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礼仪培训范文

时间:2023-03-23 15:0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酒店礼仪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酒店礼仪培训

篇1

[关键词]服务礼仪 培训 提升策略 文化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62-02

酒店服务礼仪是酒店从业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对服务对象表示尊重的一种规范行为,它是在酒店服务工作中形成并得到共同认可的礼节和仪式,同时也是酒店从业人员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应该遵行的礼仪规范,属于职业礼仪的范畴。酒店服务的标准是热情、礼貌、主动、周到和贴心。服务礼仪质量贯穿于酒店服务管理与基本工作的始终,服务礼仪对改善员工的服务形象、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会为酒店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客人对一个酒店的评价,不仅仅取决于它的硬件服务设施,更多的是客人的一种心理感受,受尊重和重视的程度,服务人员的热情友好让客人感到温暖、亲切、真诚,创造这种感受除了硬件之外,更重要的就是依靠酒店员工的服务礼仪的水准。现代最佳酒店的十条标准,第一条就是“要有一流的服务员,一流的服务水平”。在酒店物质条件确定的前提下,酒店员工服务是否达到一流水平是关键因素,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服务礼仪质量。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一个酒店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以服务礼仪求生存、以服务礼仪求信誉、以服务礼仪赢得市场。对酒店员工进行服务礼仪的培训,探索有效的服务礼仪方法,并及时运用到酒店的服务之中,是培养酒店业复合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这对酒店的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酒店服务礼仪培训问题分析

(一)酒店员工缺乏对服务礼仪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服务礼仪培训是个人和酒店双重受益的行为,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还可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增加酒店自身的效益、价值和形象,增强员工对酒店的归属感。有效的服务礼仪培训可以减少服务失误和服务事故的发生,降低酒店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增强酒店在酒店业的竞争力。在培训中,最为突出和关键的是酒店员工缺乏对服务礼仪重要性的认识,主要因为酒店还处在以盈利为目的的阶段,并未真正考虑到服务礼仪培训对酒店盈利的重要作用。同时,酒店在对服务人员的要求上除了基本服务技能之外,对个人服务礼仪素养与其他素质教育一样被摆在相对次要的位置,同时员工的流动性大导致酒店出现用工荒,而招聘程序要求不严谨,员工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这是造成酒店员工服务礼仪素养欠缺的重要原因之—。

(二)酒店欠缺讲求服务礼仪的环境氛围

酒店缺乏讲求礼仪的企业化与外部环境,是提高服务礼仪水平的主要障碍。服务礼仪不是纸上谈兵,培训的学习和训练只是强化了个人服务礼仪的意识与基础,但关键在于理论运用于实践,见之于行动。例如,在客人迎面走来时候,要主动热情地向对方问好,当客人有意见反馈或有问题要处理时,客人情绪特别激动,要求员工一定要冷静,微笑并且耐心地向客人致以歉意,并且能够做到细心地解决问题,给客人满意的答复,同时不会影响到其他客人的用餐等。如果能够经常在文明气氛较浓的环境中受熏陶,酒店员工就会增强文明意识,自觉养成礼貌、客气的行为,杜绝粗俗不雅言行举止等不良习惯,只有在实践中运用和总结各种服务礼仪知识,酒店员工才能不断提高礼仪修养,做到宾客至上。缺乏讲求服务礼仪的环境氛围,使员工形成了暂时性和表面的应付敷衍工作。

(三)酒店员工个体差异影响礼仪服务的效果

酒店员工存在着个体差异,不仅表现在生活背景的差异,心理素质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那些性格开朗、品德优良、自信心强、心态稳定的员工能够较快接受以大方端正为基调的服务礼仪训练,改正以往不良的服务用语、不良的言行举止;而那些内向、拘谨、自尊心强或者有一定自卑心理的员工则一时难以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二、提升酒店服务礼仪培训质量的策略

(一)酒店管理人员注重个人的服务礼仪为员工树立标杆

注重服务礼仪是酒店管理人员的一项基本素质,要实现酒店员工服务礼仪高素质,首先要有一批素质全面、起标杆带头作用的酒店管理人员。酒店工作的性质增加了酒店管理的难度,也对酒店管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管理者,在要求员工遵守服务礼仪、讲究个人服务质量的同时,自己应首先为员工树立良好的榜样。酒店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做好管理工作,成为员工的表率,在服务礼仪方面更是如此。反之,管理者的行为与管理内容不一致,必然会使员工产生抵触情绪及逆反心理。酒店管理人员的自身服务礼仪规范不足,工作中缺少礼貌用语,行为举止不雅,对员工的礼貌问候漠然置之,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酒店管理人员要管理好员工,必须先管理好自己,讲求个人服务礼仪,从仪态、言语及外在服饰等全方位、高标准的服务礼仪形象去影响员工,成为员工的楷模,用自身的言传身教来带动员工,管理员工,才会有力度,有影响力,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管理目的。培训酒店管理人员要做到“勤快动作在手上,文明用语在嘴上,微笑服务在脸上”,只有把服务礼仪看作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并且内化为个人素质,才能真正做好管理工作。

(二)服务礼仪培训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提升服务礼仪培训质量要特别注意员工工作时对本职岗位的基本服务礼仪知识的掌握,使员工自己能够很快投入到基本的工作操作中,努力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尤为重要;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然后在实践中总结、借鉴,全面深入地学习服务礼仪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巧,扩大自己的服务礼仪知识提高服务礼仪素养;最后学习服务礼仪的注意事项和实践运用的领悟,循序渐进地掌握工作技巧。唯有这样才能灵活运用服务礼仪,并在实践中将其融会贯通。而礼仪修养关键在于实践,付诸于行动。服务礼仪修养的培训,既要修炼又要培养,离开实践,修养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酒店员工应该做到在职业岗位、家庭、社会等场合中,时时处处自觉地从大局着想,从小处着手,以服务礼仪的准则来规范工作生活中自己的言行举止。

(三)营造讲求服务礼仪的企业氛围

营造酒店内部礼仪环境,是提高酒店员工服务礼仪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酒店是由多部门组成的综合体,各个部门在工作过程中相互联系并制约。如果每个酒店员工自觉讲究礼貌礼节,相互支持、对内可以调节酒店员工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对外可以调节酒店与其他企业部门的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为酒店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创造一个优美、宽松的工作环境。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服务礼仪氛围,对于引导员工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行为习惯以及不文明用语是非常必要的。酒店通过例会、表扬信及客户的反馈,传播正面信息,推动酒店服务礼仪的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酒店服务礼仪文化气氛,营造讲求服务礼仪的大环境。如果酒店里面的每一个人都相互影响,创造一个讲求服务礼仪的环境,不论酒店的管理者还是服务人员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都会受到积极有益的影响。

(四)加强奖罚力度的机制运用

酒店培训部门规定了管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及时进行相应的奖励,在服务中受到客人表扬或者客人点名服务的,都在每日例会中及时予以表扬,表现优异者,从内向到开朗有进步者,处理投诉、解决问题者均分发奖金,这样员工的工作得到了认同,就会知道哪种服务礼仪更能得到客人的认可,为酒店带来利益,今后对客服务上便会更积极,更有责任心。在月末总结例会上,一个季度、年终的时候根据总体表现,分别评选优秀员工、进步员工、精英员工、技术员工,并且在员工大会中对其工作认可,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和表扬,适当地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考虑晋升。这样,不仅嘉奖了得奖的员工,同时也是对那些没有得到奖励的员工的激励,努力做好手头的工作,更加有信心,积极主动地为客人服务。

服务礼仪是一种境界,一种跨越,服务礼仪更是一种升华。服务礼仪对于酒店业塑造整体形象、提高我国未来酒店业服务水平,缩短我国酒店业与国际同行间的差距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采用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结合酒店的实际情况,提高服务礼仪的质量,以优质的礼仪服务获得更多顾客的青睐,才能使酒店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先机。

【参考文献】

[1]周媛.酒店服务礼仪课程教学探析[J].扬州: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11(2):19-30.

