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范文

时间:2023-04-10 20:32: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

篇1

一、“边学边实验”课的教学功能

1、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边学边实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全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去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究物理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增强了教师上课的灵活性。边学边实验,时间可长可短,灵活机动,与学习新课紧密结合,不一定需要正规的实验室,也不需要写实验报告,学生非常欢迎,教学效果也能提高。

3、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掌握。理解记忆会比机械记忆更加牢固。学生亲自动手,让它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边学边实验能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较长的注意力,能积极、主动、充分地开展思维活动。思维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笔、动口进行学习,使各种器官受到刺激,能够改变脑的兴奋点,产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充分调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5、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应用知识的习惯。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经常会出现一些这样的题目,将已平衡的杠杆两端的钩码靠近或远离支点相同的距离。杠杆还平衡吗?将杠杆两端的钩码增加或减少相同的个数,杠杆还能平衡吗?老师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来加以解决。这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研究物理问题离不开实验;另一方面养成了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去验证理论、获取知识的学习习惯。

二、“边学边实验”课的教学策略

上好边学边实验课,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研究使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1、教案设计策略。边学边实验课,互动活动较多,时间不易掌握。教师对教材必须认真钻研、充分领会,精心设计教案。我们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实际可能,可以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将学生能够完成的教师演示实验让学生自己准备,可由学生边学边实验。

如:用玻璃瓶和烧杯演示物体的沉浮条件实验,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小玻璃瓶和一个茶杯。实验时,开始空瓶时,它上浮;给它装满水时,它下沉。或者,用牙膏管做这个实验时,将牙膏捏鼓起来时,它上负;将牙膏管捏扁时,它就在水中下沉。可以将课本上的一些小实验,改为边学边实验。

用纸盒能将水烧开的小实验,不透明的后面有影子,手反复搓,摩擦生热等,都可以配合新课教学作为学生边学边实验的内容。

利用橡皮筋可以作测力计的小实验,也可以结合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或学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等教学充分结合,进行边学边实验.

学习“压强”时,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亲自动手测量,计算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能够加深对压强这一概念的理解,对压强的单位也有了一些具体观念,能够突破“压强”这一学习上的难点,也掌握一些估测的方法。可以将课本中的部分分组实验,改为探索性的学生边学边实验。有些基本仪器和操作方法在新课教学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到学生分组实验时,就可以适当提高教学要求,这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思维能力、实验能力。

“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这个实验,可以改为边学边实验,老师一边讲解、学生对照一步一步操作,定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在“研究杠杆平衡调教”的实验时,可以采取边学边实验,学生能更加明白什么是“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以及杠杆平衡条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教学器材的准备策略。边学边实验是一种学生一边上课,一边做实验的课型。一般要求两个学生准备一套实验仪器。由于初中物理实验仪器一般都比较简单,多数实验都是定性的,有些定量的实验的精确度要求也不高。因此,大部分物理实验仪器都可以提前安排,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制造,自己准备。

如:没有平底试管,我们用废旧的平底的小药瓶来代替;没有弹簧秤,我们发动学生用废钢丝制;没有溢水杯,我们用玻璃杯套上二根橡皮管代替等等。由于我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制教学的活动,不仅为边学边实验提供了一些数量的实验仪器,为物理数学创设了良好的实验环境,更加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增长了才干,提高了实验能力。做完后的仪器,学校可以把它们收集起来,有的还可以进行一定的改进,以备后面教学中使用,也是对学校实验仪器的一个有力补充,这样,能大大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在边学边实验中,由于教师演示用的仪器和学生实验所用的仪器有时不同,实验前,应该先用学生实验仪器做一遍,以了解先用仪器的性能、规格和估计可能发生的故障,以做到心中有数。

3、“边学边实验”课的设疑引学策略。边学边实验可安排在新课的开始,作为新课的设疑引学。

篇2

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初中物理知识教学是青少年进入物理知识宝库的入门和启蒙,是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具有初步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因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为今后的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

就初中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而言,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便很快失去学习积极性,最后导致初中物理教学的失败。因此启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是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物理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包括教学技术手段、语言表达能力、专业知识水准综合表现出来的美的教学魅力更是青少年学生产生崇拜心理的基础。正是这种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的注意,从而启发并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手段和教师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就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时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在兴趣中保持长久的注意力,最终为顺利完成初中物理教学任务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一 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比如通过演示“给试管中的水加热,产生的水蒸气使塞子冲出去,从而发明热机”“从凸透镜成像到照相机的应用”“纸盒烧开水说明水沸腾时的特点”“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物理有趣,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注重实验教学,通过鲜明、清晰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初中物理是最具科学性的学科,每一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物理新课实验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时,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课本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前我都要反复地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排除干扰,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显著。例如:在演示阿基米德原理时,课前应认真选择好精密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使弹簧测力计所挂的石块在空气中和浸没在水中时的读数显著,另外,选取的石块大小要合适,既能放进溢水杯,又能排出更多的水。由于我课前精心准备,实验现象非常明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易使学生信服,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加强实验观察与操作中的趣味性,充分开发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正面效应,用实验趣味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为学生求知的动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 教师教学语言表达中的趣味性

物理教学中,教师表达形式上的艺术美是重要的基本教学能力,其中教师讲课时的语言感染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天真活泼、好奇敏感的初中生,效果尤为显著。语言风趣、讲解生动,使学生愿意听并引起高度注意,能够让他们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增加技能,这是初中物理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通过风趣、轻松的语言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克服畏难情绪。作为科学,尽管物理有宏观上的连续性,但物理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按力、热、声、光、电、原子物理学的体系讲述各部分内容,并不依赖前面讲述的全部内容。因此,过去没学好(当然不是一无所知),只要努力,依然能学好。再讲一些“半路出家”的物理学家的故事和童趣轶事,帮助那些过去没学好而灰心丧气的同学医治心理创伤,同时鞭策了基础好的同学克服自满情绪,使其勤奋学习。

我结合自己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地将这种趣味性很强的教学方式移植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四 利用多媒体现代教学设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飞跃,尤其是计算机及网络的日益普及,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技术的发展,各种现代化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

篇3

[关键词]朗诵技巧;文学课;朗诵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103 — 02

前言

朗诵教学法是让学生通过运用朗诵技巧提高对于文学作品的感悟力,通过老师让学生对文章的理性分析,辅之以朗诵技巧的感性的认知,自然融入其原有的文学背景中,达到自我与作者统一的思想境界。

一 朗诵艺术与文学课、文学作品的关系

朗诵艺术、文学课、文学作品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文学作品是文学课和朗诵艺术的物质材料,只是文学课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讲授,提高学生对语言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朗诵艺术是以文学作品的书面语言为基础,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语言去唤起人的美感,给人艺术的享受。这也正如著名学者张颂所说,朗诵是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1〕

二 朗诵技巧如何表现文学作品

学者史颖说: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的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2〕这种语言艺术极富表现力,并通过各种朗诵技巧,如语气、语调、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以及情感上的变化,通过朗诵者的朗诵技巧来进行二度创作,表情达意,更好的传达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

三 朗诵技巧在文学课中的运用

(一)推广朗诵教学法

朗诵教学法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运用朗诵的内外部技巧,使相对抽象的文本变得形象、生动,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并能用标准的普通话声情并茂地朗诵出来,从而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我们可通过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这篇课文进行分析:

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就朗诵教学法在文学课中的运用,特此模拟《荷花》教案,用以对比朗诵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优劣。

《荷花》教案

教学构思

通过朗诵教学法,让学生学习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感受作者看荷花的情景及感受,和作者一起赞美荷花顽强的生命力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材理解

课文是按看荷花的顺序来写的,全文共五个自然段。

第一段讲清早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荷花的清香。

第二、三自然段讲作者看荷花。

第四自然段讲作者看荷花引起的想象。

第五自然段讲作者陶醉在荷花的美景中。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呈象感形——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呈象感形运用的是朗诵的内部技巧。即通过自己的想象画面让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形象更具画面感。我们可先让学生自己默读这篇文章,让他们对荷花这种形象的植物有一种最直接的印象。在学生进入默读阶段,对文章有了初步认识之后,可让学生通过成语或形容词来表达自己对荷花的评价和欣赏。正如叶燮所说“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

看似这个开端较为寻常,但是通过学生用词语或者成语去形容荷花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是使学生借助朗诵的外部技巧——想象,丰富的想象技术才能将心中鲜明生动的荷花形象通过语言展示出来,这是心中有物,才能知其所云。也是通过朗诵中的想象去酿造一种情境,把学生导入到文学课堂中去。

2.揣摩情感

诵读感知——作者怎样看荷花

诵读感知,是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读原汁原味的文字,以文学课的一个中心思想作为切入点,为学生提供一条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路。通过朗诵外部技巧的阅读,这条路不只是文本作者的中心思想,更是学生朗诵和品位文本的情态。

例如: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这段是讲作者看到荷花引起的想象,作者看的有滋有味、如痴如醉。怎么才能引导学生读出作者的感情呢?

