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范文
时间:2023-04-11 06:40: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登柳州城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作为永贞革新的主要力量,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在革新失败后一齐被逐出朝廷,贬为边远地区的司马。朝廷规定对他们皆不予特赦,所谓“纵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旧唐书》卷十四)。十年之后,柳宗元、刘禹锡等五人奉诏进京。因为奉诏而来,所以他们心中满怀希望,可是刚到长安,立马被贬。此次被贬与刘禹锡所写《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不无关系。唐张棨《本事诗》对此事有记载:“其诗一出,传于都下。有素嫉其名者,白于执政,又诬其有怨愤。他日见时宰,与坐,
慰问甚厚,既辞即曰,近者新诗未免为累,奈何。”命运将他们再次绑在一起,五人再度一齐被贬。
柳、刘二人又一次离开,从长安去任所,凄然伤感中同行一段路,在衡阳分别。临歧分袂,世事烟波里,何日再相逢?两位老友情感起伏不平,柳宗元写下《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首联“十年憔悴”道尽他们在沉沦中十年的屈辱与痛苦生活。颔联用马援的故事写出物已非,人何以堪的感慨。颈联指刘禹锡的桃花诗。“慵疏”,非懒散粗疏,意谓迂直,坚持操守。“濯缨”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典,表明他们皆非浊流之人,经历一样,志气相投。
刘禹锡随即作《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用西汉黄霸和春秋时柳下惠的故事自喻自况自嘲,这“况”与“嘲”也包括柳宗元。
读了刘禹锡的答诗之后柳宗元又写了《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临歧叙别,万般留恋,虽未言愁,却让人感觉到作者表面的平静中蕴蓄着深沉的激愤和无穷的感慨。首句概括了他们共同经历的宦海浮沉、人世沧桑。“今朝”临歧执手,倏忽之间将天各一方。明升实贬,越来越远,诗人已经预感到这次分别后很难再有重逢的机会,便强忍悲痛,以安慰的口气与朋友相约,如果有一天皇帝开恩,准许他们归隐,那么他们就卜舍为邻,白发相守。相约归田为邻的愿望中蕴含着难舍难分的别愁离恨和生死与共的深情厚谊。
刘禹锡接着写了《重答柳柳州》: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歧回想尽悠悠。
耦耕若便遗身世,黄发相看万事休。
柳宗元得到刘禹锡这首诗后又作了《三赠梦得》:
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今日临歧别,何年待汝归?
诗越写越短,但感情却愈来愈强烈,且饱含沧桑之感。作者回想自己和刘禹锡二十多年的宦海沉浮,天各一方后,何时再度相逢?作者心中一片凄凉。
带着这份相见渺茫依依惜别之情,柳宗元终于到达柳州。人到了任所,心却不可能立马安静下来,偏远的蛮荒之地,作者身心皆寂寞,唯有思念朋友才能找到一点心里的平衡。朋友远隔他乡,山长水远,他登上柳州城楼,眺望患难朋友贬谪之地,挥笔写下了《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作者慨叹世路艰难,人迁,情感悲凉哀怨,“深痛之情,曲曲绘出”。
二、“衡阳三赠”与《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比较
如前所说,《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衡阳三赠”诗思的延续,然而,唯有《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在作诗时虚实用笔上,“衡阳三赠”拘谨,就事论事,《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则以此喻彼,虚实结合。在虚实之间,作者寄慨遥深。“衡阳三赠”中的“十年憔悴”“二十年来万事同”“忽西东”“信书”皆实指。“十年憔悴”指永贞革新的永贞元年(805年)到永贞十年(814年)入京;“二十年来万事同”指柳宗元与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同为赐进士及第,踏上仕途,一起参加永贞革新却又同时被贬,二十多年来,肝胆相照,却同起同落;“忽西东”指一去广东连县,一去广西柳州;“信书”指坚持“直道”,因写诗再次被贬。《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则在虚实之间运转笔致。“城上高楼”虽是实景,但辽阔大荒中茫茫愁思又虚走一笔,颔联中的景物虽是实景,但作者的重心则是用楚骚传统以自然之景喻作者所处的政治环境,其中风雨喻奸谗之人,薜荔、芙蓉喻贤达之人,乱飐、斜侵喻摧残。颈联“岭树”“江流”为实,“千里目”“九回肠”又往虚处走。所谓所见为密雨惊风,岭树浮云,而所思则在千里之外,望断间关亦难见,雁渺鱼沉,其心尤为孤寂也。