篇2

关键词:电工作业培训 理实一体化 教学改革

电工作业是维修电工安全上岗培训的重要内容,知识与操作技能涵盖电工基础知识、安全用电技术、常用电工仪表与测量、配电线路及变配电设备、常用电器设备及控制线路、防雷防火防静电、触电急救等,知识范围广、技能要求规范、安全要求高。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工、下岗工人、失地农民等,他们文化水平低、年龄跨度大、课堂自控能力差;还有少数是忘记复审电工作业证而再次参加培训的老电工。所以学员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偏低,教学难度相当大。为此笔者根据维修电工专业特点,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电工作业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条件

1.梳理培训教材,找出理实一体化项目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以操作项目为载体,通过学员动手实际操作,让学员掌握操作要领;再配以理论讲解和学习,让学员理解操作原理。因此我们将电工作业教材进行了仔细梳理,形成一系列理实一体化项目:如以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电能表的测量和使用来理解电工基础知识和仪表工作原理,以常用低压电器的拆装来学习控制电器,以常用低压控制线路的安装来学习电气控制,参观配电房来学习变配电设备,以模拟人的胸外挤压和人工呼吸来学习触电急救等。将培训内容梳理成理实一体化项目体系,学员做完这一系列项目体系,也就完成了电工作业培训。

2.购买与自制相结合,创建电工作业实训室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点是实操,所以教学设备数量需求较大。培训中心通过购买成套设备建立了电工基本操作实训室、电力拖动实训室;通过自己制作,组建了电器控制设备示教室、触电急救与防火防爆示教室等,实训设备可达到3~5人一组,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3.努力提升教师理实一体化水平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因素是教师,要求教师既能上理论课又能指导学员实际操作,要善于结合实践进行理论讲解。教师要熟悉实训设备,所有实训项目自己要会做,甚至会修理实训设备;根据实操过程来讲理论,更需要把理论讲解透彻;善于课堂管理,特别是要关注安全,因为有些项目是用到三相电源,必须严格按照规程操作。教师成为学员学习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监督者。

二、电工作业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做法

在培训组班同时,调查清楚学员的工作经历、学历层次,以便理实一体化教学时将学员进行合理搭配,一般文化层次不同的3~5人组合,好的学员引领其他学员共同学习。

1.简单项目实操引领理论

电工作业培训大多数项目都是基本操作,可以直接先进行实操,然后将理论讲解清楚,学员对理论和实操掌握更加深刻。如在讲交流接触器时,可以用投影仪直接打出交流接触器的组成图片,然后让学员拆装旧接触器。通过拆装,学员知道了接触器由电磁系统、触头系统、灭弧系统组成;也了解到触头有常开和常闭两种,在接控制线路时不能混淆,且主触头是用在主回路中通大电流、辅助触头是用在控制回路中通小于5A的控制电流;还了解到电磁线圈的工作电压常用的有380V/220V,使用时要特别注意电压是否正常。拆装一次接触器,掌握了它的原理、结构、选择、使用,可谓事半功倍。

2.复杂项目理论引领实操

有些复杂的理实一体化项目可以理论为主,如电动机项目我们就以理论讲解为主,这就要求将理论讲解的PPT做得直观形象,学员可以方便地从图片中看到电动机有两大部件组成――定子和转子,定子又由机座、铁心、绕组、端盖等组成,而转子也由转轴、转子铁心、转子绕组、风扇等组成,这样理解电动机的结构组成及装配原理就很方便。而电动机的实训可相对简单些,以电动机绕组首尾端判断、绕组绝缘电阻检测为主,学员掌握电动机使用和保养就可以了。

3.实际难题要讲透

有些做过电工的师傅在培训过程中往往会提出实际问题请老师解答,这个时候一定要把原因解释清楚,才能让学员信服老师。曾经有一位学员提出他们单位有一个线路,漏电保护器一推上去就跳闸,而测量线路的绝缘电阻是好的,线路工作也正常。笔者解释是经过漏电保护器的保护中性线(PEN线)只能作中性线(N线)用,不能作保护线(PE线)用,工厂里往往不注意将两者混用而自动跳闸,并搭建试验电路给学员看,学员实际测试后回工厂也解决了实际问题。还有一个学员提出一个更学术性的问题,他不理解晶闸管工作电路中的“同步”问题,为此笔者特意焊接了如下图所示的晶闸管调光控制实验线路,晶闸管SCR控制12V灯,检测点4的触发脉冲来得早,灯就亮;反之则灯暗;而触发脉冲的时间实际上由0.1微法电容C充电时间控制。图中检测点1是整流电源波形、检测点2的工作电源是用梯形电压,没有电源滤波电容,这样确保检测点3即0.1μF电容器可以每次从交流电源过零点开始充电,充电起始点与电源同步,确保控制的同步,利用示波器观察能很好地理解同步的意义。

三、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效果

理实一体化教学可以边演示边讲解,帮助学员理解电路原理;通过开展贴近工厂实际的实践项目,增强学员的动手实操能力,学员用手做、用眼看、用耳听,将触觉、视觉、听觉等多个通道全都集中到课堂上,达到了“教、学、做”的统一,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将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课堂,改变“粉笔+书本”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更快。

1.学员考核通过率有较大提高

电工作业(上岗)证由市安监局采用教考分离、电脑随机抽题考试,题库量达5000多道考题,过去只是理论讲解,学员考试通过率只有50%左右;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后,学员真正理解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规程,答题的正确率大大提高,从而提升了学员考试的通过率,目前基本能做到85%。

2.激发了学员积极性

过去光讲理论,有些学员觉得可以回家自己看书,每次培训的到训率很低;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后,绝大多数学员会留下来上课,有个别学员因为单位有事还会自觉请假,在他们看来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便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3~5人组成一个小组,让有基础的师傅做小组长,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带领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理实一体化项目,担任小组长的师傅觉得很有成就感,就会成为老师的好助手。小组之间相互竞争,学员在学习中处处感到有压力,时时感到有动力,形成了一个“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4.有利于教师水平的提高

教师要设计完善一体化教学项目,要精通电工作业所有理论基础,还要熟悉教学设备和教具,能应对一体化教学过程突然出现的设备、技术问题;并且要随时解决学生从企业带来的实际问题。所有这一切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适应新的教学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环节上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篇3

[关键词]酒店;酒店礼仪;礼仪文化;文化体系

1 酒店礼仪意识

(1)提高酒店管理者对礼仪文化理念的认识程度。要想将礼仪文化渗透到酒店日常的管理和经营工作中,充分发挥出礼仪理念对酒店各项活动的指导作用,那么作为酒店的管理者,自己首先必须充分理解并接受礼仪文化,也只有当酒店管理者牢固树立礼仪文化管理理念以后,他们才具备向其他酒店员工传播礼仪文化和礼仪精神的资格。酒店管理者对礼仪文化理念的认识程度越高,礼仪意识、礼仪修养越强,越能够对酒店礼仪文化的形成、传播、贯彻和落实起到推动作用。所以,在酒店的日常工作当中,酒店管理者要注重自身管理理念的更新,树立起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竞争意识。另外,在酒店管理者的选拔和任用上,还要注意考察审核对象的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以及对酒店未来管理的设想和方案等。只有提高酒店管理者对礼仪文化理念的认识程度,确保酒店管理者具备先进的礼仪文化管理理念,才能够为构建酒店礼仪文化体系提供可靠的保障。

(2)强化酒店员工的礼仪意识。酒店员工是酒店工作的主体,酒店员工的礼仪观念、礼仪意识能够促使其更为深刻地理解礼仪文化,促进礼仪文化在酒店实际工作中的传播与贯彻,对酒店礼仪文化体系的构建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在有关酒店礼仪文化构建的走访与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要强化酒店员工的礼仪意识和礼仪修养,必须要着重强化员工的尊重意识、合作意识和守则意识,它们直接关系到顾客的体验、酒店的团队精神以及酒店各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那么,要强化员工的礼仪意识,必须注意坚持三个原则:第一,坚持科学性原则。意识的形成是符合心理学发展规律的,礼仪意识的培养也是如此。在酒店工作中,员工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或是问题,这就需要适时的引导和解决,帮助员工保持良好的礼仪意识,坚定礼仪服务的信念。第二,坚持针对性原则。强化员工的礼仪意识要有重点,有针对性,特别是对那些缺乏礼仪素养的年轻人以及守则意识相对较弱的员工一定要加强教育,以求整体上提升酒店员工的礼仪意识。第三,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酒店员工礼仪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有效借助酒店内部刊物、网站宣传等形式,让员工在礼仪文化氛围浓郁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下,得到学习和熏陶,在长期的潜移默化中达到强化礼仪意识的目的。

