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水资源手抄报范文
时间:2023-03-31 06:4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水资源手抄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有关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手抄报的图片欣赏
有关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手抄报图片1
有关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手抄报图片2
有关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手抄报图片3
有关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手抄报图片4
有关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手抄报图片5
有关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手抄报的内容:保护环境
我们天天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但是却有人在破坏美丽的大自然,破坏生活环境。使美丽的大自然变得乌烟瘴气。如果这样下去,自然环境就变得令人担忧了。让我们一起去大街小巷看看吧!
我所看见最多的,就是数白色污染了。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袋和竹篮子。因为塑料袋不能随地乱扔,如果仍的话,风一吹,塑料袋就像大雪一样漫天飞舞,风一停,塑料袋就挂在了树上。塑料制品不易分解,也不会烂掉,烧的话也会产生毒气。还有我们用的小饭盒,都会污染我们的环境。
还有一栋栋高楼大厦,一座座排出滚滚浓烟的工厂,张牙舞爪的浓烟使天空不再像以前一样碧空如洗了,变成了白色的天空,使清新甜润的空气变成了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废气。一些排除废水的工厂,害死了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鱼,而且还把地下的河水给污染了,使喝井水的农民生病了。还有人乱砍树木,以致风沙、洪水都来了,残害了许多年轻的生命。
我们怎么才可以改变这样的生活现状呢?我们可以在空地上种上一些常绿的小树,一些青青的小草,还有一些鲜艳的小花,这样就可以让我们的家园添加花草树木。不要乱扔垃圾,看到垃圾随手捡起来。比如在一个地方看到一个人打算乱扔垃圾,你应该立刻走过去,告诉他污染环境的代价。如果他不听你的劝告的话,那就帮助他捡起来。还有我们要随时提醒别人要保护环境,不能破坏环境,更要告诉他让他提醒其他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那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加入我们的环保行列了。关于废气怎么办?我们一定要多种树,让大树吸进废气,排出新鲜的空气。还可以定单双日开汽车,单日时,大家最好坐公交车、骑自行车、步行上班,尽量少用车。我们要减少污染源,少开工厂,就算一定要排废水,也要先净化再排出。我们可以用以上的做法来改善我们的环境。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清新美丽。
有关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手抄报的资料:环保标语
1) 成就绿色 成就未来
2) 拯救地球 一起动手
3) 大力增强环保意识 提高全民环保素质
4) 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青山绿水
5) 请选用无磷洗衣粉
6) 用汗水美化青山 用爱心缔造家园
7) 保护水环境 节约水资源
8) 开拓文明事业 树立环境意识
9)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有效保护生态平衡
10) 问渠哪得清如许 唯有环保碧水来
推荐其他主题的手抄报资料和图片作为参考:
1.六年级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手抄报内容
2.关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手抄报内容
3.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手抄报内容
篇2
一、充分认识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重要意义
节能减排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我校于XX年年7月就向学生宣传开展“节能减排学校行动”的重要意义,我校有1134人,搞好“节能减排学校行动”,不但直接的节约环保效益巨大,而且帮助学生树立节能环保意识,养成珍惜能源、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二、积极开展节能活动
暑假之前,我校就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设计一份“我为节能能源献一策”的方案,并在家中进行节能,空调调到26度,水循环使用,请家长对孩子节约能源的行为进行评价。开学后,我们将学生设计的方案收回来,进行评比。开展“节能小标兵”和“节能标兵班”的评比,每周对各班用电用水和分类垃圾情况进行评比。
我校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学校,开始了垃圾分类活动。我们制订了详细的活动计划,5月初进行垃圾分类有关知识的宣传,各班自备回收垃圾的纸箱,进行垃圾分类,学校定期进行垃圾回收。6月份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召开垃圾分类班会,出垃圾分类板报。7月份进行垃圾分类征文和绘画的比赛。11月份参加“减少垃圾,从我做起”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征文比赛,有1人获得一等奖,3人获得二等奖,5人获得三等奖,20人获得优秀奖。摄影比赛有:有1人获得一等奖,3人获得二等奖,5人获得三等奖,20人获得优秀奖。
2.积极参与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工作
为积极响应、配合、支持和参与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工作,学校以“创模”为主线开展了各种绿色环境教育,以创模宣传板报、创模知识讲座等形式大力营造“创模”氛围。
我校组织学生参加了“我为创建环保模范城献策”征文比赛,“我的美丽校园”明星片创作设计比赛和环保局举办的环保小作品制作大赛;参观“创建环保模范城”的展览,让学生写观后感,为“创建环保模范城”献一策;我校还积极参加首个“无胶袋日”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环保中心的‘节能减排明星”活动,带学生到纺织实业有限公司进行参观、访问,听公司领导介绍公司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就,撰写“节能减排明星”的新闻报道稿等。
这些活动是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立足于校内,走出校门,积极开展和参与丰富的环境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实际行动大力支持和宣传了我市创模活动。
四、以新课改为契机,将环境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中,成效显著
我校把环境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课程设置、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做文章,把开展绿色学校工作融入教学。
