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入桃花源范文
时间:2023-03-30 15:2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梦入桃花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想象——开始。
狂风,暴雨。又一个纪元的开端,诺亚方舟从雪山上滑过,日开始不落……
罪恶被洗濯,世界不再锋芒毕露,露出圆润的齿轮在转轴上缓慢的开始一次新的滚动!
这里的名字叫:桃花源!
没有君王制,没有奴隶制。一切美好的如同开天辟地时一样。
生物的进化真是奇妙。有谁会知道,若干年后,贪婪会怎样领着这群无知的人类开启罪恶的大门呢?
而我便幻化成其中的一员,好奇的开始了一次短暂的旅途。
我叫小琳,这个名字是从我原本的名字改写成的,村里的人都这样叫我。
我们这里部分不落不分界限,整个桃花源里基本全是房舍和梯田,而在这的其中也有一些错落的树木。但,桃花源的外面,是全部的森林。
地球上的一个角落,住着人类,而包裹这些的是覆遍整个星球的森林和海洋。
源中有一条小溪和一处小小的湖泊,湖泊便是这小溪的尽头,而它的源头似乎是从一处高高的山上流下来的,但真正的地处,谁也不知道在哪儿。
溪流两边是顺流而下的树木,每隔一段便有一处,听说是他们的祖先撒下的种子。空隙处也长满了不知名的小花和绿草。很美丽呢。
黄昏,各家的烟囱冉冉的升起袅袅的炊烟,白色的烟雾弥漫在天空。“小琳,吃饭了。”“哦。”
好开心哦。说不出来的安谧感觉。
我敢发誓:这里的黄昏是绝对的天堂,而这里,无论何时都死无与伦比的仙境。
夜晚,悄然而至。
各家点起了灯火,透过纸窗,隐约看到摇曳的烛光,我走到了小溪旁,地上软绵绵的,那不知名的小草散发着初生嫩绿的光晕,还是头一次见到。
我坐了下来,略微带点冷冷的月光如倾泻的柳丝般垂落了下来,照在了地上。树上。小溪上。
月光中,飞舞着一群群的萤火虫,幽幽的黄绿色,触手可及却又那样遥不可及。给这月夜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神秘面纱。
萤火的飞舞,星星点点,点点缀缀。这种景,用语言,谁也形容不出来吧。因为其中暗含的美好,只有用心去聆听。
小萤火虫的扇翅声,仿如催眠曲,将我拉入了沉沉的梦乡……
梦醒时分。惊?哀?喜?常?毕竟只是一个梦。
却那样真实而虚假的出现在我的眼前。
还是昔如往常。上学,放学,做作业……
偶尔在暇余时也会想起这个梦,这个只属于我和桃花源的梦!
依然,梦中微笑!
篇2
我们是直接坐车上山的,一路上我们又惊又喜,经的是我们左边虽有几十米的山护着,可右边只有二三十厘米高的矮墙,我很害怕;而我喜的是可以感受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了。看到下面的风景非常美。
我不得不夸夸我们的司机呀,真是技艺精湛,我们很幸运,这是这里所有司机中技术最高的了,可想而知,我们也是第一个登上顶峰的。
下车后,我们开始浏览这里的风景了。这里不光有商店,还有香气扑鼻的桃花源,壮观的南天门。
先来看桃源,我们步入桃花源内,空中飘着露水与桃花瓣,先是问到香气扑鼻,有感到凉爽,沁人心脾。真像仙界的蟠桃园,可惜这时没有桃子。
我们走出桃花源,又来到了南天门,前面是几百级石阶,我们飞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了南天门,只见正中间陈设着一个大鼎,后面还有石栏,趴在上面往下看会让你头晕,你看到的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是货真价实的白云,往下细看,是万丈悬崖,令你胆战心惊!
游完令人神往、香气扑鼻的桃花源;赏完气势雄伟、高耸入云的南天门,我们也该去逛一逛这里的商场了。在山上,有许多庙,我们就去店铺里买了几板香,到庙里烧香拜佛,虽然我们并不迷信,但是来都来了就拜一次吧。
我们该走了,带着满怀的不舍,云梦山虽说不能爬,但是却让人感到惬意。我想:云梦山的名字“云梦”意思应该是——“云”代表这座山高耸入云;“梦”代表这座山很美,如临梦境。
我爱云梦山!如果有诗人到此,定会作出千古绝句;如果有画家到此,定能画出举世无双的名画;如果有歌唱家到此,定将唱出气势宏伟的壮歌,那歌声必定响彻行云!
篇3
在迷雾的桃花林之中,沿着幽静小路,闻着桃花特有气味,人仿佛得了神通似的,变得清高气爽。折下一支桃花枝,遮住半边羞脸儿。小姑娘在欣赏桃花之时,情不自禁地折下,这大概也许是桃花独特的风景。手拿桃花,站在凉亭之中,直向灿烂桃花望去,别人看你手中花。这不,你也成了桃花源的一道独一无二的风景啊!