首先,通过对于此段语句的分析和理解,可知作者所表达的是一种那个喜悦、欢心的基调。我们便可通过朗诵的内部技巧——语气,来给这段话涂上感情的色彩。朗诵时口腔放松、气息深长、语气上扬活泼、声音力度较小、语流音节是跳动的〔4〕,总体把握这段的感情基调。

其次,是让学生感悟,哪几个词语的运用最能感受到作者是带着欣赏喜爱的眼光去看荷花的。这时我们就得通过朗诵的外部技巧——重音去强调某个音节、词语或者短语的重要性〔3〕。同样是在本段中,作者重点描绘荷花美的词语显然是“雪白的衣裳”、“偏偏起舞”、“随风飘动”。这几个词属于并列性重音,在处理这类重音一般采取渐高、渐低两种方法,渐高是指后一个重音比前一个重音高;减低是指后一个重音比前一个重音低。此处,建议采用先渐高后渐低的方法,这样三个重点词语都起到了同等的突出效果。

从表面上看第二个环节,我们始终在探究“作者是怎样看荷花的”,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教师真正要寻找的是学生与作者在欣赏荷花时的相似点。于是,通过朗诵的外部技巧去朗诵就需特别注重去感受作者的心态,又品味出自己看到荷花时的情景。这是通过朗诵技巧达到突出文章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

3.落实重点

品读悟情——“冒”出来的荷花

著名学者王崧舟老师在给学生上《荷花》这一课时,将课堂的重点放在了“冒”这个字上。(原句“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细细解读,荷花的神韵全在“冒”字上,如若是传统课堂,教师也许会问“用这个冒字,有什么好处?”其实也就隐含着这样一个无需置疑的结论:这个“冒”字是一定比其他字要好的。显然,这已经作为一种定论要先于学生的解读而存在,至于究竟“好不好”,是“怎么个好法”,无须学生仔细理会,这种传统的授课方式就将是不可避免地滑向了抽象、枯燥的理性分析。 可是如果运用“朗诵教学法”,先去朗诵这段课文再体会为何要用“冒”这个字就能让学生直截了当的去想象和比较“冒”字和其他字的优劣,这里的朗诵是需要创作和比较的,学生会试着将这个字换成“顶”、“伸”等来朗诵,也让学生体会这个“冒”字之所以用得好是因为不但与上句话中“荷叶挨挨挤挤”相呼应,而且说明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

这种朗诵教学法是一种传统教学法的升华,是感性与理性并存的授课方式。也只有通过这种教学法,才能让学生对于荷花的感悟会由一种浅显的外形感受深入到荷花内心的诗意解读。

4.口头作文

移情入境——我就是那一朵荷花

朗诵的最高体验莫过于角色的转换不动声色。通过朗诵教学法的辅助让学生既了解作者的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品读、朗诵、想象,让学生对文学作品多了一些自己的思考,使作者的感情多了些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感悟。这种感悟不仅是欣赏美,还是创造美,使审美情操的深化与体现。

在课堂进行到了第四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移情入境,让学生通过语言、通过写作去表达作者笔下的荷花在想些什么?在做些什么?

这种朗诵教学法的运用,旨在引导学生在精读细赏之后,使课文烂熟于心,自然融入原有的语言背景中,又新添些学生感性的理解和情景,达到“感与悟”、“意与情”的融合。也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朗诵训练,再过渡到对文章思想感情、文字运用和自己理解的升华。

5.结束教学

配乐辅助——我们一起欣赏荷花

选择轻柔欢快的背景乐曲,教师引导学生集体朗诵这篇文章,在深情的朗诵声中结束本次教学。

教学方法总结

《荷花》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内容浅显易懂。在教学构思中,朗诵教学法除了和传统教学法一样,要让学生从文本的理性角度去感受和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外,多了一项通过对荷花感性的认识,让荷花的美、顽强的生命力深入学生心中,以致今后通过某一瞬间某一时刻的诱因,《荷花》这篇文章又会浮现在学生脑海中。

(二)举行朗诵比赛,设置奖励机制

教师要设法使学生对文学课及文学作品产生兴趣,愿意主动去学。除了教师的讲授首先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指导学生正确阅读分析之外,还应该组织一些活动,如古典诗文朗诵比赛等,设置奖励机制,鼓励学生从朗诵中获得学习文学课的兴趣和信心。把握诗歌的特色,以多种方式朗诵,将学习变为一件愉快的事。

当然语文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朗诵临场表演技巧,以便于在语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更有效地指导学生,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结语

朗诵教学法是文学课授课的一条捷径。通过朗诵的辅助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魅力,进而与文本、与作者对话,获得对作品形式和思想的深层次认识,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获得文学与审美素养,这就达到了文学课最终的教学目的。当然,在文学课中我们也要分清主次,不能为了朗诵而朗诵,朗诵只是帮助文学课更有效进行的一种辅助手段。

〔参 考 文 献〕

〔1〕 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4:111-122.

篇4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象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再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注重实验教学

初中物理是所有学科中最具有科学性的学科,每一个概念和规律、公式,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出。物理概念和规律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把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形成的。所以在物理新课实验中,我真正体验到,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施展,创造性的解放,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出现。在物理实验课上我是从以下几方向来做的:

1、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提高成功率。课本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在课前我都要反复地做几遍,认真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排除干扰。例如:在“摩擦起电”一节的实验中空气的湿度,器材的干燥程度是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例如碰到阴天、雨天,早上的前两节或是下午的后面两节课(此时的空气湿度较大),实验的现象很不明显甚至很可能失败。课前就要考虑好上课时,空气的湿度是否会影响实验现象。在实验前最好把毛皮、绸布、玻璃棒、橡胶棒、验电器等实验器材进行晾晒。如果天气不佳,就要考虑用强光照射或者用电炉烘烤。实验过程中最好不要直接用手去接触毛皮和绸布,尤其是在做毛皮与玻璃棒相互摩擦,毛皮也带了电荷这个实验中可以把它们绑在木棒上进行摩擦。排除了这些因素对实验的影响,实验的现象非常明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非常鲜明。容易使学生信服,对于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课件把一些不易观察到的物理现象或是物理过程展现给学生看。例如: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由于发生弹性形变和恢复形变的时间非常短,学生不易观察,课件就能够让学生较好地观察这一过程。再比如:日食、月食的成因,分子的运动,导体容易导电与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等都可以通过课件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充分利用身边的材料改进实验。例如“导体和绝缘体”一节中,我先是让学生思考设计一个电路来检测哪些物质是导体哪些物质是绝缘体,当检测到水、人体、铅笔芯(较长的)时,小灯泡不发光,于是先把它们归为绝缘体。之后,我指着那堆导体问:这些物体一定都是导体吗?(是)又指着那堆绝缘体问:这里面一定都不能导电吗?马上就有学生说:不一定,有可能是电流太小了,小灯泡不会发光而已。此时我就给学生介绍了我自己去买的发光二极管的特点,发光二极管被作为各种用电器的指示灯,学生很容易理解只要很小的电流就可以使它发光。于是我又用发光二极管检测了一遍,学生自己得出了人体、水、石墨是导体。也体会到了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

4、努力提高实验现象的可见度。例如:在演示实验时,升高实验台,实物投影仪的利用,利用一些手段把微小的实验现象进行放大都是提高实验现象可见度的好办法。

三、创设情境,注重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导入学习新知识。

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自主性学习活动。创设情境,精彩导入尤为重要。从课堂座位的安排、纪律的制定、教室的布置到纯正的普通话、优美的语言和各种教学情境的准备等,这一切无不影响着探究教学的气氛和效果。例如:可以突破传统教室的课桌布局,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形成开放性结构,便于学生们交流合作;整堂课不受约束,学生可自主学习、自由讨论、举手发言,无须起立等等。教学《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先播放各种各样学生熟悉的声音,再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发出声音,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在这样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学生们满怀兴趣地通过仔细的观察、身体的触摸,去感知发声体的振动,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深刻领会物体发声的原理。再者多采用对比教学,归类教学,使学生即能够更好地掌握新知识又能够复习旧知识,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辨别事物间更加细微的差异的能力。增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实践表明,新课程的实施中,创设情境,精彩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能如磁石一般吸引住学生,并快速地将师生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进科学探究中来。所以在新课的教学中,采用以旧导新,新旧对比,即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更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又能够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和培养。

四、教师应循序渐进,开展探究教学。教会学生学习和总结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验教学之初,我们往往会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指导过度,则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另一方面,若教师若指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和学习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两者仿佛形成了一个“解不开”的“结”。如何处理教师指导和开放式教学之间的关系呢?如何在教学过程开放的同时尽量减少探究活动的盲目和无序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展开“课题”研究,在一线不断的教学尝试中,集体攻关,初步摸索出以下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首先教学方法上“循环探究,逐步深入”。先将新课内容划分为几个大问题,再将每一个大问题分为若干个环环相扣的小问题。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教学形成一个先散后聚,不断聚散交替的循环探究过程。同时将探究教学的相关内容延伸至课外。比如:对学生而言,可以提前布置学生先预习新课,“简阅课文”“查询资料”“自制自带实验器具”等,将课堂上没有探究完的内容带至课外,课后布置学生写“探究报告”和“学习心得”等;对教师而言,课前认真备课,课中用心教学,积极应对随机出现的课堂情况,课后撰写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这一切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究学习任务的扎实完成,也有利于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学,发展自我。其次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自己在探究活动中应该要干什么事,明确自己的目的,教师也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学生一些方向性的提示,但这些提示应区别于我们传统实验课中的“实验步骤”。要有效地防止和避免学生随意玩耍实验器材、手足无措等现象的发生。教学在“形散而神聚”中有条不紊地进行。再次,在教学理念上“淡化概念的严整性”。物理学科概念的严整性有时反而是学生探究学习的“障碍”,大多数学生会觉得非常困难,因此而产生为难情绪。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提出在教学中“淡化概念的严整性”,降低探究学习的难度。最后教学结束后“开展问卷调查”,及时地沟通师生间的需求,使进一步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和指向性。

