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甲卷语文作文范文
时间:2023-03-16 19:17: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国甲卷语文作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根据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锁定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应该是高中作文教学的总纲,兹摘录几段加以探讨。先看有关写作的第一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纠正为文造情的不良写作倾向。”
“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实际上明确地告诉考生,社会生活是作文写作的大范围。我们认为社会生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生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一切事情,大而言之,包括世界风云变幻,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包括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等方面。一言以蔽之,要求考生具有“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胸襟。其次,社会生活又有狭义之别。狭义的社会生活是指学生的狭小生活范围,即学生的家庭生活,学生的学校生活,也就是所谓的学生“简单的社会生活”,但我们认为学生的社会生活,主要是指后者,即学生的狭义生活,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以及对这些喜怒哀乐的感受。
这样看来,学生成长的经历,成长过程中的感悟体验,显然就是高考作文写作的主要和重要话题。
“高考新课程标准”在原文的第二条中也有类似表述:“根据预定的写作目的搜集素材,可采用走访、考察、座谈、问卷等方式进行社会调查;也可通过图书、报纸、期刊、文件、网络、影视、录像、录音、照片及口述记录等途径获得有用信息。”第五条中“口语交际教学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努力选择高中学生关心的、贴近生活的交际话题……”,学生可走访考察的范围,也只能是狭隘的社会生活范围,即我们刚才所说的学生的狭义生活,而第五条中“学生关心的、贴近生活的话题”更明确的指出学生成长的过程,成长过程中的感悟体验是中学生写作的范围之一。
那么,那些大的时事热点,是否是高考作文话题的重点呢?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第一条表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可推知,时事热点,特别是有关能体现主流价值观的事件,反应时代风尚的事件,折射时代弊端的事件等等,无疑也是高考作文的重要话题,也需要学生特别关注,因为这些事件,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但毋庸讳言的是,这些时事热点话题,尽管有几年直接出现在考题中,但更多的是通过一些生活小事和这些时事热点话题暗中吻合,而不以直接的方式出现,因为即使从避免猜题押题的角度看,也不可能以直接的方式命题。
二、从2013年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来锁定
我们从全国各地的作文题目中筛选一些作文命题来分析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向。
先看全国新课标甲卷(题略)。全国新课标甲卷作文命题的主要角度,大家都概括为“同学间的人际关系”,全国新课标甲卷的作文题明显仍旧延续了近年来“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的主题,作文范围仍然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符合“新课标”的“思考生活、感悟人生”的精神。也体现了当代基础教育关注青少年思想情感导向的主旨,体现新课改让学生有话说,让学生充分表达与增强交流的能力。
全国新课标甲卷的作文命题,材料贴近社会与学生实际,同学们可以很快地联想到前段时间人们极为关注的复旦大学投毒案、清华大学朱令中毒事件,同时很快就能确立主题,因为这些都是学生生活范围的事情,关心关爱他人、包容他人、和谐共处等都可以写。
全国新课标甲卷的作文命题,从形式上看写的是学生狭义的社会生活,但实际上是和当年的社会热点密不可分的,紧紧暗扣当年的社会热点。
这篇作文从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入手,切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导学生由社会新闻反思自身。在导向上,强调和谐美好的同学关系,奠定了作文写作的健康导向。
其他如上海卷“更重要的事”,用王安忆的话概况“不要尽想着有用,而更多地想些无用的价值……”作文题目思辨性较强,明显要求考生能用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而辩证的观点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
江苏卷“探险者与蝴蝶”,提倡考生关注自然,关注客体,关注生态,体现了贯穿不变的人文情怀。当然也可从“大小之辩”,重视微小的力量等话题落笔。
湖南卷的第一则材料体现的是“为了理想而执着不懈的梦想追求”的主题,第二则材料“强调守望亲情,守护宁静生活方式”的旨意。青春的本质在于追求梦想,在梦想的选择与追寻过程中,生命的意义也由此彰显;坚守宁静的生活方式,守望真挚的亲情,感受生活中的点滴温情,也能彰显生命的本质和真谛。这两则材料所涵盖的是基本的主流价值观,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树立的,必不可少的价值观。
辽宁卷的“沙子和珍珠”,很显然地把沙子和珍珠进行了对比,可写的角度很多,比如要有个性、独创性,要甘于平庸,要立志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珍贵和平凡都是相对的,等等。
重庆卷要求根据大豆变成了豆腐彻底改变了命运来写文章,话题仍然是基本的常见话题:创造、创新;变革、变通;机遇、机缘;融入、和谐、认同、升华;事物的丰富性、多元性等等。这则有关大豆、豆腐、佳肴的材料,看似平实,实则内蕴丰厚,涵盖深广,特别是结尾“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学生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从方法论、价值观等角度锁定话题,充分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其他如全国大纲卷、北京卷、四川卷等等,都分别不同程度地从学生生活的大范围和小圈子来命题立意。
通过对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趋向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种种事件的体验和感悟无疑是高考作文的写作重心。即使那些时事热点也是通过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反应出来,而不是以直接的方式命题。
篇2
关键词:现实性;语文味;全国高考
2016年全国高考语文Ⅰ卷现实性强,语文味足。当现实性遇到语文味的时候,考试的本质内涵才能得以体现。本分析基于安徽省首次重新使用全国卷的感受。
一、现实性的充分体现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一个口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体现在实际执行层面。作为高考的固化因素,是最切实的体现方式。
一是语言材料的现实关照。设题的材料具有较强的现实性,比如第14小题的语病材料,从创新创业到新能源汽车再到互联网都是现实性十足的。在选考的小说与人物传记之中,也强烈渗透着现实色彩,这是最语文的征兆。六安爷的“过瘾”,不光是动作习惯,更是心理依赖,是生活习惯。“锄”作为农具,标志着农业文明,随着时代的变迁,三农问题越发显得突出,即便不被工业侵蚀,农业也会产业化、集约化。小农耕作方式必定要退出历史舞台。在这个层面上阅读理解,会引发学生对现实的深度思考。
二是表达的现实关照。第17小题关于“中华文化体验”的表述,将传统与现实融为一体。特别要说的作文,这是表达的重中之重。
用漫画作材料,让考生就事论事,发表看法。有专家指出这一形式叫任务趋动型。漫画中的内容,是当下现实问题的一个侧面,对孩子的奖惩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分数。这是孩子之痛,也是教师之痛、家长之痛,更是社会之痛。
比较去年的作文题,同样是就事论事。在形式上把文字变成了漫画,但实质是一样的。两相比较,今年的作文题则远不如去年。
去年的作文题是分别给父亲、孩子或警察写信。这一任务趋动,指向现实的广度与深度都是强大的。首先是书信这一形式,当下感觉人们已经不知道要写信了,这一传统的应用文真的不应该消逝。
交通文明是现代人最需要具备的品质。在当下公民的交通素养还没有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我们已经进入汽车时代了,科技的发展远远跑在我们前面,而缺失的文明交通素养成为社会和谐的重大隐患。对“父亲”这样的交通参与者,对他有要求是必须的。再说了,父亲在孩子面前要成为榜样,同时也要尽一个公民的责任。
作为孩子,当父亲违法的时候,不是考虑听家长话,而是站在公正客观科学的立场,这似乎不是好孩子应该做的,甚至还有点“不孝”,但这正是一个好孩子的榜样。对怎样做才是好孩子的讨论,有助于考生明辨是非。
对警察也同样具有挑战性。他处理的不是家事,公权力对家庭内部事务的介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交通违法,不是家务事而是社会事。警察不能认为孩子反映家长是家务矛盾。
如此来说,去年的作文表达关乎的现实面广,考生表述的余地大。而今年的作文绝大多数的考生都会围绕学生考试的成绩来说事,无外乎就是成绩好被奖赏,成绩差了被责骂,进而呼吁家长、社会不能仅以分数来作为奖惩的唯一标准。不管怎么说,话题都围绕这狭小的层面,缺乏社会面的其他维度,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考生表达的现实关照度。
二、语文味的充分体现
国考应充分体现语文味,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学好语文,领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让我们继承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有思想有灵魂。
以文言文考查为例。安徽高考分别是文言实词考一题,文言虚词考一题,文段整体理解考一题,然后就是两句翻译。这样设题相对全国卷来说,则幼稚多了。因为考查文言实词虚词可以与翻译合并,翻译的句子中重点实词虚词,还有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都可以得到体现。
