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划大学生活范文
时间:2023-03-18 21:1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规划大学生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策划你的一生》;目标;计划;奋斗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09-02
《策划你的一生》,这则故事是我在偶然间读到的,读完这则故事,让我想到了我校当代大学生的一些现状,因此我召开了这次主题班会,意在通过这则故事,引导学生们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如何策划自己的人生?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并学会如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策划好自己的一生。
《策划你的一生》,讲的是比尔·拉福的成长故事。拉福的父亲发现儿子很有经商天赋,机敏果断,勇于创新,但尚未经历过磨难,没有经验,更缺乏知识。于是,拉福的父子进行了一次长谈,共同制定了计划,并为儿子描绘出职业生涯的蓝图。拉福听从父亲的劝告,升学时并没有直接去读贸易专业,而是选择了工科中最普通的专业机械制造。这招棋很绝妙,因为做商贸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在贸易中,工业商品占据绝大多数,如果不了解产品的性能、生产制造情况,很难保证贸易的收益。因此,具备一定工科的基本知识是经商的先决条件。况且,工科学习,不仅是知识技能的培养,还能帮助你建立一套严谨求实的思维体系,训练你的推理分析能力,使你有一种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这些都对经商帮助很大。
比尔·拉福拿到硕士学位后仍然没有投身商海,而是考了公务员,去政府部门工作。原来,他的父亲,这位老谋深算的商业活动家深知,经商必须有很强的交往能力,人际关系在商业活动中异常重要,要想在商业上获得成功,必须深知处世规则。比尔·拉福在政府部门一干就是5年,结识了一大批各界人士,建立起一套关系网络。这对他后来的商业成功帮助极大。
5年的政府工作结束之后,比尔·拉福已完全具备了成功商人所需的各种条件,羽翼丰满了。于是,他辞职下海,到父亲为他引荐的通用公司熟悉商务。又经过2年,他已熟练掌握了商情与商务技巧,业绩斐然。这时候,他不再耽搁时间,婉言谢绝了通用公司的高薪挽留,独立开办拉福商贸公司,开始了梦寐以求的商人生涯,正式实施多年前的计划。20年之后,拉福公司的资产从最初的20万美元发展为2亿美元,而比尔·拉福本人也成为了一个奇迹。
故事不是很感人,但是却反映了一个问题:比尔·拉福在最初的时候也是没有目的的,是在父亲的帮助下确立了自己人生理想,而且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这个过程中,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了下去,一步一步的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着、努力着,这也体现了他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拉幅不仅学习了相关的专业知识、经济知识、会计、财务知识,还让他学习为人处事的知识。
人的一生只有短暂的几十年,比尔·拉福的父亲明白要想让比尔·拉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理想,必须要策划好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所需要准备的一些知识和能力。当代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都是在父母给铺好的路上走着,没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也没有定下一个目标让自己去奋斗,基本上是怀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生活着,没有对自己今后的路有一个总体的规划!
大学是一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高中之前的学习我们可以说是有目标的,那就是考大学。然而一旦考入大学后,有些学生就没有了目标。而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往往是今后生活所需的技能的学习。所以对大学时期的规划就显得重要起来。俗话说:机遇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那么大学生该如何来策划自己大学生涯呢?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我们可以把大学三年或者四年的时间分成几段来安排,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意见,只供参考,关键还是大学生自己要有一个目标和计划。
一、年级规划
1.大学一年级
这一时期,可以看成是大学生活的适应阶段。当一个人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中,会面对很多的问题。在这一时期,首先面对的是军训生活,其次是新的课程的学习,再就是各种社团的纳新工作,院系学生会的纳新工作,还有对学校的生活、学习条件的适应等等。
面对以上这些问题,你该如何去选择,对整个的大学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比方说:军训生活,是每一个升学阶段必须要经过的一个阶段,是放弃呢?还是同大家一块去面对呢?对大学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应,在没有像高中时期老师的关注下,是否能够自觉的学习?对各种社团的纳新工作,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现自己的特长。也可以加入学生会,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学习为人处事的方法等。
2.大学二年级
这一时期,经过一年的适应阶段,对大学的生活已经是非常的熟悉了。但这一阶段一些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在学习方面,有的同学认为,还早呢,再玩一年吧!下一学年的(下转第111页)(上接第109页)时候再学。工作方面开始变的很消极,不想再参加什么组织,变的很懒散。其实这一学年是很重要的一年。专科生要为专升本和就业做好准备,制定好学习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已完成自己这一学年的目标任务。作为大二的学生也是系部学生会的主要成员,在这一年也是个人成长的时期,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组织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交际能力等,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自己将来事业的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
3.大学三年级
这一时期,对于专科生来说是为就业还是专升本而努力的一年。也可以说是大学三年,最后一年实现自己大学目标的一年,也是检验你在前面的大学生活有没有按照自己当初设定的理想目标而学习与工作的一年,也是为你以后的人生怎么走而准备的一年。对于本科生来说,这一年也是实现自己大学时期理想的关键时期,也是检验前面的学业目标是否完成的时期。是积极的为考研而准备呢?还是学好专业为以后的就业打基础呢?面对这一些问题,每一位同学都要在大一入学的时候就要谋划好。
4.大学四年级
这一年,对于即将毕业的本科学生来说,面临的就是就业跟考研。那么在过去的三年的大学学习、生活、工作中,你收获了多少,你准备好下一步走好需要的素质和能量了没有,所有的这一切都是需要坚定的信念,也就是一种养成的习惯,一种良好的习惯。而大四也是人生中关键的一个转折点。实习期间能否把握住锻炼的机会,是否有目标的进行实习,这些都关乎着踏入社会后是否较快的适应自己找到的工作,更快的被社会接纳。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实现人生目标的关键条件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对于实现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是很重要的关键条件。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刚正不阿、心存感恩之心、以大局为重、坚韧的性格等等优良品质是大学生应该建立的品质,也是实现人生目标所需要的优良品质。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现阶段的部分大学生存在一些不良的现象:虚荣、攀比、自私、势力;金钱至上,感情淡漠,不尊重师长,集体荣誉感弱等。当然大学生的思想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以上的这些缺点和不足,所以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在大学这一阶段让自己更加的成熟,更加的有知识,有素质,为社会做贡献。
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身素质的养成
篇2
【主题】我的大学生活
【时间】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
【地点】室内、室外均可
【形式】讨论、分享
【目的】引导新生对高中生活进行总结,对大学生活进行思考和规划。
【活动操作示范】:
第一阶段:总结高中生活
1、辅导员做开场引导。目的是引导学生回忆高中生活
(参考:同学们走进大学校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相信许多同学对大学的生活有了一些思考,也会将现在感受到的大学生活与刚刚过去的高中生活进行比较。那么,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高中阶段的生活,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给大家三分钟时间思考,然后请几位同学分享。)
2、分享。辅导员请2-4名同学与全班同学分享,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辅导员对学生的发言内容做积极的关注,但不做任何评价。
3、辅导员进行分享总结和主题过渡。
(参考:从大家对于高中生活的各种感受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你们都曾为自己的理想——考上一所好大学而努力,现在我们已经开始了人生的一段新的征途,那么我们该怎样走好这段征途呢?)