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思维能力。初中物理教材中并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但又可以说整本教科书都在讲述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教材在讲述物理概念、定律、公式时,就是按物理学科解决问题的步骤在进行。即一般是先提出问题再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分析、概括总结等步骤进行的。在教学中通过对知识的学习,指导学生体会学习物理的方法,体会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发展过程,体会前人的思维成果,在学习继承前人思维成果的同时,锻炼和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加强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在总复习中,要时刻注意“信息反馈”。正如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说:“有效行为必须由某种反馈过程来提供信息,看它是否达到预定目标,最简单的反馈是检验任务的成功或失败。”通过反馈信息来了解已设计的教学内容与预期目的是否符合,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掌握。所以我在每个阶段复习教学中,除了注意来自学生方面各式各样的反馈信息外,还特别重视每次测验和考试的信息反馈。坚持做到按时、按量、按评分标准,科学分析试卷,评价试卷,并注意各层次的学生学习状况和掌握知识的程度。要求学生对测验情况进行知识点、面、掌握情况及学习上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寻找存在不足的原因。教师做好统计工作,找出教学上的弱点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对不足之处立即查漏补缺。这样才能使实际掌握情况与预订的教学目标更吻合,尤其要对后进生加强辅导、关心、鼓励,及时表扬他们,哪怕是一点滴的进步,充分肯定他们。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大面积地有质有量地提高学习成绩。

六、指导学生记忆的方法

篇5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网络化;个性化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教育领域应用日趋广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网络教学系统,能使以往靠多种设备、技术才能实现的课堂多媒体教学集计算机于一身,并能与现代通讯设备形成网络,构成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系统。特别是高职院校有关模块化教学的深入应用,多媒体教学显得越来越重要。多媒体教学系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系统,它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能产生生动活泼的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记忆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表现力、参与性、重视力和受控性强的特点,既能达到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实现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的目的。

20世纪末,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随着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水平已成为各类学校所关注的大事,把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流。

1 多媒体教学的基础知识

1.1 定义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1.2 多媒体教学的特征

(1)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编写适用于教学的课件。

(2)交互性。交互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3)形象性、直观性。由于采用了多种媒体信息的教学,如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使教学内容有了动态展示,形象解说以及直观表达,为提高教学效果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4)创造性、灵活性。多媒体教学向教师提供了一种易于使用的工作平台,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库,教师可以运用电子备课系统自己开发课件,选择自己所需的声音,视频等,制作相应的模型,模拟实验等,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手段更加灵活。

2 多媒体教学如何实现个性化

采用多媒体教学,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当代教育软件,解决教育教学上用传统和常规的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但不管是多媒体教学还是多媒体网络教学,它们都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软件(又称cai课件)。

cai课件可以构造一种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融入其中,配合新颖多样的素材,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观,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最艰涩抽象的理论。传统教学中似乎言之无物、开发较难的一堂课,如果辅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令人耳目一新,别有一番创意。

2.1 多媒体带来的个性化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方式的改进已使很多学校安装了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学既丰富了老师的教学手段,也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

(1)视觉感受更新奇。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课本内容,在一些课上经常会用到计算机来播放短片,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前播放视频时,画面不清晰,也不够亮丽,坐在角落里的学生看不清。使用多媒体“中枢”后,视频的输出效果非常清晰美妙,不仅让各个角落的学生都能大饱眼福,还经常激发起学生们的联想和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2)操作更随心所欲。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案中的红外自学功能后,上课过程中轻按遥控器即可切换各种设备,省去了调节投影机的麻烦。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连动程序控制,只需一键切换就能完全成功。

(3)视频展台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可以展示实物、文件、实验过程等等。以前由于没有视频展台,观看整个实验过程只是坐在前排学生的专利,后面的学生只能望而兴叹。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案,就可以将实验放在视频展台上进行,并通过投影机来实现大屏幕演示,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观看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加深他们对实验的理解,更加完美了教学效果。

2.2 如何实现多媒体个性化教学

(1)运用主页界面设计,使知识框架清晰化。一个课件如果叙述一堂完整的课,犹如一个完整的教案,体现全部教学设计。在课件一开始,制作一个精巧别致的主页,将所要阐述的知识点形成几个知识模块,即以近似目录的形式使知识系统化、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清晰化。刻意雕琢的界面,复杂曲折的交互设计,虽然在制作课件时要花费不少精力,但通过这个界面可以灵活导航到下一步学习层面,激发学习者的探索欲,既循序渐进,又纵横贯穿,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办到的,也是cai教学的一大风格。

(2)运用软件强大的交互功能,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cai课件中大量交互功能的应用,实现了学习者与计算机之间的对话,就象一支无形的魔棒,引导学生探索未知,主动学习新知,使得教师、学生、计算机三位一体,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一人“满堂灌”的枯燥单一,教师只是在恰当的时候发问、提醒、点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习气氛的营造者。所以,教师在开发cai课件时,要尽量多使用交互,这等于是抓住机会对学习者提问、引导,不失时机地吊吊学习者的胃口,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动画模拟实际过程,让瞬间真实体现。运用动画是制作演示型课件的拿手工具,学生对于动态的视觉印象总是特别深刻,所以在cai课件中插入一些动画和视频文件,就可以动静有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真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求真务实精神。动画或视频的制作编辑既可以从素材库中提取,也可以借助软件轻松完成,只要制作者平时留心钻研,一定可以制作出生动的动画效果,从而丰富活跃多媒体课堂。

(4)运用多种传播媒体,抓住学生注意力。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精力逐渐疲惫的老师,都会让学生的听课效果难以长时间维持。而依靠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加入丰富多彩的声音效果、变形文字、图片欣赏、动画模拟……都可以不断刺激学生的视听感观,适时出现焕然一新、峰回路转的感觉,把已经疲劳的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迅速拉回课堂,遵循“刺激—反应—疲劳—再刺激—再反应”的科学路线,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果,活跃了课堂气氛。比如在标题的出现上,可以以动态文字的形式,伴随悦耳的提示音乐,甚至做个反复播放、纯属点缀的小动画,不仅马上使课件形式增色,更重要的是在该处提醒了学生的注意,所以这些多媒体手段并非多余。

(5)创造独特的课件风格,突出个性化教学。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各个学科的教学软件成品,但是其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即每个教学软件成品只能代表某一种教学思路,所针对的是理想中的学生,因而就不可能符合各个教师的教学策略和班级情况。在使用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体现出来,老师和学生都显得十分被动和勉强。每个教师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教学优势和特点,将这些体现在他的课件中,成为课件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才能使教师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所以个性化设计应当成为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所追求的目标,这样的课件更有针对性,更加新颖。而突出个性化就要求cai课件在总体设计上不落俗套、简约大方;在细节处理上精炼别致,融入个性化的教学思想,针对本班学生的理解弱处设 (6)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性。要实现个性化教学,学习环境至关重要,而情境是学习环境中重要的要素。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有利于学生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播放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的录像、录音、参与社会实践,向学生提供网络的丰富的学习资源等等,凡是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境,都属于情境创设的范畴。情境创设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易帮助学习者对知识的同化与顺应。

(7)实施网络化教学,体现个性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依托网络,发挥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实现网络教学,而网络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个性化教育。在网络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呈现给学生的网络教学内容个性化,显示的页面样式个性化,并有个性化的学习指导。这样学生在独自地网络学习中不会盲目学习,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3 多媒体教学的前景展望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施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认知、思维和创造等诸多能力,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同时也成为自己提高教学水平的途径。因此可以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正向着网络化、智能化、趣味化、个性化发展。

(1)网络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环境多种多样。从应用地点来看,有学校教室(包括多媒体演示教室等)、办公室、师生家里以及其他场合(如广场等);从软件的运行环境来看,有单机(如普通的pc、广场演示用的触摸屏电脑)和网络(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其向网络化发展的趋势,是在这五彩缤纷的应用环境下孕育出来的。

(2)智能化。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性活动,其效果受教师水平、学生素质、教材内容等多方面影响,因而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一样,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受教育的对象,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因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也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如演示型、练习型、游戏型、模拟型、学习型等种类。但是,不论哪种类型,任何一个软件都有适应面的问题。适应面广的软件,能让不同的人在多种场合下使用;适应面窄的软件,要么只能让特定的人(如制作者本人)使用,要么只能在特定的情形下使用,甚至只能在特定的情形下由特定的人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智能化能有效加宽其适应面。

(3)趣味化。媒体手段与常规教学方式的平滑衔接,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表现在课堂上学生良好的接受状态和积极的参与欲望。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提高了教学密度和效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许多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音效、画面呈现、动画情节等方面的设计中,注意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内在积极因素,使得教学过程富有趣味和吸引力。这有利于计算机的教育教学功能的实现。

(4)个性化。“做出新意、用出特色”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个性化的精髓所在。目前在软件市场上几乎找不到十分成功的产品,就是因为软件市场现有的产品都是针对教学内容创作,而没有同时针对使用软件的教师的具体情况和学习者的个体状况来设计制作,因而不能受到师生们的普遍欢迎。有人说电脑是私人化的高级工具,那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是否也能“私人化”,即能适应使用者的需要,就像专门为“我”而作的一样呢?这就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个性化。

在教育信息化的今天,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充分挖掘学校资源,激发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立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良好的学与教关系,进行研究性学习,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佳化。得以实现发展性学习,这是现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学与教的一大特色。

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计算机会由支持知识灌输的教学媒体设计转变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的设计;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会进一步发展到网络学习,使学习者在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上有了充分的自主选择余地,实现互助式学习和个体化学习,使教育社会化、学习生活化,突破大学与社会的藩篱,带动大学与大学之间,大学与企业、社区间的互动与合作,从而达到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的教育的最高理想。

参考文献

[1]韩保来.多媒体教学:教学网络化、电脑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2]陆润民.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许华虎.多媒体应用系统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4]吴渝.对高职院校 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32).

