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反思范文

时间:2023-03-26 22:1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案例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学案例反思

篇1

【关键词】压强 教学 案例 评析 反思

笔者在市级研讨会上听到关于《压强》的示范课,亮点很多,颇受启发。下面笔者针对本节课的几个亮点进行评析。并对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物理课堂教学进行反思。

一、案例

1. 新课引入精彩新奇

在本节课开始,教者用简单的小游戏引入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将一气球置于讲桌上让力气大的男生用手掌缓慢压气球。因气球打气不是很足,故他的手掌接近桌面时气球也没有破。压气球是一个常见现象,气球被压破是学生意料之中的情况,所以他们都在紧张的等待气球被压破的响声,可结果却出乎意料。这就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激发了学生探究兴趣。教师接着问有什么办法很容易把气球压破?学生思考后上台演示:只见他用笔尖轻轻一碰气球便破了。紧接着设问为什么?从而引入新课。很简单的道具,很常见的现象,最基本的问题,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效果明显,导入新课有质量。

2. 创设情境丰富多彩

“一,在茫茫的林海雪原上穿雪板和不穿滑雪板的人的行走;二,在沙漠行走的骆驼长着又大又宽的脚掌;三,把铅笔一端削尖,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住铅笔的两端;四,手掌平压和食指顶住气球的形变。” 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随手可得的器材,甚至包括学生的身体让学生进行观察,亲身体验,并且对这些实例共同的特征进行分析,学生由此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安排将学习过程由接受学习转变为探究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寻求,让事实说话,进行认识的自我调节,可以把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兴趣、操作及了解外界事物奥秘的需求转化为掌握知识技能的一种内驱力。

3. 科学探究有序高效

本节课很注重探究点的设计和挖掘。如用沙子做实验其现象不稳定,也不利于观察,如用实验室的厚海绵做效果又不明显。教者选择用市场上出售的1.5㎝厚的海绵,并把钉尖钉入木板,钉子尾部作为受力面积制成小凳子放在海绵上,效果非常明显而且不会戳破海绵,体现了教具的创新性。教学巧用身边的器具、生活中的器材,一来实验器材学生能找到、有亲近感,做物理实验不难;二来物理实验就在身边,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兴趣高。这不仅符合新课改思想,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作为希望学生喜欢上物理课的老师,何乐而不为呢。

4. 回归生活激发兴趣

压强概念在生活、社会中应用比较广泛。有时我们需要增大它,有时需要减小它,怎样来增大或减小压强呢?学生根据压强计算公式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及时给予肯定。教师展示压路机、坦克、切菜、图画钉4张图片,由学生分析其中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方法是什么?紧接着问学生如何改变人体自身对地面的压强?并请学生到前面表演:有的抱着一摞书站在地上来增大压强;有的抬起一只脚来减小压强;有的脱去外套来减小压强;有的趴在地上;有的坐在地上;有的把书放在地上人站在书上,来减小压强。学生在表演中通过探究合作获得了增大、减小压强方法的新知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课堂学习推向一个新的。

二、反思

1. 我们需要创新的课堂

本节课我认为教者在课堂创新方面颇下功夫。从教学引入,改进教具,突破难点,设计习题等方面都在进行创新。创新是本课的一大亮点。俗话说: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需要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思考,勇于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开创充满活力的课堂。

2. 我们需要快乐的课堂

在本节课中,教者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设计习题等活动让学生充分体会快乐。师生民主、平等、和谐。教师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快乐。听课教师听得也快乐。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们在浓厚兴趣下所获得的一切,常会掌握得迅速而牢固。积极的情感,浓厚的兴趣是要靠诚挚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能培养造就而成。要想使学生能体验到物理学习的快乐,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有使学生愉快的因素,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充满快乐的气氛,让物理课堂更有朝气。

3. 我们需要实效的课堂

本节课教者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处理,把压强的计算例题改成课后阅读,把书上探究人站立时双脚对地面的压强改成课后实验。突出压强概念的建立和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设计紧凑,张弛有度,注重课堂实效。这就要求我们:第一要研究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二要研究教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三要研究学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篇2

[教学案例]

