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业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04 16:2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企业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创建企业是一回事,管理企业又是另一回事。 创业时期的企业家都是无拘无束、勇往直前的人,他们随心所欲、独断专行,他们天马行空、不断创新。他们不愿意学习管理,更不愿意被管理束缚手脚。但是,正如管理学家戴明先生所说:管理是竞争中生死攸关的重要因素,任何一个企业都不能逃避管理。要想发展壮大自己的企业,要想从打天下转变为坐天下,企业家就必须提高自己的管理技巧,实现从创业者向管理者的转变。 作者吉姆・谢尔在企业界中身经百战,从自己经历的失败和考验中学习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真谛。如何招聘员工?如何组建优秀的企业团队?如何评估团队业绩?如何激励和领导团队?如何建立灵活开放的企业文化?如何及时有效地解决员工问题?作者在书中都给出了生动实用的建议。 你不必亲身经历失败与挫折,本书可以帮助你从他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从他人的成功中总结经验。一本生动实用的管理指南,助你成为灵活的管理者和当之无愧的企业家!
商店成功管理法则
台湾地区商店的发展,生机蓬勃,但就一般情况而言,规模小的占大部分,经营绩效不明显的亦多。笔者在业界访问多位经营零售业者,问及经营是否发生困难?大部分人的答案是"事业难为,上班族较轻松"。当然,这其中还是有一些沾沾自喜、对于自营事业尚满意者。根据笔者多年的经验积累,若能提供一些经营商店的有益启示,也许能让这些企业的老板找到筹谋对策的方案,使绩效不明显的得以改善,使目前经营状况较好的更上层楼。
在社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一般人的生活已日趋个性化、多样化与流行化,且职业妇女愈来愈多。一般小家庭大多为有车阶层,对于休闲生活较重视。以上所言是21世纪新生活的现象。因此,商店在经营管理上亦必须注意上述各种现象,并适时加以调整。否则,要让消费者对我们的经营感到满意,继而采取购买行动是很困难的。
笔者在本书中就有关经营场所可能碰到的问题,做了深入地了解,并进行了整理分析,归纳为15个章节。希望本书的出版,对于工商界行将创业的青年朋友或现已是经营者或对经营管理有兴趣的人有所助益。古有名言:"穷人因书而富,富人因书而贵。"若能因此提升企业经营新观念进而到达新境界,则更感荣幸。
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政策建议
一、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融资困难,资金少。中国的企业由于企业规模小,无足够的抵押资产,融资困难,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因素。企业融资困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从银行的贷款困难,有80%以上的中小企业有融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控制财务风险,这也就导致了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偿还贷款,银行不愿意贷款给中小企业。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在中小板进行上市融资也是比较困难的。这是因为中小企业的数量大,想在中小板融资的企业多,所以,从实际来看,中小企业版的上市融资的隐性的标准是比较高的,中小企业在中小板市场上融资困难。(2)企业技术能力低下,处于产业链低端。由于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融资,所以中小企业想要扩大规模更是难上加难。企业由于资金和规模上不足,无法使企业引进一流的人才和先进的设备,这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开发新产品的成本较高,在规模下、资金少的情况下,企业无力承担开发新产品占用的资金,如果企业不能掌握新的技术开发新的产品,这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面临的一项挑战。(3)企业员工素质普遍不高。一方面,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高。中小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统一的。企业的所有者就是企业的经营者。并且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较低,这样就不能为企业提供科学的,更加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这就限制了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受到流动资金的限制,相对于大企业来讲,中小企业招聘人才提供的经济和精神条件较低,所以,中小企业招聘的员工普遍素质都不高。再者,由于企业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有限,企业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不完善,这就使得中小企业的人才流失严重,人员变动大,甚至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这不利于企业得长期发展。
二、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中小企业要发展壮大,要不断地走差异化的创新道路,不断的从单纯的技术创新向资源整合研发进展,加快技术创新的脚步,企业管理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使企业由成本推动型向知识密集型发展。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企业自身改变发展模式,而且需要政府从政策上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1)政府要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税收等方面的支持。首先,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重视程度和引导力度。各级政府要认真了解中小企业在本地区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要提高政府地方经济发展和投资的信息透明度,指导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在政府采购和地方投资方面要对中小企业进行政策上的倾斜。在相关领域的创新与中小企业加强合作。其次,政府要鼓励企业进行多方式的融资方式,如私募基金、担保业务、股权质押等方式,降低企业融资的风险,开辟企业多维度的融资方式。(2)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战略创新、人才引进。一是中小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中小企业要加强与综合性大学合作,进行科研开发和学术实践。要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研发平台,注重产品的质量和产品特色,走品牌之路。二是中小企业要进行战略创新。中小企业过去的家族式的治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中小企业要改变过去“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的治理模式,引入职业经理团队,改善企业监督和激励方式。三是加强人才引进。中小企业不能吝惜在人才方面的投资,尽可能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待遇。企业要加强人才培训,不断强化企业的人力资本。唯才是用,改变以前任人唯亲的现象,为企业引进真正的人才。四是建设企业文化。中小企业领导者要设计建设文化的方案,各层员工进行实践、反馈,然后进行修正。对已经能够对企业产生积极影响的文化形成制度,使建设文化的措施制度化、规范化,这有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壮大的良好途径。在政府资金、技术、税收各个方面的政策支持的基础上不断的进行战略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建设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管理创新,整合资源,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竞争力。
参 考 文 献
[1]叶远西.中小企业创新(国内外中小企业创新的实践启示与借鉴)[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2]张静.对我国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J].太原:经济师.2009(2)
[3]潘家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新思路[J].财会月刊.2011(10)
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建设;创新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知识和人才成为了当前经济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同时也决定了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实践证明,企业文化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发展因素,它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也是企业创新发展、持续前进的必然支撑。在当前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现象中,无论是在价值理念还是文化层次上,都存在着一些显著的特点。
一、中小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的重要意义
顾名思义,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组织中一个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这一国际词汇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国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这一词汇的渗透和推广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动力。企业文化的形式、塑造、创新是构成企业良性循环的发展支点。
著名经济学家彼得斯和沃特曼认为,企业员工在内心所形成的价值感和目标感,决定了对产品的热爱和品质服务的愿望。我国经济学者刘光明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职工内部共同形成的价值观念,包括具体的行为准则和意识形态及物质形态。笔者认为,企业文化能够加深企业建设的发展步伐,成为了决定企业建设情况的重要标志。
