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寓言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08 22:56: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寓言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故事教学;幼儿教育;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4-020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4.128
随着素质教育实施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于素质教育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幼儿教育中,怎样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成为了教育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应该针对幼儿的实际情况,应用故事开展教学,从而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更加有效地接受教育。故事教学有效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从而充分锻炼幼儿的综合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 开展故事教学,培养幼儿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应用故事开展教学活动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利用故事来培养幼儿的词语理解能力,从而使幼儿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面临学习的最大问题就是受到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掌握词汇量比较少,所以难以对一些问题或事情进行更加有效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故事的时候尽可能使用幼儿可以听懂的语言,通过故事的趣味性,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注意力和兴趣,使幼儿有听故事的欲望,从而使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给幼儿讲《小蝌蚪找妈妈》故事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使用一些简单的语言来进行知识的讲解,进而提高故事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讲解这个故事的时候,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来展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从而使幼儿对故事有更加形象化的认识。通过这种生动的表现形式,幼儿的综合理解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 应用故事教学,充分锻炼幼儿的语言应用能力
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故事开展教学活动,除了要让幼儿能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锻炼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外,还应该注重培养幼儿讲故事的能力。通过这种教学互动方式,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例如,教师在开展故事教学的时候,可以通过反复叙述的方式,强化幼儿的记忆和理解,然后引导幼儿给其他小朋友讲述这个故事。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辅助的方式,使幼儿对于故事中的任务和情景有更好的掌握,帮助幼儿更加有效地梳理故事的内容。教师在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的时候,应该尽可能以肢体语言为主。通过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的共同作用,幼儿更好地锻炼理解能力,从而能够更加有效地掌握语言的应用能力。培养幼儿讲述故事的能力,可以使幼儿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自信心,从而更加有效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三、 开展故事教学,锻炼幼儿的表现力和模仿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开展故事教学,教师除了让幼儿进行复述故事,对故事内容有基本的了解之外,还应该注重锻炼幼儿的表现力,使其能够在复述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模仿能力,更加生动地进行故事复述。在故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培养幼儿良好的语音语调,使其能够以更加生动的方式来表现故事。一般来说,幼儿在模仿的时候会比较注重模仿家长和教师。所以,教师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可以利用丰富的动作表现力给幼儿进行有效的示范,从而有效保证故事教学的有效性,使幼儿得到更加有效的锻炼。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鼓励和支持幼儿进行表演,并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其能够在语言和动作中融入自身的情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 利用故事教学,充分锻炼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开展故事教学主要针对的是幼儿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幼儿的个性特点,结合适当的故事情节,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对故事进行拓展改编,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加强引导,使幼儿跟随教师的思想进行问题的探索,从而充分锻炼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在讲解《猴子捞月亮》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为故事编写一个更加富有展现力的结尾。通过这样的方式,幼儿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故事情景中,更好地探索故事,从而达到拓展思维、锻炼创造力的目的。
五、 科学开展故事教学,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和素养
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用故事开展教学,应该注重开展故事教学的科学性,选取一些构思合理、科学严谨的故事。通过讲述优良传统的故事,率先垂范的故事以及养成良好习惯的故事,引导幼儿培养良好的习惯和素养,促进自身的综合发展。例如,教师可以给幼儿讲解《小猫钓鱼》的故事。通过教师讲解故事,幼儿认识到,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一心一意,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事情做好。所以,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做事情的时候应该集中注意力,避免被其他的事所打扰。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教师在故事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选择适当的故事,使幼儿既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又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锻炼。
六、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切实提高素质教育的效率,就需要从幼儿教育抓起。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开展有效的故事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故事教学中,学习故事的过程可以增强幼儿的理解能力,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教师可以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使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讲解经典故事,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习惯和道德品质,提高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黄惠碧.浅谈教育实践中幼儿故事教学与提升幼儿口语能力的结合[J].科技资讯,2015(15):179.
