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续写范文
时间:2023-03-21 21:02: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孔乙己续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在一个下午,冷的浑身哆嗦的人们挤在酒店里喝酒,只见一个穿着崭新的长衫,满面红光的长衫客人缓缓走进来。“咦!这不是孔乙己吗?”他这副打扮,一定是偷很多钱我心想。孔乙己的到来吸引了所有喝酒的人的目光。“孔乙己他不是死了吗?”一个人惊讶道,又一个人说:“你们有没有看见他真死了,不过依我看,他一定是偷很多钱吧。”孔乙己不理会他们,他抖了抖崭新的长衫,缓缓的走着,鞋子和地板接触发出哒哒的声音,他走到我面前,高声说道:“给我温两碗酒,上几道好菜。”说完从口袋里拿出二十文大钱,一个个排开。这时候有人说道:“孔乙己,这次偷得钱可真够多的啊!一次就二十多文的往外掏,也不怕以后没钱偷东西时,再被何家人吊着打。”“哈哈哈哈”整个酒店被就酒客们的讥笑声所充斥着。孔乙己看着他们露出不写置辩的神气。
这时掌柜来了,看了看桌上的二十文大钱说:“孔老爷,您中了举,我还没有上门道贺,您今日来喝酒又怎好意思要您的钱呢?这样吧,这顿就算我请了。”说完又指着我说:“你快去上两瓶好酒,再上几道好菜,我要和孔老爷慢慢喝……”话音刚落便想起了酒客们的惊呼声。孔乙己理了理崭新的长衫说道:“说得什么话啊,以前我每次来喝酒不都是要付钱吗?现在我对这点小钱还看不上,而且读书人怎么能喝酒而不付钱呢?”我看着掌柜一脸尴尬的样子,又看了看孔乙己得意的神情心里觉得:这讨饭的刚翻了身就这样子,以后那还了得。这是酒温好了。我把酒端上酒桌。后来又来了一些长衫客人,他们其中一人说:“孔老爷,您这次中了举,我们也没什么好表示的,钱那些东西都太俗气,所以我们这次便敬您一杯,以后望孔老爷多照应这点。”孔乙己闻言,没有说什么只是淡淡的抿了一口酒就没有动作了。随后有陆陆续续的来了几批长衫客人来敬酒但孔乙己依旧每次只喝一口,绕是如此一杯酒也见底了,我正要去满上酒,这时一个管家模样的人闯了进来喊道:“丁举人驾到!”之间一个头戴纱帽,身着葵花色圆领、金代、皂靴的人走了进来。想必这就是丁举人吧。丁举人以来就对孔乙己说道:“你我身在同乡,又同时举人出身,你我二人如此有缘,今日我带了十两银子作为贺礼。”说完就从家人手中拿过一封银子递给孔乙己,孔乙己再三推辞,但禁不住丁举人的热情相送,只能拱了拱手道谢。这是丁举人又道:“弟在酒店对面有一所空房,有三间,虽不太轩敞,可以还算干净,就赠与孔先生吧。”孔乙己这次没有过多推辞就收下了。
孔乙己和丁举人相谈甚欢,言语之间没有一丝不当之处。两人聊到很晚才回去。
篇2
也是孔乙己命不该绝,且说自从范进中举以后,前来绍兴赴任,只见他一身锦衣绣带,满身珠光宝气。他的妻子、母亲也坐在轿中,胡屠户跟着当贴身侍卫,一看天降大雪,道路难走,便到庙中躲一躲。忽然范进看到一个人,那人身穿破夹袄,面色腊黄,乱蓬蓬的头发活像个鸡窝,蜷着两腿,下垫一蒲包,用草绳拴在肩上,手里还拿一本破书,范进想到自己当初的遭遇,断定他是个读书人,便将其带回绍兴。
到了绍兴,范进便忙着替孔乙己求医问药,孔乙己本无大碍,调养了一些日子,便康复了,范进因与孔乙己情投意合,因此二人结拜为兄弟,范进让孔乙己当了师爷。
一日,孔乙己来到咸亨酒店,掌柜抬头一看:孔乙己穿一身崭新的长衫,面色红润,左手捋着胡须,右手拿着折扇,一摇一摆地走了进来,掌柜急忙上前,满脸堆笑地说:“孔老爷光顾此店真是三生有幸,快,快请里面坐!”说着,便领孔乙己进了隔壁,抹了抹桌子。孔乙己将大串钱扔在桌子上,说:“这回,要上好酒,将以前欠的一并还清!”掌柜的赶忙搬出绍兴老酒,陪笑道:“孔老爷见外了,你欠的钱早就从粉板上拭去了,再提就是看不起小的了!”掌柜的只顾献殷勤,忘了住手,酒流了一地。
篇3
【主题词】污水处理厂;电气自控设计;PLC;MCC;进水泵;避雷防雷;防潮防腐;以太网
污水处理厂在我国的设计越来越现代化和自动化,污水处理的电气自控设计也越来越重要,设计的好坏优劣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厂以后的生产运行。根据本人在污水处理厂多年从事电气自控仪表的实际运行和管理经验,总结出污水处理厂在电气自控设计方面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方案。
1、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泵设独立的PLC站点和MCC(含进线总开关)进行控制,不与其它设备共用一个PLC和MCC进行控制和供电。
进水泵是污水处理厂的重要关键设备,进水泵的稳定运行是污水处理厂运行的前提条件。污水处理厂的电气自控设计中,进水泵与粗格栅间、细格栅间、曝气沉砂池和初沉池等预处理单元的诸多设备共用一个PLC和MCC进行控制和供电,已是各市政设计院的设计惯例。但本人十几年的工作经验证明,这种设计对进水泵的稳定运行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和隐患。这样设计,该PLC站点和MCC控制的设备和仪表数量多,且都长期工作在水下或潮湿的腐蚀性气体中。这就可能造成以下几种情况的发生:(1)设备多,工况差,设备出现的电气故障就多,短路、过流或对地放电而引起MCC柜进线总开关或进水泵分开关跳闸的现象也多。维修人员检修设备电路时,也会存在着技能水平不够或一时疏忽等原因,导致该PLC发生故障或进水泵供电出现问题。(2)造成强电通过就地按钮箱等接线端子或破损线路传送到PLC的自控模块上,造成自控模块的运行不稳定,严重时还会造成CPU模块停运、模块及背板烧毁、PLC供电线路跳闸或供电电源烧毁的情况。(3)该PLC控制的设备多,相应的模块数量和控制的IO点就多;CPU模块的运算负荷和发热量也大,该PLC自身出现故障的几率也大。(4)控制的设备和仪表很多是露天设置,若防雷不到位,该PLC和MCC遭受雷击破坏和影响的几率也大。分析本人厂多年来该PLC或MCC发生以上几种情况的原因时,基本上都是其它设备引起的。MCC出现问题或PLC的不稳定运行、故障或者停机,都可能导致进水泵停止运行,造成泵坑液位升高和污水溢流。小则使格栅间被淹,造成设备和财产损失,影响生产;大则造成污染环境的环保责任事故。还有一点就是PLC发生故障时,不能向中控室监控计算机传送真实的设备和现场信息,值班人员很难远程监控到。所以将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泵作为成套设备,和脱水机、鼓风机等设备一样,有自己单独的PLC和MCC,不受其它设备环境的影响,运行的稳定性会大大增加,才能有力保障污水处理厂的进水和运行。缺点:进水泵设单独的PLC和MCC,由于多了一个PLC柜、一个CPU模块、一个MCC进线柜和一个MCC进线开关,柜体占地面积也要多出几个平方米,会增加十几万的建设资金。但这点资金对建设一座数以亿计投资的污水处理厂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2、污水处理厂电气自控系统要有完善的避雷防雷设计
由于污水处理厂具有占地面积大、自控线路广、设备仪表多且分散、大部分设备工作在露天环境下和厂区内建构筑物普遍较低的特点,电气自控系统容易遭受雷击。所以污水处理厂要有完善的避雷防雷设计。
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该厂建厂时间(1997年)较早,当时在防雷设计时,只设计了变电站和MCC柜的强电防雷击,没有设计弱电自控仪表的防雷。在没防雷改造之前,该厂自控系统曾多次遭受过雷击,造成很多自控模块烧毁,而且一个PLC站遭受雷击,感应高压还会顺着总线传到其它的PLC,造成CPU总线端口烧毁,损失和危害较大。