放学送路队时,碰到一台正在工作的压路机,学生出于好奇,把目光投向了这台公路上的“大哥大”。教师灵机一动,说:“想看看吗?”生:“当然罗!”师:“好吧!但为了交通安全,咱们自由组成6个小组观看,行吗?”生(十分兴奋地):“行!”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压路机上有哪些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各组合作讨论,若干分钟后)第一组的张伟豪抢着说:“车轮是圆形的,门是长方形的,窗是正方形的……”师:“哎呀,张伟豪真厉害,数出这么多学过的平面图形。”“老师,张伟豪说得不完全正确。”第三组的王乐天迫不及待地打断老师的话。师:“是吗?老师不信,那你说说看。”“行。压路机的车轮不是圆形的,因为它不是平面图形,它和长方体差不多,是立体图形,听我哥说这种形体叫圆柱,这个曲面叫侧面。”师:“你真不简单!知道这么多。这个轮子确实是个立体图形,也确实叫圆柱,这个曲面就叫做侧面,那么,看一看这个圆柱里有没有圆形呢?”第六小组的杨影说:“有,这两边就是两个圆。”师:“说得很好!下面能不能对这个车轮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呢?”(各小组讨论得很热烈,若干分钟后)第五组的叶丹丹抢先说:“我们组提出的问题是这两个圆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师:“提得很好,同学们能解决吗?”生齐:“能!只要量出这两个圆的半径或直径就能算出来了。”第四组的程小雨又发表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求这两个圆的周长只要量出这个轮子滚动一周留下的痕迹的长度就行了。”徐冠杰代表第二组说:“我们组提出的问题是压路机的前轮滚动一周能走多远?压过的面积又是多少?”师:“你们组提出的问题真有深度,哪个小组能解决?”第一小组的张靖宇:“求走多远就是求这两个圆形的周长之和。”赵秉政:“不对。应该是一个圆形的周长,因为车轮滚动时,两边是同时滚动的。”师:“说得太好了。你们很不简单!可压过的路面有多大又怎样计算呢?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内容,你们有没有信心把它做出了?”话音刚落,第二组的孙铁明激动的说:“能算出来。老师,你看,压路机的前轮滚动一周压过的路面就是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这个圆的周长,宽就是这个轮子的宽,我们只要量出这个前轮的宽,也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宽,就能算出压过的路面面积。”“怎么会是长方形呢?”第五组的刘帅问。孙铁明拿出一张长方形纸,让刘帅亲自卷成圆筒,又展开,这一卷一展后,全班学生的思路豁然开朗。这时刘帅情不自禁地说:“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哇!我现在是茅塞顿开。”师:“你们真是太棒了,还没有学过的内容你们通过自己的探究思考,就解决了,真了不起。”

[教后反思]

1. 探究式教学设计要灵活,操作程序要便捷。在教学中,不少教师认为探究式教学花时多、效率低,常态课应避免采用此法。但在本案例中教师并没有充分准备,只是放学送队时偶然遇到压路机,发现学生的好奇心,便抓住这个学生饶有兴趣的生活情境开始探究并获得最后的成功,时间也不过15分钟左右,就自己解决了第十二册圆柱侧面积的教学任务。可见,探究式教学比传统教学方法省时、省事、灵活、便捷,且更加有效。笔者认为,要让探究式教学更有效,问题的关键是要开发生活中的课程资源,选择学生感兴趣、富有挑战性且不脱离实际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懂得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篇3

关键词: 教学案例 反思 《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制7的乘法口诀,初步记住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今天的教室里和平常有些不一样对不对?(是呀,多了些老师)对,他们是来看我们11班的孩子哪些是最棒的,你们想不想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展示给他们?(想)好,曹老师期待着你们的精彩表现。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情境创设,孕育口诀

师:同学们,你们玩过“七巧板”吗?

生:没有。

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欣赏几副用“七巧板”拼成的美丽图案。

(课件出示:七副七巧板拼图)

师:哇!他们太有创意了,拼出了这么多美丽的图案。

师:数一数:共有几个图案?

(师生一起数1、2、3、4、5、6、7)

师:每个图案由几块板拼成的?

生:七块。

师:1个7是7,2个图案共有多少块?

生:14块。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7+7=14。

师:几个7相加是14?

生:2个7相加。

师:3个图案有多少块?

生:21。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14+7=21。

师:几个7相加呢?

生:3个7。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三个数,它们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生:一个比一个多7。

师:你能把后面的几个数补充完整吗?(能)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28、35、42、49)

(请一个学生说答案,其他学生自己当小老师。)

师:是这样填的请举手,真不错。为什么填28呢?你是怎样想的?

生:4个7相加是28。

师:这里是42,你是怎样想的?

生:6个7相加是42。

师:从这统计表中,我们能看出:1个7是几呢?

生:7。

师:2个7呢?

生:14。

师:21里面有几个7?

生:3个。

师:几个7相加得28?

生:4个7是28……

师:根据2—6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经验,猜想一下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呢?(7句),7的乘法口诀是怎样的,它又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出示课题:7的乘法口诀。)

师:你能根据这个统计表的数据信息编出7的乘法口诀吗?(能)这么有信心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行,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一起编口诀,如果有困难,则可以看一看统计表的数据再编口诀。

(独立创编口诀)

(小组讨论、交流)

(请一个人汇报,学生说教师板书口诀,其余的同学当小老师。)

师:全对的请举手,哇!你们真不简单呀,用掌声表扬自己吧!(学生鼓掌)让我们一起自豪地读一读,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生齐读口诀)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7的乘法口诀,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从上往下看一句比一句多一个7,结果也一个比一个多7。

师:你真是太厉害了,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生:我是从下往上看,一句比一句少一个7,结果也依次少7。

师:你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7的口诀有这么多规律如果你能把它记下来就更好了。先自由的读一读再背一背,看谁最先记住它。

(生自由记口诀)

师:我们一起来背一背,有没有信心?(有)

(生齐背口诀)

师:谁有勇气来背一次呢?