我校强调教授基础型课程的教师在各学科中均应注意渗透环境教育,有渗透环境教育的计划、教案及有关资料的积累;教授探究型课程的教师要开设有关保护环境的主题研究项目,组织一定规模的环境类兴趣小组;教授拓展型课程的教师要承担有关环境教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社会环境考察等实践活动。各类课程的教师定期开展有关环境教育的教研活动。
1.结合综合实践课程开展环境教育,形成学校环境教育的特色
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课题组,组长由教科研处主任担任,副组长由科学老师和语文老师担任,其他担任综合实践课的老师也参加课题活动。我校定期组织课题组老师学习、上研究课,学生研究成果展示、交流收获体会。课题组根据学校是 “国家绿色学校”这一特色开发系列环境教育专题,设立探究性学习、专题性学习,学校各年级每学期都有一个研究专题。
本学年,三年级开展“保护地球”、“我认识的花草树木”主题研究,四年级开展“肉菜市场”主题研究,五年级开展“关注汾江河”、“校园用水调查”主题研究,六年级开展“保护环境,爱我校园”主题研究。
综合实践课题组开发了“绿色消费从我做起”的校本课程,各年级分别开设了专项研究。三年级研究“植物与消费”、“动物与消费”,四年级研究“水与用水”、“消费中的白色污染”,五年级研究“垃圾与消费”、“一次性筷子与森林保护”,六年级研究“生活中的污染”、“共建我们的绿色家园”等专题。
上学期我们开展了“绿色消费从我做起”系列活动,三、四年级开展保护动植物的活动,五、六年级开展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爱护我们共有的家园活动,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上网查找资料,制作手抄报,制作课件,写建议书,写作文等加深对保护环境意义的认识,提高保护环境的自觉性。XX学年下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组老师围绕“环境教育”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各年级都选择了环保主题开展活动。有的开展“校园绿化设计”;有的开展“校园里的浪费现象”调查;有的开展“白色污染”调查。老师们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调查、访问,围绕“校园绿化设计”这一实践活动,我们对有草木和没草木的地方做了对比实验,发现有草木的地方温度至少比没有草木的地方温度低4—5度,有草木的地方,灰尘很快就被草木吸收,从而认识绿化的意义。学生们根据观察积极地提出建议,写出调查报告,制作手抄报,向学校提出加强环境管理的建议。围绕“校园里的浪费现象”这一主题,组织学生对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发现学校的浪费现象,结果发现校园里的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主要是有的同学一回学校就将课室的灯打开;有的学生洗饭盒将水龙头开得很大,不停地让水冲洗饭盒;倒剩饭菜,有的学生看到不喜欢的饭菜,马上就倒了或吃了一点就倒了。于是,实践课题组的同学写出倡议书向全校同学发出节约能源的倡议,还制作了手抄报,撰写了调查报告。综合实践课上老师们还指导学生从网上搜索、查阅了大量资料,下载有关资料;与学生一道制作以环保为主题的电脑小报,课件,撰写了调查报告。六(1)班和六(5)班撰写的“校园绿化设计”和五(1)班撰写“校园里的浪费现象”的调查报告参加区首届科技大赛,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
通过环境专题的研究,同学们懂得水资源、森林资源、大气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但人类不注意保护环境,使可再生资源不能再生,而且还将给人类造成一系列的灾难。白色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给人们带来许多的疾病,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了解到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垃圾分类的意义,水资源的珍贵,只要人们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许多污染是可以避免的。通过专题学习、调查研究,学生们耳闻目睹了生活中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也提高了。
2.多学科渗透环境教育
科学老师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从植物到动物、从水质到空气污染、从日月星辰到气候变化、从节水节电到资源分布……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如《材料的再利用》《选择健康食品》《健康需要新鲜空气》《利用太阳能》《动物和植物》《控制物体发出的声音》《气温的变化》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来体验环保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
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将有关教学内容与环保知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如学习《只有一个地球》、《鸟的天堂》《桂林山水》《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青山不老》《老人和海鸥》这些课文,教师都能将环保教育,节能减排教育渗入其中,学习课文后让学生写写读后感、建议书、广告词,谈谈读文的感受,说说应该怎样保护环境,怎样节能减排。教师们在教学中经常将教学内容与有关环保知识、节能减排知识有机整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们的环保和节能减排的意识,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的保护环境。在指导学生写《校园一角》这类作文时,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绿化带,使学生感受到校园的美丽离不开这些红花绿草,更离不开同学们对绿色的呵护,进一步提高学生们的环保意识。
计算机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有关环保和节能减排方面的资料,与学生一起制作以环保和节能减排为主题的电脑小报,充分发挥了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的学科特色。
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教师都能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教育资源,发挥我校体艺教育特色,通过教研活动、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力求恰到好处地渗透环境和节能减排教育。美术教师组织学生制作环保和垃圾分类的手抄报,将环境教育和节能减排教育渗透到剪纸艺术中。
五、创设环境教育良好氛围,积极开展绿色环保活动
1.开展文明校风建设活动,让绿色理念潜移默化的渗入学生心中
(1)开展各项评比活动,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我校开展文明班、文明办公室、五星学生、卫生红旗班、节能标兵班等评比活动,在评比条件中体现节能减排、环境教育的要求,使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我校注重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绿化、美化校园的教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细微事做起,使学生养成爱护绿化,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捡起地面的纸片,摘下花木的枯枝、黄叶,不践踏草坪,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人离关灯的习惯等。