雷击分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两种。直击雷的防护:直击雷防护主要靠接闪带和避雷针。污水厂所有构筑物屋脊和屋顶四周均敷设接闪带,在没有高点的地方设立高杆式避雷针。为让产生的电流能快速泄散,接闪带应设立多处引下线,均在引下线处设置接地极,并与构筑物的基础相连,引下线可靠地连接到接地极上,尽量减少接地电阻,也避免产生很大阻抗耦合效应,减少反击电压。普通构筑物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中控室接地电阻不大于1Ω。感应雷击防护:将污水处理厂建筑基础内的钢筋,如桩基、底板、地梁等和地面建筑,如梁柱,金属框架与上述的避雷带防雷引下线连接起来,形成闭合的法拉第笼式接地. 由于有法拉第笼式接地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感应雷的危害,但仍有一部分电磁场会在导线上,如电源线、控制电缆和通讯电缆产生感应电压。因为屏蔽层具有感应电荷集肤效应,所以控制系统中均采用屏蔽电缆敷设,感应雷产生的电压均在屏蔽层上,内部电缆不受影响。电缆的屏蔽层均连接到共用接地系统的法拉第笼式接地引出线上,接地电阻很小,感应雷在屏蔽层上产生的感应电流很快就经接地泻散。在空气中的线缆,最好用镀锌钢管或金属电缆桥架进行防护,尽可能使其不受感应雷的影响。对于DI、DO等数字量点,使用电磁继电器的方式将PLC的输入输出和外部信号、执行机构隔离。对于模拟量AI、AO信号等,采用的是三端隔离的隔离变送器。即输入、输出和电源均隔离。PLC间的通讯总线建议不采用金属材质的双绞线,而采用彻底隔离电压和电流的光纤。
3、污水处理厂粗细格栅间、污泥脱水机房和加药间等的电气自控系统要有完好的防潮防腐设计
在污水厂多年的电气自控仪表维护工作中,本人发现电控元件、接线端子锈蚀的很快,特别是粗细格栅间、污泥脱水机房等电控间的电控元件锈蚀的更快。严重影响了电气自控系统的运行稳定和使用寿命。经分析,由于污水厂处理的是污水,污水和污泥都能产生和散发出硫化氢等多种腐蚀性气体,这些腐蚀性气体和潮气会顺着桥架、电缆沟和电控间通风口等路径进入到电控间的MCC柜和PLC柜,对内部的元器件进行腐蚀。粗细格栅间污水处理的初始阶段,污水臭味大,再加上格栅的阻拦和进水泵的提升搅动,水雾飞溅大,硫化氢挥发的快,粗细格栅电控间受到的腐蚀相对就大。污泥脱水机房由于是生产污泥和污泥堆积的地方,也会产生大量硫化氢等腐蚀性气体,所以脱水机电控间受到的腐蚀也大。加药间(三氯化铁和次氯酸钠)的电控间受到的腐蚀主要是强腐蚀性三氯化铁和次氯酸钠药剂的挥发造成的。这就决定了污水处理厂电气自控仪表系统必须要有很好的防潮防腐设计。(1)各个污水处理工段要有独立的电控间,尽量不要为了节约资金而把电控柜设计在生产现场,现场仅设置密封性强的就地塑壳开关按钮箱。(2)电控间和污水处理生产场所连接的电缆沟和电缆桥架在进电控间墙体处做有效封堵(如发泡、制作密封墙等),阻止潮气和腐蚀性气体从电缆沟或桥架进入电控间。(3)电控间的门窗采用断桥铝门窗(密封性好),电控间内设置空调,通风扇采用带自动打开和关闭功能的百叶窗片,通风扇为空调的备用,仅在气温高且空调故障不得已时使用。采用这样的设计后,电控间的潮气、腐蚀性气和灰尘大为减少,电控元件锈蚀快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电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寿命都大大增加。
4、污水处理厂自控通讯系统采用工业以太环网设计,取代现场总线是大势所趋。
篇4
一、理清故事情节,把握结构特征
人物形象虽然是小说的核心,但也是建立在一定故事情节基础上的。高尔基说:“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因此,阅读鉴赏小说必须从故事情节这个环节开始,只有细读小说,熟悉故事情节,才能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的情节一般分为故事的开端、发展、、结局几个阶段。有的小说情节是以地点的转移为基准的,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它的情节为:潘家酒楼吃酒(开端)――护送金家父女(发展)――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南门外逃走(结局)。再如鲁迅的《社戏》,全文以“看社戏看戏中看戏后”来组织全文的故事情节,还有鲁迅的《药》《空城计》等。也有以时间的推移来展示情节的发展,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的叔叔于勒》《百合花》等。另外要注意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古典小说与现代小说在情节上的区别。中国古典小说讲究故事的有头有尾,力求故事的浑然一体,滴水不漏,而现代小说往往故意打破这个情节框框,作者追求的不是“块状”的故事框架,而是一种流动的状态,情节无所谓首无所谓尾,人物不一定要有结局。
二、分析人物形象,感悟小说主题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的,刻画人物的描法多种多样,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因此分析人物形象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作者是通过哪些描法刻画人物的。如在教学鲁迅小说《孔乙己》时,外貌描写有: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显示人物的性格邋遢)。神态语言描写有: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表现人物性格死要面子)动作描写有:他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表现人物的性格自命清高)。
除了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以外,有些小说较多地运用了心理活动描写。如《最后一课》中对小弗郎士的刻画运用心理描写,一方面生动地描绘了小弗朗士天真幼稚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又真切地反映了爱国主义感情在他幼小心灵中的萌芽滋长,充分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孙犁白洋淀小说《芦花荡》中刻画的老头子形象也用到了众多心理描写,刻画出老头子的“自信”“内疚”“高兴”的心理,进而体现老头子的爱憎分明、机智勇敢、不畏牺牲的英雄精神。
三、体会环境描写,加深主题理解
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鉴赏不可缺少的环
