旭.试论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0)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Z120);2013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A156);桂林理工大学教学改革工程2013年立项项目(2013JG46);桂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课程改革与建设立项建设项目(2014KGA10)

篇8

北京时间8月6日,在中国广西柳州市人民政府新闻中心,中国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许四海部长正式宣布――“代表水上摩托艇运动最高水平的2008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上汽通用五菱杯”中国大奖赛将于10月10日―12日在我国著名的山水工业城市――广西柳州举办。这项由国家体育总局批准,国际摩托艇运动联合会主办,柳州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国际体育盛事,已经进入紧张的倒计时阶段。

柳州是一个开放的城市,也是一个非常具有运动活力的城市,正是开放性和柳州热爱体育的精神,迎来国际赛事在柳州承办,对此柳州政府很有信心办好大赛!柳州市委领导介绍说,柳州需要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上汽通用五菱杯”中国柳州大奖赛这样的机会,向全世界宣传山水工业柳州,民族风情柳州,展示柳州市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弘扬柳州市“开明开放,敢为人先,创新创业,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加快和谐柳州和效益柳州的进程,扩大柳州的全球知名度。

这项被誉为“史上最具贵族血统和气质的运动”的承办权为何花落柳州?近日,柳州市市长郑俊康就有关情况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市长您好,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作为一项现代顶尖国际赛事,举办的条件相当苛刻,尤其是对环保要求相当严格,在全国很多城市竞争的情况下,柳州市为什么能获得承办权呢?

郑俊康:大家都知道柳州是中国西南的工业重镇。也许正是因为柳州这个城市工业特征太强了,所以她在其他方面的魅力可能就被人们忽略了。其实柳州是一座山水秀美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区青山环绕,水抱城流,有“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的美誉。柳州奇石甲天下,是国际上公认的“中华石都”。柳州也是著名的少数民族风情之都。柳州是歌仙刘三姐的传歌胜地, “壮歌、瑶舞、苗节、侗楼”被称为少数民族风情“四绝”。

近年来,柳州市为了环境保护可以说是“不惜血本”,累计投入超过300亿元用于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2007年,柳州的母亲河――柳江河在广西河流水体水质评价中位居第一,市区空气质量全年优良率达96.2%。柳州正日渐成为一座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现代化城市。现在的柳州可以说是青山与绿水相拥,蓝天共白云长驻。

所以,国际摩联及其中国的公司多次派人对柳州进行了严格的考察后,认为柳州的环保完全达到了举办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的要求,所以决定把这一赛事放在柳州举办。

记者:我们都知道, 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这样的顶尖赛事,对举办的场地等软硬件要求很严,柳州的条件能达到要求吗?

郑俊康:确实,举办这样的世界级赛事,国际摩联不仅对举办城市的硬件有严格的要求,对软件的要求也十分严格。

这次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的赛场就是在我们的柳江河市区河段上,作为赛场的河段宽320多米,最深处将近30米,完全符合国际摩联的要求。同时,柳州拥有可以满足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要求所有赛场设施、通讯和环境条件。柳江河的水质及周边环境都得到了国际摩联的高度赞扬。

2006年9月,总理到柳州视察时说:柳州市 “山清水秀地干净”, “柳江河是广西最大的品牌,全国找不出第二条”。这是对柳州环境质量的最大肯定。现在,我们的柳江河经过治理后,河中心的萝卜洲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鹭来栖息,夜晚的柳江河经过灯光亮化工程的点缀,更是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可以这样形容柳江美景:夕阳下白鹭万点,月光里江山流彩。柳江河既有桂林山水的秀美,又有黄埔江的大气。

因此,针对本次柳州承办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国际摩联的官员考察后认为,柳江河的宽度、深度、水质以及周围的环境不仅完全符合要求,而且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记者:作为一个工业城市,柳州市为何要下这么大的力气申办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

郑俊康: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柳州是个工业城市,工业实力很强,但环境质量很差。我们经常接待来柳的客人,客人都会谈到几个“想不到”,想不到柳州的历史文化这么悠久,想不到柳州的工业这么强势,想不到柳州的商业这么发达,想不到柳州的山水这么秀美,更没想到柳州的环保做得这么好。

