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创业范文
时间:2023-04-02 10:3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园创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缘起:高中就立志创业梦想
记者与尹立志约在河北师范大学西区的夏之恋冰吧内,走进这间小小的冰吧,记者立刻被温馨舒适的氛围所感染。冰吧的经营者、河北师大商学院05级大三学生尹立志在一旁热情地招呼着。记者想象不到,面前这个带有一点羞涩的敦实男孩,已经是一个有着三年创业经验的“老板”了。“我的老家在湖南农村,父亲在家务农,母亲在广州打工供我上大学。”尹立志说,与其他很多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相比,他多了一样财富――“贫穷”。因为“贫穷”,他早在高中时期就产生了强烈的创业梦想,还是因为“贫穷”,创业的梦想始终督促着他努力学习,最终将梦想变为了现实。
初试:自主创业从“旧货”开始
2005年刚刚迈进大学校门的尹立志就琢磨要在大学阶段干一番事业。很快他联合同班同学创建了“志翔创业协会”,并开始第一次创业实践,“当时我们没什么经验,就想到在校园内开办一次旧货交易会,从同学们手中收集些旧的衣服、书本、运动器材等,再帮他们转卖这些旧货。”尹立志说,那次活动在校园中影响力很大,虽然没有赚到多少钱,但却给自己积累了不少经验。
有了成功的经验,尹立志又通过“志翔创业协会”组织了创业大赛,从参赛选手们的计划书中,他找到了很多创业灵感。于是他相继开办韩语培训班、兼职信息中心、建设淘宝屋等,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尹立志尝试了各种不同的行业领域,但由于缺乏好的经营模式和创意,这些经营最终都停滞了下来。
发展:夏之恋冰吧成就创业梦想
几次实践创业的经验,让尹立志逐渐理性起来,他要找一个更好的项目,于是他在学校里发放了问卷,调查了学生的消费方式,最终确定了开办一个“冰吧”的项目。 “应该说‘夏之恋’冰吧是我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尹立志说,开办冰吧之初,自己和搭档筹集了两万元资金,并将项目报到学校,得到领导支持后,他们向学校申请了一块空地。但由于资金不足,尹立志和搭档只能自己找来建筑材料,拌沙子、水泥、内部装修都要自己动手,用了两个多星期才把“冰吧”小屋建起来,接下来的选购原料、设备让尹立志费了很大心思:“通过那次经历,我才学会了货比三家,学会了如何洽谈生意。”
2006年5月,“夏之恋”冰吧正式开业,由于前期工作到位,冰吧一开业就得到认可,生意兴隆:“第一个月就盈利了2000元!”尹立志告诉记者,冰吧的最初盈利给了他很大鼓励,但创业之路毕竟是艰辛的,很快冰吧就出现了技术不成熟,冰品味道欠佳,资金周转不灵等问题:“那时,我们都没钱买原料,几个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好在最困难的时候,“志翔创业协会”的同学们支持着他,大家团结一致共同闯过了难关。
心愿:创办连锁餐厅点燃激情梦想
如今夏之恋冰吧的经营已经进入平稳期,拥有着3个固定员工和4个小时工,每月都保持着稳定的营业额。谈起发展,尹立志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最初自己的想法狭隘,仅把店铺定位于冰品店,今后他还会增加产品品种,把它发展成休闲吧。“还有一年我就毕业了,到时候我还会继续经营夏之恋冰吧,要把它做成一个连锁的休闲餐厅!”
篇2
关键词:校园代购 特色服务 代购
一、大学校园代购特色服务存在的原因
1.在校园,多数的消费者会自主进行网购活动,但有些消费者不会进行网络购物的操作。消费者网上购物多半会选择像当当网、淘宝网这样的大购物网站进行网购。因为在这些网店中购买的服装、书籍多半会比实体店便宜。
2.消费者担心网络购物的安全性。往往非网购消费者担心自己付了钱卖家不发货或者在网购过程中网上输入卡号和密码不安全。因为消费者在网购时,往往需要提供大量信息。
3.部分消费者觉得支付宝注册麻烦,支付流程复杂。在支付宝注册时往往需要提供很多的消费者信息,而且这些信息需要消费者记住,以便在今后的支付环节使用。所以在注册时需要花费一定时间。
4.校园师生忙于日常工作和学习,没有充足的时间逛街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一般师生只有在周末才会有空去实体店逛街购物。而网络购物与实体店购物不同,打开电脑或者手机,登录相应的购物网站就可以轻轻松松查看、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商品。也可以在网上找代购帮忙购买,选择校园代购特色服务,省时省事。
5.校园师生收取快递不方便。现在有很多的快递公司供网上商家进行选择,如:天天快递、EMS快递、顺风快递、韵达快递、申通快递、中通快递、圆通快递等。但是有些快递需要在快递公司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领取,过时不候。
6.网购时,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难挑选。在各大购物网站如:淘宝特卖、当当网、淘宝网、凡客诚品等,过度的商品数量导致商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时候,相同的商品就有很多个不同的品牌,不同的价格。消费者在挑选商品的时候往往不够专业,很难挑选到物美价廉的商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二、校园代购特色服务的优点
1.校园代购特色服务是由在实体商铺购物向校园代购网络化购物的一个转化过程。校园代购特色服务主要向校园消费者提供代购买或者代送货服务。服务范围一般以一个学校一个特色代购服务点,以保障正常校园代购特色服务的活动开展。
2.校园代购特色服务看重的事商品价值。所以关于费用的收取与商品价值有关。如果消费者要购买的商品价值高,那么所收取的代购费用自然会多一些。但是也不会太高,因为校园代购特色服务面对的消费者主要是校园师生。目前,校园代购特色服务的代购点也是送一单有固定提成,根据具体的情况收费会有所调整。
3.安全性高。对于消费者在使用校园代购特色服务的过程中提供的各种信息,代购点会为客户保密,不会将客户信息泄露出去。与此同时,校园代购特色服务送达货物签收时,可以让消费者当场拆开货物、检查货物。
4.大学生校园代购特色服务创业提供的代购特色服务,主要是以大学为实验点的大学生校园代购特色服务。为客户在网上代购商品,收取定额服务费,免费为客户订购、打包、配送。
三、校园代购特色服务的营销策略
1.在学校传媒、各社团的QQ群、校园各相关网站、论坛发贴进行宣传。
(1)尝试多发动一些不同学校、院系、班级的同学帮忙向同学朋友介绍关于校园代购的相关内容,把校园代购特色服务项目组的成员在院系班QQ群用的个人QQ签名改为“校园代购特色服务”,把成员的QQ签名资料填上“校园代购特色服务,代购详情请登录相应的网站。例如:“校园代购特色服务站”已正式进驻我校,可以为师生们代为订购京东商城、淘宝网、卓越网、当当网等的图书、日用品、电子产品、各省市特色小吃、生日蛋糕以及快递代取,礼物特色包装特色配送服务。
(2)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站进行校园代购特色服务的相关宣传工作。与此同时,在学校网络发帖,发帖内容为校园代购特色服务的海报和关于校园代购特色服务的介绍。
