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03-14 12:14: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孩子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孩子的方法

篇1

【关键词】引领读书 知书达理 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28-01

打开网页你就可以看到教育孩子的方法连篇累牍,如“颠峰家教智慧”、“多少天成才”之类,正是见仁见智、百计千方、层出不穷。但我们以为,教育激励孩子的最好方法,就是引领读书。

无论是老师的谆谆教导,还是家长的絮絮叨叨,往往都会使孩子不胜其烦,而引领和激励孩子对读书产生兴趣,直接与文本对话,与圣贤低语,远离浮躁,就能从中获得愉悦、智慧与启迪,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书达理,实现自我激励,励志而生成动力,我们就能事半功倍。

培根最盛赞读书:足以怡情、传采、长才。且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高谈阔论之中、处世判事之际。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有成者也数不胜数:苏秦刺股发愤,而能游说连横;曹雪芹十载披阅,五次增删,而成《红楼梦》;纪晓岚饱览群书而天下闻名。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或飞文染翰、吟诗作赋,或治国平天下、科技兴国,都最见读书功夫。思接千载,心游万仞而视通万里,读书可以超越时空。而今,虽然网络信息发达,但读书仍是增才长智、励志乃至陶冶性情、远离肤浅浮躁的重要途径。涉足书山――英雄豪杰、明君良臣、士农工商……人物何其多;泛舟学海――智略涛涛、知识浩瀚……信息何其广。看史事五千,无须走马塞上,可观楚汉交兵,看战争风云;求醒世箴言,何必程门立雪,可赏天下贤文,听诲语谆谆。这不比老师、家长的喋喋不休强吗?久而久之,孩子自然是情愫得以陶冶,心智得以启迪,人格品质得以提升,自会有自己的而趋于正确的是非判断取舍,有自己的憧憬志向选择,自然知道怎样做人、做事,以及怎样加倍努力学习。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读书是个人成长的最佳途径。有人说:没有课外阅读,就没有语文教育。那么,没有课外阅读,也难以实现自我教育。我们已经而且还在继续实践着――引领孩子读好书而实现自我激励、自我教育,以期事半功倍。笔者当初就比较注意引导自己的孩子读书,从最初的连环画到《上下五千年》,到四大名著、《东周列国志》、“历史演义”之类,虽然她后来学了理科,但对于考大学到硕士毕业直到职场从业,我省了心,她自己也觉得受益无穷,我也能与之亦父亦友较好地沟通了。近年来,我开始留意从小学低年段引导读书了。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在我的激励下,在小学段就读完了四大名著等书,初一又读了《东周列国志》。

篇2

从当今家庭看:由于历史的原因,作为步入中年一代的现在学生的父母,大多数以为自己要再干一番事业的希望很小,把自己的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这个“望子成龙”或“盼女成凤”的希望能否成为现实,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必然成为“独生代”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

首先,教育要从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开始,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了解,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心里想什么,平时主要做什么,交往的人是些怎样的人等。理解,就是不要忽视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在家庭中有他发表意见的一席之地,而不能说“小孩子懂什么”。家中大事应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设家庭民主化,即让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权利和地位得到尊重。尊重儿童在家中的权利、地位,不是一味地宠爱娇惯孩子,置于“小皇帝”地位。对孩子百依百顺,不是尊重,是溺爱。

其次,教育要身教重于言教。在家庭中,孩子是在家长的影响和教育下,在认识周围的世界中成长的,家长对待人生、事业、生活以及对待他人的态度,都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上述了解和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在重视身教重于言教的同时,讲究“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教育方法,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列举常见的几种类型孩子的表现及主要教育方法:

第一类:精力过剩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较聪明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样他们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其次,要适当放手,管教适度。管教若太严,与他们性格不对劲,就会适得其反。要给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再次,耐心教导:即耐心教育与疏导,通过讲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见”并不那么好,并不那么符合社会道德与规范,从而自愿放弃自己的“主见”,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长之路。

第二类:上课不专心听讲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上课多动、好玩、爱讲话,甚至在家中学习也表现出心不在焉。对此类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说,“那是学校的事,不该我来管,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边。”实际上,训练孩子专心听讲,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因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紧密相关的。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父母要训练让孩子听一遍就马上做到;其次,在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听话能力,如安排三、四件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家长观察孩子是否如此;再次,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讲话,一定要孩子看着你的脸听;第四,家长还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听讲的小窍门;第五,家长应尽量要求孩子复述课堂内容,或谈上课中印象最深的问题。

第三类:追求金钱与物质享受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穿要名牌,吃要精品”,讲究吃穿,有的上学要坐摩托车、三轮车。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告诉他们自己孩子时代的生活经历和故事;其次,家长要把家庭收支计划告诉孩子,并适当征求孩子的意见;再次,有效地教育孩子计划用钱,并用典型事例来教育孩子。