我校各班坚持的“每天两小扫,每周大扫除”环境卫生制度,使学生养成了爱卫生、讲卫生、保持卫生、珍惜环境的良好卫生习惯;我校定期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弯腰行动”等,使师生们养成了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较高的环保意识和良好的环境道德行为;文明班级、文明标兵班和节能小标兵、节能标兵班的评比,激发了学生自觉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净化了学生美好心灵。热爱绿色、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已经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动。
篇3
一、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心理学告诉我们,大脑的思考必须要有动机。思维动机有内因和外因,如何借助外因促进内因起作用,提高地理思维的兴趣和动机,这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之所在。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自觉积极性和持久性的直接因素。教学中把学生熟悉的事物和已经有兴趣的东西联系到课堂上,让学生发现原来地理就在身边。讲地图概念时,问学生在哪儿见过地图吗,学生马上争先恐后地回答:公园、车站、书报等。及时表扬他们之后再问什么时候用过地图呀,在学生兴高采烈地谈到利用导游图在景点旅游,从学校平面图上寻找考场位置,从县城城区图上看到周围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条条大道建成通车时,问学生那么什么是地图呢,学生会目视老师欲言又止,等待老师点拨。这时拿出准备好的县城规划图、本县政区图、公园导游图和一些照片,让学生比较地图和普通照片的异同,学生很快会得到地图的三要素。此时概念的学习水到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掀起了。这时观察力更敏锐,想象力更丰富,智力活动效能也大大提高,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恩格斯说过“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地理学科综合性很强,而乡土地理的教学,在综合性的基础上,更强调了实践性,从而为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可能性。乡土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既可开展野外考察、环境监测、资源考察、规划开发,又可开展社会调查、参观旅游等活动。错综复杂的自然、社会环境,促使学生在考察活动中动心、动手、动脑,不断地去接触、分析、思考、解决一连串的问题,这无疑会提高他们地理观察和调查。运用地图、分析和运用地理图表等能力,对训练他们的理解、判断、推理、归纳、综合、评价等思维能力和发展智力有极大的好处。由于乡土地理考察所接触的一些问题,与乡土地理环境、乡土经济发展是紧密结合的,远较地理课本知识复杂,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多端性、伸缩性思维的现实地理问题,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激发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积极情感
乡土地理教学要求通过具有实践特色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认识家乡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点,了解家乡人民如何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初步懂得如何注意协调好家乡的人地关系以及家乡经济建设的战略方向和美好前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树立建设家乡、建设祖国的??雄心壮志。可以结合教材开展本地地理环境、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城乡交通介绍活动。通过活动,了解家乡的过去现在展望未来,学生们兴奋不已,充满了对家乡的热爱,更加坚定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信心。在初二第一学期,开展了爱家乡手抄报评选活动,要求以本县境内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文物古迹、风土人情等为主,适当利用图片、照片加以补白衬托。活动期间,学生积极性很高,内容丰富制作精美的手抄报上洋溢着爱家乡爱祖国的真挚情感。
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地理课程肩负着确立学生正确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时代使命。乡土地理与区域地理相并列,共同作为地理课程的两大学习载体。乡土地理因其浓缩地理综合性、地域性,可使学生在具体化、生活化的背景状态感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所以,《地理课程标准》强调:“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
教学中,联系乡土地理实际,介绍本地环境的过去与现状,分析环境的破坏给我们带来的危害。如在对学校周边地区环境的调查中学生了解到:有的农田,焚烧秸秆产生烟雾,造成交通障碍,空气污染,呼吸困难;大量使用塑料袋薄膜造成白色污染,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生长。在本县水资源状况调查中,学生知道了本地全部饮用水和绝大部分灌溉用水来自地下水,而近年来地下水急剧下降。从而提高了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程度,增强了节水意识并自觉开展节水活动,还针对学校用水情况向学校提交了建议书,得到领导肯定。同时积极开展清除白色污染回收废旧电池等环保活动。通过学习学生们深刻理解了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密切关系,自觉地保护环境。
五、加深对相关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篇4
一、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差,要想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让公民自觉地保护环境,就应该从课堂做起,从学生做起。我们的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有关环保的内容很多,例如二氧化硫、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煤、石油等等,我们教师只要把这些内容与环保教育结合起来,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时,我总是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例如,在学习《空气》时,我给学生列举了海湾战争、世界公害、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等等;又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时,我给学生介绍了一氧化碳严重污染空气,它能致人死亡的事实,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使旱、涝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这些都让学生明白环境污染威胁着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健康,保护环境势在必行。
