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载琵琶作胡语范文

时间:2023-03-20 07:53: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千载琵琶作胡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

你有着惊人的容颜,你有着傲人的才华,你还有着一个美丽的名字——王昭君。

(文、樱水寒)

那一年,你,深锁宫墙。盼望着可以犹如大雁一般来去自由,可是一入宫门深似海。高傲如你,除了将满腹的忧愁诉于琵琶,你又能如何呢?琵琶声声:一怨不得见能君王面!

那一年,人烟散尽,大漠孤烟;那一年,你豆蔻芳华,离乡远嫁:那一年,塞外声声,琵琶幽怨;那一年,孤雁南飞,善有归期,可是你呢?你的归期在何年?泪湿衣襟,谁人见?古道黄昏,别故里,回首望长安,已归无期。琵琶声声,二怨离乡故里别亲人!

人人都说你,胆识过人,勇气可嘉;人人都说你,你为君解忧,将血染黄沙的战场,变成了交欢玉帛的和平。可是,谁,谁听闻琵琶,声声的哀怨,谁,解的红颜离乡的孤苦。凄婉动人的琵琶曲,声声落在了谁的心上?——载歌载舞的汉宫吗?还是你那陌生的夫君呢?琵琶声声三怨山茫水寂无归期!

泪,湿了衣襟。回眸,最后的那一眼回眸。别了,长安!别了,秭归!别了,亲人们!那一袭刺眼的红衣,生生述说着别离。长安的街头,那飘零的落叶,都可以归得黄土,可是她呢?她呢?她呢?莫问归期,莫问离恨!

你轻轻的抚摸着熟悉的汉服,心中涌起从未有过的亲切与不舍。自此一别,你将退去汉服,只做胡妾。那一天,十里红妆,却不是你梦中的风景;那一天,万人相送,你怀抱琵琶,莲步轻移,那般优雅从容。可是,只有你自己知道,心在这一刻的无奈,在这一刻的留恋,在这一刻的痛楚。秋一浓,风阵阵,没有人听见你心中的悲泣,没有谁看见你笑容后面的泪光!若的幸福安稳,谁愿颠沛流离!昭君啊,昭君,你不过是一个春闺有梦人,只是,没有人懂你,没有人怜你。大漠孤烟,风沙漫天,你却在茫然的寻找着你的归宿。

琵琶声声,一曲《出塞曲》道出多少心殇泪。红颜有泪,大漠的风,可懂?风轻轻地吹起了你的发,你美丽的容颜留下一抹凄楚的无奈。你眼角的泪珠,在不断的流淌,风吹干了你眼角的泪,却吹不走你心中的忧愁。红颜有泪,那关山的月,可懂?月是故乡明!此去万里,你可还是故乡的月。明月千里,你可曾照的红颜儿时的小窗?红颜有泪,那异域的音符可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情,只有那悠悠的琵琶声,可懂!那凛冽的寒风阻不住你离去的脚步。那漫天的黄沙阻不住你的脚步。不,不是的,你想要停下的。只是,你不可以,不可以的!在看一眼,最后在看一眼。那山,那水,那故国的气息。别了,别了!

望长安,故国已千里,泪湿衣襟。红颜殇,一曲琵琶付相思。山水茫茫,马蹄急。夜里空忧叹。琵琶声声,泪连连,无归期,无归期。莫问红颜可有恨,莫问红颜可有怨,一曲琵琶赋相思,千古一曲红颜殇

如今的你,一抹幽魂今安在?可否归的故里!你早已经圆满完成了"胡汉和亲"的伟大使命。只是,那高高的坟莹上,如今也早已经长满了无名的野草,年复一年。

一曲琵琶语,几多红颜殇。旧时明月在,何时照故乡!

篇2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该诗“画图省识春风面”一句中“省”字的含义,因其不仅多音,而且含义较繁,对其理解历来多存分歧。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把它注为“察”(见《古代汉语》第四册,王力主编,中华书局1964年版),即把“省识”解释为“辨认”之意。根据这种解释,“省”应读作xǐng,词性应为动词无疑,这与下句“空归”的副词“空”无法相对。杜甫是擅长写律诗的高手,对颔联必然会在对仗工整上下工夫,即“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上下句中相同位置的词语不仅要意义相对,而且要词性相同,因此把“省”解释为“察”似有不妥之处。

高中语文教材在选取该首诗时,对该处的注释也莫衷一是。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解释整句为“从画像上可以约略看到她的青春容貌”,解释“省识”为“不识”;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3月第2版)选录了这首诗,课文注释(23)把“省”字解释为“曾经”。笔者认为这两种解释仍然存在难以让人信服之处。

