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范文
时间:2023-03-29 19:51: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其实,与孩子说话,就是一个沟通的过程。孩子之所以不听,更多的时候还得反思我们自己。
作为家长,甚至是老师,都不免进入一个误区。这个、那个我都给孩子讲了,他就是不听。你可曾想过,如果你说了,孩子又没听,甚至反感,教育的意义何在?
既然是沟通,就应该是平等、简要,能引起对方共鸣的一种方式,否则,你说了一大堆话,又会有什么效果?
父母与孩子沟通方法一是学会倾听,不妨让孩子把话说完。
有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在一个谈话节目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架飞机满载乘客,飞行途中没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他问参与做节目的孩子,你看这伞给谁用?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回答:给我自己用。这时,台下一片骚动,很多观众想:多么自私的孩子啊?可是主持人没有急于下定义,而是蹲下来,耐心地问孩子为什么呢?孩子满脸泪水,清晰地说道: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来救飞机上所有的人。
正是这位主持人的善于倾听,让大家听到了一个幼小躯体里高尚灵魂的独白,也让那些当初急于评定孩子的人感到惭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长也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要善于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不是不听解释,劈头盖脸的训斥。倾听是心与心的对话,情与情的交流。倾听是对孩子的尊重与接纳,鼓励与赞赏。如果家长多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去倾听孩子的心语,这样的沟通才会更加有效。
父母与孩子沟通方法二是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后再说话。
面对孩子的成长,哪怕是孩子的错误,如果你想沟通,请先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量一番,将心比心,孩子为什么会是这样,你想要孩子怎样,怎么才能打动孩子的内心,唯有如此,孩子才可能感受到你的真心与温暖,才可能接纳你的语言,才可能产生相应的效果。试想,谁会想听不替对方着想且冷冰冰的语言。
每次孩子拿着一个不太理想的成绩回家时,内心已经比较自责,我们可以不要就分数谈分数,这样只会更加难受,何不与孩子一起分析试卷,看看哪些题还可以做对,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孩子一定能找到因粗心大意而导致的失误,这就是增长点。你看,不批评,找增长点,孩子是不是更加自信,以后有问题时也愿意和你交流。
父母与孩子沟通方法三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和孩子沟通。
作为家长,对孩子的爱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沟通的时候,却时常有居高临下之势,这难免让孩子产生抵触。平等最重要的前提是人格上与孩子真正平等,这里面有两层含义:一是家长要放得下长辈的架子,不要对孩子动辄发号施令、动辄呵斥;二是不能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言听计从、千依百顺。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也赞成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家长如果在孩子面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长辈,把孩子作为成人的附属品,孩子就会变得保守、胆小、被动。
李开复说:这种孩子在30年前的企业很受欢迎,但是今天已经过时了,我们今天希望培养的孩子是快乐的、乐观的,是能够信任父母、能够彼此倾诉、能够爱自己也能爱别人的人。所以,我做爸爸的总是告诉自己要放下架子,像一个朋友一样,拿出时间跟孩子疯玩,让孩子有话都跟我说。
父母与孩子沟通方法四是说话要有根据,要具体而不空泛。
如果孩子考试回来,告诉你语文只考了50多分,非常沮丧,你会不会很生气的训斥孩子学习不努力,还好意思哭,至少心里也是这样想吧?此时孩子又告诉你,作文完全偏题了,才会如此,你是不是更难受。然后孩子才告诉你,数学考了99分。你说孩子学习不努力,那数学又何来如此优秀。孩子表面不说,心里自然不服。
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不是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了如指掌,对孩子的每个错误非常清楚,事实上完全不是,我们的了解是比较有限的。在这个基础上,你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要认真,要养成良好习惯云云,有何用?
请问好好学习是什么样子的,良好习惯又是哪方面的,就象抱个大西瓜,要孩子一口吃下,孩子如何接受?