全国卷中的句读考查则充分体现了语文本质要求。对大多数国人来说,多数时候不需要对文言文有精准的字斟句酌,只需要了解大意即可。只要大致明晓停顿,也基本上会知道语段要表达的意思。所以考查句读才是真正的考查。
还有就是文化常识。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重要的信息就存储在文化常识中,熟悉一点,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会顺畅一点。
全国卷坚守语文本色,在阅读材料文本的选择上顾及文化传统,与语文有相当的关联度。今年对甲骨文的考查,透过文字让考生感受历史文化的真实感,是十分高明的。
语文味的体现重在两个大阅读的选择上。早些年,多数考生选考的都是人物传记,而不选择小说,认为小说难而人物传记容易。其实,在语文视角下,两者之间不存在选择性,只有考生的个人偏好而已。
五选二的整体理解,选考是相等的。小说阅读理解的第(2)小题,要考生说出“锄”的寓意,这要求考生能够分析出小说要素所承载的内核,从人物、环境、情节、主题等方面概括就可以了。而人物传记的第(2)小题则明确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也就是要罗列出传主“标志性年份”所表述的内容。小说考查第(3)小题涉及到语言分析,而传记第(3)小题仍然是如此。而第(4)小题的考查也几乎相当,是就文本的主题作探讨。这样说来,选考也是在文学框架下的选择,而不是语文之外的添加。
三、学科特点的充分体现
当现实性遇到语文味之后,重要的支点是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否则,语文就不是语文了。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问题的切口要小。考试相对要求有客观的评价标准,最大可能的在肯定主观意志的同时保持客观公正。那么设置问题的切口就要小点,以防止过宽的解读而推动客观的评价标准。像第(10)小题的名篇名句默写,安徽卷考试就是机械的上句对下句,这是典型的死记硬背,不足多谈。全国卷则完全改变了这一考查形式,变为理解型默写,这就要求考生对诗文有整体理解,在知其所以然的基础上知其然。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设置背景性提示语时一定要切口小,让考生准确找到对应句子。今年的全国Ⅰ卷比往年又有进步,设置提示语时具体精准。第(1)题回答蚯蚓坚强专一的表现是具体的,第(2)题对当下的形势分析判断是具体的。这样考查,就是考查对名句的掌握程度,包括一些较为冷僻的字。
古诗词鉴赏更是如此。如果切口大,则主观性会太强而影响分数的认定。第(8)小题具体问四句话描写的是什么景,为什么要这样写景,这样就有抓手了。第(9)小题具体到典故的运用及其表达的情感,同样是小切口设问。
二是思维品质的考查能够充分体现。除作文外,语文考试在其他方面也要体现对思维品质的考查。第17题,图文转换。现在是读图时代,许多文字性表达都通过图表直观简明表达了,而将图表内容转化为文字表达,考查的正是思维品质。简洁、精确、流畅且合乎逻辑的文字表达,看似容易,实则不易。第16题,语段之中的三处填空,要求考生必须理清整个语段的内在逻辑关系。找到空白处的三句与其前后的关联点,第一处根据后面的内容,在不同的溶液中会有不同的颜色变化,正是花青素的PH值在发生不同的变化。第二处后面的比如是就时间来说的,从清晨到之后到最后。第三处是分析变化的原因。三处指向都十分明确,在或前或后的文字中都有对应点。
三是变换考查方式。可圈可点的是第15题,以往都是以排序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而今年考查虚词特别是关联词的运用,则切中要害。现在的学生语言表达松散乏力,软绵绵的没有力感,就是缺少强大的逻辑力量,根本在于不会使用关联词进行多重表达。关联词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中有纠偏的效果,也最大化地体现了语文学科特点。
病句辨析要求表达合乎语法、合乎逻辑。而成语作为祖国语言的活化石,进行运用层面的考查也是语文学科特点必须要坚守的。
总之,当现实性遇到语文味之后,全国Ⅰ卷无论是考试的选拔性,语文教学的指向性,都体现充分。
四、难免遗憾
点赞之余还是有点遗憾的。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各种沉淀的积弊要在短时间内化解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况且,高考关注度高,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点点变化都必须是小心再小心。这是可以理解的。
问题是总归要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破除应试加锁,就是不要固定题型。现在应试上有那么多的机械训练,基本上是缘于固定题型造成的,你具体到每一小题考什么知识点,那当然就会有无数解这个点的海量训练来巩固提高。考生的疲倦,学校的无奈便一下子暴露出来。
考试说明类的文本可以有,但不要具体到题型上,只能是原则性的要求,在知识结构上呈现则可。也许有人会担心,那样考生会无所适从,其实没必要担心,语文学科的知识结构可以明确,只是在题型上不固定而已。比如说成语运用,可以考这个知识点,至于用什么方式考,是可以推敲的。
篇3
一、2015年中考作文主要特点
1.增加幅度大。
在这50套中考题中,2015年共有131个图表题,比2014年的59个增长了122%,这个增幅也许是历年少有的。其中写作类考题、积累运用考题和综合实践考题增度最大,分别增长了6倍、3倍和接近3倍(276.5%);古诗文阅读考题增长了75%,增幅也较大;增幅较小的名著阅读考题和现代文阅读考题也分别增长了50%和11.5%。
2.形式更灵活多样。
与往年相比,这50套中考题的图表题更加灵活多样。一是图表材料更加灵活多样。以图来说,除往年常有的插图、照片、漫画外,出现了不少的书法作品、邮票、标识、宣传画、人头像、名著封面图、文章结构思路图、示意图、谜语谜面图等。从数量来说,或单个,或多个,北京卷最突出,有5幅书法作品,还有宋代的《岳母刺字》和三国的《空城计》的连环画,共有15幅图,加之南水北调示意图,全卷共21幅,数量之多,也许堪称全国之首吧。以表来说,除往年常有的一般表格外,还有各种统计图表和调查表等,如柱形和扇形统计图表等。
二是考题形式更加灵活多样。除了往年常有的选择题、填空题、抄写题、概括题、简述题外,还出现了不少灵活多样的分析题、探究题、赏析题、写作题等。
3.考查力度更大,综合性更强。
(1)考点更多。
一是着重考查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如陕西卷要求考生对命题提供的《对中学生着装取向的认可度的调查统计表》进行概括,并比较分析学生与老师的认可度。又如广东卷在现代文阅读中要求考生根据现代文阅读材料《集中营的课堂》的情节,以谢达(文中人物)为陈述对象完成表格,表格中有开端,要求考生填写发展和,以最少文字考查考生的阅读分析和概括能力。再如贵阳卷的阅读能力考查部分,要求考生用简洁的语言依次概括出“我”为露丝(文中人物)做的另外三件事,考查概括能力和对文章结构理解分析能力。
二是着重考查修辞与赏析能力。如上海卷要求考生从两幅邮票图片中选择一枚邮票描述画面,并要求“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考查修辞运用能力。又如河北卷要求考生根据命题提供的以“拜年”为主题的特种邮票完成两个小题,一是“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介绍邮票画面的主要内容”,二是从内容方面对画面中的春联“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做简要赏析,考查修辞赏析和表达能力。
三是着重考查积累运用能力。如吉林卷要求考生根据命题提供的相关插图和上联“子瞻闲赏庭前月”对出下联,命题提供的答案示例有“茂叔独爱池中莲”“青莲豪饮樽中醇”“渊明独采篱下菊”,不难看出,命题意在综合考查修辞和古诗文的积累运用。
四是着重考查多学科能力。如安徽卷要求考生根据班级采风小组从学校到王岭村的路线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这就需要运用地理知识和生活常识来表达。当然,更多的是相关统计图表运用数学知识来分析,如杭州卷的扇形统计图表、乌鲁木齐的柱形统计表和福州卷的“导游小组报名统计表”等。
五是着重考查观察和比较分析能力。如南京卷要求考生对三则材料(其中有丰之恺的“但令四海常丰稔,不嫌人间鼠雀多”的图片)进行比较分析,即:“作者对麻雀的态度有什么不同?各出于什么原因?”考生必须认真观察画面并从不同角度比较分析,才能准确答题。
六是着重考查辨识能力。如北京卷的第3小题的题干先说明“许多名胜古迹都有名人题写的匾额,这些匾额上的字具有较高的书法艺术价值”,然后指出“但有的字却不符合现代规范汉字的书写要求”,并要求考生从四个匾额中选择属于这种情况的一项,能准确选择多了一横的“明”字的匾额的项需要较强的辨识能力和胆识。
七是着重考查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如北京卷要求考生“结合前5幅画的内容,为第6幅画补写一段文字”,虽然只写20~30字,但考生必须准确审题并读懂前面5幅画。又如重庆卷要求考生“此次活动拍摄的宣传片需要配上一段简洁生动的文字,来表达家乡人民对逐梦他乡的重庆人的深情(如牵挂、祝福、激励、赞美……),请你帮他们写出来”,考生要写好这50字左右的片段,就必须根据题目要求,结合自己的认识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另外,重庆卷有一个小题先提示这次活动的主办方拟将前期采访到的“逐梦故事”编辑成册,要求考生“完善编写提纲”,编写提纲正是写作的重要能力。更有创意的是浙江温州卷的小作文题目,先提示小瓯在温州江心屿看到一处石头上的题字,很喜欢,便拍下照片(即书法家赵启功题写的“诗之岛”)与家人分享,要求考生以小瓯的身份,参考图2,从爷爷和上小学的妹妹中选择一位亲人向他(她)介绍,这个题目的综合性更强。
(2)引导考生关注社会。
有不少图表题引导考生在运用语文知识答题的过程中关注社会,从而提高认识能力。如江苏南通卷要求考生回答命题提供的“漫画《少一点》讽刺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两幅漫画中,丈夫责怪妻子“你少打点牌”,妻子责怪丈夫“你少看点球”,儿子无奈地说:“算啦,还是我少考点分吧!”考生能结合画面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生活的3句话,自然容易答题了。又如浙江嘉兴卷在新闻阅读材料《车窗抛物屡见不鲜》中的漫画《车窗抛物》既帮助考生理解,更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再如四川眉山卷要求考生观察题为“渴”的“全民阅读”漫画大赛作品,然后“描述画面内容,至少用上一个成语”,综合考查了考生的观察认识和成语运用能力。
(3)巧妙渗透思想教育。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少图表题巧妙地渗透了思想教育。
一是引导考生热爱生活。如沈阳卷要求考生综合三则材料(其中有两则是“营养最均衡的早餐搭配图”和3个有关食品的标志图)的内容,简要概括“我们在饮食健康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
二是引导考生热爱家乡。如成都卷要求考生对一位设计者以红辣椒为元素设计的成都美食节标识,分条说明其涵义,考生通过回答此题会更加热爱充满辣味的家乡。