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当前,教学的侧重点应该在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上,因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而不是只掌握知识不会解决科研问题的书呆子,而教学的主战场是课堂,学生的科学素养有没有培养出来,关键在于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了什么,但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又与老师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无疑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角色,它把持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安排着各种学习活动,假如教师能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措施,那么,课堂的教学质量就会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就能得到比较好的培养。那么,在具体的物理教学中,怎样做好课堂教学的优化呢?我在此谈点个人的体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老师与学生同处在课堂里,师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角,老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是忽视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的,总以为老师教好书,学生认真学习就行了,甚至某些人认为老师记不住学生的名字都没有关系,只要老师将需要讲解的知识讲完就行了。假如真的像这样的话,那就不要老师好了,请个会放教学录像的人就行了,向学生放放教学录像就解决学生学习问题了!事实上,老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仅相互传递着知识,还进行着感情的交流。每个人都有情感,而这个情感的作用又非常的大,假如师生关系良好,学生就因为喜欢老师而愿意配合老师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假如师生关系不好,即使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再完美,学生也不愿意参与,最多应付一下而已。可见,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优化教学必须要认真的考虑师生关系,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想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不现实的。为了能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要主动的接近学生,让学生感觉老师是容易亲近的。在平时辅导的时候,除了辅导知识以外,还要抽点时间与学生聊聊家常,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是很关心自己的。师生关系亲密了,老师也自然能了解到学生的爱好与需要,从而能设计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教案来,进而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优化教学的导入

教学导入是教学的起点,如同万事的开头。大家知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没有良好的教学开端,想取得整节课的高质量的教学是很难的。一般说来,上课之初,学生的思维还处于下课时的松散状态,老师进入课堂后,他们的注意力并没有完全集中到课堂上来,假如没有好的教学导入,势必要耽误好几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每堂课的教学时间是固定的,今天耽误几分钟,明天再耽误几分钟,长时间下来会耽误很多宝贵的教学时间,因此,优化教学导入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初中学生的思维以形象见长,因此,在进行教学导入的时候,要重视具体、直观,其中以小实验最为合适。比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中,有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在一个电脑音响前,放了一些细纸条,当开启音乐的时候,问学生听见了什么?又看见了什么?然后再请几个学生来讲台前,亲手摸摸音箱,说说感受到了什么?这样的导入简短而有趣,不仅使学生的注意力立即聚集于课堂,还对知识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产生了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优化学习方式

新时期的教学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体验,尽管初中阶段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在物理学中早有定论,但学生通过问题的探索能掌握知识的获得方法,这个比死记忆学习要好很多倍。假如在实际的教学中,像传统的应试教学那样,老师直接将知识告诉给学生,也许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是加快了,但只能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知识的容器,就像书呆子一样,什么实际问题都解决不了,而未来社会各行各业需要的解决问题的人,并不需要只会背书的人。比如,在进行《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教学中,可以先请学生猜测一下有哪些因素。有的学生猜测是导线的粗细,因为导体如同马路,粗了就等于路宽了,行人就好走,所以导体越粗,电阻应该越小;有的学生猜测与长度有关,认为导体越长,电流在上面流动的时候损失越小;有的学生猜测导体的电阻还应该与材料有关,当然还有学生进行了其它因素的猜测。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猜测,与学生一起讨论确定需要选择的研究观点,舍去哪些不值得研究的观点。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的设计与实验的操作,实验完毕再请各小组汇报研究的结论。最后,师生共同完成总结与归纳。这样能使学生完整的体验到一个物理问题的探究过程。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遇到问题是好事,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优化巩固练习

学习物理离不开练习的巩固,课堂内有巩固练习,课外也有巩固练习。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物理巩固练习都是书面作业,不少老师还对学生进行大剂量的训练,很多题目是换汤不换药,反反复复的出现,严重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是新课程教学的当务之急,优化学生的作业是物理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其实,对于物理原理的掌握,未必需要做很多的书面作业,有时候可以做一些实验题,或者完成一些实践活动同样能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比如,学习了功率以后,可以请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测试一下自己登教学楼的功率,这样既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又能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使那些本来不太喜欢物理学习的人,也产生了很浓的学习兴趣。

总之,在新课程教学中,每个老师都有追求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欲望,如何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依靠的是观念的更新与措施的优化,而不是凭一腔热血去蛮干,假如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能积极的去探索新的路子,不断优化教学措施,那么就一定能有所收获,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徐子强.《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科技教育新报

篇7

2011年12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及云南省教育厅携手,在云南省腾冲市和景洪市实施了云南“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METRU)项目,旨在依托“县级教师支持服务体系”,探索实践语言和文化适切的教育学的理论和方法,使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获得专业发展和教学支持,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改善学业表现,获得优质的教育。同时,也为改善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积累可推广的经验。

一、什么是语言和文化适切的教育

语言和文化适切的教育,密切关注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学生已有的母语经验和知识,关注民族地区的文化内涵,通过适切的语言和文字,采取丰富、有效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提供必需的、多样的、方便的教育教学条件和资源,将儿童的社区、家庭和学校经验融合起来,保证每一个少数民族儿童获得有质量的教育。

1.语言和文化适切的教育是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回答

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化运动的产物,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社会意识、现代科学知识和素质的现代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和教师构成的多元文化并存现象,是学校中的不争事实。现代的学校教育体系,往往正是发挥了“对不同文化进行整合的功能,并通过这样的整合,使接受现代学校教育的个人,能够发展为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知识和现代生活方式的现代人”[2]。

需要考虑的是,现代化并非简单地去多元而成一体,在现代化的世界潮流和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中,如何处理多民族语言、文化与汉语、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教育项目遇到的理论困扰。

2.语言和文化适切的教育可以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儿童个体的认知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文化及身份的认同不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功能,但文化和语言关照有助于精确辨析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时的经验、认知结构及自然习得多样态的“母语”。“关照儿童的语言和文化经验,发展教师普遍能掌握的,切实针对少数民族认知、情感和语言特点的教育学是非常必要的。其中,适切的语言(文字)和与儿童经验相关的文化关照都是促进儿童认知、社会和情感发展的必要条件。”[3]

从教育学的角度,这回答了前述的问题,即:一方面,语言是儿童认知发展的资源,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儿童更好地发展认知能力,需要适切的语言,而不是身份标定和权力视角的语言,无论儿童是母语、第二语言还是通用语言(汉语);另一方面,教育需要了解和尊重儿童从家庭、民族、社区中所获得的原初文化,熟悉其中包含的认知特点和价值取向,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教学。

3.语言和文化适切的教育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爱生学校项目的深化

爱生学校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倡导高质量教育模式的一个样板,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为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广泛采取的措施。它倡导公平的理念,尊重儿童的权利,鼓励儿童参与和表达,强调建立健康、安全和有保护的学校环境,重视学习过程和结果的高质量[4]。自2001年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教育部合作实施了中国爱生学校项目,历经2006―2010、2011―2015、2016―2020三个周期,从教师培训、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发展到制定和颁布《中国爱生学校标准(试行稿)》及标准引领下的全方位学校教育质量改进试点,旨在使学校成为一个安全的、快乐的、全纳的、参与的场所。

爱生学校项目地区遍布中国西部各个省区,包括众多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实施的过程中,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积累了诸多实践经验,包括但不止于:(1)在当地工作时,需要重视和使用少数民族的口头和书面语言,可以用地方语言编写的灵活的地方性课程;(2)具有文化敏感性和相关性的教育材料,在项目中是有效果的;(3)参与式的方法是进行项目设计和实施的有效方法,而且应该鼓励儿童参与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监督;(4)能力建设是项目实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且需要充分发挥懂得当地语言的工作人员的作用。汇总这些经验发现,在少数民族地区,提供语言和文化适切的教育,是实施爱生学校项目的要求,也是项目内容的进一步深化。

二、为什么需要语言和文化适切的教育?