二、运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课堂教学虽说是环保教育的重要途径,但是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也是进行环保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时,我常常运用课外活动形式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例如,在学习完“爱护水资源”时,开展了“充分节约能源”活动,号召学生节电、节水;在学习完“燃料及其利用”时,开展写“充分燃烧燃料”建议书活动;在学习完“物质的分类”时,开展了“物质合理分类”活动。有时,我还组织学生到附近的化工厂、自来水厂、陶瓷厂进行参观调查;有时利用“植树节、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组织学生办手抄报、专栏等等;有时利用夏令营、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当地生态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染区等实地考查。这些都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与我们密切联系,保护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总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只有通力合作,上下一心,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从课堂做起,让每位学生都树立起强烈的环保意识。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能创建一个美好的环境,就能拥有一个美丽的地球。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初中地理;环境教育;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59-1
一、结合教材内容课内渗透
课内渗透主要是指在传授知识中渗透环境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有关环境污染的危害和治理、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的教育。如在讲述水资源的内容时,要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生成,水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全球因水资源短缺所产生的严重的环境问题,诸如沙漠化、淡水资源缺乏、河流出现断流、工业和城市生活因缺水所带来的问题等。并且要对水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进一步提出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设想,让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讨论逐步提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各种措施和途径,让学生树立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自觉投身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去。
在课堂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突出的环境问题,教师可以搜集一些文字材料、图表或漫画展现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研究问题、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思想中。另外还有以漫画形式出现的如小鸟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飞来的山峰、就地取“材”等以及配置的《家乡耕地减少的忧思》的调查报告和《家乡水资源利用调查》、《家庭用水调查》;还有空气污染指数的高低与空气质量状况与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等。因此挖掘地理教材中蕴涵的环境教育素材,对加强学生生态环境教育至关重要。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渗透
课堂教学是地理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整合,创新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电视、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在课堂教学中增大教学容量,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学生对滑坡、泥石流比较陌生,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件给学生讲解泥石流的危害性:堵塞江河,摧毁城镇,破坏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并引导学生分析泥石流产生的原因:一是山区暴雨多发;二是人类对植被的破坏,使地表径流的流量流速加大,其中人为原因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这样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使课堂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为扩展,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强了环境教育的效果。
三、通过学生探究学习渗透
地理探究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初中地理教学。具体地说它是指教学过程,在地理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讨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多样的解难释疑尝试活动,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地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其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当然,探究学习方式在地理环境教育中是有其特定的对象内容的,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能够解决或部分解决的问题,才适合于探究式学习。
四、开展环保纪念日活动渗透
