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范文
时间:2023-03-28 19:25: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廉颇蔺相如列传翻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为以何知之。以:凭借,何以知之的意思是凭借什么知道?何是介词以的宾语,所以这句话是宾语前置句。这句话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节选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目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
赵王问:“你是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的?缪贤回答说:“微臣曾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相如劝阻我不要去,问我说:‘您怎么会了解燕王呢?我对他说:‘我曾随从大王在国境上与燕王会见,燕王私下握住我的手说,说“情愿跟您交个朋友”。因此了解他,所以打算投奔燕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卷八十一。战国末,强秦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赵国实力比秦稍弱。本篇为合传,以廉颇、蔺相如为主,并记述了赵奢父子及李牧的主要事迹。价值连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布衣之交、负荆请罪、刎颈之交、怒发冲冠、白璧微瑕等成语均出自本篇。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类型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㈠判断方法
在汉语中,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如果名词带宾语了,说明它临时具有动词的性质,就是词类活用。
所以,如果名词后紧接代词或处所名词.介宾短语,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同理,如果两个名词连用,二者之间既非并列关系,也非修饰关系,其中必有一个活用成了动词;又因为能愿动词只能修饰动词,所以,如果名词前紧接能愿动词时,即可判断它是活用成了动词。
㈡活用形式
1.名词十名词(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其中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后一个名词作动词的,属于主谓结构)
例1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2晋军函陵(军,驻扎.驻军)(《烛之武退秦师》)
分析例1中“舍”本是名词,用在宾语“相如”前,活用为动词,是“安置(相如)住宿”的意思,“舍相如”是动宾结构;例2中“军”本是名词,用“函陵”前,活用为动词,是“驻扎”的意思,“军函陵”是动补结构。
2.副词作状语十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3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模仿)(《屈原列传》)
例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寡人之于国也》)
分析例3中“祖”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皆”后,活用为动词,是“效法.模仿”的意思。例4中“王”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副词“不”后,活用为动词,是“称王,此处指统一天下”的意思。
3.能愿动词+名词(组成状谓结构,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5左右欲刃相如(忍,用刀杀)(《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6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游水.游泳)(《劝学》)
分析例5中“刃”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欲”之后,宾语“相如”之前,活用为动词,含有“杀”的意思,“欲刃相如”就是“想用刀杀掉相如”的意思。例6中“水”本是名词,这里用在能愿动词“能”之后,宾语“水”之前,活用为动词,是“游水.游泳”的意思。
4.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名词活用为动词
例7泥而不滓(泥,生活在污泥里)(《屈原列传》)
分析例7中“泥”本是名词,这里用在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活用为动词,整句的意思“屈原是出于污泥而不染”。
5.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它词语作调话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
例8时秦昭王与楚婚(婚,结为婚姻)(《屈原列传》)
分析例8中“婚”本是动词,这里用在叙述句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这时“婚”变为动词,意思为“结为婚姻”。
6所+名词(组成所字结构)
例9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
分析因为“所”字通常与动词结合组成名词性词组,所以所字后的名词用作动词。例9的“罾”字是名词用做动词,作“捕”、“捞”讲。
㈢规律总结:
名词活用为动词:
1.标志:名词出现在副词后;名词出现在能愿动词后;名词出现在“所”字后
2.语法分析:句中无动词;两个名词连用;名词在句中谓语的位置;名词后为代词。
二、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㈠判断方法
文言文中,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经常作句子的定语、状语和补语.,但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用作一般动词。即如果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就可以判断它活用成了动词。如果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而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那么这个形容词也活用为动词。例如:
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列传》)
2、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信陵君窃符救赵》)
3、楚王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分析例1中“短”是形容词,这里带有宾语“屈原”,活用为一般动词,意思是“诋毁,指出……缺点”。例2中的“轻”是形容词,这里带有宾语“胜”,活用为一般动词,意思是“轻视,看轻”。例3中的“善”是形容词,这里带有宾语“留侯张良”,活用为一般动词,是“友好,友善”的意思。
(二)规律总结: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标志:形容词出现在代词前面,形容词出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
2、语法分析:句中无动词,形容词带了宾语,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它和后面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之间又构不成偏正关系。
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㈠判断方法
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
在文言文中,形容词除一般用作定语.状语.谓语之外,有时也作名词用,以替代跟它性质、状态或特征有关的人或者事物,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有时前面有“其”字、“之”字或数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
例如:1、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听,听觉,听力,亦指人的聪明智慧和判断力)(《屈原列传》)
2、吊有忧,贺有喜。(《勾践灭吴》)