[2] 张亚平. 幼儿园教学中如何运用故事进行有效教学[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5(10):32.
篇2
关键字:幼儿园 语言故事 教学方法
在幼儿园教育中,普遍采用故事教学,因为爱故事是幼儿的天性。故事教学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面,还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更重要的是故事是一种语言艺术,它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幼儿园故事教学实践中,就有不少用语言故事来教学的方法。
一、分阶段进行语言故事教学
对于幼儿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不同阶段的幼儿对于故事的喜好和需求有差异,因此要根据幼儿不同的语言表达能力,选取相应的故事题材和教学方法。
(一)小班的语言故事。小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初期,由于表达能力和识记能力限制,应该选用篇幅短小、句式简单、主题单纯、语言重复较多、语言充满夸张和想象的故事,体裁主要是关于动物的童话故事。
如《小兔乖乖》这种浅显易懂的故事,老师通过借助歌曲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然后用生动的语言,富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内容,表现出故事中小兔子和狼的语言特征,让幼儿对故事产生好奇心,鼓励他们模仿小兔子和狼说话。由于幼儿的识记能力有限,不能很快复述故事,所以只需要幼儿模仿小兔子和狼的语气,展开想象编故事,大胆的说话或者是肢体语言,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
(二)中班的语言故事。相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中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识记能力有所提高,而且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比较喜欢情节较曲折,有一定矛盾性的故事,所以在选材方面,应该侧重于科学故事和民间故事。如《毛毛虫历险记》、《城里来了大恐龙》等这些趣味盎然,有无限想象的故事。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复述故事,或者进行创编。如《勤劳的人起得早》这篇中,让幼儿认识了蜜蜂,让幼儿进行复述前,提出:“小蜜蜂在院子里做什么呢?”,帮助幼儿发挥想象力,同时通过复述故事,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大班的语言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有了较复杂的思维方式和评价讨论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选用篇幅较长、情节离奇、有一点悬念的,并且语言诙谐幽默、充满奇特幻想色彩的故事。如《蜗牛城的故事》,这种拟人化的语言表达方式,更形象生动的让幼儿深刻的理解故事内容。
由于这时期的幼儿喜欢讨论、交流、共享,所以大多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老师往往给幼儿提供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幼儿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创编,然后互相讨论并进行评价。在这个创编的过程中,不仅深层次的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丰富了幼儿的语言色彩。
篇3
1.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及记忆力
在倾听故事的过程中,首先要培养的是幼儿对故事中词语的理解能力。只有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语言,知道故事里形象生动地讲些什么,才能激发幼儿倾听故事的欲望,集中注意力地倾听故事。这就要求讲故事者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边讲边作解释。特别是对年龄小,词汇量少,理解能力差的幼儿,一方面可以结合本地方言进行解释,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手形手势或借助实物进行解释。例如:词语“亮闪闪”,可以出示一面镜子,通过轻微晃动反射出的光,让幼儿感受亮闪闪的感觉,从而理解这一词语的意思,同时也加深幼儿对这一词语的印象,进一步强化幼儿对词语的记忆。要让幼儿加深对故事中词语的记忆,还应当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经常复习,灵活运用。教师和家长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提问幼儿,以复习的形式巩固幼儿对词语的认识与记忆。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运用,这不仅能加深幼儿对词语的记忆,同时也让幼儿学习如何运用该词语。
2.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运用能力
如果只让幼儿听故事,而不试着让他们讲故事,就不能很好地发挥故事的作用。幼儿在倾听完三遍故事后,能理解故事的大概内容,记住故事中的重要人物。这时可以让幼儿尝试着复述故事。起初,教师和家长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帮幼儿回忆故事的重要情节及发展过程,把握好故事的整体。但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要尽量让幼儿自己组织语言,概括性地复述故事内容。当幼儿基本掌握故事内容后,就可以让幼儿自己组织语言复述故事了。幼儿刚学习复述时只能讲出故事中的片段,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语言引导,让幼儿把这些片段连接起来。通过多次的复述训练,幼儿慢慢地能从复述片段过渡到复述完整的故事。在复述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语言组织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模仿能力与表现力
当幼儿学会复述故事后,就应当教幼儿进一步学习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17世纪英国的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来的。”教师和家长在讲故事时要注意自己的语音语调、神态表情、手形手势等。不同的语音语调,丰富的神态表情,夸张的动作等不仅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倾听故事中犹如身临其镜般的感觉,同时也给了幼儿模仿的榜样。在倾听故事中,幼儿知道大灰狼的声音是粗声粗气的;知道伤心的时候紧皱眉头哭泣,惊讶时睁大眼睛,张大嘴巴;知道老爷爷的形象是驼着背,捋着胡子……。教师和家长应当鼓励幼儿对这些声音、表情、动作等加以模仿,让幼儿知道怎样讲故事好听,怎样做动作形象,并把这些语调手势等运用到复述故事中,大胆投入地把故事讲出来。在生动形象的复述训练中,幼儿提高了模仿能力与语言表现力,为将来绘声绘色地表达语言奠定了基础。
4.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幼儿内心充满想象,他们拥有自己丰富、天真的思想。故事虚拟、夸张等特点,正好满足幼儿充满想象的心理特征。当幼儿听到故事中的人物遇到困难时,他们迫切地想知道如何解决,结果怎样?这时,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问,让幼儿展开想象,思考解决的办法,也可以通过语言引导,让幼儿说出正确的答案。例如:故事《小羊和狼》就没有一个完整的结尾,它留给幼儿一个想象的空间让幼儿自由发挥。许多幼儿在听完故事后,能展开想象,给故事编一个完整的结尾。有的说:当狼要吃掉小羊时,猎人出现了,打死了大灰狼,救了小羊;有的说:小羊的朋友们来了,用石头打跑了大灰狼;还有的说:小羊从地上抓起沙子扬向大灰狼的眼睛,趁机逃跑了……。故事给幼儿无限的想象空间,只要教师和家长把握好时机,让幼儿在故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与审美情趣
故事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它能培养幼儿的品质与情操。幼儿在故事中认知道理,反思自我,教师与家长应教育幼儿明辨是非,区分好坏,让幼儿说说怎样做才对。在故事《懂礼貌的好孩子》中,幼儿在大人的引导下能正确区分小猫懂礼貌,小狗不懂礼貌,我们要向小猫学习,做个懂礼貌的好孩子。故事不仅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而且能陶冶幼儿的情操。在故事中,幼儿富有爱心、同情心,为故事中的人物着急、担心、高兴、悲伤。例如:在故事《迷路的小鸭》中,当幼儿听到小鸭迷路回不了家时,都为它担心着急,听到小鸭哭着找妈妈时,都皱起眉头,对它充满怜爱与同情,听到小朋友把小鸭送回家时,都松了口气,为小鸭高兴。这个故事中的种种感受让幼儿在无形中陶冶了情操,体验着审美情趣,并教育幼儿爱护小动物的好品质。
故事还能对幼儿进行感性教育、挫折教育,丰富幼儿的词汇量,培养幼儿的注意力与语言的运用能力等,教师和家长要把握好教育时机,让故事陪伴着孩子的童年,让孩子在故事中学习、成长。
