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李白的诗范文
时间:2023-03-18 18:45: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李白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纳家户回族 礼拜仪式人的观念
一、纳家户人概述
纳家户所属永宁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河西灌区的中部,是自治区首府银川市的郊区县。最东处是通桥乡东三支沟,与灵武县隔黄河相望;最南端是仁存渡,接青铜峡市;最西为头关北的贺兰山分水岭,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为界,最北点在榆树沟源头上的单岭子。[1]
永宁县的回族占全县总人口的18%。其中,紧邻永宁县城的杨和镇,回族占全镇总人口的32%。虽所辖王太、红星、永红、东全等村有回族居住,但汉族也为数不少。镇制内回族最为集中的村落是纳家户。
纳家户的纳姓回民自称是元代政治家纳速拉丁的后代,在他们的言说中,老祖先在元代自陕西迁移至宁夏。明初,由于官方禁止“胡姓”,遂采用单一词的汉姓形式,改以纳为姓。
对于详细的定居历史及家族历史,纳姓村人讲述不出。只是说纳姓人口日益繁衍后,分为“渔户纳家”与“老五门”纳家。尽管以纳姓为主,纳家户也还容入了王、丁、李、杨、吕、雷、蓝、尤、沈、闫等其它32个姓氏。[2]他们分别来自陕西、河北、新疆及宁夏境内银川等地。
最早的纳家户人,集中住在一个方圆不大的堡子里。明末,纳家户发展为小型城池,筑有城墙、角楼,并有护城河。修筑于嘉靖三年的清真寺,也有所扩建,位于城内西南角。围绕着单一的寺院,形成居民区。
纳家户人可以分为教民和阿訇两大类。从明中叶至民国初,因施行三道掌教制,不同的职责各有不同的教职人员担任,故而宗教职业群体相当庞大。民国十年后,三掌教制被废除。本地的一些散班阿訇担任治坊阿訇,协助开学阿訇处理坊内的宗教事务。这种格局延续至今。
普通教民,相对而言,尤其是缺乏宗教知识的教民,对阿訇的依赖性较大。不会礼拜的教民也还希望借助阿訇的引导,全美拜功,实践为人之道。然而,纳家户也还有能诵念古兰经短章节,懂得宗教仪式仪轨,宗教学养相当不错的教民,他们自己也就还能独立地做礼拜。还有一些教民,他们也就是依照规矩,照做而已。
然而,无论是教民还是阿訇,维持生计也是个重要问题。和教民一样,阿訇也还兼具农民、商人、物质财富拥有者的角色。纳家户历来以农业为本,从事耕作的人也不在少数。一些念经穿衣的阿訇也还种植有几十亩乃至上百亩的田地。除耕作外,纳家户人,包括一些上了年纪的阿訇也还经营枣、李、桃、核桃园,同时也还种植莲菜、白菜等。
由于土地较少,纳家户人也还从事商业。民国时,村寨内有各种商号和铺面数十家,甚至有售卖洋火柴、各色洋布等的洋行,还有粮油加工坊、粉坊、手工作坊、糖坊等。[3]
现今,横贯村寨的东西大道边,也是有一些商铺的,如餐馆、牛羊肉售卖点、茶叶店等。村里也还有商店、理发店、修车点等。此外,纳家户里还有一部分人在县城的南市场卖清真糕饼、小百货和调味料等。
二、礼拜中的纳家户人
清真大寺里传出召唤礼拜的邦克声时,就有纳家户人三三两两地逐渐向寺院走来。有些人就是每天五次礼拜都去清真寺。而还有一些人在家里礼拜或在清真寺里礼。
夏天或冬天的邦布达,时间都比较早,为了赶上礼拜,不吃早饭的人也有。我也曾访问过一些人,说是到了礼拜时间,拜礼完,再吃饭或接着休息。
等到正午,一些教民,清真寺里念第一遍邦克时,也就出门了。当地人说,他们多是家里没有多少活而且也无拖累,等于是闲人,不礼拜就没有事做,把上寺礼拜当主业呢。随着其他教民的到来,彼此相熟的人也就打个招呼,逐渐开始结伴聊几句。有些人,闲扯几句后,就径直走开了,去清真寺的水房做小净。
做完小净以后,就不再说话了,也似乎变得谨言慎行了。部分人冲洗完之后,就直接到上殿里去了。据他们说,是利用点空余时间还补欠缺的乃玛孜。
在这些略微闲扯的人中,也偶尔有原属于外坊而搬到纳家户居住的几位阿訇。然而,即使是这些阿訇,也顾及到自己的身份,说话时也似乎很有分寸。自然地,其他教民一般也不敢拿他们做耍物和开玩笑。村里的散班阿訇和治坊阿訇,他们也就和一些人打个招呼而已。
在一些虔诚的纳家户人看来,作为将要礼拜的个人,洗了小净,就要管好自己的口舌,不该讲的话不要讲。一些人甚至说,从准备冲洗开始,就不应该再想和说其它与礼拜不相干的事情:
在清真寺里礼拜,一般来讲,法雷坐(主命)乃玛孜跟着阿訇或满拉礼。礼拜中,开学阿訇或满拉诵念经文,人们举意、抬手念泰克毕尔、站立诵开拜词、鞠躬赞主并诵法谛海及索勒、叩头、打坐等。三拜或四拜有中坐和末坐,坐定后念作证词及赞圣词、庆贺词等。有些人在打坐中念到“唯有真主”时,会竖起右食指以示认主独一。当地一些人讲,竖指或不竖指都是可以的,这也就是格底木的遗风。
圣行拜就是全凭礼拜的人本身了。据说,有些经常礼拜的人,礼拜都是很快的,可算是熟悉这一系列的念词和动作。有些做礼拜的人,其实并不是能记住所有的经文的,但也仍然坚持。他们自己说,念的不多就不多吧,年纪大了,记性也不好了,但拜还是要礼的。关键是得有这份心。另有一部分人,也还是跟随着礼拜很不错的人来学习。用他们的话来讲,就是乃玛孜得是自己干下的,给主叩头,能做多少就是多少,干比不干强。
一般没有什么事情,到清真寺里来礼拜的人就会多些。而农忙时节,有些忙于生计的人,礼完法雷坐拜后,就走掉了。星期五的主麻,在纳家户,除礼六拜“主麻”拜外,还要礼当天晌礼的十拜,礼拜时间较长。但因为主麻日较为贵重,到寺里礼拜的人稍多一些。
实际上,仔细地考究这一系列伴随着神秘宗教言语的身体动作,可以发现,大都牵涉人与主的关联。几乎可以说,每一个人在礼拜的时候,都是在完成一套反复拜主、念主、赞主的仪式,并将自身沉浸于其中。
三、礼拜仪式与纳家户人的人观
分析礼拜仪式,能看到,每一个细节都与个体人的身体相关,多少有些规训的意味在内。由于个人本身作为教民和阿訇及生计经营者的角色扮演和之前的诸种经验经历,在实践各种仪式之前,有些延续日常的随性的个人的风格。
然而个体人也还能考虑到镶嵌于日常生活中的宗教教义衍生的颇具道德性的社会角色,而又通过冲洗大小净,注意自身的言行,实践并加强自身的向主的体验,这也就是人的自我的层面了。而在我看来,也就是纳家户人在做人方面有外在的和内在的双重特性了,而最终是这两个层面的互动而达至内部的更深层次的体验。
然而,对于礼拜与做人,纳家户人也还更有进一步的言说。作为一个回民,最重要的就是念诵、礼拜等。每个人的肩膀上都有两个天仙呢,一个写好的,一个写歹的,你干的一切事情,两个天仙都给你记着呢。
由此,我认为,就像他们所讲的那样,现世的个人礼拜行为还与后世的遭遇联系在一起,就是与升入由真主创造的天堂或下火狱关联。在通往天堂的桥上愈走愈宽的,是近主、拜主的人。
参考文献:
[1] 永宁县党史县志办公室编.永宁县志.1993年
篇2
一、电子白板出现以前地理教学的问题
第一种方式是教学挂图。教学挂图是地理教学有的教具,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它表示了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学生可以从挂图上直接获得许多地理知识;使用挂图还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迅速在头脑中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但挂图上呈现的地图,信息量多,知识繁琐,学生受到“无用”信息干扰,注意力分散,抓不住知识点,重难点突破的不好,而且挂图更换不便,只能指读,不能填绘,交互性不强。
第二种方式是板图。板图就是教师用娴熟的技巧、简易的笔法,把一些复杂的地理事物,绘成简略的黑板略图,它是教学挂图的必要补充。技艺高超的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简洁的略图,寥寥几笔,学生的注意力马上可以集中。但毕竟板图不太准确,还需要教师有相当深厚的功底,不是一年两年可以达到的。在黑板上画图所消耗的时间较多,在教学容量日益加大,力求打造高效课堂的情况下,板图的效率不言而喻。
第三种方式是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当被运用到教学中时,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无论城乡,无论学科,也不论课型,人们趋之若鹜,广泛使用,使广大教师的课堂声形并茂,广大学生视听直觉充分享受,每一堂课看起来都是一场视听盛宴。多媒体课件成为呈现教学信息的主流技术。
学校的课堂教学迫切地需要一种能集黑板和多媒体之长,既能方便地引入和呈现数字化信息资源,又能根据需要随时增减调整内容;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个人魅力,又能增强师生参与和互动的新型教学设备。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正好实现了这一目标。
二、电子白板的功能
电子白板最突出的好处体现在“交互式”功能上,就是老师可以远离电脑主机和屏幕在电子白板上方直接操作电脑,包括电脑上打开的课件,可以在讲解的同时,在电子白板上方进行批注、编辑、回放等操作,并可以将结果保存于连接的电脑主机上,因为电子白板投影出来的即是电脑桌面。
用白板技术制作的“课件”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更改、充实教师原先的“课件”内容,不管是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还是错误的回答,只要在白板上操作,白板系统会自动储存这些宝贵的资料,生成个性化的“课件”,并且成为教师以后教学的重要资源。
笔者认为它对教师来讲有下列好处:环保,有利于教师的健康;不仅延续了教师边讲解、边书写的授课习惯,而且使数字化的内容得以呈现;为教师提供了一种方便有效的呈现材料和演示软件的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教学信息量大;授课内容不再是即擦即逝;有效地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互;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策略和方法的使用;相比其他媒体和技术,更容易促进整班教学;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再抽象。