预设:

如果有同学记不住了,例如:三七多少?他应该怎么想才能知道三七等于多少呢?有谁能帮他?因为二七十四,14加7等于21。你真是个好老师,谢谢你。

如果背得好,哇!真了不起,我们掌声谢谢他。还有谁愿意来挑战?大家都想展示自己,那我们同桌互相背

(同桌互相背)

师:接下来我来检验一下你们背的情况,我们来玩个你说我对。

阶段练习:

1.我说你对。(我说口诀的前面学生对后面,我说后面学生对前面。)

三七?摇?摇 五七?摇?摇 七七?摇?摇 三十五?摇?摇 二十八?摇?摇 四十二

师:表现得非常好。

2.补充口诀。

师:接下来我们把数学书上7的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生填书)

师:对照黑板上的口诀,自己当小老师,如果你全对了,就给自己划一个笑脸,如果错了自己改正。

3.看口诀说算式。

(出示7的乘法口诀)

五七三十五?摇?摇 5×7=35?摇?摇 7×5=35

三七二十一?摇?摇 七七四十九?摇?摇 五七三十五?摇?摇 四七二十八

六七四十二?摇?摇 二七十四

三、巩固练习(举例略)

巩固新课,练习的设计具有趣味性和层次性。练习中可设计了师生对口令、补充口诀、看口诀说算式的活动,主要是对7的乘法口诀进行巩固,然后设计了找朋友、转盘的游戏以及生活中与7有关的知识,这样对7的乘法口诀和算式进行综合练习,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人人主动参与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创新的学习精神。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按板书设计总结:?摇?摇 ?摇?摇 ?摇?摇 7的乘法口诀

图案的个数?摇?摇 1?摇?摇 2?摇?摇 3?摇?摇 4?摇?摇 5?摇?摇 6?摇?摇 7

块?摇?摇 数?摇?摇 8?摇 16?摇 24?摇?摇 32?摇 40?摇 42?摇 49

一七得七?摇?摇?摇?摇?摇 ?摇?摇 1×7=7?摇?摇?摇?摇 ?摇 7×1=7

二七十四?摇?摇 ?摇?摇?摇?摇?摇 2×7=14?摇?摇?摇 7×2=14

三七二十一?摇?摇 ?摇 3×7=21?摇?摇 ?摇 7×3=21

四七二十八?摇?摇 ?摇 4×7=28?摇?摇 ?摇 7×4=28

五七三十五?摇?摇 ?摇 5×7=35?摇?摇 ?摇 7×5=35

六七四十二?摇?摇 ?摇 6×7=42?摇?摇 ?摇 7×6=42

七七四十九?摇?摇 ?摇 7×7=49

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地搞好数学课堂教学,我们必须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反思,以便随时调整教学方向,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7的乘法口诀》的教学,有以下心得体会。

1.情境创设贯穿始终,以自编口诀、记口诀、用口诀为主线让学生在有情趣的气氛中学习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巩固新知识。

2.教师激励性语言自然真切,整节课教师以激励性的语言为主,对学生的思想,发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学习愿望,呵护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体现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良好气氛。

3.练习的设计体现了层次性、针对性、实效性,以及学科之间的整合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处处隐藏着乘法口诀。

篇4

一、情境激趣,初步感知

借助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展示分别从两片树叶不同位置出发的两只小蚂蚁的跑步路线,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观察、感知、思考、发现、表述,初步感知“一周”,为进一步探究“周长”做好心理与知识铺垫。

二、操作探究,丰富表象

1.摸一摸。2.找一找。3.描一描。4.比一比。

三、小组合作,发现策略

师:大家知道了周长的意思。假如要知道图形的周长到底是多长,你们能想出办法来吗?请合理选择学具袋中的相关工具完成你们的操作。(为每个小组准备待测周长的图形模板:圆形、月牙形、五角星、长方形、正方形;相应的测量工具:直尺、三角板、线绳等,以便学生根据实际灵活选择)

请看活动要求:(1)小组内先说说要测量你们所选图形的周长需要什么测量工具?用什么方法来测量?(2)小组长做好分工,两人测量,一人做好记录,一人汇报,其他同学补充发言。(3)测量方法可以简单写,只要能在汇报时说清楚就行。(4)时间5分钟。

【带着明确的合作要求,小组内先征求大家的意见选择测量图形,再各抒己见,讨论该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并尝试其可行性】

按所选的物品或图形组织反馈(小组代表边汇报边简要操作,教师及其他小组同学随着交流、演示,择机进行引导性评价)。

①圆形钟表面的周长:组1:用尺量。组2:不行。应该先拿线绳先围一圈,再量绳子的长度。组3:我们也有一种不同的方法。先在圆上做一记号,再把圆在尺子上滚一圈,就知道它的周长了。

②月牙形的周长:组1:在尺子上滚一滚。组2:月牙形不能滚。应该用绳子围,再量的方法来完成。组3:其实我们把前两组的意见整合一下来量。弯的地方用绳子围或在尺子上滚一滚,直的地方用尺子量,再将两部分长度加起来就可以了。

【在各小组争抢着汇报不同测量方法时,他们的思维得到启迪,想法得到完善,策略得到丰富,表达得到锻炼,自信心得到增强,体验更加深刻,操作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锻炼。巧妙渗透了“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为进一步探究打好基础】

③五角星、正方形及长方形的周长。组1:无论是五角星、正方形,还是长方形,只要先用尺子量每条边,再加起来就好了。组2:五角星只要先量出一个角上的一条边,再乘10就可以了。正方形只要量出一条边,再乖4就可以了。长方形则量出一条长和一条宽,再分别乖2相加就行了。组3:正方形的周长测量方法我们没有意见。但五角星还有一种方法:用尺子量一个角的两边长度之和,再乖5也可得到它的周长。长方形只要先量出一条长与一条宽之和,再乖2也能得到它的周长。