因此,教育孩子一定要讲根据,一定要讲具体的事和方向,才能让孩子能很快找到切入点。
父母与孩子沟通方法五是沟通要讲时机。
当孩子正在生气,或玩得正欢时,你却逆向而行,不吵架才怪。
篇2
孩子也有隐私权
妈妈问孩子:“你要去哪里?”只是询问孩子要去的地方,并不过分,但如果孩子要去的是一个不想让妈妈知道的地方,孩子就会支支吾吾地敷衍过去,这时不要再进一步追问比较好。即使是孩子,也会有自己的小秘密,何况孩子有“大概会被识破”的紧张感,就会支支吾吾地随便说出一个地点。妈妈不一定要马上揭穿孩子,但是如果孩子有其他异常行为时,的确就应该多加注意。在此之前,给予信任比逼问孩子更好。
和孩子商量很重要
找孩子商量事情,大概是中国父母最不擅长的一件事。要让孩子成长,就不应该只是单方面地要求孩子顺从父母的意见,而是找孩子一起商量,“可以说说你的意见吗?”、“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呢?”趁机让孩子思考,努力地想出孩子自己的答案来,既锻炼了孩子的能力,也体现了妈妈的智慧。
建立合理的“第三块地盘”
通常亲子沟通就像是发生在两个地盘上的事情,一边是孩子的心灵地盘,“我想这么做”、“我是这么想的”,另一边是父母的心灵地盘,“你要乖乖听我的话”、“你不可以那么做”。
父母总是习惯性地想将孩子拉到自己的地盘上,借机对孩子说教,但这种方式反而会迫使孩子根本不想听话。有效沟通需要“第三块地盘”,也就是父母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考虑问题,与孩子平等地展开沟通。比如,在吃饭时间,孩子却想出去玩,那么你可以这样说:“可以啊,吃完饭就去吧!”而不是,“不行,要吃饭了!”当孩子的想法和一些日常规则相悖时,用肯定的方式告诉他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既能教给他规则,又不会激起孩子的反叛心理。
寻找共同的话题
不少孩子觉得妈妈根本不了解自己,总是说不到一块儿,所以不爱和大人沟通。这就需要妈妈和孩子通过共同体验某些事物来进入彼此的世界,不论是“旅行”、“看偶像剧”,还是“做家事”、“玩游戏”、“买东西”,什么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加强亲子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或是互相学习对方的创意、灵感,从而产生共鸣,增进彼此之间的信赖,为彼此提供许多话题。
别对开心孩子泼冷水
当孩子很开心时,好妈妈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感到更开心,比如问问孩子:“看样子好像有什么好事发生?”设法诱导孩子说出令他开心的事来,真心为孩子开心。
如果是孩子考试成绩不错,妈妈只要说“好棒”、“太好了”就够了,千万别说“你可别这样就觉得满足!要把目标再往上提升才行!谁谁不是更厉害吗?”听到这样的话,不论是谁,都会立刻觉得“努力也白搭”。帮助孩子获得加倍的喜悦,再诱发孩子的努力意愿,才是父母最应该做的事。
允许孩子静一静
如果看到孩子根本不想说话,或是心情不好,不妨先让孩子自己一个人静一静,不要逼迫孩子马上跟你谈话。即使在学校发生了不愉快的事,或是和同学之间有什么矛盾,孩子只要回到家里,心情就会轻松许多。相信孩子也有很强的自我疗伤能力,等过一段时间,孩子渐渐能够释怀时,也许就会主动说说出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倾听孩子的“胡说八道”
有些父母经常抱怨孩子嘴巴很笨,虽然跟孩子个性有关系,但很多时候也是由于父母不是好的倾听者。好的父母要先学会倾听,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很喜欢听他说话,甚至愿意倾听他的胡说八道!而在孩子漫无边际的讲述中,父母不仅可以了解他的真实想法,而且可以激发他的表达欲望和能力。
想好了再说更有效
别把你的抱怨、絮叨、责备和你想说的话都夹杂在一起,给孩子的指令要直接、清楚、明白,同时,给出孩子需要做的2-3个步骤即可。总之,不要一次说的太多。父母和孩子说话,也要考虑好了再说!