2 酒店礼仪制度文化建设

第一,酒店要设置专门的礼仪组织机构,安排个人或团队专门负责酒店礼仪文化的传播与建设工作。以当前酒店的发展现状来看,酒店人力资源部中的培训部门可以专门负责执行酒店礼仪制度,由专业礼仪培训师负责具体的礼仪制度实施工作,将礼仪规范传授给每一名酒店员工;酒店质检部则可以专门负责酒店礼仪制度的监督工作,以确保礼仪制度落到实处;另外,酒店的高层领导要承担起最高管理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对酒店礼仪制度的总执行和总监督的作用,处理好酒店礼仪制度文化建设中产生的相关问题。只有建立起这样一个有序的礼仪组织机构,酒店礼仪制度文化建设才能获得更好地发展。

第二,酒店要积极健全礼仪文化的各项规章制度。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可以说是酒店礼仪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虽说酒店行业的规章制度在原则上是基本一致的,但是具体到每一家酒店来说,却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每一家酒店都应当在吸收和借鉴其他酒店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自身特色和发展的规章制度,以确保酒店员工在礼仪服务中能够“有法可依”,促进酒店员工在礼仪文化的学习和实践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第三,酒店要注意把握礼仪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有关调查已经表明,酒店礼仪培训的师资力量以及培训的过程是酒店礼仪制度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培训的师资力量与酒店员工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较为系统科学的培训过程则对顾客的礼仪服务体验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当前,大部分酒店采用礼仪制度与相关的服务性规范相互混合的制定模式,这种模式有着一定的合理性,因为礼仪与服务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它也存在着弊端,很容易混淆对礼仪制度概念的认识,甚至有可能忽略礼仪制度的存在,阻碍礼仪制度的发展。因此,酒店礼仪制度文化建设要尽可能做到细化,把握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关键性问题,以促进酒店礼仪文化体系的构建。

3 酒店礼仪行为文化

3.1 酒店员工的个人礼仪行为要更加的用心和细致

酒店员工的礼仪行为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工作当中。虽然在整体上,酒店员工的个人礼仪行为能够达到礼仪规范所要求的程度,并且能够为顾客提供一定的标准化服务,但是距优质服务的目标还远远不足。还有,顾客所需要的服务是由内而外、热情体贴的服务,这就要求酒店员工必须要做到用心。另外,酒店员工提供礼仪服务时不注意细节,这也是引起顾客不满和投诉的主要原因。酒店员工的个人礼仪行为代表的不仅是员工的个人素养,也能够体现出这所酒店的文化内涵。所以,酒店必须从大局着眼,不断改善酒店员工的学习工作态度,提高其职业素养,从而提高酒店员工的个人礼仪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依靠酒店员工将礼仪文化转化成具体的礼仪服务行为,实现酒店礼仪文化的长久发展。

3.2 酒店的各项礼仪活动要酌情举办

酒店具有多样性的社会功能,常常会举办一些礼仪仪式、宣传活动抑或是联谊活动,如开业、剪彩、店庆、会、答谢会、相亲会、文体活动等。这些仪式活动不仅可以给酒店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而且有助于酒店在社会当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也不是所有仪式活动都能为酒店带来有利的影响。酒店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的举办仪式活动。要本着酒店工作能够正常运转原则,减少不必要的内部仪式活动,在举办各种对外仪式活动的同时,还要注意分寸,做到资源分配合理,不影响酒店其他部门的工作以及顾客的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1]洪玲,贾芸.酒店企业管理中礼仪文化的构想[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4(5).

[2]熊锦.酒店管理中的礼仪文化[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3).

篇4

关键词:酒店餐饮;服务质量;调研报告

一、酒店餐饮服务的现状

1.服务员对客态度不好

在餐饮服务中,服务质量尤其以服务态度最为重要。服务态度的标准就是热情、主动、耐心、周到、谦恭,其核心就是对宾客的尊重与友好。根据我的调查,在饭店工作十年以上的员工在入职前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他们的工作经验虽然丰富,但很多员工早已厌倦了现在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不满,因此对自己所做的事不能认真对待;工龄在五年以上的员工处于上下不定的摇摆状态,他们对工作的内容很熟悉,但同时也失去了工作的热情;新入职不久的员工刚刚经过专业培训,工作状态较好,但是只属于小部分,酒店的形象依然被现存的服务质量问题影响着。

2.对客服务不及时

所谓服务不及时是指客人坐定后很长时间内不能为客人提供相应的服务。如饭店的服务员要负责酒店的会议,当有客人到饭店开会时,员工应提前在会议室做好准备,在会议桌上摆好茶杯、铅笔、纸和纸垫等开会所用到的物品。当客人来到饭店要提供给他们一间整洁、明亮的会议室。有的服务员在接到会议通知时不及时到会议室安排准备,在客人来之前的几分钟内草草了事,所有的物品都没有按照规定来摆放,不更换有明显用过痕迹的茶杯,用过的铅笔也不替换,客人坐定后不及时为客人端茶,这些地方都应引起饭店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及时纠正并加以改善。

3.服务意识淡薄

服务意识是指员工自觉主动做好服务工作的一种观念和愿望,它是发自服务人员内心的一种本能和习惯。在入企锻炼的过程中,我发现酒店员工的自我意识太过强烈,拥有过强的自我意识的员工犯了错永远不会主动认错,辩解和推卸责任变成了行为习惯,这是造成服务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4.餐饮礼仪不到位

服务礼仪是指服务行业的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在服务行业中,礼仪是否规范对服务质量的好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服务员在工作时间要穿戴整齐,举止文明,严格遵照服务礼仪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我入企锻炼过程中,发现酒店礼仪不为酒店服务人员所认识、所重视,服务起来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解决方法

1.提供培训,提高员工工作热情

酒店只有造就一支能不断发展的、有先进工作方法的高素质员工队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员工培训正是实现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同时,培训又能够增强酒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员工提高其职业道德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将热情、规范、优质、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视为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2.服务人员自身提高服务效率

要想解决对客服务不及时这一问题,应提高服务人员的工作效率,讲究服务技巧。如:可以举行“酒店员工技能大赛”,比赛的项目可以包括餐桌摆台、餐桌撤台、点菜、上菜、开酒、为客人分菜等和餐饮服务有关的内容。大赛的评委由酒店的领导层担任,奖品可以设为一、二、三等奖项,应把奖品尽量设得诱人一些,吸引更多的员工来参赛。这样一来,员工在平时工作的过程中会努力为比赛做准备,同时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逐渐提高了服务的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服务不及时这一问题,对提高酒店餐饮的服务质量有很大的意义。

3.用绩效方法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

利用绩效方法激励员工已经渐渐成为一种主流趋势。绩效管理可以充分肯定员工的工作情况,使员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可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带动中间。员工薪酬的高低由员工的工作情况而定,多劳多得,表现突出的员工适当给予奖励,以此激励员工。用这种方法激励员工,得到奖励的员工一定会再接再厉,没有得到奖励的员工会非常努力地工作,争取下次拿到奖金。用绩效的方法提高酒店员工的服务意识,势必会得到好的成果,提高服务质量也就不再是一个难题。

4.针对“酒店服务礼仪”这一主题对员工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

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服务人员仪容的塑造,即工作时要化淡妆上岗,以表对客人的尊重;员工的仪态要求,即站姿、坐姿、行姿、手势、目光与微笑等训练;员工常用的礼貌用语,即您、请、打扰等。除此以外,还有操作时的礼仪技巧,注意工作细节的礼仪。

参考文献:

[1]腾宝红.如何做好餐饮服务员[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2:56-76.