第二,在诗境的营造中,“衡阳三赠”境界较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气象宏阔。“城上高楼接大荒”,展现在眼前的是从作者贬所远接朋友贬所的辽阔、荒凉的空间。这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茫茫“愁思”于是也充溢其中。颔联作者视野收近,落到眼前看得真切的实物,但颈联那遮住望向千里之外目光的莽莽“岭树”又将境界扩大,与继之的曲折江流形成一个阔大的立体空间。尾联收束的仍然是百越之地,百越,非一隅之地也。而“衡阳三赠”中的任何一首,都没有如此阔大的空间与气象。
第三,在情感的约束上,“衡阳三赠”情感虽强烈但缺少控制,《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则雄浑厚重。显而易见,“衡阳三赠”中我们可以听到作者直接的呐喊,“谁料”,愤激之音立现;“休将”,乃是愤激之后的直接反应;“垂泪千行”,则直接将痛苦之状呈现。作者感情强烈,一泻无余,失之过露。《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则除了“海天愁思”一句深沉却淡淡述之的用语外,无一句直接将感情喷涌而出,读者能时时感受到诗行之间九曲回肠的思念之情,但也能时时感觉到作者在敛抑着那一份悲痛,直到结尾“犹自音书滞一乡”仍没有直接喊出痛苦之音,其愈藏而愈显张力。
第四,在韵的选择上,《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用韵响亮。“衡阳三赠”用的韵分别是“八庚”“一冬”“五微”,《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用的韵则是“七阳”。古典诗歌写完后不仅用于阅读,还用于吟唱。阅读者吟咏之时,随着音节的声律顿挫,诗作声情相随。“衡阳三赠”及《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四个韵中,唯有“七阳”“一冬”为开口呼韵,但“冬”中的“ong”开口度和响亮度远不及“阳”中的“ang”。从吟咏上看,开口呼的韵易于咏唱,能有效地增强诗歌的情感浓度与语言力度,所谓高声朗诵得其雄伟之概,密咏恬吟探其深远之韵也。
篇2
关键词:诗歌教学;诵读;审美情趣;文学修养
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一直重视诗教,“诗言志”和“词缘情”是古人对诗歌内涵的本质认识。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无论是语言运用技巧还是文化内涵,都能给当代中学生以深远的影响,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养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中强调:学生要“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为落实上述思想,苏教版特别开设了《唐诗宋词选读》这门选修课。
新课标与教材的重视并不等于学生的认同,这中间还存在一个教学策略的问题。正确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效率与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有着关键性作用。但纵观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高中学习以高考为直接目的,一切教学活动均为高考服务,于是诗歌鉴赏课就沦为解题课,美妙的诗歌被肢解为一个个高考题目,于是在学生的眼里,诗歌再无美感与魅力可言,有的只是令人生厌的题海。
(2)照读教参,走复述大意、归纳主题、总结艺术手法的老路,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弄得支离破碎。教师没有自己的思想,也不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纵观以上两种教学方式,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作为古诗创作的“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中的“咏歌”却始终不见踪影。《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教育界老前辈叶圣陶也指出:“诵读,原是很重要的。从前的人读书大都不细问法,不重解释,只知在读上用死功夫。他们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意也自然了解了。”学生只有反复地诵读,在与诗歌语言文字的反复接触中,才能更深刻地领会作者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最直接的感染,才能更深刻地把握诗歌的情感。但在诗歌的教学中,读,绝不可急于求成,而应引导学生由易而难、循序渐进、逐步深入,这个过程应包含以下三个层次。
一、初读诗词,落实字词
初读诗歌,就要按部就班,先落实字词。对于一些生僻难认的字,应借助工具书的帮助,弄清读音以及基本意思,而对一些多音字则可依靠诗词内容判断。例如,王勃的《滕王阁诗》中“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中的“朝”,依据下联中的“暮”判断读音,应该是“zhāo”。
二、融情于读,理解诗歌
1.读出形象