柳州其实除了工业外,还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桂中商埠,还是体育之乡。今天的柳州,正是一座兼具了古韵与时尚、工业与环保的现代化城市。特别是现在,柳州市委提出了“三个同步”的指导思想: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宜居城市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其中核心的目的就是创造一个生态工业柳州,宜居创业城市。

多年以来,因为人们对柳州传统的工业印象比较深刻,所以美丽的柳州可以说是锦衣夜行、明珠暗投,不为外人所识。我们也认识到了宣传力度不够,所以希望通过举办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这样的国际赛事,把一个精彩、真实的柳州展示给世人。

记者:请市长介绍一下柳州大奖赛的相关情况。

郑俊康: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柳州大奖赛将有来自12个国家的20多名世界顶尖赛手相聚柳州,为水上运动的最高荣誉展开激烈角逐。动力澎湃的F1摩托艇最高时速可以达到250km/h,从静止加速到100km/h也仅仅3.5秒,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和震耳欲聋的马达声,绝对会带给观众超一流的享受。

为了丰富F1摩托艇赛事,柳州赛事组委会还组织了众多的活动作为支撑,目前F1摩托艇赛艇宝贝昨天晚上已经完成了决赛,选出了24名青春亮丽的“摩托宝贝”。F1摩托艇主题摄影大赛也在火热的进行中。

柳州是个体育名城,有着深厚的群众体育运动基础,有着丰富的举办重大赛事的经验。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中国柳州大奖赛是迄今为止我市承办的最高水平、最高规格的体育赛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办好本次比赛。

记者:请问这次中国队参赛情况如何?

郑俊康: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本身进入中国就比较晚,中国也是2007年才开始组队参赛,所以在以往各站的比赛中成绩不太理想。现在,中国天荣F1摩托艇招商银行队已经抵达柳州,进行赛前练习、设备检修等准备工作。我想,在柳州这块风水宝地上,有柳江河这么优秀的比赛场地,有热情的柳州人民呐喊助威,我们中国队一定会在柳州站的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F1摩托艇世界锦标赛“上汽通用五菱杯”中国柳州大奖赛赛场位于市中心,柳江红光桥至柳江一桥之间的华丰湾水域。赛场利用柳江两岸现有状况适当改造,使整个赛场布局更为科学合理,完全满足赛艇比赛要求。赛事主办方国际摩联经过考察,决定2008 赛季中国站选定柳州作为中国赛站首站。

柳州取得赛事承办权除了地理优势,还在于其经济实力,作为广西工业中心,中国西部重要的制造基地,柳州是一个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曾被世界著名杂志《福布斯》评为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之一。

篇9

关键词:方程式赛车;仪表盘;设计;实现

0 引言

大学生电动方程式比赛(FSEC)赛车由大学生自行设计制造并驾驶,仪表盘是赛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在设计调试赛车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仪表盘了解赛车当前性能从而做出改善;在车手驾驶赛车过程中,通过仪表盘了解赛车速度、电池电压等信息,从而合理操控赛车。

利用机械设计软件设计仪表盘机械结构,采用亚克力板制成。利用3D打印进制作仪表盘后盒。利用单片机驱动OLED显示屏和LED灯,通过转换函数处理来自传感器的数据,通过显示函数在显示屏上显示数据并用LED灯提供指示信息。利用自动复位按钮作为启动开关,连接控制器,从而激活驱动系统。利用按键式开关作为急停开关,与驱动系统串联,从而在紧急状态切断动力。

对大学生方程式赛车仪表盘的设计与实现,内容包括基于SolidWorks的机械设计,基于UVision的单片机编程,基于Multisim的电路设计与模拟,机关雕刻机和3D打印机的使用,及多种工具、仪器的实践操作。

1 赛车仪表盘的设计

1.1 仪表盘的组成结构

赛车仪表盘:包括仪表盘底板(1)、仪表盘后盒(7)、OLED显示屏(2)、速度指示灯(3)、状态指示灯(4)、启动开关(5)、急停开关(6)。

仪表盘底板形状根据车架前环确定,通过耳片固定于车架。OLED显示屏固定于仪表盘底板。速度指示灯和状态指示灯固定于仪表盘底板。启动开关和急停开关固定于仪表盘底板右下方。仪表盘后盒固定于仪表盘底板背面。仪表盘后盒设计为楔形结构,在减小体积和减轻重量的同时保证了后盒的整体强度。仪表盘后盒还包括四个电路板固定孔和四个导线孔。