第二阶段:思考、讨论大学生活
1、辅导员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参考:如果我们将大学生活分为六个部分:学业、人际、爱情、能力培养、休闲、大学生涯规划,大家来思考、讨论,我对这些有什么期待?有什么计划?)
2、分组。通过抽签的方式将全班学生分成6组(视班级人数而定)。每组选组长一名,负责组织该组的讨论;书记员一名,负责记录发言。
3、讨论。分组完毕之后,每组各讨论一项内容,也由抽签决定。
(建议:1、辅导员先将大学生活六个部分设计几个讨论问题;在讨论之前,辅导员先召集组长布置任务和注意事项;2、每组讨论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3、要求每位同学都发言。4、组长控制每位同学的发言时间,鼓励少发言的同学,控制“语霸”的同学;问题讨论完毕后,做好总结,并选好分享代表。5、书记员要做好每位同学的发言记录。6、辅导员做好整个场面的控制。)
4、分享。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讨论结果,组内其他人可作补充。在每一组的分享结束后,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如果在教室开会,辅导员可以在黑板上板书学生所谈各个内容的要点。
5、辅导员总结。辅导员的总结、引导不含对发言内容的评价,让同学在听取他人的观点、做法、经验时对自己的做法、计划进行修正;引导学生包容他人的观点;辅导员也可以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大学生活。
第三阶段:班会总结(把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的顺序调整了)
1、引导同学们认识到丰富大学生活,以及对大学生活进行规划的重要性。
(参考:通过今天的班会,我们充分感受到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更需要同学们做好规划充实地度过!高中阶段因为有明确的目标,所以我们过得忙碌而踏实;大学阶段才刚刚开始,尽管我们的目标还不明确,有那么多的困惑,但这正说明我们有很多的成长空间等待我们去填充!今天的班会仅仅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如何度过4年的大学生活同学们还得认认真真思考,并付诸于行动。这也许就是我们生涯规划中关键的一步。不管你的目标是什么,我只想告诉大家的是:不要虚度!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名句:“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2、介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及学院的心理成长辅导服务,若同学们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烦恼和困惑,欢迎来咨询。(建议:辅导员老师分享一句话:必要的心理求助是强者的行为。)
第四阶段:布置作业——班会心得
目的是引导学生对高中生活和大学生生活做深入的思考;给在班会中没有机会发言的同学有表达的机会。
(参考:讨论的时间太短,分享的时间也太短,但同学们的思考却有许多许多,所以请同学们以对高中生活的总结以及对大学生活的思考为内容写份班会心得,当然也可以谈谈班会中的感受,请在三天内完成,用信封封好后由班长收齐送交给我。
第五阶段:班会结束
感谢大家的参与!
【注意事项】:
1、[活动操作示范]仅供参考,各学院在不违背活动主旨的前提下,可设计形式多样的,适合自身特点的主题班会。
2、六项内容的讨论参考问题
(1)学业:我的大学学业目标是什么?60分万岁?还是学习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大学里,学习是我努力的目标吗?
(2)人际:我理解的人际交往是什么?大学中的人际交往重要吗?我还是比较多地在与高中同学联系吗?我是主动与新同学认识、交往,还是等待别人来走进我?我和寝室同学开始出现矛盾了吗?怎样和不喜欢的人相处呢?
(3)爱情:爱情是大学生活的必需品吗?我对大学里的爱情持怎样的态度?爱情与学业,我将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4)能力培养:我希望在大学里培养哪些综合素质和能力?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和途径?
(5)休闲:我度过课余时间的休闲方式有哪些?怎样培养健康有益的休闲方式?
(6)大学生生涯规划:我如何规划我的大学生活?每年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通过什么途径达到?
篇3
关键词:调查问卷;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8-0151-02
1引言
新生刚进大学时,原先升学的愿望已实现,新的目标尚未找到,难免陷入暂时的迷茫,同时,也感觉到大学与中学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学习方式,需要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并在一年级时能否确立起合适的学习目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生规划,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这些,都对学生的后继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影响。
2调查研究方法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设计了调查问卷的内容,并向所在的计算分院06级同学发放400份调查问卷,做了针对性的抽样调查。回收332份调查问卷,回收率83%,因此,此次调查结果是有效的。调查的内容包括:
1) 大学的学习、生活,与中学的学习、生活之间的不同点;
2) 大一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的学习及生活;
3) 大一新生应如何安排利用自己的学习、娱乐时间。
3调查结果分析
从以上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同学认为大学与中学在学习、生活上不同,主要体现在大学课程时间的安排和自主性学习。首先,大学里所学知识是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的,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前面任何一环没有学好都将会影响到后面课程的进行。另外,学生在校期间还要在外语上通过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通过水平测试,学习的任务并不轻松。其次,对于以基础知识灌输和人文精神培养为主要特征的大学学习来说,不仅上课所学的要靠自觉去消化吸收,整个知识体系也要靠自己去补充完善。所以,除了专业学习外,应自我涉猎课外知识,使自己丰富起来。29.82%的同学认为高中与大学相比,高中的生活更适应自己。因为在中学时,有些生活琐事依靠父母亲友的帮助,进入大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都由自己处理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更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
指导新生走出迷茫,作好个人规划是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有效方式。许多学生以考上大学为唯一的学习目标,一旦目标实现,容易产生松懈心理,难以及时树立起进一步的学习目标,造成了考上大学前后的“动机落差”。此外,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兴趣狭窄,爱好很少,一门心思考大学,没有形成特长。一旦进入大学,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迫切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上,而对学习却逐渐失去了兴趣。因此,刚进大学的新生应让他们从高考胜利的满足和陶醉中清醒过来,认识到大学是人生成才、成就事业的一个新起点。根据学校教学的客观现实和自己的实际,制定出个人在学业、思想道德、心理发育等素质培养方面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方略,以增强进取的内动力,为再创大学阶段的人生辉煌打下良好的基础。
自律方面,新生最需要注意的有锻炼并提升自身能力,自觉学习,接触社会,搞好寝室关系与室友和睦相处,谈恋爱,以及娱乐的安排。
1) 积极参加课余班团和实践活动,展现自我,提升自我,培养自我,积累工作经验。
2) 要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休息时间。
3) 室友之间、同学之间多加了解,熟悉互相的生活习惯、性格,为以后的相处打下基础。
4) 大学新生大多不能正确把握恋爱标准,如43%的同学反映谈恋爱对学业的影响是负面的。过早恋爱不利于新生顺利地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
5) 从数据中反映出,有一部分同学不能跟上大学的脚步,借玩网络游戏,通宵来逃避现实,反抗现实。同时,这也反映出这24%的同学对大学生活感到迷茫。
另外,有62.65%的同学曾在碰到难学的课程时灰心过,他们反映,此时最希望得到诸如老师的关怀、指导,与老师更多的交流等。对于自己所学的专业,很多同学反映他们不太了解,概念很模糊,因此学习的目标性也不明确。
新生对于人生规划问题也出现两极分化,部分同学由于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连带反应出的迷茫、消极情绪,十分不利于个人的成长、成才。对于已有了明确的人生规划的同学,他们已初步适应了大学生活,但计划的付诸实施显得更为重要。
4建议及措施