2.充分利用校园内外店铺进行校园代购特色服务的宣传工作。在学校内、外都有许多小饭店、超市、仓买打字复印社、旅店等店铺,是校园师生课余经常光顾的地方。可以找这些店铺的老板进行商谈,告诉他关于校园代购特色服务的内容以及可以帮商铺老板在校园进行店铺的宣传工作。如果这些店铺的老板答应在他店铺显眼位置张贴一张关于校园代购特色服务的宣传海报,就可以免费帮他在校园进行商铺宣传工作。
3.与校园商铺老板商讨一起印发宣传单。校园代购特色服务创业组可以寻找有意在校园宣传推广的店铺商家进行合作,共同印制传单。找一些也在学校派发传单的店铺商家(小饭店、小旅馆)合作,共享派发传单资源。将传单进行双面印刷。一面印校园特色代购服务的传单内容,另一面印合作店铺商家的广告内容。然后由商家出传单印刷费用,校园代购特色服务创业组出人力派发传单。
4.向校园网购消费者派发宣传单。校园师生每天都在卓越当当、淘宝网订购大量商品。相关的物流公司每天都会到校园送货。快递员一般都是在课余时间(中午或傍晚)送到学校,然后在学校一个固定地方等候同学来取货。在了解快递员的配送时间、地点后,可以在取货处,向来取货的同学派发校园特色服务的传单(校园特色代购服务和商家合作印刷的传单)或招贴校园代购特色服务的宣传单并向他们讲解校园代购特色服务的好处。
参考文献:
[1]张莉,曲振涛,章刘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思维模式探索.中国高等教育.2012(19).62-63
[2]章刘成,张莉.省属普通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初探.中国电子商务.2013(6)
篇3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业教育;研究培养
大学生创业能力是高校教育的目标之一,现在高校都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积极通过各种形式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我国的经济现在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创业教育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平台,在校园文化中的创业教育的应用,克服了理论课程的枯燥无味,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潜能,让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高校的创业教育是具有一定的实效性,有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符合现代企业用人的需要。
1在校园文化中实施创业教育的战略意义
1.1推进学校转型与变革的重要突破口
现在国家非常需要具有创业能力的人才,高校都在积极开设创业教育,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转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变革,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创业教育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与高校转型与变革休戚相关,同为服务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共同承担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在全面普及和推广创业教育的同时,不同类型高校的转型与变革,应该有其不同的特点和实行方式,以创业教育为重要突破口,紧密结合学校发展、根据企业的需要,不同专业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1.2推动人才培养与开发的重要渠道
国家需要大量创新人才的背景下,高校中都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不适合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高校在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企业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
2校园文化在创业教育实施中的优势作用
2.1有利于扩大创业教育的覆盖面
在全民创业的时代,创业不分层次,创业者没有学历、年龄等限制,但最近几年,创业都在转型,只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合理的进行创业,才能保证创业成功。校园文化打破院系之间的独立性,为不同专业背景、学科专长、创业需求的学生提供更丰富的载体和平台,文理融合,避免同质,重塑着校园文化创业教育的边界,推动着复合型人才培养。创业人员需要一名复合型人才,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必须有效的扩大创业教育的覆盖面。
2.2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搭建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在创业过程中,能有效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校教育与创业教育的主体都是学生,校园文化中的创业教育,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学生自身特点来看,学生自我认识趋向成熟,自我体验更加丰富深刻,自觉性和独立性也都显著增强,校园文化为学生参与实践体验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3创业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具体建议
3.1制度文化—————完善创业教育制度
制度文化是确保校园文化规范高效的重要基础,相较于第一课堂而言,创业教育在校园文化中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制度体系尚未形成,因而在制度未曾建立或正在建立之时,校园文化的作用更加重要。
3.2行为文化—————开展创业教育活动
如果创业教育只停留在观念、思想、精神层面,而未转化为行动和结果,那么就没有任何价值和意义。行为文化是高校组织实施,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行为,它是校园文化的外在、动态的表现。总之,创业教育与校园文化结合更加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在校园文化开展的过程中,打破学生班级、专业的限制,更加有效提高学生知识能力。创业人员需要一个复合型高级应用人才,在开展校园文化过程中,能更加有效提高学生能力,为其进行创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亳州学院:依托地方传统文化打造校园文化品牌[J].党史纵览,2017(07).
