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传范文
时间:2023-04-05 13:02: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王羲之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工业领域,以油田开采为例,通过在井场、站库等现场安装数据自动采集、监控装置及自动化控制设备,实时采集各项生产数据和工业视频信号,通过网络将这些数据、信号传输到后方的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或中央控制室进行集中管控,应用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综合处理与分析,提供生产指挥决策支持,达到生产操作自动化、生产运行可视化、管理决策系统化的目的。
在民用领域,以智能家居为例,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进行集成,构建高效的住宅设施与家庭日程事务的管理系统。
在商用领域,以未来商店为例,采用RFID技术,在智能化管理商品的入库、上架、支付、防盗等环节,实时感知商品的位置与状态,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商品管理的实时性、准确性、安全性。
国产智能传感器的研究与开发也逐渐在各个领域内迈开步伐。浙江网新智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网新智能)通过提供以高性能智能传感器、传感网络为核心和以标签数据服务为核心的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已取得在高速列车智能化产业的突破性进展,并向轨道交通、高速公路、航运船舶、智慧城市、智能电网、科技地产等方向稳步拓展。
乘产业激流勇进
在今年召开的中国物联网大会上,网新智能的身影也活跃于其中,与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探讨行业问题,向业界展示了其自主研发和产业化创新型产品,为物联网行业提供设备、系统集成、维护服务等全方位综合解决方案,借此契机努力推动公司发展以及国内物联网行业的进步。
网新智能技术总监金静阳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前物联网受政府主导的情况居多,但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和产业化的创新与成熟,物联网已逐渐渗透到普通大众的生活中。
据介绍,网新智能是浙大网新集团有限公司与网新中央创新研究院共同投资下创建的创新型高科技公司,致力于打造物联网领域的创新引擎和产业化阵地。基于传感器技术、传感网络技术、控制技术、信息识别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的突破和自主知识产权积累,网新智能致力于成为优秀的行业高端设备供应商和行业核心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多元化经营格局形成
在进一步的了解中,金静阳透露,公司在工业应用方面,希望走较高端路线,主要以大型企业以及政府客户为主要渠道进行开拓;在民用物联网领域,则是以大规模可复制化的系统模式来推广解决方案。物联网涉及面较广,虽然业务范围可以做面上的分拆,但是其中也是点面结合,环环相扣。紧抓物联网这条主线,公司现已形成了包括IT服务、机电总包、城市建设服务等三大业务单元的多元化经营格局。金静阳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网新智能的优势专长以及代表性解决方案。
智能列车解决方案
浙大网新集团与浙江大学联合筹建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与并主体完成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智能高速列车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样车研制》,以新一代CRH380AL,CRH380BL,CRH380CL三列样车为载体,构建了以高速列车为核心,以全息化列车状态感知和动态数字化运行环境为基础,以信息智能处理与交互为支撑,具有自检测、自诊断、自决策能力的智能化高速列车系统,并提供数据通信、服务资讯、电子票务等个性化服务。
作为国家提升中国高速列车安全、品质、效率一大创举,智能列车系统在整合列车现有数字化资源基础上,构建了适应列车动态信息获取的传感、物联、车载传输网“三网融合”的车载感知网络,并通过自主开发的铁路专用标签及适宜于列车特有工况(震动、电磁干扰、电源波动、高温差、高湿度等)温度、压力、应力、电流、电压、加速度等新型智能传感器,对列车走行系统、动力系统、承载系统进行动态监测控制(见图1)。
截止2013年3月,智能列车系统各类设备已通过铁路系统各类产品认证,在京沪线初步完成了30万公里(10万公里空载,20万公里载客)正线试验,三列样车的列装和运行评估预期将在年底完成。
智慧油田
网新智能的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建设的目的是实现“三优一减”,即:优化工艺流程,强化过程监控,降低安全风险;优化管理方式,简化组织层级,实现扁平管理;优化组织结构,控制用工总量,提高劳动效率减少运行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增强竞争能力。
金静阳介绍,该油气生产物联网系统是面向生产操作过程的数字化,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紧紧围绕生产运行管理,提高生产操作每个单元的自动化程度,保证生产持续、稳定、高效运行;同时为优化生产管理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并能根据生产管理特点,按流程建立劳动组织架构,优化一线员工布局,从而把人和机器的效率发挥到最佳水平(见图2)。
物联网实验室
在取得了高铁和油田两大工业行业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网新智能又专注于高校物联网专业的实验室配套教育建设。
面对物联网人才培养“三无”的尴尬困境,金静阳进一步说到:“以前的物联网实验室建设,一般是以推广物联网实验箱为主,但是我们意识到,这样的系统解决方案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所以我们现在在基础试验箱的基础上,去推广应用系统的教学性试验设计。”
正是看到了专业人才培养在公司建设及产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网新智能提出了深化基础、结合实践、把握趋势、创新应用四大物联网实验室特色,通过各种基础实验课程,使学生深入掌握包括RFID、Zigbee、传感器、软件中间件等等在内的各种物联网基础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体验物联网技术的最新应用的模式时,参与到系统开发设计的互动过程中;并通过电子竞赛、论坛交流、参观产业化基地、公司实习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趋势把握(见图3)。网新智能希望通过为新兴的物联网相关专业提供专业、可靠、紧跟趋势的实验室系统和配套教材,为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尽一份绵薄之力。
此外,在智慧化的交通、家居、出行、图书馆、商店、楼宇等领域,网新智能均已收获不少的成功经验,稳抓战略主线,多元化齐头并进,遍地开花。
篇2
王羲之写春联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书法史上被尊为“书圣”。相传,有一年腊月,他从山东老家迁移到浙江绍兴落户,正值乔迁之喜又逢新年之庆,不禁挥毫写就一副门联:
“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景新家”。
不料因为王羲之书法盖世,此联刚一贴出,就被人趁夜揭走。家人告诉王羲之时,王羲之颇能理解揭联人的心情,倒也不生气,又提笔写了一副:“莺啼北里千山绿,燕语南邻万户欢”。
谁知天明一看,又被人揭走了。眼看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春联,唯独自己家门前空空,急得王夫人直催丈夫想个办法。王羲之想了想,微微一笑,又提笔写了一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家人大惊,可王羲之笑而不语,让儿子只管贴出去。夜间果然又有人来偷揭,可见这副对联写得太不吉利,只好叹口气,走了。
初一早晨天刚亮,王羲之家门前已围了很多人。这时,王羲之出门提笔在原联下分别加了三个字。大家一看,对联变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日行”。
众人看了,齐声喝彩,拍掌称妙。
十八缸水学书法
王羲之的小儿子王献之自幼天资聪颖,随父学字,夸奖者特多。小孩不知天高地厚,写了一堆字,抱给王羲之看,王羲之不忍当面打击孩子的积极性,便在一个上紧下松的“大”字下面加了一点,改成“太”字。王献之又把这堆字抱给母亲看,母亲仔细察看一番后说:“我儿学字写了3缸水,唯有一点像羲之,写这么多字,只有‘太’字下面的一点写得最好。”王献之这才明白,夸奖者特多并不代表水平高,还得下更大的功夫才能像父亲那样把字写好,从此日日苦练,用去了18缸水,最终也成为一代书法大师,被后人尊为“小圣”。
一诗成就两佳话
佳话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的得意之作,关于这首诗有两个有趣的故事。
唐代,王之涣与两位诗人王昌龄、高适一样地出名。一日,三位名盛一时的诗人来到一家小店饮酒。店中有十多个唱曲的女子。三位诗人约定说:“我们三人作诗的水平一直不分高低,不如今天就听她们唱曲,谁的诗被唱得最多,那么他就是我们中水平最高的。”
只听一位女子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说:“这是我的。”接着又一女子唱:“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高适也笑着说:“我的绝句。”下一个开口又唱:“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昌龄:“还是我的。”王之涣此刻忍不住了:“她们中最美的那位女子肯定会唱我的诗,如果不是,我从此以后都不和你们争高低,如果是,你们都要称我一声老师。”过了一会,那位女子开口,果然是唱“黄河远上白云间……”三人相视大笑。