节。小说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体会环境描写要从环境描写的作用入手,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背景;推动情节;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如《最后一课》中写到小弗朗士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的场面,渲染了时代特征,表现了人们对布告的关心,暗示了事件的重大。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如《孔乙己》:中秋之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悲凉的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由此可知,小说的环境描写起着渲染气氛、刻画人物心理、揭示主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和烘托人物性格形象的作用。
四、续改故事情节,写鉴赏评论作文
1.续写、改写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改动小说中的某些情节,或续写小说,进行一种再创作的思维训练。如改写《我的叔叔于勒》(碰到有钱的叔叔);然后比较续写、改写的故事情节与原文情节对表现小说主题的优劣,加深学生对小说主题的理解,明白作者这样安排情节的理由。
2.写鉴赏评论,通过写鉴赏评论,让学生进一步去理解小说的主题
写鉴赏评论时引导学生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小说的某个方面进行读后感或评论性文章的写作。
综上所述,小说鉴赏应紧紧围绕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环节展开。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或预习课文时,必须按照这三个环节进行。但教师要教会学生不能只满足于简单的阅读,更应教会学生如何要有目的地阅读,把握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悬
篇5
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必须树立学生主体观,确立生本意识,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把关爱带进课堂,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燃起他们探索、创新的愿望。
二、认真研读教材,挖掘创新因素
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创新因素,做到善用教材、巧用教材,既借助教材的运用给学生传授新的基础知识,也借助教材的运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讲授《孔乙己》时,就可抓住最后段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引导学生立足课文进行思考:孔乙己究竟有没有死?为什么?并可进一步引导学生续写故事情节。再如,讲授《日出》时,就可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破折号,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思考其中所蕴含的深意,体会课文的艺术空白。这些都是深挖教材得到的创新因素,利用这些拓展创新有利于活跃课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源头活水。
三、灵活运用教法,锻炼创新思维
1. 调动合作学习,激发创新热情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旨在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活动。合作学习既可是生生合作,也可是师生合作,是彼此共同努力来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中,教师应注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调动合作学习,能给每个学生自由呼吸的空间,使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取长补短。同时,还可实现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等,进而激发出学生创新的热情、活力、灵感。
2. 鼓励大胆质疑,不断努力创新
创造始于质疑,质疑就是思考。如牛顿正是因为有苹果为什么只是往下掉的质疑与思考,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巴尔扎克也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有质疑,才有探究,才有创新,可以说质疑是创新的种子。“学贵有疑,学则须疑”,学习离不开质疑。质疑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新知、获得新知的钥匙。因而,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对教师或教材的观点大胆质疑,引导他们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促进、提升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激活他们的思维,锻炼、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讲授《愚公移山》时,就可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质疑:愚公的做法可取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愚公会采取怎样的方法?
3. 提倡合理想象,放飞创新翅膀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想象是发现、发明等一切活动的源泉。”想象是创新的源泉,没有想象,便没有创新。学习各学科都需要学生具有想象力、联想力。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有很多都具有很大的联想空间,这就需要教师大胆放开,让学生的想象去尽情遨游。放飞学生想象和创新的翅膀,可以巧用插图,在看中想象,如学习《背影》时,可引导学生结合彩页的插图,进行联想、想象学习,也可以拓展延伸,在练中想象。又如讲授《空城计》时,可引导学生想象思考:假如司马懿真的攻进城里来,故事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发展?还可以由静出动,在表演中想象,如:《日出》和《钦差大臣》都很适合演出,均可让学生分角色演出,引导学生在演出过程中揣摩、把握人物性格,理解课文主旨,等等。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方法很多,但不论哪一种方法,都要和科学、具体的训练结合起来,和重难点结合起来,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放飞创新翅膀。
篇6
