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波荡漾范文

时间:2023-04-09 14:05: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余波荡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默契的养成,有着必要的条件:一是外在的“逼”,二是内在的“要”。

外在“逼”是指在现实的工作状态下,由于内容分工、设备操作、突发事件等情况,主持人之间相互协调的一种工作需要。电台直播节目主持人尤其要经受这种经常性的考验。

一般来说,最初的搭档,总是以“老带新”的形式出现。新人在上岗前,要学习设备的操作、应急处理的方法,调整直播状态下的情绪。“传帮带”不仅靠老师的主动,更靠自己的研学。观察老师的操作,领悟老师留给自己说话的气口,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成长成熟。在同一张直播台上,新人从只言片语、搭搭补补,到与对方有来有去、交相辉映,必是从虚心学习起步的。

搭档要走进对方,知彼此,通心灵。

作为搭档,首要是深入了解和掌握对方的播音主持风格、语调语速、习惯性思维。如果对方已自成一派,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一种与其互补的语言方式。若对方语速快,自己可以放慢节奏;对方是沉稳型,则把自己打造成轻松活泼型;对方理智、理性,自己可以稍稍感性一些。不必刻意显示有天壤之别的差距,只求双方的节奏、语感、思维能合拍,相得益彰,让受众能从搭档的双方感受到起伏错落,而不是一味的附和随从,或是高低悬殊。

如果搭档的双方都是成熟型的主持人,只是风格迥异,或是从未有过合作的实践,则更要潜心研究和虚心学习对方的特色、优点,在自身薄弱方面,寻求对方的帮助;同时找出对方惯性的不足,努力用自己的长处弥补对方的短处。搭档是联手唱戏,最忌彼此拆台。在直播状态下,越是有个性的主持人,越是不能锋芒毕露,要留给彼此发挥的空间。

综艺类直播节目主持人,默契是体现在捧与逗的配合上的,但却又不是简单的相声艺术中的“捧哏”和“逗哏”的强行分配。为此,主持人要深明“牺牲”,和“牺牲”不代表“永远是陪衬”的道理。搭档之间,没有永远的主角,也没有永远的配角。在自我强项上,应当勇于发挥;在适当的情形下,要分工扮演;在话题的探讨中,要有问有答,甚至观点相左……所有的一切,可能是事前约定,也可能是临场发挥,但双方都是为听觉效果服务。

有一点很重要,搭档,成在会“让”,败在争抢。

广播节目的搭档,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往往形成“成双成对”的“工作情侣”。要想在节目中,能有近乎天成的默契感,须在生活中比情人更“暧昧”、比亲人更贴心。主持界每一对成功的搭档都是相互关心,相互知己。所以,和谁搭档,就得“爱”谁。不知他性情如何,不知他心想何处,怎知他欲言几何?

当然,搭档之间的感情,不能靠虚伪地关心,言不由衷地表达,甚至还有些彼此不服的傲气来建立。因为默契是内心深处最真实感觉的相互触碰,没有真情,哪来心有灵犀?

当所有外在条件都完美地存在,这时主持人个人的修炼,也就是内在的“要”,就是培养默契感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了。

虽说一档两人合作的直播节目,会让双方在语言、思想的碰撞中产生火花,制造亮点。但这不是仅仅体现在两人的互耍嘴皮、彼此调侃上的,节目中更需要的是智囊的光芒,是两人在抛问接答、承上启下时巧妙的迎合与转接。

这对主持人的文化基础、知识结构、世界观、价值观等的要求非同一般。如果你想体现幽默,那是有涵养的搞笑;如果你想捕捉灵感,那是平日积累的迸发。读万卷书、相互学习、懂得聆听,这是一切的源泉。

篇2

皋月雨后,树叶被打的格外翠绿;雨珠随着叶子摇摆着。隐约听见几声鸟叫,是刚出生的小鸟,叫声小儿清脆。我来到树下,偶尔滴下几滴水珠,让我变得清凉,也回想起一前一些令人清凉的往事。

幼时的孩子总是不懂事,雨后初晴便是调皮的最好时机。这时,我们会摇晃树干,树干当然无动于衷,但树上的露水便会落下;这是整人的好方法,但是树梢中的一些弱小者是经不起折磨的。往往从树上会掉下小虫来,有时扔进河里,或埋在泥土里;偶尔的是一只或两只雏鸟从树上掉下来,它们不会飞,也没有人去管他们,它们的父母回巢,总会焦急得在一旁叫。其实,父母们焦急的爱,当时的我们也不会理解。

时光渐渐流逝,我也不再摇晃树干,而是在树下休息;雨珠都轻打在脸上,几个年少的孩子们顽皮地看着我,也许他们便是以前的那个小小的我吧!我没有怪他们,这时,他们指着地上——一个小巢。里面有两只小鸟,它们大声叫着,可能是饿了。顽皮的孩子们讨论着怎样处理这两只鸟,我在一旁听着都是些熟悉的话语。

对此,我的心里淡淡的笑着,长鸟回巢,又是那份焦急的眼神;这是得我却觉得那眼神离我很近,我走进鸟巢,托起它,把它放到离我最近的树杈上,这对它们来说有些矮,,我想他们应该能满意。顽皮的孩子望见我的举动,没有作声,看见在树杈上的鸟儿们,笑起来,或许他们又找到另一份乐趣;但这乐趣却离我甚远。

不知为何,心中余波荡漾不止。望着渐远儿时的背影,心中有感而发。鸟儿们的眼神一直出现在我的眼前。孩童们的纯真已不属于我,我理解了长鸟们眼中那份焦急的爱,也给予了我心中那刚长成的爱。这份爱不会是因为刚出生而柔弱,知道那是什么吗?