三是引导考生热爱体育。如福州卷要求考生在四种球类运动的图标中任选一个,“紧扣图标动态特征,想象比赛过程,描写一个片段(50字左右)”,这个写作过程其实是对体育的关注和思考过程。又如杭州卷要求考生根据两幅有关学生课外活动的扇形统计图进行探究分析,用简洁的语言写出后发现,此题的探究结果“课余活动以运动为主的人很少,半数以上的学生运动时间不足20分钟或不运动”自然会让考生深受教育而热爱体育。
(4)富有创意。
一是在积累运用中,不少考题改只抄写文字为赏析题,如南京卷要求考生选择对《兰亭集序》的书法作品(图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和北京卷要求考生选择对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等。
二是以多个考题考查考生阅读连环画的能力。其中北京卷的两个连环画题最突出。共设计了1个写作题和4个选择题,如要求考生结合岳母刺字时所说的话,选择对“精忠报国”中“精忠”二字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和要求考生选择通过司马懿的专注神情来表现诸葛亮的临危不乱的一幅画等。
三是通过综合实践考查综合能力。如昆明卷在“走进博物馆”的综合实践活动题中的一个小题中,提供了“云南省博物馆”的隶书、篆书、楷书三种书法作品,在假设“参观后,小薇设计了一款明信片为云南省博物馆做宣传”后,要求考生“在明信片正面A处,为馆名挑选恰当的字体并说明理由”。另一个小题则要求考生:“根据前面提供的材料,在明信片正面B处帮小薇拟写一条云南省博物馆的宣传标语。”
很有创意的是以图帮助考生写作。如浙江温州卷除要求考生根据两个照片选择人物写介绍说明的小作文外,还在大作文中提供了3幅相关的图片,并提示:“可以依照题目有自己的发挥,也可以借助下列图片打开思路。”
最有创意的是要求考生设计表格,如贵阳卷的综合性学习考题要求考生根据命题提供的材料,设计一份关于“杠杆平衡条件调查研究的”表格,并要求“设计合理规范、简洁实用”。
(5)帮助考生理解。
这主要体现在古诗文、现代文和名著阅读考题中。如在近50幅图中就有近10幅帮助考生理清阅读理解的图片;再如河北卷的现代文阅读文章《寒冷的冬夜》中的人力三轮车夫撞车的插图对考生理解文章会很有帮助。更典型的是吉林卷,在古诗文、现代文和名著阅读考题中各有1幅图帮助理解,实属难得。
二、备考策略
1.切实重视图表题。
既然2015年的图表题比2014年增长接近1.5倍,增幅如此之大,这样的全国性的“不约而同”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往年图表题主要出现在现代文阅读和综合实践部分,2015年出现在各类考题中,这更值得高度重视。如河南卷要求考生根据命题提供的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CSF)活动的标志图,结合图案和文字具体介绍该标志的设计意图。如果平时对这类图表题一无所知,临场答题确实较难,甚至会束手无策。
2.用好教材图表资料。
语文教材本身就很重视图表题。以人教版修订后的七八年级的四本教材来说,每册的各类图表均在50个以上,如果平时用好这些图表资料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图表题的解题能力。一是有的教材图表可能直接进入中考题,如浙江金华卷的“用简洁语言介绍文学名著《骆驼祥子》的封面”的图片就直接取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如果之前用好这个图,那高分、满分自然不在话下。更多的是要靠教材的图表资料来提高,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的《新闻两则》时,认真用好“三路军示意地图”,再回答北京卷的“南水北调示意图”的考题就容易多了。
3.用好各种图表资料。
如果我们仅限于用好教材的图表资料,显然是不够的,再说,一般的中考命题直接从教材选材也不很多,因此,我们必须随时收集并运用社会热点或其他书籍资料的图表资料和图表题。这一方面可以扩大认知面,并通过不同图表资料的练习而全面提高,另一方面就有不少的社会热点的图表可能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中考题,前面所举的例子中就有不少这类图表。如江苏盐城卷的“谜语擂台”是创新性图表题,央视就曾有一段时间的“谜语系列节目”,假如考生关注了这个社会热点并做相应练习,就可能应对自如了。
4.加强图表题练习。
有了图表资料,还必须强化性练习,从而提高图表题的解答能力。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研讨与练习一,就是一个很好的文章结构图,如果学生能把这个题目的解答方法用好,那么回答2015年的那些类似考题就容易多了。又如湖北黄冈卷要求考生在命题提供的两幅题目都叫“读书”的漫画中任选其中一幅,“分析漫画告诉我们的道理”。其中甲漫画要考生通过画面中读书人站在厚厚的一叠书上往窗外看,告诉我们:“读书能使我们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帮助我们看到外面更加精彩的世界。”而乙漫画则要通过画面中的读书人被束缚于书卷之中告诉我们:“读死书会束缚人们的手脚。”像这样的根据画面解读题,如果没有经过相应的练习,方法不对头是很难准确答题的。
5.强化图表题备考。
虽然我们平时加强了各方面的图表资料的运用和练习,但毕竟初中三年的积累运用还是可能生疏或遗忘,因此在临近中考时,还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本地历年中考及全国有代表性的图表题进行梳理,了解各类题型及其解题方法,并选择典型的图表题进行练兵式训练,然后找到存在的不足并扬长避短再提高。有了这样的扎实备考,就可能从容应对考场上的各类图表题了。
好书推荐
篇4
摘要:语文课堂效率低,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差,因此教学质量难以提高,主要原因是学生兴趣不高。
关键词:语文;课堂;情景剧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今,令多数语文教师头疼的问题就是课堂效率低,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差,因此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而这些教师的很大一部分在教学中却非常重视字、词、句、段、篇的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那为什么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呢?我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熟练掌握,而是能正确灵活的应用。怎样做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乐学、易记、活用呢?
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根据以上的问题,我经过连年的探索研究,对比实验,认为用排演课堂情景剧的的方法来提高语文应用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抓好以下环节:
(一)充分了解学生,找准薄弱环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有其认知的薄弱环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留心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又要备学生,只有充分了解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材的难易程度,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得心应手。
例一:一次,与我教同年级科的教师刚上完课回来,随便说了一句:“讲了一节课,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没有掌握“自相矛盾”一词的意思,更不用说运用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在教这一课时于是就设计排演了一快短剧《自相矛盾》。
主持人甲:哎!吃了增高灵,每月长高十厘米。快来买呀!
主持人乙:嘿!你干吗呢!有这么灵吗?
甲:我呀!在学一则虚假广告呢!
乙:现在这种虚假广告太多了!他们都吹嘘自己的东西好,叫人没法相信。
甲:是呀。不过,这种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现象早在我国古代就有了。
乙:是吗?
甲:你看,下面表演的课本剧《自相矛盾》说的就是这样的事。
丙(一手拿盾牌,一手握矛上场)快来买啊,我的矛锋利无比,看矛头多坚韧啊,是用纯钨钢打造的.不管什么样的盾牌,一戳就破.
(很快就围上来几个人争抢着看.)
丙(举起盾牌)再看我的盾牌,看做工多精美啊,图案非常好看,材料考究,无比坚固.不管什么样的利器,也不可能将它刺穿.
围观者一:那你的矛什么东西都能刺穿,而你的盾什么利器都戳不透.那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丙(手拿矛,要刺盾的动作,思考良久,摇头)唉,那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啊!
经过不到五分钟的演出,所有学生就知道了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与来历,我又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个成语的含义,然后布置学生用这个词语各说一句话。结果,不到一节课的时间,所有学生都掌握了这个词语的意思,并且他们还能正确地使用这个词语造句。教师要善于捕捉一切可以运用的信息资源,来促进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精心设计,合理编排。
课堂情景剧不同于相声小品,以逗乐为主,它是以学习为主,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内容既要内容健康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又要幽默诙谐,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表演能力,在编排时,老师要进行细心的指导,尽量主演员演得逼真、生动,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举使他们乐学。
例二、在教《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课堂剧的。
老师先在一张白纸上画好葫芦藤,在藤上用胶水粘上画好的葫芦叶和葫芦。
演员甲( 边浇水)“小葫芦,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细看叶子)咦,有几个虫子,喂,小虫,你们也看到我的葫芦好啊!”
演员乙(从前经过,停下与甲对话)你种的葫芦长得真好啊,今年一定能结很多大葫芦啊。(上前细看)唉,叶子上生了蚜虫,赶快打药啊!
演员甲:我种的是无污染的纯绿色产品,不能用药。
乙:不用药也可用别的方法治嘛,不治可不行。
甲:这么小的几个虫子还用治,就是它们把叶子全吃光了,全部营养就只长葫芦了,葫芦不是长得更大更好了吗?