佳话二
篇3
关键词:老庄思想;儒家思想;感伤情绪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195-01
《兰亭集序》以其“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艺术价值和传奇的真迹下落之谜吸引了很多人,同时,以其巨大的文学魅力吸引着众多研究者。《晋书・王羲之传》云:“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可见,这篇序文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王羲之的思想及对人生、生活的基本态度。本文就着重探究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申之“志”。
《兰亭集序》和一般的序一样,包括叙事和议论两部分。首先前一部分写兰亭环境之美,文人宴游修禊之乐。后一部分则是论叙人生情趣各异,求乐却是相同的,抒发作者对死生的感慨,同时说明感慨的原因及作序的目的。这部分集中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是最值得研究的部分。
这一部分反映了王羲之反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相对主义的观点,同时反映出对庄子部分思想的推崇以及浓厚的儒家思想成分。由于王羲之处于东晋那样一个思想极复杂的年代,他的思想中不仅有道家儒家思想,还杂有佛义及当时士大夫阶层所普遍具有的感伤悲观情绪,同时,王羲之作为东晋的清谈名士,必然深受玄学影响。这样种种思想交汇融合,使王羲之的思想非常复杂,因此在《兰亭集序》中也就表现出了深刻复杂的思想。
一、《兰亭集序》和老庄思想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提出“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观点就是明确地反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相对主义思想。
庄子《大宗师》云:“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逸我以老,息我以死。……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在庄子的意识中死亡不过是“然而往,然而来而已”。他觉得:人的生死犹如大块中的出进,人生在世就要像生前和死后一样;一切的大小生死毁灭对宇宙而言只是长河中的波纹,波纹有起伏,但长河永远有增无减,流动不息。庄子将生和死融于和谐之中,而且完全以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人生如梦”。而王羲之直接地否定这种观点,认为这乃是“虚诞”。同时,他在自己的《兰亭诗》中写道:“陶化非吾因,去来非吾制。宗综竟安在,即顺理自泰”,充分肯定了自然新陈代谢的客观性。他在《兰亭集序》中写道:“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他不但意识到死和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且对死亡充满了畏惧。
庄子《齐物论》云:“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天地与他是并存的,万物与他合为一体,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分别的。而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则直接提出“齐彭殇为妄作”,否定他这一观点。正是由于庄子讲“齐物论”,因此 “他不沉湎于尘世的生活,又无觉于外在世界的纷扰,无视于大世界的诱惑。”庄子否定因外物的得失而或喜或悲。王羲之则比较在乎自己的喜好得失,“及其欣于所遇,快然自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他会因外物的得失而或喜或悲。这种思想也是一般人所共有的,而在东晋这种思想表现的特别强烈。事实上,人的确很难完全无视外物的影响和诱惑。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否定庄子的相对主义,但并不代表他完全否定庄子思想。他在某些方面还是受到庄子思想的影响。
庄子《天道》云:“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庄子追求虚静恬淡,并将它置于很高的地位。王羲之明显受到庄子这种思想的影响。他在《答许询诗》中云:“争先非吾事,静照在忘求”,这句诗表现他无寻无求的生活态度,以及崇尚自然和虚静无为的审美理想。“庄子以艺术的心态,将人类存在及其存在境域予以无限美化”,王羲之也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而表现出热爱自然,用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对待生活。他在兰亭诗及这篇序文中有大量的自然景色描写,展示自然环境的幽雅和谐。在王羲之看来,自然之美中蕴藏着强烈的生命力及勃勃的生机,它孕育万物,欣欣向荣,有无限生意,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兰亭集序》与儒家思想
《兰亭集序》中表现出的思想不单单是对老庄的批判与继承,还有对儒家思想的推崇。
《论语・先进篇》孔子赞赏弟子曾点的生活理想:“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儒家追求和谐淡薄功利的生活,在这一点上和庄子思想有相通之处。曾点所言“暮春之事”实际上就是《兰亭集序》中所说的“修禊事也”。王羲之作为东道主发起了这次修禊,一方面是传统三月三祓除之习,另一方面也是追求儒家的生活方式。他自己在兰亭诗中就说过:“咏彼舞雩,异世同流”,意思就是自己和孔门弟子虽然处于不同时代却有共同的生活追求,他将孔子作为追慕的对象。既然是“悠悠大象运,轮转不停际”,人生处于永不停息的代谢中,那又何妨“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遇到所喜欢的事物一时感到自足。王羲之追求和谐生活,淡化实际功利的气质,沉浸在安适闲逸的生活情趣中。《晋书・王羲之传》载:“(羲之)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亦居焉。”可见王羲之早就醉心于山水之中,希望过优游闲适的生活,追求超越尘俗、摆脱物累的洒脱境界,与曾点的确是“异世同流”。
三、《兰亭集序》与感伤情绪
《兰亭集序》中否定庄子思想的某些观点,对儒家生活理想推崇,同时也流露出当时士大夫中普遍存在的消极悲观、彷徨的情绪。
东晋时期很多作品都流露出消极感伤的情绪。孙绰《兰亭后序》云:“耀灵纵辔,急景而迈,乐与时去,悲亦系之。”由于东晋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佛教势力虽然开始膨胀,但还不普遍,缺少精神麻痹,加上政治混乱,给时人造成朝不保夕的错觉,产生消极感伤的情绪。由此导致了大量名士嗜酒或好“五石散”,他们用短暂的生命来放肆的享受生活,纵情物欲,及时行乐。王羲之是反对纵情物欲的,但受到感伤情绪的影响。他在很多书简中都有丧亡、感伤悲痛的话。如,他在《誓墓文》中:“每仰咏老氏、周任之诫,常恐死亡无日,忧及宗祀,岂在微身而已!”
篇4
【摘 要 题】信息资源建设
1 引言
信息组织是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使信息有序化的过程。它通过揭示信息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提炼,使之系统化、浓缩化,从而达到便于信息传递和交流的目的。传统信息组织,主要是指对文献信息的组织,即使在采用计算机技术后,所处理的信息对象仍主要是文献信息,并进行人工著录、分类、标引,组织形式大多通过手工编制的目录、索引、文摘等。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多以数据库、信息库的形式存在,电子信息占主导地位,信息组织的对象逐渐多样化,范围也随之扩大,它不再停留在对文献特征的描述,而是深入到知识单元、信息单元。
从本质上讲,网络信息组织是对网络中的节点(服务器)中的各种格式的文件和数据库(或信息库)中的各个信息单元(如数据项)的组织。具体地讲,网络信息组织有两层含义,一是某一特定网络服务器(网站)的信息组织;二是对整个网络信息(网站集合)的组织。前者是网络局部(节点)的信息组织,后者是网络全局的信息组织。前者的工作主要由各节点的网站开发和维护人员来完成,后者由专门的信息服务公司,通过搜索引擎来完成。两者对图书情报部门的信息组织均有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以后者为研究对象,即整个网络的信息组织。
传统信息组织主要包括分类法、主题法、索引法、文摘法等。与传统分类法相比,网络信息组织在立类与列类、分类标识与分类对象的对应关系、分类标引过程、分类标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与传统主题法相比,网络信息组织在搜索引擎对主题检索的支持以及元数据的产生和运用等方面存在很大区别;与传统索引法相比,在索引对象、索引类型、索引生成以及使用目的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与传统文摘法比较,在编制方式、编制速度、编制质量以及与主题法的结合程度等方面也存在着差别。
比较和分析网络信息组织与传统信息组织有利于展现两者的优缺点,从而为网络信息组织继承和发展传统信息组织提供了借鉴,促进网络信息组织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深刻认识这两种各有千秋的信息组织方法,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并以此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来论述网络信息组织方法与传统信息组织方法之间的相互借鉴关系,以使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利用相关成果改进现有工作,以满足现代信息用户的需求。
2 借鉴体系分类法完善信息资源分类体系