《这样跟孩子说话最有效》
日本育儿教父汐见稔幸所著,内附了60个亲自对话的实景,告诉父母在遇到孩子提出相关问题时,沟通的重点是什么,不要去做什么,实践指导意义很强。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篇3
关键词:学生;人文理念;张扬个性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和语文老师一起到外国语实验学校参加“如影随形贴身培训”的跟踪学习,虽然时间才两天,却让我感触很深。
我听了五节课,给我总的感受就是:他们很辛苦,但他们的付出是值得的,因为他们的学生都很棒。在他们各方面发展都不错的前提下,我尤其欣赏老师和学生张扬的个性。课堂上老师精神饱满,学生信心十足;课堂外老师谈笑风生,学生生龙活虎;交谈中老师激情飞扬,学生落落大方……
这一切,都让我感动,因为这些都是让我一直向往的,而十三年的教学生涯都没能让我做到这一点,我很遗憾,不过,通过这两天的学习让我豁然开朗,我也似乎悟出了一些道理来: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社会的栋梁。少年强则国家强。作为老师,我们如何把孩子教育发展的更好呢?如何让孩子们在宽松的环境中彰显个性、开发潜能、增长智慧、陶冶情操呢?
一、要以人文的理念,树立信心,挖掘潜能,开发智力,张扬个性
在外国语学校,我们一到有学生的地方,孩子们不是单一的问好,而是主动友好地交谈,问你是哪儿的老师、有多大、叫什么名字、教几年级、教什么的、班有多少学生……海阔天空,没有丝毫拘束感,除此以外,还主动帮我们搬凳子……这些足以让我感动半天,因为我的W生是做不到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心理规律就是自己喜欢的、主张的、自己操办的事情做起来才最有动力,最有激情。我想:这就是他们的孩子喜欢做,愿意做而且敢做的原因吧!针对这一特性来开发他们潜在的能量,进行素质教育的培养和兴趣的提高,即从小培养和树立孩子们的自信心。同时不要过分地约束孩子,这样会使他们的潜在能量无法发挥出来。也不要去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我们都知道,每一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有待挖掘和开发。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孩子们的这一特点,把他们有效地组织和动员起来,让他们自己动手,团结协作。从小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精神。他们的校园,不管是下课的走廊上,还是教室,还是有学生的教师办公室,总会听到孩子们的吵闹声。我们不要怕孩子吵闹,还孩子自由吵闹的天性,让他们在吵吵闹闹的游戏中学会学习,掌握知识,获得能力!个性的张扬,需要我们的是浇灌和培土,不需要我们的指手画脚和捆绑!
二、学有特长,全面发展
孩子的教育不仅是每个家庭单一的事情,更是全社会都要来关心的重中之重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具有针对性的行动对孩子们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特长技能的培养,品格风范的训练。让他们逐步摒弃自身的缺点,把自身优越的条件转化为优越的思想、优越的素质、优越的人格。教育孩子首先就是教育他们如何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同时教会他们要按照做人的道理去做。只有这样才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好习惯才会提升为好性格;好性格才会升华为好的美德。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拥有人生最大的财富,才会终生受益。我想温建蓉老师的讲座里所讲到的她们班学生拿过很多各级各类的奖项就是这个道理吧!
三、张扬个性放飞梦想,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自由飞翔
在万春艳老师上的《鱼市场的快乐》一文中,孩子们在回答老师的提问中不难发现班上的学生确实有较强的发散思维,并且所有的问题也能答到点子上,这与老师平时的训练肯定是分不开的,同时也来源于老师对孩子们的了解。其实,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只有充分理解和信任孩子,和孩子建立起一个平等协作的关系,才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孩子们才会打开心扉,和你融在一起。只有放手让他们发挥所长,才能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创造的艰辛,才能更有效地锻炼孩子们,让他们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的飞翔。
我想,作为老师的我们无非就是给孩子们搭建一个展示特长、张扬个性的平台,让孩子们在学习、生活、活动中开启自信,放飞梦想。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张扬自己的个性,放飞自己的理性让教育与生命同行呢?尊重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让教育为个体的生命而存在,使教育成为灿烂生命的舞台。
学有所获,让我们将自己的知识、智慧、才艺与汗水与学生一同演绎,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老师和我们的学生,更包括我自己始终拥有自己的天空,无论走到哪里,不变的是寻梦的心志,无论身在何处,固守的是理想的坚持……尽情张扬个性,放飞梦想,用脚步去丈量自己的里程,用勤奋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因为:路,在脚下。
参考文献:
[1]马淑玲.赏识学生的与众不同 培养学生个性化思考[J].北京教育(普教),2012(10).
