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试卷范文
时间:2023-04-09 16:2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综试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为方便考生及时估分,
考生可点击进入安徽高考频道《2019年安徽高考理综试卷栏目》查看安徽高考理综试卷信息。
高考时间
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具体考试科目时间安排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备案后。
全国统考科目中的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
.customers1{border-collapse:collapse; width:100%;}.customers1 tr td {background-color:#fff; color:#666; border:1px solid #dbdbdb; padding:8px 0px; text-align:center;}时间6月7日6月8日上午语文(09:00:00-11:30:0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09:00:00-11:30:00)下午数学(15:00:00-17:00:00)外语(15:00:00-17:00:00)答题规范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按填涂示例将答题卡上对应的选项涂满、涂黑;修改答题时,应使用橡皮轻擦干净并不留痕迹,注意不要擦破答题卡。
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各题规定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切不可答题错位、答题题号顺序颠倒、超出本题答题区域(超出答题卡黑色边框线)作答,否则答案无效。如修改答案,就用笔将废弃内容划去,然后在划去内容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或使用橡皮擦掉废弃内容后,再书写新的内容。
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及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选考题:先用2B铅笔将所选考试题的题号涂黑,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该题规定的答题区域内对应作答,切不可选涂题号与所答内容不一致,或不填涂、多填涂题号。
特别提醒:考生不要将答题卡折叠、弄破;严禁在答题卡的条形码和图像定位点(黑方块)周围做任何涂写和标记,禁止涂划条形码;不得在答题卡上任意涂画或作标记。
篇2
为方便考生及时估分,
考生可点击进入湖北高考频道《2019年湖北高考理综试卷栏目》查看湖北高考理综试卷信息。
高考时间
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具体考试科目时间安排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备案后。
全国统考科目中的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
.customers1{border-collapse:collapse; width:100%;}.customers1 tr td {background-color:#fff; color:#666; border:1px solid #dbdbdb; padding:8px 0px; text-align:center;}时间6月7日6月8日上午语文(09:00:00-11:30:0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09:00:00-11:30:00)下午数学(15:00:00-17:00:00)外语(15:00:00-17:00:00)答题规范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按填涂示例将答题卡上对应的选项涂满、涂黑;修改答题时,应使用橡皮轻擦干净并不留痕迹,注意不要擦破答题卡。
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各题规定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切不可答题错位、答题题号顺序颠倒、超出本题答题区域(超出答题卡黑色边框线)作答,否则答案无效。如修改答案,就用笔将废弃内容划去,然后在划去内容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或使用橡皮擦掉废弃内容后,再书写新的内容。
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及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选考题:先用2B铅笔将所选考试题的题号涂黑,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该题规定的答题区域内对应作答,切不可选涂题号与所答内容不一致,或不填涂、多填涂题号。
特别提醒:考生不要将答题卡折叠、弄破;严禁在答题卡的条形码和图像定位点(黑方块)周围做任何涂写和标记,禁止涂划条形码;不得在答题卡上任意涂画或作标记。
篇3
为方便考生及时估分,
考生可点击进入西藏高考频道《2019年西藏高考理综试卷栏目》查看西藏高考理综试卷信息。
高考时间
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具体考试科目时间安排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备案后。
全国统考科目中的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