乙摇头走开。
甲下场(叶落了)
甲上场:(看葫芦)叶子全落了,葫芦长得就更快了。(浇水)葫芦啊,多喝水,快长吧。
甲下场(葫芦落了)
甲上场(看葫芦)咦,葫芦呢,(捡起地上的葫芦)你怎么掉到地上了,我的葫芦哇……
乙(上场)叶子是植物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用来呼吸和制造养分的,虫子把叶子都吃完了,没有叶子,就像人吃不上饭一样,葫芦怎么活呢?
在剧中,我没有单纯地将叶子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机械地抽象的列出来,而是用学生能理解的词语来解释,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地知道了叶子对绿色植物的重要作用也知道了葫芦落了的原因,并且还提到了无污染绿色食品,增强学生了的环保意识。
三、适时总结,深化提高
经过精心的准备,精彩的演出之后,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掌握了,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毕竟有限,大多数的学生可能只看到了演出的情节,有部分学生可能只注意到了演员和道具,甚至连演出的内容都没注意,这就需要老师进行总结点化,三、排演课堂情景剧产生的效果
两年来,我用排演课堂情景剧的方式进行记叙文、寓言、成语故事等内容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空前高涨,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我校的语文教师大多采用死记硬背、多写多做的方法进行语文教学,学生产生厌恶语文课,特别讨厌上作文课的情绪。自从我开始用排演课堂情景剧的方法进行教学后,我班的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前段时间问卷调查学生喜欢上语文课的达到100%。我班进行教法改革两年来,四次期终考试,我班的教学成绩一直位居全镇第一名的位置,得到领导和老师们的高度评价,现在我校大多数语文老师已开始使用这种方法教学,学生普遍反应良好。
(二)语文应用能力显著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1.通过编演课本剧,加深了学生对语文教材的认识与理解,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育人,使其受到集体主义思想及正确看待人与事物,保护环境,学习英雄人物等多方面的教育。
2.通过编演课本剧,培养了学生们的团队精神、自主精神和创新精神,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形体表演能力。
3.通过编演课本剧,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团结协作,学会自己动手动脑,克服困难,初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4.通过编演学课本剧,我班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全国迎奥运作文大赛中,我班有5名同学获奖,有8人的作文刊登在《潍坊市创新作文选萃》一书中, 我校校本课程由我担任责任编辑,我组织我班学生进行编辑,学生踊投稿,现已成功编排12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前段时间,该课程又被推荐到市里参加优秀校本课程评选,这些都是排演课堂情景剧带来了硕果。
四、建议与思考
1.更新思想,改变观念,挣脱死记硬背教学方式的束缚。
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在短时间内会对学习成绩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长期使用,非但提高不了成绩,反而降低学生学语文的热情,产生厌学情绪,那样无论老师怎样努力,也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就无法提高,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挣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走激趣提质量之路。
2.做学生学习探究的伙伴。
老师要从高高在上的讲台上走下来,融入到学生中间,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情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千万不要居高临下,令学生敬而远之,那样老师就很难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更难做到对症下药。
篇5
关键词:选好角度 问题诊断 应对策略
近年来,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正逐步淡出历史的舞台,新材料作文越来越受到高考出题专家的青睐。2014年新材料作文一统江湖的局面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与传统的材料作文相比,“选好角度”(“自选角度”)是其最突出的特征。的确,新材料作文的多角度立意为考生写作提供了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环境,留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从而能更好地考查出考生的写作水平。有些同学由此就轻视作文立意,天马行空,爱怎么写就怎么写,结果打了个“球”,难以切题;但也有一些同学畏首畏尾,仍停留在传统材料作文的审题水平上,放不开手脚。针对这种上述情况,我收集了班上同学们在这方面常犯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找到一些应对策略。
一.断章取义
例如,有这样一则材料:
有位作家讲了一段大学时的经历:有年冬天滴水成冰,同学们冷得受不住就想办法弄来一些煤球,在宿舍里做了个简易煤炉。
深更半夜,我被浓重的煤气味儿憋醒,一时呼吸困难,四肢无力,马上意识到有可能煤气中毒,但发现同学们都在沉沉睡着,又觉得不好叫醒他们,就挣扎着从上铺爬下来,打开紧闭的窗户,然后才出门上卫生间。刚到门口,再也支撑不住,软绵绵坠倒在地。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在凛冽的空气中睁开眼睛,慢慢爬起,回到宿舍。
第二天早晨,我说了晚上的事,七个同学一起笑我梦游。我极力争辩,复述着事情的细节,但都没用。我想,即使我说的有疑点,但至少依旧向天空大开的窗户可以说明一切。
很多同学立意为“事实胜于雄辩”。很明显,这个观点是从“我想,即使我说的有疑点,但至少依旧向天空大开的窗户可以说明一切”这一句提炼得出的,他们认为“选好角度”就是随便选上一个,况且这一句也是材料的尾句,按常理这样的句子往往是总结句,似乎符合老师所讲的“抓关键句”来立意这一审题技法。认真审视分析全材料,不难发现主要人物为“我”,事件的经过是“我”深夜开窗救室友,早晨将此事告诉室友,室友们笑我梦游,但大开的窗户可证明其真实。稍作归纳,材料的主旨即为要坚守本心(善良、仁爱、奉献等),不因外界而失去自己的本心。可见“事实胜于雄辩”已游离于整个材料的内涵之外了,属于“沾边角度”(“主要角度”“次要角度”属于切合题意)。
因此,题目中所说的角度,决不能孤立地存在,一定要在材料的内容和含义范围之内,在驾驭材料内涵的前提下选角度,抓关键句。
二.观点杂糅
例如2012年全国大纲卷作文材料: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
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子。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有一部分同学立意为“做事要专注,甩掉多余的顾虑”。乍一看,切合题意,没有丝毫问题。一旦提笔构思行文,问题就凸显出来了。按照这种立意,选材就既要紧扣“做事要专注”“甩掉多余的顾虑”,又要体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绞尽脑汁,可发现这样的材料真是少之又少!难道是自己储存的素料过于贫乏?否也!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观点杂糅。“甩掉多余的顾虑”是站在整篇材料的角度立意的,而“做事要专注”是从“儿子”的角度来立意的。如果以“做事要专注,甩掉多余的顾虑”立意,就只能取两者的交集。这样就无形中大大“缩小”了选材范围,写起文章来如茧自缚,当然材料就难找了。
因此,立意角度必需单一。怎样才能做到单一呢?
首先,找主旨(中心)。要从整体把握材料入手,读懂整个材料,认真分析归纳,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主旨。找主旨的方法很多,可抓材料的题眼(关键词句);可抓主要人物的主要动作行为;可概括主要事件;可挖本质,由果溯因;可化喻求本;可分层剖析,提炼观点;可异向求同,同向求异……
然后,立足全篇,细分角度。可从对象的角度立意,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为物,为景;也可从事件情节的角度立意……只要立足全篇言之成理,角度清晰单一即可。以上述材料为例,细分角度立意如下:从“儿子”的角度可立意为“放下心理包袱”“相信自己,发挥潜能”“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做事要专注”“虚心接受意见”“实践出真知”等;从“妈妈”的角度可立意为“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教育的真谛在于鼓励”;从“母子沟通”的角度可立意为“善于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重“意”轻“我”
例如2012年湖北卷作文材料:
语文课堂上,老师在讲到杜甫的《春望》“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时,不无感慨地说:“可惜啊,我们现在已经很难见到家书了,书信这种形式恐怕要消失了。”
学生甲:“没有啊,我上大学的表哥就经常给我写信,我觉得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
学生乙:“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谁还用笔写信啊?”
学生丙:“即使不用笔写信,也不能说明书信消失了,只不过是书信的形式变了。”
学生丁:“要是这样说的话,改变的又何止是书信?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
对高考作文来说,审题是第一重要环节,此招不慎,全文皆溃。很多考生害怕偏题,重在求稳。首先是整体性原则,归纳主旨,非主旨不敢下笔;如不能分析归纳主旨,退而求其次,至少也要找到材料的关键词句。走题伤不起啊!这些考生这样做看似是赢家,其实不然。我们只要用上述材料的立意来进行比较便一目了然了。
该材料展现了一个讨论问题的过程,以老师的感慨始,以学生的扩展终,由个别到一般,话题的中心句是“社会发展了,科技进步了,很多东西都在悄然改变”。
可从材料的整体出发,抓住话题中心的关键词“改变”,从“改变”的利弊、大小、快慢、隐显、因果等方面选取一点来写即可,这样立意绝对无可挑剔;
其实还可以从材料中五个讨论者老师、生甲、生乙、生丙、生丁中,选取一个或几个人的见解为话题,也是切合题意的。
1.老师:不要让传统文化(家书)退隐。
2.生甲:传统文化(家书)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与价值。
3.生乙:可以改变传统文化(家书)的形式,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合拍;顺应潮流对传统进行改造;科技发展是时代的趋势,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了便捷和影响。
4.生丙:传统文化(家书)的形式虽然变了,但美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5.生丁:除了传统文化外,许多东西都会随着时展、科技进步而悄然改变。
6.选取其中几个人的见解为话题立意:科技发展的利与弊;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书信)的关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科技进步不能漠视人文关怀。
有人戏言考场作文是考生“戴着镣铐在跳舞”,“选好角度”就是在减少这种限制的“镣铐”。过于重视审题立意虽稳,但明显缩小了自己的发挥空间,过于保守,不利于考生获得高分。
学生每个个体的写作风格是不同的。对于很有思想,逻辑思维严密,喜写议论文,但文采稍逊一筹的同学来说,写“改变”“不要让传统文化退隐”“科技发展的利与弊”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喜抒情,文采飞扬的同学来说,“科技发展是时代的趋势,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了便捷和影响”“传统文化(家书)的形式虽然变了,但美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是最适合不过的了。如果让一个擅长写抒情散文的同学来写“科技发展的利与弊”,恐怕文章可圈可点的地方就少多了!