诵读,要借助想象和联想,让诗人所描绘的形象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例如,读《登柳州城楼寄章、汀、封、连四州》,单看这标题,眼前就展现出一幅作者孤身一人登上柳州城楼,遥望杳无踪迹的章、汀、封、连四州,眼光试图穿透茫茫荒野,找到自己同伴的身影的画面,刻画出一个被贬失意的诗人形象。
想象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将读者带进诗歌创造的艺术境界,在给读者以美的享受的同时,也发展着诗歌的思维能力。
2.读出感情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读出作者的感情,才算是真正理解了诗歌,真正理解了作者。
在理解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融情,也就是所谓的“情境教学法”。教师可以人为地创设一个与诗歌内容吻合的具体情境,使学生融入情境,并使之内化为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既而用饱含激情的语言表现出来。
我认为音乐是比较有效的营造情境的手段。教师可以在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后,配一段背景音乐,从而把学生带入诗人的感情世界,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之中。现在网络上有许多名家的古诗新唱,虽然这些新唱与原本的古唱有一定的区别,但它所配的音乐都是很不错的。我上苏轼的《江城子・记梦》时,学生对于死别没有太多的体悟,我就利用多媒体给他们放了邓丽君的新唱,并且配有和内容相关的画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以及原有的生活积累。听完之后,很多学生已经是泪眼婆娑,再让他们读的时候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所以,在朗读之前要积极调动起学生的情感积累,使他们自觉做到融情于读。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当感情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会融进人的精神世界。”让感情与感情对话,让心灵与心灵碰撞,让学生在爱与憎、悲与欢的心灵火花的撞击中与诗歌内涵相沟通,产生共鸣效应,从而使学生乐读、好读、善读。
三、熟读成诵
诵读是吸收,是积累。诗歌教学,尤其讲究熟读成诵,唯有如此,才能使之内化为自身素质,转化为个人知识能力。正如于漪老师所说:“要反复读,把无声的文学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
学生通过朗读进而成诵,积累进而内化,学生的感情和对诗歌的理解就真正在诵读中得到了升华。
总之,在高考的压力下,对学生应试能力的训练固然要坚持,但诵读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不但不与大方向背道而驰,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可谓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参考文献:
[1]刘国正.叶圣陶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篇3
一、善借修辞书锦绣,流光溢彩
修辞手法种类多样,在平时的写作实践中,应注意各种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使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让你的文章流光溢彩。
比如,可以巧用比喻,使你的语言表达富有形象美,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或巧用拟人,使你的语言表达富有灵性美,增添句子表意的生命活力;或巧设排比,使你的语言表达富有气势美,读来琅琅上口,酣畅淋漓;或巧用对偶,使你的语言表达富有对称美,增强文章的节奏感;亦或巧用夸张,使你的语言表达富有风趣美,让阅卷老师沉浸在美的愉悦中,为你的才华赞叹不已。
例如,2013年湖南卷满分作文《若把苦难当云梯》开头这样写道:“春桃妖娆,它不惧斗艳争芳,绽放出灼灼华光;夏莲淡雅,它不惧沾染铅华,亭立出绝代的风姿;秋枫凄艳,它不惧粉碎身躯,舞动出生命的赞歌;冬梅清傲,它不惧雪花欺凌,坚守出灵魂的倔强。它们告诉了我们追求的真谛,为梦想去飞翔,就不惧十丈软红,颠倒磨折之苦。”这段文字巧妙将比喻、排比有机结合起来,使平淡乏味、苍白干瘪、空洞抽象的说教变为生动活泼、准确鲜明、具体形象的感悟,句意表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二、妙用诗文增典雅,文采斐然
经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妙用诗文是增强文采、激活语言表达、提高文章文化品位和艺术魅力的有效途径,往往可以使文章语言典雅,充满诗意,散发着浓浓的书卷和文化气息。在平时写作中,学生应注意灵活使用古典诗词、名言警句以及历史典故等,增添文章的儒雅之气,使文章语言浸透书卷气息,文采斐然,魅力无限。