环保纪念日主要有3月12日的植树节、3月22日世界水日、4月22日的地球日、5月31日的世界无烟日、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6月17日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9月16日的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等。地理教师在重视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的环境意识的重要性的同时,可以结合以上这些节日开展活动,让学生在环保实践中学到知识。例如,我们结合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开展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进行宣传环保知识、举办环保知识竞赛、征文竞赛、举办环保绘画比赛等活动;还可以举办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图片展览,是课堂教学的补充。结合“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爱鸟周”等活动,举办相应的“污染与健康”、“生态环境问题及改善对策”、“人口与计划生育”、“低碳生活”、“光盘行动”等知识讲座、图片展览、黑板报、墙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努力做到有计划、有重点地宣传《环境保护法》《森林法》《土地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五、组织兴趣小组课外渗透
在我们的地理教材中,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介绍得面面俱到,有许多内容必须靠我们课后去查阅,去拓宽。而且学生对老师课堂上照本宣科的讲授往往不感兴趣,而对自己亲力亲为的事情却往往兴趣浓厚,再加上应试教育的限制,也不能在课堂上无限制地讲授环境知识进行环境教育,因此,在课外组织环境兴趣小组,开展环保活动就显得很有必要。
篇6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学习素材;体验成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设计新课标下语文综合性学习时,教师坚持“激兴趣、倡实践、重自主、行开放”的原则,要求学生亲身体验,强调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密切学校与社会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是灵活的、开放的、可持续发展的。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和指导。
一、为有源头“阅读”来,积累语文学习素材
我们如果要想让学生能“行万里路”,那“读万卷书”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的身边资源丰富,不仅有课内资源,更有广阔的课外资源值得学习,利用图书馆、网络可以大大丰富我们的阅读,也有利于积累语文学习的素材。
在教学实践中,我把教材中“我爱文学”“走进图书馆”“网上读写与交流”等语文活动进行整合,设计成“好书伴我成长”的综合性学习。在活动中要求每人走进图书馆自选好书阅读,同学们有的忙于计算机检索图书或浏览图书,有的忙于借古今名著、名人故事、作文书等,大家通过“走进图书馆”这个活动,不仅阅读到了一本本好书,更全面提高了学生检索、阅读、选择、整理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班级还长期设立班级图书角,有文学名著,时文选粹,名人故事以及各种作文书等,每周规定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师指导阅读方法,阅读后可以进行美文推荐,阅读心得体会交流等活动。一个多学期下来,我发现学生阅读水平提高了,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课外阅读中,自我选择、自主阅读,为他们提供了一片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的“文化原野”,学生通过广采博收,尽情吸收各种文化滋养,保证其个性和创造性的成长发展。既让学生爱上了语文阅读,又增强了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能力。
二、咬定“自主”不放松,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综合性学习倡导自主学习,重实践,重参与,在活动中真正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切实保证和落实好学生的主体地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我整合“保护野生动物的一次活动”“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保护家乡水资源”等语文活动,设计了“热爱家乡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分组活动,或查找资料,或调查访问,或实地考察,在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和能力得到了充分的绽放,他们的表现真的很精彩,给他们一个杠杆,他们真能撬起整个地球!
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不但能够增强语言文字对学生的感染作用,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学生关心和热爱文化、珍惜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思想感情。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是学习和活动的主人,他们的自主意识更强,兴趣更浓厚,更能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的综合素养。
三、万紫千红总是“春”,帮助学生体验成功
语文综合性学习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更有做人的道理、情感的升华。比如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都收获了很多很多。
记得那一次,我组织学生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收集了“感恩”的诗句,学会了《感恩的心》等歌曲,有的学生亲自创作了感恩诗歌送给家人,或绘制了图文并茂的手抄报送给老师,或做了一次家务等。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渐渐学会了理解,懂得了感恩,活动后,餐桌上多了一双双感恩的筷子;问候里,多了一句句感恩的声音;清茶中,多了一份份亲情的甜蜜;欢笑中,感恩的真情在涌动。通过感恩系列活动,学生情感上收到了一次次洗礼,更收到了一次次来自于父母、亲人、老师、同伴的称赞,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语文综合性学习也只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他们才会更乐于参与,积极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形成万紫千红欣欣向荣的景象。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语文学习的空间极其广阔,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愿学,善说,不仅能学到语文的渊博,更能展现它的风采。
参考资料:
篇7
一、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改变了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采用“版图加比喻”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我国的疆域》一课时,把祖国大陆比喻成雄鸡,并随手在黑板上画了雄鸡图展示在学生眼前,学生眼睛一亮,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从此,雄鸡印在学生脑中。在讲意大利时,我们迅速把疆域轮廓画出来,并比喻它像“女人的腿,脚上穿着高跟鞋”,学生都感到非常好奇,从此对意大利轮廓有了很深的印象。