腾冲市和景洪市均位于云南省边陲,生活和居住着多个民族,其中的许多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及与语言相一致的文字。生活在这些地区的儿童,特别是少数民族儿童,其母语不是汉语,又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形态中。语言和文化的不适应,为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教学都带来极大的挑战。云南“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实施之初,当带着各种理论和假设走进两个项目县(市)的学校时,实际的情况却超出了预设,但有一条是不变的,当地各类利益群体(教育局领导、教师进修学校工作人员、学校校长、教师、家长及学生本人)对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关注,期待着项目能够改变现状。

1.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为什么低:三种不同的声音

在项目启动前,项目组初去景洪市时,提及当地少数民族(以傣族为例)的教育问题,听到了三种不同的声音。

第一种声音来自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学校校长和教师(以汉族为主)。他们认为少数民族学生不守纪律,学习成绩差,个人卫生习惯不好,指出是由于家长都忙着“种胶”“割胶”赚钱,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也不重视孩子的教育。

第二种声音来自当地的傣语教研员(也是致力于弘扬傣族文化的本民族精英)和承担傣语教学的教师。他们认为傣族学生并不比汉族学生智商低,学习成绩不好是因为傣族学生的汉语不好,应大力提倡以母语(傣语)为基础的双语教育(项目启动时,已有类似项目在当地实施),而且需要把傣族文化纳入学校课程(项目启动时,部分学校已有明确的傣族文化校本课程)。

第三种声音来自傣族的学生。当和他们交谈时,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这些学生面对外来陌生人的不自信,他们认为自己学习不好,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没有听老师的话”“笨”。

三种不同的声音,代表来自现代教育体系、本民族文化精英和学生个人的三种立场,对教育状况的描述与解释也有巨大差异,甚至存在冲突。如何设计项目以回应和平衡这三种立场之间的张力,是项目自始至终在不断思考和需要认真应对的问题。

2.少数民族学生的成绩差在哪里:两张成绩统计图

在项目的基线调研中,根据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数据,汇总形成了某县、某乡镇的汉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的语文和数学成绩统计图(见图1和图2)。可以看到,现有的考试成绩表明,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学科,少数民族的学生比汉族的学生成绩差;而且,随着年级的增高,数学成绩的差距逐渐增大[5]。

进一步分析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过程,少数民族学生从出生就处于母语的环境中,逐渐学会使用母语说话、交流,在这一成长过程中,也养成了母语的思维习惯。他们入学后,接触的是完全不同于童年母语的复杂的文字、发音和语法规则,始终处在需要熟悉和适应学校语言的阶段。

在语文课上,学生通常需要先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思维,然后在脑子里将学习材料翻译成汉语,最后想办法用汉语表达出来。然而,由于不同的语言存在差异,这种用本民族语学习汉语的方式有时并不成功。例如,在景洪,尽管西双版纳傣语的语序和汉语一样属于“主―谓―宾”语序,但无论是定语和状语的语序,还是宾语和补语,语序都有和汉语不同的情况,这样的话,用傣语的思维习惯写出来的汉语句子的语法顺序是不对的。

在数学课上,语言上的障碍就更加明显。学生对语言的不熟悉和数学符号的陌生,使得他们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不会将问题转换为数学计算式,这都会直接影响少数民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导致随着年级的升高,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的数学成绩差距逐渐增大。

3.少数民族学生的教师做了什么:一份调查结果

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中,相比于近十个民族的学生就读于同一个班级这样的事实,当地的学校教师仍是以汉族教师为主。以项目县的一个乡镇为例,一半以上的学生是少数民族学生,但少数民族教师的人数却不足20%。以傈僳族为例,30%的学生是傈僳族学生,但傈僳族教师却不足10%。多民族学生在同一个班级学习,每个学生带有各自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教师对学生语言和文化的陌生,再加上少数民族学生普遍成绩落后,使教师经常容易给少数民族学生贴上特定的“标签”。

项目基线调研的结果还指出,相较于汉族学生,各个少数民族的学生都有报告教师有偏见[6],如图3所示。

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适应学校环境时,一定需要求助于自己的母语和传统文化,对儿童来说,文化的背后是儿童所熟悉的生活,他们只有在自己熟悉的场域和经验的基础上,才能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教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了解,不能仅停留在民族的节日和仪式上所看到的文化,也不能将对学生的民族意识停留在民族身份上,更不能因为学生从属于少数民族就贴上各种“标签”。

教师的理解、引导、关注、期望与评价,可能会使一个学生成为好学生,也可能使一个学生成为差学生。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很多时候并不是先天智力上的差异导致学业失败,更多的是一种“标签效应”。他们在学校中长时间被忽视,经常得到的是教师的批评和公开的负面评价,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有可能成为学校中的学业不良群体。

三、如何实施语言和文化适切的教育

云南“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自2011年12月启动,至2015年12月结束,历时四年,覆盖景洪市的全部农村小学及腾冲市全部少数民族乡镇的小学,共190所,受益学生5万余名,教师2 800余名。

1.以儿童为中心,从理念到课堂

针对基线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项目将语言和文化适切的教育学理念具象为“目标―方法―支持三环互动”的项目目标和行动策略[7]。

首先,“第一环”将理念细化为学生发展的目标,说明:通过项目的实施,少数民族学生能够在语言与认知、文化与社会、身体与健康三个方面实现全面的发展。具体目标包括:(1)语言与认知方面,理解母语,并借助母语开始学校教育,能够发展母语和学校教学语言之间的沟通技能,实现数学和语文学科的学业表现得到改善。(2)社会和文化方面,学习和认同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传播与表达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并能够将学校生活与社区生活建立联系。

(3)身体与健康方面,需要享有充分体育和游戏的机会,学习民族体育和当地的游戏活动,并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其次,“第二环”针对目标提出教师教育及教学的方法,指明:为了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实现上述目标,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具体包括:(1)针对语言和认知发展,了解学生的母语及掌握情况,掌握有效地评估学生语言掌握真实水平的能力,在数学和语文课上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发展学生多种方式的沟通技能。(2)针对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发展,指导学生参与开发乡土教材,在课堂中实施乡土教材,并鼓励建立社区参与学校乡土教材开发和实施机制。(3)针对身体和健康方面,组织体育活动,发掘民族体育活动和本地儿童喜欢的游戏活动,促进洗手、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习惯养成。

最后,依托“教师支持服务体系”,项目县成立县―乡两级导师团队。“第三环”指明为了帮助教师掌握这些方法,导师需要为教师提供哪些支持。“第二环”和“第三环”的内容共同构成项目实施的“术”的部分。三环之外,来自教育管理部门的支持、专家的技术指导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环境,丰满这一通过教师支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生态系统。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第二环”和“第三环”中的内容和方法,由国家级专家队伍和导师及一线教师共同合作,在实践过程中丰富完善和生成,并通过项目培训教材和典型案例集的方式实现固化。县/乡级导师是项目干预的首要对象,也是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核心。导师既是教师,又是全能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的专业人员,是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指导教师。县级导师定期走访学校,组织校本培训,通过咨询、分析、观察、师范与指导、反思与总结的方式,为一线教师携带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信息,传播丰富、有效的教学和教师培训经验(见图4、图5)。

2.循环设计培训内容,实现从观念到实践创新的转变

如何使教师真正地实现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一直是教师培训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云南“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的内容设计,采取循环渗透、逐级深入的方式,一步步地实现从觉察到实践创新。经过4年的项目实施,我们总结出觉察―态度―知识―行动―实验创新的五步实施过程。

(1)觉察,意识到有必要

在第一年的项目培训活动,项目并不是简单地给当地的导师和教师开办讲座,教授理论,而是设计和组织大量的参与式活动。例如,通过“七巧板”活动理解师生沟通,通过模拟英语学习环境感受语言给认知带来的不便,让项目地区的导师和教师意识到语言和文化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质量的影响,即这是个“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

(2)态度,相信能做到

变革真正能够实现,重要的不是要变,而是变革者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在第一年的项目培训中,就“第二环”中涉及的各种教学方法,项目采用示范和模仿的方式,如示范全身动作反应法的一个教学片断,让教师集体备课、模仿上课。在这之后,受训教师带着集体备课的教案回到学校或自己的课堂上模仿运用。在模仿的过程中,教师看到了这一方法带来的效果,学生喜欢,课堂活跃,学生能听明白,相信自己也能做到。

(3)知识,理解为什么这样做

建立在教师重视和信任的基础上,项目从第二年开始,系统地介绍了语言和文化适切教育学的理念和知识,包括各种教学方法背后的双语习得理论、多元文化理论等。经过模仿实践后的教师,不再排斥枯燥的说教式讲座,而是感受到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4)行动,在实践中坚持做

教师真正将这些内容和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时,当地的导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方面,在行动中的及时指导,为教师提供了贴心的支持;另一方面,项目推进的要求及在过程中通过征集最佳实践案例等活动,也激励了教师继续行动。

(5)实验,创新,基层教师变成项目的主人

三四年的项目实施,通过项目的评估和实地访问结果,我们看到了学校课堂中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之一是项目县把这个项目看成是自己的,与县里的各项教育改革“嫁接”,拓展项目活动范围。

四、语言和文化适切的教育项目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

项目实施4年以来,围绕团队建设、资源开发、经验积累和重心下移等方面,探索和尝试在少数民族地区依托“县级教师支持服务体系”实践“语言和文化适切的教育学”。这种以少数民族儿童的受教育权和质量为基础,以促进少数民族儿童全面发展为目标,以教师、导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多方联动为核心策略的项目实施方式,在课堂和各级教师/导师培训活动中,传递的不仅是多样的教学方法、适切的专业支持和充分参与的机会,更是对儿童发展的关注和尊重,并且验证了这样的假设: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质量问题,需要用也可以用教育教学的路径来解决,而不仅仅是经费和语言路径。