.customers1{border-collapse:collapse; width:100%;}.customers1 tr td {background-color:#fff; color:#666; border:1px solid #dbdbdb; padding:8px 0px; text-align:center;}时间6月7日6月8日上午语文(09:00:00-11:30:0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09:00:00-11:30:00)下午数学(15:00:00-17:00:00)外语(15:00:00-17:00:00)答题规范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按填涂示例将答题卡上对应的选项涂满、涂黑;修改答题时,应使用橡皮轻擦干净并不留痕迹,注意不要擦破答题卡。
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各题规定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切不可答题错位、答题题号顺序颠倒、超出本题答题区域(超出答题卡黑色边框线)作答,否则答案无效。如修改答案,就用笔将废弃内容划去,然后在划去内容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或使用橡皮擦掉废弃内容后,再书写新的内容。
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及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选考题:先用2B铅笔将所选考试题的题号涂黑,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该题规定的答题区域内对应作答,切不可选涂题号与所答内容不一致,或不填涂、多填涂题号。
特别提醒:考生不要将答题卡折叠、弄破;严禁在答题卡的条形码和图像定位点(黑方块)周围做任何涂写和标记,禁止涂划条形码;不得在答题卡上任意涂画或作标记。
篇4
为方便考生及时估分,
考生可点击进入天津高考频道《2019年天津高考理综试卷栏目》查看天津高考理综试卷信息。
高考时间
全国统考于6月7日开始举行,具体科目考试时间安排为: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具体考试科目时间安排报教育部考试中心备案后。
全国统考科目中的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
.customers1{border-collapse:collapse; width:100%;}.customers1 tr td {background-color:#fff; color:#666; border:1px solid #dbdbdb; padding:8px 0px; text-align:center;}时间6月7日6月8日上午语文(09:00:00-11:30:0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09:00:00-11:30:00)下午数学(15:00:00-17:00:00)外语(15:00:00-17:00:00)答题规范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按填涂示例将答题卡上对应的选项涂满、涂黑;修改答题时,应使用橡皮轻擦干净并不留痕迹,注意不要擦破答题卡。
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各题规定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切不可答题错位、答题题号顺序颠倒、超出本题答题区域(超出答题卡黑色边框线)作答,否则答案无效。如修改答案,就用笔将废弃内容划去,然后在划去内容上方或下方写出新的答案;或使用橡皮擦掉废弃内容后,再书写新的内容。
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及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选考题:先用2B铅笔将所选考试题的题号涂黑,然后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该题规定的答题区域内对应作答,切不可选涂题号与所答内容不一致,或不填涂、多填涂题号。
特别提醒:考生不要将答题卡折叠、弄破;严禁在答题卡的条形码和图像定位点(黑方块)周围做任何涂写和标记,禁止涂划条形码;不得在答题卡上任意涂画或作标记。
篇5
【导语】人生处处是考场,今日各为高考忙。斗智斗勇齐亮相,得失成败走一场。考场潇洒不虚枉,多年以后话沧桑!2018年吉林高考全部科目考试终于结束了,
2018年吉林高考理综试卷采用全国Ⅱ卷,全国卷Ⅱ适用地区包括:陇、青、蒙、黑、吉、辽、宁、新、陕、渝、琼。广大考生可点击下面文字链接查看。
点击查看:
篇6
一、试卷特点:
2011安徽高考化学试卷符合《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试卷特点:强化基础、结合实践、重视探究、注重思维。题目基础与灵活相结合,富于变化,注重考查学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所应具有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试题难度适中,总体难度比去年略易,从知识点上我们可以看出,重视考查主干知识,突出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如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元素周期律、化学平衡、离子浓度、pH、重要的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实验和基本计算等。以这些主干知识为载体,测试考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考查综合素质。它涉及中学基础知识和原理的重点内容,基本上也都是我们平时重点强调的,反复训练的,并且题型也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这体现了出题人的意图,不管教材怎样变,教学理念怎样改,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用于指导生活、生产、科技等的作用不会改变,需要学生作为知识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会变,体现高考平稳发展的思想。