火红的太阳渐渐地从天的那一边爬上来,跳到云边上,照出了云的可爱。一片不甘寂寞的薄云随风飘来,掩盖了整个太阳,白里透红。桃花与云彩共长天一色,妙,显得妙极了。
落花有情绿水常流。向桃源的东南走去,一条清澈且湍急的小溪摆在我的眼前。风吹过,片片桃花飞入溪水上,如无人船儿任东西南北转,自由的鱼儿嬉戏追逐着花儿,你追我赶,好个热闹啊!溪水没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观,也没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丽,有的只是轻轻撞击青绿的石头上,或撞出朵朵小浪花,或溅出滴滴小水珠。水珠洒到皮肤上,凉爽凉爽的。让人惊奇万分,感慨曰:浪花因撞击而美丽,人生因拼搏而辉煌。
沿着小溪向高处走去,一块嫩绿的草地在桃花林的包围之下而格外显眼。草地上每隔几米栽下一棵茶树,人、桃树、茶、草与溪水自然的阳光下形成完美组合。深呼吸,空气清新自然,又与别地不同,让人闻之而计舒心。
篇4
关键词:桃花源记;落英;训诂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089-01
《桃花源记》中“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解释历来就存在着争议,重点就在“落英”一词上。其中“英”字的解释毫无异义,指的是“花”,但是“落”字就众说纷纭了。《汉语大字典》中“落”字的义项有27个,将有关的义项与之联系起来,能得出的也不止一种解释。我们所熟悉的中学教科书将“落英”解释为“坠落的花瓣”,这是我们通常认同的一种解释。然而,此外也有不少人将“落英”的“落”看作“开始”义,解释为“始开的花”,原因大致有二。其一认为“落”作“始”讲,是词义中的互为反训现象。其二是通过文中具体语境认为“坠落、飘落的花瓣”应该是暮春时节的景象,与文中“芳草鲜美”这样春意盎然的氛围搭配起来并不和谐,所以应释为“初开的花”。
通过对资料的搜集,对比及思考,我仍认为该文中“落英”应解释为“坠落的花瓣”较为合理,以下我将从三个方面分别加以分析。
一、“落”之本义
《说文・H部》:“落,凡H曰零,木曰落。从H,洛声”,即草木凋衰之意。《汉语大字典》对“落”字给予的第一个义项便是“树叶脱落”,当然不乏其例。《楚辞・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礼记・王制》:“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唐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十四:“木落秋叶黄,登高望戎虏。”又指落叶。《史记・汲郑列传》:“至于说丞相弘,如发蒙振落耳。”晋张华《励志诗》:“凉风振落,熠d宵征。”宋代苏轼《北归次韵》:“秋风卷黄落,朝雨洗绿净。”此外,《汉语大字典》对“落”字还有一个相关义项是“稀少;衰谢;零落”。《管子・宙合》:“盛而不落者,未之有也。”《史记・汲郑列传》:“家贫,宾客益落。”北周庾信《秋日》:“苍茫望落景,羁旅对穷秋。”《水浒全传》第六十三回:“赶的李成军马四分五落。”由此可见,“落”字自古以来都是有“坠落”、“零落”、“脱落”等含义的。
至于不少人所提到的“落”字的“初始”义,见于《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m。落。权。舆。始也。”《尔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经考证,其成书年代的下限不会晚于西汉初年,《说文》是东汉时期成书,而《桃花源记》是东晋时人陶渊明所作,与先秦时隔已久,语言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随着变化,“落”字并不一定是“初始”之义,并且在陶渊明在其他作品中,也未见到作“初始”义的“落”字。
二、“落英”见之于他作
“落英”一词绝不仅仅出现在这一文之中,有很多文章都出现“落英”这一意象,表示“零落的花”。例如屈原《楚辞・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其中的“落”字我将其释为“零落”。“朝饮木兰之坠露”与“夕餐秋菊之落英”是一个对仗工整的句子,于是“落”与“坠”相对应,应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思。不仅如此,在《离骚》中除了出现有“落英”,还有“落蕊”,“揽木根以结兮,贯薜荔之落蕊”,同样出自屈原的作品,其构词方式相同,若“落英”之“落”释为“开始”义,那么“落蕊”之“落”亦应如此,但此处不成立,故此处“落英”仍应释为“零落的花”。在此之后,“落英”作“零落的花”更是成为一个比较普遍的意象了。《全唐诗》有“海鸟衔初实,吴姬扫落英”,“落英千尺堕,游丝百丈飘”,“斜日渐移影,落英纷委尘”等等; 《宋书・白舞》有“百草凋索花落英”;《苏轼集》中更不乏这样的例子,如“落英不满掬,何以慰朝饥”,“独依古寺种秋菊,要伴骚人餐落英”,“空烦左手持新蟹,漫绕东篱嗅落英”等等,都表示的是“坠落的花瓣”或“零落的花”;《红楼梦》中有“落英布地,步移何藉金莲;细草成茵,手掇奚胜翠羽”,既然“布地”,就一定不是“初放的花”了;《隋唐演义》有“有如落英,复缀枝头”,后文一个“复”字表明这花一定是凋落了的无疑,定不能解释为“初开的花”。
三、基于文意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为《桃花源记》中的原句,基于原文来讲,实应是表现的一个美好的意境。若我们将注意力放在“缤纷”一词上面,可以查到大致也有两种解释,一种为“凌乱纷繁的样子”,另一义为“繁盛”。若此处将“落英”解释作“初开的花”,后面用“凌乱纷繁”来形容花,很明显与前文“芳草鲜美”的宁静意境有很大反差;但若用“繁盛”来形容“初开的花”又未免不太妥当。所以此处的“落英”如果释作“初开的花”,那么“缤纷”一词无论采何解释都与文意不太相符。再者,零落下来的桃花瓣并不是凋败的意象,反之,通常我们在桃花盛开的时节去赏花时,会发现地上也是落满了花瓣,时不时也能看见桃花从树上落下的场景,但是看上去实在是雅致、美好。若再与“芳草鲜美”结合起来,确是一番好景致。基于文意,我认为将此处的“落花”讲成是坠落的花瓣也丝毫不影响文意的表达,是行得通的。
综上,对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中“落英”一词,本人认为将其训为“坠落的花瓣”更符合字词源流的发展和文中意境的表达。
参考文献:
[1]郭茂倩.乐府诗集・桃花源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徐中舒.汉语大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篇5
关键词:阐释学 斯坦纳 理解 翻译四步骤
1.阐释学与翻译
阐释学是关于理解和解释文本意义的哲学理论。阐释学是当代最具生命力的哲学思潮之一,阐释学与翻译研究又有着天然联系。译本是对原文的一种解释,一种阐述或阐发,一种注解诠释,而这些又都可以归结为“释义”――对原作品意义的解释。阐释学派的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的翻译理论,明显地体现了阐释学派的一个基本理念:真正的理解是对语篇作出“创造性的重新阐释”并提出了以作者为中心和以译本读者为中心的两种翻译途径,乔治・斯坦纳继承并发扬了施莱尔马赫的观点,他明确指出“翻译即理解”,认为语言的产生和理解过程,实际上乃是翻译过程。