例如:用电子白板分析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广大的成因。导入欧洲图地图,点击笔,点击“设置”,设置笔的粗细为“中”,颜色为“红色”,“线型”中的“线尾”选择“箭头”,在大西洋相应位置画出北大西洋暖流。然后可以另选一种颜色和线型,画出西风。由于欧洲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且东西延伸,有利于暖湿空气进入,所以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功能,提高了视觉效果,教师根据自己特定的教学设计和目标,可以从教学资源库当中提取与地理教学相关的视频、音乐、图片、交互式填图练习、flash动画等资源,电子白板自带有相应的播放器,这些优势都极大方便教师进行备课和上课。
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白板的视觉效果直观形象,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由于白板可以记录教师以往授课内容和过程(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保存在教室电脑中,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回忆旧知识及概念,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实践证明,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教学后,原来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随意说话等现象大大减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学习动力和学习自信心,使学习更愉快和更具有趣味性。作为教师-学生之间和学生-学生之间交互的中心,为学生呈现和讨论学习成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使得学习更加容易和快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
篇3
一、班主任应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由于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传统观念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目中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使学生对教师敬而远之,不敢与教师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现实中也确实有许多老师放不下架子,与学生进行平等沟通。久而久之,在师生之间便会形成一堵厚厚的墙。其实,只要我们能够放下教师的架子,主动找学生谈心,就会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当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对待学生并获得他们的信任时,便可以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倾听他们的心声,进而适当地对他们加以辅导和指引。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和教师唱对台戏,师生之间才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实,每个学生都需要获得教师的尊重、关心和鼓励。当他们的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他们将会以更大的兴趣和激情投入到学习中来。教师课余时间常找学生谈心,谈学习、谈生活,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及时给予他们一定的关心和帮助,久而久之便会获得学生的感激和真心。这样,学生便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秩序。
当然,师生感情的建立不仅来自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注,还来自学生对教师业务素质的认可。如果一个教师只有满腔热忱,而没有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的高超能力,那就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如果教师的业务水平较高,学生便会对教师产生尊敬、喜爱之情。
二、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现实生活中,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常有的现象。而师生一旦在课堂上产生冲突,就会对师生关系及教学带来不利影响。首先,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学生会由于和老师发生冲突而讨厌、远离老师,甚至以后随时会与这位老师产生对立情绪并彻底对学习失去兴趣。其次师生冲突直接破坏课堂教学,甚至会中断课堂教学,这就必定会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还有师生冲突对教师本人也是极为不利的,它会影响老师进行工作的情绪。所以我们应尽量不要和学生在课堂上发生冲突。
记得我们学校有人说过,任何师生冲突的起因都与学生有关,但任何冲突的升级,全部都是老师的责任。所以,任何冲突都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生,也不会无痕无迹的消失。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正确、冷静、得当的处理。教师要能容人之短、不怀成见。教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也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教师若要有牙还牙,必然会激化矛盾,破坏师生关系。
三、教师要尊重、了解、热爱学生。
在我所任的班级中,有许多学生是守儿童。这种从小缺少父母教育的独特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养成了许多坏习惯所以,在面对这些学生时、作为班主任首先要热爱、了解、尊重、他们,真心实意地去接纳他们。学会宽容他们的缺点,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人格,关注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尽量为他们创设和谐、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当他们遇到困惑时,就会想到有班主任的帮助,那么什么事情都会迎刃而解。这样不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有助于老师更好地了解、帮助他们,走进他们的心里,为班级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师对待学生要常存容忍之心。
学生不同于社会中人,他们思想单纯,考虑问题简单他们犯错误是正常的,不犯错的学生才是不正常的。所以对待学生所犯错误不要动不动就上升到法律、道德、人伦等方面来看,有人说“年轻人犯错误,上会原谅”,更何况我们只是一个普通的老师,又有何不能原谅学生的错误的呢?
我曾有过这么一个学生,听学生反映说她正在谈恋爱。后据我观察,这个女孩确实有点与平时不同。变得爱长吁短叹,上课常常发呆、走神。可我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向她进行教育。恰巧在一个晚自习上,我看到这她正低头写着什么,而她邻桌的一名男同学正低头窃笑,好像在等什么。见状我就悄悄地走近女孩,希望来个人脏俱获。男孩注意到了我,并止住了笑,变得焦虑起来。而女孩却因太入迷,太专注,私毫没有觉察到我的到来,仍然在一张香气四溢的粉色纸上写着什么。不用看,我已明白了。我猛拍了一下桌子。女孩抬头一看是我,吓得变了脸色,双手惊慌失措地把信纸揉皱塞进桌箱里。我用严厉的眼光和吼声让她把纸条交给了我。但我没看内容,只是把纸条握在手里。下课后,我让女孩跟着我出来,走到操场上。女孩胆怯地站在了我的面前,把头埋得低低的。我本想大吼她一番的,但看到她这个模样。便又强压住了自己心里的火气,耐住性子,跟她讲了一些有关人生情感的话题。女孩见我没有发火,也渐渐地放松了下来。她渐渐抬起头来认真听我讲解。没想到我讲着讲着,女孩便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并把她在信纸上所写的内容全部告诉了我,还告诉了我她目前所面临着的困惑。我因势利导,跟她谈了很多。分开时,她的心情很愉快,我的也不错。后来,她也真的做到了把心思放到了学习上来。后来,她也很听话,并常常找我谈心。我们相处得很好。如果我当时本着人证物证俱全,将她和那个男孩拉来痛骂一番,或请家长到校,或交给学校处分,可能就不会出现后来的这种结果和这种良好师生关系。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只有包容学生,才能改变学生,挑剔学生缺点,充当学生成长的评论家,不可能赢得学生的信任,也不会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
五、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
篇4
1.礼品市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市场;
2.脑白金产品的成功与发展与礼品市场的关系;