第四类,对长辈教育抱无所谓态度的孩子。此类孩子对父母,师长的教育,充耳不闻,当耳边风。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理解父母、师长的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其次,要在感情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教育,消除他们的“敌意”,使他们愿意听从教导;三要给孩子以说话的权利,让他说原因,说理由,哪怕是不正确或不真实的;四要多一点宽容,教育之后,还会做错事,要给予改正的机会,要有耐心,要等待;五是教育孩子的语气要坚定,父母两人说话口径要一致,有的父母嘻嘻哈哈,有的漫不经心,有的轻描淡写,有的各唱各的调,这都不利于教育。

第五类,具有严重惰性的孩子。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学习被动,作业不完成或抄袭,造成考试交白卷或作弊,生活散漫。

篇3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初中生;单亲家庭问题孩子;教育方法与途径

城乡结合部是指城市与乡村相互交融的地带,这一特殊地区单亲家庭孩子数量不断上升。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由于突然遭受家庭变故,心灵受到了很大的伤害。由于父母的忽略,孩子的行为习惯得不到正确的培养,这就给学校教育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其中我所任课的一个班级就有九个单亲家庭孩子,教育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为了教育好这些孩子,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教师必须了解单亲家庭对子女身心发展的影响,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探究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单亲家庭对子女身心的影响

单亲家庭的话题是沉重的,单亲家庭受影响最大的是孩子。单亲家长很少能像家庭健全时那样关心子女的生活质量、学习状况、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即使孩子出现了问题,也不可能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及时予以纠正。有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则是自顾不暇。笔者经过深入了解和细心观察,并参阅一些相关的书籍,了解到单亲家庭的孩子一般存在着如下几方面问题:

1.不大合群,性情孤僻。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与恶劣环境有关,家庭不健全往往是其子女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他们很害怕与人交往,害怕别人瞧不起他、嘲笑他。所以,单亲家庭的学生,大多游离于集体之外,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也不喜欢与同学交往,逐渐变得性情孤僻,冷漠。

2.意志薄弱,消沉厌学。单亲家庭的孩子,再没有了温馨的家庭,原先惬意舒适的生活也随之改变。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在父母面前甜蜜地撒娇,幸福的生活没有了,美好的憧憬消失了。这种消沉低迷的情绪使他们变得迷惘和不知所措。进而产生厌学、逃学,毫无朝气,暮气沉沉。

3.叛逆不羁,以自我为中心。家庭的破裂,导致他们心中几乎没有了亲情、没有了信任。他们不接受批评,有典型的逆反心理。他们在扭曲了的心理支配下,为所欲为,以此来发泄愤恨不平的心情。如骆同学,他是一个很典型的单亲孩子,上课时故意发出怪叫声扰乱课堂纪律,常常睡觉,作业不做,撕烂教科书。不做值日,乱丢垃圾。学校段考时骗家长说放几天假,自己赶集去了。还常常拿同学的钱,有一次还偷窃小卖部二十包鸡腿……

综上所述,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育、感化、挽救他们的艰巨的任务。

二、单亲家庭子女的学校教育对策

1.建立单亲家庭学生的成长档案袋,关注其成长的足迹。当学生一步入初中学校的大门,学校应及时调查了解单亲学生的人数,建立其成长档案袋。老师要想办法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思想和学习动态,用耐心、爱心、恒心教育他们,使其初中阶段健康地成长。注意观察他们的言行,及时解开他们的思想疙瘩。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比较敏感,某些普通小事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微妙变化。教师要多注意这些孩子的言行,若发现有异常的苗头,要及时跟他们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处理的就及时疏导处理,不能一下子解决的事情,先进行多方面的调查,找出问题的所在,再对症下药,同时加强孩子的心理矫正和学习辅导。

2.双管齐下,极力争取家长与学校的配合。本地由于政府开发新城区,征收了学校周围村庄大量的田地,一些家庭日子宽裕起来,不大重视孩子的教育。再就是本地是旅游胜地,很多家庭从事与旅游相关的职业,家庭经济状况较好,对孩子的教育抱无所谓的态度。部分人的观念是孩子在学校读书,不指望他学得多好,反正将来找碗饭吃也不难。家里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这些孩子在学校的生活纪律可想而知。所以学校必须与家长沟通好,孩子在学校读书,首先要学会做人,其次是学会学习。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都不能缺席,必须履行好教育的职责,不能扔给学校不管或父母间互相推诿。