二、试题评析:
高考的本质功能是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在客观上对中学教学也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2011 年安徽卷以能力立意,注重试题的区分度;同时,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密切联系中学实际,做到了两者的有机结合、和谐统一。
内容特点:
1 、注重基础性,考查主干知识
试题注重基础性,试题所涉及的考点都是课程标准要求考生掌握的主干知识。比如考查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内容。要求学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真实问题,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凸显科学过程与方法,注重考查基本科学素养。由上表可以看出,化学试题考查的知识点都是中学化学主干知识,对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电解质溶液、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化学计算、化学实验等主干热点知识。不仅使试题更加符合考试测量学要求,也对学生平时学习知识的理解内化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整卷所涉及的知识在各册教材、各部分教学内容中的分布合理,更贴近考生平时的学习和训练。考查的题型都是常见题型,在安徽省的考试说明所给的题例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范例。
2、强化实验能力考查
2011年安徽高考化学试题尤其实验题不仅注重考查掌握化学科学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技能而且突出对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2011年安徽高考化学试题在考查的方式上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第28题化学实验题,本题的目的根据完成实验需要对某一过程的实施方案进行推理的猜测能力,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异常现象进行分析、设计实验方案检验假设结论。实验设计、过程分析是学生创新能力、探究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实验设计、过程分析考查既是近几年化学考题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我们中学化学教学中难以把握的一个难点。
篇7
一、整体分析
试题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关注生产与生活,关注社会及科技热点,试题注重基础,难易适中。
1.依据考纲,突出重点:试题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不刻意追求对知识或考点的全面覆盖面,而是突出对高中物理力、电主干知识(物理1、选修3-1)和物理基本能力的考查。
2.联系实际,注重基础:试题情境关注生活、生产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联系社会重大事件和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如与“天宫一号”有关的天体运动、“辽宁号”航母上舰载机的降落等,有着鲜明的生活气息与时代气息。试题注重对物理主干知识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规律、现象的理解能力的考查,注重对物理学基本方法,如受力分析、运动状态、过程分析、做功与能量转化分析的考查。
3.注重探究,体现特点:试题继续突出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实验试题占分比例稳定,实验题源于课本,义高于课本。所考查的实验在强调结论的同时,不仅注币埘实验技能、实验过程、实验方法的考查,还侧重于从实验原理、数据处理、实验误差的分析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上进行考查,充分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
篇8
关键字:《物理课程标准》; 基本概念; 错别字; 审题; 生活应用
2013年我有幸参加河北省华北油田考区中考理科综合试卷的阅卷工作,所批阅的是理综试卷卷二部分23-26题,下面针对第23题考生回答情况进行详细列举和分析。
23题原题如下:“图7是一幅三峡大坝的图片,针对三峡大坝涉及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1)问题:水电站中的发电机是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1]
答案四个字即可:电磁感应。电磁感应在《物理课程标准》中进行了修订,由“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改变为“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属于“了解”层次,并且增加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理综试卷及其准确了把握这点,将其应用在“水电站的发电机工作原理”中。而接近1/3的考生并没有填写正确,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 ⑴ 几乎不知其原理:写“发电机原理”、“奥斯特实验原理”、“电磁继电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等,这类考生基础知识薄弱,对初中物理知识结构体系仅仅有模糊的了解; ⑵ 写“磁生电原理”,此类考生能够对应此题在物理课本中涉及的内容,能够形成物理主体知识体系,但对于各分支了解的不够细致; ⑶ 最可惜的一类考生想填写电磁感应的详细内容:“闭合电路中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这个内容关键字在于“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缺一不可,而此类考生缺少部分关键字,导致扣分。这类考生达到了《标准》的要求,属于中上等甚至上等学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物理知识体系,但某个分支内容还没有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