篇4
2005年10月15日,女儿萄萄第一次当妈妈,生下儿子犊犊,32年后的我升格当外公了……
如今,我的家庭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两位老人、两个大人、一个孩子同居三室二厅。家庭对我们来说,既是温馨的港湾,又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天堂。但“家家都有难唱曲”,生活中难免会有种种烦心事,我们与女儿、女婿之间难免会发生口角和碰撞。老伴也常常为此而发牢骚:我成了家里的“老保姆”。家庭中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看上去都是鸡毛蒜皮,但处理不当,常常会给退休后的晚年生活带来阴影。譬如说:每天吃好晚饭,老伴常常要唠叨,女儿女婿他们洗碗不够主动,洗了,又嫌他们没洗干净……老伴是个电视剧迷,到了晚上,为了不影响孩子弹钢琴,只好忍痛割爱……
五年来,我和老伴在生活中已养成了一个很好的习惯:晚饭后两人下楼在小区里散步1小时。我们把这1个小时称为,既是“饭后百步”的健身时段,又是各自为自己处理“心理垃圾”的时间。一天之中,凡不开心的人与事,通过两人之间相互渲泄,相互安慰,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对女儿、女婿有什么想法,不管什么事,可宽容则宽容;可包容则包容;需沟通则沟通;是不健康的“心理垃圾”则毫不犹豫扔到“垃圾筒”,让自己的情绪始终处在健康、快乐的水平上,使自己的心灵不背离“向上、向善”的方向。其实,我们的家庭生活不是没有烦恼,不是没有代沟,也不是没有两种生活方式的碰撞,但只要两代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我们的家庭仍其乐融融,我们的生活仍充满阳光。
我总是这样提醒自己:让我与孩子一起成长,他5岁,我也5岁;他10岁,我也10岁;如何做外公,人生第一次,因为过去我只是一片空白。我做过爸爸,但从来没有做过外公,一切都要从零开始,我必须学习,与他一起学习,向他学习,相互学习。
从65岁到5岁,其核心就是要有一颗童心,有了这颗童心,我们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童话世界。我和他一起用积木搭杨浦大桥,搭东方明珠,搭高速公路,搭摩天大楼……我和他一起踢球、跳绳,一起去公园,去观赏各种植物、动物……我和他一起在阳台造一个小小植物园,观察黄豆如何发芽,蝌蚪如何长出四条腿?蚂蚁如何搬动一颗饭粒……有了这颗童心,才会有同理心,孩子开心,我也开心,成为孩子玩伴,其乐无穷。
从65岁到5岁,使我这双已经老化迟钝的眼睛,又重新获得灵性!面对多彩的世界,从天上的星空到辽阔的海洋,从大地的一草一木到宇宙上每一条生命……我的眼睛就会发出好奇探究的目光!一切都充满魅力,我会像孩子那样,去与小树交朋友,去与小花交朋友,去与小青蛙交朋友,去与天上的星星交朋友。有了这样一双充满童心的眼睛,在我的视野里,天上的月亮会与你说话,与地上的蚂蚁也能相互交流沟通分享。面对孩子一个个为什么,我会与他一起去探究、去思考、去学习……
有了这颗童心,我会弯下自己的身段与孩子说话,我会听懂孩子的每一句话语,甚至他的哭声所表达的需求、意志和内心的呼唤。
篇5
作者:阿黛尔·法伯、伊莱恩·玛兹丽施【美】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这本书能帮助成人学会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这种爱的语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你的要求和忠告。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要爱孩子、尊重孩子和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并加以培养。其实我们每个做父母的都不会少了爱这部分,但往往方式却错了。比如,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承担一些过失,比如聆听孩子与我们的交谈。在和孩子发生冲突时,我们要先学会尊重孩子的观点,同时,还要学会不要打破孩子的梦想。
35《世上最划算的教育——童年需要培养的38种好习惯》作者:冯夏婷 出版:中山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让我深深地感到父母真是一个全天候的职业,不能偷懒,不能休息,也没有任何薪水,但必须坚持下去。这本书给我的启示就是,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要从培养子女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开始。作为父母也需要做一个好榜样,比如凡向孩子许下诺言,就要尽量兑现;发现孩子守信用,要及时表扬;不“逼”孩子许下不可能兑现的诺言等。
36《孩子来自天堂——正面养育的5个原则和技巧》
作者:约翰·格雷【美】出版:中信出版社
不仅可以让我体验许多更新养育方式的技巧,还让我明白,其实教育无须使用威胁的手段,也可以激发孩子与我们合作的意愿。比如,要允许自己的孩子与别人不一样,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一定有属于自己的特殊才能。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因为我们也会犯错,当我们犯错时,我们要学习向孩子道歉,因为我们就是孩子的榜样。我们也应该让孩子发泄他们自己的情绪,当孩子不开心、哭闹时,我们应该表示理解,因为大人也会有情绪不佳的时候……
篇6
一、学会做人