篇4
“校园文化是校园人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通过教育、学习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而又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是校园人在长期的‘教书、管理、服务’育人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养成有着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两方面。显性课程指学校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规范等,潜在课程包括校园建筑、文化设施和环境布置等有形环境和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文化生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校园群体观点、信念等无形环境。校园精神和校园价值观等观念形态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是学校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要素之一。校园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同组织者不同角度的设计,使得校园文化活动呈现多样性。同时,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广泛,包括科技创新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等,校园文化活动的广泛性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从活动参与层面看,来自不同专业的各位参加者,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的不同,潜移默化中能够彼此互相影响,实现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融。然而创造力与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广泛的作用和意义。创业能力作为能力核心,其培养实践特别需要主动性和能动性。大学生思维活跃、头脑灵敏、吸收新事物能力强,具有较高自主意识和判断能力。按照自己的思想组织并设计活动,使得想象力和创新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对一个人的创业能力的最终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同时,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性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践机会。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进行学习实践、能力实践等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机会和平台。这些是创业能力培养的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渠道。在学习实践方面,可以举办各种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系列活动如专业文化节、校园科技文化节等;在能力实践方面,通过举办演讲比赛等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等等;在创新能力实践方面,可以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来推动学生树立创业观念,锻炼学生面向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进行科技创业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校园文化活动的协作性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较强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成功的创业者必备的重要素质。校园文化活动需要每一位同学献计献策,需要每一位同学广泛吸取他人意见。校园文化活动能促进同学之间的交往,增进友谊,无论是校园文化活动开展的目的,还是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竞争精神和合作态度,抑或是校园文化活动的具体组织运行,都能让学生从中培养锻炼协作的能力。可以说,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形成的内在基础,为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对策和措施
(一)要转变工作观念,观念决定行动的最终成功
党的十提出了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校园文化活动是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园应该进一步转变观念,认真研究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关系,树立明确的教育理念。高校应该紧紧抓住校园文化活动这一平台,开展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设有品味有水平的大学文化;让学生老师都参与到活动中,老师指导同学,使活动的开展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在校园内应该开展各种创业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诸如学术讲座、科技竞赛等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创业的相关知识和意识。二是多开展创业教育专题活动。如参观创业成功的企业,访问创业成功人士等等,组织并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三是多开展创业实践活动。为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提供条件和帮助,鼓励在校学生创业,宣传创业事迹,大力营造创业氛围,带动更多的学生勇于创业。
(三)构建良好的工作体系对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实施至关重要。必须要构建一个有领导支持、部门联动、学生主体、教师指导、校企共建的良好的工作体系。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建设理想的校园文化环境也是一种课程方式,是一种隐性的、潜在的课程方式。高校应根据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和要求,在校园的学习、生活环境等物质环境建设上,尽量体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旨和目的。在校园广播、校园网络、黑板报、宣传栏、墙报等宣传阵地上,尽可能地形成有利于创业能力培养的人文环境;在学校的制度层面上,也要努力形成有利于创业能力培养的舆论、氛围和价值观念;在校园文化和心理层面上,要紧密结合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进行创业能力培养;在师生关系和人际关系中,要形成一种平等互动的交往关系,以便最大程度地让学生进入创业能力培养的氛围。
三、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作用的思考
(一)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示范性和导向性,保障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才需求的目标,构建青年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氛围;按照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思想感召,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号召下,国家为创业提供了空前强大的政策环境支持,对于青年学生创业给予了一系列的扶持和优惠措施。对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利用网络、广播、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及时解读国家创业政策和文件,专业分析市场竞争信息、国家科技发展信息和劳动就业信息等,解答学生困惑,给予专业实践指导和咨询;通过分析典型创业故事、进行创业人物的宣传,营造积极进取、科学创新、服务社会、乐于助人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和环境,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兴趣和需求。
(二)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协调性和开放性,以强化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应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在传统基础教育之上,借鉴国外创业教育经验,探索研究新的教育模式,制定创业人才教育和创业能力培养方案、措施。积极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改革,增加创业相关课程选择,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增强操作性和针对性;加大投入,设立专项活动基金,鼓励创业教育和创新研究与实践。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和不同需求,拓展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供学生选择锻炼。并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创业故事分享、创业心得交流、创业项目推广等互动活动,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组织学生参加企业实地考察学习活动,建立企业实践基地,与企业合作开展项目调研、管理技能培训,为学生创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供更宽广的平台和丰富的资源。
(三)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自主创新性,强化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篇5