篇4
关键词:骨干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心理素质;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129-02
一、研究对象与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被试由参加江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幼儿骨干教师培训的两期学员组成。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485份,剔除无效问卷37份,问卷的有效率回收为92%。被试均为女性,年龄层次分别是小于20岁的15人(3%),21~25岁76人(17%),26~30岁116人(26%),31~40岁175人(39%),大于40岁66人(15%)。教龄小于5年的85人(19%),教龄5~10年134人(30%),11~15年93人(21%),16~20年76人(17%),20年以上60人(13%)。幼儿园所在地为农村的22人(5%),乡镇的50人(11%),县城230人(52%),地级市109人(24%),省级市37人(8%)。公办幼儿园250人(56%),私立幼儿园198人(44%)。由此可见,骨干幼儿教师主要来自各大县市公立和私立幼儿园,由26~40岁、教龄在5~15年的女性构成。
研究工具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个人背景信息表,包括性别、年龄、教龄、幼儿园所在地、幼儿园性质。第二部分是幼儿教师职业压力问卷,问卷由30个题目构成,包含七个维度,分别是待遇与环境、个人能力、人际关系、角色任务、外部期望、学生因素、工作职责,采用五点等级评分,从没有压力到压力极大,得分越高,压力越大,问卷的同质性信度系数是0.863,且具备较好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1]。第三部分是幼儿教师心理素质量表,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由激励性、灵敏性、进取心、坚韧性、自我调控、教学效能感、创造性、心胸豁达、自尊、客观公正性、乐观倾向等构成,问卷中包含4个测谎题,被试根据符合程度,进行五点等级评分,1、2代表不符合的程度,3代表不确定,4、5代表符合程度,分数越高,心理素质越好,该问卷的同质性信度系数是0.867,分半信度系数是0.824,效度良好[2]。本研究数据结果显示幼儿教师职业压力问卷的同质性信度系数为0.843,分半信度系数为0.753。幼儿教师心理素质量表的同质性信度系数为0.803,分半信度系数为0.737,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标准。
数据回收后主要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
1.骨干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素质的现状分析
关于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结果显示,没有压力4人(1%),压力较小27人(6%),压力中等113人(25%),压力较大189人(42%),压力极大115人(26%),职业压力平均值为3.85。68%的幼儿教师感觉到压力大,其中四分之一的骨干幼儿教师感受到压力极大,总体平均值接近4,表明骨干幼儿教师普遍承受中等偏上的职业压力。
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平均值如表1所示,骨干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依次是待遇环境、工作职责、个人能力、外部期望和角色任务等,在学生因素和人际关系方面感受到的压力较小。
表1显示,骨干幼儿教师的心理素质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他们在激励性、进取心、自我调控和坚韧性方面比较欠缺。应该说,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帮助个体应对职业压力,从而达到维护个体身心系统平衡的目的。
2.骨干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素质相关显著
表2显示,骨干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素质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职业压力中的人际关系因子与教师心理素质呈显著负相关,心理素质中的坚韧性、自我调控、自尊三个因子与职业压力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骨干幼儿教师感受到的职业压力越大,特别是人际关系压力越大,其心理素质越差。而那些坚韧性不强、自我调控能力较低和自尊感较低的骨干幼儿教师,他们感受到的职业压力会更大。七个压力源与心理素质各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待遇环境压力与坚韧性呈显著负相关,自尊、自我调控、坚韧性与个人能力、人际关系、角色任务、外部期望、学生因素等压力源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其中个人能力与教学效能感之间呈现出显著负相关,外部期望与自我调控、自尊之间呈现出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个体对幼儿园的待遇环境越不满,其坚守在幼教工作岗位上的时间就会越短;幼儿教师个人能力越强,教学效能感就会越高;外部期望的压力越大,幼儿教师的自尊和自我调控能力就越低。换言之,自尊和自我调控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感受到的外部期望压力也越大。
3.骨干幼儿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素质的回归预测
为进一步揭示骨干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本研究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分别以背景变量中的年龄、教龄、幼儿园所在地、幼儿园性质、职业压力的七个因子为自变量,以心理素质总分为因变量;以四个背景变量及心理素质的十一个因子为自变量,以职业压力总分为因变量运行两个多元回归分析,表3和表4结果表明,只有人际关系进入了心理素质的回归预测方程中,其可解释心理素质6%的方差变异,且人际关系压力越大,心理素质越差。进入职业压力回归方程的共有4个因素,它们依次是自尊、年龄、进取心和坚韧性,可解释19.3%的方差变异,且自尊感和坚韧性越强,职业压力就越小;年龄越大,进取心越强,职业压力越大。
与同事或管理考核人员的人际关系压力是影响骨干幼儿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自尊感和坚韧性是缓解职业压力的积极因素;而教师的年龄、进取心是缓解职业压力的消极因素。回归分析的方差变异解释率均不高,这表明职业压力与心理素质会发生相互作用,因而应存在更重要的影响幼儿教师的职业压力或心理素质的因素,如职业压力可能对心理健康有较明显的预测作用,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应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三、缓解骨干幼儿教师职业压力的对策
1.改善骨干幼儿教师的待遇环境
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尚不统一。从整体上看,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认可度不高,应提高社会对幼儿教育重要性和专业性的认识,使幼儿教师这一职业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提高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国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还需要在工资待遇、住房福利、休假晋升等方面改善骨干幼儿教师的待遇状况,减轻来自家庭和工作的双重负担,使她们能够安心幼儿教育工作。
2.为个人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
提高专业能力是满足社会对幼儿教师高素质需求的唯一途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幼儿园应为骨干幼儿教师提供更多的在职进修、参加培训的机会,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骨干幼儿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和胜任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的新角色,使他们从“教育的纤夫”转型为“生命的牧者”。
3.增强骨干幼儿教师的自我价值感
自尊是个体看待、感受、珍视自己的方式,是一个人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的体现,它是构成自我认知心理结构的核心要素,并通过对能力、学识、地位等的自我评价而形成。首先,骨干幼儿教师要不断提升个人的能力。其次,要做好教师评价工作,应对成绩做出价值判断而非事实判断。评价成绩不应仅被看做是工作成绩,还应将其当成需要解释的相对指标,其目的不是为了区分教师能力和工作绩效的高低,而是要将其作为教师改进工作的依据,帮助教师增强自我价值感。