摘 要:本文从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本位的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提炼等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谈起,探讨教师如何抓住核心问题,在小说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关键词:小说教学;深度学习;初中语文
长期以来,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本位的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提炼等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代替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学生对小说文本的解读和独特的阅读体验被抹杀。学生对小说的理解只停留在被动且浅层的学习阶段。
在笔者自己的日常教学中,这种现象也屡见不鲜。以《孔乙己》为例,以往的教学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初读课文后请学生概括小说大意,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然后逐段进行品读赏析,并设计了很多问题,包括作者如何描写人物、如何表现人物性格,分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并由此归纳小说的思想主题,等等。几节课讲完之后,学生貌似理解了这篇作品,也能应付常见的考试习题,但是所谓学到的东西,都是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学生记笔记而得来的。这样的学习,学生很被动,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无从谈起,更不用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了。
这样的现象让身处教学一线的笔者警醒。反思自己在小说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此类现象,笔者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想着自己教什么、如何教,却对学生应该学什么、怎么学缺乏研究。教学的最终效果不是看教师教得如何,而是要看学生到底学得如何,即学生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能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使自己具有应有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原来以教师为本位出发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只能使学生获得一些语文知识,却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方面难有成效。因为知识要转化为能力和素养,必须依靠学生长期的、自发的、有深度的学习。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的思想和事实,并把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在众多思想中进行联系,并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并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它鼓励学习者积极地探索、反思和创造,而不是反复地记忆。我们可以把深度学习理解为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它强调学习者批判性地学习新思想和知识,把它们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从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深度学习所表现出来的理解与批判、联系与构建、迁移与应用的特点,正是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所需要的。那么,如何在小说教学中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呢?下文依然以《孔乙己》为例进行分析。
一、预习环节的深度学习
笔者在新授课之前布置给学生的预习作业是在通读这篇小说的基础上提出三个问题,主要是自己不理解、有疑惑的地方,可以是对某个词或某句话的理解有疑问,也可以是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主题等提问。之所以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提出问题并记录在作业本上,一方面为了让学生读有所思,由原先通读课文了解小说大致内容的浅层W习,向善于在阅读中发现问题的深层学习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教师要及时收集学生在预习小说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调整原有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对于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更合理地设计课堂提问,有意识地串联起原本可能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学生有疑问的地方,就应该是课堂教学要解决的问题。
二、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
新授课时,笔者的教学设计围绕小说三要素中的情节和人物展开。设计了以下核心问题(教学环节)。
一是“请学生说一说,你认为哪个故事情节最为精彩?并说明理由”。这个问题要求学生首先要弄清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其次选择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并说明其精彩之处(即说明理由)。故事情节的精彩之处涉及欲扬先抑、设置悬念等写作表现手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相应的点拨和补充,学生对这些手法的作用能有更为直观的体会,因为这是学生经过比较、选择做出的回答。比如“这个情节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这比完全站在教师立场上的提问式分析更接近学生的学习实际。这样的问题设计不仅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在学生思考和回答的过程中实现了理解故事情节、比较选择、联系迁移应用已有知识的深度学习。