篇5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礼仪;教育

中图分类号:C9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097-02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不学礼,无以立”,进而形成了完整的以“礼”学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我们的文明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成长和繁荣,上到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无不受到礼学的熏陶。讲究礼仪成为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美德。而现代酒店业是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窗口,代表着国家形象,酒店从业人员的礼仪服务水平不仅是衡量酒店产品好坏的标准,更是展示国家精神面貌的方式之一。因此,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重视和加强礼仪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酒店管理专业礼仪教育的现状

1.中国传统礼仪被忽视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发展到文明阶段都会出现其独有的礼仪,因而,礼仪是民族文明的标志,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中国传统礼仪是我们几千年的古老文明的产物,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更以其独有的魅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例如,2008年奥运会上我国礼仪小姐使用的中国传统礼仪就备受关注和好评,充分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魅力。但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的礼仪传统遭到了严重破坏,西方文化乘虚而入。现在的国人穿洋服,行洋礼,吃洋餐,自己的传统反而知之甚少。现有的酒店管理专业礼仪教材中充斥了大量的西方礼仪,对中国的传统礼仪却鲜有提及,即使有所介绍,也语焉不详,更遑论中国传统礼仪的文化内涵了。而且中国的教育体系中,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说是缺失的。这样一来,我们的学生在不了解本民族文化背景下礼仪存在的意义和内涵的情况下,冒然去学习异域文化的礼仪,其结果可想而知了。学生的思想西方化,一味要求平等,独立,不尊敬父母长辈,不懂得宽容。学生的行为方式越来越西方化,很多大学生不知道“揖礼”,只知道“握手礼”。长此以往,中国的“礼仪之邦”也只落得徒具虚名而已。

2.礼仪教育的功利性问题突出

酒店业是服务性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礼仪规范有很高的要求,礼仪的核心是“敬”,诚于内而形于外,我们首先应教育学生要有“自卑而敬人”之心。但是这种内心的修养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也是无法量化考核的。酒店业在招聘员工时,往往需要员工能够熟练掌握礼仪服务技能,而这些技能是有详细的考核指标的。具备这些技能的学生就业时就相对多了一些优势,所以我们的酒店管理专业的礼仪教育就干脆跳过了“礼”,直奔“仪”而去。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具体的行为训练上,如训练学生如何站立、如何行走、如何在微笑时能够恰好露出八颗牙齿。而学生就成了一个个只知笑、只会动,而不知为什么笑,为什么而动的毫无思想的“工具人”。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往往显得后劲不足。现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后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缺乏,职业忠诚度极低,人才的流失量很大,而这些问题也成了制约酒店业发展的行业难题。

3.酒店管理专业的礼仪教育教学模式单一

酒店礼仪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实用性,所以该学科的教学不应只停留在理论上。但我国很多酒店礼仪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礼仪教师在传统的教室里讲授大量的理论知识,学生在下面被动的听讲。在这种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极差,效率极低。有些学校增加了形体方面的训练,但是训练内容也仅仅是基本的体形塑造、职业礼仪技能,如站姿、坐姿、走姿、蹲姿和微笑等等。这样的训练方式无疑是闭门造车,和我们的礼仪要求相距甚远。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酒店缺乏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对未来的工作环境很陌生,对服务对象和工作性质没有任何了解,怎么可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进入工作角色呢?当然更谈不上爱岗敬业!所以我们的礼仪教育一定要同自身修养,行为习惯,道德观念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服务意识,这就需要我们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做到礼仪精神的化于内而施于外。

二、改善酒店礼仪教育的途径

酒店礼仪教育的改善对于提高酒店专业学生素质至关重要,针对目前的礼仪教育状况,可以采用的途径有:

1.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首先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非常注重礼仪教育,而且是高效的礼仪教育,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过:“儒家很成功地使整个中国保持了优美的风度与完善的礼节。这种礼节并非仅限于上流社会,贫苦的人民也颇讲求。”其次,古代的礼仪教育从一个人如何吃饭、如何穿衣、如何说话这些细节入手,使中国传统礼仪“自卑而敬人”的思想深入人心,每个人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这种教育有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为基石,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就教育效果而言一定是事半而功倍的。因此现代礼仪教育应该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借鉴古代礼仪教育的经验,通过我们的教育把酒店礼仪转化为每个学生内在自觉行为,使学生一方面继承了中国的礼仪传统,一方面树立了注重自身修养的人文精神。

2.确立正确的礼仪教育价值目标

对于酒店礼仪教育来说,首先应明确礼仪教育的价值目标。礼仪教育有显著的教化功能,它涵盖了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礼仪教育对于个人、社会和民族而言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在很多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学习的目的只为了就业和谋生;没有责任心,行为自由放任,对自己和家庭毫无责任感;缺乏道德观念,功利主义盛行,考试作弊,追逐名利。那么当他们在酒店工作时,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毫无抵抗力,很快就会迷失自我,步入歧途。而酒店礼仪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格,使他们成为真正的礼仪之民,这才是我们酒店礼仪教育的价值目标。

3.以教师为镜,发挥楷模作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作为礼仪老师,不仅要教好书,更应该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应该自觉的充当学生的礼仪楷模。首先礼仪的学习贯穿整个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寻找模仿的目标,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而在学校里,教师要当仁不让的承担起这份责任。身教重于言传,正人先正己,教师应时刻留心自己的一言一行,待人处事更应表现出较高的礼仪修养,这样有利于提高礼仪教育的效率。其次,教师的礼仪行为,无论是正确的着装,还是规范的举止都能给学生带来感观上美的享受。而对美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这种礼仪之美会为我们的教学营造出一份和谐完美的氛围,带动学生学习礼仪,运用礼仪的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

4.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手段

目前酒店礼仪教学模式落后,使得学生面对教师的单向宣讲兴致索然,教与学成为了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因此,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新的教学模式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改单向宣讲为双向互动,改课堂教学为和情景体验。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感受,通过情景的体验,让学生在行为选择中体现礼仪的价值内涵和文化本质。新的教学模式要摆脱单纯的课堂讲授,强化情景教学,突出酒店礼仪的操作性、实践性和实用性。因此,礼仪教学应以各种教学活动为基础,要针对每一授课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首先,可以进行情景的模拟,由教师先做讲解和示范,然后请学生演练,发现问题现场纠正。比如可以模拟待客,从宾、主的仪容、仪表、仪态、言谈举止及常用礼节进行模拟训练。其次,可以建立实训室,用于专项训练,如对酒店专业学生进行站姿、走姿、蹲姿及服务性手势进行规范;进行中餐和西餐的礼仪培训;可以分性别,分组进行,然后进行自评和互评,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三,可以校企合作,带领学生进入酒店进行现场的观察和短期的实践,把学到的礼仪知识通过实践来检验,体会礼仪形式的作用和礼仪服务的技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酒店礼仪的认知。

5.改变教学考核方式

由于酒店礼仪教育的特殊性,我们不仅要考察学生对理论的掌握情况,还要考察学生由“礼”及“仪”的实践情况。所以,礼仪课程的考核应包括三项内容,首先是对礼仪理论的认知,可以通过试卷或论文进行考察。其次是日常礼仪规范的实施情况。设立这一考察内容,主要是因为礼仪应是自觉的习惯,涉及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平时的表现,同学和教师的评价可以反映礼仪精神的贯彻程度;第三,职业礼仪水平的考核,作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理应具备专业的礼仪服务技能,比如:握手、鞠躬等日常礼仪,迎送礼仪,岗位服务礼仪等。这些可以通过技能测试来评定。最终的成绩由这三项成绩共同构成,所占比例为3∶3∶4,这样能够强化学生学礼仪,用礼仪的意识,督促学生养成礼仪习惯,达到以礼育人的目的。

总之,酒店礼仪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的礼仪教师应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民族负责的态度,努力完善符合现代酒店业要求的有中国特色的酒店礼仪教育,提高我们的教育质量。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更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内在素养,提高学生的礼仪交往能力,使之奋发向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元授.交际礼仪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酒店管理 礼仪素养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4-0169-02