3.新产品进入礼品市场究竟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1、首先让我来看一下礼品市场是个什么东西吧。
实际上,从产业分析的角度来看,“礼品市场”其实从来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细分市场。其市场构成上来看,它几乎涵盖了人类所消费的一切产品。大到房子,小到袜子,都是曾经被人们用来作为礼物的;从单个产品的市场细分来看,它也不是一个可以独立开来的市场,它的对象构成与通常我们所用的人群分类法中的对象是交叉的,而不是独立的;更为重要的是除了某些工艺品这外,其它的消费类产品中从来就不曾有过一种专一作为礼品的品种,所以“礼品市场”在实际的市场操作中很难具有象诸如女性市场、儿童市场等这样的可行性。我们只要简单地动用一下大脑就会明白,好象并没有什么产品曾经仅以礼品概念就成功的,实际上,脑白金最初的成功也与礼品毫无关联。
如果一定要以礼品市场的概念来切分市场的话,那么,与之相对应的应该是“自购市场”。这里提出这个概念,是将要在下文探讨它们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我们的市场操作者们能够少一些盲“目”、少一些盲“从”、少一些盲“动”。一位西方哲人说过:“不要把自己的未来寄托于渺的希望”;孙子兵法说过:“兵者大事,死生之地”。----由此可见运作市场的人既不能人云亦云,甚至也不能人为亦为的。遗憾的是至今还是有人做市场只凭一厢情愿,草率思想在前,轻率行动继后。
我的结论是:礼品市场对于保健品而言并不是一个可以赖之走向成功的独立市场,只是在具备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利用的一个市场机会。决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2.脑白金产品的成功与发展与礼品市场的关系;
任何一个在脑白金从失败走向成功的阶段呆在那儿的内部人,都会告诉你一个明确的答案:脑白金的成功与礼品无关。尽管后期主打礼品事实上带来了一定的支撑市场的作用,但那与其说是一个明智的战略选择,不如说是在一种几近无奈的背景下的意外侥幸。
关于这个问题,作为老史门下没毕业的学生,咱有许多不便于细说的原因。还请大家原凉。我只透露一点:直到产品已经做到十亿的时候,老史还曾经为产品的功效市场没有礼品市场贡献大而深感不安。细心的人会发现,某个时期的报媒广告曾在这个方面做过不小的努力,尽管成效不尽人意。尽管这样,当时的脑白金却已具备了走向礼品的天然条件了。
3、好了,讲了半天,我们也该给大家一点实惠的东西了:进入礼品市场的条件
实际上礼品市场,脑白金既不是第一个,也决不是最后一个。此前龟鳖丸的父亲篇就做得不错。每到年底猛打送礼也不过是保健品一贯的传统而已。认真想来,从万基到养生堂,保健品市场上数得着的大鳄没有人没做过礼品市场。
进入礼品市场的大前提,是产品本身在市场上的几个基本面的表现:A、产品的功能价值是否明确、B、目标人群是否定位准确、C、前二点的知名度和理解度如何。
你想想,为什么大款们经常送房子送车子?为什么做IT工程的人经常送手提电脑?呵呵,因为这些东西的功能价值众所周知啊!所以核心价值的知名度是送礼的基石。
篇5
关键词:美德;正义;制度
中图分类号:D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0-0245-03
人类政治生活和政治制度设计都是建立在特定的政治价值理念基础之上的,正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价值,思想家们对它的思考源远流长、纷繁复杂,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一种特定的正义观念会采取何种形态,往往是由其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但反过来,特定的正义观念也会对特定时期政治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在西方,人们往往把古希腊正义思想看做整个西方正义传统的源头。作为古希腊正义思想的集大成者,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具有宣明的时代性特征,体现了古希腊主流正义思想的最高水平。探讨他们的正义观对于理解前现代的正义观念,乃至整个西方正义传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柏拉图的正义观
古希腊的政治实践关注的首先是个人的美德(virtue)。柏拉图的《理想国》开篇所追问的是个人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正义的人。在古希腊,正义的含义十分复杂。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区分,有时候它被用作一切道德方面的美德的同义语。说某人很“正义”,也就是说此人有德行,或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好人。有时候,正义一词也被用来专指某一种美德,如勇气、慷慨等等。这时候它就涉及到与他人的关系,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具体地评价一个人的品质。但在柏拉图那里,“正义显然是一种异乎寻常的美德,虽然与智慧、勇气及自制同列美德之目,与这些美德确有种类之别。”[1]这样,正义作为希腊人的四种主要美德之一,便与另外的三种美德即智慧、节制和勇敢相对。其余这三种美德,虽然有益,却只关系到人的某一方面,如智慧与理性相关,节制与欲望相关,勇敢与激情相关。武士尚勇,追求名誉,但他们对勇气这项美德的理解却很有限;同样智慧之人,也可能性格懦弱,不能持续为善(一只燕子造不成春天,偶尔为善也造不成美德)。相比之下,正义这项美德同时关系到理性、激情和欲望,在所有的美德之中它居于核心的地位。一个正义的人会正确地使用他的理性,并用理性来支配他的激情和欲望。唯有做一个正义的人,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完人。其余那三种美德,是不依赖于他人而对自身有益的。他人愚蠢而我明智,他人怯懦我勇敢(如果不是徒勇无谋的话),他人放荡我节制,都对我有利。于其次,这些美德不会使我脆弱,可以使我保护自己而免受他人的侵害;于其上,依照盲人国中,独眼称王的道理,这些美德甚至还可以助我跻身显要。但正义却无法给人这样的指望。一个正义之人如果置身于不正义的社会,绝难找到容身之处。所以正义之人必须广布正义,以便能够期望他人同样践行正义。这样,正义就必然是一种政治美德。正义之人必须要来统治城邦,使得城邦也是正义的。但让城邦之内的所有人都自觉践行正义,这未免要强人所难。在柏拉图看来,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一个正义的城邦只要求由天性优良的人来统治国家,而天性低劣的人则自觉接受统治。
古希腊人承认他们的美德要受到各种偶然性因素的影响,例如智慧、节制和勇敢这三种美德,有的人可能只是因为天生智力超群,善于思考,更富有智慧;而有的人则是因为天生体格强壮,更能忍受疼痛,无畏强敌;还有的人天生旺盛,难以节制。同样,正义这样一种美德,也并非是人人能及的,它只属于天生优越的少部分人。当然按照柏拉图的观点,获得正义美德的过程与获得其余那些美德的过程相比,会更为艰辛,它要求天生优越的少部分人需经过严格地训练,才能脱颖而出。一个真正正义之人,除了其他方面的品质十分卓著之外,他还会用理性来探求善的理念(Idea),并持续不断地追求和实践善的理念,而不是像智者那样只会用理性来为自己谋取特殊的地位和利益。一个正义的城邦关键是要求由正义的人来统治,城邦的正义与个人的正义是同一个正义。“每个人都作为一个人干他自己分内的,而不干涉别人分内的事”[2],这就是正义。当生产者、护卫者和统治者这三种人在城邦内各做各的事而不相互干扰时,便有了正义的城邦;同样,一个人自身内的三种品质各自做它分内的事,那他就是正义的人。但城邦的正义要牵扯到每一个人。在一个城邦内,正义不可能只存在一部分人之中,作为一种政治美德它必然要触及每一个人。不过按照柏拉图的观点,让正义的美德惠及每一个人,是通过少部分正义之人的统治来实现的。
二、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
古希腊的政治实践关注个人的美德,在古希腊语中,美德(arete)一词包含着“优秀”、“卓越”、“圆满成就”或“目的实现”等含义。人的美德就是人的卓越,但人的优秀并不仅仅是某种内在的品质,它还要通过人的实践表现为外在的成就,而人的实践又是与其扮演的角色密切相关的。公民们除了拥有公民身份之外,还拥有其他特定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对应着一种美德。厨师的美德是做出美味佳肴,武士的美德是作战勇敢,君主的美德是安邦定国、引人向善,最后人之为人应该具有什么美德呢?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最高目的(或善)是追求幸福。幸福“是一种活动,它不是任何一种快乐,尽管快乐自然地伴随它”[3];它是终极而自足的,是人之为人所特有的能力的发挥,是美德所倾向的那种行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之作为人就在于他善思考,能够拥有智慧。城邦作为所有“社会团体中最高而包含最广的一种,它所追求的善业也一定是最高而最广的”[4];唯有过上城邦的生活,依靠城邦生活提供的闲暇,人才能实现他(理智)的本质。而人之所以能参与城邦生活,乃是因为人通语言、辨善恶,从而能够践行正义。但道德方面的美德以及人在各种角色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并非是实现人最终目的的单纯手段。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在实现其最终目的的过程中,在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优越本身也具有内在的价值。