妙用诗文佳句起领全篇,往往可以先声夺人,不仅能够使文章的语言表达更加凝练精辟,更富有表现力,而且能够彰显深厚的文化积淀,让阅卷老师惊喜不已,增加他们的阅读期待。在文章结尾活用诗文佳句可以起到升华主题、扣人心弦、画龙点睛的作用,收到“缭梁三日,曲尽情不尽”的艺术效果,读罢此文,大为震撼,掩卷沉思,耐人寻味。
譬如,2006年高考江苏卷满分作文《转弯,再走》的结尾:“扼腕而叹,孔明若能转个弯便没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落寞,三分归晋的历史或许会因此改写;柳宗元若能转个弯,便不会有‘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的苦闷,中华文化史或许会多一些收获。隔着泪眼,望不到未来的曙光,再打个转弯,你会发现,太阳让泪珠幻化成你眼前的彩虹。”作者在结尾处引用杜甫《蜀相》和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的反面作结,意蕴深远,既突出了主题,深化了思想,又使文章散发出了书卷气息,给阅教师“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良好印象。
三、幽默诙谐添情趣,妙趣横生
幽默诙谐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智慧。在写作时,学生若能通过自我调侃、嫁接迁移、活用词语、仿拟改编、褒贬互用等方式恰如其分地幽默一把,诙谐一回,往往能使文章呈现出亮丽夺目的风采,让阅卷教师会心一笑,从而赢得高分或满分。比如,某考生的优秀作文《补课》:
老班教物理,一进门就吐出五个字:“下节课考试!”哎,多难的试题啊,我又到了“山穷水复疑无路”的地步。这“牛顿”“焦耳”急得我“顿”脚抓“耳”,同学们也无不“伸颈”“侧目”。望着巡逻的老师,我们既要警惕,又要合作,这真是一场不寻常的“战斗”啊!终于挨到考试铃声响,告诉牛顿,我们这群“鸥鹭”终出教室。此时,叹息声、责怪声、怨恨声,“一时齐发”,“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中间还夹杂着自己改编的歌谣:“作业最多的人是我,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休息最少的人是我,挨R最多的人是我……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
这是一段生动活泼、形象夸张、幽默风趣的语言文字,作者巧妙地通过嫁接迁移和活用词语显示了自己的幽默风趣,让文章妙趣盎然。首先引用了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和林嗣环《口技》中的词句,然后将考生比喻成李清照《如梦令》中的一群“鸥鹭”,接着引入了“牛顿”和“焦耳”,并用谐音对“顿”脚抓“耳”进行修饰,最后结尾处活用高林生歌曲《牵挂你的人是我》来表现学习的繁重和压力之大。这样,通过适时地幽默诙谐,文章立刻鲜活靓丽、生动精彩起来,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穿透力和感染力。
总之,“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文采斐然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广泛阅读,多方积累,灵活运用,巧妆妙扮,只有这样才能下笔如神,妙笔生花,文采飞扬。
篇4
一、诗歌中海洋意象的涵义
意象是中国诗学的一个原创性概念和审美范畴,可追溯到《周易》。《周易・系辞上》说道:“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其中象指卦象,也可泛指一切可见的征兆;意指卦象所包含的意义,也可泛指一切事物所包含的意义,从而将“意”与“象”联系起来。作为一个独立概念,意象最早出现在王充《论衡・乱龙》中。《论衡・乱龙》说:“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这里的意象已经含有了明确的象征意义。从美学角度来把握意象则始于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文心雕龙・神思》说:“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把意象作为“陶钧文思”的结果、一种艺术构思和心中之象。刘勰所说的意象对后代特别是对唐代的艺术理论产生了较大影响,逐渐成为中国诗学中的重要术语。综合考察中国传统的意象,可以发现认识意象的关键在于认识到它是“意”与“象”的复合体。所谓“意”,是指意念、意思、思想;“象”是指形象、实体、现象。意象,指的就是人的意念、意思、思想投射或物化为“象”,从而使某一实象成为“有意之象”。