创业教育需要良好的课程设计,中职院校现有的知识框架不足以满足学生的期望发展,因此要积极地进行课程改革。在课程改革中,要做好本院校专业特色教育的功课,依托专业强项制定相关的创业教育,从而增强创业教育的实力。课程应该包括必须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主要是创业的基础知识,以及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且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法。选修课可以开设多种特色的创业园区,让学生依据自己喜欢的方面进行选择,从而提高专业的水平。中职院校的一线教学职工应该积极地投入到创业教育中,联合社会上的知名创业人士,一起打造创业教育,提高创业教育的水平。
2整合师资力量,提高创业教学实效
2.1构建高素质的师资团队
中职院校的师资力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创业教育水平。中职院校要积极的进行师资力量的构建,尽量打造一支多元化、专兼职结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要加强教师水平的培训工作,将创业教育作为教师的考核指标之一,让教师主动的进行创业教育的培训工作。可以让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或者是聘请创业教育的其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师资力量。其次要建立骨干教师创业教育探索班,让中职院校不同专业不同方向的骨干教师汇合起来,组成专业的师资团队。同时,还要和其他中职院校的骨干教师联合起来,组成展业的创业教育讲师团,在各个中职院校之间进行巡回的演讲,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最后,学校要有一定的鼓励政策,给予创业教育的老师一定的荣誉、职称方面的支持,提高教师的创业教育积极性。
2.2积极创新校园文化
中职院校的校园文化也对学生的创业意识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进行校园文化的营造,从师资力量开始做起,营造创业教育的氛围。中职院校要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态文化、精神文化等多种文化入手,做好校园创业教育建设。可以在学校的走廊、墙壁上进行创业知识的宣传,在学校的宣传栏中展出先进的创业人物志,尤其是本校的创业先锋带头人物更是宣传的对象。教室中还可以建设创业思想园区,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展示出来,从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还可以组织校园文化创新艺术节,将学生的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出来,让同学们互相学习,加强思考。
3加强引导指导,开展创业竞赛活动
3.1教师加强指导
中职院校的教师要不断进行创新教育指导,建立学校创业教育数据库,让先进的创新理念汇总起来,给学生进行展示。学校定期邀请优秀的毕业生和行业的精英进行创新教育的讲座,给学生分享创业的经验和艰辛,让学生能够理性的认识创业。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创业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对于创业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从而减少弯路。开展各种创业体会活动,让学生在中职院校中体会到创业的方法,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不断进行虚拟结合和实体结合的创业平台探索。
3.2学生积极参与
篇6
关键词:上海世博会;公益创业;校园;途径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2-0009-02
1 上博携手公益创业进校园效果的含义与特征
1.1 上博携手公益创业进校园效果的含义
世博会被誉为经济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是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全球最高级别的国际性大型博览会。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举办对我国的影响是空前和显著的,它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在世博会156年的历史上,青年一直是世博会创新舞台上的生力军,世博进校园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沟通推介计划中的重要内容。而公益创业是这几年在中国高校刚刚兴起的一种概念,即2008年湖南大学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首度获得中华慈善奖并受到总书记接见后,公益创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零点公益创投”、“联想公益创投”等公益创业投资大赛也在各大高校兴起,而上海世博会推广的“智能世博、数字世博、城市世博、信息世博、绿色世博、和谐世博”的世博会形象无不包含着创新的精神,通过公益创业把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聚集到世博会的周围,使大学生关注世博会的各项工作,在高校中营造“关注世博、支持世博、参与世博”的良好氛围。
1.2 上博携手公益创业进校园效果的特征
(1)内隐性。
世博的传播效果产生于受众注意信息、理解信息、记忆信息、接受知识、确立态度、采取行动等一系列内在操作机制的过程之中,它的核心部分以及形成结果的具体过程,都深藏于大学生的内心深处,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能依据大量的日常经验或运用科学的测评方法,从当事人的言行及其他表现中作间接的推测和估量。
(2)累积性。
世博会通过多种媒介、运用多种符号经年累月、日夜不停进行的,而传播效果的形成,也是在接受者对各种信息的耳濡目染和经常接触中逐步地慢慢地累加堆积起来的。那种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效应是不易产生的,产生了也是很难持久的。因此,大众传播中传受两者之间含义的确立、延伸、替换和稳定的过程,也是效果的产生、累积、扩展和强化过程。
(3)恒常性。
由于传播效果是在传受两者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中自动显现和逐步累积而成的,不是在外力的作用下被迫做出的,因此,它一旦形成就不易改变,并会自行寻找理由予以捍卫,使其具有恒常性。恒常带有稳定、固态的特征,受众形成惯性会抗拒某些方面的干扰和改变。
(4)层次性。
大众传播通过不同媒介、符号传递不同信息,可以对不同层面的人产生出层次不同的效果。从效果的呈现看,有短期和长期之分、显性与隐性之别;从对象的反应来看,有个人、家庭、团体、集群和社会等诸种效果;从效果的构成看,还有感知的、情绪的、共享的、态度的和行为的等各种效果。把握这一特点,有助于人们正确地认识和解释传播效果。
(5)两面性。
几乎所有的大众传播效果都具有两面性,即兼有积极和消极、正面和负面的效果,只是比例不同,主次有别。例如,广告效果,就既有正确引导消费、活跃市场的一面,又有引发超前消费、鼓吹享乐主义的一面;报道某市流行某种疾病,就既有提醒人们积极预防的正面效用,又有引发人们惊慌恐惧的负面效果。因此,测定、评估、分析传播效果,一定要充分认识它的两面性,以免陷入片面性。
2 上博通过公益创业进校园效用分析
2.1 上博通过公益创业进校园创新层面效用分析
公益创业的价值在于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和对国家福利制度的重组创新,以创业和创新的精神去发现和满足未得到满足的社会需求。具体而言,公益创业能调动那些通常被遗忘的资源,以解决棘手的社会问题,公益创业提倡思维创新、实践创新,创新是公益创业最具代表性特征。
创新是世博会的灵魂和动力,自英国首开世博会至今的一百五十多年中. 历届世博会始终是新技术、新产品、 材料的摇篮, 是新思想、 新概念、 新技术的载体和传播交流平台, 是全球经济, 科技和文化领域的盛会。是各国人民总结历史经验,交流聪明才智,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的重要舞台。上海世博会的主题为“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的时代口号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理想的向往和憬。公益创业为上海世博会进校园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模式,这是往届世博会所无法比拟的,校园拥有的丰富的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将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2.2 上博通过公益创业进校园公众参与层面效用分析
上海世博会通过公益创业进校园无疑会提高公众参与度,大学是高素质人才集聚的地方,他们的参与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研究表明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举办世博会等重大事件正成为许多城市进行重新定位的一种方法。然而,尽管在城市发展中重大事件策略被广泛采用,但当地社区与事件背景下城市发展计划的融合程度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一方面,政府和学术界所宣扬的大部分事件决策都建立在举办重大事件将给社区带来利益的基础上;另一方面,在世博会等重大赛事的申办和组织过程中,民众参与仍然十分有限。从民众参与的角度来讲,上述情况暴露出一个问题,民众及相关社会组织与重大事件的关系仅仅停留在被动参与的层次上。
世博会进校园拓宽了公众参与领域。现有文献中涉及重大事件公众参与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即决定是否应该申办某一重大事件、公共支出的使用、重大项目建设、事件筹备与接待、志愿者服务以及居民流动和拆迁。某些领域属于公益创业的范畴。同时,也拓展了公众参与途径。公众参与行为,要么有较高层次的参与,如担任志愿者、开展合作生产甚至全民决策等,但最大的问题是公众参与具有明显的被动性。根据作者所掌握的文献资料,目前国内外没有学者对重大事件公众参与的途径进行专门研究。相关研究成果提到了重大事件公众参与的6种常见途径,包括公民投票、公民调查、社区咨询、志愿者服务、合作伙伴与共同生产以及非制度参与。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实行学校参与需要一系列的条件。一方面,公共管理者要比较熟练地掌握开展学校参与的常用技能,即不仅知道应该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吸引学校参与,并能根据有效决策模型的适用条件,精心设计学校参与途径。另一方面,学校也需要意识到随着自身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地位的提高,自己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了保证大学校园能真正有效地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除了要选择合适的管理决策外,公共管理者还需要设计多样化的参与途径以及寻求法律保障、教育培训、宣传沟通等环节的支持。此外,重大事件的校园参与对政府部门、事件管理者、社区以及公众等都有特别的要求,而且,对校园参与的效果也要及时进行评估并做出相应调整。因此,只有将参与制度、参与领域一管理决策、参与途径、组织保障和评估纠偏结合起来,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重大事件公众参与有效管理模型。