【在学生探究出曲线围成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得到老师及同伴的肯定而得意之时,老师的择机引导使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操作探究更加积极主动,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不但对五角星及正方形周长的测量找到多种有效的方法,而且观察发现、归类探究、操作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得以很好的体现,在突出方法多样的同时巧妙地进行着优化意识的培养】

师:你们真了不起!表达越来越流利,用词越来越精准,概括能力越来越强。老师相信,对今天我们探究发现的“量”“围”“滚”等测量周长的方法,大家一定会合理灵活地运用到不同情况、不同条件下的探究学习活动之中。

【课后反思】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基本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收到最佳效果,就必须做到以下三点:(1)方案设计要“巧”。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2)引导点拨要“活”。通过恰当的问题,或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归纳示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诱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实践、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求知求真,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评价激励要“诚”。教师要以真诚、尊重的态度评价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学生一定会在“做”和“思考”的过程中,认真、主动实践,积淀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篇5

上课前教师要进行精心的准备和策划这是不言而喻的,但不管怎样策划,想的多么周密细致,意想不到的事情总会发生,而且,学生调动的越好,主体作用发挥的越充分,课堂气氛越活跃,提问就越有趣;讨论越热烈,意外的事情就越多;学生的思维和回答就像被点燃的火把,智慧的火花不断进发,意想不到的回答就越多。这时教师如何把控课堂成为十分重要而困难的问题,可能会出现如下几种情况:一是课堂混乱一片,教师无所适从,满脸茫然,无法掌控课堂;二是当学生出现意想不到的回答时,教师断然打断,阻止继续进行下去,课堂又回归掌控之中,学生立刻鸦雀无声,智慧的火花立刻被扑灭,这是非常可悲的事情;三是教师立刻抓住学生的思维和回答,因势利导,全班讨论,各抒己见,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成为一节非常精彩的课,甚至令学生和老师终生难忘。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非预设性教学”。

如何搞好“非预设性教学”,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考验,还是各种修养、素质和涵养的考验,也是一个成熟教师的表现。

“非预设性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中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水到渠成的教学效果固然好,而意料不到的课堂也属正常。所以当课堂意外发生时,教师不能回避或者不假思索地匆忙答复,而是应将这种意外及时纳入预设的教学中,并且调整教学策略,重构课堂生态形成。只有这样,才能变课堂上的一次次“意外”为教学中的一次次“精彩”、一次次成功。

二、案例背景

大同二中是一所省重点中学,又是省级示范学校,软、硬件设施都较好,在大同市享有较好的社会声誉,是众多家长和学生向往的学校,大部分学生是从全市各初中选拔来的尖子,生源较好,学生思想活跃而深刻。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感到在他们中间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潜能,活跃课堂,大胆开发和利用学生的想象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大胆发言敢于想象,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案例描述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与哲学》中有一课是关于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这也是当今现实生活中学习先进模范人物、建设精神文明和教育青少年的重要话题。在讲这一课时,当我和学生分析了奉献和索取的关系,明确了“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时,突然有个学生提出:每个人的奉献都是“无私”的吗?我们有那么高的觉悟吗?“无私”就是不要回报,“无私奉献”那靠什么生活?雷锋和先进模范人物都是“神”吗?不食人间烟火吗?

问题一经提出,全班立刻哑然!对呀!无私奉献不求回报,那靠什么生活?现实社会中哪个人不图回报,市场经济更是要求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课本没有直接回答这个,但问题又很尖锐,可以说是个好问题,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容易的。意想不到的问题提出来了,这个问题不解决,本节课“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是没有说服力的,只是说教而已,教学的目的就不能实现。

四、案例分析

面对这突然杀出的程咬金,全班同学注视着我,等待着我的回答。此时我并没有急于直接回答,事实上我当时也回答不了。

我和同学们采取了如下措施,共同讨论:第一,再次明确奉献和索取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任何奉献都一定会有回报,只是大小和形式(有的是物质的,有的是精神的)不同而已,若只有奉献,没有回报,这个社会是不公正的,是无法存在的;第二,“无私奉献”是指什么?是指奉献要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前提、为目的,“自私”是为满足自己的利益,自私自利,个人主义,甚至损人利己,这不是我们倡导的价值观;第三,一切先进人物“无私”的奉献都得到了回报,或是物质的,或是精神的,尤其首先是物质的回报,因为他们也要生活生存;第四,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包括自己的父母和眼前的老师们都在通过合法经营、诚实劳动为国家和社会做着“无私”的奉献,得到了回报,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通过以上分析的过程和结果,同学们对“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心服口服,由此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劳动就有回报,劳动是光荣和受人尊重认可的。这节课十分深刻而现实,远远超出了课本的范围,涉及了现实生活,有较强的说服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学生心中树立了威信,也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五、案例反思