同时,意象也是诗歌创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本体性因素。陈植锷先生认为:“中国古代诗歌中,正存在着这样一些共同的基本结构单位,如‘落花’、‘流水’、‘莲花’、‘春’、‘暮’、‘风’、‘雨’等等具有特定含义的意象。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它们是一些表象性的语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它们是使用共同语言的人类的共同感情在深层意识中的长期积淀;从美学的角度讲,它们是一些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独立的艺术符号系统;从文艺学的角度,我们就把它叫做诗歌的意象。”(陈植锷:《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在诗歌创作中,诗人的创作灵感、对生命的体验和人生的经验都凝聚于意象中,因此意象便成为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独特呈现方式,正如陈植锷先生所说:“所谓意象,是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陈植锷:《诗歌意象论》,第13页)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常用海洋物象来表现某种含义,例如曹操的《观沧海》,从而使情感和海洋物象之间具有了内在的联系,这种情感与海洋物象的统一或者说情感内容借助海洋物象形式的表现就是诗歌语言所要表现的海洋意象,即海洋意象是作为物象的海洋与作者情感世界的统一。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所谓海洋物象并非仅指狭义上的海洋本身,而是指包括涉海物品、海滨岛屿生活在内的广义上的海洋物象。因此,海洋意象可以归纳为蕴含了作者情感,以海洋物象为载体,并通过诗歌语言进行表现的意象。
二、唐诗中描写海洋意象的作品数量众多
虽然前代诗赋中也有一些海洋意象,例如王粲的《游海赋》(残篇)、班彪的《览海赋》(残篇)、木华的《海赋》(残篇)和曹操《观沧海》、曹植《远游》、祖莛《望海》、沈约《秋晨羁怨望海思归诗》等诗赋中的海洋意象,然而他们都无法和唐诗中海洋意象的数量相比。
唐诗中描写海洋意象的作品数量众多,据笔者初步统计,根据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增订简体横排本《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编),在50000馀首唐诗中,有关海洋意象的诗句涉及作品为900馀首。其中,仅以吟咏海洋本身、涉海物品、海滨岛屿生活等为主题的描述型海洋意象,据笔者初步统计涉及作品一百馀首(因篇幅限制,具体篇目略)。
而涉及海洋的比喻象征型海洋意象则为数更多。据笔者对《全唐诗》的初步统计,比喻象征型海洋意象中的四海、天涯海角、乘桴浮海、海槎、蓬莱、沧海桑田和海鸥七个海洋意象所涉及的作品数分别为207首、27首、26首、19首、220首、72首和29首。由此可见,唐诗中包含海洋意象的作品数量十分可观。
三、海洋意象是唐诗抒发感情的重要凭借
海洋意象在唐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它往往是诗人抒发感情的重要凭借,尤其是在表现宽广胸怀、反映送别之情和寄托忧戚感怀时候。
(一)唐诗中往往用海洋意象表现宽广胸怀
海洋在中国文学中往往是博大、宽广的象征。《庄子・秋水篇》就表现了“河”与“海”的鲜明对比。相对于河伯的望洋兴叹,北海若自豪地说道:“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间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北海若的话语,流溢出的实际是古人对海洋辽阔无垠的惊叹和由衷的崇敬之情。因而后世表现一个人胸怀宽广时,往往将其和海洋相提并论。于是诗歌中的海洋意象就往往被用来表现诗人的宽广胸怀,例如曹操的《观沧海》就是以海的澎湃博大来抒发胸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暗示了作者博大的心胸。谢灵运的《郡东山望溟海》也说道:“开春献初岁,白日出悠悠。荡志将愉乐,瞰海庶忘忧。”在诗人的意识里,大海的辽阔可以使观者忧愁忘却,心胸开阔。
唐诗也是如此,海洋意象常常被诗人用来抒发激昂情怀,表现宽广胸襟与远大志向。例如李忱在《瀑布联句》中说到“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全唐诗》卷四),用大海与溪涧对比,表现不甘屈从现状,努力创造伟业的宽广胸怀。再如下面的诗句: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岳,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馀。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杜甫《登兖州城楼》,(《全唐诗》卷二二四)
“浮云连海岳,平野人青徐”,深远的情思、宽广的胸怀,随着那连绵的浮云向大海伸展。“浮云连海”这一意象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怀。
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楼写春云色,珠含明月辉。会因添雾露,方逐众川归。
――李峤《海》,(《全唐诗》卷五九)
全诗气魄宏大,“习坎疏丹壑,朝宗合紫微”,表现了百川奔流不息,朝向大海的情景。“三山巨鳌涌,万里大鹏飞”,沧海横流、波涛澎湃、大鹏高翔的图景与诗人的开阔襟抱相映成趣。“楼写春云色,珠含明月辉”,海市蜃楼的迷幻奇异景象又使大海蒙上了一层变幻莫测、气象万千的色彩。最后,“会因添雾露,方逐众川归”点明主旨,将诗人宽广的心胸表现淋漓尽致。
另外,诗人也常常运用海洋意象表现宽 广胸怀,例如李白的诗句:
海水不满眼,观涛难称心。即知蓬莱石,却是巨鳌簪。
――李白《送纪秀才游越》,(《全唐诗》卷一七六)
登高丘而望远海,六整骨已霜,三山流安在?