2.合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教学手段单一,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创设新颖的教学环境,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其次地理教学中对一些复杂的现象,尤其是空间大、较抽象的事物或者漫长的地理演变过程,仅靠老师讲授不能为学生创造观察、发现、思考的情境,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效果不理想。地理学科本身具有跨越时空的特点,多媒体易于反复演示,比教师单纯用语言表达更易使学生记忆、掌握。比如在讲《多民族的大家庭》时,老师首先通过Flash播放《爱我中华》这首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后让学生看一组图片,猜一猜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然后老师再结合图片,对这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进行解说。这是蒙古集体舞,那是傣族的泼水节等等。利用多媒体,通过更丰富的文字,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联系全球的热点问题,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
如在讲中东地区相关问题时,我们引入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并以此为话题让学生分别以美国总统,普通中国人和伊拉克人用三种角度来评价这场战争,举办了一次演讲比赛,学生通过利用媒体报道,还有在网上查找资料等,最后总结出本区的地理位置重要,石油丰富,淡水缺乏,民族矛盾突出等原因,这样不但提高了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还扩大了同学们知识面,而且对同学们树立全球意识,以及爱国之情的生成,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又如在讲《黄河》这一课时,我们先讲“地上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人们乱砍伐树木,植被严重破坏,而使黄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然后结合近几年的国际形势,从2008年开始,自然灾害越来越多,5.12汶川大地震,8.8台风袭击,一直到1・12海地大地震,2.27智利地震,2009年全球雪灾,云南旱灾……这一切都是我们人类“制造”的灾害,近几年来,全球变暖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全球变暖,是因为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通过我们讲解,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防止气候变暖,刻不容缓”。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整个地球,人类应该联合起来,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一分力量。
三、创设情境,搭建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经常鼓励同学们自己动手,结合实际,培养他们的创新素质。如地图知识一直是较为突出的难点,又是学好地理的重要基础知识。从地图的使用出发,老师提前布置了一道作业:结合课本上“动物园导游图”和“某村平面图”,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这样学生有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就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认真主动,并不时向我们提出疑问,查找资料,最终较好地掌握地图知识,出色地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业。这项作业,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课本知识的了解,也培养了同学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篇8
课堂生活中对学生要有爱心,要爱护每一个学生。因为只有爱,才能使学生感到温暖,才能使学生消除戒备心理,师生之间才能没有隔阂,情感更为融洽;因为只有爱,才能消除学生压抑的心理,才能为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作为教师,应该以我们的热情、宽容、理解,去爱他们,感化他们。小玉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不爱与同学接触,课堂上更是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于是我刻意安排简单的问题让她直接回答,比如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可以不可以之类的问题,让她敢于站起来说话。渐渐地她回答问题的声音大了,而且敢于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她每次举手回答问题我都会及时通过言语、神态、动作给她以赞赏,当着同学的面表扬她,让她能真正地感受到老师的期望与爱。给小玉以心理上的安全感,让她逐渐建立自信。
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条件之一”。针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充分注意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要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设置巧妙的悬念、组织竞赛、动手实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创设情境,采取自主探究的方式,行之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达到快乐学的境界。课堂教学设计的每个环节,都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学生的探索欲,使学生对知识感到新奇、有趣,让知识保鲜,学生学起来才更有趣。如我在《对不良诱惑说“不”》一课的教学设计中首先用《雾里看花》这首歌导入新课,一下子就将学生带入到“慧眼之旅”的情境中来,让学生在“慧眼看危害”“慧眼探究竟”和“慧眼识英雄”的三个环节中主动探究,非常顺畅地完成了“旅程”。这就是通过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增加他们的有效学习时间,减少模式化的教学设计,给学生以真切、自然感。课堂上要让学生觉得学习是内在需要,能学以致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新课程强调“教”服务于“学”,教师通过与学生合作,依靠学生自主动手活动、实践、合作与交流去实现教学任务;新课标要求教师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主线,以学生的眼界去设计教学,预测学生可能的思维活动并设计相应对策。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让学生参与课前备课,让学生自己收集有关资料,选择教学内容,自己设计学习方法。