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私立学校范文

时间:2023-03-15 22:4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青岛私立学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青岛私立学校

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学动情晓理体验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7-0116-01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充满情感的教育,离开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新课改强调初中政治课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体验学习,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所以思想政治课必须让学生先“动情”,然后才会更易于学生“晓理”。

一 先“动情”,后“晓理”的理论依据

所谓情感,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即人们在是非、真伪、善恶面前所具有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体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发展过程。当中学生对某种思想政治倾向或道德倾向产生了共鸣,有了强烈的爱憎时,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推动他们追求、赞成美好的事物,反对、唾弃腐朽的事物,并适时改造自己的行为。如果缺少这一中介因素,或不重视这一因素,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是无法实现和完成的。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激励、影响、引导学生。

二 如何先“动情”,后“晓理”

1.“视”,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漫画,播放影视片段等,激发学生的情感,直观明理

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一味地向学生灌输抽象和枯燥的概念、理论,其说明的道理也难以使学生理解和信服,不易产生共鸣。为此,我改变传统的灌输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漫画、影视片段等,创设或再现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引导他们关注图片、漫画、影视片段等直观的情境。学生感兴趣,易被画面的情境所吸引、所打动,从而情感被激发出来。把道理寓于感性的认识之中,深入浅出,很容易达到了激“情”、体“知”、反“思”和践“行”的教育目的。

2.“听”,在播放乐曲中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情理交融,悦情喻理

思想教育是对人的灵魂与精神的教育,而音乐这门艺术对人的情感和精神又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乐曲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力量,能激发人的情感、塑造人的灵魂。实践证明,恰当地选用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音乐作品配合教学,实际上也是情感教育的一种手段。如教学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一课时,我播放了一些励志的主题歌曲,歌曲激昂的旋律深深感染了学生,从而教育了学生,使他们更勇敢、更坚强地面对挫折。音乐艺术的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力量。

3.“说”,创造言语的机会,让学生因“说”动情,动情晓理

“说”就是给学生创造言语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积极回答课堂设问;或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和身边的事,或组织演讲会、背名言比赛等,让学生抒感,在抒感中升华情感。如讲孝敬父母一课,我开展了一系列课堂活动:(1)说说历史上有关父母对儿女慈爱之情的诗句。(2)讲历史上孝敬父母的故事。(3)谈谈父母关心自己的感动之事。要求学生说、谈的内容都是与学生平时学习和生活的积累、亲身经历有关,是学生熟知和感兴趣的话题,学生在说中融进了感情,情绪得到渲染,心灵受到触动,因感受而动情,因体验而晓理,知恩懂理。

4.“动”,认真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因“动”生情,激情悟理

抽象的理论学生难以理解、掌握。遵循初中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我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品表演、辩论、讨论、小演讲、讲故事等探究活动。在体验中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品德教育,让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初中生的情感很直接、很纯真,开展活动,创设直观动情的情境,入情入理,入理入心,他们的情感也会因此而更丰富、认识会更深刻,从而达到思想品德课激情、明理、导行的目的。

5.“走”,走出课堂,延伸课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育情达理

美国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提倡“在做中学”,生活是政治课教学的源头与活水。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体验、接受德育熏陶,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刻板的程序,易激发学生的情感。“走”出课堂,观看电视相关栏目、参观、开展社会调查等,对于那些来自生活或现实的生动的、具体的个案,学生的情感自然会更真切些。如讲授感受法律的尊严,我要求学生收看央视法制频道《今日说法》的节目,了解收集自己生活中的案例等,让学生明白学法、守法、护法的重要性。感悟生活,理解生活的真谛,正确的价值引导蕴含在鲜活的生活中。

总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动情”才会“晓理”,只要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重视情感因素,以情育情、以情达理,就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热情,更好地实现政治课的德育教育的功能。

参考文献

篇2

学前教育市场化

造成这种昂贵学费的原因与我国目前幼儿园过度市场化相关。幼儿教育过于市场化,导致其完全成为营利产业,无法真正实现幼儿园的社会福利功能。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幼儿教育占公共教育经费的比重,一直维持在1.2%-1.3%,远低于巴西(5.1%)、墨西哥(8.9%)和泰国(16.4%)。

正是这种市场化行为,导致了民办幼儿园走了两个极端道路:一类设施简陋、教学不规范;另一类高档、拥有贵族化教育。然而,两类幼儿园的目的却出奇相似―盈利。

深圳红树西岸国际幼儿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私立幼儿园前期的资金来源都是私人筹集的,政府没有给任何补助。每年额外的资金投入就根据各个幼儿园的层次和定位而定了。高档的私立幼儿园当然是很多,普通的相对较少。但不管是高档还是普通的,其实就是为了盈利,前期投进去多少,后面都会慢慢从孩子、从家长的身上收回来。私立学校从来都不是为了教育而设的,而是为了挣钱。”

在谈到民办幼儿园的教师待遇时,该负责人和记者直言,在私立幼儿园里,教师工资水平参差不齐,它与该幼儿园的收费息息相关。总之“只要有学生上学,就不会有不盈利的学校。老板不会做没有盈利的生意。”该人士称。

一个开办幼儿园的投资者告诉记者,以一个面积3000平方米的幼儿园为例,装修费用约在100万元左右,再投入50万元用于大型玩具及教具的购买。预计幼儿园可开设12个班,每班招生36人;每班需配备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园内再设两个行政人员、两个出纳、5个厨房工作人员、两名保安;幼儿园员工的平均工资估算成每人每月2000元。至于员工的伙食费用,据该投资者透露,大部分民办幼儿园都会将这一部分钱平摊入学生的伙食费中,即学生吃什么老师也吃什么;所谓“包住”,不过是在园区内或周边安排两三间住房让员工集体居住,成本非常低廉。

如果以5年为硬件和装修的折旧期来计算,再按照公办幼儿园水电使用标准,一年20万元左右的话,这样的幼儿园年成本约为170万元。即使加上100万元左右,年成本基本控制在在270万元左右。

如果该园收费仅每人每月1000元的话,年收入应该在432万元左右,幼儿园净利润保守估计约150多万元。对于部分小区配套幼儿园,深圳政府已经开始实行免租金,因此,幼儿园的实际利润将会更高。

而且不要忘记这个学费只是按每月1000元算的。如果保教费上升至5000元,那么幼儿园的利润空间该有多大?