1―仪表盘底板 2―OLED显示屏 3―速度指示灯 4―状态指示灯 5―启动开关 6―急停开关 7―仪表盘后盒

1.2 电路设计

部分包括OLED显示屏(2)、速度指示灯(3)、状态指示灯(4)、启动开关(5)、急停开关(6)、安全回路线束(10)、锁存器(9)、单片机(8)。

单片机和锁存器芯片均安装连接在控制器电路板上。单片机连接OLED显示屏和状态指示灯,并通过锁存器连接速度指示灯。启动开关接单片机,急停开关通过安全回路线束串联在安全回路中。单片机采集传感器信号,通过转换函数和显示函数显示在显示屏和速度指示灯上。

2 赛车仪表盘的实现方案

2.1 机械结构的实现

采用SolidWorks建立仪表盘的3D模型。根据车架前环的形状和尺寸,确定仪表盘底板为带圆角的矩形。车架前环后方空间有限,为了使仪表盘后盒不于车身发生机械干涉,将后盒设计成楔状盒。分别建立OLED显示屏、LED灯、开关、单片机和紧固件的3D模型。将仪表盘各部件与车架进行整体装配,并做干涉检查,如有干涉则进行修改。

为了追求赛车的轻量化,在选取各个部件材料时,应尽量采用重量轻且强度高的材料,以保证各部件在赛车行驶过程过正常工作,且在特殊条件下不会发生破碎威胁车手安全。而仪表盘位于车手正前方,与车手距离较近,对材料要求应该更高。

所以,仪表盘底板采用亚克力板。亚克力板属聚丙烯酸酯类,它自重轻、抗冲击能力强、绝缘性能良好,安全性能好,而且可塑性强易于加工。制作时,采用激光雕刻机一次切割成型,保证加工精度。仪表盘后盒采用3D打印成型,3D打印可快速成型,省去制模和脱模时间。3D打印耗材选取PLA材料,它自重轻,成型后柔韧性好且不易变形。

2.2 OLED显示屏的驱动

仪表盘是车手了解赛车的重要窗口,所以显示屏的可看性与稳定性至关重要。方程式比赛在室外进行,环境亮度较高,车手需要在赛车高速行驶过程中看清显示屏内容。OLED屏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自发光、亮度高、对比度高的的特点。而且OLED屏反应速度高,功耗低,十分适于作赛车显示屏。

所选取OLED屏型号为M47P1332,大小4.7英寸,分辨率256*128,具有16阶灰度。有SPI接口和并口,包括两个VCC3.3V引脚、两个GND引脚、RES复位引脚、CS1与CS2片选引脚、D/C数据与命令引脚、WR写命令引脚、RD读命令引脚、D0与D1并口数据引脚。所选取单片机型号为STM32f103,最高工作频率72Mhz,有80个快速I/O端口,每个都可映射到16个外部中断。可以稳定驱动显示屏。

驱动OLED屏即控制其部分光点发光。OLED屏的驱动程序用UVision编写,源程序包括写入字节函数、初始化函数、显示函数等函数,可以显示16阶灰度的阿拉伯数字信息、英文信息、汉字信息和图片信息。在输出时,需要先进行初始化,即设置所用的I/O和引脚,才能写入数据;还需事先建立相应的ASCII码库、汉字库和图片库,以便函数调用。

2.3 指示灯与开关的实现

指示灯是输出信息的图形化表示,相比文字更加直观。速度指示灯和状态指示灯选取0.5毫米雾状LED,它亮度高、功耗低。状态指示灯共阴极接地,另一端连接直接连接单片C的3个输出引脚。速度指示灯共阴极接地,另一端接锁存器芯片输出端,芯片输入端接单片机3个输出引脚,单片机根据速度大小点亮一定数目指示灯。

