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英语范文

时间:2023-04-11 21:0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北师大版小学英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北师大版小学英语

篇1

关键词:合作教学;英语课堂;小学英语

小学英语教育已经开展多年,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逐渐展现其优势。在过去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全班集体教学的方法,学生之间的英语学习被孤立开来,互相交流的机会很少,团队合作学习的效应不能够得到发挥。而通过采用小组合作教学,将各项教学任务安排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学生不仅可以互相交流学习中的困惑,还可以学习别人优秀的学习方法。同时,在组内以及组与组之间展开学习竞赛,更容易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动力,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一、合作词汇教学

小学英语课堂词汇合作教学,是指在划分学习小组的基础上,通过教师讲解教学之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词汇交流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进行英语生词词汇教学课堂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小组进行合作:在词汇讲解之前,教师应该向每个学习小组布置词汇学习任务,确保每个小组每个成员在词汇讲解过程中都能够有任务为引导,以提高其学习的注意力;讲解之后,让学生小组通过交流合作完成词汇任务;小组完成任务之后,教师应该随机抽取学习小组来讲解自己词汇任务的完成情况。

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2为例:在进行本单元词汇教学开始之前,我将本单元的20个词汇分成了五组,每组4个词汇。并且,我告诉学生在我讲完之后,每个学习小组要将自己所分配的词汇任务完成,每组词汇任务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内容。随后,我进行了本单元生词的详细分析、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的注意力明显比以前集中许多。讲解之后,进行了小组任务合作学习阶段,并且规定时间为10分钟。

其中一组学生的词汇任务为: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twenty。首先,小组内一名学生主动将单词读了两遍,在读到twenty时,该学生发音不正确,与seventeen读音混淆,我向学生指出了“-teen”与“-ty”发音的差异。在能够读准之后,学生开始进行单词的拼写记忆,几个学生互相比拼,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所有4个词汇的人胜出。10分钟后,所有学生停止讨论学习。我以提问的方式抽查了学生对词汇的掌握情况,并且根据各小组的回答表现,予以了不同程度的加分奖励。

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词汇教学方式,学生在合作、竞争中学习了词汇,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明显得到提升,词汇学习效率也得到显著提高。

二、合作听力教学

听力能力是学习英语必备的能力之一,小学是学生良好的听力语感养成的基础阶段。由于小学生不具备听力基础,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听力练习,以避免学生在遇到听力问题的时候产生不利情绪。在过去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的播放录音材料,让学生单独去了解听力内容,这无疑给学生的听力练习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通过教师课堂布置特定的听力任务,由学生以合作的方式去完成,会让学生的英语听力练习轻松、顺利地进行。

以北师大版小学英语三年下下册听力为例:在播放听力材料之前,我向学生说明了小组合作学习听力的方式,即通过组内不同成员之间共同协调、发挥优势,争取做到对听力材料中出现的每一个词汇、语调、语气等做到精准把握。听力播放开始,每个学习小组都仔细听,有的学生还用笔进行听力记录。如,有的学生记下It begins on September 1st.不同的学生记录不同,说明学生对听力内容把握程度的不同。两遍听力之后,进行了英语听力小组交流环节。有的学生说,听力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听力材料的关键词,如When,What,begin等;有的学生说听力过程中要注意精神的集中,不能分心。他们还互相交流了听力技巧,并且,有的学生还互换角色进行了听力材料朗读。最终,每个小组成员达到了能够将听力材料理解、流利地听读出的程度,本次听力教学在学生激烈的讨论中成功进行。

三、合作阅读教学

阅读是英语学习中的必备环节,开展小学英语合作教学,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阅读竞争比赛与班级小组之间阅读比赛的方式进行的。当小学生接触到英语对话、文章的时候,为了避免一个人阅读过程中的枯燥性,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速度,可以首先在小组内展开阅读比拼。对于难度较大的阅读文章,可以让学生小组进行分工合作阅读,并且,在小组与小组之间展开竞争,阅读速度快、文章理解准确的小组则为获胜组。

以北师大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7课文为例:在进行本单元陌生词汇教学阶段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竞赛的形式阅读课文。我观察并且指导了一个学习小组,小组阅读开始阶段,小组成员首先制订了竞赛规则,如果谁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到对课文意思的准确掌握,谁就首先向大家讲解自己的阅读技巧。随后,小组成员在紧张中开始了阅读,很快,其中一名学生阅读完毕,并且等待其他学生阅读完毕之后,他们展开了交流。第一名完成的学生在翻译“When the day of the race comes,Matt and Charlie arrive early to check their bikes.”这句话时,产生错误,我向该组学生正确翻译了这句话。然后,学生探讨了课文其他句子,讨论效果良好,阅读教学进展顺利。

四、合作教学过程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小学英语合作教学中,应该注意一些问题,以提高小组合作教学的效率。