昂贵教育的“包袱”

根据市场的需求,如今我国国内一线城市出现了很多“贵族”幼儿园。这些“超豪华”幼儿园的特点首先体现在高额的保教费上。以深圳、上海为例,标签和定位为高档幼儿园的保教费大致在4000~5000元每月,不包含伙食费、书包费、被褥费、教材费、各项活动费用、以及高达千元以上的服装费。

首先,从这些收费就能看出高档幼儿园的市场定位和性质,应该说硬件方面的投入是一般的民办幼儿园无法给予的,这些幼儿园也不是普通工薪阶层的孩子可以上的。从入园的门槛看出,里面孩子所接触的层面、生活的背景、面对的群体都是“与众不同”的。

其次,既然收费高,那么里面教学也要跟得上这些收费。这些高档幼儿园基本很注重双语、礼仪和才艺的教育。例如深圳、上海有很多高档幼儿园里面竟然开设了高尔夫推杆等类似的兴趣班,足可见此类幼儿园对家长的迎合程度。

此外,高档私立幼儿园采用小班制,不会出现几十个孩子挤在一个班的现象。其规模通常在大班20~25人,中班20人,小班20人以下。由于规模小老师对每个孩子的关注程度就会多些。

随着社会竞争激烈,家长们已不满足自己的孩子上好的小学,好的中学,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被前置到了幼儿园阶段。不能让孩子输到起跑线上,这是好多家长们所坚定的信念。

这些高档次的民办幼儿园各自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家长们的眼球,无非是想让家长们把大把的钞票投向自己。即便是家长交得起学费,在孩子入园时,老师也要问清楚家长所在的单位、从事的职业等。可见,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时候,他们的身份地位就有了大致的划分。

对比,家长们也表示无可奈何,公立幼儿园虽然收费合理,但是入园要挤破脑袋,而那些便宜的民办幼儿园就更不用说了,设施简陋,师资得不到保障,教学水平不高,送到那里家长实在不放心。因此对于“天价”学费,家长们只能是一忍再忍。

财政投入需加强

21世纪教育研究院编写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1)》显示,就全国35个城市来看,北京、深圳、天津、西安、南京、青岛、银川、成都、郑州9个城市超过三成公众认为入园难“非常突出”,其中北京居35个城市之首。

随着社会对公立幼儿园的诉求加大,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开始意识到了规范学前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并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学前教育经费,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的投入,改变当前学前教育过度依赖市场、投入资金主要来自社会和家长缴费的现状,切实落实各级政府承担投入的责任。据悉,北京市2011年至2013年之间,将分别增加学位26901个、23879个、23280个公立幼儿园,共增加学位近7.5万个,满足户籍适龄儿童入园需求,学前三年学位供给实现全覆盖,入园率由85%提高到95%以上。

篇3

――北京读者

打折销售

日前本市一家最大的超市在金城各处张贴醒目的广告称,“×月×日至×日全场所有商品7.5折起售,仅限两天”,还标明“全场所有商品”都打折销售。

笔者这天早早地就加入了该超市的采购大军,可一圈逛下来,却让人扫兴不已!哪是什么“全场所有商品”打折销售,至多只是部分商品吧,有的是即将到期的食品,有的是在货架上尘封已久的滞销商品,有的则是高温季节容易变质的生鲜果蔬等等。笔者见滋补食品枸杞的售价为每斤41.8元,打8折,便买了半斤。可第二天去另一家超市一看,人家原来的售价便是每斤28.8元,我买的打折商品比人家的原价还贵!

左雪文茄烟(江苏)

“小骑士”

近日上午,笔者和一朋友一起上街,行至县城利民路口时,看到有个10来岁的男孩,骑着一辆电动车由南向北行驶,速度还挺快。正当我们议论这位“小骑士”之际,却发现他为了躲避一辆迎面而来的面包车,慌乱之中,竟撞上前面一个骑自行车的男青年。速度太快,男青年一下子被撞翻在地,所幸他只是胳膊上擦破点皮。男青年很恼火,可看到骑电动车的是个小孩,只好自认倒霉骑车而去。

据笔者了解,放暑假后,街上骑电动车、摩托车的青少年比平时增加了许多,他们由于年龄较小,在遇到突况后,往往会因为处置不当而诱发交通事故。希望广大家长在暑期里要提醒孩子注意安全,最好别让他们骑电动车或摩托车外出,不然,万一发生意外事故再后悔就迟了。

范军朝(河南)

陪读

女儿考上了市里的重点高中,我和妻子思考再三,决定举家到校园内租房陪读。

介绍我们租房的是学校一位保安,房子是教学楼旁边的教师公寓。我们后来才知道,因为家长陪读导致房租不断上涨,教师公寓里几乎没有老师入住,都被出租出去了。

校园周围,几家新开发的小区正在大兴土木,上面的广告更是引人注目:“购某某房产,保送子女名校就读”。

为了得到班主任的关照,我们准备请老师一家吃饭,但一打听,请吃饭的家长早已排起了长龙,最快也得到一个月以后。虽说女儿是凭真才实学考上的,但她所在的班上仍然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户,校方解释说,高中部的每个班都是好差生搭配的,为的是保持平衡,不致闹意见。

蒋平(湖南)

生源争夺战

进入八月份以后,每年一度的生源争夺战又拉开帷幕了!原来只是大学争夺一些优秀生源,现在演变到高中、初中都争生源。市里今年为了守护自己的生源阵地,就采取了一些非常措施。

比如,中招成绩网上查询的时间只设几天的期限,过了这几天,网上的中招成绩就再也查不到了;下发到各县区的统招生录取名单,只有姓名,没有成绩……目的就是使优秀生源不致外流。而我们县为了保护自己的优秀生源,则以各种方式、各种名义把优秀生源集中起来,学校负责食宿,不惜牺牲学生和老师的暑假,给他们搞培训。更有甚者,有的学校甚至把这些中招成绩优异者统一集中到外地,使那些“拉”、“挖”生源的学校找不到他们。

那些来“挖”生源的学校也使出许多办法。邻居有个小女孩,今年中招成绩全县第一名,邻近县的一些公立或私立学校也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了信息,每天不断来人劝说,许以重金,以至于女孩的妈妈说:谁给的钱多就到谁的学校去上学!