2.阐释学关照下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成为后世向往中的理想圣地。该文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论在其思想深度和文学意境的塑造方面均体现了作者非比寻常的文学造诣,堪称文质兼美,情境俱佳的典范之作。时至今日,《桃花源记》被多次翻译,林语堂、HerbertA・Giles、杨宪益、黄俊雄、毛荣贵、罗经国等人都曾翻译过该文,其中属杨宪益先生的翻译最为使人印象深刻,下面用阐释学派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对杨的译一个简单的分析。
2.1信任
首先,译者进入的是“信任”的层面,“一项信念的投入”,读者相信原文是严肃的作品,言之有物,有翻译的价值。杨宪益先生一生致力于把中国文学翻译成英文,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他毕生的愿望,就是把中国文化介绍给全世界。因此,杨先生及其夫人一起翻译了大量中国古典小说如《红楼梦》、《离骚》、《屈原》等。
《桃花源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自然也被列入其中。杨宪益先生将翻译《桃花源记》作为向西方介绍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个窗口,认为该文是能够被翻译且有意义有价值的。这样就完成了翻译的第一步骤――信任,一切翻译活动都从信赖开始。
2.2 侵入
所谓的侵入,就是侵占与发掘。指牵涉到的两种语言之间,两种思维形式之间造成的冲突在翻译过程中的体现。“侵入”一词常使人联想起侵犯、占领等具有掠夺性色彩的词。而实际上,侵入是对原文的理解,这正好反应了阐释学派中的重要思想――翻译即理解。作为翻译的第二个阶段在斯坦纳看来都是有偏见的,是对原作者意图和视阙无法避免的攻击,因为译者无法不对他的时代和背景妥协(George・Steiner 2001:87)
例如:
原文: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译文:In the reign of Taiyuan of the Jin Dynasty, there was a man of Wuling who was a fisherman by trade.
该句中,译者在译文中添加使用了“reign”、“Jin Dynasty” 两个词语,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更替这一历史,保留了中国古文化中的一些特有的质素,使西方读者能更多的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明的变迁。
2.3.吸收
在对原文的入侵以后便进入输入吸收的过程,即原文意义向目的语言中的移植,这是前一个步骤所取得的成果,包括原文的意思和形式必须移植规划到译语之中,用译语完整的体现原作的所有信息。阐释学认为,文本中含有原作者的视界,理解者则是有其所处具体时代氛围形成的视界。两种视界间存在着由时间间距和历史情景变化引起的差距。因此,译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尽量向作者靠拢,以达到“视界融合”。
原文:黄发垂髫,并依然自乐。
译文:And all of them, whether old people with white hair or children with their hair tied in a knot, were happy and content with themselves.
2.4.补偿
所谓补偿,是指对原作进行重组,采用一定策略对之前阶段中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发生的信息丧失进行补偿,即对翻译过程中的丢失、偏差、过失进行补偿、修改,把原有的东西归还到原来的地方。
译作之所以能对原作进行补偿,是因为它能使原作在新的地区和新的文化领域里继续生存下去。西方读者对中国某一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知之甚少,杨宪益先生对《桃花源记》的翻译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西方读者从中了解了东晋时期人们的特殊心态、社会状况等,即通过翻译显示出了它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原作就得到了补偿。
3.小结
本文在阐释学的基础上,运用其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观点,从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步骤分析了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系统地论证了阐释学派的观点――“翻译即理解”,其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时间的差距,历史背景和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等因素都会成为翻译的障碍,给翻译带来困难。译者需要充分发挥主体性意识,在翻译过程中准确的理解原文所要传达的思想和文化内涵,努力使自身的视域与作者所处时代的视域相靠近,做到视域融合。以期重现作品精髓,同时彰显作者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George steiner,After 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2001.
[2]蒋侠,2010,阐释翻译“祥林嫂”过程中的译者主体性[J],《绥化学院学报》第30卷第五期,132-133页。
[3]朱瑞君,2009,从斯坦纳翻译四步骤理论看译者主体性―以翟理斯《聊斋志异》译本为例[J],
[4]《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第23卷第6期,92-96页。
[5]陶渊明,1988,桃花源:诗并记[M].中国文学史勘考资料选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篇6
梦,总是美好的,我梦想中的桃花源—银湖总是出现在我的梦里,我抛开一切烦恼,贪婪地享受着银湖的梦一般的风光。
朝霞仙女们披者橙红色的轻纱,踏者缕缕清风缓缓而来,天上的云娃娃戴者鲜艳的冠儿正轻轻絮语。银湖的清晨格外迷人,湖面细波如粼,轻纱笼罩的湖水显得特别温柔,清澈,像多情少女的眼睛。朝阳仿佛格外垂青这湖上的晨光,她似乎等不及水面上轻柔的白纱散尽,就把自己全部的艳丽倾入湖中。霎那间,湖上的一切都变了,这是湖上最绚丽的时节:水是浓绿的,像缀入斑斑点点的碧玉;霞是艳红的,像绿色点缀后的胭脂。碧玉般的绿加上胭脂般的红,自然界中最鲜明的颜色交融在一起,绿水温情地拥抱着红霞,胭脂尽情地在碧玉上流丹。
我深深地被银湖上的奇观陶醉,还未等我从沉睡中醒来,调皮的朝日想凑个热闹将万道金光射向湖面,顿时,湖上微风乍起,连小浪花都见好玩,也加入了它们的行列,跳起了欢快的舞蹈。现在的局面,真似搅起满湖碎金。看来,只有等嬉戏的细浪听话潜到水底休息的时候湖面才能恢复往常的平静了。水撅着嘴说:“朝阳,你干吗老是捣蛋,多好的晨景,就让你给破坏了,你瞧你。”朝阳不服气地说:“有什么了不起,我来了还不照样美丽?”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个没完。
那乱真的倒影,把周围的胜景都摄取到了湖中,银湖出现了美妙的“水中天”。
虽这只是梦,但银湖,你婀娜秀逸的神韵吸引了我,你美丽动人的身姿将我陶醉了我,银湖,我梦想中的桃花源!