课堂教学应该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出现教师始料未及的偶况是正常的,再周密的教案和设计也不可能为偶况事先设计好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步骤。因为教学环境不是完全封闭的,更何况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向交流活动,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学生的思维发展、情感交流情况,教师也不可能完全预见到。所以,对于课堂中的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应怀着一种豁达、宽容的心境,不仅容许而且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在问题中解决问题,我们的课堂也就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成为学生的生命历程。同时,新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掌握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操作技术,并能创造性地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教学规律,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况进行及时、巧妙和灵活的处理。这是教师个体教学风格的外化和升华,是较高层次的教学艺术。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还要以足够的爱心和善意去理解他们的行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感受,肯定他们的长处。要善于捕捉学生的“灵光一现”,让创新思维的“花朵”在课堂上绽放。只要能达到教育目的,就不要计较学生的过失,要吸收他们的合理见解,这样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完全依照教学设计的方案去实施的做法在实际操作中是很少的,很多时候都可能因突发事件而要做一些适当的调整与改变。如果教师对这些突发的新颖的问题解决好了,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这无疑是一节生动精彩的课。

篇6

[关键词] 高中化学 实验探究 教学案例

一、前言

化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至今仍普遍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大运动量反复操练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在遵循新课程标准编写的高中化学教材中,也设计了大量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究过程,在获得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可以说,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化学课程改革中的一大“亮点”,这对于改变化学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状况;对于以往过分重视化学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而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等,从教育理念更新到教学实际变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探究

1.必须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完成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但也并不是所有的实验都适合学生探究,在选择实验内容让学生探究时,首先必须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实验。例如:有关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实验一般不适合学生探究,因为氨气对人体的危害和环境的污染比较重。

2.现象明显的实验可以让学生探究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与实验有关的内容,如果我们只是告诉学生结论,而不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进行探究,就会使学生丧失了许多探究的机会;丧失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采用探究式实验,不但会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还会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实验探究的奇妙和化学学习的乐趣。

案例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实验1:将5g氯化铵溶解在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感觉温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2:将5g生石灰溶解在盛有5mL水的试管中,感觉温度的变化情况

学生总结:1中试管温度降低,反应吸收了热量;2中试管温度升高,反应放出了热量。

在实验室开放的活动中,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实验在化学中的作用。通过实验,学生不仅巩固了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还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在发现现象与预想的结果不一致时,通过反思实验过程,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实验进行探索,直到得出正确结论,这不仅使学生获得了正确的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对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新知识,将是一个良好的经验。

3.在学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时可以采用实验探究

我们在学习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实验探究教学的形式,这样不仅会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还会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案例二:催化剂的概念

在以往学习催化剂的概念时,教师通过氯酸钾在加入二氧化锰前后反应放出氧气的快慢来向学生介绍催化剂的概念,虽然学生了解了催化剂的概念,但是不是真正地理解了这个概念,则不得而知了。那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具体实验方案可参考如下:

(1)取等质量的氯酸钾两份,其中一份不加二氧化锰,另一份加入二氧化锰(要测出质量);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氧气的放出情况。

(2)将生成物溶解、过滤、蒸发,回收二氧化锰,与原来的质量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催化剂的概念。

(3)还可以用此次回收的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继续制取氧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4)实验结束后,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催化剂的概念。当然概念不能要求非常精确,只要理解其本质就可以了。

4.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现象也可以采用实验探究

探究活动的设计应当符合学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注意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化学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捕捉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探究,使学生深刻体会化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实用性等。

案例三:怎样给水壶除水垢

(1)查阅有关水垢的成因和成分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初步考虑可以采取的除垢措施,整理成参考材料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2)向家长或其他有经验的人征求意见,通过查阅资料和生活常识,了解到可用食醋除去水垢。

(3)根据收集的资料作水垢与醋酸的实验,不但积累了相关知识,而且通过实验牢固掌握了醋酸的酸性,以及醋酸与碳酸酸性的相对强弱,使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学以致用。

三、对实验探究教学的几点反思

1.合理安排课堂探究内容

探究性学习是本次新课改所提倡的教学、学习方式之一,这种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的习惯和能力。然而,方法再好,也并不等于所有的学科知识都适用于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不管学习内容盲目地采取这一方式,反而抹杀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实际上,物质名称、概念、事实等方面的陈述性知识就不必让学生费时间去进行实验探究,接受性学习同样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只要用得恰当、合适。

2.提高教师课堂驾驭能力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结果造成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教师的预设,教学任务完不成,课堂纪律无法控制,学生成绩两极分化,中下层次的学生无法通过探究提升自我水平。

3.对实验探究中表达交流的正确认识

在实验探究中,由于学生拥有发现知识的机会,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的构建知识。在探究同一个问题时,不同学生的观点和意见不同,是极为正常的,因为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在探究中的视角不同,建构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学生用语言将自己的思想观点准确的传递给他人,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完善自己的认识,在不同意见的讨论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思维。而教师则要适时给与评价,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同时也能理性地对待自己思维的不合理之处。

篇7

一、实践感悟

师:规定向北为正,向南为负。

操作:师向北3步,再向北5步;

师:我一共向北走几步?

生:向北8步。

师:你能用算式将上面的过程和结果表示出来吗?

生:(+3)+(+5)=+8

操作:师向南3步,再向南5步;我一共向南几步呢?

师:我一共向南走几步?

生:向南8步。

师:你能用算式将上面的过程和结果表示出来吗?