近十年来,我国酒店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期,其增长的速度和数量均居亚洲第一位。酒店越开越多,加剧了酒店之间的竞争,客人对于酒店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酒店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要以优质的服务获得更多的客源。在酒店的工作中,礼仪贯穿始终。重视礼仪对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酒店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我国高职学生礼仪意识普遍不高的表现

礼仪应是从小培养,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应试教育,使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专长培养,而对他们行为习惯的培养缺乏意识和方法,造成了我国高职学生礼仪意识普遍不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对个人形象的正确认识

现代社会是个非常开放的社会,对于美的定义各有标准。作为大学生,很多学生并没有摆正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盲目追求社会上的新潮与时髦。发型奇特、浓妆艳抹、服饰古怪或暴露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此外,虽然经历了大一的军训活动,但很多同学脑子里仍然认为言行举止的随意慵懒才符合潮流,因此在校园中经常会看到缺乏朝气、行为拖沓的学生。

(二)缺乏基本的行为规范意识

在课堂上,迟到、早退、随意玩电话、聊天、睡觉等现象屡禁不止;随处乱扔杂物、插队、对长辈亲友不会问候、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的学生也大有人在。

(三)缺乏交往与沟通技巧

当代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父母长辈的掌心中长大,自我意识过分强化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只从自身需要出发,而忽视别人的感受,不考虑集体的利益;遇到挫折往往归究于外因,而不反省自身原因。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个人电脑的普及率不断上升,使得学生更加自闭,人际交往出现障碍,人际关系也日趋恶化。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礼仪素养培养策略

通过以上对高职学生的礼仪素养现状分析可以看出,高职学生与酒店行业对人才礼仪方面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如何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使他们能够满足酒店行业的需要,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传统礼仪课程的改革

礼仪课程的开设得到酒店专业的广泛认可,是系统学习礼仪知识的良好途径。但是,学生在完成礼仪课程学习后进入酒店,酒店往往都需要对他们进行再培训,其主要原因是课程设计与职业岗位的联系不够紧密。

因此,礼仪课程的课程标准设计要针对酒店行业的岗位特点,研究从业人员的外观静态形象要求和基于工作业务流程的规范化要求,即静态和动态两条线,用这两条线来构建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与知识目标。基本内容和知识目标设计完成后设计教学进程和实训项目,摆脱以理论知识结构为框架的教学进度模式,设计一个阶梯式能力锻炼和成长的教学进度,每个阶段设计不同的工作情景和项目内容,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在项目的设计上,选取酒店工作中最典型的业务项目,在教学形式上配合一定的工作情景,设计成真实而生动的工作项目,这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中,教师能够因地制宜的设计教学和工作情景,改变传统的以理论为主的教学形式,通过指导学生进行项目训练掌握酒店对客服务过程中的礼仪规范,使学生熟悉各种服务礼仪操作技能并能在服务中整体运用。教学场地可以采用实训室(虚拟情景)和酒店(真实情景)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教学形式,如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激活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

课程学习能力的考核是关键。考核方式应该淡化理论考试,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工作过程答辩,通过实际操作考核学生的礼仪规范性和基本行为素养,通过工作过程答辩考核学生的应变能力和礼仪知识。参与考核的人员除了教师,还应邀请行业在职经理参加,综合评分,使得整个考核过程既有较强的真实情景又具有行业标准的普遍性,以确保整个课改从课程设计到最终学习能力考核的全过程基于真实的行业岗位要求而达到最佳效果。

(二)改造其他课程的考核体系

将提高礼仪素养的要求仅停留在礼仪课程的教学上是远远不够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整体概念,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锻炼融合在不同的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之中已经得到共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容易将专业技术条块化分割,各自为政,因此人才培养的工作往往难以形成紧密的关系。改变这种局面的方法主要在于课程考核体系的进一步量化。

相关专业课程和公共课应融入礼仪、表达等方面的素养培养,不能只是笼统的要求和导向,应体现在相关的课程标准当中。例如在学生服装要求上,就不只是礼仪课要求职业着装,其他课程也应要求职业着装。对其他理论性课程增加学生答辩和陈述的环节,并以此作为检查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理解能力的考核方式,既灵活检查了学生领会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激活了传统的理论教学课堂气氛,同时,对学生的礼仪素养培养起到不断加强和督促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礼仪素养。

以《前厅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程的考核体系为例,学生综合成绩总评由每个模块的考核得分+职业能力分组成,前者占70%,后者占30%。模块考核主要是针对学生对于前厅工作的掌握情况,职业能力考核则包括学生的仪容仪表、仪态、学习态度、考勤、团队合作、沟通等。在每个课程开始的第一次课即向学生介绍这样的考核方式,对学生提出目标要求,使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有意识提升自己的礼仪素养。通过对学生各项指标的考核,给予学生一个综合的评价。事实上,在这样的考核体系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生一定也能得到酒店的认可。

改革后的课程考核体系要求所有的专业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礼仪素养,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和礼仪规范,自觉的将礼仪教育融合到所有的教学工作中,才能成为学生礼仪素养培养过程中的一员。

(三)开展各类活动,提高学生礼仪素养

礼仪素养的认识和实践还需要通过一个个真实的环境和工作情景完成,需要将课堂延伸到酒店和其他工作环境当中,激发学生对礼仪素养的认识。在活动设计中可以建立从低到高、从内到外、从简到繁的体系。

浅层次的活动项目可以在校内开设,如演讲比赛、礼仪知识竞赛、模拟企业文化的训练项目,让学生在校内获得模拟性的礼仪训练机会。通过模拟实践,锻炼学生的基本功。在礼仪素养的养成过程中,环境的“他律”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因此,发展健康的舆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于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行为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学校不仅通过以上活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还应该通过广播、网络等媒体工具,传播正面信息,推动校园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

中层次的活动以真实项目为主,通过校企合作,承接真实的服务项目,组织学生参与。例如我们常见的各种典礼、会议接待、商业活动服务等等,学生通过在真实的项目服务中获得技术上和心理上的锻炼,达到认识社会、认识行业、认识服务对象,同时也能发现自身的不足。真实项目训练往往在时间安排上会有一定的机动性,需要教学和学生管理两个层面的组织者积极协调和指导,切实调动学校的一切因素参与人才培养工作。

高层次的活动设计是鼓励学生创办自己的社团和小型企业,将专业学习、素质培养和学生创业相融合。学生可以成立自己的服务性社团和企业,面向社会开展经营性活动,例如成立“公关公司”“礼仪服务公司”等,教师帮助学生引进企业服务质量标准和业务管理规范,学生可以自行联系业务也可以通过教师和合作企业引进业务,自行组织和完成每个服务项目和业务。通过这样真实的业务,学生不仅锻炼了技能、提高礼仪和职业素养,还能建立自己的客户和渠道,深入研究客户的需要,提高创业能力,化被动的礼仪素养学习为主动的提升自身能力,成就今后的事业。

【参考文献】

[1]张岩松,邹春霞,马丽萍.现代服务礼仪[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

[2]陈向平.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职课程体系构建[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11):30.