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人类获得安全感、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们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衡量个体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标准。骨干幼儿教师应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原则,学会接纳和赞许他人,积极主动与他人合作,增进人际沟通,改善与同事及管理考核人员的关系。
5.提高骨干幼儿教师的自我调控能力
自我调控是幼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在遭遇职业压力时,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能帮助个体有效缓解压力。为了提高骨干幼儿教师的自我调控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多地从独立的立场出发,评价自我和外部事物,并使他们适当了解有关心理压力的知识,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合理调节负面情绪,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从而缓解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大班幼儿;甲骨文;简体字;简笔画;眼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6)12-0033-06
培养幼儿对文字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文字意识和前阅读能力,一直是学前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幼儿在什么年龄开始汉字识读对幼儿思维和阅读能力的发展更好,幼儿汉字识读应采用哪种教学方式,幼儿对文字和图画的加工方式有何差异,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
有研究发现,学前儿童在图画书阅读过程中遵循从图像到文字的注视发展过程。〔1〕在幼儿学习汉字时以简笔画为辅助材料,可以借此丰富教学语言,更有助于化解教学难点,〔2,3〕不仅能让幼儿“认识”这个字,更可让幼儿了解它的含义以及偏旁部首的意义表征,从而让幼儿记得更牢、记得更久。有研究者研究了甲骨文对幼儿学习简体字的作用,发现字源识字法可以提高幼儿的观察力,促使幼儿将具体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幼儿汉语言认知及思维的发展,还有提高幼儿记忆力,尤其是图像记忆力的作用。〔4,5〕由此可见,简笔画与甲骨文均有促进幼儿汉字识读,以及促进幼儿记忆和思维发展的作用。本研究借助眼动技术,比较学前儿童在加工甲骨文、简笔画和简体字上的差异,从而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选取浙江杭州市某幼儿园33名大班幼儿为被试,其中男童16人,女童17人,平均年龄70.32个月。所有被试均为自愿参加实验,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智力正常且均为右利手。
研究设备采用由加拿大多伦多SR Research Ltd公司开发的EyeLink1000遥测式眼动仪,刺激呈现屏幕19迹刷新频率60Hz,分辨率1024×768像素,通过瞳孔/角膜的红外反射来记录被试的眼睛运动。刺激程序编写及数据处理采用系统自带的Experiment Builder及Data Viewer件。
实验材料由小球和刺激材料(甲骨文、简体字与简笔画)组成。研究者从《学前及初小儿童中文识字量表》〔6〕《清华大学6763字频表》及坊间常见的绘本和识字类图书中选取了215个学前儿童常见的汉字,再从5所幼儿园6个大班选取110名幼儿,从字音、字义和字形三方面考察幼儿对215个汉字的认识情况,从中筛选出高频字和低频字各15个,最后制作出30个字对应的简体字、甲骨文与简笔画图片。甲骨文选自《说文解字》。〔7〕简笔画通过手绘或网络搜索获得。研究者在绘制或选取简笔画的过程中,尽量使其与甲骨文和简体字的疏密程度接近,以减少空间差异对研究结果的干扰。三类材料各30张,共计90张。图片用Photoshop软件处理,使其大小(高400像素、宽392像素)、清晰度和亮度等物理属性保持一致。图片置于屏幕中央,背景白色,图案分为红、黄、蓝三种颜色,示例参见下图。
本研究采用2(性别:男、女)×3(刺激材料类型:甲骨文、简体字、简笔画)设计,因变量为反应时、正确率、注视时间、注视时间百分比、注视点个数、眼跳次数、眼跳距离和平均瞳孔直径等。
研究者挑选了幼儿园里一间光线和隔音效果良好的活动室进行实验。幼儿坐在舒适的椅子上,身体放松,眼睛正对显示器的3/4垂直高度位置并与屏幕保持约65cm距离。一名实验者坐在幼儿身后,指导并监控幼儿的实验,防止其身体和头出现大幅度摆动。另一名实验者负责操控眼动仪。实验分练习实验和正式实验两部分,每部分开始前都要进行五点校正,使幼儿的眼动误差在规定范围内。两部分实验均记录眼动数据。
实验开始,幼儿首先会看到一个带有颜色的小球,分别有红、黄、蓝三种颜色,随机呈现,接着会看到一张带有颜色的刺激材料,要求幼儿在看到图片后判断其颜色与前述小球的颜色是否相同,并按键反应。为避免因右利手的缘故对实验反应时等结果造成误差,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对按键进行交叉平衡,即第一组幼儿颜色相同按“Z”键,不同按“M”键,第二组幼儿反之。〔8〕本研究将整张图片作为一个兴趣区,眼动指标包括注视时间(幼儿完成任务时全部注视点的注视持续时间之和)、注视时间百分比(幼儿注视兴趣区内的时间占总注视时间的百分比)、注视点个数(幼儿在完成任务时的全部注视点之和)、眼跳次数(幼儿在完成任务时从上一个注视点跳到下一个注视点的次数)、眼跳距离(幼儿从一个注视点跳到下一个注视点的距离)和平均瞳孔直径(幼儿在完成单次颜色判断任务时的平均瞳孔大小)等。数据用眼动仪自带软件Data Viewer处理后导出,并用Excel 2003和SPSS 18.0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行为学指标(见表1)
对于反应时,刺激材料类型和性别主效应均不显著,即被试对不同类型的刺激材料作出反应的速度无显著差异,男童和女童之间也无显著差异,交互作用不显著。对于正确率,刺激材料类型的主效应显著(p
2.眼动指标(见表2)
注视时间:性别主效应显著(p=0.001),女童注视时间显著长于男童。刺激材料类型主效应显著(p
注视时间百分比:性别主效应显著(p=0.001),男童的注视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女童。刺激材料类型的主效应显著(p
注视点个数:性别主效应显著(p
眼跳次数:性别主效应显著(p
眼跳距离:性别主效应显著(p
平均瞳孔直径:性别主效应显著(p
三、讨论
1.甲骨文占用了幼儿更多的J知资源和注意资源
本研究发现,幼儿在完成颜色辨别任务时,简笔画和简体字的正确率显著高于甲骨文。究其原因,一是与幼儿的认知结构特征有关。认知结构强调不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利用已有经验来获取新的知识。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受事物自身属性和幼儿已有的学习经验两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对象均为大班幼儿,由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较少接触甲骨文,因此在加工时会占用更多的认知资源,导致甲骨文组的颜色判断正确率显著低于简笔画和简体字。这说明在同样任务下,甲骨文本身受到幼儿更多的关注,会占用更多认知资源。换言之,与简笔画和简体字相比,甲骨文更不易受其他因素干扰,是受幼儿偏爱的认知加工材料。二是可能与注意分配上的差异有关。注意品质包括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及注意的广度。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容易受外界影响,影响的程度与其对注意对象的熟悉度有一定关系。注意能量分配理论指出,注意的能量是有限的,所以需要中央处理器决定能量的分配,某个任务所分配到的注意资源的多少取决于该任务所需要的心理努力程度。〔9〕Finke等人发现,不同维度特征的加工存储,受认知通用资源分配策略和知觉组织的影响,而认知通用资源会首先分配给信息复杂性高的特征。〔10〕甲骨文属于象形文字,既没有简笔画直观,也没有幼儿在生活中对简体字那么高的接触频率。换言之,对幼儿而言,甲骨文属于新异刺激,故幼儿在做颜色辨别任务时会更多被甲骨文材料本身的特质所吸引,从而使分配给任务本身的注意资源减少,导致正确率降低。
2.甲骨文更能吸引幼儿的视觉注意
从眼动指标看,甲骨文对幼儿的视觉吸引力最高。从注视时间、注视时间百分比、注视点个数、眼跳次数和眼跳距离等眼动指标来看,幼儿对甲骨文的注视时间和百分比显著高于简笔画与简体字,对甲骨文的注视点个数和眼跳次数也显著多于其他两类材料,而对甲骨文的眼跳距离却显著短于另两类材料。注视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个体对材料的感兴趣程度,注视时间越长,表明对材料的兴趣越高。本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对甲骨文的兴趣显著高于后两者。注视时间百分比反映材料的吸引力,百分比越高,提示幼儿对兴趣区以内材料的注视越多,注意力越集中。幼儿对简笔画和简体字的注视时间百分比显著小于甲骨文,说明幼儿在看简笔画和简体字时目光扫视范围较大,专注度较低,而在看甲骨文时,目光聚焦度大,专注度较高。此外,综合分析注视点个数、眼跳次数与眼跳距离等指标可以看出,相比简笔画和简体字,幼儿在注视甲骨文时眼跳幅度小,注视较为仔细,而且虽然眼跳距离短,但产生的注视点和眼跳次数反而增多,表明幼儿在观看甲骨文材料时更细致,耗费的心理资源更多,加工更深入。