2.3 上博通过公益创业进校园志愿服务层面效用分析
公益创业的第三个类型是志愿公益活动,以志愿服务精神丰富世博会内涵,拓展外延,提升国际化水平,向世界展示世博会的面貌。以公益创业促上海世博会志愿服务,体现志愿者服务价值。志愿服务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个人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志愿者受到人们的尊敬,志愿服务也受到社会的重视。 同时公益创业为世博工作招募志愿者提供了宣传的途径和平台,高校志愿者服务作为非政府性质的支持载体,在接轨世博要立足志愿者自身的特点,不同城市和地区综合实力发展水平、优势各异,在了解上海世博会总体框架和项目安排的基础上,把握好区位资源、文化资源、管理资源等资源的优势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接轨世博经济的途径,承接不同的项目、提供不同的服务。要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尽快开展接轨世博的标准。
篇7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创业文化;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242-03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背景下应运而生,并成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10余年的发展,在学生人数、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都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要“支持青年创业”、“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加强创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今后10年的重要发展任务,一系列的政策表明国家将创新创业教育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创业文化是大学职能发展的需要,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将应用型、地方性作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方向,将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办学目标。然而由于大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建校历史较短,基础薄弱,经费不足,各方面都不成熟,校园创业文化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A省H学院校园创业文化为个案,从校园创业文化的精神、物质、制度和行为四个层面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创业文化发展现状进行探讨,从中探找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校园创业文化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检索了10年来有关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文献近200篇,并查阅资料收集到相关研究成果和专著30余部。
2.问卷调查法。对A省H学院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86份,有效率97.2%。
3.数理统计法。全部数据处理采用SPSS 12.0 for windows软件完成。
二、结果与分析
(一)校园创业文化的精神层面分析
校园创业文化的精神是校园创业文化的灵魂所在,它主要反映在创业的观念、态度等方面,影响和规范着每个大学生的创业思想和行为,决定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品质的形成,并成为精神力量激励大学生进取创新、冒险果敢、敏锐坚毅和宽容失败。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创业的大力宣传与扶持,整个社会舆论对于大学生创业寄予很大的希望,对大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对于创业也逐渐有了新的认识。通过大学生创业观念现状调查表可以看出(参看表1),大多数的大学生对于创业持肯定的态度,59.87%的大学生认为创业能真正体现一个大学生的价值,57.61%的大学生认为认为应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48.35%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考虑过自主创业,说明大多数被访者能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价值与意义有比较清醒的认识。55.56%的大学生表示同学之间讨论就业时涉及创业的话题。但是,有热情不一定会付诸行动,仅有11.32%的大学生毕业后会将创业作为职场的第一选择,大学生毕业后不会将创业作为职场的第一选择的高达76.13%。在“如果在创业中遇到挫折,你会怎么办?”的调查中,58.85%的大学生选择重新思考创业的利弊,是否适合自己,再决定坚持或者放弃,说明高校对于创业教育还缺乏足够的重视,校园创业文化精神层面非常薄弱,创业文化中进取创新、冒险果敢、敏锐坚毅和宽容失败精神还不够牢固。
(二)校园创业文化的物质层面分析
高校校园创业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校园创业设施的建设状况,如创业类雕塑及宣传性创业宣传栏、报刊栏,它们是意识文化的载体,对人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目前有些高校在校园里设置了专门的创业宣传板牌,有的利用有限的教室,配备了包含创业孵化工作室、创业培训室、创业模拟实训室的创业孵化基地,作为大学生创业实战演练的重要阵地。
通过大学生对创业教育设施满意情况调查表可以看出(参看表2),有67.08%学生对创业教育设施不满意。究其原因,高等教育的急剧扩大使得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得以蓬勃发展,但同时带来的是经费上的短缺,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和低水平的教育投入形成了反差,大部分学校不得不自筹资金,导致校园创业物质文化建设严重滞后,致使校园标志性创业设施缺失、创业类书籍资料陈旧缺乏等。
(三)校园创业文化的制度层面分析
2007年,教育部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才逐渐走向规范,而创业教育只是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课若干教学模块中的一个部分。问卷调查表明,74.69%的学生表示对现有的创业教育课程不满意。为了响应国家号召,A省H学院也陆续制订了一系列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的制度政策。由于受到资金、资源等硬件的限制,使得创业教育无法成为一个系统工程在学校有序地开展。通过对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调查访谈可知,承担创业教育课程的老师主要由学校就业工作部门专职人员、院系负责就业工作的党政干部和辅导员担任,相当一部分的老师所学专业与创业学科关联不大,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只能讲授理论知识,无法进行实战的指导。再加上繁重的日常事务使得这些老师很难有时间潜心研究教材,教学效果自然也就难有保证。另一方面,创业教育课程在高校算作通识教育课,不算做学生学分,学生出勤情况也难以保证。通过调查,A省H学院会举办SYB或者GYB等形式的创业培训,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在校大学生愿意接受到这种培训。学院通过两年举办一次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的创业大赛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仅依靠共青团组织或者就业指导中心来完成,没有创业活动专门组织机构,一般就是准备搞创业比赛临时组织一个机构来管理。这样非制度化、非规范化的管理势必影响校园创业文化的发展,成立专门性的创业活动专门组织机构势在必行。通过走访调查可知,学校很少与校外企业或者高校之间联合加强对大学生创业培训。这说明地方高校缺少专门的创业教育教学和研究机构,创业教学、咨询和培训的质量不高。
(四)校园创业文化的行为层面分析
校园创业行为文化是校园创业文化的外在表现,是大学创业精神、创业哲学和创业价值观的动态体现。通过对A省H学院的调查发现,目前有关创业教育、创业实践的协会仅有一个,并且活动开展得也不突出,参与的大学生数量也较少。此外,根据对A省H学院2010和2011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情况的调查,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人数非常少,在每年3000人左右的毕业生中,每一届创业的不到5人,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选择考研、考取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通过对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实践的调查发现,仅有不到10的学生有过创业或者参与创业的经验。
通过大学生选择创业最大的障碍调查表可以看出,没有丰富的创业经验是限制大学生进行创业的最主要因素,没有明确的创业项目选择的也占有较高的比例,这充分说明校园创业行为文化缺失严重。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新建地方性本科院校多数大学生对创业都持有正确的观念,但校园创业文化精神层面非常薄弱,创业文化中进取创新、冒险果敢、敏锐坚毅和宽容失败精神还不够牢固。
2.校园创业物质文化滞后,难以满足庞大的大学生群体的创业实践需求。
3.在校园创业制度文化上表现出学校、学生对创业的鼓励政策认识不到位,课程建设不规范,执行制度不健全,校地、校企、校际合作方面也存在不足。
4.在校园创业文化的行为层面上,创业类社团在活跃校园文化和组织大学生进行活动的功能还没有充分发挥,毕业生创业人数较少,校园创业行为文化缺失严重。
(二)建议
1.加强适合学校自身的校园创业文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着力培养升华创业精神文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味地照搬传统本科大学的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是不适当的,错位竞争,差异发展,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理智的选择。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在创新、兼容并蓄的大学办学理念指导下,根据本校地域、历史及时准确地总结、概括和升华出客观、理性的就业理念,形成有特色的校园创业精神文化。