首先,通过讲座,帮助进入大学的新生认识到大学为培养专门人才服务,以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其次,校方引导新生积极主动地去适应新的环境。如:引导新生合理安排自由的生活及生活空间,珍惜拥有的学习机会,及时了解图书馆、语音室、阅览室的开放时间,适度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多听有意义的学术报告及讲座,充实他们的生活并注意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学生不仅要消化理解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而且还要适量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和文献资料,以适应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大学不再是像中学那样老师追着学生,而是要学生主动求教老师;大量的时间需要自己去安排,而不是被老师占有;要学会研究性学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即要会主动的去学习,而不是被动的。
再者,指导新生合理规划大学四年,如:在节假日参加一些与自己的职业目标相关的实习,增加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对职业规划的直观了解。新生在生活、学习方面要善于挖掘和发展自己的优势;当遇到困难时,解决这些问题主要靠自己,要有自强自立意识;同时,在自己无法解决时,要学会主动向老师和同学寻求帮助。最后,对于新生的谈恋爱和娱乐安排,学校可以通过讲座,报告会等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也建议引导新生以学为主以玩为辅,并且要有目的的玩,玩出“价值”来。
篇4
关键词:班主任素质;“90后”大学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93-02
大学班主任制度是高校实施对大学生管理的一种方法,是对辅导员系统的重要补充。班主任既是高校对大学生的主要管理者和教育者,同时也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入职不久的青年教师,如何尽好班主任这一重要职责?如何指导班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健康快乐成才是班主任的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笔者通过担任大学生班主任以来的实践总结了大学生班主任在学生成长过程的重要作用、应尽的责任以及所要提升的个人素质修养。
一、大学生班主任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自我提升
班主任的道德水平和自身修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班级学生的成长。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不同时期,对班主任的要求也随之变化,在新时期,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需要的不仅仅是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高,还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美、思维语言能力强,更要求班主任是一名懂得倾听、爱护学生的好教师。
(一)责任心和主动性
作为一名班主任首先是要有一颗为班级学生事事着想的责任心,既然担任班主任的工作就要以一种学生责任人的态度来管理引导学生。新入学大学生虽然在思想上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但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不成熟,还在塑造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现代信息发达的社会,在校学生已经不可避免会或多或少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这对大学生的思想的塑造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作为班主任老师,需要以一颗责任心,积极主动去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确保每位学生都是以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学习、生活成长。
(二)爱心和灵活性
班主任和学生之间能够真诚面对,才能建立起更好的师生关系。现在的学生大都是“90后”,他们个性张扬,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主张,同时也有着相对敏感的心灵;对于大部分首次远离父母,远离家乡,从四面八方相聚到一个学校来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一段适应期。这段时间就需要班主任给予适时和适当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不仅需要班主任老师个人充满爱心,尽量避免说教式的管理方式,还需要班主任灵活结合班级学生情况通过集体引导和个人谈话等多种交流方式引导和疏导学生。
(三)虚心学习
班主任一职虽然是高校教师的兼职,但其所承担的责任重大,特别是现在很多青年教师自己经验并不丰富,能力还有些欠缺的时候就需要用虚心学习来提高和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和积极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请教,全方面多途径提高自我修养和业务能力,是快速有效提高自己个人管理能力的有效措施。
(四)个人良好示范
班主任,毕竟还是老师,老师就要在班级和学生中树立一定的威信,当然这威信是建立在自己扎实的专业素养、良好的道德修养、过硬的心理素质、强干的业务能力和健康的身体基础等各方面优秀的模范示范基础之上。这也是对班主任本身能力的要求。
二、班主任对学生的引导和培养
(一)帮助学生快速度过适应期,尽早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相对中学阶段既轻松又紧张。虽然大学生已经努力通过了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但是进入到大学校园并不是终点,而是另一个更重要的起点。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对大学生活的认识有一定的偏差,认为进入大学就可以放松了,突然没有了高考这个醒目的目标,就失去了方向,认为自己自由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班主任,对刚入学的大学生一定要及时引导,一方面,引导学生快速从高中阶段的学习状态转变到大学的学习状态,去积极适应大学的短时间高强度的课程安排。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学生早日确定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活目标,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经过高考,终于进入期待已久的大学校园,很多学生对大学生活既充满好奇又充满彷徨,既充满憧憬又不知道该从何做起。这就需要班主任尽早让大家认清大学生活的特点、重要性和意义,使同学们首先端正在思想上的认识。大学阶段是我们人生最美好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是大家今后工作、生活的基础和分水岭,是一个重要的起跑线。大学四年的时间如何有效利用关系大家以后的发展。笔者在选完班委的首次班会就要求大家列出自己大学四年的规划,包括四年的长期规划、每年的中期规划和每个学期的短期规划,并以宿舍为单位指派负责人督促大家以自己的所列出的目标来鞭策自己去完成,提高学习和生活效率。刚入学的大学生虽然在思想上有一定的自律性,但是其世界观、人生观还处于塑成的阶段,大多数学生的自律性较差。可能有的学生刚开始踌躇满志,给自己列下目标要考研,但在四年的时间中慢慢就被其他事情吸引而忘记了当初的目标,等想起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本该打好的基础根本不堪推敲。当然,大学并不是只有学习,同时也是其他很多能力培养的阶段,关键是要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达到这个目标。班主任就要起到督促的作用,要不时督促和提醒大家看看自己是不是已经偏离了原来的方向,并依据现实变化适量调整。
(二)积极融入班级体,打造良好班风
虽然班主任多为兼职工作,但是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是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了解学生动态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一个主要途径。特别是在学生入学后初期,经常参与班级活动,可以快速与学生熟悉。在信息发达的现代,也可以通过QQ、飞信等网络手段加强跟学生的互动。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是跨世纪的新一代。“90后”大多都热情、活泼、开放、喜欢新事物、创新能力强。虽然社会上对“90后”有着这样那样的质疑声,但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的“90后”还是勤奋认真,踏实努力地想象和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未来。同时,“90后”也存在着属于他们的一些不良习惯,他们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经济条件相对较好,从小都是家长围着长大,大多很少做家务,养成了懒惰、以自我为中心等缺点。当他们进入到大学,没有了父母的管束,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情感的寄托都转向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而班主任是他们进入到大学后面对的第一位“家长”。如何引导和指导这一具有鲜明特征的群体,这就需要班主任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准确的定位。除了在学习上积极引导以外,在平常的日常生活中,要积极与他们进行交流,以自己的身体力行为他们塑造榜样;特别是对待一些比较敏感的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关心和鼓励,使他们尽早走出心理的低谷。所有的这一切当然也都建立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之中。