李广林(河南)

报警

一天中午,我骑车去市内银行办事。在银行前面的十字路口等红灯时,一辆小轿车将一辆抢道的电动车刮倒,司机与电动车主互相指责对方,看热闹的人也围了过来,路口一下变得很拥挤。我急忙绕道过去,到了银行,忽然看到门前停着一辆110交巡警车。

于是我急忙赶过去,一边用力敲着车窗一边朝里面望,看看里面有没有警察。后来还真看见一位警察正躺在放倒的座位上小睡。听见声响,警察眯着双眼摇下车窗问:“什么事?”我向后一指说:“那出了点事故。”谁知这位警察连看也没看,摆了摆手说:“那得是当事人报警到110指挥中心,接到命令,我们才能出警。”说完,迅速摇上车窗,将车发动,顺着另一条路开走了。

王军(辽宁)

收入

前几天,我和几位初中同学一起吃饭。初中毕业已经20多年了,大家见面除了唏嘘感叹,还把话题转到了个人收入方面。

饭局结束后,我对大家谈话中涉及的同学收入粗略做了一个排序记录,发现行业差距还真不小。为排序方便,以年收入计算:

A同学,电信公司,年收入22万;B同学,医院脑外科医生,年收入20万,c同学,电力公司,年收入16万;D同学,律师,年收入10万;E同学,流动小吃摊主,年收入6万;F同学,银行职员,年收入4万。G同学,中学教师,年收入3.2万;H同学,医院脑外科护士,年收入3万,J同学,政府公务员,年收入2.5万;K同学,乡镇干部,年收入1.5万;L同学,下岗职工,每年低保3000元……王晓燕(安徽)

篇4

法国服装院校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与市场接轨的经济效益和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理念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强调市场性。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还重于艺术创造力的培养,传递创新的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使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和主张。

法国的服装院校有着各自不同的教学体系和方向,它们各具特色,这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私立学校总体来说各学校对教学阶段的划分基本相同:一年级基础教育;二、三年级专业训练,设计和制版两者并重、环环相扣;四年级深入学习并加强校外实践。每位学生从入学前就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特长,然后在学习过程中确定自己的初步职业意向。法国服装院校与我国服装院校的区别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大部分都是高强度的实践课程,校内的设计制作课和校外的实习相结合,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在每个学习单元结束之前,每位学生都要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从设计、制版到制作,甚至最后的成衣秀和作品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能力,最终形成明确的个人职业定位。

公立学校里昂第二大学由于其教学内容只针对硕士阶段,学制为两年,第一年主要为文化史论课,包括服装史、服装地理学、市场营销学、项目管理和学术论文等,为学生搭起一个深入了解该领域的桥梁,并引导开发其全面思维。第二年的课程内容较多,主要有艺术、文化、企业管理和视觉传播几方面,其中还包括5个月的社会实习和大量的社会活动。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选择面很广,产品经理、企划助理、传媒、市场推广、服装策划、销售等都是不错的就业选择。

巴黎有着自由的氛围,无国界的文化交流,没有约束的思维方式和天马行空的创造力,让每位怀揣梦想的设计师有着得天独厚的创作空间。法国的服装设计教育始终贯穿着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为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达到设计与制作的完美结合。事实证明,注重实践性、强调市场性、注重文化传统的国际化教学方式是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设计师的有效方式。

二、具有团队精神和创新理念的教师队伍

法国服装院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这不仅得益于大环境的优越,也取决于创立人的教育理念。法国服装教育模式强调务实,从师资队伍就可看出来。

首先,不管是公立还是私立大学,教师队伍大多由在著名品牌公司工作多年的设计师和企业职业经理人组成,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热爱服装教育。就连基础课程“时装画技法”也特聘法国著名插画大师授课。其次,强调团队合作教学。团队合作是根据学生的特长、能力和思维方式的不同组织团队进行合作设计的环节,反映了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人际和谐能力。再次,学校非常注重实践性,与服装品牌、服装工作室合作,引导学生提前进入实战环节。最后,坚持倡导创新求异的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强调服装创意思维。

这些教师个个都是多面手,他们在不同公司担任过不同职位,大部分都拥有自己的品牌,如JensLaugesen,JosephusThimister,GabrielleGreisse等,还有Hermes的设计总监,LouisVit-ton的针织设计经理等。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师根据实际案例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创新思维相结合,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效果显著,普遍受到学生们的喜爱。

三、对我国服装设计教育的启示

1.工作室教学的特色培养

法国服装设计教育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明确,采用双轨制教学体系,教学模式灵活多样,注重实践性,强调市场性。所有的课程都与市场需求紧密联系,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适应并贴近市场。公立和私立两大类服装院校有着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向,各自的侧重点也不同。前者侧重理论研究与服装管理,后者侧重市场实践与思维创新。

采用双轨制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相结合,强调团队合作[2-3]。在法国的服装设计院校,工作室教学占有重要位置。工作室有专门人员负责学生工艺方面的教学,解决学生设计创意之外的表现技法。由于专业性较强,毕业生一到公司就能直接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

我国服装高校一直以艺术类人才的模式进行培养,虽然学生具有扎实的美术功底,但设计大多还是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把“概念”层面的设计转化为实物,则是技术层面的问题,如材料技术、工艺技术、成型技术等[4]。因而,专业职业性教育上的衔接不足造就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眼高手低,或根本无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法国服装院校注重实践能力的特色培养为我国的服装设计教育提供了借鉴。