在实施过程中,项目特别强调以下原则[7]。(1)本土经验。在项目理念的引领下,无论是培训教材还是课堂教学实践,项目实施中的所有内容都源于项目县和项目学校的本土经验,源于本土,用于本土。(2)文化敏感性和尊重多元。相同的行为或言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一文化敏感性的观念贯穿始终,且无论是项目工作人员还是当地的教师和导师,都需要对当地的多元文化给予足够的包容和尊重。(3)基于结果的项目管理。从项目规划、项目设计、项目过程监测到项目效果评估,项目始终围绕着“三环”设计,在目标引导下实施基于结果的项目管理方法。(4)各方的积极参与。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积极参与,有效的项目实施同样需要来自各方的参与和反思,项目为教师和导师创造了这样的安全的、充分浸入和参与的体验及实践机会。(5)可衡量的、可持续和可复制的结果。无论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记录,还是教师培训机会的统计,项目所取得的每一个结果都努力实现可衡量的,并且通过精细记录项目实施过程,固化项目培训教材,结集项目典型案例,保障项目的可复制和可持续。

2015年5月在韩国仁川举办的世界教育论坛会上通过了《仁川宣言》,为世界教育未来15年的发展设定了“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这一愿景[8],并在2015年11月通过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中提出了2030总体议程的具体目标和策略。受人文主义教育与发展观的启发,新议程以权利为基石,以人权和尊严、社会公正、全纳、保护的原则为构建基础,同时兼顾文化、语言和种族的多样性,共同承担责任与问责,并进一步指出,教育是公共利益,是基本的人权,也是保障其他权利得以实现的基础[9]。应对这一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议程,无论是在两个项目县,还是在类似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语言和文化适切的教育学都可以被借鉴和应用,真正实现让少数民族儿童享有高质量的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结果。

参考文献:

[1]UNESCO.The Dakar Framework for Action. Education for All: Meeting Our Collective Commitments[M].2000.http:///education/efa/fr/ed_for_all/dakfram_eng.shtml.

[2]钱民辉.民族教育三疑三议论[J].西北民族研究,2004(3).

[3]郑新蓉.语言、文化与认知:少数民族学生教育质量若干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

[4]UNICEF. Child Friendly School Manual, 2009.

http:///cfs/files/CFS_FinEd_E_web_final_15_4_13.pdf.

[5][6]云南“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组.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云南“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基线调研报告[R].2012.

[7]UNICEF. Yunnan METRU project 2012 annual progress report, internal document, Dec. 2012.

篇8

 

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对比了在线课程与传统面授课程之间的差异。并以提高高等教育院校学生知识水平和教学水平为目标,研究了我国在开展和实施在线课程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随着我国高速计算机网络和音频视频传输技术的发展,在线课程及大规模开放型在线课程(MOOC)这一新型的授课方式正方兴未艾。新兴的在线课程与传统的面授课程孰优孰劣的争论正在被更多的教育者和学生甚至被学生家长广泛关注,并进行着有益的讨论。同时这也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为了更进一步深入研究,教育部于2013年12月批准清华大学成立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可见这是一项值得各方面思考和研究的课题。所有参加探讨的人和关注者的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在进一步探索在线教育怎样发展才是最适合我国国情与现状的。为此我们在这里提供一些资料供研讨时参考。

 

据美国教育部在2013年初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有69%的美国高校将在线教育视为该校长期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十年前,这个比例还不足50%。2012年首次修读在线课程的大学生的人数增加了57万。高等院校中,至少修读一门在线课程的学生总数达到了前所未有的670万,占全美高校在校生的32%[1]。然而,根据2012年美国对高校教学主管所做的调查报告显示:认同在线教育的价值与合理性的教师仅占总教师人数的30.2%[1]。这个比例在2002—2012这10年间,从未超过三分之一,并且这两年还有继续下降的趋势。这表明在线课程在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心中仍旧存在一定疑虑。

 

一、美国在线课程中出现的问题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美国的在线教育仍旧凸显出一些棘手的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在线课程缺乏必要的师生互动。正如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的Mark Edmundson教授所指出的:教师可以在面授的过程中实时观察学生的表现,从而不断地在课堂上微调授课的内容[2]。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感受到学生在一个关键知识点上难以理解。那么,他会马上举出更多的例子。而在在线课堂上,视频画面显示台下坐着满课堂学生,而注册上线听课的学生与视频画面上的学生不可能是同一批学生,也就是说线下学生和线上学生可能存在差异,而差异可能是方方面面的,甚至是巨大的。由于线上课堂教师无法通过课堂互动来了解受众的平均水平、兴趣点和接受程度,也无从对课程进行进一步的改进,这可能会造成效率不高。尽管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辅助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

 

但教师在回复邮件的时候仅能通过文字与个别学生进行十分有限的互动,失去了在课堂上与学生整体面对面的交流。而面对面的交流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升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教学手段。特别是针对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位教育,应是名副其实的精英教育,而精英教育是要“私人定制”的,也就是说只有针对性特别强才有实效。而线上教师难以对学生整体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因而难以提升教学质量。

 

2.在线课程无法提供必要的进度保证。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的Colleen Donovan教授指出:即便是在著名的大学中,由于在线课程缺乏积极的监督与激励,学生在期末临时突击听课的状况十分普遍并且还在蔓延[3]。和面授课堂相比,通常网络课堂允许学生按自由的时间表参与课程的学习。的确,这在一定程度上充分给予了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段去听课的权利,但更为严重的不良后果是:由于缺乏对学习进度的监督,许多学生,特别是学习成绩偏低,本身自控力不强的学生便不再按照课程推荐的学习进度去听课[4]。相比之下,面授的课程进度由教师掌控,学生只要按时来课堂听讲,授课进度是完全有保证的。

 

3.相对传统课程,学生通过在线课程学习所获得的成绩可能更低。为了对比传统授课方式和在线授课的效果,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David Figlio教授在《微观经济学》这门课上设计并设施了一次比较实验。实验中,随机将参与的学生分为面授组和在线授课组进行对比。实验在同一个学期实施,采用相同的授课教师。在线课程的视频采用的是面授课程的同步录像,因此可以保证同样的授课内容。两次的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也采用相同的试卷。通过一个学期的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同样的试卷,参加面授的学生的成绩要比参加网络授课的学生的成绩平均高出0.5分(5分制)。实验结果还指出,特别是对一些弱势群体,不同的授课方式造成的成绩差异更大。实验结果中显示在线授课组中拉美裔的学生的成绩比面授组拉美裔的学生的成绩平均要低1分(5分制)[5]。尽管这仅是一次实验的结果,普遍情况需要更多的实验去证明。但这是目前为数不多的通过随机派选学生的方式进行的在线课堂与面授课堂针对同一门课,同一时期的对比实验。这项实验结果的发表在美国教育界也产生了震动。

 

4.在线课堂增加了著作权侵害的危险。随着在线课程的大范围普及和开展,各种对课程内容著作权的侵害变得更加容易和普遍。为了规范在线教育对著作权的合理使用,美国于2002年11月颁布了《技术、教育和版权协调法案》(Technology,Education and Copyright Harmonization Act,简称TEACH Act)。该法案对1976年颁布的《版权法》中针对以教学为目的对文字、声音和影像著作的使用权利扩展至在线教育领域。同时也对在线教育中使用他人著作的范畴进行了明确的限定[6]。

 

例如:该协调法案明确教学内容的传播对象仅限于正式在校注册的学生。相比之下,我国《著作权法》并没有针对在线教育有相似的规范。而这些在线教育资料通过相关人员,被广泛地传播至互联网上。主要包括:课程的视频、课件、视听资料、试题、参考资料等。由于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查制度,其他互联网用户可以非常方便地对以上这些很可能侵犯了教师个人和学校集体的著作权的文献进行下载、复制,甚至再次分发。

 

二、对我国高校开展在线课程的启示

 

与美国相比,我国在开展在线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上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我们依然可以借鉴其宝贵经验。在高校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网络化在线教育背景下,上述问题将很可能同样会出现,我们应对其加以注意并提前采取措施进行规避,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

 

1.积极开展面授与在线课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由于在线课程和传统面对面的教学课堂在“教”与“学”的交流与互动上存在质的差异,因此用在线课堂全面替代传统面授课堂是不可取的,特别是对于以培养高精尖研究型人才为任务的“985”、“211”层次的大学是不适合的。另一方面,网络课堂独有的某些优势又是传统课堂无法比拟的。如学生听课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更丰富的音视频资料进行学习;学生可以随时对课件和授课视频等资料进行反复播放;等等。因此,在线课堂应成为传统课堂良好的补充。一方面,对于那些感到课堂内容“吃不饱”的尖子生,可以学习在线课堂上更多的扩展知识,从而对课程内容进一步深化理解。另一方面,对那些基础薄弱、能力欠缺、感觉面授课堂“跟不上”的同学,通过在线课堂,可以对面授内容进行“回看”,这样多次反复的理解,有助于弥补面授课堂上造成的脱节。

 