篇7

论文摘要:旅游礼仪的教学对于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礼仪修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从提高旅游礼仪课程的教师素质、采取示范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高职旅游礼仪课程的教学提出了几点思考。

论文关键词:旅游礼仪;教学改革;旅游管理

礼仪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不仅是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也是具体行业外在形象的标志,更是一个国家民族整体素质的展现。人们把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称为职业礼仪。旅游礼仪是职业礼仪的组成部分。旅游业作为具有高度开放性和对外性的行业,不可避免的要进行频繁的社会人际交往,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礼仪修养,从而体现出对客人的尊重、友好,展现突出的服务水平,赢得客人的称赞,并体现出旅游行业的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事实表明,旅游专业学生就业面非常广泛,不完全局限于旅游行业。不论任何行业任何岗位,都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礼仪知识。高职高专旅游专业开设旅游礼仪类课程,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技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在校学生开设旅游礼仪课程,探索有效的旅游礼仪教学方法是很必要的。笔者根据教学实践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提高旅游礼仪课程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对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起着关键作用。无论是课堂上还是日常生活中礼仪教师都必须注意自身形象,此外,礼仪教师要锻炼双师素质,除拥有较高的礼仪修养以外,还应具备一定的旅游企业行业实践经验,熟悉学生就业的主要旅游企业岗位的礼仪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礼仪课程教学活动。同时也要积极寻求各种提高自己礼仪素质的机会,以参加相关礼仪培训、学习最新礼仪的书籍等方式提升自我,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改革旅游礼仪课程教学方式

首先,高职院校在设计教学进度和安排课时的时候,经常较为简单地按照教材中的内容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与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

其次,礼仪课是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都比较强的课程,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礼仪习惯,掌握礼仪服务技能,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有关的礼仪理论,又要注意实践应用。而职业礼仪习惯的养成、服务礼仪技能的掌握都需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达到。传统的旅游礼仪课程教学在实施中重理论轻操作,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讲授,学生坐在下面听课和回答问题,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滞后,学生的参与程度低,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实践的训练。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礼仪的动机和兴趣。因此,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教学。

(一)教学内容的遴选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合理取舍和科学序化十分重要。课程内容的遴选要遵循“够用、必需”的原则。旅游礼仪课程内容的选取应与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要求相适应,据了解,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岗位群主要有导游、旅行社前台接待、计调和销售、酒店的前厅、餐饮和客房、景区的导游等。这就要求旅游礼仪的课程内容根据以上相关岗位礼仪的需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此外,旅游礼仪中的个人礼仪和社交礼仪部分对学生来讲都是十分实用的内容,应首先加强这两部分的内容教学。

(二)教学内容项目化

弗瑞对项目导向式教学的定义是:“在项目导向式教学法中,学习者以小组为单位在某个内容范围内进行工作,实施一个项目。小组成员自己计划并执行他们的工作,通常在结束时有一个可见产品(如装置、仪器、文件、演出等)。在项目教学法中,关键不在于其最后的产品本身,而是这个产品的制造过程是以学员自主构建的方式进行的。旅游社交礼仪课程内容可分为把整个礼仪课程分为仪容仪表礼仪、体姿礼仪、相见礼仪、电话礼仪、访送礼仪、会务礼仪、接待礼仪、导游礼仪、酒店服务礼仪、国际交往礼仪等项目,进行项目教学。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创设职业情景,通过以工作任务为依托的项目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世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搜集资料,共同协作达到提高礼仪课程教学效果的目的。 "

(三)丰富教学手段与方法

1、采取示范法。在礼仪课程教学中,单纯的理论讲授无法使学生掌握礼仪技能,需要以身示范。例如在进行接待礼仪项目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亲身示范引导客人的手势,怎样请客人入座,怎样礼貌接待客人等,学生可模仿教师进行学习。又如个人礼仪的仪容仪表实训教学,可聘请专业人员来兼职教学,笔者在进行此项内容教学时,聘请专业化妆师来给学生示范教学,在课堂和课后自己实训化妆技巧,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效果十分不错。

2、情景模拟法。酒店前厅礼仪,餐饮礼仪,导游礼仪等教学可以采取情景模拟的方法,突破传统的教学在普通教室授课的方式,充分利用旅游专业的实训室资源,将学生置于相应的仿真情景中学习礼仪。例如,进行宴请礼仪的教学,可以利用餐饮实训室,仿真情景,让学生置于情景之中,学习相关礼仪知识。礼仪教师应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师加强沟通,将礼仪教学渗透到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当中,例如,导游礼仪的教学应与模拟导游的课程相渗透。

3、多媒体教学法。传播学和教育心理学相关研究表明,如果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地加入听觉和视觉因素,可以使学习效率得到明显提高,记忆效果也明显改善。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利用精美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进行教学。例如会务接待礼仪等项目用视频教学方式,学生可以从视频内容当中,学习相关礼仪知识。适当采取这种方法教学,可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平淡,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4、创造真实环境学习。老师应与实训基地的旅行社、酒店和景区紧密联系,为学生创造兼职的机会,学生在进行导游兼职或者在酒店和景区兼职工作时,可以将平时学习到的礼仪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使礼仪教学渗透延伸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表现,利用反馈的信息总结和改进教学方法。

5、开设形体训练课程。本校旅游礼仪课程的开设充分利用了学校的舞蹈专业教师资源,在开设旅游礼仪课程的同时,单独开设了一门形体课,这门课程的开设,将很好地培训学生的个人礼仪,如站姿、坐姿等仪态礼仪。

6、利用专业技能大赛作为实训平台。在实训过程中引入竞争意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旅游管理专业通常每年设有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导游才艺大赛、酒店服务技能大赛等比赛,旅游专业应结合自身专业的特点,将礼仪细化到各专业技能大赛当中去。或者若干个项目教学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相关比赛,比赛要有相关奖励。学生可自主创意比赛,也可教师指定比赛项目。

三、改革考核方式

篇8

一.国内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条件现状分析

国内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场地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学校必须配备的实训室,能够完成基本的实训模拟操作;二是学校自建的酒店,目前这部分实训场地的管理还不成熟,三是与学校合作的酒店,也是真正能够让学生进入工作角色的实训场地,而往往学校的初衷和酒店的利益会发生冲突,学校希望学生能在酒店学到实践知识,而酒店却不愿花太多时间培训学生,也就是说学校和企业的衔接出现了脱节的现象。

上述问题的出现,正是因为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未能真正实现与社会接轨,诚然,我国的职业教育较其他国家和地区起步稍晚,教学条件与教学理念也差距甚远,不过,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让我国的职业教育更上一层楼。

二.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成功案例分析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世界知名的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基地,虽然这里主要培养酒店管理人才,不过其办学理念却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一所大学,同时也是一个社区,学生的角色不仅仅是学生,同时也扮演着酒店各部门的员工,食堂的饭菜由学厨艺课的学生亲自做,其他同学则充当顾客的角色去食堂消费、品尝、提意见。充当顾客的同学必须提前给食堂预定,点菜,不能因为不喜欢食堂的饭菜而拒绝去食堂吃饭,因为用餐是每位同学都必须完成的任务和作业,所以不能无故缺席,去食堂用餐时,需出具相应的预定证明,并且应该身着正装,如同出入高级饭店用餐一样,用餐时,也必须注意用餐礼仪,选择座位时,不能选相同国籍的同学一桌用餐,必须是不同国籍的组合,通过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语言的同学沟通和交流,增强每个人的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用餐以后,还要对饭菜做出客观的评价,以便学厨艺的同学技艺能不断提高,而用餐的同学则学会了与不同性格、不同国籍、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效沟通、和谐共处。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职业教育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然而我们不能完全照搬过来,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慢慢改革,因此,笔者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三.高职高专院校实践环节改革创新举措

(一)将校内实训室改为独立经营的实体

高职高专院校酒店管理专业都会配备茶艺实训室,通过精心的改造,便能成为提供茶水服务、茶艺表演、酒水服务的水吧,从后台提供有形产品到前台提供无形的服务产品都由学生来独立完成。经营这样的小型茶餐厅成本较低,风险也相对较低,因为省去了租用场地和雇佣员工的成本,技术含量也相对较低,客源的问题也不用担心,面向全校学生和老师,甚至可以向学校周边的社区居民开放,对于学校来说,压力也相对较小,学生可以放手去做,虽然经营的业务范围也比较小,却能够在真实的对客服务的环境中体验到什么是服务,如何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怎样处理对客服务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乃至于如何管理员工,怎样让利润最大化等等问题,都可以通过这样的经营实体去实践和思考,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力。

(二)成立校园礼仪队和服务队,完成学校相关接待工作

学校可以在酒店管理专业中挑选出一批优秀的学生,成立专门的校园礼仪队和服务队,对挑选出来学生进行统一的培训,制作统一的工装,做到专业化管理。在学校举办重要会议时,启用校园礼仪队,以专业的精神面貌提供相关的迎宾工作和茶水服务,学校的餐厅接待重要客人时,可启用校园服务队,提供专业的餐饮服务,这样既可以很好的辅助会议的成功举办,又可以彰显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展现职业院校的优势,更重要的是,给了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很好的实践机会,对学校和学生来说,都是双赢的。