从体系分类法的角度看,网络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确实存在着一些低级错误,改正这些错误将有利于网络信息资源分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有利于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尤其是提高查准率。
2.1 类目设置缺乏规律性和层次的不平衡性
在网络信息分类中,其类目设置往往同时采用多个标准,运用每个标准设类时缺少完整性,有时甚至在同一层次上列出不同等级的类目,致使同位类设置显得混乱,缺乏规律性,增加了用户通过浏览查找信息的难度。因而,需借鉴体系分类法的立类原则,一般采用同一标准,类目级别往往不能混淆。此外,有些网络信息的类目划分只有两三层,有些则多达十多层,类目层次显得不均衡,应当在现有基础上作适当调整,尽量使同位类下的层次保持均衡。
2.2 类目划分缺少一致性
不同搜索引擎的类目划分都有自己的体系,相互之间缺乏一致性。比如,Sohu将“留学与移民”放在“工商经济”类,“网易”在文学类下列出“人文历史和宗教”类,Yahoo将“音乐”放在“综合参考”下予以重复反映,这些做法明显欠妥。理想地,各个搜索引擎的类目划分应当大体相仿,使用户有章可循。
2.3 依据缺少提示
目前,用户在使用浏览性检索工具时,不能直接找到所需类名,必须逐级翻阅查找。有时为了找到一个类目,需要读取十多个页面,颇为费时费力。为了用户查找方便,应当提供一个分类法使用说明,以便用户参考、熟悉、研究之用,并能使其快速找到所需信息。此外,可以考虑使用一些技术手段,比如,当用户把鼠标放到某一类目上时。可自动显示其下级类目。
3 借鉴分面分类法改进网络信息组织
分面分类法在对传统信息组织的优化上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网络环境下,借鉴分面分类法,可对网络信息组织进行优化。实际上,现行的搜索引擎中也包含分面分类法的思想,但粗糙和不规范。比如,在“sina”搜索引擎的关键词的查询反馈结果中,在同一页面上包含目录、网站、新闻标题、新闻全文、频道内容、网页、商品信息、消费场所、中文网址、沪深行情、软件、游戏等各类信息的综合搜索结果,这种“分面”非但不够完整和准确,而且更多的是具有后台意义,用户根本无法在检索时组配使用,分面分类法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具体地讲,借鉴分面分类法改善网络信息组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复分表和仿分在网络分类体系中的运用
搜索引擎在编制自己的分类表时,可以借鉴传统文献分类法中的复分表、仿分技术。但是,网络环境下的复分和仿分与传统文献分类法不同,尤其是资源类型复分表中所列出的文献形式几乎完全不同于传统文献分类法中总论复分表中的文献形式。
3.1.1 通用复分表的运用
通用复分表可以作为整个分类表各级类目组配复分的依据,也可以用于规范分类体系展开的方式,使整个分类体系更具科学性和逻辑性。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通用复分表可以包括主题通用复分表、世界地区复分表、中国地区复分表、时代表(包括国际的和中国的)、资源类型表、人物复分表等。
网络信息的主题通用复分表规定了整个类目体系展开的次序,内容可以包括综合网站、热点问题、政策法规、机构(包括管理机构、事业机构与协会、事业单位、公司企业单位)、人物、理论、事业与管理、改革研究、教育培训等。
世界地区分类表对于网络信息是必要的,因为网络都是全球性的,其中充满了大量分散的有关各个地区的信息。世界地区复分表的详尽程度要视信息资源的空间分布的密度确定。时代复分表主要根据网站的服务功能和所收集的资源特点确定。收集历史文献的网络站点或历史类专业搜索引擎最好设一个时代复分表,而对综合性的网站和搜索引擎来说,也可不用时代复分表。
网络环境下所使用的资源类型复分表中的资源类型,除了包括传统文献分类法中的期刊、报纸、杂志等文献形式外,还包括BBS与论坛、会议与活动、个人主页、新闻组、Mailing List/LISTSERV等。
通用复分表及其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通用复分表及其主要内容
附图
3.1.2 专类复分表的运用
在编制网络信息分类体系时,可在有关类目中编制专类复分表,作为某些类目组配细分的依据。例如,在“工业类”下的各工业部门,可以按照厂家、公司、研究机构、部属院校、杂志、名牌产品的统一顺序展开,编制成一个专类复分表,因为这几项是各工业部门都共有的(特别是在中国),可以采用统一的顺序。这就是专类复分表在网络信息分类中的运用,但是,它不需要像传统分类法中的专类复分表那样赋予统一的类号,而只需在各类中采用统一的形式。在信息加工的后台中,使信息处理人员更好地理解各类目的展开方式,更好地使用分类体系来加工整合信息资源。
3.1.3 仿分的运用
在传统分类法中,按照分类标准的规定,部分类目可以仿照已列出的类目进行细分,即类目仿分。由于网络信息分类体系以事物和主题为中心进行划分,从某种程度上说,它要求仿分更加迫切。比如,在“sohu”中,一级类目中有“国家与地区”条目,在其下的二级条目(各个国家与地区的名称)就按照一级类目的各类目进行仿分。又如,在“北京”这个二级条目下,就出现了跟一级类目一致的三级类目。在网络信息分类体系中,这种情况很多,比如,在“sohu”的“社会科学”的各社会科学类下基本上均按“学会”、“爱好者天地”、“大学系/学院”、“活动与会议”、“期刊杂志”、“研究所/中心”、“同人主页”列类。
3.2 分面叙词表的运用
一般地讲,编制分面叙词表都是针对某一学科专业领域的,这是因为不同学科专业领域的基本分面的划分是不同的,所以对于整个知识领域来说,建立一个统一的分面叙词表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分面叙词表主要用于网上学术信息资源的组织,或者用于建立专业性搜索引擎。
网络信息分面叙词表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在信息标引的后台工作中,标引员利用分面叙词表对网页进行主题标引。一方面,有利于分面组配提高描述特定信息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用分面组配公式来标引网页可以实现标引的一致性,进而提高标引质量。二是在信息检索的前台工作中,可向用户提供其输入的检索词的同义词和相关词,可同时提供多个主题领域的检索词,以供用户进行自由组配,通过这种组配,可达到较高的专指度。
采用这种组配方式可使用户拥有最大程度的决定权,即由用户从系统推荐的检索词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实现自由组配,从而避免了用户构造复杂的检索式。同时,在检索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由用户来判断与其检索最相关的文献。
4 按照分类主题一体化的原则改造网络信息组织
所谓分类主题一体化,是指将分类检索语言与主题检索语言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种兼有两种语言的标引和查找功能的检索语言。传统分类法系统性较强,有利于族性检索,符合人们的思维、检索习惯,且在揭示数值、声像、空间对象等实体方面有其独特优势,但分类法体系复杂,不利于用户查全。传统主题法是用语词描述知识并按一定顺序排列,在主题检索中,夹杂大量不切题和无用信息,导致查准率低,有时甚至相当低。分类法和主题法两者的结合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理想的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语言应当是分类主题一体化语言。例如,在搜索引擎进行关键词检索时,可选择在所有站点或仅在此目录下进行检索,而且输出关键词检索结果时,列出相应的分类检索路径。
目前这种思路在“sina”搜索引擎中得以实现。例如,如果想查找“红楼梦”的相关信息,可在搜索框内键入关键词“红楼梦”,并单击旁边的搜索按钮,新浪搜索会先返回目录搜索结果“文学艺术>各类艺术>文学>各类文学>小说>古典小说>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接下来就是关于“红楼梦”的网站的搜索结果。
有趣的是,在现行的搜索引擎中,不但体现了分类主题一体化思想,还根据实际需要在搜索结果中体现了分类、主题、文摘以及新闻服务四位一体的思想。比如,中文雅虎的搜索结果会从数据库中找出以下五个部分,按照顺序列出搜索结果:
分类类目
分类
网站名称
主题
网站描述
文摘
相关网页
主题
Yahoo!中国的相关新闻
新闻服务
但是,要实现网络信息的真正的分类主题一体化,还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4.1 建立一个结构简明的知识分类体系,通过对信息资源的系统分类,实现对网络信息的宏观控制。这样的知识分类体系必须坚持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统一,结构要清晰,整个体系是动态的,可以采用超文本系统进行管理。
4.2 建立一个智能化的控制词表,实现作者语言与用户检索语言的控制和转换。控制词表应当支持后控,以提高受控词的利用率和用户的交互能力。
4.3 建立分类体系与控制词表的系统联系,即将标引语言纳入分类体系,这样既可以用自然语言直接检索,也可以在任何类下进行语词检索,从而较好实现分类与主体的兼容。在搜索引擎生成索引数据库时形成包括分类标识和关键词标识的索引,同时分别为分类标识和关键词标识生成倒排挡,这样既加快了检索速度,又能同时以分类标识和关键词进行检索,提高查准率。
5 网络信息组织的目标——建立一套科学的网络信息分类体系
建立一套科学的网络信息分类体系,必须明确基本的分类原则。
5.1 网络信息分类的基本原则
确定网络信息分类原则必须根据网络信息的特点:
5.1.1 直接性原则
分类的层次不宜太多,不应该出现转换十多次还找不到所需信息的情况。一般来说,类目在6层以下比较符合人们的习惯。
5.1.2 数据保证原则
网络信息分类法是面向整个网络信息资源的,分类对象要明确地扩大到网络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让各种类型的网络信息资源都能在分类法中找到相应的位置。
5.1.3 自然性和实用性原则
网络是面向大众的,所用的类名基本上应当是自然语言,以满足广大普通用户的信息需求。同时,网络信息分类的类目要少而精,要实用,不应该仅仅为了美观等因素而设立一些用处不大的类目。
5.1.4 快捷性原则
每一类名都应有与其对应的一个快捷键或类号,以便于熟练的用户进行快速查找。传统分类法在这方面有相当杰出的成就(如类名索引等),毫无疑问,编制网络信息分类法时应当对这些成就加以研究和借鉴。
5.2 关于《网络信息分类法》的构建