在构思中,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就是缺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嘛!男同学多喜欢科技方面的知识,如选“科技”这方面的材料应会扑面而来。女同学多喜古典诗词,“传统文化(书信)”的材料即可信手拈来。
即使同样写“传统文化”,有的同学的确认为传统文化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就可选生甲衍生出的观点;有的同学可能就认为可以改变传统文化的形式,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合拍,就可选生乙衍生出的观点。只有这样,文章才能道理通透,独具性灵,情蕴文中。
篇6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就是需要教师始终关注如何用更好的方法,提高学生朗读的实际效果。课前,教师进行文本细读,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理解文章的精髓,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找准朗读训练点;课上,教师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悉心指导,花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静思默想,自读自悟,利用妙语导读激励学生读的积极性,进行必要的技巧指导,为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服务;课余,组织学生开展系列朗读展示活动,激起学生提高朗读能力的欲望,实实在在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关键词:朗读;方法;准备;指导;展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训练。语文课文,都是文质兼美,语言优美的文章,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语言的内化主要靠朗读,朗读不落实,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便无从谈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道出了“劳于读书,易于作文”的真理。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已成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效果还是不尽人意: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的朗读却收效甚微,学生读得盲目,读得无味,读得“有口无心”。主要体现在:朗读训练没有找准“着眼点”、朗读情感未激发、缺乏必要的朗读技巧指导等问题。本文笔者就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谈谈可行的方法: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准备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首先要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吃透教材,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确定训练的朗读目标。那么,教师要先备读,在字里行间阅读,在空白处阅读,读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把握得透彻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朗读指导就更加自如了。
1.把好文本的“脉”
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如果我们教师能把握好课文的情感基调,这样也就基本把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语文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同的,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山中访友》,作者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充满了对大自然无限向往与热爱的情感,朗读的时候应该带着轻松、喜爱的心情去读,语调应轻快、活泼,读出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而本册中《怀念母亲》一文则通过日记和散文的形式,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爱意和生身母亲无限愧疚的情感,朗读的时候应饱含深情的,语速缓慢、语调低沉的。文章是作者情感意志的表达,语文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把暗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只有做到文本细读,才能更好地把握情感,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才能做到运筹帷幄。
2.选好训练的“点”
“读”是一项被引领的创造,教师要细读文本,寻求朗读的最佳路径,因文而异,因情而异,因人而异。细观名师课堂,他们的过人之处也体现在能根据文路找到独特的角度,并形成自己的教路,从课文中抽出相关语句进行整合式的朗读指导和品读训练。我们在朗读指导过程中也应该讲求一个“精”字,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七月的天山》,我在备课时,重点设计了这个问题来进行优美词句的品读训练:文章写七月的天山,描写了哪些景物?请你把觉得作者写得最美的句子划下来,好好读读,想想你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七月天山的美。学生通过理解、感悟之后,如果能读好这些描写雪山、雪水、溪流、原始森林、野花等景物的语句,课文的朗读也基本没问题了。
古人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大胆、有效地取舍,避免了“一把抓”的广而不实,把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点子上,目标更明确,品悟更充分,切实提高了学生品悟语言文字的能力,积累了语感,朗读训练也更有效。
二、轻拢慢捻抹复挑――指导篇
1.静思默想酝酿情感
孔夫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读书若是像小和尚念经那样――口到心不到,即使读上千遍,“其义”也不能“自见”。因此,“朗读”要与“静思默想”结合,才能显现其独特的美丽。在阅读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慢慢地读,静静地读,边读边思考,遇到重难点可以反复读、细细品,还可以停下来思考一番,待明白后,再读下去。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起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草虫的村落》为例,我在让学生感知了全文后,组织学生深入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感受。
(学生再次默读句子进行深入思考并整理自己的语言。)
师:谁能把发现跟大家分享?
生1:我是从“灵泉”“音韵”这几个词语体会到的。作者把甲虫振着翅膀的声音比喻成“灵泉”“音韵”。他觉得甲虫的叫声仿佛是从山涧流出来的美妙的泉水声,这声音像一首曲子,既动听又有自己的韵味。
师:(出示句子: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能读出你的感受来吗?(生1用轻快的语调,读出了甲虫音乐家们的曼妙与灵动。)
生2:我找了这句:“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虽然迷了路,但仍有着傲然的气势。它不断地左冲右撞,终于走出了一条路。”我觉得作者把黑甲虫比作游侠非常富有想象力,说它“傲然”、“左冲右撞”,仿佛是一位成功者。
师:非常不错的体会,你能读好它吗?(生把“游侠”读得快而有神秘感,“傲然”、“左冲右撞”字字铿锵,让读者感受到出现在眼前的俨然是一位英雄。)
学生在读中把一颗颗稚气、晶莹、澄明的心灵放飞于语言的天空里,从而产生或喜或悲,或怒或乐,或爱或恨,或敬或憎的情感体验,为进一步感情朗读奠定情感的基础。因此,学生只有思考得充分了,感受得深了,朗读才会散发出灵动的气息。
2.读书如见感同身受
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自古以来,阅读活动就十分强调“寻言以明象”,嘴巴读出来,就要迅速地在脑海里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来。在作者的语言引导下,想象画面可以随之进入或久远或当下、或现实或虚幻的世界里,触摸人物的情感脉搏,聆听到作者藏匿于文字之下的心灵声音。可以这么说,语感很大程度上就是指这种对语言画面情景的再造之力。教师引导学生由文字想象画面,可以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的描述,更加亲近人物,体会个性,更有助于有感情地朗读。
我在听一位老师教学《实用阅读――小学美文》《花》这篇文章时,读到这样一句话:“你会不会顺路经过我这里,我想看看你,和你聊聊天,我们很久没有团聚了。”
师:读着读着这句话,你仿佛看见母亲站在哪里,怎样地盼呢?能用朗读表现你的感受吗?
生:我仿佛看见一位满脸皱纹的老母亲站在门口,眼睛不停地望着公路的那头,仿佛在等待着儿子的出现。
师1:好一幅慈母盼儿图,你能读好它吗?(生1带着渴盼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
生2:我仿佛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阳台上,望着川流不息的车流,多么希望能有儿子的车在自家门口停下来啊。
正所谓“我口读我心”,当学生的脑海里有了鲜活的生动的画面时,朗读在不经意间也变得“栩栩如生”了。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读书如见”,去想象、感受文本背后的画面,学生感同身受,唤醒了沉睡的情感,自然能入情入境地朗读,在读的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一个母亲对儿子平凡而又令人回味的深情,体验到亲情的美好。
3.技巧指导,锦上添花
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主要是对重音、停顿、语速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朗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在学生未真切感悟文本情感之前,教师纯技巧的指导是徒劳。教师只有让学生感悟文本的精义妙理,在与作者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对特别能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情感的重点词句再进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
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詹天佑》一文时,其中描写詹天佑心理活动的句子,我着重进行重音的指导:“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师:同学们自由读读这句话,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对这句话的体会。(学生自由练读)
生1:我从“总”体会到詹天佑经常这么激励自己。
生2:我从“第一条”、“一定”体会到修好这条铁路的重要性和詹天佑对修好这条铁路的信念。
生3:我从“不但……还会……”体会到修不好这条铁路的严重后果。
师:你们都体会得很好,这些词含义深刻,我们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可以把这些词读得重一些,强调一些,如果能把这些词读好,那你们一定能把这句话读得很不错!