亚里士多德把公民界定为一切参加城邦政治生活轮番为统治和被统治的人们。在一个理想的政体中,公民们应该是以优良的生活为宗旨而既能治理又乐于受治的人们。通过参与城邦政治生活,一个人才能够成就作为“社会美德”的正义。亚里士多德区分了两种正义,一种是一般正义,另一种是特殊正义。与现代人的认识不同,亚里士多德的一般正义实际上指的是道德方面的美德的总汇,但这些美德之所以被称为“正义”,乃是就它们与他人的关系而言。勇敢、慷慨、温和、友善等等,这些美德当然首先是主体自身的美好品质,但一个人生活在城邦之中,他的美德就会给他人带来某种影响。凡是具有能给他人带来有益影响的美德的人,就可以称为正义的人。
希腊人常常把正义看成是个人的一种品质。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就指出,“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人在说正义时都是指一种品质,这种品质使一个人倾向于做正确的事情,使他做事公正,并愿意做公正的事情。类似的,当人们在说不正义时,指的是这样一种品质,其使得一个人做不正义的事情,并且愿意做不正义的事情。”[5]正义虽然可以是一种个人的品质,但亚里士多德强调的是,公民们必须参与城邦的政治实践来成就(一般)正义的美德。一般正义即是城邦法律所规定的,而不正义就是法律所禁止的,这种守法的正义必然是与他人关系上的完全的美德。亚里士多德理解的法律比我们今天理解的法律要宽泛得多,他认为法律总是为了城邦共同利益而制定的,所以公民们的守法就是(一般)正义,正义也就是促进整体利益。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城邦的存在的是为了优良的生活,而不仅仅是为了其成员对外在物质利益的分享。公民们参与城邦政治生活的是为了获得完全的美德,而完全的美德也唯有通过政治实践才能获得。一方面,要达到这一目的,他们就要有机会做统治者,因为唯有统治者才具备完全意义的美德所必需的实践智慧;另一方面,统治的美德一般又是通过被统治的经验而获得的。这样公民们就必须轮流地统治和被统治。正因为统治者必须是拥有完全意义的美德之人,所以政治职位应该分配给品质相当的人。亚里士多德承认,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品质上的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公民都具备一个善人应该具备的德行。即使在最理想的城邦中,也不可能人人都是善人,而且由于城邦公民职分的不同,为了各自恪尽职守,公民们也应该有各自不同的美德。法律是维护共同利益的积累智慧,亚里士多德虽然十分强调法治,但也主张应该把政治权力交给那些品质优良、才能出众的人。我们可以想象,在亚里士多德的眼中,公民们参与城邦政治的过程必然是与一个选拔和赋予职位的机制相容的。亚里士多德把职位和物质利益的分配,也即与他人利益关系上的美德称为“特殊正义”。特殊正义是一般正义的一个部分,它也属于与他人有关的美德,且往往也是指向城邦政治的。特殊正义又分为三种,即分配正义、矫正正义和交易正义。其中分配正义与每个社会成员的“应得”相关。分配正义是“几何比例”的中道,在分配时依据的“平等”并不是把人人都看成完全一样,而是看成价值上不同的,然后根据其价值进行对等分配。亚里士多德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不同阶层的人、不同的政体对人的价值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他承认对于人的价值很难找到一个让所有人都认可的规定。所以,毋宁说他只是对分配正义下了一个形式的定义,即正义意味着与某种标准相称的分配比例,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不同等情况(按照不同等的程度)不同等地对待。人的价值是什么?或者说在理想的城邦内,怎样来认定个人品质,从而对其正当行为和应得份额做出解释和判断,这恰好就是城邦政治的使命。矫正正义和交易正义都是在公民的私下交易中起作用,它们所使用的手段是一种“算术上的比例”方法。这两种正义都不考虑人的价值,各方只被看成是平等的,或拉平一方从另一方夺得的利益,或各方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平等交易。但这两种正义都是在既定的政治秩序下发生的。矫正正义要由公正的第三方通过合法程序来实现,它的目的是要依靠权威性的手段一次性地终结冲突;而人们之间的自愿交易也要依靠特定政治秩序之下的一种共同的东西来衡量。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义观与现代正义观的区别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正义思想首先关注的是个人美德,其内容主要涉及对政治职位的分配,而政治职位的分配又关系到对个人品质的评判。相对于政治职位的分配,利益的分配是次要的。与指向个人品质的正义观不同,现代正义观主要关注个人利益,并且始终是指向社会的,即这个社会的制度和组成这个社会的公民。罗尔斯在《正义论》的开篇就提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德性”[6]。罗尔斯是在更为狭窄的意义上来使用正义一词,即对社会制度的道德评判。这一限定的意义通常就是“社会正义”一词所指涉的基本内容。社会制度(social institutions)是“规范化的定型化的举止、行动或行为原则的载体。它支配着社会生活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并历时悠久。”[7] 这一术语并不表示行为本身,也不表示以个人或集团为其成员的组织。除了社会制度,还有许多其他的事物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正义的或不正义的,比如说战争、契约、指控、法律、要求、裁决、荣誉、命运、乃至整个世界,但在用正义判断来评判公民的行为的时候,总是以特定社会的正义规范为前提的。
与两位古代思想家的正义观相反,现代正义观一般不用来评价个人的品质。现代政治只要求公民们履行其公民责任,而不干涉个人的道德志向。这是因为自现代以后,政治(或者说政治哲学)的抱负发生了变化,它不再关心政治活动如何提升个人美德,而更关注一个人在政治生活中如何才能按照一个好公民的标准行事,什么样的公民行为或者制度是合法、合理的,不与法律或公共理性相抵触,从而不会遭到法律的制裁并经得起道德上的评判。这样,关于社会制度和政府(公民)行为的价值判断与对个人品质的价值判断就被明确区分开来了。但个人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之间又总是相互联系的。社会制度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乃至性格的形成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反过来,社会制度也要凭借人的行动得以创造、维持和发展,而人们的行动又要受其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表面上来看,这似乎意味着,对特定社会制度的道德评判必定要以对特定行为和个人品质的评判为前提。然而按照现代正义观念,正义只涉及对特定行为方式评价,个人的人生价值不能凌驾于作为其生存背景的社会制度的道德评判之上。这一方面是因为现代人的世界观跟古代人的世界观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很难就善的观念达成一致(这并不是说古代的人们在善的观念上没有歧见,而是说他们难以像现代人那样公开承认善的观念的多元状态是合理的),也无法找到评价个人品质的共同标准;另一方面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尤其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制度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中介作用。古代当然也有制度,但它们与人们的德性实践活动是同一的。个人内在的品质是其正当行为的前提,而个人的正当行为又是其品质的外在表现。只有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制度才能够平等地调节主体的外在行为,而不涉及其内在品质和特殊身份。制度虽然只规定人与人之间外在的行为关系,但不同的社会制度也往往会产生出不同的行为方式和品质,社会制度能够塑造人的行为,所以对社会制度的道德评价就显得格外重要。社会制度的塑造功能通常为自由主义思想家们所警惕,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来调和自由主义价值与社会事实之间的冲突。
古代思想家们的正义观念与现代社会产生的正义观之所以存在着差别,虽然与人们世界观的变化和制度发挥的作用相关,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社会生活条件的不同。不同的生活条件带来了新的社会事实。现代政治不再关注个人的美德,这并不意味着它要抛弃所有的美德,毋宁说现代政治所关注的乃是一种全新的美德,即平等公民之间的政治美德。现代思想家们之所以要关注平等公民之间的政治美德,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样一个社会事实:在追求社会制度的正义与普遍地培养起宽容、公正、明理、理性等公民美德之间,存在着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而这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是现代社会的条件下实现正义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M].彭淮栋,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35.
[2]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56.
[3]罗斯.亚里士多德[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09.
[4]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3.
[5]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26-127.