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分析:例1中“听”本是动词,这里用来作兼语,是“听力,听觉”的意思。活用为名词。例2中“忧、喜”本是形容词,这里用在动词“有”后作宾语,活用为名词,是“忧愁的事;高兴的事”的意思。例3中“至”本是动词“到”的意思,这里活用为名词“到的人”。例4中前一个“圣、愚”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主语,活用为名词,是“圣人,愚人”的意思。
(二)规律总结:
1、标志: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之”。
2、语法分析:动词活用为名词,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形容词活用作名词,以替代跟它性质、状态或特征有关的人或者事物,在句子中充当主语或宾语。
四、名词作状语
(一)判断方法
现代汉语里,普通名词是不能直接修饰谓语动词作状语的,而古代汉语普通名词直接作状语却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即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二)活用形式
1.表示比喻
例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像牛马一样,如牛马一般。这里是作者谦称)(《报任安书》)
2、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因景从。(《过秦论》)
分析:名词作状语,名词前面可以加“如”字来解释,含有“象……那样地(似的、一样)”的意思。例1中的“牛马”是名词,用来修饰动词“走”作状语,翻译为“像牛马一样,如牛马一般”;例2中的“云、响、景”本是名词,用来修饰动词“集、应、从”作状语,意思是“象云那样汇集”、“象声响那样应和”、“象影子那样随从”。
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或方式
例如:(1)倡优蓄之(倡优,像对待乐师优伶一样)(《报任安书》)
(2)皆谦而礼交之(礼,按照礼节,有礼貌地与他交往)(《信陵君窃符救赵》)
分析:这种形式翻译时应为“当作……那样”、“象对待……的似的”。例1中“倡优”,就可翻译为“像对待乐师优伶一样”;例2中“礼”可翻译为“按照礼节,有礼貌地与他交往”的意思。
3.表示处所
例如:1、而相如廷斥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分析:这种形式翻译时名词前可以加介词“于”字来理解,含有“在(从、向)哪儿”的意思。例1中的廷,表示斥责秦王的处所,“廷斥之”就是“在朝廷上呵斥他”,例2中的“上、下”表示动作的趋向,翻译为“向上,向下”。
4.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
例如:1、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2、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石钟山记》)
分析:这种形式名词前可以加介词“以”字来理解,含有“用”的意思。例1中“厚币”修饰它后面的动词,表示使用的内容,翻译为“用厚币……”。例2中“舟”,修饰限制后边的动词“行”,表示“行”的工具“用船行路”“乘船出发”。
5.表示动作进行的时间
例如:1、其后楚日以削(日,一天天地)(《屈原列传》)
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3、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李塑雪夜入蔡州》)
分析:时间名词作状语,有三中情况,其一,表示时间的阶段性、经常性,含有“每每”的意思;其二,表示时间的持续性、逐渐性,含有“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的意思;其三,表示追溯过去,含有“往日”、“从前”、“当时”的意思。例1中“日”属于第二种情况,翻译为“一天天地”;例2中的“日”、“月”属于第一种情况,含有“日日”“月月”的意思,“日削月割”,就是“每天的割地每月的割地”;例3中的“时”,用在句首,来追溯当时的情景,“时大风雪”,就是“当时大风大雪”。
(三)规律总结
名词作状语:
1.名词出现在动词前;
2.和动词又不是主谓关系。
五、使动用法
(一)判断方法
一般句子,主语是动作的施行者,宾语是动作的对象。当主语不施行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动作时,即是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它就是使动用法了。这种用法实际是兼语式的简化,本来兼语式的结构是“主语+动词+兼语+宾语”,现在简化为“主语+动词+宾语”,从而使语言简练,翻译时要翻译成兼语式。
㈠动词的使动用法
古代汉语里,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都可以用作使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是不带宾语的,当它异乎常规地带上宾语的时候,往往属于使动用法。及物动词本来带有宾语,当动词与宾语之间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而是“使它怎么样”,即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例如
1、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廉颇蔺相如列传》)
2、序八州而朝同列(朝,使……朝拜)(《过秦论》)
3、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活)(《鸿门宴》)
分析:使动用法的翻译方法有二:一是使令式。格式为:“主语+使(宾语)+谓语”。二是动补式。格式为:“主语+动补词组+宾语”。例1中“归”,即“使之归”,翻译为“使……回去”的意思;例2中“朝”,即”使……朝拜”的意思;例3中的”活”,即“使之活”的意思。
㈡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古汉语里,形容词也常常活用为使动词,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1、洁其居,美其服(洁,使……洁净;美,使………美)(《勾践灭吴》)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洲》)
分析:例1中的“洁、美”,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使动词,翻译为“使……洁净;美,使………美”;例2中的“绿”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使动词,翻译为“使变绿”的意思。
㈢名词使动用法
例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
2、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分析:例1中的王之,是“使他为王”的意思;例2中的“将孙膑”是“使孙膑为将”的意思。
(二)规律总结
动词使动用法,即谓语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的意思;形容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又带有宾语,并且含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六、意动用法
(一)判断方法
所谓意动用法,就是形容词.名词用作动词后,主语对宾语含有“认为(觉得)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做(看成)什么”,即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代词有时也活用为意动。动词一般不用如意动。用如意动的词可以译成“以……为……”或“认为……是……”或“把………当做
㈠形容词意动。
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可译为“认为……”“以……为……”
例如1、公子怪之(怪,感到奇怪)(《信陵君窃符救赵》)
2、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廉颇蔺相如列传》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以……为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分析::例1中的“怪”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翻译为’感到奇怪”;例2中的“羞”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翻译为“以……为羞耻”;例3中“私”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翻译为“以……为美”.