篇3

拓璞产业研究所协理尤克熙表示,Steve Jobs于1997年重返Apple,花了10年打造iPhone,AppStore构思11年,13年后iPad才诞生,每一步都慎重而沉稳。Apple花了10年时间,让科技产品在创造用户经验上重生,意外的颠覆了传统人与产品的关系,并引发一场铺天盖地的市场教育工程,将软件服务的价值带往一个新的境界。当软件带动硬件的市场需求逐渐成熟之际,拓璞认为,宏只要全心规划未来5至10年“以软件为基础的硬件事业”大战略,两三年之后就有机会看到改造成果。

不过拓璞也提醒,未来宏必须创造独有的跨平台接口,深度整合旗下各项产品,而非期望单靠Google与Microsoft的解决方案就能扭转颓势,否则很容易失去主导权,甚至失去营运核心价值。

拓璞认为,宏凭借着品牌知名度和企业资源,有机会创造崭新营运模式,但必须找到企业的优势与特长,绝对不是复制另外一颗“Apple”!

后PC时代深度整合是王道

在iPad2发表会上,Apple抛出“后PC”概念,意指根据数字汇流趋势创立的“深度整合硬件+软件+内容与服务“新模式,也就是Apple所有”终端产品都将围绕着icloud的“云”而运转。但不是加入内容与服务就可以达到数字汇流境界,也不是提出软件平台,甚至优异硬件规格就能够运行。

未来硬件“性价比”不再等于“品牌价值”,取而代之的是新模式所产生的“优质使用者体验”。PC、智能手机、平板机只是数位汇流的载具,而非企业成功唯一条件。

不只Apple,其他ICT国际大厂也开始提出“后PC”时代的新战略。例如HP并购Palm,就是希望藉由Web OS融合PC、智能手机与平板机事业,再透过应用程序商店及原有PC企业服务方案,寻找硬件以外的新营收。Samsung亦宣称正在研发横跨智能手机、平板机与Smart TV的平台,期望自行主导的内容服务,能适用于不同装置。

而电子商务大厂Amazon,也在Kindle与Kindle Store中学习到如何取得软、硬件与内容服务的平衡。

随着Amazon的And roidApp store的开幕,未来Amazon很可能推出自有品牌Android平板计算机,以期复制电子书的成功营运模式,并强化以“云”为中心的硬件、软件、内容与服务模式,找寻另一片天空。

跨平台接口追求营收最大化

在后PC时代中,倘若宏只是看到“平板计算机”的爆发性成长,且为了填补PC出货量空缺而投入平板机市场,那么不过只是重复PC营运模式而已,如何找寻硬件以外的营收来源才是改造成功关键。拓璞强调,这并不是指单纯地提供内容与服务那么简单,因为深度整合才是关键。

因此,宏必须成立“横跨不同移动载具之软件与内容服务部门”,才能在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与NB/PC领域中,寻找到深度整合软、硬与内容服务的机会。最好的情况是重新打破原有组织架构,根据目前数字汇流趋势,改变组织架构,并往“以软件为基础的硬件事业”方向前进。唯有抛开追求“硬件出货量”的思维框架,宏才能彻底改造重生。

这无关乎宏产品究竟要采用And roid平台或Windows Mobile7平台,也无关是否采用Windows或Chrome操作系统,更无关乎宏暮是否加重内容服务与通信技术。重点在于宏暮必须创造出独特的跨平台接口,而不能过于依赖Google与Microsoft的解决方案。

战略不躁进 逐鹿中原有指望

以Sony这家拥有音乐、电影等娱乐事业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公司为例,绝对有实力对抗Apple,但似乎始终难与其项背,主因在于该企业只追求策略“快速见效”,长期策略太过零散。经过几年的教训,Sony也开始学会订定长期大战略,有系统地将PC、智能手机、Smart TV、PSP等旗下产品,与PlayStation Network、Music Unlimited与Qriocity等服务深度融合,挑战Apple的霸气逐渐恢复。

篇4

赤――热情洋溢辣味相投

炎炎夏日,红色依然以它惯有的热情燃起人们红红火火的生活!倘若要用红色来代表一类餐厅的话,那就非“辣味餐厅”莫属了,红彤彤的辣椒、闪亮亮的辣油儿、被辣椒浸红了的各种食材,再加上各界饕客大陕朵颐时,一边被辣得“嘻哈嘻哈”,一边又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的样子,便构成了“辣味餐厅”最摄人魂魄的诱惑!