篇6
【关键词】农信社 双百 经验 启示
2003年,中央启动农村金融改革,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期望通过央行转向票据的兑付实现农村信用社成功甩掉大量不良贷款包袱,但经过近10年来的实践证明,农村地区由于经济不发达,农户贷款的逆向选择、农户异质性等特点使得信用社还存在大量的不良贷款,造成多数农村地区农户“贷款难”和农村金融机构“难贷款”的矛盾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龙场镇信用社很好通过“法治”与“人治”的管理模式实现了商业信用和熟人社会信用之间的有效对接,把熟人信用成功嵌入商业信用市场运作网络中,为实现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与可持续发展地提供了典型案例。
一、基本情况
龙场镇位于黔西南州贞丰县西南部,全镇14个行政村165个行政组,耕地资源约2.5万亩。截至2012年末,全镇共有12274户农户,4.21万人;自1997年开始,人民银行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整顿规范和清产核资工作后,在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的大量注入下龙场信用社得到快速发展,存贷款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二、取得成效
评价农村金融绩效必须结合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通过机构运行数据和地区市场环境数据的实证分析更能客观地认识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绩效,(陈鹏,2009)。截至2012年末,农场信用社农户评级率达100%,贷款覆盖面82.8%,授信总额达28796万元。贷款余额为11549万元,不良贷款为零,当年盈利802万元,人均创利100万元。连续10年共发放5.3万余笔贷款,没有一笔贷款形成不良,且没有一笔贷款不能按季结息,实现贷款到期回收率100%、贷款按季结息率100%的“双百”成效,积累了较好的可持续发展经营经验。
(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农场信用社积极支持农村加工、种养殖、运输、消费等合理资金需求,加大“三农”发展的信贷投入,扶持了烤烟、经果林种植、养殖、加工、运输等“一村一品”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村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末,该镇国民生产总值达40000万元,较2001年增收36800万元,增长12倍;财政收入23212万元,较2001年增收20012万元,增长7倍;农民人均收入4850元,较2001年增收3604元,增长3.5倍,增长率位居全县榜首。十年来,龙场信用社累计投放“三农”贷款近10亿元,户均获得约8万元贷款支持,贷款覆盖面提高约60%,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约3600元,有力助推了龙场镇“三农”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信用环境明显改善,农户“贷款难”问题得以破解
农村金融服务成本较高,一般均采取以高利率来弥补金融服务成本和风险,但农场信用社采取“人治”的管理特殊模式,同时对领导的决策能力提出较高标准和要求,使熟人信用充分发挥优越性,从而化解了农户可能存在的违约风险,推动本地信用环境的改善,有效破解了农户“贷款难”与金融机构“难贷款”的矛盾。一是推动农户贷款覆盖面逐年提高,贷款覆盖面从2002年的38.3%提高到2012年82.8%。二是农户大额联保贷款得以顺利推行实施,为农户大额贷款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并成为了2004年以来黔西南州率先推出农户联保贷款的乡镇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的最高授信额度可达10万元,截至2012年末,农场信用社10万元及以上农户联保贷款余额10350万元,有效地满足了精英农户大额资金的需求。
(三)信用社经营持续向好,盈利能力明显增强
金融机构可持续经营是农村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农场镇通过自身独有的管理模式很好实现了这一目标。截至2012年末,该社各项存款余额19134万元,较2001年增加18975万元,增长119倍;各项贷款余额11549万元,较2001年增加11390万元,增长45倍;10年来累计实现利润2992万元,全面化解历年亏损36.2万元(剔除票据置换6.3万元)。2012年实现利润802万元,人均利润100万元。
三、“法治”与“人治”管理模式下主要经验做法
(一)“农场模式”下“法治”管理制度
1.农户信用建档制度化、规范化。农场信用社高度重视农户基础信息采集工作,把它看成是维系农村商业信用的重要砝码,扎实开展动农户信用档案建档工作。一是始终注重农户资信调查的真实性,提高建档覆盖率,早在2008年就实现了农户建档面占符合建档条件农户比率的100%。截至2012年末农场镇满足建档农户7757户,信用社调查建档7757户,无一户漏档;二是严格按照评级制度的评级规定,以经济档案为基础,对评定的农户信用等级,经评定小组成员逐一签字认可。三是规范信贷档案管理。对信用农户经济信贷档案,实行一户一档编号,明确专人负责管理;四是张榜公布,提高社会公信力。对信用等级、授信额度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提高工作透明度。公示无异议后,签订借款合同,发给记载有信用等级和授信额度的贷款证;五是定期年检,增强对农户的约束力;对信用农户进行动态管理,实行年度审查和三年审查核定信用等级,对符合晋升条件的晋升信用等级,不符合条件的相应降低信用等级或取消信用等级;六是信用社根据对农户的资信评级状况,将信用农户的评定分为四个等级,AAAA(特优)AAA级(优秀)、AA级(较好)A级(一般),信用农户只要凭信用社的信用等级评定随时可以授信额度范围内向信用社贷款,贷款一次授信、循环使用。
2.信贷员管理、考核制度规范化。农场信用社非常重视信贷人员的考核激励与惩罚诫勉,制定了符合当前农村地区熟人社会信用管理与商业运作管理信贷体系有效对接的制度。一是建立健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考核的员工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将农户调查建档面、信用等级评定面、信用农户资信卡发放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资金支持率、贷款到期收回率等5项指标进行专项考核,与职工绩效挂钩;二是建立了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指标纳入综合责任目标考核,实行员工考核上岗的竞争机制;将信用社信贷员定期下村走访群众,与村干部、农民之间联系、沟通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目标之一,定期收集农户反馈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相互间配合与协调的发展信息归档公布;三是信贷人员必须对乡村精英农户、一般农户、落后农户的发展现状有效了解,避免农户的异质性给信用社信贷选择上带来逆向选择的风险。同时,利用熟人社会信用机制,通过农户对声誉和非正式执行制度的依赖和追求,逐步形成小范围圈子农户良好的声誉环境。
(二)农场模式下“人治”制度
1.领导负责制的管理框架。一是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农户信用等级评定领导小组。信用社负责人任评定领导小组组长,评定结果必须组长签字才能生效。成员由信贷员、驻村干部、村委会主要负责人、村民组长和农户代表组成;二是成立信用村(组)评定领导小组,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信用社负责人任副组长,主要职责是对信用村(组)申请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向县信用乡镇评定领导小组申报验收;通过分级成立领导组织机构,强化了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形成了政府、信用社、村支“两委”及农户“四位一体”的信用工程创建工作联动机制。
2.领导工作任务覆盖广。乡镇信用社地域范围小,信贷业务量不大决定了信用社领导能大范围的拓宽工作任务范围,农场镇信用社领导一是严格贷款管理,坚持贷款“三查”制度。三查即贷前:向村支两委了解借款人的借款用途、还款资金来源情况、亲朋好友的基本情况、人品和信用情况等;贷中:严格审查每一笔贷款,结合信用评级时的经济调查所掌握的情况,严格把好放贷关。对符合条件的对象,进行诚信教育,耐心向借款人清楚结时间及还款事项。贷后:向村干部通报借款情况,请村干部对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情况、个人动向情况、资金回笼等情况等进行收集反馈,以便信贷员随时掌握借款人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情况。同时定期提醒信贷员每笔贷款到期前一周就要清楚了解还贷资金组织情况和能否如期归还等情况,按季结息前半个月,要求信贷员逐村张贴“结息通知单”告知贷款户结息时间,充分给予贷款户支付利息时间和心理上的准备,确保到期结息。
3.帮助困难农户维护声誉。根据县联社出台了对不同信用等级农户贷款实行差别利率的政策,将农户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分别上浮10%、20%、30%、40%、50%五个档次,农户信用等级越高,贷款利率浮动越低,极大调动了农民维护声誉的积极性。在特殊情况下,极个别贷款户贷款到期确实因特殊原因不能还款时,信用社主任带头借钱给农户先归还贷款,主动维护农户信用声誉,促进了信用社与村干部、与农民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的感情,使相互间的长期配合与协调发展。
(三)合理借助外力实现经营指标取得突破性进展
借助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和专项票据对付,龙场信用社2004年人民银行专项票据置换不良资产20.6万元,占不良资产的22.4%,2005年置换不良资产22.9万元,占不良资产的24.9%。由于农场镇经济比较发达,农户资金需求量较大,为缓解信用社资金不足问题,2002年至今共向人民银行申请到支农再贷款3200万元,通过对支农再贷款合理申请、有效的使用有效缓解了信用社资金“瓶颈”问题,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卸下了历史包袱,使各项经营指标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经验启示
(一)政府支持是前提
在开展农户调查建档评级工作中,地方政府大力支持,为创建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龙场镇党委、政府把农户建档评级和帮助信用社开展不良贷款清收工作纳入村级综合目标考核,并制定了专门的不良贷款清收考核办法,这种考核激励方式极大地调动了村(组)干部的积极性。同时,信用社加强与村(组)干部的协调和沟通,宣传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相关政策和要求,分析信贷投入对支持农村经济的重要性,提高了村(组)干部参与开展农户建档评级工作的主动性,为开展农户建档评级工作等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熟人信用有效与商业信用有效对接是基础
农场信用社充分运用“人治”管理模式引导当地农户非常重视自身信誉,在经济学中信誉的形成类似于“囚徒困境”中的合作结果,如果一次博弈,则博弈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会选择“不合作”迹象互不信任的决策;但如果多次重复博弈,只要信任的未来预期收益大于不信任的当前收益,双方就会采取相互信任的合作态度,形成一种信誉的“纳什均衡”策略组合,一般来说越想发展的农户,越注重自己的信誉,因为信誉投资已成为一种沉淀成本,而信誉几乎超过了资产能带来的收益,所以从放款对象的选择上,信贷的选择都是能与信用社进行重复博弈,导致农户往往倍加珍惜自己的信誉,对信用社的贷款不仅会尽力归还,而且还往往先于别家归还,这就充分调动了农户还款的主动性,长此以往,熟人社会信用就成功与商业信用有效对接,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现象或发展规律,信用社的经营指标在此环境就得以充分体现了优越性。
(三)管理方式创新是关键
农场信用社创新性的引入了“人治”的管理模式,使在原有“法治”管理模式下有别于其他乡镇信用社融入了“人治”管理模式,不过度地按部就班的追求文件框架制度的执行力,有效避免了法治制度在特殊地区不能灵活发挥其优越性的弊端,将“人治”与“法治”两种管理模式有效的捏合在一起,推动了该社10年来贷款回收率、贷款结息率“双百”的成功经营经验。
(四)建立机制是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考核的员工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将农户调查建档面、信用等级评定面、信用农户发证面、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资金支持率、贷款到期收回率等5项指标进行专项考核,与职工绩效挂钩;二是建立了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指标纳入综合责任目标考核,实行员工考核上岗的竞争机制;三是建立健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外部激励机制,对信用农户、信用村(组)实行差别利率,对农户形成正向激励,推动了该社农户信用评级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陈鹏.嵌入性、声誉、农户异质性与农村熟人社会信用:双水村担保合作社模式[J].2010.8.