素质教育的最终归宿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其中,做人为立身之本。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必须要有高尚的人格、诚实的品德、儒雅的修养、健康的心理、文明的习惯、献身的精神。所以,教书先要育人,成材先要成人,成人先要正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校要求教师热爱每一位学生,决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特别对于后进生,老师要倾注更多的爱心。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多给予他们关心,而不是歧视;多给予他们鼓励,而不是打击。对于多次犯错误的学生,老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自己的爱心感化他们。让学生学会做人,是学生学习的核心,也是现代教育的核心,怎样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呢?
(1)让学生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学会做人应从基本的道德要求做起,自觉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道德意志。
(2)让学生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所理解的全面发展,首先包含有多反面的发展,必须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全面发展,哪方面都不能忽视;其次,它更体现着深度和广度,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在身体和心智两方面都得到合理有效的发展,不能偏离;身心健全,对于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这是学会做人的最低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
二、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是人实现发展的基础,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科学,我认为关键是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教师要善于调控课堂气氛及时捕捉学生逆向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大胆驳问,提出不同的观点,培养敢想敢说的创新意识。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呢?
首先让学生学会预习,逐步提高自学能力。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还能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其次让学生学会听课,提高听课的质量。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每个教师都应该注意在自己的课堂上让学生学会听自己的课。
第三,学会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复习一定要科学安排时间,有计划地复习,这样就能产生一定的效果。
第四,还要让学生学会检查,找到自己的不足。
三、学会生活
教育不是为了培养书呆子,而是为了让人幸福,让人能享受现代科技的成果。
第一,要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道理、生存技巧,培养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精神。部分家长是由于“溺爱”而堵塞了孩子学习生活技能的途径,他们为什么不能意识到,生活技能,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呢?它非但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反而能够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学以致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第二,要教会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教会学生生活自理的能力。要教会他们自己打扫卫生,美化环境等。
第三,要教会热爱生活,包括爱学习、爱学校、爱同学、爱老师等,只有懂得爱,才能真正懂得生活。
第四,要使学生具有生活的责任心和成就感。
四、学会感恩
感恩是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方便在心里产生的意识。感恩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懂得感恩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品质。然而,现代社会的“生子女时代”,由于父母以及祖辈过分的宠爱、溺爱,造成有的孩子由娇而横,唯我独尊,并且学校教育过于注重文化知识教育,而忽略了教育的育人功能,导致学生的感恩意识逐渐淡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教给学生感恩的方法。我们全社会都应该重视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的人,长大后不可能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更谈不上爱同学、爱学校、爱国家、爱民族了。
篇7
“我该写点儿啥呢?”
“一说写东西,我就犯愁。”
“咳!每周写两篇交了得了。只要不扣工资就行了呗!”
“干吗发这愁呢?科技时代,百度一下不就OK了。”
“我的工作干得不错嘛?写这有啥用呢?”
“一天中的工作够多的,哪有那闲工夫写这些呀?”
“胳膊拧不过大腿,领导叫干啥就干啥吧!”