二、当前中小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的常见问题
当前形势下,尽管企业文化的建设作用已经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在企业文化的构建上存在一些常见的问题,企业文化的形成停留在一个较为传统的阶段,具体分析如下:
1.企业领导决策独断化
在中小企业的人事人员构成上,大多数都属于家族性产业。领导阶级之间多为亲戚关系,因此在实施决策的过程中,属于个人决策、群体服从的现象。由于确定协调的管控机制,所以在企业文化的构建运行中,做不到科学和民主,企业领导层在中小企业具体责任、企业决策上,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缺乏科学的选聘机制
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缺乏对企业人事制度的调配。很多企业管理者为了将人力成本控制在最低线上,选取了一些知识水平低、劳动成本低的工作人员。在招聘企业职工的时候,很多中小企业都难以通过企业文化的良好宣传来吸引求职者,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形象。
3.企业内部资源流失严重
很多中小企业受到发展环境的限制,所以无论是在产品成本、材料资源、劳动力上,都呈现出了极大的流失性。一方面,很多企业职工由于薪资水平不够合理,所以中小企业员工的忠实程度并不高。另一方面,企业的经营、销售、利润等问题不能和员工利益直接挂钩,导致企业各项资源流失的情况比较严重。
三、如何增进中小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的应用
1.建立企业的核心发展观念
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念的塑造上,企业管理者本着“按劳分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调整企业的管理模式、确立企业经营观念。首先,企业管理者要多和企业员工沟通、交流,逐渐形成企业内部统一协调的文化思想。企业管理者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向企业职工传递核心价值观念,树立服务、沟通、全面的企业文化意识。其次,企业管理者要通过完善的人力资源考核制度、薪酬福利制度等方面,为企业员工树立归属感,要改变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的发展现象,保持“平等公正”的利益机制,使企业价值观念能够融合在企业员工的内心深处,增加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合作力和向心力。
2.建设科学的企业文化体系
在企业发展中,企业文化的设置是有针对性的。因此,管理者需要针对本企业的行业特点,从企业产品经营内容、文化组织体系等方面进行全新的解读。例如,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理念是低碳、节约、智能。这是因为这三项特点趋同于海尔集团企业内部的产品诉求和价值观念,同样,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构建也是如此。中小企业管理者要从文化瓶颈中突破出来,使员工和企业能够建立一个适合本企业发展的道德观念、价值行为,从而实现企业文化和产品经营、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统一。此外,中小企业还应该把组织、管理人员作为一个有机的发展整体,实现共同参与、广泛参与的民主意见征求,使员工能够从自己的劳动中获得价值,进一步提炼企业文化的价值和深度。
3.创新企业文化推进策略
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是一个系统化、立体化的实施过程。因此,为了让员工能够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中小企业管理者应该改变自身的认识局限,从企业民主管理策略、企业生产管理制度、人事薪资调整制度等等,加深对企业文化创新制度的调整和培养。要让员工能够以积极饱满的姿态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从而加深中小企业组织、管理工作的相互融合。要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有素质、有能力的企业文化建设队伍,加强对企业制度建设的文化创新。要汲取一批有创意、有想象力的青年大学生参与到企业建设中,从而有效推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获得全体员工的认识和赞同。
总结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企业管理来说意义重大,是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健康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中小企业突破发展瓶颈,获得新的生机和活力,这也成为了“企业文化”广受管理者支持的重要原因。广大企业管理者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策略,强化企业文化在企业建设中的作用,把握企业文化的动态性和多元性,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一个有特色、有深度、有发展的文化定位。
参考文献:
[1]王玉峰.体育课上的高效武器“激励”[J].才智,2010(09)
篇4
现在,有很多企业面临着整个企业内部企业效率低下的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企业活力不足,企业的管理和经营陷入困境,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事实最终证明,企业内部的活力不足主要是因为没有制定出有效的策略,使企业的管理者和生产者的积极性未有效发挥,使得少数的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和对工作的热情程度的整体表现并不乐观,最终使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降低了。如优秀人才严重流失、跳槽,而那些知名集团,其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改变、吸引、留住了大批人才,使企业经营始终保持良性状态,提高员工的工作责任心,工作能力,满意度的保障。
二、解决员工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企业简单地认为奖励就是设计的机制,而当这种机制被设定以后,却不重视约束和惩罚措施,那么尽管企业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约束和惩罚措施,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这种措施没有果断的执行或者只流于形式,那么最终很难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所以从完整的意义上讲,机制应该包含两成含义那就是激发和约束。奖励和惩罚是对立统一的,也是两种最基本的策略措施。员工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管理中,要给员工解释去做这件事的目的,员工就会把事情做的更好,要告知员工他所承担任务的重要性,让他有责任感。
企业在实行激励策略时,应该对员工进行分析,对不同的员工使用不同的手段,结果事半功倍,对员工不要简单地一视同仁,对科技人员不要给与同样的表扬,努力工作的人员应得到实质性的尊重和地位,这样才会使工作积极性不会受到打击,因为每个人都有追求事业的成就感,对有挑战性而工作的人得到了一定的信心,而满足了他对工作付出激情后应得的回报。
三、存在不公平性,意味着没有策略
企业中的岗位价值分配极为不合理,各个部门、级别的薪酬有着明显的差距。普通的员工大部分不知道自己的薪酬是根据什么确定的,不明白怎样才能使得工资上涨,公司虽然制定了绩效考核,但这个似乎跟工资不挂钩,员工对努力后的回报没有得到实现,最后使员工觉得安于现状就够了,至于公司的其他事就不怎么关心。典型是新时期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缺少公平性原则,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竞争性。
四、策略取缔员工平均主义三步曲
①由于平均主义按贡献分配的原则没有得到落实,所以导致平均主义倾向很严重。②由于缺乏管理制度的科学性,所以薪酬制度的策略不妥善。③薪酬激励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造成骨干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岗位不同甚至劳动量相差悬殊,但是劳动薪酬却几乎相近,没有太大的差别。
五、策略精神激励单一性三步曲
①企业在激励机制中主要看中的是物质激励,而忽略了精神激励的作用。激励的表现形式单一,对员工深层的激励不重视。②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挫伤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不公平的精神激励机制和没有透明度的领导决策。③精神激励对象适用范围不明。企业员工的个人差异和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在企业运行精神激励时没有明确的针对对象,并且这些因素也没有被企业考虑到。
六、策划员工激励问题对策
企业在对员工采取奖励手段时,最尴尬的结果是:花了钱,反而换来了人心涣散。为了取得奖励员工最佳效果,对员工奖励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互结合。物质奖励是短期而最有效的奖励办法,精神奖励是长期而最无效的奖励方法,如果只有物质奖励而没有精神奖励是害人,只有精神奖励而没有物质奖励是愚人。由此可见两者互相结合的重要性。2、将内奖和外奖相互结合。工作本身的挑战性与成功感是内奖,内奖能让员工的自我价值得到实现。工作之外的回报、奖赏、赞扬属于外奖。3、将正奖与负奖相互结合。符合企业目标的奖励行为是正奖,正奖应该坚持间断性,不断的强化与重复。对违背企业目标的约束和惩罚行为是负奖,负奖应该坚持连续性,使其慢慢的消退。员工的侥幸心理被消除,负奖比正奖的奖励效果更加显而易见。4、不同的需求奖励,为了了解不同员工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企业可以制作一份员工需求菜单,最后让员工自由选择。5、方案的公平公正。
七、以人为本,人性化管理