[2]Jens Beckert, 叶鹏飞翻译,经济社会学与嵌入性:对“经济行动”的理论抽象.经济社会体制比较[J].2004.6.
[3]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金融研究[J].2001.1.
[4]刘锡良.中国转型期农村金融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5]罗必良. 村庄环境条件下的组织特性、声誉机制与关联博弈. 改革[J].2009.2.
[6]王平等.农村金融改革:花钱买到了机制了吗?2009年1.15.
[7]成思危.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历程及面临挑战.http://.cn.
[8]周小川.“关于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路”经济学动态[J].2004.8.
[9]中国人民银行农户借贷调查分析小组.农户借贷情况问卷调查分析报告[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9.
[10]曾军平.集体行动的个体异质效应研究.财经研究[J].2004(3):58-66.
[11]李春来.中国农村信贷制度的演变及其适应性.当代经济[J].2004.l0.
[12]陈雨露、马勇.社会信用文化、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业组织形式.经济研究[J].2008.3.
篇7
【关键词】优质护理 优化流程 缩短时间
2010年1月,卫生部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了全国护理工作会议,并出台了相关文件,全面启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作为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深化护理工作改革,结合医院实际,以夯实基础护理为切入点,积极开展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的活动,全面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我科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争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的活动方案,确立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部署了工作的具体安排。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了2010年3月和2009年3月中的白内障住院患者共 299人。
1.2 病人分组
收集推行优化白内障患者住院护理流程前2009年3月的病人116人(其中单眼61人,双眼55人)作为对照组,推行优化白内障患者住院护理流程后2010年3月的患者183人(其中单眼97人,双眼86人)作为优化组。
1.3 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运用Excel统计软件处理。对照组和优化组的住院天数采用2样本均数的t检验。
表1
2. 结果
在入院流程上进行优化和规范,极大地方便了患者,解决了以前患者入院难,出院等待时间长的突出问题。据调查,与去年同期比较患者满意率由98%提高到99.29%。
3. 护理
3.1 患者入院前的准备
白内障患者到门诊就诊,医生开具入院证后,交到白内障住院病区护士站,留下其联系方式,侯床。如果是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叮嘱其侯床期间控制好血糖,血压。
办公室护士根据次日空床数,计划通知侯床患者,于次日晨8时到达医院,并嘱咐其:空腹,带好入院物品(身份证,医保卡,洗漱物品等)。
3.2 患者入院时的护理流程
患者入院当日,先测量体重,血压,空腹指尖血糖,询问有无既往病史和药物过敏史等。
血压,空腹指尖血糖结果在正常范围值内的患者抽空腹静脉血,包括:肝肾功,血常规,凝血全套,输血全套。
3.3 患者入院后的护理流程
患者抽过静脉血后,可吃早餐;家属办理入院手续后,交由白内障住院病区护士站登记,领取白内障患者常规检查单后直接做检查。(不需记账或是缴费)
上述检查完成后,患者回病房休息,待主管医生进行眼科专科检查和心电图,胸片检查后,安排手术。
4. 讨论
以往我科白内障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后,只能等待其主管医生检查后,在开具各项检查单,检验单,检查单记账后方能到相关科室做检查,抽空腹血只得等到入院第2日早晨进行。如此一来,术前检查虚耗时2日,而优化白内障患者住院护理流程后,术前检查只需半日时间内就能完成,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
5. 结论
优化白内障患者住院护理流程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a)为患者及其家属节约了大量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生活开支;
b)大大提高了医院床位的周转率,为更多的患者提供就医机会;
篇8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肌钙蛋白;平均室壁应力
中图分类号:R542.2
文献标 识码:A
文章编号:1009_816X(2011)05_0368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1.05.15
血浆肌钙蛋白(cTnI)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的诊断依据,但临床上并非仅心肌梗死时肌 钙蛋白升高,在很多疾病尤其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肌钙蛋白升高也很常见。本文选择扩张型心 肌病心力衰竭的患者55例,观察其血浆肌钙蛋白水平与左室平均室壁应力的相关性,以期为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9月因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入院并根据我国1995 年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共计55例,男38例,女17例,年龄42 ~90(69.75±14.71)岁。所有病例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缺血性心肌病。同时排除Takotsubo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肌 致密化不全、心肌炎、肺栓塞、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败血症、非缺血性心肌损伤、心脏外伤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脑卒中、嗜铬细胞瘤等。对照组22例,来自同期我院门诊体检正常者 ,男14例,女8例,年龄41~83(62.41±10.50)岁。
1.2 方法:所有受试者于入院即刻静脉穿刺采血,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B型尿钠肽(BNP)及 肌钙蛋白,B型尿钠肽分析仪由美国博适公司生产,肌钙蛋白检测采用DXI800仪由美国Beckm ancoulter公司生产。按照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推荐的测量方法,住院当日行超声心动图 (VIVID 5型美国GE公司生产)检查,以心电图触发确定心室收缩及舒张末期,分别测量相关 数据,计算平均室壁应力(MWS)。MWS的计算公式[1]:MWS=SBP×[(Dd+Ds)/4]/[ (IVSd+IVSs+PWd+PWs)/4]。所得结果乘以1.332换算成力的单位:dyness×103/cm2。 Dd、Ds分别为左室舒张末期及收缩末期内径,IVDd、IVDs分别为室间隔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 厚度,PWd、PWs分别为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厚度。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同时测量患 者卧位血压,测量三次并取平均值。
1.3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版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x -±s)表达。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各个数据间采用 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肌钙蛋白水平多为正常或轻度升高(55例患者中有28例肌钙蛋白升高,占50.91%) ,所有病例BNP均高于100ng/L。两组血浆BNP、cTnI和MWS比较,见表1。
血浆cTnI与BNP水平呈正相关(r=0.61,P<0.01),血浆cTnI、BNP与MWS呈正相关(r=0 .52、0.47,均P<0.05)。
3 讨论
虽然肌钙蛋白升高多发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但许多可致心肌细胞损伤的疾病如心力衰 竭、心肌炎、败血症、肺动脉栓塞、肾功能衰竭等均可使肌钙蛋白升高。本文的结果显示部 分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肌钙蛋白升高。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时,血肌钙蛋白升高可 能有以下机制:(1)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室壁应力升高,过大的室壁应力导致心肌纤 维损伤,肌钙蛋白释放[2]。(2)室壁应力增加导致心内膜下心肌血流灌注减少 [3],另外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常合并心律失常如房颤或低血压等,可加重氧供需失衡 ,引起肌钙蛋白升高。(3)心力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炎性介 质的 释放可能是心肌细胞损伤和死亡的部分原因。心肌细胞的死亡,心肌细胞总数减少,心肌重 塑,心功能进一步减低,如此恶性循环。
本文结果显示,心力衰竭时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并与BNP水平呈正相关。这与既往的研究结 果相似[4]。心力衰竭时BNP升高机制与肌钙蛋白升高机制相似,主要由于心力衰竭 时心肌细胞受牵拉有关,可以解释二者存在相关性。与BNP相比,肌钙蛋白诊断心力衰竭的 敏感性虽偏低,但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较高[5],且价格相对低廉,可作为诊断心 力衰竭的重要辅助检查指标。
室壁应力与心室腔大小成正比,与室壁厚度成反比。扩张型心肌病因其心腔较大,室壁相对 较薄,室壁应力较高,加之心力衰竭,患者室壁应力进一步升高,这可以解释扩张型心肌病 室壁应力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平均室壁应力升高与肌钙蛋白水平呈正相关,因此对于心力衰 竭患者,应考虑室壁应力增高所致肌钙蛋白升高的可能。尤其是其他诊断依据不支持急性冠 脉综合征的病人,予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其室壁应力大小及有无扩张型心肌病可能, 有助于对肌钙蛋白升高的原因做一准确及时的判断,从而避免临床医师将注意力从患者潜在 的疾病上转移,造成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综上所述,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肌钙蛋白、BNP水平均与平均室壁应力呈正相关。对 于肌钙蛋白升高且超声心动图检查符合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室壁应力大的病人, 需考虑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所致的肌钙蛋白升高的可能。对于肌钙蛋白升高的患者,超声 心动图检查MWS,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参考文献
[1]Quinones MA, Mokotoff DM, Nouri S, et al. Noninvasive quatificatio n of left ventricular wall stress[J]. AM J Cardiol,1980,45(4):782-790.
[2]Jeremias A,Gibson CM. narrative review: Alternative cause for elevated car diac troponin levels whe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are excluded[J]. Ann Intern Med,2005,42:786-791.