1.学习小组划分要合理。在划分小组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不同学生不同的特点,争取能够做到成绩优异者与成绩较差者良好组合,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提高,促进集体英语水平的提升。

2.小组合作教学时间安排要合理。部分教师在时间安排上出现问题,导致了课堂教学质量不高的现状,因此,在进行小组合作教学时,要保证各个课堂环节时间的合理分配,保证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小学英语合作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的应用,通过合作词汇教学、合作听力教学、合作阅读教学三种教学方法的采用,在合理安排学习小组、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的前提下,可以克服过去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氛围不高、综合能力差的弊端,使小学英语课堂在合作中高效前行。在长久的英语合作教学模式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还会促进集体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让学生在小学英语阶段的学习取得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张敏.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验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2013-03-05.

篇2

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现状

1.中小学英语教材版本的多样化

随着新课标、新教材的出台,中小学英语教学也渐渐出现了一纲多版的现象,即一个英语教学大纲下,多个教材版本的多样化并存的现象,如外研版、人教版、北师大版等,并且,这些英语版本教材又区分了小学版、初中版与高中版。于是,现阶段的中小学英语教材存在纷乱现象,给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活动带来一定的障碍。

2.学生学习兴趣欠缺及个体差异大

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存在着一个普遍的过程变化规律:由小学到中学,学习英语的兴趣在逐渐下降。此外,在学习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大,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难以帮助学生学习。

3.英语师资力量与教学方法的薄弱

现阶段的我国大部分小学虽然都在普及英语课程,然而现实的相应师资力量却跟不上,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英语课程开设不到位比较严重。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知识水平等能力有限,讲课也是缺乏新意,讲授单调,严重影响着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与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

1.科学使用教材

中学教师应学习、熟练所教学生的小学教材,包括其中的词汇、语法等独特内容,进而在此基础上实现教学的有效衔接,帮助学生实现“良性过渡”。在实际的教学中,在中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就应放慢速度,积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进入中学的学习。

2.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发展

针对学生的实际成长需要与教学需要,教师应该对踏进初中大门的学生利用因材施教式的分层方式讲授知识。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尊重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客观对待学生差异,推动各层次学生相应提升,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与学习的乐趣。

3.加强教师自身建设

篇3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

从2002年秋季起,全国各地的小学逐步开设英语课程。开设英语课程的起始年级一般为三年级,而最近几年许多学校尤其是城市的小学从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程。随着小学英语课程的普及与提前,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本文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对策与方法。

一、教学的衔接中出现的问题

1.使用教材版本的多样。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教材出现了一纲多本、多套教材并行的情况。使用的有人教版、外研社版、河北教育版、北师大版等不同版本的教材。这些版本又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版。这使得不同地区在不同阶段选用的教材出现了不同。小学使用河北教育版的初中可能使用人教版,小学使用外研社版的初中可能使用河北教育版。即使是同一套教材也不是完全衔接配套的。不同版本的教材虽然都是以课标为基础,但都有自己的编排体系和目标要求。比如,课标要求小学毕业学生学习600~700个单词和50个习惯用语,但并未给出具体的词表。每套教材所选的单词是不同的。话题和语法方面也不相同。

2.小学英语的师资和教学方法的制约。小学大部分地区普及了英语课程,但现实情况是小学英语师资力量跟不上,小学英语课程存在开设不到位的情况,在农村这个问题尤其突出。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受过专业教育,教法陈旧,观念落后,知识面狭窄,甚至是其他学科的教师转教英语的。一些教师没有领会英语课程标准,更谈不上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来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小学英语并不是简单的学习单词、语句。它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高,歌曲、绘画及游戏都会涉及到。好的教师能把课上得生动活泼。也有不少教师把课上得枯燥无味,影响了学生对英语的学习。

3.学生个体的差异。在几年的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语言环境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英语教学的发展,往往使教学陷入枯燥、乏味的记忆和背诵,使学生失去兴趣。英语的单词和句型需要学生记忆,有些篇章需要学生背诵,学习意志薄弱的孩子在学习中开始落后,一些学生不愿学习英语。

二、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与方法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搞好教学衔接。中学英语教师要通读所教学生的小学英语教材,熟悉小学英语教学的要求,包括词汇、语法项目和语言功能等。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中学英语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对教材进行改动和调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初中教学的起始阶段,可以先放慢教学进度,引导学生对小学的英语课程进行一段时间的复习,循序渐进,逐步引入初中的课程。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多数是以初中为起点的起始版教材,而衔接版教材由于教学的实际情况,只有一些外语学校能真正用起来。这样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复习甚至重新学习的机会。