传统分类体系与网络分类体系的相互借鉴和改造,使得编制一部网络信息分类法成为可能,在具体做法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5.2.1 以传统分类主题为基础,构建多维的分类体系
篇5
王羲之和《兰亭集序》
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时任右军将军、会稽内史的大书法家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等41位文人雅士欢聚,他们列坐于兰渚上环曲的小溪两侧,将酒觞置于清流之上,任其逐流漂浮。大家约定一旦酒觞滞留在谁的面前,就得即兴赋诗一首;诗如不成,则罚酒三觞。在这次雅集中,总共成诗37首,汇集成《兰亭集》。众人共推王羲之为之作序,王羲之趁着酒兴,一气呵成《兰亭集序》,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世事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序文共28行,324字,字有重复者,书写皆变化不一,精美绝伦。《兰亭集序》被历代书界奉为极品,王羲之因此被后世尊为“书圣”,兰亭也因王羲之独享书坛盛名。
传说王羲之此后曾几次重书《兰亭集序》,但均逊色于原作。所以,集序原稿一直被王羲之视为传家之宝,历经270多年,传至第七代孙智永。智永少年出家无后,去世前将《兰亭集序》传给弟子辨才和尚。辨才将此视为珍宝,藏在寺内屋顶的横梁上,从不示人。唐太宗李世民酷好王羲之书法,并广集其墨迹。为得到《兰亭集序》,他依房玄龄计,派监察御史萧翼假扮书生,到云门寺从辨才手中骗得。辨才失去真迹,非常难过,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李世民得《兰亭集序》墨迹,奉为至宝,对着原本,早晚观摩,爱不释手。还命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诸葛贞等人照本钩摹临写,分赐予皇太子、诸王及近臣。民间也广为临摹,当时以“唐人五大摹本”最出名。其中的“定武本”是欧阳询的临本,于北宋宣和年间勾勒上石,因于北宋庆历年间发现于河北定武而得名,是兰亭刻本中最珍贵的版本。唐人五本曾被收入清乾隆内府,后流散四方。虞本、褚本、冯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定武本和黄绢本现藏博物院。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的无双之作,自李世民之后,其真迹一直下落不明。
在兰亭寻访书圣胜迹
1600多年来,兰亭地址几经变迁。现兰亭是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从宋兰亭遗址天章寺迁移到此。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康熙御笔《兰亭集序》勒石,上覆以亭;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嘉庆三年(公元1718年)两次重修,此后虽几经兴废,但基本保持了明清时期的建筑格局。
进入兰亭景区,穿过一条石砌小径,迎面是一泓碧水,即为鹅池。池水清碧,白鹅戏水,诉说着当年王羲之爱鹅、养鹅、书鹅的故事。池畔的“鹅池碑亭”,为清同治年间所建。碑上有“鹅池”二字,“鹅”字铁划银钩,传为王羲之亲书;“池”字则是其子王献之补写。一碑二字,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人称“父子碑”。
过鹅池越三曲桥前行,是兰亭的标志性建筑小兰亭。“兰亭碑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碑上“兰亭”二字为康熙皇帝御笔。虽为一四角形小亭,但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兰亭碑在“”时期被砸成4块,上世纪80年代初修复。现碑上“兰”字缺尾,“亭”字缺头。这块残碑,如今已被人摸得光滑发亮。
小兰亭东侧的“流觞亭”,是兰亭的中心。据传说,这里就是当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聚会之处。流觞亭内陈列着“兰亭修禊图”、“曲水流觞图”及1600多年前的流觞用具复制品。流觞亭前柳树成荫,修竹茂密,平地上一条不起眼的“之”字形弯弯曲曲小水沟,有水从沟里缓缓流过,显现出王羲之所描绘的“曲水流觞”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
篇6
关键词:书法、世家、异同
在我国的书法史上,晋代可以说是一座高峰。在这一时期,不但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书法家,而且出现了许多以书法出名的世家。这里笔者主要以东晋琅邪王氏和陈郡谢氏为例,谈谈晋代的门阀士族的书法世家的异同,以期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
王氏和谢氏两个书法世家,其兴起和盛衰,其成就和局限,都是具体的、复杂的,都有自己的个性。琅邪王氏和陈郡谢氏相比,琅邪王氏兴起比陈郡谢氏要早一些,但这两族作为书法世家在东晋时期都一直相当兴旺,并且在东晋之后依然薪火相传。在这两个书法世家,都是人才济济,甚至可以这样说晋代门阀士族内部最有影响的书法家,多是出自这两族。如王氏家族中的王廙、王羲之、王献之,谢氏家族中的谢安、谢鲲等。
琅邪王氏是两晋时期最大的文化世家,正如齐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沈约所说:“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王氏自汉代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就日益壮大;特别是自西晋开始兴盛,历东晋,经十数代,风流不衰、冠冕不绝,真不愧为中古第一豪门。王氏为何兴盛若此?这除了当时的门阀政治诸多制度保障之外,其家族人才辈出、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其独特的家族风尚和文化。两晋时期战乱频繁,而王氏子弟大多怀抱入世之心,积极进取,并且能够随时顺命,善于机变,从而避免了卷入战争,使王氏家族少受摧残。由此看来,王氏世家之所以长盛如此,关键在于王氏传统的家风与应世态度:与时推进。所谓与时推进,就是根据形势,不断调整心态,以保全家族的整体利益。
琅邪王氏自汉代兴起,儒学背景深厚,可谓礼法世家。王氏成员的思想中,儒家的成分、现实的内容占主导地位。他们关注现实,积极入世,比较重视实务和事功,且由于他们长期处于权利的中枢位置,比较熟悉朝廷的典章制度和礼仪,因此,王氏家族可以称之为礼法世家。在家族中,他们讲求伦理道德、提倡孝道,以维持家族的亲善和睦,从而形成长盛不衰的局面。在国家,王氏家族的成员则研习朝廷典制仪理,重视实务。无论谁建立王朝,他们都不敢不看重王氏的门第,而且还要借重他们的学识和特长,这样王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往往能够成为旧朝之重臣、新朝之佐命。礼仪已经成为王氏人物维系门第的重要工具之一。
作为两晋长盛不衰的世族,琅邪王氏在文化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包容性,除以儒学为立身之本外,对玄、释、道也兼容并蓄。这使王氏家族文化更加多姿多彩,这更利于王氏子弟的与时推迁。在当时,玄学可谓名士的文化标志,由儒入玄也是一个家族地位上升的必具条件。王氏一门自王戎、王衍始,子弟多善清言,尤其是王导作为东晋权相,亲自参与、组织谈玄,对东晋玄风的盛行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总的说来,王氏家族是玄儒兼修。王氏子孙从王祥、王览那里继承了儒学伦理的因子,从王戎、王衍那里因袭了玄化的细胞,以儒学持家、治国,以玄学博取名誉、地位。正因为儒玄双修,故王氏子弟鲜有过于放浪颓废者。
两晋以降,佛教对士族思想、生活影响日益显著。如王导与高僧交往甚是频繁,与他们谈论义理,为其子孙接受佛理打开了方便之门。王羲之与名僧支道林等交往甚密,支道林是一位玄化很深的高僧,他以佛理释《庄子·逍遥游》,新义迭出,对王羲之颇有启益:“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①]。王羲之的《兰亭序》很明显受到了佛理的影响。此后王氏子孙多有信佛法者,如王珉、王珣皆信佛,《晋书》有这样的记载:
时有外国沙门,名提婆,妙解法理,为珣兄弟讲《毗昙经》。珉时尚幼,讲未半,便云已解,即于别室与沙门法纲等数人自讲。法纲叹曰:“大义皆是,但小未精耳”[②]。
这说明东晋时王氏与佛教已有不解之缘。
另外,琅邪王氏还世代崇信道教。《晋书·王羲之传》记载: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③]
有七子,知名者五人。玄之早卒。次凝之,亦工草隶,仕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孙恩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佐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既不设备,遂为孙所害。[④]
由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王羲之在浙东隐居期间,就与许迈等道士往来甚密。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对道教更是痴迷,以至因此被害。这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事例,但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王氏家族的。据陈寅恪先生研究,我国东部滨海地区为天师道之发祥地,而琅邪王氏正生活在这一区域,自然也会接受这一普遍的地域性宗教文化的影响。即使王氏家族后来逐渐崇尚儒学,但在宗族内部仍然信仰天师道。陈寅恪先生曾说:
天师道以王吉为得仙,此实一确证,故吾人虽不敢谓琅琊王氏之祖宗在西汉时即与后来之天师道直接有关,但地域风习影响于思想信仰者至深且锯。若王吉贡禹甘忠可等者,可谓上承齐学有渊源,下启天师之道术。而后来琅琊王氏子孙为五斗米教徒,必其地域熏习,家世遗传,由来已久。此蓋以前读史之人所未曾注意者也[⑤]
不仅王氏如此,本地域其他家族也多是这样。这一是王氏家族文化的一个传统。王氏子弟名字多有一“之”字,父、子皆如此,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便如此,这明显有违当时宗族内避讳的原则,但这是天师道信仰的符号,故照常流行。