㈡名词意动。
名词的意动用法,其特点是名词必带宾语,且是主语把宾语看成这个名词的人或事物,可翻译“把……看作”“把……当作”
例如1、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廉颇蔺相如列传》
3、粪土当年万户侯.。
分析:例1中的方为名词“先”、“后”活用为动词,翻译为“先,以……为先”;“后,以……为后”;例2中的名词“粪土”,活用为动词,翻译为“把……当作粪土”。
(二)规律总结
形容词、名词活用为意动词,即主语对宾语含有“认为(觉得)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做(看成)什么”,即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具有用如意动的形容词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或者成为用如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
七、动词的为动用法
(一)判断方法
动词的为动用法就是动词对宾语含有“为它怎么样”的意思。为动用法的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不是支配关系,而是“动词为宾语而动”的“为动”关系.
识别一个动词在句中是不是为动用法,主要看这个动词和宾语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为动”关系,为动用法的动词对它的宾语含有服务的性质。
从语法结构上看,动词的为动用法是以动宾式来表达状动式的内容。翻译时,应根据上下文意灵活地译为“为+宾+动”“替+宾+动”“给+宾+动”等格式。
例如
1、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急,为……着急)(《信陵君窃符救赵》)
2、且勇者不必死节(死,为……而死)(《报任安书》)
3、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病梅馆记》)
分析例1中的“急”应理解为“为人急”,就是“为他人着想.”。例2中的“死”应理解为“为节死”。例3中的“泣”应理解为“为之泣”,“既泣之三日”,就是“已经为它哭了三天”。
(二)规律总结
动词的为动用法:
1.看动词和它的宾语之间是不是“为动”关系。
篇3
1、不肖之臣的读音是:bùxiàozhīchén。意思是指自谦的说法,也指不能胜任职位的臣子。
2、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不才,不贤;臣等不肖,请辞去。
3、翻译:我没有才能,也没瘾贤能,我不能胜任职位的臣子,请让我辞职归去。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用法分析】:鸡肤鹤发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衰老。。
【成语来源】:北周·庾信《竹杖赋》:“子老矣,鹤发鸡皮,蓬头历齿。”
【褒贬解析】: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使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拼音】:jī fū hè fā
【英语翻译】:wrinkled skin and white hair
【成语声母】:JFHF
【鸡肤鹤发的近义词】:鸡皮鹤发
【近似成语】:
发上指冠:毛发竖起貌。形容极度愤怒。
发上冲冠:犹言发上指冠。语本《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
发人深思: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篇5
关键词:内引外联 积累迁移 素材活用
教材中的文言文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会在文言文上花费大量时间。有位专家打过这样一个比方:语文学习好比一棵树,文言文学习是这棵大树的根须,现代文学是茂密的树叶。做任何事都需要打好根基,根深才会叶茂,毫无疑问,文言文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多么地重要,如同鱼儿离不开水,人离不开空气。
教材中的文言文是教与学的重点,更是高考的重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文言文阅读占的比例之大,是我们与目共睹的。狭义上来讲,山东卷文言文试题12分的选择题再加上10分的翻译题,总共是22分;广义上来说,古诗词鉴赏及名句默写也会涉及文言文,这样文言文试题占整套试题近乎三分之一的题量。更重要的是教材中所选文言文都是非常经典的、经历岁月淘洗而愈发璀璨、文质兼美的不朽篇章,不但可以增加我们的文言文知识,为写作提供丰富典型的素材,更能滋养我们的生命与灵魂。从某种程度上说,文言文是语文试卷中的“半壁江山”并不为过。因此,我们要巧借教材之梯,攀登高考之巅。
一.内引外联,积累迁移,突破文言大关。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就是个例子。”文言文试题最突出的特点是“考题在课外,考点在课内”。分析历年来的高考试卷,我们就会发现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翻译语段,默写名篇,无一不是源自于课内,几乎每年的考点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
如:2014年山东卷选的是方孝孺的《詹鼎传》。第9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而舍县之大家 舍:寄居
B.其父见其志不可夺 夺:改变
C.时吴氏家延师儒 延:迎接
D.属鼎治,鼎论如法 属:交付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四个选项中所考实词均可联想学过课文中的词句。A项“而舍县之大家”之“舍”字可联想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舍相如广成传舍”句,其中第一个“舍”字是“安排住宿”的意思,结合语境,此处引申理解为“寄居”正确。B项“其父见其志不可夺”中之“夺”字,可联想到李密《陈情表》中“行年四岁,舅夺母志”和《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中的“夺”字就是“改变”之意。C项“时吴氏家延师儒” 可联想初中教材《桃花源记》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其中的“延”即为“邀请”之意。结合语境此处的“延”字应为“邀请、延请”之意,并非“迎接”之意。在《过秦论》中“秦人开关延敌”中的“延”是“迎接”之一,但并不符合语境。
山东高考第10题考查的是虚词,更是直接和课本所学句子进行比较。如2015年山东卷第10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见其虚则进 置杯焉则胶
B.是故智者为之谋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C.无以知士卒之寒暑 蚓无爪牙之利
D.炊者皆熟,将乃就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本题每一选项后一句都是课本所学,A项出自《逍遥游》B项出自《烛之武退秦师》C项出自《劝学》D项出自《鸿门宴》,所以句中的虚词便可联想当时所学来判断。而每一选项前一句虽都是出自选文,但是加点虚词的用法也都在学习教材时学过。B项中“是故智者为之谋”中“为”作介词“替、给”的意思,可以联想《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C项中“无以知士卒之寒暑”中“之”是结构助词,“的”的意思,这种用法在课文中出现频率特别高,可以联想《师说》中“古之学者必有师”。D项“炊者皆熟,将乃就食”中“乃”是副词,“才”的意思,可以联想《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壁。”