2.教学方法的衔接。中学英语老师应该加强与小学老师的沟通,进行听课调研,发现中学英语与小学英语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尤其是七年级课程和小学六年级课程的异同,找准衔接点。七年级学生和六年级的小学生一样,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还是适应小学的教学方法。初中英语教师可多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等直观教学道具进行教学,保持学生学习的兴奋状态。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歌曲、游戏、表演等,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调动其学习兴趣。如何保持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是初中英语教师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

3.对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升入初中的学生英语水平已经出现了分化。针对这种情况,就要对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留不同的作业。这样可以使学生以自己的实际程度为基础进行学习实践,优秀的学生向着更高层次不断冲刺,学习困难的学生也不再失望,因为他们每天也有收获,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有些学校由于初中入学时学生英语水平差别较大,开展了针对英语学科的分班教学,也有一定的成效。

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衔接十分重要,如果衔接不当,很容易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的两极分化,学生甚至放弃英语学习。初中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断探索和研究,找出更好更多的方法和对策。

参考文献

[1]张仲.浅谈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J].小学教学参考,2005,(10):29-30.

篇4

【关键词】小学生 英语学习 兴趣 活力

学生初次接触英语时,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但过了一段时间,随着新鲜感的逐渐褪去,就会出现有一部分学生课堂是只是用小眼睛望望你,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显然,部分学生已经产生了厌倦的心理。面对现状,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关注学生的兴趣,让每一节课都上得活跃精彩,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的结合个人的实践与思考,浅析如下。

1、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教育学家布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感染力强,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引起有意注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

如在学习名字这一课时,我让学生把自己制作的名字卡片戴在胸前,然后指着自己的胸卡说:“My name is Tina.”示范性的告诉学生自己的名字,接着拿出两个布偶变着声调对话,把枯燥的形式在情境中进行,学生对两个布偶既新奇,又感到有趣,他们都竖着耳朵观看表演,更使他们不由自主的产生了要模仿的念头。教师经过2—3遍的情境表演,让小布偶与学生对话,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都争先恐后的尝试……另外,可以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设计一些情境对话:值日生每天用英语汇报情况,在学习中多组织一些游戏等,以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竞赛、英语角或英语班会等,创造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学到的英语知识以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这样生动、真实的情境,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丰富了学生的想像力,提高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2、丰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兴趣

要使课堂充满情趣,使学生积极热情的参与其中,就要采用适合小学生的教学形式。小学英语主要强调学生的听和说,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或已有的经验导入新课,然后通过游戏、绘画、韵诗、歌曲等方法教学巩固知识,具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 绘画

爱因斯坦指出:“教育应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负担。” 学习英语离不开一定的词汇量,但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英语单词,会让学生感到头疼,产生厌烦心理。而小学生的思维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因此绘画的引入,无疑可使呆板无聊的文字一下子“活”了起来,给学生一种近在眼前的“立体感”。

如教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Module 10”这部分内容,学习了脸部各器官单词ear、eye、nose、face、head、mouth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幅脸部图片,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根据老师的指令或看老师出示的单词卡片做出反应。看哪个小组画的最快最好。绘画在英语课堂中的合理渗透,让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动心、动情,并在绘画中加深了对英语单词的理解和记忆。

(2)儿歌

小学生的最大特征是好动,尤其是在课堂上,要他们乖乖的坐上四十分钟,往往会出现讲话,做小动作等开小差的现象。他们爱说、爱笑、爱唱、爱跳 。我们应顺应学生的这种特点,课堂上多些变化,创造英语学习的氛围,每一课都有新的歌曲或小诗,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增强记忆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好地利用唱歌这种形式可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因为他们具有趣味性,节奏感强,容易上口等特点,学生不仅能掌握发音,熟悉单词更在无形中运用了句型。

引导学生自己编唱各种儿歌小诗,还可以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如: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ander what you are

up above the world so high

Like a diamond in the sky

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

how I wonder what you are[10]

琅琅上口的儿歌带给孩子们的是无穷的乐趣。运用儿歌教学,大大地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真正地保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具有活泼性,生动性和主动性,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游戏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认为:游戏是儿童活动的天性。通过游戏,儿童的内心活动变为独立自主的外部自我表现,从而获得愉快、自由和满足,并保持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在游戏中学生的情绪始终高涨,游戏活动既能帮助学生对英语句子或文章的理解,还能促使学生多说英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达到不同的效果。

篇5

一、对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理解

Dialogue(会话)来自希腊文dialogos一词。Dia不仅有“二”的意思,而且有“之间”、跨越、通过的意义。logos还包含有思想、理性、判断的意义。Dialogue含有意义之流动的意思,即意义在个体之间或通过个体而流动。Dialogue的学习是交流的过程。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简单地传授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只有在交际活动中才能被有效掌握。交际既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

会话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会话教学也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手段。会话教学对于学生形成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等都有重大影响。交际性和互动性是会话课区别于其他课型的重要特征。