(经过一番指导后,学生把“总是”、“第一条”、“一定”、“不但……还会……”等词读得强调了,詹天佑的爱国之情自然就读出来了。)
学生在深入体会句子的含义后,教师再作朗读技巧上的指导,无疑对学生起到了引路的作用,学生能用朗读更好地表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三、大珠小珠落玉盘――展示篇
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除了课前悉心准备,课堂上有效指导外,课余,组织学生开展朗读展示活动,不但可以增强展示学生的自信心,获得满足感,促进朗读的积极性。而更多学生则在榜样的影响下,自然而然激起朗读的欲望,“我也可以读得这么好!”“我可以读得更好”等念头在学生的脑中闪现,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整体朗读水平的提高。
优秀学生的范读是学生提高朗读能力的最好榜样。如我班姚思佳在市组织的交通安全知识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曾静在市组织的讲故事比赛了获得二等奖,这些学生朗读水平自然是数一数二的。我就为这些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如利用晨读时间,每天专门安排十五分钟,由这些“朗读高手”轮流展示课文的朗读,有时也请这些同学带领全班朗读。在优秀同学的带领下,全班有感情朗读的氛围更浓了,其他学生的朗读积极性也大大增强。当然“朗读高手”涉及的面可以广一些,除了这几个学生,班里其余优秀的学生都可以上,甚至是进步比较大的学生。此外,我还利用班队课开展美文诵读,经典诵读,讲故事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这样一来,既是对优秀学生的鼓励,更能对其他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当自己朗读的时候,自然而然会比平时更认真了,更专注了,读得也更好了。
叶圣陶先生说:“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这便是语文课朗读所应追求的境界。若想要追求这一境界,我们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在指导学生朗读上下功夫,寻找有效的方法,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参考文献:
[1] 杨再隋.呼唤本色语文,净化教学理念[R].2006
[2] 崔峦.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发言[R].2007.3
篇7
关键词:数字技术;整合资源;优化结构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小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实践到认识上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存在三点错误的认识:认为开发校本课程就是学校“搞活动”;认为开发校本课程就是“编教材”;认为开发校本课程就是学校“加门课”;认为校本课程是考试科目的“二课堂”。凡此种种,都不同程度地曲解了校本课程,与新的课程改革理念背道而驰,校本课程的开发处于“低层次”状态。
为此,我们提出了整合资源,以“数字化”形式为主体的校本教材(方案),初步建构“列五校本课程资源管理运行平台”,转变教与学的方式,开发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作为我校破解课改难题,打造特色课程的工作目标。
为了克服办学设施、场所困难,我校坚持“建构主义”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和课程思想为前导,以教育技术为手段,开发具有学校人文特色和新技术特色的校本课程。2005年学校申报了中央电教馆“十一五”专项课题,我们采用课题研究办法,“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由点到面,稳步推进,先后开发,22门校本课程。2011年课题顺利结题,被评为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央电教馆一等奖。2012年,我们继续开发与推广,目前,已经完成工作目标:通过资源整合,形成29门以“数字化”形式为主体的校本课程,初步建构“列五校本课程资源管理运行平台”,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促进了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成效
1.完善了数字化课程运行平台
即,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建构“课题研究管理技术网络暨校本课程资源管理运行平台。为了实现课题管理和运行的网络化,我校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优势,充分利用校园网络的有利条件,在学校内部网站上开辟了“十一五课题”研究园地(主题网站)。网站按照课题研究及管理运行的一般规律,分两级栏目,第一级分4项,第二级分14项。
2.整合了数字化课程课例资源
(1)课程资源整合。选题确立后,围绕专题从多渠道收集课程资源,主要是从网络渠道搜集音像资源,此外从书籍上寻找相关资源,应用多媒体技术将其转化为数字资源,然后按照系统化、科学化、信息化原则将其整合为校本课程资源。
案例1:生活中的三角形(资源整合)
整合途径:1.生活观察。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如建筑物、桥梁等,摄录下来,成为第一手材料;2.网上阅读。通过上网搜索有关生活中三角形问题的材料;3.音像制品。收集一些有关三角形问题的音像资料;4.实物模拟。收集三角形的实物,或动手制作一些三角形实物,做些简单试验。5.整合创编。最后将这些材料组合起来,创编教材。
(2)开发校本教材。完成课程资源整合之后,运用教材观念分析资源,应用电子技术的资源优化功能,开发校本课程教材。
案例2:邮票上的中国民居(地理子课题:校本课程应用课――罗毅)
1.拟开发教材主题:《邮票上的中国民居》
2.《邮票上的中国民居》开发方案
本专题以中国邮政曾经发行的一套以中国民居为主题的邮票图案作为蓝本,揭开有代表性的中国民居的特点,并指引同学学会用已有的地理知识来分析中国典型民居与地理环境(自然、经济、社会)之间的关系。
开发方式:收集资料、在线讨论、制作课件、制作网页、网上交流等。
开发步骤:(下表)
3.学生制作的课件(可点击打开):①云南民居(傣族竹楼);②内蒙民居(蒙古包);③湖南民居-风火墙;④北京民居(四合院);⑤陕北民居(窑洞);⑥台湾民居(三合院、四合院);⑦福建民居(客家住宅);⑧山西民居。
(3)组织课堂实施。
案例3:四川历史文化发展历程
(提示:请同学们重点阅读有下划线标识部分的内容)
本应用课于2009年6月4日在高2009级文科3个班进行。请同学们根据如下提供的学习资源,完成练习题:“考点突破(无答案)”。
远古文明中心:到新石器时代,巴蜀经历了独特的灰陶文化时代、玉器文化时代和青铜文化时代。距今4500年以前成都平原六座古城遗址为代表的宝墩文化昭示着由于部落的聚集终于诞生出初期的城市文明。(请阅读校本教材:“宝墩古城”)。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广汉三星堆和成都金沙遗址为代表的殷商西周时期古蜀文化,展示了玉器时代的独放异彩和青铜文化的不同凡响。(请阅读校本教材:“神秘的三星堆”和校本教材:“金沙遗址”)。……(略)
鼎盛时期:秦汉时期,巴蜀以“水利殖国”为特征的农耕文明发展起来(请阅读校本教材:“都江堰”),到汉唐时期一直保持着“天府之国。秀冠华夏”的记录。(阅读《中国古代史》P28―西汉官学(请阅读“文翁兴学”)P36―五都;P38―西南夷;P45―东汉说唱俑;P47、48―蜀汉政权(请阅读校本教材:“成都武侯祠”)P52―江南农业的开发;P53、54―蜀锦、益州的商业;P74―“扬一益二”;P83―唐诗(请阅读校本教材“”);直到宋元明清时期,天府农业文明仍处于鼎盛(P88―成都的印刷业;P101―四川行省;P103、104―宋代成都的丝织业和“交子”;P124―“改土归流”)……(略)(执教:成都列五中学历史组:漆兰英)
本课例采用word文档链接形式,将学习、探讨过程与学习内容呈现同步,方式简单易行,教师可以比较自如地在网络环境下,组织、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自评互评活动,效果很好。
3.优化了校本课程基本结构
(1)技术上,兼顾非数字化。将校本课程信息资源与网络技术整合,实现教材无纸化、数字化、形式多样化,课程载体网络化,是本课题最为出彩的地方,它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校本课程中辅助作用。到目前为止所开发的11门类校本教材,均采用文本和电子两个版本。其中电子版本挂在“成都列五中学校园网内网”,充分体现了网络教材的音像互动、声情并茂的特点,其交互性、广域性、超时空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共建提供了便捷。下面是我们从音乐校本教材《四川民歌》(数字版)节选的一部分。
案例4:康定情歌(教材节选)
1.动人的情歌(《康定情歌》演唱视屏,字母为延长情景和歌曲谱)
2.“感人故事”一位老人说,他们十几岁时在康定听见的康定情歌不是今天这个样唱的,那时是这样:“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端端溜溜的照在朵洛大姐的门,朵洛溜溜的大姐人才溜溜的好哟,会当溜溜的家来,会为溜溜的人……”当时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当年李依若(链接――李以若的故事,人物图片)
3.历史的回音(视屏)一阵滚滚尘沙在草原上腾卷,……(略)
4.优美的旋律(背景音乐)播放情歌器乐曲,出现字幕:“情歌”词句全部引用了四川宣汉方言土语及宣汉山歌溜溜调作为衬词。此歌风格与宣汉民歌《苏二姐》《绣洛阳桥》《十把扇子》等一致,是李依若惯用手法。……(略)
5.与《跑马溜溜的山上》结缘的音乐家(故事、像片,音乐,画外音、字幕)(略)
6.共建平台(关于《康定情歌》的文字、图片、音屏、视屏、电视连续剧等)
以上片断可以看出我校校本教材具有音像结合、图文并茂、动静交替、资源丰富、交互性强、便于自主学习、拓展生活与建构资源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从旋律中体味丰富的画面美、情感美和人性美,而且从歌曲的产生背景中品味出深厚的文化底蕴,获得的是一种多元的认知。这一点是其他教材难以比拟的。
(2)内容上,兼顾文理学科。文理兼顾,各科有为,是我们开发校本课程的方针之一。语文组开发了两门课程《课外古诗文选读》《历代诗人咏成都》以及若干课例;英语组开发《英语・成都》《列五中学简介》;历史《成都文物古迹解说》《民俗成都》;地理组开发《乡村民居》《自然灾害》;政治组开发了《中学生与法》。而数学组开发了《高中数学入门》《数学系列汇编》以大量生活数学,扩充学生数学视野;物理组开发《高中电学实验专题学习》《高初中物理衔接教学》;艺术组开发了《四川民歌》《列五画语》等。
(3)空间上,兼顾课堂内外。我们不仅开发了与考试学科紧密联系的课程外,还开发了《自然灾害》《民俗成都》《列五画语》《四川民歌》《民居》《中学生与法》《生活中的数学》《科技与创新》《弟子规》等非高考内容。下面我们展示数学课题研究小组的《生活中的数学》执教片段。
案例5:生活中的概率问题
课题缘起:
(链接视屏1:剪接新闻)案例一:不久前,我市有位市民,抱着一日暴富的心理,十几年来疯狂购买彩票,将所有收入,几乎花在各类彩票上,除了中得些小奖外,一无所获。导致家庭不和,夫妻分手,但仍不收手,深信自己会中大奖,是个十足的“彩票痴迷症”患者。
(链接视屏2:剪接新闻)案例二:某单位一位现金出纳员,为了通过票致富,不到一年时间,挪用公款120余万票,结果除有一次中得三等奖外,大都是些小奖。事情败露后,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他的一生被毁在侥幸心理上。
问题探究一:(链接课件)彩票中奖的奥妙(略)
请同学们,充分应用网上提供的资源,联系所学知识,思考两个问题:
(链接课件)(1)彩民甲研究了近几期这种彩票的中奖号码,发现号码06和08出现的次数最多。他认为,06和08是“幸运号码”, 因此,他在所买的每一注彩票中都选上了06和08。你认为他这样做有道理吗?