二是“请学生以小说中某个人物为叙述者,讲述关于孔乙己的故事”。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看起来和以往“请学生概括小说大意,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和结构”差不多,实则暗藏玄机。“以小说中某个人物为叙述者”会使学生发现,小说中不同的人物看到的孔乙己是不一样的,继而引发“小伙计、掌柜、酒客、丁举人眼中的孔乙己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的追问和思考。学生的学习状态就会渐渐深入佳境,而不再浮于表面。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自然进入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逐渐深入的阶段。
三是“通过讲述孔乙己的故事,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用几句话描述或概括孔乙己留给你的第一印象)”。这个问题旨在将学生的思考由上述“小说中某个人物眼中的孔乙己”引向“我眼中的孔乙己”,从而完成“从文本出发,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教学目标。教师未加分析,而先请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人物形象,意在尊重学生自身的阅读体验。也许学生对小说中人物的认识并不全面,但通过数位同学的发言,学生脑海中已经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人物形象,为第二课时对人物形象的深入探究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的教学围绕“人物形象的塑造”这一核心问题展开,请学生寻找涉及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语句,完成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学生在自己寻找、分析的过程中学到了作者是如何利用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实现人物形象塑造的。这对提高学生的小说阅读理解水平,并借鉴作家优秀表现手法运用到日常习作中去,从而内化为自身的写作能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课时的教学围绕“探讨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原因”展开,学生就孔乙己自身的原因、生存环境对他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讨论并发言,最后指向其悲剧的根本原因,从而引发了对小说思想主题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深刻理解了小说三要素中“典型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的描写对表达小说思想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可以说在这三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隐身于幕后,学生通过不断地思考、质疑、讨论、发言,自行完成了对这篇小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处在积极学习的状态,学习效果明显优于以往。学生课前预习所提的问题绝大多数在他们学习这篇小说的过程中得到了解决,获得了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三、课后的深度学习
笔者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了续写《孔乙己》的作业,学生对孔乙己最终命运的走向意见不一,有悲惨死去说,有历经坎坷说,有得以善终说,既体现出学生对小说本身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又体现了学生本人对生活和命运的不同认识。有些学生的续写自觉运用了从这篇小说中学到的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相信多加练习后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以上是笔者以小说《孔乙己》为例,对初中语文小说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一些反思及探索。深度学习,为我们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理想提供了一个可能实现的途径,值得我们为之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
篇7
一、通过课文教学来提高农村学生写作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成功的作文教学首先要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选入教材中的课文都是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的,学生读了会感觉如亲身经历般亲切,教师只要再加以引导渗透,就能在课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轻松学到写作的方法技巧。如在教学鲁迅的《孔乙己》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作者对孔乙己的生动描写的基础上,学会从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方面去描写人物,可以穿插让学生当堂写人物描写片段的练习。这样的教学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使学生学到作文方法技巧,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达到一箭双雕、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通过阅读教学教会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创新写作方法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有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趣事等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本身就是一本小小的百科全书,不少内容都可作为学生写作的材料,教师要指导学生从阅读课文中积累写作素材。比如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好词妙句、名人名言、俗语、谚语、精彩片段等,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把它们抄写在读书笔记上,同时把阅读时的所思、所感写下来。只要长期这样坚持下来,学生就能积累到更多的写作素材,写作时才会觉得有话可说,左右逢源,随手拈来。