篇5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司长王远枝曾经指出,总体而言,我国中小企业在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管理水平低,主要表现为管理理念落后,基础管理薄弱,现场管理混乱,组织制度建设落后,生产经营粗放等。相关研究和文献指出了我国中小企业内部管理亟需改进。例如,在战略管理方面,研究发现中小企业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中小企业没有战略,中小企业经营者完全凭个人喜好管理企业,盲目发展。二是企业战略脱离实际,在现实中根本无法执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研究者指出中小企业主要存在五大问题。一是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滞后,简单地把人力资源管理等同于传统的人事管理,简单地把员工视为“经济人”。二是人力资源投资不足,对员工培训存在认识误区。人力资源管理机构和制度不健全。四是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五是企业文化建设滞后等。另外,中小企业管理者存在着严重的“知难行易”现象,即存在“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偏差。阿吉里斯(ChrisArgyris)和舍恩(DonaldA.Schon)提出信奉理论(espousedtheory)与使用理论(theoryinuse)。“一个人在被问到怎么做时通常给出的都是信奉理论,也就是当事人宣称他所遵行的理论;而使用理论则指那些由实际行动中所推论出来的理论。”6当前提及管理,中小企业经营者都认为很重要很必要,但现实中却缺乏管理素养和管理习惯。
二、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制约因素
(一)中国中小企业存在“小的边界”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成立时间短、活动范围有限,存在时间边界、网络边界、理性边界等,对其管理能力提升产生一定影响。(1)时间边界。中小企业一般成立时间都不长,按照中小企业存活寿命的说法,平均成长时间则更短。资料显示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也只有3~5年(还有研究认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2.9年),比全球平均水平低1/3左右。我国每年有近100万家企业倒闭(不包括个体工商户),中国民私营经济的企业死亡率高达70~80%,中国民营企业每分钟有9家倒闭,能够生存3年以上的不足10%。7由于成长时间较短,管理体系很难及时建立,一些管理知识还是以隐性知识的形态零星地分布于组织成员身上。(2)网络边界。企业网络是企业相关利益者之间的联系。中小企业缺乏内部技能和资源,因此企业外部的知识往往成为中小企业获取新知识的重要源泉(JonesandMacpherson,2006)。企业网络是提升中小企业存活率和成长性的重要组织发展模式(Richardson,1972;Johannissin,1998)。企业网络之所以能够加速中小企业的成长,是因为其能够使企业获取网络伙伴的资源、管理才能和智力能力等互补性资源以更好的开发、生产和营销产品(DeedsandHill,1996)8企业网络一般包括社交网络、声誉网络、合作竞争网络、营销网络和技术合作网络等。无论哪种网络对于中小企业信息的获得、理念的提升和管理的借鉴都与重要意义。但由于中小企业接触的群体相对落后,对于管理能力提升存在制约作用。(3)理性边界。西蒙认为决策者受到生理、动机、能力限制而具有“理性边界”。在理性边界范围内的最优决策其实并非真正最优,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受认识、知识、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决策很难进入决策者视野。中小企业经营者由于知识、经验等有限,对于提升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认知,对于提升管理的方法和路径缺乏能力储备,因此只能采取随意的、松散的,甚至是混乱的管理方式。
(二)中国中小企业存在“小的困难”
当前,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特征和外界因素综合影响,在发展中面对很多困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国际三大经济体经济萎缩国际市场低迷不振;二是工资、原材料、能源等生产成本上升;三是融资难得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四是中小企业高素质人才等资源禀赋严重不足。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面临着“管理悖论”现象。如果不重视管理,最终会因为管理能力低下而被淘汰;如果过度重视管理,则会因为忽视市场、增加成本而被淘汰。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调查,截至2008年上半年全国已有6.7万家中小企业停产,淘汰率约占20%,是正常淘汰率的4倍。在高淘汰率背景下,中小企业首先重视的是生存,而不是成长。因为生存需要,更多注重市场、资源等外部因素,对于内部管理提升无暇顾及。另外,中小企业管理提升还存在以下困难。(1)经营者和管理者自身管理素质有待提升,有其是需要建立管理习惯。(2)管理基础薄弱导致管理能力提升是个全面工程和系统工程。(3)管理会受到创业者个人魅力、创业者家族势力等因素影响。(4)管理能力提升需要学习、积累、培训和接受外部咨询,中小企业因此需要承担相应成本和费用。(5)管理效益发挥难以立竿见影,一般管理难以对中小企业对症下药,致使中小企业提升管理的愿望下降。
(三)中国中小企业存在“小的需要”
中小企业因其重要作用和自身特征需要扶持,这已成为共识。但中小企业怎么扶持?似乎多解,也似乎无解。9《中小企业促进法》制订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外部发展环境日趋改善,但我国扶持体系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扶持体系理论研究不足。对于谁来扶持、如何扶持、扶持什么、扶持谁等变量以及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不够,从而造成对于扶持机理、扶持效果影响因素等问题相对模糊。二是扶持体系缺乏引导功能。当前扶持体系过多集中于降低税负、改善融资、协助市场开拓等,基本上处于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对于中小企业真正需要、长远需要扶持不够,对于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解决不多。对于改善中小企业内部管理力度不足;三是扶持体系过多偏重于中小企业外部因素,对于中小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组织架构、战略管理等因素关注不足。即使是着眼外部,对于内外环境都起作用的,例如构建社会网络等关注偏弱。
三、提升中国中小企业管理能力的建议
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该规划非常注重中小企业管理能力提升,指出要“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管理水平,推动中小企业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并将“企业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作为中小企业成长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这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和扶持需求是密不可分的。曾主管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欧新黔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到了以提高素质为主的发展阶段。温州创新工商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殷海江认为,中小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组织管理能力建设较差,不论人员培养、管理流程、制度建设、技术研发、品牌塑造都缺乏手段,导致面对从紧的外部环境时缺少竞争力,因此企业抵抗外部风险最好的办法是练好内功。结合前面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提升中小企业管理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着力提升中小企业家管理素养
企业家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企业家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存在强的正向关系,尤其是在企业的创业阶段和快速成长阶段。10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家能力与中小企业成长和绩效具有较强相关性。Hatch(2001)通过研究发现,企业家能力提升适应能力,而适应能力则是实现企业高速发展的驱动力。Chandler和Hanks(1994)认为企业家创新能力有利于企业抓住机会,提高企业绩效水平。吴敬(2008)分析指出,企业家能力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并进一步分析中小企业家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和承担风险能力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李宝新、岳亮(2008)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论证了企业家创新能力与中小企业绩效具有线性关系。陈志辉(2005)在相关研究基础上,通过统计分析探询中小企业家人力资本存量与绩效的关系,认为高人力资本存量的企业家更能力提高经营绩效,并进一步分析人力资本各要素的贡献差异。11因此,中小企业的企业家要时刻注意提高自己的管理素养,在管理上要转变观念,抛弃那种经验式、粗放式、家族式和专断式的随意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制度,并辅之以科学的管理手段。为此,中小企业企业家要做到以下改变:一是“干”“学”结合提高自身能力素质。中小企业家在学习时要注意学习的内化和外化。所谓内化即不断从外界学习新知识、新经验,所谓外化则是要不断将自身经验和技巧通过规章制度等形式表现出来。二是“管”“理”结合注重管理系统建立。中小企业家必须清晰认识到,企业最终的竞争力是来自系统而非中小企业经营者个人能力。三是“内”“外”兼顾向管理要效益。
(二)逐步规范中小企业内部管理
管理对于中小企业是个双刃剑,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止步不前。中小企业规范内部管理的时候要注意重点和节奏,要注重方法和措施。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重系统思考和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思考即要从企业战略入手,强化基础管理,不断规范。二是注重全员参与原则。全员参与会得到员工支持。员工对于自己参与的、自己清楚的、对自己有利的决策一般比较支持。全员参与还可以集中民智,推进民主化管理。三是注重固化成果。用制度、流程和手册的形式将一些管理技巧固化下来,外化出来。四是注重借用外脑。通过管理咨询,中小企业可以增强管理的意识,增加对本企业管理状况的了解,进一步提升管理的意识。通过问题诊断与问题解决的相互探索,中小企业不仅能够解决现实问题,而且能够养成管理习惯和思维,培养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中小企业各类网络建设