生:(-3)+(-5)=-8

操作:生向北3步,再向南5步。

师:请用算式将刚才的过程和结果表示出来。

生:(+3)+(-5)=-2

操作:生向南3步,再向北5步。

师:请用算式将刚才的过程和结果表示出来?

生:(-3)+(+5)=+2

操作:生向北5步,再向南5步。

师:请用算式将刚才的过程和结果表示出来。

生:(+5)+(-5)=0

二、案例反思

1.创设学生熟知或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在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贯穿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与合作交流,积极调控相结合。如:教师先在黑板上示范笔尖在数轴上移动,后让学生操作这样的过程。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审视点在数轴上连续两次运动,探寻有理数加法的几何解释,由表示两次连续运动结果的点与原点的位置关系,确定两个数的和的符号;由表示两次连续运动结果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确定两数的绝对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比较,从而得出有理数加法法则。这样做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需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充分体现教材编者的设计意图;学生经历观察、探索、思考、比较的过程,通过一系列过程的亲身体验,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学习活动。

2.挖掘课堂资源,用简洁的思路和手段提高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会直接选择教材中的足球比赛或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引入,让学生先写算式,然后再比较并进行分类,过于从已有的式子中下工夫,最后“牵”出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就忽视了“数学实验”在这里的重要作用,没有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正是由于找到了教学的准确切入点,抓住了有理数加法的生活原型,充分发掘学生的差异资源,因此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漫无边际地探究,而是现实、高效地拓展原有经验,生成新的学习资源。

篇8

课文《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学目标:

《北京喜讯到边寨》一文通过艺术活动,使学生感受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及风土人情,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主题旋律所表达的情感,提高他们对乐曲的分段听辨能力。

教学重点:

1.听辨乐器的音色;

2.体会音乐色彩、速度、力度变化。

3.体验作品所要表达的情境。

教学难点:

在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了解并评价其音乐表现作用。

教学准备:

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寨》视频资料,边寨风光图片。

教学活动:

1.走进边寨

(1)导入:今天我们将欣赏具有边寨地域风格的音乐《北京喜讯到边寨》,我们先来欣赏一些边寨风光图片,里面有载歌载舞的节日场面。(让学生了解祖国边寨――云南独特的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同时把自己通过多渠道收集的信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各地人们欢庆节日的方式)

(2)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这是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为基础改编的曲子。(学生观看完视频资料后即兴发表感想,随后教师进行总结:乐曲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粉碎“”这一特大喜讯传到祖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边寨时,山寨人民载歌载舞、热烈庆祝的情景。)

2.聆听喜讯

学生通过欣赏活动,感受具有鲜明舞曲特征主题(表现不同的舞蹈场面)的节奏、旋律、情绪特点以及重复手法的表现意义。欣赏音乐的同时,教师全身心地同全体学生一起体会乐曲的情绪变化。(以下为欣赏视频过程中与学生简单交流的内容)

引子:用圆号模仿牛角号的声音,奏出号召性的音乐。(教师表演吹号动作,倾听号的回音,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参与,教师还可以示意学生注意铜管乐器圆号,稍有交响乐欣赏基础的学生,教师是能够在不影响音乐欣赏的同时短时间内与学生交流许多信息的。)

第一段:音乐展现出一幅热闹的群舞场面。其强烈的舞蹈节奏,引出了热情奔放的旋律,这是第一主题。(教师同大家一起表演律动,为了能让学生体会音乐的再现,这个动作应相对固定并与第一主题同时再现。引导学生关注乐曲用哪一段曲调作为结束的,速度和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第二段:姑娘们纵情地跳着轻盈、欢快的舞蹈,脚踝上的铃铛哗哗作响,歌声、笑声此起彼伏。这是第二主题。(女性化的动作,轻盈柔美,教师用眼神示意对话般的音乐表现不同的舞蹈场景。)

第三段:由小提琴、中提琴奏出昂扬而流畅的 旋律,这是第三主题。(教师提示注意在弦乐中响起的打击乐器,师生伴以舒展的动作。)

第四段:音乐简短过渡之后乐曲突然轻了下来,双簧管奏出轻快而富有色彩的音调,像一位美丽的姑娘在独舞。这是第四主题。(与木管音乐相适应的起伏更大而优雅的动作,轻盈柔美,更深情,对话般的音乐展示不同的舞姿)

第五段:小号奏出粗犷奔放的旋律,小伙子跳起健美、雄壮的舞蹈。这是第五主题。(矫健、雄姿英发的动作与第四乐段形成对比)

第六段:姑娘们跟小伙子们对以轻快活泼的舞蹈,运用小提琴跳弓的演奏方法,奏出了第六主题。 (欢快,对话般的舞蹈场面)

第七段:牛角号陪衬着第六主题吹起,仿佛在为姑娘们的精彩表演喝彩叫好。(表演长号滑奏的动作,再现主题,更加热烈、奔放)

第八段:乐声辉煌灿烂,把万众欢腾的激动情绪推向。(学指挥彭家鹏的动作,把音乐推向)

3.总结音乐特点

请同学们自由发言听这首歌曲的感受。教师简短归纳作品的审美特征:生动明快,富有舞蹈性;热情洋溢,粗犷奔放;富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在以后的艺术活动中,我们将会进一步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丰富多彩。)