推荐餐厅1:新辣道

热情的红色总是令人无法抗拒,新辣道招牌红汤梭边鱼就是要你辣到欲罢不能。良田好菜、古法土坛、自贡井盐,腌出来的红油亮汤,似一位麻辣性感的女王要唤醒你的味蕾,让你唇齿间倍感温柔、细腻的热恋香辣。将温泉养殖的梭边鱼放人秘制红汤中文火煨制,鱼肉细嫩爽滑、辣而不燥,香而不腻,底料的鲜美尽煨鱼中,久食而不上火。

蓝天、绿草,火红的太阳,色彩成为今夏最好的玩味手段。而新辣道梭边鱼火锅将服饰中时髦的“撞色”搭配法引入饮食文化,用红绿蓝三原色组成健康美味。新辣道新一季的海洋产品在炙热炎夏中也洋溢着清爽的味道。“海水”与“火焰”相撞,撞出健康美味。夏夷贝裙边精选扇贝边,口感鲜美有嚼劲;碧绿海梗菜来自于南极海域,味道鲜嫩清脆,具有降低胆固醇、抗癌、养胃等调节功效。绿色是保护身体健康的小卫士,新辣道在传递美味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养生。紫叶天葵口味独特,是现今营养学家推荐的绿色保健蔬菜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调节功效。海带、青笋、冬瓜、黑木耳集合,组成女人健康瘦身的最佳拍档。让我们“色”饮“识”食,与食物来一场美丽邂逅吧!

橙――西式浪漫,温馨惬意

温暖的橙色流溢出无尽的浪漫和温馨,不招摇、不剌目,看到橙色,就容易让人想起活泼可爱的笑脸,带来一份好心情。在风起云涌的“食”尚圈,头一号的浪漫胜地便是西餐厅,平整的桌布没一点儿褶皱、高脚杯里的红酒散发出丝丝香醇、银色的刀叉遏制不住对美味牛排的渴望、绕耳的美妙音乐一不小心便拆穿了你心里隐藏的小秘密,羞红的女孩儿的脸、绅士般的男子静静地坐在身边,属于你的那份罗曼蒂克也就此上演……

法国以浪漫为名,在北京,法国菜所代表的是精致、浪漫、高雅和昂贵。它的美味,一次,就会永生难忘。

FLO集团是法国餐饮业的领军者,在全世界共有三百二十家分店。北京福楼法餐厅是福楼集团于1999年在亚洲开设的第一家餐厅,而福楼“派斯蒂”是福楼餐厅的延伸品牌,它的创建是为了满足80年代巴黎日益增长的外卖宴会需要而设立的专业服务。

北京福楼“派斯蒂”提供私人晚宴、婚礼、自助、开业典礼、鸡尾酒宴会、会议等多样。12年来,北京福楼“派斯蒂”坚信对设计和执行的至善至美,以创新的想法,灵活的解决方案和富有创造性的执行力,结合精妙的食物和对顾客高水平的服务,在北京众多有名气的公司中享有极高的声誉,并曾为法国总统萨科齐来华参加法国使馆开幕提供专业服务。几年来,北京福楼“派斯蒂”已为上百家公司提供了近千场完美服务。

黄――尊贵御宴 雅致安静

自古以来,黄色的尊贵大气“无人能及”,其代表的那一类餐厅同样与众不同。要么是开在前朝大臣尊贵府邸的餐厅,要么就流传着昔日御膳房里的秘密滋味……而且,这类餐厅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给人们一种不同寻常的尊贵体验,从味觉到视觉,直至心里的感觉,怎一满足了得!

北京日坛会馆坐落在朝阳区建国门外日坛公园西南角,以咖啡色为主色调的古典园林式建筑,悠扬烂漫的古乐,将古典与现代、自然与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雅致安静。其间绿树成荫、余波荡漾、厅堂楼榭、游廊相连,虽由人作,宛若天成。

6000平方米的院落,18间风格各异的厅房,从六人到三十人,宽大舒适,雍容华贵。家具、餐具、配饰,气派而不浮华,大气而不豪奢。更有“紫金”厅,据说是按西太后当年寝宫的模样而作,历史的痕迹更是深深融入宅院的每角落。是集旅游、休闲、商务、聚会为一体的会员制大型商务会馆。

会馆提供上等中国菜:其中以官邸菜、粤菜及精品小炒为主理,西式牛扒、法式铁板料理为特色,还为您准备了风隋独具的菜道,在休闲之余让您尽享与大自然同在的乐趣

绿――清新自然健康至上

绿色,凸显健康自然生活。绿色糅合了明亮与新鲜,轻柔的感觉让人感到自由自在,好像无拘无束地徜佯在鸟语花香中,它直接代表了大自然的神韵。把绿色和美食联系到一起,首先想到的就是“健康”。

如果你想改变身体的“亚健康”状况,耶就在这绿色的季节,享受健康美食带来的奇妙体验吧!