因此,在高考备考中,首先,我们应该立足课内,重视积累。通过课本复习,归纳汇总常考的实词、虚词的意思和用法,归纳具有规律性和典型性的文言现象和文言句式。整理归纳时要善于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联想学过课文中所有出现该词的例句,形成文言知识题库。如我们复习《烛之武退秦师》时,整理“因”的用法,除了本课中“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作“依靠,凭借”讲,引导学生纵向联想同是这一意思的文中例句“我欲因之梦吴越。”“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伺者因此觉知”“因河为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等。还要引导学生横向联想除此意思之外,“因”在所学课文中还有哪些意思。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中“因”是“趁着、趁机”的意思,“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中“因”是“通过、经由”的意思。这样学生才能形成完整的文言知识体系。
其次,我们要放眼课外,迁移提升。“考题在课外”的特点,要求我们在做题时,要善于联想所学知识,将积累的课内知识迁移到试题中来,也就是在做题时能够内引外联。相信只要我们得法于课内,定能突破高考文言大关。
二.巧借教材之活水,激活写作之灵感。
每年高考作文备考过程中,总有学生抱怨没素材。真的没有素材吗?不是!只是我们身边有座丰富的素材库,没有好好发掘罢了。教材中的文言文可以说是包罗万象,文质兼美。从春秋战国到近代,从语录体到纪传体,从说理散文到游记散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这些素材经经典又鲜活,我们何必舍近而求远呢?
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烛之武是一个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他在说秦伯之前,只是郑国的一个圉政,小小的养马官,有着怀才不遇的愤怨,但在郑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只身去说秦伯,足见其义、勇。说秦伯时,他只字不提郑国利益,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亡郑对晋有利,而存郑对秦有利。晓之以理,动之以利,运用智慧最终解了郑国的危难。所以说他是一个有义有勇有智谋的爱国之士。正所谓:危难之时挺身行, 宝刀未老入敌营。但凭三寸不烂舌, 说退秦师留美名。单从这个人物形象上可以提炼出很多话题如:⑴顾全大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⑵责已恕人,宽容待人。(3)能言善辩与成功。(4)一鸣惊人源于默默积蓄。另外,佚之狐、郑伯、秦伯等人均可提炼出观点来,为我写作所用。
详览历年高考优秀作文,都不乏对课本素材的巧妙运用。以2015高考为例,山东卷优秀作文《顺其自然》中巧妙运用了《庖丁解牛》的素材:“顺其自然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庖丁熟悉了牛的生理结构,摸清了解牛的规律,所以解起牛来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安徽卷优秀作文《锻造翅膀,等待阳光》中运用了《游褒禅山记》的素材:“当然,拥有强大实力却没有适时的机遇也无法取得真正的成功,内在的奋斗与外部条件的有机结合才是取得成功的捷径。王安石在《游褒蝉山记》中所说的‘有志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或许正是这个道理。”江苏卷优秀作文《走在通往智慧的路上》中运用了《劝学》《论语》中的素材等。“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积累课本素材,积聚源头活水,便可书写华美篇章。
篇6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翻译
名词活用作动词是词类活用中最普通的一种现象,活用后的意义仍和这个名词的意义密切相关,只是动作化罢了。名词活用作动词的翻译可分为四种情况:
1.在名词前加一个动词,变成动宾短语。
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水:游水。
云青青兮欲雨。(《梦游天姥吟留别》)雨:下雨。
2.在名词前加一个介词,后加一个动词。
如:买五人之而函之。(《五人墓碑记》)函:用木盒子装。
旬余,杖至百。(《促织》)杖:用杖打。
3.换一个相应的动词。
如: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罾(鱼网):捕捉。
妾不衣帛(《训俭示康》)衣:穿。
4.在名词后加一个动词。
如:腰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腰:腰佩。
尊贤礼士(《赤壁之战》)礼:礼遇。
二、名词活用作状语的翻译
1.表示动作的凭借或工具使用的方法,一般在名词前加“用、拿、乘、靠”等介词。
如:得佳者笼养之(《促织》)笼:用笼子。
辞辇下楼,辇来于秦(《阿房宫赋》)辇:乘车。
2.表示动作发生或进行的处所、地点,一般在名词前加“从、在”等介词。
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游褒禅山记》)侧:从山旁。
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赤壁之战》)水陆:从水路陆路。
3.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一般借助比喻,译为“像……一样”“像……似的”。
如:猱进鸷击,或能免乎?(《冯婉贞》)猱:像猱那样;鸷:像鸷那样。
天下云集响应(《过秦论》)云:像云一样;响:像回声一样。
4.表示对人的态度、方式的,译为“像对待……一样”。
如: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隶:像对待奴隶一样。
5.表示事物的情理或道理,译为“按……”“在……上”。
如:失期,法当斩 (《陈涉世家》)法:按秦法。
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序》)分:按职分。
6.方位名词作状语,表地点或趋向,译为“向、朝、往、在……”。
如:操军破,必北还(《赤壁之战》)北:向北方。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东南:向东南。
7.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时间动作的经常性,含有“每”的意思,可译为“每天、每月、每年”等;如表示时间、动作的持继性、逐渐性,可译为“一天天地、一天一天地、天天(月月、年年)”等。
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日:每天。
良庖岁更刀,割也(《庖丁解牛》)岁:每年。
三、动词活用作名词的翻译