3.爱心抚慰,严格教育。父母之爱的缺失,使这些孩子过早地承受着巨大的思想压力,每位教师应用爱心去抚慰他们受伤的幼小心灵,像父母一样关心这些孩子,如发现他们情绪不稳定时及时谈心,生病时热情地嘘寒问暖。若发现其沉迷于游戏机、网吧、武侠小说中应及时提醒,多方面启迪,并安排一些有良好兴趣且人际关系较好的同学与之同桌或者参加集体活动。对于一些违纪行为,应在课堂或课下及时批评,一旦改正,及时表扬。

4.要培养孩子的耐挫力和责任感。教育孩子正视逆境,敢于同命运挑战,做到自强自立,勇往直前,并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多表扬和鼓励。在家里要体贴长辈,生活自理,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好孩子;在学校里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好学生。每位教师必须抱着对教育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应认真全面地掌握这些孩子心理的发展规律和心理特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走出青春的阴影,接受社会的阳光和雨露。

5.激励孩子树立起信心。单家庭的孩子,情绪消沉、低落,失去信心。教师可以给他们讲一些励志故事,如张海迪身残志坚的故事,高位截瘫仍然笔耕不辍;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一出生就遭遇不幸,却不懈努力,写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他们身边同类学生的事迹等等。通过经历对比,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不幸与别人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从而消除心理困惑,重新树立起生活、学习的信心。

6、对单亲问题孩子,只表扬鼓励,不随便批评,不讥笑讽刺,教师或班主任经常注意寻找单亲家庭问题孩子的闪光点大加赞扬和鼓励,使他(她)知道老师看得起自己而愿意和老师交朋友,说实话给老师。老师就可以针对性的教育。

篇4

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是说学校的教育不重要。教师和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担任不同的角色,起不同的作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不能相互代替。少数家长办私塾性质的学校,自己教育孩子,这种教育方式虽然能弥补学校教育在培养孩子个性方面的不足,但缺少了学校教育所体现的全面性,以及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和集体观念等方面的优势。反过来,若只有学校教育,家长不参与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则孩子成长会留下缺憾。因为孩子的成长不仅需要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还必须伴随着人格的完善,道德水平的提高、心理发育的健全等,而对于这些素质的养成家庭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相当大,且伴随着人的一生。因此,教育孩子是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家庭和学校要相互合作,共同努力,任何一方都不能推卸责任。要做一名成功的家长,就必须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规律,家庭教育有八个特点:

一、家庭教育具有科学性

家庭教育要遵守科学规律,用科学方法,不能随意,凭热情好恶盲目蛮干。家长必须经常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道德觉悟:要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学习他人成功的育人经验。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依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教育培养。家长要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与对孩子的尊重结合起来,必须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盲目地让孩子学习不喜欢或不适合学的东西。

二、家庭教育具有一致性

家庭教育的一致性表现为:一是家庭成员的一致。即家庭所有成员在教育孩子时的认识标准要一致,教育方法要一致,不能一个说东,一个说西,一个严格要求。另一个却袒护。教育孩子家庭成员在认识标准和方法上不一致容易造成孩子无所适从。二是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要与学校在孩子的品德培养、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时间安排上保持一致,否则会出现5+2=0现象,即五天的学校教育成果加上两天不一致的家庭教育使教育效果全无。三是家庭教育要与科学规律和科学方法保持一致,家庭教育不可随意、盲目蛮干、想当然、违反科学。

三、家庭教育具有强制性

一是家庭教育是作为父母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法律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我国颁布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都对父母教育监护未成年子女做了全面和详细的规定。二是对子女教育过程中要采取必要的强制方法。未成年子女因为在思想认识上和心理发展上还不成熟,不可能完全自觉地约束自己,常常会表现出任性甚至放纵自己的行为。说理教育不是万能的,那种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有害的。家长除了要认真耐心地做好思想教育外,还应适当配合以强制性方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防止孩子误入歧途。

四、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

家庭教育最合适的教育者是父母自己。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一生中必不可少的老师。父母自身的行为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是最直接最有效也是最大的。父母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孩子做榜样。教育孩子是父母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人父人母不能以任何理由推卸育子责任。2012年,贵州省毕节市五位9—13岁的少年辍学流浪,为取暖在空垃圾箱中生火,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政府为此处理了多名官员和校长,而丝毫没有追究家长的管教不力责任,家长似乎只是受害者。事实上,家长还应承担“养不教,父之过”的道德责任。学校教育不具备全面的覆盖性。学生有相当多的时间不在学校,教师的教育作用有限,既有时间因素,也有社会角色的原因,教师的社会角色不能代替父母教育孩子。因此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另外,孩子的祖辈、亲戚、朋友都不能替代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留守儿童、寄宿制学生等存在的一些问题都表明了这一点。