这是一家融京宅京韵、餐饮美食为一体,传播京味文化,独具北京特色的四合院餐厅。新派北京菜就是花家菜,是结合传统京味特色的创新菜,菜品以注重营养搭配为首,更是绿色健康的食品。花家菜肴的口味特点:有汁不多,有油不腻,有辣不呛,有麻提香。

纵深百米的四合院餐厅精致典雅、古色古香,装修上采用了雕梁画栋、游廊环绕、曲径通幽的传统手法;院子里种有葡萄、枣树、梨树、核桃、石榴等四合院传统植物。置身习习晚风中,聆听着优扬的民乐,品尝着口味独特的花家菜,使您融化在历史的凝重与现实的飞扬中,有一种无限的风情。每晚19:00至21:00点的节目表演是四合院店的一大特色,悠扬的民乐演奏,精彩的独轮车刀削面表演、细如发丝的龙须面表演、工夫茶艺、川剧变脸、厨艺杂耍、糖葫芦、捏面人、烤红薯……无不给用餐过程添加愉悦享受和独特记忆。

蓝――水中美味海鲜之旅

蓝色是海洋的颜色,没见过时,那是梦里一片蓝色的幻想,见到了,便成为点亮生活的蓝色火把!更为重要的是,无论大海还是河流都蕴藏着无数的“秘密宝藏”。俗话说“地上跑的不如天上飞的,天上飞的不如水里游的!”也就是说那些螃蟹、鲜鱼、虾类等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绝对是各种美味的领跑者,即使不能深入水中去探索耶奇妙的蓝色世界,通过各种美味精灵让舌尖来畅快的水中漫游吧!

“汉莱国际美食百汇”源自台湾,作为北京第一家精品自助餐厅,它将一种崭新的餐饮概念带入内地,让每一光顾汉莱的客人都可以愉悦地体验一次精彩的“国际美食之旅”。

篇5

从ltcm事件谈起

1997年亚洲爆发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至今仍余波荡漾。究其根本原因,可说虽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其直接原因却在于美国的量子基金对泰国外行市场突然袭击。1998年9月爆发的美国ltcm基金危机事件,震撼美国金融界,波及全世界,这一危机也是由于一个突发事件----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所触发的。

ltcm基金是于1993年建立的“对冲”(hedge)基金,资金额为35亿美元,从事各种债券衍生物交易,由华尔街债券投资高手梅里韦瑟(j.w.meriwether)主持。其合伙人中包括著名的数学金融学家斯科尔斯(m.s.scholes)和默顿(r.c.merton),他们参与建立的“期权定价公式”(即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为债券衍生物交易者广泛应用。两位因此获得者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ltcm基金的投资策略是根据数学金融学理论,建立模型,编制程序,运用计算机预测债券价格走向。具体做法是将各种债券历年的价格输入计算机,从中找出统计相关规律。投资者将债券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美国的联邦公券,由美国联邦政府保证,几乎没有风险;第二类是企业或发展

经典的布莱克┧箍贫构?br>

布莱克┧箍贫构娇梢匀衔牵恢衷诰哂胁蝗范ㄐ缘恼谐≈醒扒笪薹缦仗桌蹲首楹系睦砺邸e肥狡谌ǘ鄣木洳祭晨拴斯科尔斯公式,基于由几个方程组成的一个市场模型。其中,关于无风险债券价格的方程,只和利率r有关;而关于原生股票价格的方程,则除了与平均回报率b有关以外,还含有一个系数为σ的标准布朗运动的“微分”。当r,b,σ均为常数时,欧式买入期权(european call option)的价格θ就可以用精确的公式写出来,这就是著名的布莱克┧箍贫构健s纱丝梢曰竦孟嘤φ摹疤桌蓖蹲首楹稀2祭晨拴斯科尔斯公式自1973年发表以来,被投资者广泛应用,由此而形成的布莱克┧箍贫估砺鄢闪似谌ㄍ蹲世砺鄣木洌俳苏苌锸背5呐畈⒄埂s腥松踔了怠2祭晨拴斯科尔斯理论开辟了债券衍生物交易这个新行业。

笔者以为,上述投资组合理论可称为经典布莱克┧箍贫估砺邸k茉谑导屑晒γ灿衅渚窒扌浴sτ檬比绮患幼⒁猓突岢鑫侍狻?br>

局限性之一:经典布莱克┧箍贫估砺刍谄轿鹊耐瓯傅氖谐〖偕瑁磖,b,σ均为常数,且σ>0,但在实际的市场中它们都不一定是常数,而且很可能会有跳跃。

局限性之二:经典布莱克┧箍贫估砺奂俣ㄋ型蹲收叨际巧⒒в导实氖谐≈写蠡у挠跋觳蝗莺鍪印l乇鹗窃诓怀墒斓氖谐≈校惺贝蠡ь哂芯龆ㄐ缘牟僮葑饔谩a孔踊鹪诙涎墙鹑谖;邪缪莸慕巧次焕t谡庵智榭鱿拢琤和σ均依赖于投资者的行为,原生股票价格的微分方程变为非线性的。

经典布莱克┧箍贫估砺刍谄轿仁谐〉募俣ǎ粲凇捌轿人婊獭保谄涫视锰跫率钟行аj率瞪希谌ㄍ蹲收叨嗄昀匆恢痹谟τ茫琇tcm基金也确实在过去三年多中赚了大钱。这次ltcm基金的失败并非由于布莱克┧箍贫估砺鄄欢裕且蛭环⑹录词保谐”涞煤懿黄轿?原来的“平稳随机过程"变成了“非稳随机过程”。条件变了,原来的统计规律不再适用了。由此可见,突发事件可以使原本有效的统计规律在新的条件下失效。