可见,小学英语会话课是整个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形式。

二、目前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小学英语会话教学存在的低效现象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学生常出现会回答问题而不会提问的现象;交流时不能自然地引发话题;经常无话可说,有时不知从何说起;会话内容单一,经常出现为回答而回答的现象,回答的内容与实际生活不符;大部分学生只能针对所学的对话做一些替换练习;多数学生在语境中进行交流有一定的困难;学生会读会背不会运用或在具体的应用中反应慢几拍等。

对小学英语会话教学中存在的这些低效现象,我们可以归纳为三类问题重词句,轻交际;重活动,轻情景;重机械操练,轻意义练习(陶璐璐,2012)。其中,重词句,轻交际主要表现为会话课教学中过分关注对词汇与句式的教学,忽视了语言交际,枯燥的词句练习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打折扣,无法达成培养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重活动,轻情景主要表现为会话课堂中缺乏能促使学生思考的会话活动,大量的机械练习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呆板,使得课堂交流缺乏生动性和鲜活性;重机械操练,轻意义练习主要表现为教师过多地关注活动表面的响动和热闹,而忽略了语言活动的实际效果,致使教学目标未能达成。

三、小学英语会话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情景性

交际离不开语境,因此会话教学也应该在相对真实的语境下进行。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设定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语言情景,在自然的情景中习得语言,使用语言最终提高语言。在情景下的语言才是生活中的语言,自然生成的语言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的意义和使用场合,并在此过程中体会情感,内化语言,最终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二)整体性

整体语言教学法强调语言学习的整体性,认为语言知识不能肢解,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出发(卢凌,2002)。在会话教学中处理会话文本的环节应该特别注意整体呈现。语言输入和输出都应该遵循整体原则,通过听、看,获取功能表达方式,通过说、演培养学生真实的交际能力。

(三)活动性

现代外语教学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教育部,2012)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和文本要求创设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反复感知、体验、操练语言并最终掌握语言。活动的设置要求多样性,实效性强,并充分尊重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王笃勤,2010)。

(四)主体性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在关于课程基本理念中提出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因此所有的教学活动的设计都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已知、未知展开。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根据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生理特点,尊重爱说爱唱爱动爱演的天性,设计出学生乐于参与的学习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关注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小组活动互帮互助,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面,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五)生活性

目前小学英语对话教学课堂存在明显的非真实交际现象,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设计的情景并非基于学生的生活体验,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从而致使学生无话可说,或者仅仅套用词汇句型完成虚假交际。因此会话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真实的课堂让他们充分理解语言使用的意义,从而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使用的距离。

四、创设语境是提高会话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语境的定义很广,而且不同学派、不同学科的人们对其认识也各有不同。一般而言,语境就是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它包括以下三个要素:其一是语言语境,即文章或言谈中话题的上下文或上下句;其二是人们交际时所共处的社交语境,即说话人使用语言和听话人理解语言的客观环境,如交际场所、交际双方的身份、地位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等(非语言语境);其三是交际双方各自不同的认知环境,即各自不同的经验、经历、知识等足以影响交际认知的种种情况(何自然,1998)。

语言展示情景,情景又促进对语言的理解。在某种语境下学习外语,或所学习的外语材料包含着一定的情景,则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会话教学离不开情景,语言交际更离不开情景,学生只有通过交际活动才能真正掌握语言。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将某些真实的情景搬入课堂,但却能模拟真实的情景,创设真实自然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语言。因此,在会话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设真实的交际情景,在语境中增强语言实践的真实感,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创设语境提高会话教学实效性的实践

笔者在2014东城区基本功大赛中授课北师大版《小学英语》教材三年级下册Unit9 Hot soup第三课时,教材中呈现了Ken和Ann 去厨房取食物这样一个对话范本,其中包含了运用Is that water cold?来询问食物的特点,从而很自然运用I want…/I don’t want来表达自己是否需要。这个场景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语言的交际意义非常突出,可见设计合理、有效的语境非常必要。

(一) 巧设大语境,自然贯穿各个环节

[大情境呈现] PPT图片呈现Ann’s birthday这个大情境。

T: What’s that?

Ss: It’s a birthday party.

T: Whose birthday party is it?

Ss: It’s Ann’s birthday party.

T: Ann,Ken and their friends are singing and dancing at the party,but Ann isn’t here now. Where is she? Can you guess?

S: Maybe she is preparing the food.

本课时的会话内容呈现的是Ann 和Ken在厨房取餐的一个场景,这对于一节完整的会话教学来说,情景太过单调,人物单一,不利于学生大范围地参与和情感的真实投入;而且其教材提供的对话文本和听力练习,板块的痕迹较重。如果按照传统的板块教学模式,则既会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十分生硬,也使语言的使用非常牵强。因此本课巧妙地设计了Ann的生日聚会这个大情境。这个大情境的设置,使所有的板块很自然地融入情境中,学生在整堂课的学习中思维都非常连贯。

(二) 创设小情景,运用语言真实交流

[情景1] 视频呈现小主人公Ann在厨房为朋友们准备食物的场景。

T: Ann prepares some yummy food and drink for her friends. What are they in the kitchen? Can you guess?