前一种解释语焉不详,自身存在矛盾之处。在句意串讲时把“省识”释为“约略看到”,解释“省识”则释为“不识”,那么,此处“省”到底是作“约略”讲还是作“不”讲?注者并没有说清楚。如若解释为“约略”,“省”应读作shěng,这是用“省”的基本意,就是说汉元帝通过画略识昭君之面容,至于昭君容貌如何,元帝看后有何反应等,就无从知晓了。这个解说是就事论事,未能表达诗歌“怨恨”的主题。如若解释为“不”,则诗句委婉讽刺元帝省识只在画图,哪知画图并非昭君的真面目,其结果还是不识,能表达诗歌“怨恨”的主题。不过“省”作“不”解,缺乏文献佐证,只能是强作解说。

若把“省”字解释为“曾经”,则“省”在此应读作shěng,作副词用,用的是其基本义。根据这种解释,诗句表达的意思就是汉元帝曾经认识王昭君。葛洪《西京杂记》关于昭君的记载为:“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贿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对,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巨万。”杜甫的诗素有“史诗”之称,盖因其诗歌内容多忠于史实,本诗的主题亦为通过写昭君之“怨恨”以抒自己心中块垒,如若释“省”为“曾经”,一则与史实不尽相符,二则与诗歌应该表达的主题不尽相符。 另外,唐诗中有不少“省”字作“曾经”解的用例情况,但是“省”作“曾经”解时是有一些条件的,而“画图省识春风面”不满足这些条件:其一,“省”与“曾”常以对文出现而意义相同,即互文而见义。如:1、宋之问《嵩山夜还》“家住嵩山下,好采旧山薇。自省游泉石,何曾不夜归”;2、元稹《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苟务形骸达,浑将性命推。何曾爱官序,不省计家资”;3、周贺《寄新头陀》“相逢竹坞晦暝夜,一别苕溪多少年。远洞省穿湖底过,断崖曾向壁中禅”;4、孟贯《怀果上人》“好月曾同步,幽香省共闻。相思不相见,林下叶纷纷”……其二,唐诗“省”字如单用的话,作“曾经”义其前一般有“未”、“不”来修饰或限制,构成“未省”或“不省”,其意义为“未曾”或“不曾”。此种情况甚多,如:1、王维《哭祖六自虚》“未省音容间,那堪生死迁”;2、岑参《函谷关歌颂刘评事使关西》“野花不省见行人,山鸟何曾识关吏”;3、韩愈《听颖师弹琴》“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4、张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闲来松菊地,未省有埃尘”;5、元稹《楚歌》“宜僚南市住,未省食人恩”;6、刘禹锡《九日登高》“年年登高处,未省不伤心”;7、白居易《恨词》“翠黛眉低敛,红珠泪暗销。从来恨人意,不省似今朝”;8、贾岛《咏怀》“纵把书看未省勤,一生生计只长贫”;9、司空图《有感》“国事皆须救未然,汉家高阁漫凌烟。功臣尽遣词人赞,不省沧州画鲁连”……

笔者以为在该诗句中“省”通“眚”,当作“错误”解。理由如下:

一、“眚”乃“省”之本字,从传世文献中可找到“省”“眚”通用的证据

其一,《尚書·洪范》中有“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史記·宋微子世家》则表述为“王眚维岁,卿士维月,师尹维日”。(意为“天子决策有了过失,就影响一整年,卿士管理有了过失,就影响一整月,官吏办事有了过失,就影响一整天。”)这是“省”“眚”通用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二,秦始皇巡游会稽时,为了祭奠大禹,宣扬功德,而命丞相李斯手书铭文,刻石记功。李斯所写的这篇铭文《会稽刻石》中有:“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这句话的含义为“文饰过错说有理,夫死弃子再嫁人,加倍死罪惩不贞。”其中的“省”通“眚”,应释为“过失,错误”。

二、“省”作“错误”解,对仗方才工整

杜甫擅写律诗,其律诗以格律精严著称,而七律为最。“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两句系诗歌颔联,诗人必然会在对仗工整上下工夫,“画图”对“环佩”,“省识”对“空归”,“春风面”对“夜月魂”,其中“省识”和“空归”两词中“省”“空”相对,“识”“归”相照,“省”“空”均作副词修饰限制作动词的“识”“归”。