――李白《相和歌辞・登高丘而望远》,(《全唐诗》卷一九)
北溟有巨鱼,身长数千里。仰喷三山雪,横吞百川水。凭陵随海运,焊赫因风起。吾观摩天飞,九万方未已。
――李白《古风三十三》,(《全唐诗》卷一六一)
去年别我向何处,有人传道游江东。
谓言挂席度沧海,却来应是无长风。
――李白《东鲁见狄博通》,(《全唐诗》卷一六八)
无论是蓬莱胜境的描述,还是登丘远望、挂席度海的宣言,抑或-是巨鱼腾浪、横吞百川、转而化鹏摩天高飞的景象,都为诗人表现其不愿屈从下僚的壮志雄心做了很好的铺垫,显示了诗人宽广的胸怀。
再如贾岛的诗句:
南游衡岳上,东往天台里。足蹑华顶峰,目观沧海水。
――贾岛《送郑山人游江湖》,(《全唐诗》卷五七一)
月峡青城那有滞,天台庐岳岂无缘。
昨宵忽梦游沧海,万里波涛在目前。
――贾岛《题童真上人》,(《全唐诗》卷五七四)
或足蹑华顶观沧海,或万里波涛在眼前,海洋意象成为其烘托气氛,表现宽广胸怀的凭借,生动地衬托了诗人开阔的心胸与博大的气度。
(二)唐诗中往往用海洋意象反映离情别绪
在唐诗中,存在着许多反映送别之情的诗歌,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被配曲传唱后成为流传千古的“阳关三叠”,其中的柳枝意象被用来表现离情。然而,在唐诗中海洋意象也往往被用来抒发离别之情,其作用和柳枝意象一样。例如下面的诗句:
沧溟西畔望,一望一心摧。地即同正朔,天教阻往来。波翻夜作电,鲸吼昼为雷。门外人参径,到时花几开。
――林宽《送人归日东》,(《全唐诗》卷六六)
浩渺行无极,但信风。云山过海半,乡树入舟中。波定遥天出,沙平远岸穷。离心寄何处,目断曙霞东。
――马戴《送朴山人归新罗》,(《全唐诗》卷五五六)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海洋意象往往被用来抒发、烘托离别之情。其实,海洋意象所传达的深远忧思、隽永别情,与柳枝意象相比更显浓厚。值得注意的是,唐诗中的海洋意象常常被用来表现送使归国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尤其是抒发与日本和新罗使者的惜别之
关于送日本使者归国,例如王维的《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全唐诗》卷一二七)
描述了海中的日本国和中日的海上交通,并通过对历史悠久的海外、海上传说的叙述,营造了迷离奇异的海洋意象,从而将送友人漂洋远去的情感写得字字情真、句句断肠,而又抒发有度,欲泪还止。
再如徐凝的《送日本使还》:
绝国将无外,扶桑更有东。来朝逢圣日,归去及秋风。夜泛潮回际,晨征苍莽中。鲸波腾水府,蜃气壮仙宫。天眷何期远,王文久已同。相望杳不见,离恨托飞鸿。
――徐凝《送日本使还》,(《全唐诗》卷四七四)
这首诗通过海洋意象表现大海的苍茫广阔、路程的遥远艰险,传达出作者对日本使者分离时的依依深情。
关于送新罗使者归国,例如孟郊的《奉同朝贤送新罗使》:
淼淼望远国,一萍秋海中。恩传日月外,梦在波涛东。浪兴豁胸臆,泛程舟虚空。既兹吟仗信,亦以难私躬。实怪赏不足,异鲜悦多丛。安危所系重,征役谁能穷。彼俗媚文史,圣朝富才雄。送行数百首,各以铿奇工。冗隶窃抽韵,孤属思将同。
――孟郊《奉同朝贤送新罗使》,(《全唐诗》卷三七丸)
“淼淼望远国,一萍秋海中”的想象,“恩传日月外,梦在波涛东”的诉说,“浪兴豁胸臆,泛程舟虚空”的情怀,营造出迷茫遥远的海洋意象,很好地烘托了诗人对新罗使者的惜别之情。
再如张籍的《送新罗使》:
万里为朝使,离家今几年。应知旧行路,却上远归船。夜泊避蛟窟,朝炊求岛泉。悠悠到乡国,远望海西天。
――张籍《送新罗使》,(《全唐诗》卷三八四)
“应知旧行路,却上远归船”的牵挂,“夜泊避蛟窟,朝炊求岛泉”的关怀,使“悠悠到乡国,远望海西天”的离别之情跃然纸上。
