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海洋范文
时间:2023-03-14 11:41: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走向海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海洋文化比海盐文化立意更高远。包容度更大
盐城是座临海城市。从盐城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看,海洋文化更具有统领和包容特质。
盐城历史上的三次沿海大开发无不以海为本。盐城自西汉开始规模产盐,并因盐置县,至明代盐产鼎盛时期,这应是第一次沿海大开发,并由此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海盐文化。清末民国初,以张謇为代表发起的“废灶兴垦”运动,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农耕生产技术,还引进了市场化运作和企业化管理的新模式、新理念,这应该是第二次沿海大开发。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盐城方兴未艾的第三次沿海大开发,从围垦造地、农林牧渔业起步。发展到现今以保护利用并举,以新兴工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为主体。以开发开放为主旋律的大格局。几年来,市委提出的“开发沿海、接轨上海、借船出海”的“三海战略”,直接体现了海洋文化的特质和内核。
海洋文化可以包容盐城的其他几张城市文化名片。除海盐文化外,盐城的水绿文化、红色文化、汽车文化等也是盐城地域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水绿文化体现了盐城海滨独特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展现了盐城人民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意识。红色文化不仅集中表现了革命前辈和盐阜人民百折不挠、英勇善战、勇于牺牲、甘于奉献的人文精神,也显示了盐城地处沿海的战略区位重要性。汽车文化展现了盐城人民勇于创新、外向开拓、自强不息的时代风貌,她是盐碱地上盛开的一朵奇葩。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盐城现有的四张城市名片,无不与海洋有着深刻、内在的联系,而海洋文化又可以集中体现这些地域历史文化特色的精神特质。
篇2
其中,我读过走向海洋这本书。它是一本把海洋知识。就算不去海边,也能比去过海边的人了解更多的知识。
读过这本书后我知道了世界上最小的海是:马尔马拉海。它位于亚洲小亚细半岛和欧洲巴尔干半岛之间,是欧亚大陆之间断层下陷而成的内海,东西长约250千米,南北宽约70千米。面积为1。1万平方米,只相当于我国太湖的4。5倍。海虽然小,却露出岛屿,盛产大理石,希腊语中‘马尔马拉’意思就是大理石,岛也因此得名。
除了这些,我还知道了很多知识,例如:世界上最浅的海叫做亚速海、印度洋是地球上第三大洋、北冰洋在‘四大洋’中面积是最小的、最浅的,格陵兰岛,是世界上的一大岛……
篇3
感恩,那是一次成功的尝试,我心中的世园会,我最喜欢小《走向海洋》读后感阳
太阳跃出灰蒙蒙的海面,小半轮紫红色的火焰,立刻将暗淡的天空照亮了,在一道道鲜艳的朝霞背后,像是撑开了一匹无际的蓝色的绸缎。《走向海洋》读后感阳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小姐上门
亮晶晶的春雨,像一群天真烂漫的娃娃,在高空中云集,嬉戏而下,咿咿呀呀,欢蹦乱跳地扑进大地母亲的怀抱。缫丝姑娘迥然不同:蓝布棉袄,黑粗呢短大衣,草绿色长裤,脖子上的纱巾是白的,扎小辫的头绳是根黑毛线。味食品,给老师的一封信,我的
篇4
美国作家海明威笔下有一位老人,独自在远离海岸的湾流中整整坚持了三天,终于捕回了一条无与伦比的大鱼。如果《老人与海》的故事有中国版,那么汪品先,这位同济大学海洋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应该是当之无愧的,而他想捕捉“大鱼”的地方,则是中国的南海,他心中的“大鱼”,是与中国未来发展命运休戚相关的深海奥秘、海底资源,是关系到整个地球过去与未来的自然规律。
志在天山,身老沧州
汪品先的大学生活是在莫斯科度过的。
1960年,当他从莫斯科大学古生物专业毕业回国后,在分配工作志愿书的去向栏内只填了一个地点——。“这样写倒不是思想如何进步,而是听了当时列宁格勒一位85岁老教授的话。老教授年轻时在伦敦的博物馆里见过的化石,太漂亮了,他建议我一定要去。”分配的结果汪品先却留在了上海。现在想想再顺当不过了,汪品先是在上海格致中学读的高中,全家人又都生活在这个城市,而且上海的科研门类相对也比较齐全。可当年心揣远大理想的汪品先却不无失落感,他甚至感叹自己是“志在天山,身老沧州”了。