课后反思: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学习者能同时打开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一个感知通道更准确,更能有效地把握学习对象。因此,笔者利用了网络资源,采用将听、看、自由舞蹈、即兴交流艺术感受等艺术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理解体验音乐热烈、奔放的情绪,随着第四段音乐中明显进入优美、安详的意境,学生凭敏锐的艺术感受力随舞蹈作柔和舒展,恰当地再现了从万众欢腾共舞场面到独舞再到激昂欢腾的场面的情景。

在整堂课中,学生热情高涨。对听觉有强烈冲击力的欢乐旋律把学生一下子带进热烈的场面:号角划破了寂静,随即鼓乐齐鸣,山寨欢腾了,小伙子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看着彭家鹏指挥动作的对比,还读出姑娘们柔曼的舞姿,双簧管柔美女性般的音调与乐队齐奏的对话,把村民欢乐的特写和整个山寨弥漫的喜悦带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音乐欣赏给学生带来的振奋与作品的内涵与表现形式高度统一分不开。中国古代的“文以载道” 说:“道”不仅是文艺的本质,而且是文艺的内容,“文”仅仅是作为“道”的工具而已。管弦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的标题明确指出了“北京”、“喜讯”、“边寨”等概念。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对象,作为“道”的工具――“文”:音乐的几种手法,首先使用了快的速度、快的发音、强的力度、丰富的配器、强烈的舞蹈性节奏及低紧张度的音响来实现“道”:一种快乐、欢腾的情绪氛围与舞蹈性的场面,使人由“喜讯到来”引起的场景产生联想。“边寨”音乐采用少数民族的特色音调,来使人从中领悟到当前的欢腾场景是发生在与“边寨”有着同样音乐风格的地方。随后的多次欣赏中,学生禁不住随音乐欢乐起舞、笑逐颜开。孩子们正是在“文”与“道”高度统一的艺术作品中,从有限的感性形象认识到作品无限的精神内涵而畅快淋漓的。

篇9

【关键词】传统文化 民族性 相对稳定性 双重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9-0104-01

传统文化的继承通过三部分:传统文化面面观,传统文化在今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分析传统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继承传统文化以及该如何继承传统文化。这一课的知识目标要求:理解传统文化的表现;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的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的正确态度。课程思路较清晰,但在设计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设置、引导太多,课容量太大,如何既突出重点,又能完成课标要求,这是本人在设计课件时思考的一个问题。

PPt1:请大家以小组形式讨论并列出你所知道的传统文化元素。每小组至少说出三个且不得重复。大家讨论热烈,集思广益,联想出很多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南京的明孝陵、夫子庙、江南的山水画、风筝、京剧脸谱、北京四合院、贴倒福、贴春联、传统服饰(唐装、旗袍)、刺绣、剪纸、书法、浑天仪、西安的兵马俑、茶文化、古代四大发明等等。教师过渡道:“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文化悠久,我们发现这些传统元素都体现了本土文化,是人们长期生活共同的积淀,说明了它们都具有什么特点?”学生:“象征性、代表性、传统性……”(就是无法用准确的词语――民族性来描述,需要教师进行强调)教师:“大家再想想为什么京剧这种艺术形式至今仍活跃在艺术舞台上?说明了它的什么特征?”学生:“继承性。”教师:“传统文化渗透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过去到现在,新旧交融,体现了它的相对稳定性。”通过第一张PPt,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所感知,归纳出它所具有的特征。

“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一起来感受我们生活中的传统文化”。PPt2:吃饺子、贴倒福、赏月、划龙舟的四幅图片,这些都属于传统文化中的哪种表现形式?学生:“是传统习俗。”教师:“有谁知道这些习俗的来源以及能够保持到现在的原因?”学生:“符合人们美好的愿望,有吉祥如意之意。”PPt3:传统习俗的含义。PPt4:北京四合院、故宫、江南民居、夫子庙四幅图片,分析南北建筑的特点及所包含的文化意义?学生:“北京四合院以南北为纵轴线,讲究对称,而且按照长幼次序住在不同的房间;江南民居一般墙围较高,体现了私密性。屋顶呈尖形,与南方雨水多有关系。”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南北建筑都讲究风水学说,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符合儒家思想与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所以传统建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PPt5:剪纸、脸谱、书法、绘画四幅图片,谁能谈谈你对书法、绘画的认识?学生讨论作答。教师:“有谁能唱几句地方戏?”一位学生的几句黄梅戏《女驸马》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教师总结:“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它们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自哪里?代表的是哪种思想?大家还知道哪些传统思想?”学生:“儒家、法家、墨家、道家……”教师总结:“这些思想已深深融化在我们每个人的血液里,影响着我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中国社会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以上便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四种表现形式及其地位。”

篇10

《圆的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中传统的一个教学内容,许多名师将它作为典型研究课例,以不同视角作过精彩演绎。有的以数学文化的视角为圆的认识打开另一片天空;有的创设现实中投圈是否公平这一问题情境,展开对圆的探索。其实对于圆的认识这样一节研究课,已经被上课者挖掘得非常彻底了,甚至于教师们欣赏圆的认识这节课也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了。我们知道,圆的科学定义是:在平面内,到达一个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叫做圆。但是很少人尝试着从圆的本质属性出发,教学圆的认识。所以我尝试着从圆的本质属性出发,引领学生用“点的轨迹”的思想去感悟、体验和理解圆的本质属性,实现深入浅出的教学圆的认识。以下是我对《圆的认识》教学的几点思考:

1.教学圆的特征时,能否让学生领悟 “圆是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这一本质特征,为学生后续学习和今后有效发展铺设奠基石?