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就活用为名词。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面有“其”或“之”字。动词活用作名词的翻译一般为“动词+的+名词”或“动词+名词”,名词的内容根据上文而定。
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至:到的人。
惧有伏焉(《曹刿论战》)伏:伏兵。
四、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的翻译
形容词一般在句中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如果它临时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那么它就活用为名词,翻译时一般以这个形容词作定语,补出中心语(名词)。
如:兼有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芙蕖》)长:长处;短:短处。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赤壁之战》)旧:旧交情。
五、形容词活用作一般动词的翻译
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在句中临时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那么就是活用作一般动词。它的翻译一般在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动词,有时也根据意思换一个相应的动词。如: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远:远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老:尊敬。
六、使动词的翻译
使动词是动词里暗含了一个助动词“使”的概念,就是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宾语发出的。活用为使动词的可以是名词、动词,也可以是形容词。在句中,这些词带了宾语(有时宾语省略),但这些词与宾语并没有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这个宾语产生某种动作、发生某种变化,或具有某种状态,而这种动作的对象、变化的结果或具有的性质状态,就是那个表使动的词。它实际上是兼语的简化,翻译时应该恢复成兼语式,通常译为“使……怎么样”“让……怎么样”。
如: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负:使……负(承担)。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臣:使……称臣。
有时,为了语意的畅达,将使动词的翻译进行引申,换成一个普通的动词。如:
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使……急”或“逼迫”。
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弱:“使……弱”或“消弱”。
七、意动词的翻译
意动词里含有对宾语觉得怎么样,认为怎么样的意思,它与宾语并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意动词主要从名词和形容词而来,翻译时一定要体现出主观意念上的感受。一般翻译为“以……为……”“把……当作……(看待)”、“认为……是……”“认为(觉得)……怎么样”“对……感到怎么样”。
如: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把……当作宾客。
成以其小,劣之(《促织》)劣:认为……不好。
八、为动词的翻译
动词对于宾语含有介词“为”、“为了”之意,即动词里暗含一个介词“为”的意思,这样的动词叫做为动词。这类词的翻译只要加上一个“为”或“为了”,译为“为(为了)……怎么样”就行了。
如: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死:为了……死
篇7
随着新课程不断改革,生成型语文课堂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重视,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率比较高,效果也十分明显。在生成型语文课堂中,学生充满自信,心情快乐而愉悦,学习效率高。
【关键词】
生成型 语文课堂 建构策略 探微
学生的思维形式是千变万化的动态过程,而高效的课堂教学一定是以学生的思维为主体及时生成而构建的,因此以生为本的生成型语文课堂才是理想的高效课堂。生成型语文课堂不仅能够及时的引导学生们的思维,还能够促使教学内容完美的契合学生们思维,从而建构高效语文课堂。下面笔者将结合引导质疑、深度探究以及拓展延伸等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构建生成型语文课堂。
一、引导质疑,激活思维
质疑是学习探究的源泉和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存在疑惑才会主动思考并寻求答案,从而才能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激活思维并对知识掌握的更加熟练。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巧妙的利用学生对知识的疑惑生成主动的课堂教学,并且引导学生们积极的发散思维去解答自己的疑问,解决问题,从而构建生成动态的高效课堂。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高中语文中《师说》这一课时,我根据原先做成的教案为学生们讲解古文的内容和释义,并将“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中的“闻”翻译为“知道”的意思,但是对于我这样的解释有学生表示不能够认同。因此,我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该学生表示:既然是生乎吾前,那就表示他接受教育也在我之前,那这里的“闻”也可以翻译为“接触学问的时间”的意思。根据学生的回答,我要求学生们展开讨论,并在讨论之后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们激烈的讨论完后有一小部分人都认为前面同学说的非常合理,也有大部分同学觉得“闻”就是“知道”的意思,于是我找出一位同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该学生表示:前面提到“生乎吾前”或许可以将“闻”理解为“接触知识的时间”,生乎吾后呢?显然这样的解释是说不通的,并且随后的“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也验证了这一点。该学生说完以后,学生们纷纷表示豁然开朗。
由此可见,利用学生对知识的疑惑进行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还能促使在探索的过程中更好的激活思维并发散思维,更好的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动性,从而更牢固的掌握自己的所学知识。
二、深度探究,鼓励创新