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协助中小企业构建有利于管理能力提升的各种网络。一是产业积聚与集群。相同产业聚集在一起有利于享受知识性投资规模递增好处,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相互学习和借鉴。二是构建供应链。这里大企业,有其是国有大企业应该承担责任,通过供应链不仅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市场等问题,还可以输出知识、信息和管理技能。三是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跨网络学习的重要形式。所谓跨网络学习,是跨组织学习的进一步延伸,是两个不同网络间的组织学习。12各类高等院校和研究所要主动向中小企业伸出橄榄枝,即使自身社会服务功能的履行,也可以再合作中提升中小企业管理意识。四是建立中小企业大学。建议政府出资建立中小企业大学,不仅可以提升中小企业家、中小企业管理者和中小企业员工的知识和管理技能,关键可以构建一个中小企业能够相互交流的平台。
(四)不断调整政府扶持的内容和方式
篇6
1 以咨询效果为导向:合作模式中咨询主体应满足的条件
1.1 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成为咨询客户,一般应该具备三个条件[1]①:①有管理咨询需求,同时也能够认识到自身缺乏优化与变革的能力或者精力。②有财务支付能力,能够如期地、足额地支付管理咨询费用。③具备签订咨询服务合同的法定资格,并有能力履行咨询合同的相关条款。
1.2 咨询机构
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咨询机构,一般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①在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具有与咨询客户需求相匹配的管理咨询顾问。②具有指导与监控咨询项目启动、实施、检查与验收等方面的运营管理能力。③具有相当的财务实力,具有研发、投资以及顾问咨询费的结算能力。
1.3 服务顾问
能够为中小企业直接提供咨询服务的咨询顾问,一般应该具备三个条件:
1.3.1 职业道德②
①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②不接受力不胜任的咨询委托。③体现客户利益最大化。④保持咨询工作的独立、客观、公正。⑤保守客户秘密。⑥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⑦不做诋毁同行的事。⑧能够处理好科学化、制度化与人性关怀的关系。
1.3.2 基本素质③
①表达和沟通能力:可参照教师和访谈类主持人的职业要求。
口语能力;书面语能力;信息化交流能力;团体辅导能力;培训能力。
②分析和判断能力:可参照社会科学调查研究人员的职业要求。
信息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加工及假设提出;优化及变革过程中问题的决策。
③快速学习能力:可参照市场营销管理人员的职业要求。
对国际、国内环境的认识;对各个行业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对客户现状以及未来发展需求的认识;对标杆企业以及客户群各个专业模块的共性认识。
④创新工作能力:可参照专利工作人员的职业要求。
应用咨询的概念创新;咨询方法与工具的创新;咨询方案的创新。
⑤承受压力能力:可参照销售业务人员的职业要求。
有坚定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有顽强的克服困难的毅力;有充沛的精力。
⑥随机应变能力:中小企业在供、产、销等诸方面突发事件比较频繁。
包括来自客户的变化;来自咨询机构的变化;来自外界环境的变化。
1.3.3 专业素质
一名优秀的管理咨询人员其专业素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①管理学专业领域的素质
管理学的一级学科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而其二级学科更为丰富,以上学科尤其是工商管理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加上与此相关的管理实践经验,均是中小企业管理咨询顾问所必需的。
②管理咨询专业领域的素质
根据中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专业计划,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开设了企业管理咨询这一课程,就其先后所使用的两个版本的教材来看,最初的教材[2]是按照企业管理职能来划分咨询模块的。最新的版本[3]是按照企业管理咨询自身的发展历史与学科逻辑来划分咨询内容的。前一版本主要适用于职能比较清晰的大中型企业的管理咨询,而后一版本也同样适用于职能比较模糊的中小企业的管理咨询,这两个版本都是企业管理咨询顾问应知应会的专业咨询知识。
③人类知识体系各专业领域的素质
人类知识体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哲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三个大类,而企业管理以及企业管理咨询所需要的知识则是上述学科的集合。当然,这里所说的企业,是所有企业的集合。这里所指的知识是广义的知识,不仅仅包括理论知识,还包括由上述诸学科所引发的实践经验。
2 以咨询项目为核心:中小企业咨询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特殊性
类似于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咨询项目及其管理也是管理咨询工作的核心。中小企业管理咨询虽然也有项目一说,但是,与战略目标明确、组织结构完整、人员配置齐全、职责分工清晰的大型企业相比,大多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所实施的咨询项目则显得很不完美。
①项目建议书:预备调查的结果,签订合同的依据
中小企业的项目建议书,一般其假设均不够成熟,而建议书往往也比较模糊。
②咨询合同:以咨询项目为基础,明确双方的权责
中小企业的咨询合同,一般仅仅是项目内容与项目实施的一个参考凭证而已。
③项目工作组:双方的工作组以及共同的联席委员会
客户方面的项目组一般都很难独立开展工作,而联席委员会在企业里则属于一个矩阵组织,因此在联席委员会中矩阵组织所有的缺点几乎都会显现出来。
④项目管理:项目的计划、组织、协调、领导与控制
由于管理咨询顾问在企业里只有统御权和专长权,而没有法定权、奖励权和强制权,因此,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其主导性往往会严重地受制于企业管理人员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员。于是,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过程中有必要建构一种管理咨询的合作模式,以促进双方正视问题、履行职责,实现合作共赢。
3 以咨询过程为对象:咨询合作模式的基本框架
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合作模式的建构,始于管理咨询顾问对中小企业现状的认识,终于咨询目标的实现。其中,管理咨询过程分为纵横两个维度(如图所示),纵向维度即“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冰山模型图”,横向维度即“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合作模型图”。中小企业的管理咨询过程,可以概括为以咨询项目进展为主线,以咨询服务双方的互动为两翼,形成既独立运作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验证的一体化框架关系。管理咨询工作的实质,是管理咨询顾问推动企业“冰山”从起点到终点并实现改善、优化和变革的全过程。而管理咨询顾问所需要改善的内容,大多在“水面”之下,即终点的“冰山”必然要优于起点的“冰山”。
3.1 企业现状:问题=标准-现状④
对现状进行调查与诊断,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比标准进行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所在(即“水面”之下),在此基础上起草诊断报告并策划改善方案。参考标准有四个:标杆企业;行业水平;历史发展指标;未来战略目标。
3.2 项目实施:实施计划=企业基础+发展周期+变革类型+项目管理+服务方式
根据企业基础、发展周期,选择企业变革类型、项目管理的内容,最终确定咨询服务的方式。使“冰山”适度地浮出“水面”,更加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3.3 咨询目标:咨询目标=改善目标+优化目标+经营目标
这里所说的咨询目标,是指企业通过咨询项目的实施所要实现改善、优化以及经营的目标。其中,改善工作一般均在“水面”之下,其咨询工作及其咨询效果评估都必然有很大的难度。通过上述分析,在此给出中小企业管理咨询的合作模式图:
[咨询机构][管理咨询顾问][指导/干预][项目实施][学习/实施][企业管理人员][企业客户][企业现状][调查/诊断][展示/反映][设计/策划][参与/认定][总结/分析][总结/分析][描述/评估][咨询目标][描述/评估]
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合作模式图
篇7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创新;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078-02
1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现状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占整个企业总数的95%以上,对GDP的贡献率超过50%,提供了75%的就业岗位。与这些数据相比,而中小企业面临的发展瓶颈日益严重,经营困难加剧。根源就是我们的企业长期以来普遍创新不足,企业从产品到技术、从管理到品牌、从机制到理念,与国外同行先进水平相比,其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仅就专利一项指标看,2008年中国全球专利申请量为6089件,低于韩国的7908件,仅为美国的11.5%,日本的21.7%,德国的33.8%。创新不足,必然要更多地依赖进口,必然更多地采取OEM,经济发展模式也必然是粗放型、外延型的。创新是一个民族之魂,也是一个企业之魂。企业创新是中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根本保证。
2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相关理论
2.1 什么是创新和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从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概论》中提出“创新”这一概念,在熊彼特看来,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人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5种情况:(1)采用一种新产品或一种产品的新特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
企业管理创新是指创造出世上至今没有的或改善已有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动态过程。也就是根据市场和社会的变化,重新整合人才、资本、科技要素,不断创造出使用价值更高、相对成本更低、个性更鲜明的新方法和新产品,既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又能尽到社会责任。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涉及各个方面: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制度创新、管理组织创新、业务流程创新、财务管理创新、技术管理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等。