2.探究圆的特征时,除了借助探究材料和有效的实践操作,是否可以利用想象、推理有价值的数学思考方式来学习圆的特征?

3.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否可以将圆的文化融合在数学学习过程之中,实现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水乳相溶,使数学课堂显得丰满而圆润?

【过程的简略描述】

一、课前游戏

师: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谁画的点多。规则:先在白纸上画一个点,然后再画一些点,要求到第一个点的距离都是3厘米。

师:我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画无数个这样的点。你信吗?

二、教学新课

师:你能把刚才自己画的那幅图补充成圆形吗?

师:这是我们第一次用圆规画圆,你觉得哪儿最容易出问题?

师:同学们,看到这个圆,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物体?

师:圆美吗?

师:难怪古希腊有位数学家说:“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师:圆看似简单其实一点也不简单!在圆里,还隐藏着许多数学知识!

三、圆的各部分名称与圆的特征

师:在这个圆里,中间的这个点叫圆心,用字母O表示,你还知道哪些数学知识?……

师:这只是我们感性的认识,要想得到更科学的概念,我们还得请教书本。

师:半径是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这“任意一点”你是怎么理解的?

师:现在请你在自己的圆内标出圆心,并画一条半径。

师:你还能画多少条半径(继续画)?画的完吗?

师:这些半径的长度,相等吗?你是怎么想的?

师:现在我们已经研究了半径的特征,现在可否想象一下直径有多少条,长度都相等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师:真不错,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的秘密竟一眼被你看出来了。不过呆会儿我们还要用多种方法来证明。……

师:太了不起了,如此抽象的数学知识,在你们的手里竟如此简单地迎刃而解了。

师:难道圆规仅仅只能画半径是3厘米的圆吗?我想画的更大些,怎么办?

师:什么决定了圆的大小?(半径)……

师:这两个圆虽然大小不同,什么是相同的?(指出数学上称为同心圆)

师:刚才得出结论半径都相等,这两条半径相等吗?(不相等)看来刚才的结论还需要增加一个条件。(同圆、等圆内)。

师:我想到其他的位置画圆,该怎么办?是什么决定圆的位置?(圆心)

四、巩固拓展

师:《周髀算经》里有这么一句话“圆出于方,方出于矩”,所谓“圆出于方”就是说最初的圆并不是由圆规画成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断的切割而成的。如果告诉你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你能知道圆的半径与直径吗?

师:到现在美术老师还会用这种方法教我们画圆。

师:体育老师想在操场上画一个比较大的圆,难道还用圆规?

师:自行车轮子为什么选用圆形,而不选用三角形与正方形?

师:难道用圆形做轮子就可以吗?(课件演示车轴在圆心和不在圆心的两种情况)

五、课堂总结(略)

【自我反思】

整堂课以围绕感知、体验和深化圆的本质属性的学习框架而展开。游戏环节以初步感知圆是到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画圆环节以体验圆是确定固定长度(半径)围绕固定点(圆心)旋转一周形成的封闭图形;练习环节在多样的画圆方法中,提炼出画圆的共同点,深刻理解圆的本质属性。我引领学生用“点的轨迹”思想学习圆的本质属性,得到了成功的尝试,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返朴归真――用数学的本质魅力来吸引学生

创设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但最终能够真正持久地吸引学生的是数学的本质魅力,它才是维系学生不懈学习数学的源泉。课堂上我没有创设情境,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这股热情源于学生对数学本身魅力的吸引,源于对数学思考的挑战,源于对数学真理的追求。为什么“在白纸画一个点,然后再画一些点,要求到第一个点的距离都是3厘米。”形成的图形会接近于圆形?而当有无数个这样的点就会形成一个圆形,究竟里面隐藏着怎样的奥秘?是数学的本身魅力吸引着学生。更重要的是,利用这样一个画点平台,用圆规将它补充成一个圆的时候,半径与直径的特征就在潜移默化中悄悄解决了。看似非常简单的画点游戏,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圆的本质属性:圆就是平面内到定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二、数学思考――有效操作最终为思维的深刻

数学课堂中,数学操作有利于学生数学的思考,但是操作仅仅是作为学习的手段,把它作为“拐杖”,最终实现操作活动数学化。圆的半径有无数条这一特征,假如想利用操作理解这一特征实在很抽象,但是借助画点这一有效操作手段建立一个认知经验,再通过有效操作后的合理想象,比较容易得出圆有无数条半径,以此类推出圆的直径有无数条也是水到渠成。同时在解决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时,通过测量法、观察法、折叠法来学习数学,我们在操作时只研究了一条直径与对应的两条半径存在的倍数关系,但是借助不断的想象与推理,以此类推:任何一条直径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两条半径,最终得出一条直径等于两条半径。可以说,此时的操作并不是主要学习的手段,反而数学的思考――想象、推理成为学习圆的特征的主要学习方式。这些有价值的数学思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三、文化底蕴――数学学习过程中实现数学知识与数学文化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