2.理论、实践与课程考核有机互动

服装设计是应用性设计,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过程,是由设计思维转为物化的过程。法国服装院校把理论、实践与课程考核相结合,并在实践中组织和指导学生掌握设计与产品的关系,关心市场对设计的需求,了解设计、了解市场、了解品牌。每一次的课程考核都是理论和实践的完整性考察,从概念、设计、实践到最后的成衣,甚至是数据分析、市场运作等缺一不可。每年层层筛选的升学考核到最后能真正拿到毕业文凭的学生只占到总人数的60%~70%,而这样具有极强综合能力的学生毕业后马上就能开始设计师的职业生涯。

由此可见,注重企业的实习和培训以及实际经验的积累更加有利于培养出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如今的服装企业最需要既擅长服装设计,又懂工艺、版型、流行、营销运作的综合型人才,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的单一绘图人员。我国服装院校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注重艺术品位与鉴赏力的培养

法国的服装院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设计理念和艺术情感,即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情怀。在法国经典的高级技能教育中融入了大量新的设计理念、新的审美意识形态及艺术的情感表现,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到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这样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种艺术情感的培养对于设计师独立工作后的创造力及保持设计活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成功的服装设计师来讲,品位和鉴赏力是必须具备的能力。法国以其优越的高级时装行业传统加上独有的时尚品位与艺术风范,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从博物馆、艺术馆到高级时装店、成衣店,从街角咖啡店到文学艺术殿堂,巴黎以其特有的人文环境影响着服装设计的学习者与实践者。学校会经常组织学生参观巴黎市区或专门的博物馆,或让学生参加艺术展,展出自己的作品,以此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激发其创造性,培养学生探索新观念、新形式的能力。

四、结语

篇5

望女成凤:

年轻父母崇尚“棍棒教育”

1999年2月底,在山东青岛居住的孙小东和赵小青喜不自禁,因为他们有了女儿孙正雯。孙小东和妻子都出生在农村,靠着拼命苦读,才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战斗中赢得了胜利,从而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或许正是因为自己经历过被别人看不起的窘境,他们才更迫切地希望女儿将来能够出人头地。

赵小青产后三个月返回工作岗位,奶奶便负担起照顾孙女的重任。老人对孩子百依百顺,结果把孩子惯得有些任性,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孙小东和妻子有时候忍不住批评女儿,但奶奶总是护着。结果在老人的溺爱中,孙正雯有了撒谎、懒惰等坏毛病。

为了给女儿一个美好未来,孙小东努力挣钱。女儿两岁那年,他辞掉工作,自己创办公司。他能吃苦,会经营,公司发展很快步入正轨。

一转眼,孙正雯要上幼儿园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孙小东花重金给女儿报了双语幼儿园。幼儿园离家较远,加上老人溺爱孩子,孙小东和妻子商量,让老人回老家,妻子辞去原来的高薪职位,换个离家近的轻松工作做,这样不仅能每天接送女儿,还能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女儿身上。

然而,孙正雯的坏脾气不是一天两天惯出来的,哪能说改就改呢?孩子顽皮起来,赵小青常被气得手脚冰凉。幼儿园的老师也说孙正雯自私,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还欺负小朋友。女儿的表现让孙小东夫妇很是焦虑。

“不能再由着女儿了,我们该打则打,该骂则骂吧!”孙小东小时候没少挨父母打骂,所以才憋着一口气飞出了大山。他的提议立即得到妻子的肯定。赵小青对此深有体会,父母从小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自己做错事都会受到体罚,虽然当时恨父母,但长大后就明白父母的苦心了。

就这样,两人一拍即合,决定改变教育方法,让孩子尝尝皮肉之苦,长点记性。从此,在泪水中,孙正雯很快变成了乖乖女。见教育方法奏效,夫妇俩喜出望外,行动上也从刚开始的下不了手到后来的习以为常。

为了让女儿出类拔萃,孙小东和妻子为她报了很多培训班,而这些培训科目孙正雯并不感兴趣。开始,孙正雯还赌气不去培训班,偷偷和小伙伴在外面玩,但是父母一旦发现就暴打她一顿。最终,在父母的拳头下,她选择了妥协。

虽然表面上服从父母,但孙正雯内心始终不服气。她甚至联合爷爷奶奶声讨父母,想要回自己应有的快乐。但父母不以为然,认为女儿有抵触情绪很正常,长大后就能明白父母的苦心了。

走火入魔:

家庭暴力戕害幼小心灵

2006年,孙正雯该上小学了,父母再次为她精挑细选了一所明星小学,并缴纳了不菲的赞助费。当然,教育成本增加了,孙小东对女儿定下的目标也提高了。“你现在有这么好的教育条件,都是我们用汗水换来的……”小学刚开学,父母就要求孙正雯立下军令状,保证每次考试的成绩要排到全班前三名。孙正雯没有选择的余地,只好点头答应。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孙正雯傻眼了。在班里,她的成绩仅仅是中等水平。那天,孙小东看完卷子,气不打一处来,觉得花了这么多钱没有换来相应的回报,于是不由分说地打了女儿,以示警告。

为了让孙正雯快速提高成绩,孙小东夫妇不管回家多晚,回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女儿的作业,并警告她只要发现错误就得接受惩罚。这让孙正雯成天战战兢兢,原本应该温暖的家俨然成了地狱,她一不小心就会招来皮肉之苦。

孙正雯周末还要继续上各种培训班,这也增加了她不小的学习负担。有时夜幕降临,她看到外面斑斓的霓虹灯,会忍不住鼓足勇气对母亲说:“妈妈,我想出去玩一会儿。”然而这小小的请求三番五次都得不到满足。几次看到同学牵着父母的手嬉戏,孙正雯都羡慕不已,但渐渐懂事的她只能接受现实。然而,她虽然竭尽全力地学习,可成绩提升并不大。

小学三年级时,孙正雯期中考试没考好,拿到成绩后她惴惴不安。同桌安慰她:“你应该给父母好好讲讲,只是一次考试而已,不代表今后的成绩。”孙正雯点点头,她表面上恢复了平静,其实心里还是很害怕。