“不过兴奋点还是有的,最后把我分到了华东师范大学,那里新办的地理系要发展海洋地质专业。”这在当年是一个崭新的方向,尽管华师大地理系连一条小舢板也没有。但在汪品先看来,只要有了这一方向和框架,他们就可以向海洋地质迈进了。
对于大学生涯的回忆,今天功成名就的汪品先是多有感激的。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尽管谈不上有多少可圈可点,但毕竟莫斯科大学来来往往的名教授甚多,又是在国外求学,这让敢于并善于想“怪问题”的汪品先有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教研室主任奥尔洛夫院士对我们说过,考试得个3分(及格)就可以了,关键要把论好。当年我还幼稚地认为这位院士的话过于歪门邪道!中国古生物学代表团访苏时,斯行健院士告诫我们在国外最重要的是把外语学好。我们问为什么,他说外语好了就可以看原版小说了。我也觉得他的回答太离谱。”汪品先感叹:“这些话的含意之深,我是过了几十年才理解的。”
身为一名科学家,汪品先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学科与学科之间其实都是相通的。”他至今有空还会找本俄文版的小说读读,“科学家的头脑最好是兼收并蓄的。”汪品先如是说。
汪品先在同济大学30多年前的一位学生,后来去了美国当上了教授,还得了一个“总统奖”。这位同济校友在美国的课堂上常常向学生谈起当年自己老师的“实验室”——那是一个蚊蝇多得可以用手抓的废弃车间,墙外就是农村的垃圾堆。老师带领着我们这些年轻人,从这里向海洋“启航”。
在汉语成语里,“同舟共济”是海洋行业里最适用的;而在各种校徽图案中,同济大学的一叶扁舟三支桨,也是海洋学科最好的标志。但是30多年前,同济对海洋并不沾边。
不知道是浩瀚大海气魄的感召,还是“同舟共济”精神的熏陶,同济的这群青年人就这样在困难的条件下埋头苦干,从浅海的表层沉积样品和长江口的岩芯入手,跨出了第一步。一直等到上世纪70年代末期,大庆油田为解释储油层的河成砂岩,需要长江三角洲沉积模式作比较,同济的海洋地质才受到了国内重视;一直等到北京成立了海洋出版社,80年代初印出了同济大学微体古生物研究成果的专著时,同济的海洋地质才赢得国际关注。
20世纪晚期地球科学的突破主要来自海洋,“板块理论”就是一例。“我们自己缺少研究手段,能不能参与国际合作,也去研究深海地质?”这是当时需要同济海洋地质系做出选择的一大命题。1985年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启动,中国科学家们心潮澎湃,赶紧组织委员会,上报领导,要求加入这项规模空前的深海国际组织。同济人也以为这一大命题迎刃而解了。但在当年外汇奇缺的条件下,这只能是一种空想。国际大洋钻探计划是一个“富人俱乐部”,每年要付出数以百万计的美元才能成为成员国。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找到了进军深海的途径:发挥自己的长处,用国外样品研究我国的深海问题。我们间接地要到了美国在南海取得的深海沉积样品,从微体化石分析入手,在剑桥大学的合作下,于1986年建立起了南海第一个古海洋学剖面,找到了南海古海洋学的特点,踩上了国际前沿的门槛。”
在南沙升起五星红旗
在汪品先眼中,南海的生命史如同一个鲜活的生命,有血有肉有骨架。南海生命史的“骨架”是岩石的构造,从海底扩张到板块俯冲的地质构造演化;它的“肉”则是泥巴,来自陆地的泥沙、各种海洋生物遗体在深海沉积,并填充进海底盆地,储藏了油气、记录了历史;它的“血”则是充盈其中的流体,从海水到热液、冷泉,包括海底上、下的海洋,也支撑着庞大的暗能量生物圈。
1999年2月18日至4月12日,国际大洋钻探船“决心号”在南海实施了大洋钻探计划(ODP)第184航次,时年63岁的汪品先教授为整个航次的两位首席科学家之一。这是中国海的首次大洋钻探航次,也是第一次由中国人设计和主持的大洋钻探航次。184航次在南海南北6个深水站位钻孔17口,从水深2000米到3300米的海底钻入地层,最深的一口井深入海底以下850米,取得高质量的连续岩芯共计5500米。
“1999年2月12日,当钻探船从澳大利亚西部启航驶向南海时,我在甲板上感慨万千,感到自己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地质学家了。”谈起这次航程,汪品先就像在谈昨天发生的事:“总共一万里的航程中,自然界并没有大风大浪,遇到的尽是人间风浪。特别是南沙的钻探‘好事多磨’,先是国际政治问题,后是这块外国海图上叫做‘危险海底’的航道问题,最后又有海盗出没引起的安全问题。船长几次宣布这口井打不成了,而几次都在我国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闯过了一个个关口。3月初南沙开钻,美国船长下令升起五星红旗。中国海区第一口深海科学钻井,终于按照我们的设计,在我们的主持下实现了。当第一筒岩芯取上甲板时,许多人拿着照相机拍照,一位英国科学家问我,‘这一筒岩芯,你等了多少年?’”