Ss: Maybe some chicken, some hot dogs…

T: Let’s watch a video! What food or drink can you see in the kitchen?

Ss: I can see some cold milk/hot soup/sweet ice cream…

视频真实地再现了Ann在厨房里向伙伴们介绍美食的情景,学生们乐于知道Ann的生日聚会都有哪些好吃的食物,因此注意力很集中,观看视频和谈论食物,唤起了相关食品词汇以及部分形容食物的形容词的回忆,从而使词汇的复习因交际需要而产生。

[情景2] 课堂呈现孩子们在生日聚会上品尝相关美食的情景。

T: Are you thirsty or hungry now? Here’re some food and drink at the party. Let’s have a look! Here’s an orange. Is that orange sour? You can come here to eat it.

部分学生上前品尝橘子,香蕉,牛奶,果汁等并向全班同学汇报品尝后的结果。

Ss: Is that orange sour? Is that milk cold? Is that juice sweet?

S: No, it isn’t. It’s sweet./Yes, it is.

品尝聚会上的美食的真实情景激发了学生运用目标语言进行交流的愿望,使本课的难点句型在轻松的交流氛围中得到突破,而且答案也是基于孩子们亲身品尝而得到,因此他们乐于参加这个活动,乐于使用语言进行问答。

[情景3] 视频呈现生日聚会上孩子们到主人Ann处取餐的情景。

T: It’s dinner time! Ann’s friends go to the dining room. Ann can help them.

What do they want? Let’s watch!

Ss: They want some sweet corn/sweet juice/ hot noodles.

T: Do you want to eat or drink at the party? OK! I am Ann now. Who can come to choose your favorite food.

三个学生模仿视频中取餐的对话到讲台前来取餐,与老师完成四人一组的取餐示范。

T: Let’s do a group work. Four students in a group. One is Ann. The other three students choose your favorite food from Ann.

篇6

关键词:词汇教学;记忆方法

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都认为词汇很难记,记住不久又忘了,这成为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的主要原因,所以词汇教学的有效记忆首先要树立信心。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说:“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 ;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他的这番话道出了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词汇教学要讲究方法,学生在词汇学习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缺乏科学的、切合实际的学习与记忆方法;(2)识记、理解与运用脱节;(3)学生本身畏难情绪重、意志力薄弱。

作为英语教师,怎样帮助学生清除词汇前进路上的障碍,赶走这只令人讨厌的“拦路虎”呢?这就要求学生克服惰性,不断复习,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耐心,记忆单词时不能幻想着一劳永逸。只有不断地复习,结合记忆单词的记忆方法才能把短时记忆转化成长时记忆,从而达到单词识记的目的。

一、音形记忆法

英语是拼音文字,根据26个字母与48个音素间的联系记单词是最佳的方法。当你掌握了26个字母的读音规则、元音、辅音及一些字母组合的发音等语音知识后,在遇到一些单词时,就能分析它们的特点,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根据语音规律把这些单词记住。例如,(1)相同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发相同的音,如hear ,ear, dear ,near, year ,fear;(2)相同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发不同的音,如here, there ,were ,mere;(3)不同的字母或字母组合发相同的音,如sailor ,worker ,grammar ,about;(4)字母不发音,如comb ,knife ,honor ,hour;(5)同音异形异义词,如peace ―piece ,by―buy ,there―their。

二、关注词汇教学的妙招,掌握科学有效的词汇记忆方法

1.直观法

直观法就是用具体的、直观的形象引起学生的注意,尽可能用实物、模型、图片、幻灯等方式进行词汇教学,演示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语言与实物、动作、情景间建立直接的联系,从而获得清晰、深刻的感知。不管成绩多差的学生都知道苹果apple,香蕉banana,就是因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这些水果,形象直观。

2.列举归纳法

英语词汇丰富,但词与词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可分类(如关于动物、学科)建立一个清晰的关系网。例如,表示职业的名词有doctor,actor, educator, editor, conductor ,fighter, teacher, reporter等。

3.比较记忆法

此方法是把一对或一组词义相近(同)或相对(反)的单词放到一起进行比较,依据异同来记忆单词。例如,同(近)义词有:happy―glad,delightful―cheerful,brave―courageous,suppose―think,guess― believe,refuse―decline,reduce―decrease等。反义词有:tall―short,fat―thin,east―west,good―bad,right―wrong,early―late,pleased―angry,first―last等。