甲骨文作为幼儿不熟悉的、相对稀罕的刺激物,会激发幼儿产生更浓厚的观察兴趣,使观察更为细致。同时,甲骨文既有汉字的简约性,又有简笔画的形象性。大班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于具有象形性的物体更感兴趣。甲骨文作为新异刺激,对富有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的幼儿来讲,也更具吸引力。有学者指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经常给幼儿提供相对新颖的、不熟悉的刺激物,更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11〕
3.幼儿对甲骨文的加工难度显著低于简体字
从眼动指标看,幼儿对甲骨文的加工难度显著低于简体字。平均瞳孔直径被认为与加工难度有关。研究表明,瞳孔直径与心理负荷及信息加工时的心理努力程度有关。知觉任务的难度会影响瞳孔大小,知觉任务越难,平均瞳孔直径越大。〔12,13〕甲骨文作为象形文字,更符合幼儿的直观形象思维特点,能够引起幼儿的认知共鸣,由此,其对甲骨文的加工难度也较低。相较而言,现代汉字在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简体字的漫长演变过程之后,已经被符号化、抽象化了,识读难度增大,需要的心理努力程度也增大,这使得幼儿在简体字任务中的平均瞳孔直径显著大于甲骨文。
4.男童的视知觉加工存在一定优势
由前述结果可知,女童在注视时间、注视点个数和眼跳次数上均显著高于男童,而在注视时间百分比、平均瞳孔直径和眼跳距离上均显著低于男童。注视时间反映了加工时间,眼跳距离则反映了阅读效率和加工难度。眼跳距离越长,表明一次注视所获得的信息越多,阅读效率也更高;眼跳距离短,说明对材料的阅读有一定难度。研究表明,人们在信息加工时的平均瞳孔直径变化幅度与加工时的心理努力程度有关。〔14〕心理负荷较大时,平均瞳孔直径增加的幅度较大。〔15〕本研究的眼动数据提示,男童与女童相比,视觉加工时间更短,视觉加工效率更高,且在加工同样的刺激任务时心理努力程度更大。
Collins研究发现,男生在空间知觉任务方面较女生占优势。〔16〕有学者指出,婴儿和学龄期儿童在视听刺激的被应用程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并对以后记忆和思维的性别差异有影响。汤普森和吉尔伯特都指出,男性对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的反应速度更快,男孩的视觉和方位辨别能力高于女孩,且这种功能差异是显著的。〔17〕根据上述心理学家的已有研究可知,男童的视知觉反应速度快于女童,因此完成任务所需的注视时间显著短于女童。而男童的平均瞳孔直径和注视时间百分比显著高于女童,说明男童在完成任务时注意力多集中在兴趣区内,没有过多地注视外周无关区域,他们在进行认知加工时更专注,心理努力程度更高。
总之,注视时间越短,注视点个数越少,说明被试越能够把握刺激的根本特征,对刺激的处理更加敏锐。男童对刺激的判断时间短于女童,在较短的时间内心理负荷消耗较高,通过处理较少的注视点来达到与女童相似的正确率和反应时,这说明男童对视觉刺激更加敏锐,加工能力更强。
四、结论及教育建议
本研究发现,在知觉辨别任务中,作为新异刺激的甲骨文占用了幼儿更多的认知资源和注意资源;由于其新异性及象形性,甲骨文更易引发幼儿的兴趣,更能吸引幼儿的视觉注意;幼儿对具有象形性的甲骨文的加工难度显著低于简体字;男童对视觉刺激更敏锐,在完成视知觉任务时更专注,注意力更集中。根据上述研究结论,研究者建议,可以考虑将甲骨文作为一种辅助材料引入大班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以提高幼儿识字的积极性。
甲骨文作为一种新异刺激,显著吸引了幼儿的注意。教学实践也提示,幼儿对甲骨文具有浓厚兴趣。甲骨文既具有简笔画的形象性,又具有现代汉字的简约性,是汉字演变的过渡类型。研究者在教学实验中也发现,组织幼儿进行甲骨文感知欣赏活动时,他们会自发地根据其象形性对字义进行猜测,并能通过对甲骨文字形的理解来得出结论,自发地尝试建立起字形与字义间的联接。这种学习方式既激发了幼儿对汉字的识读兴趣,又潜移默化地让幼儿体验到了中国文字的造字规律,感悟到了象形文字之美,同时也有助于幼儿思维、想象与审美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幼儿园大班的早期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甲骨文的形象性及加工难度较低、符合幼儿心理特征等特性,将甲骨文作为辅助材料,以充分发挥其从图像到文字的过渡桥梁作用,将字源-解形教学法作为促进幼儿汉字识读能力发展的一种新方法,〔18〕帮助幼儿做好幼小衔接准备。有学者已开发出甲骨文绘本,尝试将甲骨文与图片情境相结合,供幼儿学习。教师可将甲骨文绘本或甲骨文图片投放到阅读区,供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阅读与欣赏。
个体的认知资源都是有限的,幼儿尤其如此。本研究既要求幼儿完成颜色判断任务,又呈现了三种类型的刺激材料,这些任务和材料的复杂性干扰了幼儿的判断,导致其反应的正确率较低。这一研究结果说明,复杂的学习材料可吸引幼儿的注意,占用其认知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以幼儿的学习目的与学习形式为考量,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学习材料特性占用幼儿有限的认知资源。例如,以甲骨文材料辅助早期阅读活动时,要避免出现不同颜色的材料,以免过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同时加强与学习目的有关的刺激属性,以达到促进幼儿学习的目的。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男童与女童在视觉注意上具有显著差异,男童对视觉刺激更敏锐,加工效率更高、更专注。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意识到男童和女童的认知差异性,从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着手进行教育与指导。例如,在语言活动中,教师可充分考虑男童在视觉加工上的优势,多利用视觉辨别等认知任务来促进男童的学习,而女童在口语表达与交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可以设计相关的任务来更好地促进女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妮妮.儿童图画书自主阅读眼动特征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2〕王新梅.简笔画运用于文化课教学的策略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24):124-125.
〔3〕伊娜.简笔画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5,(2):152-153.
〔4〕任可心.字源识字法促进幼儿思维发展的实证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5〕吴晓蓉,任可心.通过字源识字提高幼儿汉字理解与记忆的实证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4,(5):42-49.
〔6〕李辉.学前及初小儿童中文识字量表的编制与初步效应检验〔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3):18-24.
〔7〕许慎.说文解字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8〕ZHANG M,JIANG T,MEI L,et al.It’s a word: Early electrophysiological response to the character likeness of pictographs〔J〕.Psychophysiology,2011,48(7):950-959.
〔9〕POSNER M I,PETERSON S E.The attention system of the human brain〔J〕.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1990,(13):25-42.
〔10〕FINKE K,BUBLAK P,NEUGEBAUER U,et bined processing of what and where information within the visuospatial scratchpad〔J〕.European Journal of Cognitive Psychology,2010,17(1):1-22.
〔11〕方琛.科学活动中运用新异刺激激发幼儿好奇心〔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1):105.
〔12〕HAKEREM G,SUTTON S.Pupillary response at visual threshold〔J〕.Nature,1966,212:485-486.
〔13〕KAHNEMAN D, BEATTY J, POLLACK I.Perceptual deficit during a mental task〔J〕.Science,1967,157:218-219.
〔14〕李勇,阴国恩,陈燕丽.阅读中疲劳、心理负荷因素对瞳孔大小的调节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3):545-548.
〔15〕张仙峰,叶文玲.当前阅读研究中眼又副晔銎馈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6,(3):236-240.
〔16〕COLLINS D W,KIMURA D.A large sex difference on a two-dimensional mental rotation task〔J〕.Behavioral Neuroscience,1997,111(4):845-849.