2.增加在线课程授课情况的跟踪和管理。对于授课者来说,绝不能将在线课程看作是讲一次,录一次,再不必操心,“一劳永逸”的事。美国教育部2013年公布的调查数据表明:2012年,有44.6%的学术带头人认为参与在线课程教学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比传统课程要多。这个数值比在2006年调查的结果高出3.2%。被调查对象中,感到参与在线课程教学比传统课程教学要轻松的比例只有9.7%[1]。因而,若简单地认为开展在线课堂会降低教师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工作量,是十分偏颇的。以回复学生提问这项工作为例,对于传统课堂,通常教师会安排每周1~2次的固定答疑时间,其他时间教师不必费心。而对在线课堂,学生随时都可以提问。按照自1983年就开始开展在线课程的美国诺瓦东南大学(Nova Southeastern University)的规定,教师需要在24小时内回复学生的邮件,最迟不能超过48小时[7]。

 

那么,这就意味着教师就需要为随时回答学生提问做好准备。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对于学生参与在线课程的进度要能够做到实时监督。不同于面授课堂,缺乏激励和监督的在线课程会使大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压力[8]。教师应该在学生参与在线课程的整个过程中,按照周和月、期中和期末等不同的时间点,规定学生需要完成的进度。充分利用作业、报告、测验、讨论等形式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学习状况加以了解和核实。对于跟不上进度的学生,要严格督促,并勒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足差距。

 

3.分层次、分对象、分性质地开展在线课程的授课。同一所学校对于不同层次的课程要分配不同的在线教学学时比例。例如,对于工科院校,一些以扩展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为目的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可以相对提高其在线教学学时的比例。但对于某些实践环节,学生不动手,仅凭文字和视频难以掌握和提高真实的动手能力,必须严格限制在线教学的课时,以免造成学生仅会“纸上谈兵”的恶果[9]。

 

同一门课程,对于基础薄弱、成绩差的学生,应限制其选择在线课程的比例。因为往往对于这些学生,自控力通常较低,他们参加在线课程的效果难以保证,因此学校应从培养学生为出发点进行全盘考虑,尽力保证其在传统课堂的这种密切监督的方式下学习。对于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尖子生的教育,应更多地考虑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并且,有条件的学校应把个性化教学开展至更低的年级[10]。例如:北京工业大学电控学院就对电子信息工程实验班专业的学生开展了一对一导师制度。学院为每一名实验班的学生自一年级入学起就配备了导师。导师不仅在课程上对学生进行指导,而且多层次地对学生的思想、学习目标、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开展教育和督促,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2013年,实验班的读研的比例(包括国内和出国读研)高达46.5%。

 

4.培养学生版权意识,从技术上限制含有版权的资料无限传播。我国社会的版权意识普遍较为淡薄,这种影响已渗入高等院校,使得在高校中侵犯著作权的状况十分常见。一方面,一般民众对侵权行为的默认态度使学生没有形成应有的尊重著作权,维护著作权的意识[11]。另一方面,网络资源的大范围使用,部分学生为了获得网络上虚拟的“信誉”和“积分”大肆上传、复制、分享众多有版权的资料。例如,在百度文库上,可以很容易地搜索到各个高校的各类课件、课程教案、习题和试卷。这些资料绝大部分是没有经过原作者授权的。在线课程的推广也造成许多名师的教学视频在各种论坛里传播。甚至有些参与课程的学生为了达到自己“收藏”的目的,私自通过“屏幕录像”等技术对含有版权保护的内容进行复制,并通过所在的网络群等途径进行传播。这些行为都严重伤害了原作者和出版单位的著作权益。

 

因此,我国应当通过进一步推广数字水印等加密技术,应用这些技术对在线课堂的内容严格地加以保护。修订《著作权法》并明确在线教育的特殊使用范畴,对著作权在该领域的使用和传播范围加以规范,以维护著作权所有人的利益。同时对侵犯版权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防止教学资料的无限制传播。

 

总而言之,我国在努力推广在线课程,加大推进在线教育力度的同时,也要注重研究在线教育可能产生的副作用。通过借鉴西方的经验,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和规范,使在线课堂与传统面授课堂相得益彰,使更多的高校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因其收益,共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各自应有的贡献。

篇9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资源;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建设;信息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160-01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课题建设的实施背景

在科技腾飞的今天,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正在引发各种深层的变革,从而加速了人类迈向信息社会的步伐。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更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数字化信息时代,除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兴的网络媒体日益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方式。截止2007年9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72亿,互联网使用中的“网络教育”功能使用率达24%。信息技术、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让教师、学生通过讨论、合作、竞争等形式完成一个确定的学习任务,并创造实现世界范围内共同协作的可能性。在计算机网络的连接下,全球正成为一个开放式的庞大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将迎来数字信息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充分利用新技术所提供的巨大潜力来构建21世纪的职业教育模式,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共同问题,我们要认真对待解决,为技能人才培养而奠定基础。根据国家当前政策,硬件设施建设初见成效,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共享和实施应用成为目前的重点。

为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推进网络化,数字化资源进程。为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技术,进一步推进我国的职业学校改革,为探索适应未来信息社会要求的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为在全球化进程中进一步增强我国职业校的竞争力,国家特提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共享规划方案”,扎扎实实地做好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新型的网络文化学习氛围。

二、数字化教学资源课题建设的内涵意义

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技术支撑。将教育教学课题资源的信息化,并实现数字化资源信息的管理方式和沟通传播方式,从而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计算机及网络设施是建设数字化资源共享的前提基础。数字化资源将渗透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以及学校社区服务等各个领域中,整个工作围绕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环境的探索而展开。其深层意义在于构建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在职业教学中符合教育多元化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可进行知识的更新与拓展、扩大课堂容量有辅助教学作用。在教学模式上,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有助于分层教学与个性化学习,分享专家经验,共建精品立体化课程资源, 弥补师资不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教学管理中,实施学分制管理,还可弥补实训实习基地不足,促进资源共享,实现教育公平的目的。

三、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分析与评价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充分体现数字化教学与数字化学习的需求特点.建成后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讲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学习模式;可以支持师生间畅通无阻的交流与协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强、共享性强、容量大、资源类丰富、形式多样、技术先进等网络化优点。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服务应用于各个教学与学习环节。数字化教学资源系统主要包括精品课程资源、通用主题素材资源、教研科研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群落网站等。

(一)精品课程资源

精品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文化基础课类和专业课类资源,每个课程资源包含有标准化课件,考试题、视频授课、PPT电子教案、教学案例、模拟仿真、实训操作、竞赛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及网络课程研发等配套资源。本资源能够在“管理信息系统”、“通用主题素材”项目相应的软件平台管理下使用。教师可以方便地从多媒体素材库中查找、调用各类素材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还可以在上课时.通过网络直接调用某一图片、声音、动画、片段型视频素材直接用于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前与课后通过校园网系统,查阅、观看或下载各类素材资源进行自主性学习。

(二)通用主题素材资源

通用主题素材资源是将精品课程资源类项目研发的行业标准库、实训项目库、教学教改案例库、技能考核试题库、技能竞赛方案库等资源,以及通过征集、整合等方式获得的资源,汇聚纳入到“通用主题素材资源管理平台软件”统一管理,提供公共查询检索服务。

(三)教研科研信息资源

教研科研信息资源包括: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库、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库、职业教育学术论文库、职业教育办学经验库、职业教育专家人才库等信息,由统一的“教研科研信息管理平台”负责资源入库、浏览查询。职业学校可以通过管理平台软件和资源装备到校内网上,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云服务平台获取资源和服务。

(四)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包含有职业学校教务管理平台、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学校行政管理平台、校企合作管理平台、工学结合管理平台等、学徒制质量监测系统、课件制作工具,作为职业学校数字化校园核心应用软件支撑平台或重要应用软件。

(五)专业群落网站

在特点产业对应的专业群落,收集、和共享行业信息、相关企业经营、职业岗位变化、技术进步和工艺革新等方面的国内外前沿信息,为本类型学校的专业调整、课程改革和教材应用创新提供信息支持。职业学校师生通过互联网访问网站获取信息服务。

通过数字化资源课题共建共享架起了教师、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平台。实现对教师资源的积累和沉淀,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快速提高。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策略,为教学改革提供政策参考。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师生提供丰富教学内容,无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事情,都可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

四、结束语

职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实施,实质上是为教师、学生创造了开放性、多样性、内容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中心。依托网络平台共享。利用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开展形式多样、效果良好的数字化学习与教学,使我们的知识更加先进,更加规范与标准。所以建设好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10

肖艳执教的《欢庆丰收》(教案刊登在《中国音乐教育》2009年第1期)是一节以黑龙江地区满族民歌为主要教学内容的音乐课,曾在2008年东北三省新课程教学观摩与交流大会上展示。这节课体现了教师在课改理念的指导下,对本地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教学资源的挖掘、利用和整合,像《跳竹竿》、《东北好》、《青青竹子会唱歌》等一些课例一样,在充分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和探索。

一、民族民间音乐教学即地方课程

教学的现状及意义

曾在欧洲一所学校看到这样一幅场景:在来自五大洲的十几个孩子组成的一个班级里,教师一开始先让孩子们演唱自己家乡的歌,通过歌声介绍自己从哪里来、属于哪个民族、代表了哪一个国家,以唱歌这种方式来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如果问我们的学生,知道自己家乡的歌吗?能不能通过演唱家乡的歌来介绍自己?相信,很多学生早已不知道也不会唱家乡的歌了。究其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是:多年来我国在文化教育、家庭社会等多方面都忽略了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问题;多数地方课程和乡土教材没有很好地开展和利用起来,有的地方还没有将当地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主要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内容;音乐教师大多缺乏对这方面音乐的认识和了解,一些家乡的民歌从未听过、唱过。