除了表现送来使归国,海洋意象还常常被用来表现送友人出使海外时的惜别之情,例如窦常的《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
帝命海东使,人行天一涯。辨方知木德,开国有金家。册拜申恩重,留欢作限赊。顺风鲸浪热,初日锦帆斜。夜色潜然火,秋期独往槎。慰安皆喻旨,忠信自无瑕。发荧童年髻,簪香子月花。便随琛赆入,正朔在中华。――窦常《奉送职方崔员外摄中丞新罗册使》,(《全唐诗》卷二七一)
“顺风鲸浪热,初日锦帆斜”,“夜色潜然火,秋期独往槎”,通过这些海洋意象的描绘,烘托出对友人渡海出使的关切。
再如马戴的《送册东夷王使》:
越海传金册,华夷礼命行。片帆秋色动,万里信潮生。日映孤舟出,沙连绝岛明。翳空翻大鸟,飞雪洒长鲸。旧鬓回应改,遐荒梦易惊。何当理风楫,天外问来程。――马戴《送册东夷王使》,(《全唐诗》卷五五六)
“片帆秋色动,万里信潮生”,一副“孤帆远影碧空去”的影像宛在目前。“日映孤舟出,沙连绝岛明。翳空翻大鸟,飞雪洒长鲸”,生动的海景描绘表现出作者对海洋的理解,衬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离情。
(三)唐诗中往往用海洋意象寄托忧戚感怀
大海远离尘世、凶险莫测,这也给人的忧戚感怀提供了宣泄的凭借。唐代许多诗人都通过海洋意象表现感时、身世、浮沉等人生命题,无论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全唐诗》卷三五一)的感慨,还是李白“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杂曲歌辞、・远别离》,《全唐诗》卷二十六)的激愤,他们都是通过海洋意象来抒发人生感悟、忧戚情怀,感叹或成或败、或喜或忧、或舒泰或穷蹙、或恢弘或卑微的心理境况。无论瞬息即兴的感发,还是在追踪往昔的流露,在海洋意象的烘托中,这种种情感使读者获得了强烈的共鸣。例如孟浩然的《岁暮海上作》:
仲尼既云殁,余亦浮于海。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孟浩然《岁暮海上作》,(《全唐诗》卷一五九)
这首诗中的海洋意象很值得赏玩与回味。“仲尼既云殁,余亦浮于海”,诗人忆古思今,在海中“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感慨岁月流逝而又无可奈何,只能自言“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可是“为问乘槎人,沧洲复谁在”又体现了诗人微妙的情感变化。从全诗来看,海洋意象成为其抒发感伤心境的凭借。
另外,有的诗人也通过海水、海边树等具体海洋意象表现忧戚感怀。例如韩愈的《海水》:
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海水饶大波,邓林多惊风。岂无鱼与鸟,巨细各不同。海有吞舟鲸,邓有垂天鹏。苟非鳞羽大,荡薄不可能。我鳞不盈寸,我羽不盈尺。一木有馀阴,一泉有馀泽。我将辞海水,濯鳞清冷池。我将辞邓林,刷羽蒙笼枝。海水非爱广,邓林非爱枝。风波亦常事,鳞鱼自不宜。我鳞日已犬,我羽日已修。风波无所苦,还作鲸鹏游。――韩愈《海水》,(《全唐诗》卷三四五)
通过海洋意象的营造反映出诗人深广的忧思。“海水非不广,邓林岂无枝。风波一荡薄,鱼鸟不可依”,开头便以海水起兴抒发感情,接着通过“海水”、“鲸”、“鹏”等具体意象,表现了诗人的忧戚感怀像曲回的愁肠,百转千回,难以平复。
再如皇甫冉《赋得海边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