突发实件的机制

研究突发事件首先必须弄清其机制。只有弄清了机制才能分析其前兆,研究预警的方法及因此之道。突发事件并不限于金融领域,也存在于自然界及技术领域中。而且各个不同领域中的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共性,按照其机制可大致分为以下两大类。

“能量”积累型 地震是典型的例子。地震的发生,是地壳中应力所积累的能量超过所能承受的临界值后突然的释放。积累的能量越多,地震的威力越大。此外,如火山爆发也属于这一类型。如果将“能量”作广义解释,也可以推广到社会经济领域。泡沫经济的破灭就可以看作是“能量“积累型,这里的“能量”就是被人为抬高的产业之虚假价值。这种虚假价值不断积累,直至其经济基础无法承担时,就会突然崩溃。积累的虚假价值越多,突发事件的威力就越大。日本泡沫经济在1990年初崩溃后,至今已九年尚未恢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房地产所积累的虚假价值过分庞大之故。

“放大”型 原子弹的爆发是典型的例子。在原子弹的裂变反应中,一个中子击中铀核使之分裂而释放核能,同时放出二至伞个中子,这是一级反应。放出的中子再击中铀核产生二级反应,释放更多的核能,放出更多的中子……。以此类推,释放的核能及中子数均按反应级级数以指数放大,很快因起核爆炸。这是一种多级相联的“级联放大”,此外,放大电路中由于正反馈而造成的不稳定性,以及非线性系统的“张弛”震荡等也属于“放大”型。这里正反馈的作用等效于级联。在社会、经济及金融等领域中也有类似的情形,例如企业间达的连锁债务就有可能导致“级联放大”,即由于一家倒闭而引起一系列债主的相继倒闭,甚至可能触发金融市场的崩溃。这次ltcm基金的危机,如果不是美国政府及时介入,促使15家大银行注入35亿美元解困,就很可因ltcm基金倒闭而引起“级联放大”,造成整个金融界的信用危机。

金融界还有一种常用的术语,即所谓“杠杆作用”(leverage)。杠杆作用愿意为以小力产生大力,此处指以小钱控制大钱。这也属于“放大”类型。例如ltcm基金不仅大量利用银行贷款造成极高的“运用资金与资本之比”,而且还利用期货交易到交割时才需付款的规定,大做买空卖空的无本交易,使其利用“杠杆作用”投资所涉及的资金高达1000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一旦出问题,这种突发事件的震撼力是惊人的。

金融突发事件之复杂性

金融突发事件要比自然界的或技术的突发事件复杂得多,其复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因素性 对金融突发事件而言,除了金融诸因素外,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ltcm事件的起因本为经济因素--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债券,而俄罗斯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分额甚少,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巨大风波,是因为心理因素的“放大”作用:投资者突然感受到第二类债券的高风险,竞相抛售,才造成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可见心理因素不容忽视,必须将其计及。

非线性 影响金融突发事件的不仅有多种因素,而且各个因素之间一般具有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即为非线性的关系。例如,大户的动作会影响到市场及散户的行为。用数学语言说就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并不等于各个因素分别作用时结果的线性叠加。突发事件的理论模型必须包含非线性项,这种非线性理论处理起来要比线性理论复杂得多。

不确定性 金融现象一般都带有不确定性,而突发事件尤甚。如何处理这种不确定性是研究突发事件的关键之一。例如,1998年8月间俄罗斯经济已濒临破产边缘,几乎可以确定某种事件将会发生,但对于投资者更具有实用价值的是:到底会发生什么事件?在何时发生?这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由此可知,金融突发事件的机制不像自然界或技术领域中的那样界限分明,往往具有综合性。例如,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其机制固然是由于房地产等虚假价值的积累,但由此触发的金融危机却也包含着银行等金融机构连锁债务的级联放大效应。 预警方法

对冲基金之“对冲”,其目的就在于利用“对冲”来避险(有人将hedge fund译为“避险基金”)。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原本设计为避险的基金,竟因突发事件而造成震撼金融界的高风险。华尔街的大型债券公司和银行都设有“风险管理部”,斯科尔斯和默顿都是ltcm基金“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对突发事件作出预警是他们的职责,但在这次他们竟都未能作出预警。