另外,作为一个班集体,良好的班级文化和风气是促使班级同学良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一个班级死气沉沉,班级成员都不关系班级的发展,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那么这个班级就是一盘散沙,对班级成员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有不良的影响。相反,如果一个班级文化和风气积极向上,团结奋进,不但使每个成员处于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中,培养良好的心态和习惯,促进大家的发展成长,同时大家拧成一股绳也会将大家的成绩扩大化。那么良好班风的建立,一方面需要班主任的指导和身体力行的榜样,另一方面,需要班主任对班委的培养。大学班主任一般都是兼职岗位,不可能将全部精力放在班级的管理上,那么如何选择和培养班级干部,就是摆在班主任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班委的任免相对比较容易,更重要的是班委的培养。大学的班委跟中学阶段的班委不同,虽然大家选出来的班委或多或少在中学阶段担任过这样或者那样的班委,但是中学阶段毕竟还是班主任起到决定权,班委只是传达班主任的精神而已。在大学阶段,班委则被赋予了更多的权利,同时也要承担更多的义务。现代的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如何使大家配合班委工作是对各个班委能力的考验和锻炼。班委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配合和指导班委的工作就是班主任工作。这也是对班主任能力的一个考验。现在的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充满朝气和活力,虽然还在成长过程中,但其潜力是不可估量的。笔者刚开始对班级的班委能否管理好班级有一定的担心,虽然在运行过程中也多多少少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小困难,但是通过班委们和班级成员的共同努力,班级活动总是做得有声有色,也总是超出笔者的意外。
(三)严于律己,塑立榜样
篇5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目标困惑;江苏大学;实证分析
1 课题实证分析基础
1.1 调查背景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社会的要求高、家长的期望高、个人的成才欲望强烈,而且在中国高校严进宽出的情况下,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对骤然放松的学习环境有着不同的反应以及适应情况。许多大学生在这个阶段没有了目标与方向,甚至会浑浑噩噩地结束大学生活。所以,为了调查我校大学生的生活目标困惑问题,帮助大学生明确树立目标的重要性,并借助目标的设定充实地度过大学生活。我们小组设计了本次调研活动。通过对我校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调查,了解了我校学生生活现状,进而分析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了问题出现的原因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1.2 调查方法
采用了通过问卷调查形式对我校各学院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匿名实证分析,尽可能获取最真实的信息,进行统一汇总和数据处理,力图寻找最真实的原生态样本。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基本思路,以江苏大学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调查大学生生活目标困惑的现状并寻求其应对措施。
1.3 调查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的调查时间为2012年5月~2013年3月;样本数量为:收到有效问卷数量为153份;样本分布情况为:①样本性别构成比例:男生45%,女生55%;②样本学院构成比例为:管理学院13%;环境学院19%;临床医学院13%;药学院20%;材料学院15%;文法学院20%。
2 课题实证数据分析
在此项调查中,我们主要将问题分为2类:一是对生活的适应。这类问题的调查涉及到学生对各种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的看法、对自身健康的注重程度和培养状况、合理安排课余时间的能力等。二是对学习环境的适应。这类问题的调查涉及到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学习目标的有无、学习意志的强弱、学习效率的高低等。
读大学的动机是什么?这是关系到高校大学生入学后能否给自己准确定位的核心和关键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大学生们能否清楚自己努力学习是为了什么,能否清楚自己现在已经能做什么,能否清楚自己生活着的环境可以提供自己学得什么、获得什么。我们在实证调查分析中也发现,很多同学的动机总体相对模糊,具有明确动机的相对较少。此项调查,67.97%的人选择了“为了今后就职方便”,64.05%的人选择了“想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60.13%的人选择了“想提高自己的教养水平”。这三项是我校大学生读大学的最为主要的动机。由此可见,为了今后就职方便而读大学的人比例最高,同时对于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养水平的培养也很重视。这些学生对于读大学这件事有较好的认识和较强的目的。与此同时,有36.60%的人选择了“父母的期待与劝告”,这些学生缺少独立自主的思考,不明确读大学的目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怎样读大学,同时对父母的依赖比较强烈。
你满意现在所学的专业吗?很多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并不清楚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到底意味着什么,无论是对于个人的学习兴趣还是今后的职业规划。此项调查,60.67%的人选择了“一般”,既没有表示满意也没有达到不满意的程度。这样的同学基本抱着学学看的态度,不知道为什么学此专业也不知道学了干什么,这属于没有适应大学学习,毕业后找的工作很可能与此专业无关,如此一来很有可能浪费掉大学四年时光。34.67%的人选择了“满意”,这些同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表示满意,明确自己的目标及未来的发展方向。4.46%的人选择了“不满意”,这也许是由于调剂分配得到了自己预想之外的专业,或是对自己所选专业认识度不够而不能适应,对自己专业表示不满意。
关于学习目标、学习意志和学习自主性、学习方法。学生的本职是学习。然而与高中和以前的学习生活不一样的是,大学的学习不再有老师的时刻紧盯和家长的时刻督促,更多的是要个人的自觉、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觉性。如果在高校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不能约束自我,更容易迷失自我。此项调查,57.52%的人学习目标明确,40.52%的人学习目标模糊,2%人没有学习目标。68.00%的人学习意志一般,这可能是由于不适应高中学习紧张而大学学习氛围突然放松的变化,又没有及时调整自身建立新的目标。72.00%的人自己安排学习有学习自主性,28%的人学习自主性弱或没有。多数人对于学习有自己的想法。但仍有不少人没有自己的想法,处于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状态。64.90%的人学习方法一般,这些人并没有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就个人感觉大学生活丰富多彩吗?大学生活的总体评价,涉及到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大学生活的评价,15.79%的人选择了“无聊至极”,72.37%的人选择了“还可以”。这种想法的出现可能与同学们在进入大学之前被各种招生宣传的内容蒙蔽,而没有真正的了解大学生活。然而更可能是因为同学们没有生活的热情与目标,没有为自己喜爱的事物去努力奋斗,从而对生活的满意度降低,形成颓废的精神状态。相反觉得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的11.84%的人对于自己的生活有良好的规划与目标,并且为之付出努力,才使得自己活得精彩,对自己的生活更满意更有干劲,并可能因此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广大的在校大学生来说,要想有一个精彩的大学生活,就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要好好地规划一下自己的生活。
3 课题实证总结