这其中教师只充当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这个过程不仅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还能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需求,掌握学生的情感状态,把握学生的现有水平,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教学方案,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真正做到了师生间的信息传递和情感的沟通。比如,在讲到爱护水资源这个主题时,因学生从小就耳熟能详,所以在处理这部分知识时,我就特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在教学中展示学生课前调查准备的课件、短片、漫画、手抄报等,让学生通过互动实践、资源共享,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引起他们的共鸣。学生将“自我”摆进了教学的内容,成功地塑造自我、展现自我,给心灵以触动,将知识延伸到课外,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更坚定了他们的心理价值取向。
篇9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综合性学习 综合素养
一、强化课外专题性阅读,开展综合性学习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材的选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更多地考虑让学生联系现实社会,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突破课时的局限,教室空间的束缚,以及教材的拘囿,开设专题性课外阅读的综合性学习。专题性课外阅读综合性学习活动,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主动探究、自学自育的能力。
例如学生学完《用奇谋孔明借箭》后仍意犹未尽,我又以本篇课文为生发点让学生开展了有关《三国演义》的专题性阅读,设计并上了一堂语文综合活动课。
具体内容如下:
A.【辞海拾贝】1.重在让学生说出与三国有关的成语,如三顾茅庐、七擒孟获、桃园结义等。2.歇后语:出示歇后语的前半部分,让学生说出后半部分。如诸葛亮弹琴,诸葛亮的鹅毛扇……
B.【才华展示】通过讲故事、朗读、表演等形式各施其才。
C.【脑力冲浪】重在让学生写一写、评一评三国人物(诸葛亮、周瑜、曹操、刘备等),通过开展辩论,让学生学会全面评价人物。
D.【开心一刻】三国主题歌,诗词鉴赏(《七步诗》《赤壁怀古》)。
通过课前的准备工作,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搜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创造潜能得到了发挥,互助合作精神得到了发扬。本节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趣,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乐学。通过课堂活动的实施,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朗读能力、表演能力、评判他人的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等都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受到了我国优秀文化的熏陶。此次综合性学习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态度、价值观得到协调发展。
二、借助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就是生活”,意思就是教育不能脱离生活内容,不能脱离解决学习者的生活问题。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办报纸、演课本剧、举办诗歌朗诵会、进行书法比赛等。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有利于学以致用和学文育人。我们还可以带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参观访问;节假日,鼓励学生与家长外出旅游;组织学生作社会调查,写调查报告等,这些综合性学习都有利于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同时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依赖于语文这个工具。综合性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扎根在社会生活这个天然教室,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并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到生活中去实际应用,发挥语文的交际功能、传播功能。比如让学生写广播稿、倡议书、借条、招领启事、办手抄报等,也可以让学生为旅游公司设计广告语、导游解说词。这样,综合性学习就能把生活与语文紧密相连,把学生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例如在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可以安排如下活动:
1.访谈。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建设工厂掩埋了多少条水渠和池塘以及水污染的情况。
2.调查。调查马路积水、小河浑浊的原因。了解地方管理机构对水资源的管理。
3.讨论。讨论解决水污染问题的对策。
4.写建议书。集体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写成建议书,张贴在社区,提高居民的认识水平和环保意识。
在这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走访”、“调查”,便是运用语言跟人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了解到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并且通过讨论形成共识,把水污染问题的解决方案,写成建议书,这便是运用语文解决生活问题。如此,借助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就达到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效果,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在儿童的社会生活中有丰富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儿童的游戏,儿童的吃穿住行,儿童身边的环境、社区、事物……都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素材。利用周围的各种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前提。天高云淡,秋风送爽,各种颜色、不同形状的叶子像蝴蝶般飞满了果园,飞满了校园和乡间小道。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细心的孩子总爱拣几片漂亮的叶子夹在书中做书签,此时此刻,发动学生采集各种树叶,召开一个色彩斑斓的赏叶会,那是多么令学生开心的事啊。在这个活动会上,学生可将采集来的树叶进行归类(有的按颜色归类,有的按形状归类,有的按药用价值归类),将自己的归类内容说给大家听。在介绍树叶名称和树叶归类的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随机识字的能力,丰富了词汇,发展了语言。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的说话、识字、审美、绘画、想象、创造、探究等能力会逐步提高,从而加强了语文学科与科学、艺术、数学学科的整合,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意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综合性学习