篇7
【关键词】 台湾;改编剧作;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对传统“雅”艺术进行改编成为一种潮流,一系列传统剧作被改编后再度推广,如白先勇在原作基础上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表演工作坊”集体创作的舞台剧《暗恋桃花源》。其创始人赖声川在距首演20周年之时,第五次对此剧进行了再创作。经过改编和重新演绎的作品在大陆上演后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掀起了观看热潮。
一、代表文本分析
1.《牡丹亭》之表现手段的革新
与传统戏剧依赖唱念坐打、坚持含蓄美学的艺术传统相比,“青春版”《牡丹亭》吸收了部分现代舞台剧的表现手段,舞美、服装、道具、声效极尽精美,在有所突破的同时,创作者尽量保存原著的意旨内涵。这为较少有机会接触到传统剧目的年轻人在心理接近性上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旧时昆曲一唱就数小时,辞藻华美温婉,服装长袍大褂,有着回避演员形体特征的审美情趣,保持它的一成不变是不太符合当代人观赏心理的。在青春版《牡丹亭》中,创作者选用秀丽、俊朗的年轻演员,在尽量不改变汤显祖原著精华的前提下,将新版本提炼得更加精简和富有趣味。其脉络清晰流畅,故事丰满起伏,与青年人的欣赏习惯达成契合,用一种现代的方式全新演绎了这个经典的爱情故事。对女演员配以收腰白披,绣以蝴蝶点缀全身,既突显了女子娇好的身段,灵动的蝴蝶随曼妙的舞姿起伏,又成为梦境的最好注释。传统的唱腔,配合新时代的审美情趣,使得保留了经典本身的创作不失情感底蕴。
青春版不是声光电的种种堆砌,也不是只展示演员身段唱词的舞台格套,更不是摆脱了原著意蕴的误读错解,而是用现代人的眼光、现代人的表达形式、体味、挖掘传统的魅力,并使之与当代时尚恰当结合的典型。[1]
2.《暗恋桃花源》之艺术语言的再加工
话剧《暗恋桃花源》于1986年在台湾首次公演,取得巨大成功。1992年赖声川又将剧本改编为电影获得了诸多国际奖项。就话剧版本来说,经历了五次创作演绎的《暗恋桃花源》,由于时代的变迁、演员自身诠释的情感释放,每一次演绎对观众、演员和创作者来说都有着不相同的内涵体验。这也是创作者一次又一次将该剧搬上舞台的内部动因之所在。时隔首演20年,在大陆上演的《暗恋桃花源》,拥有全新的演员阵容和演出空间,加之观赏者的背景差异,使得整个剧作显示出了与以往有所不同的气质。
在台湾演出的第四版《暗恋桃花源》,赖声川参考了台湾歌仔戏的形式,其中老陶进入桃花源是吊着钢丝进去的,这是因为这个剧在台湾有基础,在大陆演出时候,不必玩什么花样,呈现给观众一个原汁原味的《暗恋桃花源》就好。[2]
在艺术语言的再加工上,演员针对导演的想法来进行无剧本排练,名字、形式等可能都是最后才确定。此剧创作的年代距今已比较远,所叙述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对于年轻观众显得较为陌生。因而,在大陆上演的此剧选择了较为开放和兼容并包的姿态。在排练过程中,很多源于生活的、很市井的语录被加入剧本。除此之外,在不同城市演出时,适当加入的地方方言与当地观众拉近了距离,把本来束之高阁的剧场文化一下子落回生活本身。如在温州演出的《暗恋桃花源》,加入了的越剧元素;在重庆演出的时候,演员使用了重庆方言,并在不影响剧情的前提下替换使用了重庆本地的地名作为台词,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传播效果的可能性分析
1.回归的文化符号所带来的差异化效果
对于有着一定媒介素养和知识体系,却又接收了太多文化快餐的人们来说,对传统文化的内在需求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当传统文化资源总量相对不足,文化精品的数量有限,甚至有一定信息亏欠的时候,一部承载了较为丰富传统与现代文化符号的剧作必然会引起广泛关注。观众希望从中获得别样的文化内涵和生命体验。
“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受众放到传播过程的中心地位,把受众接触媒介的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达到“满足”的过程。因此,受众主动性的选择,对剧场文化自觉自发的体验行为,是吸引部分观众的原始动力所在。
“剧场不光是一个沉重的身体场所,也是一个真实的聚会场所。在这里,审美建构与真实的日常生活独特地交织在一起。与一切物体艺术与媒体传播艺术不同,剧场内不光发生艺术行为本身(游戏),也发生接受行为(看戏),两种行为都是发生在此时此地的真实活动,符号、信息的发射与接收是同时发生的。”[3]
如果按照麦克卢汉对媒介“冷”“热”的划分,剧场艺术由于填充了舞台、道具、灯光、布景、服装等元素,引领观众进入情景空间,因而不需要动用太多的主观想象力,即可较为容易地成为这个剧的一部分,因而我们把它暂归为“热”媒介。然而在另一方面,除却必要的场景提示和装饰性语言,舞台艺术的布景在很多时候具备抽象的语意表达,即含有隐喻指向,因此又要求观众在欣赏时动用智性思考去进一步体会和感悟。舞台布景的双重性也是剧场艺术充满魅力之所在因素之一。
2.准确的市场定位和受众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连续十余年GDP超过7%的高速增长,人均收入超过1000美元;而再过十年,中国将有1/3的人口年收入在3万元以上。目前,每年将增加1200万的城市人口,2012年受教育人口将翻一番。[4]186由此看来,人们对于文化产品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会进一步增加。随着资讯时代的到来,个人与大众社会的关系需要媒介这个中介来加以定位。人口的流动、社会阶级的分层、个体的喜好差异等诸多因素使得受众更加细分,这就要求媒介所提供的内容也要有所调整,以适应大众的欣赏趣味。
以上两部剧作的主创人员将演出地点选在了北京、上海、南京、西安、重庆等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大中型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状况、城市固有的文化内涵、市民的知识结构和媒介素养等诸多因素都是经过前期考量和调研的,而这些因素也恰恰为剧作的成功上演打下了基础。