面临困惑的大学生应该如何从这种天然的困惑中解脱呢? 其实,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如果使大学生自己树立自己适合的目标问题。大学阶段新目标的确立,实际上是人生目标的确立。而从此次的调查中可以发现,许多大学生是缺乏目标的,在制定目标上有很大的困惑。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意识到目标设定的重要性。作为在校大学生,如何充分地利用时间并设定自己的目标,需要系统的计划。首先,不断扩大知识面。除了学习老师规定的课程以外,要学会运用各种方式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其次,发掘兴趣准确定位。可以通过图书馆、网络、讲座、社团活动、朋友交流、电子邮件等方式明确自我的价值观、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唯有接触,才能尝试;唯有尝试,才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再次,明确自己方向和目标。在了解自我兴趣所在,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初步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制定长远目标,可以是大学四年的目标,也可以是十年后的目标。宏观方向定下来之后,再制定短期目标。最后,不断完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对目标做及时的调整也很重要:如果超出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提高;如果未达到自己的期望,可以把期望调低。达成了一个目标后,可以再制定更有挑战性的目标;失败时要坦然接受,认真总结教训。
参考文献
1 阿兰・拉金.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M].北京:金城出版社,2005
2 程社明.你的船 你的海: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3 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篇6
在大学,不会再有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和防腐不知疲倦的讲解;不会有每天做不完的习题和试卷;也不会天天为了分数、名次而焦急、苦恼……在体验大学生活的这一个月中,有这样一件事让我印象比较深刻:在大学的第一堂课上,有两个女生迟到了几分钟,按照以前的习惯打报告进教室。但后来老师说:“在大学中,如果你上课迟到或者有事想要早退的话,你不用打报告,只需悄悄地从后门出入,不要影响大家就好……”在这以后,我也遇到过其他在高中甚至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比如可以随时出入宿舍和校门,因需要完成某事要逃课等。
所以,我总结出:大学,是一个完全靠自觉的过程。如果高中的我们还是一只雏鸟,那么大学的我们可以说已经长大,远离了父母的庇护,远离了老师的督促,剩下的只有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所以,现在的我们要自己管好自己,自己规划自己美好的大学生活,并自己保证今后能够笑着谈起自己的大学生活。
大学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大学中绝不会有从早上5点出宿舍上课直到晚上10点才回去休息的情况;也不会因为喜欢看《红楼梦》但怕被老师发现而东躲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在大学里有各种各样的活动等着你去参加和体验,而这些在高中都被视为纯属浪费时间的事情。其实,从这些事情中我们也能学到许多知识——课本里并没有的知识,学到许多经验或是教训,学到大学的丰富多彩……
所以,我认为,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而能力地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大学则是这样一个很好的过程。
所以,我们需要抓住每一个机会,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在丰富自己大学生活的同时,为自己多赢得几笔生活的财富!
大学,还有不同以往的种种特点:
大学,可以打手机、用电脑的地方,我们可以不必再为老师要查电子产品而苦恼,甚至把手机藏在垃圾桶里或者天花板上天;
大学,除教室外你还可以去图书馆、参加社团活动等地方,我们也不必过每天除了书本就是习题的单调、乏味的生活;
大学,不必为出一趟校门而绞尽脑汁地编各种请假理由;
大学,不会因为和某个异性朋友多说几次话而被班主任老师请进办公室;
大学,……
大学生活和以往我们经历过的学习生活真的不同,它至少对现在的我来说包含这太多的意外和精彩。当然,大学生活对我们来说也有太多的诱惑,所以这也就需要我们以正确、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学会更好的地址诱惑。
如果有机会可以让我跟还在为大学奋斗的学弟学妹们说几句心里话,我真的想告诉他们:好好努力,争取早点来体验大学生活,因为想象和真实的感受真的不一样!我也想对那些想要放弃大学的学生们说:大学,是美好的4年,不要给自己一生留下遗憾!
篇7
还记得,十月今秋的时候,抱着对大学的憧憬,踏上了离开故土的一步!
还记得,曾经对大学的期盼,曾经为了考上大学而付出的努力,当来到河大的那一刻,我的人生便不再是从前那般,充满了希冀!
我曾为自己成为一个河大经济人而自豪,也曾许下豪言壮志,曾经,那麽多的学生社团引起了每一位大一新生青春的激-情;也是曾经,军训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成长,什麽是承受,什么是独生子女从来未曾体味到的一切一切!
然而,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终究是迷茫了,总以为大一是碌碌无为,大一是无聊浪费,时光在指间悄然而逝,却不知珍惜!我们在慢慢找寻,找寻大学生活的方向,渐渐才知道在大学本科期间,我们并不指望能学到什么高深的专业知识,而是应该把重心放在学习能力的培养上。一个人贵在知道自己应该去干什么,"明其志,方能知所赴!"学校提供的平台是许多专家的共同认可的,适合大部分同学的需要,然我们自己应该更清楚自己的实际需要,在学的课程上有所侧重,有所安排,另外选学一些对自己有价值、有益处的课程......这将更具个性化更能挖掘你的潜力。
大学同样是一个施展表现你的才华的大舞台。好好利用它,也是一个任务。怎么说呢?有人说:"社会经验道义后社会上去培养也来得及,现在读好书不就行了么?"我认为这是各误区能力的培养其实不是一朝一夕的。就比如语言能力,我们从小就开始训练,对么?但你可以说——我现在的语言功底、交际能力非常出色了么?很少有!即使我们平时一直在培养的东西尚且如此,更何况工作能力呢?它常需要一定条件,一定时间空间的。许多大一没有从事任何社会工作的同学,往往到了大二、大三就很难加入学生会、团委,等等,为什么呢?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把握大学里这个机会充分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
从高中步入大学之门,欣喜之情自不待言。但没过多久,有些学生便生疑问:听课后的时间怎么都由自己安排?大学如果像高中那样有老师来管就好了,然而实际并非如此,如何安排生活似乎成了一门必修课,有些学生习惯了高中时代的生活,上课、作业、考试及活动,均由老师或班主任统一安排。乍一离开这样的环境,确有不适应之处。高中的这种管理方法如何,这里暂且不去评说。仅就学生而言,确有一个急需转变观念、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
篇8
关键词:新生入学教育 后续专业学习 专业认知 职业生涯规划 心理健康
大学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阶段,是建立相对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也是进入职业领域的一个过渡期。刚踏入大学的新生,对自己报读的学校、专业充满疑惑和不确定性,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对未来充满迷茫和忐忑,只能随波逐流,且行且看。
因此,我们要针对学生在这个阶段发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和需求开展新生入学教育。进行校史、校规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新环境,认同学校进而热爱学校;开展军训等一系列国防教育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和荣辱观;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建立专业学习目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学生对职业及对自我的认知,确立职业目标,进行大学生活规划,乃至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还有理想信念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
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新生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的适应情况,关系到他们后续的专业学习,如学生是否能够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目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专业理想,等等。
一、大学新生在后续专业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由于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存在很大的不同,包括培养模式、授课方式、学习方法等都存在较大差异。这让已经很习惯中学的被动式教学的学生一开始很难接受大学的专业学习,从而导致一系列学习问题。
1.专业信心不足