这道题给我的启示是要仔细把握《标准》对学生的要求,对待基础内容一定要常抓不懈。物理是重视理解的学科,但对于定义、概念类内容仍需加强记忆,做到一字不差。初中物理电磁部分记忆内容偏多:电流的热效应、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磁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键在于叙述用字的准确性)、安培定则、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磁极方向因素、电动机工作原理、发电机工作原理、电磁波的种类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督促加强记忆。
“(2)问题:大坝侧面的船闸是利用什么原理修建的?”[1]
此题得分率较高,主要出现错误在于:连通器写成“联通器”。写错字后整体意思表达错误,不能得分。此题给我的启示是在平时教学中一定注意错别字的使用。在初中物理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有:“匀速直线运动”写成“均速直线运动”、“电功率”写成“电工率”、“超声波、次声波”写成“超生波、次生波”、“熔化”写成“溶化”、“汽化”写成“气化”、“均匀介质”写成“匀均介质”、“照相机”写成“照像机”、眼镜与眼睛互相写错、“通讯”写成“通迅”等等,此类错误实属不应该,应该坚决避免。
“(3)请从机械能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1]
此题对应《标准》中“知道动能、势能和机械能。通过实验,了解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举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2]属于“了解”层次,本身考察难度不大,但属于开放性试题,不好把握标准,也给阅卷带来了难度。但23题题干明确说明“三峡大坝涉及的物理知识”以及本小题提出“从机械能角度提出问题”明确限制提问题范围。评卷老师在小组内研讨后决定:“提出的问题必须涉及大坝、水、机械能关键字,并正确解答得2分,否则不得分。”在本道填空题上考生出现如下几种回答:
⑴ 举例:“问题:人骑自行车上坡时机械能如何变化?回答:不变。”[3]
分析:此问题与题干完全不沾边,也不知自行车如何运动无法解答机械能如何变化,属于最低等扣分。
⑵ 举例:“问题:大坝内侧水位上升时,水机械能如何变化?回答:变大。”[3]
分析:此问题在限制范围之内,考生提出此问题主要是想水位提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但未考虑在水位上升前后动能是否变化,若水位上升前水流湍急,而水位上升后水流平缓,则不能简单判断机械能如何变化。此题考虑问题合理但思考不够全面,对于此想法,如果提出“水重力势能如何变化”属得分范围。
⑶ 举例:“大坝开闸放水后,水匀速下落,机械能如何变化?回答:变小。”[3]
分析:此问题在限制范围之内,但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开闸放水后,水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水的流速会极大的增加,不可能匀速下落。所以此想法虽然在符合题意但不合实际,不能得分。
⑷ 举例:“大坝开闸放水后,若不计阻力,水机械能如何变化?回答:不变。”或“大坝开闸放水后,水机械能如何变化?。回答:变小,因为要克服阻力做功。”[3]
分析:此类问题在限制范围内,符合实际,但回答错误。大坝开闸放水后,冲击水轮机发电,水的机械能要减小,不可能“不变”。对于“克服阻力做功”,水的机械能也会减小,但不是减小的主要原因。对于提出此问题的考生,说明其没有真正了解三峡大坝建筑的原因,相关知识掌握但“理论没能联系实际”。
⑸ 举例:“发电过程中,能量如何转化?回答: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
分析:此问题丢分较为可惜,考生能明确三峡大坝的工作原理,但未准确“从机械能角度提出问题”,在集体讨论后决定,未涉及“水”“机械能角度”等关键字,不能给分。
此题对我的启示一是老生常谈的审题问题。此题难度不大,但得分率不高,关键在于许多考生提出了与三峡大坝、机械能不相关的问题,会的知识却没有得到分,无形之中就拉开了差距;另一方面是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物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提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2]。而本道题很好的阐述了这个理念,“发电机工作原理”“机械能”知识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但真正在解题过程中,总是出现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太多的关注知识点学习,忽视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可以说,初中物理都是建立在生活实际的基础上,而这次中考题也为我们很好的指明了方向,在以后教学中要更加向生活实际靠拢,重视学生的理解和灵活运用过程,真正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参考文献
[1] 2013年河北省中考理科综合试卷;
篇9