[3]Horwich TB, Patel J, MacLellan WR, et al. Cardiac I is associated with impa ired hemodynamics, progressiv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nd increased morta lity rates in advanced heart failure[J]. Circulation,2003,108:833-838.
篇9
现在的天空,似乎真的很难再看见月亮。
也许是环境的污染,也许是我们心里的雾遮蔽了眼睛。
记得小时候,月亮总是挂在天上的,那么亮,如宣纸一般的轻盈素雅。风一吹,薄薄的像纱,飘进眼眸。
月夜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时候,白天的焦灼卸下伪装,终于以一副真正的面容示人。我无心窥探夜的隐私,只爱这夜里的深邃与静寂。点点星光,明灭着历史轮回的唏嘘与愁思。几千年的月夜里,留下多少传奇,留下多少诗篇。我心怀一份虔诚,在这个感伤的夜里,谛听那些远去的繁华与落寞。
一
我首先听到的声音是那首《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关于这首诗,在整个中国都应该是家喻户晓,就连三岁大的孩童也能倒背如流。而这首诗的作者李白,也早已在世界文坛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在我的心里,最伟大的三位文学家是鲁迅,苏轼和李白。鲁迅的伟大,在于把人心世道看了个透,在于他于黑暗中勇敢的用刻薄和尖酸的笔调,极尽辛辣的把中国人做了一遍无情而精细的解剖;苏轼的伟大,是因为他让我觉得只有他才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乐观之人,他的豁达,造就了一个文坛永不逝去的神话;而对于李白,我敬仰他身上的那份洒脱和奔放,那份有些痴狂的浪漫。纵览整个历史,我都觉得很难能有一位文学家像李白这样可以将自己的傲慢和超脱肆意挥洒。读诗,若是不读李白,那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所以,暂且先让我把鲁迅先生和苏大文豪搁下,留待以后探讨。这篇文章,李白才是主人公。
那就回头,再看一眼那篇可能是很多人第一次学习唐诗时所读到的作品,《静夜思》。
这首诗的影响力无须再说,能以如此简单地诗句却在千百年后仍然代代相传,这就是李白。《静夜思》大概是唐诗里最接地气的一首,不仅因为它简单易背,朗朗上口,更主要的,是因为它的主题,宣泄着中国人内心最普遍,最传统,最柔弱的思乡之情。中国人比任何民族都要恋家,所以才会有叶落归根的说法。而这首诗,正是在一个月色寂寞的时间点上,向世人抛出一个文化命题——家与漂泊。
李白本身,一生都在漂泊中书写大唐的诗歌,书写自己的传奇。
李白的家乡在四川绵阳,这是比较官方的说法。如果我们再去稍稍追问一下,那么,1971年,郭沫若在他的《李白与杜甫》一书中,提出李白出生于中亚细亚的碎叶城,其位置在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后来才随家族迁至四川。想到李白日夜思念的家乡,竟然可能不是中国,确实有些小小的伤感。李白用汉语写下这么多引起国人共鸣的诗篇,他骨子里的文化基因至少说明他也是正格的中国人。那我们索性先不去讨论他的籍贯,只需要跟着他的脚步,去体验一个伟大诗者的生命历程。
二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辞别亲人,离开绵阳,正式闯荡天下,云游四海,这年,他25岁,风华正茂。写下《静夜思》的李白,只把乡愁留给了后来的我们,而他自己与生俱来的漂泊意识和不羁的灵魂,让他在开始漂泊后就和自己的家族断了联系,从此再没有回过家。
李白出蜀不久,便遇见了改变他一生的人——唐代名道,司马承祯。关于这次见面,史料上说,司马承祯称赞李白“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级之表。”可以猜想,李白正是因为获得这样的评价,从此走上求仙访神的道家之路,也让他的一生充满超逸自然的风采。
道家学说深深影响着李白,我们从他的诗里可以看出,那种浪漫既是与生俱来的,也是后天滋养的。
李白把这种浪漫寄托于大好河山当中,寄托于诗作当中。写诗、交友、寻仙、求职,这便是李白前半生的主要漂泊历史。
李白寻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出了名的,受道家思想熏陶,李白渴望成仙,久而久之,写的诗也有了仙气。我一直觉得,李白早年对当神仙的渴望似乎大过做官,或者说,他对于自己才学的自视甚高,让他不大愿意腆着脸去低三下四的求官。李白是自科举创建以来唯一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的文人,按照他的理想,坐在家中便可得到皇帝的召见,当然,最后他做到了。
李白的寻仙之路不大顺畅,因为本就无仙。但李白还是不肯罢休,信仰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李白一面寻仙,寻的累了,才想着做做官,借着诗名,结交不少官员。可当他敲开人家的门,拿出自荐信的时候,却又是一副比皇帝还大的架子,这样的求职,结果可想而知。
李白继续自己的乖张任性,读李白的诗,有时让人感觉这个人永远也长不大,永远得精力充沛,永远得自我主义,永远得在政治面前幼稚苍白。因此,最适合李白的职业或许大概就是做一名寻仙炼丹的道士,偶尔醉醉酒,讲几句狂言,心无他物。可惜的是,李白注定要青史留名,这种留名方式让他失了许多自在,多了几分彷徨。李白成为诗人,是我们的荣幸,是他的悲哀。
终于,李白凭着诗名扬名四海,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也读过他的诗,于是,李白顺理成章的得到玄宗的召见,获赐翰林院供职,这时,他已经42岁了。
我相信最初呆在玄宗身边,李白一定很是高兴,玄宗从文采上是赏识他的,这点毋庸置疑。可李白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他无权参与政事,终于明白自己只不过是玄宗身边一个文案秘书罢了,甚至,有时连秘书都不如,要替皇帝写那些歌功颂德,语言肉麻的作品,李白不情愿了。这就是真正的文人和御用文人的区别,真正的文人是现实派,他们看见什么就是什么,只在创作手法上加以适当的修饰;而那些谄媚的御用文人,他们的作品不过是华丽的辞藻堆砌,没有实质内容,读来令人作呕。可悲的是,现在很多人,尤其是领导,他们认为越是华丽,越是长篇大论的文字就越优秀,那些别人听来假大空的东西他们却甚是着迷。文学的悲哀,莫过于此!
三
李白在朝廷受到轻视,不情愿,不开心。不开心,放荡的生性就表露出来,喝酒,喝酒,喝的酩酊大醉,喝的化作酒中仙。
于是,那个著名的民间传说就产生了。李白在长安酒家抱着黄桂稠酒一醉不醒,宫里来人,请我们的诗仙回宫,有外族使臣向玄宗觐书一封,满朝文武无人通晓其义,唯有李白可做翻译。李白满脸的不情愿,发着牢骚随侍从进了宫。然后,把自己的不满借着酒劲完全的发泄,让万人巴结的杨贵妃替他捧墨,让玄宗宠信的高力士为他脱靴。真可谓是“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
不过,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书信,能让满朝文武束手无策,又能让李白敢如此的摆谱,如此的放肆?大胆推测一下,或许真是一封来自那个遥远的碎叶城的外邦文字。
李白终究还是因为此事得罪了玄宗,在入仕长安的三年后,终于还是黯然离开,虽然表面看上去很是风光,赚了一个“赐金放还”的荣誉。
李白走了,继续自己的远行。这一年的初夏,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相遇发生了。李白结识了杜甫,这年,诗圣33岁,诗仙45岁。
关于李白和杜甫的友谊,历来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其实又多少有些无聊。很多学者凭借李白很少写诗提及杜甫这一点就断定李白对杜甫有些轻视,这一观点实在可笑。李白25岁出蜀,从此再未回家,也没有资料记录他和家里有过书信往来,对家人尚且如此,为何对杜甫就一定要念念不忘呢?
事实上,不单单是杜甫,李白的生命一直都没有承载太多的依依不舍,这就是李白。对于相逢,李白必定是怀着诗人的激情,更何况遇见一位将来跟自己比肩的后生,他的激情会更加蓬勃。但李白的仙风道骨以及对生命进程的追寻,让他从来不曾眷恋于情感的牵绊,性格上的洒脱,是李白最可爱的地方。若是无知的认为李白无情,那么那首《赠汪伦》又作何解释呢?