篇6
关键词:幼儿园活动 寓言文学 儿童教育 幼儿园文学
儿童时期的教育对后面人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意义非常重要,这一时期一个人的生命身心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最适合个体接受教育和培养。一个人的前途、品格以及志向往往要受到儿童教育程度的影响,即决定一个人的本质。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因此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与未来都要受到一代儿童能力和素质的影响。
一.幼儿园文学活动的特点
(一)幼儿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
幼儿文学是一门具有艺术色彩的文学,幼儿文学家鲁兵曾经说过,对资历尚浅的幼儿来说,文学作品是通过父母教师念给他们听的,不是他们自己亲自能读的,如大人朗读故事、童话、儿歌给孩子,这有这样这些幼儿真正地欣赏文学艺术,不但了解其文学的内涵与内容,而且还可以享受语言文学的魅力。所以讲述者在幼儿学习文学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感知型的接受方式
由于幼儿审美水平与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就决定了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幼儿往往会从感知的角度出发享受艺术,即他们对客观事物的熟悉程度决定了他们欣赏艺术的能力与水平,此外,他们对新奇性较强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兴趣与吸引力。
(三)带有游戏性质的自我幻化与精神扮演
幼儿的重要活动之一就是游戏,身体演绎、扮演、模仿是幼儿参加游戏活动的主要形式。在身体扮演的游戏活动中,儿童常常会把桌子当轮船,把椅子当马骑,他们常常不会考虑事件的真实性,因为强烈的模仿性和随意性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因而在他们进行游戏活动时,游戏情境和氛围很容易被创设调动起来。幼儿在阅读一些著名的文学作品时,如安徒生童话故事,常常把自己想象成白雪公主,去体验白雪公主与七个矮人的经历。
二.寓言在幼儿园活动中的运用
幼儿时代是人的思维想象最活跃的时期,这一时期是由以无意想象向创造想象快速发展的时期;想象的空间与形象变得越来越丰富。其中寓言文学对于幼儿的想象力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是其他的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
(一)刺激幼儿想象的产生和进行
外界的影响和刺激可以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充满想象因素是寓言文学作品的一大特点,其可以很容易刺激幼儿对事物产生想象力。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主要方式就是家长与老师的讲诉。幼儿寓言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与人物非常感兴趣。在幽默、诙谐言语的影响下,幼儿会对作品中所展示与刻画的形象与情境产生想象,并随着情景的变化不断地想象故事的发展变化,因此,幼儿对有些作品听上个几百次都不会感到厌烦。幼儿在听赏作品内容时可以产生一些与内容相关的事物想象,多开展一些文学作品的听赏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快速发展。
(二)丰富幼儿想象的表象
表象是人想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备丰富的表象,想象活动才能顺利完成。幼儿资历尚浅,头脑中匮乏表象,这对幼儿想象的效果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幼儿文学的一大特点就有幻想性大,作家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总是按照幼儿特有的思维方式去创作作品的内容与人物,如实再现不再是创作的重点,变形的反映才是创作的重点,追求艺术真实的境界、吸引幼儿的想象空间。
(三)培养幼儿的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
德国诗人歌德在幼儿时代时,他妈妈经常给他讲一些童话故事,但每次都是讲一大半就不讲了,让歌德自己去想象后面所发生的情节。第二天在讲故事后面的结尾时,让他先说出自己的猜想,然后再把整个故事讲完。有时真正结尾和猜想不一样时,歌德就会非常兴奋。因此通过这种方法来培养和训练人们的想象力非常重要。我们在开展幼儿教育的实践中也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家长教师在讲诉幼儿文学作品时,讲了一大半就不讲了,把后面的情节或结尾留给孩子,让他们去猜想故事的发展轨迹,有利于幼儿创造和有意想象的培养。
三.幼儿园活动中寓言的运用策略
为了促进儿童更好地发展,我国不断地借鉴欧美等国家的新的教育理念,如建构主义教育观、儿童主体观、整合教育观,我国幼教界全面地反思了寓言故事在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全面整合寓言故事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突出重点发挥学生在故事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探索和研究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式。
(一)故事教育活动与幼儿园其他教育活动的整合
故事活动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设计,将幼儿的其他活动整合在一起,如读写、游戏、绘画等,创新与探索幼儿语言教育中训练与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教学模式。而是在网络活动中将幼儿的语言用起来,此时期幼儿园故事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的融合无论从语言教育的角度还是艺术教育的角度,都是作为幼儿教育研究重地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老师深入幼儿园所进行的贴合教育实践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新时期我国幼儿教育故事活动的开展。
如何在艺术综合教育下开展幼儿园故事活动,我们以神话故事《夸父追日》为例进行说明。在幼儿欣赏文学作品《夸父追日》的过程中,将一些动感图片及音乐《突破封锁线》整合到这个过程中,通过欣赏《突破封锁线》中较快的音乐节奏及动感图片的不同动态速度,让幼儿体会夸父追日时的力量与速度,当幼儿听故事时,对夸父一心要追上太阳,他迈开大步,翻过各种阻碍其前进的山河,这样,通过动态的描写,幼儿就会从内心感知人物的情感。
(二)幼儿园故事教育活动的新理念:凸显儿童地位
在开展幼儿寓言故事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地位。由于幼儿的心理特征还不够成熟,只有契合幼儿审美意识和接受水平的文学作品。他们才能够接受和喜爱文学作品。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要了解幼儿的审美意识和心理特征。我国对儿童文学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上世纪末才出现关于幼儿心理特征和幼儿文学关系的完整的认识。
(三)新教具的利用
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他可以将动画、声音、视频、文字和图形整合到幼儿的教育中来,幼儿图书也常常利用多媒体技术不断地得到了创新,与传统纸媒读物相比,在表现形式上呈现信息高度集成化、多维化是多媒体读物的主要特点,并且有些多媒体读物还整合了幼儿比较喜欢的一些游戏。由于这些多媒体将图像、文字、绘画、音乐等有机结合,画面动态更加吸引幼儿的眼球,将阅读文本变得也越来越具体,从而使幼儿读者在逼真、丰富、新奇的氛围中吸收信息,同时又可以随意播放,这种结合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符合幼儿独特思维的特点,提高了教学效率,其对幼儿的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相对于传统的老师“独讲”为主的形式,许多教师在给幼儿讲故事时都是伴着动画片的播放。
四.结束语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生动形象,充分挖掘作品的教育价值,从多个方面对儿童进行教育,如审美能力、身体心理、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帮助儿童认识人生和社会,提高思想境界,美化心灵,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儿童文学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李雪艳.3-6岁幼儿故事创编的特点及指导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04).
[2]许烈侠.小班幼儿对语言故事爱好倾向的调查分析[J].学前教育.2006(05).
[3]石丽娟.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学前课程改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10.
篇7
引人入胜法
献计者:乐天妈
推荐布书:大家来洗澡(社会、心理、性格系列)
推荐理由:布书是用棉布缝制的,棉布上既可以印刷文字、图案,不怕被水沾湿,又不会像毛绒玩具那样会产生静电、沾染灰尘,特别适合宝宝边玩边看。
两岁左右的宝宝,自我意识越来越强,喜欢凑堆儿。小朋友之间磕磕碰碰就是经常的事了,我儿子就常很委屈地来找我帮他出头,有时候又很威风地来跟我炫耀在谁面前逞了强。我这做妈妈的给他讲道理,但是他的小脑袋瓜云里雾里的,唉,也是,这抽象的相处之道,要弄明白是有些难度。
功夫不负有心“妈”,我选择了《大家来洗澡》,这款根据宝宝认知事物的特点所设计的布书,封面上那只呼扇着大耳朵的小灰象,第一时间就吸引了我那调皮儿子的眼球,接下来的引“宝”入胜就水到渠成了。讲完书里的故事,儿子好像明白什么了,拿起这本像玩具一样的书,说要去找楼下的小朋友一起看。呵呵,我的一片苦心还真没白费!