天师道信仰对王氏家族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史籍中的许多记载都显现了天师道影响的痕迹。但在诸多影响方面,对中国文化意义最大的,莫过于促进王氏之好书法。书法艺术在东汉后期日渐摆脱一味实用的束缚,不断雅化、艺术化,受到士人的重视,名家辈出。但在晋代,尤其是东晋,书艺最盛、贡献最大、成就最高者无疑是琅邪王氏,家族中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这样的大师。王氏家族之所以成为典型的书法世家,除了一般的社会文化原因外,也与其重视实用和笃信天师道有着很深的渊源。在古代,宗教与文学艺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艺术的发展往往受到宗教的影响,不断从宗教思想与信仰中获取资源,而宗教的传播和发扬广大则多以艺术为媒介。这不但是中国,而且是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一个普遍的规律。基于这种通识,陈寅恪先生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关系》一文中专门讨论天师道与书法之关系这一问题说“东西晋南北朝之天师道为家世相传之宗教,其书法亦往往为家世相传之艺[⑥]陈先生此文发前人所未发,在他看来在普遍好书法的两晋南朝,王氏等尤精于此,其主要原因在于天师道信仰要求写经文,而写经文正与功德相关联,故道教信徒皆致力于书,以至薪火相传,成为家族传统,终于从中孕育出了最杰出的书法艺术家。总之,王氏书法世家,在崇儒之外,对当时主要的文化思潮及诸“才艺”,都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这使王氏之家族文化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弹性,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这也是王氏书法世家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郡谢氏是东晋时期与琅邪王氏齐名的侨姓世族的杰出代表,后人合称此二家为“王谢”。不过与王氏相比,谢氏名流在数量上不如王氏密集,更重要的是在人物性格上,谢氏子弟与王氏也有所不同,谢氏似较“率性、自然”,而王氏则“务实、隐忍”。而谢家子弟这种性格直接影响到了谢氏在政治上的消长,权势上的得失。谢氏人物这一普遍的性格特征,显然与其独特的家风有着必然的联系。
唐代李延寿曾用“雅道相传”[⑦]来概括谢氏的家风,它是维系谢氏门第的精神力量。在魏晋南北朝之际,老庄思想盛行,士人以高蹈出尘、任情背礼为高雅,而以世务经心、拘于礼法为卑俗。这固然是极而言之,但这一时期一流的世族大都徘徊于这两种人生取向之间,而并非非俗即雅、非雅即俗。不过,要做到完全的平衡与中庸是根本不可能的,不同的士族表现出了不同的倾向或倾斜,相较之下,王氏略偏向“俗”一点,而谢氏则“雅”的成分多一些。晋代陈郡谢氏几代,皆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尚自然、轻礼法的风格,这可谓谢氏家风中最突出的特征。此诚如有研究者所说的那样,谢氏文化传统的殊相是名士家风,这种家风的精神底蕴是老庄心态,这种心态的结构是轻礼重情。陈郡谢氏家族乃“新出门户”,是一个晚起的家族,与显名于汉代的儒学世族相比,其家族“资本”比较薄弱,可谓起自寒微。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其家族中旧观念的积淀也较少,儒家礼法传统的制约也轻,由儒入玄的转变也较容易和彻底,在玄风的熏染下,谢氏很快便形成了重情轻礼的新门风。
作为一个传承
数代的世家大族,陈郡谢氏虽然表现出了鲜明的名士风采,并以此形成了其家风的显著特征,但在宗族内部,谢氏与其他家族一样,仍然有着坚实的儒家礼法传统。
总的看来,谢氏的门风是以玄为表,以儒为里,这与琅邪王氏有相同之处。但谢氏的玄化更重些,礼法则更自然些;王氏更注重事功,又信天师道,故门风显得较为刻板。另外作为一个一流书法世家,谢氏子弟具有多方面的才艺修养。在书法、围棋、音乐等方面,皆代有人才,留下了许多令人称道的风流雅事,尤其是谢氏“雅道相传”与江南风光相交融,孕育出的精美山水文学,更是令人称道。
以上以王氏和谢氏书法世家为例,简单地介绍了两个书法世家的家风和文化的一些个性。通过对王、谢两家个性的考察,对以此两家为代表的晋代书法世家的共性作一个简单的概括:
第一,每个士族书法世家都是一个群体,带有不同程度的集体性。在同一代人中,一般有多人爱好书法。他们彼此影响,互相促进,在共时性阶段创作了许多重要的书法作品。从历时性来看,都是几代人上下承接,连绵不断,每一代都有人在书法上取得杰出成就。书法世家中的书法家,既有相对独立的一面,同时也离不开其家族而具有完全独立的意义。晋代士族书法世家都是共时性和历时性相结合而构成的书法创作力极强的群体。
第二,书法世家之间关系盘根错节,联系密切。两晋书法世家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师承和婚姻两个方面。两晋的书法世家大族出于种种原因,互相联姻的很多,如被称之为“中古第一豪门”的王氏书法世家,曾与同是书法世家的谢氏、郗氏都有通婚。因为师承和婚姻,书法世家之间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原来相对封闭的家族内部的传授扩展为家族间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正是导致两晋书法世家之间书法风格相近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书法世家之间彼此取长补短,差异逐渐缩小,共同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第三,每个士族书法世家,在书法方面都有几个核心人物,如王氏家族中的王导、王羲之、王献之;郗氏家族中的郗鉴、郗愔;庾氏家族中的庾翼、庾亮;谢氏家族中的谢鲲、谢安等等。这些核心人物在家族中有相当大的权威,在书法上都有贡献。他们有感召力,重视对家族子弟的教育和培养。核心人物的多少,书法水平的高低,影响的大小,寿命的长短,是决定和影响士族书法世家的地位和演变的重要因素,当然这些核心人物也离不开书法世家。法国艺术家丹纳说过:
艺术家本身,连同他所产生的全部作品,也不是孤立的。有一个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总体,比艺术家更广大,就是他所隶属的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⑧]
丹纳讲的是艺术家与“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息息相关,其实从历时的角度看也是如此。就晋代的士族书法世家来说,如果没有书法世家内几代积累的集体性文化环境,书法世家中的核心人物恐怕也难以出现。
第四,晋代的士族书法世家的书家除了书法之外,大多还长于文学和兼善其他门类的艺术,如绘画、音乐等。如王氏书法世家中擅长文学的书法家就有王导、王廙、王濛、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王珉等,同时王廙、王濛、王羲之、王献之、还擅长绘画,另外在音乐方面王羲之、王献之均有较高的造诣。
第五,在书法世家中,最流行的字体是行草书,其中书家最擅长的书体主要是行书。如在东晋长于行书的书法家当中,影响大、生命力强的也多是出自门阀士族书法世家。北宋《宣和书谱》卷七收有东晋著名行书家九人,其中有七人是门阀士族子弟。赵宋御府所藏行书十五帖中,有十三帖是出自门阀士族书家之手。从上面的品评和列举的数字,可以看到,爱好书法,热心于书法创作,且成就卓著,确是晋代门阀士族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在晋代书坛上,占据峰颠的是门阀士族中的书法家。
第六,书法世家书法风格的相似性。在中国书法史上,晋代是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美学思潮、政治经济状况等因素,以及字体演变的完成、书法世家之间的交流等具体条件,使两晋的书法世家在书法风格上具有大致相同的时代风格。即如后人所说的晋代书风尚韵。
通过对以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两个书法世家的比较,可以发现在两晋的这些书法世家中,一方面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着不同于其它世家的独特的地方;另一方面,这些书法世家又有着共同性和相似性。总之,两晋的书法世家既“和而不同”,又“不同而和”,其中“不同而和”尤为突出。
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
1、王永平《六朝江东——士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3、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4、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5、许辉、李天石《六朝文化概论》,南京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6、《晋书》(唐)房玄龄等吴则虞点校中华书局1974年。
7、《世说新语》(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光绪十七年思贤讲舍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8、《魏晋南北朝史拾遗》唐长儒中华书局1983年。
篇7
琅邪王氏是两晋时期最大的文化世家,正如齐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沈约所说:“自开辟以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也。”王氏自汉代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就日益壮大;特别是自西晋开始兴盛,历东晋,经十数代,风流不衰、冠冕不绝,真不愧为中古第一豪门。王氏为何兴盛若此?这除了当时的门阀政治诸多制度保障之外,其家族人才辈出、长盛不衰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其独特的家族风尚和文化。两晋时期战乱频繁,而王氏子弟大多怀抱入世之心,积极进取,并且能够随时顺命,善于机变,从而避免了卷入战争,使王氏家族少受摧残。由此看来,王氏世家之所以长盛如此,关键在于王氏传统的家风与应世态度:与时推进。所谓与时推进,就是根据形势,不断调整心态,以保全家族的整体利益。