从那个废弃车间的实验室起步,到实现大洋钻探的深海探索,汪品先个人经历了30多年;而从80年代开始争取的南海深海钻探算起,整个中国地学界也已经等了10多年。
1996年根据中国自然条件的优势,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在汪品先的主导下,提出了在南海深水区通过钻探检验青藏高原隆升造成季风气候的理论假设。这份登记号已经是484的建议书,因为击中了国际学术界的热点,在1997年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名列第一,立即安排在1999年2月至4月实施。汪品先充满信心:中国海洋地质学家多年的努力工作,一定会得到国际同行越来越多的认可。
大洋钻探计划第184航次后,汪品先领导的项目组对5000多米的深海岩芯开展了全面研究。“东亚古季风的海洋记录”就是其中的一项研究成果。该项成果由于它的突破性和创新性,是它赢得欧洲地球科学联合会“米兰科维奇奖”的前奏。
我国的海洋科学紧接着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相关设备的研发也陆续启动。2002年,7000米载人深潜器“蛟龙号”列入863重大专项;2005年,改造一新的“大洋一号”科考船,开始了全球考察的航行;我国学术界还在推动自主设计制造的大洋钻探船……
但这还不是汪品先的最终目的,他还要更深入地研究南海。
南海面积350万平方公里,最大水深5500多米,既是全球低纬度,也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与大洋相比,南海就像一只“五脏俱全”的麻雀,“解剖”这只“麻雀”,就可能在崭新的水平上认识海洋变迁及其对海底资源和宏观环境的影响。
然而,目前我们连南海的年龄都还不清楚。现在南海的年龄只是根据30年前美国的船测资料,认为南海形成于距今3200万到1600万年前。1999年南海大洋钻探取得了3300万年来的沉积记录,但是地层记录中最重大构造事件发生在2500万年前后——这是南海“发育”的重要时期,也与矿藏的形成密切相关。搞清楚了这些,中国才能在南海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中,占据有利位置。
三个愿望
汪品先称自己此生有三个愿望:一是开展深海大洋钻探研究;二是建立国家公用的调查船队;三是建立深海的海洋研究中心。现在第一个愿望已经实现,第二第三个愿望他正在努力之中。
关于海洋,关于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汪品先天天在想,想了几十年了,且见解独到:以河流流域为基础的华夏文明,是一种农业文明,只求没有异族的入侵,决无向外另求福地的意向,主张人们固定在自己的土地上,并没有到远方开拓的传统。而同样为文明古国的希腊就不一样了,希腊的海洋边就是山,没有多大的土地,只能弄个船到别的地方找出路。汪品先引用复旦大学周振鹤教授的文章,作了个有趣的假设:“如果战国时期统一中国的不是秦国而是齐国的话,恐怕我国今天的海洋文明就会大大地向前推进一步。因为齐国临海而居。”
在汪品先的眼里,中国目前的海洋产业,还是以交通和渔业为主体,而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完全不是这个模样了,海底资源正被大规模地开采和利用。如果说10年前,开采的都还是大陆架上的浅水石油,这几来一些大国已经在着手开采深海石油了。海底的开发利用需要有监测的新手段,“美国人还搞了个‘海王星计划’,与加拿大联合在西海岸铺设一个区域性海底观测网,从海底向下打井埋下设备,向上放锚系,再用光纤把所有的观测点连起来。今后海底一有‘风吹草动’,美国的办公室里便可一目了然。”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估量这一计划的价值:“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就像在海底设立‘气象站’、‘实验室’。这套技术原来是用来监测苏联核潜艇的,现在转为民用了,将来势必会改变人类和海洋的关系。”
篇5
社会各界积极救助患病藏族青年
何玥事迹报道的起源不是这个12岁的壮族女孩,而是18岁的藏族青年索朗旺青。索朗旺青自2012年5月查出患有尿毒症以来,家人辗转北京、拉萨等多个城市治疗均没有太大起色。无奈之下,他们向社会发出求助信。驻桂林的第181医院获知消息后,立即表示愿意承担治疗重任。2012年11月11日,索朗旺青来到桂林,准备接受第181医院的免费治疗。
11月12日,《桂林日报》刊发《桂林伸出大爱之手救治藏族小伙》的报道;11月14日,桂林电视台“桂林新闻”报道《社会各界积极救助患病藏族青年索朗旺青》。此时所有的报道都集中在救助身患尿毒症的青年身上,社会奉献爱心扶危济困的主题固然温暖人心,但与日常见诸媒体的常规性救助报道相类似,并无特别出彩之处。
“新闻联播”报道桂林女孩去世捐献器官引发关注
藏族青年索朗旺青等待救治的新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桂林市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表达对索朗旺青的关心和祝福。11月16日,何玥走入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个愿意死后无偿捐献自己肝肾的12岁女孩成为最璀璨的闪光点,照亮了索朗旺青的生命。
11月24日,央视“新闻联播”在“凡人善举”栏目中推出《广西:女孩患病去世捐献器官救三人》的报道,向世人讲述了12岁广西女孩何玥因患脑瘤不幸离世,她生前跟爸爸妈妈说自己想要捐献器官,孩子的遗愿使得三名患者重获新生。
桂林市当地媒体更是详细报道了这段感人事迹。桂林电视台连续几天播出专题报道《大爱在桂林:12岁女孩捐献器官救助他人的故事》,《桂林晚报》刊发《桂林最美女孩诠释生命价值》,《桂林广播电视报》刊发《新闻联播报道桂林女孩去世捐献器官救人引发关注——壮藏一家受供双方家人特殊会面感人至深》。何弱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和高贵品质成为媒体关注和宣传的重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共鸣。关于何玥的报道仍在继续,愈发显示其蕴涵的新闻价值。11月2S日,央视“新闻联播”播报名为《让爱“心”继续跳动》的评论。
何玥父母赴藏升华壮藏民族深隋
12月25日,成功接受肾移植手术的索朗旺青康复出院,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留在桂林静养身体。何玥一家人的义举感动了很多藏族同胞,为了表达藏族人民的感恩之情,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特别邀请何玥父母参加于2013年1月20日在当地录制的藏历新年电视联欢晚会。1月18日,何玥父母启程赴拉萨。