五、家庭教育具有长期性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否则只会拔苗助长,违反规律。良好习惯、优秀品质、优异学习成绩都需要经过长期不懈地训练和培养。据研究结果表明,一个成年人培养一个新习惯约需要72天左右。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和良好的习惯需要反复抓、抓反复,不能想起来管一管,抓一抓,平时不管不抓;闲时管一管,抓一抓,忙时不闻不问;出了问题管一管,抓一抓,没有问题就放任自流。

六、家庭教育具有复杂性

家庭教育的复杂性源于人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复杂性。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不仅有与动物一样的自然性,还具有人类特有的社会性。人的复杂性表现为人的思想观念、人的要求欲望、人的性格个性等都是多种多样的。教育内容也具有复杂性,人的成长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在品德修养、心理素质,身体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加强培养。另外,社会环境也是极其复杂的。社会风气、社会思潮和文化时刻在影响着孩子。未成年的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抵制诱惑的能力差,易受经过各种新潮包装的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因此,要教育孩子远离社会上各种不良诱惑,远离网吧,远离不良媒体和不良书籍,远离社会上各种不健康的东西。

七、家庭教育具有艰巨性

家庭教育的艰巨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家长缺少教育孩子的时间。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许多家长为生计、为工作常年奔波,与孩子相处时间很少,教育孩子面临困难。二是家长普遍缺乏教育孩子的专门知识,往往教育孩子不得法,教育效果差。三是家长和孩子存在代沟。代沟问题的存在使许多家长无法和孩子有效沟通。使:父母和孩子产生隔阂,家庭教育难以开展,父母和孩子都为此苦恼。四是社会不良风气对孩子的影响。这些因素虽然对家长教育孩子带来困难,使家庭教育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是家长们应该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抱着对家庭美好未来的期盼,克服困难,不气馁,积极面对。

八、家庭教育要讲求实效性

家庭教育一定要重实效,不走形式,不走过场。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孩子成长中存在的问题。重视家庭教育的实效性,就要求家长做有心人,常观察孩子、了解孩子,掌握孩子的特点,然后加以教育引导。一些家长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风。比如让孩子上各种课外辅导班学习各种技能,至于孩子能学到什么,家长往往并不在意,认为尽心就行,这种错误的做法实际上不会有多少教育效果。还有的家长参加学校举办的家长会,事先不认真做准备,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沟通了解孩子情况时,只是被动地参加,不能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

篇5

一、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考虑孩子的心理发展特征,包括同龄孩子的共同特征,自己孩子的独立个性,以及特殊生长环境对其的影响。家长只有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需要和措施,才可能取得成功。这是成功的家庭心理辅导的基础。

家长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主体,他们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他自己渴望的要求、兴趣和爱好,成人应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多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要允许孩子失败,多给予孩子心灵的支持与爱护,注意孩子的过去和现在的行为变化,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给他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尊重他们的意愿,发挥他们的潜能,让他们的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活动,从而达到促使他们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的目的。

二、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蛹未必一定会变成蝴蝶,而蝴蝶却一定由蛹变成的。当蝴蝶还是蛹的形状中的时候,我们要求蛹长出美丽的翅膀,要求蛹也像蝴蝶那样翩翩起舞,这样要求不过分吗?不滑稽吗?孩子的发展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各个发展阶段的孩子都有着他们特有的年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和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

教育孩子更是一门艺术,古语常说,有怎样的家长,就会教育出怎样的孩子。家长首先要对孩子进行“榜样教育”,要做到以身作则、自信、乐观、爱家庭、爱学习,同时要讲究教育孩子的方法,始终要以正面教育等恰当的教育手段来教育孩子,如激励性教育、赏识性教育,要善用放大镜,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闪光点并进行表扬,要少用负面的教育,如责骂、讽刺、惩罚等手段,要戴着近视镜看孩子的缺点,要多包容和体谅,允许孩子犯错误,努力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从关心爱护尊重信任孩子的前提出发,运用科学知识,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他们所面临的心理矛盾,给以释疑解惑,帮助孩子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学会教育自己、指导自己,从而解除心理障碍,取得心理平衡。对待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为孩子创设一个宽松而和谐的活动环境和心理环境。

三、加强自身的修养

家长要做孩子的心理辅导师,除了要端正观念、认识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之外,自身的修养也十分重要。家长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培养孩子健康体魄的重要条件;家长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也会带来最佳的教育效果;家长良好的文化科学素质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前提;父母的思想道德素质则关系到教育孩子怎样做人的问题。