突发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基于传统的平稳随机过程的预测理论完全不适用。这只要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明白。在高速公路公路上驾驶汽车,想对突然发生的机械故障做出预警以防止车祸,传统的平稳随机过程统计可能给出的信息是:每一百万辆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有三辆发生机械故障。这种统计规律虽然对保险公司制定保险率有用,但对预警根本无用。因为不知道你的车是否属于这百万分之三,就算知道是属于这百万分之三,你也不知道何时会发生故障。 笔者认为,针对金融突发事件的上述特点,作预警应采用“多因素前兆法”。前面说过,在“能量”积累型的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必定有一个事先“能量”积累的过程;对“放大”型的突发事件而言,事先必定存在某种放大机制。因此在金融突发事件爆发之前,总有蛛丝马迹的前兆。而且“能量”的积累越多,放大的倍数越高,前兆也就越明显。采用这种方法对汽车之机械故障作出预警,应实时监测其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随时发现温度、噪音、振动,以及驾驶感觉等反常变化及时作出预警。当然,金融突发事件要比汽车机械故障复杂得多,影响的因素也多得多。为了作出预警,必须对多种因素进行实时监测,特别应当“能量”的积累是否已接近其“临界点”,是否已存在“一触即发”的放大机制等危险前兆。如能做到这些,金融突发事件的预警应该是可能的。 要实现预警,困难也很大。其一是计及多种因素的困难。计及的因素越多,模型就越复杂。而且由于非线性效应数学处理就更为困难。计及多种因素的突发事件之数学模型,很可能超越现有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但计算机的发展一日千里,今天不能的,明天就有可能。是否可以先简后繁、先易后难?不妨先计及最重要的一些因素,以后再根据计算机技术的进展逐步扩充。 其二是定量化的困难。有些因素,比如心理因素,应如何定量化,就很值得研究。心理是大脑中的活动,直接定量极为困难,但间接定量还是可能的。可以考虑采用“分类效用函数”来量化民众的投资心理因素。为此,可以将投资者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如散户和大户,年轻的和年老的,保守型和冒险型等等,以便分别处理。然后,选用他们的一种典型投资行为作为代表其投资心理的“效用函数“,加以量化。这种方法如果运用得当,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地表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此外,卢卡斯(r.e.lucas)的“理性预期”也是一种处理心理因素的方法。

其三是报警灵敏度的困难。过分灵敏可能给出许多“狼来了”的虚警,欠灵敏则可能造成漏报。如何适当把握报警之“临界值”?是否可以采用预警分级制和概率表示?

有些人根本怀疑对金融突发事件做预警的可能性。对此不妨这样来讨论:你相信不相信金融事件具有因果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金融突发事件就不会凭空发生,就应该有前兆可寻,预警的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那么金融学就不是一门科学,预警当然也就谈不上了。笔者相信因果律是普遍存在的,金融领域也不例外。

因应之道

篇6

从LTCM事件谈起

1997年亚洲爆发了震撼全球的金融危机,至今仍余波荡漾。究其根本原因,可说虽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其直接原因却在于美国的量子基金对泰国外行市场突然袭击。1998年9月爆发的美国LTCM基金危机事件,震撼美国金融界,波及全世界,这一危机也是由于一个突发事件----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所触发的。

LTCM基金是于1993年建立的“对冲”(hedge)基金,资金额为35亿美元,从事各种债券衍生物交易,由华尔街债券投资高手梅里韦瑟(J.W.Meriwether)主持。其合伙人中包括著名的数学金融学家斯科尔斯(M.S.Scholes)和默顿(R.C.Merton),他们参与建立的“期权定价公式”(即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为债券衍生物交易者广泛应用。两位因此获得者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LTCM基金的投资策略是根据数学金融学理论,建立模型,编制程序,运用计算机预测债券价格走向。具体做法是将各种债券历年的价格输入计算机,从中找出统计相关规律。投资者将债券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美国的联邦公券,由美国联邦政府保证,几乎没有风险;第二类是企业或发展中国家征服发行的债券,风险较大。LTCM基金通过统计发现,两类债券价格的波动基本同步,涨则齐涨,跌则齐跌,且通常两者间保持一定的平均差价。当通过计算机发现个别债券的市价偏离平均值时,若及时买进或卖出,就可在价格回到平均值时赚取利润。妙的是在一定范围内,无论如何价格上涨或下跌,按这种方法投资都可以获利。难怪LTCM基金在1994年3月至1997年12月的三年多中,资金增长高达300%。不仅其合伙人和投资者发了大财,各大银行为能从中分一杯羹,也争着借钱给他们,致使LTCM基金的运用资金与资本之比竟高达25:1。

天有不测风云!1998年8月俄罗斯政府突然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这一突发事件触发了群起抛售第二类债券的狂潮,其价格直线下跌,而且很难找到买主。与此同时,投资者为了保本,纷纷寻求最安全的避风港,将巨额资金转向购买美国政府担保的联邦公债。其价格一路飞升到历史新高。这种情况与LTCM计算机所依据的两类债券同步涨跌之统计规律刚好相反,原先的理论,模型和程序全都失灵。LTCM基金下错了注而损失惨重。雪上加霜的是,他们不但未随机应变及时撤出资金,而是对自己的理论模型过分自信,反而投入更多的资金以期反败为胜。就这样越陷越深。到9月下旬LTCM基金的亏损高达44%而濒临破产。其直接涉及金额为1000亿美元,而间接牵连的金额竟高达10000亿美元!如果任其倒闭,将引起连锁反应,造成严重的信誉危机,后果不堪设想。

由于LTCM基金亏损的金额过于庞大,而且涉及到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德主,这对数学金融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华尔街有些人已在议论,开始怀疑数学金融学的使用性。有的甚至宣称:永远不向由数学金融学家主持的基金投资,数学金融学面临挑战。