2.2 进行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始终处于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结构调整、生产相对过剩和买方市场机制的交互作用,促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管理创新,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能否不断超越自我和竞争对手,跃上新的台阶,关键是看企业的管理是否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实际的需要,这就使得管理创新成为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永恒主题,特别是在当今时代,企业管理创新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3 如何进行中小企业管理创新
在知识化、信息化时代,搞好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加强战略创新
战略谋划是企业的灵魂,战略管理关乎企业的发展方向。纵观像IBM、微软、通用汽车等知名企业,都对大约50年内的发展方向做出战略规划。反观我们的企业,最薄弱、最忽视的环节就是战略管理。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战略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抓紧抓好。要有全球眼光,国际视野。所谓全新视角,一是全球化视角(世界经济贸易全球化、行为规则国际化、政治经济一体化);二是信息化视角(主要是瞄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先进科学技术群);三是“中国化”视角(即把全球化、信息化的普遍原理和规则同中国的企业实际相结合),摒弃传统做法,创新战略思想。企业的战略选择最重要的是盯住市场进行的“转型”与“升级”。“转型”,即意味着企业由原来的产品及相应的生产销售模式,转而生产一种新的产品或替代品及相应生产销售模式(商业模式);“升级”,即意味着企业由原来的技术等级、标准规范、管理水平提升到新的等级和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企业重要的战略选择是:从热衷于“数量扩张”转变到用心“做优做强”;从追求“多元化”转变到用心“做好主业”。
3.2 推进制度创新
组织创新是管理创新的组织保证。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没有合理的、健全的、科学的制度体系,提高核心竞争力就是一句空话。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尚有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这其中最大的矛盾、最深层次的问题莫过于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现阶段推进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目标就是建立起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核心就是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一是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造,实现企业组织形式创新。从国外企业和上海、广东的做法看,母公司股东一般不少于4-5个,股东持股比例在20%到30%之间。为此,中小企业要加快改革,完成股份制改造,建立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企业组织形式。二是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建立健全责权统一、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当前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董事会,处理好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关系,防止内部人控制和一人说了算。三是规范母子公司关系。变行政隶属关系为产权关系,集团公司对权属企业由管企业变为管资产。要缩减母子公司的层次,提高管理效率。母子公司管理层次一般应控制在三层以内。
3.3 加强科技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创造知识产权、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柱和持久发展的动力。一是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把技术创新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做到既有集团总部的创新,又有生产经营各环节的创新;既有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开发,又有中长期发展的新技术、新产品储备。借鉴美国卡特彼勒公司的做法,将技术研发中心分为开发部和研究部两个部门,开发部负责3年以内新技术研究开发,研究部负责4-10年长期技术发展研究,这样可以使企业有能力进行技术储备,也更容易创造专利。二是拓宽技术创新途径。在建立健全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深化产学研联合攻关,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要与知名企业、高等院进行各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和交流,共建研发中心。三是加大技术研发费投入,用足用好提取技术开发费的政策。按照国际上比较一致的看法,研发资金占销售额1%的企业难以生存,占2%仅能维持,占5%才有较强的竞争力。今后中小企业应尽量保证研发资金占销售额的比重达到3%-5%。
3.4 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场革命,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世界500强企业中,信息技术投资超过生产设备投资的企业达65%,而企业网络技术投资的回报率则高达10倍以上。当前,中小企业要以推行ERP管理技术为重点,积极对企业主导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和供应链等进行整合、改造。一是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控制系统,带动生产方式创新,实现生产管理智能化和柔性自动化;二是用信息技术提高企业技术开发流程的效率和工艺水平,带动技术创新和开发设计手段创新;三是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带动财务管理、成本管理、信息管理和基础管理创新;四是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物流系统和采购销售体系,构建企业信息门户和电子商务平台,带动供应链管理创新。
3.5 加强财务管理创新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也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环节。一是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以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为指导,根据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形式,实行不同层次的、合理高效的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企业成本费用、资金结算、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等各项内控制度,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二是下大力气压缩应收帐款和产成品资金占用,坚持以销定产、以销促产,加大库存积压产品的处理和呆坏帐核销力度,使两项资金的占用保持在合理水平。三是切实搞好资本运营。企业经营管理者要认真学习资本运营知识,把握资本运营的主要方式和具体运作途径,加快由产品经营向资本运营的转变。
4 结语
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管理创新。中小企业管理创新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企业的总体面貌最终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管理创新
一、中小企业管理现状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生存瓶颈越来越严重,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中小企业在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和增加就业机会、维护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中小企业的经营困难尤其是融资困难已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
有专家指出,中小企业需具备三大优势:本土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而贸易壁垒逐渐被打破,不同的生产要素将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本土优势所剩无几;形成后发优势的前提是必须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小企业要想取得一定的比较优势,必须在自身所处的价值链中打造独特的创新能力。企业创新是中小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培育和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管理创新相关理论
1.什么是创新和管理创新
自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创新”(innovation)这一概念至今,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和系统的创新理论体系,并在引领世界各国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熊彼特看来,“创新”包括以下内容:
(1)引入一个新产品或提供一种新的质量;
(2)引进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新的市场;