以上的种种议论恰恰说明了,我们教师确实该写写工作反思了。
那么,工作反思都该写点儿啥呢?
1.我对工作态度的反思。静下心来想一想:我是全身心地去对待自己的工作,还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我是生活在抱怨中,还是生活在享受中呢?领导不给我涨工资,是因为我工作能力不行,还是别的原因呢?我是否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了呢?等等。中国有句古训“静坐常思己之过,闲谈莫论他人非”。我们应该明白: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努力找工作。所以,我们只有把本职工作干好,端正工作态度,提高认识,把自己的工作干出特色和成绩来,这样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可,领导的认可,才有助于我们成为名师。得过且过,只能一事无成,到头来悔恨终生已经晚矣。“态度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人生”,只有端正了工作态度,你才会收获好的人生。
2.我对工作中困惑的反思。在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难以解开的疑惑。这时,你就要把自己的疑惑记下来,然后想方设法去解决疑惑。比如:可以上网查资料解决;可以向别人求教;可以自己钻研、摸索;可以进修、深造等等。在这些疑惑的解决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升华和提高。把这些记下来,就是工作经验的积累。这些经验对自己是提高,对别人是借鉴。
3.我对工作成绩的反思。当你在工作中取得骄人的业绩时,你需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并取得成功的。你的成功案例,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可以使自己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还可以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向全校推广,向全国推广。我们就为学校、为教育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贡献。
4.我对问题生转化的反思。在教育教学中,我们都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生去转化。这些问题生的转化决定我们工作的成败,转化好了这些学生,才会无愧于自己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可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每个孩子的性格、家庭背景、知识水平、爱好、特长各不相同,教育教学的方法也应各不相同,我们应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老师应该成为一名修锁工,不管啥样的锁都能修才行。当成功转化了一名问题生时,我们就积累了转化同类孩子的经验。可以这样说:转化问题生的过程就是我们自身成长的过程。
5.我对学校管理的反思。对于管理,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同的方法。学校制定的某一规章制度、管理措施,应该说都是经过校领导的深思熟虑后才施行的。但这些规章制度并非都是十分完美的,需要我们在具体操作中不断完善、总结、改正、提高。只有这样才会提升我们学校的管理水平。所以,我们应该把自己对学校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来和学校领导交流。我们的看法,有的可能是可取的,有的可能是相悖的。但不管怎样,思考总会有收获。这说明我们是以主人翁的姿态对待学校管理的,学校领导也不会因此去怪罪我们的。
6.我对自己授课中的失败或成功的反思。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精心准备的课,有时会被课堂中的偶然因素所打乱,造成这节课的失败。这时我们就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原因,就应该认真修改自己的教案,查缺补漏,以便于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有时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一节课中,因为自己的巧妙点拨或巧设疑问或灵光闪现,课堂中精彩不断,学生发言积极,师生配合默契,仿佛自然天成。这时,我们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是如何点拨的?自己是如何设疑的?学生是如何开悟的?这节课是如何成功的?等等。把这些弄明白了,我们再去修改自己的教案,就会为下一次的教学成功奠定基础。
篇8
问题一:幼儿舞蹈学习的兴趣
现在,多数舞蹈培训机构都会推出各类独具特色的舞蹈兴趣班,如儿童歌舞班、芭蕾舞考级班、中国舞儿童班等,这些种类丰富的舞蹈班深深地吸引了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的家长的目光,而多数家长在期盼之余忽略了一个问题:家长为孩子所选择的是否与孩子本身的兴趣爱好相一致?也许答案并不一定就是肯定的。据了解,多数家长对孩子学习什么、怎样学习等都仅是家长单方面的安排和期许。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成了舞蹈教师需要第一个去解决的问题。所以,积极对孩子进行舞蹈教学学前疏导,让他们尽可能地感受到舞蹈本身的乐趣与美好,从而产生兴趣,慢慢地让他们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去学习。因此,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教师如何有效疏导与教学方式就显得非常重要。