我国人口众多,生存压力很大,家长们很容易将自己的紧张情绪转移给孩子。有些家长一生最强烈的理想和愿望就是将孩子养育成才,心里唯恐孩子不成才,唯恐孩子落人后。在笔者的520份有效“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调查表”中(见表1)中可以看出,超过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孩子成才是家庭的最大希望。同时,调查中还显示,“父母文化水平越高,自己成就越大,对孩子的要求越实际,教育也更理性;而父母文化水平越低,家长自身缺失越严重,对子女的要求、希望越高。他们把自己一生的梦想转寄到子女身上,希望子女去实现它,成就它。千万不要将自我实现的需要,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负载着父母的梦想,甚至是一个家族的梦想,不然,这份爱就转变为一种负担,让孩子的心理倍感沉重。

因此,父母加强自身的修养非常重要。家长要善于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时刻用积极的情感感染孩子,真正做到爱孩子,会用正确的方法爱孩子,让孩子的心灵始终充满阳光和快乐。

篇6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们情感的归宿和心灵的港湾。因此,我们尤其是女主人应重视家庭建设。为此百度了徐凡、周永琴编著的《和美家庭》,这本书以如何建设和美家庭为主线,从家庭美德的弘扬、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家庭理财的实用知识、家庭阅读习惯的养成、低碳与智慧的生活六个方面,结合感人的故事,生动地讲述着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家庭关系,让爱情“保鲜”,让生活更充满情趣,让家庭更温馨。

书中家庭教育的方法使我很有感触,书中的内容广泛而又平易近人,没有一般教育理论那么高深,很容易被接受进而产生共鸣。下面我就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以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小孩子的“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应负完全的责任。”作为一个母亲,我对此十分认可。下面说说我教育孩子的三个原则,供大家参考。

1.把握好“爱孩子”和“管孩子”之间的度

在孩子教育方面过分溺爱和专制式的严厉管教始终是两种普遍存在的态度和错误做法。前者是对孩子无原则的爱,它有损于孩子的身心l展,因而我觉得“对子女要爱护,但绝不要溺爱”。同时,家庭教育中的专制式的严厉管教方法也是不可取的,这种管教方法的后果只能是摧残儿童的创造力,束缚儿童的思想,让孩子默守陈规。

2.孩子是父母的镜子

做父母的教育孩子要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因此,做父母的必须处处以身作则。教育孩子其实也是家长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为了教育孩子,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放弃无规律的生活,随时检点自己的言行、严格要求自己。

3.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及身边的亲人施教的方法不一致,宽严不同,孩子就无所适从,甚至会产生投机取巧、轻视长辈,甚至出现虚伪等不良品质,非常不利于孩子健康完美人格的形成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成功母亲的故事,她们就是我们身边的活教材,比如新疆维吾尔族母亲阿尼帕q阿力马洪的故事,她作为养母,生活俭朴,含辛茹苦的养育了来自六个不同民族的19个孩子,攒了很多钱却总也不舍得花,都给孩子们交了学费。她的故事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荣获了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全国道德模范、新疆十大杰出母亲的光荣称号。

阿尼帕・阿力马洪的一个叫胖虎的孩子是她最头疼的一个孩子,他常常因为一点小小的不如意,就要离家出走,但这位母亲坚持决不放弃,给了胖虎足够的爱与宽容。直到胖虎知道了阿尼帕妈妈的故事,他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心好好学习,回报爸爸妈妈,回报祖国。

篇7

一、架设联系与沟通桥梁,夯实家校共育基础

1.建立健全家校共育组织机构

按照“制定章程、成立组织、保障运行”的工作思路,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处、各级部主任为主要成员的家校共育委员会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成立家长委员会致家长一封信》,组织发动家长自愿申请报名。学校利用家长课时机,采取投票、相互推荐等方式,先后成立并健全了班级、级部和学校三级家委员会组织,明确了家委会的宗旨和工作目标,为家校共育形成合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2.搭建“家校连心桥”

我们始终相信家长是教育的同盟者,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实践者。家长的积极建议是学校教育的宝贵财富,学校以“家校联系卡”为纽带,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学校家委会及时把家长针对学校发展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统计和论证后,由校长定期向家委会常务代表汇报学校的发展规划及意见建议整改落实情况。“家校连心桥”使学校及时地倾听到家长的呼声,让广大家长的合理化建议第一时间得到落实,真正实现了家校联系无障碍,沟通无缝隙。

3.组建“父母俱乐部”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现象较多,这些孩子跟父母的沟通交流较少。针对这一教育弊端,学校成立了“父母俱乐部”。通过组织开展“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孩子,我想对你说……”“亲子读书工程”等活动,为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交流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让家长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配合教师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让孩子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一名八年级学生的家长这样深深自责道:“作为爸爸,我不太称职,平时我总以工作忙为理由,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总以为孩子在学校是教师的事,在家是他妈妈的事。现在我充分认识到,‘忙’不应该成为忽视孩子教育的借口,为了孩子的成长,爸爸必须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家庭教育是培育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都应该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只有家校共育形成合力,才能优势互补,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才能达到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最终教育目的。