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利用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地加大创业科技园、创业宣传板报等创业设施的建设,优化管理,提高利用率,使师生时时刻刻接受到创业文化的熏陶,不断激发师生的创业激情。
3.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校园创业文化中的保障作用,根据学校实际,严格贯彻国家支持鼓励创业的法规性文件,提高学校创业教育的管理水平。强化创业课程建设,坚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渗透到各个学科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加大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校地、校企、校际合作,保证创业课程质量。
4.充分发挥创业学生团体作用,因地制宜,加速建立有一定质量的创业社团、协会、俱乐部。发现和树立优秀创业典型,总结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促进创业文化广为传播,形成善于创业、敢于创业、勇于创业的浓厚大学创业文化。
――――――――――
参考文献:
〔1〕娄东生.试论大学创业文化建设[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2〕许霆.新建本科院校转型与创业文化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2,(4):52-58.
〔3〕曹丽,罗群.论地方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创业教育[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2):9-14.
篇8
【关键词】校园文化;创业;教育
一、校园文化的特性及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学校通过各类活动所创造并长期积累而形成的文化内涵、精神品质和心理氛围,以及其承载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专业学习、主题教育、特色培养、学术交流、课外科技、艺术熏陶、实践服务、创新创业等。校园文化具有如下特性:一是多样性,校园文化筛选并充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创建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品牌,积极构筑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二是育人性,校园文化切实发挥文化育人的功效,通过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实践服务能力、适应能力等,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精神和校园价值观等观念形态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和核心内容,对于整个校园的生存和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是学校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要素之一。
二、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活动的多样性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同组织者不同角度的设计,使得校园文化活动呈现多样性。同时,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广泛,包括科技创新知识、思想政治教育等,校园文化活动的广泛性为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从活动参与层面看,来自不同专业的各位参加者,思维方式、知识结构的不同,潜移默化中能够彼此互相影响,实现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交融。然而创造力与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广泛的作用和意义。创业能力作为能力核心,其培养实践特别需要主动性和能动性。大学生思维活跃、头脑灵敏、吸收新事物能力强,具有较高自主意识和判断能力。按照自己的思想组织并设计活动,使得想象力和创新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对一个人的创业能力的最终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
同时,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性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践机会。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进行学习实践、能力实践等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机会和平台。这些是创业能力培养的十分重要的途径和渠道。在学习实践方面,可以举办各种与专业知识相关的系列活动如校园科技文化节等;在能力实践方面,通过举办演讲比赛等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交际能力等等;在创新能力实践方面,可以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来推动学生树立创业观念,锻炼学生面向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进行科技创业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校园文化活动的协作性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较强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成功的创业者必备的重要素质。校园文化活动需要每一位同学献计献策,需要每一位同学广泛吸取他人意见。
最后,校园文化建设持续拓展大学生创业能力实践的平台和载体。大学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大学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实现和深化着大学“实践育人”的功能,通过专业学习、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科技竞赛、就业创业活动、校企合作等形式,高校从思想、专业、能力素质等多个层面为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实践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并提供人力、物力及经费的支持。
三、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作用的几点思考
第一,坚持校园文化建设的示范性和导向性,以引领和保障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目标和方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青年学生,根据社会的发展要求和人才需求目标,构建青年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氛围;按照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思想感召,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具备积极、健康的思想状态和精神面貌,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号召下,近年来,国家为创业提供了空前强大的政策环境支持,对于青年学生创业给予了一系列的扶持和优惠措施。对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利用校园宣传阵地,及时解读国家创业政策和文件,解答学生困惑,给予专业实践指导和咨询;通过分析创业典型宣传,营造我要创业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同时也应积极推动高校创业孵化园的建设,促进高校优秀的创业项目早日走向市场,增加创业的成功率。
第二,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协调性和开放性,以拓展和强化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渠道。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应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在传统基础教育之上,借鉴国内先进创业教育经验,探索研究新的教育模式,制定创业人才教育和创业能力培养方案、措施,积极促进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改革,增加创业相关课程选择,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增强操作性和针对性;加大投入,设立专项创业活动基金,鼓励创业教育和创新研究与实践。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和不同需求,拓展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延,打造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竞赛、市场调研、社会实践等,将其作为学生创业意识培养和创业技能教育的有效载体,供学生选择锻炼,寓教于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创业故事分享、创业心得交流、创业项目推广等互动活动,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当然,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仅仅局限于校园范围是远远不够的。高校应加强院校间、地区间及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活动,引进国外先进创业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提升创业理念和竞争意识,获取个人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持续发展与提高的动力,实现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Z].2010-05-13.