1月19日,广西电视台“广西新闻”推出《壮藏是一家 亲情一线牵》,连续报道何玥父母在的消息。桂林电视台和《桂林晚报》的特派记者也连续发回《小何玥事迹感动了广大藏胞》等相关报道,在藏历新年电视联欢晚会现场,藏族同胞用掌声和哈达向何玥父母表达敬意。壮藏亲如一家的深厚民族情谊,丰富提升了何玥事迹的主题内涵。
“感动中国”,感召身边所有人
2013年1月18日,《桂林日报》发表《桂林“最美女孩”何玥候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介绍桂林“最美女孩”何玥成为央视“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最后20名候选人,呼吁广大市民踊跃为她投票。1月18日,《桂林广播电视报》刊发《最美父女:遗愿·志愿大爱相连》,报道何玥父亲何先航签下《广西壮族自治区遗体捐献申请登记表》,正式成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他和女儿一样,愿意离世之后,捐献出自己的肾脏、肝脏和心脏。
篇6
降水是指大气中水汽凝结、降落的过程,包括降雨、下雪、冰雹等形式。降水的多少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但主要条件是三个:充足的水汽供应、气流上升达到过饱和状态、足够的凝结核。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影响降水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影响降水的知识101海陆位置
一般来说,离海洋越近的地区,受海洋的影响越大;距海越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就较少。所以降水分布的普遍规律是沿海多,内陆少。
比如我国的降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以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从东部向西降水逐渐减少等,都是受到海洋远近的影响。
02地形
1.山脉走向与降水
山脉走向对海洋水汽有阻挡作用和引导作用,如果山脉走向与海洋水汽来向垂直,就会阻挡水汽的进入,使大陆内侧降水明显减少。
如北美大陆西部,由于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纵列,与来自太平洋湿润的西风气流垂直,阻挡了西风的进入,使降水集中在西部海岸,中东部地区就难以受到西风的影响。
欧洲西部地区,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与西风气流来向一致,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的进入,降水的分布较广泛,海洋性特征明显。
我国西北地区除了深居内陆外,也因为受到山岭的层层阻挡,海洋水汽难以进入,使其更加干旱。
2.迎风坡、背风坡与降水
海洋湿润气流在运行过程中,如果遇到山脉的阻挡,就会沿着迎风坡上升,在一定的高度上冷却达到过饱和状态,出现凝结降雨,即地形雨。当该气流越过山顶后,在下沉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饱和水汽含量不断降低,出现干热的天气,即雨影区。
山地降水一般比平地多 ,就是因为山地有促使气流上升的条件,而平地没有,因此降水较少。
如南美南段,西部是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形成海洋性气候;东部位于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独特的沙漠气候。我国福建西部的武夷山降水就要比东部沿海地区多,台湾东部比西部多,海南岛东部比西部多。
3.地形类型与降水
不同的地形对气流的运行有不同的作用,因此降水的分布也不同。
平原地形有利于海洋水汽的进入,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的几率较大,如我国的东部平原地区、欧洲中部、美国中东部。
山地的迎风坡在一定的高度上降水较多,背风坡较少;河谷地带由于地势低,温度高而降水少,如横断山区。
盆地由于地形封闭,周围高山环绕,海洋水汽难以进入,降水也较少,如塔里木盆地。
高原因为地势高,海洋水汽也难以爬上高原面形成降水,所以高原上的降水也不多,如东非高原、青藏高原、巴西高原等,降水都不多。
高中地理影响降水的知识201气压带
全球的气压带不管是热力原因形成的,还是动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盛行的是下沉气流,在下沉过程中气温不断升高,水汽的饱和含量不断降低,空气越来越干燥,很难形成降水,多为晴朗天气。
如热带沙漠地区,全年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我国长江流域盛夏的伏旱天气的形成;而在低气压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上升冷却容易达到过饱和状态,往往会凝结降雨,形成多雨区,如赤道地区,全年处在低气压控制下,终年多雨。
02风带
全球的风带包括极地东风带、西风带、信风带,而对降水影响较大的是西风带和信风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把海洋水汽带到大陆形成降水。
根据风带与大陆的关系,又可以分为迎风岸和背风岸。迎风岸常常受到风带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的影响,降水较多;而背风岸的风从陆地吹向海洋,空气干燥,降水较少。
中纬度的大陆西岸是西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欧洲西部、南北美洲的西部海岸;低纬度的大陆东岸是信风的迎风岸,降水多,如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
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信风有关,而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则与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有关。
03季风
在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的性质不同,对降水的影响也不同。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把大量的海洋水汽带到了陆地上,就有可能形成降水天气;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性质是干燥的,一般不会形成降水,天气晴朗。