三、“省”作“错误”解,更符合诗歌“怨恨”的主题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一联中,“画图”乃昭君之画像,“环佩”乃女子之饰物,皆用以代昭君;“春风面”喻昭君之美颜,“夜月魂”代明妃之化身;“省识”是“空归”之因,“空归”是“省识”之果,“省识”是生前失意的怨恨,“空归”是死后无依的怨恨。如此,此联的意思便豁然开朗:错图误画致使君王错识春风之面;诏令远嫁,昭君生不得回,死后魂归,汉之寡恩,归亦徒然。“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所有的怨和恨只有寄托于自作自奏的胡音琵琶曲中,而这样的曲子已流传千载。有怨和恨的岂止昭君一人?其中应该也包含诗人杜甫吧。

篇3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冬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

篇4

2、爱情是一种怨恨:千载琵琶作胡语,分别怨恨曲中论。

3、爱情是舍弃过去,并且宽恕。作一个新的开始。

4、爱情是责任,是两个人事情。

5、爱情是一种迷茫: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6、爱情是一首千古绝唱: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7、爱情是双向的发自内心的关爱、信任与欣赏,而不是约束与索取。

8、爱情是对你自己承诺这份关系。在你的优先次序上,把你的伴侣放在第一位。

9、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是经历过无数的辗转反侧,仍然执迷不悔地相信、粉身碎骨地追随。未曾在长夜痛哭,何以懂得人生的深意。

10、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是胸中激荡的一团火,是拂面醉人的一缕春风,是缓缓流淌的一泓清泉,是耳鬓厮磨的呢喃细语,是万物闪闪发亮的玫瑰色彩。

11、爱情是一句誓言: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12、如果你爱她,你会希望她能一直健康,也愿呵护她的健康。这样你们老去的时候才能一起聊天、一起锻炼、为对方拔去白发,活成老顽童的样子啊。

13、如果你爱她,就为她过滤掉所有的生活杂质,让她一直纯粹,没有心机和烦恼,直到你们老去,红颜白发都相守。

14、爱情就是你在笑,她在闹,娃娃在咿呀咿呀。

15、爱情是什么?也许一千人有一千种答案,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定论式的定义。因为抛开个人的情感体验,爱情只是无关紧要的名词和符号。

16、真正的爱情是什么?是当你发现的时候,已经深深陷了进去,一切就那样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17、少女的爱情是什么?是一个庞然大物,有着尖牙利爪。她们爱上它,时刻害怕受伤。如果第一次,没能驯服这个庞然大物,她就会在内心的荒野一直逃。

18、成熟的爱就是知道你走路不大方,不守时,爱墨迹,追求细节,自命不凡,还比我大却还是喜欢你,知道很累却还是一起相伴往下走。

19、爱情是一种哀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篇5

文章的深意是什么呢?我觉得文章的深意也是分层次的。

首先是文字的深意。这是作者的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意思,有点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望文生意”。如“主人下马客在船”,应当算作互文,“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能竖弹,否则就成了阴阳脸;“群山万壑”这四个字,山状其高,壑显其深,既写出了自己旅途奔波之艰,也曲折地表现出昭君生长之僻、成长之难。

其次是文学的深意。这主要是作者的主观的想象、情感与思维的深意。如《咏怀古迹》(其三)前两联一写昭君之“生处”荆门,一写昭君之“死所”青冢,写生者用“群、万”,写死者用“一、独”,足见出诗人对昭君孤悬大漠、客死他乡之悲悯哀怜。《琵琶行》共写了琵琶女三次弹奏,一波三折,一详二略,凤头、猪肚、豹尾,各尽其妙。

最后是文化的深意。这是作者深入骨髓的东西在诗歌中的体现。如《咏怀古迹》(其三)中对昭君悲剧命运的揭示,对和亲文化的反拨,对女性力量歌颂与女性悲剧命运审视的双重思考等。《琵琶行》中“举酒欲饮无管弦”,是对唐代文人士子风流倜傥的文化风貌的展现;“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表现了对商业文明的贬损;“浔阳地僻无音乐”,则是对乡村文化的蔑视,《琵琶行》总体上表现出对京城文化的深切迷恋。