专业信心是学生进行专业认知后所产生的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和满意度。据了解,很多新生对本专业了解不够全面,或接触本专业后,对某些专业课程缺乏兴趣,导致对专业学习失去信心。如我院经济管理类学生,对《统计学基础》、《会计学基础》、《财务管理》、《经济学基础》等一些专业基础课程缺乏兴趣,产生了畏难情绪,对专业学习失去信心。还有的学生因为本专业就业情况的不理想或者对专业就业方向不明朗而对专业的前途失去了信心。多种原因使新生对所学专业没有正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 从而影响了其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影响了其学习的内在动力, 表现为厌学或学习的被动应付。甚至会出现盲目的转专业趋势。
2.学习目标的缺失
目标对人生起着巨大的导向性作用,学习目标指引着学生的专业学习之路,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程度,进而影响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学习目标的缺失,往往会导致学生失去努力的方向和动力,不懂得合理规划大学生活,陷入空虚迷茫的状态,甚至有些学生为了填补空虚,沉迷网络游戏,虚度光阴。
3.学习主动性缺乏
在大学里,教师的授课方式与高中大大不同。虽然教师在课堂上仍起主导作用, 但更多地倾向于发挥一种引导、启发的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里教师不再像中学一样从早到晚对学生学习进行督促辅导,学生拥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这使得已经习惯对老师的依赖的学生很难适应大学的这种变化,没有学习目标,不知如何制定学习计划,不懂合理安排课余时间,不会主动思考问题,自学能力差,导致陷入迷茫,肆意挥霍时间。这些都要求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学会自主学习,积极探索, 学会思考,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解决大学新生在后续专业学习上的问题的方法
针对经过入学教育后大学新生仍存在的这些后续专业学习上的问题, 建议在今后开展入学教育时, 在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加强力度, 以提高入学教育效果, 稳定专业思想, 使大学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从而在后续专业学习上能够有较大收获。
1. 加强专业认知教育,增强专业认同感,建立专业信心。
大部分大学新生对所学的专业存在很多困惑甚至迷茫,他们入学后,对于专业通常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后续专业学习。所以在新生中有必要开展专业认知教育,端正学生的专业思想,不仅有利于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和激发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精神和动力,也为学生在整个大学阶段的成才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院在新生入学之际,开展了一系列专业认知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开始专业学习之前,就先对本专业有系统的认识, 并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性质和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增强专业学习信心,明确学习目标,以积极的心态进入专业学习,掌握自主学习技能和方法,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专业骨干带头人进课堂”活动,安排各专业优秀骨干教师给新生开堂介绍专业,包括专业设置、专业所属的学科门类、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专业发展前景、就业前景等内容;邀请专家学者来做专场报告, 引导学生建立专业理想,掌握专业学习的方法, 培养专业学习能力,规划专业成长道路, 激发其对学习的动力和专业信心;通过“如何读大学”等主题班会形式, 指导学生分析自身实际情况,结合专业学习目标要求, 谈专业认知、抒发专业理想、规划人生等;开展“以老带新”结对子活动,让优秀的高年级学生长期对新生进行榜样教育,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传授优秀学习经验,引导新生学会学习。同时,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为了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克服学生对学习的畏难心理,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上也要不断适应学生的需求,加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增加学生学好专业知识的动力。通过这些方法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程度, 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真正做到“爱我所选”,从而建立专业信心,迅速适应大学学习。
2.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大学奋斗目标,激发学习动机。
人生要有目标和追求,明确的奋斗目标才是成功的关键要素。大学新生入学以后,职业目标、人生目标不清晰。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长远目标的缺乏导致大学阶段学习目标的缺失。这也是学生后续专业学习效果不显的主要原因。因此,要积极对大学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每个大学新生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明确大学奋斗目标。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指导学生在正确分析自身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与职业的匹配,结合社会环境、行业环境、企业环境、岗位环境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并确立未来的职业发展目标,选择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引导学生对自身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合理分析,促使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缩小自身与实现职业目标的差距。这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增强学习的针对性、自主性,还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保障后续专业学习的持续动力,为以后顺利就业和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我院主要通过《就业指导(含职业教育)》课程学习的形式开展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此课程学习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课程内容是专业认知、职业认知及职业生涯规划;第二阶段是第五学期,课程内容是就业前准备,包括心理调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就业政策法规等。另外,还通过专题讲座、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途径,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且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倡专业课教师利用课堂教学教书育人,引导大学新生能够明确目标,早做规划,早做准备,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为以后发展奠定基础。
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的专业心理适应能力
篇9
关键词 大一新生 课余安排 生涯规划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大学生活有着充足的课余时间,大一新生从紧张的高中学习进入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面对突然增多的课余时间不知如何安排。一年级是学生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学生在课余时间上的态度和习惯会直接影响其学业、生活以及未来的发展。因此,一年级引导学生重视课余时间的规划和安排尤为重要。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新生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对学院大一学生的课余安排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研,比较深入地了解学生在课余安排上的情况,对丰富大一学生课余生活、提高课余时间利用率进行了分析思考,得到了有益的启示。
1 大一新生课余安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盲目性