欲擒故纵法
献计者:方方妈欲擒故纵法
推荐布书:婴幼儿顽皮布卡1、2、3(逻辑推理系列)
推荐理由:16种文字和图案,可组合多种故事;引导宝宝多编出一些句子和故事,启发宝宝的认识、想法向四面八方扩散,以促进宝宝“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比起看书来,宝宝更喜欢玩玩具,虽然我希望他能多看一些有益的书,但我不会用命令的语气来指使他,因为这样反而会令他有逆反心理。这个时候七零八散的卡片式图文卡就派上用场了。宝宝喜欢过家家,我就用布卡做道具,让宝宝自己拿着卡片即兴配对组合,玩得不亦乐乎!有次,我在水盆里发现了“菜”卡,问宝宝为什么把卡片扔水里啊?宝宝说,平时都看到奶奶用水洗菜,自己的“菜”自然也要洗洗干净才能吃。呵呵,小家伙还真会有样学样!我们全家经常一人拿几张布卡,和宝宝玩得热闹,这种寓教于乐的家庭互动,宝宝既得到了很大的快乐,又从中学习到不少的汉字和生活常识。
夸张表达法
献计者:丁丁妈
推荐布书:袋鼠妈妈的袋子(认识自然系列)
推荐理由:通过多种材质、玩偶、多种活动件与内客的结合,给宝宝提供了更加充分的主动感知与探知的空间。
家里常放《袋鼠护送员》这首很搞笑的儿歌,儿子就对袋鼠充满了幻想,总是怪我没有个像袋鼠那样的袋子,真让我汗颜!一次逛儿童用品店,他看到这个“袋鼠妈妈”,便聊足了劲管我要,没办法,买!回家,我一研究,哈哈,还真是篇好童话。儿子拿着袋鼠宝宝,我拿着袋鼠妈妈,把书里面的内容一边说一边用大、小袋鼠比划,宝宝明白了:原来,袋鼠妈妈是因为粗心,总把小宝宝弄丢了才会自己装个袋子在肚皮上的。我的亲亲妈妈可从来没有把我弄丢过,所以就没有袋子啦!宝宝每次翻看完这本书,都要小心仔细地把袋鼠宝宝放到袋鼠妈妈的袋子里面,说是宝宝找不到妈妈会很伤心的。我听了,好感动……
剧情联想法
献计者:丫丫妈
推荐布书:井底之蛙(寓言、伦理系列)
推荐理由:外形夸张、独特,画面
简单易懂,为您给宝宝演绎这些流传千年的经典寓言故事提供了最佳道具,也可以让宝宝按照自己的思维来讲一讲这些小故事。
女儿3岁了,我常常给她讲寓言故事,因为我觉得寓言故事可以潜移默化地让丫丫理解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而我选择价格相对较高的布书主要还是因为,孩子毕竟有爱玩的天性,加之又不认识多少字,普通的纸质故事书满足不了她的好奇心,也招架不住她的破坏欲。这本《井底之蛙》寓言布书的外形是一只胖青蛙,内页有惟妙惟肖的图画和形象生动的文字,我讲解起来毫不费功夫。丫丫边玩边听边思考,她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过度的自满是没见识的表现。
独立思考法
献计者:家宝妈
推荐布书:龟兔赛跑(寓言、伦理系列)
推荐理由:鲜艳的色彩,幽默富童趣的图画,惟妙惟肖的小玩偶,都是宝宝的最爱。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094-01
语文特级教师吴桐祯主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心智的良好发展,帮助学生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提高听说读写等全方位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自由的课堂中自主阅读,进而产生求真务实的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起“真学”的课堂,应注重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注意整合各种课内外教学资源,尤其是链接课外知识,促使学生学习真语文。
一、经典诵读,传承文化
要建立起语文学习的真学课堂,教师首先要将课外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学生尝试课外阅读时,教师不能将预设的主题思想灌输给学生,要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让学生先自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尝试从中获得自我感悟,而后通过指导和协调等方法,让学生更好地品味文本,从中获取更多的深层文化知识,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小学语文课本收录了大量经典古诗词,如《望洞庭》《峨眉山月歌》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课本中的诗词进行课外链接诵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教师教导学生如何诵读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理解古诗词意象和含蓄的思想表达方式,如学生诵读古诗词之后,组织相关的诗词品鉴活动,如经典品读大会等。学生在品读过程中深情地朗诵自己阅读的诗歌,尝试说一说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可见,在学生链接课外尝试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阅读类型、阅读方法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从中掌握正确的阅读策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使学生从优秀的课外读物中获取丰富的文化养料,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更加热爱诵读、学习古诗词。
二、读思结合,引导质疑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其实应该是让学生尝试自己提出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使用读思结合的方法分析文本,从文本中获得更多的信息,还要尝试结合文本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鼓励学生养成问题意识。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一些经典的寓言故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故事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在含义,在思考中尝试提出疑问,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揠苗助长”等寓言故事时,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有学生在阅读“螳螂捕蝉”的寓言小故事时指出:这则小故事讲的是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身后的隐患,现实生活中是否也存在这样因小失大的人呢?教师针对学生的这一问题组织讨论,让学生尝试说一说,在自己身边有哪些为了蝇头小利而惹来祸患的事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畅所欲言,提高了自己的认识。语文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教师要在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同时,帮助他们搭建起发问的平台,促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及时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
三、整体阅读,升华思维
古人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学生想要更好地学习语文,还要把握住整体阅读的“根”。整体阅读是具有一定深度的个性化阅读,由于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很难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整体阅读经典名著,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尝试阅读经典,在较长时间内持续进行阅读体验,在思维沉淀的过程中更加全面地把握文本。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数以短篇为主,即使节选了一些长篇文本中的段落,也往往只能让学生获得片面的认知,教师可以利用链接课外的方法促使学生获取源头活水,在整体化阅读的过程中尝试读整本书,获得整体感悟。苏教版语文课本收录了《三顾茅庐》等节选自经典著作的片段,学生在课堂上无法对《三国演义》等经典文本进行整体阅读,教师则可以让学生尝试在课余时间进行整体化阅读。学生每天阅读一个章节,在阅读的过程中借助工具书等,从理解文本内容做起。学生还可以建立起阅读小组,在小组活动中相互讨论阅读内容,探讨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问题。为了促进学生展示阅读的收获,教师让学生尝试撰写阅读笔记,说说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想火花。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学生可以完整地完成一部著作的整体阅读,他们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整体提高。
篇9
关键词:教学 识字教学 教学简笔画
众所周知,形象思维是儿童的主要思维模式,他们在接受新知识时,要通过大量形象直观演示,作为传输的媒介和手段,如果在听讲时辅以图像,能大大提高听课效果。因此,在幼儿识字或小学语文教学中适当辅以简笔画进行讲解,对提高幼儿识字或小学语文教学将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利用简笔画进行教学呢?怎样才能用好简笔画呢?以下是笔者在从事多年教学和指导学生教学实习实践工作中所获取的一点经验和方法。
一、利用简笔画指导识物、识字、写字
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直观方法,尽可能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经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及简笔画手段来唤起学生积极而丰富的再造想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从而对教学内容进一步地深刻理解。
1、在幼儿园的识字教学中,由于现在许多小孩都是独生子女,生活面狭窄,对生活中的物体尤其像农产品一类接触甚少,因此,在谈到相关内容时,我们可以用图像的形式让孩子了解物体的形象,从而增加孩子认识物体的能力。比如西瓜,大多小孩子开始接触到是切好的西瓜,而没有见过完整的西瓜,这时,我们可以画切好的西瓜和整体的西瓜给他们对比,从而增加孩子对西瓜的认识(如图1)。
2、在孩子练习写字时,像横折弯钩、竖弯钩是难写的笔画之一,我们可以借助鸭子的形象让孩子具体理解:“竖”像鸭子的头和颈,细而长;“弯”是弧形,光滑圆润,像鸭子的胸部,又紧连着腹部、臀部;“钩”紧挨着鸭子的尾部。这样借助客观事物的形象,使文字符号形象化,能让学生形成鲜明的视觉表象,留下深刻的印象(如图2)
二、利用简笔画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
1、字。如在理解“上、中、下”或“走、跑、跳”的字意时,你讲什么上面呀、中间呀、下面呀等等,学生都只是模糊地理解,但你只要加上方位表达和走、跑、跳的动态简笔画(如图3),他们就容易理解啦!