阅读,就是努力逼近诗人的真实意图。写作,最值得怀疑和研究的地方,在于为何写,也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这个目的是藏匿于文章的内容和技巧之中的,恩格斯说“作者的见解越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致玛・哈克奈斯》),可见好文章不仅有深意,而且善隐身,这就要求我们从简单的解释性阅读,进入深度阅读、批判阅读。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知道作者的深意,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写作目的。但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因为代远年湮,他也没有直接说明,或者说了我们也不得而知。那我们如何知道他们的写作目的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这一视角去蠡测:两位诗人在提笔之前,已经有了一些生活感悟,或者是受了现实触动,总之是外物与内心发生了强烈的碰撞不得不发,但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就是要想办法让别人去读自己的作品,也就是说,他们既要让自己写,也要让别人读。这里面是非常讲究写作的机缘的,因为你写的文章,别人干吗要去读呢!如何让别人想读自己的文章呢?这里面也有三个层次:

首先要让一个人想读。大多数的诗人,并不将自己的作品仅仅定位于这个最低的层次,但必须过这一关,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了,何谈下面更深的层次呢?据惠洪《冷斋夜话》里所载,白居易写好诗后,常常读给邻居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听。有人说这是讽刺白居易的诗写得太直白了,但他也是一位“苦吟”诗人,“未老而齿发早衰白”,我觉得他是在进行读者调研、市场检验与社会公证。郑板桥总喜欢在自己夫人的背上练字,结果有一天夫人烦了,说了一句“你有你体,我有我体”,启发他进行了“板桥体”的书法创新。(张紫石《闲话郑板桥》)杜甫的诗表面上是写给昭君看的,但昭君死了,那就只能是写给自己一个人看吧;白居易是写给琵琶女看的,“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说得很明白。

其次要让一类人想读。《咏怀古迹》(其三)中的昭君已矣,但与昭君有相同命运的女孩子们还在延续,“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她以曲代言,抒发满腔的“怨恨”,这“怨恨”既是她个人的,也是具有相同命运的宫人的。白居易为琵琶女代言,而琵琶女也是一个典型,她是千千万万身怀绝技却身逢乱世,从“小康堕入困顿”的晚景凄凉的中唐人的代表,这类人读到《琵琶行》,对于“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应该是感同身受的。

最后要让所有人想读。就拿我们今天的人来说,为何要读这两首诗呢,我们向白居易和杜甫学习什么呢?我想,我们主要学习他们打破生存的困境,维护生命的尊严,提高生活的质量。杜、白二人都用诗作为武器,对生活进行了干预;他们在写诗之前,都有一段惨痛的人生经历,又找不到发泄的地方,或者想反省自己的生活,又找不到合适的“发泄时机”,碰巧遇到这样的机会或场景,于是乎借船出海、借鸡生蛋,看似是写别人的感情,其实也是间接地抒发肺腑,抚慰内心。比如白居易就为琵琶女身世所动,一个女子怀貌难宠尚且能够高雅地排遣情感,自己怀才不遇有何不可呢?杜甫对王昭君亦是崇敬有加,她受了那么多的苦,却用琵琶进行无言的诉说,自己所受之苦与她比,真不可同日而语啊。领悟了这些东西之后,我们再谈作者所谓的写作技巧,就会觉得豁然开朗。

理解和赏析到上面这些内容,可谓深矣,但还未得其真妙。我在探秘杜、白二人两诗写作目的之时,惊奇地发现两诗具有一个深刻的“同型”结构:将男人比作女人。这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艺术》),颇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挖掘。

将男人比作女人,首先是一种畅抒苦水的曲笔。白居易是古往今来在诗中哭得最尽兴、最凄惨的一位,“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他的内心该是何等的“怨恨”?杜甫借昭君之口,抒发内心苦楚,亦毫不逊色,“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哭了八百年(近千年),这该是多大的“怨恨”。然而,“男儿有泪不轻弹”,这表面上是两个女人的“怨恨”,在深层却是两个男人的“怨恨”,虽然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一发不可收拾,但郁积已久的情感并没有失去中国文人应有的谨慎与分寸,表面上写得很直白、动情,但最心底的话还“雪藏”在那里,这就是含蓄的、隐蔽的“曲笔”,需要我们静思、破译、还原,切勿为表面为迷惑。

将男人比作女人,其次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女人的命运,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琵琶女与京城中的亲朋作别,飘沦憔悴,充满悲欢离合,这也是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浓缩;同样,白居易仕途失意,外放江州,虽称不上流离失所,但精神几近荒废。其实,琵琶女、白居易他们都是生活无忧之人,但很看重精神的自由、人格的尊严。杜甫自顾不暇,但心忧天下。昭君乃塞外孤鸿,但祈福黎民百姓。中国古代是个男权社会,“女为悦己者容”,女人最希望的就是能够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终身、遮风挡雨的男人;男人则是“士为知己者死”,最希望“择木而栖”,找一个终身效忠而建功立业的皇帝,命运何其相似!