另外,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布局谋篇、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经典例子,语文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深入理解、体会,引导学生总结分析,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真正达到“学以致用”。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时,我就启发学生认真探讨文章前呼后应,以及以“背影”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写作方法,布置让学生仿写,然后再讲评总结,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种写作技巧,并写出了不少优秀的文章来。如一学生写的《爷爷的烟斗》一文,以烟斗为线索叙述了爷爷淳朴勤劳的一生,特别是对爷爷遇到生活难题时含着烟斗沉思的描写,生动形象,感人至深。又如在教学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一文时,我从文体特点出发,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篇说明文的“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布置作文《我的校园》,所有的学生都能准确地运用“总-分-总”的结构对校园进行说明,结构清晰,条理分明,从而掌握了这一布局谋篇的写作技巧。
三、通过续写或改写课文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续写是一种想象作文,续写课文故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对课文故事的理解,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如在学习完童话《皇帝的新装》后,我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文章的内容把故事续写下去。学生很感兴趣,大胆发挥想象,有的写成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命令骗子给所有的大臣都做新衣服,于是皇帝和他的大臣们都穿上了“新衣服”,语言风趣幽默,故事滑稽又引人深思;有的续写为皇帝恍然大悟,深深懂得“真话”的可贵,并借此了解到大臣中阿谀奉承、不怀好意之徒,对他们进行了严惩,于是构建了一个皇帝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和臣民直言进谏的大好社会风气。学生想象力丰富,情节发展合情合理,一线贯穿,语言生动形象。这样的续写,学生能充分地、自由地发挥,不受固定模式的束缚,兴趣浓厚,把写作当成一大乐事来完成,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作文的方法技巧,产生了写作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通过课堂阅读教学的课外延伸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
篇8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学生乐学 吸收和积累 积淀语感 语言能力
多年来,在应试教育的干扰下,语文教学落入了很深的旋涡,它费时多,成效少。如何费时少、成效高,就成了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一个大课题。很多老师都努力曾探索提高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途径,我体会到应指导学生吸收和积累语言知识,积淀语感,这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点,也是一个语文老师的首要任务。
学习,既要学,又要习,就是要让学生产生接受新事物的愿望,并能自觉地温习掌握。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深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自得之也。”这段话深刻阐明了“自得”之意。宋代唯物主义思想家张载也说过类似的话:“须是自求,已能寻见义理,则自有旨趣。自得之,则居之安矣。”他从学生求知心理这一角度,阐明了自求自得必致意趣横溢,成为永久不衰的学习动力。如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作品的美具有飘忽、朦胧的特点,她决定了解读、审美体验和意义阐释的不确定性。教师只有用直觉领悟和心理体验的艺术思维方式才能进入艺术,也只有用空灵蕴藉的语言才能传达作品的审美蕴涵。倘若教师将自己领悟的这种飘忽、朦胧美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未必就能明白、掌握;倘若教师引导学生去感悟,又一再地温习,他们就必有所得。现在的学生,自尊心、自信心都很强,对于自己的认识能力也渐趋自信。在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希冀凭借自身的力量来获取知识,他们既有依赖性,又有独立性。老师有必要因势利导,小心诱掖,培养其自求自得的能力。
明确了学生的学应重在自求自得的道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接受课堂教学内容,并能灵活应用。课堂讲授,无疑是进行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但教师的讲授毕竟只是从外部灌输信息,学生接受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再则,教师的讲授只能起“领路”的作用,而万里征途必须靠学生自己一步一步地去迈。如果只讲不习,知识便无以转化为能力,“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而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功在于习,至少有四大好处:一是巩固了学生已得的知识;二是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四是学生能从学习成果中倍添兴趣,激发求知欲。