盲目性主要指没有明确的目标。调查中,很大部分新生的课余安排比较盲目,51%的学生对课余安排的评价是忙碌无头绪、空虚无聊、无所谓,只有3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课余安排是充实而有收获的。从访谈中了解到,学生不了解专业,不知从何学起,这是造成课余安排盲目的原因之一。另外,部分学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目标不明确、无方向感、整天无所事事,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1.2 随意性
随意性是指学生的课余安排随兴趣而定,缺乏计划。调查显示,能规划课余生活并长期坚持的大一学生只有19%;其余绝大部分学生的课余安排有较大的随意性,其中53%的学生有计划但不能坚持,24%的学生只有想法没有规划;7%的学生根本没有想过课余时间需要规划。很多学生坦言,学习对于部分人来说已不是最主要任务,加之缺乏准确的定位,课余安排基本上是随性而定,一旦没人管就恣意而行。
1.3 从众性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一学生中有5%的课余安排是受同学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其中寝室的影响是最大的。访谈中大部分学生提到,早上没课的时候很想早起,但看到寝室其他人都在睡,自己也就不起来,这可能也是睡懒觉的学生有55%之多的原因之一。此外,还有的学生本想学习,但看到周围的同学上网聊天、打游戏,自己难以抵抗外界的诱惑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大学里寝室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
1.4 离群性
离群性指学生较松散,缺乏凝聚力。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大一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不多,课余时间有社会交往的学生只有28%,宅在寝室的同学占多数,上网、睡觉、看小说、学习等,除了上课,几乎是足不出户,不与其他同学交流,也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和校园活动。
1.5 矛盾性
调查中有77%的学生认为规划课余生活对未来有帮助,但事实上只有19%的学生能长期坚持执行,这与曾红强的研究结果一致。①其余53%的学生有规划但不能坚持执行;24%的学生只停留在想法上,没有具体的行动;7%的学生根本没有想过课余时间需要规划。大多数学生能认识到规划课余时间是有必要且有用的,但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坚持,这一矛盾性在大一学生中比较普遍,“认识到位的多,行动到位的少”。②
2 大一新生课余安排存在问题的原因
2.1 缺乏学习动力
由于高考志愿的原因,部分学生是被调剂过来的,对大学和专业都不满意,甚至一味地抱怨学校层次低、环境差、专业没前景,很少查看自身的原因,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行为上都是消极应对。还有些学生抱着错误的认知观念,认为大学学习不重要,能力锻炼才是最重要的,本末倒置,一天到晚忙社团、学生会的事情,根本没有时间学习。缺乏学习动力可能是目前很多大一学生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学业失败最主要的原因。
2.2 缺乏规划意识
尽管大一新生已经跨入大学,但是思想和心理的“时差”却没倒过来,还是沿用以前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态度。有不少学生的大学生活谈不上自主安排,倒更像是应付工作或走过场,上课、听课、做作业、考试,一步不落地走完程序就算完成任务。他们很少意识到大学生活需要规划、时间需要管理、学习需要自主安排、职业发展需要自行探索。访谈中有些学生就说到:“早已习惯了高中老师的安排和管教,现在一切都需要自己负责和掌控,难免会感到无所适从。”
2.3 缺乏自控能力
大一新生经历了严厉的高中教育,突然到了宽松的大学环境,很多学生开始管不住自己,就像在座谈会上学生说到:当初对大学充满了向往和憧憬,到了大学,意志变得消沉,人的惰性也难以克服,普遍缺乏自制力和毅力,逃课、上课玩手机、看小说,抄作业、作弊的现象时有发生。就算有的学生制定了学习目标,能长期坚持执行的也是寥寥无几,“想改变的是大多数,能落实的却是极少数”,在新生中普遍缺乏自律性和执行力。
3 解决大一新生课余安排问题的对策
3.1 运用多种调查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
由于大一新生刚进校,彼此之间的了解甚少,我们需要运用多种调查方法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要想了解学生的课余安排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就要深入到学生中去,经常走访学生寝室,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课余时间在看书、查阅资料,还是在聊天、玩游戏,一目了然。尽管如此,现场观察具有一定的不足,还要辅以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要多与班干部和寝室同学联系,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要想方设法采用多种调查方法,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改变认知,调整方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3.2 邀请高年级学生和校友现身说法,有益补充生涯教育
调查结果表明,大一新生规划课余生活最重要的原因是实现目标以及未来发展的需要。显然,实现目标是大学生规划和管理课余时间最直接的动力。而实际的情况是,很大部分学生却没有明确的规划和定位。
每年新生进校,无论是学校层面还是院系层面都非常重视入学教育和养成教育,向新生介绍大学的学习方法、专业特点、就业前景等情况,收到的效果却不是特别理想,经过走访和交流,很多学生仍是一片茫然。尽管我们的初衷想让学生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大学生活,但我们用的方式还不够贴近学生的需要。
既然讲授、报告的方式效果较小,那么邀请大三、大四的学生现身说法,年龄相仿、经历相同、感受相似,可能更容易赢得新生的共鸣。我们分别邀请了优秀、中等和后进三类学生介绍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学习经历。结果发现,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形式,感受也更深刻,每次座谈会后都积极与高年级学长交流。另外,我们还经常邀请校友回来交流,通过他们的讲述,学生更能深刻了解职场对大学生专业、能力、素质的要求,学习也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不管是同龄人还是过来人的经历对于新生来说都是鲜活的,他们走过的路和曾经面临的问题对新生来说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也更具有说服力。通过真实案例的呈现,学生自然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该如何规划大学生活。
3.3 开展人格教育,促进大一新生的心智成长
根据调查结果,77%的大一新生认为规划课余时间对未来有帮助,但事实上只有19%的学生能坚持执行,剩余的学生大多停留在想法上,缺乏应有的自律能力和克服外界诱惑的能力。Angela L. Duckworth 和 Martin E.P. Seligman对164位初二学生的自律性和智商做了比较,③发现自律性预测平均成绩的准确性要比智商的预测性高两倍,两人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的好坏更多地取决于行为规范,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延迟满足。不仅学业如此,自律性对一个人的生活、工作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其实很多学生知道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视剧浪费时间,但就是无法控制,每每看见其他同学玩游戏,自己也忍不住,一旦玩起来就难以停止。很多游戏都是升级的,过了这一关想玩下一关,如果没有一定的毅力和自制力是很难克服的。所以,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大力开展人格教育,促进学生的心智成熟,学会辨别是非黑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锻炼自己的意志和自律性,克服外界的诱惑,培养正确的思维模式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3.4 学会接纳不同的学生,相信学生可以成长
作为学生工作者,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能够接纳学生,因为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成长的经历不一样,成熟也有先后,不能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的学生,要学会接纳不同的学生,在课余安排上也是,每个学生遇到的困惑和原因不同,对课余安排认识和惯用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们不能凭主观的想法去推断,更不能用我们认为正确的方式去强行要求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成长的愿望和需要,都有实现自我的理想。学生目前出现的问题,只是他们一时被环境的改变、外界的诱惑和自身的惰性所羁绊,而我们要做的是能够及时觉察出学生出现的问题,深入了解原因,创造有利的条件,引导和启发学生做出调整和改变。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SJBFDY025)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 曾红强.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2007.6.