文人的表达方式不同罢了,今人却要以此上纲上线,实在是对先人的亵渎。
李白和杜甫,他们的友谊是高贵的,也是亲近的。当时的杜甫,还远远没有达到后来的高度,但李白一定是知道他的,也许,喝醉了还会吟诵几句杜诗。杜甫对李白更多的是崇拜,李白是他的老师,是他的兄长,是他的知音。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两位文豪在一起的创作。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这首诗写在745年的秋天,是李白送别杜甫所作,从此,两人再未谋面。
再来看看杜甫的这首诗:
《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过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杜甫创作这首诗时,正值李白因永王李磷事件而获罪,被流放夜郎,故以此诗怀念好友。
李白这时年已届五十,一生的政治理想付之东流。内心的意气风发,早已成为过往的依恋,在那个也许不属于中国的故乡,深情的守望。
李白的一生,是不幸的,也是奔放的。即使仕途失意,他也是李白。他让昨日之日不再留,他在今日散发弄扁舟。他拔剑四顾,引觞自酌,呤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挂云帆,济沧海。”多么伟大的抱负与理想。但理想终归是理想,犹如镜中花,水中月。摸不着,捞不起,远远地一轮挂在天上,惹得李白黯然神伤,“白发三千丈。”
四
李白或许是古今最懂得月的人了。这位叱咤诗坛的大诗人,他的情感与自由,似乎只有在月夜才能得到释放。李白身上的自由是狂乱的,原始的。是一种从内心迸发的蓬勃与骄傲。你尽可以嘲笑他的疯癫,但你永远也无法真正理解这份自由。那是属于千万失意文人的声音,属于他们的舞蹈,属于他们的节拍。那是一种超脱现实的现实,真实可信。那亦是对生命敬畏的仪式。李白的生命,属于月夜,属于诗歌,属于他绣口里的半个盛唐。
现今的语文教育,总是在反复强调李白和杜甫的不同对比,所谓一个在盛唐,一个则更多的经历了苦难。因此,李白是浪漫幸福的,而杜甫则是苦难的代表,似乎不这么解读李白课程便进行不下去。但我想,李白若真是那样浪漫,世上便没有李白了。
看看李白的很多诗,那种表面所传达的浪漫与快乐,其实正是用来掩盖心底的不快乐。逆境出英雄,失意造文人,政治上的无情打击才让李白成为了真正的诗者,他内心的彷徨,挣扎,只能以一种近乎疯癫的浪漫呈现,我们都看到了他的狂放不羁,却听不见他心中的苦痛忧伤。
于是,李白只有去找月亮倾诉,在月下“成三人”,“我歌月徘徊”。李白把所有的情绪都在这里释放,哪怕“月既不解饮”。他要的,只是无尽的自由和真正的浪漫,快乐。
李白和月夜就这样渐渐地形成一种文化上的默契,说不清是李白美化了月,还是月成就了李白。
李白有太多描写月亮的诗句,正如我前面所说,李白的情感只有在月下才会升华,这种最富激情,最富生命活力的感情被李白挥洒的空前绝后,任谁也难以超越。
在月色之中,斟一杯酒,邀来一份放达的至性的态度,如道者的飘逸,用无数诗句写下属于李白自己的生命膜拜。
李白的生命,是真正属于诗歌,属于文学的。像李白这样的人,我一直疑心他就算仕途顺利也未必能有大作为,他太透彻,政治上没有隐蔽性,他的全部热情都只适合在诗的土壤里扎根。对于天下局势,他总有些糊涂,甚至不如妻子宗氏头脑灵活。安史之乱,李磷请李白出任幕僚,李白想都不想便答应下来,任凭妻子如何劝说都无济于事。最终,李磷因为起兵反抗皇兄,李白也受牵连,遭到流放。
政治上的李白一败涂地,文学上的李白价值千金。读李白,万不可将他神话,实事求是,才是对历史,对文学的负责。
手边放着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关于李白的结局,有这样的记载:李白在一个月夜泛舟饮酒,醉了,见水中有一月亮,探身去捞,溺亡。
很多历史学家对此说法提出质疑。
篇10
关键词:李白;唐玄宗;缺乏政治才能;质疑
李白一生的梦想是安社稷、济苍生,供奉翰林是其政治生涯中一段非常重要的时期。但是我们都知道,李白的实际宫廷生活并不是他预想的模样,进宫后,唐玄宗只安排他做自己的文学侍从,随侍身边,写一些吟风赏月和歌颂升平的应制诗歌。他在宫中只呆了三年,便自动请辞,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离京远游了。
这是李白供奉翰林的大致概况。关于他被“赐金放还”的原因,历来有很多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失宠说;第二,遭谗被逐说,主要包括高力士、杨贵妃、张等人的进谗构陷;第三,担心泄密说;第四、李白个人原因,主要是缺乏政治才能和酒后失礼;第五、李白政治背景薄弱。
其中缺乏政治才能是李白离京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从唐玄宗征召李白入宫的初衷和李白对自己的才能定位来考证,这一原因能否成立,还有待商榷。
首先从唐玄宗征召李白入宫的初衷考证,考察唐玄宗是怀着一种怎样的想法和眼光迎接李白入宫的。
李白诗名早著,入宫之前,就已名扬天下,为人称颂。《新唐书・李白传》:“苏F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他被皇帝知晓,是举荐者向皇帝举荐了李白的才能,才让唐玄宗对他推崇备至,以致“降辇步迎如见绮、皓。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是李白的政治才能,还是李白的诗歌才能才让皇帝如此举动呢?这一问题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着唐玄宗对李白的最初印象和征召李白的根本目的。通过材料我们可以推断,李白入宫之前,很可能是凭借他名扬四海的的天纵诗才而被唐玄宗知晓,进而通过左右征召入宫的。根据史料记载:“天宝中,皇祖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 (李阳冰《草堂集序》)。“名为朕知”这“名”也很可能是说李白的诗歌才能,而不是李白的政治才能。可见唐玄宗征召李白入宫的初衷,更倾向于怀着一种对李白诗歌才能的欣赏。
再看唐玄宗对待入宫之后的李白,可以更加肯定这一推理的合理性。我们来看几则材料:
《李翰林集序》:“上皇豫游召白,白时为贵门邀饮,比至半醉,令制<出师诏>,不草而成,许中书舍人”
《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他日,泛白莲池,公不在宴。皇欢既洽,召公作序。时公已被酒於翰苑中,仍命高将军扶以登舟,优宠如是”
《松窗录》:“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词为?遂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学士李白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欣承诏旨,犹苦宿酲未解,因援笔赋之。”
通过这些材料,我们可以更加肯定地推断,唐玄宗与李白之间的君臣交往,更多的是在皇帝的宴饮游乐场合,而不是君臣共商国家大事的朝堂之上。他自己的很多诗歌也可以证明这一点,与前面我们推断的唐玄宗征召李白入宫的初衷也是不谋而合的。
由此可知,对于唐玄宗来说,征召李白入宫表明对他诗歌才能的需求,这是对李白第一时间的初衷选择。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征召李白入宫与李白有无政治才能,对唐玄宗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因为他的需求是李白的诗歌才能。当然他也就不可能因为李白缺乏政治才能而将其“赐金放还”。因此,缺乏政治才能这一说法,放在唐玄宗身上是不合情理的,不能说唐玄宗因为李白缺乏政治才能而将其“赐金放还”。
我们再从李白自身方面考证,就更容易得出这一命题的不合理性了。
大家都知道,李白一生都以“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自勉,崇拜对象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们,如鲁仲连、姜太公、张良等,他本人也“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其行为完全追踪战国时代的纵横家们。李白本人既然有如此宏大的政治抱负,对自己的政治才能当然也是深信不疑的,可能他至死都不可能也不会想到自己没有实现理想是因为没有纵横捭阖的政治才能吧。我们来看一些他的诗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于阗采花》)
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
(《玉壶吟》)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古风其三十九》)
方知黄鹄举,千里独徘徊。
(《古风其十五》)
这几首诗歌能非常清晰地表现李白对自己的价值定位,即是一位遭人妒忌、怀才不遇的“蛾眉”“鸳鸯”“黄鹄”。也就是说,李白认为自己是有治世才能的,只是遭人妒忌陷害,英雄无用武之地,无人赏识罢了。所以说,从李白自身来说,是不存在这种认为自己缺乏政治才能的想法的,也就不存在他因为自己缺乏政治才能而自动请辞的行为了。
这两方面推理结合起来,我们便可以得出一个问题:很多考辨论文提及的李白“赐金放还”的原因――缺乏政治才能,究竟是唐玄宗认为呢,还是李白自己认为?显然从前面的推理可以看出,李白不认为自己缺乏政治才能。唐玄宗也不是因为在乎他拥有政治才能而征召他入宫,也不会因为他缺乏政治才能而疏远辞退他。那么这个缺乏政治才能究竟从何而来,如何立脚,我们都找不到它的双方承载者,所以它是一个不成立的命题,就是顺其自然的了。
参考文献:
[1]白杨.李白被逐新探.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
[2]胡旭.李白居翰林及赐金放还考辨.南开学报,2009.
[3]李子龙.李白待诏翰林失败原因刍议.
[4]卢敬川.初探李白从政失败的原因 .
[5]邓乐群.李白政治悲剧的历史审视.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