综观整个试卷,物理试题结构合理,保持相对稳定,题目源于教材,稳而不难、新而不偏、活而不怪,具有“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实、体现课改”的特点,严格杜绝了偏题、怪题、难题。这就给了高中物理教师注入了一剂定心丸。
下面就试题特点及其对今后教学的启示谈谈我们的看法,与大家讨论讨论。
1.试题概述
全卷12个物理题共120分,占理综全卷40%。这12道题有8个选择题,共48分,占物理总分40%;非选择题共72分,占60%。实验题由2个小题构成,共18分,占15%;3道计算题按由易到难分布,分值分别是14分、18分、22分,共54分,占45%。这些题目都没超纲,对我们今后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试题难度适中,突出考查主干知识
试题虽然数量有限(共12个题目),不可能覆盖高中物理的全部内容,但是突出考查物理的主干知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及其灵活运用的能力,启示我们高中物理教学应该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上下功夫。
今年全国高考理综卷I物理试题在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上,难度与去年相比大体相当,其中:较易题为第14、15、18、21、22(1)题,共计30分;中等难度题为第16、17、19、20、22(2)、23、24题,共计68分;难度较大题为第25题,这是一个力、电综合难题,计22分;这套物试题易、中、难的比例约为3:7:2。大部分试题以常规题、典型题、基础题出现,如第14、15、16、17、18、19、20、21、22、23、24题,这些试题的起点和切入点往往较低,设置的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都是学生熟悉的,当然也就具有亲切感。今年试题突出考查中学物理学科主干知识,涉及力学中的匀速运动、压强、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功与冲量、万有引力定律和匀速圆周运动、振动、滑轮等;电学中的匀强电场、匀强磁场、电磁感应、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等,这些知识占到全卷的90%左右。对于高中物理的其他部分内容,如透明物质对不同色光的折射、原子和原子核等,主要是从对基概念的理解、辨别方面进行考查,注意了知识点的融合。另外,今年物理试题的内容与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及教材的主干内容基本一致。各部分知识的考查比例如表1所示:
今年高考物理命题这种重点考查学科的主干识和重点内容的命题思路,对中学物理教学起着好的导向作用。它也等于告诉我们,平时的教学和今后备考的复习基点都要立足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而不要把精力放到研究难题上,更不应迷乱于偏题、怪题之中。约80%的考题属基础内容,这告诉我们:只要扎扎实实抓基础,也能考高分。不少有经验的教师也不断证明了这一点。只有基础夯实了,剩下的20%的难题也往往才有希望解决。抓基础就是抓素质教育。这样的命题思路,对于夯实学科基础知识与提高升学率并不矛盾,并正在走向统一。
3.全面考查了“考试目标”中的五种能力,高中物理教学应全面关注学生能力培养
今年物理试题突出了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体现了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命题思想,既凸显出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又体现了课程改革基本理念。如第14、15、20、23题着重考查对斜面上的平抛运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电磁感应、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能力;第16、18、21题侧重于考查推理、归纳能力;第22题考查设计及独立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及表达的能力;第17、19、24题体现重视过程分析,建立物理模型,侧重考查获取知识能力;第25题考查分析综合及应用能力等。
能力与知识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能力不能通过简单的传授使学生获得,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设计、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等实践活动才能逐渐掌握。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代替学生学习。在分析解决问题中,教师的讲解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不能把自己的体会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要让学生经历分析、理解过程,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独立分析、独立钻研的余地,要鼓励学生独立地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自己归纳出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这是新课程理念中注重以学生为本,自主学习的基本思想,“题海战术”是不以学生为本,不相信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所以题海是靠不住的,题海训练出来的学生,只会做做过的题目,当遇到新的疑难问题时,往往不知所措,低能往往就表现出来了。教师应通过拓宽思维、多角度、一题多解,使学生积极自主地解决物理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具有良好的面对问题的科学分析能力,因而必然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在新的疑难问题面前,能从容不迫,思维兴奋,解决问题的路子宽。