文章授完后,过去是做书后练习,写写字词,再背诵背诵,对学生写作指导则忽略了。结果,学生学了多年的语文,却不会写文章。语文之习,主要应是运用语言能力的练习。如此,可以将新课文中的字词,选几个出来,叫学生进行生活场景描写。也可以进行仿写、续写和改写等训练。这里的仿写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仿课文结构,内容则是全新的。续写则是运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对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情节发展等再展开思索。如鲁迅《孔乙己》,并没有写出孔乙己的下场,可以让学生写孔乙己走出酒店以后的情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也没写出于勒最后的命运,可以让学生写“于勒叔叔回来了”或“于勒叔叔的新遭遇”等。即使是那些没有情节的散文,也可以对某个细节、某个侧面进行续写。如《老山界》可以让学生写下山的情况,扬朔的《荔枝蜜》可以写农民的无私奉献等。改写是课文题目不变,内容和结构则是全新的。如学了《荔枝蜜》后,也让学生写《荔枝蜜》,内容可以是写母爱的、可以是写科学家奉献的、也可以是写国家、民族的等等。语文课堂如果能这样学与习,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得到了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篇9
关键词: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媒体辅助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132-01
利用电教媒体进行作文教学,是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运用多媒体进行作文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信息认知渠道多元化,解决了学生脑子空洞,无话可说,无从下笔的大难题。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后,作文就会成为他们主动的追求和热烈的向往,这样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学好作文,写好作文。因此,进行多媒本情景作文教学,是进行作文教学改革,有效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教学方式。
一 运用网络的多媒体功能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积极性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水,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在习作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作文,可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实际生活搬进课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解决了学生难以收集素材的难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下写作。
在平时,学生习作的时候,往往会书写无物,思维限制,不知从何下笔。比如写景的文章:写景抓不住特点,写不出意境和内涵是学生不喜欢写景的重要原因。人们往往把这归结于学生对周围的景物不够留心,缺乏丰富的联想,加之谴词造句的火候不到所至。而实际上,老师指导学生写景时仅仅纸上谈兵,没有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融入景物才是学生对写景作文倍感头痛的关键所在。例如,在一次《寻找春天的足迹》作文教学中,我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功能,向学生展示春天绚丽多姿的画面:湛蓝的天空,嫩绿的柳条,盛开的桃花,碧绿的草坪,漾动的湖水……这些景象也会把学生带到一个崭新的教学情境之中。在这个过程中,由于采用声音、图象、文字等多种媒体集于一身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捕捉习作素材,帮学生成功的跨越写景作文这道难关。诱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场景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虚拟而真实的生活空间里,得到深刻的印象,真切的感受,因此整个课堂气氛活跃, 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写作积极性。
二 多媒体作文教学能引导观察,启发思维
对于学生来讲,写作文是触及了学生一根“痛筋”,看到作文题目,头就发懵,不知从何处写,不知写什么,拿到手中的笔几次的放下。平常要求多观察,多看,多想,到写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从来都没有这样做过。所以要求老师必须有智慧,对学生作文加以指导。在素材匮乏内容短缺的情况下,老师要以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图、文、声像的特点,对要训练的内容都可以形象的展示出来,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大脑中形成一个对写作对象的初步的轮廓。多媒体在显示中可有意定格,重播再现等功能,可为教学提供可控观察。在讲评时还可以结合电脑显示将学生的作文片段同步播放,供全体学生对照评析,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去观察,体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帮助学生再现感知阶段的物象,完成从形象到抽象的飞跃。例如在写有关动物的作文时,可选取形态、动作、睡眠等描写的画面,对需要仔细观察描写的部分可进行镜头定格,使学生从中了解和细致观察其属性,从各种感觉去体会电脑上动物的形态各异的姿态,并抓住其特征,学生就会按作文要求,边体会老师的指导,边组织自己的文章,他们在观察中轻松地完成作文,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三 利用多媒体的形象与生动性,画面和声响的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想象作文”,“写想象中的事物”,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作文提出的新要求。课程标准重视写想象作文,想象作文切合学生富于幻想的天性,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对学生的约束,为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可以起到巨大的作用。然而,想象不是凭空编造,不是无中生有,它是以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为基础的。多媒体的运用,将在作文教学起到沟通现实,引发想象,使动静互映,虚实相生的效果,创造崭新的作文教学审美时空。
把某些景物制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联想。如看到圆,可以想到中秋明月,进而想到家人团聚,可以想到为国戍边,不能享受家人团聚之乐的边防战士。看到蓝色,就想到大海、想到冷静、想到理性,这样逐渐养成联想的习惯,想像力自然丰富。