LTCM基金事件爆发以后,美国各报刊之报道,评论,分析连篇累牍,焦点集中在为什么过去如此灵验的统计预测理论竟会突然失灵?多数人的共识是,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本身并没有错,错在将之应用于不适当的条件下。本文作者之一在LTCM事件发生之前四个月著文分析基于随机过程的预测理论,文中将随机过程分为平稳的,似稳的以及非稳的三类,明确指出:“第三类随机过程是具有快变的或突变达的概率分布,可称为‘非稳随机过程’。对于这种非稳过程,概率分布实际上已失去意义,前述的基于概率分布的预测理论完全不适用,必须另辟途径,这也可以从自然科学类似的情形中得到启发。突变现象也存在于自然界中,……”此次正是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国债券这一突发事件,导致了LTCM基金的统计预测理论失灵,而且遭受损失的并非LTCM基金一家,其他基金以及华尔街的一些大银行和投资公司也都损失不赀。

经典的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

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可以认为是,一种在具有不确定性的债券市场中寻求无风险套利投资组合的理论。欧式期权定价的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基于由几个方程组成的一个市场模型。其中,关于无风险债券价格的方程,只和利率r有关;而关于原生股票价格的方程,则除了与平均回报率b有关以外,还含有一个系数为σ的标准布朗运动的“微分”。当r,b,σ均为常数时,欧式买入期权(European call option)的价格θ就可以用精确的公式写出来,这就是著名的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由此可以获得相应的“套利”投资组合。布莱克?斯科尔斯公式自1973年发表以来,被投资者广泛应用,由此而形成的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成了期权投资理论的经典,促进了债券衍生物时常的蓬勃发展。有人甚至说。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开辟了债券衍生物交易这个新行业。

笔者以为,上述投资组合理论可称为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它尽管在实践中极为成功,但也有其局限性。应用时如不加注意,就会出问题。

局限性之一: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基于平稳的完备的市场假设,即r,b,σ均为常数,且σ>0,但在实际的市场中它们都不一定是常数,而且很可能会有跳跃。

局限性之二: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假定所有投资者都是散户,而实际的市场中大户的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在不成熟的市场中,有时大户具有决定性的操纵作用。量子基金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即为一例。在这种情况下,b和σ均依赖于投资者的行为,原生股票价格的微分方程变为非线性的。

经典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基于平稳市场的假定,属于“平稳随机过程”,在其适用条件下十分有效。事实上,期权投资者多年来一直在应用,LTCM基金也确实在过去三年多中赚了大钱。这次LTCM基金的失败并非由于布莱克?斯科尔斯理论不对,而是因为突发事件袭来时,市场变得很不平稳,原来的“平稳随机过程"变成了“非稳随机过程”。条件变了,原来的统计规律不再适用了。由此可见,突发事件可以使原本有效的统计规律在新的条件下失效。

突发实件的机制

研究突发事件首先必须弄清其机制。只有弄清了机制才能分析其前兆,研究预警的方法及因此之道。突发事件并不限于金融领域,也存在于自然界及技术领域中。而且各个不同领域中的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的共性,按照其机制可大致分为以下两大类。

“能量”积累型 地震是典型的例子。地震的发生,是地壳中应力所积累的能量超过所能承受的临界值后突然的释放。积累的能量越多,地震的威力越大。此外,如火山爆发也属于这一类型。如果将“能量”作广义解释,也可以推广到社会经济领域。泡沫经济的破灭就可以看作是“能量“积累型,这里的“能量”就是被人为抬高的产业之虚假价值。这种虚假价值不断积累,直至其经济基础无法承担时,就会突然崩溃。积累的虚假价值越多,突发事件的威力就越大。日本泡沫经济在1990年初崩溃后,至今已九年尚未恢复,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房地产所积累的虚假价值过分庞大之故。

“放大”型 原子弹的爆发是典型的例子。在原子弹的裂变反应中,一个中子击中铀核使之分裂而释放核能,同时放出二至伞个中子,这是一级反应。放出的中子再击中铀核产生二级反应,释放更多的核能,放出更多的中子……。以此类推,释放的核能及中子数均按反应级级数以指数放大,很快因起核爆炸。这是一种多级相联的“级联放大”,此外,放大电路中由于正反馈而造成的不稳定性,以及非线性系统的“张弛”震荡等也属于“放大”型。这里正反馈的作用等效于级联。在社会、经济及金融等领域中也有类似的情形,例如企业间达的连锁债务就有可能导致“级联放大”,即由于一家倒闭而引起一系列债主的相继倒闭,甚至可能触发金融市场的崩溃。这次LTCM基金的危机,如果不是美国政府及时介入,促使15家大银行注入35亿美元解困,就很可因LTCM基金倒闭而引起“级联放大”,造成整个金融界的信用危机。