当天孙正雯刚到家,赵小青就迫不及待地问她考得如何。孙正雯不得已,拿出成绩单递给母亲。哪知母亲扫了一眼上面的分数,就如发怒的狮子一样咆哮起来:“跟你说要考到前三名,你却一次比一次考得差,你怎么对得起我和你爸?”孙正雯想起同桌的话,便小心翼翼地说:“这只是一次考试,不代表我以后就学不好。”

听了这话,赵小青更加怒不可遏,认为女儿根本没有认识到错误,为了让她记忆深刻,便给了女儿一耳光。孙正雯猝不及防挨了一巴掌,瞬间嘴角淌出鲜血,她狠狠瞪了母亲一眼。哪知,赵小青见女儿瞪自己,怒气未消的她又给了女儿一耳光。这次,孙正雯没敢看母亲,赶紧躲进自己房间,怕再挨打。

孙正雯的忍让,让父母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他们变本加厉,除了考试成绩不理想外,也会因为一些小事体罚女儿。

2009年寒假,眼看要过春节了,孙正雯决定提前几天把寒假作业做完,这样过节的时候就可以放心玩了。那天晚上,她做作业做到深夜12点。父母见这么晚了女儿的卧室还亮着灯,又生气了,认为女儿平时不用功才会那么晚还在写作业。于是,母亲把她揪出卧室,罚她一晚上不准睡觉。母亲觉得这样还不够,又找来一些玻璃碴儿,让孙正雯跪在上面。孙正雯心里十分委屈,但她害怕辩解会招来更大的惩罚,只得服从。就这样,孙正雯衣着单薄地在客厅跪了一整晚,第二天四肢都变得不听使唤了。

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孙正雯的成绩还是没能达到他们要求的前三名,这让孙小东夫妇百思不得其解。他们开始怀疑孙正雯的智商有问题,便带她到医院做智商测试,结果没发现问题,反倒让孙正雯有了自卑感。眼看要升中学了,孙正雯想:上中学后能寄宿就好了,这样一周见父母一次,自己的日子就会好过些。但是,她的希望很快成了泡影。

为了给孙正雯更好的教育环境,孙小东夫妇提前一年就开始为女儿物色中学,也把未来的路透露给孙正雯:“指望你考上好学校那是做梦,我们只有拿钱把你送进好学校了。不过你要记住,到了好学校,如果成绩还不长进,有你好受的!”

2011年6月,孙正雯即将小学毕业,此时孙小东也为她选好了中学,就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私立学校——智荣中学。为此,他需要支付每年高达万元的学费。孙正雯心中窃喜,这所学校离家远,自己要真上这所学校,肯定得在学校住宿。然而,她万万没有想到,父母在学校附近租下一套房子,举家搬了过去。

苦不堪言:

花季女孩绝望跳楼

2011年9月,孙正雯开始了初中生活。由于智荣中学里不乏尖子生,孙正雯一下子被拉开了距离,她在班里连中等生的位置都快保不住了,这让孙小东夫妇很失望。但他们并没有觉得自己的教育方法有问题,而是认为女儿下的功夫不够,于是对女儿的暴力愈演愈烈。

不久后的一次摸底考试,看着女儿令人失望的成绩,孙小东和妻子开始商量对策,千方百计地找原因。这时,他们发现孙正雯每天回家后都关上门写日记,喜出望外,认为只要看了女儿的日记,掌握了她的动态,就能对症下药地管教孩子了。

一天,孙正雯上学后,孙小东让妻子请了半天假,两人一起把女儿的卧室搜了一遍,最后撬开书桌的小锁,拿到了女儿的日记本。这一看不要紧,夫妻俩发现孙正雯正在交笔友,还是个男孩。孙小东和妻子这下总算明白了:原来,女儿学习成绩不好就是把心思放在了这上面,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女儿肯定会早恋的!他们决定把女儿的这段感情扼杀在摇篮里。

当晚回到家,孙正雯发现家里弥漫着火药味。果然,父母把搜到的信件、日记扔在桌上说:“今后,你不准再交笔友,给我好好读书!”孙正雯顿时傻眼了,哭着说:“这是我的隐私,你们怎么能这样?”孙小东不屑地说:“你把成绩考到班里前三名再给我谈隐私!”这下,孙正雯连交笔友这唯一的乐趣也被剥夺了。

除了学习,生活上孙正雯也被严格控制。一次,学校组织春游,起初父母不同意她去,觉得浪费时间,直到孙正雯的班主任打来电话,他们才勉强同意。出发前,孙正雯央求父亲把家里的数码相机借给她出去拍照。

很久没有出门游玩了,孙正雯非常兴奋,和同学们在一起拍了许多照片。然而,当她坐上大巴车返家时,突然发现相机不见了。这下她慌了神,从小到大,她可从来没有闯过这么大的祸啊,父母肯定不会原谅自己的!

孙正雯回到家提心吊胆,孙小东发现女儿脸色不对,就问她发生了什么事。孙正雯嗫嚅半天,终于鼓起勇气说把相机弄丢了。果然,如她所料,父亲的脸色当即就变了,抽出腰间的皮带就朝她打去。当晚躺在床上,孙正雯摸着伤痕累累的身体,怎么也想不通,父亲丢了几千元的物品当没事一样,如今自己丢了几百元的相机却被如此暴打,自己到底是不是父母亲生的啊?