在目标观众的定位上,青年人被锁定为主要的观看群体。被誉为“昆曲义工”的白先勇说:“昆曲要打年轻牌,演员要年轻化,观众也要年轻化,大学生是最重要的观众。用年轻演员吸引年轻人,做一出为年轻观众度身制作的戏。”[5]借助互联网、博客等现代媒介的前期宣传,观众已较为明确地定位为白领、高校学生、文艺青年和其他有较高文化层次和一定经济能力的年轻群体。在具体的演出地点上,除了剧院形式,还多次走进高校,掀起了多次“一票难求”的观看盛况。在票价上,80元至1280元较大差距的价位设置,也充分考虑到了收入较低而又想进到剧场观看演出的观众的需求。而事实证明,80元左右的低端票总是率先被抢购一空,而其购买者以学生居多。
观众群体和地缘环境的有机结合、票价的分层及人性化定位,为营造良好的媒介生态,产生积极的传播效果,为剧作进一步向其他地区推广打下了基础。而利用现代媒介传播范围广、速度快的特性又使得演出讯息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了最为有效和最为广泛的传播效果。
3.现代与传统的超越与复归
文化传播促成了多元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对多元文化的承载度和包容度同时也检验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底蕴。“精致艺术”与“大众文化”在发展进程中都享有其独立空间和受众群,艺术创作不再拘泥于固定的模式,观众与之惯有欣赏的艺术形态也不再绝对的对应。青春版《牡丹亭》与表演工作坊《暗恋桃花源》、《宝岛一村》等演出的走红,有它所适应的新的传播环境和土壤。当戏剧在新的民间语境中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进行传播的时候,人们所获得的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这种不同不仅体现在对传播媒介、传播内容的感受上,更体现在对现代气息、对传统艺术新的生命力的感受上。创作与再创作、保留与继承并行不悖,现代与传统的超越与复归就必然达到和谐的统一。
三、为什么来自台湾?
1.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由于历史、人文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原因,台湾较好地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底蕴。无论是电影、舞蹈、文学或是其他文化形态,台湾文艺工作者所创作的作品长久以来保留了较为纯正的人文内涵,而并非一味向商业倾斜。较为开放和包容的人文环境,以及演出市场的成熟和受众审美品位的长期培养,使得台湾的文艺工作者具备了一个较为纯粹的创作状态,而不必过多担心市场、观众口味等外因。
与此同时,台湾的创作者善于向西方和亚洲其他国家学习取经,使得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并不显得保守。有着传统文化的积淀做底衬,他们可以更加清醒和自信地引入西方元素。在内容和形式的运用上更为自如和灵活。对一悲一戏两部戏剧放在同一个舞台上交替进行的创作可谓“实验”了,但其实这个构思是来源于赖声川在美国求学的过程中,对希腊“悲”剧和日本“能”剧这两种传统剧的体悟,即“悲剧与喜剧似乎不是反义词,而是一个演出中必备的两种面貌。悲和喜这两种被认为是相反的请局,居然推到极致会变成一种类似的感受。”[6]这种独特的表现形式影响了不但普通观众、一些专业人士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惊诧。
在台湾,很多创作者还自发承担起了推广东方传统文化的使命,如李安、谭盾、马友友、赖声川、林怀民等。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发展并行不悖,台湾的文艺作品也就既保留了雅文化的艺术品位,又在吸收现代元素上下足功夫,使得作品典雅不失灵动、兼收却不媚俗。
2.对创作者本身的好奇和关注
由于一些现实因素,人们对台湾的认知多半来源于媒体以及其他的间接方式。对当代台湾文化产品的创作较为好奇。赖声川的“创意工作坊”所创作的一系列作品如《那一夜,我们说相声》等通过网络或光盘销售等途径来到大陆后,即刻吸引了不少的观众,观看者被其用传统相声的技艺说现代事的新奇样式和其中所蕴涵的思想所打动。于是很自然地对创作者接下来的作品充满好奇和寄予希望。
作家白先勇早在多年前便以其作品中的“寻根”意象在大陆有着广泛的知名度。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传统文化不遗余力的推广经媒体报道后更是为他引来了广泛的声誉。
坚持创作和创新的台湾艺术家还有很多,比如龙门舞集的创始人林怀民、电影导演侯孝贤、蔡明亮等等。创作者本身的知名度和个人影响力为新作的推广还是有着潜在的号召力,大众对其先前工作的认可便是持续地支持其当下的事业。
篇8
绿油油的草原上,一望无际,斑斑羊群镶嵌在上面,悠闲自在,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如棉花般,给人无限温暖。和煦的阳光撒在大草原上,一切都拥有生机。在大草原旁还有一条小溪,清澈无比。也许是灌溉大草原的甘露,也许是为大草原锦上添花吧。我愿做个牧羊人,整日的躺在草原上,面朝蓝天,白云,享受着这般温暖。
春悄悄的来了,绯红的桃花开的漫山遍野,给整个山坡披上了一件粉红的花衣。在微风的吹拂下,阵阵暖意,桃花瓣吹了下来,飘落在身边,仿佛来到了花的世界中翱翔。风中夹杂着桃花甜香的味道,使我如痴如醉,久久不归。我愿做个葬花人,默默地埋葬着飘落下来的桃花瓣,埋葬着这般秘密。
柏油马路上,行驶着阵阵车辆,来到了街道旁,城市中变得干净,整齐,井然有序。没有了那人行横道,没有了那红绿灯,人们仍然能安全的通过对面。城市何时变得这般美好?人帮着人,一片和谐景象,再也没有了打架的人,再也没有偷窃的人,再也没有不道德的人。人们将垃圾扔入桶内,没有人在随地吐痰。我愿做一名清洁工,为城市的清洁而工作。
篇9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所描绘的场景:朴素、闲适、安宁……人在其中,轻松随意,做些怡情养性的事情:吟诗作赋酣畅,水墨丹青写意,种种桃花养养鱼,得空就去南山采菊……多么的令人向往!以至于现在还有人在考证其真实性,恨不得再造一个,置身其中。
初中时读到陶令的《桃花源记》着实让人羡慕一番,不用读得昏天黑地,不怕老师检查作业,也不用和谁攀比成绩,每天睡到自然醒,等日上三竿,听着鸡犬闲嬉,再伸着懒腰踱将出门,到美池桑竹边散散步,看看鱼儿,嗅嗅花香,好不清闲!当然,只能梦梦,仅此而已。
一直以为,陶渊明和我一样,只是在做梦,没幻想它会真实的存在,更没想到有一天它能活生生的出现在眼前。陶渊明无疑是没眼福,但是想必他也并没有凭空杜撰!