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从实践出发,认为教师首先要做到经常在精神上不吝鼓励与表扬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对于有些不敢尝试或内向、胆怯的学生,教师应多鼓励,耐心讲解,在其稍有进步时就及时表扬、奖励,增加他们的信心,使他们学会如何相信自己,进而产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其次,舞蹈教学应体现出趣味性。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游戏融入到基本功练习中,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训练枯燥,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的基本功得到练习与提升。再者,应为学生考虑,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如在选择舞蹈舞曲的时候,教师应尽量选择学生喜欢的歌曲,编排符合他们年龄段欣赏感觉和特征的动作,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下释放纯真,获得良好的艺术修养。所以,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才会让他们慢慢喜欢上舞蹈,对舞蹈课产生兴趣;只有激发了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才能进一步展开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问题二:考级对幼儿舞蹈教学的影响
舞蹈考级风靡一时,甚至成为一些培训机构的招生亮点。不可否认,舞蹈考级的出现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使孩子的舞蹈学习具备了循序渐进的过程和明确的发展目标。但是,如此火热的舞蹈考级对孩子来说就真的是一件好事?笔者认为,这是一把双刃剑。
首先,舞蹈考级多数都不是孩子的愿望,有些家长对于荣誉和名利比较看重,由于他们自身对一纸证书的认识不够,认为那可以代表一个孩子的“聪明”程度,把很多期望都负压在孩子身上。而对一个孩子来讲,他们对考级几乎没有概念,只懂自己开心和不开心,如何表现出来。舞蹈正符合孩子的心理,开心了就蹦蹦跳跳,不开心就不说话、发呆。所以,舞蹈教学中,欢快地和着音乐跳舞,可以让孩子变得更活泼,但是考级所带给孩子的压力会使他们不能将自身的本性完全发挥出来,这有悖让孩子学习舞蹈的初衷。
其次,多数家长让孩子学习舞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他们获得良好的身体条件或一技之长。而舞蹈考级让有些孩子失去了这一目的,陷入到无尽的考级状态中,加之家长的逼迫学习,他们无法做出选择,迫于无奈,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便厌倦,最终半途而废。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舞蹈考级是一把双刃剑,是以考级为主,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还是在考级的过程中去发掘孩子的潜力、能力,这都需要教师、家长多去理性思考和斟酌。
问题三:舞蹈教学的因材施教
很多孩子在刚上舞蹈课的时候都羞于表现,不爱说话,有的愣愣地站在教室里只知道乖乖听老师说;更有甚者,有的学生跟老师做动作时表现不大方、不自信;有的孩子从一开始就抵触舞蹈,不与老师配合,不跳、不练习……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因材施教,不断鼓励她们,带动孩子的积极性。
舞蹈课本身是需要大量运动和大量表现的课程,只有孩子欢快地跳起来,才算是真正地让孩子上了一堂舞蹈课。所以,教师不仅要教孩子跳舞,也要善于打开、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在孩子的心中,教师要有良好的形象,有威信,这样说话孩子才会听、会信服;要真心喜欢每一个孩子,有了与他们的互动,才会让孩子慢慢体会到老师的心意。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注意每一个孩子的表情、眼神,要从孩子的行为或神情中明白孩子所想。比如在遇到活泼的孩子时,要不断夸他们,遇到不爱说话的孩子要耐心教导、真心交流,用游戏、小贴画,或者用音乐、舞蹈的魅力去征服他们;遇到对舞蹈课有抵触情绪的孩子时,应循序渐进,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心理。所以,面对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法,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上好舞蹈课,感受舞蹈的快乐。
综上所述,幼儿教学不是简单容易的事,如果每一位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可以将上述几个问题思考进去,并能够在课堂上消化、运用,那么,幼儿舞蹈教学就会真正发挥其锻炼身心,提高艺术修养的终极目的。
参考文献:
[1]沈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健敏.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篇9
每次经历一些事情,我便试着给自己一个定义――我是外向的,我是孤独的,我是稳重的,我是随性的,我是慢性子的,我是急躁的,我是幽默的,我是木讷的,我是爽朗的,我是抑郁的,我是漂亮的,我是相貌平平的,我是大大咧咧的,我是细腻敏感的……
当得出了很多截然相反的结论之后,我渐渐明白我不是什么样的人。
我外向,是因为遇到了喜欢的人和话题,反之便孤独。我稳重是明白了场合的严肃和重要,反之便随性。我慢性子是知道事情尽在掌握,胸有成竹,反之便急躁。幽默是对周围熟悉且放心,同时知道有大家都了解的梗,反之则木讷。爽朗是心无旁骛,了无牵挂,反之则抑郁。漂亮是找到了平平的参照物,平平则是遇到了更漂亮。大咧咧是面对不在意的事情,反之则会细腻敏感。