篇9

关键词:礼仪培训师素质形象

所谓形象,是指外界对人的印象。从这个概念就可以看出,形象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所谓客观性是指,形象反映着个人自身的一些信息,如个人的仪表、风度等,这些是客观存在的。所谓主观性是指,个人的这些信息需要被外界所感知、认知,并形成对这些信息的看法,也就是形成印象,只有如此,个人形象塑造的过程才算最终完成,而这一印象带有很强的信息接受者自身的主观性。因此,礼仪培训师良好形象的塑造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1、自身素质的提升;2、形象塑造符合被培训者及社会各界对礼仪培训师的角色期待。

目前的礼仪培训师们符合上述形象塑造的要求吗?要做到这两点,礼仪培训师应如何加强修炼?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一、礼仪培训师形象塑造的目的――传播致效

(一)礼仪培训师形象和培训效果的关系

从传播学者卡尔・霍夫兰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最可能改变一次传播效果的方法之一,是改变传播对象对传播者的印象。当传播者被认为是具有可靠和可信赖的这两种品德时,就会产生最大的传播效果。因此,礼仪培训要取得效果,从礼仪培训师的角度来看,礼仪培训师应该给学员一种权威的、可信赖的形象。这是礼仪培训师形象构建的理论基础。

(二)被培训者对礼仪培训师的角色期待

礼仪培训的主要对象是成年人。由于思想的成熟和阅历的丰富,成年人对培训质量的期待更高,更倾向于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培训师和培训内容。

企业在招聘培训师时的高要求反映了社会和学员对培训师较高的角色期待。企业招聘培训师的门槛比一般岗位高得多,尤其是高级培训师,一般要求应聘者在30-40岁之间,相关专业硕士以上学历,精通英语,5-8年知名培训咨询公司工作经验,熟练掌握培训的组织、沟通技巧、程序等,具有多方面的培训课程授课经验,对培训领域有深度的研究等。

服务对象希望培训师既是培训的管理者、开发者又是培训的实施者,能够组织培训政策与制度的制定;培训需求的调查;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与评估;培训活动的协调又能够进行学习材料、学习媒体、学习过程、评估手段与学习环境的设计,还可以进行课程的实施,学习过程的促进,学习成果的评估等。

总之,渊博的学识,紧密联系实际的授课技巧,权威的符合礼仪培训师角色的外在形象,成为学员对礼仪培训师的重要角色期待。

(三)目前礼仪培训师形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礼仪培训师是否符合学员的角色期待呢?我们来看看我国礼仪培训师的基本情况:

孙明宇、胡媛媛在论文《我国培训师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初探》中,统计了我国培训师的学历,“从学历来看,根据不完全统计,从业人员大都具有较好的教育背景。目前管理类的培训师近半数拥有MBA学历,而其他类培训师几乎全部是本科以上”,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推论,礼仪培训师的学历一般在本科以上,基本知识和文化素养能够胜任礼仪培训师的角色。

但是,仅具有基本知识和文化素养还不能满足学员对礼仪培训师的角色期待。很多学员反映,礼仪培训隔靴搔痒的现象比较普遍,无法一对一的解决实际问题。这和我国礼仪培训师的人员结构有关,我国礼仪培训师队伍主要由三类人构成:一是高校专业教师;二是在各大企业担任高级管理或技术职务的资深员工,如酒店业、银行业资深员工等;三是其他社会知名人士。这三类人中,一般第二类人比较受企业欢迎。但这些人往往在培训的方法技巧上欠缺专业素养。高校教师虽然专业素质较高,但其使用的培训方式往往比较单一,培训内容易与实际脱离。

同时,国内多数培训师对技巧的重视程度远胜于内容,使得学员在受训中感觉热热闹闹,培训后头脑却一片空白。这种“哗众取宠型”的培训,往往表现为不考虑培训课程是否真需要,都要在培训过程中加入大量的故事、游戏。培训过程虽然能博得学员一笑,但培训目的却难以达到。

有人总结了目前培训师,当然也包括礼仪培训师存在的缺陷:1、吃老本儿;2、留一手;3、故弄玄虚(卖弄专业词汇);4、态度傲慢;5、不善沟通;6、表达欠佳;7、不会变通。

由此可见,目前礼仪培训师在社会公众中建构的整体形象和公众对礼仪培训师的角色期待还存在一定差距。

二、礼仪培训师形象塑造的重点――素质和仪表

那么,让人信服的具有权威感的形象怎样获得呢?我们认为,权威感的获得有两个来源:一是专业的外在形象;二是成为本行业的专家,最好是有知名度的专家。基于此,给礼仪培训师形象塑造提出了两点要求:

(一)内在素质要求

我们认为,礼仪培训师要成为本行业的专家,需要具备以下内在素养:

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从事培训事业的基础,渊博的学识既是礼仪培训师内在素质的重要方面,又是其他素质提升的必要准备。只有拥有比较渊博的学识,礼仪培训师才可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视角,高屋建瓴的为受训单位设计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前瞻性的培训课程。以下几方面的学识可能是一个优秀的礼仪培训师必须具备的:

(1)基本人文知识,如哲学、文学、历史、政治、社会学等;

(2)针对培训过程的知识:如相关电脑软件的运用知识,多媒体设备使用、培训技巧等;

(3)针对培训效果的知识,如心理学、传播学等;

(4)培训行业相关知识,根据培训单位所处行业的不同,还需要掌握在礼仪培训时可能会涉及到的该行业知识,如经营管理、酒店服务、银行工作流程、医院工作流程等。

(5)可能涉及的其他知识等。

2、礼仪素养

除了上述培训师应该具有的共性知识外,对礼仪培训师来说,还应具有的最重要的内在素养,是礼仪素养。

我们认为,礼仪素养应该包含这样几个方面:

(1)完备并有专攻的礼仪知识

所谓“学为人师”,要做礼仪培训师,培训师必须是礼仪知识方面的专家。首先,应充分掌握中外礼仪知识、古今礼仪知识、其他特殊的礼仪知识(如不同宗教、民族礼仪习俗等)等,其次,应对礼仪学有一定的研究,对现有礼仪的起源、发展,对礼仪和文化的关系,对礼仪的社会学、民俗学意义等应有科学的分析;再次,应形成自己的优势方向,成为某一个行业礼仪问题的专家。

(2)高尚的道德情操

道德是礼仪的内核,一个真正讲礼仪的人,必定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礼仪培训师,道德修炼是应有之义。礼仪培训师应该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上率先垂范。不能当着学员一个样,背着学员另一个样;不能把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凌驾于职业操守之上。

总之,一个优秀的礼仪培训师应具有认真负责、关爱他人、热情周到、耐心细致等优秀特征。忠于自己的事业,树立事业的神圣感和崇高感,对培训工作负责、对培训客户负责、对自己负责。

3、良好的心态

礼仪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学员,面临不同的行业,如果自我调整不当,很容易滋生一些不良心态,如自大、自我、急功近利、自我否定、焦虑等。自大自我往往阻碍礼仪培训师的能力提升,急功近利、自我否定、焦虑等又会影响礼仪培训师的培训状态。一个优秀的礼仪培训师应该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良好的心态,尽量积极地归因,理性对待成败。

4、培训相关其他素养

美国IBSTPI是专门致力于研究培训师胜任素质的机构。1993年,该委员会公布了第一套培训讲师的胜任素质,包含了14个胜任素质因子,分别是:分析课程材料和学习者信息、准备培训场地、建立并维持教师和学员之间的信任关系、管理学习环境、有效的表达技能、有效的交流技能、有效的发问技能和技巧、对学习者需求做出有效的反应或反馈、提供积极的强化并引起学习的动机、恰当的使用培训方法、有效的使用媒体和电脑、评估学习者的表现、评估培训以及报告评估的信息。

由此可见,要做好一个礼仪培训师,除了需要具备科学文化知识,礼仪知识、道德素养和良好的心态等素质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培训技巧,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培训风格。培训技巧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几方面:语言表达能力、现场控制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创造能力等。

(二)外在仪表要求

前面我们分析了礼仪培训师的胜任素质,素质往往是内隐的,它需要外显的形象表露出来,那么,礼仪培训师在外在形象上要注意些什么呢?