2、词。在学习识字会语文时,理解词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又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如我们在给学生讲到关联词“只要……就……、只有……才……”造句时,给学生讲什么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和意思等,他们是很难理解的,但我们只要加上简笔画(如图4、5)就不难理解啦!词的含义和造句在画中就给解决了。
三、利用简笔画突破教材难点
如讲解我国著名诗人孟浩然的诗歌:“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有许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时我们用一幅简笔画,学生就可以看到“远处的天比树还低,映照在清澈的江水上的月亮仿佛与人更亲近”的情景(如图6),这样诗句的含义自然就明白了。
四、利用简笔画领悟表达方法
我们知道,作家搞创作要靠形象思维,形象在整部作品创作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学生在学习作品时通过作品中的形象进行联想、想象,才能深入理解作品中的方方面面,从而揭示作品中蕴含的哲思。面对多情节问题,我们首先给故事的主角设计可能出现的形象,再用一组简笔画就可以把“如果太骄傲,就会被弱小的对手追上”的意思和“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的寓意表达清楚。在连环画的提示下,学生不但很快地理解了寓言故事的内容、含义,还能复述“龟兔赛跑”的故事。这样独具匠心的简笔画(如图7),既有利于我们传授知识,又能发展学生的智力。
参考文献
1、《简笔画学用教程》,涂永录著,2003年3月中国摄像出版社出版;
篇10
关键词:游戏;幼儿教育;运用策略
幼儿多半是3-6岁的年纪,这个时期是个性的基础性阶段,同时也是幼儿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幼儿多半比较敏感、好奇心较重,会主动模仿他人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特征,所以说幼儿时期的教育至关重要。游戏在幼儿教育当中的应用,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享受到童年的快乐所在。
一、游戏在幼儿教育当中的重要性
(一)加强常识性知识的巩固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幼儿教学中需要涉及很多常识性教学内容,这些知识普遍比较枯燥乏味,导致幼儿在现阶段的学习兴趣不高。常识性教学内容多来源于幼儿教学的教材,并对未来发展规划内容有一定的讲解认识,这样极易让幼儿产生厌烦感。游戏的融入可以很好的解决理论常识枯燥乏味的问题,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本身的乐趣可以让幼儿在其中释放自我,愉快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儿的学习主动性。例如在讲解常用生活工具的用途和特性的时候,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的工具让幼儿自己感受并且使用。这样做不仅可以缓解幼儿对于理论知识的排斥感,而且可以使其在自主实践中领悟到理论知识的现实指导意义[1]。
(二)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一提到幼儿的教学语言,一般都会联想到童话、寓言故事等等文学体裁,这类的表达形式更加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教师可以将幼儿分配成不同的角色进行游戏情境的表现,让幼儿通过自己感受来表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加之模仿任务的语言特点加以表现,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通过设定语言情境,幼儿可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来丰富和完善语言能力,对于孩子今后的发展十分有益[2]。
(三)幼儿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
幼儿时期是关系到孩子终生发展的大事,因此需要兼顾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这对于孩子今后性格培养、接人待物以及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培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在游戏的应用过程中需要运用游戏规则来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这些规则会让幼儿在不自觉中养成良好的纪律性和品格。除此之外,游戏的设置需要幼儿开动脑筋以及相应的体育锻炼,在特定的体力和脑力锻炼当中幼儿的思考能力和学习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对于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来说效果显著。
二、游戏在幼儿教育当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
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其实施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学环境是否符合要求,为了提高幼儿的身心健康水平需要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一方面,最应该考虑的是教学器材和道具等是否满足教学的实际水平,观察和确认道具以及场地的设置是否得当合理。最重要的是要结合幼儿现阶段的审美水平,是否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设置班级桌椅的时候,要选择幼儿喜欢的颜色或者款式,摆放的位置要科学合理,给学生的日常玩耍留下充足的空间。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通过观察合理利用教学环境,可以在教室闲置的位置增添一些装饰物,让学生可以直观的理解到游戏背后的知识内容。在这个环节当中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共同创作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老师来说则可以直接看到幼儿在日常教学当中的表现是否得当合理[3]。
(二)游戏的合计符合幼儿特点
幼儿教学的主体对象是幼儿,所以在设定游戏的时候要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状况,通过不断分析不同幼儿的特点来制定有针对性的游戏帮助幼儿的个性得到尊重。在游戏环节当中,幼儿、游戏材料、环境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冲突,这就需要幼儿教师从中调节,并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游戏。例如可以将很多动画片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站在幼儿的角度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
(三)教学主题要以教育内容为主
所谓游戏,其实就是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活动并加以重塑和完善的各项互动的统称。也就是说,生活实践经验与教学内容是成正比的,应该要将更多地生活实践知识融合到教学理论当中。幼儿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将越来越多的生活实践内容融入到教学游戏内容当中,让幼儿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领悟到社会实践,从而增长更多的社会经验。例如为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教师要利用好寓言故事等内容来分角色饰演,在游戏当中意识到团队合作对于整体目标实现的重要性。通过游戏情境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提升掌握社会生存规律以及经验的效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