将男人比作女人,再次是男人精神自残的抗争。林语堂说“文人如”(林太乙《林语堂传》),但一个男人作为文人非但无法保护女人,甚至沦落到和女人一样凄惨的地步,这是什么世界。当一个人到了异化自己的程度,必然包含着对自身角色的无比失望,或者是无可奈何。卡夫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绝不是自己无缘无故地由人变成甲虫的,恰恰是外在的社会现实导致了人的变形。所以杜、白以女人暗譬,实是通过角色整容而进行精神自残,是对健康社会的辛辣讽刺和无声抗议,也是对黑暗现实的裸的暴露与批判。

篇6

——题记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而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冬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

篇7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而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无数的沙粒转化成一粒并不规则的珍珠,雨后的彩虹绽放刹那的美丽却要积聚无数的水汽。如果把这些都看成是一次又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成就了光彩夺目的珍珠和美丽的彩虹。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从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丁冬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没有必要因叶落而悲秋,也没有必要因挫折而放弃抗争。因为一花凋零荒芜不了整个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废不了整个人生。

人们常说,风雨过后,面前会是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荆棘过后,面前会是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放大人生的痛苦”。

篇8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是唐宋家之一。他的诗文冷峻幽深,风格独特,尤其是他在贬官永州期间创作的作品更具有一种摄人心魄的力量。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内心十分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与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江雪》即为该时期的代表作,后人甚至评为:“唐人五言四句,除柳子厚‘钓雪’一首之外,极少佳者。”(范文《对床夜语》)此论也许有些绝对,不过《江雪》确实值得我们反复吟诵体会。

诗中所写的情景如分开来看毫不稀奇,永州即今湖南省零陵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附近就是重峦叠嶂的南岭山脉,“千山”自不在话下,随之,山间曲径和陆地大路纵横交错,“万径”亦在人们意料之中,似乎人人笔下皆有,而此诗从高处大处着眼,远近大小的空间设计之妙,却不是一般诗人所能企及的。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平淡无奇,没有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平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这两个有力的仄声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平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许多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把这样一位老渔翁置于如此开阔荒凉的雪地之上,让他一动不动地钓着鱼,则此人清高孤傲的情怀、脱俗出世的姿态就不由读者不刮目相看了。这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许多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出作者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

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的描写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至于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在于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老渔翁竟然不惧天冷,不怕雪大,无视一切,专心垂钓,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练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总之,此诗的成功离不开诗人在空间设计上的苦心经营,正是“阔狭顿异”的前后对比,使作品收到了“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

【相关链接】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沈德潜《唐诗别裁》云“咏昭君诗,此为绝唱,余皆平平。”试就诗的一、二两联分析诗人在空间设计上的特点。

篇9

(一)对显性文化素材进行有效认知我们的语文教材有很多能被我们直接感知的显性文化素材。这些显性素材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也有明确的标注,比如课后要求背诵的段落,还有我们接触到的诗词、成语。中国成语博大精深,成语的背后有着经典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等。一是神话传说,如夸父逐日;二是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三是历史故事,如负荆请罪;四是文人作品,如老骥伏柄;五是外来文化,如功德无量。”这些都有主语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记忆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文化素养的应用将记忆变得有趣和快乐。

(二)隐性文化素材的思想认同隐性奋文化素材中包含富有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对生命的认同肯定和对美的追求等方面。这是我国历史长期沉淀出来的文化结晶,直接让高中生去认同将显得很困难,所以我们务必对文化背景进行构建。

(三)文化素材的有机整合我们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对作品中不同的文化素材进行简简单单的整合,同样也应该将教学内容和文化素材进行整合,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这样应用显得很重要。

(四)丰富生活素材与教学的融和语文教学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可以将课本中的文化素材和生活中常见的文化素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学生也可以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这样生活中所经历或者接触到的东西能够为语文教学所应用。

二、高中语文教材授课运用文化素材的意义

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文化素材究竟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识:

第一,语文教学中往往有些疑难点难以讲解,但巧妙地运用文化素材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疑点难点进行透彻的理解。高中时候《孔雀东南飞》作为实例,老师对这片文章讲解的目的在于帮助同学同学体会到这篇叙事诗优美的语言,对文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命运进行分析。“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卷篌,十六诵诗书”这是铺陈的手法,按时间顺序描绘了刘兰芝的成长经历,突出了刘兰芝多才多艺和有教养。