创新是所有发展的前提,有创新才有新知。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位学生的观点和创新思维,做到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并保护学生的创新欲望。而激发学生创新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引导学生们对知识进行深度探究,从而在探究的过程中触发灵感,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此生成创新型高效课堂。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高中语文中《项脊轩志》这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们对文章内容进行了学习。学习了文章以后,学生们对文中“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有所异议,因此我引导学生们大胆的发表了自己的理解。有的同学认为这句话是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兄弟、亲人的怀念,并借助于鸡犬的态度来烘托自己的情感;也有同学认为这句话是作者对人性的窥探,认为兄弟分家后就连亲情都不复存在。听了学生们各种各样的理解之后,我并没有直接给出学生们准确的答案,而是要求学生们自己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去了解作者真正的写作意境。而学生们经过一番了解之后,对这篇文章认识更加深刻了。
由此可见,通过引导学生们进行深度探究的学习,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保护学生的认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学生们能够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持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看法,并能够做到积极发言,提高创新能力。
三、拓展延伸,拓宽视野
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使学生们牢固的掌握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借助于课本上理论知识的力量去丰富自己的阅历,从而使得学生们在各个方面灵活的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类问题,或借助于文学的力量去提高自己的自身素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一些课外知识为学生拓展延伸,从而拓宽学生们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从而完善对人才的培养任务。
比如,我在为学生们讲解高中语文中《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课时,如果仅仅根据课本内容引导学生来了解蔺相如这个人显然可信度是较低的。因此,为了引导学生们更深刻的了解和学习廉颇、蔺相如的品行和智慧,我不仅为学生们讲解了课本内容,还为学生们拓展了许多课外知识帮助学生们加深了解,并开拓视野。首先,我引导学生们就文章中提高的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两个事件引导学生们了解蔺相如的智慧与胆魄。然后,我引导学生们对文中第三个故事“负荆请罪”进行了学习,并以此让学生们认识到廉颇的耿直忠厚以及蔺相如的宽襟。学生了解了文章后,我又引领学生们学习了缪贤、司马迁、刘向等人对蔺相如的评价,并借助这些历史评价来加深对此人的认识。
可见,拓展延伸的教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并使得学生在了解课外知识的同时更好的联系结合自己的课内知识,使得两者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师生共同构建生成型高效课堂。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学生们对于未知的探索和发现,而采用巧妙的方法开展生成型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还能有效的调动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整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8
一、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作铺垫
苏教版《〈史记〉选读》明显理想化,脱离高二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在此之前,学生只学习了选自《史记》的《项羽本纪》中的一个片段――《鸿门宴》以及《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报任安书》。这些篇章,文字相对浅易。只有《报任安书》较为艰深。即使学生知识面较为开阔,但他们对于司马迁及《史记》的理解仍是肤浅的。而课本编者无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每一章节前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作铺垫。如第一专题“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编者完全可以联系《报任安书》对司马迁及其所处的时代作扼要的概括与点拨。第二专题“学究天人,体贯古今――《记》的体例”,编者可以引用司马迁本人或后人的的精辟论述阐释“本纪”、“世家”、“列传”、“表”、“书”等体例的含义与特点。如清代史学家赵翼《廿二史札记》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诸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纪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此段文字,用语极为简洁,切中肯綮,把《史记》的体例阐释得异常明晰。遗憾的是,编者虽然也选了这段史论,但把它放在最后一个专题“正史鼻祖文章大宗――《史记》的影响”里,事实上,教师与学生又有多少时间精力能顾及到这个课外专题呢?
二、注释粗糙,有些注释不够规范
1.底注①粗糙、简略,不能起到引领的作用
《〈史记〉选读》共十八篇选文,绝大部分篇目都是节选,而且删掉的段落非常多。课本的底注①作为全文最重要的注释,应该对本篇在《史记》原书中的位置加以简要说明。如《〈史记〉选读》开篇是《太史公自序》,容易给学生造成错觉,以为本篇就是《史记》的首篇。实际上,《史记》的首篇是《五帝本纪》。一般的老师如果备课不细致,也未必知道这是《史记》的第一百三十篇,是列传的第七十。司马迁的良苦用心,被清人金圣叹“识破”,他说:“此篇,于《史记》为序,于太史公,便是自己的列传。”然而,这些信息都是底注所没有的,它只是交代节选自《史记》的某篇就作罢。
2.对疑点、难点视而不见,不加理睬。
《太史公自序》涉及古代众多文化常识,课本不加注释,使得本来就对晦涩文句望而生畏的学生,更如同坠入五里雾中。“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句中有众多中华民族历史上的远古人物,学生甚至是老师都知之甚少。如“周邵”的“邵”同“召”,是指召公,召公名,他是周公之弟。“太王”即古公父,他是周文王的祖父,后被追尊为“太王”,《诗经》中的《绵》即为歌颂太王而作。“王季”,名季历,太王之子,文王之父,后被称为“王季”,《诗经》中的《皇矣》即为歌颂王季而作。“公刘”是周族的远辈祖先,由于发展农业,使周族从此兴盛起来,《诗经》中的《公刘》即歌颂他的伟大功业。“后稷”,名弃,周族的始祖,以发展农业,功勋卓著,被舜封为“后稷”,《诗经》中的《生民》即演说后稷之事。这些文史知识,应该详细地列入底注中,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3.大幅度删节处不加旁注