4.语境教学法

语境教学法就是通过上下文或情景来教单词。正如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所说:“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头才有生命,才容易记住,才知道用法。”例如,There are many people in the store. It is very crowded.从语境中就可以理解crowded的意思。借助情景的教学方法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学生在学习单词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如何运用。

5.卡片记忆法

在记单词的过程中,把难写的单词写在一张张卡片上,利用茶余饭后、课间、上学的路上或睡觉前等一些零碎时间去重点记忆,不断重复,就会收到理想的记忆效果。例如,在学习北师大版教材Module1 Unit1 中的单词时,在全面记忆的基础上,可以对其中的单词complain ,potable ,workaholic, document, studio, expert, challenge ,presentation等运用卡片记忆法,利用点滴时间去重点记忆。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攻坚克难的有效记忆方法。

6.英英释义法

英英释义法是用简单的、学生熟悉的词汇来解释新学的单词,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掌握新单词的听说读写。例如,grasp与master译文均为“掌握”时,grasp释义为understand with the mind,而master释义为have a good command of; become expert in,由此反映出grasp只是一种“领会”的掌握,而master却是“精通”的掌握。再如,increase释义为make or become greater in size ,number ,degree ,etc.释义中make和become两个不同的动词表明increase,既可作及物动词,也可作不及物动词。又如,学生在对recently释义时,能想到nearly、not long before等。用英语解释词义既能巩固词汇记忆,又能帮助辨析词语,加速建立英语词汇与客观现实的直接联系,更能培养学生在教学情景中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

7.构词法

作为教师,应想方设法减少学生学习词汇的困难。派生法、合成法、转换法等构词法的介绍显然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构词规律,从而扩大词汇量。派生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单词,学生掌握此方法就可以推测出一类词的意思。例如,当学生了解了dis-,in-,un-等前缀表示“不”的意思后,再见到disappear, incomplete, untie等就可以猜到这些词的含义;了解了后缀-less加在名词后可以变成词义相反的形容词,就不难猜到hopeless, homeless等词的含义。还要接触到一些新的缩略词,如smog(smoke +fog)、telecast(television + broadcast)等,另外,转化词也需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例如,water原是名词“水”的意思,但可转化成动词,表示“浇水”,cool原是形容词表示“凉爽的”,转化成动词后表示“变凉,冷却”的意思。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构词法,就能做到举一反三,对学生扩大词汇量将有很大帮助,而且使学生记忆单词更便捷、更牢固。

三、做好课后复习巩固工作,定期复习记忆

“学得快,忘得快”是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存在的通病,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及时复习巩固所致。不能只是课后看看单词表就算复习巩固了,教师要让学生端正态度,让他们明白单词拼写、英汉互译、书面表达都是必不可少的复习巩固途径。由于课堂英语学习时间十分有限,教师可以让学生主动、积极地营造一种生活化的英语学习环境,注意挖掘家庭生活中的英语因素。比如,穿衣、散步、看电视、听音乐等日常生活方式中蕴涵着学习契机。又如,家中的大部分物品都可贴上英文标签。这样,使英语词汇在生活实践中使用和积累,培养了学生自觉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习惯。

词汇教学的方法不止上面所说的这些,英语教师必需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J真地分析学生学习英语词汇存在的问题,因材施教。只有采取不同的词汇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感兴趣。

参考文献:

1.杨小鹃.论树立英语词汇教学新理念:从控制到开放[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篇7

以学定教,完善设计——教学片段对比

思考1:备课材料仅为这一个单元的内容,对教材的前后内容都不清楚,如何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1.基于教材,前后比对,确定教学内容

在个人设计环节,因为时间限制,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教学设计、流程图与课件,来不及对教学内容做全面翔实的分析。针对教学内容,最初的教学语言知识目标之一定位为:

原始设计:

学生学习和掌握句型及应答Where is …? It’s near/next to/behind/between… and…学生学习并掌握地点类词汇town, supermarket, the train station, movie theatre, swimming pool, train station.

思辨与升华:

【卢志敏】我们对于教学目标定位尚不够细致,尤其体现在对学生的语言基础没有深入的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对定位本课教学目标至关重要,要找本课语言的增长点,所以我们要对教材做纵向比较,明确学生已学与未知。

【蒋开莲】能否从我们的角度出发,设定新授词汇与句型?

【卢志敏】应该通过网络查找教材本课内容之前的语言基础,如果无法查到,则从自己学生的实际定位语言目标。

最终设计:

通过对教材的前后比对了解到,学生已学过的与本单元相关联的知识基础,主要是表示方位关系的一些介词并能运用Where is the…?It’s…描述或表达物品的位置或物品之间的关系。学习新增方位介词near, between…and…,而方位介词in, on, under, next to, behind, in front of等为学生的已有语言基础。学生学习supermarket, train station, movie theater, swimming pool,理解toilet,town的意义。

2.以生为本,立足认知,确定呈现方式

教学片段一:呈现between…and, town的教学片段

原始设计:

T: I’m from Suzhou. Where is Suzhou? Do you know? Teach: a map of China.(Show a map of China)

T: Suzhou is between Wuxi and Shanghai. Teach: between … and….