金融界还有一种常用的术语,即所谓“杠杆作用”(leverage)。杠杆作用愿意为以小力产生大力,此处指以小钱控制大钱。这也属于“放大”类型。例如LTCM基金不仅大量利用银行贷款造成极高的“运用资金与资本之比”,而且还利用期货交易到交割时才需付款的规定,大做买空卖空的无本交易,使其利用“杠杆作用”投资所涉及的资金高达10000亿美元的天文数字。一旦出问题,这种突发事件的震撼力是惊人的。

金融突发事件之复杂性

金融突发事件要比自然界的或技术的突发事件复杂得多,其复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因素性 对金融突发事件而言,除了金融诸因素外,还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心理等多种因素。LTCM事件的起因本为经济因素--俄罗斯政府宣布推迟偿还短期债券,而俄罗斯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分额甚少,之所以能掀起如此巨大风波,是因为心理因素的“放大”作用:投资者突然感受到第二类债券的高风险,竞相抛售,才造成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可见心理因素不容忽视,必须将其计及。

非线性 影响金融突发事件的不仅有多种因素,而且各个因素之间一般具有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即为非线性的关系。例如,大户的动作会影响到市场及散户的行为。用数学语言说就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并不等于各个因素分别作用时结果的线性叠加。突发事件的理论模型必须包含非线性项,这种非线性理论处理起来要比线性理论复杂得多。

不确定性 金融现象一般都带有不确定性,而突发事件尤甚。如何处理这种不确定性是研究突发事件的关键之一。例如,1998年8月间俄罗斯经济已濒临破产边缘,几乎可以确定某种事件将会发生,但对于投资者更具有实用价值的是:到底会发生什么事件?在何时发生?这些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由此可知,金融突发事件的机制不像自然界或技术领域中的那样界限分明,往往具有综合性。例如,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其机制固然是由于房地产等虚假价值的积累,但由此触发的金融危机却也包含着银行等金融机构连锁债务的级联放大效应。 预警方法

对冲基金之“对冲”,其目的就在于利用“对冲”来避险(有人将hedge fund译为“避险基金”)。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原本设计为避险的基金,竟因突发事件而造成震撼金融界的高风险。华尔街的大型债券公司和银行都设有“风险管理部”,斯科尔斯和默顿都是LTCM基金“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成员,对突发事件作出预警是他们的职责,但在这次他们竟都未能作出预警。

突发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基于传统的平稳随机过程的预测理论完全不适用。这只要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明白。在高速公路公路上驾驶汽车,想对突然发生的机械故障做出预警以防止车祸,传统的平稳随机过程统计可能给出的信息是:每一百万辆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有三辆发生机械故障。这种统计规律虽然对保险公司制定保险率有用,但对预警根本无用。因为不知道你的车是否属于这百万分之三,就算知道是属于这百万分之三,你也不知道何时会发生故障。 笔者认为,针对金融突发事件的上述特点,作预警应采用“多因素前兆法”。前面说过,在“能量”积累型的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必定有一个事先“能量”积累的过程;对“放大”型的突发事件而言,事先必定存在某种放大机制。因此在金融突发事件爆发之前,总有蛛丝马迹的前兆。而且“能量”的积累越多,放大的倍数越高,前兆也就越明显。采用这种方法对汽车之机械故障作出预警,应实时监测其机械系统的运行状态,随时发现温度、噪音、振动,以及驾驶感觉等反常变化及时作出预警。当然,金融突发事件要比汽车机械故障复杂得多,影响的因素也多得多。为了作出预警,必须对多种因素进行实时监测,特别应当“能量”的积累是否已接近其“临界点”,是否已存在“一触即发”的放大机制等危险前兆。如能做到这些,金融突发事件的预警应该是可能的。 要实现预警,困难也很大。其一是计及多种因素的困难。计及的因素越多,模型就越复杂。而且由于非线性效应数学处理就更为困难。计及多种因素的突发事件之数学模型,很可能超越现有计算机的处理能力。但计算机的发展一日千里,今天不能的,明天就有可能。是否可以先简后繁、先易后难?不妨先计及最重要的一些因素,以后再根据计算机技术的进展逐步扩充。 其二是定量化的困难。有些因素,比如心理因素,应如何定量化,就很值得研究。心理是大脑中的活动,直接定量极为困难,但间接定量还是可能的。可以考虑采用“分类效用函数”来量化民众的投资心理因素。为此,可以将投资者划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如散户和大户,年轻的和年老的,保守型和冒险型等等,以便分别处理。然后,选用他们的一种典型投资行为作为代表其投资心理的“效用函数“,加以量化。这种方法如果运用得当,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地表示投资者的心理因素的。此外,卢卡斯(R.E.Lucas)的“理性预期”也是一种处理心理因素的方法。

其三是报警灵敏度的困难。过分灵敏可能给出许多“狼来了”的虚警,欠灵敏则可能造成漏报。如何适当把握报警之“临界值”?是否可以采用预警分级制和概率表示?

有些人根本怀疑对金融突发事件做预警的可能性。对此不妨这样来讨论:你相信不相信金融事件具有因果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金融突发事件就不会凭空发生,就应该有前兆可寻,预警的可能性应该是存在的,那么金融学就不是一门科学,预警当然也就谈不上了。笔者相信因果律是普遍存在的,金融领域也不例外。

因应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