4.设立家长开放日

我们定期把家长请进学校,让家长了解学校工作进展,参与学校评议、决策等有关活动。开放日里,我们设立家长接待室,由学校领导接待家长,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分级部、班级开展各种咨询活动,向家长解答培养、教育孩子存在的问题;举行各任课教师公开课,邀请家长入班和学生一起听课,向授课教师提出意见或建议;向家长展示学生的常规作业、特色作业及教师教案和教室文化;召开家长座谈会,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评价研究等等。

二、以共育促共赢,实现家校和谐健康发展

1.更新了家长育人理念,提高了家长教育水平,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加家校共育管理活动后,家长的育人观念转变了,认识提高了。七年级有位家长在信中说:“听了你们的课才知道家庭教育有这么大的作用,今后一定多学点这方面的知识,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八年级一位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差,家长恨铁不成钢,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学生情绪不高,失去了学习兴趣。家长走进课堂听课之后,认识到自己教育方法的失败,便主动同教师联系,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通过从感情上接近孩子,捕捉孩子的闪光点,时刻加以表扬鼓励,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增长其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孩子的学习兴趣高涨起来,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随着家校共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我们感到“教子有方”的家长越来越多了,体罚子女的家长越来越少了;理解、支持教师工作并主动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的家长越来越多了,与学校、教师关系不够融洽的家长越来越少了;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稳步提高的学生越来越多了,上课开小差违反纪律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2.促进了家庭和睦幸福,营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和谐的家庭气氛对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是十分重要的,而家庭不和、关系紧张往往是导致子女性格孤僻或品质低劣的重要因素。八年级有一名学生,他的父亲对他管得特别严,母亲却溺爱孩子,孩子无所适从,性格反复,时好时坏。夫妻二人经常为教育孩子吵架,有时还大打出手,婚姻关系趋近破裂的边缘。自从二人参加家校共育管理活动后,取得了教育孩子的一致看法。他们在信中说:“为教育孩子产生矛盾就是因为缺乏知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评价研究不但使我们学会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同时也为我们化解了一场感情危机。”

篇8

如何教育孩子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几乎成了当今父母共同的困扰。尤其是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多少父母因对孩子的不正确引导而导致孩子的人生道路脱离了正确的轨道。孩子的一生有两门教育非常重要,即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所以也只有在家长和老师的相互配合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家庭教育要从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开始,加强与孩子的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了解,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心里想什么,平时主要做什么,交往的人是些怎样的人等。理解,就是不要忽视孩子在家庭中的作用,在家庭中有他发表意见的一席之地,而不能说“小孩子懂什么”。家中大事应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设家庭民主化,即让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权利和地位得到尊重。尊重儿童在家中的权利、地位,而不是一味的宠爱娇惯孩子,置于“小皇帝”地位对孩子百依百顺,这不是尊重,是溺爱;因此,要教育好孩子,家长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通过近几年的工作,我接触了各色各样的孩子,也去解决了很多孩子的问题,由此总结出孩子们会出现的一些主要问题及自己的解决意见:

第一类:精力过剩型。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爱玩,爱闹,爱打架,难以管教,但他们较聪明好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这样他们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其次,要适当放手,管教适度。管教若太严,与他们性格不对劲,就会适得其反。要给他一定自由,一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再次,耐心教导,即耐心教育与疏导,通过讲道理,使孩子明白自己的一些“主见”并不那么好,并不那么符合社会道德与规范,从而自愿放弃自己的“主见”,克服自己的毛病,逐步走向成长之路。

第二类:注意力不集中型。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上课多动、好玩、爱讲话,甚至在家中学习也表现出心不在焉。有的家长说,“那是学校的事,不该我来管,我又不能坐在孩子旁边陪他学。”实际上,训练孩子专心听讲,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因为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紧密相关的。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在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听话能力,如安排三、四件事,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家长观察孩子是否能完成;其次,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讲话,一定要孩子看着对方的脸听;家长应尽量要求孩子复述学校课堂内容,或谈上课中印象最深的问题。

第三类:追求金钱与物质享受。 此类孩子主要表现为“穿要名牌,吃要精品”,讲究吃穿,有的上学要坐小轿车、要用高级用品。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家长自己都要以身作则,生活有品位却不张扬,告诉他们自己孩子时代的生活经历和故事;其次,家长可以把家庭收支计划告诉孩子,并适当征求孩子的意见;再次,有效地教育孩子计划用钱,并用典型事例来教育孩子。