T: I live in Weiting town. It’s between Kunshan and Suzhou city. Teach: town.

思辨与升华:

【唐忆美】我们面对的是北京的学生还是苏州的学生?

【蒋开莲】教材是针对北京地区学生,我们基于学情的目标定位也是以北京学生为基础的目标定位,面对的学生自然应该是北京学生。

【唐忆美】那学生对苏州是否很了解呢?即使对于苏州了解,是否对苏州周边地理位置也非常了解呢?

【卢志敏】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不能站在自身的角度去考虑,学生的认知也是考虑的要素。

最终设计:

T: I’m from Jiangsu. (Show a map of China). It’s between Shandong and Shanghai. Teach: between … and ….

T: How about Beijing (other provinces)?

S: … is between … and ….

T: I come from Suzhou, Jiangsu. It’s between Wuxi and Shanghai.

I live in Weiting town in Suzhou. Teach “town”. Give the word “down” and ask students try to read “town”.

3.基于学情,挑战目标,兼顾学生差异

教学片段二: Step 5 Read and retell

原始设计:

1. Read after the tape.

2. Read in roles.

3. Ask the students to retell the text.

思辨与升华:

【蒋开莲】这一环节显得太单薄,也比较常规,能不能在趣味性方面寻求突破?

【卢志敏】首先我们要求稳,先做到有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寻求形式与趣味性的突破。

【唐忆美】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呢?

在讨论中,我们觉得通过这一环节学生能通过听音模仿,形成良好的课文朗读的语音语调。巩固所学内容并能复述全文。

【蒋开莲】这一要求是不是每个学生都能达到?

【卢志敏】我觉得学生之间存在差异,在第一节课时中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能达到全文复述,所以在修改设计中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存在差异,力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并且能在自身的基础上进行目标的挑战,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最终设计:

1. Read after the tape.

2. Get students to read the text in roles.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3. Get students to retell the text.(Three levels)

Level One: Pair work: Where is the…? It’s near/ next to/ between/…the….

Level Two: Report. Tell where the places are. eg. Ann’s house is next to the park.

Level Three: Retell the whole text according to passage that the teacher gives.

_____ , ____ and ___ are looking at the ____ of their ____. The ____ is ____ the train station. Ann’s house is next to the _____. … Mocky _____ like the _______.

思考2:怎么教,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与自主地学?

1.语音迁移,词汇突破

教学片段三:词汇教学

原始设计:

T: What are they doing? S: They are looking at the map.

T: It’s a map of their town.

T: What’s on the map? S: There is a/an ….

T: What else? (Teach: supermarket, train station, movie theater, swimming pool) Pictures help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思辨与升华:

【蒋开莲】大量的地点类词汇,学生掌握有一定的难度,而且通过图片辅助学生的词义掌握应该不是难点,难就难在语音掌握与词汇拼读。

【卢志敏】设计已经基本形成,分解词汇教学似乎调整比较大。

【唐忆美】那能不能在这一环节体现对学生词汇学习的指导?……

最终设计:

T: What are they doing? S: They are looking at the map.

T: It’s a map of their town.

T: What’s on the map? S: There is a/an …

T: What else?

修改后的设计利用学生已学词汇,让学生进行尝试性拼读。立足学生,搭设台阶,力求让学生在学习中自主体验,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并注重词汇构词与词汇有效拓展。

2.整体把握,局部揣摩

教学片段四:Step 3 Listen, read and talk

原始设计:

(1)Listen to the whole text and circle the words of places they hear.

(2)Read the text after the tape (Picturs1-5),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Where is the…? It’s near/ next to/ between/…the….

(3)Show students Pictures 6-10, get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 two questions when they read freely. a. Where do they go? b. How to get there?

(4)Get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questions: Does Mocky like the zoo? Why?

思辨与升华:

【卢志敏】这样的设计,似乎分段设计割裂课文整体。

【蒋开莲】【唐忆美】本文分为两个部分,谈论地图和前往动物园,本身就是割裂的两个部分。

【卢志敏】通过梳理语言内容这本身有前后联系,首先了解城镇然后决定前往动物园并通过地图指引到达动物园。在设计中还是要尊重课文大语境,强调课文整体,整体感知语篇。

最终设计:

(1)Listen to the whole text and try to answer. Q: Does Mocky want to visit the zoo?(为后面讨论Does Mocky like the zoo?做铺垫)

(2)Read Picture1-5, and underline Mocky’s questions.(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

(3)Ask students to try to answer Mocky’s questions and complete the writing on the blackboard.