被打后,孙正雯身上的伤痕引起班主任徐老师的注意。徐老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当即给孙小东打去电话,警告他以后不能对女儿动粗。此后,孙小东和妻子稍有收敛,改用杂志等物施暴,以免在女儿身上留下证据。

转眼一年过去,期末考试前,孙正雯努力学习,无奈班里优秀同学太多,就算她拼尽全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为此,考试时她压力很大,自然发挥得不好。

2012年7月1日,是公布成绩的日子,也是学校照例开家长会的日子。孙正雯很怕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她记不清有多少次自己在家长会后被暴打了。她在QQ签名上说:“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死在家长会结束的夜晚……”

不出所料,开完家长会的孙小东回到家就拽着女儿的头发,把她的头往墙上撞,孙正雯再次在父母的体罚中昏了过去。许久,孙正雯醒来,精疲力竭的她想在父母的床上休息一会儿,哪知母亲一个劲地用脚踹她:“滚远点,别烦我!”结果,孙正雯站起来没走几步,就因体力不支再次晕倒在地……

这次暴行后不久,孙正雯再次更新QQ签名:“我可能要消失一段时间了。”谁也没想到,这竟然是她最后一次上网了。

三天后,绝望的孙正雯写下遗书。“亲爱的爸爸妈妈:用‘亲爱的’与你们的称呼搭配,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错误。Don’t worry,这只是一个形式。唉,你们最终还是看到了这封信,想想我一共才活了13年零5个月,我上初一到现在才1年零1个月。这期间,你们私自拆看了多少封我的信件……如果说我死是被人害的,那凶手就是你们……”遗书中,有孙正雯对父母这些年积累的不满,更有对父母良心的拷问。她还写道,离开后要把自己的器官捐给需要的人,而自己的学习用品则捐给山区的孩子。

女儿写下遗书的第二天,孙小东发现女儿的暑假作业中有道题没有做,答案处是空白,再次暴打女儿,直到她晕厥过去。当孙正雯醒来,已是第二天早晨了。这件事让原本情绪就极度低落的孙正雯雪上加霜,更坚定了自杀的决心。

7月8日下午,孙正雯将写好的遗书装进书包,然后背着书包出门了。她离开家,走进附近的一栋商务楼。下午6点,她从该商务楼的七楼纵身跳下,落到二楼的阳台上。一个小小的生命就这样凋零了。

得知女儿的死讯,孙小东和妻子根本不相信,直到看到女儿的遗体,才确定悲剧确实发生了。悲痛之余,赵小青忍不住当场暴打并质问丈夫:“那天晚上你为什么要打她?”“花了那么多钱,才把她送到那么好的学校,她怎么这么傻呀!”孙小东也后悔不已。这时他才明白,自己的暴力早已让女儿无法承受,是自己一手造成了今天这个残酷的结局。

很快,当地的网络论坛上出现了孙正雯的遗书,上面详细记录了其父母对女儿的施暴过程。一石激起千层浪,网友们义愤填膺,甚至把孙小东夫妇的个人资料及电话号码公布在网上,对他们口诛笔伐。

篇6

海上云天,天下珠海。作为浪漫之城、百岛之市,珠海人文胜景无数,其主城区香洲更是人杰地灵,教育源远流长。

早在明清时期,珠海翠微的凤池书院、前山的凤山书院、下栅的金山书院就远近闻名。这片沃土培育了我国第一个留学生、著名教育家容闳,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等一批俊杰英才。得改革开放之灵气,聚特区创业之硕果,珠海教育伴随着珠海由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新城,也经历了励精图治、凤凰涅槃的几十年。

作为一名在特区教育沃土上耕耘了30载的教育工作者,张怀志校长身上凝聚着特区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智慧,时刻保持着开拓进取的状态和行动。

2010年7月29日,对于中国教育人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国家颁发了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划纲要,这是新世纪以来国家颁布的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

作为特区的教育工作者,对政策的敏感总是先人一步,张怀志校长敏锐地意识到,这将对教育产生深远影响,教育人必将大有作为。在反复研读中,他发现纲要用了专门一章系统阐述“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

对此一表述,张怀志校长的理解是要立足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这一核心环节,重点解决好三大问题,即政府怎么依法管理学校办学,学校怎么形成好的治理结构,社会怎么对学校参与和监督。实事求是地说,前两个问题已解决得比较好,而社会和学校共建共育方面显然做得还不够。

一个思想的火花由此在张怀志校长的脑海催生——共建共育!所谓共建共育,张怀志校长的理解就是积极引导家庭、社区和公民有序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和服务等工作,促进学校管理更科学、规范和优质。

这一念头的萌生,让张怀志校长不禁想起两年前的一件事。

当时,台湾新竹县锦屏国民小学到珠海进行文化交流,交谈中张怀志校长得知,锦屏国民小学是一所仅有一百多名学生的小学校,这让他非常惊讶。那么小的一所学校,怎么能组织得起这么一支队伍到大陆来交流访问呢?

锦屏小学的孙校长告诉他,关键是得到了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大力支持。此时张怀志校长才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以上是家长委员会的家长,还有一位是县议员。孙校长说,家长和社区义工平时非常关心、支持学校的工作,没有他们的支持,这次交流活动是不可能成行的。

这件事让张怀志校长印象深刻。他想起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只有学校和家庭、社区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采取一致的行动,学生才能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当时他想,什么时候我们的家长也这么关心、支持学校的工作,我们的教育就不愁办不好了。

台湾学校到访后,张怀志校长就萌发了发挥家庭、社区作用,让家长和老师形成一致信念、共同行动,使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坚定了他的这种信念和信心。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也让他深深感觉到,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趋势。

一条学校家庭社区共建共育共享的办学之路,由此悄然伸展。

督教督学:一种双赢的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被诟病颇多,这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家长对教育缺乏了解。

在多年的学校管理实践中,张怀志校长意识到,教育要向优质化、均衡化、公平化发展,除了学校本身要努力,家长也必须同时提高育人水平,而这也是家长自身的愿望。与此同时,家长们对了解学校教育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他们只是苦于“入校无门”而已。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主动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呢?打开校门办教育,我们讲了多年,却迟迟不能真正付诸实践。张怀志校长决定先小步慢走,把家长请进学校担任巡视员。

在香洲十一小学,有一位特别的梁兆贵老人,老师和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梁伯”。梁伯是一位60多岁的退休工人,在得知学校需要家长担任巡视员后,他主动请缨。

从此,老人每天八小时在校园内外巡视,还积极参与学校管理,经常调解学生矛盾,善意指出老师工作不足,协调家长间的意见。因为角度不同,他掌握的信息比学校还全面,他起到的作用有许多连老师都做不到,对学校办学帮助很大。