琅邪王氏自汉代兴起,儒学背景深厚,可谓礼法世家。王氏成员的思想中,儒家的成分、现实的内容占主导地位。他们关注现实,积极入世,比较重视实务和事功,且由于他们长期处于权利的中枢位置,比较熟悉朝廷的典章制度和礼仪,因此,王氏家族可以称之为礼法世家。在家族中,他们讲求伦理道德、提倡孝道,以维持家族的亲善和睦,从而形成长盛不衰的局面。在国家,王氏家族的成员则研习朝廷典制仪理,重视实务。无论谁建立王朝,他们都不敢不看重王氏的门第,而且还要借重他们的学识和特长,这样王氏家族的代表人物往往能够成为旧朝之重臣、新朝之佐命。礼仪已经成为王氏人物维系门第的重要工具之一。
作为两晋长盛不衰的世族,琅邪王氏在文化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包容性,除以儒学为立身之本外,对玄、释、道也兼容并蓄。这使王氏家族文化更加多姿多彩,这更利于王氏子弟的与时推迁。在当时,玄学可谓名士的文化标志,由儒入玄也是一个家族地位上升的必具条件。王氏一门自王戎、王衍始,子弟多善清言,尤其是王导作为东晋权相,亲自参与、组织谈玄,对东晋玄风的盛行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总的说来,王氏家族是玄儒兼修。王氏子孙从王祥、王览那里继承了儒学伦理的因子,从王戎、王衍那里因袭了玄化的细胞,以儒学持家、治国,以玄学博取名誉、地位。正因为儒玄双修,故王氏子弟鲜有过于放浪颓废者。
两晋以降,佛教对士族思想、生活影响日益显著。如王导与高僧交往甚是频繁,与他们谈论义理,为其子孙接受佛理打开了方便之门。王羲之与名僧支道林等交往甚密,支道林是一位玄化很深的高僧,他以佛理释《庄子·逍遥游》,新义迭出,对王羲之颇有启益:“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①]。王羲之的《兰亭序》很明显受到了佛理的影响。此后王氏子孙多有信佛法者,如王珉、王珣皆信佛,《晋书》有这样的记载:
时有外国沙门,名提婆,妙解法理,为珣兄弟讲《毗昙经》。珉时尚幼,讲未半,便云已解,即于别室与沙门法纲等数人自讲。法纲叹曰:“大义皆是,但小未精耳”[②]。
这说明东晋时王氏与佛教已有不解之缘。
另外,琅邪王氏还世代崇信道教。《晋书·王羲之传》记载:
羲之既去官,与东土人士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又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叹曰:“我卒当以乐死。”[③]
有七子,知名者五人。玄之早卒。次凝之,亦工草隶,仕历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凝之弥笃。孙恩之攻会稽,僚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诸将佐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既不设备,遂为孙所害。[④]
由这些记载可以看出,王羲之在浙东隐居期间,就与许迈等道士往来甚密。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对道教更是痴迷,以至因此被害。这虽然是一个极端的事例,但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王氏家族的。据陈寅恪先生研究,我国东部滨海地区为天师道之发祥地,而琅邪王氏正生活在这一区域,自然也会接受这一普遍的地域性宗教文化的影响。即使王氏家族后来逐渐崇尚儒学,但在宗族内部仍然信仰天师道。陈寅恪先生曾说:
天师道以王吉为得仙,此实一确证,故吾人虽不敢谓琅琊王氏之祖宗在西汉时即与后来之天师道直接有关,但地域风习影响于思想信仰者至深且锯。若王吉贡禹甘忠可等者,可谓上承齐学有渊源,下启天师之道术。而后来琅琊王氏子孙为五斗米教徒,必其地域熏习,家世遗传,由来已久。此蓋以前读史之人所未曾注意者也[⑤]
不仅王氏如此,本地域其他家族也多是这样。这一是王氏家族文化的一个传统。王氏子弟名字多有一“之”字,父、子皆如此,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便如此,这明显有违当时宗族内避讳的原则,但这是天师道信仰的符号,故照常流行。
天师道信仰对王氏家族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史籍中的许多记载都显现了天师道影响的痕迹。但在诸多影响方面,对中国文化意义最大的,莫过于促进王氏之好书法。书法艺术在东汉后期日渐摆脱一味实用的束缚,不断雅化、艺术化,受到士人的重视,名家辈出。但在晋代,尤其是东晋,书艺最盛、贡献最大、成就最高者无疑是琅邪王氏,家族中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父子这样的大师。王氏家族之所以成为典型的书法世家,除了一般的社会文化原因外,也与其重视实用和笃信天师道有着很深的渊源。在古代,宗教与文学艺术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艺术的发展往往受到宗教的影响,不断从宗教思想与信仰中获取资源,而宗教的传播和发扬广大则多以艺术为媒介。这不但是中国,而且是世界文化艺术史上一个普遍的规律。基于这种通识,陈寅恪先生在《天师道与滨海地域关系》一文中专门讨论天师道与书法之关系这一问题说“东西晋南北朝之天师道为家世相传之宗教,其书法亦往往为家世相传之艺[⑥]陈先生此文发前人所未发,在他看来在普遍好书法的两晋南朝,王氏等尤精于此,其主要原因在于天师道信仰要求写经文,而写经文正与功德相关联,故道教信徒皆致力于书,以至薪火相传,成为家族传统,终于从中孕育出了最杰出的书法艺术家。
总之,王氏书法世家,在崇儒之外,对当时主要的文化思潮及诸“才艺”,都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这使王氏之家族文化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弹性,具有更强的适应性,这也是王氏书法世家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陈郡谢氏是东晋时期与琅邪王氏齐名的侨姓世族的杰出代表,后人合称此二家为“王谢”。不过与王氏相比,谢氏名流在数量上不如王氏密集,更重要的是在人物性格上,谢氏子弟与王氏也有所不同,谢氏似较“率性、自然”,而王氏则“务实、隐忍”。而谢家子弟这种性格直接影响到了谢氏在政治上的消长,权势上的得失。谢氏人物这一普遍的性格特征,显然与其独特的家风有着必然的联系。
唐代李延寿曾用“雅道相传”[⑦]来概括谢氏的家风,它是维系谢氏门第的精神力量。在魏晋南北朝之际,老庄思想盛行,士人以高蹈出尘、任情背礼为高雅,而以世务经心、拘于礼法为卑俗。这固然是极而言之,但这一时期一流的世族大都徘徊于这两种人生取向之间,而并非非俗即雅、非雅即俗。不过,要做到完全的平衡与中庸是根本不可能的,不同的士族表现出了不同的倾向或倾斜,相较之下,王氏略偏向“俗”一点,而谢氏则“雅”的成分多一些。晋代陈郡谢氏几代,皆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尚自然、轻礼法的风格,这可谓谢氏家风中最突出的特征。此诚如有研究者所说的那样,谢氏文化传统的殊相是名士家风,这种家风的精神底蕴是老庄心态,这种心态的结构是轻礼重情。陈郡谢氏家族乃“新出门户”,是一个晚起的家族,与显名于汉代的儒学世族相比,其家族“资本”比较薄弱,可谓起自寒微。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其家族中旧观念的积淀也较少,儒家礼法传统的制约也轻,由儒入玄的转变也较容易和彻底,在玄风的熏染下,谢氏很快便形成了重情轻礼的新门风。
作为一个传承
数代的世家大族,陈郡谢氏虽然表现出了鲜明的名士风采,并以此形成了其家风的显著特征,但在宗族内部,谢氏与其他家族一样,仍然有着坚实的儒家礼法传统。
总的看来,谢氏的门风是以玄为表,以儒为里,这与琅邪王氏有相同之处。但谢氏的玄化更重些,礼法则更自然些;王氏更注重事功,又信天师道,故门风显得较为刻板。另外作为一个一流书法世家,谢氏子弟具有多方面的才艺修养。在书法、围棋、音乐等方面,皆代有人才,留下了许多令人称道的风流雅事,尤其是谢氏“雅道相传”与江南风光相交融,孕育出的精美山水文学,更是令人称道。
以上以王氏和谢氏书法世家为例,简单地介绍了两个书法世家的家风和文化的一些个性。通过对王、谢两家个性的考察,对以此两家为代表的晋代书法世家的共性作一个简单的概括:
第一,每个士族书法世家都是一个群体,带有不同程度的集体性。在同一代人中,一般有多人爱好书法。他们彼此影响,互相促进,在共时性阶段创作了许多重要的书法作品。从历时性来看,都是几代人上下承接,连绵不断,每一代都有人在书法上取得杰出成就。书法世家中的书法家,既有相对独立的一面,同时也离不开其家族而具有完全独立的意义。晋代士族书法世家都是共时性和历时性相结合而构成的书法创作力极强的群体。
第二,书法世家之间关系盘根错节,联系密切。两晋书法世家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师承和婚姻两个方面。两晋的书法世家大族出于种种原因,互相联姻的很多,如被称之为“中古第一豪门”的王氏书法世家,曾与同是书法世家的谢氏、郗氏都有通婚。因为师承和婚姻,书法世家之间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原来相对封闭的家族内部的传授扩展为家族间的相互影响,这种影响正是导致两晋书法世家之间书法风格相近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书法世家之间彼此取长补短,差异逐渐缩小,共同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第三,每个士族书法世家,在书法方面都有几个核心人物,如王氏家族中的王导、王羲之、王献之;郗氏家族中的郗鉴、郗愔;庾氏家族中的庾翼、庾亮;谢氏家族中的谢鲲、谢安等等。这些核心人物在家族中有相当大的权威,在书法上都有贡献。他们有感召力,重视对家族子弟的教育和培养。核心人物的多少,书法水平的高低,影响的大小,寿命的长短,是决定和影响士族书法世家的地位和演变的重要因素,当然这些核心人物也离不开书法世家。法国艺术家丹纳说过:
艺术家本身,连同他所产生的全部作品,也不是孤立的。有一个包括艺术家在内的总体,比艺术家更广大,就是他所隶属的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⑧]
丹纳讲的是艺术家与“同时同地的艺术宗派或艺术家家族”息息相关,其实从历时的角度看也是如此。就晋代的士族书法世家来说,如果没有书法世家内几代积累的集体性文化环境,书法世家中的核心人物恐怕也难以出现。
第四,晋代的士族书法世家的书家除了书法之外,大多还长于文学和兼善其他门类的艺术,如绘画、音乐等。如王氏书法世家中擅长文学的书法家就有王导、王廙、王濛、王羲之、王献之、王珣、王珉等,同时王廙、王濛、王羲之、王献之、还擅长绘画,另外在音乐方面王羲之、王献之均有较高的造诣。