所以,今天我告诉自己,我并不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后也不会固定是个什么样的人。跟血型无关,跟星座无关,跟家庭背景无关,跟受到的教育也无关。不同的人会看到不一样的我,我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我身在什么样的处境中。
今晚看群聊,提到了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经历了三个阶段:1.什么样的班主任便带出什么样的学生。2.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更巨大,班主任作用甚微。3.班主任的确影响到了学生。在第一阶段,因为认为班主任的影响很大,自己便多了很多期望,控制欲,愧疚感等等,将学生表现悉数投射到自己的身上,甚是乏累。到了第二个阶段,自己渐渐卸下那些重负,开始朝不作为的方向发展,于是发现了失控,散漫和冷漠。第三个阶段里,虽然再度承认了影响,但这种影响应该是这样体现的――学生会在班主任的影响下表现出TA被希望的那个样子。
举例说,两个班的学生,表现出来的风貌会不同。A班主任不喜欢在学生面前摆出很严肃的样子,常常会嘻嘻哈哈的,A班学生们就会在其面前也嘻嘻哈哈的。B班的班主任在带班的时候比较严肃认真,TA的学生也是规规矩矩的。也许A班学生也有严肃认真的一面,但他们到了A老师那里则更倾向于露出另一面,B班的学生也会有同样的情形。所以,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生,都会在学校这个环境下,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现出自己认为合适的一种性格或是姿态。
篇10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作为班主任,更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的引领者,是沟通家长和学校的桥梁。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当过班主任的教师肯定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班主任的工作实在辛苦,琐碎、繁杂。但是,只要是踏进了教育这番圣土的你一定会毫无怨言地热爱起这份职业,热爱你的学生,有人说不当班主任的老师不能算完整的老师。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德育工作中最令班主任头痛的是转化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老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王X是我们班的一名男同学。父亲是私营业主,全家就这么一个男孩,全家人是一味的溺爱,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管理,使学生心理严重失衡,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学生本人想法偏激,但是接受能力很强,性格很是固执。受这种教育方式,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原因,该生一直对学习没有真正产生兴趣,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学习行为习惯很差,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自己不听课还干扰别人;老师、同学讲话时喜欢插嘴,有时上课会喊一些和课堂无关的话,而且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只要受到老师批评就会情绪激动,或与老师狡辨。而对老师、同学的错误则抓住不放,甚至幸灾乐祸。表现出了明显的自私自利。多次与任课老师发生冲突,父母的话作用不大,情绪激动时甚至要离家出走。
该如何让他认识错误,认清形势?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我把他请出来课堂告诉他让他好好想想,之后我对他进行了冷处理。因为要怎么做,我必须要先清楚他的情况才行。课后,我从同学、其他老师、乃至他的父母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后,知道了其实他是个极讲义气的人。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你要和他交朋友,让他从心里认可你,这样你的话他才会听,才不会起逆反心理。后来,我多次找他谈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且我时常地表扬、鼓励他,督促他学习,还经常和他父母沟通,了解相关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他的学习态度端正多了,虽然上课偶尔还会开小差,但绝大部分时间能认真听讲,发言也较以往积极,而且作业也能及时完成,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高。看到他的进步,我们都很欣慰。
没有差的学生,只有不当的教育方式。教师要学会热爱学生,对每一个孩子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激励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对于该学生我经常关心他,经常鼓励、挖掘孩子的优点,用他的优点去消除他自身的弱点,使其感觉到我也是他的朋友,真正的做到从心里敬服我,这样在教育他要遵守纪律,他基本上不用说就会自觉的做好。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对于王X X这样特殊家庭的后进生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走进他的心里,“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