寒来暑往间,老人已把在学校巡视当作生活的一部分,就连节假日、寒暑假他都要坚持每天回学校看一看,甚至大年初一也不例外。他说每天要看看学校、看看学生才踏实放心。当年,珠海市委书记甘霖同志来校视察时,还专门接见“梁伯”并赞扬他的义举。

在“梁伯”的带动下,家长们纷纷加入到学校的工作中来。为了调动他们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张怀志校长提出了家长进校园“三个一”工作方案,即“构建一个网络、制定一套制度、提供一个场所”。

方案并不烦琐,简单说就是在家长自荐、各班推荐的基础上,成立了班级、年级和校级家长委员会,形成一个三级网络系统。家委会的成立,使家长由不自觉、无意识地参与教育变成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活动,大大促进了学校管理。而制度的建立和场所的提供,更使家长们职责明确,分工协作,有序参与学校办学管理和监督。

在香洲十一小学,每天都有家长被邀请进入校园担任巡视员。巡视员们到学校后,并非漫无目的地随便“巡查”,而要做好“家长进校七件事”活动,即一“巡”、二“观”、三“谈”、四“问”、五“督”、六“查”、七“评”。通过“七件事”,家长对学校办学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同时,学校通过每天的活动,将家长指导工作重心下沉,主动积极向家长、社区汇报工作,宣传教育法规,宣讲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对家长进行教育方法的培训与指导。

在这一共同办学的初步实践中,张怀志校长发现,这是一种双赢的办学管理模式。家长们了解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目睹了老师工作的辛苦,学会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同时,家长巡视员的存在,也是对学校、教师的一种压力和推力,使学校在家校合作中生成了更多的办学智慧,赢得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关心支持,保证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发展。

家长们也非常认可学校的这一创新措施。学生周延的家长何灿就赞扬说:“一种制度,最忌的就是流于形式。十一小学为使家长巡视员制度真正发挥作用,十分重视对每位巡视员所反映意见的处理反馈工作,校方不仅及时收集各位巡视员的意见,还不定期组织家长巡视员们进行座谈,对家长们提出的意见认真分析,合理解释、有效采纳。校方的重视,有效地促进了家长巡视员们的积极性。大家都觉得作为家长的代表,履行‘巡视员’工作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

2011年7月28日,香洲区教育局谢建三局长和马育爱书记到学校视察调研,充分肯定了学校的探索尝试,并鼓励学校继续创新,从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等方面多做尝试。行程中,谢建三局长紧紧握住梁兆贵老人的手,称赞他高风亮节,无私奉献。

这年12月,珠海市香洲区在香洲第十一小学召开创新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构建家校社区共育共建工作现场会,要求全区中小学全面开展家长进校园督教督学活动,充分发挥家长义工参与学校工作的积极性,调动一切社会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全面的发展。

由此,一场声势浩大的家长进校园“督教督学”活动轰轰烈烈在香洲区这片教育热土展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珠海特区报》连续进行报道,并配发评论员文章给予高度评价。

一时之间,取经的、参观的、采访的,各路媒体和各界人士纷至沓来。张怀志校长成了 “大忙人”,为教育而忙,他乐在其中。

助教助学:一只无形的强大推手

督教督学,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常见形式,很多地方很多学校都有类似做法,虽然“巡视员”制度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意义,但离真正的社会办学尚有差距。因此,张怀志校长显然并不满足于此。他在寻找家长身上更为有用的“能量”。

学生家长来自各行各业,而每个行业都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推动力。利用和整合这种推力,必然将给学校带来巨大的变化。然而,家长资源这一巨大矿藏的入口在哪里呢?张怀志在苦苦思索。

多年来,张怀志校长一直想组建一支校园管乐团,但组建乐队所需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投入一直是拦路虎,学校不可能有这笔巨资。

受私立学校办学模式的启发,他建议采取“校办家助”的模式,争取家长支持,并很快就建起了珠海市首个小学管乐团。

所谓“校办家助”,就是学校办团,学校负责组建乐团、集体排练和提供各种展演机会,乐器由家长购买,归个人所有和保管,个人辅导课也由家长带孩子到校外辅导班完成。

这一想法提出后,张怀志校长心怀忐忑,并不敢抱乐观态度。没想到家长踊跃报名,短短一个月乐团就组建完毕,半年后参加市、区少儿花会成为唯一的一支小学西洋乐队,并获金、银奖,还在当年作为唯一的一支小学管乐队参加珠海市中小学迎新年管弦乐会。如今,每周的升旗仪式上,管乐团都会演奏国歌和校歌。

按这种方式,学校再也不愁办不起各种社团。这件事让张怀志校长认识到,家庭、社区的资源是无比丰厚的,这种宝贵的资源只要融合到学校中来,学校办学就会减少很多阻碍。

在把家长的物力资源引进学校后,学校顺利组建起各种社团,开展起丰富的活动,这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授业负担。如何“解救”教师,让他们保持旺盛的精力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张怀志校长仍然想到了家长们。

学校通过校讯通向全体家召社团辅导员,并建立起辅导员资源库,然后根据家长义工特长,给他们颁发聘书,让学生自由选择参加管乐、二胡、动漫记单词、高尔夫、诗歌、课本剧、乒乓球、电脑绘图等等文体社团。

在社团辅导中,家长义工们迸发出饱满的热情。

就在学校刚发出通知,邀请家长担任学校社团辅导员当天,二(4)班家长谢宇艺女士就主动联系班主任,要求在班上成立乐器社团,训练古筝、二胡。而今,该班已有14人参加乐器队。学校本来安排一周一次排练,但谢女士坚持每天到校指导学生练习。在她的感召下,这个班的家长们非常团结,热心学校事务,班级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

在珠海一中高二年级,有一位香洲十一小学毕业生,听说学校要共建学生社团,她主动打电话给张怀志校长,要求来校开设英语口语班。张怀志校长问她:“很快就要高考了,在这么重要的学习阶段,你这么做可行吗?”学生自信地回答他,她的口语非常好,高三毕业后要到美国留学,美国很看重义工经历,同时她也想通过做义工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积极申请来母校做义工。