第四类:对长辈教育抱无所谓态度。 此类孩子对父母,师长的教育,充耳不闻,当耳边风。 教育的主要方法:首先要让孩子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理解父母、师长的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是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其次,要在感情融洽的气氛中进行教育,消除他们的“敌意”,使他们愿意听从教导;三要给孩子说话的权利,让他说原因,说理由,哪怕是不正确或不真实的;四要多一点宽容,教育之后,还会做错事,要给予改正的机会,要有耐心,要等待;五是教育孩子的语气要坚定,父母两人说话口径要一致,有的父母嘻嘻哈哈,有的漫不经心,有的轻描淡写,有的各唱各的调,这都不利于教育。

篇9

什么是爱?

爱,首先要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爱。爱本身就是无私的、无条件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你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你的爱,没有掺杂任何杂念,你对他,就只是单纯的爱。你希望他快乐,就请无条件的爱她。爱孩子,就爱他的全部。一个孩子不可能是十全十美。正因为他有缺点,所以才需要你的教育,需要你用爱表达出来。

有些家长,真的很爱孩子,可惜就是不会表达,所以孩子通常感受不到你的爱。他们只是感觉到了你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他。比如,孩子不喜欢吃鸡蛋。你却对孩子说“你今天必须吃了这个鸡蛋。”但是为什么呢?“我为什么就要吃鸡蛋,你凭什么要求我吃不喜欢吃的东西啊?”这个时候,孩子非但感觉不到你的爱,而且对你很反感。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应该尽可能的注意:把你的爱传达给孩子的同时,你要让他感觉到,你爱他才这样做。你可以对孩子说“爸爸妈妈知道你不喜欢吃鸡蛋,但是为了你能够获取足够的营养,我们还是希望你把这个鸡蛋吃了。我们不想你的身体比别的孩子差。”这时候,不管孩子会不会吃,但还是会感觉到,你是爱他的,这样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

爱,要怎么表达?

爱,首先是无条件的。爱孩子,首先就请尊重孩子。你尊重孩子了,给了孩子一个完全独立的人格。那么你的爱就会有很明显的效果,你的教育也就很有作用。你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用你的眼神去传递给孩子,你爱他!或者,直接告诉孩子“我爱你!”这三个字要说出口,并不困很难,家长朋友们,不要吝啬,直接对孩子说出口吧。

六一儿童节了,你给孩子买了他最想要的礼物,这就是爱的表达。晚上临睡前,对孩子说声“晚安,baby,我爱你”,这就是爱,孩子也感受到了。如果你比较内敛一点,不想对孩子那么直白的表达,也可以。上班之前孩子还没起床,给孩子留张纸条:起床后记得吃早点,路上要注意安全。这也是一种无声的爱。

女孩子们比较喜欢撒娇,不管是多大了,都有这个毛病。父母们适当的对孩子表达一下自己的爱,比如亲吻一下孩子,拥抱一下。让孩子感觉到这就是爱,是你传达给他的爱。男孩儿就可以,拍一下肩膀,笑着说声‘你小子’,这都是爱,把你的爱传达给孩子,让孩子感觉到爱。这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孩子,不仅仅要批评,鼓励等等之类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爱教育孩子,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潜能。用爱教育孩子,也是你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的基础。

篇10

关键词:隔代教育;利弊;优化;个性发展

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和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两种主要形态。隔代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家庭教育形态,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必然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并提出可以优化隔代教育的建议,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1.隔代教育现状

现在年轻的家长由于工作、生活的压力,教育孩子的任务很大程度上已经转移到了祖辈身上,导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些祖父母自觉地晋升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的国家。在国外,孩子很小就进了幼儿园、托儿所,较早的入学教育培养了他们独立自主的性格,所以他们几乎不存在隔代教育。虽然我国隔代教育现象比较普遍,但也有不容忽视的优势,只有针对隔代教育的不同类型,提出不同的优化建议,才能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2.隔代教育的类型

2.1过分关注型

祖辈对孩子的爱是倾尽更多心血和关爱的,孩子们本来自己能做的事情,由于祖辈们的关怀备至,替他们把所有的事都完成了。孩子本来能在成长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社会能力,也被祖辈们剥夺了。

2.2过分监督型

有的祖辈由于自己对第二代的教育问题,然后会在第三代身上改变教育方式,什么事情都要督促孩子,经常检查孩子的行为。这造成了孩子的依赖性和惰性以及不自主性,由此还形成了对成人的不信任感以及惧怕感。