(4)Read the text after the tape (Picturs1-5),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Where is the…? It’s near/ next to/ between/…the….

(5)Read the text Pictures6-10 free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①Where do they go?②How to get there?

(6)Students choose turn left or turn right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利用媒体的直观性,解决Turn left和right的词义)

(7)Get students to discuss the questions: Mocky wants to visit the zoo. Does Mocky like the zoo? Why?

通过整体感知课文,以Does Mocky want to visit the zoo?问题引领,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教师指导精读1~5幅图,逐步过渡到由学生自主阅读与讨论学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并深层次地讨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关系,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认知策略、合作精神与参与意识。

亮点提炼,整合优化——精彩之创新整合

“备”要紧扣学生的“学”,根据学生学的需求,设计教的过程是我们团队的共识。在最后准备可视化陈述环节我们针对亮点提炼展开了讨论。

【唐忆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面对的是四年级的学生,在兼顾学生的已学知识方面我们应该是做得不错的,并且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理解与感知,模仿与操练,运用与巩固的学习过程。直接切入主题,如Warming up环节中对话和歌曲的选择都是服务于话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孩子注意力,同时在歌曲的选择上也做了精心的处理,巩固旧知的同时引入了新知;运用故事激趣,将学生带入实际的场景中,以Where is the mouse?这个趣味故事的视频与场景描述复习旧知,引入新知,简洁又有效。

【蒋开莲】我们在教学设计中,特别关注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突破。例如,在教学新词汇“supermarket”时,出示了superman的图片,同时“market”的ar的音与car的音联系在一起教学,让学生形象地记住“supermarket”是超级市场的意思。有效利用迁移培养学生见词能读、见词能拼的能力。

【卢志敏】精准定位教学目标,让我们活动开展更有指向性,故事教学凸显整体,并且关注能力拓展,我们的亮点要体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如何凸显最大程度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并且要进行提炼,要有具体的教学片段案例的佐证……

针对兄弟团队评价我们设计时指出:NOC大赛的主题为“信息技术的创新和实践”,而本教学设计中,除了课件的使用,其他技术几乎没有涉及。信息技术的手段可以更多元化,可视化白板技术、网络学习、微博等几种比较新的信息技术都可以拿来运用到课堂。

【卢志敏】信息技术为怎样教提供了工具与载体。最终目的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正如苏州市电化教育馆馆长金陵在《如何把握好“整合点”分析》一文中所分析的:“情境激趣”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低级层次;“突破重点难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中级层次;“创新教学方法”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高级层次,指的是通过精心设计过程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过程中感悟方法,在活动中发展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策略。在“创新教学方法”层次,“整合点”可以是过程或活动,可以是感悟方法,可以是发展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可以是知识点。也就是说衡量的标准并不在于技术,而是通过技术实现的整合能达到教学方法的创新。

通过不断的研讨,我们对于教学设计的亮点进行提炼并针对亮点阐述,体现技术运用的价值与优势,从促进学科教学目标达成的优化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方面进行概述。

创新整合亮点1:资源利用聚焦话题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丰富课程资源,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时代的英语学习资源的运用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学设计中通过“Where is the mouse?”的趣味视频短片播放、故事场景描述,让学生通过已学方位介词与语言基础进行运用,将话题直接引入对地点的提问以及方位介词的学习。明确学生的学习基础,通过资源利用,让学生在语言运用中巩固与复习,为新知做好铺垫与渗透,利于学生的理解、领悟。

创新整合亮点2:方法指导培养能力

有效的学习策略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十分重要。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教学课件中的例词,发展学生见词能读、见词能拼的能力,并且通过大量的直观图片的运用,使学生能掌握词汇的音形义的结合。思维导图的运用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记忆,有利于学生掌握有效记忆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与英语学习策略。

创新整合亮点3:探究学习思维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设计中,处理1~5幅图时,通过录音内容整体感知课文,精读1~5幅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读习惯,PPT辅助出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进行听力反馈和校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学习图片6~10幅图时,通过PPT给出两个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并深层次地讨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关系,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整合亮点4:任务选择体验成功

在反馈阶段,课件呈现的三种不同任务,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完成,在学生进行目标的挑战时,要兼顾不同学生的差异,让学生体验成功,体验知识获取的乐趣。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尝试,关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异,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的需求,使教学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效益。

赛后感悟——心与心的沟通

参加第十届NOC活动的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全国决赛的经历,让我们这支团队在思辨的过程中得到了历练,在协作中得到了提升。

【蒋开莲】我们地处苏州,信息技术教育设备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从“用课件上课”到追求如何整合“上好课”已经深深烙在心底。通过比赛,尤其是对“整合点”的分析与提炼,让我们从此有了更多的思考与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