这让张怀志感动,也让他更加确信自己的探索是有意义的。

除了挖掘家长的智力资源,张怀志校长还邀请周边社区的培训机构参与学校社团建设,这也是一种双赢的方式。目前,学生社团里就有书法、英语、小记者等几个社团是由培训机构免费每周定时、定人到校辅导学生。学生跟着专业老师学习效率更高,能力提高更快。与此同时,培训机构通过在学校开展活动,也起到了建立和宣传品牌的作用。

由于家长和社区义工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生活方式不尽相同,他们讲授的课程无形中弥补了学校教育所不能涵盖的领域,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家长和社区义工来校担任义务辅导员,也从中体会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辛劳,育儿观念慢慢改变。教师从“家长老师”的课堂上,不断得到方法和态度上的启迪。

共建共育的诸多好处,任谁得益都会满足和庆幸,这就难怪在其中广受其益的张怀志校长要不止一次地感叹:“家庭、社区中蕴藏着很多这种资源,关键是学校要善于充分挖掘和利用!”

在学校管理中,学生安全一直是让学校绷紧神经的大问题。在安全问题上,香洲十一小学还有诸多特殊的困难。

学校门口有两条主干路,每天上、下学时间都需两名人员护送学生过马路。另外,学校食堂已承包给配餐公司,每天要安排人员查验各类进货的票证和卫生状况。由于食堂每天晚上12:00至凌晨4:00就要制作第二天的早餐,监管员就要在场监督检查。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学校不可能再安排老师参加学校的安保、食堂监管等工作。

这时,张怀志校长自然想到继续借助家长力量。为此,学校以钟点工的形式每天聘请了6名家长各来半天,担任交通协管员、安全巡视员和食堂监管员。

在这一过程中,张怀志校长发现了一个特别的现象:让家长当管理员,因为自己的孩子就在校园里学习和生活,他们往往责任心特别强,把学生的安全放在了首位,把学校的事当成了自己家里的事,甚至比老师还要负责任。

正是靠着这些责任心强,把所有学生当成自己孩子的家长管理员,学校的安保和食堂监管工作有了强大的保障。

在开展学校家庭社区共建共育工作中,香洲十一小学还产生了其他许多创造性的管理形式,如残疾儿童家长陪读、家校共建论坛、共办亲子专题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密切了家校联系,其对学校教育的积极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在寻找社会力量协助办学中,张怀志校长深有体会地说:“当初我们设想寻找一只强大的手,寻求一股强大的外力,来推动学校向前发展,如今来看这一愿望是实现了!”

优教优学:一条永续的发展之路

有理想的人永远不满足。在共建共育这一教育理念的不断落实中,张怀志校长的预想不断被实现,观念也不断被冲击,目标不断被提升。

在实施家长进校园“督教督学”“助教助学”之后,张怀志校长总感觉到要将共建共育工作深入开展下去,还要提高家长的综合素质。珠海是一个移民城市,家长们来自五湖四海,情况千差万别。如何有效提高他们的整体文化素质和育人水平,更好地担负起督教督学、助教助学的工作,这是张怀志校长思考的又一个问题。

2012年5月,张怀志校长远赴山东青岛四方小学学习考察。山东省推行成立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的做法引起了他强烈的兴趣。

学习回来后,张怀志感慨地说:“家庭和社区通过‘督教督学’和‘助教助学’,对学校帮助很大,家长为学校教育付出了很多劳动,学校和老师要‘反哺’家长,承担起培训家长,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能力和水平的义务。”

由此,张怀志校长提出,学校家庭社区不但要“共建共育”,还要“共享”,家长社区支持学校工作,学校要尽到提高家长素质的义务。

作为率先探索并实施“学校、家庭和社区共建共育办学模式”的学校负责人,张怀志校长和师生、家长们都深深感受到,共建共育的研究和探索,深深地影响和变革着学校、老师和家长,实实在在地让他们体会到“双赢”。

然而,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张怀志校长认为,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家长进校园“督教督学”“助教助学”这一层次,学校还要追求更高层级的探索。“优教优学”的想法因此被提出。

顾名思义,“优教优学”就是通过学校和家庭(社区)共建共育这个平台,努力提高家长家教水平,让家长个个成为教育能手,和学校携手共育优秀的孩子。实现家长优秀、学生优秀,同时成就学校优秀。

在香洲十一小学,有个叫睿喆的孩子,2010年9月入学时,由于此前爷爷、奶奶的溺爱和父母因工作忙的忽视,开学初表现出不适应小学学习的情况。班主任陈老师考虑再三后,请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读书,配合学校一起教育。

针对孩子身上的问题,家长认识到主要要解决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问题。于是,他们在课堂上想方设法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养成认真听讲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睿喆完全适应了学校生活,还不时得到老师表扬,学习热情一下子激发起来。课后在家里,家长按照老师要求,每天督促检查孩子复习、作业和预习。因此第二天上课时,睿喆往往学习劲头很足,领会速度更快。

在此过程中,班上的陈老师和宋老师不但经常与家长交流反馈睿喆的情况,还查阅资料寻找方法,将一些成功的经验提供给家长,指导他们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学习和生活,课堂中还有意多加表扬,让他很快融入班集体生活。

而今,睿喆已顺利读完一年级,在二年级的几次测试中,都取得家长满意的成绩。

学校这一独特的“陪读”制度,是实现“优教优学”的一大有效举措,成功转化了许多类似睿喆这样的孩子。

为了从总体上回馈家庭、社区力量的支持,提升家长素质,实现“优教优学”,2012年下半年,张怀志校长组织老师们认真充分讨论,最后确定了24个家庭教育专题,安排每学期开设两次家长学校课,明确班主任为上课的主体。同时,学校举办了一次24个专题的《讲学案》编写讲座,印发了《我们再出发》家长学校教材和《家长学员手册》,系统、科学、规范地对家长进行培训,提高家长的家教能力。

2013年1月,香洲区举行了这套家长教材的首发式,向全区小学推广使用该教材,将学校家庭社区共建共育共享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