物理学是定量科学,必须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但教师一定要精选习题,每做一道题就要达到一定目标,要引导学生每做一题都要总结、反思、评估,应用什么知识,采用什么方法,看自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有哪些新的体会;检查自己是否能独立地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习题中所给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产生的原因和有关的条件是否能独立弄清楚,能否独立地进行逻辑推理,是否能够把推理过程准确地表达出来;习题做完了,从物理上去想一想,答案是否合理,反映的道理过程是否合理,让学生锻炼和提高自己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等。总之,做习题贵在独立完成,贵在精而不在多。
4.加强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高中物理应加强实验综合能力的培养
自然科学的概念、原理和规律大多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实验方法是自然科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实验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自然科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因此命题者常常以实验为中心来编制综合题,如实验步骤的设计和评价,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验结果的解释和提炼,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及要求,等等。
今年共设计了两道实验试题,分值比例达15%。这些实验试题取材坚持来源于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的设计理念,试题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考查,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如第22(1)是力学实验题“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考查了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提高实验准确程度的措施。第22(2)题是电学实验题“求直流电压表改装后的量程和电源电动势”,考查的实质还是“伏安法测电阻”,这些题平时学生都基本训练过,但题目中没有给出实验电路图,也未给出与电压表串联的分压电阻R 的具体值,已给出阻值的电阻R 的接法学生易犯错,是串接还是并接在电路中?要综合分析,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一个科学探究性问题,体现提出假设、制定计划与设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才能解答的科学探究思想。这个考题可以说是源于课本,紧扣教材,作了适当的变换,注重与实际情况结合,变验证型为探究型。它一方面注重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基本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领会和掌握,同时又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原则,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利用基本原理、方法进行创新、灵活运用的能力。这样才能达到“只有动手做实验,才能得高分”的实验命题思想,对今后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实验知识内容的教学,更要重视实验素养和实际操作技能、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探究性实验问题让学生进行操作和训练,但最重要的措施是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应彻底远离“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背实验”的教学误区,从根本上说只有这样,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才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5.考查在实际问题中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如第23题是一个运动学问题,从知识上说,它考查了运动学公式V -V=2as,s=υ t- at 的应用,事实上这不仅仅是命题者的意图,更重要的是本题考查了考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这是解决实际问题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具体地说,题目要求由静止开始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起点O点到A点的距离,这就需要以物体作为研究对象,把物体看成质点,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求解。只要建立了这样的物理模型,解答起来是很容易的。第17题是一个有关万有引力的题目,除考查了公式F = =m( ) r外,还需要将月球、地球和太阳都看成质点,才能做出正确选项。