如东亚季风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亚季风区,在西南季风影响的季节形成雨季,在东北季风影响的季节形成旱季。
04气旋、锋面
特殊的大气运动也是形成降水的重要因素,在气旋控制下,盛行的是旋转上升气流,往往能达到过饱和状态,形成降水,如中纬度地区就多气旋雨,台风、飓风也带来大量的降水。
在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交汇地区,往往会形成锋面雨,在锋面附近暖空气上升也会达到过饱和状态,从而形成降水。在副极地也会因为东风和西风相汇而形成极锋,形成锋面雨。
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就是以锋面雨为主,4、5月份在南部沿海形成暖锋降水,6、7月份在长江流域形成准静止锋降水,7、8月份在华北、东北形成冷锋降水。
高中地理影响降水的知识301下垫面
下垫面在局部地区也会对降水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大气中水汽含量。如果地表植被覆盖率高,或者水面宽广,就会增大蒸发量,空气中湿度增大,从而增加降水量,反之,如果地面的植被破坏,水面减少,空气就会变得干燥,导致降水减少;沿海地区如果海岸曲折有暖流经过,降水也会增多。
如沙漠地区地表干燥,增发量小,降水也很少;在排干沼泽和湖泊的地区,降水也减少;而在森林地区,湖泊和大型水库附近,降水明显增多。
02洋流
洋流分为寒流和暖流,暖流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的作用。欧洲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马达加斯加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都与沿岸暖流有关,而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都与寒流关系密切。
南美西海岸的阿塔卡玛沙漠成为世界上最干燥、最狭长、分布纬度最低的沙漠就是秘鲁寒流的功劳。
03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主要是通过改变下垫面的状况来影响降水,如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修建水库和水利工程、退田还湖、扩大水面和湿地,都将会使空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增多;反之,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围湖造田、开垦排干沼泽,会使空气湿度减小,降水减少,气候的大陆性增强。另外,人工降雨也是在干旱季节增加局部地区降水的有效形式。
篇7
降水分析从三个方面:水汽的来源,促进水汽凝结的因素(降温),凝结核
一、下垫面
(1)海陆分布:沿海>内陆(我国西北内陆距海遥远,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少)。同理靠近湖泊、河流、森林等地水汽较多,降水较丰富。
(2)地形:①迎风坡>背风坡(如: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形成热带雨林原因之一是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②山脉走向与盛行风一致、地形平坦、海岸线曲折(或陆地轮廓破碎)等有利于盛行风携带水汽的深入。(如西欧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广的原因:常年受西风带影响,从海洋带来充足的水汽,且西欧地区地形平坦、海岸线曲折、阿尔卑斯山呈东西走向都有利于西风带的深入,影响范围较大);③山脉走向与盛行风方向垂直,阻挡水汽的深入;山脉的海拔越高阻挡作用越明显。(如:北美西部的落基山对来自太平洋的水汽阻挡作用明显,而东部的阿巴拉契亚山对大西洋水汽阻挡作用较弱;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是因为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④地形封闭:A内部水汽不易扩散,则阴雨天多,降水较多(如:四川盆地);B外部水汽难以进入,则降水少(如塔里木盆地)判断要点:若判断地区气候湿润,地表水资源丰富,则适用于A;若判断地区气候干旱,地表水资源缺乏,则适用B。
(3)洋流:寒流减湿,暖流增湿
二、大气环流
(1)垂直上升运动,有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丰富(如:受低压控制),垂直下沉运动,不利于水汽的凝结,降水少(如:受高压控制)。
(2)水平运动――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水汽含量少,降水少(如我国夏季东南风)。从海洋吹响陆地,水汽含量多,降水多(如我国冬季西北风)。
(3)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或者暖湿气流遇冷地面降温,促进水汽凝结(如大湖效应)。
三、人类活动
(1)城市雨岛效应(城市凝结核多,因热岛效应有上升气流)。
(2)退耕还湖、修建水库等(增加水体面积,水汽来源丰富)。
篇8
“海文”制造“海洋”、“大陆”国家间对立
\“海文”立足于以下几个虚设的前提之上:一是把各国分为“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二是认定这两类国家必然对抗;三是主张日本是“海洋国家”。基于此,“海文”呼吁日本要与以美国为首的所有“海洋国家”围堵中俄等“大陆国家”。
“海文”提倡,日本的国家战略应运用“海洋国家”战略理论。其基本点是:“海洋国家”对“大陆国家”战略的第一原则是均势政策;在实施这项政策时,应该运用“远交近攻”策略;“海洋国家”要把对付“大陆国家”威胁的战略放在优先位置。