一袭清流,像天使指尖的白丝带,迎风飘落,缠绕在奇峰秀谷间。轻雾氤氲,霞光碎点,还有闲花懒草点缀着粼粼波光、或缓或急的河水;有艳红、黄黑色的蜻蜓优雅地在河岸边飞来飞去;一群鸭子旁若无人地从脚边走过,好像我们都是树桩;河岸两边有一块块累累低头的稻谷,乍一看就像不规则的巨大的黄海绵,随便的摊放在地上;吐着古老气息的村屋民居,靠坐在山坡、崖旁绿树间;几声鸡啼,一声犬吠,仿佛传来静谧中的一丝惊喜……
你以为我在痴人说梦?不是,就有这么神奇的一块土地。那儿的人们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近千年来似乎不想改变;他们个个好客,用近乎原始的礼节,迎接各种目的的客人;外界的新鲜事对他们没有吸引,他们恪守着祖辈传下来的生活习俗:外人看起来觉得很荒唐,他们却一丝不苟的敬奉着每一条祖规;他们看起来很落后,但你看不到他们对生活的抱怨,只感觉到莫名的平静和安然;他们活得很纯粹,就像手奉着娇嫩的婴儿,心无旁骛……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大概是清明盛世的不二标准,而且以往都是以粉饰用语出现,没个实处,而眼前这个部落(我觉得用部落来称呼更恰当,太另类),足以担当这个荣誉。他们也有纷争,但解决的方法很简单,族老把双方叫到鼓楼,听起各方的陈述,然后做出指导性意见,有理没理的都会欣然接受,他们的门户形同虚设,就连神圣的鼓楼都不用上锁,至于路不拾遗,我没亲眼见,不敢妄评。
这是个什么样的世界,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极乐净土,亦或是我穿越时空,跑到了武陵人曾去过的桃花源?不,不是!因为我看到了架空而过的输电线,屋顶上的卫星天线……还有小学校操场上飘扬的国旗和篮球架,我似乎有些恍惚:今夕何夕,此乃何地?
占里,贵州深山的一个侗族小寨。没有成片平整宽阔的土地,没有古木参天的森林,也没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所有的土地都是开凿在山坡、河谷小片小片的梯田。碰上开春下雨后,站在山顶望,一块块弯月似的梯田,明镜一般,像是众天使遗失的描眉镜,那个美……我形容不出来。
有些美,之所以美,是因为有鲜明、强烈的视觉震撼,而有些美,它必须经过长久、艰辛的酝酿,然后才慢慢侵透人心。一千多年前的占里,蛮荒之地,现在,它的每一处肌肤,无论陈砖古瓦,苍檐朽楞,无不透着愈久弥馥的沉香!
天下是苍生的天下,而志在天下者并不是芸芸众生的福分。趋利避害,于是不堪战乱之苦的庶民百姓自然想到了躲避:迁徙到深山老林是许多族众不得已而又明志的选择。例如秦之巴人东移入蜀山,还有秦乱民东渡去尚在蛮荒的扶桑(据传日本人乃其后裔)……。都有一个共同目的:找一处和平之地。
隋末唐初,中原烽火仍频。久遭战乱,人心思安如大旱之望渺云:许多人的心理承受已近崩溃。公元六世纪初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广西的苍梧郡启程(一说江西),一路躲避战火,面对各种疾病的恐怖折磨,几经颠沛流离,终于到达盘柳。盘柳虽然已经是大山深处,但相对开阔的地形,族人依旧感到不安全,于是他们继续溯都柳江徒步而上,历经辛苦,终于到达了今天称之为占里的地方。而启程时的三百余众仅剩百许人,这就是传说中现在占里人的先祖。
相较于陶令的桃花源,占里的地理环境显然差强人意——不符合今人想象中的人间仙境,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并无过分。山高林密生瘴气,石多土少难做田!但这群人无疑最具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吃苦耐劳,集思广益,他们用石头在陡坡上围成小片小片的平坦处,在石缝、河谷中取土铺垫,以备种植;他们用古木凿成水槽过渡山崖,引水灌溉;他们就地取材,效神农尝百草,以医潮湿、瘴气引起的诸多疾病……
穷山恶水不仅没有产生很多刁民,相反在我们面前再现了现实版的《桃花源记》,让人不甚唏嘘乎?今人看来,这里几乎不适合人类生存,走避不及,谈何逗留?而占里先人看中的就是这一点:人弃之若敝履,我视之如珍宝。体验过长年战火的人,最知道安宁的意义。花香之地无和平,边远野地绘安定!他们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对占里人,我诚惶诚恐,唯恐拙笔生炭。估计就算桃花源里的人来参观,恐怕也自叹弗如。占里得天独薄,人们却悠然自得。没有土地平旷、阡陌纵横,他们织出万花筒般、错落有致的步步梯田,在坡度达四十多的地方种植水稻;没有房舍俨然,他们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原木飞挑傍崖屋,他们甚至夷平小盆地中的几处小丘陵,建造了遗存至今的,纯木质结构的鼓楼——公共集会场所,飞檐叠叠,堪称奇观……
占里人的高瞻远瞩,对生活的战略规划,不知胜今人凡几!早在六百多年前,他们就实行了计划生育。现在人宣扬占里换花草的神奇,莫不出于商业利益考量。我就不相信占里先人的医疗科技能跨越时空,达到左右人类繁殖的水平。所以,其真实性存疑。
现在的占里,全村一百五十四户,一儿一女户一百四十五,仅四户为双女,总人口为八百零三人,女性四百零一人,六十五岁以上者占人口比例不足5%。年龄结构、性别均衡得近乎完美。要知道那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诸姓杂居的古老村落。一九五三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占里人口为七百二十三人,至两千年,人口为七百三十三。年龄结构几乎原封不动,古老的村落,精密的自然钥匙好像就拿在他们手中,真不可思议。