《〈史记〉选读》的有些选文,因为原文很长,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作了大幅度的删节,这本无可厚非,但没有添加必要的旁注,使文章显得太突兀,甚至无法理解,这就是教材的缺陷与不足了。如《项羽本纪》开头两节,交代项羽吴中起事,才华初露。第三节写项羽破釜沉舟,声威大震。其实,这两节之间编者删去了十一个自然段,不过,即使编者未加旁注说明,读者也能理解。但关键是接着的第四节就是项羽兵败垓下了。这中间还有四十一节内容,其中就包括学过的《鸿门宴》,编者完全可以用旁注加以点拨与链接,以引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项羽的悲剧性格。纵观《〈史记〉选读》全书十八篇选文,编者任意腰斩原文,却无一处旁注说明,不尊重原著尚且不说,单是情节上的大跳跃就让人受不了。
4.注释与同系列的必修课本不一致
《太史公自序》中“扶义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史记〉选读》注释说,“‘傥’同‘倜傥’,卓越洒脱,不拘于俗。”而《语文(必修五)》选录的《报任安书》“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必修五课本注释却说,“倜傥,卓越不凡”。语文教师们常常用这两句中的“傥”或“倜傥”来考查古今异义,害得学生们晕头转向,叫苦连天。其实,“傥”、“倜傥”应该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编者的注释前后不一致而已。《项羽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人也,日夜而望归”中的“”,注释为:qǐ,踮起脚后跟。而《语文(必修一)》选录的《劝学》“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句中的“”,课本注释为:qì,提起脚跟。两处意思相同,语音却未能统一。
5.注释或翻译出现不当之处
《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课本注释说:“龙颜,上额突起状。”而司马贞的《索隐》资料里,却有“高祖感龙而生,姑其颜貌似龙,长颈而高鼻”的文字,这就为后来称皇帝的容貌为“龙颜”找到了合法的文献依据。很明显,《〈史记〉选读》的这个注释没有多少说服力。《鲁周公世家》中,写周公告诫伯禽:“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这就是著名的成语“捉发吐哺”的出处。然而,《〈史记〉选读》在译文中却把“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机械地翻译为“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次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这样的翻译和解释明显是犯了“坐实”的错误,因为稍有一点文言常识就都知道,文言中的很多表数量的词如“三”等多是虚指,意思是“多次”。其实,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选录苏洵的《六国论》“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一句,课本注释就明了,“五战为虚设之辞。秦赵交战不止五次,各有胜负,无法确切指出为哪五次。”
三、选文与同系列的必修教材重复
《〈史记〉选读》是一门选修教材,应该有着严谨的学科体系,应该与必修教材打通、衔接。如果说第一专题“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选录《报任安书》(存目)是一种智慧的话,(然而《报任安书》并不是《史记》的篇目),那么,第五专题“摹形传神 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选录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从84页到90页,无论是原文还是注释都与必修课本雷同,这样编排的新意何在?倒不如把有限的空间腾出来,换上《史记》中的另一精彩篇章。
教材的编写是极其严肃重要的大事,容不得缺陷与不足。先贤早有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例子就应该精确、严谨、无懈可击。语文教材有众多的功能,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因而也就有积累功能。
愿苏教版《〈史记〉选读》能精益求精,日臻完美!
参考文献:
篇9
省略句就是指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文言文中省略的地方特别多,如果我们在阅读时不能明确省略的成分,在理解时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翻译时,省略的内容应该准确补出,否则,直接影响译文的意思。
二、抓住特点,识别类型
省略句主要有主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兼语的省略、介词的省略、量词的省略等。下面笔者结合每一类型的特点具体来谈。
(一)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的主语补出来。主语省略可以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
1.承前省。前后两个句子的主语是一致的,为了避免行文的唆,可将后一句的主语省略,翻译时后一句的主语可根据前一句的主语推测出来。如: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廉颇蔺相如列传》)“明年”后省略主语“秦”,可根据前一句“秦伐赵,拔石城”推测出来。
2.蒙后省。前后两个句子的主语是一致的,为了避免行文的唆,可将前一句的主语省略,翻译时前一句的主语可根据后一主语推测出来。如: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度”前省略主语“公”,可根据后一句“公乃入”推测出来。
3.对话省。在人物对话的语境里,当交代清楚对话双方之后或对话者人名已在前文出现过,为了使行文简洁,可以将作主语的对话双方省略,翻译时可以根据上下文推测出来。如: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鸿门宴》)“甚急”前省略主语“今日之事”,可以根据上文“今日之事如何”推测出来。
(二)省略谓语
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话中用了某个动词,另一个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翻译时应根据上下文意思推知省略的谓语。常见的谓语省略有以下几种形式:
1.承前省。前后两个句子的谓语是一致的,为了使行文简洁,可将后一句的谓语省略,翻译时后一句的谓语可根据前一句的谓语推测出来。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舞”后省略了“为乐”二字,可根据前一句的谓语“为乐”推测出来。
2.蒙后省。前后两个句子的谓语是一致的,为了使行文简洁,可将前一句的谓语省略,翻译时前一句的谓语根据后一句的谓语即可推测出来。如: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可根据后一句“秦王不肯击缶”的谓语推测出第一个“秦王”后省略谓语“击”。