1、符合角色期待的仪表

仪表礼仪是礼仪培训的重要方面,基本上各行业的礼仪培训都会从仪表礼仪说开去。为了让礼仪培训师更有说服力,礼仪培训师首先应该注意自己的仪表。首先,在礼仪培训现场,仪容、举止、着装应该庄重,符合一个严肃的职业场合仪表的基本规范,符合学员对礼仪培训师的角色期待,做到“干什么,像什么”;其次,在公共场合,礼仪培训师也要注意自己的仪表。因为经过一定时间的职业锤炼,礼仪培训师很有可能已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如果在公共场合仪表失范,会影响显在或潜在学员对礼仪培训师的评价,从而影响培训效果。

2、言行合一的礼仪表现

要成为一名令人信服的礼仪培训师,最重要的是做到“行为世范”。试想,自身都不是一个守礼的人,怎么能让学员守礼呢?礼仪培训师应加强自我批评,“一日三省吾身”,恪行礼仪实践。大事上诚实守信,宽容大度,择善固执,小行上举止有度。

三、礼仪培训师形象塑造的方法――内外兼修

良好形象的塑造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做到的,要最终成为受学员信任的,有权威感的礼仪培训师,培训师应该从内外两个方面加强修炼。

(一)礼仪培训师的内部修炼方法

有人认为,一个培训师的修炼有五个层级:第一层级――资质层修炼。此一层级是指培训师自身条件、素养符合进入该行业的客观标准和要求,从而能够顺利迈入行业门槛。第二层级――技能层修炼。培训师仍是以学习、积累为主。所不同的是技能专攻显优长,初步形成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探索成果。第三层级――专家层修炼。培训师的综合成果、口碑影响由小区域向大范围扩散。此一阶段的修炼注重立功建业,立言著述、立德操行三者的内在和谐。第四层级――思想家层修炼。培训师进入此等境界,完成了由“学者”到“思者”的升华,通过了由熔铸百家到自成一体的质变,成为一个流派的代表人物。第五层级――哲学思想家层修炼。此等人物已经是一种文明高度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其修炼境界已臻于人圣。

我们认为,这五个层级确实应当成为优秀礼仪培训师追求的目标,当然,要逐步完成上述修炼过程,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循序渐进的进行。综合各家观点,我们认为,以下方法有助于加强礼仪培训师的内部修炼:

1、勤于学习

培训行业是一个前瞻性的行业,因此,也必然是一个学习型的行业,在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礼仪培训师应果断摈弃“吃老本”的懒惰思想,从书本中,从影视剧中,从新闻中,从其他培训师身上等一切可以学习的地方学习。同时,应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除了业余学习之外,还应积极参加研修班等脱产培训的单位进行专门学习。

2、树立榜样

以优秀的培训师为榜样,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同时,加强和其他培训师的联系,互相探讨,交流信息,取长补短。

3、善于总结

分析和归纳能力是一个培训师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从每一次培训中进行总结;从无数的礼仪实践中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加以创造性提炼;在调研中找到培训的切入点等等,这一切都有利于礼仪培训师的素质提升。

(二)礼仪培训师的外部修炼方法

除了内部修炼,在外在上,礼仪培训师也不能放松。

1、修炼仪表

礼仪培训师在形象上当然可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但这一风格的塑造必须建立在符合礼仪规范的基础上。

(1)在仪容上,礼仪培训师仪容应该整洁、得体,眼神亲切,目光既能突出重点,又不忽视其他学员。表情和培训场合相适应。

(2)在服饰上,除了符合礼仪规范,同时有自己的风格之外,还应考虑和培训行业相符合,尽量让自己的服饰具有示范性。

(3)礼仪培训师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健身和营养,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和较好的体形,这一点对指导仪态训练的礼仪培训师尤为重要。良好的体形在示范仪态美时更有说服力。

(4)礼仪培训师应该特别注意气质的修炼。以高雅的气质、彬彬有礼的风度给学员以示范作用。

2、修炼语言

传播学者罗德里克・哈特和他的同事们发现:有效的传播产生于你敏感、小心谨慎的调整对听众说的话。他们提出了“修辞敏感性”理论,认为:修辞敏感性是传播者根据听众的需要改变讯息的倾向。具有修辞敏感性的传播者承认人的复杂性,懂得一个个体是多重自我的复合体。修辞敏感者在与他人接触时力避机械呆板,会根据他人的层次、情趣、信仰对自己要说的话进行调整。他们并不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但他们知道一个想法可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为了达到传播的效果应根据听众的情况调节自己表达想法的方式。

毫无疑问,要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修辞敏感性是礼仪培训师必须具备的语言素养。除了善于根据学员的状况调整语言之外,礼仪培训师在语言表达上还应该注意:在内容上善于谋篇布局,“谋定而后动”。主线清楚,脉络清晰;有内容,有内涵,情感丰富;在语音上讲究亲切动听、少用语气词;在语调上抑扬顿挫。

注:本文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高职学生礼仪素质培养分析》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黄健,熊燕.培训师:21世纪的职业新宠[J].职业教育与培训,2005,(3).

[3]孙明宇,胡媛媛.我国培训师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初探[J].教育发展研究,2005,(3).

[4]张书娟.欧美培训师胜任素质研究:回顾与展望[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4).

[5]马颉.询式培训师的三个隐性角色――培训经理与管理专家的咨询对话[J].人力资源,2009,(12).

[6](美)斯蒂文・小约翰著,陈德民,叶晓辉译.传播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篇10

酒店总经理甘贝贤表示:“自Janet在2009年加入酒店以来,她凭着出色的管理策略,一直协助创造及执行多项极具创意的人力资源措施。”香港旺角朗豪酒店于香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举办的“卓越人力资源奖2012”中荣获“卓越企业人才搜寻及配置奖”及“年度大奖”两项殊荣。

由小游戏构成的面试

香港朗豪在招聘员工上以年轻、活泼为主轴,这批年轻人有干劲、有活力。“年轻人对酒店工作性质的理解大多都进行了美化。”Janet透露,请人并不难,难的是请到合适的人,“大多数年轻人眼里的酒店都是高级奢华的,酒店工作自然也是光鲜亮丽的,这种对未来工作不深入不透彻的偏颇理解,让他们在发现工作无法想象的辛苦后,丧失开始的抱负、自信和活力。”

因此,为了让员工一开始就能端正态度,直视未来的工作性质,酒店在面试考核就加入了一些小游戏。据Janet介绍,面试第一关首先是用英文介绍自己,再通过抽签的方式,用普通话介绍被抽到人的信息,这既考验了应聘者的语言,也能让员工正视自己的远景和使命,更让未来的同事间能彼此了解,知己知彼。面试的第二关要求用最快的时间让10名队员都触碰到一个网球。这是对员工随机应变和创意能力的考验,据说最快的记录是0.3秒,1名队员把网球扔下,9名队员在球落下过程中接触到球体,利用万有引力加快球体与队员的接触,让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琳琅满目的每月课表

除了具有乐趣的面试考核题目,员工每个月的培训课表也是琳琅满目,趣味横生。布满A4纸上密密麻麻的课表每月都会发到员工手中,内容包括营销、礼仪、语言和心理学等方面,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课。据Janet介绍,化妆课、服装礼仪等课程最受女孩子欢迎,除了满足了大家的爱美之心,礼仪更是酒店员工的基础。其实课表中很多内容看起来繁复,其实都是员工在酒店工作里不可缺少的素质,更是为员工提供了自我能力提升的一种捷径。

另外,员工如果在学习营销课程中,发现自己对市场部门更有兴趣,也可以申请“交换生”,实习3~6个月,并由部门负责人进行考核。另外,酒店间也有很多互动,“如果有新酒店开业,就会派老员工去支援指导。”

一个金点子换一天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