2.3严厉惩罚型

这种教育方法遵循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批评多于鼓励,责罚多于奖励,认为这样就能督促孩子们学习和提高社会能力。其实不然,过度严厉会阻碍他们性格的发展,使孩子产生了严重的自卑,自闭或者叛逆心理。

2.4民主、温暖和理解型

这种祖辈对孩子的教育采用积极的教育态度和方法,他们对孩子的耐心和细心,让他们能用较适当的方法来教育孩子,在祖辈家长中也有的采用这种方法,只是数量很少。

3.隔代教育的优劣势分析及应对策略

隔代教育作为中国一种很普遍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隔代教育作为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我们应该清楚明确的把握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孩子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进,使我们的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

3.1隔代教育的良性影响

1)由于祖辈时间富裕,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又由于祖孙的血缘关系,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这就有了隔代育儿获得成功的心理基础,对孩子的生活照料、安全监管、情感需求等给予相当妥善的保障,容易与孩子建立融洽的关系。例如:玩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和天性,他们通过游戏进行学习和获得发展。而祖辈充裕的时间为幼儿创造了游戏的条件和环境,亲身参与,引导学习。3到6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游戏对孩子在身体、智力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而祖辈充裕的时间使这项活动的实现成为可能。

2)祖辈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能应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的常规性问题,可以弥补年轻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的不足。例如,在对于感冒这个问题上,年轻家长就可能小题大做,但是祖辈们就能用比较适宜的方法来处理这个问题。

3)祖辈的传统美德对孩子是很好的榜样。幼儿喜欢模仿,成人的言行举止是幼儿学习的榜样。祖辈们具有大半生的人生阅历,在孩子身上能传承善良美德、是非原则、生活智慧,培养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例如,在节约食物方面,祖辈的勤俭朴素习惯对幼儿是很好的榜样,祖辈们经常性的习惯会对幼儿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2隔代教育的负面影响

1)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产生自我中心意识;过分保护扼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接受新生事物较慢,教养观念相对滞后,对孩子的要求很单一,只希望孩子乖巧、听话、稳当,这样也容易泯灭孩子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多数祖辈常因自己年轻时生活和工作条件所限没有给予子女很好的照顾,而把更多的爱补偿到孙辈身上。“隔代亲”特殊的宠爱泛滥,往往导致“隔代惯”。于是孩子很难再接受父母的严格要求和批评,容易形成与父母感情隔阂和情绪对立。

2)过分的安全保,使孩子的创新品质受到限制。祖辈对孩子表现出的某些行为总是急于阻止,这使得孩子天生的创新品质难以充分拓展。

3)祖辈的知识水平较低,这种说法是相对的,一些祖辈的知识水平较低,尤其对于英语教学,不能很好的辅导孩子;对于音乐、绘画等特长培训,积极的引导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但是祖辈对这方面的引导作用明显不够。

4)家长和祖辈教育理念不一致,祖辈的教育方法老套,主观、简单,而现代家长的教育理念前卫、新潮。现代家长更多的是要培养孩子们积极、热情、以及独立自主的社会能力,让他们从小就锻炼成一种开朗的性格,而祖辈对孩子的重视主要是体现在衣食住行方面,导致教育理念的偏差。

4.隔代教育的优化建议

4.1从家长角度

父辈和祖辈要相互配合,做好各自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定位。孩子的父母应该主动承担起教育和抚养子女的责任,在要祖辈帮忙照顾孩子的同时,协调好祖辈教育和亲自教育的关系,形成合作教育。做父母的哪怕工作再忙,也要争取多跟孩子在一起,培养与孩子的感情,引导孩子兴趣的发展和性格的养成,而不能把孩子全权交给父母。

4.2从祖辈的角度

祖辈们应该从自身角度出发,不能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孩子,要培养他们“自己的事自己干”观念。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独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鼓励儿童自己收拾碗筷、自己穿脱衣服等。并且将一些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等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对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还应主动阅读一些早教普及性读本,学习一些现代的关于儿童教育的基本理念与原则。要靠科学的力量教育孩子,不能单纯的靠经验来培养孩子。

4.3从社会舆论角度

社会舆论的力量对改善隔代教育问题来说不容小觑,要加强社会舆论的引导和推动,形成全社会重视隔代教育的良好舆论环境。要鼓励编写和出版祖辈家长读物,增加隔代教育的广播、电视节目,以满足祖辈家长这一广大人群的实际需求。逐步建立隔代教育的指导网络,多宣传亲子教育和隔代教育结合好的典型。

5.结语

隔代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隔代教育的利弊,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从家长的角度、祖辈的角度和社会舆论的角度出发,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使幼儿现有的家庭教育状况得以改善,使我们的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钱玲玲.关于现代家庭如何跳出隔代教育困境的思考[J].农村教育,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