(链接课件)(2)彩民乙对近几期这种彩票的中奖号码也进行了研究,发现号码04和09在近几期中奖号码中一次都没有出现,他认为,既然每个号码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那么下一期就该04和09出现了,因此他在所买的每一注彩票中都选上了04和09,你认为他的这种做法有助于他中奖吗?
互助探讨:学生利用网上资源,独立思考之后互相讨论。师生互动,回到概率问题上,找到了彩票中将中的数学问题。
问题探究二:(略)
生活实践:(自制视屏,录像)在某个人流量较大的游乐园,有一中年人在吆喝;“送钱啦!”只见他手拿着一个红色小塑料桶,桶中有且只有3只黄色、3只白色的乒乓球(其体积、质地完全相同),旁边立一块小黑板上写道:“摸球方式(1)若一次摸得同一颜色的3个球,则摊主送给摸球者20元钱;(2)若一次摸得非同一颜色的3个球,则摸球者需付给摊主5元钱。”
(教师提问;字幕)假设一天中有100人次摸奖,试从概率的角度估算一下这个摊主一个月(按30天)能赚多少钱?
请同学们课后,完成,将计算步骤和结果,在主题网站上。
这些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观察的一些现象,它们都与数学有关系,学生们十分期待能得到解释,这就为校本课程提供了选题。这种课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备受学生欢迎。
(4)执行上,兼顾大小定活。灵活性我校校本课程实施的一大特点:大课小课结合,长课短课结合,定课活课结合,选修必修结合。也就是说,有全校学生参加的大课,如,李阳来学校演讲的《疯狂英语》;新东方英语到我校作的辅导报告,都是全校学生参加的校本学习课程。也有时间很短、内容较少、规模较小的课程,如《机器人》等。学校校本课程有很大灵活性,有的是比较固定的必修课,如《科技创新》《中学生礼仪》;有的是选学的,如《机器人》《美术创作》等;有的是根据学校和学生需要开设的,如《中学生礼仪》《弟子规》之类的课程。
(5)结构上,由单一走向多级。我校开发的校本教材,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主旋律,密切联系学校实际,集中体现时代精神,充分满足学生需求。与传统意义上的校本教材相比,我校基于信息技术环境而开发的校本课程教材具有三个鲜明特色:⑴联系统编教材,而不囿于统编教材。⑵承接国家课程,作适当延伸与拓展。⑶发扬文化传统,彰显校本文化特色。校本课程作为传承学校文明的文化载体,对于继承学校传统和张扬学校特色,对于弘扬成都文化和传承巴蜀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开发的《成都文物古迹解说》《历代诗人咏成都》《英语》都具有传承文明、解古论今、介绍风物的鲜明特色。
从上表可看出我校校本课程,已覆盖除生物、体育外所有科目,校本课程教材具备纸质版本和电子版本,在省内领先。《成都商报》等媒体,对我校校本教材建设作了专访。2010年我校被省教厅列为“四川省首批高中课改校本学校”。各课题组以“感悟生活、师生共创”的方式,生成了“小、快、活”校本课程。
(6)课程开发,由实验走向实施。
第一、挂在网上,落实到课堂,以网上为主。
我们以“作文开头专题”为例,谈谈网络专题设计课:
案例6:精心打造作文开头(申报材料)
1.专题来源:
(1)“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学生作文通病;60%学生作文开头不妙而导致偏题离题;(2)65%学生希望通过校本课程以专题方式,学习作文开头。
2.专题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好的作文开头方法。②加强对作文语言的锤炼。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网上作文、交流讨论和教师的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使语文课堂更具开放性和实用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①通过此次写作实践和对“人生的价值”的话题探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珍惜生命,努力创造生命的最高价值。②增强学生写作信心。
3.流程设计
(1)使用课件:http://
(2)活动流程:
①进入语文天堂论坛:
a.老师(点击此处,进入论坛),引导学生查看置顶贴“最优作文开头评选(5班一)”的帖子,阅读作文材料和要求。
b.学生(点击此处,进入论坛),实名登陆(请输入真实姓名,密码均是1234567)。
c.学生进入“文学天地”板块的“作文集中营”,查看“最优作文开头评选(5班一)”的主帖,采取回帖的形式写作开头部分,标题可自拟或以用户名暂代。(15分钟)
d.学生即时看帖[在“作文集中营”查看“最优作文开头评选(5班一)”的回帖,即同学作品]并点评(注意点评符合要求,在同学作品帖后点右上角的“引用”项点评)和投票(在“作文集中营”查看“最优作文开头评选”的帖子来完成)。
e.共赏佳作。
②博客拓展:
a.点击进入田雨的博客。b.阅读《生如春花之烂漫》。c.阅读其他关于“生命的价值”的作文材料。
第二、大小穿插,长短课结合,以短课为主。
下面是一堂20分钟小课:
案例7:精心打造作文开头(教学流程及资料)
1.进入语文天堂论坛:
①老师(点击此处,进入论坛),引导学生查看置顶贴“最优作文开头评选(5班一)”的帖子,阅读作文材料和要求。
②学生(点击此处,进入论坛),实名登陆(请输入真实姓名,密码均1234567)。
③学生进入“文学天地”板块的“作文集中营”,查看“最优作文开头评选(5班一)”的主帖,采取回帖的形式写作开头部分,标题可自拟或以用户名暂代。(5分钟)
④学生即时看帖(在“作文集中营”查看“最优作文开头评选(5班一)”的回帖,即同学作品)并点评(注意点评符合要求,在同学作品帖后点右上角的“引用”项点评)和投票(在“作文集中营”查看“最优作文开头评选(5班一)”的帖子来完成)。
⑤共赏佳作。(7分钟)
2.博客拓展:①点击进入田雨的博客;②阅读《生如春花之烂漫》。③阅读其他关于“生命的价值”的作文材料。
作文开头十忌:①忌陈词老套。②忌故弄玄虚。③忌开头突然。④忌不必要的解释。⑤忌凭空抒情。⑥忌绕大圈子。⑦忌堆砌名言锦语。⑧忌开头重复。⑨忌盲目写景。⑩忌盲目引用。(8分钟)
附:教案“精心打造作文的开头简案”。
第三、管理多元,落实到评价,以互评为主
我校校本课程的管理采用多元化手法,有的纳入学生常规,如《弟子规》、《中学生礼仪》均与学生常规结合,重在学以致用,落实到日常行为中,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科技与创新》等纳入学分管理。(见下表)
在评价方面,我们坚持教师评价与多元主体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诊断评价与激励评价相结合,科学地开展评价活动,发挥评价所谓诊断共和激励功能。
4.优化了课程课堂学习方式
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课堂实践、探索和总结,我们归纳出了以下三种有效实施校本课程的方式:
①资源共享式学习。先由师生共同提出学习内容或课题,然后学生各自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搜集材料制作成学习课件,上传到校园网上的“校本课程”学习栏目,供课前相互学习借鉴和课堂交流分享,在教学层面上实现了教育过程与活动的共享。以《武侯祠》一课为例,课前教师发贴:“以武侯祠内话古今”为题,请学习小组内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武侯祠的历史、人物、文物、文献、诗文、图片资料,自制一个介绍武侯祠的短片,传到校园网“校本课程-成都文物简介”主页,以供互相欣赏。最后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习小组进行评价交流,评选出优秀短片进行表扬。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分工合作,各扬其长,效果极好。
②知识建构式学习。由教师由浅入深分层设计出建构性问题,然后由学生围绕问题,在课堂上利用网络平台,生成知识,解决问题,随着问题解决的深入,学生的知识不断积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了知识系统建构。以黄鹏《寻踪万里桥》为例,这是“历代诗人咏成都”中的一课,教师通过学习主页,抛出了一串问题:你知道万里桥吗?它在什么地方?它是怎样得名的?历史上的万里桥是怎样的?从那些古诗中可以略见一斑?这些诗歌是如何表现万里桥的?你能通过这些古诗想象出当年万里桥的景象吗?万里桥毁于何时?等等问题。最后通过学生共同努力,每一位学生都较为完整地了解有关万里桥的知识,而且突破了语文范畴,对成都人文、历史有了一定认识,培养了他们热爱成都、热爱家乡的朴素感情。
③自主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从根本上保证其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自主探究,获取新知。要设计一些弹性化的、有一定思维空间的问题,要创设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给他们充分的思维空间去拓展。此外,还必须将学习方式的选择权真正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在实施校本课程中,我们在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要求改学生单一的个体学习形式为同桌、小组或全体交流学习形式;也可将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分工,让学生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质疑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1999-6-13].