设计场景训练学生的想像力,可从电视里截取一个片段去掉原来的声音,让学生根据人物 动作表情想象发生了什么事。在一次写作训练中,我从某电视剧中截取了这么一个片段:“一个人站在门外,一手拎着大包小包,另一只手正在掀动门铃”。让学生根据这个片段进行设象,学生反映积极,思维活跃,进行了大胆合理的想象,如:①这人是机关干部,因为单位精简机构,担心下岗,去给领导送礼。②某单位领导干部正要退还家人收下的礼物。③一位好心人正要看望勇斗歹徒、见义勇为的英雄。这次作文学生普遍写作生动活泼,精彩纷呈。
播放课本剧录像续写课文。在学过《孔乙己》之后,给学生放了课本剧录像,剧中画面定格在孔乙己坐着用手慢漫“走”去,背影消失在夜色中,音乐烘托出悲凉的气氛。伴着这种气氛离开的孔乙己命运将会如何呢?学生们纷纷展开想象,续写出《孔乙己》不同的结局。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智力进化的源泉。”教师要利用声音、图像及教学课件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跟耳口各种感官,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大胆想象,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四 多媒体教学能拓展阅读,开阔视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篇10
一、联系生活,启发想象力
想象主要来源于现实,语文教材是生活的反映,是作者想象能力的一种展示,因此,可以说语文教材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开阔视野、储存知识、启迪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学时,可借助于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唤起学生内心的想象,把课文中的人、事、景、物变成可以看到、听到、闻到、触到、想到的客观世界中的种种事物,从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如鲁迅的小说《故乡》结尾写到:“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也便成了路。”小说结尾用“路”来比喻希望的有无、揭示小说的主旨,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路”的形成离不开人们的开辟、行走,领悟作者的“弦外之音”,从而快速把握住小说的主旨。
二、提问引导,展开想象力
马克思说过:“想象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没有想象力,不可能打破常规,只有想出常人想不出的东西,才可能干出常人干不出的事情。语文教学中可通过提出问题,为学生质疑创设条件,激发他们激越亢奋的创造情绪。教师要设计好有意义的课堂提问来引导学生解开束缚、打开思路、不断创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上很多时候都存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教师本人应该脱去陈旧的外衣,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诠释、深入的思考,不能仅停留在教参的某些粗浅的解读和大致概括上。只有教师的理念新,才能用行动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惟有如此,教师才能在允许学生充分思考、有自己见解的同时,对学生思维的偏差给予及时的纠正。我经常训练他们多用“为什么”、“还有没有反弹琵琶的想法”、“假如……”等句来思考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思考。如讲授朱自清《春》第三节写小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用词特别好?学生经过讨论归纳出:钻,写生命力;嫩,写质地;绿,写颜色;……满是的,写范围;软绵绵,写姿态。“钻”用得非常好,写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们盼望着春天,草也从泥土中钻出来,盼望春天。草好,人欢乐。
再反复朗读背诵,让学生静观默想,从而体现作者对春的美好境界的热爱和追求的情趣。 转贴于
三、作文教学,培养想象力
作文是思想内容和书面表达形式的统一体,是道德、智力、技能诸方面的综合锻炼和综合反映,是富于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而一切创造性活动都离不开想象,想象力贯穿于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的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由此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授完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后,我布置了《孔乙己之死》的续写训练。有的同学以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到笑声中死亡这样的结局,揭示了人们愚昧麻木的病态社会;有的同学写孔乙己在冰天雪地的除夕之夜死在丁举人家的大门口,用对比的方式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四、课外拓展,丰富想象力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观察生活。阅历丰富的人,知识储备才丰富,知识储备丰富才利于通过粘合、夸张和联想等方式创造出更多的想象。因此,要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机会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山川河流、草木鱼虫;引导他们接触社会,去体验人间冷暖,感受世态炎凉;引导他们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知识,让学生为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它是创造性的,属于这种创造性活动的,首先是掌握现实及其形象的资禀和敏感。此外,这种创造活动还要靠牢固的记忆力……他应该看得多、听得多而且记得多。”拓展素材积累空间,能很好地丰富与激活学生的情感与想象力。语文教学时,让学生多阅读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妙词佳句,懂得谋篇布局,而且可以间接地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打下基础。因此,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如中国的《西游记》、外国的《鲁滨逊漂流记》等,都是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