篇10
[关键词]新生适应性 学生调查 问卷调查
[作者简介]刘海峰(1971- ),男,吉林吉林人,东北电力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吉林 吉林 132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新生适应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9B316)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078-02
大学是青年学生人生的关键时期,是大部分青年学生离开家乡独立生活的开始,面对这一过程,有的学生很快融入了大学的生活,迅速适应了大学的生活节奏,学会了如何学习,拥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各种科技及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而有的学生不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转变角色,适应环境的变化,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才能适应,更有甚者无法适应大学生活,产生厌学、降级甚至退学等现象。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对东北电力大学2010级共计5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东北电力大学2010级500名新生,涵盖文、管、理、工、法等多个专业。
2.调查方法。发放问卷500份。实际回收问卷450份。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为男生273人,占61%,城镇生源65.5%,农村生源34.5%,应届生58%,往届生42%。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现实生活与新生期望值落差较大造成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困难。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学生认为实际的大学生活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生活差距较大,只有22.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活基本符合自己的理想。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接近五成的学生认为自己适应大学生活需要2~4个月时间,甚至还有多达14%的新生在第一学期接近尾声的时候认为自己仍然没有适应大学生活。由此可见,实际的大学生活与新生理想中的大学生活存在着较大差距,导致部分学生自我感觉适应大学生活需要较长时间。这种情况尤其体现在高考失利的新生身上,他们高考中期望值较高,没有被期望中的学校录取使他们产生挫败感,从而影响了适应新的大学生活,延长了适应大学生活的时间。如何帮助学生对大学的心理期望值合理化,端正新生对大学的认识,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对新生中出现的问题要给予高度重视,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引导新生心理朝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2.学习和人际关系问题是影响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的重要因素。根据调查问卷,35.1%的学生认为学习是困扰自己的主要问题,20.7%的学生为人际关系所困扰,11.3%的学生为生活环境所困扰,困扰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的,既有普遍因素,也有个别因素。(1)在学习问题的调查中,超过60.4%的受调查者表示困扰自己学习的最大问题是“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 从高中到大学由于周围环境的迅速改变,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适应性面临巨大的挑战。学习方式上面,大学阶段的教学具有显著的专业化、职业化倾向,尤其是理工科院系的授课安排,既强调知识面的拓展、知识基础的积累,更强调专业技能与素质的培养,学习内容的难度、系统化程度都显著增加,与中学阶段以学科基础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相比,难度陡增。使得部分习惯中学阶段学习方式的学生产生了无所适从的感觉,一时难以找到新的节奏。“想法多行动少”也是大学新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可见,帮助新生熟悉和掌握新的学习方式,并固化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对于帮助新生适应大学校园生活会有较大的推进作用。(2)缺乏归属感,导致自我评价降低难以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中,人的基本需求包括“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高级需求包括“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大学新生关于生理和安全的基本需求,几乎都能得到满足,因此产生问题的根源很可能在于学生的高级需求。为此,我们在问卷中设计了对应的问题。在有关人际关系问题的调查中,表示存在“与他人交往困难,缺少知心朋友”问题的学生达到了3/4之多;在有关大学生自我评价方面,多达65.1%的学生都认为现实中的自己与理想中的自己存在较大的差距。步入大学的新生已脱离了原来所熟悉的人际交往环境,他们渴望在新群体中获得尊重、容纳和承认的心理需求,但又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和社会交往能力,再加上各自成长环境、生活习惯、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妨碍了新生之中协调的人际关系的建立,使他们在交往过程中产生许多烦恼和忧愁。以上数据显示,每个大学生对大学生活都充满了美好的憧憬,但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中遇到的困难,导致学生对自我的评价降低,没能满足自己“情感和归宿”“自我实现”的高级需求。例如:有的新同学缺乏结交新朋友的基本能力和交往技巧,存在一定的迷惘与困惑,表现出一定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性格孤僻、缺少交流;有的新同学不能妥善处理好同学关系,常常因为生活琐事发生冲突和摩擦;有的同学短期内无法接受、融入集体宿舍生活,基本以寝室为单位开展活动,不利于学习生活的顺利开展。对自我的过低评价,是导致部分学生自我放弃,在大学中沉沦,恍惚度日的一大重要原因。(3)生活环境的好坏对学生适应大学新的生活产生相应影响。在有关生活环境问题的选项中,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生活的作息规律不够协调。刚入大学,新生高考过后的紧张情绪得到释放,作息时间上放松了自我约束,导致作息时间紊乱,个别同学上课迟到、旷课现象时有发生。学校的食堂无法满足学生的多种口味,多达1/3的学生对学校的饮食不太习惯,有的同学经常以方便面充饥加之学生本身的思乡情绪,二者相互作用,导致新生对学校食堂的饮食评价不高,从而加重学生适应大学新生活的不良反应。
三、解决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有效途径
几乎在每一个大学里,大学生自己掌控的时间都会超过固定的上课时间,而决定学生差异化发展的关键实际上在于学生课外时间的安排上。因此,教会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是抑制新生日后发生学习问题、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次调查中,专门设置了关于新生课外时间安排的问题。调查显示,以网络游戏和小说为自己的主要兴趣爱好的新生超过1/3,另外还有接近6%的学生没有任何兴趣爱好。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新生总是以此来度过闲暇时间。不能合理安排自己的课外时间,无适当的兴趣爱好,甚至没有兴趣爱好,都会使得大学新生在今后长期的生活中产生学习问题、心理问题的风险大大提高。
1.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学生入学后第一项开展的活动就是军训,这一活动不仅使同学们增强了体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且为新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独立生活的良好平台;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足球、篮球、排球等各种球类的班级对抗赛、新生才艺大赛、多种形式的征文比赛、参观校史及优秀校友事迹展览、邀请知名校友结合切身经历讲授如何成长成才、安排心理健康教育课、组织品学兼优的老生同学开展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召开班会和年级大会、邀请各专业学科的带头人进行专业介绍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人与人沟通交流的机会,能增强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减少学生由于远离家乡和亲人带来的孤独感、寂寞感。此外,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有助于降低对社会的恐惧感,培养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和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勇气。
2.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目标。对未来的规划和对专业的认识是新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的重要前提。许多新生在入学之后,都会有意地放纵自己,导致目标、理想、方向的迷失,正是新生入学后没有目标而使自己完全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如果不加以指引,将很难摆脱空虚、迷茫的折磨。因此,新生在入学之后,应立即引导他们确立一个新的奋斗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会使同学们克服许多面临的迷茫感。所以应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如讲座、报告会、心得交流会、社会实践等,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特点,客观、全面地分析、评价自己,同时请专业学术带头人对专业特点、专业发展及就业前景、专业学习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介绍,使同学们对专业有更深刻的了解,明确学习任务,提高学习兴趣,确立新的奋斗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在引导学生树立目标的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个案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3.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使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往往隐藏较深,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我们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问题。根据调查结果,59.3%的大学新生表示愿意向身边的人倾诉自身的问题,向身边人寻求帮助,另外有41.3%的新生表示会完全自己解决。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向学校机构寻求帮助的只有16人。在愿意向外界求助的具体人员中,乐于向自己的朋友倾诉问题的新生占到3/4还多,高达78.2%,表示愿意向班主任或辅导员倾诉的只有63人,仅仅占到14%,愿意向心理咨询师求助的只有20人。针对此问题,应通过多种形式,广开渠道,全方位地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新生的心理素质。新生入学伊始,应及时建立心理档案,及时发现问题,尽量做到预防为主。同时,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宣传,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积极塑造自我。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以引导为主,避免说教,可以开设心理健康的相关课程和讲座,向他们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可以通过社团活动架起沟通的桥梁,通过素质拓展训练、各种比赛等形式增加新生之间的了解,消除隔阂;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带班、学长等多种沟通渠道;还应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探索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高校学生工作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开展的各种新生适应教育工作中,以积极发现、积极面对、积极解决、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当中去。本文针对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和改进措施,力求帮助新生找到问题的所在,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积极投身到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学习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赵丹,李翰.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5,21(4).
[2]严立宁,马静涛,于聪.关于辅导员如何开展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9).
[3]姚志红.浅谈大学新生问题及入门教育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7(4).
[4]刘琳.浅析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J].北京教育(德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