篇10
关键词:创新教材;更新观念;关注课前准备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36-01
科技及经济的飞速发展,为美术课堂注入了很多的新鲜的元素,但在设施相对落后的农村,有很多创意不能实现,作为一线的教师,需要在有限的条件下,探索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尤其是通过学习新课程改革后,我的思想观念和学识修养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也对如何上好美术课,怎样上好美术课,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我从教十年,在美术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浅薄拙见如下:
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的利用并创新教材
在学校美术教学中,有很多课题都得不到发挥和利用,这主要是找不到先进的、适合的素材,为了学生在美术课中能得到全方面的能力训练,美术教师就得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的创新教材。
2.更新观念,将课堂的主动权教给学生
刚参加工作时,我旁听了一节老教师的美术课,讲授的是《太阳》一课,教师上来首先阐述太阳的外形和如何绘画,并进行了板演,就让学生动手画,很明显教师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跟着学习的机器,总让人想起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感觉是母鸡怕小鸡被老鹰捉去,无时不刻的呵护着。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转变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把课堂交给学生。其实,说转变和更新,并不是一件朝夕之事,这与几十年根深蒂固的教学模式有关,要想改变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从教者必须通过不断学习提升专业素质,方可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模式。
3.关注课前准备,上好每一节常态课
由于条件所限,美术课堂还不能达到节节都能借助多媒体教室进行,在这样的情况下,既要让学生有兴趣又要让学生有效地学习,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往我们只注重教师个人单方面的备课及材料的准备,在实践后效果并不很好,上课时总是教师激情满满的讲述引导,可是学生却心不在焉、无所事事,完全没有跟着老师的思路走,针对这种情况,我和相关人员进行了"关注课前准备,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的研讨,并结合示范公开课,根据所学所悟和积累的教学经验,对课前准备进行了必要的改革。我认为课前准备应该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要想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前学生就应该为自己上课而做好准备,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在课前布置学生做力所能及的准备,为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师生应该共同做出努力,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上具体涉及到的有以下几点:
3.1前教学具的准备。"工欲善其器",要想上好一节常态课,学生与教师都要拥有相应的教学具及必要的材料准备,这样才会事半功倍。比如《小花饰》一课,教师与学生都要准备剪刀、胶、彩纸或废旧的彩报、彩笔等物品,这些在课前就应该告之学生,让学生有一个充足的准备,避免学生在课上因为没有学具而提不起兴趣、无所事事,同时,学生也会在准备中期待着上课,也能在课上做出漂亮的小花饰。当然,因为我所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有些困难学生无力承担过多,为了上好课,使学生能有所锻炼,我号召学生用互帮互助的形式完成学习实践,比如只带剪刀的与只带彩纸或只带胶的结成互帮互助组,学具共享;如个别因没带剪刀而不能完成,我会鼓励他用手撕的方式来完成。再以《拓印的乐趣》一课为例而谈,就需要课前做好收集树叶的准备,《冰棒棍玩具》一课,课前就要告之学生捡拾一定数量的冰棒棍……,等等,总而言之,有条件的积极去完成,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去完成,这样学生才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3.2相关知识、材料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现在的美术课型非常丰富,有些课涉及很多领域的知识和内容,作为美术教师要按照新课标要求以及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做一些相关知识和材料的准备,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和家长也参与进来,这样不但可以锻炼学生搜集与整合知识的能力,还可以让家长关注孩子的美术学习能力,减轻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压力,是一举多得的好举措。比如在上《生命之源--水》一课前,我首先做好了完整的教学设计,根据目标设定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因为这是一节综合探索课,小组合作更有利于知识、材料的搜集与整合,本课需要学生搜集的知识很多,要求小组长做好分配,各负其责,共同协作,例如一生查一查我国节水标志的含义,"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各是哪一天等,一生查一查生活中浪费水、污染水的现象等,一生议一议怎样做才能更有效的保护水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等等。其中,很多学生要依靠上网查找的方式解决,但是因为农村家庭电脑还没有普及,更多学生是将自己知道的、了解的写一写,找一找有关的图片、照片和案例等,再有就是通过询问家长或亲身走一走看一看的方式解决。这一节课在笔者和学生共同精心准备下,非常有意义的完成了,课后我又让学生以"节水爱水"为主题做手抄报,并将其展览,不但对学生的辛苦准备给予充分肯定,还对学生进行了珍惜水资源的教育,一举两得,有效的延伸了美术教育的深度。
3.3教师课前备课的准备。在以前的教学中,备课只是对课程内容大致梳理、设计一下,再写一份完整的教案就可以了,但新课改要求我们不仅仅只是对课题进行符合标准的设计,还要考虑学生的因素,比如,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的消化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爱好因素等。其次,要通览全书,看看本课在整册书中的作用及与其他课的关联、与其它学科有什么联系等,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材料的准备进行调整。
4.强化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