在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对少数民族并没有限制条款。反观内地,虽然人治、法律严苛到近似:二胎!就是红线、雷池,谁踩炸谁!那些年的乱象大家不会没印象吧?诚如《超生游击队》所反映的,我以为现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中华的人文观念中,多子多福是公认的公理。时至今日的我们,九成以上还是如此看法。占里何以先见异乎寻常的超前?有许多值得思索的地方。占里土地承载力有限,如果不限制人口,那么随之而来的生活物资紧张势必产生纷争。在生存压力下,想要保持心态平和、安然处世根本不可能。在六百年前,作为寨老的吴公站在鼓楼前,艰难地思考着这摆在眼前的难题。
他根据土地资源、生产力水平,以及土地产出和人均消费比,定下了寨规,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乡规民约:年人均收入五十石谷子可生俩,原则上是一男一女,如果只有三十石,就只能生一个。寨规还作出了对违反者的处罚条例,一是没收其生产工具,二是剥夺寨籍。但条例只是象征意义的存在,几百年来并没有人因此而受到惩罚。事实上,人们遵循的就是一条——内心的安然!
那么,占里人如何做到性别的平衡?乍一看来,确实很玄乎,于是乎很多人添油加醋地鼓吹侗族巫医的神奇,更有换花草幻化成仙。真的吗?在一个自然的环境中,排除诸如人为、环境污染以及引起群体高度关注、紧张事件的干扰,男女出生比例约为102:100,而多出来的两个,是因为男孩成活率稍低。这只是众所周知的科普常识。据此看来,占里的数据似乎并无特殊:也就在正常范围内。
要获得最合适的性别比例,之所以要排除干扰,并不是故弄玄虚。因为,自然本身就在力求平衡,例如地球的引力、磁场、自转以及和太阳的距离都保持一个最恰当的度,不然就是一个死寂的坟场。联合国人口计划署统计出一份数据,二战结束后十五年之内,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为107:100,而且人口损失越多,差比越大。还有老鼠现象,当你大规模的灭鼠以后,到达一个临界点,老鼠的繁殖频率以及数量都会呈几何级数增加,一直等到群体数量回复到正常水平,它们的繁殖速度才放缓。自然也是一个整体,当某一种数据失衡严重,它就会启动应激机制,也就是群体心理效应。从心理到行为,心理暗示行为,持续一段时间后,便会影响结果。这些就是自然调节。
一份科学数据,必须有大量的随机模型比较,在估计量与最大似然估计值中,应用概率抓起,以获得参数模型中的精确逼近。占里总人口量太小了,不具备统计和概率所必须的要件。也就是说,不能笼统地应用大环境下的统计数据,来解释占里控制男女出生比例之谜。
自然状态!用来慨括占里人现在的生活,并不过分。自然是个好东西,不老是有人嚷嚷原生态吗?占里人天性纯良温厚,不与己作对,不与外为敌,不非分不虚妄,自然协同,自然有个很接近自然的结果。那么,占里差不多每个家庭都是儿女双全,也是一种很理想的自然状态,所以我想,这也不失为一种解释。理由虽有些牵强,总算是一种可能吧。
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充其量也不过是灵长类而已,却时常想着代天巡牧,好笑不好笑?占里人的智慧就在于此,他们崇拜身边所有的,包括一棵小树,一株青草,山呀水的,都是有生命的活物。自然是什么?就是逻辑,就是规矩。违背逻辑意味着什么?打个简单比喻,就是你渴了却拼命的喝盐水。规矩是人定的,为了普遍意义的秩序。那么,破坏规矩意味着什么?自己孤立自己!
去过占里的朋友,都会感触良多: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地方,会有这样一群人,怎么能在浮躁如斯的现代文明冲击下独善其身?现在的占里,无疑是美丽宁静的(因为身边的都被我们破坏掉了)。她那古老的习俗,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在现代文明的围歼中丝毫不显颓势。他们不与外界联姻,每年还是只有两天可以结婚。在性开放甚嚣尘上的年代,他们就静静呆在风暴眼的中心,超然物我。
按说现在的生产力,较以往不可同语,多生几个也不难养活。为什么占里人就是不开窍?一语乡约能维系几百年的传承?在法治社会,乡规民约不可能居于法律之上,个人愿望只要不和道德,法律冲突,就应该得到尊重。所以,这也是占里神奇的一方面。
如果现在还有人说,田地乃安身之本,听者估计都会笑破肚皮。虽然政府说耕地重于天,还以法律形式界定。随处转转吧,君不见,高墙圈地多少岁,芳草萋萋皆农田!不可否认,现在人对于田地与其说依赖,不如换言变成负担了。开车沿着公路两边望望,有多少荒废的田地?这对占里人来说,太奢侈了。他们是土地的膜拜者,无论他的土地是否为生存必需,他都不敢丝毫懈怠,更不用说舍弃,仿佛那里藏着他生命之源,抑或本就是其生命。
占里距从江县城不足二十公里,现在的交通也远非昔比,二者一对比你就会愕然,一个繁华无限,一个沉默寡言,根本就是两个世界!她为什么不受影响?无论从个人发展还是物质层面来讲,相较于外面的世界,占里是寒酸的。但是,占里出外求学者都无一例外的返回陈旧的村落。他们除了教授本村的孩童,就和祖辈一样,沿袭着古老的农耕生活模式。占里也有出外经商的,他们更像外面世界的过客,除了一年一度的山货交易,绝大部分时间,他们更愿意呆在简单而祥和的家里。
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会选择性的学习和接受。面对欲望和功利,他们能够矜持,因为,他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生命本就是不断发现的过程。每一个现象,开始我们都有一种如梦初醒的感觉:多美妙,我也想要!我们也曾尝试着平淡心态,去接受,去学习。但渐渐地我们又会觉得乏味,于是加盐加辣椒,等一切远离初衷,我们又会哀叹;桃花源多好哇!就是不反省自己,断送了多少个桃源。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好像就是预言了我们。我们什么都不相信,也就是说遗失了信仰;我们一点也不敢自信,没有了判断力;我们也不知道想要的实质,便有了茫然。既然这样,我们拿什么和生活对话?