[2] 浙江省教育厅.润物无声――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篇9
关键词: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重塑;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108-03
一、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特质
大学校园文化,就是大学人在大学校园各项活动过程中所共同营建,并通过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群体行为、生活方式、舆论风气、校园影响环境等所蕴含、表达或体现出来的一种层次较高的精神品质。毋庸置疑,校园文化是大学教育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事实上,每一所高校在其创建和发展历程中都十分注重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这种独特的校园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区别不同高校的一张“文化名片”,它客观上也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办学理念和所倡导的大学精神。因此,创业型大学也应该有着属于自身而区别与其他类型高校的校园文化特质。
一所学校要称之为“创业型大学”,正如伯顿·克拉克在《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一书中指出的,五个要素是不能再少的最低限度:一个强有力的驾驭核心;一个拓宽的发展;一个多元化的资助基地;一个激活的学术心脏地带;一个一体化的创业文化。在创业型大学建设中,创业文化的整合和确立不仅会对培植大学的个性和特色起到积极的作用,更会形成全新的价值观、理念乃至信念,而这些价值观、理念和信念对于大学成功地进行创业转型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鲜明的创业文化构成了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特质。而正是这种具有鲜明创业特质的校园文化,使得全校师生对创业型大学的办学理念有着广泛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将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有着强烈的指导意义和导向作用。
二、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架构
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从文化质态的视角考察,校园文化的内涵结构一般可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四个维度。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高校校园文化的最高表现形式;制度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得以传承的保障;物质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外在标识;行为文化则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动态体现。对于创业型大学而言,要紧紧围绕鲜明的创业文化这一核心特质,在以上四个文化维度中对自身校园文化的内涵结构进行重塑和架构,赋予其新的内容。
(一)勇于创新创业的精神文化
一所高校的精神文化体现了其办学宗旨和价值追求等方面,它从深层次影响着全体师生的思想、信念、情感和行为。创业型大学赋予了传统大学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实践,它所追求的学术创业化和知识资本化并不是简单的商业态度和私利追逐,相反,而是以提高国家的竞争力、生产率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创业创新建设为己任,以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水平为目标。由此可见,创业型大学不仅依然保持和行使着自己的基本职能,而且正在使这些职能在自身不断追求创新、创业与创优的实践中得到不断强化和延伸。因此,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创业型大学更需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确立教育发展观,更需要以探索真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践行真知、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来引领学术发展。
(二)体现创业魅力的制度文化
高校的制度文化是其精神文化的延伸和具体体现,是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的规则和规范,具有强烈的规范性、组织性和秩序性。建设创业型大学,除了一些基本的规范准则,还需要从管理运行机制、教学质量保证机制、科研提升机制、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社会资源拓展机制以及人才激励和评价机制等多方面人手,制定出符合创业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育适宜创业的良好氛围的有关制度,引导师生积极投身于创业活动之中,真正形成尊重知识创新、鼓励知识市场化和帮助人才创业的制度文化。
(三)激发创业活力的物质文化
高校的物质文化是由基础及硬件设施和环境布置等实物形态构成的,包括校园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对于大多数高校而言,创业型大学建设都是在原有大学基础上的转型发展。因而,在物质文化的建设上,可以在保持原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的基础上,以激发创新思维和创造愿望为目的对校园环境中的个别细节和局部做出一定的规划和调整。而在教学科研设备和办学条件上要做到最大限度地符合创新研究和创业活动的需要,让师生的创业活力在更便利和适宜的环境中得到释放。
(四)乐于创业实践的行为文化
高校的行为文化是集体或个人自觉呈现出来的行为表现,可以被外人所直接感受到的一种“活”文化。强有力的文化根植于强有力的实践。创业型大学的行为文化是在勇于创新创业的精神文化和体现创业魅力的制度文化的引领和感召下的实践文化,是将精神文化内化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使广大师生的创业活动由原来零散的自发行为真正转化为持续的自觉行动,真正形成人人关心创业、人人参与创业、人人乐于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主要原则
确立鲜明创业特质和体现创业内涵的校园文化对于创业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创业型大学视野下对现有校园文化的重塑与建构,还必须遵循以下四个主要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是我国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和教育师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这依然是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不可动摇的根本原则。
(二)创新性原则
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每一所创业型大学的成功经验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典范。创业型大学所倡导的种种知识资本化和产业化的活动,都是激励广大师生崇尚真知、追求真理、探索未知的创新过程,其目的都在于增强大学的研究和教学能力,提升大学的学术性,而与那种急功近利的为创业而创业的做法是不相容的。因此,创新性是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坚持和把握的重要原则。
(三)开放性原则
创业型大学建设离不开拓展的发展,学术创业化和知识资本化的过程本身就是高校开放办学理念的最好体现。因此,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理应坚持和贯彻开放性原则,将开放办学理念贯穿于教育全过程,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要主动加强大学、政府、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教师的创业活动能够更加融入社会,贴近市场;要坚持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鼓励百家争鸣,学有所长,不断延伸自身的服务领域;要重视社会实践的环节和效果,不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也要有宽容失败的创业胸怀,使师生的创新实践活动能够持续而蓬勃开展。
(四)实践性原则
创业型大学具有鲜明创业特质的校园文化,应处处体现基于实践、善于实践、归于实践的信念和价值观。而那种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的态度和行为,是与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初衷格格不入的。
四、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策略选择
一般而言,大学校园文化具有思想道德导向、激励创造、整合规范、生活调节和示范辐射等基本教育功能。毫无疑问,在创业型大学视野下对校园文化进行必要的重塑和建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中作用的发挥,更好地促进其育人功能的实现,从而更好地推进创业型大学建设。
(一)彰显特色,树立品牌意识是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永恒主题