3.共喻省(据文意省略)。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谓语。如: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左忠毅公逸事》)根据上下文,可推测“史朝夕”的谓语为“俟”,等待的意思。
(三)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及物动词或介词后面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省略部分多是代词“之”。
1.省略及物动词后的宾语。及物动词后面应该有宾语却没有出现。如:遂拔以击荆轲。(《荆轲刺秦王》)“遂拔”后省略动词“拔”的宾语“之”,也就是剑。
2.省略介词(“与”“以”“因”“为”等)后面的宾语。介词不能独立作句子成分,一般要和后面的名词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或补语。如果介词后面没有名词,就是其宾语被省略。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与”是介词,而“谋”前面省略了宾语“之”,即项羽。
(四)省略兼语
“使”“令”“命”“召”“俾”“拜”“除”等动词后,应该有兼语(通常是“之”)与之搭配,但这个兼语却没有出现。如: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无使”后省略兼语“之”,即自己。
(五)省略介词
文言文中介词“于”“以”等经常和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补语或状语时,介词往往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地震”后省略介词“于”,“在”的意思。
(六)省略量词。
数词后面量词通常省略。如:蟹六跪而二鳌。(《劝学》)“跪”前省略“条”,“螯”前省略“只”。
三、方法指导
(一)分析语法,今为古用
我们可以运用现代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去分析文言文中的省略情况,明确被省略的成分。分析时首先要找出句中的谓语动词。然后分析谓语动词前半部分,如果没有陈述对象,就是缺少主语。再分析后半部分,若是及物动词后面没有与之搭配的成分,有可能省略宾语;有名词、代词而不是宾语,就有可能是省略介词。
(二)抓住关键,掌握类型
所谓关键就是省略句中每一类型的突出特点。从词性上讲,动词、介词、数词等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从句式上看,结构一致的句子、对偶的句子等,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例句,切实掌握常见的省略类型。
(三)瞻前顾后,联系语境
文言文中有些省略,我们只要联系上下文,瞻前顾后,结合具体语境,就能够顺利地推断出省略的成分。
跟踪训练
1.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欲呼张良与俱去
C.古之人不余欺也
D.惟兄嫂是依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D.不拘于时,学于余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大王来何操
C.为天下笑者,何也
D.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
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选自《论语》)
(1)解释下列黑体词语的意思。
①子行三军,则谁与
②必也临事而惧
(2)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孟子谓戴不胜曰:“子欲子之王之善与?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①)曰:“使齐人傅之。”(②)曰:“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引(③)而置之庄岳之间数年,虽日挞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谓薛居州,善士也,使(④)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长幼尊卑皆薛居州也,王谁与为不善?在王所者,长幼尊卑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一薛居州,独如宋王何?”
(选自《孟子》)
(1)在括号内补上合适的词语。
①( ) ②( )
③( ) ④( )
(2)下列各句中,与“王谁与为善”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B.在王所者,长幼尊卑皆非薛居州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君何以知燕王
(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王所者,长幼尊卑皆非薛居州也,王谁与为善?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特殊句式之省略句》
1.A(判断句,其他各项为省略句)
2.B(省略句,其他各项为宾语前置句)
3.C(省略句,其他各项为被动句)
4.B(都是宾语前置句)
篇10
“见”作为文言中一个常见的词汇,它主要有如下几种用法:
一、有“推荐、介绍”的意思,如“初豹见宗鲁于公孟,为骖乘焉。”(《左传·昭公二十年》)
二、有“打算、拟议”的意思,如“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李贺《南园》诗之七)
三、加在动词前表被动,解释为“被”,如“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人教版教材必修四)。现代汉语中也有“见笑”一词,可理解成“被人笑话”的意思。
四、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翻译为“自己、我”,如《孔雀东南飞》中的“君既若见录”、“府吏见叮咛”、《陈情表》中的“慈父见背”等“见”字都解释为“我”的意思;又如“及得富贵,以百金偿之,遍报诸所尝见德者。”(《史记·苏秦列传》)中的“见德者”是“对自己有过恩德的人”的意思。现代日常交际中的“见怪”、“见谅”、“见恕”等词中的“见”也是“我”的意思。
五、做助词用,加在动词后,解释为“得、着”,如“送君不惮远,愁见独归时”中的“见”是助词“得”的意思;《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天可怜见林冲”中“见”是助词“着”的意思,不能理解成为“我”,这句话的意思是“老天爷可怜着林冲”,不是“老天爷可怜我林冲”。
六、“棺衣”,如“藏器,于旁加见。”(《仪礼·既夕礼》)。
七、有“杂,间杂”的意思,如“见以萧光,以报气也。”
另外,在口语中“见”与其他字组合也有几种不常见的解释,也属于文言用法。
一、用在表长度的数量词后,表示以该长度为边的正方形,如“见方”,“这间房屋有一丈见方。”很多人错误地理解成为长度。
二、做副词用,“每天”的意思,如“见天”,“他见天去赶早市,买些廉价的蔬菜。”不能理解成为“经常、常常”等意思。
三、有“显现”的意思,如“见长(chang)”、“见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