第二,有效的应用文化素养可以将语文教学的学习领域进行全新的拓展。语文教育教学的最大一个特征就是人性化,而进行语文教育而流露出来的人文关怀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渐渐地衍生出所谓的“唤醒教育”。提高语文能力仅仅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生命意识或者人生能力进行培养。

第三,有效地运用文化素材,学生将会更好更透彻的对民族文化进行理解,对经典之作进行体会。文学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甚至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将民族共同感进行定型。当学生读到杜甫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中的“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清冷的月魂”这个已经深刻的体会到作者内心的的悲伤苦楚。中国的文学作品常常出现“月”、“菊”、“松”、“柳”等意象。这些独特的意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气质。往往这种气质使用这些意象在文学作品中流露出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使用这些文学素材能够让学生感悟中国文化的的精髓,全面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文化底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精神气场。

篇10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赋中的东家之子,即美女也。东家之子究竟有多美,作者没有从正面去写,而是从侧面描绘,后世乐府诗歌《陌上桑》对罗敷的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正是借鉴了这一侧面烘托的手法,罗敷有多美,不得而知,任凭读者去想象。

本文就古代有代表性的四位美女(西施、王昭君、杨玉环、绿珠)所涉及到的部分诗歌,来探析诗歌中的美女意象及其文化内涵。

一、西施意象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美女西施,丑女东施,已为世人所公认。苏轼《饮湖后初晴后雨》云: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把美丽的西湖比喻为古代的西施,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唐代诗人罗隐《西施》诗云: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名夷光,春秋时期越国人,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山村。同范蠡同卒于陶(定陶)。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又称西子。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吴灭后西施就不知所踪。这段历史故事中,西施扮演着一个爱国者的角色,国难当头之际,她挺身而出,牺牲自己为越国争取了最后的胜利。她本身也就有了爱国的文化内涵。

罗隐诗彻底为西施平了反,还西施一个清白。统治者们的事情,和西施有什么关系呢?

二、王昭君意象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云: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王昭君约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无缘面君。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王昭君在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昭君出塞后,汉匈两族团结和睦,国泰民安,“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忘干戈之役”,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和平景象。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亡故,留下一子,名伊屠智伢师,后为匈奴右日逐王。时,王昭君以大局为重,忍受极大委屈,按照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风俗,嫁给呼韩邪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又生二女,长女名须卜居次,次女名当于居次(“居次”意为公主)。王昭君去世后,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到了晋朝,为避晋太祖司马昭的讳,改称明君,史称“明妃”。

王安石《明妃曲》云: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王昭君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她主动出塞和亲,更主要的是她出塞之后,使汉朝与匈奴和好,边塞的烽烟熄灭了60余年,促进了汉匈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匈奴的文明进步,增强了汉族与匈奴民族之间的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是符合汉族和匈奴族人民的利益的。王昭君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她本身承载着民族团结融合的文化内涵。

三、杨玉环意象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李白《清平调》其一: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李白诗歌写的是赵飞燕,指的是杨玉环。杨玉环,唐代蒲州永乐人(今山西永济)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着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年(745年)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

后世许多诗人对李、杨爱情有歌颂,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有鞭挞,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等。杨玉环形象和褒姒、赵飞燕等人就承载了荒的文化内涵。

四、绿珠意象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杜牧的《金谷园》诗云:

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坠楼人。

绿珠,传说原姓梁,生在白州境内的双角山下(今广西博白县绿珠镇),绝艳的姿容世所罕见。古时越地民俗以珠为上宝,生女称为珠娘,生男称作珠儿。绿珠的名字由此而来。石崇为交趾采访使,以珍珠十斛得到了绿珠。绿珠善吹笛,又善舞《明君》。石崇在朝廷里投靠的是贾谧,他为逢迎贾谧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贾谧出门,他站在路边,望车尘而拜,深为时人不齿。待后来贾谧被诛,石崇因为与贾谧同党被免官。当时赵王司马伦专权,石崇的外甥欧阳建与司马伦有仇。依附于赵王伦的孙秀暗慕绿珠,过去因石崇有权有势,他只能一下而已。现在石崇一被免职,他明目张胆地便派人向石崇索取绿珠。石崇不许,使者回报后孙秀大怒,劝赵王伦诛石崇。赵王伦于是派兵杀石崇。石崇对绿珠叹息说:“我现在因为你而获罪。”绿珠流泪说:“愿效死于君前。”绿珠突然坠楼而死,石崇想拉却来不及拉住。后石崇被乱兵杀于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