第五,在书法世家中,最流行的字体是行草书,其中书家最擅长的书体主要是行书。如在东晋长于行书的书法家当中,影响大、生命力强的也多是出自门阀士族书法世家。北宋《宣和书谱》卷七收有东晋著名行书家九人,其中有七人是门阀士族子弟。赵宋御府所藏行书十五帖中,有十三帖是出自门阀士族书家之手。从上面的品评和列举的数字,可以看到,爱好书法,热心于书法创作,且成就卓著,确是晋代门阀士族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在晋代书坛上,占据峰颠的是门阀士族中的书法家。
第六,书法世家书法风格的相似性。在中国书法史上,晋代是个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美学思潮、政治经济状况等因素,以及字体演变的完成、书法世家之间的交流等具体条件,使两晋的书法世家在书法风格上具有大致相同的时代风格。即如后人所说的晋代书风尚韵。
通过对以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两个书法世家的比较,可以发现在两晋的这些书法世家中,一方面都有自己的个性,有着不同于其它世家的独特的地方;另一方面,这些书法世家又有着共同性和相似性。总之,两晋的书法世家既“和而不同”,又“不同而和”,其中“不同而和”尤为突出。
主要参考文献和书目:
1、王永平《六朝江东——士族之家风家学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3、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4、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5、许辉、李天石《六朝文化概论》,南京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6、《晋书》(唐)房玄龄等吴则虞点校中华书局1974年。
7、《世说新语》(宋)刘义庆撰、梁刘孝标注光绪十七年思贤讲舍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8、《魏晋南北朝史拾遗》唐长儒中华书局1983年。
9、《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
10、《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篇8
我国古代的帝王,不论政治如何,书法艺术上或独领,或另辟蹊径,总之,他们凭借特殊天赋与地位,将书法艺术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峰。
秦汉奠定了书法体的基本形态,但自魏晋以来才有了真正的书法艺术,之前如枭雄曹操也偏好一点书画,有一点欣赏水平,但还没有发展成为艺术。魏晋南北朝,这个了不起的时代,草、楷、行等各种书法体趋向成熟,书法成为一门自觉艺术,产生了王羲之、钟繇等大书法家,开启了书法的新章程。自此之后,后人学习书法成为一种风气,这其中也不乏帝王。南北朝时期如梁武帝、晋武帝等诸多皇擅长书法,却只以梁武帝——萧衍书法成就最高。梁武帝不仅自己收集书法作品,而且鉴赏水平极高,尤其崇尚王羲之的书法。他亲自辨别王羲之作品的真伪,还将真迹留下作为王室子弟的教育范本。梁武帝的做法掀起了第一次“学王”,也为以后的帝王书法开了一个极好的头。
唐朝国力强盛,文化气息浓厚,人才辈出,所谓“书至初唐而极盛”,这离不开唐朝几位贤明的君主。唐朝书法艺术的昌盛,贡献最大的首推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可以堪称古今帝王书法家第一人,他在位期间对书法所做出的贡献在书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全面的、深刻的影响。首先,太宗极为重视书法教育和普及推广。除了在皇室内部强调书法,他还设立书学,置书学博士,更将书法作为科举考试的一项重要条件,极大地刺激了读书人对书法的追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一代书法大家便是在他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其次,太宗本人就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非常崇尚王羲之的书法,尤其强调书的筋骨与气象,即使在政务繁忙之余也不忘勤加练习,书法造诣极高。据《唐朝叙书录》记载:“贞观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太宗自为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又有记载:“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以上赐宴于玄武门,太宗操笔作飞白书,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竟取。”足以说明那时候太宗的书法成就。在《山谷题跋》中有这样的话语:“太宗英睿不群,所学辄便过人,有魏晋风度,亦是富贵后不能废学尔。”
太宗一朝,首创“行书入碑”,开创了帝王书法的第一块行书碑,功载千秋。如今太宗的传世作品有《温泉铭》、《晋祠铭》、《屏风帖》等,其中《温泉铭》虽然内容上是冷冰冰的王法,但在书法上有了大胆的发挥,字体雍容和雅,整体却不失凛然不可冒犯之势,而《晋祠铭》线条圆润,风格极像“大王”,字里行间却又添加了几分帝王的气魄,唐太宗真正做到了“学古而不泥古”。
太宗喜爱王羲之,亲自为王羲之撰写赞词,称其“尽善尽美”,感叹“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要知道历史上天子为臣子做传一直是比较罕见的,唐太宗如此不吝惜赞词却仅因为重视书法而已。此外,他为求《兰亭序》真迹不惜重金,致使朝野上下铺展开一场不同凡响的找寻王羲之真迹的壮观场面。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才有了“萧翼智赚《兰亭序》”的故事,得到了《兰亭序》真迹的太宗皇帝立马下令让虞世南、褚遂良进行临摹,将摹本分发给朝中臣子,自此王羲之的书法得以广泛传播。而他自己则对《兰亭序》真迹爱不释手,死后还要带入昭陵,可见一代帝王的翰墨之情何等深重。
中国历史,哪怕是艺术史,都主要由男性主导,女性的身影总是寥寥可数,武则天却是唯一一个不可替代、光芒甚至超越了众多男性的非凡帝王,她的书法也为女性在书法史上书写了光辉的一笔。
篇9
2001年我国修改《着作权法》,提出了“信息网络传播权”,并授权国务院另行制定该权利的管理办法。这无疑是根据中国法律文化的特点,又深刻理解作品在网络传播的权利与保护的一个立法创设,比之“网下复制权、发行权的涵义延伸”及“向公众传播权”、“向公众提供权”[1]的提法更为准确、明朗。然而,如何在加强信息网络传播权利保护的同时,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作出必要的限制,以及如何限制,包括对现行法律的修订及在《信息网络传播权管理办法》中如何体现,则是学术界目前尚未作出深入探讨的。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限制的背景
我国知识产权领域无论在立法方面还是在研究方面均起步较晚,甚至有在争取“入关”“入世”过程中被发达国家“赶”着提高保护水平,特别是被美国通过四次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牵”着走过来的感觉。入世前夕,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准不断攀高,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的保护水平。由于这是我国学界权威与司法、行政自觉不自觉的一次联手行动,故,直到2003年初,当超越TRIPS最低标准的“强保护”在社会实践面前显得尴尬的时候,有关评论也仅仅认为是过去偏于落后,现今“致力于提高本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原因,轻描淡写,并不涉及“攀高”与“超标”的社会背景与人为因素。相反,对一些学者在入世前后从中国立法与实践出发论证与批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偏高,则指责为“多从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过强的知识产权保护对国家利益不利的角度出发,缺乏学理上的深入分析与理论上的说服力”(费兰芳,2003)。当然,学术争鸣,各抒己见,轩辕难定;只是,评论过去,当有一定之规,且以不失偏颇为宜。我国2000年学界出现某些指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标准偏高的学说,联系实际,从发展中国家的现状、TRIPS协定的最低标准以及我国弱势群体诸多方面予以论证(沈木珠,2002),须知要突破我国知识产权界的某些藩篱而发表某些零碎的不同见解,这在中国入世前已属极不容易的事情,何况那些具学理上深入分析的有理论建树的一家之言。
二、劳伦斯·莱格斯关于限制网络知识产权的论述
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教授劳伦斯·莱格斯于2000年和2002年分别出版了《代码及网络空间法》、《未来的观念》两部专着,并发表了一些文稿,对网络知识产权的限制提出新的见解,提出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在网络时代已经沦为特定利益集团的牟利工具,必须对之加以改革以恢复其本来面目的理论。劳伦斯?莱格斯限制网络知识产权的理论基于其对因特网对美国社会格局影响的分析。他认为因特网的出现冲击并瓦解了以古典经济学和自由民主为基石、崇尚个人主义的传统社会,使世界呈现互联、开放的崭新面貌,特别是大大降低了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成本,逐步产生了一个资源的公共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公共产权与全民所有代替了私人产权与个人主义,人们在其中交流细节不再是经济的或法律的程序,而是资源的共享。
网络的公共领域,属于新型的公共领域,劳伦斯·莱格斯借鉴了YochBellkler教授的三层次社会模型将之分为内容层、物理层与逻辑层。基于此,劳伦斯?莱格斯坚决支持开放源代码运动,并对美国国会1998年通过的《数字千年着作权法》中的反规避条款[2]提出批评,认为这一法案是好莱坞、RIAA等商业集团运作推动的产物,它将代码变成了法律,限制了公共领域的范围,违反了知识产权法的根本原则。