这项战略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由于美国作为“海洋国家”拥有绝对军事优势,日本应谋求建立类似跨大西洋的美英关系的跨太平洋的“对等的日美军事同盟”。第二,从历史上看,西欧列强从太平洋进入中国大陆的最佳途径就是取道台湾;对日本来说,台湾和菲律宾是重要的贸易航路巴士海峡的两翼,两者必须是对日本而言“比中国大陆更优先的友好国家”;而且,扼守马六甲海峡的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也必须是与台湾、菲律宾一样的“优先友好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南太平洋的“海洋国家”,而且是自由主义政权的国家,因而应是有利于日本与东南亚岛国合作的强有力的同盟对象。第三,对日本来说,东亚大陆各国基本上是均势政策的对象;日本应巧妙地利用各种利害关系尽量离间中俄两国,应尽可能地多做工作推动中俄战略对立和对抗;最终目的就在于防止在面对太平洋的东亚出现中俄两大国凝聚成铁板一块的局面,因为中俄结盟是“日本的噩梦”。第四,如同东欧是西欧与俄罗斯之间的“缓冲地带”一样,对日本来说朝鲜半岛和越南就是其与中俄之间的“缓冲半岛”;日本必须联合美国防止中俄在这个缓冲地带拥有军港、航空基地和(核)导弹基地。第五,从历史上看,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在成为巨大市场的同时,还有成为巨大军事国家的倾向;如今这种倾向已是洞若观火。总而言之,日本的国家战略应是一种“西太平洋战略”,即通过以上措施而作为西太平洋海上强国再次崛起。
“海文”所依赖的理论包括以下几个层次:其底层是基于传统地缘战略理论的“海权论”;其中间是基于“日美共同价值观”的“日美同盟论”;其表层是基于“中国”的“挟美制华论”。
日本“海权论”的误区及现实困境
首先,日本一些势力迷恋于“海权论”的深层认识根源,是对当年侵略历史的错误解读。
在思想脉络上,日本的“海权论”与右翼势力的历史翻案逻辑一脉相承。这种逻辑不是从军国主义对外扩张的非正义性中吸取其必遭惨败的教训,而是把战败归因于当初错误地选择“陆主海从”路线、错误地与“大陆国家”德国结盟、错误地与“海洋势力”美英为敌。
其次,日本一些精英难以割舍“海权论”,表现出其对“美主日从”的日美同盟架构的难以摆脱的心理依赖和神学式附会。二战以后,日本在被美军占领的同时,在心理上彻底败给了美国。而这种“心理战败”,并不是出于对其侵略战争的道义上的反省,而是处于对美国的强大实力的由衷恐惧。从“恨美”转向“恐美”再转向“崇美”,这样一个转变过程构成了战后日本对外战略的心理基础。日本的结盟崇拜,并非推崇任何同盟,而是具有一定的定向选择。近年来,日本一些精英把当年的日德意轴心与日英、日美同盟予以比较,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地缘政治理论中的“海权论”,也随这一动向的出现而倍受青睐。
日本的海权论者认为,以美国“占压倒优势的国力为背景,国际关系正在向着以美国为中心的方向变化”,并力图利用美国在东亚的军事调整,谋取自己的最大利益。基于此,小泉内阁自2001年4月上台以来逐步加强了对美合作。
再次,跪拜“海权论”的背景,是一些日本人对中国崛起的莫名的恐惧与无端的仇视。
“海文”指出,海洋国家对于大陆国家战略的第一原则,就是“不让大陆出现单一的强大国家”(均势政策)。海权论者还强调,海洋国家与更多的同类国家结成同盟,相互利用基地,以此扩大海洋机动范围,是最佳的外交选择。在强化日美同盟的同时,日本的国家战略应促使亚洲海洋国家组成的松散的“海洋联邦”,牵制中国,并使日本成为“太平洋统一体的领导者”。另外,在上,山本诚认为和平解决,是日美两国“共同的战略目标”。中国通过《国家法》,如果以武力压制台湾不会有好的结果。针对海权论者对中国的判断及政策建议,日本《朝日新闻》资深记者船桥洋一最近撰文指出,将中国简单地定位为“大陆国家”、并以此来判断中国的战略走向是不充分的。船桥认为,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大陆国家。中国和14个国家领土相接(包含俄罗斯、印度和巴基斯坦三个有核国家),注重与大陆国家的关系在中国的战略中无疑占有很大比重。但中国有9个沿海城市,沿海城市的人口近4亿。这些地区在逐步和国际经济接轨。将来,中国民主化的趋势出现的话,也是(首先在)沿海城市。同时,船桥也认为,在日本的(对华)海洋战略中,应将中国沿海城市置于中心位置。
最后,日本一些精英企图从“海权论”中演绎出一种新冷战战略,反映着其对21世纪日本生存之道的“战略贫困”。
冷战结束后,尤其是“9・11”事件之后,日本的“海权论”又被注入新的内容,其对美和对华“一褒一贬”的倾向更加明显。日本注重强化和“海洋国家”美国的关系,而强调与“大陆国家”中国的国家战略非调和性。近年来,还出现了建立“海洋联邦”的论调。
日本只是“海洋国家”吗?答案是否定的。正如“海文”也承认的那样,日本虽然是个岛国,但其“作为海洋国家的历史经验是极为粗浅的”。这说明,一个国家是不是“海洋国家”,主要不是取决于地理环境等天然条件,而是取决于以能力与意图为依托的国家意志和政府决策。
美国只是“海洋国家”吗?答案也是否定的。美国本应是一个大陆国家。其成为“海洋强国”,只是不断采取向海外扩张政策的结果。
中国只是一个“大陆国家”吗?答案是否定的。中国有着18万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6000多个岛屿、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天然的“海洋大国”或一个“大陆、海洋复合性大国”,只是在历史上没有显示出向海洋发展的强烈愿望而已。600年前郑和下西洋时,中国曾具有世界一流的航海能力以及超强的海上贸易与军事实力。这个历史例证,远比试图说明日本为“海洋国家”的任何例证都更实在和有力。随着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其经济与安全利益不断向海外扩展是一个历史的必然。
如今,日本一些人硬是要给中国定下“大陆国家”的“成份”,想把“海洋”说成是日美英等“海洋国家的海洋”,企图一相情愿地只准中国在陆地生存、而不准向海洋发展。这颇有把地球当作私家财产的意味了。可惜,这种划分是不会有任何效力和效果的。
二战前,无论是“海权论”还是“陆权论”,都曾是鼓吹向外扩张的理论。这些理论诱发的两次世界大战,已使人类经受了空前的浩劫。二战后,国际社会对这些理论带来的惨痛后果有了深刻的认识。另外,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赖不断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日趋进展、核时代大国间战争代价无比高昂等等因素,也注定了个别国家寻求确立海洋霸权的企图是不可能得逞的。
篇9
高度关注海洋深度空间的开发利用
在当前人类面临资源短缺、人口膨胀与环境恶化三大难题的背景下,“走向海洋”必须根据时展形势,重新认识和厘清海洋开发、利用与拓展空间的关系。对此,蔡一鸣从现代海洋权益的控制利用出发,首次提出了海洋广度空间与深度空间的历史性划分。他认为,海洋广度空间,纯粹是指海洋空间,从微观空间到整个的海洋空间,都应视为海洋的广度空间。由于海洋开发从某种程度上可理解为向空间的开发,向太空发展,也是向“新海洋”空间发展,所以广度空间还应包括太空空间。而与广度“无限”形成对比,更是“深度”无限的海洋深度空间开发。