[2]李建平.校本课程信步走来――专家学者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十一[N].中国教育报,2001-10-12.
[3]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4]马秋红.浅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2).
篇8
张丽钧,语文特级教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过《依偎那座雪峰》《美丽的冲动》等10部散文集。多篇文章被选作全国高考、各地中考语文阅读背景材料,并入选人教版、冀教版教材。评论家白烨评论她的文章特点是:“善于捕捉人们习焉不察的平凡事件,锦心独得,秀笔独运,连缀成立意超拔、启人心智的妙文,使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得到灵魂的洗涤与精神的升华。”
【新作点击一】
你所给的,我已收到
张丽钧
①台湾诗人席慕蓉年幼时曾师从国画大师傅心畲。每当傅老师问到有关诗词方面的问题时,同学们就推出席慕蓉作答,因为班上只她一人对诗词感兴趣,傅老师因此对她另眼相看。一天,傅老师特地为席慕蓉当堂写了一个“璞”字赠她。“交接仪式”上,一个男同学突然冲了上去,一把就将那“璞”抢跑了——即使是少年学生,也晓得傅老师的字是“有价”的——傅老师和席慕蓉都吓了一跳。这时候,师生之间有一个眼神交流。老师:“那字分明是我写给你的,你为什么不去抢回来呢?”席慕蓉:“老师,谢谢你用这么美好的字来形容我!你所给的,我已收到。你既为我而写,那就是我的了。此生此世我会感激,却不必再去跟别人抢那幅字了。”
②这个故事,收进了我为我的学生们辑录的《枕边书》里。晨读的时候,有个同学选择了这个故事。她读完了,我让大家随便说说自己的感受。
③有个同学抢着说:“我知道傅心畲是爱新觉罗家族的,跟张大千齐名!他的字……确实很值钱的!”大家笑起来。另一个同学说:“那个男生太过分了,席慕蓉也太好欺负了。”又一个同学说:“我觉得席慕蓉很大度,不爱跟别人计较。”还有同学说:“我喜欢他们这种师生关系——老师名气那么大,但却不摆架子,还写字赞美学生;男同学竟敢跑来抢字,也说明课堂气氛是宽松的。”又有同学说:“师生的心灵对话特别有意思。老师很儒雅,不责骂那个抢字者,只是鼓励席慕蓉去把它夺回来;席慕蓉很大气,她收下了那个字的神,却拱手让出了那个字的形。”
④我说:“你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这个小故事,说的都不错。美好的分享,让每一个人受益。我也说说我的感受吧——在这个故事里面,男同学的‘眼光’可以加分;傅老师对学生的赏爱、宽容可以加分;而席慕蓉的加分,无疑应该是最高的。
⑤“——_________:她诗词了得,为人了得,故尔获得了被老师当堂写字赞誉的殊荣。‘璞’,是未经雕琢的玉。在傅老师眼里,他这个女弟子,就是一个美质天成的人。
⑥“——她宥人过:当男同学无理抢走了那原本属于她的礼物时,她能够宽容地接受,没有将自己和那个男生置于分辨、理论、争来抢去的尴尬境地。
⑦ “——她慰人怀:她用眼神告诉老师——不妨的,这个男生爱字心切,遂生出了夺字之心,就算他把那个字贴在脑门上,‘璞’也不会是他。
⑧“——她为人范:她胸襟阔达、进止雍容,她给她的同学们上了很好的一课,也给今天的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
⑨“席慕蓉的蒙古名字的全称是穆伦·席连勃,意思是‘大江河’。这条大江河,自有大气象。半个世纪多过去了,草原的草,依然能染香诗人的心境;年过花甲的她,‘执笔的欲望’依然不衰,不减。席慕蓉是中国当代诗坛收获的一块浑金璞玉,她用方块字写出的那些空灵、奇幻的诗行,赠予你我一件件月的华裳。她的《一棵开花的树》、《莲的心事》,是我们在梦里都喜欢背诵的诗篇。——你们看,当年的那个‘璞’字,真真说中了她,也烛照了她呀!席慕蓉说:‘你所给的,我已收到’。此时此刻,让我们也在心里对海峡那边的女诗人说一声:‘你所给的,我已收到’。”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2年5月下)
⒈第②段首句:“这个故事,收进了我为我的学生们辑录的《枕边书》里。”请概括一下“这个故事”的内容,不超过50字。
⒉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引号的词语。
⑴即使是少年学生,也晓得傅老师的字是“有价”的。
⑵男同学的‘眼光’可以加分。
⒊第④段文字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⒋仿照第⑥⑦⑧段的第一句,为第⑤段补写一个句子。
⒌第⑨段中“‘你所给的,我已收到’”,前后一共出现了两次,其含义相同吗?
【新作点击二】
偷来的巧是致命的拙
张丽钧
①我给高三学生布置了一个供材料作文题。材料是一组漫画:一群人,每人背着一个超过身高的硕大十字架在埋头赶路。他们走得好辛苦啊。在这些人当中,有一个人开始动脑子了。他趁人不备,用锯子把十字架的末端锯下去了一截——嘿,明显轻松了许多。很快,他就走到队伍的前面去了。在某方面尝到了甜头的人,会一次次萌生以同样方式追求甜头的心。这个人也不例外。他再一次拿出锯子,把十字架的末端又锯去了一截。更加轻松了。他得意地哼起了小曲。突然,前面出现了一道深谷。背着十字架赶路的人们纷纷把长长的十字架搭在深谷的两边——彼时拖累人的十字架,此时化作了玉成人的桥梁。那么多人,轻松愉快地从自己的十字架上通过,如愿以偿地走到深谷那边去了;而那个偷巧的人,却因为变短的十字架无法架在深谷两边而永远被留在了深谷这边……
②与其说我给高三学生提供了一则作文材料,不如说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人生镜鉴。人到高三,背上十字架的分量陡然加重。百套卷、千道题、万种法——你可生出了偷巧的心?锯子在身内,锯子在身外。锯子的利齿,随时乐意帮你啃掉沉重十字架的末端。但是,深谷不迁就短处。残缺的十字架,只能编织残缺的梦。
③何止高三?人生不也如此吗?国家不也如此吗?
④“聪明”不是“智慧”,但“聪明”往往比“智慧”更容易博得当下的掌声。当一个个十字架被聪明的手一次次锯短,卸了重负的人在偷笑,愚钝的裁判员看不出这个冲在最前面的运动员原是作弊者,激动万分地宣布了一项新记录。深谷没有出现在今天,深谷甚至也可能不会出现在明天。但是,深谷不动声色地横亘在我们必然经过的前方,等着在一个绕不开的时刻看我们的笑话。
⑤饮鸩止渴,剜肉补疮,聪明反被。古人造出了这些词,预备给后人恰切地使用;而我们,果然就用上了,并且用得恰切到让人悲凉。是谁,天生一颗偷巧的心,锯短十字架成了人生的本能动作。残缺的十字架,诅咒般地投影于你我的生活——餐桌上有之,马路上有之,空气中有之……只有汇报材料的数据中没有。
⑥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彻底明了:捷径,其实是最远的路;偷来的巧,其实是致命的拙。
(选自2012年第14期《意林》)
⒈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⒉第①段中叙述的漫画故事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⒊第③段文字中加点的“此”指代什么?这段文字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⒋第④段文字首句“‘聪明’不是‘智慧’,但‘聪明’往往比‘智慧’更容易博得当下的掌声。”“聪明”和“智慧”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语境请加以解释说明。
⒌阅读下面的材料,结合选文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清朝末年,山西有一个商家,女主人信佛,想在自家的堂屋里立一尊佛像,于是就请了一位老石匠为她打造。主人要求佛像高2米,坐立姿势,后半身镶嵌在墙壁内。
老石匠先按尺寸凿出大致的轮廓,然后开始加工佛像的正面,正面加工完后,老石匠吩咐徒弟把半成品翻过来,开始加工佛像的背面。其中有个小徒弟,是新来的,见此情形十分不解,就对师傅说:“师傅,东家不是说这尊佛像后半身要镶嵌在墙壁里面吗?我们把正面加工好就行了,反正背面谁也看不到。”
面对小徒弟这种投机取巧的想法,如果你是老石匠,作为关心其成长与发展的师傅,你最想对他说点儿什么?回答不超过100字。
【参考答案】
《你所给的,我已收到》
⒈课堂上,傅心畲老师写“璞”字赠席慕蓉,却被一个男同学抢走,席慕容并怨气,更没抢回来。
⒉⑴班里谁能得到老师写的“璞”字是有一定条件的,不是哪一个同学都可以得到它的。
⑵看准抢走“璞”字后,老师不会发火,席慕容不会抢回。
⒊承上启下(过渡)。
⒋示例:她博人赏
⒌不相同。前者指的是老师对学生的赞誉以及内心深处的希望,后者指的是为人处世的思想观念和努力方向——“宥人过”、“慰人怀”、“为人范”。
《偷来得巧是致命的拙》
⒈偷来的巧是致命的拙(或“捷径,其实是最远的路;偷来的巧,其实是致命的拙”)。
⒉一是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论题,二是充当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⒊偷来的巧是致命的拙(或“残缺的十字架,只能编织残缺的梦”)。过渡(承上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