(4)开拓并利用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
(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例如建立一种垄断地位。
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包含的范围很广,涉及技术性的创新(如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及非技术性的创新(如服务创新、组织管理创新或制度创新)两大方面。
管理创新则是指组织形成创造性思想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过程。即富有创造力的组织能够不断地将创造性思想转变为某种有用的结果。管理创新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三个方面:管理思想理论上的创新、管理制度上的创新、管理具体技术方法上的创新,三者从低到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2.中小企业进行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领导能带来有用的变革使生机持续不断,管理能带来秩序使事情高效运转;领导自身永远不能使一项活动年复一年地按时、按预算保持运转,只有有效的管理才能使企业保持高效的运转。
只有将管理和领导结合起来,才能带来颇为满意的效果,形成企业强有力的生存、发展能力。尤其是在变化日益频繁复杂,效率越来越决定竞争成败的现代环境条件下,更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与强有力的管理共同作用。若两者都不具备或都很弱,则宛如一只无舵之船再加上船体还有大洞;若两者只具备其一,不一定能使情况变得更好。没有领导相结合的强有力管理可能会导致官僚主义,令人感到压抑,为了秩序而维持秩序;没有管理结合的强有力领导会变得以救世主自居,形成狂热崇拜,为了变革而变革,甚至变革是朝着完全不理智的方向发展。
三、中小企业如何进行管理创新
那么中小企业如何进行管理创新呢?有三类因素将有利于组织的管理创新,它们是文化、组织的结构和人力资源实践。那么要着重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同时还要兼顾其他因素。
1.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进行文化创新
从文化因素看,充满创新精神的组织文化通常有如下特征:接受模棱两可,容忍不切实际,外部控制少,接受风险,容忍冲突,注重结果甚于手段,强调开放系统。在企业环境中一方面经济环境影响着管理活动的过程,另一方面文化环境也深刻地影响或制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管理活动的运行。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创新、创造的源泉,企业文化是企业特有的,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提炼出来的,它具有独特性。一种开放的、尊重个人的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中小企业发展最需要的。
中小企业必须抓住两点建设企业文化。一是要培育企业独特的企业精神。中小企业必须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独特的企业精神能使企业全体员工团结一致,充满凝聚力和活力,使得企业长盛不衰。二是要提高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企业和创造型企业,为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全方位服务。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对手更快更好的能力,这样企业才能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和市场,及时熟悉、解决新问题。创建一个学习行企业,在企业内部形成自觉学习、团队学习的氛围,不断吸收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2.建立高效的企业管理体系
从组织结构因素看,有机式结构对创新有正面影响;拥有富足的资源能为创新提供重要保证;单位间密切的沟通有利于克服创新的潜在障碍。
很多企业都建立了ISO9001管理体系,覆盖了人力、设备、工作环境、采购、产品开发、生产等众多环节。但ISO9001并不是企业管理的全部,因此企业还会根据各种管理需要建立诸如企业内控体系、供应链管理体系、设备维护管体系等。为了持续提高竞争能力,企业还会不断地吸纳和应用各种新的管理理念与方法,这些理念和方法的引进一般都以项目实施的形式展开,并随着项目的结束而给企业留下一套套新的管理流程。不管企业引入并建立了多少种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企业的业务流程最好只有一套,企业的业务人员在工作时只要严格按照这套流程中所规定的要求开展工作即可以满足所有管理体系的要求。
在这策略中,战略管理是很重要的一环。著名的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教授曾经说,战略将找出企业独一无二的定位、明确地取舍各项活动,以及紧密整合各项活动。战略的观念要通过组织成员的期望和行为而达成共享,以此把全体员工聚合在一起,有利于实现战略目标。这种观念被称之为“企业理念”。
3.人员激励机制创新
在人力资源这一类因素中,有创造力的组织积极地对其员工开展培训和发展,以使其保持知识的更新;同时,它们还给员工提供高工作保障,以减少他们担心因犯错误而遭解雇的顾虑;组织也鼓励员工成为革新能手;一旦产生新思想,革新能手们会主动而热情地将思想予以深化、提供支持并克服阻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归根结底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优秀人才的引进、开发和合理利用。专业技术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要长期生存发展,就要靠专业人才来管理,来进一步研究新成果、开发新产品,提高新工艺,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科技兴企、科技创新、科技发展。为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和有效的专业技术人员竞争激励机制。
4.加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在综合国力竞争愈来愈体现为科技竞争的新形势下,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自主创新是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是突破贸易壁垒的有效手段。
自主创新能力直接决定着发展中国家的出口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竞争优势大多是建立在劳动力价格低廉以及产品低价格基础上的。虽然这种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商品出口量的增长,但容易导致国际贸易摩擦,使一些国家频繁对我国出口商品设置各种贸易壁垒。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实现出口商品结构转型,是应对国际经贸摩擦、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5.加强品牌管理,进行品牌延伸
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我国企业必须重视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战略,必须善于整合品牌,以此提升企业竞争力。本文分析了如何提升品牌竞争力,并针对个品牌路径提出提升策略。
所谓品牌延伸是指一个品牌从原有的业务或产品延伸到新业务或产品上,多项业务或产品共享原有的品牌资源;也就是说它是利用已经取得成功的品牌来推出新产品、新业务、新项目,使新产品、新业务、新项目开始市场运作,获得原来品牌力量的支持。品牌延伸是实现品牌无形资产转移、发展的有效途径。
品牌延伸一方面在新产品上实现了品牌资产的转移,另一方面又以新产品形象延续了品牌寿命。有了新产品或更新换代产品,品牌重新证明自己的价值,跟上了时代的要求。面对激烈市场竞争,企业要想谋生存求发展,把企业做强并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根据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竞争能力和企业自身的经营条件,结合不同品牌竞争路径特点,扬长避短,走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品牌竞争路径。
四、小结
企业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源和动力。通过管理创新,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各项企业管理制度,培育和实施先进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人员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使各种生产要素有机结合,资源实现了优化配置,生产效率提高,从而保证企业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企业管理创新事关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企业的总体面貌最终起着决定性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文士,李晓光.管理学原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傅建华,韩文亮,黄文灼.上海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篇9
关键词:诚信;中小企业;企业管理;作用;策略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在全球的地位逐渐提升,这些都是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优势。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经济领域中各种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各种坑蒙拐骗现象时有发生,中小企业偷税漏税现象明显,企业恶意逃避债务额巨大;各种银行不良贷款频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国民经济在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多中小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扩大销售规模、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在不断扩充市场份额的同时,中小企业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为了销售产品不择手段、坑蒙拐骗,为了降低成本不惜制假售假,为了逃避责任不履行合同,还有中小企业中存在的三角债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可见,中小企业的诚信缺失问题已经严重危及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各方面。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素来就以“以诚为本”“以信为基”作为传统美德。目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完善,一方面不能够仅靠我们历史传统美德孤立进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积极参与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