对海洋深度空间的认知,将是已有海洋观念与思维的重要突破。在蔡一鸣看来,海洋深度空间蕴藏着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据已有对太阳能、海洋风能、水能、潮汐能、盐浓度差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的认识,太阳每秒钟照射到地球上的能量相当于500万吨标准煤。地球上的其他所有能源,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潮汐能以及通过光合作用和食物链转化的生物质能都市来源于太阳;氢对于太阳来说是一种不可更新的燃料能源,根据目前太阳产生核能的速率计算,其氢的储量足够维持50亿年。太阳能在海洋的覆盖面积于海洋在地球的覆盖面积一样都是约71%。世界风能总量为2×1010kw,约是世界总能耗的3倍。此外,据估算,海洋中潮汐能的理论储量约为30×108kw,波能约700×108kw,海流能约50×108kw,温度差能约20×108kw,盐浓度差能约26×108kw,这些能量是世界能源总消费量的数百倍,并且使用安全,无环境污染。
在人类社会进入新环保优质能源时代,必须高度关注海洋深度空间的开发。蔡一鸣认为,深度空间在自然科学的存在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深度”无限的可再生环保型能源等资源。今天,以牺牲环境和有限资源为代价的粗犷式的发展已越来越不被人们所称道,开发海洋深度空间是现代意义合理、环保、可持续发展新的先进的生产发展模式,将格外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纵观人类能源生产力的发展史,人类能源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他直言:当前围绕能源等资源的争夺,已从传统的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开始转向核能、太阳能等新领域,争夺的区域也从陆地转向了海洋,资源竞争正在从争夺生存和有限资源“广度空间”而进行的“横向”领土扩张,逐渐向以挖掘可持续资源为方向的“纵向”“深度空间”拓展。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不再主要是国土疆域的大小,而以其对于深度空间的开发、利用和控制能力。海洋深度空间控制权将成为大国角逐焦点
进入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已从过去纯粹以、领土安全为主走向了与国家利益安全的统一。“如果以海洋广度空间和深度空间为十字坐标分析,海权、陆权、空权主要表现的是广度空间控制权的竞争,对能源等资源的控制属‘广度’横向的控制;海洋深度空间控制权则是对可再生能源等资源‘深度’纵向的权益控制,具有‘四维’性质和可循环性”,蔡一鸣进一步分析说,广度空间的“外向”、“横向”发展,常常伴随着国与国、国家与自然、人与自然的矛盾和冲突而进行,深度空间的“内向”、“纵向”发展,是环境和谐型、可持续发展型的发展。广度空间与深度空间的产业成果,都将是世界性的,并产生贸易和交流。
基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对人的活动的影响,人对自身的生产方式和发展观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海洋深度空间控制权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海权、陆权、空权等传统利益控制权具有重要进步意义的延伸和发展”,蔡一鸣指出,当今世界,科技的进步使国与国的竞争扩展到了“横向”的广度空间和“纵向”的深度空间。因此,争夺海洋深度空间控制权必将成为国家间新的角逐。
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将开发新能源视为占领后石油时代经济的制高点、重建美国竞争优势的关键举措。据资料显示,2009年美国的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52kw,为全球风电装机量最大国家。奥巴马去年在白宫举行的一次会上宣称:“美国准备在新能源和环保问题上重新领导世界。”奥巴马在新任总统伊始规划的7870亿美元振兴计划中,超过1500亿美元的投资用于开发新能源技术,并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要占到全美发电站发电量的25%。
向新海洋深度空间的拓展步伐正在加快。目前美国、日本等航天大国正在研究试验建造太空发电厂,将发电卫星送上天,开发利用太阳能新能源。欧洲已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在总能源结构中占30%以上,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的供应将达到10%以上;2040年可再生能源占总能耗量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量占总电力的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发电占到60%以上。
“毋庸置疑,未来谁能科学合理地按需要开发新海洋深度空间,谁就拥有了国家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钥匙,谁就拥有了走向和平的钥匙;同时也就拥有了掌握世界和人类命运的新的物质基础。”蔡一鸣认为,海权控制,归根结蒂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因此,获取海洋深度空间资源的控制不仅表现为现代意义上的“海权”控制,同时可以演变为与政治、经济、外交、军事高度关联的深度空间控制权。
抢占海洋深度空间开发的制高点
中国拥有300多万公里的海洋国土,海洋资源丰富多样。其中,海洋风能资源尤甚丰富,近海10米水深的风能资源约为1亿kw,近海20米水深的风能资源约3亿kw,近海30米水深的风能资源约4.9亿kw,海上风能的量值是陆上风能量值的3倍,仅海上风能资源总计可安装10亿kw风力发电机组。相对于我国人均拥有的陆上能源资源的严重不足,海洋深度空间则蕴藏着可不断再生的资源。
“近年来,虽然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开发速度较快,但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总消费结构中的比例只占15%,与发达国家比较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蔡一鸣在接受采访中认为,我国应当在后危机时期着眼长远,应当尽快制定海洋深度空间的战略,前瞻规划,加快开发步伐,通过掌控生
态环保及收集法理依据取得话语权,抢占海洋深度空间开发的制高点。为此,他提出三项对策与路径。