这就启示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对试题所展示的实际情境进行分析、判断,弄清物理情境,准确运用物理模型和相关物理知识解答。这样的试题既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检查出学生科学素质的高低。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应用,拓展学生视野,设计、挑选,搜集理论联系实际的习题,增加学生这类习题的训练。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生产实际中涉及物理知识的素材,多收集、整理,培养学生正确地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
6.注重分析过程,提高试图能力
如第16题给出的是一列简谐横波t=0时的波形图,而选项中要我们判断的是a(x =2.5cm)、b(x =5.5cm)两质点在不同时刻的振动情况;第20题给出的是已知方向的磁场中有一个导体框,还有磁场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要考生选择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
这两道题的出现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无疑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启示我们必须对有关的物理函数图像做到“三会”――会看、会用、会画。会看:就是要求考生不为图像的表面形状所迷惑,由坐标系的纵轴和横轴所代表的物理量,结合图像,认识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会用:就是能够运用已知的物理图像,抓住物理量的变化关系,对照与题目有关的物理定律和定理阐述有关的物理问题;会画:由于物理定律、物理规律表明了物理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数学函数关系,所以就要求能够根据题目的条件正确画出物理函数图像,能够将物理过程的变化规律用不同的图像反映出来或根据画出的图像来综合分析有关问题。可以预见,这些题的出现对今后将会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总之,今年的试题既体现了高考两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强调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以知识作为载体,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高考命题正在有力地促进中学物理教学与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有机衔接,迅速地远离单纯传授知识,忽视物理实验,忽视综合能力培养,热衷于题海训练的阴影,大踏步地迈进素质教育的阳光大道。
篇10
关键词 高考物理;全国卷;福建卷;对比研究
2015年高考是福建省自行命题的最后一年,2016年将采用国家卷。为尽快了解福建卷与国家卷的区别,把握2016届高三复习教学的方向,现就两卷的结构和物理试题特点作如下的对比分析,供高三物理复习参考。
一、理综卷的结构和分值对比
全国课标I卷和福建卷在试卷的结构、各学科题量和权重分配上都有所差异,具体如下表所示。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全国课标I卷的物理选择题分为单项选择和不定项选择题两部分,而福建卷中物理选择题只设单项选择题。
对比上表中全国卷与福建卷各学科所占的分值可知,化学分值两卷都是100分,但在全国卷中物理只有110分,比福建卷减少10分,物理减少的分值加在生物学科上。鉴于两卷对比有较大的结构性差异,因此学校在制定复习计划和各学科进行高三复习时,都要有针对性的措施,以适应高考从福建自行命题到使用国家卷的 变化。
二、物理考查内容与形式对比
下表以2014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和2014年高考福建卷各知识块考查权重进行对比分析。表中加粗数据为必考内容,全国卷选考部分为三选一,福建卷为二 选一。
从表中数据可知,力学和电磁学所占分数比例总和都在 80%以上,是高考的重点内容。下表为2015年全国课标I卷考查的内容与形式,从中可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以便把握高考复习的重点和复习的 方向。
2015年全国课标I卷:
三、全国课标I卷命题特点分析
1.选择题特点分析
全国高考物理卷的选择题命题经历过几次的改革:从早期物理卷只考计算题不定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单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这是物理学科的考查更加注重考查学生思维过程的特点所决定的。
比较全国课标I卷和福建卷,选择题的命题有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必考部分的选择题数量相差较大:全国卷设8道题,福建卷设6道题。近四年全国课标I卷8道选择题中,力学两个模块跟电磁两个模块几乎平分,各4 道题。
二是福建卷必考部分的6道选择题中,有2道题是《选修3-4》的内容,这是福建卷与全国卷较大的不同,全国卷采用的是“三选一”,即三个选修模块中选考一个模块。
三是两卷的必考内容中都有较为显著的命题特点,如:两卷都有一道万有引力的试题;两卷都有一道交流电、变压器的试题。
四是全国课标I卷的选择题命题显著特点有:
(1)注重力学基础考查。每年基本是4道力学题、4道电磁学题,其中一般都设有2-3道力学基础试题。
(2)注重电场知识考查。基本都有设一道考查静电场中的电场、电势分析试题。
(3)注重磁场和电磁感应考查。一般设2-3道安培力、洛仑兹力、电磁感应的试题。
(4)必考的八道选择题中,后面三道题干虽然明确说有多个选项正确,但这些年来多为“双项”选择题。
从试题考查的内容上看,选择题的命题侧重点有所表现,主要有:
(1)关注物理学史中的原始实验。如2014年第14题和2015年第19题。
案例:2015年第19题,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如图所示,实验发现当铜圆盘绕中心轴旋转时,正上方悬挂的磁针也随之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要求判定穿过圆盘的磁通量是否变化,圆盘是否产生了感应电动势,分析磁针旋转的原因等。