一、诚信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中小企业的经济行为是否合理、是否科学不仅反映在资源的节约上、效率的提高上,还更在于不能损害他人利益上。可见,诚信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一)诚信能够为中小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备的品质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促进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最根本动力就是物质利益的驱动,功利原则也就成为中小企业经营活动中必然的原则。在功利心的驱动下,失去诚信约束的中小企业一定会产生见利忘义的主观性冲动,如果客观条件具备,很多中小企业必然会出现欺诈行为。作为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只有坚守诚信的基本原则才能使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严格遵循市场规则,保证自己逐利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才能避免在中小企业中出现假冒伪劣、欺诈行为的发生,才能够保证中小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人类必须停下脚步对自己的行为、生产等进行全面的反思。可见,中小企业一旦具备了诚信的品质必然会产生诚实守信的约束力,这样也为中小企业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奠定基础。
(二)诚信能够为中小企业自身形象的塑造提供基本条件
清朝末年的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在创办胡庆余堂的时候就亲自制作了一块匾,上面写着“戒欺”二字。胡雪岩曾说: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救世,不以劣品谋取厚利。之所以胡雪岩的胡庆余堂能够在晚清时期在中外闻名、经久不衰,主要就是同这块“戒欺”匾有关。经历了三百多年发展的同仁堂如今仍屹立在杏林,这主要是由于同仁堂始终坚持的就是“炮制虽繁却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这也是同仁堂始终坚持的店训。日本松下集团的松下幸之助之所以在经营中取得成功,靠的就是“诚信”二字。在中国商界的今天,各种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之风愈演愈烈,但是,海尔集团始终秉承着“真诚到永远”的思想和原则,这也是海尔集团在短短的十六年时间中从一个亏损几百万元的街道小厂,成长为年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的基本条件。因此,诚信能够为中小企业塑造自身的形象,提升管理效率奠定基础。还有我国的联想集团,经营多年来一直在商界保持着诚信的形象,特别是在银行贷款上,更是及时归还每一笔贷款,上世纪初,联想集团为了按时归还银行贷款,宁愿自己损失了一百多万元。虽然从表面上看,联想集团为了保证自己诚信的形象而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是联想集团的这一举动使其在银行、社会上树立了自己良好的品牌形象。正是由于始终坚持诚信的理念,联想集团才逐渐从一个仅有11个人的、资产仅为20万元的小公司成长为拥有一万多员工、年销售额几百亿的跨国集团。
(三)诚信能够为中小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供重要保障
中小企业在进行交易活动时会产生各种交易支出和费用,如:交易中发生的谈判签约费用等。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追求的共同目标就是——交易成本的最小化。如果企业的交易成本太大,那么企业就会选择其他的手段来降低成本。佛语中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此,守信与失信的关键环节就在于利益问题。那么诚信到底有没有用?这些都需要在利益上见分晓。我们从根本上看,不管是商业诚信、银行诚信,还是企业的诚信、个人的诚信、政府的诚信,都同经济交往、社会交往中的互利关系密切联系。换言之,坚持诚信、巩固诚信、完善诚信、建立诚信是人类社会交往中避害趋利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可见,中小企业在其生产经营中讲诚信、坚持诚信,能够对有效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充分的利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为全面推动中小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提供动力保障。
(四)诚信能够为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成为资源争夺的竞争。为了保证中小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快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亦即: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长期性的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在新经济时代大环境的影响下,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单指企业某一方面的能力,不是企业单独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而是在价值观影响下的企业各项资源的整合能力,简单而言就是企业各项行为能力的总和。中小企业一旦形成和具备了这种核心竞争力,其他中小企业是很难效仿的,这也是中小企业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要想做得更优秀、更具有竞争实力,不仅仅是技术提升、管理制度制定的问题,而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企业内部员工共同追求的一种企业文化,一种企业内部管理层面上的东西。这是很难移植和效仿的。如果一个中小企业从一开始经营就将圈钱、盈利、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放在核心价值观的首位,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抛于脑后,那么这个企业肯定无法长久。因此,只有坚持诚信的原则才能使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才能使中小企业经久不衰、长期健康地发展下去。
二、加强中小企业诚信建设的有效对策
“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社会无信则不稳定”,因此,诚信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更直接对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名声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只有在良好的诚信环境中,中小企业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一)加强中小企业的思想道德建设
要想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中长期发展下去,中小企业必须将诚信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并将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如:企业的领导者必须率先垂范,做出诚信的表率,不能只说不做,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再如: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打造企业的诚信形象;加强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经常记住对员工的许诺,不要敷衍了事。
(二)加强中小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要想切实加强全社会的诚信建设,就必须在全社会建立以诚信为本、重操守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也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都记得在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期间,人们谈论最多的也是商家、企业的诚信问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建立以诚信为本的思想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解决中小企业的诚信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如: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三)加强失信的惩罚力度
这就要求我国的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完善信用法律体系。社会诚信环境的构建不仅仅依靠的是苦口婆心的劝说,个人道德和良心的约束,更重要的还需要依靠法律的规范和制约。在法律的规范下,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有效化解信用风险的发生。一定要加强对失信的惩罚力度。
三、结束语
造成我国中小企业失信的因素有很多,有来自外部的因素,有来自企业经营者与企业内部的因素。中小企业的失信问题主要根源在于社会,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诚信缺失问题更加明显,在全社会建立诚信的氛围也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和分析,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为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徐琴.浅析我国企业诚信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6):74-75.