什么是生活?这是一个纠结几千年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众可的答案。或许,在这个问题上,每个人都是一种答案,只可惜不能重来。虽然每个人嘴里的好生活大同小异,可那真的是适合生命形式的最好方式?其实我们都不知道,或者不想都知道。我们在虚妄的想象中左奔右突,宁可做着生活的影子,也不愿意花几分钟思考。
思考人生者,都是理想化得过头的人。但这有什么错,每个人心中不都有一个理想的生活模式吗?望尘莫及那就姑且望梅止渴吧。所谓理想化也是一种纯粹,但这世界上哪里还有纯粹?占里就是!只是那里不适合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价值观而已。我们也只能红绡帷外看美人,虽然不太真切,好歹也算是生硬的现实中有一丝甘怡回味。可以做到的是,我们不要去煞风景(例如开发保护等等),留存一个真实的桃花源。让子孙知道,我们并非一无是处,毕竟给了他们完美的,可供借鉴的生活标本。也许,凭子孙的智慧,他们能收获一些东西。
篇10
夕阳在遥远的天与地交界处浮沉,我站在一片漫漫的麦田里,任由那金黄的麦子没过我的腰身。沉甸甸的麦穗随着秋风嬉戏,不经意地滑过我的肌肤,我闭上了眼,举起双手,似乎已经和醉人的麦香融为一体,久久地萦绕在这片麦田的周围……
梦境外
离开家乡到城市读书的时间,算算也有五六年了吧。在寂寞的夜晚,我常常会望着窗外的车水马龙来打发时间,只是望着望着,就会从霓虹灯的闪烁中模糊了视线,思绪莫名地飘回了从前。
老屋的后面曾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麦田,印象最深的麦田景色,是在秋天。当麦子成熟后,麦穗会呈现出一种迷离的金黄色,和霓虹灯的光束一样,能让人在那种颜色中模糊意识,模糊思绪。
可惜我小时候不明白,总是怕泥土会弄脏了鞋子,只敢远远的看着,看着,然后呵呵的傻笑。
但好景不长,在我大约十岁时,老屋后的土地就被某房地产商买走了。麦子被割了,连麦秸都不剩,惟余泥泞的、光秃秃的、坑坑洼洼的田野。我那时才发现,原来,麦田竟是那么的狭小,连我的一点点思念都承受不了。
一年后,老家的姐姐给我打电话说,麦田上的房子已经建好了,很漂亮,很洋气,给老屋那个陈旧的小区增色不少。我只是哦了一声,很是失落;毕竟,那片焕发出魔力的麦田,从今以后就只能和她在梦里相见了。
梦境内
我欢笑在这条拥挤的街,阳光温温的沐浴着我。开心的园游会,街边有高声嚷着卖糖葫芦的,有放着一盆子水玩捞鱼游戏的,还有推着一辆小车兜售小玩意儿的……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还有混乱不清的谈笑声和叫好声,好一个热闹的园游会!
我一手举着冰糖葫芦,一手抱着袋爆米花,一口接一口地啃着,忙地满头大汗,不亦乐乎……
梦境外
桌子旁的作业还有厚厚的一叠,我放下笔,揉了揉早已惺忪的眼睛,甩甩手,甩甩头,继续奋斗!奋斗!奋斗…奋……斗……
不行了,我的睡眠系统已经在强烈抗议了,思维也力不从心起来……不行,先来点音乐振奋……
塞上耳机,恰好是JAY的《园游会》,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琥珀色黄昏像糖在很美的远方……思念跟影子在傍晚一起被拉长我手中那入场圈陪我数羊薄荷色草地芬芳像风没有形状……冷空气跟琉璃在清晨很有透明感……你慌乱的模样我微笑安静欣赏……因为捞鱼的蠢游戏我们开始交谈
多希望话题不断园游会永不打烊……
我仿佛随着歌声也来到了园游会,我也在放肆地笑,放肆地拉着气球跑……只是一曲终了才知道,那种生活对于我,太奢侈……
梦境内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我在什么地方呢……周围都是美丽的桃树,适逢桃花开得正盛,风里也夹杂着桃花的清香……桃花源?……
漫无目的的在桃花源里徘徊,忽然,我看见林子深处似乎有一户人家,我犹豫了一会儿,然后大步大步朝那里走去。
近了,近了……
然而,当我看清那户人家时,我愣住了:眼前的几个正玩耍的孩子,有着不同的肤色!有几个黑人小孩,也有黄皮肤的,也有白人小孩!而他们,正在手拉手,开心的游戏!
我一惊,说,这个……
这时,一个白人小孩回过头,不满的说,怎么,我们都是平等的,我们都爱和平,所以我们是好朋友!
……
梦境外
这次我是惊醒的。回想起刚才的梦,我不由得笑了笑;低头,发现自己正看着历史的《动荡的中东地区》,但不知怎的竟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