第一,有理有节,搁置争议,保护生态,共同开发。中国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中有1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存在着划界争议,矛盾时有激化。对此,我们的立场是涉及国家问题的决不让步。至于周边邻国在我国有争议的海域单方面擅自开采海洋资源,并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我们应从海域所属法理上,收集证据,做到有理有节,维权先要正名。同时,也可以与邻国合作,联手有序开发海洋,或共同建立敏感海域生态保护区。至于那些最为敏感,一时又鞭长莫及的海域,不妨到可以提出“搁置争议,保护生态”。从生态环境保护上,如果通过运用环保、政治等综合手段,以及国际谈判,把一些暂不具备开发条件的争议海域,进一步合作建设成为深度空间国际合作研究基地,努力扩大我国海洋深度空间的国际合作。
第二,结合我国国情,运用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开发利用。在掌控生态环保、践行深度空间权的战略过程中,要努力结合中国实际,根据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上的特色,努力发挥大型国有石化企业的积极性,利用大型国有石化企业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力量,积极研究开发可再生能源等资源,在保持大型国有石化企业的稳定前提下,为大型国有石化企业从化石能源时代转向可再生能源时代的产业转型、保持经济增长及解决就业问题创造条件。同时,通过政策调节,放开民营企业进入的限制,通过竞争,促进发展。
第三,利用价格杠杆,提升海洋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由于新能源的价格普遍高于传统能源,其发展和利用必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目前国际上新能源大国比如德国、美国、西班牙都是在国家的努力支持下做大做强的,如长期保护性电价作为一种有效地刺激风能发展的措施在欧洲一些国家仍普遍采用;燃油税不单单是“税费之间的转换”,而是一项以提高油品价格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控制消费总量的财政政策。鼓励碳交易创收,据亚洲开发银行估计,未来几年全球碳交易市场的规模将有望达到1000亿美元。投资新能源项目,不仅利于环境,还能通过碳交易创收。我国对新能源的发展已提出了不少优惠扶持政策,但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价格出台优惠措施,使可再生能源价格达到与传统能源价格接近,将会大大加快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和推广。具体可考虑分以两种形式来实施,一是碳交易形式,在现有的基础上补充完善;二是考虑对化石能源的增税形式。单独设置或在现有其他税种的基础上补充完善。
蔡一鸣最后表示,未来谁能科学合理地按需要开发利用能源等资源深度空间,谁就拥有了国家和人类在能源等资源的开发利用上,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钥匙,谁就拥有了走向和平的钥匙,同时,就拥有了掌握世界和人类命运的基本的物质基础。在人类共同迈向“海洋世纪”的进程中,中国作为海洋大国,应体现出对自身的生存空间、对万物生态高度的责任感和仁慈心,以最先进、最环保、最人性化的标准践行对海洋深度空间权的控制。
篇10
这只是当代中国文化场景的两个“特写镜头”。近年来,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为公众拓展了心灵空间,构筑了精神家园。“由人化文,以文化人”,人与文化的互动生长,正是一个最好的注脚,印证着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判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何以自信?有三个比喻,值得沉思。
文化,可喻之为河。有源头活水,有支流汇入,一路奔腾向海,会穿行峡谷掀起巨浪,也会途经平原静水深流,沉淀下河床,滋养出沃野,勃勃生机。理解文化,就需要理解其水有源、其流有势、其去有向,才能在大浪淘沙中赓续文化的基因。
对于我们,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孕育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百年来上下求索,形成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深层精神追求的结晶,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涵养我们文化最肥沃的土壤、最充沛的水源。源通流畅、源远流长,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本基础。
文化,可喻之为山。壁立万仞,挺拔巍峨,为地之i钥,为天之柱石。山中既有大树参天,也有野花烂漫,可曲径通幽,更可登临远望。把握文化,就需要把握其高远之处、其仰止所在,才能在高天厚土间树立文化的坐标。
对于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划定时代的价值航标,是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流淌于历史与现实的精神潜流。奇伟瑰丽、高迈超绝,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文化,也可喻之为海。万川涌入,涓流汇集,因包容而成其大,因丰富而成其广。可载大舟,亦可浮一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发展文化,就需要发展其多元、多样,其宽容、宽广,才能在兼容并蓄中更新文化的血脉。
对于中国,历史之船已经驶入“世界历史”的广阔海洋,“文化的对话”成为必然和必须。一方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吸收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另一方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也要以中国文化来丰富人类文明的基因库。不拒众流、出海,这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前行方向。
河、山、海,是“应然”境界,“实然”却常遇尴尬。或是矮化、僵化传统文化,解构、消减革命文化,截断了河流的脉络;或是抱残守缺、食古不化,既不“引进来”,也不“走出去”,封闭了海洋的疆界。复兴之路上,增强文化自信,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