[2]李彬.基于信任视角的文化与经济研究[J].经济研究,2015(8):180-183.
[3]雷震.集体与个体腐败行为实验研究[J].经济研究,2013(4):143-15.
篇10
【关键词】中小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企业管理
0.引言
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活跃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领域,企业生存发展的环境也相对动荡多变。所有这些外在要求使得企业需具备强大的应变能力,来增加柔性并迅速响应市场机会。而这些特征,正是所谓项目的本质特征。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新机制引入快,因此在中小企业的优化升级中,可学习借鉴项目管理的管理模式方法。
1.中小型企业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1战略思维短视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战略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生存潜质。目前部分中小企业将战略定位在生产管理上,忽视了研发和营销的管理。这种战略并不适合当前市场经济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因为技术的不断更新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产品的销售并获利是企业的最终目的。
1.2管理模式不科学
中小企业中很大一部分属于个体、私营性质,常有企业领导者集权严重的现象,且因缺少一套适合于企业的组织结构以及经济管理的理论方法不当而导致的职责不分,越权行事;经济管理较混乱,财会信息有失真现象等问题较普遍。
1.3成本管理粗放
成本和费用管理问题是企业强化内部管理的关键。企业由于缺少成本核算的环节或成本核算不实、事后算账的行为可能会导致中小企业产品定价不准,成本费用过高,削弱市场竞争力。
2.中小型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的比较
中小型企业管理的关键在于如何能有效地组织运用和管理资源,在质量效率和成本上获得竞争优势;而项目管理是依照项目的需要,在给定的资源约束下,以人为主体,对投入项目的人机料法环进行优化组合,对进度、质量、成本、等目标进行综合管理控制,以达成项目所期望的多个目标。这与中小企业开展升级的目标、内容和要求是一致的。
项目管理与传统的企业管理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项目管理注重综合性管理,跨越部门的界限。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不同,其层级关系不甚明显,部门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在这一点上,相比于大型企业管理而言,中小企业的管理更趋近与项目管理。而项目管理的管理方法日趋完善,但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还未形成系统的管理方法。
以上描述为其借鉴项目的管理模式成为可能。
3.中小企业管理中借鉴项目管理的模式,以解决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是一个复杂动态开放的系统,有效的借鉴项目管理模式必须能根据企业战略要求,整合企业范围内的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从企业整体发展角度出发,分析、识别、评价其面对的所有活动并实施相应的管理策略。且应以管理目标的实现为核心,以系统方法、管理组织为其支持要素。
3.1目标管理
针对中小企业战略目标制定中存在的不足,可借鉴项目管理中目标管理模式,建立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系统,包括战略目标和多个子目标,目标因素之和应完整的反映上层系统,并体现企业相关者对企业的要求;各目标间应平衡资源,不可偏废。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应是结构分明,并具完整性和均衡性。参见图3.1
图3.1企业战略目标系统
3.2组织管理
中小型企业在创业初期,因其规模和可调配的资源有限,且通常以企业项目任务为导向,可借鉴项目管理中矩阵式的组织方式,便于将资源综合协调利用,并及时对客户的要求做出反应。且这种结构打破了中小企业传统的以权力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用分权、合作、民主代替集权领导,有利于企业内部的统一指挥、协调管理,并能从根本上扩大企业内部的改革创新的途径。且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致其团队感更强,可避免因矩阵式结构而产生的内部协调沟通等问题。
3.3成本管理
计量方法:开展成本计划工作,将计划成本逐层分解,将各种材料的消耗,机械设备的损耗程度,工作效率的高低和劳动组织水平等在经济成本中反映出来,便于累积企业成本管理的数据,并可作为落实责任制的依据。
绩效分析:用挣值法分析绩效,参见图3.2。
图3.2挣值评价曲线图
其中,ACWP表示实际开支,BCWS表示计划完成工作的预算,BCWP表示实际完成工作的预算,SV表示进度偏差,CV表示费用偏差。挣值分析法通过分析以上几个参数,达到加强成本控制,有效监管企业各项工作绩效的目的。
3.4质量管理
在企业产品研发和日常管理中引入项目全面质量管理的控制方法,以打破中小企业发展步伐停滞不前的现状。企业中工作进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质量控制的对象和重点不同,这需要在工作过程中加以识别和选择。将质量控制的对象与事先制定的标(下转第30页)(上接第106页)准相比较,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上过程用PDCA循环加以控制。通过检查,将遗留问题送入下一个循环为其提供数据资料。通过循环,企业将向着既定的目标持续发展提升。
4.结语
项目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管理技术与具体项目过程相结合的产物,既是管理技术,又是一种应用技术。在中小企业中借鉴项目管理的模式,使企业更注重人的因素、客户、柔性、变革。但在中小企业中应用项目管理的模式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应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总结,根据中小企业自身的业务领域,灵活地运用项目管理技术,才能产生巨大的经济与管理效益。
尽管我国众多中小企业尚未采用这种做法,但在许多企业中推行项目管理模式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目前又在积极探索建立企业层面的项目管理应用体系,整体的管理模式或将出现较大转变。■
【参考文献】
[1]乌云娜,陈文君.工程项目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
[2]陈玉霞.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0 (03).
精品范文
10小企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