精品化和特色化是校园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树立品牌意识,建立起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不仅更易于深入人心而得到师生的广泛认同和支持,也更易于受到关注而使其育人功能得以强化,也更易于受到保护而使师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得到增强。而对于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特色的提炼与创新,既要善于从原有学校的发展历程中总结、提炼出具有闪光的文化传统,并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又要在吸收国外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国内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高校所属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自身的学科特色与学术特征,不断培育具有学科性质特点和探索科技发展前沿的创新品质的校园文化,从而形成个性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
(二)强化主体,实现全员参与是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前提
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中的每一个质态文化的形成都强烈地依赖于领导者的坚定认识、管理者的有力推动和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而要有效地实现全员参与,前提是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突出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教育主体,在强化其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的过程中,实现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追求最终能“内化”为其自身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学生是学校存在的根本意义所在。对于学生而言,学校应牢记以学生为中心,始终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放在首位,处理好学生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切实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植。要通过表彰、奖励等激励机制的建立,激发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根本上保证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教师而言,学校则应更多地为广大教师提供宽松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氛围,不断完善激励教师参与的相关政策,在各种评价制度、人事分配制度及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等有关制度中体现创业型大学所追求的价值取向,引导教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竞争中施展才能,实现价值。另外,还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主体互动,鼓励教师将自己的创新创业实践与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结合起来,从而推动教师与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营造出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校园文化环境。
(三)虚实结合,强化载体功能是构建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
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依托平台,包括教学科研场所、仪器设备、文化活动设施等实物平台和校园媒体的数字平台。校园文化活动的实物载体是广大师生开展课外活动尤其是创新创业活动的必要条件。学校要通过开放实验室、聘请创新创业导师、建立创业实践实习基地等多种手段,引导并支持学生参与到科技文化活动、学科竞赛以及教师科研课题研究中来。要发挥学生社团,特别是科技类和创业类学生社团广泛开展以科技发展前沿报告、科技展览、我的创业故事、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一系列普及性和深入性的学术交流活动,帮助学生开阔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意识,拓展实践能力,提升创业本领。同时,要注重发挥校园媒体的整合作用。在做好报纸、校园广播和电视等传统文化载体的基础上,还应更多地关注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等新型媒体平台,坚持用正确的舆论来教育和引导广大学生,用典型的创新创业事例来感染人、激励人,发挥好校园媒体的权威性和导向性,使校园媒体成为引领创业文化的有效平台,从而促进创业型大学校园文化的全面建设。
篇10
关键词:E时代;高校电子商务平台;创建;研究
中图分类号:G48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在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电子商务已经被引入到校园的发展过程中,并且将电子商务和学生的创业结合在一起,可以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加广泛的参考途径。构架大学生电子商务的创业平台,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一、校园电子商务创业平台系统的构建
高校在电子商务基础上创建创业平台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主要是从校园环境入手进行分析和研究,将电子商务的目标锁定为校园内部的广大师生和校园内部企业,其目的是淡化商业性的同时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电子商务创业平台系统的设计框架基本是从校园电子商务创业平台的整个体系出发,对电子商务创业需求和结构进行分析,包含校园服务、实习店铺以及创业店铺、在线学习和创业论坛等项目。在B2C模式下,会有网上店铺、网上教育系统等等;C2C模式下,有二手交易市场、网上商城以及网上竞价拍卖等等。在校园内的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以创业加校园勤工助学配送为主要模式。因为这种系统时在校园环境下设计起来的,因此要以校园的网络硬件为基本依托点,让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师生具有服务意识的大学生作为发展基础,这样在该平台系统中参与活动的主要是广大学生,他们即充当着创业者的角色也充当着管理员的身份。除此之外就是教师。如果从学生和教师的不同需求对平台系统功能进行分析可以按照以下功能阐述:
首先,校园服务方面。电子商务系统的建立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定的交流平台,以便于及时的出校园的最新动态,帮助一些有勤工俭学欲望的学生解决生活助学问题[1]。
其次,实习店铺的功能。在电子商务创业平台系统中,它是用户体验系统,也是其他功能和流程集合为一身的系统,其中包含了注册信息、登录信息以及商品的购进和买卖,并且最后的确认收获等等。
再次,创业店铺。创业店铺就是基于创业平台的体系系统,具体模式是学生作为创业用户可以本产品,教师作为创业用户可以信息,然后双方根据数据信息认证的有效性以及需求性进行订单的订购和反馈。
最后,创业学习和创业论坛。在线学习就是专门为学生学习而打造的一种交流平台,在此平台中可以进行商务论述、网站设计以及电子商务安全课程的学习等等,不断强化学生对电子商务环境以及电子商务创业的认识,由此引发对电子商务结算系统问题的思考。在创业论坛当中,学生和教师可以共同交流创业经验心得,然后交流自己成功的经验,进而为实现创业梦想努力奋斗[2]。
二、高校基于MVC创业平台的设计
(一)创业平台的视图设计
在创业系统中,视图设计主要包含JSPLOGINMAIN等形式的文件,在登录页面中,要实现视图效果需要实用的程序是login,jip,在这个页面当中,表单元元素的名称要与控制器的组件进行属性名的设置,以此在request对象中利用formbean1这种方法获取控制器组件,进而成功登录。不断显示校园电子商务创业平台页面的信息。
(二)创业平台中的配置文件设计
在电子商务平台中进行配置文件的设置需要以web为应用程序的主要配置文件,以此来完成ActionServlrt的配置,并且默认成首页的设置工作。在Struts的构架当中,研究者需要组装的方式建立起应用程序的整体脉络,这样来看,这个文件在系统中的作用就相当于在一个比较大的项目中开发出一个控制调配中心。在这个配置中,需要对Actionformbean、Actuionforward等配置进行分析和研究。
(三)高校电子商务创业平台的物流以及支付模式的设计
因为高校是一定区域内部的环境,这样在物流方面活动范围就比较小,具有业务量集中的特点,货物的配送方式上也比较单一,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物流配送并不实际,也不符合经济效益的提升。通过研究和分析,在当前的校园环境下,利用学生组成一个配送的独立组织,既不会不会耗费太大的人力和物力,还能节约成本,这样在校园内部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中,采用的是自营的物流发展模式,该模式是在校园内部设置自己的配送地点,然后学生如果想购买物品,卖方得到购物信息以后,对配送点的工作人员进行调动,送货上门。在配送中心,工作人员采用自发的形式,贫困学生共同组成,以此给予他们勤工助学的机会,让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极大的保障,以此减少家庭供养学生的负担,也是对学生以后就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锻炼[3]。
在支付方式方面,学生和教师的居住并没有在一个非常大的空间范围内,这样应该选择的是简单并且安全和高校的电子商务支付方式,从校园自身的特点出发,电子商务平台既可以选择金融机构参与的方式也可以选择见面付款的方式,更可以利用校园一卡通实现支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高校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从构建的方式以及对学生和教师交流等方面进行的探讨,希望可以帮助高校学生对创业以及电子商务有一定的认识,提升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法光.基于网络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电子商务,2011(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