事实上,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教化作用是对人的本源的、根的教育,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占有独特的位置。所以,注重挖掘地方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在学校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作用,用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熏陶、感染学生,打动和唤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潜移默化地给他们打上民族音乐文化的烙印,使他们在熟悉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成长和家乡的变化、祖国的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并通过保护、挖掘、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推动社会主义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使学生真正成为有着民族音乐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总结有效的方法策略,做好地方课程。

形成地方音乐优秀教学系列案例

课程改革以来,各地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教学研究上有了较快发展,很多省市与国家级专业音乐出版社合作,把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音乐内容融入教材之中,使教师有了可参照的地方教材。在教学上也做出了很多可喜的尝试,一些地方课程的研究课在全国教学比赛中,崭露头角,有了良好的开端。

真正要上好一节民族民间音乐内容的课,教师在课外需要付出很多艰辛的劳动、补充学习很多的东西。诸如,要全面了解地方的民俗历史、音乐文化,体验音乐作品的风格韵味;还要结合学生特点,组合、筛选教学内容,掌握进入音乐知识学习和介绍民俗常识的合适契机,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模式;以及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教学的有效性等等。

为真正让学生品味、体验到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风格特色,我们一方面需要呼吁社会力量的支持,帮助教师配备地方特色的音像资料、音响设备,培训教师提高承担教学任务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可在各地骨干教师队伍中,将收集到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教学的优秀案例系列化,总结有效的方法策略,帮助、引导教师克服困难,共同上好20%的地方课程。

现以《欢庆丰收》为例,总结以下四个方面的方法策略,为进行地方课程研究与教学的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

1、依据自身的优势,结合本地特色,准确把握、演绎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

准确把握地方民族民间音乐风格,完美演绎乡土教材音乐内容,原汁原味地表现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到、感受到民族民间音乐的美,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教师理解、表现能力及二度创作水平的考验。

每个教师都要努力学习和研究所讲授的音乐内容,揣摩、掌握其风格特点,做到字正腔圆地范唱,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所以,教师要把提高自己放在第一位,重视感受、体验、表现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这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欢庆丰收》一课的执教者肖艳,起初是带着家乡人要唱好家乡歌的愿望,利用家乡阿城是满族发祥地之一的有利条件,努力学习、武装自己,并充分利用网络搜集民俗文化常识,下载音乐、图片等资料。为了满族歌曲范唱及伴奏音乐的完满制作,教师满怀着对满族音乐的喜爱与执著,多次赴满族乡采集音乐素材、座谈访问,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为了使范唱能够体现歌曲的韵味,教师唱歌给满族同胞,多次听取他们的意见,直至得到满族同胞的赞许。演唱风格上的严谨,使学生听到了韵味十足的满族歌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愿望,增强了学生对满族音乐的喜爱程度,拉近了学生与满族音乐的距离。良好的范唱和录音制作不仅成为了教学的一大亮点,而且为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通过教师韵味十足的范唱,使学生感受到歌曲《欢庆丰收》、《喜歌》的民族气息;结合满族音乐,通过教师富有情感的互动式介绍,使学生对满族服饰、游戏、舞蹈等民俗文化和历史等内容有了了解。在听、唱、看、舞、做等多种民族风格浓郁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对满族音乐的学习兴趣浓厚了;教师在反复学习、试讲过程中,越发增进了自身对满族音乐的热爱之情,甚至有了做满族音乐系列教学的良好愿望。

2、依据民族特色,筛选、组合音乐内容,采用情境主线贯串教学全过程。

体现每个地方民族的优秀音乐内容很多,用一个特定的情境进行贯串,利于学生进入情境之中感受体验音乐。内容选定后,教学设计可以考虑一条主线、多条辅线的贯串方式,使得音乐内容的选择有主次、知识的切入有先后、民俗文化的取舍有顺序,做到多而不乱、清晰顺畅。

《欢庆丰收》的设计就是教师选用、拓展了黑龙江地方课程教材内容,为音乐作品创设情境为主线,辅以知识技能、民俗常识两条辅线。教学中,三条线相互支撑、相辅相成。

这节课的设计首先考虑满族民歌的主题“庆丰收”,采用了“庆丰收”的情境主线贯串教学的每一个内容,如欣赏典型的满族音乐《太平年调》学跳空齐舞,演唱歌曲《欢庆丰收》,聆听《喜歌》练习满族游戏“赛威呼”(赛船),都采用了符合满族民俗生活的情景内容贯串,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表现和实践的愿望。

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很难浓缩在一节课完成,因此,根据音乐的内容,选择

学生能够接受的常识和接受的方式都很重要。

《欢庆丰收》一课是将每一个音乐内容贯串在民族特色的情境中:

听音乐,模仿坐马爬犁、敲击马蹄的节奏上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这里暗示学生,马曾是满族人民的交通工具。

欣赏《太平年调》,结合视频观看满族特点的空齐舞,观察服饰特点,模仿典型的“太平步”动作,使学生获得乐舞体验。

聆听《欢庆丰收》音乐,插入互动式服饰介绍,使学生对满族服饰有进一步感知。

教师范唱《喜歌》,让学生知道它是满族人民喜庆日子里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顺带了解满族吃、住方面的生活习俗;做满族游戏时知道“威呼”是满语“独木舟”,知道满族同胞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在盛大民俗活动莫勒真大会上唱喜歌、进行各种竞技表演,还有“赛威呼”游戏等等。

一节课下来知道那么多民俗的常识,而且都是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接触到的,学生像是在音乐中游历满族民俗文化的展览,全新的乡土气息令学生目不暇接、兴趣盎然。

3、根据学生的特点,创设参与的空间,将音乐知识技能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

《欢庆丰收》这节课学习实践知识技能的“点”有十余处,虽然整节课知识技能含量多,但仍做到了教学流畅,学生学得轻松。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将知识技能集中地展现出来,这种分散呈现的方式,不仅适合三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且在知识技能的学习中体现了关注音乐的原则,给学生留有充分地听赏、感悟、体验音乐的空间。如:

节奏的体验是通过教师敲击急促的马蹄节奏,以学生实践的方式,用音乐调整、集中学生的情绪及调动对节奏的反应能力,让学生有兴趣随着音乐去做。

用对比的方法体验音乐中不同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带给人的感受,是在完整静听第一遍《太平年调》音乐后进行的,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首满族音乐,体现了培养学生完整聆听音乐的意图,传递了建立正确听辨音乐习惯的信息。

划旋律线、哼唱、记忆主题在欣赏《太平年调》中完成。教师提示学生感受主旋律,听音乐时抓住音乐主题;在复听音乐时,设计了用肢体语言划出旋律线的环节,避免了三年级学生难于用语言表述音乐感受的困难,使借班上课的学生也能较准确地用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在学生感受体验满族民歌《欢庆丰收》后,教师带领学生唱谱,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旋律只有do、re、mi三个音组成,从而感知满族民歌用音节省、旋律平稳的特点,随后完整演唱《欢庆丰收》。教师再次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发现《喜歌》旋律比《欢庆丰收》的旋律多两个音。通过唱,让三年级学生略知是哪五个音构成了这首民歌的旋律,演唱五声音阶;又顺便知道了《喜歌》是满族的“拉空齐”,是对唱,并开展师生间的对唱体验。这些认识过程在教师的有效设计下层层展开,不仅符合学生学习音乐的规律,而且顺理成章。

认识乐器“腰铃”:教师让学生听辨腰铃音色、尝试演奏腰铃,都是在歌曲聆听体验中进行的,而且采用了探究的方法。如设问“他们的腰间多了什么”,鼓励学生发现、认识腰铃;提出“你怎样使它发出声响”等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其演奏方法,师生互动共同总结腰铃的三种演奏方法;听辨、感知歌曲伴奏中腰铃在强拍伴奏的节拍特点,在随音乐的伴奏中,逐步熟悉了歌曲旋律。

为赛威呼创编节奏,提供了学生创造体验的过程,大多数学生参与其中,因为是为参赛创编节奏,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倍感新鲜、情绪高涨。

一节满族音乐的教学像一次别开生面的晚会,这节综合了若干知识技能、民俗常识的,教学容量多、信息量大的音乐课,给学生留下了特别的感受。下课了,学生们那不愿离去的情景让我们深深地认识到:学生是否喜欢地方音乐,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将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展示到位。

4、利用多重实践形式,为学生创造复习巩固民族民间音乐的条件。

一节好的音乐课带给学生的是新鲜的视听冲击力,有的会给学生留下一生的记忆。一首歌曲真正学会要有一个记忆过程,曲不离口才能熟化形成记忆,这就是为什么高难度的电视剧主题歌、节奏复杂的流行歌曲学生都能学得会,“”期间的样板戏人民大众都能唱得了的道理。为巩固学生的音乐记忆,我们可以利用班级期末歌咏比赛的方式复习巩固;可以采用以班级或小组向家长汇报的方式巩固;还可以在课间采用弥漫式聆听的方法,为每个年级的学生播放学会的歌曲,让学生对这些宝贵的音乐爱不释手、朗朗上口,因熟知而牢记,让这些优秀的音乐真正在学生心中扎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