启动开关采用可自动复位的按钮式开关,连接单片机,在赛车待驾驶状态,踩下刹车踏板的同时按住启动开关,才能激活赛车。急停开关采用按键式开关,推入开关即可切断安全回路。

3 结论

第一,设计出了适用于大学生电动方程式赛车的仪表盘的机械结构。所设计的仪表盘底板和后盒的形状与尺寸能良好契合赛车车架前环。所选取制作材料都具有自重轻、安全性好的特定。

篇10

【关键词】岗位能力 技能大赛 机械制图 改革与实践

为了满足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要求,我们根据基于岗位能力培养与技能大赛相结合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课程改革与实践。下面以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为例,谈谈岗位能力培养与技能大赛相结合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

一、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

机械制图是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制造、汽车维修等制造生产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起到一个重要的桥梁作用,学生掌握该课程知识与能力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其在学校的后续专业学习及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目前普遍中职学校在机械制图这门课程上也只是独立的知识教学,缺乏针对性专业的课程设置,没有注重于该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亦缺乏相应的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工作岗位相结合,也没有与职业资格技能考评要求和技能大赛需要相结合,结果学生对课程学习不明确、对后续的应用不了解,对课程的重要性不清楚,学生的学习兴趣偏低,学生未能有效的学好这门课程。现有机械制图教材内容与实用脱节,大多数的机械制图教材都是纯粹的制图知识,没能和其对应专业课程相结合,更没有与专业技能和工作岗位需要相结合,与实际应用脱节。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法主要以理论讲授与练习为主,但多是纸上谈兵,缺乏与岗位接触机械图样的交集,未能在教学中融入在专业技能上和岗位上的应用。

二、专业对应的就业岗位和技能大赛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培养的能力是各种工业机械装备及机电产品从设计、制造、运行控制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的综合技术学科。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对口的岗位是机械行业中机械工程师、设计工程师、研发工程师、设备开发工程师、应用工程师、设备改造工艺员、产品测试员、销售员、车间管理员、销售员、售前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等。工作岗位应具备的工作能力有以下:

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工作;从事机械、电气、液压、气压等控制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从事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工作;从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编程及操作工作;从事机械CAD/CAM技术的应用工作;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从事机电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工作;钳工、车工或电工的初级技能;编制、实施机械设计与制造工艺规程的基本能力;使用、保养、维修、管理机电设备的基本能力;选用、设计制造、调试工艺工装的基本能力;操作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基本能力;行机械设计与制造生产现场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应用机械CAD/CAM的基本能力;应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表、数据和信息,设计机械和电气图样,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能力。

针对各专业相对应的专业岗位,改革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案例、图形讲解针对性,对于后续的就业工作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不同的专业有着不同的典型工作图形案例,这些案例应放置于课程改革中。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技能大赛的项目主要是机械零配件的设计绘制、机械自动化加工两大方面。为了让学生提前进入技能大赛的氛围和对技能赛图形的提前认知、了解,技能大赛的题型图形在机械制图改革中也应设置其内。

三、岗位能力培养与技能大赛相结合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

岗位能力培养与技能大赛相结合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与实践,是中高职院校机械制图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也是势必实践的一个项目。枯燥的传统制图教学,让当代学生慢慢对它失去了兴趣,我们专业教师必须想法设法去针对各专业的不同而设置个性化的机械制图课程,从就业岗位能力培养方向和专业技能大赛两个方面着手思考该课程的改革,势必是从学生自身的就业远景和技能大赛能力培养着想,学生对改革后的机械制图学习动力更足,兴趣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近两年中,我们几个老师尝试着将机械制图与专业性相结合,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汽车维修专业,将就业岗位能力培养和专业技能大赛结合融入机械制图课程里,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实比以往提高了。但只是目前也尚处于摸索阶段,融入该课程里的岗位、技能大赛能力要求典型图样也是一小部分,学习效果在一开始有明显的体现,后阶段学习效果就不是很理想。从实践中得出,进行机械制图课程的改革是必须的,但一定要组织一个强大的课程改革团队做后盾,将课程改革得透彻,内容不在多在于精,坚持以岗位能力培养与技能大赛相结合的机械制图课程改革不仅是课程的发展趋势,更是各专业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槐德主编.机械制图课教学参考书[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