在具体对策与具体法条的修订上,劳伦斯?莱格斯也分别从物理、逻辑、内容三个层面提出了意见。在物理层的公共领域,他主张限制诸如AOL、WARNER等集团公司的寡头垄断;在逻辑层的公共领域,他主张通过改革公司与分配规则进行维护;在内容层的公共领域,他认为应修订传统的知识产权法律,进一步扩展与丰富公共领域的范围,有效抵抗利益集团的垄断,保护网络创造者、使用者的利益。有鉴于此,我国学者对之作了充分肯定,认为其限制网络知识产权的理论应当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三、我国学者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理论探讨与趋势
我国学界,目前遑论提出限制网络知识产权理论,就是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探讨,也是2000年较多出现对知识产权判例的批评而后引起人们更多思考的。中国学者考虑对知识产权的限制,一般无法跳出反垄断的框架,即在一批反垄断专家的论述中,从反垄断的角度提出限制知识产权滥用的问题并作分析,如中国社科院反垄断专家王晓晔教授等。国内知识产权专家一般较少系统研究知识产权滥用的限制问题,更绝少对现行知识产权法律和法规提出批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中国的一代知识产权权威与国家知识产权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关系过分密切的缘故。当前中国知识产权界这四“位”认识一体,舆论一律,无疑已对中国知识产权的学术争鸣与发展构成了影响。
篇10
(一)(2016·随州)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1-4题。
性好鹅,会稽有孤居姥①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送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至门生家,见篚②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④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⑤之若是,未必后人也。”
(选自《晋书·王羲之列传》)
【注释】①姥(mǔ):老妇。②篚(fěi):圆形竹筐。③真草:楷书,草书。④抗:抗衡,相当。⑤耽:沉溺,沉迷。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善鸣,求市未能得(擅长(善于))
(2)遂携新友命驾就观(前往(去))
(3)当举群相送耳(全(全部))
(4)使人耽之若是(假使(假如,如果))
2.“笼鹅而归”的“笼”与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横柯上蔽(《与朱元思书》)
C.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D.饿其体肤(《〈孟子〉两章》)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
王羲之前往看鹅,心里很高兴,坚持要求把鹅买下来。
(2)羲之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王羲之的书法被世人看重,都是这类情况。(“皆此类也”意译为“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亦可。)
4.下列有关王羲之书法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B )
A.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
B.王羲之是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齐名的唐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C.王羲之书法刚健而娟秀,朴素而精巧,真率而蕴藉,飘逸而端庄。
D.王羲之《兰亭集序》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二)(2016·长沙)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禾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①、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②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
时童贯权益张,与黄经臣等表里为奸③,搢绅④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⑤,则非其职矣。”首抗疏⑥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⑦得与?”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⑧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增戍:增加防守兵力。②格:搁置。③表里为奸:内外呼应做坏事。④搢绅:同“缙绅”,士大夫的代称。⑤迁给舍:指陈禾将改任给事中的职位。⑥抗疏:上书直言。⑦宦寺:宦官。⑧曹:辈,等。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武备宽弛,东南尤甚/弛担持刀(《狼》)
B.或指为生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C.人服其先见/朝服衣冠(《邹忌讽齐王纳谏》)
D.此国家安危之本也/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解析】A.松弛/放下;B.有的人;C.佩服/名词作动词,穿戴;D.根本/本来。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句: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
A.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C.宋何罪之有(《公输》)
D.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解析】A.代词,指“这种景况”;B.助词,的;C.宾语前置的标志;D.音节助词,不译。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
(2)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
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啬头颅来报答陛下吗?
4.本文中陈禾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陈禾的进谏方式与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的进谏方式有何不同?你更赞同哪一种?请阐述理由。
①陈禾品质:有先见之明,忠于职守,敢于进谏,刚正不阿。__②进谏方式:邹忌进谏时采用讽谏的方式,由小及大、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陈禾采用的是直谏的方式。__③开放题:赞成邹忌。原因:采用委婉的方法规劝齐王,使齐王乐于接受。赞成陈禾。原因:陈禾的方式直接,让君主直接明了地知道自己的不足和过错。
(三)(2016·天津)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李侍郎①绂②,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③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译,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④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⑤,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绂(fú):李绂,人名。③赀(zī):通“资”,钱财。④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⑤《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少时家贫 少:年幼
(2)无不立对: 对:回答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了。
3.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
李绂是一个天性聪慧、勤奋好学的人,“无不成诵”“皆默识之”“无不立对”,体现了他的聪慧;“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
(四)(2016·黄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1-5题。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②,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解释加点的实词。
(1)略无阙处(通“缺”,中断)
(2)属引凄异(延长)
(3)二人对酌(饮酒)
(4)越钱塘,绝长江(横渡)
2.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C )
A.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
B.故渔者歌曰 温故而知新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不能察,必以情
D.乙翁欲扶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从太阳出山(早晨)开始登山,到傍晚时,(他们)已经到半山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