(2)重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分析。如2014年第16题和2015年第14题。
(3)均在必考选择题中设一道万有引力题。如2014年第19题和2015年第21题。
案例:2014年第19题,把太阳系各行星近似为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处在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三者排成一直线的现象,称为“行星冲日”。题给2014年各行星冲日时间和各地外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半径与地球公转半径的比值,判定地外行星发生冲日现象的有关问题。这道题要在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相关地外行星公转周期的基础上,算出相邻两次某行星冲日的时间间隔再开展分析,其运算量较大。
(4)均在电磁感应内容中考查变压器问题。如2014年第18题和2015年第16题。
(5)重视对静电场概念和规律的考查。如2014年第21题和2015年第15题。
(6)重视对力学核心概念和规律考查。如2014年17、20题和2015年17、18、20题。
案例:2014年第17题,如图,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向左加速,加速度逐渐增大到某一值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判定小球前后高度的变化情况。这是考生所熟悉的情境,看似容易,实则不简单。考生应能抓住前后橡皮筋弹力大小:F0= kx0= mg和F=kx=mg/cosθ,得到x0=xcosθ,由此推断小球原来离悬点的竖直高度 h0= L0+x0一定比后来竖直高度 h=(L0+x)cosθ,也就是说,小球的高度升高了。
案例:2015年第18题,乒乓球发射机安装在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1和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发射速度v的最大取值范围。这道题单从物理学来说只是考查平抛运动的知识,而从考查考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上看,本题考查了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用几何知识的能力。应能分析得出,最小发射速度对应的是沿中央发射,且恰能过球网,即vmin= ;最大发射速度对应的是球恰能落在桌角,即 vmax= 。
2.实验题特点分析
近四年的全国课标I卷中实验题几乎都是创新试题,打破了教材已有的实验模式,体现了命题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思想,具有很强的挑战性。除2012年第22题考查螺旋测微器的零误差和读数可以归属常规试题外,其它7道实验题都很有特点,值得我们认真去研究这些实验题的命题特点和方向,对搞好实验复有裨益。
下表罗列了近四年的8道实验题涉及的大致内容和考查形式。
案例:2013年第23题,除涉及到欧姆表的工作原理和电压表读数外,重点考查了欧姆表内部电池的电动势和欧姆表内阻,试题很有新意。2014年第23题,则是利用右图所示的电路通过特殊的方法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案例:2015年第22题,通过托盘秤测小车过凹形桥最低点的压力而测量速度的大小;第23题,则是考查双量程毫安表的改装和校准。这两道实验题都注重实验原理的考查,注重实验数据读取和分析处理,运算量较大。
3.计算题特点分析
全国课标I卷在必考计算题中只设两道题,第一道题相对简单些,其难度与福建卷的第一道题相当;第二道题作为压轴题难度相对较高,但考生入手比福建卷的压轴题容易,可要完整作答却更难,这就确保了试题适当的难度和合理的区分度。
案例:2014年第25题,第1小题是将小球自O点水平向右抛出,恰过同一竖直面内的A点,求过A点的动能与初动能的比值;第2小题是让该小球带正电,并加一匀强电场,方向与ΔOAB平行。已知小球从O点以同样初速度沿某方向抛出,恰过A点的动能是初动能的3倍;若小球从O点以同样初动能沿另一方向抛出,恰过B点的动能为初动能的6倍。求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本题突出考查力学和电学的主干知识,重点考查平抛规律、动能定理,以及静电场的知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本题设置了一个台阶,第一小题容易得分,第二小题才提高难度。作为压轴题,本题涉及的情境看似简单,其实由于电场方向的不确定性,需要考生根据计算结果去猜测电场的分布,难度还是相对较高的。
案例:2015年第25题,如图所示,左端有一小物块的长木板,其右端离墙4.5m。t=0时刻开始,物块与木板一起向右滑行,直至t=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后瞬间木板原速反弹,运动过程中物块始终未离木板。已知碰撞后1s时间内物块的v-t图线如图所示。木板的质量是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木板与地面间及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木板的最小长度、木板右端离墙的最终距离。
本题的情境并不难,考生很熟悉,但过程比较复杂,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需要极其谨慎,运算量大、稍不小心就容易出错。题设3个小题,第2、3两小题并不具备难度梯度,过程最为复杂的是第2小题。这样纯动力学问题情境的压轴题,往年高考全国卷也常遇到,比如2004年全国高考物理卷的压轴题就是选用从盘子下抽桌布的情境命题。这样的压轴题从设计的考点来看只是突出考查了动力学知识,但试题考查的重点却是考查考生的严谨、执着、认真的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考生应非常细致、很有耐心、又干净利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恰恰是许多考生所做不到的。这却是高层次人才所必需的品质,也是落实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的体现。